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医院急诊科护士压力源分析应对措施
急诊护士心理压力源分析及对策
任的护患关 系, 减少护患纠纷 的发生 。同时对 于提高护理质量, 逐步 完善系统化整体护理会起 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及时了解患者及家属
的心理 , 安慰体贴患者及 家属是护患沟通的最 高目标 。
2 做 好 自我 防范 护理 管理人员要教 育急诊护士 树立安全 防范意 - 3 识, 规范执行操作规程 , 严格遵守 消毒隔离制度 。加 强对血液 、 体液 污染物的管理 , 严密封存 。 中焚烧处理 。只有严格执行 隔离防护措 集
理人员不足是影响护理质量提高的重要因 前
素之一 。 护士严重缺编 , 护理工作超负荷。 护理人员的生理和心理压
力较大 , 长期处于精神高度集中的紧张状态 。
2 对 策
21 . 应激知识 的培训 护理管理人员要鼓励急诊护理工作者积极参加 各种形式 的在职继续教育 , 营造一种 良好 的学 习氛 围。可用请 进来
急诊每天面对的是急 、 、 危 重症 、 病情复杂的患者, 其病情变化中 派 出去的方法, 如请老专家讲 授各种急诊急救先进知识 , 积极参加各 类不 同的学习班 , 改善护理人员知识结构 。可针对工作 中出现 的应
交织着各种因素 。 这种特殊 的工作环境和性质使护理人员暴露于多
种危险因素之 中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心理压力 。本文就急诊护士的心 理压力源及对策进行分析及谈 讨如下 :
收稿 1期 : 1— 3 2 3 2 0 0—0 0
编辑/ 兰 雅
肌 肉注射晕针防治的点滴体会
杜 遂巧 . 辛俊英
( 肃省 秦 安 县 中医 医 院, 肃 秦安 7 10 ) 甘 甘 4 6 0
摘 要: 目的 分析 肌 肉注 射 出现 晕针 的原 因 。 出相 应 的预 防措 施 , 防 晕针 的发 生 。 方 法 分 析 肌 肉注射 过 程 中发 生 的 晕针 情 况 , 为 与 体住 、 定 预 认
急诊科护士工作压力及应对
急诊科护士工作压力及应对急诊科作为医院的窗口,是医院急、危、重症患者最集中、病种最多、抢救和管理人物最繁重的科室。
工作急、忙、多学科性、易感染性、涉及暴力事件多是急诊护理的特点。
与其它科护士相比,工作环境差、知识面要求广、工作技能要求比较高,等等,急诊科护士因此显示出较多的心理健康问题,乃至造成机体平衡失调和引发身心疾病,这不仅影响护士的身心健康水平,制约着护士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新的发挥,也严重影响急诊护士工作质量。
一、分析其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超负荷的工作状态急诊科特定的工作环境、工作性质、超负荷的工作状态是急诊护士心理健康低下的基础。
急诊护士除具有良好的服务态度外,而且要有敏捷的思维能力,娴熟的抢救技能及紧急情况下的应急措施。
因此护士每日精神高度紧张,注意力集中;长时间站立,快步行走;搬运重物及病人;经常倒班,进食,睡眠时间不规律,如此长期处于超负荷的工作状态,身体始终处于一种应激状态,致使急诊护士群体疲劳综合征的易感性増大。
3、急诊病人常于不理解及急诊死亡现象刺激急诊病人及家属大多求医心切,期望值高,危重病人在死亡之前的抢救过程是高度紧张的,护士不仅要有娴熟的操作技术和敏捷的反应能力,在整个抢救过程中,还要面对病人的痛苦,家属的提问、责问、甚至阻挠。
有研究报道,一个病人的死亡对护士的心理影响比每天处理危重病人所产生的心理影响要大得多。
4、工作中的人际冲突护士在临床工作中,往往是一个多重角色。
在临床工作中,社会分工不同,当发生分歧时人们往往对护士尊重不够,护士与病人及家属的直接接触最多,患者往往会因为治疗方案、医疗费用、等待时间、至谩骂护士,护士也必须保持冷静平和、理解的心情并帮助解决问题,从而压抑自身高手,出精神妥协。
同时急诊护士经常要有协调工作,长期在这样负载的人际关系中工作,使护士承受着巨大的工作压力,影响身心健康。
5、护士的人身安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就医的要求越来越高,期望值也不断提高,当现实情况达不到期望值时,家属往往不能接受,使护患关系紧张。
急诊护士工作压力源及相关因素分析
急诊护士工作压力源及相关因素分析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急诊医疗工作变得越来越重要。
急诊护士作为医疗团队的重要成员,承担着重要的医疗任务,需要面对各种工作压力。
本文将从急诊护士工作压力源以及相关因素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急诊护士工作压力源1.病患高强度急诊科作为医疗系统的前沿,收治的病患往往是病情比较危急的情况,如伤势严重、生命垂危、疾病复杂等。
这就需要护士在医疗过程中,需要进行必要的护理操作,如病情观察、药物治疗、护理干预等,而这些操作需要高度的专业技能。
这就使得急诊护士承担了高强度的医疗工作,需要保持高度的警觉和状态,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及时救治。
2.沟通困难急诊护士在工作过程中经常需要与病患、家属、医生等人进行交流,沟通的内容包括症状描述、医疗方案解释等。
然而,病患或家属由于情绪激动或其他原因,可能无法有效地表达症状,这就给护士提供了很大的挑战。
而且由于不同人的语言、文化背景的不同,急诊护士在沟通中需要兼顾各种因素,这也增大了沟通的难度。
3.时间紧迫急诊科往往需要在短时间内完成高强度的工作,如严重病患的抢救、诊断治疗等。
这种高强度工作需要急诊护士保持专注和高效,而且还需要合理安排时间,以保证各项工作可以在有序的时间内完成。
4.职责繁重急诊护士作为医疗团队中护理人员的重要成员,需要承担医疗护理、病人安全、文书管理等多项工作。
