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脑复苏优质课件PPT
《心脑肺复苏》课件
![《心脑肺复苏》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3054990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38.png)
3 降低后遗症风险
及时进行心肺复苏可以减 少患者复苏后的神经系统 损伤。
心肺复苏的操作步骤
1
求救和叫急
2
立即向急救人员求助和叫急,确保得到
专业的帮助。
3
检查安全
确保自身和患者周围的安全,迅速判断 意识和呼吸是否存在。
开始按压
在重点区域进行胸外按压,保持合理的 速度和力度,并配合人工呼吸。
急诊心电图的识别及处理原则
分析心电图
仔细分析心电图结果,判断是否存在异常心律。
判断分析有效性
确认心电图结果的准确性,避免干扰和误判。
处理异常心电图
根据异常结果采取适当的处理和干预,确保患 者的安全。
记录和报告
将心电图结果记录并及时报告,方便后续医疗 决策。
临床心脏骤停的处理流程
评估患者状况
对患者进行初步评估,确定是否 为心脏骤停,采取相应措施。
心脑肺复苏的实践操作演示
演示环境准备
确保演示环境安全并具备进 行实践操作的条件。
示范正确操作
进行心肺复苏的操作示范, 包括按压、人工呼吸等。
学员跟随练习
让学员进行跟随练习,加深 对心脑肺复苏操作的理解。
进行心肺复苏
立即开始心肺复苏操作,维持血 液循环和氧气供应。
应用除颤器
如果情况适用,使用除颤器对心 脏进行电击。
转运至重症监护室
及时转运患者至重症监护室,继 续治疗和观察。
突发性死亡的处理
1
立即开始心肺复苏
2
在等待急救人员到达之前,立即开始心
肺复苏操作。
3
等待进一步治疗
4
等待急救人员到达,进行更进一步的治 疗和转运。
《CPR最完整版》PPT课件
![《CPR最完整版》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bcdd198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4365869.png)
04
分享教学心得与经验, 促进教学方法的不断改 进
普及途径及宣传推广策略
普及途径
线上网络课程、线下培训课程、宣传 资料等
宣传推广策略
利用社交媒体、电视广播、报纸杂志 等渠道进行宣传;组织公益活动、知 识竞赛等形式吸引公众关注;与相关 机构合作,共同推广心肺复苏术培训 与普及工作。
07
总结与展望
本次课程重点内容回顾
团队成员之间应建立相 互信任和默契,以提高 团队协作的效率和质量
。
05
心肺复苏术(CPR)后处理及 评估
复苏后患者监测与护理要点
严密监测生命体征
包括呼吸、心率、血压、体温等指标,及时 发现异常情况。
注重保暖和舒清理呼吸道分泌物,确保患者呼吸顺畅 。
。
人工呼吸方法与技巧
开放气道
采用仰头抬颏法或推举下颌法开 放患者气道。
人工呼吸
口对口吹气两次,每次吹气时间为 1秒以上,看到患者胸廓起伏后即 可停止吹气。
避免漏气
在吹气过程中,要注意捏紧患者鼻 孔,并保持口唇紧密贴合,避免漏 气。
除颤仪使用方法
开启除颤仪
粘贴电极片
将除颤仪放置在患者左侧,打开电源开关 ,根据语音提示进行操作。
03
心肺复苏术(CPR)操作步骤
判断意识与呼吸情况
判断患者意识
轻拍患者肩膀,大声呼唤患者名字, 观察是否有反应。
寻求帮助
如患者无意识、无呼吸或呼吸不正常 ,应立即呼叫急救人员,并开始进行 心肺复苏。
判断呼吸情况
观察患者胸廓是否有起伏,判断呼吸 是否正常。同时,将耳朵贴近患者口 鼻处,倾听是否有呼吸声,并感受是 否有气流呼出。
电除颤
对于心室颤动的患者,使 用电除颤器进行电击除颤 ,恢复正常心律。
心肺复苏术(CPR)ppt课件
![心肺复苏术(CPR)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65492a0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069eb4c.png)
不断复习和巩固所学知识,积极参与模拟演练和实际施救,提高应 对突发状况的能力。
获取认证
通过相关机构认证,获得心肺复苏术施救者的合法资格,以便在紧 急情况下合法施救。
在家庭和社区中推广心肺复苏术的重要性
1 2
提高自救和互救能力
家庭和社区成员通过学习和掌握心肺复苏术技能, 能够在紧急情况下及时施救,提高自救和互救的 成功率。
挽救器官功能
通过维持全身血液循环, 心肺复苏术可以保护其他 重要器官的功能。
心肺复苏术的历史与发展
历史背景
