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判断2

合集下载

生态学-2生物与环境

生态学-2生物与环境
生态学-2生物与环境
目录 CONTENT
• 生物与环境关系 • 生态系统 • 生物多样性 • 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 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
01
生物与环境关系
生物适应性
生物适应性是指生物在面对环境变化 时,通过生理、行为和生态的调整来 适应环境的能力。这种适应性是生物 长期进化的结果,是生物生存和繁衍 的关键。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
可持续发展的定义
01
满足当前人类需求,同时不损害未来世代满足自身 需求的能力的发展模式。
02
强调经济、社会和环境三者之间的协调发展,追求 生态、经济和社会的综合效益。
03
促进持久、公正和共同的发展,要求在发展过程中 实现公平性、持续性和包容性。
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维护生态平衡
01
保态系 统、物种和遗传资源免受破坏和丧失。
公众教育
通过教育和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对生 物多样性的认识和保护意识,鼓励人
们参与保护行动。
法律法规保护
制定相关法律法规,限制对生物多样 性的破坏和过度利用,对违法者进行 惩罚。
科研支持
加强科研支持,深入研究生物多样性 及其保护机制,为保护工作提供科学 依据和技术支持。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是持续而深远的,如气候变化可能导致某 些物种的灭绝,环境污染可能对人类健康产生严重影响。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生物进化的重要 驱动力,也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来源。 在长期进化过程中,生物通过基因突 变和自然选择,逐渐适应了特定的环 境条件,形成了独特的生理和行为特 征。
VS
02 遗传多样性
指种内基因的变化,包括种内 显著差异。

生态学-2_真题-无答案

生态学-2_真题-无答案

生态学-2(总分68,考试时间90分钟)一、填空题1. 生态系统的三大功能类群是______、______和______。

2. 在森林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主渠道一般为______食物链。

3. 生态金字塔可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三种。

4. 请把下图空缺部分填完整5. 生态系统中的物理信息一般包括______、______、______。

6. 生态系统包括______和______,生物成分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三大功能类群,非生物成分包括______、______及______。

7. 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根本来源是______。

8. 物种流是生态系统一个重要过程,具有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及______等特点。

9. 全球碳循环是一种______型循环,由于人类影响碳循环而产生的问题是______,进而产生______。

10. 生态系统都包括______、______两大组分,根据前者在生态系统中发挥的作用和地位分为______、______、______;后者包括______、______、______等。

11. 食物链可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三种类型。

12. 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是______和______。

二、判断题1. 生态系统的结构越复杂,物种数目越多,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这种自我调节能力是无限度的。

____A. 正确B. 错误2. 一个生态系统增加或减少一个物种对整个系统无影响。

____A. 正确B. 错误3. 数量金字塔有时会表现为倒金字塔形。

____A. 正确B. 错误4. 所有以植食动物为食的动物统称为一级消费者。

____A. 正确B. 错误5. 营养物质的含量是影响水生生态系统初级生产量的最重要因子。

____A. 正确B. 错误6. 能量在生态系统中传递的时候遵循热力学的第一和第二定律。

成人高考《生态学基础》(专升本)模拟试卷二

成人高考《生态学基础》(专升本)模拟试卷二

1. 【单选题】下列演替类型中不属于按演替进(江南博哥)程时间长短分类的是()A. 快速演替B. 原生演替C. 长期演替D. 世纪演替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考点】演替的基本类型【解析】按发生时间进程可分为:世经演替、长期演替、快速演替。

2. 【单选题】最耐旱,且由超旱生的灌木、半灌木或半乔木占优势所组成的地上不郁闭的生物群落是()A. 稀树草原B. 草原C. 荒漠D. 苔原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考点】荒漠生物群落【解析】荒漠是地球上最耐旱,是超旱生的灌木、半灌木或半乔木占优势的地上不郁闭的一类生物群落,主要分布于亚热带干旱区,往北可延伸到温带干旱区。

3. 【单选题】下述四种生物构成的生态系统中,哪种营养结构的生态系统最稳定()A.B. 甲→乙→丙→丁C.D.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考点】食物网【解析】食物网在自然界普遍存在,一个复杂的食物网是使生态系统保持稳定的重要条件,一般说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抵抗外力干扰能力就越强,食物网越简单,生态系统就容易波动和毁灭。

4. 【单选题】根据植物开花对日照长度的反应,可将植物划分为()A. 阳性植物、阴性植物、耐阴植物B. 长日照植物、短日照植物、日中性植物C. 陆生植物、湿生植物、水生植物D. 热带植物、温带植物、寒带植物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考点】生物与日照长度【解析】根据植物对日照长度的反应,可把植物分为:长日照植物、短日照植物、中日照植物。

5. 【单选题】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生物群落组成成分的是()A. 动物B. 植物C. 微生物D. 土壤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考点】生物群落的概念【解析】群落指在一定时间内生活在某个地区或物理空间内的许多生物种群所组成的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整体。

以及区域内生活着的生物群落,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

6. 【单选题】按环境的性质可将环境分成()A. 人类环境、生物环境和自然环境B. 自然环境、半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C. 土壤环境、水域环境和气体环境D. 宇宙环境、地球环境、区域环境、微环境和内环境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考点】环境的类型【解析】按环境的性质可将环境分为:自然环境、半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2024年高考生物二轮专题《生态环境》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训练及解析

