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论文1
基于颗粒最紧密堆积理论的超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共3篇
基于颗粒最紧密堆积理论的超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共3篇基于颗粒最紧密堆积理论的超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1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是一种工程材料,具有高强度、高韧性、自养抗裂性等优良性能,已被广泛应用于桥梁、隧道、高层建筑等重要工程中。
在UHPC的配合比设计中,颗粒最紧密堆积理论是一个重要的参考依据。
本文将详细介绍UHPC的配合比设计理论基础和应用方法。
1. 颗粒最紧密堆积理论颗粒最紧密堆积理论是由科学家克鲁格提出的,其基本思想是在给定条件下,颗粒能够实现最紧密的堆积,从而获取相应的比表面积最小值。
颗粒最紧密堆积理论是多孔材料设计的重要理论基础,其应用范围广泛,例如,土工、固体废弃物处理、金属腐蚀、混凝土等。
2. UHPC配合比设计UHPC中的原材料主要包括水泥、石英粉、细砂、矿渣微粉、硅烷、高性能纤维与钢纤维等。
其中,颗粒尺寸、比表面积、成分和掺配量等因素将直接影响UHPC的性能和构造特性。
因此,在UHPC的配合比设计中,颗粒最紧密堆积理论是非常重要的。
UHPC的配合比设计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提高材料性能,保证混凝土具有高的强度和韧性,同时还具有其他性能指标,例如自流性、强度发展、抗渗性和耐久性等。
在UHPC的配合比设计中,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石英粉的比例石英粉是UHPC中的重要材料,其比例决定着UHPC的强度和抗裂性。
石英粉的质量应该大于水泥和粗细骨料质量的总和。
在石英粉中,需要考虑不同尺寸和粒度分布的颗粒,以达到颗粒最紧密堆积的效果。
(2)细砂的比例细砂是UHPC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比例对UHPC的工作性能有直接影响。
比较好的UHPC配合比是石英粉、水泥和细沙之间的比例为1:1:1,有助于提高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耐久性。
(3)纤维材料的比例高性能纤维和钢纤维是UHPC的重要组成部分,在UHPC的配合比设计中应考虑合适的纤维比例,以提高混凝土的韧性和抗裂性。
理论上,纤维比例应当在2%和5%之间,以不断优化韧性和抗裂性。
混凝土论文粉煤灰论文-粉煤灰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及应用技术
混凝土论文粉煤灰论文-粉煤灰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及应用技术摘要:在建筑工程建设中,在混凝土中掺入适量的粉煤灰取代部分水泥,不仅能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及流动性等,还可以起到一定的经济效果。
文章叙述了粉煤灰在混凝土中的作用,并就掺加粉煤灰的方法及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进行探讨。
关键词:粉煤灰;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粉煤灰混凝土,由于具有早期水化活性较低,水化热较小,放热速率缓慢,经济效益显著等优点,被广泛应用到混凝土结构工程中,例如建筑物、桥梁承台、水库大坝等。
粉煤灰是燃烧煤粉后收集到的灰粒,亦称飞灰,其化学成分主要是SiO2(45%~65%)、Al2O3(20%~35%)及Fe2O3(5%~10%)和CaO(5%)等,粉煤灰作为一种优良的活性掺合料,不仅可以取代部分水泥,降低混凝土的成本,保护环境,而且能与水泥互补短长,均衡协合,改善混凝土的一系列性能,粉煤灰混凝土具有明显的技术经济效益。
所以,在现代混凝土中,粉煤灰已经与水泥、集料、水和外加剂同样重要,是一种矿物外加剂,也可称为第二胶凝材料,是混凝土的一种组分。
1粉煤灰在混凝土中的作用1.1粉煤灰可改善新拌混凝土的和易性新拌混凝土的和易性受浆体的体积、水灰比、骨料的级配、形状、孔隙率等的影响。
掺用粉煤灰对新拌混凝土的明显好处是增大浆体的体积,大量的浆体填充了骨料间的孔隙,包裹并润滑了骨料颗粒,从而使混凝土拌和物具有更好的粘聚性和可塑性。
粉煤灰可以减少浆体与骨料间的界面摩擦,在骨料的接触点起滚珠轴承效果,从而改善了混凝土拌和物的和易性。
1.2粉煤灰可抑制新拌混凝土的泌水粉煤灰的掺入可以补偿细骨料中的细屑不足,中断砂浆基体中泌水渠道的连续性,同时粉煤灰作为水泥的取代材料在同样的稠度下会使混凝土的用水量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因而掺用粉煤灰对防止新拌混凝土的泌水是有利的。
1.3掺用粉煤灰,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后期强度有试验资料表明,在混凝土中掺入粉煤灰后,随着粉煤灰掺量的增加,早期强度(28天以前)逐减,而后期强度逐渐增加。
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论文
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论文----C5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班级:09级材料科学与工程1班学号:姓名:指导教师:一、设计目的通过本次课程设计,更进一步的掌握实际工程中,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方法和步骤。
二、设计任务设计出满足强度,耐久性等要求的某国道跨线桥的混凝土施工配合比,要求混凝土坍落度为30~50。
三、设计依据《水泥与水泥混凝土》申爱琴.张登良主编 《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实验规范》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四、设计方法 (1)原材料 1、水泥优先选取旋窑生产的P.O42.5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密度33/100.3m kg c ⨯=ρ,强度富余系数13.1=cγ。
2、砂砂的细度模数控制在 2.6以上,选的砂为中砂33'/1065.2m kg s ⨯=ρ,现场实测含水量为2%。
3、碎石级配为5~25mm 连续级配,针片状颗粒含量为2.8,压碎值为9.8,含泥量为0.3%,泥块含量为0.2%,碎石最大粒5.31max =d ,表观密度33/1070.2m kg G ⨯=ρ,现场实测含水率1%。
(2)计算初步配合比 1.确定混凝土配制强度(0,cu f )查表1得MPa 0.6=σ混凝土配制强度:MPa f f k cu cu 87.590.6645.150645.1,0,=⨯+=+=σ 2.计算水灰比(w/c ) 1)计算水泥28天实际强度MPa f f k ce c ce 0.485.4213.1,=⨯=⨯=γ2)计算水灰比查表2得:A=0.46,B=0.07.36.00.4807.046.087.590.4846.0/0,=⨯⨯+⨯==+ceABf cu ce f Af C W3)耐久性校核普通混凝土最大水灰比和最小水泥用量 表3查表3得允许最大水灰比为0.65,满足要求故取0.36. 3.计算单位用水量(0w m )干硬性和塑性混泥土的用水量(3/kg m ) 表4查表4得30/185m kg m w 。