这就使得急诊护士的职责非常繁重,需要在短时间内处理大量信息,并且需要同时管控多个病人的护理问题,工作难度很大。
5.心理压力急诊护士经常需要面对生死存亡的情况,这就使得他们承受了很大的心理压力。
在面对患者生命危急的情况时,护士需要保持冷静和专业,合理分配医疗资源,给患者提供及时的诊断和治疗。
这种高压力的工作往往会给急诊护士带来巨大的心理负担,甚至影响到其身心健康。
二、相关因素分析1.工作环境急诊科的工作环境通常比较紧张,繁忙和高压,这就给急诊护士带来了巨大的工作压力。
急诊科护士职业压力分析及干预措施研究
急诊科护士职业压力分析及干预措施研究随着医疗技术和医疗服务的不断提高和完善,急诊科的工作压力也逐渐增大,护士面临着较高的职业压力。
本文将从急诊科护士的职业压力分析入手,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的干预措施。
一、急诊科护士职业压力的来源1.工作环境的不稳定性急诊科是医院最需要注意安全的一个科室,因此其工作环境相对比较不稳定,护士们工作的时候需要面对各种各样的突发状况,这给护士们带来不小的心理压力。
2.岗位需求高急诊科护士的工作需要高度的岗位需求,因此护士们的工作压力也相对较大。
要求护士在最短时间内迅速反应,尽快做出决策,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护士的工作难度和压力。
3.工作强度的大急诊科护士的工作强度相对较大,护士们需要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完成大量的工作,耗费心力和体力较大。
长期如此,不仅容易让护士感到疲累,还容易导致护士的身体不适。
4.工作时限的紧迫性急诊科护士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一系列的工作,因此工作时限比较紧迫。
这种紧迫性常常会导致急诊科护士感到非常紧张,在工作过程中也容易出现工作失误和疏漏。
1.身体上的表现急诊科护士身体上的表现主要是身体疲惫、容易生病、失眠等。
长期以往,这些身体上的表现会对护士的身心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急诊科护士心理上的表现主要是情绪不稳定,情绪低落、悲观、易怒等。
经常为病人担心、失眠,同时由于护士需要面对各种突发状况,在工作中也容易感到紧张和恐慌。
1.制定职业健康教育计划医院应制定科学合理的职业健康教育计划,通过教育的方式,帮助急诊科护士提高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减少不必要的心理负担。
2.开展心理疏导服务针对急诊科护士的心理问题,医院应开展心理疏导服务,通过专业心理咨询的方式,帮助护士加强心理调节能力,减少心理压力的产生。
3.提高护士工作效率急诊科护士需要在短时间内完成大量工作,因此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是缓解护士工作压力的关键措施之一。
通过加强护士的业务培训和考核,提高护士的工作能力和素质,缩短工作时间,降低压力。
如何应对急诊科护理工作中的压力
如何应对急诊科护理工作中的压力2023年,在现代医学不断发展的今天,急诊科作为医院的重要部门,向来是医疗工作者较为繁忙的岗位之一。
急诊科护理工作者在日常工作中必须具备高度的责任感、敏锐的观察能力和高效的应变能力。
这些工作特性使得急诊科护理工作易产生较大的压力,如何应对这种压力成为急诊科护理工作工作者关注的重点。
一、认识急诊科护理工作中的压力来源在急诊科护理工作中,压力的来源是多方面的,包括医疗责任、社会责任、家庭责任以及自我期望等等。
急诊科护理工作繁忙,常常需要面对从各个方面不断传递来的压力,因此,正确地认识和掌握这些压力的来源对于护理工作者来说是非常关键的。
首先,急诊科护理工作中的医疗责任是主要的压力来源之一。
在急诊科,护理人员不仅需要完成病人入院的初步检查和诊断,还需要对急救、溺水和其他严重的医疗状况作出合理及时的处理。
因此,护理人员显然需要承担着更高的医疗责任。
其次,社会责任也是一大压力源。
急诊科护理人员是医院中第一批看到病人的医务人员,医疗诊断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对社会公众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因此,护理人员需要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同时承担着相应的压力。
此外,家庭责任也是一大压力源。
像所有人一样,急诊科护理工作者也有自己的家庭。
不过,与职业机会和工作质量相比,维护家庭关系和家庭幸福感对护理工作者来说已经远不如以往那么容易。
最后,自我期望也是源源不断的压力源。
护理工作者常常会感到自己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精力和努力,以不断提高自己在工作中的能力和质量。
但是,随之而来的是不可避免的压力和疲劳。
正确地面对自己的期望和压力,不仅有助于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还有助于提高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二、正确应对急诊科护理工作中的压力在认识到急诊科护理工作中的压力来源之后,正确应对这种压力就显得至关重要了。
以下是几种有效的应对急诊科护理工作中的压力的方法。
1. 工作期间调节情绪在急诊科护理工作中,情绪的稳定和平静非常重要。
浅析急诊科护士压力源及应对措施
判 断标 准 , 计算 出每项 总人 数 的百 分 E ( 1。 L表 )
表 1 护 士 常 见 压 力 源 及 构 成 比
疗服 务也 提 出 了更 高 的要 求 。 为 一名 急诊 科 护士 , 做 接诊