2024年高考生物二轮专题《生态环境》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训练及解析

专题09 生态环境目录一、题型解读二、热点题型归纳【题型1】措施思路类【题型2】原因分析类【题型3】说明依据类三、最新模考题组练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环境保护的压力也随着而来,生态安全直接影响着人类的生存空间、生命的延续等,因此高中阶段培养生态意识,积极参与环境保护是成为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

分析近几年的高考生物试题,“自然生态系统的研究”“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农业”真实科研、生产生活情境为载体,考查“种群和群落的结构功能”“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工程项目研究”等核心知识,成为高考生物试题的必考的热点。

非选择题常见的考查形式有措施思路类、原因分析类和说明依据类。

【题型1】措施思路类【典例分析1】(2023·辽宁·统考高考真题)迁徙鸟类与地球上不同生态系统、当地生物多样性和人类文化的时空关联,诠释了“地球生命共同体”的理念。

辽东半岛滨海湿地资源丰富,是东亚—澳大利西亚水鸟迁徙通道中鸟类的重要停歇、觅食地,对保护生物多样性具有全球性的重要意义。

回答下列问题:(5)为稳定发挥辽宁滨海湿地在鸟类迁徙过程中重要节点的作用,应采取(答出两点即可)等措施,对该区域湿地进行全面的保护。

【提分秘籍】措施思路类方法突破:为解决某个具体问题而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法,常见的设问方式有“措施是……”、“方案(方法)是……”、“思路是……”、“设想是……”。

其中措施方案类答案必须具有可操作性,但要求简洁明了。

思路设想类答案开放性比较大,创新性比较强,不用写出具体操作,只要提供解决问题的想法就行。

【变式演练1-1】(2023·湖北·统考高考真题)我国是世界上雪豹数量最多的国家,并且拥有全球面积最大的雪豹栖息地,岩羊和牦牛是雪豹的主要捕食对象。

雪豹分布在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国家和地区,是山地地区生物多样性的旗舰物种。

随着社会发展,雪豹生存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威胁因素,如栖息地丧失、食物减少、气候变化以及人为捕猎等。

第2章生态知觉理论 - 世界大学城

第2章生态知觉理论 - 世界大学城
广场上的喷泉、活动雕塑、飘动的彩旗等
(8)整体性强的形态易成图形
(9)奇异的或与众不同的另类形态易成为图形
(10)有意义的形态更容易成为图形
有些图形有明确的意 义,观察者一眼就能 看出它是什么;
而有些图形意义模糊, 不同观察者可能对其 作出不同的解释。
格式塔的组织原则——群化原则
•邻近原则——刺激在空间和时间彼此接近时,
图a表示在一定范围内同种元素 均匀分布的平衡态,面对这些 均布同质的散点人们一般没有 多大兴趣去多看多想;
图b出现了数目不等的元素相聚 的非平衡态,聚合成群的元素 易被感知为整体,犹如宇空中 的星云、草原上的蒙古包群或 田野上的村落。
邻近法则
邻近原则
• 当我们看一系列类似物 体时,我们倾向于以彼 此距离很近的一些组或 者集来感知它们。
格式塔心理学诞生于1912年,是现代西方心理学主要流 派之一,兴起于德国,后来在美国广泛传播和发展。 格式塔学派的代表人物
韦特海默
(MaxWertheimer)
(1880 ~ 1943) 苛勒(Wolfgang Kohler)
(1 88 7 ~ 1 9 6 7)
勒温Kurt Lewin
(1890 ~1947)
• 理论核心:人的心理 发展(或认识发展) 从婴儿开始直到成人
都是他与外部物质世 界相互作用的结果。
• 提出一般发展原则是 组织、平衡和适应。
格式塔(gestalt)知觉理论
• 基本观点: 知觉的整体性 同型论 场作用力
格式塔(gestalt)知觉理论
1.知觉的整体性
• 认为人的知觉经验是完整的格式塔,不能人 为区分为元素。
• 群化原则——当我 们自然而然的进行 观察时,知觉具有 控制多个刺激,使 他们形成有机整体 的倾向。这种使多 个刺激被感知为统 一整体的控制规律 通常称为群化原则。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第二讲考点二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和稳定性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第二讲考点二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和稳定性

考点二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和稳定性1.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信息:在日常生活中,一般将可以传播的消息、情报、指令、数据与信号等称作信息(1)信息的种类(根据生态系统中传递信息的载体不同分)①物理信息:通过物理过程传递的信息。

如光、声、温度、湿度、磁力、动植物的形态、体色等。

来源:无机环境或生物本身联系生活:短日照植物黄麻(开花需要短日照),黄麻是为了收获茎秆剥取纤维用于纺织麻袋,若将黄麻北移到山东种植,开花会推迟或不开花,产量提高。

(我国位于北半球,越往北每天日照时间越长)②化学信息:生物在生命活动过程中,动植物体内产生一些可以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具有挥发性)——信息素,如植物有机酸、生物碱等代谢产物,以及动物性外激素等。

