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舞蹈走进中小学课堂
浅谈舞蹈教育进入小学课堂的重要性
浅谈舞蹈教育进入小学课堂的重要性作者:郭庆敏来源:《黑河教育》2015年第01期近年来,作为艺术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舞蹈教育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
各种节日、庆典、晚会、比赛和综艺栏目中,舞蹈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学校的儿童节汇演、教育系统的艺术节、教师节庆祝活动都有学生快乐舞蹈的身影。
一、什么是舞蹈舞蹈是一种人体动作的艺术,是八大艺术之一,是以身体为语言的艺术,一般有音乐伴奏,可以借助道具,以有节奏的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
舞蹈本身有多元的社会意义及作用。
二、舞蹈的起源根据艺术史学家的考证,人类最早产生的艺术就是舞蹈。
有的学者认为,舞蹈是人对各种野兽动作和习性及对一些自然景物动态形象的模仿;有的学者认为,艺术的起因是“游戏的冲动”;有的学者认为,一切跳舞原来都是宗教的;有的学者认为,人们生活中有重大意义的情感和活动都会用舞蹈来表观。
如今,很多专家主张“劳动综合论”,即舞蹈起源于远古人类在求生存、求发展中劳动生产(狩措、农耕)、健身和战斗操练等活动的模拟再现,以及图腾崇拜、巫术宗教祭祀活动和表现自身情感思想内在冲动的需要。
舞蹈、诗歌和音乐是人类历史上最早产生的艺术形式。
三、舞蹈的益处舞蹈可以让人曲线变美、身体变得柔软,有益身心健康和增强体质,使性格变得开朗,能培养自信。
对于青少年来说,舞蹈的学习不仅能改变外形,对心灵也是一种美的陶冶。
学习舞蹈的学生经过长期专业系统的训练,会更挺拔,举手投足间表现出更多优雅的气质。
悠久的中国传统舞蹈文化和丰富多彩的舞种,可以培养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情感。
舞蹈可使身体器官灵活敏锐,增强思维能力,有益发展智力。
舞蹈艺术教育有利于促进中小学生智力的成长,有利于培养小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意识和意志品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形体与气质美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感受等。
四、舞蹈进入小学课堂的重要性在大型晚会和庆典活动中,有很多专业的舞蹈团体参与演出,也有很多儿童舞蹈出现在大家视线中。
体育与舞蹈相结合
体育与舞蹈相结合当前我国施行的中小学教育大纲的美育教育体系里,仅只音乐和美术两种。
就美育的全面性及舞蹈教育的重要性看,有必要把舞蹈教育引入中小学教育大纲,让舞蹈课进入中小学体育课堂。
标签:体育舞蹈结合舞蹈艺术是一种集体能、艺能、知能、气质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是一种融音乐韵律、人体美感、肢体技能于一炉的有机整体。
舞蹈艺术对青少年品行素质、自身修养及智力开发等方面均起着很大的促进作用。
沃尔特·特里说:”舞蹈可以强健身体,纠正错误姿态,调整肌肉,加强动作的准确性,同时,因为舞蹈是一种运动,对学生而言,是比柔软体操更完备的体育课程。
在情感方面,舞蹈对学生适应团体活动,遵守纪律都有帮助,对学生个人的言行举止、表情达意,也有助益。
跳舞除了自身和情感并用,显然还要精神集中。
如果身体按照规定的形式舞动,一定要提高警觉,训练有素、敏捷过人。
在体育教学改革中,舞蹈进入课堂丰富了体育教学手段,成为一种必然趋势。
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体质,活跃身心,培养兴趣,调节情感,陶冶儿童美的情操和个性的发展,提高练习效果,活跃课堂气氛,消除疲劳恢复体力,对完成体育教学任务和促进美育的发展起到良好的效果。
一、根据儿童生理和心理的特点,选择健康的舞蹈进入教学。
在体育课中适时地穿插一些思想内容健康的舞蹈和配以优美的音乐,能促使学生运动中枢的兴奋,与抑制过程加强。
从而提高兴奋性,减轻疲劳感,激发机体的潜能和学习的兴趣。
如我在上课时,课一开始,在整齐的队列练习后,打破了过去那种呆板、单一、成人化和公式化的定位徒手操,模仿操等活动的教学方式,而是设计了随着优美的乐曲声,教师带领着学生以艺体的脚尖步做各种舞蹈的练习,使学生能在美的乐曲伴奏下,在优美的形体舞蹈练习中,感到新鲜,使学生积极主动进行热身运动。
学生在完成强度与密度较大的教学任务后,不采用单调工的口令徒手操,进行放松运动,结束教学,而是让学生跟随教师在美的旋律声中,做各种轻快的舞步动作和听优美的配乐诗朗诵两脚开立闭目,进入一种轻快的意境,使学生在生理和心理上充分得到松弛,心旷神怡,从而有的消除疲劳,恢复正常心率,轻松愉快地结束教学。
浅谈舞蹈走进中小学课堂——以甘肃为例
浅谈舞蹈走进中小学课堂——以甘肃为例发表时间:2018-11-02T16:50:58.637Z 来源:《知识-力量》2018年12月上作者:余茸[导读] 舞蹈教育作为一种重要的素质教育美育艺术,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和身心的健康发展,对素质教育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而将舞蹈教育推广进中小学生的课堂中是教育发展的客观需求,也是教育和艺术结合发(甘肃省京剧团,甘肃兰州 730030)摘要:舞蹈教育作为一种重要的素质教育美育艺术,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和身心的健康发展,对素质教育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而将舞蹈教育推广进中小学生的课堂中是教育发展的客观需求,也是教育和艺术结合发展的必经之路。
所以本文针对于舞蹈教育已甘肃省为例在中小学生的课堂中存在的现状和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根据这些问题思考了一些可行的建议,为舞蹈教育在中小学的课堂发展中的方向起了引导作用。
关键词:中小学;舞蹈教育;问题;思考一、前言舞蹈作为发挥学生个性和特长的载体,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有利于青少年的身心发展,因而舞蹈教育备受关注。
