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平面图形的认识

合集下载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平面图形的认识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平面图形的认识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平面图形的认识在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的数学课本中,平面图形是重要的一个部分,学生需要认识和掌握各种平面图形的性质和应用。

平面图形是几何学的基础内容,也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元素。

本文将更深入地探究苏教版七年级下册平面图形的认识。

一、点、线、面的概念在几何学中,点是没有大小、形状和方向的基本图形元素,线是由一系列点组成的连接,没有厚度、内部和方向,而面是平面图形的基础构成元素,由一系列线围成,有内部和外部之分。

在学习平面图形的时候,学生首先需要掌握点、线、面的概念和联系,在空间中要正确描述这些元素的位置和关系,才能准确理解和应用平面图形。

二、各种平面图形的特点和性质苏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课本介绍了多种平面图形,如三角形、四边形、圆形、梯形、平行四边形等,每种平面图形都有其特点和性质。

例如:三角形有三个顶点和三条边,内角和为180°;四边形有四个顶点和四条边,其内角和为360°;圆形是一个全等的曲边多边形;梯形是有两个平行边的四边形。

掌握这些平面图形的特点和性质,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平面图形。

三、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需要计算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

平面图形的周长是指围绕图形的所有边长之和,计算方法根据不同的图形而有所不同。

例如,三角形的周长就是三条边的长度之和。

平面图形的面积则是指图形占据的空间大小,同样根据不同的图形而有不同的计算公式。

学生需要掌握各种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公式,并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如计算墙壁的刷漆面积等。

四、平面图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平面图形不仅仅是学术领域的知识,它们在日常生活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房屋的平面布局就是平面图形的应用,地图和城市规划也需要运用平面图形的知识。

此外,平面图形的性质也有许多实际应用价值。

例如,水利工程设计的堤坝、灌溉渠道等要考虑水流方向和湿度,机械设计中需要考虑物体的稳定性和强度等。

综上所述,苏教版七年级下册平面图形的认识是学生数学知识的基础,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替代的元素。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平面图形的认识(二)》全章复习与巩固(基础)知识点整理及重点题型梳理]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平面图形的认识(二)》全章复习与巩固(基础)知识点整理及重点题型梳理]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重难点突破知识点梳理及重点题型巩固练习《平面图形的认识(二)》全章复习与巩固(基础)知识讲解【学习目标】1. 区别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并能灵活运用;2. 了解图形平移的概念及性质;3. 熟练掌握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及内角和定理,并能灵活应用;4、掌握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与外角和定理.【知识网络】【要点梳理】要点一、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1.平行线的判定判定方法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判定方法2: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判定方法3: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要点诠释:根据平行线的定义和平行公理的推论,平行线的判定方法还有:(1)平行线的定义: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没有交点(不相交),那么两直线平行.(2)如果两条直线都平行于第三条直线,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平行线的传递性).(3)在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4)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2.平行线的性质性质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性质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性质3: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要点诠释:根据平行线的定义和平行公理的推论,平行线的性质还有:(1)若两条直线平行,则这两条直线在同一平面内,且没有公共点.(2)如果一条直线与两条平行线中的一条直线垂直,那么它必与另一条直线垂直. 要点二、图形的平移1.平移的定义: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图形的这种移动叫做平移.要点诠释:决定平移的两个要素:(1)平移的方向;(2)平移的距离.2.平移的性质:(1)图形的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与大小,只改变图形的位置.(2)图形平移后,对应点的连线平行或在同一直线上且相等.(3)图形经过平移,对应线段互相平行或在同一条直线上且相等,对应角相等. 要点三、认识三角形1.三角形的分类(1)按角分: 三角形 2.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要点诠释:(1)判断给定三条线段能否构成一个三角形:看较小两边的和是否大于最长边.(2)已知三角形的两边长,确定第三边的范围:两边之差的绝对值<第三边<两边之和.3.三角形的三条主要线段(1)在三角形中,连接一个顶点与它对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线。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六章 平面图形的认识教教学设计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六章 平面图形的认识教教学设计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六章平面图形的认识教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六章《平面图形的认识》主要包括了平面图形的性质和判定,以及图形的对称性、中心对称和轴对称的概念。

本章内容是学生进一步认识和理解几何图形的基础,对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平面图形的知识,但对于一些概念和性质的深入理解还需加强。

此外,学生对于图形的直观感知能力较强,但逻辑推理和证明能力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从直观到抽象的思维转变,培养他们的逻辑推理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理解平面图形的性质和判定,掌握图形的对称性、中心对称和轴对称的概念。

2.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提高他们运用几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归纳总结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平面图形的性质和判定,图形的对称性、中心对称和轴对称的概念。

2.教学难点:图形的对称性、中心对称和轴对称的判断和应用。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平面图形的性质和判定。

2.运用直观教学法,通过实物模型、图形软件等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3.采用合作交流法,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运用归纳总结法,引导学生自主总结平面图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PPT,包括平面图形的性质和判定,以及对称性的概念和判定。

2.准备实物模型、几何画板等教学辅助工具,以便进行直观教学。

3.准备一些相关的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实际生活中的图形,如教室的黑板、衣服上的图案等,引导学生关注平面图形的对称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利用PPT呈现平面图形的性质和判定,对称性的概念和判定。

通过讲解和示范,让学生初步理解平面图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

七年级数学课件-平面图形的认识

七年级数学课件-平面图形的认识
1.已知AB=10cm,直线AB上有一点C, BC=4cm,M是线段AC的中点,求 AM的长。
2.如图,已知
B
∠COB=2∠AOC,OD平分
∠AOB,且∠COD=19°,
求∠AOB的度数。 O
D C
A
题组练习二:
1、已知线段AB、BC在同一条直线上, M、 N分别是AC、BC的中点,AB=12cm, BC=3cm。求线段MN的长。
平面图形的认识
1.线段的中点;2.角;3.角的平分线;4.余角
重要概念 补角;5.对顶角;6.平行线;7.垂直;8.垂线
段;9.两点间的距离;10.点到直线的距离.
表示方法
直线、射线、线段、角、线段的中点、角 平分线、平行、垂直。
基本性质
直线的性质、线段的性质、余角补角的性质、 平行线的两条性质、垂线的两条性质。
A
M B NC





A
M


C NB



2.已知,如图,B、C两点把线段AD分 成2:4:3三部分,M是AD的中点,CD=6,
求线段MC的长
AB
MC
D
3.一个角余角比它的补角的 1 还少200,
求这个角.
3
4.如图.直线AB与CD相交 于点O,OE⊥CD,OF⊥AB, ∠DOF=650,
求∠BOE与∠AOC的度数.
秒;
(3)37度27分42秒÷3= 度 分 秒;
(4)28度16分24秒×4 = 度 分 秒
8.请动手做一做: 已知线段AB,阅读下列语句,分别画出相 应的图形。
⑴延长线段AB到C,使BC=2AB; ⑵在AB所在的直线外取一点D; ⑶连接BD; ⑷画射线DA; (5)过点D画DE⊥AB,垂足为E; (6)过点D画DF∥AB