毕业论文: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XXXX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课题名称: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对混凝土工程质量的影响——以广明高速公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为例姓名:XXX专业建筑工程技术班级:XXXX起止日期:X年X月X日—X月X日指导教师:XXXXXXX职业技术学院设计说明书(学生填写)题目:混凝土配合比对混凝土工程质量的影响——以广明高速公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为例目录题目: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对混凝土工程质量的影响——以广明高速公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为例 (2)摘要 (3)前言 (4)第一章混凝对工程质量的影响以及混凝土质量控制 (5)1.1 混凝土质量对工程质量的影响控制简述 (5)1.2 混凝土质量波动的原因 (5)1.3 混凝土质量控制的内容..................................................................................................................................... 5~11第二章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概念 (12)2.1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简介 (12)2.1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简介 (12)2.3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12~13 2.4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步骤...................................................................................................................13~20第三章混凝土配合比模拟设计1 .. (20)3.1 工程基本信息 (20)3. 2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20~24第四章混凝土配合比模拟设计2 .. (24)4.1 工程基本信息 (24)4.2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24~26第五章广明高速公路混凝土配合设计及质量控制 (27)5.1 工程基本信息及简介 (27)5.2 高等级公路路面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27~35总结与体会. (36)谢辞 (37)参考文献 (38)说明书评语......................................................................................................................................................................................39~40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是确定混凝土中各组成材料质量比。
C30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1)
Question:
1、石子的潮湿程度不知道,所以暂时没有对用水量 进行修正,请问老师这个该如何修正用水量? 2、减水剂的添加量我们采用的是1.5%,但是不知道 理论依据,是否有减水剂添加量的规范?
水
水泥
减水剂
石子
砂
粉煤灰4.73kg5 Nhomakorabea32kg
0.114kg
25.26kg
22.40kg
2.28kg
价格评估
盛丰建材网站和网友提供的原料价格如下
浓度40% 浓度 聚羧酸 减水剂 水 P.O 42.5 水泥 石子 砂 粉煤灰
4元/吨
421元/吨
约 8000元 约110 元/ 约70元/ /吨 吨 吨
约75.00元 /吨
按照上述报价,我们每25升水泥造价计算如下 按照上述报价,我们每25升水泥造价计算如下 25
P.O 42.5 水泥 浓度40% 浓度 聚羧酸 减水剂 2.28元 /25L
水
石子
砂
粉煤灰
0.02元 /25L
2.24元 /25L
2.78元 /25L
1.57元 /25L
0.17元 /25L
因为没有抗冻要求,引气量不作考虑) 用水量计算(因为没有抗冻要求,引气量不作考虑)
大流动性混凝土的用水量计算时以本规程表中90mm坍落度的用 水量为基础按坍落度每增大20mm用水量5kg增加计算出未掺外加 剂时的混凝土的用水量 配制中,为了降低水灰比,我们还要使用减水剂。实验给定的减 水剂为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我们选择含量为1.5%,减水25%
自密实混凝土性能要求:
注:坍落度要求大于等于240mm
我们的设计
• • • • • 坍落度 用水量与含气量 选择水灰比 选择砂率 骨料含水量调整 • • • • • 石子最大粒径 粉煤灰用量 计算水泥用量 计算粗细骨料用量 More……
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论文
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论文摘要:如今社会的飞速发展,运输工具的急剧增多,交通道路所承受的压力越来越重,路面施工要求也越来越高。
沥青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关系到整个道路建设工程的质量。
因此,这必须要引起相关技术人员的高度重视。
当然,沥青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在高等级公路施工过程中,是一个非常复杂而且细致的过程,所以必须严格按照设计要求,控制各个环节,最终得出可靠的配合比。
近年来在公路施工过程中发现,控制混合料的配合比是保证工程的关键。
前言随着高速公路的迅猛发展,我国对公路路面施工技术和公路路面质量的要求都越来越高。
路面的使用性能好,行驶舒适,则路面使用者对路面的评价就会越高。
沥青混凝土路面质量优劣直接关系到路面使用性能的高低,对行车舒适性、安全性有重大影响。
影响沥青混凝土路面质量的因素多种多样,需从多方位、全过程加以控制与管理。
其中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是极其重要和关键的一个环节,必须高度重视、认真对待、精心设计、调整优化,最终达到切实可行、经济合理、易于施工的目的。
因此,如何做好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成为相关技术人员极需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1沥青混凝土配合比沥青混凝土配比不科学往往影响混凝土过渡区的特性,粗集料宜采用2区中砂泥。
在可泵送情况下粗骨料,选用粒径5~20mm连续级配石子。
使用膨胀剂能有效的减少沥青混凝土裂缝的产生,试验表明,增加粗集料粒径对高强混凝土起反作用,低强度混凝土在一定水灰比时,粗集料料粒径似乎无大的影响。
另外,在同一条件下,以钙质代硅质集料会使沥青混凝土强度明显改善。
沥青混凝土的配合比往往都是在试验室里进行的,所得出的数据在现场施工中并不能一成不变的应用,因为沥青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还会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施工设备、运输方式、气候环境等因素都会引起沥青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质变。
所以在施工过程中,会根据实际情况对材料的配比度进行适当的调整,以达到建筑施工过程中对沥青混凝土施工的质量要求。
1.1选材原则由于组成沥青混凝土的原材料并不十分复杂,主要有:不同规格的粗集料、细集料、填充料(矿粉)、胶结料(沥青)。
论文: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关于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研究【摘要】随着我国房地产事业的飞速发展,混凝土的使用越来越广泛,与此同时,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要求也相应提高。
