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的公民参与(1)
2024-2025学年人教版高一政治(必修2)一周一练同步练习:政府:民主监督:守望公共家园
民主监督:守望公共家园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1.某市确定引进一个重大化工项目,预期投产后将为该市增加可观的GDP,但决策未经环保部门的评估。
市民王某实地调研该项目,同时给政府有关部门打电话反映看法并质疑市政府的决策程序。
王某的做法A.充分利用了舆论监督这一最为有效的监督方式B.是主子翁意识的体现,负责任地行使公民监督权C.说明拓宽民意反映渠道是实现科学决策的重要前提D.是在主动参与民主管理,不因人微言轻放弃监督权【答案】B2.指尖一动,随时随地就能与政府部门互动,工作进度看得到、能监督。
这样的变更,源于某地推出的一项重要举措——“微信问政”。
随着一条条发出的微信得到回复,一个个反映的问题得到快速解决,慢慢地,群众适应有事说事,没事不扰。
可见,“微信问政”A.便利了公民行使基本民主权利B.成为公民监督政府的最有效手段C.开拓了公民行使监督权的新渠道D.扩大了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答案】C3.公示制是拟任人选在经过组织考察并确定了拟任职务之后,再向社会公布;而预报制是考察对象在组织考察之前,就向社会公布,并且将考察的各个进程都提前预报,公之于众,以便征求群众看法。
任前公示制度的实行有利于①激发人民群众参政议政的热忱②确保组织人事部门决策的科学性和正确性③在很大程度上避开出现用人失误④从机制上保证选用干部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⑤公民行使对干部的任免权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⑤C.②③④⑤D.①②④⑤【答案】A4.2024年11月16日,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民事审判法官公开开庭审理一起合同纠纷案,拉开了安徽法院第三方评价庭审活动序幕。
当天安徽全省法院有37件参评案件在中国庭审公开网上直播。
由第三方评委对各参评案件的庭审质量根据具体的评价标准进行打分和评价,让公众通过微博、微信等渠道以看得见的方式“旁听”案件整个审判过程。
这种做法①敬重了公民的知情权和监督权,能有效监督司法权力的运行②激发了公民参与民主管理的热忱体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本质③创新了庭审公开方式,有利于增加司法民主和提升司法公信力④有利于公民全程参与人民法院的审判过程而保证公正司法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A5.近年来,随着国家惠农政策力度不断加大,一些村干部滥用权力、贪污腐败等现象也随之滋生。
网络技术时代的公民政治参与
关键词 : 网络技术 ; 政治参与 ; 公 民 摘 要: 随着互联 网的迅猛发展和 网络信 息技术对我国民主政治发展 的渗透 , 公民通过互联网 进行政治参与的方式 日益兴盛 , 并且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公 民往往通过 网络参政议政、 网络 民主监督等方式进行制度 内 政治参与 , 亦或通过参与 网络群体性事件等方式进行制度 外的政
第1 3 卷
第4 期
河 北 联 合 大 学 学 报 ( 社会科学版 ) J o u r n a l o f H e b e i U n i t e d U n i v e r s i t y (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E d i t i o n )
涵” 。李祥认为 : “ 网络政治参与发 生在 网络空间,
开放性 , 相对而言网络空间的 自由度更高 , 自由的网
络容易造就公 民 自由、 平等的人格。互联 网不但给
政府提供 了舆论平台, 同时也为 网民提供 了表达利 益诉求、 评价政策 的平台。这极大地提高了公 民进 行政治参与的能力 , 激发 了参与政治的热情 , 一定程 度上改变着政府的执政理念和方式。