数学七年级苏教版平面图形的认识教案

数学七年级苏教版平面图形的认识教案

数学七年级苏教版平面图形的认识教案数学七年级苏教版平面图形的认识教案1教学目标:1.通过拼、摆、画各种图形,使学生直观感受各种图形的特征。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用数学交流的能力。

3.能辨认各种图形,并能把这些图形分类。

教学重点:认识平面图形讲课教案: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和三角形的实物与图形。

教学难点: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和三角形的实物与图形。

教学准备:图形卡纸、实物、学具等。

教学过程:认识平面图形讲课教案一.复习,探究新知:1.小朋友们还记得这些图形朋友吗? (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柱)2.你能把这些图形平平的面画下来吗?学生在纸上画一画3.你们画下的图形有什么特点?学生小组讨论并且小组小结最后派代表全班交流不同点:共同点:长方形对边相等4个角都是直直的平面的正方形4边相等4个角都是直直的不断开的圆没有角即封闭的)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二.巩固发展:1.说一说,你身边哪些物体的面是你学过的图形?2.用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画一画自身喜欢的图形?小组内评一评,各小组展示作品。

3.练习一第1题请小朋友涂一涂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知道各涂什么颜色吗?小组讨论合作,反馈汇报哪些涂成黄色,哪些涂成蓝色,哪些涂成紫色,哪些涂成红色?4.用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拼一拼图形。

同桌合作比一比哪一桌拼的?全班交流展示。

5.第2题:数一数有几个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独立完成,说说你是怎么数的?有什么好方法?小结方法。

三.提升练习:取长方形纸一张,对折再对折取正方形纸一张,对折再对折取正方形纸一张,对角折再对角折观察结果四.总结:今天你们学到了什么?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个有什么特点?你有什么想问的?课后小记:_数学七年级苏教版平面图形的认识教案2教学内容:教科书27页例1.例2,28页做一做。

