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的分期和演进历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唐诗的分期和演进历程
中国诗歌发展到唐朝,进入了黄金时代。唐代文学是中国文化史的骄傲,唐诗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顶峰,也是中国古代遗产的瑰宝。唐代文学的繁荣是空前的,特别是诗歌,300年间,经久不衰。在当时,诗的数量之多是惊人的,清人所编的《全唐诗》,收诗49403首,作者2873人,加上今人所辑的《全唐诗补编》,总数已经超过五万首。这个数字,实际上只占当时全部诗作的极少一部分,大量的诗作并没有流传下来。但是,在中国历史上,没有任何一个朝代像唐代那样,留下了那么多家喻户晓的诗人和诗篇。唐诗经受了漫长岁月的考验,保持它永久的艺术魅力。
唐代三百年的诗歌,在发展的过程中,呈现出一些阶段性特征,前人在把握特征,辨别流变的基础上对唐诗进行了各种各样的分期,迄今为止,仍然有着不同的意见。然而在诸多唐诗分期的说法中,发源于宋代严羽、定型于明代高棅的四唐分期说,仍然占据着唐诗研究的主流地位。宋人严羽在《沧浪诗话·诗体》里,将唐诗分为初唐体、盛唐体、大历体、元和体、晚唐体。明人高棅《唐诗品汇总叙》说:有唐三百年诗,众体备矣。故有往体、近体、长短篇、五七言律句绝句等制,莫不兴于始,成于中,流于变,而陊之于终。至于声律兴象,文词理致,各有品格高下之不同。畧而言之,则有初唐、盛唐、中唐、晚唐之不同。详而分之,贞观、永徽之时,虞、魏诸公,稍离旧习,王、杨、卢、骆,因加美丽,刘希夷有闺帷之作,上官仪有婉媚之体,此初唐之始制也;神龙以还,洎开元初,陈子昂古风雅正,李巨山文章宿老,沈、宋之新声,苏、张之大手笔,此初唐之渐盛也;
开元、天宝间,则有李翰林之飘逸,杜工部之沉郁,孟襄阳之清雅,王右丞之精致,储光羲之真率,王昌龄之声俊,高适、岑参之悲壮,李颀、常建之超凡,此盛唐之盛者也;大历、贞元中,则有韦苏州之雅澹,刘随州之闲旷,钱、郎之清赡,皇甫之冲秀,秦公绪之山林,李从一之台阁,此中唐之再盛也;下暨元和之际,则有柳愚溪之超然复古,韩昌黎之博大其词,张、王乐府,得其故实,元、白序事,务在分明,与夫李贺、卢仝之鬼怪,孟郊、贾岛之饥寒,此晚唐之变也;
降而开成以后,则有杜牧之之豪纵,温飞卿之绮靡,李义山之隐僻,许用晦之偶对,他若刘沧、马戴、李频、李羣玉辈,尚能黾勉气格,特迈时流,此晚唐变态
之极,而遗风余韵,犹有存者焉。1
高棅将唐诗分为四个时期,每个时期又分为不同的段落,对于各期当中代表性诗人的风格也进行了概括。他对于唐诗发展史的勾勒,确实有纲举目张之效。虽然在具体的年代和作家的安排方面也还有可议之处,但以划分的简明和讨论的方便起见,迄今还没有足以代替其说的新见。故而我们这里仍然采用四唐分期说以描述唐诗的发展演变进程。
(一)初唐诗歌(武德元年至先天元年,618-712)
初唐诗坛,是诗歌的准备时代。在最初的数十年中,首先是诗体的发展处于不断地传承和完善之中。近体诗在这一时期逐渐成熟,因为近体诗的影响,古体诗也在不断地变化发展之中,近体诗的成立不能不对非近体诗即古体诗产生影响。无论接近近体的韵律,或相反故意回避它,都和以前的诗不同,因为不能不意识到韵律。正是由于同近体诗相对峙,古体诗的轮廓变得鲜明起来。近体诗是诗歌形式上一个重大的转折点。2在唐诗发展的四个阶段中,初唐的时间最长,是唐诗繁荣的准备阶段。这也表现出作为一代文学之盛的唐诗,其初期的发展过程也是缓慢和纡曲的。
就诗人的表现而言,初唐诗歌可分为四种情况:一是以王绩为代表的诗人,在唐代初期就扭转了齐梁余风,并在五言律诗方面作出了奠基性的贡献,诗风以朴素代柔靡,以冲淡代秾艳,成为唐代第一位隐逸诗人。二是以“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为代表的诗人,其特点是才情富赡,字句妍丽,音调谐美,声情跌宕,发扬了南朝诗声律的优长,也沿袭了梁陈时绮丽的余习。三是以沈佺期和宋之问为代表的诗人,他们研练声韵,经营偶对,在永明以后崇尚声律的过程中,起到了规范定律的作用。四是以陈子昂为代表的诗人,尚风骨,崇兴寄,以复古为宗尚,倡雅正之清音,振臂一呼,质文一变,他不仅引导诗歌回复汉魏风骨的传统,而且在抒情诗中融贯了较为深刻的政治内涵。张说、张九龄继之,遂摒弃六朝陈陋之习,揭开盛唐诗之序幕。此外还有上官仪,以及号称“文章四友”的李峤、崔融、苏味道、杜审言,和稍后于此而并称“吴中四士”的贺知章、张旭、张若虚、包融,也在初唐诗坛上各领风骚。当然这是就总体而言的,至其发展的具体历程,也呈现出多元化的复杂趋势,在各个层面影响着盛唐以后诗歌的演变。