制 民主下的种种条件 限制 , 使公 民直接的参 政议 政 话 , 向政府提 出某项要求和建议 , 或参与政府的某项 成为可能。公民在家中坐在 电脑前就可以参与讨论 选举与决策 ” 。 美 国学者科恩认为 , “ 如果一个社 或者决策制定过程 。 会不仅准许普遍参与而且鼓励持续 、 有力 、 有效并 了 3 . 参与结果的高效性 网络的开放性和便捷性缩小 了地区间的距离。 国家政策法规的出 台、 重大决定的产生过程 的层次 不断减少 , 从 而使政治参 与 的效 能得 到很 大提 高。 这其中, 网络上公 民巨大的舆论参与作用不可小视。 些典型 的实 例可 以见 证 网络参 政 的高效 化 , 如
互联网时代我国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对策研究
互联网时代我国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对策研究作者:吴淑逸高云来源:《西部学刊》2021年第03期一、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相关概念公民政治参与是政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政治学研究的重点对象。
关于公民政治参与的定义,学术界有很多说法,在国内有代表性的为北京大学教授王浦劬的观点:“政治参与是指普通公民通过各种合法方式参加政治生活并影响政治体系的构成、运行方式、运行规则和政策的过程的行为”[1]。
本文公民政治参与的定义也基于此。
近年来,学者对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研究亦有很多,但多数都是基于公民政治参与概念进行后续阐述。
李斌从利益驱动的角度认为网络政治参与就是特指各种政治参与主体借助互联网进行利益表达、参与决策从而影响政治过程的行为[2]。
房正宏结合政治参与的概念认为网络政治参与首先是合法的,其参与主体以网络为参与平台,通过现实世界和虚拟空间两个向度实现政治参与,并试图影响政府、集体和社会公共机构的决定及其活动的政治行为就是网络政治参与[3]。
另外,还有学者对网络政治参与的要素进行分析。
郑兴刚认为网络政治参与就是指网民以信息为媒介、以网络空间为载体所进行的旨在影响政治过程的政治行为,其中网络政治参与的主体是网民,其客体是电子政府或现实中政治系统的政治过程,其参与途径是互联网,其参与形式多样化[4]。
通过对不同学者关于网络政治参与的概念解释界定的比较分析,并结合政治参与的概念,本文认为网络政治参与就是公民通过网络表达自己的诉求,又因为自己的意见对政府机关的民主决策、制度制定等产生一定影响的政治行为。
探究互联网背景下公民政治参与的应对之策,只有区分网络政治参与和平常网络活动的不同以及关联,理清其规律和特点,才能依法有效推进我国公民的网络政治参与。
二、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方式在互联网普及以前,公民政治参与的方式大多为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具体表现为通过选举投票、竞选、听证会、民主评议会、信访、向人大代表及政协委员反映、拨打政府热线电话等,这种传统方式的政治参与具有程序繁琐、政府主导性过强、公民可操作空间相对较弱的缺点,使得公民政治参与难度较大。
数字时代公民参与与政治合法性的研究
数字时代公民参与与政治合法性的研究在数字时代,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人们的信息获取和共享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这种变革促进了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形式和方式的创新和多样性,越来越多的人通过数字社交工具表达自己的观点,并积极参与对公共政策的讨论和决策。
数字化的信息基础设施使得政治社会的边界变得越来越模糊,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途径也日益丰富,这对政治合法性的研究提出了新的挑战。
数字时代的公民参与是一种非常具有挑战性的现象。