教学目标:1.通过操作活动,使学生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并能用自身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平面图形的认识(一)》全章复习与巩固(基础)知识点整理及重点题型梳理]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平面图形的认识(一)》全章复习与巩固(基础)知识点整理及重点题型梳理]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重难点突破知识点梳理及重点题型巩固练习《平面图形的认识(一)》全章复习与巩固(基础)知识讲解【学习目标】1.掌握直线、射线、线段、角这些基本图形的概念、性质、表示方法和画法;2.初步学会应用图形与几何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及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3.正确理解“相交”、“互相平行”、“互相垂直”等概念,发展空间想象力.【知识网络】【要点梳理】要点一、直线、射线、线段1.直线,射线与线段的区别与联系2. 基本性质(1)直线的性质: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2)线段的性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要点诠释:①本知识点可用来解释很多生活中的现象. 如:要在墙上固定一个木条,只要两个钉子就可以了,因为如果把木条看作一条直线,那么两点可确定一条直线. ②连接两点间的线段的长度,叫做两点的距离.3.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1)度量法:可用直尺先量出线段的长度,再画一条等于这个长度的线段. (2)用尺规作图法:用圆规在射线AC 上截取AB =a,如下图: 4.线段的比较与运算(1)线段的比较:比较两条线段的长短,常用两种方法,一种是度量法;一种是叠合法.(2)线段的和与差:如下图,有AB+BC =AC ,或AC =a+b ;AD =AB-BD.(3)线段的中点:把一条线段分成两条相等线段的点,叫做线段的中点.如下图,有:12AM MB AB ==.要点诠释:①线段中点的等价表述:如上图,点M 在线段上,且有12AM AB =,则点M 为线段AB 的中点.②除线段的中点(即二等分点)外,类似的还有线段的三等分点、四等分点等. 如下图,点M,N,P 均为线段AB 的四等分点,则有AB PB NP MN AM 41====. PNMBA(4)线段的延长线:如下图,图①称为延长线段AB ,或称为反向延长线段BA ;图②称为延长线段BA ,或称为反向延长线段AB. 图中延长的部分叫做原线段的延长线.要点二、角1.角的概念及其表示(1)角的定义:从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所形成的图形叫做角,这个点叫做角的顶点,这两条射线是角的边;此外,角也可以看作由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而形成的图形.(2)角的表示方法:角通常有三种表示方法:一是用三个大写英文字母表示,二是用角的顶点的一个大写英文字母表示,三是用一个小写希腊字母或一个数字表示.例如下图:要点诠释:①角的两种定义是从不同角度对角进行的定义.②当一个角的顶点有多个角的时候,不能用顶点的一个大写字母来表示. 2.角的分类3.角的度量1周角=360°,1平角=180°,1°=60′,1′=60″. 要点诠释:①度、分、秒的换算是60进制,与时间中的小时分钟秒的换算相同. ②度分秒之间的转化方法:由度化为度分秒的形式(即从高级单位向低级单位转化)时用乘法逐级进行;由度分秒的形式化成度(即低级单位向高级单位转化)时用除法逐级进行. ③同种形式相加减:度加(减)度,分加(减)分,秒加(减)秒;超60进一,减一 成60.4.角的平分线从一个角的顶点出发,把这个角分成相等的两个角的射线,叫做这个角的平分线,例如:如下图,因为OC 是∠AOB 的平分线,所以∠1=∠2=12∠AOB ,或∠AOB =2∠1=2∠2. ∠β 锐角 直角 钝角 平角 周角 范围0<∠β<90°∠β=90°90°<∠β<180°∠β=180°∠β=360°类似地,还有角的三等分线等.5.余角、补角、对顶角(1)余角、补角:若∠1+∠2=90°,则∠1与∠2互为余角.其中∠1是∠2的余角,∠2是∠1的余角. 若∠1+∠2=180°,则∠1与∠2互为补角.其中∠1是∠2的补角,∠2是∠1的补角. 结论: 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要点诠释:①余角(或补角)是两个角的关系,是成对出现的,单独一个角不能称其为余角(或补角).②一个角的余角(或补角)可以不止一个,但是它们的度数是相同的.③只考虑数量关系,与位置无关.④“等角是相等的几个角”,而“同角是同一个角”.(2)对顶角:对顶角相等.要点三、平行与垂直1.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平行与相交. 平行用符号“∥”表示.要点诠释:只有一个公共点的两条直线叫做相交直线,这个公共点叫做交点.2.垂线(1)垂线的定义: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直角时,就称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它们的交点叫垂足.垂直用符号“⊥”表示,如下图.(2)垂线的性质:①在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②垂线段最短.(3)点到直线的距离: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典型例题】类型一、概念或性质的理解1.(2016春•永登县期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三种,分别是相交、平行、垂直B.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平行线C.两条直线的铁轨是平行的D.我们知道,对顶角是相等的,那么反过来,相等的角就是对顶角【思路点拨】根据直线的关系,平行线的定义,可得答案.【答案】C【解析】解:A、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两种,分别是相交、平行,故A错误;B、在同一个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平行线,故B错误;C、两条直线的铁轨是平行的,故C正确;D、我们知道,对顶角是相等的,那么反过来,相等的角不一定是对顶角,故D错误;故选:C.【总结升华】本题考查了平行线,在同一个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平行线,注意相等的角不一定是对顶角.举一反三:【变式】(2015春•通辽期末)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过任意一点可作已知直线的一条平行线B.同一平面内两条不相交的直线是平行线C.在同一平面内,过直线外一点只能画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D.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平行解:A中,若点在直线上,则不可以作出已知直线的平行线,而是与已知直线重合,错误.B、C、D是公理,正确.故选【答案】A.类型二、角的度量2.钟表分针的运动可看作是一种旋转现象,一只标准时钟的分针匀速旋转,经过15分钟旋转了________度.【思路点拨】画出图形,利用钟表表盘的特征解答.【答案】90【解析】根据钟表的特征;整个钟面是360°,分针每5分钟旋转30°,所以经过15分钟旋转了90°.【总结升华】在钟表问题中,常利用时针与分针转动的度数关系:时钟上的分针匀速旋转一分钟时的度数为6°,时针一分钟转过的度数为0.5°;两个相邻数字间的夹角为30°,每个小格夹角为6°,并且利用起点时间时针和分针的位置关系建立角的图形.举一反三:【变式】100°-60°52′10″=【答案】39°7′50″类型三、利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有关线段或角的计算1.方程的思想方法3. 如图所示,在射线OF上,顺次取A、B、C、D四点,使AB:BC:CD=2:3:4,又M、N 分别是AB、CD的中点,已知AD=90cm,求MN的长.【思路点拨】有关比例问题,可设每一份为x,列方程求解,再利用中点定义,找出线段的【答案与解析】解:设线段AB,BC,CD的长分别是2x cm,3x cm,4x cm,∵AB+BC+CD=AD=90 cm,∴ 2x+3x+4x=90,x=10,∴AB=20 cm, BC=30 cm, CD=40 cm,∴MN=MB+BC+CN=12AB+BC+12CD=10+30+20=60(cm).【总结升华】当已知某线段被分成的几条线段的长度比时,可根据比设未知数x,用x的式子表示相关的线段的长度,列方程求出x的值,进而求出线段的长.举一反三:【变式】如图所示,已知∠AOC=∠BOD=100°,且∠AOB:∠AOD=2:7,求∠BOC和∠COD 的度数.【答案】解:设∠AOB的度数为2x,则∠AOD的度数为7x.由∠AOD=∠AOB+∠BOD及∠BOD=100°,可得7x=2x+100°.解得x=20°,所以∠AOB=2x=40°.所以∠BOC=∠AOC-∠AOB=100°-40°=60°,∠COD=∠BOD -∠BOC=100°-60°=40°.2.分类的思想方法4.以∠AOB的顶点O为端点的射线OC,使∠AOC:∠BOC=5:4.(1)若∠AOB=18°,求∠AOC与∠BOC的度数;(2)若∠AOB=m,求∠AOC与∠BOC的度数.【答案与解析】解:(1)分两种情况:①OC在∠AOB的外部,可设∠AOC=5x,则∠BOC=4x得∠AOB=x,即x=18°所以∠AOC=90°,∠BOC=72°②OC在∠AOB的内部,可设∠AOC=5x,则∠BOC=4x∠AOB=∠AOC+∠BOC=9x所以9x=18°,则x=2°所以∠AOC=10°,∠BOC=8°(2)仿照(1),可得:若∠AOB=m,则∠AOC=59m,∠BOC=49m,或∠AOC=5m,∠BOC=4m.【总结升华】本题中的已知条件没有明确地说明OC在∠AOB的内部或外部,所以两个问题都必须分类讨论.【变式1】已知线段AB=8cm,在直线AB上画线段BC=3cm,求线段AC的长.【答案】解:分两种情况:(1)如图(1),AC=AB-BC=8-3=5(cm);(2)如图(2),AC=AB+BC=8+3=11(cm).所以线段AC的长为5cm或11cm.【变式2】下列判断正确的个数有 ( ) .①已知A、B、C三点,过其中两点画直线一共可画三条.②过已知任意三点的直线有1条.③三条直线两两相交,有三个交点.A.0个 B.1个 C.2个 D.3个【答案】A3.类比的思想方法【图形认识初步章节复习399079 类比思想例5】5.(1)如图,线段AD上有两点B、C,图中共有______条线段.(2)如图,在∠AOD的内部有两条射线OB、OC,则图中共有个角.【答案】(1)6;(2)6.【解析】(1)以A为端点的线段有3条,同样以B,C,D为一个端点的线段也各有3条,又因为所有线段均重复了一次,所以共有线段条数:3462⨯=(条).(2)以射线OA为一边的角有3个,同样以OB,OC,OD为一边的角也各有3个,又因为所有角均重复一次,所以共有角的个数:3462⨯=(个).【总结升华】用同样的方法解决了不同的问题,用已知的知识类比地学习未知的内容.类型四、平行与垂直6.(2015春•印江县期末)如图,点B在点A的南偏东60°方向,点C在点B的北偏东30°方向,且BC=12km,则点C到直线AB的距离是.【答案】12km.【解析】解:∵AD∥BE,∴∠EBA=∠A=60°,∴∠ABC=∠ABE+∠CBE=90°,∴点C到直线AB的距离是BC,即12km,故答案为:12km.【总结升华】本题考查的是方位角和点到直线的距离,正确理解方位角和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概念是解题的关键.举一反三:【变式1】梯形中,()是平行的.A.上底和下底 B.上底和腰 C.两条腰【答案】A【变式2】已知:如图,在△ABC中,∠ACB=90°,AB=13cm,BC=5cm,AC=12cm ,且CD⊥AB于D.则CD的长.【答案】60 13cm。

平面图形的认识(直线、射线、线段)

平面图形的认识(直线、射线、线段)