混凝土由水泥、水、砂石、矿物细粉四种材料构成,混凝土配合比原材料的选择、设计过程以及注意事项都是十分重要的。
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应结合实际操作经验,分析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的注意事项。
本文简述了混凝土配合比原材料选择、设计过程及相关注意事项,希望读者们有所借鉴。
【关键词】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过程;注意事项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是混凝土材料科学中重要的基石,混凝土是非均质的多项复杂体系。
介于原材料的变化和对混凝土质量要求的提高,当下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越来越繁琐,所以需要把设计进一步科学全面化。
现行混凝土的关键是水泥、水量、砂石和矿物细粉的合理用量,因此要保障混凝土施工的质量,需通过相关的原材料选择与科学设计配比。
就我国情况来说,我国对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还处于初级阶段,所以应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做好设计过程节约工作,加大监管力度等。
1.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混凝土配合比是:制备有相应性能要求的混凝土,其中单位体积混凝土中各组成材料的质量与比例关系。
混凝土配合设计是:根据建筑工程整体结构设计的混凝土强度标准以及混凝土配合比科学计算,将混凝土构成所需的原材料,按理论比例进行试配,在28天后得到的能满足建筑工程结构设计强度和施工要求的混凝土设计。
简而言之就是根据建筑需要的强度用科学的方法设计混凝土原材料之间的重量比。
目前,混凝土原材料配合比是:水泥:石子:砂子:水(以1立方米为单位),这是一般的配比形式。
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任务是:在满足建筑工程所需的强度、耐久性、整体质量等技术要求下,比较经济科学地计算水泥、水、砂石和矿物细粉四种原材料的质量比例关系。
2.混凝土配合比原材料的选择标准2.1水泥的选择单位混凝土中水泥用量主要与混凝土的强度要求、水泥本身强度等级、细骨料粗细、粗骨料粒径、建筑温度有关,通过选用相应的设计参数算出的单位混凝土水泥用量。
关于混凝土配合比优化论文
关于混凝土配合比优化总结苏洋(中交隧道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西安710000)引言:根据混凝土工程对混凝土工作性能的要求,结合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和使用情况的分析,工作性设计对混凝土施工工艺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满足混凝土工作性的前提下优化混凝土配合比已成为现代混凝土企业的关键。
混凝土配合比优化的意义:1、可以改善混凝土的填充性、易密性和匀质性,从而满足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性要求;2、在减少各个成分用量的基础上节约成本;3、对于结构混凝土可以提高混凝土质量,满足验收要求,对于路面混凝土通过优化可以有效减少干缩裂缝等问题。
混凝土配合比优化途径优化配合比从两方面着手:矿物掺合料和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优化采取在混凝土中掺入矿物掺合料等量取代水泥,达到满足施工要求的同时、节省成本、减低工程造价而且提高工程结构的使用寿命。
通过上网学习、查阅资料分析掌握聚羧酸减水剂组成成份及功能。
在室内通过复配聚羧酸减水剂与采购成品聚羧酸减水剂对比试验,在技术指标方面达到相同效果时,自己复配减水剂存在的价格优势。
1、混凝土优化1.1选定混凝土配合比混凝土的配合比应根据原材料品质、设计强度等级及施工工艺对工作性的要求,通过计算、试配、调整等步骤选定。
配制的混凝土应满足施工要求,力学要求和耐久性等质量要求。
1.2矿物掺合料优化在前期已经批复的配合比基础上进行成本优化,并对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工作性能进行比较。
基础配合比见表1以上述选定的三个配合比为基准配合比进行优化试验,分别采取单掺(粉煤灰)、双掺(粉煤灰和矿粉)两种方法分别试验,检测拌合物各种性能满足要求并成型试件做力学性能试验。
从拌合物和易性、力学性能、成本对比几方面分析双掺(粉煤灰和矿粉)优于单掺(粉煤灰),而单掺(粉煤灰)优于纯水泥。
经检测各组混凝土力学性能满足要求,而且在价格方面明显低于原配合比的价格。
1.3减水剂优化我们采用自己复配的外加剂进行配合比试验,针对拌合物和易性、力学性能、成本对比等方面进行对比。
浅谈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论文
浅谈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论文•相关推荐浅谈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论文(精选8篇)在各领域中,大家都接触过论文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培养我们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
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论文该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浅谈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论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浅谈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论文篇1摘要:近些年来,建筑行业的市场竞争不断加大,如何提高建筑工程整体质量水平已经成为了建筑企业提高自己在市场中的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对建筑混凝土施工的技术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高,为了可以更换的提高建筑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在文章中,笔者将对影响混凝土强度的主要因素、不同阶段中的混凝土的施工技术、以及混凝土的浇注技术和护养技术进行详细的分析,希望可以为相关工作人员带来一些帮助。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1 混凝土强度及其影响因素分析通常情况下,建筑工程的混凝土强度指的是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通过对混凝土强度的计算和分析,可以清楚的知道混凝土抗压强度与混凝土用水泥的强度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在水灰比相等的情况下,高标号水泥制成的混凝土的强度远远高于低标号水泥制作出来的混凝土。
不仅如此,水灰比与混凝土强度也呈现出正比关系,也就是说当水灰比大时,混凝土的强度就高,反之水灰比小,则混凝土的强度低。
所以,在水灰比不变的情况下,如果利用增加水泥的使用量来提升温凝土强度分方法是不可取的。
除了水灰比与混凝土的强度有关系外,粗骨料也会对混凝土强度造成很大的影响,为了保证混凝土的强度,通常都是将粗骨料的大小控制在3.2cm左右。
在石质强度、水灰比或配合比相等时,由于碎石表面的粗糙程度高于卵石,所以它的与水泥砂浆的粘结性要强与卵石水泥砂浆的粘结性,在这样的情况下,碎石混凝土的强度明显要高于卵石混凝土。
虽然细骨料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程度没有粗骨料的影响大,但砂对混凝土质量的影响也不能忽视。
实践技术|正交法设计 C60 混凝土配合比的案例!