数字技术的应用使得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形式和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数字技术的应用可以促进民主政治的发展,也可能损害政治体系的合法性,甚至产生威胁政治稳定的风险。
在数字社交工具的帮助下,公民可以通过数字平台表达自己的意见,这些数字信息的传播和互动具有高度的公共性和即时性。
数字时代的公民参与的一个重要特征是群众性,普通人通过社交网络等数字工具表达真实的想法和诉求,这些诉求可能会与政治精英的主张相悖,从而对政治稳定产生深远的影响。
数字时代的公民参与对政治合法性产生了重大影响。
一方面,数字时代的公民参与可以促进政治的合法性。
数字技术的应用使得公民参与政治决策更加便捷和直接,促进实现政治的民主化和合法性。
数字技术的应用可以使得公民对政治消息的获取更加快捷和及时,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媒体渠道,使得政治的知情权得到增强,从而促进政治的合法性。
数字化的社交媒体等工具也为政治决策的透明性创造了条件,为公民开展全面监督提供了便利。
另一方面,数字时代的公民参与也可能损害政治合法性。
公民在数字社交工具上过度发表诉求和意见,或者使用虚假言论散布谣言,可能会对公共秩序和社会稳定产生不利影响。
此外,数字社交工具的使用也可能对个人隐私和信息安全带来潜在威胁,这也会对政治的合法性和稳定性造成不良影响。
因此,数字时代的公民参与需要制订有效的政策制度和监管机制,维护政治的合法性和稳定性。
首先,政策制度需要加强对数字社交媒体等工具的监管和管理,压制谣言和虚假言论的传播。
电子政务环境下政策的公民参与
电子政务环境下政策的公民参与一,电子政务的含义电子政务作为电子信息技术与管理的有机结合,成为当代信息化的最重要的领域之一。
所谓电子政务,学者认为,就是应用现代信息和通信技术,将管理和服务通过网络技术进行集成,在互联网上实现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优化重组,超越时间和空间及部门之间的分隔限制,向社会提供优质和全方位的、规范而透明的、符合国际水准的管理和服务。
二、电子政务对政府民主决策起推动作用1、电子政务拓宽了民众参与政府决策的范围电子政务为公民参与政府决策提供了新渠道、更多决策信息,降低了决策参与的经济成本,而且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决策的积极性2、电子政务增强了决策参与者意思表达的真实性电子政务之所以能增强决策参与者意思表达的真实性,是因为电子政务能为参与者提供安全的决策参与环境。
网络具有隐蔽性和虚拟性,公民可以通过匿名的方式在电子决策中自由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意见,而不用担心由此带来的政治迫害,减少了公民政治参与政府决策的不安全感,增强了公民意识表达的真实性。
3、电子政务有利于政府决策的民主监督政府上网之后,由于信息的公开和信息的自由传播,代议机构、监督部门和广大民众可以更容易地知道政府的决策程序、决策过程、决策内容以及决策的实施效果。
电子政务的网络平台是天生的民主派。
若是没有网络,有价值的批评建议可能不会提出来。
这无疑将对决策者施加巨大的压力,促使他们进行民主决策。
三、网络是公民参与政策制定的桥梁网络使人们可以摆脱地域疆界的限制,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利益要求。
“在线参与”将成为网络时代政治活动的主要方式之一。
网络的开放性使得政府部门的信息共享成为可能。
1.网络增强公民的民主意识和参与意识网络与其他传播媒介的一个主要区别在于传播权力的普及。
一般来说,报纸、广播、电视等大众传媒为社会权力系统所控制,而社会主流文化形态往往反映的是某种占据统治地位的思想观念,与主流社会不同的思想观念很难得到表达。
网络就像没有守门人的论坛,被称之为“自由的信息公社。
网络言论自由
一、网络言论自由概述(一)网络言论自由的界定如今整个世界已经进入信息时代,人们实现了通过飞速发展的网络平台在全球范围内即时运用各种网络工具公开发表自己的想法和见解。
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变得异常活跃。
可见,网络言论自由是在网络环境下的新发展,是言论自由的一种表现形式。