然而,由于甘肃地处偏远不发达地区,舞蹈教育并未得到广泛认可,舞蹈教育并未真正走进中小学生的课堂中,这种局面并不利于文化艺术的综合发展,因而,让舞蹈教育走进甘肃地区的中小学课堂是我们急需改变的局势。
二、舞蹈走进中小学课堂价值解析(一)文化传承价值舞蹈作为和音乐、美术、影视并驾齐驱的艺术,其具深厚的文化和价值。
比如民族舞,不管学习哪个民族的舞蹈都要了解这个民族的文化、历史、信仰、风俗等等才能将舞蹈更好的表现出来。
然而,由于缺乏对青少年的引导教育,使得真正懂舞蹈文化底蕴的专业人员很少,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舞蹈文化的普及与传承,因而,抓住青少年浓厚的兴趣和好奇心,进行舞蹈文化的宣扬和传播,让舞蹈文化被深入理解的同时得到更广泛的传承。
(二)学生个体发展价值舞蹈是通过人体的感知去支配身体的每个部位,进而来展现各种高技巧的舞蹈动作,它不仅可以纠正人们不正确的体态,还可以塑造人们的美体姿态和气质。
让“鄂伦春族舞蹈"走进中学音乐课堂
的热情 。因此 ,我认为这一环节是 必不 可少 的,也是至关重要 的。
二 、“ 欣 赏 ” — — 给 民族 音 乐 “ 插上 翅 膀 ”
陶青少年 ,让独具特色的地方 民族音乐进入中学音乐课堂是一项十 分有益 的探索和实践 。”这是 “ 呼伦贝尔地方三少民族音乐课堂资 源 的开发和在 中小学音乐教学 中应用的研究开题报告”中提出的重
让 “ 鄂伦春族舞蹈"走进中学音乐课堂
内蒙古呼伦贝尔扎兰屯市第 四中学 杨 茗
【 内容摘要 】 :地方民族音乐作为民族文化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 ,在青少年中却受到普遍漠视 ,所以把地方民族音乐引入课堂 ,让地方
民族 音乐得 以传承发扬就成 了音乐教师的紧迫任 务。为此 ,我对如何让 “ 鄂伦春族舞蹈”进入课堂做 了一些研究和探 索。运用多媒体技术 ,
让学生了解 民族文化 , 在欣赏中感受 民族艺术魅力 , 并在此基础 ,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从而让鄂伦春族舞蹈真正的走进课堂 , 并大放异彩 。 【 关键调 】 :鄂伦春 民族舞蹈 、传承和发展、激发兴趣 、走 进课堂 。
“ 地方民族 音乐 ”是 中华 民族音乐文化的一个 重要组成部分 。 目前 ,在青少年 中受到普遍的漠视 ,这是十分遗憾和悲哀的。诚如 鲁迅先生所言 : ‘ 越是民族的便越是世界的 ’。用民族音乐感 染熏
予关注 。因为弘扬 民族文化 ,保护和传播民族艺术 ,可以激发爱国
热情 ,树立 民族 自 信心 ,所以作为一线的音乐教师 ,把 “ 地方民族 音乐 ”引入课堂是我们责无旁贷 的任务 。为 了完成这一任务 ,我对 如何让 “ 鄂伦春族舞蹈”进入课 堂,做 了为期三年的教学研究。 从 了解 民族特点入手 。激 发学生学习兴趣
一
、
为中小学舞蹈教育开一扇窗
一
,
全 面 进 入 中小 学 校 园 及 课 堂 — — 具 体 到 课 堂 教 学 . 首 先 , 解 决 思 想 观 念 问题 。 强 舞 蹈 教 育 的社 会 要 加
充 满 了激 情 , 模 仿 , 爱 表现 欲 望 极 其 强 烈 。舞 蹈课 的 开 该 如何 实 施 中小 学 舞 蹈 教 育 教 学 呢 ? 设 , 好可以满足学生们的这些要求 。在舞蹈课上 。 正 教 师 传 授 一 些 舞 蹈 动作 , 求 学 生 学 习 , 过 同 学 之 间 同 宣传 。要 确 立 舞 蹈是 一 门独 立 的 艺术 , 不 依 附 于其 他 要 通 它
习积 极 性 和 主 动 性 。
习惯 于把 舞 蹈 教 育依 附于 音 乐 教 育 。 没 了 舞 蹈 作 为 独 淹
2增强 集体 荣誉 感 。 中小学 舞蹈 . 多以群 体 舞蹈 为 立艺 术 形 式 的 自身特 点 。 要 改 变这 些 观 念 , 校 应该 对 . 大 学 主 ,每一 个人 都 是整 个 集体 的一 部 分 ,要 求 必 须服 从 集 舞蹈 教 学 给 予 支持 。 教学 经 费 开 支 应 该 给 舞 蹈 学科 一 定 体 , 能 随心 所欲 地 表现 自 己. 不 要求 每 一 个学 生 都 相互 合 的 比例 . 学 生 的 舞蹈 成绩 应 该 有 明 确 的规 定 . 对 舞蹈 成 作 、 互配合 。这 样 . 个 舞蹈从 排 练到 演 出的成 功 , 相 一 所有 绩应 该 和 其 他 学 科 的成 绩 一 样 决 定 学 生 的 综 合 素 质 评 的学生 都融 入 到一个 集体 中 , 培养 了强 烈 的集体 向心力 。 3增 强体 质 , 变 不 良姿 态 。中 小 学 学 生 身 体 处 于 . 改
文化的力量舞蹈的魅力--让舞蹈走进中小学学生的心灵
一
、
艺术教 育中的舞蹈
个最古老艺术 的强大生命力的所 在。第 四 ; 学生在接触舞蹈 时 ,
舞蹈反馈给他们 的信息 , 久而久 之 , 不但能够潜 移默化的影响着 他们的一切 ,对那些有 自闭症的学生更会起到积极 的作用使变 的乐观。第 五 ; 无论什么年 龄段 的学生 , 他们都有着活泼好动 的 特性 ,所 以学 习过程 当中适 当进行舞蹈教学对学生的学习只能 产生促进作用并让学生不对学习产生反感 , 能 事半 功倍 发茂密 , 让它成为世界艺术长廊里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 总而言之 , 让舞 蹈走进校园走进课堂 , 让学 生接受舞蹈艺术教育 , 使校园生活不
名杰出的艺术家或特别重视艺术的培养 ,他们会在一天当 中
抽出时间在艺术 的海洋里 冲浪 ,艺术 对他们 的事业功 不可没 。
随着时代 的进 步 、 科技 的发达 、 经 济的发展 , 社会对 人才 的
要 求 越来 越 高 了 , 学 校 为 了 培养 出优 秀 的人 才 , 在 不 断 地 加 强 素
质教育的质量。教育部在《 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 中也早 已明 确指 出: 各级各类学校应 当加强艺术类课程教 学, 按照 国家 的规 定和要求开齐开足艺术课程 。 然而, 在应试教 育的影 响下, 学校 和 领导把工作 的重心放在 了学科教育上 , 忽视普通艺术教 育 , 剥夺
文化与艺 术教育 中特别强调舞蹈的培养呢? 第一 ; 学 习舞蹈会让 学生得到全身 心的活动 , 舞 蹈不像其他活动 只是简单 的运 动 , 它
两半球有着重要作用 。 有的科学家曾概括 为左脑具理智 , 右脑富