心肺复苏术的发展始于20世纪50年代, 经过多年的研究和改进,已经成为现 代急救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技术进步
社会推广
为了提高公众对心肺复苏术的认知和 技能普及,全球范围内开展了广泛的 教育和培训活动。
用一只手固定患者的下颌角, 另一只手捏住患者的鼻子,使 患者的头部后仰。
可使用口咽通气道或面罩给氧。
人工呼吸
用面罩覆盖患者的口鼻,确保密封良 好。
每两次人工呼吸为一组,每组吹气后 进行30次胸外按压。
进行吹气,每次吹气持续吹气1秒以 上,使胸部隆起。
03
心肺复苏术的注意事项
按压深度和频率
总结词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心肺复苏 术的方法和标准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
02
心肺复苏术的基本步骤
评估现场安全
01
确保施救者和患者处于 安全的环境中,避免二 次伤害。
02
移除患者周围的危险物 品,如玻璃、锐物等。
03
保持地面干燥,以防患 者滑倒。
04
如有必要,使用个人防 护设备,如手套、口罩 等。
判断意识和呼吸
避免并发症
2024年度心肺复苏ppt课件
![2024年度心肺复苏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3bcc575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dc.png)
注意事项
使用简易呼吸器前需检查其完好性,连接简易呼吸器后要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将面罩紧扣患者口鼻,避 免漏气。挤压呼吸囊时要注意力度和频率,同时观察患者胸廓起伏情况,判断通气是否有效。
2024/3/24
20
05
药物治疗与除颤技术应 用
CHAPTER
2024/3/24
21
常用药物介绍及给药途径选择
心脏骤停、窒息、溺水、电击等导致 呼吸心跳骤停的紧急情况。
禁忌症
胸廓畸形、肋骨骨折、心包填塞等严重 胸廓疾病,以及无法实施胸外按压的特 殊情况。
2024/3/24
5
实施原则及步骤
• 实施原则:快速、准确、有效、安全。
2024/3/24
6
实施原则及步骤
步骤
评估现场安全,做好个人防护;
2024/3/24
心肺复苏ppt课件
2024/3/24
1
目
录
2024/3/24
• 心肺复苏基本概念与重要性 • 现场评估与初步处理 • 胸外按压技巧与方法 • 人工呼吸操作规范及注意事项 • 药物治疗与除颤技术应用 • 复苏后处理及并发症预防措施 •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2 contents
01
心肺复苏基本概念与重 要性
2024/3/24
27
预防并发症发生举措设计
脑保护措施
维持良好的脑灌注压,降低颅内 压,减轻脑水肿,预防脑损伤。
肺部并发症预防
加强呼吸道管理,保持呼吸道通 畅,预防肺部感染和呼吸衰竭。 2024/3/24
肾功能保护措施
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维持足够 的尿量,预防急性肾衰竭。
胃肠道并发症预防
尽早恢复胃肠道功能,合理饮食, 预防应激性溃疡和肠道感染。
《心肺脑复苏》课件
![《心肺脑复苏》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fcff403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29.png)
结论
1 心肺脑复苏的意义
心肺脑复苏是一项关键的急救措施,可以挽 救许多生命,为病人争取更多时间接受进一 步治疗。
2 未来展望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心肺脑复苏的成 功率将会进一步提高,为更多人带来希望。
4
重要的药物治疗
根据病情需要,使用关键的药物进行治疗,以帮助恢复病人的循环功能。
心肺脑复苏的注意事项
病人的情况评估
在进行心肺脑复苏前,要评估病人的病情以确定最适合的急救方法。
风险评估
心肺脑复苏可能涉及一些风险,如骨折、内出血等,要权衡风险与益处。
心肺脑复苏的困难和失败
心肺脑复苏可能会面临一些困难和失败,需要及时调整方法或转交给专业团队。
《心肺脑复苏》PPT课件
# 心肺脑复苏 ## 简介 本PPT将会介绍什么是心肺脑复苏,以及如何进行心肺脑复苏。
什么是心肺脑复苏
1 定义
2 目的
3 原则