网络言论作为公民言论的一种新的表达形式,具有交流便捷、促进信息透明化,促进自由、追求真理,深化民主,打击腐败等特征,逐渐成为我国公民日常生活中言论自由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今整个世界已经进入信息时代,人们实现了通过飞速发展的网络平台在全球范围内即时运用各种网络工具公开发表自己的想法以及见解。
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变得异常活跃。
可见,网络言论自由是言论自由在网络环境下的新发展,是言论自由的一种表现形式。
(二)互联网言论自由的特征第一,广泛性。
一是享有网络言论自由的主体十分广泛即由于计算机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利用互联网获取各种信息资源,相互交流;二是网络言论主题内容广泛即人们进入网络可以无所不言。
第二,隐密性。
网络言论的匿名性特征实质上是一种法律之外的保护,这种保护会极大的减少表达者在表达时的后顾之忧[1]。
第三,迅捷性。
即新的网络交流工具的出现,使人们一改传统书信,电报等通讯方式,几乎可以足不出户或者通过手机就能够随时随地进行信息交流。
第四,非理性。
在虚拟网络中,网民通常不会使用自己的真实身份,在发表言论时常常基于当时对某一主题的感性认识,有时甚至是盲目的,这种缺乏理性判断而又激烈的情感宣泄其结果往往具有伤害性,因此也容易产生不良的社会影响。
二、我国网络言论自由法律规制现状及缺陷(一)我国网络言论自由法律规制的现状目前,我国比较重要的有关法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办法》,《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互联网著作权行政保护办法》等。
(二)我国网络言论自由法律规制的主要缺陷1,从立法角度看,立法层次低,制定主体混乱。
互联网时代公民政治参与探析
互联网时代公民政治参与探析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公民政治参与越来越多地进入了网络空间。
互联网时代的公民政治参与,不仅涉及到网络空间的运用,而且还牵涉到公民政治理性、政治参与主体性等方面。
本文将就互联网时代公民政治参与的特点、优势、存在问题以及所需改进进行探析。
互联网时代的公民政治参与的最显著特点就是利用了信息技术的优势,使公民的政治参与更加便捷、快速、高效。
此外,还有以下主要特点:1. 线上线下融合的参与形式。
互联网时代的公民政治参与既可以在线上进行,比如通过互联网发表意见、参与网络投票等,也可以在现实生活中进行,比如参加游行集会、签名支持等。
2. 大众化的参与主体。
网络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了平等的政治参与机会,任何一位公民不论年龄、性别、地域背景、职业等都可以通过互联网参与政治活动。
3. 注重个体参与的权利保障。
互联网时代公民政治参与强调个体的政治权利和利益保障,民主决策和公正执行等环节都更加注重公民个体的意见和要求。
4. 支持多元化的公民政治表达。
互联网时代的公民政治参与允许不同层次的参与者以各种方式自由表达意见和主张。
同时,多种政治动员和表达形式又使公共空间更加富有活力。
1. 扩大公民参与范围。
互联网的广泛普及使得广大人民群众可随时随地参与公共政治事务的讨论和互动,从而扩大了公民的政治参与范围。
2. 提高政治参与效率。
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可以快速、及时地收集、处理和分析大量的信息,做出决策和部署,从而提高公民政治参与的效率。
3. 提升政治参与水平。
互联网时代强调公民政治参与的主体性和参与意识,使公民成为更加理性和精通公共事务的普通人。
4. 加强政治参与的制度保障。
与传统的政治参与方式相比,网络化的公民政治参与方式可以更方便地向国家提出合法要求,并得到更好的保障,从而加强公民的政治参与权益。
三、存在的问题互联网时代公民政治参与比较新颖,也存在着一些问题,综合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民意审核机制不完善。
网络道德建设中公民参与的对策初探
才 礼仪 之邦 , 有着完 善的 自我价值体 系与社 地 参 与 民 主政 治 , 能 更 好 地 表 达 自 己本