感情 , 右 脑 当参 谋 , 左 脑 作 决 策 。 人 的 思 维 与 行 为 的 和 谐 皆有 来
让舞蹈走进小学音乐课堂——花城版三年级音乐《金孔雀轻轻跳》教学案例
科学咨询/科技人文2019年第26期(总第645期)·130·让舞蹈走进小学音乐课堂——花城版三年级音乐《金孔雀轻轻跳》教学案例张兰芳(广州市从化区温泉镇石海小学 广东广州 510900)案例背景:如今,陈旧单纯的“教唱式”音乐课已不能满足孩子们对“美”的追求与向往,他们需要一个更广阔的天地来感受蕴藏于音乐中的“美”与“乐”,他们想用更多的方式来表达思想、抒发情感。
这是我校开展的一节公开课,为了让舞蹈走进音乐课堂,让学生通过舞蹈去感受音乐、理解音乐。
我运用了《金孔雀轻轻跳》一课,让他们同舞蹈更亲。
案例主题:《金孔雀轻轻跳》是花城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听音乐,看跳舞》的歌曲,它是一首具有傣族民歌风格的二拍子歌曲,曲调优美、明快,节奏活泼、流畅。
本课程设计的各项音乐活动,是为了启发学生用身体动作感受傣族舞蹈的风格。
通过欣赏孔雀舞蹈,来激发学生对舞蹈学习的兴趣。
案例过程:案例一:导入、激发兴趣片段我以一段形象、优美的孔雀舞导入。
表演前提示学生我要用一块布围成一条漂亮的裙子开始跳舞。
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要跳一段舞蹈,这跳的是一种小动物。
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看看老师跳的是什么动物?(放伴奏音乐老师表演)生:孔雀。
师:真棒,老师奖励一颗“聪明星”给你。
师:你们是怎么看出来的?老师哪个动作最像孔雀?(出示孔雀图片)生:孔雀的手势看出来的。
啊,好漂亮的孔雀啊!(学生看图片)案例二:介绍傣族风情习俗师:你们知道孔雀家乡是在什么地方吗?你是从哪里了解到的?生:云南省的傣族,在书本上了解到的。
师:你真好学,掌声鼓励他,老师奖励一颗“好学星”给你。
师:孔雀的家乡就是在傣族人民生活的云南省。
那里是“孔雀之乡”,它是傣族的象征。
你们想到孔雀的家乡去看一看吗?(播放课件)老师做解说。
设计意图:通过听、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注意力尽快集中到学习中。
同时挖掘学生的生活知识积累,让其简单了解孔雀之乡——傣族的风土人情。
“非遗舞蹈进校园”的意义与课程开发【论文】
“非遗舞蹈进校园”的意义与课程开发摘要:近年来随着对国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和非遗舞蹈进校园等项目融入普及教育之中,对校园素质教育以及美育和舞蹈这种古老民族文化的传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现代化、城镇化进程中,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文化娱乐形式的丰富,各种强势文化时时冲击着传统文化的发展,人们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的渐渐弱化,进而形成传承平台的萎缩、传承关系的断档,传统舞蹈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正面临着濒临遗失的局面。
如今校园素质教育舞蹈课的教学存在着随意性与单一性等诸多缺点,所以非遗舞蹈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小学舞蹈教育的推进下进行延续与传承并以此提高中小学生综合素质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传统舞蹈; 非遗舞蹈; 现实意义;Abstract:In recent years,with the emphasis on the domestic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and the integration of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dance into the campus and other projects into universal education,higher requirements have been put forward for the quality education in the campus and the inheritance of the ancient ethnic culture such as aestheticeducation and dance. Nowadays increasingly modern urbanization development,the folk living environment,ecological environmen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the urban cultural entertainment form rich,the mainstream culture always fille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culture,so in front of material civilization in modern society,people have lost interest in traditional culture,and passing on the platform of inheriting relationship atrophy,disconnect,traditional dance as part of the traditional culture,face is close to the situation of the lost,now school quality education dancing lessons with randomness and oneness,and many other shortcomings,Therefore,it is of great importance to maintain the cultural continuity of“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dance