心肺脑复苏是指通过急救 措施恢复病人心跳和呼吸 的过程,以增加生存机会。
心肺脑复苏的目的是在病 人出现心跳骤停或苏的原则包括早 期识别和处理心脏骤停、 提供高质量的心肺复苏、 及时使用除颤器等。
心肺脑复苏的过程
1
呼吸道开放
确保病人的呼吸道畅通,包括清除阻塞物和保持好气道通畅。
2
人工呼吸
如果病人没有进行正常呼吸,进行人工呼吸,维持足够的氧气供应。
3
心脏按压和电击除颤
进行胸外按压和电击除颤,恢复病人的心脏功能。
2024版新版心肺复苏ppt课件
![2024版新版心肺复苏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ac97bcb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3167c15.png)
01心肺复苏基本概念与重要性Chapter心肺复苏定义及目的定义目的心脏骤停原因与危害原因危害心脏骤停后,患者全身血液供应中断,尤其是大脑对缺氧极为敏感。
若不及时进行心肺复苏,患者可能在几分钟内出现不可逆的脑损伤甚至死亡。
心肺复苏在急救中地位重要性心肺复苏是急救体系中的核心环节,对于挽救患者生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医疗专业人员到达现场前,及时的CPR措施可以为患者争取宝贵的抢救时间。
普及意义由于心脏骤停等紧急情况随时可能发生,因此普及心肺复苏知识和技能对于提高公众自救互救能力、降低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广泛的宣传和培训,让更多人掌握基本的CPR技能,能够在关键时刻挽救生命。
02识别心脏骤停与启动应急反应系统Chapter01020304意识丧失大动脉搏动消失呼吸停止或异常呼吸皮肤苍白或发绀识别心脏骤停表现呼叫急救电话并启动应急反应系统启动应急反应系统拨打急救电话根据所在场所的应急计划,启动心肺复苏团队,准备相关设备和药物。
保持电话通畅评估现场安全做好个人防护实施防护措施030201现场安全评估与防护措施03胸外按压技巧与注意事项Chapter正确胸外按压部位和姿势按压部位胸骨下半部分,两乳头连线中点处。
姿势要求身体前倾,双臂伸直,双手重叠,掌根着力。
保持稳定按压过程中需保持身体稳定,避免摇晃。
按压深度和频率要求按压深度按压频率注意事项避免按压中断和过度通气按压中断过度通气04人工呼吸方法及注意事项Chapter开放气道捏住鼻子深吸气并吹气松口、松鼻同口对口人工呼吸方法。
用一手拇指和食指捏住患者嘴唇,防止漏气。
施救者深吸气后,用嘴包住患者鼻孔,缓慢吹气,持续1秒钟以上,使胸廓隆起。
吹气后,松开封闭嘴唇的手,同时侧转头吸入新鲜空气,准备下一次吹气。
开放气道封闭嘴唇深吸气并吹气松口、松鼻按压中断时间在进行人工呼吸时,应尽量减少胸外按压的中断时间,以确保持续有效的血液循环。
按压与人工呼吸比例对于成人患者,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的比例为30:2。
心肺脑复苏讲课-PPT文档资料
![心肺脑复苏讲课-PPT文档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27814f79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3942342.png)
CPR 操作方法
1、判定: 迅速用各种方法刺激病人,确定是否意识丧
失,心跳、呼吸停止。 一看: 看形态、面色、瞳孔 二摸: 摸股动脉、颈动脉搏动 三听: 听心音 判断心跳、呼吸停止立即CPR抢救。
2、体位: 去枕平卧,将病人安置在平硬的地面上或硬板
床。
CPR 操作方法
3、畅通呼吸道: 仰头举颏法 仰头抬颈法 抬举下颌法
心肺脑复苏
持续生命支持阶段(PLS期) (GHI)
1.病情估计(Gauge)包括心脏骤停原因及测定抢 救的可能性。
2.恢复智能活动-即脑复苏(Human Mentation)。
3.加强监测治疗护理( Intensive Care)。
(1)在恢复自然循环后和昏迷的全过程,设法改进 缺氧后脑病。
(2)监测 包括心电图、血压、动脉压、肺动脉压、 中心静脉压、血气、水及电解质、镇静及肌肉松 弛剂应用,葡萄糖、营养物质及药物供给的监测 等。
主要内容:基础CPR和除颤
检查患者反应 求救急救反应系统 呼叫除颤器 A 气道:开放气道 B 呼吸:提供加压机械通气 C 循环:给予胸外按压
初级ABCD流程 主要内容:基础CPR和除颤
D 除颤:对VF或无脉搏VT行评估 如必要电击除颤3次
(200J , 200—300J , 360J 除 颤)
在头3次电击后的心律怎样?