1、线段、射线、直线的区别和联系
图形 表示方法 端点个数
线
a
段A
B
线段AB
或线段a
两个
射A B
射线AB
一个
线
l
直 AB
直线AB
或直线 l
0
线
2、两个基本事实
延伸方向
不向任何 一方延伸
向一方无 限延伸
向两方无 限延伸
能否度量
能 不能 不能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数学服务于生活……..
植树时,如何保证 一行树都在一条线上。
初中数学 七年级(上册)
4.1 线段、射线、直线 (1)
启东市大江中学七年级数学组
议一议 从甲地到乙地走哪条路相对近些?
20km
你还有更近的两你路点可发以之走现间过了去线吗什?段么请在?最图短中画. 出这条路.
两点之间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之间的距离.
探究一:线段、射线、直线的概念
竖琴中紧绷的琴弦 马路上的人行横道……
l
表示:直线 l
探究一:线段、射线、直线的概念
试一试:
1、下列各线的表示方法对吗?不对的,请改正。
A
Bb (1)记作:直线Ab 直线AB


(2)记作:射线PO 射线OP
a
b
(3)记作:直线a b
直线 a 直线 b
2、下图中能用字母表示的线段、射线、直线
各有几条?



射线线段直有有线4条3有条:1:条射:线线段直ABA线、BA、BBAA、C、BCB、C CB
A
线线段段ABDD
线线段段ABEE
线线段段ABCC

华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整册教学课件

华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整册教学课件

华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整册教学课件教学内容:一、教材章节与内容1. 第一章:平面图形1.1 平面图形的认识1.2 线段的性质1.3 角的概念1.4 相交线与平行线2. 第二章:几何变换2.1 轴对称变换2.2 平移变换2.3 旋转变换3. 第三章:三角形3.1 三角形的性质3.2 三角形的分类3.3 三角形的内角和3.4 三角形的外角4. 第四章:解一元一次方程4.1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4.2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4.3 方程的解与解方程5. 第五章:不等式与不等式组5.1 不等式的概念5.2 不等式的性质5.3 解一元一次不等式5.4 不等式组的解法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掌握平面图形的性质和分类,理解线段、角的概念,以及相交线与平行线的关系。

2. 学生能够理解并应用几何变换的原理,包括轴对称变换、平移变换和旋转变换。

3. 学生能够掌握三角形的性质、分类、内角和外角的概念,以及解三角形的相关知识。

4. 学生能够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掌握解方程的步骤,以及解方程的方法。

5. 学生能够理解不等式的概念和性质,掌握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步骤,以及解不等式组的方法。

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1. 几何变换的原理和应用。

2. 三角形的内角和外角的性质和计算。

3.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和应用。

4. 不等式的性质和解法。

重点:1. 平面图形的性质和分类。

2. 几何变换的类型和解题方法。

3. 三角形的性质和分类。

4.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和应用。

5. 不等式的性质和解法。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直尺、圆规、剪刀、彩笔等。

2.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铅笔、橡皮、尺子、彩笔等。

教学过程:一、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实际生活中的几何问题,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引发学生对平面图形的兴趣。

二、教材内容讲解(15分钟)教师按照教材的章节顺序,逐章讲解每个章节的内容,包括平面图形的性质和分类、几何变换的原理、三角形的性质和分类、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不等式的性质和解法。

2024秋七年级数学上册第6章平面图形的认识(一)6.3余角补角对顶角1余角和补角教案(新版)苏科版

2024秋七年级数学上册第6章平面图形的认识(一)6.3余角补角对顶角1余角和补角教案(新版)苏科版
情感升华:
结合余角、补角、对顶角内容,引导学生思考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鼓励学生分享学习心得和体会,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六)课堂小结(预计用时:2分钟)
简要回顾本节课学习的余角、补角、对顶角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肯定学生的表现,鼓励他们继续努力。
布置作业:
根据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提醒学生注意作业要求和时间安排,确保作业质量。
-及时反馈:教师应及时将作业的批改结果反馈给学生,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效果。对于表现优秀的学生,教师可以给予表扬和奖励,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对于表现一般或较差的学生,教师应给予鼓励和指导,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成绩。
-鼓励学生继续努力:在作业评价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学习方法和技巧,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果。同时,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互助,让他们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材料三:《生活中的几何图形》
本材料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建筑设计、艺术作品等,展示了余角、补角、对顶角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学生对几何知识实用性的认识。
2.课后自主学习和探究
-探究一:余角和补角在实际图形中的应用
鼓励学生在家中或学校周围寻找含有余角和补角的图形,如窗户的角、墙角等,并进行测量和计算,观察余角和补角的实际效果。
-难点四:解决含有多个余角、补角的复合问题。在复杂问题中,学生需要能够理清角度之间的关系,正确求解。
举例:设计一些综合性的问题,如一个多边形内多个角的余角和补角的计算,训练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
教学方法与手段
1.教学方法
-方法一:讲授法。对于余角、补角、对顶角的基本概念和性质,采用讲授法进行教学。通过生动的语言、具体的例子,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些基本知识。

(新版)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6章平面图形的认识(一)6.2角的表示及度、分、秒的换算

(新版)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6章平面图形的认识(一)6.2角的表示及度、分、秒的换算

【讲解]A、B、D中以点C为顶点的角不止一个,如果都用∠C表示,就不知道它具 体表示哪一个角,因此遇到这种情况,常改成另外两种表示方法.则选C.
知识梳理
知识点3:角的度量单位及换算
【例】计算:(1)把16.32º用度、分、秒表示. (2)把42º25¹12″用度表示.
【讲解】 (1)先保留原整数度,再把小数度化成分,保留整数分,再把小数分化成秒; (2)先保留原整数度,把秒化成分,与原来的分相加,再化成度. 【答案】 (1)16.32º=16º+0.32×60¹=16º+19.2¹=16º+19¹+0.2×60″=16º19¹12″. (2)42º25¹12″=42º+25¹+12÷60¹=42º+25.2¹=42º+25.2÷60º=42.42º.
还应指出的是,我们平时画角的时候,只能将边画成 两条线段,这是因为只能用角的一部分来研究角,而角 的定义中边是两条射线,也就是说这两条边可以无限延 伸。
教学新知
2.我们都见过钟表,钟表的指针是怎样形成角的?
【结论】OA叫做角的始边,OB叫做角的终边,而且始边可以与终 边重合,还可以在重合以后继续旋转,从而得到几种特殊的角.
②角的大小与边的长度无关.
③角的两边可以一样长,也可以一长一短.
④角的两边是两条射线.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知识梳理
【案例解析】
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角,没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不是角; 角的两边是射线,不可以度量,因此不存在长短之分,因此①③说法是错误的. 角的大小只与两 边叉开的程度有关,与其两边的长短无关,构成角的两边是两条射线,因此②④说法是正确的。