注意:无机环境可发出物理信息和化学信息,如一些营养物质发出的化学信息(如臭味吸引蜣螂)③行为信息:动物通过特殊表现或特殊行为在同种或异种生物之间传递信息,即生物的行为特征可体现为行为信息。

如蜜蜂跳舞、鸟类的“求偶炫耀”、乌贼喷墨等。

【重在行为、较特殊】(2)信息的来源:生物或无机环境(3)信息的方向:信息传递往往是双向的,也有单向,并且决定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方向和状态(4)信息的范围:种群内部个体和个体之间,种群和种群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

即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区别:生存斗争类型→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共同进化类型→不同种生物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注意:多细胞生物体细胞间的信息传递是个体内的信息传递,不属于生态系统功能中的信息传递】归纳:信息可在哪些层次进行传递?细胞内部各部分之间、个体的细胞与细胞、种群内的个体与个体、不同种群之间、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延伸:①生态系统中各种信息的作用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制约,互为因果的②所有的信息最终都是经由基因和酶的作用,并以激素和神经系统为中介在生物中体现出来的③信息传递的过程:信源(信息产生)→信道(信息传递)→信宿(信息接收),阻碍其中任一环节均不能实现信息传递④判断生态系统信息类型的方法(1)涉及声音、颜色、植物形状、磁力、温度、湿度这些信号,通过动物的感觉器官,如皮肤、耳朵、眼或植物光敏色素、叶、芽等感受上述信息,则判断为物理信息。

新环境保护法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2)

新环境保护法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2)

新环境保护法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2)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1、排污单位应当按国家有关规定和监测规范安装使用监测设备,保证监测设备正常运行,保存原始监测记录。

( ×)2、国家要求企业事业单位投保环境污染责任保险。

(×)3、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其他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将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的排污情况记入社会诚信档案,及时向社会公布。

( ×)4、对依法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建设项目可不征求公众意见。

(√)5、依照法律规定征收环境保护税的,不再征收排污费。

(√)6、负责审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部门在收到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后,应当全文公开。

(×)7、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对国家环境质量标准中未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地方环境质量标准。

(√)8、国家对严重污染环境的工艺、设备和产品实行淘汰制度。

(√)9、国家实行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和考核评价制度。

(√)10、施用农药、化肥等农业投入品及进行灌溉,应当采取措施,防止重金属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环境。

(√)11、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每年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或者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告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

(√)12、对未取得排污许可证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可直接拘留其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

(×)13、新《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自2015年1月1日起施行。

(√)14、排污单位不公开或者不如实公开环境信息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公开,处以罚款,并予以公告。

(×)15、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环境污染公共监测预警机制,组织制定预警方案。

(√ )16、新《环境保护法》规定了保护环境是国家的基本国策。

(√)17、编制开发利用规划,可不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18、企业事业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制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报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审查。

生态文明考试题库及答案

生态文明考试题库及答案

生态文明考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1. 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理念是什么?A. 绿色发展B. 循环经济C. 可持续发展D. 资源节约答案:A2. 下列哪项不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A. 保护生态环境B. 促进经济发展C. 减少能源消耗D. 增加工业产出答案:D3. 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是什么?A. 经济增长B. 社会进步C. 环境友好D. 资源高效利用答案:C4.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原则是什么?A.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B. 经济优先发展C. 资源无限利用D. 环境为经济发展让步答案:A5.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首要任务是什么?A. 经济发展B. 环境保护C. 社会稳定D. 文化繁荣答案:B6. 以下哪项不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要求?A. 资源节约B. 环境友好C. 经济高速增长D. 社会公平答案:C7. 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手段是什么?A. 法律手段B. 行政手段C. 经济手段D. 所有以上手段答案:D8.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长远目标是什么?A. 实现经济现代化B. 实现社会现代化C. 实现生态现代化D. 实现文化现代化答案:C9. 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主体是谁?A. 政府B. 企业C. 公民D. 所有以上答案:D10.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什么?A. 科学发展观B. 和谐社会理念C. 可持续发展战略D. 绿色发展理念答案:D二、多选题(每题3分,共15分)1. 生态文明建设包括以下哪些方面?A. 生态保护B. 经济发展C. 文化繁荣D. 社会进步答案:A, B, C, D2. 以下哪些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原则?A.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B. 经济优先发展C. 资源节约D. 环境友好答案:A, C, D3. 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包括以下哪些?A. 环境友好B. 资源高效利用C. 经济高速增长D. 社会公平答案:A, B, D4. 以下哪些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要求?A. 资源节约B. 环境友好C. 经济高速增长D. 社会公平答案:A, B, D5. 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手段包括以下哪些?A. 法律手段B. 行政手段C. 经济手段D. 社会手段答案:A, B, C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1. 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是绿色发展。