as an excellent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and to carry on the tradition and improve the comprehensive quality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 under the care of the connotation of dance education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Keyword:traditional dance; intangible dance; practical significance;舞蹈作为一种文化形式,一种身体语言的历史记忆,始终伴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演进,其独特的文化属性使其与姊妹艺术及学科之间形成千丝万缕的联系。
如何在小学课堂中融入舞蹈教学
如何在小学课堂中融入舞蹈教学摘要:舞蹈教学是艺术教育的一部分,通过培养小学生的舞蹈兴趣,运用多变形式进行舞蹈练习,善用肢体语言进行纠错,以及结合音乐课堂的教学,让学生在学习舞蹈时。
舞蹈课堂小学阶段是人的一生中生理、心理发展的重要阶段,在这一时期重视让小学生参加适宜的各种舞蹈教育和教学活动,不仅可以促进少儿机体不断地生长发育,也陶冶了他们的性情与品格。
作为一名小学音乐教师,在上好音乐课之余,还要多多研究与音乐密切相关的舞蹈教学,针对小学生表现欲强、可塑性强、理解力差、坚持性差的特点,有浅入深、循序渐进地进行舞蹈教学,把知识技能和审美情感的培养贯穿教学的始终。
一、培养学生舞蹈兴趣针对小学生多未受过专业舞蹈训练、基础较差的情况,在教学中应经常让学生观看舞蹈音像资料,或亲自示范一段优美舒展的舞蹈组合给学生看,最能从舞蹈动作及表演的情感去感染少儿,激发他们学舞的兴趣、愿望,提高他们学习舞蹈的积极性,同时为他们的下一步学习树立了良好的学习榜样。
在课堂教学中,可根据舞蹈的特点,向学生进行感性的描述和启发,以调动情绪,之后再教动作。
比如教学跳蒙古舞时,先向学生描述一幅美丽的画面:眼前是一望无际的草原,草原上有洁白的羊群、奔驰的骏马,在湛蓝的天空中,雄鹰在展翅翱翔…通过描述启发学生:假如你站在这片草原上呼吸着新鲜空气,你的心情会如何、通过启发,调动学生有关草原风情的印象,张开想象的翅膀,使学生能够理解该舞的意境,自然地拔直了后背、挺起了胸,视线也放远了。
二、采用多变手段进行舞蹈教学1.练习法练习法是少儿参加舞蹈活动的一种基本方法。
练习的形式并不是单一的反复动作,从参加人数来说,一般可采用分组、分角色、单独等练习方法。
从对教材的学习上,可采用基本动作、难点动作、分段和完整串排等练习方法。
2.观察模仿法这种方法的运用可以保持舞蹈动作的完整性,集中小学生的注意力,学习过程中可不断地提高他们观察力、记忆力和舞蹈表演能力。
让舞蹈走进小学课堂
让舞蹈走进小学课堂
鲍春梅
【期刊名称】《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旬》
【年(卷),期】2012(028)003
【摘要】随着人才竞争日趋激烈,艺术教育也日益体现综合素质的要求。
艺术的感受、想象、创造等能力,已成为现代社会需要的综合型人才所不可缺少的素质。
所以学校和家长们越来越重视孩子在艺术方面的教育和培养。
在小学教学中,有系统、有规范地融人舞蹈艺术教学,合理分配教学时间,注重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强调成品舞蹈的赏析,对学生的人格成长、情感陶冶以及智慧的提高等具有重要价值。
【总页数】1页(P51-51)
【作者】鲍春梅
【作者单位】吉林省松原市宁江区建设小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22
【相关文献】
1.让舞蹈走进中小学课堂 [J], 赵黎昕;赵丹
2.舞蹈教育走进中小学课堂探析 [J], 陈小燕
3.让舞蹈走进小学课堂 [J], 鲍春梅;
4.让“舞蹈”走进中小学课堂 [J], 徐建霞
5.贵州台江苗族舞蹈“东方迪斯科”走进小学课堂 [J], 施雨岑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让舞蹈走进中小学课堂
中图分类号:G 6 3 2 . 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6 7 4 - 7 7 1 2 ( 2 0 1 3 ) 0 2 - 0 1 7 0 一 o 1
舞蹈教育走进课堂的意义 舞蹈可 以陶冶学生 的情操, 提高中小学生的审美 能力及表 演 能力 。 舞蹈就其特点来说最容易被中小学生接 受。由于他们 年龄 小又活泼好动 , 有很强的模 仿能力, 很适合接受舞蹈教育 。 在 实践中发现 , 小学生大部分都很喜欢舞蹈 , 每 当上舞蹈课 时 都兴高采 烈,因为他们可 以在舞蹈课上穿上鲜艳 的形体服 , 在 音乐的伴奏下翩翩起舞 , ’ 同时感受着美的线条 ,变化的造型, 欢快的律 动。 他们可 以在舞蹈课上学到各种舞蹈步伐, 做各种 舞蹈动作, 表演各种 民族舞蹈 。 他们还可 以在舞蹈课上欣赏到 古今中外的优 秀舞蹈作 品。 这些教学 内容 的安排 , 无疑对学生 在认识美、感受美 、表现美等 方面 都起着潜移默化 的作用 。在 舞蹈教育过程 中,通过优美 的音乐旋律,优美 的舞蹈形象 ,陶 冶 了少儿 的情操,受到了美的教育 。 这种美育教育方式有助于 学生形成形体美、举止美、行 为美 、人格美 ,使少儿形成 内外 美 的统一 。 舞蹈教育是美育教育 中最直观 、最形 象的教育 ,可 以通过广泛 的舞蹈教育 , 培养和不 断提 高中小学生 的审美意识 和审美能力 。 二 、中小学舞蹈教育的主要 问题及分析 ( 一 )非 积 极 因素 分 析 在现行 的国民教育 中, 最受忽视的就是舞蹈 教育 。 相对于 音乐美术 , 舞蹈 教育 显得非常薄弱 。 从小学到 中学到大学 , 2 / 3 的单位都没有 开设舞蹈课 。他们 不重视对舞 蹈教育 的原 因在 于: 一 味强调升学率 , 认为学习最好 的学生才是最优秀 的学生 , 从而严重地抑 制了学生身心 的 自由发展 。 从师资情 况来看: 所大 中小学 中具备舞蹈专业学历的指导 教师总量根本无法满足 舞蹈 教育 的实 际需要 , 这在某种程度上 严重制约了舞蹈教育走进课 堂的发展 , 目前从事舞蹈教学的老 师基本上都是从师范音乐专业毕业的教师 , 或从 中等艺术师范 院校毕业的教师 , 横 向 与其 他 区 县 的师 资 结 构 比较 , 显 得 先 天