七年级上册几何初步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几何初步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几何初步知识点几何是数学的一个分支,是研究空间形状、大小、位置、变形等问题的数学学科。

在初中阶段,几何学习是数学教育中的重要部分,也是学生数学素养的基础。

本文旨在介绍七年级上册几何初步知识点,供学生参考。

一、平面图形的认识1.1 点、线、面的基本概念点是几何中最简单的基本概念,用“A”、“B”、“C”等字母表示。

线是由无数个点组成的,在几何中用一条直线表示,如“AB”表示以点A、B为端点的直线。

面是由无数个线组成的,通常表示为一个不闭合的图形,如三角形、矩形等。

1.2 三角形、四边形、多边形三角形是由三个顶点和三条边组成的平面图形,可以分为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等。

四边形是由四个顶点和四条边组成的平面图形,可以分为矩形、正方形、菱形等。

多边形是由多个顶点和边组成的平面图形,根据边数可以分为五边形、六边形等。

多边形可以分为凸多边形和凹多边形,凸多边形的内角和总和为180度以下,而凹多边形的内角和总和为180度以上。

二、平面图形的性质2.1 角的概念角是由两条射线共同起点按一定方向转动形成的图形。

一个角包含两个部分,即顶点和两条边。

角可以分为锐角、直角、钝角等。

2.2 直线、线段和射线的定义及其性质直线是不断延伸而不断接近的线,没有两个端点。

线段是由两个端点和这两个端点之间的线段组成的线。

射线是由一个端点和一个方向组成的线段。

直线图形具有平移不变性、旋转不变性、翻转不变性等特点。

线段与射线也具有相似的性质。

2.3 物体的转动物体的转动分为旋转和翻折。

旋转是指物体绕一个固定点旋转,可以分为顺时针旋转和逆时针旋转。

翻折是指物体沿一个平面反转,可以分为对称轴翻折和不对称轴翻折。

三、坐标系和图形的位置关系3.1 直角坐标系直角坐标系是由x轴和y轴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组成的平面,用来表示平面内的点的位置关系。

坐标系原点是两条直线的交点。

3.2 图形的位置关系在直角坐标系中,通过比较两个平面图形各点的坐标,可以判断它们的位置关系。

第13章平面图形的认识——综合与实践多边形的密铺课件青岛版数学七年级下册

第13章平面图形的认识——综合与实践多边形的密铺课件青岛版数学七年级下册

综合与实践——多边形的密铺 (5) 只用正五边形纸板密铺吗?试一试.
(6) 用同样大小的正多边形拼接时,为什么单独用正三 角形、正方形或正六边形都可以进行密铺,而单独用正 五边形却不能密铺?
综合与实践——多边形的密铺 用多边形拼接图案,只有当以任何一个公共顶点为顶 点的各个角恰好能拼成一个周角时,才有可能做到既无 空隙又不重叠. 用同一种正多边形拼接图案时,由于正三角形、正方 形、正六边形的每个角依次是 60°,90°和120°,所 以在这些多边形的任何一个顶点处,分别用6个正三角 形、4个正方形或3个正六边形的角都可以拼成一个周角.
足球
综合与实践——多边形的密铺 很快地,小莹也想出了另一个解决的方法:设有n个 白块图10 足 球正六边形,因为每个白块正六边形都有3 条边是它与黑块正五边形的公共边,足球上所有这样的 公共边共有3n条.而12个黑块正五边形共有60条边,于是 3n=60,解得n=20,所以白块正六边形共有 20个. 小莹的结论对吗?




综合与实践——多边形的密铺
请你用同样的正三角形和与正三角形边长相等的正六 边形设计密铺图案,与同学交流.
综合与实践——多边形的密铺 (5) 再设计几个用不同的正多边形密铺的图案,并在全 班展示.
(6) 你能围绕正多边形的密铺问题,作进一步的探索吗? 就你的研究过程和结果写成一篇小论文,并在班内交流.
综合与实践——多边形的密铺
智趣园
足球
综合与实践——多边形的密铺 大家围着一个足球仔细地观察,发现 黑块是球面正五边形,白块是球面正六 边形.大家好不容易查清了黑块共 12 块 (图10),白块的个数就不容易数清了. 一会儿,小亮先想出了一个办法: 在白 块上分别贴上带有1,2,3,···的标签, 就容易查清了!

青岛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第13章《平面图形的认识》复习课件

青岛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第13章《平面图形的认识》复习课件
2. 三角形有下面三个特性: (1)三角形有三条线段 (2)三条线段不在同一直线上 三角形是封闭图形 (3)首尾顺次相接 三角形用符号“”表示,顶点是A、B、C的三角形记作 “ABC”,读作“三角形ABC”。 3.三角形中的主要线段及数量关系 (1)三角形的一个角的平分线与这个角的对边相交,这个角的 顶点和交点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2)在三角形中,连接一个顶点和它对边的中点的线段叫做三 角形的中线。 (3)从三角形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做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 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线(简称三角形的高)。

面 图 形
的 认
多边形、正多边形的有关概念及表示



多边形的内、外角和、角平分线计算公式

多边形的密铺
圆的概念(两种观点)、两要素

点与圆的位置关系
直径、弧、等弧、等圆、同心圆的概念
三角形知识 1.三角形的概念
由不在同意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
做三角形。组成三角形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边;相邻两边的公 共端点叫做三角形的顶点;相邻两边所组成的角叫做三角形的 内角,简称三角形的角。
角形,如果第三根木棒的长为整数,则第三根木棒的长
度有哪几种选法?
A
3.如图,在直角△ABC中,∠C=90°, AD平分∠BAC,BE平分∠ABC,
E
P
则∠APB= 度.
C
D
B
4.求图中∠A+∠B+∠C+∠D+∠E的度数. A
E
D
B C
5.一个凸多边形的每一个内角都等于140°,那么从这个多边 形的一个顶点出发地对角线的条数是( )
三角形的中线练习
练习:AD 是△ABC的中线,BE是△ABD的中

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6章 平面图形的认识(一)6.2 角 6.2.1 角的表示与量导学课件