生态学2

生态学2

值得强调的是: (1)仅从多样性指数和均匀性分析只能说 明组成群落的种类与各个种的个体数比例 这一群落结构特征,并不能说明群落的性 质。 (2)这里所说的多样性指数不是针对群落 的全部有机体而言,而是用于研究某一类 型或类群有机体。它仅仅是一个分析群落 种类结构的工具,主要用于生态学比较。
(五)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和群落的稳定性 一般情况下,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或 复杂性与群落的稳定性有关。一个群落 的种类越多,其中各种生物的关系越错 综复杂,群落就越稳定。
三、竞争对群落结构的影响
种间竞争往往出现在生态位很接近的种类之 间,即以同一方式利用相同资源的物种集团。 食物限制种团:竞争的资源主要是食物;
基底限制种团:竞争的资源是生存的基底。
竞争的作用:竞争导致生态位的分化,降低了
竞争紧张度,使群落中更多的物种共存。
四、空间异质性对群落结构 的影响
空间异质性(spatial heterogeneity):群 落空间环境中各个部分性质不同的程度。 空间异质性程度越高,意味着更多的小 生境存在,从而可以维持群落有更多的 种类生存。
2、环境稳定性理论:
热带水体温度高而且恒定,广温 种和狭温种都可以在这里发展,由于竞 争激烈,进化的较快,因而物种多样性 丰富;而温带高纬地区由于冰川灾难, 只有能迁移并在新群落中有竞争力的种 才能存活下来。
深海海域(多样性高)与浅海海域(多 样性低)。 3、稳定时间假说:
浅海:环境波动剧烈,没有出现小生 境的特化,种类数目少; 深海:环境稳定,有足够的时间适应 特殊的小生境和资源;食物数量 少,动物密度低,种间竞争弱。
(二)群落的物种多样性
物种多样性:反映群落中物种的多寡 (丰度)和分布状态(均度)。包括群落 中物种的丰富性和异质性两个内容,群 落物种多样性是群落组织的独特特征。 一般群落中物种越多,多样性指数越高, 物种多样性还与群落中物种的均匀度有 关系。

生态文明建设试题整理2

生态文明建设试题整理2

《生态文明建设》测试题1、资源和环境是经济社会( B)发展的物质基础和保障,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资源和环境的支撑。

A、全面B、可持续C、又快又好D、协调2、建立和完善环保立法和独立执法监察体制体系建设.加快环境保护立法、执法、监督的动态机制体系建设,建立和完善环保独立执法监察体制体系建设,把人和自然关系纳入制度化、( C )轨道。

A、民主化B、规范化C、法制化D、有序化3、循环经济的特征是(B)。

A、能量梯次使用B、以上都是C、物质闭路循环D、以上都不是4、(B)的核心是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A、低碳发展B、绿色发展C、循环发展D、生态发展5、( A)作为当代乃至我们长期追求的目标,受到全世界不同制度国家的普遍关注,成为时代潮流。

A、生态文明B、生态文化C、生态和谐D、生态精神6、“生态文明是自然、人、社会价值的生态定位和选择”是以下面哪个视角在对生态文明进行界定?(B)A、世界演化图景的视角B、价值论视角C、社会文明的研究视角D、文化形态的视角7、2008年1月29日,胡锦涛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C)次集体学习时间明确强调“贯彻落实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必须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相协调"。

A、四B、二C、三D、五8、以下哪项不属于生态环境问题的特征?( B)A、艰巨性B、人文性C、长期性D、复杂性9、发展低碳经济,需要在哪个方面彻底转型?( B)A、两者都不是B、两者都是C、经济结构D、能源结构10、生态修复的基本形式是( B)A、生物修复B、植物修复C、物理与化学修复D、以上都是11、(A )是尊重自然、保护生态的强烈的精神信仰,是一种理性的、具有生态智慧的信念。

A、生态精神B、生态文明C、生态和谐D、生态文化12、“生态文明要求转变传统工业化生产方式,提倡清洁生产"属于下面哪个层次?(A)A、生产方式层次B、物质层次C、生活方式层次D、以上都不是13、通过认识和实践,形成(D)和生态相结合的生态化理论。

2024年初中生物中考一轮精准复习二:生态系统和生物圈

2024年初中生物中考一轮精准复习二:生态系统和生物圈
食物链
食物网
太阳
太阳能
呼吸作用
单向
递减
特别提醒研究能量流动的意义(桑基鱼塘、生态农业的生态学意义)(1)合理调整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2)实现对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能量的利用率。(3)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环保无污染。
3.物质循环(1)概念:生态系统中的某种化学元素能够从无机环境开始,依次经过 、消费者、分解者,又再次归还到无机环境中的过程,叫做 ,如碳的循环。 (2)分析无机环境中的碳以二氧化碳的形式经过植物的 进入植物体内,将二氧化碳转化为含碳的有机物;植物被消费者取食,有机物转入动物体内,植物和动物经过 ,将有机物转变为二氧化碳;生产者和消费者死亡后,被分解者分解,碳再次回到无机环境中,如此,实现了碳的循环。
生产者
物质循环
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学法指导: 物质循环示意图中各生态因素的判断方法: 1、所有成分都指向的是无机环境。 2、与无机环境有双向箭头的是生产者。 3、其他生物成分都指向的是分解者,另外的是消费者。
4 .有毒物质的富集现象 土壤、水、空气等环境中的重金属等有毒物质一旦进入生物体内,不易被生物分解,生物体也很难将这些有毒物质排出体外,这些有毒物质会通过 不断积累。在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的生物,其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就越 。
C
10.(2023滨州)位于山东省境内的黄河三角洲,拥有多个湿地生态系统。2022年11月举行的《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凝聚各方共识,推进了全球湿地保护合作。图1是黄河湿地生态系统部分物质循环示意图,图2表示其中某条食物链中四种动物相对数量,图3是其中某条食物链的能量流动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并回答问题。
B
1.古诗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其中不乏与生命现象相关的佳句,下列诗句中,不能体现非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的是( )A.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B.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C.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D.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