原因,并作鉴别诊断,以确定有特殊治疗,可 逆转的病因。
新概念:心肺复苏的流程
刚复苏后处理(第三个ABCD) A(airway) 保证气道通畅。 B(breathing) 给氧。 C(circulation) 评估生命体征。 D(differentialdiagnosis) 鉴别诊断。
初级ABCD流程
2024版《心肺复苏术》PPT课件
![2024版《心肺复苏术》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9a45638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1e.png)
《心肺复苏术》PPT课件目录•心肺复苏术基本概念与重要性•心肺复苏术操作流程与规范•常见错误操作与纠正方法•心肺复苏术并发症预防与处理策略•心肺复苏术培训教育与宣传推广•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趋势CONTENTSCHAPTER01心肺复苏术基本概念与重要性定义及作用定义心肺复苏术(CPR)是一种紧急救护技术,通过胸外按压、人工呼吸等方式,维持患者呼吸和循环功能,为抢救生命争取时间。
作用在心脏骤停等紧急情况下,及时进行心肺复苏术可以挽救患者生命,减少脑部等重要器官的损伤。
适应症与禁忌症适应症心脏骤停、窒息、淹溺、电击伤、药物中毒等导致呼吸心跳停止的情况。
禁忌症胸廓畸形、肋骨骨折、心包填塞、主动脉夹层等患者不宜进行胸外按压;同时,对于无法确定病因的昏迷患者,也应谨慎实施心肺复苏术。
国内外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国内应用现状01近年来,我国心肺复苏术普及率逐步提高,但仍存在公众认知度不足、培训不规范等问题。
未来,需要加强心肺复苏术的普及和培训,提高公众的自救互救能力。
国外应用现状02在发达国家,心肺复苏术普及率较高,公众认知度也相对较高。
同时,国外在心肺复苏术的研究和应用方面也更加深入和广泛。
发展趋势03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心肺复苏术将更加注重个体化治疗、精准化施救和智能化辅助等方面的发展。
同时,心肺复苏术的培训和教育也将更加普及和规范化。
CHAPTER02心肺复苏术操作流程与规范确保自身和伤者的安全,避免受到危险因素的威胁。
评估现场环境安全判断意识判断呼吸轻拍患者肩部并大声询问,观察患者是否有反应。
观察患者胸廓是否有起伏,同时用脸颊感受患者口鼻处是否有气流。
030201判断意识与呼吸情况呼叫急救电话并启动应急反应系统拨打急救电话根据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急救电话号码,及时拨打并告知患者情况和所在位置。
启动应急反应系统根据现场情况,启动相应的应急反应程序,如使用AED (自动体外除颤器)等。
心肺脑复苏PPT课件
![心肺脑复苏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0674764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87.png)
鼓励家属参与患者的心理康复过程,提供情感支 持和理解,共同促进患者的心理健康。
06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
来
关键知识点总结回顾
心肺脑复苏基本概念及重要性:心肺 脑复苏是指在心跳、呼吸停止或意识 丧失等紧急情况下,通过一系列急救 措施,恢复患者自主循环和呼吸功能 ,保护神经系统功能,最终挽救患者 生命的过程。它是急诊医学领域的重 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患者生存率和 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多 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迹象。
营养支持
提供合理的营养支持,改善患者营养 状况,增强免疫力。
针对性治疗
根据受累器官的功能状况,制定个性 化的治疗方案,如调整药物剂量、给 予器官支持等。
心理康复辅导方法
1 2 3
心理评估
对患者进行心理评估,了解其心理状况和需求。
心理干预
根据评估结果,采用适当的心理干预措施,如认 知行为疗法、放松训练等,帮助患者缓解焦虑、 抑郁等不良情绪。
05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策略
肺部感染防控措施
严格无菌操作
在复苏过程中,医护人员需遵循 无菌操作原则,减少外源性感染
的风险。
定期消毒
对复苏室、呼吸机、吸痰器等设 备进行定期消毒,确保环境清洁
。
加强呼吸道管理