实践技术|正交法设计C60 混凝土配合比的案例![摘要]JGJ 55—2011 标准中提出≥C60 强度值的混凝土为高强混凝土,而在实际生产中,C60 段以上混凝土设计多采用预估水胶比,往往缺乏实际的可操作性,并且没有指出高强混凝土的设计过程中明确影响混凝土强度各种原因及因素。
本文采用正交设计试验方法,通过正确选择影响因素,统计实验数据,从中找出关键条件,使高强混凝土的设计少走弯路,达到满足设计强度的要求,也满足工作性的要求,并在生产中通过掌握关键因素的各项指标,可更好的控制混凝土质量,使建筑物的安全耐久性得以保证。
[关键词]正交试验设计;影响因素;水平;混凝土配合比0 前言混凝土配合比是指水泥混凝土中胶凝材料、水、砂及骨料之间的比例关系,有时还应注明外加剂的使用量。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基本要求是满足结构设计的强度等级要求,满足混凝土施工所需要的和易性,满足工程所在环境对混凝土耐久性的要求并达到符合经济性的原则。
1 设计原则因素分析混凝土配合比首先要满足设计的强度要求,而影响强度的因素很多,其中包括:(1)原材料因素的影响;(2)配合比的因素;(3)成型及养护条件的影响。
因此,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受材料内因及环境外因的共同作用。
其难点在于将其各方面因素协调好、控制好。
另外,材料因素是可控因素,只要在选择上制定一个标准,严格执行,并且最大优选合格材料,可在一定范畴内选择。
还有就是浇筑成型及养护条件,这些因素在相关的标准中有明确的规定,只要认真完善并执行也可以形成同一个设计平台,将误差限定在一个较小的范围内。
因此,本文仅讨论配合比计算中各材料间的相互比例而产生的一些参数,对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影响包括水胶比、掺合料、砂率、混凝土容重等因素,从中找到影响最大、组合最优的因素水平。
2 正交试验设计2.1 原理正交试验设计是一种解决多因素、多水平对比试验的数学方法,它依据数学原理,根据正交性从大量的试验因素中挑选具有正交性质的因素和水平指标,通过均衡搭配组合,使用那些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组合进行试验,这些有代表性的点具备了“均匀分散,齐整可比”的特点。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1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实例1. 混凝土的配合比为mc=465,ms=686,mg=1118,mw=181(kg/m 3),若在施工现场取湿砂500g ,烘干后质量为485g ,取湿碎石1kg ,烘干后质量为990g ,请计算施工现场砂石含水率和施工配合比。
解:设定砂石含水率分别为Ws 、Wg则Ws=(500-485)/485=3.1%,Wg=(1000-990)/990=1.0%施工配合比用料:水泥=mc=465kg/m³,砂=ms (1+ws )=686×(1+3.1%)=707kg/m³,碎石=mg (1+wg )=1118×(1+1.0%)=1129kg/m³,水=mw-(ms×ws+ mg×wg )=181-(686×3.1%+1118×1.0%)=149kg/m³2.某混凝土结构物,设计使用寿命为100年,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50,处在T2的碳化环境下,拌合物含气量要求不小于 4.0%。
配合比设计时强度标准差取值 6.0=σ,选用P.O 42.5级水泥,密度c ρ=3.10 3cm g,水泥的28d 实际活性为45.0 MPa ,砂为中砂,Mx=2.8,视密度s ρ=2.61 3cm g ,碎石为5~25mm 连续级配,视密度g ρ=2.67 3cm g ,矿物外加剂为粉煤灰,密度f ρ=2.2 3cm g ,等量代换30%的水泥,外加剂为NF 高效减水剂,减水率为30%,掺量为1.0%,水为饮用水。
设计坍落度为200~220mm ,砂率为38%,浆体和骨料的体积比为35:65,试计算其理论配合比并叙述试拌和校正过程。
(12分) 解:根据配制强度计算公式得: 1.645 1.64565059.9f f σ⨯配设=+=+= (MPa)根据水胶比计算公式得:.0.46450.3759.90.460.0745a ce cu c ab ce a f W B f a a f ⨯===++⨯⨯ 在T2的环境条件下,要求水胶比小于0.50,计算结果满足要求。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论文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楼拔地而起,因其直接 关系到人民生命及财产的安全,所以高楼的施工质量成为政府及个人 关心的对象,而关系到其质量的材料当中的“混凝土”成为重要因素。 我作为建筑材料检测员,通过日常检测试验过程,对混凝土的质量因 素有了一定的了解,为了提高自身和与同行交流对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的几点注意事项作了以下论述。
2
度,削弱骨料与水泥的粘结。能与水泥的水化产物进行化学反应,并 产生有害的膨胀的物质。如果粘土、淤泥在砂中超过 3%,碎石、卵 石中超过 2%,则这些极细粒材料在集料表面形成包裹层,妨碍集料 与水泥的粘结;它们或者以松散的颗粒出现,大大的增加了需水量。 如使用有机杂质的沼泽水、海水等拌制混凝土,则会在混凝土表面形 成盐霜。对混凝土集料来说,影响配合比组成变异而导致混凝土强度 过大波动的主要原因是含水率,含泥量的变化和石子含粉量的影响。 在混凝土生产过程中,对原材料的质量控制,除经常性的检测外,还 要求质量控制人员随时掌握其含量的变化规律,并拟订相应的对策措 施。如砂石的含泥量超出标准要求时,及时反馈给生产部门,及时筛 选并采取能保证混凝土的其它有效措施。砂子含水率,通过干炒法, 及时根据测定的含水率来调整混凝土配合比中的实际用量和集料用 量。对于相同标号之间水泥活性的变异,是通过胶砂强度试验的快速 测定,根据水泥活性结果予以调整混凝土的配合比。水泥、砂、石子 各性能指标必需达到规范要求。