《生态工程》章末综合检测(二)

《生态工程》章末综合检测(二)

第二章生态工程(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近几年,我们的许多城市规划者,在制定城乡发展规划和经济发展规划时,都十分重视环境保护和建设。

例如,退耕还林,退牧还林,扩大城市绿地面积和立体绿化,发展生态旅游。

在发展农业生产方面,不仅强调种植业和林业同时发展,还强调大力发展养殖业和兴办沼气站。

领导们的这些决策和做法,较突出地体现了他们哪种意识的增强()A.遗传学B.经济学C.法治D.生态学解析:因为城市规划者的这些决策和做法,突出体现了生态学原理,故他们的这些决策体现出他们生态学意识的增强。

答案:D2.生态工程的优点是()A.遵循自然界物质循环的规律B.防止污染C.少消耗、多效益、可持续D.经济效益高解析:生态工程建设的目的就是遵循自然界物质循环的规律,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防治环境污染,达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同步发展。

与传统的工程相比,生态工程是一类少消耗、多效益、可持续的工程体系。

答案:C3.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下列哪些措施()A.从现在起,严禁砍伐森林B.大量开采矿产资源,发展工业生产,提高综合国力C.保护与人类共存的生物D.各国独立处理酸雨、气候变暖等问题解析:保护与人类共存的各种生物是维护物种多样性、提高生物圈的抵抗力稳定性,是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共同提高的前提条件。

答案:C4.在自然条件下,下列不符合生态系统正常发展方向的是()A.物种组成多样B.营养结构复杂C.功能完善D.食物链缩短解析: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化、功能完善化和营养结构复杂化,可增加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有利于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而人为的缩短食物链,如围湖造田等,会引起生态系统的破坏,不是生态系统发展的正确方向。

答案:D5.设计良性循环的农业生态系统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A.充分利用自然界的物质和能量B.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C.尽量减少有害生物的种类D.提高沼气池的转化效率解析:良性生态农业是最大限度提高物质和能量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增加生态系统稳定性。

新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期末复习判断题专项测试(二)

新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期末复习判断题专项测试(二)

新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期末复习判断题专项测试(二)姓名: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班级: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群落里的各种生物与环境中的非生物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一个整体,叫作生态系统。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2.我们目前面临的环境问题有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3.刚加热过的金属勺,不可以直接用手触摸,以免烫伤手。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4.沉在水底的物体和浮在水面上的物体都受到浮力的作用。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5.体积相同的铁块和石头浸没在水中时,铁块受到的浮力较大。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6.北冰洋上的冰山很大很重,所以会沉入海中,只有小块的冰才会浮在海面上。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7.冬天,用手摸铁块感觉很冷,是因为铁块导热性能比较好。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8.一杯水在100℃沸腾后,继续加热,温度保持不变。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9.热量总是从温度低的地方传递到温度高的地方。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10.绿豆种子发芽可以不需要阳光,绿豆苗的生长也不需要阳光。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11.“曹冲称象”就是利用浮力原理。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12.我们只要在水里溶解一些物质,马铃薯就能在这种液体中浮起来。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13.站在瓷砖上感觉比毛毯上凉是因为瓷砖温度比毛毯低。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14.货船从长江进入大海,船身会上浮一些,但受到的浮力不变。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15.水在加热过程中重量和体积都发生了变化。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16.传热性能好的材料,保温性能也一定好。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17.潜水艇通过改变重量实现在水中的沉浮。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 第23章第二节 生态系统概述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  第23章第二节  生态系统概述

B.沼泽是典型的淡水生态系统
C.一块农田中的农作物可看做一个生态系统
D.过度放牧会破坏草原生态系统
C A
B B
1、 (2011·成都)下列不能称为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D
A一片草原
B 一片农田 C一个池塘 D一群蜜蜂
2、(2019·成都)在草原上,兔吃草,兔又会被狐狸和鹰 捕食,这四种生物中属于生产者的是 B
A.兔 B.草 C.狐狸 D.鹰
3.(2017·成都) 生态系统已成为当今生物学家日益重视的研究领域 ,下图表示一个生态系统是由 生物和非生物环境组成的,其中,非生物 环境包括空气、土壤、温度和 阳光 等因素 ,它们为生物的生命活动提供必要的物质 和能量。 (2)上图的各种生物成分中,绿色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 生产 者,腐生性的细菌和 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 分解 者。 (3)非生物环境中的二氧化碳主要是通过植物的 光合 作用进入生物体的。而植物 、动物的 呼吸 作用以及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又可以使二氧化碳返回到非生物环境中 。
森林生态系统
海洋生态系统
荒漠生态系统
一片农田
一座城市
一片池塘
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
大气圈下层 岩石圈上层
整个水圈
包括所有生活在地球上的生物及其生活的环境
二、生态系统由生物和非生物环境组成
草本、灌丛、乔木 黑尾鹿
狼、美洲虎
生物
动物 植物
印第安人 细菌、真菌等生物
细菌、真菌等
阳光、空气、水等 非生物环境
该生态系统中生物部分可以分为哪几大类呢? 各类生物在生态系统中起着什么作用呢?
绿色植物 生产者 动物 消费者 细菌、真菌 分解者
利用光能制造有机物, 为各种生态系统中各种 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