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 分泌物,降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
。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应对策略
早期识别
脑功能评估
根据患者意识状态、瞳孔 反应、肢体活动等情况综 合评估脑功能恢复情况。
影像学评估
通过头颅CT或MRI等影像 学检查,可以了解患者脑 部结构和病变情况,为治 疗提供指导。
04
心肺脑复苏ppt课件
![心肺脑复苏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c6f3666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1f.png)
使用AED前需要先确认患者是否需要 除颤,然后按照设备的指示进行操作。
03 脑复苏技术
CHAPTER
低温治疗
总结词
降低脑代谢率,减少脑组织损伤
总结词
改善神经功能预后
详细描述
低温治疗通过降低体温,减缓脑细胞代谢速度, 减少脑组织对氧和葡萄糖的需求,从而降低脑组 织的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减轻脑水肿和脑组织 损伤。
心肺复苏的步骤
01
02
03
C(胸外按压)
在心脏骤停的情况下,立 即进行胸外按压,以维持 血液循环,保证重要器官 的供血。
A(开放气道)
在心脏骤停时,患者可能 会出现气道梗阻,因此需 要开放气道,保证呼吸通 畅。
B(人工呼吸)
人工呼吸是为了维持患者 的氧气供应,通过口对口 或口对鼻的方式将氧气吹 入患者肺部。
03 总结词
抗凝治疗,预防血栓形成
04
详细描述
脑复苏过程中,由于患者长时间 卧床和血管内皮损伤等原因,容 易形成血栓。抗凝治疗可以预防 血栓形成,改善脑血流灌注,减 轻脑组织损伤。常用的抗凝药物 包括肝素、低分子量肝素等。
高压氧治改善脑组织 缺氧
高压氧治疗可以提高血氧分 压,增加组织氧储备,改善 脑组织缺氧状态,从而减轻 脑水肿和脑组织损伤。研究 表明,高压氧治疗可以显著 提高脑复苏的成功率,减少 后遗症的发生。
模拟演练
利用模拟人等教具进行实际操 作演练,让学员亲身体验心肺 脑复苏的过程,提高操作熟练 度。
视频教学
通过观看心肺脑复苏操作的教 学视频,使学员更直观地了解 正确的操作方法和步骤。
互动讨论
鼓励学员之间进行交流和讨论 ,分享学习心得和操作经验,
提高培训效果。
心肺复苏术ppt课件
![心肺复苏术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540636e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81.png)
01
02
后,患者自主心 跳恢复,血压稳定。
意识恢复
患者意识逐渐恢复,能够配合 指令行动。
呼吸恢复
患者自主呼吸恢复,能够正常 呼吸。
循环稳定
患者血压、心率等循环指标稳 定,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03 心肺复苏术的操作流程
胸外按压
位置
按压位置为两乳头与胸廓连线的 交叉处。
现等。
普及推广
全球范围内都在大力推广心肺复 苏术的培训和普及,提高公众对 急救知识的认识和技能掌握,以 应对突发状况,挽救更多生命。
02
心肺复苏术的基本知识
心肺复苏术的步骤
01
02
03
C
胸外按压:在心脏骤停时 ,通过持续有效的胸外按 压恢复血液循环,保证重 要器官的供血。
A
开放气道:清理呼吸道异 物,保持呼吸道通畅,防 止呕吐物和血液进入气道 。
姿势
施救者以一手掌根部放于按压部位 ,另一只手与之前的手交叉重叠, 指尖抬起不接触胸壁,肩肘腕关节 与地面垂直进行按压。
深度与频率
按压深度5-6cm,频率为100-120 次/分钟。
开放气道
头偏向一侧
将患者的头偏向一侧,清 除口鼻分泌物及异物。
仰头抬颈法
一手抬患者头部,另一手 捏住患者鼻孔,开放气道 。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托下颌法
用双手托住患者下颌,同 时头后仰,开放气道。
人工呼吸
捏鼻吹气
捏住患者的鼻子,对患者的口部吹气,使胸廓抬 起。
吹气频率
吹气频率为10-12次/分钟,每次吹气持续吹气1秒 以上,保证足够的气量。
避免过度通气
吹气量不宜过大,避免过度通气。
循环操作
2024全新心肺复苏ppt课件
![2024全新心肺复苏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ba33c84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c639979.png)