防治措施:加大质检抽查力度,控制操作者不得随意增加用水量; 若发现混凝土工作性能较差,操作者应及时向试验员反馈实际情况, 经试验员现场查找原因、分析情况后采取相应对策,并按试验员的指
4
令调整配合比;现场质检人员也应按规范要求经常检查混凝土的质量 动态信息,及时进行调整,确保混凝土按要求进行施工。
混凝土的配比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掌握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通过实验,了解混凝土原材料性能对配合比的影响。
3. 学会根据工程要求,合理设计混凝土配合比,并确保混凝土的质量。
二、实验原理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是根据工程要求,合理选择水泥、砂、石子等原材料,并按一定比例进行混合,以达到既经济又满足工程要求的混凝土。
设计混凝土配合比的主要依据是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工作性等性能。
三、实验材料1. 水泥:北京水泥厂京都P.O 42.5,28天实际强度54.0MPa。
2. 砂:中砂,细度模数2.8。
3. 石子:碎石,粒径5-20mm。
4. 水:自来水。
5. 其他:减水剂、引气剂等。
四、实验仪器1. 混凝土搅拌机2. 天平3. 量筒4. 砼试模5. 压力试验机6. 拌铲、拌板等五、实验步骤1. 原材料性能测定测定水泥的强度、细度模数、安定性等性能;测定砂的细度模数、含泥量等性能;测定石子的粒径、表观密度、含泥量等性能。
2.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1)确定混凝土强度等级:根据工程要求,确定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如C30、C40等。
(2)计算水灰比:根据混凝土强度等级和水泥强度等级,计算水灰比(W/C)。
(3)计算单位用水量:根据水灰比和水泥用量,计算单位用水量(mwo)。
(4)确定砂率:根据混凝土强度等级和砂的细度模数,确定砂率(s)。
(5)计算水泥用量:根据单位用水量和水灰比,计算水泥用量(mco)。
(6)计算砂、石用量:根据砂率、水泥用量和单位用水量,计算砂、石用量(mso、mgo)。
3. 混凝土拌合按照计算好的配合比,将水泥、砂、石子、水等原材料放入搅拌机中,进行搅拌。
4. 混凝土性能测试(1)坍落度测试:测定混凝土的坍落度,以判断混凝土的工作性。
(2)立方体抗压强度测试:制作混凝土立方体试件,在标准养护条件下养护,测定其抗压强度。
(3)抗渗性能测试:制作混凝土抗渗试件,在规定条件下进行抗渗试验。
(4)抗冻性能测试:制作混凝土抗冻试件,在规定条件下进行抗冻试验。
C80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应用
XINCAILIAOXINZHUANGSHII新材料新装饰C80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应用施武强(河源市金杰混凝土有限公司广东河源517000)摘要:使用高性能的混凝土能加强建筑的质量和延长其使用年限,对现代建筑建设有着指导性意义。
本文阐述了C80高性能混凝土的研发与应用过程,以原材料选择、配合比设计、配合比验证为基础进行讨论,还写到了混凝土搅拌、运输、泵送、振捣和养护。
为混凝土企业提供经验。
关键词: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混合砂;应用0 引言: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增长,城市的房屋建筑工程的发展也十分迅速,朝着楼层越来越高、跨度越来越大的方向发展。
这样就对混凝土等原材料的要求也随之提高了。
如何提高混凝土的性能成为了房屋建筑工程中的重要步骤,也是人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下面就这方面进行讨论。
1 C80混凝土的研发1.1 原材料选择1.1.1 水泥选择P·O52.5R水泥,基本性能见表1。
表1 P·O52.5R水泥的基本性能1.1.2 细集料使用预拌混凝土广泛采用的混合砂,包括特细砂选择细度模数为1.0的渠河砂,细度模数为3.4的整形机制砂,二者按1∶3的比例混合,所形成的混合砂细度模数满足中砂的技术要求(细度模数2.7),同时级配也满足Ⅱ区砂的要求(见图1)。
图1 混合砂的筛分曲线1.1.3 粗集料因地区缺乏高强岩石资源(花岗岩和玄武岩等),配制C80混凝土只能选择强度较高的石灰岩碎石,其相应的技术要求见表2。
表2 粗集料的技术要求1.1.4 掺合料根据《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的要求,高强混凝土需使用优质掺合料部分替代水泥,以减少水泥水化热和提高混凝土强度。
于是,通过试验比选,选择电厂的I级粉煤灰(技术指标见表3),以及某厂家的硅灰产品(SiO2含量96%,活性指数99%)。
表3 粉煤灰的主要技术指标1.1.5 外加剂通过比选试验,选择减水率30%(掺量2.9%),2h坍落度经时损失小于20mm、凝结时间16~20h,且与水泥适应性好的某品牌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与应用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与应用》混凝土作为现代建筑工程中广泛应用的重要建筑材料,其配合比的设计与应用直接关系到混凝土的性能、质量以及工程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科学合理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是确保混凝土工程质量的关键环节,而正确地应用配合比则是实现混凝土预期性能和满足工程要求的重要保障。