是 工 作 场 所 交 流 的 延 续 。只 要 有 可 能 , 作 之 外 遇 见 老 年 工
士 体态 语 言 的准 确运 用 , 向病人 传 递积 极 的信 息 , 决病 解
人 所需 , 够很 好 地促 进 护 患 的沟 通 , 老 年病 人 的 护理 能 使
质 量得 到提 高 。
病 人时 , 给予 更 多 的 时间 聊 天或 问候 , 应 这会 使他 们 更 感
理 杂 志 , 0 8, 6(2) 9 7 9 8. 20 1 1 :4—4
种朝 气 和活 力 。带 着尊 敬地 表 情 和喜悦 的 目光 , 以适 当 可 上下 打量 老人 , 以赞 叹老 人 的健 康 。根据 老 人 的性格 选 择
交流 的距 离 , 一般 08一lm为宜 。告 别 时 以挥手 示 意 比握 . 手更 显得 轻松 。护 士 的体态 语 言 营造 出轻 松 、 悦 的交 流 愉
[ 朱 丽 叶 斯 ・ 斯 特 . 态 语 言 [ . 京 : 游 教 育 出版 4] 法 体 M]北 旅
社 , 9 9: . 1 8 1
情境 , 以使 老人 感 到振 奋 , 生 活充 满 热爱 。 可 对
总 之 , 老 年 病 人 护 理 工 作 中 , 过 老 人 的 目光 、 在 通 表
文 章 编 号 : 0 5 69 2 1 ) 5 0 0 — 2 10 — 1X( 0 0 0 — 4 2 0
急诊护生的压力源及干预措施
急诊护生的压力源及干预措施急诊室是一个综合性临床科室,接诊的多为危、重、急患者,病情的变化快,患者或其家属就诊时急躁、冲动。
工作任务繁重、工作难度大、医疗投诉和医疗纠纷最多,风险高,责任重,要求时刻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容易造成身心极度疲惫,所以忙碌紧张的工作环境都给实习生的心理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因此了解和掌握一定的减压方法,不仅可以提高急诊实习生的学习效率和质量,又可以降低心理压力,减少护理差错和事故,进而减少医疗纠纷。
1压力源分析1.1急诊工作环境的压力急诊人流量多,周转率快,抢救仪器多而复杂,工作节奏快,任何操作都要患者家属的注视下进行。
护生护理临床经验不足,护理技术不成熟,无法熟练掌握抢救仪器,处理紧急护理问题的能力低,使其心生恐惧感,降低其信心。
急诊室许多工作非常繁琐,职业任务很重,任务模糊、角色不清,而个人应对能力较差,从而导致急诊护生的压力过大。
1.2患者及家属的压力由于社会的进步和国家法治制度不断健全,患者自我保护意识和法律意识不断增强,致使急诊室处于高敏感地带和医患纠纷的多发区,而急诊接受各种急危重症患者,病情难以预测,护生薄弱的专室知识与生疏的技术操作无法满足快节奏的抢救效率。
明确实习身份后许多患者及家属拒绝实习生进行操作,不被尊重与信任使得护生工作无成就感这也是一种压力。
1.3复杂的人际关系在工作中护生要与各室临床医师、带教老师、患者及家属接触,医师在抢救患者过程中因无法熟练配合而迁怒于护生,带教老师为抢救患者的生命争分夺秒,有时会忽略带教工作,甚至不能让实习生进行抢救操作。
而学生有的操作不熟练、速度慢,易给患者和家属造成心理或生理的不良影响。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我们常见到这样一种情况,尽管他们态度和蔼,但对患者的疑问解释含糊其辞,操作技术不熟练等,也容易引起患者的不信任及反感。
护理工作中小小的不当都能引起患者的不满甚至投诉,导致护生产生自卑、压抑、失望等巨大的心理压力,对护理事业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尤为不利。
急诊护士心理压力及适应对策
急诊护士心理压力及适应对策
急诊护士心理压力及其适应对策
一、急诊护士心理压力:
1、临床时间压力:在急诊科工作,护士们会面临着临床时间的巨大压力,这将导致工作效率降低,甚至出现一定的失误;
2、患者日益增加的复杂性: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患者的需求日益增多,患者的复杂性也日益增加,这有可能造成护士工作量增加;
3、工作满负荷的压力:在不同的岗位上,急诊
护士们要求完成诊断和治疗等职责,但是尽量缩
短患者的治疗时间,使护士们承受着巨大的工作
压力;
4、心理压力:护士们有时可能会遇到患者不满
或投诉,这一心理压力将会影响护士正常的工作。
二、急诊护士心理压力适应对策:
1、多充分准备,提高效率:综合运用紧急情况
下的操作处理技能,积极查资料,提前规划好病
人急救时间,抢救成功率高,可以帮助护士缓解
临床时间的压力并提高救护效率;
2、积极开展技术培训:定期组织护士进行水平
检测、技术培训和交流,以提高临床护理水平,
为护士们准备一些应急护理技术做准备,使护士们有更好的能力处理不断变化的护理需求;
3、注重劳逸结合:护士要经常进行调节,及早检测自身的身心状态,减少心理压力,尽量使自身保持较好的精神状态;
4、加强互助和沟通:强化团队合作,增进彼此的了解与互相支持,生活中互帮互助,不断探索和提升团队内的沟通技巧,充分发挥团队协作优势,树立良好的团队精神与文化。
急诊护士工作压力分析及对策
急诊护士工作压力分析及对策随着现代急救医学的飞速发展,对急诊科护士的救护操作能力和心理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
急诊每天面对的是急、危、重症、病情复杂的患者,其病情变化中交织着各种因素。
这种特殊的工作环境和性质使护理人员暴露于多种危险因素之中承受着巨大的工作压力。
本文就急诊护士的工作压力及对策进行分析及谈讨如下:1原因分析1.1工作环境压力:随着人们法律意识的不断增强,广大就诊患者越来越强调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对医院的期望值也越高,到达医院后希望马上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和耐心周到的人性化服务。