景观生态学2名词解释+简答

景观生态学2名词解释+简答

名词解释景观:景观是由相互作用的生态系统镶嵌构成,并以类似的形式重复出现、具有高度空间异质性的区域。

生态学干扰:干扰是群落外部不连续存在,间断发生因子的突然作用或连续存在因子的超“正常”范围波动,这种作用或波动能引起有机体或种群或群落发生全部或部分明显变化,使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发生位移。

斑块及斑块动态:斑块泛指与周围环境在外貌或性质上不同,并具有一定内部均质性的空间单元。

如植物群落、湖泊、草原、农田和居民区等。

斑块动态是指斑块内部变化和斑块相互作用导致的空间格局及其变异随时间的变化。

景观多样性:指由不同类型的景观要素或生态系统构成的景观在空间结构、功能机制和时间动态方面的多样性或变异性。

它反映了景观的复杂性程度。

景观异质性:景观内部事物或者其属性在时间或空间分布上的不均匀性或非随机性特征。

侧重于三方面:空间异质性、时间异质性、功能异质性。

景观结构:景观组成单元的类型、多样性及其空间关系。

如,景观单元面积、形状和多样性,它们的空间格局以及能量、物质和生物体的空间分布等。

尺度推绎:利用某一尺度上所获得的信息和知识来推测其它尺度上的特征,或者通过在多尺度上的研究探讨生态学结构和功能跨尺度特征的过程。

景观变化:受人类和自然干扰,景观不断变化。

景观指数:指高度浓缩景观格局信息,反映其结构组成和空间配置某些方面特征的简单定量指标;适合定量表达景观格局和生态过程之间关联的空间分析方法。

内缘比:斑块周长与斑块面积之比,指斑块的边缘效应。

景观格局:指某特定尺度上景观的空间结构特征,是大小和形状各异的景观要素在空间上的排列形式,或景观要素的类型、数目以及空间分布与配置等。

复合种群:是由空间上彼此隔离,而在功能上又相互联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亚种群或局部种群组成的种群缀块系统。

生态流:观中的能量、养分和多数物种,都可以从一种景观要素迁移到另一种景观要素,表现为物质、能量、信息、物种等的流动过程。

干扰:是一个偶然发生的不可预知的事件,是发生在一定地理位置上,对生态系统结构造成直接损伤的、非连续性的物理作用或事件。

3.1群落与非生物环境组成生态系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生物浙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2

3.1群落与非生物环境组成生态系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生物浙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2

一、生态系统 1.概念 指一定空间和一定时间内,由 群落和非生物环境 所构成的一个生 态学功能系统。 2.类型 自然生态系统、人工生态系统。 3.基本功能 物质循环、 能量流动 和 信息传递 是生态系统的三大基本功能。
二、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成分
1.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类型
特征
代表类群
地位和 作用
2.总结生态系统各组成成分的相互关系
据图可知: (1)非生物环境是生态系统中生物群落的物质和能量的最终来源。 (2)生产者是生态系统中唯一能把非生物环境中的物质和能量转变 成生物体内的物质和能量(有机物及其储存的化学能)的成分,因此, 可以说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石。 (3)从理论上讲,消费者的功能活动不会影响生态系统的根本性质, 所以消费者不是生态系统必要的基础成分,但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生 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是紧密联系、缺一不可的。
(4)如果一个生态系统中没有分解者,动、植物的遗体 和动物的排遗物就会堆积如山,生态系统就会瓦解和崩 溃。因此,从物质循环角度看,分解者在生态系统中是 不可缺少的。 (5)生产者和分解者是联系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的两 大“桥梁”;生产者与各级消费者以捕食关系建立的食 物链和食物网是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渠道。
异养生物
分解者
能将动、植物的残 体、粪便和各种复 杂的有机物分解为 生产者 能重新利 用的无机物的异养 生物
主要包括细菌、 真菌,也包括腐 食动物和某些原 生动物
是生态系统中 不可缺少 的 组成成分,促 进生态系统中 有机物的分解
2.各级消费者 直接以植物为食的植食动物属于 初级 消费者;以植食动 物为食的肉食动物属于 次级 消费者;以次级消费者为 食的大型肉食动物属于 三级 消费者。
解析:组分1为生产者,组分2为分解者,组分3为消费者,生态系统 的组成成分除了生物成分,还包括非生物成分;某些自养生物也可 能是原核生物,如蓝细菌、硝化细菌等,因此如果组分1是生产者, 那么组分1代表的不一定是真核生物;消费者可加快生态系统的物 质循环,帮助植物传粉和传播种子,而组分2为分解者;生产者能将 无机物转变成有机物,消费者能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分解者 能将动植物遗体、残骸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因此在该生态 系统中,组分1生产者、组分2分解者、组分3消费者是紧密联系、 缺一不可的。

人教版新教材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二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考点梳理