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6章 平面图形的认识(一)6.2 角 6.2.1 角的表示与量导学课件
3.角的大小比较有估测法、度量法和叠合法.
第二十页,共二十三页。
6.2 角
知识(zhī shi)点四 角的和、差
如图6-2-4①,∠ABC是∠1与∠2的和,即∠ABC=_____ ∠1 + ___∠_2_ ;如图②,∠GEF是∠2与∠1的差,即∠GEF= _____ ∠2 - _____∠.1
图6-2-4
例3 [教材补充(bǔchōng)例题] (1)将31.24°化为用度、分、秒表示的
形式;
(2)计算:108°28′15″-54°35′30″; (3)计算:159°52′÷5.
第十一页,共二十三页。
6.2 角
[解析] (1)要将 31.24°化为用度、分、秒表示的形式,只要将 0.24°化 为分,然后再将分中的小数化为秒即可.注意将 0.24°化为分的方法是 60′ ×0.24; (2)角度相减,度与度相减,分与分相减,秒与秒相减.当分与分相减不够 减时,应向度借,当秒与秒相减不够减时,应向分借,借位时,1°=60′, 1′=60″; (3)角度除以数字,先用度除以数字,如果度有余数,要将余数乘 60 化为 分,然后再用分除以数字,若有余数,再把余数乘 60 化成秒,再用秒除以 数字.
第二十一页,共二十三页。
6.2 角
反思(fǎn sī)
已知∠AOB=70°,∠BOC=10°,这两个角有一条共同的 边 OB,那么∠AOC 的度数等于 80°.这种说法是否正确?如 果不正确,请改正。
解:不正确.改正:若射线(shèxiàn)OC在∠AOB内部,则∠AOC=∠AOB-∠BOC= 60°;若射线OC在∠AOB外部,则∠AOC=∠AOB+∠BOC=80°. 故∠AOC的度数等于60°或80°.
第四页,共二十三页。

七年级数学平面图形的认识同步测试

七年级数学平面图形的认识同步测试

第六章 平面图形的认识(一) 单元测试一、选择题(共每题4分,共32分)1.①平角是一条直线. ②线段AB 是点A 与点B 的距离.③射线AB 与射线BA 表示同一条直线. ④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⑥圆柱的侧面是长方形.以上说法正确的有( )A .0个 B.1个 C.2个 D.3个2.在下列立体图形中,不属于多面体的是( )A .正方体B .三棱柱C .长方体D .圆锥体 3.两个锐角的和( )A .一定是锐角B 一定是直角C 一定是钝角D 可能是钝角、直角或锐角4.平面上有三点A 、B 、C ,如果AB=8,AC=5,BC=3,则( ) A 点C 在线段AB 上 B 点B 在线段AB 的延长线上C 点C 在直线AB 外D 点C 可能在直线AB 上,也可能在直线AB 外5.如右图所示,C 是线段AD 上任意两点,M 是AB 的中点,N 是CD 中点,若MN=a ,BC=b ,则线段AD 的长是( )A 2(a-b )B 2a-bC a+bD a-b 6.如图,115︒∠=,90AOC ︒∠=,点B 、O 、D 在同一直线上, 则2∠的度数为( )A . 75︒B .15︒C .105︒D .165︒7.在海上,灯塔位于一艘船的北偏东40度方向,那么这艘船位于这个灯塔的( )A 南偏西50度方向B 南偏西40度方向C 北偏东50度方向D 北偏东40度方向8.如图,////,//AB EF DC EG BD , 则图中与1∠相等的角共有( )个A 6个B .5个C .4个 D.2个二、填空题(3+3+3+4+8=21分)9.不在同一直线上的四点最多能确定 条直线。

10.如右图,点C 是 A O B ∠的边OA 上一点,D 、E 是OB 上两点, 则图中共有 条线段, 条射线,个小于平角的角.11.如图,点C 是线段AB 上一点,点D 、E 分别是 线段AC 、BC 的中点. 如果AB=a,AD=b, 其中a>2b,那么CE=12.(1) ?'2330︒= ︒ 78.36_________'_︒︒= (2)5245'3246'_________'︒︒︒-= 18.32634'______︒︒︒+= 13.如图,①如果12∠=∠,那么根据 ,可得 // ; 如果180D AB ABC ∠+∠=︒,可得 // .DABCDEFGH1ABCDE OABC DECABCDO12②当 // 时,根据 , 得180C ABC ∠+∠=︒; 当 // 时,根据 ,得3C ∠=∠.三、作图题(共9分)14.如图,A O B ∠为已知角,请用圆规和直尺准确地画一个角等于A O B ∠(请保留作图痕迹)(4分)15.在如图所示,将方格中的图形向右平移3格,再向上平移4格,画出平移后的图形.(4分)四、解答题(7+6+6+7+6+6=38分)16.(1) 一个角的余角比它的补角29还多1︒,求这个角.(2)已知互余两角的差为20︒ ,求这两个角的度数.17.如图,AD=12DB, E 是BC 的中点,BE=15AC=2cm,线段DE 的长,求线段DE 的长.ABCDE18如图,直线//a b ,1(225)x ∠=-︒,2(175)x ∠=-︒,求1,2∠∠的度数.ABOab12L。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六章平面图形的认识(一)教说课稿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六章平面图形的认识(一)教说课稿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六章平面图形的认识(一)教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六章《平面图形的认识(一)》主要包括了平面图形的性质、分类和识别。

本章内容是学生继学习直线、射线、角等基本概念之后的进一步拓展,是学生对平面几何图形初步认识的重要阶段。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能够进一步理解平面图形的性质,提高空间想象能力,为后续的平面几何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进入七年级之前,已经初步学习了平面几何的基本概念,对直线、射线、角等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平面图形的性质和分类,学生的认识可能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学生已有的知识为基础,通过引导、探究、实践等方式,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平面图形的性质,提高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平面图形的性质,能够对平面图形进行分类和识别。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探究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勇于探索、积极思考的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平面图形的性质,平面图形的分类和识别。

2.教学难点:对平面图形的理解和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引导法、探究法、实践法等,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提高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几何画板等,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平面图形的性质。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平面图形,引导学生对平面图形产生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

2.新课导入:介绍平面图形的定义和性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探究平面图形的性质。

3.实例分析:通过分析一些具体的平面图形,使学生理解平面图形的分类和识别。

4.课堂练习: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

5.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使学生对平面图形的性质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七年级上册数学3章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数学3章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数学3章知识点本篇文章将为大家介绍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三章的知识点。

本章的学习重点是平面图形的认识与分类,重点包括图形的定义、性质与判别方法。

此外,还包括一些与平面图形相关的问题,例如线段相等的判断方法等内容。

1.图形的定义平面图形是指在平面上用线段、线、弧等组成的封闭或开放的图形。

例如: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梯形、菱形等。

2.几何图形的性质三角形:①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度。

②等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为60度。

③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内角相等。

四边形:①四边形内角和为360度。

②具有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③矩形是一类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其四个角均为直角。