急诊科病人多,在院时间停留短,各种各样的陪人集中,环境嘈杂,喝酒闹事,无理取闹的人时有发生,患者配合差,工作压力大,给急诊护士造成了心理压力。
抢救病人时还不能像ICU那样做到完全封闭,护士的各种操作处于家属、陪人的直视监督下,这在一定程度上给护士造成心理压力。
急诊科担任着门急诊输液的任务,输液往往是看病的最后一站,排队挂号,排队看病,排队交钱,排队检查,排队取药,经历了众多排队后,病人耗费了很长时间,加上身体上的不适,希望立刻得到输液治疗,迫切的希望如果遇到皮试和等候,病人就会埋怨,护患关系难免会紧张。
现在患儿及家属对静脉穿刺成功率抱较高期望值,对于肥胖、脱水、长期静脉输液的患儿,静脉穿刺难度增加,若反复穿刺不成功便产生护患纠纷。
急诊科病人多,危重病人多,车祸外伤病人多,周转率快,我们不可能对病人做全面细致的检查,护理人员又要经常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针头、刀片等,容易发生锐器伤以及感染性疾病,加之一些护士操作不当,防护意识不强,防护措施落实不严,都增大了护士发生职业感染的危险性,护理人员的心理压力很大。
1.2工作性质的压力:急诊科是医院的综合窗口,更是抢救急危重症患者的场所,工作繁忙,突发事件多,各种大型抢救多,抢救设备及抢救技术操作难度大,急诊护士经常处于应急、精神高度紧张状态,长期面对各种无法预测的急危重患者,时刻准备应对突如其来的事件。
急诊室护士执业压力源分析及应对方式
急诊室护士执业压力源分析及应对方式急诊室承接了院前病人的接诊、处理、转归等工作,要求急诊护士除了要熟练掌握各种仪器的使用,还需要争分夺秒对各种患者病情采急救措施,灵活地处理各类应急事件。
这给急诊室护士带来了较大的压力。
本文针对急诊室护士的压力现状,分析压力源并提出应对方案。
标签:急诊科护士;压力源分析;应对方式了解急诊护士压力现状,并采取具有针对性的应对方案,有助于提高急诊护士在工作中抗压的能力,帮助她们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工作适应能力,调节身心健康,从根本上提高护理质量水平。
1 急诊护士压力源分析1.1 急诊工作特殊性急诊护理工作不固定的性质决定了急诊护士的工作压力。
急诊护士要牢固树立“急救意识”,就诊急诊的病人大多发病急,需求急,求医愿望迫切,希望立即得到有效治疗,这就要求急诊护士不仅要做到反应迅速,兼顾多个病人的病情变化,安排病人后期检查,治疗,转归。
因此急诊室护士时常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加重了心理压力[1]。
1.2 急诊工作的高风险性急诊病人来院时间无法预计,常常超过诊室承接能力,抢救时护士在繁重工作中易出现差错和遗漏,护士为此需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2]。
这导致护士心理压力增加。
有调查显示,当护士情绪不稳定及处于生理周期低潮时差错发生率为60%~70%,严重者还可能导致医疗事故[3]。
1.3 急诊工作量大且不稳定急诊护士不仅要配合医生抢救危重患者,及时准确执行医嘱,正确实施各种护理措施,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及仪器监测等情况,还要做好留观患者的观察及护理、入科宣教、健康教育、病区管理等工作。
除此之外,急诊护士还要完成院内公共场所患者的抢救,急诊胸痛的院前急救,应急战备工作的准备,保证发热门诊、肠道门诊、绿色通道的畅通及参与疫情防控的工作。
加上就诊患者的数量及病情不可预估,在上班人数固定的情况下,经常会出现人手不足的忙乱场面,高强度的工作易导致急诊护士人员流失,缺编。
1.4 暴力事件频发国内外的研究结果均表明,医院急诊护士为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的高危人群。
急诊科护士工作压力分析及对策
急诊科护士工作压力分析及对策急诊科是医院为病人全天候开放的“生命通道”,是一个病人病情重、突发事件多、工作量大、医患纠纷多、风险大的科室,急诊科护士面临工作压力在心理、生理上均不同程度的损伤。
通过对急诊科护士的工作压力分析、探讨,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疏导及知识技能的培训,提高护士的防范意识,避免和减少护理纠纷的发生,减轻护士的工作压力,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
标签::急诊护士;压力;分析;对策工作压力是工作环境的要求与人的反应能力之间不平衡所致,当人体不能从各方面应对或减轻工作压力源时就会出现工作压力[1]。
近年来,国外学者对医护人员身心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表明,护士人群的身心健康很不乐观,危害护士身心健康因素普遍存在[2],他们通过调查提出了“心身耗竭综合征”这一概念,Maslach将其定义为:一种心理能量在长期奉献给别人的过程中被索取过多,而产生以极度的心身疲惫和感情枯竭为主的综合征,并且产生自卑,厌恶工作,失去同情心。
究其原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 急诊科护士面临的工作压力1 . 1 工作强度大急诊科是集院前、院内急救、留观、门诊输液、注射等于一体的科室,护士工作的随机性强,就诊高峰无法预料,而每班的护士人数相对固定,如同时处理多个病人,则要求护士在短时间结合个体情况,综合判断,对患者进行分诊处理、样本采集以及抢救治疗和文件记录,不能有任何纰漏,繁忙的工作往往使护士大脑和身体处于高度紧张运转状态。
加之急诊夜班频繁,夜班后得不到充分的休息,精神不能放松,始终处于紧张状态,久而久之导致身体不适,健康受损。
1 .2 恶劣的工作环境急诊科是个24小时为病人开放的场所,工作氛围差,各种嘈杂声以及急救设备的报警声、急救车的鸣笛声等,均可对护士造成负面影响。