01心肺复苏基本概念与重要性Chapter心肺复苏定义及意义定义意义心脏骤停原因与危险因素原因危险因素早期识别与呼救技巧早期识别呼救技巧在发现心脏骤停后,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并启动应急救援系统。
同时,进行心肺复苏直到专业救援人员到达。
生存链概念及应用生存链概念生存链包括四个关键环节:早期识别与呼救、早期心肺复苏、早期除颤和早期高级生命支持。
这四个环节紧密相连,共同构成抢救心脏骤停患者的完整过程。
应用在实际操作中,应灵活运用生存链的概念,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现场条件,合理调整抢救措施,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同时,加强公众教育和培训,提高大众对心肺复苏的认知和操作技能,也是应用生存链的重要环节。
02现场评估与初步处理Chapter评估现场环境做好个人防护呼叫救援030201现场安全评估及自我保护患者意识判断与呼救判断患者意识轻拍患者双肩并大声呼唤,观察患者是否有反应。
呼救如果患者无意识,立即高声呼救,指定人员拨打急救电话并启动应急救援程序。
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将患者头偏向一侧,清除口腔异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气道开放与呼吸检查开放气道检查呼吸人工呼吸脉搏检查及循环评估循环评估检查脉搏通过观察患者皮肤颜色、温度、湿度以及毛细血管充盈时间等评估循环状况。
心肺复苏03胸外按压技巧与注意事项Chapter两乳头连线中点快速定位,适用于紧急情况下的按压。
胸骨中下段定位准确,避免按压剑突或肋骨。
肋骨与胸骨交界处对于体型特殊或胸部畸形的患者,可选择此处进行按压。
正确按压部位选择按压深度、频率和力度要求按压深度01按压频率02按压力度03避免过度通气和按压中断过度通气按压中断01020304孕妇胸部创伤或畸形患者肥胖患者心跳骤停时间较长患者特殊情况下胸外按压策略04人工呼吸方法与辅助通气设备使用Chapter01确保患者呼吸道畅通,清除口腔异物。
020304捏住患者鼻孔,深吸一口气,用嘴唇紧紧包住患者嘴唇。
缓慢吹气,同时观察患者胸部起伏,确保气体进入肺部。
心肺脑复苏指南PPT课件
![心肺脑复苏指南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911ab9f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05a014f.png)
原有步骤
修改后步骤
• A.保持气道通畅。 • B.人工呼吸。 • C.胸部挤压。
C.胸部挤压。 A.保持气道通畅。 B.人工呼吸。
A:即判断有无意识、畅通呼吸道。
可以轻拍病人面部或肩部,并大声喊叫名字或其他称呼 。
如果没有反应,说明意识已丧失,可用手指掐其人中,同时 立
即高声呼救,呼唤其他人前来帮助救人,并尽快拨打急救电 话
开放气道手法
• 仰面抬颌法 要领:用一只手
按压伤病者的前额, 使头部后仰,同时用 另一只手的食指及中 指将下颏托起。
B:即人工呼吸
人工呼吸就是用人工的方法帮助病人呼吸,是心肺复
苏基本技术之一。
• 开放气道后要马上检查有无呼吸,如果没有,应立即进行人 工呼吸。最常见、最方便的人工呼吸方法是采取口对口人工 呼吸和口对鼻人工呼吸。
120或附近医院电话。
• 使病人去枕后仰于地面或硬板床上,解开衣领及裤带。 • 畅通呼吸通道,清理口腔、鼻腔异物或分泌物,如有假牙
一并清除,畅通气道。(只有气道畅通后,人工呼吸提供 的氧气才能到达肺部,人的脑组织以及其他重要器官才能 得到氧气供应)
• 开放气道手法:仰面抬颌法、仰面抬颈法、托下颌法。
行进一步生命支持(ALS),则病人的生存率43% • 强调黄金4分钟:通常4分钟内进行心肺复苏,有
32%能救活,4分钟以后再进行心肺复苏,只有 17%能活。
猝死的诊断
• 病人意识突然丧失,昏倒于任何场合; • 心音无、大动脉无; • 心跳呼吸停止; • 面色苍白或紫绀,瞳孔散大; • 心电图:一直线、心室颤动和心电机械分离。 • 对初学者来说,第一条最重要!
• 按压方法
按压时上半身前倾,腕 、肘、肩关节伸直, 以髋关节为轴,垂直 向下用力,借助上半 身的体重和肩臂部肌 肉的力量进行按压
2024版《心肺复苏术培训》ppt课件完整版
![2024版《心肺复苏术培训》ppt课件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6d70c66b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f1.png)
口对口吹气、口对鼻吹气、口对口鼻 吹气。
频率控制
每分钟吹气10-12次,每次吹气量约 500-600ml,避免过度通气。
胸外按压正确姿势和力度掌握
正确姿势
双手掌根重叠,十指相扣,掌心翘起,以髋关节为支点,利用 上半身的力量垂直向下按压。