浅谈岭南舞蹈欣赏教学进入中小学音乐课堂的重要性
舞蹈 所包含 的人 文情怀 和文化 内涵 ,增强青 少年对本 土文化的 自信 心 ,从 而挖掘更 多 的岭南 舞蹈艺术传 承人 ,延 续岭南舞蹈 的珍 贵命 脉 ,肩 负起传 承和发扬 民族精 神文化的 民族使命 。
三 、提高岭南舞蹈 的普及程度 岭南 舞蹈 作 为岭 南 文化 的符 号特 征 ,在 当代 人们 对 “岭 南舞 蹈 ”的认知 程度大部分 处于未知 的情况下 ,作为艺术 lT作者有 必要 去 进 一步 挖掘 岭南 舞蹈 及 普及 岭南 文化 。校 园作 为教 书育人 的场 所 ,对于文 化的传播是 最直接 ,也是最根 源性的 。将 岭南舞蹈 引入 中小学音乐课 堂 中 ,对 学生进行 岭南舞蹈 的普及 ,不 但能够让 学生 能够真正 了解本土文化 ,体验属 于 自己地 方特色 的舞 蹈 ,也能 够激 发 他们学 习岭南舞蹈 的兴趣 ,挖 掘和培养 岭南舞蹈 的传承者 ,从而 提高岭南舞蹈的普及程度 ,避免岭南舞蹈走 向衰亡 。 四 、保 护 及 传 承 本土 艺术 文 化 非物 质文化遗产 的保护 与传 承 队伍 ,需要年轻一 代的加入 ,这 将 为该 队伍 注入鲜 活的血液 。民族文化 不能抛弃 ,我们有责任 与义 务去保 护它 、传承 它。作为 培育祖 国和民族下一代 的辛勤 园丁 ,艺 术教育 工作者应 当承当起对 中小学生进 行宣传和 教育 的责任 。丰富 岭南舞蹈 进入校 园的途径 、形式等 ,能够对保护及 传承本 土艺术文 化产生 积极影 响 ,以岭南舞 蹈欣赏教 学的形式进 入中小学音 乐课堂 中,让岭南舞蹈在校 园的传承 中得 到保护及发展 。 五 、结 语 艺 术教育是培 养 中小学 生人文素 养的重要途 径 ,有着其 他学科 教育 不可替代 的作 用 ,而岭南舞蹈作 为岭南文化 的重要组 成部分 , 在 中小学音乐课堂 中引入岭南舞蹈欣赏教学 ,不仅能够保护 、传承与 发展岭南舞蹈文化 ,也能够提高青 少年 的审美认知能力 、人 文素养 。 为了使 中小 学艺术教育 能够顺利 开展 ,达 到预期 的教 学 目标 , 使学 生对该学科 产生浓厚 的兴趣 ,笔 者认为 ,教师在教学 过程 中也 应该 注重教学手段 的综合运 用 ,合理 安排教学计 划 ,增强 人才培养 意识 ,使学生在 轻松愉悦 中感受岭南 舞蹈 的美 ,使智 力 、德行与情 感各个 组成部分 达到和谐状 态 ,使学 生 的人 文素养得 到全面发展 , 让源远流长 的岭南舞蹈在 岭南 一角绚烂 绽放。 艺术教育无 时无刻需 要新鲜血 液注入源 动力 ,更重要 是需要艺 术 教育工作者对 后代 的教育 、培养 ,方能使 岭南之花 开遍 中国乃 至 世界 的角落 ,真正达 到源远流长与博大精深相交融。●
中小学传统舞蹈进校园说明报告
中小学传统舞蹈进校园说明报告一、引言随着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传统文化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
为了保护和传承我国的传统文化,特别是传统舞蹈,越来越多的中小学开始将传统舞蹈引入校园。
本报告将介绍中小学传统舞蹈进校园活动的目的、意义以及实施计划。
二、活动目的1.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传统舞蹈是我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将传统舞蹈引入校园,可以让学生接触、了解和传承我国的传统文化。
2.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传统舞蹈优美的动作和独特的艺术表达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和审美意识,提高他们的审美水平。
3.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传统舞蹈注重形体的塑造和身体协调能力的培养,通过参与传统舞蹈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形体美感。
4.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传统舞蹈往往是以集体形式呈现的,参与其中需要学生相互配合、合作,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合作精神。
三、活动意义1.丰富课余文化生活:传统舞蹈进校园活动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特别的课余文化活动,让他们在学习之余能够放松心情,享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2.增进师生情感:通过学习传统舞蹈,师生之间的互动将更加密切,增进了师生之间的情感,培养师生之间的相互信任和理解。
3.提高学校的文化底蕴:学校推行传统舞蹈进校园活动,可以提高学校的文化底蕴,塑造学校的文化形象,为学校的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实施计划1.制定具体的传统舞蹈课程:学校应组织专业教师编写传统舞蹈教材,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
根据学生的年级和实际情况,分阶段有序地进行传统舞蹈课程的教学。
2.招募传统舞蹈爱好者为导师:学校可以与附近的文化艺术机构合作,招募专业传统舞蹈爱好者为导师,搭建学生与专业导师之间的桥梁,提高传统舞蹈活动的质量。
3.组织舞蹈比赛和展示:学校可以定期组织传统舞蹈比赛和展示活动,通过比赛和展示鼓励和激发学生的舞蹈创作能力和表现能力,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艺术修养。
4.加强传统舞蹈培训:学校可以利用寒暑假期间举办传统舞蹈培训班,邀请专业的舞蹈老师进行深入的培训,提高学生的舞蹈技巧和艺术水平。
“非遗舞蹈进校园”的重要意义及有效途径
观点DANCE FASHION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人民世代相传的种族之间的代际联系,这种联系使他们形成了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