再加上病人的呕吐物,排泄物等许多致病因时间紧急而不能有效隔离,拥挤的工作空间以及难闻的气味都是急诊科护土不得不应对的环境因素。
1 . 3人身安全急诊科病人大多病情危,急,重,病情变化快,家属普遍存在急躁、忧虑、恐惧心理,希望立刻得到及时、周到的救治服务,一旦护士满足不了他们的要求,容易出现过激行为。
急诊科护士工作压力源及应对措施
急诊科护士工作压力源及应对措施急诊科是救死扶伤的重要阵地,是没有硝烟的战场,面对的工作压力很大,特别是急诊科的护士更是辛苦,压力更大,专业性更强。
另外急诊科突发事件较多,工作量大,纠纷也较其他科室多,病种多且病情复杂,是医院医疗纠纷高发科室。
长期工作在这样的有应激源的环境,护士心理压力增加,所以急诊科的护士要比其他科护士承受更多的压力,这就要求急诊护士在具有扎实理论基础,熟练急救技能的同时,更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自我调节能力。
作为一家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急诊科的护理工作管理者,就要了解急诊科护士的压力源,及时疏导与减压,才是工作的重中之重。
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会使护士产生负能量,严重影响医疗护理质量。
护理工作是以病人为中心的,一定要做好身心护理,急诊科护士既要承担院前急救工作,又要负责院内急救的任务,护士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这些压力严重影响护士的身心健康,这也是制约和提高护理工作质量的瓶颈。
引人深思:1.压力来源1.1护士的综合素质和年龄问题由于急诊科特殊的工作性质造成护理队伍年轻化,低年资护士较多,因为护士工作年限短,缺乏临床经验,对复杂的急危重症的判断,以及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方面,能力欠缺,同时言语的沟通技巧较高年资护士差,不能及时安慰患者及家属,也不能及时取得患者及家属的信任与理解,往往会使简单的事情变得复杂,导致患者和家属的不满和投诉,甚至引起一些不必要的纠纷,给护士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与阴影。
另外年轻护士在焦虑,紧张,易怒,抑郁,恐惧,悲观,对前途无信心等方面要高于普通人群,令人担心。
1.2工作环境的特殊性急诊科意外死亡率高,斗殴,吸毒,酗酒和交通事故等现象多,面临人身伤害造成人身威胁,尤其是在夜间,急诊科护士被患者及家属谩骂,殴打,伤害的事例在媒体报道中屡见不鲜,急诊科护士最难保障的就是人身安全,还有社会上吸毒及劳教释放人员对急诊科护士的骚扰,使护士的心理压力大大增加,身心健康受到威胁,产生恐惧心理。
急诊护士工作压力源与应对策略研究
急诊护士工作压力源与应对策略研究一、绪论急诊护士是医院中工作压力较大的群体之一,他们在日常的工作中需要面对各种突发情况、病人的悲喜交集,以及常常加班的情况。
这些因素都会给急诊护士带来较大的工作压力。
本文旨在探讨急诊护士工作压力的主要来源以及有效的应对策略,为急诊护士的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建议。
二、急诊护士工作压力的主要来源1. 工作负荷过重急诊护士的工作涉及到对病人的快速诊断和护理,因此工作负荷是比较大的。
在繁忙时段,急诊护士需要同时照顾多名病人,处理各种急诊情况,这种高强度的工作压力是他们经常面临的。
2. 病人家属情绪不稳定在急诊科,护士不光要处理病人的情况,还需要应对病人家属情绪不稳定的情况。
病人家属的焦虑、愤怒等情绪会给护士带来额外的心理压力,增加了工作的难度。
3. 工作环境不稳定急诊科的工作环境通常是比较紧张的,随时都有可能发生各种急诊情况,护士需要随时保持警惕。
这种不稳定的工作环境也给急诊护士带来较大的工作压力。
4. 职业风险急诊科是医院中风险性较高的科室之一,护士们常常需要处理各种急危重症病人,面临着较大的职业压力。
在紧急情况下,护士需要做出迅速的决策,而这种决策可能会影响到病人的生命安全,这种职业风险也会给护士带来较大的心理压力。
三、急诊护士工作压力的应对策略1. 建立健康的工作生活平衡急诊护士在日常的工作中需要处理各种紧急情况,因此很容易出现工作生活失衡的情况。
为了缓解工作压力,急诊护士需要建立健康的工作生活平衡,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时间,有规律的饮食和运动,多参加一些放松身心的活动,如瑜伽、按摩等,以保持身心健康。
2. 加强团队合作在急诊科工作,护士们需要与医生、其他护士紧密合作,共同应对各种急诊情况。
加强团队合作可以减轻单个护士的压力,避免因为个人能力不足而导致工作失误。
护士们可以相互支持、相互学习,在团队中互相帮助,共同应对各种工作挑战。
3. 学习应对压力的技巧急诊护士需要学习一些应对压力的技巧,如呼吸放松法、积极心态培养等。
急诊护士的压力源分析及对策
急诊护士的压力源分析及对策标签:急诊护士;压力源;对策急诊科是抢救患者的第一线,是医院急,危,重症患者集中,抢救任务最重得科室,患者病情急且复杂,变化快,流动性大。
急诊护士面对紧张的院前,院内的急救工作,长期处于高压状态下,会导致护士身心健康状态不佳,从而影响护理质量。
因此,医院管理者要针对压力源制定相应的减压策略。
1一般资料对我院急诊科近五年三十五名护士调查发现:她们的健康状况较差。
其中两名护士得心脏病,四名护士高血压,三名护士腰椎间盘突出,五名护士失眠,神经衰弱,其余人员均不同程度的焦虑,易怒,神经质等亚健康状态。
2压力源分析2.1工作责任的压力急诊护士工作强度大,技术要求高,急诊科服务对象是各种急重症患者,病情复杂,且难以预料,要求护士不仅要有较高的技术水平,还要有应对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对病情变化能迅速的做出判断和处理。
