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夯试验段施工总结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1、编制依据 (1)

2、工程概况 (1)

3、试验段目的 (1)

4、施工组织安排 (1)

5、强夯施工机械选择 (2)

6、强夯施工过程 (2)

6.1 施工工艺流程 (2)

6.2 施工准备 (3)

6.3点夯 (4)

6.4 满夯 (8)

7、质量检测及结果 (9)

8、总结 (10)

9、强夯施工注意事项 (10)

10、质量控制措施 (11)

11、安全环保措施 (11)

附件一: (12)

附件二: (15)

强夯工艺性试验施工总结

为了顺利的进行本标段强夯地基处理施工,在试验的基础上完善施工组织、质量管理、施工工艺等各方面的内容。MHTJ-11标在DK541+400-DK541+440段进行强夯工艺性试验。利用本次试验的施工工艺和施工流程的组织实施,总结经验、找出不足、改进方法,给后续强夯施工起到指导作用。

1、编制依据

(1)《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4-2003;

(2)《客货共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02-2008;

(3)《铁路工程地基处理技术规程》TB10106-2010;

(4)《蒙华浩三施路通-29》;

(5)《蒙华浩三施路-516》。

2、工程概况

根据设计图纸可看出,DK541+400~DK541+700段为为Ⅲ级(严重)自重湿陷性场地,地基处理加固方式为强夯。

DK541+400~DK541+700段位于汾河三阶地,阶面平坦开阔,局部冲沟发育,

=130~170kPa,线路湿陷系数σs=0.022~0.061,湿陷厚度18.0m~21.5m,σ

以填方通过,中心最大填高10.70m,边坡最大高度为10.82m。

3、试验段目的

(1)确定强夯施工工艺参数;

(2)验证所选机械是否满足施工要求;

(3)确定强夯有效加固深度。

4、施工组织安排

(1)管理、技术、质检、检测人员分工见表4.1.1。

表4.1.1 工艺性试验领导小组人员分工表

序号姓名职务负责内容备注

1 胡军伟技术负责人技术指导

2 马明全安全总监施工安全

3 赵志华质量总监质量监控

4 任晓飞试验室主任试验检测

5 张金祥环保部长环境保护监控

6 邓能云测量队长控制点放样及标高测量

7 徐尚祥管区长施工过程协调、管理

(2)参加强夯工艺性试验施工的生产工人有工班长和机械操作手、汽车司机及普工配置见表4.1.2。

表4.1.2 生产工人配置表

序号操作人员数量备注

1 强夯机操作手 1

2 装载机司机 1

3 自卸车司机 2

4 推土机司机 1

5 挖机司机 3

6 普工 3

(3)强夯工艺性试验施工所需机械设备见表4.1.3。

表4.1.3 强夯试验段投入施工机械表

序号设备名称规格数量备注

1 装载机ZL50 1

2 自卸汽车ND3250W282B 2

3 强夯机宇通400A 1 锤重20t

4 履带式推土机 T220A 1

5 挖机 1

5、强夯施工机械选择

DK541+400~DK541+700地基处理为强夯,根据设计要求,夯机锤径为2.60m,夯锤重150KN~300KN,落距大于15.0m,锤底静接地压力值:25~40Kpa,点夯夯击能为2000KN·m~4000KN·m,满夯采用1000KN·m。

本次试验段选用机械锤径 2.60m,锤重200KN,静压值:200KN/5.31㎡=37.66kpa,点夯夯锤提升高度15m,点夯夯击能:200KN×15m=3000KN·m;满夯提锤高度5m,满夯夯击能:200KN×5m=1000KN·m,满足设计要求。

6、强夯施工过程

6.1 施工工艺流程

强夯工艺流程图如图6.1所示

图6.1 强夯施工工艺流程

6.2 施工准备

强夯处理至两侧排水沟外侧,清除处理范围内地表0.3m 厚种植土,并以此确定夯前地面高程。如图6.2。

夯坑推平 第一遍满夯 场地整平 第二遍满夯 数据分析、夯击质量检测

碾压整平

夯能控制

击数控制

能量、击数、搭接控制

能量、击数、搭接控制

测量夯后地面标高

第三遍点夯

夯后场地标高测量 第一遍点夯

测量记录夯沉量

第二遍点夯 场地填土至夯前高程 夯坑推平 夯后场地标高测

测量夯后地面标高

测量记录夯沉量 测量记录夯沉量;夯后场地高程

图6.2 清除表层种植土

6.3点夯

(1)在整平后的场地上标出第一遍夯击点的位置,并测量场地高程,布点

方式如图6.3。

①第一遍夯击点;②第二遍夯击点;③第三遍夯击点。

图6.3 点夯平面布置示意图

夯点间距2.5m,正方形布置,点夯时夯锤高度取15m,点夯第8击开始测沉

降量,并按实际情况填写施工记录表,直至最后两击的平均夯沉量不大于50mm,

停止夯击。点夯时夯坑周围地面不应发生过大的隆起;不因夯坑过深而发生提锤

困难。

①起重机就位后,使夯锤对准夯点位置,并测量场地高程;

②测量夯前夯锤高程;

③将夯锤起吊至步骤②中测量高程以上15m,待夯锤脱钩自由下落后,放下吊钩,测量锤顶高程,若发现因夯底倾斜而造成夯锤歪斜时,应及时将夯底整平。

④重复上述步骤③,达到设计规定的夯击数且最后两击的平均夯沉量不大于50mm,完成一个夯点的夯击。如图6.4。

图6.4 点夯

⑤换夯点,重复上述步骤①到④,直到完成第一遍全部夯点的夯击,每两遍之间的间隔时间不少于5天。

(2)第一遍点夯完成后推平夯坑,并测量场地高程,然后布置第二遍夯点,进行第二遍点夯。如图6.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