而就其所联系的物质和场所而言,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代代相传的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智慧和文明的结晶,是民族情感纽带和民族维系的结合体。
中国历史悠久,舞蹈是最古老的艺术形式,在历史的长河中,逐渐形成了中国特有的东方舞蹈。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民间舞蹈,本文详尽阐述了非遗舞蹈进校园的作用和意义,分析了中小学、高校非遗舞蹈进校园活动面临的问题,最后,根据非遗舞蹈的教学特点,以及当前所追求的美育、思想政治教育、数字时代的教育理念,对非遗舞蹈的传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让学生能够在学校更好地接受传承,积极弘扬非遗舞蹈,并让非遗舞蹈背后深厚的文化价值熏陶学生的文化素养,达到互惠互利、一举多得的效果。
1.非遗舞蹈进校园的意义2002年,中国首届高等院校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教学研讨会首次探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当代教育问题,提出将其民族、民俗文化资源引入中国教育体系。
2020年,教育部在《非遗舞蹈进校园》《工作在常态化》中提到:党的十八大后,教育部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精神,大力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将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巩固和铸魂工程引入学校。
这一回应也揭示了三个不同层次的教育: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制度保障和实施。
《非遗舞蹈进校园》渐趋被国民教育体系所接受,成为活态传承的中国经验。
如今,非物质文化遗产舞蹈保护工作取得了明显进步。
例如,相关学者利用探索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舞蹈行之有效的方法,推动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舞蹈全方位的保护工作,促使我国优秀传统历史文化得以传扬,非物质文化瑰宝在社会的文化影响力得以强化,并且使每个公民都受到了教益,思考了中华文化可预见的整体发展。
让彝族达体舞走进小学体育课堂
让彝族达体舞走进小学体育课堂六米完小李银兵一、活动背景:在传统的小学体育教学中,体育课的整理放松活动多以放松慢跑、体育游戏、肌肉放松等内容为主,而忽略了当代小学生性别、年龄、爱好等特点。
不但不能激发学生上体育课的兴趣,而且也不能使学生身心得到实质性的发展。
针对以上情况,作为一名小学体育教师,为了使学生在快乐、优美的音乐旋律中身心得到彻底的放松,感受到美的存在,提高其学习和锻炼的积极性,应把民族特色、多姿多彩的彝族达体舞引入校园,将其作为小学生的体育放松活动课。
彝族达体舞是凉山彝族人民在劳动中自创的舞蹈。
“达体”意为“踏地而舞”:其音乐融彝族传统音乐和现代音乐为一体,悠扬流畅,优美动听;其舞蹈程式简练明快,热情奔放;其形式集参与性、自娱性、互动性为一体,动作易学易跳,男女老幼都宜,适合不同的场地和空间,少则数人,多则上万人同舞、同乐。
二、活动目的1、对学生紧张的学习起调剂作用。
2、有利于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3、有利于校园文化建设。
4、使学生的锻炼活动多姿多彩。
三、活动对象、规模、时间及地点1、对象:学校3—6年级全体学生。
2、规模:3—4年级学生共计38人;5—6年级学生共计49人。
分两组参加活动,共占学校总人数的53%。
3、时间:3—4年级为星期四上午第三节;5—6年级为星期三上午第三节。
(从3月开始,到5月结束)4、地点:学校篮球场。
四、活动实施的过程:第一步:教师从体育室里拿出音响并把它带到球场,且插好已下载好音乐的优盘。
第二步:吹哨子,让学生集合,清点班级人数。
第三步:讲解彝族达体舞的来源,及其在体育课堂中实施的作用。
第四步:讲规则:要求所有学生按高矮次序围成一个圆圈且手拉手地站好(高的站前面),以音响为圆心。
第五步:教师站在中间,把舞蹈的基本动作教于学生,循循善诱,因材施教,耐心指导,尽量让每一位学生都把动作学会。
第六步:动作会了就开始播放音乐,跟着音乐的节奏,扭动腰身,手牵手,肩并肩,师生一起围绕圆心开心地跳跃。
让舞蹈有效融入小学音乐课堂
艺术研究今天让舞蹈有效融入小学音乐课堂包啸岚(广东省珠海市珠海高新区金鼎第一小学 广东 珠海 519000)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我们在教育教学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丰富的内涵和更严格的标准。
目的是为了培养出符合21世纪下对于新型人才的需求。
尤其是在艺术教育方面,它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小学阶段对学生开展有效的,合理的音乐教育对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审美情操着重要的价值。
所以,在下文中我将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和大家共同探讨,讨论音乐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学习兴趣;生活实际;音乐舞蹈;课堂环境中图分类号:G623.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3917(2021)03-0225-01 引言俗语说,言之不足咏之、咏歌不足舞蹈之,在小学音乐课堂的教学实践中,结合舞蹈的教学形式受到了老师和学校的广泛重视,因为就舞蹈本身而言,它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被人们称为看得见的音乐,流动的音乐,所以,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让舞蹈有效的应用在教学实践中对学生的人格成长,情感的培养扮演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那么如何让舞蹈有效的应用到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呢?所以,在接下来的文章中,我将从学生学习兴趣,学生生活环境等方面出发,提出自己针对性的见解,希望大家给予斧正。