患者发生病情变化,家属不能接受,将之归咎于医护人员,表示不满,甚至谩骂,殴打。
使护士时刻处于紧张状态,没有安全感,心理压力增加。
2.2工作环境的压力急診科是医院救治工作的前沿,24小时对外开放,频繁的人员流动,酗酒闹事,患者死亡后的哭闹,监护仪的报警声,使噪音不断,长时间的噪音导致护士出现耳鸣,易怒,头痛等症状。
严重创伤造成患者面目全非,断肢,内脏暴露等惨状,甚至生命的结束,给护士的感官及心理上造成刺激,长期处于这种不良刺激下,对护士身心不利。
院前急救护士风吹,日晒,救治环境复杂,面对吸毒,酗酒,暴力事件或者,人生安全得不到保障,规模小的医院没有担架工,护士还要承担担架工,使护士处于身心高压状态。
2.3职业损伤的压力急诊护士在参与各种抢救处置时都是在未明确诊断的情况下,频繁与注射器,刀片,缝针等锐器接触,容易受伤,遭受感染,另外面对患者,危急时刻顾不得防护措施而事后担心感染,也是压力源之一。
2.4轮班工作制的压力护士实行轮班制,不但要上白班,还要上夜班,导致生活不规律,生物钟被破坏,且不能尽到家庭成员的责任,久之,加重心理压力。
急诊护士的工作压力分析及应对措施
2 . 2 规范手术标本送检单: 病理单的填写一律由手术台的医
生负责 , 护士不得 随意更改 。规定用 蓝色钢笔字填写, 不允许 病 理单上有涂改及墨渍 、 血液 、 体液污染等情况。规定 填写项 目要齐全 , 同一手术 的不 同标本应 在病理单上分 别标记标本 序号, 且病理单上 的标本序号与标本袋上 的序号相对应 。
医技杂志 2 0 1 4 年 1 2 月第 2 1 卷第 1 2 期 J o u na r l o f P r a c t i c a l M e d i c l a T e c h n i q u e s , D e c e m b e r 2 0 1 4 , V o 1 . 2 1 , N o . 1 2
3 标 本 的 正 确 处 理 方 法
3 . 1 保 持标本 的完 蛰 l 生: 病理科 医生通 过观察组织细胞 的形
态变化来诊断疾 病的性质 , 有 的需 观察细胞 内成 分变化帮助 诊断, 所 以应保持细胞形态及细胞 内成分 的完整性 。因此 , 在
盛装送 检标 本过程中动作 要轻柔 , 避免挤 、 压、 搓、 捏 等动作 。
・
l 31l・
2 完善 管理 制度 2 . 1 落实 规章制度 : 加强标本 制度再 学习 , 尤其 是要严格 执 行查对制度 , 并落实 到实处 , 监督 医生 做好标本 的初 步处理 ,
2 0 c mx 2 8 c m; 2 8 c ex r 3 8 c m, 避 免将较 小标 本装 放入较 大 的 标本袋。若 为感染手术患者病理标本 , 则用红笔注 明[ 如人类
3 . 2 妥善 保管 手术中手术 标本 :对 于手术切 除数量 少的标
由于手术标本 的无可替代性和无可重复性 ,决定 了手术 标本管理的重要性 。若标本管理不 当会给病理诊断和临床诊 断带来极大困难 , 给患者带来严重损失。因此 , 在以患者为中
急诊科护士压力源的分析与对策
急诊科护士压力源的分析与对策摘要:选取本院,急诊科医学科的26名护理人员中,均在22-46岁,工作了3-26年,其中包括20个本科生,6个专科生,从多个角度研究,当工作压力强度超出了护士身心能力范围时,将破坏护士的心理健康,并反映出精力不集中,效率低、职业倦怠、容易兴奋、冲动、情绪不安、压抑、失眠等身心状况,需要进行心理调节。
关键词:急诊科;护士;压力源;应对策略前言:急诊是急救的第一站,病人的病情难以预测,病情变化快、重、易变性、认知水平、文化程度、心理性格、暴力和突发事件等。
其特殊的工作需求和工作环境对护理人员来说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长期的压力。
急诊科护士是一种高风险的职业,在高压力、高风险的压力下工作,会对身体和精神造成一定的影响。
一、压力源的概念压力源是一种内外环境的刺激,它会对人体内部的稳定性产生一定的干扰作用。
工作压力是一种社会应激源。
护士工作压力是指在护理工作中引起应激反应的因素。
李小宁等人发现,对工作中的失误是护理人员最大的压力来源;李小妹等人认为,护士的社会地位低下是临床护士的主要压力来源。
二、心理压力的来源(一)工作的特殊性1.急诊护患关系:与病人的交流是急救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在紧急情况下,由于病人病情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很难保证病人或家属对每一个细节都能及时、完整地掌握,因此,病人往往会盲目的支持、拒绝,很难实施知情同意。
此外,不同的背景、不同的时间、不同的病情,会让病人和病人的家人无法交流,也会让病人和家人感到不安。
而且,就算病人颠倒黑白,情绪失控,甚至破口大骂,护士也要保持镇定,让病人能够理解,帮助病人解决问题。
当护理人员不能被了解、受到威胁或受到情感伤害时,会有一种自卑感和不安全感,对工作的满意度会降低,进而导致精神崩溃。
再加上社会与理论更偏向于病人这一弱势群体,一些有偏见和不实的报导,助长了护患矛盾和纠纷的增加,导致病人对医务人员的不信任。
2.高专业素养:急诊护理工作复杂,病人众多,工作强度大,对护士的操作技能和应变能力都有很高的要求。
急诊科护士职业压力分析及预防对策
急诊科护士职业压力分析及预防对策摘要急诊科作为医院抢救患者生命的最前线,是急、危、重症患者最集中,抢救和管理任务最重要的科室。
由于科室工作性质的特殊性,急诊科护士不仅担任着繁重的工作,还必须承受非同一般的职业压力,长期在高风险的压力下,使机体经常处于应激状态。
大量研究表明,应激状态下会出现各器官功能障碍。
国外对职业工作疲溃压力的研究证明,各种职业中护士压力最大,高强度工作压力会使护士产生工作疲溃感,工作疲溃综合症是一种潜在的危险,可严重影响医疗护理质量。
现本文的主要目的是对急诊科护士所面临的各种职业压力进行分析,并对如何减轻压力及如何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进行分析。