一、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基本原则(一)满足工程性能要求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首先要满足工程对混凝土所提出的各项性能要求,如强度等级、工作性(坍落度、流动性等)、耐久性(抗渗性、抗冻性、抗侵蚀性等)、体积稳定性(收缩、徐变等)等。
不同的工程部位和使用环境对混凝土的性能要求各异,设计时必须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针对性的设计,以确保混凝土能够在实际工程中发挥良好的作用。
(二)经济性原则在满足工程性能要求的前提下,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还应考虑经济性因素。
合理选择原材料,控制原材料的用量,降低混凝土的生产成本,同时也要避免因过分追求低成本而牺牲混凝土的性能质量。
通过优化配合比设计,可以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三)原材料的适应性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要充分考虑所用原材料的特性和质量。
水泥的品种、强度等级、细度等,骨料的种类、粒径、级配、含泥量等,外加剂的性能和掺量等都会对混凝土的配合比产生重要影响。
设计时要确保原材料之间的相容性和适应性,使其能够协同发挥作用,形成性能优良的混凝土。
(四)施工可行性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要考虑施工的可行性,包括混凝土的搅拌、运输、浇筑和振捣等工艺要求。
配合比设计应确保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避免出现离析、泌水、堵泵等施工问题,以保证混凝土施工的顺利进行和工程质量。
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步骤(一)原材料的选择与检验在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之前,首先要选择合适的原材料,并对原材料进行严格的检验。
水泥应选用质量稳定、符合国家标准的品种;骨料应根据工程要求选择合适的种类、粒径和级配,并检测其含泥量、泥块含量、针片状颗粒含量等指标;外加剂应根据混凝土的性能要求选择合适的品种和掺量,并进行性能测试。
水泥配合比设计毕业论文
水泥配合比设计毕业论文
研究背景
随着工程建设的不断发展壮大,水泥混凝土作为建筑材料之一,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而为了保障在工程建设中混凝土使用的
质量,科学合理的水泥配合比设计是必不可少的一步。
因此,本文
旨在探讨水泥配合比设计的相关知识和技术,以此来提高混凝土工
程的施工质量和安全性能。
研究内容
本论文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1. 水泥配合比设计的理论基础
2. 水泥配合比设计的实际应用
3. 水泥配合比设计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4. 案例分析
研究方法
本论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实验研究法、统计分析法等方法进行
深入研究。
在进行理论探讨的同时,还需结合实际工程情况进行分析,以验证理论的正确性和实用性。
预期贡献
本论文的研究成果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混凝土工程建设的质量和安全性能,为工程建设提供参考依据和指导意义。
结论
通过对水泥配合比设计的理论探讨和实际应用的研究,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 水泥配合比设计应根据具体工程情况进行合理的比例配置,以达到最佳的使用效果。
2. 水泥配合比设计需要在实践中进行反复验证和修正,以不断提高设计的正确性和实用性。
3. 水泥配合比设计中应注意混凝土施工的各个环节,以保证施工质量和安全性能。
综上所述,水泥配合比设计是混凝土工程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步,其科学合理的设计和应用将为工程建设的质量和安全性能提供有力保障。
混凝土抗裂性能论文配合比优化设计论文
混凝土抗裂性能论文配合比优化设计论文摘要:在当前建筑施工中,混凝土的质量对于整个建筑来说有着重要的影响,对于混凝土的抗裂性能的配合比优化设计方法选择需要根据施工的具体需求,选择适合的合理的方法,尽可能的提高混凝土的抗压力,增强强度,减少变形现象的产生,从而有利于建筑的整体施工质量得到保证。
在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是较为重要的施工部分,它的抗裂性能是否良好直接关系着整个建筑的基础是否稳定。
混凝土的抗裂性能主要指的是对于混凝土因为温度变形所产生的裂缝抵抗能力。
在我国近些年建筑施工技术的不断进步下,混凝土的抗裂性对建筑的整体稳定性作用越来越凸显,对于其抗裂性能的配合比优化设计方法也有了新的发展和完善,也是当前建筑施工单位重点关注的内容。
1原材料的配合比例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1.1水灰比方面通常来说,水灰比与混凝土强度之间的关系是成反比的,也就是说,水灰比如果呈大趋势,那么无疑将会造成混凝土低强度。
然而,应该适当控制水灰比,如果比例太大,粗骨料和水泥凝胶受损之间的体面将会受到损害,一旦比例太小,再生粗骨料和水泥凝胶像样的再生骨料之间的附着力和都将被摧毁,如果水灰比等于混凝土的抗裂性,那么高水准的混凝土抗开裂性能优于水泥用低等级水泥生产将会好很多。