1.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基础,促进舞蹈进入音乐课堂的开展效率在人的一生成长实践中,兴趣对学生的发展可谓是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小到吃喝玩乐,大到今后的工作事业。
纵观所有的教学实践,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学习兴趣的高低直接影响了学生对学习的热爱。
那么,在小学音乐课堂融入舞蹈的教学实践中怎样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此时,我们可以通过有趣的教学形式,比如信息技术的应用,在21世纪的时代中,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已经成为了越来越受欢迎的教学形式之一,通过信息技术的直观形象特点可以弥补教学内容的抽象性,单调性。
除此之外,老师还可以通过信息技术的加持为学生播放课堂中的重难点,促进学生对音乐的喜爱。
让舞蹈走进小学音乐课堂
辽 宁省灯 塔 市鸡 冠 山 乡九年 一贯制 学校
随着人才 竞争 日趋激 烈 . 艺术教 育也 日益走向综合 。 艺术 的感 受、 想像 、 创造等 能力 , 已成为现代社 会需要 的综合型人才 来越重视 孩子在艺术 方面 的教育和培 养。
堂
白红娇
训练 中也 由于肌 肉的收缩 力 ,有益 于肌 心体 验 . 一 种 审美愉 悦 的体 验 。 一 种全 员 肉 的发展 。 肌 肉对 骨骼 的 牵拉 作用 . 也使 参与 。 互相 合作 的体 验。而 舞蹈是人 类群 骨质 变得 更加 坚强 .关节 的稳 固性能 有 性 。同 时 . ? 在 舞蹈 中还 特 别要 求正确 的 居、 交流 的产物 是 建立 人群 亲近 、 融洽 合 作的纽 带 . 与其 它艺术 相 比 。 更重 要 的特 征是它的群 众性 。因此 。 在小学音 乐课堂 教学 中融合 舞 蹈 教学 就 更能充 分培 养 学 5 、 音舞结合 , 拓展 想象创新 科学技术 的现代 化 . 促 使人 才的竞争 越来越激烈 。 培 养具有创新 意识 与创新能 力的接班人 已成 为教 育的头等大事 。 在 新
势。 塑造美 的气质 。
关。在多年的音乐教学中, 我结合本人在
舞蹈方面 的特长 .在 小学音乐教学 中 。 有 配教学时间 ,注重保 持学生 的学习兴趣 ,
2 、 音 舞结 合 . 丰富情感表现 在新 的音 乐课程标 准 中, 表现 与社 会 人类 在互相交往 中 , 许 多观点都是通过语
一
所不可缺 少的素质。 所 以学校和家长们越 效 地 提 高 身体 各 部 位 的 协 调 性 和 灵 活
而舞蹈作为艺术 的一 个分 支更不可 忽视 。 身 体姿 态 。 如: 收腹 、 挺胸 、 提臀 、 抬头等 。
舞蹈课程进入小学课堂的思考与建议
小学的体育课时较多,如果拿出一节专门作为室内的舞 步涉及简单编创教学,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创造力。
蹈形体课教学是最为合适的。以我校为例,自2004年起,
3.小学舞蹈教育的对象
学校就尝试从一年级至六年级,每周每班拿出一节体育
在我国音乐教育与舞蹈教育结合的课堂教学中,小
课时开设舞蹈形体课,既保证了学生的运动量,又能使全 学舞蹈教育的对象也应同音乐课程新标准要求的一样,
可视的音乐节律与美术色彩造型等诸多元素的艺术形 处厦门海沧未来海岸片区,所辖片区含一个综合社区和两
式,能够从视觉、听觉多方位地启发、培养学生的审美能 个自然村,学生的素质参差不齐。特别是两个自然村的孩
力和创造力。结合各学科特点,还可以把舞蹈教育适当地 子,无论在文明习惯、个人卫生及审美方面都和城市的孩
练的科学方法缎练肌体,使学生身体健康,辅之以自娱性
的初级民间舞蹈,培养他们对自我及他人的认识和欣赏 理 论
能力,积极交往的协作能力,同时对舞蹈产生的文化背 研
景、不同历史时期的表现目的有更深刻的领悟能力。
究
生充分展示自我的空间、师生互动的舞蹈教学等形式,既
5~6年级(成熟阶段):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使他们懂
蹈、学生喜闻乐见的现代舞、健美操等都可作为普及型舞 长发育提供了生动、广泛的舞台。我国现在虽然尚未建立
蹈教育的教材。结合我国小学教育的特点及我校开展舞 较为完整的小学舞蹈艺术教育体系,大部分的学校也尚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蹈教学课程五年来的点滴经验,笔者认为我国小学舞蹈 未开设舞蹈课程,但小学舞蹈教育的意义已经越来越被
教育课程应分为三个阶段,包含以下几个内容:
校、师范院校是开展普及性艺术教育的主要阵地,学校舞 蹈教育是其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然而时隔二十年,我 国舞蹈教育的普及度还远远达不到要求,只是在一些艺 术院校或少年宫以及个别学校中开设了舞蹈课,而绝大 部分小学则多以舞蹈队培训的形式出现在校园里,并没 有将舞蹈课程纳入小学的课程表中。让舞蹈课程进入小 学的课堂,是实施美育最重要的方法,也是进行情感教育 的最好途径,同时也是素质教育的需要、时代的需要和社 会的需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舞蹈走进中小学课堂
摘要:要提高国民素质,关键在于学校教育。
而舞蹈教育作为一种重要的素质教育和学校美育,应该走进学生的课堂,每一位学生都有感受舞蹈教育独特魅力的权利。
关键词:舞蹈教育;素质教育;学生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3) 02-0170-01
一、舞蹈教育走进课堂的意义
舞蹈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中小学生的审美能力及表演能力。
舞蹈就其特点来说最容易被中小学生接受。
由于他们年龄小又活泼好动,有很强的模仿能力,很适合接受舞蹈教育。