同时就急诊科护士所面临的各种职业压力进行仔细分析, 并提出相应的防护措施。
以此促进急诊科护士在工作中要提高防范意识, 采用各种方式减轻各种职业压力。
最后对急诊科护士的职业压力进行探讨, 并能采取有效对策, 不仅有利于护士自身的身心健康, 更有利于充分提高工作效率。
关键词:急诊科护士,职业压力,对策第一章绪论1.1压力问题在职业安全已成为各行各业人员越来越关注的话题,尤其是护理人员。
而对于急诊科的护士来说,职业安全问题刻不容缓需要得到全社会人的关注和支持。
医院的急诊科是对外开放的窗口,病人的病情难以预料病情复杂,危、重多变;各类突发急危事件决定了急救工作的高强度和高压力,给急诊医护理人员带来一定的身心影响。
由于急诊科工作环境及服务对象的复杂性及特殊性,急诊护士不仅要消耗大量的体力,精神也时刻高度紧张状态,使急诊科护士的生活紧张、无规律,而且使其长期暴露于多种危险因素之下。
1.2医患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护士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对诊治应先急后缓,先重后轻的特点缺乏了解,加上护患关系建立时间短,常导致护患关系矛盾冲突。
1.3新技术、新设备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医疗仪器不断更新,新的抢救治疗手段层出不穷,对护士不断提出新的挑战,这就要求护士在紧张的工作之余还须努力学习,不断充实自己。
急诊护生的压力源及干预措施
提高病房、治疗室等的环境质量,例如保持清洁 、整齐,以提供一个舒适的工作环境。
提升职业发展前景
提供职业培训
为急诊护生提供各种职业培训机会,帮助他们提高技能水平,增 强职业竞争力。
制定晋升机制
建立健全的晋升机制,让急诊护生看到自己的职业发展前景,激 发他们的工作热情。
加强职业规划
为急诊护生提供专业的职业规划指导,帮助他们了解自己的职业 发展方向,制定合理的职业规划。
提高急诊护生待遇
提高工资待遇
合理提高急诊护生的工资水平,使其得到应有的报酬,增强他们 的工作积极性。
提供福利待遇
为急诊护生提供良好的福利待遇,如医疗保险、住房补贴等,以减 轻他们的生活压力。
给予表彰和奖励
对工作中表现优秀的急诊护生进行表彰和奖励,增强他们的荣誉感 。
加强自身心理素质培养
01
提供心理辅导
针对不同的压力源,应采取相应的干 预措施,如提供心理辅导、加强技能 培训、改善工作环境等。
压力对急诊护生的身心健康产生负面 影响,如导致焦虑、抑郁、睡眠障碍 等。
急诊护生自身也需要积极应对压力, 如通过锻炼、放松等方式来缓解压力 。
THANKS 感谢观看
焦虑
面对紧急情况和重症患者,护生 容易感到焦虑,担心自己无法处 理突发情况或不能满足患者需求
。
抑郁
工作压力、学习压力和人际关系压 力都可能导致护生感到抑郁,影响 其情绪和心理健康。
职业倦怠
长时间高强度的工作和情感投入可 能导致护生对工作失去热情和动力 ,出现职业倦怠。
对生理的影响
睡眠障碍
工作压力可能导致护生出现睡眠 障碍,如失眠、多梦、易醒等。
薪酬待遇低
急诊科薪酬待遇相对较低 ,使得护生对于自己的职 业前景感到担忧。
急诊科护士职业压力分析及干预措施研究
急诊科护士职业压力分析及干预措施研究急诊科护士是医院中最为忙碌和紧张的岗位之一,他们需要面对各种不同病情的患者,需要快速做出各种决策,为患者提供急救和治疗。
急诊科护士的工作压力也是非常大的,这种压力不仅来自于工作的繁重和复杂性,还来自于需要面对患者及其家属的情绪和压力。
本文将从急诊科护士工作压力的原因、表现以及干预措施等方面展开分析。
一、急诊科护士工作压力的原因1. 工作环境压力:急诊科护士在一个高压力的工作环境中工作,他们需要面对各种突发状况和急救情况,需要做出快速的决策和处理。
而且急诊科的工作氛围通常紧张,护士需要面对各种危机和急救场景,这种高压力的工作环境会对护士的心理和生理健康造成影响。
2. 工作任务多样性:急诊科护士需要处理各种不同类型和程度的病情患者,需要面对各种急诊情况,如意外伤害、急性疾病、心脏病等,这需要护士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应变能力,这使得他们的工作任务非常多样化,不断地面对不同的挑战和压力。
3. 患者情绪压力:急诊科护士需要面对各种急诊患者和其家属的情绪和压力,有些患者需要紧急救援,情绪非常激动和焦虑,这需要护士有足够的情绪管理和沟通技巧,来平复患者和家属的情绪,同时完成工作任务。
4. 工作时间压力:急诊科护士通常需要轮班工作,可能需要长时间工作,加班等,这会对护士的生理和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1. 情绪疲惫:工作压力大会导致护士情绪疲惫,容易焦躁不安,情绪波动大,缺乏耐心和耐心。
2. 身体不适:由于长时间的工作和高强度的工作,护士可能出现身体疲惫、肌肉酸痛、头晕眼花、失眠等身体不适症状。
3. 注意力不集中:由于工作压力大,护士可能出现工作注意力不集中,出现工作失误的情况。
4. 沟通困难:由于长时间面对各种急危重患者和家属,可能导致护士沟通技巧不佳,常常出现与患者和家属的沟通困难。
1. 提供心理支持:医院管理部门可以为急诊科护士提供心理咨询和支持服务,帮助护士排解工作压力,调整心理状态,减轻工作压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合医院急诊科护士压力源分析及应对措施探讨【摘要】急诊科是医院里重症患者最集中,病种最多,且抢救与管理任务最为重要的科室。
尤其是综合医院的急诊科设有全科、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等多种类型的专科诊室,在急诊科工作的护士,其工作压力非常大的,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非常多。