单独的采用粉煤灰来等量替代部分的水泥时,其最佳的水灰比例是在0.41~0.51之间;凝胶材料单独采用硅酸盐时,其最佳的水灰比是在0.53~0.60之间;若采用粉煤灰或是矿粉复合掺入时,最佳的水灰比是在0.46~0.55之间,基于这些方面,在进行混凝土的施工时就要严格的把控水泥材料的具体标号。
1.2粗集料方面骨架密实结构是一种较为理想的结构类型,也是目前建筑混凝土发展的方向之一。
所谓骨架密实结构,是指水泥碎石混合料中大颗粒的石料能够形成互相嵌挤的骨架结构,水泥、细集料则填充在粗集料骨架形成的空隙之中。
硬化后的水泥石、细集料混合物在混合料中所占体积较小,且被粗集料形成的空隙分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令调整配合比;现场质检人员也应按规范要求经常检查混凝土的质量 动态信息,及时进行调整,确保混凝土按要求进行施工。
3.2 配合比生产调整时,应准确测量生产现场砂、石的实际含水 量;经到现场检查和了解,有部分试验人员没有按规定要求准确测量, 而是采用目测法来估计砂、石的实际含水量,这样做会导致生产配合 比不准确。
2
度,削弱骨料与水泥的粘结。能与水泥的水化产物进行化学反应,并 产生有害的膨胀的物质。如果粘土、淤泥在砂中超过 3%,碎石、卵 石中超过 2%,则这些极细粒材料在集料表面形成包裹层,妨碍集料 与水泥的粘结;它们或者以松散的颗粒出现,大大的增加了需水量。 如使用有机杂质的沼泽水、海水等拌制混凝土,则会在混凝土表面形 成盐霜。对混凝土集料来说,影响配合比组成变异而导致混凝土强度 过大波动的主要原因是含水率,含泥量的变化和石子含粉量的影响。 在混凝土生产过程中,对原材料的质量控制,除经常性的检测外,还 要求质量控制人员随时掌握其含量的变化规律,并拟订相应的对策措 施。如砂石的含泥量超出标准要求时,及时反馈给生产部门,及时筛 选并采取能保证混凝土的其它有效措施。砂子含水率,通过干炒法, 及时根据测定的含水率来调整混凝土配合比中的实际用量和集料用 量。对于相同标号之间水泥活性的变异,是通过胶砂强度试验的快速 测定,根据水泥活性结果予以调整混凝土的配合比。水泥、砂、石子 各性能指标必需达到规范要求。
种集料的技术规定,这样能保证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技术性及准确 性。
1.3 了解是否有特殊性能要求,便于决定所用水泥的品种和粗骨 料粒径的大小。了解施工工艺,比如运输、浇注的措施,使用机械化 的程度,主要是对工作性和凝结时间的要求,便于选用外加剂及其掺 量。
掌握了以上这些资料,我们才能合理的选用适当的设计参数进 行配合比设计。
5
凝土的水泥用量都是通过公式计算并经过了试配而得来的。但为什么 还有每立方米混凝土不少于一定数量的规定呢?这主要是为了保证 混凝土的耐久性提出的。因为混凝土一般都要使用几十年甚至上百 年,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要经过各种荷载、风雨侵蚀冻融作用、化学 腐蚀和机械机械磨损等,没有足够的水泥用量就抗御不了这些外力的 作用,影响耐久性。 4、区分数理统计及非数理统计方法评定混凝土强度的不同。
一组的值(MPa)K1,K2—合格判定系数。由式(3)、(4)可计算得
(假定试件组数为 10 -14 组):
0.9R=0.9×40=36.0MPa,K2R=0.9R=36.0MPa。
据此反推:Rn≥0.9R+K1Sn=36.0+1.70×2.4=40.1MPa,因此,只
要该批试件的平均强度大于等于 40.1MPa,且 Rmin≥36.0MPa,即可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它牵涉到很多问题主要有:一、保证混凝土的 强度和耐久性和所要求的其他性能;二、满足施工工艺易于操作而又 要具有施工要求的工作性;三、在符合上述两项要求下选用合适的材 料和计算各种材料用量;四、针对上述设计的结果进行试配、调整使 之达到工程的要求;五、达到上述要求的同时降低成本。
为了保证以上问题的的正确解决,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工作时 应作到: 1、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前应做好准备工作
比前者高出 46.0-40.1=5.9MPa,这就正好对应了《普通混凝土配合
比设计规程》(JGJ55-2000)中“3.0.2 遇到下列情况时应提高混凝
2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楼拔地而起,因其直接 关系到人民生命及财产的安全,所以高楼的施工质量成为政府及个人 关心的对象,而关系到其质量的材料当中的“混凝土”成为重要因素。 我作为建筑材料检测员,通过日常检测试验过程,对混凝土的质量因 素有了一定的了解,为了提高自身和与同行交流对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的几点注意事项作了以下论述。
指 导 教 师 评 语
签名
论 文 评 审 小 组 意 见
签名
成 教 学 院 领 导 意 见
签名
年月日 年月日
年月日
摘要
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互混凝土其用途也越来越广泛,已经渗入 当今社会的各个领域。且混凝土多应用于建设工程的重要结构部位, 如何能够保证混凝土的质量是我们的一项重要工作,我们对混凝土配 合比设计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 施。
关键词 混凝土;配合比;问题;防治;分析;
1
目录
一、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前应做好准备工作·················1 页 二、 掌握并检验各种材料的特性及指标···················2 页 三、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的调整和施工中的控制···········4 页 四、 区分数理统计及非数理统计方法评定混凝土强度的不同··6 页 五、 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应注重经济效益及防治措施······8 页