五边形:五边形是一类拥有五个顶点的多边形,其内角和为540度。

六边形:六边形是一类拥有六个顶点的多边形,其内角和为720度。

3.图形的判别方法三角形的判别方法:(1)三边关系:一条边的长度不能大于其他两条边的长度之和。

(2)两角关系:其中最大的角对应的边是最长的。

(3)直角三角形:其中一角是90度。

四边形的判别方法:(1)四边形内角和为360度。

(2)四边形内部的两组对角线交点都在四边形内部。

(3)具有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4)矩形是一类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其四个角均为直角。

五边形和六边形的判别方法与三角形、四边形类似,需要根据其特点进行推断。

4.相关问题线段相等的判断方法:(1)两条线段的长度相等。

(2)两条线段所代表的方向相同。

(3)两条线段的起点和终点坐标相同。

总结:以上就是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三章学习的重点内容。

学生在认真学习和掌握上述知识点的基础上,应该着重关注数学应用方面的问题,将这些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解决,提高自己的数学能力。

初中数学《平面图形的认识》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

初中数学《平面图形的认识》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

平面图形的认识适用年级七年级下(青岛版)所需时间课内6课时,课外1课时,每周4课时本单元共分四个专题:专题一:三角形;专题二:多边形;专题三:圆;专题四:多边形的密铺。

本单元所涉及的平面图形,上一学段学生都已接触过,因此要注意与学生已学知识的衔接。

学生经历三角形、多边形、圆等有关概念的形成,抽象过程,把握他们的实质,初步形成几何建模意识;对于图形的性质、定理要使学生经历实验、观察、探索、猜想、交流、发现的过程,对发现的结论,能有料理的表达,将数学直观和说理结合起来,使学生从尝试用自己的语言叙述逐步过渡到用较规范的数学语言表述,并尝试进行合情推理和验证。

重点:三角形、多边形、圆的有关概念;三角形三边关系,三角形按边分类; 多边形的内角和、外角和公式,并能运用这些公式解决问题;多边形密铺。

难点:三角形三边关系,三角形按边分类,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的推导、多边形的密铺。

主要学习方式和预期的学习成果:小组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报告主题单元规划思维导图主题单元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三角形、多边形、圆的有关概念2.掌握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线,能画出任意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线,3.了解多边形的内角和外角和公式,会用多边形的内角与外角和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和说理;会用圆的面积与周长公式进行有关简单问题的计算。

4. 经历探索多边形密铺条件的过程,知道任意的三角形、四边形和正六边形都可以单独密铺,并能运用这几种图形进行简单的密铺设计。

过程与方法:1. 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平面图形的的过程,认识数学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感受图形世界的丰富多彩2. 经历三角形、多边形、圆的有关性质的探索,了解三角形三边关系,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合情推理意识,主动探究的习惯以及清晰、条理的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经历多边形密铺条件的的探索过程尝试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形成初步的创新意识,同时在数学活动中积累数学学习的经验,体会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

第7章平面图形的认识(二)知识点梳理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下册

第7章平面图形的认识(二)知识点梳理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下册

平面图形的认识(二)知识点梳理知识点一:认识三线八角如果两条线被第三条线所截,那么这两条线叫做被截线,这第三条线叫做截线。

这三条线一共可以组成八个角,简称三线八角。

同位角(F形):位于截线的同侧,被截线的同侧。

内错角(Z形):位于截线的两侧,被截线的内侧同旁内角(U形):位于截线的同侧,被截线的内侧注意:以上三种角都有一条公共边。

知识点二:两直线平行的判定条件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几何语言:∵∠1=∠2,∴AB∥CD。

2.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几何语言:∵∠1=∠2,∴AB∥CD。

3.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几何语言:∵∠1+∠2=180°,∴AB∥CD。

知识点四:平移1.概念:在平面内,把一个图形整体沿某一直线方向移动,会得到一个新的图形,图形的这种移动,叫作平移。

注意:平移改变的是图像的位置,不变的是图像的大小和形状。

2、平移的要素:方向、距离;3、平移作图的步骤:定、找、移、连。

①定:确定平移的方向和距离。

②找:找出表示图形的关键点。

③移:过关键点作平行且相等的线段,得到关键点的对应点。

④连:按原图形顺次连接对应点。

知识点五:三角形1.三角形:由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2.三边关系: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

3.高: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所在直线作垂线,顶点和垂足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

4.中线:在三角形中,连接一个顶点和它的对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线。

5.角平分线:三角形的一个内角的平分线与这个角的对边相交,这个角的顶点和交点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6.三角形的稳定性:三角形的形状是固定的,三角形的这个性质叫三角形的稳定性。

知识点六:多边形1.多边形:在平面内,由一些线段首尾顺次相接组成的图形叫做多边形。

2.多边形的内角:多边形相邻两边组成的角叫做它的内角。

多边形内角和定理:n 边形的内角的和等于: (n - 2)×180° 正多边形各内角度数为:n2)180-(n 3.多边形的外角:多边形的一边与它的邻边的延长线组成的角叫做多边形的外角。

七年级 第六章 平面图形的认识(一)

七年级 第六章 平面图形的认识(一)

第六章 平面图形的认识(一)一、知识点梳理2、点、直线、射线和线段的表示在几何里,我们常用字母表示图形。

一个点可以用一个大写字母表示,如点A一条直线可以用一个小写字母表示或用直线上两个点的大写字母表示,如直线l ,或者直线AB一条射线可以用一个小写字母表示或用端点和射线上另一点来表示(端点字母写在前面),如射线l ,射线AB一条线段可以用一个小写字母表示或用它的端点的两个大写字母来表示,如线段l ,线段AB3、点和直线的位置关系有两种:①点在直线上,或者说直线经过这个点。

②点在直线外,或者说直线不经过这个点。

4、线段的性质(1)线段公理:两点之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

(2)两点之间的距离:两点之间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之间的距离。

(3)线段的中点到两端点的距离相等。

(4)线段的大小关系和它们的长度的大小关系是一致的。

(5)线段的比较:1.目测法 2.叠合法 3.度量法5、线段的中点:点M 把线段AB 分成相等的两条相等的线段AM 与BM ,点M 叫做线段AB 的中点。

M 是线段AB 的中点AM=BM=21AB (或者AB=2AM=2BM ) 6、直线的性质(1)直线公理:经过两个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2)过一点的直线有无数条。

(3)直线是是向两方面无限延伸的,无端点,不可度量,不能比较大小。

(4)直线上有无穷多个点。

(5)两条不同的直线至多有一个公共点。

7、角: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两条射线的公共端点叫做这个角的顶点,M A B这两条射线叫做这个角的边。

或:角也可以看成是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而成的。

8、平角和周角: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当终边和始边成一条直线时,所形成的角叫做平角。