综合医院的急诊科工作可以说是整体的医院工作缩影,工作量大、环境危险等多种因素都会使在急诊科工作的护士产生极大的压力,如何正确对待各种压力源,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就综合医院的急诊科护士所面对的压力源以及所应当采取的应对措施进
行了相关探讨,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综合医院;急诊科;护士;压力源;应对措施
综合医院的急诊科室可以说是救死扶伤的重要科室,所面对的问题与压力非常大,尤其是在急诊科工作的护士,其工作压力更大。
护士是个神圣而光荣的职业,却充满艰辛,而且随社会发展,护士所面对的工作压力也越来越大。
急诊科室的护士所面对的突发事件比较多,工作量大,医患纠纷也比较多,所以急诊科的护士需要比其他科室的护士承受更多压力。
作为综合医院的急诊科临床护理工作管理人员,应当了解护士压力源,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应对,才是最为重要的问题。
1综合医院的急诊科护士工作压力来源
1.1工作内容急诊科的护理工作特点构成急诊科的护士相对其
他科室更加突出的压力源[1]。
相关研究资料表明,约50%综合医院
的急诊科护理工作者认为工作的负荷过大。
面对病情变化多样且来势凶狠的患者,作为临床抢救工作直接执行人员的急诊科护理工作者,要求护理人员在最短时间内以最快速度、最熟练技能与最有效措施配合医生对病人生命进行抢救,这无疑会给护士带来较大心理压力。
而且随急诊医学发展,各种设备与抢救仪器也不断引进,尤其急诊的管理理论与模式创新,这些都会给护士带来新的压力和挑战。
1.2家属行为在急救过程中,由于患者或者家属对疾病、环境、创伤等突发事迹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大都存在各种情绪的变化和精神紧张,因交流不够、时间紧迫,家属与患者在对治疗的效果不满意时,往往会迁怒于护理工作者,或在急救的过程中对医务人员技术水平与服务监督,或在病人死亡之后对工作者的抱怨,都会使护士感受到极大心理压力[2]。
相关资料指出,约48%急诊科的护士认为没有得到患者和其家属支持,在与他人发生冲突的时候,护士因为职业要求需要克制情绪,假如情绪长期受压抑,不能得到正常宣泄的话,就有可能造成护士的工作满意度降低。
1.3护士年龄与综合素质有研究调查表明,年轻护士在抑郁焦虑、强迫、偏执、恐惧等方面都明显高于普通人群。
综合医院的急诊科特殊工作性质造成护士队伍普通年轻化,年轻护士因为工作的年限短,对于复杂病情判断、特殊的事件应急处理方面,能力欠缺,同患者和家属沟通技巧较差,不能很好的协调各类不同的患者,往
往会使一些简单问题变得复杂,进而导致患者与家属不满,甚至引发纠纷,这会给护士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
2压力源的应对措施
2.1加强管理层支持,提高护士职业防护
2.1.1尊重和关爱护士作为管理工作者,一定要为护理工作人员创造出一个同事间能够友好合作、良好沟通的氛围,合理安排护士值班,有目的、有计划的对护士进行培训,使护士可以在比较轻松的环境中进行工作,进而减轻其工作压力[3]。
2.1.2创造良好工作环境,加强自身的防护严格相应的技术操作流程,使护士熟练掌握器械操作技术,同时进一步的强化护士法律意识,并完善医院的感染预防监督机制,以便最大限度避免或减少职业损伤对于护士身体健康所产生的危害。
2.1.3适当提高护士待遇,争取获取社会支持医院管理工作人员在进行经济分配的时候应当考虑技术要求、风险与工作压力等综合性的因素,对综合医院的急诊科护士待遇适当提高。
还应当通过多种社会舆论,来宣传护理工作人员的工作重要性,以提高护士社会地位。
2.1.4加强沟通、改善护士和患者的关系急诊科的护士在临床抢救过程中,应当注意关心患者,及时履行告知的义务,以便取得患者和其家属信任。
在突发情况出现时,应当具有良好自控能力,对患者耐心做好疏导工作,以免发生冲突。
2.2安排班次要合理根据综合医院的急诊科工作特点,应当适应
的增加护理工作者的编制,对繁忙时段的护理人员力量应当加强。
可以通过护士轮岗等方法充分发挥物力、人力最大工作效率,以减轻护士体力消耗,使其心理压力得到一定缓解[4]。
在人员的安排方面,应当注意新老的相互搭配,使得他们相互间能够取长补短、医院管理阶层应当给予人力等多方面支持,以使护士长能够根据工作情况进行相应排班,促进护士身心健康。
2.3提高护士的心理素质应当建立起以群体护士组成的支持系
统来缓解护士的心理压力,该支持系统是建立在同事间相互信任基础之上的,可以增加护士关注效率健康的一个渠道。
另外,可以通过提高急诊科的护士自我成就感等来减少其情绪障碍;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可以聘请相关专家对护士进行心理咨询与辅导,使护士可以有意识的培养健康人格、乐观精神,提高自身的应激能力。
3讨论
概括起来说,综合医院的急诊科护士,其压力源是多种多样的,有来自患者的,也有来自社会的。
面对多种压力源,医院管理层应当加强对护士的关注,提高其应对压力的素质,缓解其心理压力,提供多种条件为护士创造一个相对轻松的工作环境。
与此同时,护理工作者应当多学一些有关护理的知识,学会释放自己的情绪,正确面对急诊科的突发状况,促进护患关系的和谐,以保证医院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梁玉珊.综合医院急诊科护士压力源分析及应对措施[j].广
西医学,2009,31(2):294-296.
[2]李琼.山区基层综合医院急诊科护士压力源分析与对策[j].中外医疗,2011,30(17):148-148,150.
[3]吕冬梅.工作压力源类型及程度与急诊科护士健康状况相关性研究[j].护理研究,2008,22(36):3301-3303.
[4]刘丽,梁桂芳,李莎冬,等.急诊科护士压力源的分析与对策[j].国际护理学杂志,2008,27(6):574-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