力度掌握
按压深度5-6cm,按压频率100-120次/分钟,保证每次按压后 胸廓完全回弹。
AED通过电极片监测患者心律,自动 识别需要电击的异常心律(如室颤), 并通过语音提示和屏幕显示指导操作 者进行电击。
AED操作步骤演示
开机 按下AED的开机按钮,启动设备。
01
连接电极片
将电极片的导线插入AED的相应插槽 中。
03
电击
如果AED提示需要电击,按下“电击”按钮, 确保所有人员不接触患者,等待电击完成。
06
法律法规、伦理道德及 人文关怀
相关法律法规解读
1 2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急救法》 该法规定了急救的基本原则、急救人员的权利和 义务,以及在急救过程中应遵循的法律规定。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该条例明确了医疗事故的定义、分类、报告和处 理程序,为急救人员提供了处理医疗事故的法律 依据。
《紧急医疗救援管理办法》 该办法规定了紧急医疗救援的组织管理、救援队 伍建设、物资储备和调用等方面的内容,确保救 援工作的高效进行。
环境因素
极端气候、高海拔地区 等特定环境条件下,心
脏骤停风险增加。
心肺复苏术在急救体系中地位
急救体系重要组成部分
心肺复苏术是急救体系中的核心技能 之一,对于挽救心脏骤停患者的生命 至关重要。
提高生存率的关键环节
普及与推广的重要性
由于心脏骤停可能发生在任何时间和 地点,因此普及和推广心肺复苏术对 于提高公众的自救互救能力具有重要 意义。
心肺复苏术(CPR)ppt课件
![心肺复苏术(CPR)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785f451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f4.png)
在实施心肺复苏术(CPR)时,医护人员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协作,导致救治效率低下 。应加强团队建设,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THANKS
感谢观看
呼救
请周围人帮忙拨打急救电 话,并请求他人协助进行 心肺复苏。
报警
指定一名现场人员拨打急 救电话,提供详细地址、 患者情况和已采取的急救 措施。
准备除颤器
如有条件,尽快获取自动 体外除颤器(AED)。
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
定位按压点
找到患者胸骨中下段交界处, 或两乳头连线中点。
正确按压
双手掌根重叠,十指相扣,掌 心翘起,垂直向下用力按压, 深度5-6cm,频率100-120次/ 分。
06 心肺复苏术 (CPR)实践应用 与案例分析
实践应用场景介绍
心脏骤停
溺水
心脏骤停是指心脏突然停止跳动,导 致血液循环中断。此时需要立即进行 心肺复苏术(CPR),以维持患者的生 命。
溺水时,患者可能因为吸入大量水分 或窒息而导致心脏骤停。此时,心肺 复苏术(CPR)是挽救患者生命的关键 措施。
人工呼吸
开放气道,捏住患者鼻子,口 对口吹气两次,每次吹气时间 超过1秒,看到患者胸廓起伏即 可。
按压与呼吸比例
30:2,即按压30次后进行2次人 工呼吸,如此循环进行。
除颤与复律
使用AED
按照AED语音提示操作,贴好电极片,分析心律。
除颤
如AED提示需要除颤,确保所有人员不接触患者,按下除 颤按钮进行除颤。
了解高级生命支持技能
如除颤、气道管理和药物治疗等。
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培训学员在紧急情况下与医护人员和其他救援人员有效沟通、协作 。
培训方法与技巧
理论授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02/01
1
一、CPR概述
1.是指各种原因所致心脏和/或呼吸骤停时的
一种急救方法 2.涉及研究心脏和/或呼吸骤停的原因、机体的
病理生理变化、诊断与复苏方法、并发症防 治与预后评价等 3.关键是脑复苏 4.操作重点是心脏按压技巧和药物的应用 5.心跳骤停有原发和继发两类,后者最常见
2021/02/01
4
三、临床表现及诊断
1、突然意识丧失或伴有全身抽搐。 2、大动脉(颈、股动脉)搏动消失。
具有上述两点即可作出临床诊断,立即进行复 苏术。至于呼吸停止,常在心脏停搏后20-30秒 甚至更长的时间后才发生。瞳孔散大虽亦是重要 体征,常在停搏后45秒出现,1-2分钟才固定。 至于心音,常可受到抢救时外界环境的影响,故 不如摸大动脉搏动可靠。
其他原因引起的心脏破裂,心包填塞或严重休 克等。
2021/02/01
3
二、CPR病理生理
1.心跳停止 : 血氧下降 , 组织缺氧 , 无 氧酵解 , 酸性产物积聚+呼酸 , 组织器 官损伤----不可逆损伤.