终边继续旋转,当它又和始边重合时,所形成的角叫做周角。

9、角的表示:①用数字表示单独的角,如∠1,∠2,∠3等。

②用小写的希腊字母表示单独的一个角,如∠α,∠β,∠γ,∠θ等。

③用一个大写英文字母表示一个独立(在一个顶点处只有一个角)的角,如∠B ,∠C 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一个多边形,它的内角和比外角和的4倍多180°,求这个多边形的边数及内角和度数.
2、如图,AD 是ΔABC 的外角∠CAE 的平分线,∠B=30°,∠DAE=55°,试求: (1)∠D 的度数; (2)∠ACD 的度数.
3、问题引入:
(1)如图13①,在△ABC 中,点O 是∠ABC 和∠ACB 平分线的交点,若∠A =α,则∠BOC =______(用α表示);如图13②,∠CBO =13
∠ABC ,∠BCO =13
∠ACB ,∠A =α,则∠BOC =______(用α表示).
(2)如图13③,∠CBO =13
∠DBC ,∠BCO =13
∠ECB ,∠A =α,请猜想∠BOC =______(用α表示),并说
明理由. 类比研究:
(3)BO ,CO 分别是△ABC 的外角∠DBC ,∠ECB 的n 等分线,它们交于点O ,∠CBO =1n
∠DBC ,∠BCO
=1n
∠ECB ,∠A =α,请猜想∠BOC =______.
O
C B
A
图13②
A B
C
O
图13①
O C B A
E
D
图13③
A
B
C
D
E
4、实验证明,平面镜反射光线的规律是:射到平面镜上的光线和被反射出的光线与平面镜所夹的锐角相等. (1)如图,一束光线m 射到平面镜a 上,被a 反射到平面镜b 上,又被b 反射.若被b 反射出的光线n 与光线m 平行,且∠1=50°,则∠2= °,∠3= °.
(2)在(1)中,若∠1=55°,则∠3= °;若∠1=40°,则∠3= °. (3)由(1)、(2),请你猜想:当两平面镜a 、b 的夹角∠3= °时,可以使任何射到平面镜a 上的光线m ,经过平面镜a 、b 的两次反射后,入射光线m 与反射光线n 平行.你能说明理由吗?
5、
321n
m b a
E C D B A 6、如图,已知AB ∥CD ,BE 平分∠ABC ,DE 平分∠ADC ,∠BAD =80°,试求:
(1)∠EDC 的度数;
(2)若∠BCD =n °,试求∠BED 的度数。

幂的运算 例1. 已知453)5(31+=++n n x x x ,求x 的值.
例2.若1+2+3+…+n =a ,求代数式
))(())()(123221n n n n n xy y x y x y x y x --- (的值.
例3.已知2x +5y -3=0,求y x 324∙的值. 已知472510225∙=∙∙n m ,求m 、n .
例4.已知y x y x x a a a a +==+求,25,5的值. 若n m n n m x x x ++==求,2,162的值.
例5.已知,710,510,310===c b a 试把105写成底数是10的幂的形式.
例6.比较下列一组数的大小.
61413192781,, 如果的值求12),0(020*******++≠=+a a a a a .
例10.已知723921=-+n n ,求n 的值.
练习:
1.计算99
10022)
()(-+-所得的结果是( ) A.-2 B.2 C.-992 D.992
2.当n 是正整数时,下列等式成立的有( )
(1)22)(m m a a = (2)m m a a )(22= (3)22)(m m a a -= (4)m m a a )(22-= A.4个 B.3个 C.2个 D.1个 3.计算:2332)()(a a -+-= . 4.若52=m ,62=n ,则n m 22+= . 5.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A .xy y x 532=+
B .36329)3(y x y x -=-
C .442232)21
(4y x xy y x -=-⋅ D .333)(y x y x -=-
6.若的值求n m m n b a b b a +=2,)(1593. 7.
8. 9.
(A
)(C
)(D
)(B )
(A )D C B
A (
B )D
C B A (C )
D C B A
(D )D C B A 2
110.
11.计算:
12.若
3521221))(b a b a b a n n n m =-++(,则求m +n 的值.
13、若a 2+a +1=0,求a 1000+a 2001+a 3002的值。

1.一个多边形的每个内角都等于108°,则此多边形是 ( ) (A ) 五边形 (B ) 六边形 (C ) 七边形 (D ) 八边形 2.下列图形中,不能通过其中一个四边形平移得到的是 ( )
3.已知三角形的两边分别为4和9,则此三角形的第三边可能是 ( ) (A ) 4 (B ) 5 (C ) 9 (D ) 13
4.在下列各图的△ABC 中,正确画出AC 边上的高的图形是 ( )
5.将一张长方形纸片如图所示折叠后,再展开.如果∠1=56°,那么∠2等于 ( ) (A ) 56° (B ) 68° (C ) 62° (D ) 66°
6. a 、b 、c 、d 四根竹签的长分别为2cm 、3cm 、4cm 、6cm.从中任意选取三根首尾依次相接围成不同的三角形,则围成的三角形共有( )
(A) 1个 (B ) 2个 (C) 3个 (D) 4个
第(9)题c b
a
2
1第(12)题
D
C
B
A 43
21

B
A


D
C B
A
H
F
E
D C B
A
D
C
B A ∠

7.如果一个三角形两边上的高所在的直线交于三角形的外部一点,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 ( ) (A) 锐角三角形 (B) 直角三角形
(C) 钝角三角形 (D) 任意三角形
8.若一个多边形每一个外角都与它的相邻的内角相等,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 )
(A ) 6 (B ) 5 (C ) 4 (D ) 3
9.如图,已知△ABC 为直角三角形,∠C =90°,若沿图中虚线剪去∠C ,则∠1+∠2等于( ) (A)90° (B)135° (C)270°
(D)315°
10.如图,AB ∥CD ,且∠ACB =90°,则与∠CAB 互余的角有( )个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
二、填空题
11.座落在扬州市区(A 点)南偏西15°方向上的润扬大桥(B 点)已经正式通车,则扬州市区位于润扬大桥的________方向上。

12.在△ABC 中,如果∠B=45°,∠C=72°,那么与∠A 相邻的一个外角等于 °. 13.如图,两条平行线a 、b 被直线c 所截.若∠1=118°,则 ∠2= °.
14.在湖中三座小岛上建立了如图所示的两座桥,桥AB 与桥CD 平行,若∠ABC =120°,则∠BCD =
________.
15.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4和9,则第三边长为 . 16.直角三角形中两个锐角的差为20°,则两个锐角的度数分别为 °、 °.
17.如图,要得到AB ∥CD ,只需要添加一个条件,这个条件可以是 .(填一个你认为正确的条件即可)
18.将矩形ABCD 沿折线EF 折叠后点B 恰好落在CD 边上的点H 处,且∠CHE =40 º,则∠EFB =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