在实践中发现,小学生大部分都很喜欢舞蹈,每当上舞蹈课时都兴高采烈,因为他们可以在舞蹈课上穿上鲜艳的形体服,在音乐的伴奏下翩翩起舞,同时感受着美的线条,变化的造型,欢快的律动。
他们可以在舞蹈课上学到各种舞蹈步伐,做各种舞蹈动作,表演各种民族舞蹈。
他们还可以在舞蹈课上欣赏到古今中外的优秀舞蹈作品。
这些教学内容的安排,无疑对学生在认识美、感受美、表现美等方面都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在舞蹈教育过程中,通过优美的音乐旋律,优美的舞蹈形象,陶冶了少儿的情操,受到了美的教育。
这种美育教育方式有助于学生形成形体美、举止美、行为美、人格美,使少儿形成内外美的统一。
舞蹈教育是美育教育中最直观、最形象的教育,可以通过广泛的舞蹈教育,培养和不断提高中小学生的审美意识和
审美能力。
二、中小学舞蹈教育的主要问题及分析
(一)非积极因素分析
在现行的国民教育中,最受忽视的就是舞蹈教育。
相对于音乐美术,舞蹈教育显得非常薄弱。
从小学到中学到大学,2/3的单位都没有开设舞蹈课。
他们不重视对舞蹈教育的原因在于:一味强调升学率,认为学习最好的学生才是最优秀的学生,从而严重地抑制了学生身心的自由发展。
从师资情况来看:所大中小学中具备舞蹈专业学历的指导教师总量根本无法满足舞蹈教育的实际需要,这在某种程度上严重制约了舞蹈教育走进课堂的发展,目前从事舞蹈教学的老师基本上都是从师范音乐专业毕业的教师,或从中等艺术师范院校毕业的教师,横向与其他区县的师资结构比较,显得先天不足。
从舞蹈硬件设施来看:舞蹈教学有其一定的特殊性,专用舞蹈房是必不可少的教学条件。
很多学校开设舞蹈课程,舞蹈房还很不规范,设备简陋,辅助设施也很不齐全。
从活动开展情况来看:目前建立舞蹈活动小组的学校教学和节目水准能达到市级获奖层面的也只有一两家。
活动面太小也制约了舞蹈教育的发展。
从舞蹈进课堂情况来看:缺少教材,教学内容欠规范和欠系统化是一大问题。
(二)积极性因素分析
从艺术教育发展形势来分析,2001年国家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把戏剧、舞蹈等项目进入艺术课堂,在政策上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近年来,各中小学积极贯彻素质教育的精神,把舞蹈教育也列入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
少儿舞蹈非常符合孩子们爱动、爱跳的特点,也很符合少儿通过感知和依靠表象来认识事物的心理特点。
孩子们在动作、节奏、娱乐中提高了模仿能力,加深了对外界事物的认识和理解。
舞蹈动作是无声的语言,孩子们常常依靠丰富的想象和心灵的感悟去表现这些动作的内涵。
而这些动作又能激发、启迪他们产生丰富的联想,开拓创造性的思路。
很多舞蹈学生表示,当老师给以启发之后,他们非常喜欢这种用肢体语言表达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的方式。
这种创造性的艺术活动,帮助孩子们完成了从平面形象到立体形象的升华转换。
它能培养孩子们的形象思维,训练其敏锐的观察能力,使学生的感知、联想、想象、幻想等得以淋漓尽致地发挥,从而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
从师资力量来分析,目前舞蹈教师相对欠缺,但是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毕业于各大舞蹈院校及专业的青年教师会源源不断地加入到中小学舞蹈教育的队伍中来。
通过培训的舞蹈教师也能在原有基础上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因此,师资相对匮乏的现象将有望在一到三年内有所缓解。
这为舞蹈进课堂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外部条件。
据悉,教育主管部门正在考虑设立专项经费支持扶持学校艺术教育发展。
硬件设施将会不断完善和普及,如舞蹈房、影像设备、辅助设施等。
重视舞蹈教育发展的中小学也会越来越多,他们
会积极创设条件,积极地争取利用社会资源的投入。
三、针对现状让舞蹈走进课堂解决的办法
(一)保证教学时间
目前,有些培训的小学生一来就上3小时的舞蹈课,尽管也有课间休息的时间,但业余学习的学生在3小时内学习的效果如何呢?对于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他们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不超过30分钟,所以教学时间的制订上还得根据孩子的生理和心理的特点,合理规范授课时间,在有效的上课时间内达到最高的教学效果。
(二)完善教室基础设施
目前,各个校外舞蹈教学场所由于不同条件,优劣并存。
一个规范合理的教室对教学效果有着积极的作用。
台湾省政府教育厅对舞蹈短训班的设立就有明文规定的标准,教室不得小于45平方公尺、舞蹈教室应铺设木质地板、教室须装备面镜及扶把,以及音响设备、通风设备、日光灯照明设备。
可见,台湾政府对舞蹈培训教室要求的规范性。
以上的各个设施在我们的舞蹈培训场所也基本具备了,但仔细对照后,也会明显发现各种复合地板充当了木质地板,墙壁旁边装根木头就是把杆了,其实不规范的地板和把杆给教学带来了很多不安全的隐患。
今天,舞蹈教育已经受到全社会的关注和重视。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2001年—2010年)》的颁布,使《舞蹈艺术欣赏》课程的特殊功能在高校素质教育中越来越凸现。
我们相信《舞蹈艺
术欣赏》这门课程在高校已不再是“点缀门面”“附庸风雅”,它将在探索和研究中发展,在发展中不断地健全和完善,并将会建立独立的舞蹈学科体系,为中国培养更多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复合性、创造性的跨世纪人才,发挥它不可估量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廷海.中国民族舞蹈教育现状调查与研究[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
[2]叶宁.舞蹈集[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9.
[3]吕艺生.舞蹈[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