2.常温下各组织器官耐受缺氧时间
大脑4~6分钟,小脑0~15分钟,延髓20~ 30分钟,脊髓45分钟,交感神经节60分钟, 心脏和肾脏30分钟,肝脏2小时,肺脏时间 更长些
加脑血流量,有利于心脑的复苏;兴奋心肌使细颤变 为粗颤,利于电复律。 首剂1mg iv,3~5min后再静注一次。 如无效可1mg、3mg、5mg递增 给药,间隔3~5min, 或直接5mg iv。 气管内给药2~2.5mg用生理盐水10ml稀释后直接注入。
2021/02/01
17
血管加压素
(5)按压与放松间隔比为1:1时可产生有效的脑和冠状 动脉灌注压。
(6)在15次按压周期内,保持双手位置固定,不要改变 手的位置。
有效指征:触到脉搏、瞳孔逐渐缩小、口唇转红、
2开021/始02/01有自主呼吸等
13
(二)进一步生命支持(advanced life support, ALS)
目的:通过治疗病人重建自己的组织供 氧
2021/02/01
5
四、 心肺复苏方法
● 一旦发现心跳呼吸骤停应立即心肺复苏,争 分夺秒------时间就是生命。
● 完整的心肺复苏应该包括基本生命支持 、 进一步生命支持、高级生命支持 。
● 近年来,特别提出了保证心跳骤停患者存 活的生命之链的概念-----即尽早呼救 、尽早 心肺复苏、尽早除颤、尽早高级生命支持。
2021/02/01
2
6、心跳骤停有三种ECG表现:
心室颤动 :常见原因为急性心肌梗塞,急性
心肌缺血,低血钾,多源性室性早搏,室性心 动过速,药物中毒,触电早期等。
心室静止 :常见原因为高血钾,室性自主心
律或病态窦房结综合征,高度或完全性房室传 导阻滞等。
心电机械分离 :常见于广泛的心肌损害,或
2021/02/01
6
(一)基本生命支持(Basic Life Support,BLS)
目的:给心跳骤停病人机体组织临时性供 氧
步骤:1)识别心跳骤停 2)开放气道(Airway) 3)人工呼吸(Breath) 4)人工循环(Circulation)
2021/02/01
7
A-开放气道
应立即使患者仰卧在坚固的平(地)面上 保持呼吸道通畅:清除异物和正确的头部位
置
仰头抬颈法
仰头举颏法
抬举下颌法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021/02/01
8
B-人工呼吸
口对口/鼻呼吸 面罩简易呼吸器 气管插管
口对口和简易呼吸器潮气量为700~1000ml, 气管插管通气一般为400~600ml
胸廓有起伏表示有效通气
通气频率10~12次/min 心脏每按压15次,通气2次
2021/02/01
9
一种非肾上腺素能样的周围血管收缩药 可增加冠脉灌注压、重要器官的血流量、室颤
增幅频率和大脑氧的输送 。 半衰期为10-20分钟,比肾上腺素的半衰期要长 使用方法:40单位稀释后静脉注射。
2021/02/01
18
利多卡因
治疗室性早搏、室速和室颤的首选药物 提高室颤阈,降低除颤阈。 首次用量1~1.5mg/kg,重复用剂量为0.5-1.5
C-人工循环
● 触摸颈动脉有无搏动 ●心前区捶击术
2021/02/01
10
胸外心脏按压术
步骤1:沿肋弓向中间滑移
步骤2:胸骨与剑突交 界处向上二横指
2021/02/01
11
步骤3:一手掌根部放在按压区
步骤4:四指交叉抬起不接 触胸壁进行按压
2021/02/01
12
胸外心脏按压注意事项
(1)肘关节伸直,上肢呈一直线,双肩正对双手,以保证 每次按压 的方向与胸骨垂直。用身体的力量,而不是手臂的 力量。
(2)按压幅度为45 cm,,最理想的按压效果是可触及 颈或 股动脉搏动。
(3)按压频率为100次/min ,按压/通气为15:2。
(4)每次按压后放松,使胸骨恢复到按压前的位置,血液 在此期间可回流到胸腔,放松时双手不要离开胸壁,一方面使 双手位置保持固定,另一方面减少对胸骨本身的冲击力,以免 发生骨折 。
方法 除颤(Defibrillation) 药物治疗(Drugs)
2021/02/01
14
D-除颤
绝大多数心跳骤停是室颤所致 早期除颤大大提高复苏成功率
方法:电极板分别置于右锁骨下和心尖部, 垫盐水纱布或涂导电膏,用一定压力紧贴 胸壁。
电击能量300J,小儿用100J,可重复2~3次。
室颤选非同步,除颤前使用肾上腺素。
mg/kg,总量可达3mg/kg, 心跳恢复后持续静滴速率为2-4mg/min。
2021/02/01
19
阿托品
降低心脏迷走神经张力,解除窦房结和房室结的 抑制,在复苏中用于心脏停搏和电机械分离,严 重的窦缓,房室传导阻滞。
用法:0.5mg~l mg iv 5min重复,总量不超过2mg。 气管内给药1~2mg,稀释10ml,其血浆药物浓度 比静脉内给药低,但作用时间延长4倍
2021/02/01
15
D-药物
●改善心输出量和血压药物对心血管系统 的影响主要在三个方面
(1)对周围血管紧张度的影响; (2)对心肌收缩力的影响; (3)对心脏变时性的影响;
●给药途径
(1)静脉给药 (2)气管给药 (3)心腔给药 (4)骨髓给药
2021/02/01
16
肾上腺素
心肺复苏首选药 兴奋α、β受体,收缩外周血管,增加冠脉灌注,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