人教版新教材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二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考点梳理

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二第三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一、生态系统的构造1.概念:在肯定的空间内,由生物群落和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

2.生态系统的类型: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生态系统两类。

2.生态系统的构造——组成成分:生产者:将太阳能固定在它们所制造的有机物中,是生态系统的基石。

自养生物都是生产者。

主要是绿色植物,但菟丝子等不是生产者。

消费者:通过自身陈代谢,将有机物转变为无机物,加速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有助于植物传粉和传播种子。

主要是动物,但秃鹫、蚯蚓等属于分解者。

分解者:将动植物的遗体残骸和动物的排遗物分解成无机物。

硝化细菌属于自养生物,属于生产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阳光、水、空气、无机盐等。

是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的根原来源。

生产者和分解者是联系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的纽带。

3、生态系统的构造——养分构造(1)食物链(捕食链)①概念:生态系统中各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形成的一种联系。

②特点:起点是生产者,为第一养分级;终点是最高养分级。

只包含生产者和消费者。

③养分级与消费者级别的关系:消费者级别=养分级级别-1。

(2) 食物网①概念: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很多食物链彼此相互穿插连接成的简单养分构造。

②形成缘由:生态系统中,一种绿色植物可能是多种植食性动物的食物,而一种植食性动物既可能吃多种植物,也可能被多种肉食性动物所食。

③特点:同一种消费者在不同的食物链中,可以占据不同的养分级,某一个养分级也会有不同的消费者。

(3) 食物链和食物网的作用: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淌的渠道。

(4) 简单的食物网是使生态系统保持相对稳定的重要条件。

一般认为,食物网越简单,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的力量越强。

二、生态系统的功能——能量流淌1. 能量流淌的概念: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

⎧⎪源头:太阳能—⎨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途径:食物链和食物网—⎨ ⎪⎩形式:有机物中的化学能—太阳能→有机物中的化学能→热能⎧⎪形式:最终以热能形式散失—⎨ ⎪⎩过程:自身呼吸作用2. 能量流淌的过程:第一养分级的能量流淌:消费者的能量流淌输入 转化 传递 散失3.能量流淌的特点:(1)生态系统的能量单向流淌——由于捕食关系不能逆转,能量只能从第一养分级流向其次养分级。

生态学-2剖析

生态学-2剖析

第一章绪论地球约形成于46亿年前。

形成蛋白质和能够自我复制的核酸分子,这就是生命的开始,这一过程大约发生在35亿年前。

大约在4亿年前,绿色植物登陆成功。

生态学定义:字意上看,生态学是关于居住环境的科学。

德国博物学家E.Haeckel,1866,《普通生物形态学》:生态学是研究生物在其生活过程中与环境的关系,尤指动物有机体与其他动、植物之间的互惠或敌对关系。

(适宜:生态学是研究生物及环境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这里生物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及人类本身,环境指生物生活中的无机因素、生物因素和人类社会共同构成的环境系统)美国生态学家W.P.Odum(1956):生态学是研究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科学。

在其《生态学》(1997):综合研究有机体、物理环境与人类社会的科学。

中国生态学会创始人马世骏(1980):研究生命系统与环境系统之间相互作用规律及其机理的科学。

研究对象:从分子到生物圈都是生态学研究的对象(生物大分子—基因—细胞—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景观—生物圈)。

生态学设计的环境也非常复杂,从无机环境(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环境(植物、动物、微生物)到人与人类社会,以及由人类活动所导致的环境问题。

生态学的形成与发展:生态学的萌芽时期(公元16世纪以前);生态学的建立时期(公元17世纪至19世纪末)(1859年达尔文《物种起源》问世,促进了生物与环境关系的研究);生态学的巩固时期(20世纪初至20世纪50年代);现代生态学时期(20世纪60年代至现在)。

现代生态学发展:1.研究层次上向宏观和微观两极发展现代生态学的研究对象,已在宏观方向上扩展到生态系统、景观与全球研究。

……。

在微观方向上也取得了不少进展,近年来还出现了分子生态学等新的分支学科。

2.研究手段的更新20世纪40年代:“一只生态学工具箱”。

现代生态学研究:野外自计电子仪器(测定光合、呼吸、蒸腾、水分状况、叶面积、生物量及微环境等);同位素示踪(测定物质转移与物质循环等);稳定性同位素(用于生物进化、物质循环、全球变化等);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用于时空现象的定量、定位与监测);生态建模(从生态生理过程、斑块、种群、生态系统、景观到全球)等技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013年9月,国务院印发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大气十条”),提出了综合治理、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技术创新、调整能源结构、严格节能准入、完善环境政策、严格依法监管、统筹区域治理、建立应急体系、明确各方责任10条35项综合治理措施。

(1.0分)
我的答案:正确√答对
2.智能环保是利用互联网技术、物联网技术、云计算技术、智能地理信息技术、一体化遥感监测技术、大数据技术、环境模型模拟技术,在各种环境监控对象或物体中嵌入传感器和装备,通过超级计算机和云计算将环保领域物联网整合起来,在大数据处理基础上以更加精细和动态的方式使环境监测、环境应急、环境执法和科学决策更加有效,实现全天候的实时监测、全面监控、应急预警、高效指挥,保证对环境的管理及时有效。