根据《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00),配合比配制 强 度 应 按 下 式 计 算 : fcu.o ≥ fcu.k+1.645 σ ( 1 ) 式中:fcu.o-混凝土配制强度(MPa);
Fcu.k-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MPa); σ-混凝土强度标准差(MPa)。施工单位自己的历年统计资料确定, 无历史资料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 范》(GB50204-2002)的规定取用(高于 C35,σ=6.0MPa)。根据此 公式,C40 砼的配制强度为:fcu.o≥40+1.645×6.0=49.9MPa(2) 在正常情况下,(2)式可以采用等号,但当现场条件于试验条件有显 著差异时,或重要工程对混凝土有特殊要求时,或 C30 及其以下强度 混凝土在工程验收采用非数理统计方法评定时,则应采用大于号。《公 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J071-98)中对水泥混凝土抗压强度合 格标准的评定方法分数理统计和非数理统计两种。下面比较采用数理 统计和非数理统计方法评定的差异之处。
河北大学成人高等教育毕业生 毕业论文
专业: 建筑工程技术 学习形式: 函授 论文题目:
年级: 2006 插班 层次: 专科
作者: 学号: 指导教师: 完稿时间: 毕业时间:
混凝土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其用途也越来越广泛。且多应 用于建设工程的重要结构部位,如何能确保混凝土的质量是我们 论 的一项重要工作,因此配合比的设计必须正确合理,我们应注意 文 以下几个问题:1、做好配合比设计前的准备工作;2、掌握并检 内 验各种材料的特性及指标;3、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的调整和施 容 工中的控制;4、区分数理统计和非数理统计方法评定混凝土强 提 度的不同;5、在保证混凝土质量的前提下,应注重经济效益。 要 并做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3.4 水泥用量既不宜过多也不能过少。有些配合比设计人员为了 保证混凝土的质量而单纯提高水泥用量,无疑是一种浪费。在满足混 凝土的流动性、强度要求的前提下节约水泥,降低成本是混凝土配合 比设计的一项基本原则,同时混凝土中水泥用量过多不但不经济而且 在水泥水化时胶凝量过多,在混凝土硬化过程中增大体积收缩会造成 混凝土开裂,给混凝土结构带来危害。还有些配合比设计人员认为节 约水泥就是混凝土用量越少越好,这显然也是不恰当的。每立方米混
防治措施:砂、石中若含泥量超标,应在混凝土浇注前三天冲洗 完毕,并应在施工前按规定要求取样并准备测量砂、石的实际含水量, 调整施工配合比以从用水量中扣除水量,补回砂、石量,严禁边冲洗 边拌制混凝土。
3.3 砂、石材料应准确计量:不少施工单位在生产时,第一车砂、 石用磅秤一下,随后就采用在小推车上画线的办法来控制重量,从而 导致了砂、石材料的用量偏差。 防治措施:有条件的单位尽量采用混凝土拌和楼,利用电脑准确计量; 若实在没有,应不怕麻烦,坚持每车过磅,以控制材料用量。
2.1 检验水泥的技术指标,掌握不同种水泥的特性。水泥的质量 对混凝土的质量起决定性作用。水泥是混凝土的胶凝材料,混凝土的 强度、长期性、耐久性是水泥遇水硬化后完成的,所以混凝土配合比 设计时应坚持检验水泥的各项技术指标。对于水泥出厂超过三个月的 水泥,早强型出厂超过一个月的水泥,立窑水泥必须进行使用前检验。
判定合格。
4.2 采用非数理统计方法评定。试件少于 10 组时,可用非数理统
计方法按下述方法进行评定:Rn≥1.15R(5) Rmin≥0.95R(6)
则 合 格 条 件 为 : Rn ≥ 1.15 × 40=46.0MPa
Rmin ≥ 0.95 ×
40=38.0MPa
从两种评定方法来看,最低值 Rmin 易于保证,但后者的平均值
对不同种水泥的特性,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人员应充分了解。如硅 酸盐水泥水化热大,早期强度高;矿渣水泥水化热小,早期强度低。
3
抢工期工程应用硅酸盐水泥,大体积混凝土应用矿渣水泥。火山灰水 泥抗渗性好,而矿渣水泥抗渗性不好,防水混凝土应用火山灰水泥。
2.2 检验混凝土使用的粗细骨料。砂石骨料约占混凝土总体积的 70%,是混凝土中的主要材料。砂石骨料含泥量对混凝土强度影响很 大,若含泥量增加,在骨料比表面积增加及泥土吸水作用的影响下, 含泥量每增加 2%,塌落度约减少 1 厘米。混凝土的用水量、水泥用 量及砂率都要根据石子的最大粒径、砂的细度模数进行调整,尽可能 的选用连续级配或人工级配的砂石,以求得小空隙率最大容中的粗细 骨料。 3、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的调整和施工中的控制
2、掌握并检验各种材料的特性及指标 原材料的质量控制及其波动,对混凝土质量及施工工艺有很大影
响。如水泥强度的波动,如水泥强度的波动,将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 度;各级石子粒径颗粒含量的变化,导致混凝土级配的改变,并将影 响新拌混凝土的和易性;骨料含水量的变化,对混凝土的水灰比影响 极大。为了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在生产过程中,一定要对混凝土的原 材料进行质量检验,全部符合技术性能指标方可应用。骨料中含有害 物质,超过规范规定的范围内,则会妨碍水泥水化,降低混凝土的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