(二)盛唐诗歌(开元元年至永泰元年,713-765)
1 [明]高棅:《唐诗品汇》,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8-9页。
2参川合康三《终南山的变容——中唐文学论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6页。
盛唐诗坛,主要集中于唐玄宗开元、天宝年间。这是一个名家辈出、名作如林的时代。大唐盛世经济的繁荣,国力的富强,社会的安定,文化的高涨,连同那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和昂扬奋发的时代精神,一起映现于千姿百态的诗歌园地里,将唐诗推向了最高峰。当时大诗人多至数十人,其中以李白、王维以及稍后的杜甫为代表。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以为,这三个诗人的诗,既是诗歌发展的自然产物,又是道教、佛教和儒家三种思想的结晶品。
李白是反映道教思想的杰出作家,他以神仙作为自己的抱负,思想上实行神游八极之表。他的诗想象力极富,就是这种抱负的表现。他又十分天真,写出来的诗有时像说梦话或发狂言,但读者感到他在说真心话,并不觉得可厌。天真自然和放荡不羁,是李白性格的特点,也是李白诗歌的特点。他放荡得像狂人,因为狂中有真,不同于疯狂的狂,而是失意诗人的佯狂。所以杜甫称“不见李生久,佯狂真可请。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敏捷诗千道,飘零酒一杯。匡山读书处,头白好归来。”(《不见》)杜甫最知李白,所作《春日忆李白》诗,可作为李白诗的定论:“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渭北参天树,江东日暮云。何时一尊酒,重与细论文。”称李白诗无敌,清新俊逸,兼有庾信与鲍照二人之所长,自己愿意和他杯酒论文,可谓推崇备至。
王维是禅宗南宗神会禅师的弟子,又是唐朝著名的大画家,善于画山水,创南派水墨,世称文人画。3台北故宫博物院所所藏《雪溪图》相传是王维的真迹(图表一)。宋人苏轼说王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4,是对他的诗与画的最形象的评价。王维是唐代山水田园诗人的代表,他的诗源于陶渊明和谢灵运。陶渊明归隐田园,绝意仕进,风神恬淡,寄兴高远,描写田园风物,往往体会入微。王维写隐居生活,源于陶渊明,但不及陶真实,因为陶渊明说穷是真穷,王维说贫穷就难以尽信。王维写山水风景,源于谢灵运,但要比谢高明,因为谢诗雕琢工甚大,不及王维的自然浑成。王维诗兼有陶渊明和谢灵运之所长,成为唐诗的一位大家,也是整个文学史上的一位大家。
杜甫是代表儒家思想的大诗人,他自比稷与契,希望以自己文学出众,“立登要路津”(《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而且要“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同前)。这
3有关王维在画史上的地位,可参钱钟书《中国诗与中国画》,载《七缀集》,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1-32页。
4 [宋]苏轼:《苏轼文集》卷七○,中华书局1996年版,第220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