(1.0分)
我的答案:正确√答对
3.在环境标准执行上,国家环境保护标准优先于地方环境保护标准执行。

(1.0分)
我的答案:正确×答错
4.“互联网+”是运用现代电子信息技术和日益发展的互联网平台,使传统行业与互联网进行有机融合,利用互联网在资源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现代通信技术融入环境、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各个领域,进而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

(1.0分)
我的答案:正确√答对
5.臭氧层遭到破坏,会使地面受到紫外线辐射的强度增加,给地球上的生命带来很大的危害。

(1.0分)
我的答案:正确√答对
6.《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是迄今为止最重要的国际环境公约。

(1.0分)我的答案:正确√答对
7.中国倡导的生态文明成为全球治理理念的转折点,生态文明首次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指明了未来演化的方向并勾画出了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图景,是从理论到实践的系统性创新。

(1.0分)
我的答案:正确√答对
8.管仲学派把天、地、人看作一个有机的整体,认为天地人有共同的基本生存法则,其以“人与天调”、“天人相因”为基础的生态智慧,对我们今天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1.0分)
我的答案:正确√答对
9.自然保护区是指依法对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等保护对象所在的陆地、陆地水域或海域,划出一定面积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

(1.0分)
我的答案:正确√答对
10.生物多样性减少将严重破坏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基础,影响生态系统的功能、气候、土壤肥力、空气、水和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及其他活动,直接影响人类的文化多样性。

(1.0分)
我的答案:正确√答对
11.“互联网+”指的是“互联网+某一个行业”。

(1.0分)
我的答案:正确×答错
12.生态文明把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共同发展摆在首位,合理地调节人类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循环、能量变换与信息交换和生物圈的生态平衡,按照生态规律进行生产,在维持自然界再生产的基础上考虑经济的再生产,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同步的发展。

(1.0分)
我的答案:正确√答对
13.核能发电是利用核反应堆中核聚变所释放出的热能进行发电的方式。

(1.0分)
我的答案:正确×答错
14.生态文明观是指人类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以及由此引发的人与人的关系、自然界生物之间的关系、人与人工自然的关系以及人的身与心(我与非我、心灵与宇宙)的关系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是在这种立场、观点和方法指导下人类取得的积极成果的总和。

(1.0分)
我的答案:正确√答对
1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施行后,加大了对排污费的征收。

(1.0分)
我的答案:正确×答错
16.物联网是利用感知技术与智能装置对物理世界进行感知识别,通过网络传输互联,进行计算、处理和知识挖掘,实现人与物、物与物信息交互和无缝链接,实现对物理世界实时控制、精确管理和科学决策。

(1.0分)
我的答案:正确√答对
17.我国的《“十三五”规划纲要》《能源技术革命创新行动计划(2016—2030年)》《“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国家环境保护“十三五”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十三五”发展规划》等文件,就大力发展我国的科学技术提出了目标。

(1.0分)
我的答案:正确√答对
18.物联网是指在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的基础上,将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射频识别装置、激光扫描器、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等装置)与互联网结合起来而形成的一个巨大网络。

(1.0分)
我的答案:正确√答对
19.我国的《农业物联网区域试验工程工作方案》《“十三五”规划纲要》《全国农业现代化规划(2016—2020年)》等文件,提出了大力发展智能农业。

(1.0分)
我的答案:正确√答对
20.能源是工业的粮食,是国民经济的命脉。

(1.0分)
我的答案:正确√答对
21.在十七大报告中,谈到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时,把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列在第一位。

(1.0分)
我的答案:正确√答对
22.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不需要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外部环境,世界和平与发展也不需要中国的绿色发展。

(1.0分)
我的答案:正确×答错
23.林地是指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的沼泽地、湿原、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静止或流动,或为淡水、半咸水或咸水水体者,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水域。

(1.0分)
我的答案:正确×答错
24.国际环境法作为调整国际自然环境保护中的国家间相互关系的法律规范,是国际社会经济发展与人类环境问题发展的产物。

(1.0分)
我的答案:正确√答对
25.《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指出,总体目标是到2035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体系基本形成,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明显提升。

(1.0分)
我的答案:正确×答错
26.环境风险是指在经济建设和生产及相关环节中,所遭遇的突发性事故对环境产生破坏、损失乃至毁灭性作用等不利后果的事件的发生概率。

(1.0分)
我的答案:正确√答对
27.战略环境影响评价是指用科学的方法、程序和工具,在国家或地方制定政策、规划、立法、经济发展和资源开发计划前,充分考虑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为产业结构调整、布局和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为政府的重大决策服务所开展的环境影响评价。

(1.0分)
我的答案:正确√答对
28.从能源的消耗来看,服务业的能源消耗远远高于工业。

(1.0分)
我的答案:错误√答对
29.酸雨会使土壤酸性增强,导致大量农作物与牧草枯死,破坏森林生态系统,使河水、湖水酸化成为“死河”、“死湖”,渗入地下使地下水长时期不能利用;严重侵蚀桥梁楼屋、船舶车辆,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1.0分)
我的答案:正确√答对
30.生态工业化道路是资源节约的、环境友好的发展之路。

(1.0分)
我的答案:正确√答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