会道德标准 , 中国人的精神 文明在社会发
展 进 程 中 一 直 有 着 不 可 忽视 的 重 要 地 位 。
三 、公众 参 与的 网络 道 德 建设 对策 初探
无 论 大 众 传 媒 所 传 播 内容 的 道 德 与 否 , 无 论 所 传 播 渠道 的合 法与 否 , 关道 也 相 德 事 件 的 报道 对 受 众 的 思 想 道德 观念 和 行 为 的 影 响都 日益 深 远 , 因而 对 媒 体 来 说 , 在
对话与交往 , 广泛表达个体 或群体的意见、
对 公 共 事 务做 出独 立 于 公 共 权 力领 域 之 外 的理 性 判 断 、 挥 舆 论 的批 判功 能 、 督 公 发 监
二 、 网络道 德 建设 中公 民 参 与 为政府应该是大众传播素养重塑的最主要 的意 义剖析
网络 媒 体 对 于 相 关社 会道 德 事 件 的 报 网络时代 , 公众参 与民主意识的增 强, 在各 道 , 因为其报道方式、 报道 内容 、 报道 角度 、 种 传 播 媒 介 的不 断 改 进 以及 广 泛 运 用 中 , 报道途径等 方面的不同 ,而期 间公 民参与 我 们 也开 始 看 到 了一 些社 会道 德 的 负 面 事 的 程度 对 于 社 会 主 义 核 心价 值 体 系 的建 立 件 , 对 于道德建设越来越 多地提 出了 自 并 己 的 看 法 。 因此 , 何 在 网 络 道 德 建 设 中 如 有着 多 方面 的影 响 。 能 否 有效 遏 止 不 良道 德行为的发生 , 引导 公 众 树 立 正 确 的 价 值 体 现 公 民参 与 的 有 效 性 , 值 得 我 们 深 思 观 , 而 整 体 促 进 社 会 道 德 文 明 建 设 的 不 是 从 的 问题 。 断完 善 ,网络 媒 体 所 担 当的 角 色是 不容 忽
论网络环境下政策制定与公民参与
种 传播 方 式能 使众 多人 口可 以如 此 自由地 交 换 思
网络作 为人类 进 入 信 息 时 代 的一 种 标 志性 信 息 想 。在 网络 上 , 何 人 都 可 以 自 由地 交 换 各 自 的信 任
[ 稿 日期 】 20 — 9 1 收 05 0 — 4
・
“
【乍 简 介 】 韩兆柱(95 ) 燕 山大学文法学院教授 , 生导师 ; 1者 1 一 男。 6 硕士 王磊(99 男, 1 - 7 一) 燕山大学文法 学院法学硕士研究 生.
一
的政 治运 行过 程 。在 网络 化 时代 , 网络将成 为公 民参
与政策 制定 的重 要 渠 道 。 网络 环 境 下 的公 民参 与政
策 制定 是 指公 民借 助 网络 表达 自己 的政治 意愿 , 参与
政 策制 定 的一 种政治 行为 。 …
二、 网络 : 民参 与 政 策 制 定 的桥 梁 公
层层 过 滤而 造成 的 信 息 失 真 。 网络 作 为新 的 政 治参 比特 曾科 学 地 预 见 , 息 时 代 将 是 参 与 式 民 主 的 时 信 与手段 具 有很 大 的威 力 , 有力 地推 动着 公众 与政 府 代。当前网络的普及 与发展开辟 了民主参 与的广 阔 它
官员 的直接 对话 , 加快 政 府 信 息 公 开 的步 伐 , 大 公 空间。网络使人们可以摆脱地域疆界的限制, 扩 自由地 民参 与政 策制 定 的广度 和深 度 , 提高 了 政策制 定 的 民 表达 自己的 意见 和 利 益要 求 。“ 线参 与 成 为 网 在 将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维普资讯
攮夯
科版 0 0 _ 2 年I 笋 卷) 第3 l 期
网络环境下公民的政治参与问题探讨
略》 中主要论述了以下观点 : 民参与是信息时代 公
政治社会生活 中不可缺少 的一部分 ,是政府和公
共管理者必须面对 的环境和情形 。公共管理者对
公民参与行动的任何 回避和无视态度都是不现实
的。公民参与必然深度地影响甚至改变公共管理
者制定政策和从事管理的方式。
理 论探 讨
当代社科视野 21 年第 5 01 期
实意义 。
关键词 : 网络环境
政治参与 网络 民主
20 年 6 , 08 月 胡锦涛 总书记来到人 民网“ 强
一
国论坛” 与网民们进行在线交流 , 这是 中国最高领 导人首次与 网民在线互动 。胡锦涛说 :网友们提 “ 出的一些建议 、 意见 , 我们是非常关 注的。我们强 调以人为本、 执政为民, 因此想 问题 、 作决策、 办事
众的智慧 。通过互联网来 了解 民情 、 汇聚民智 , 也
是一个重要的渠道。 2 1 ”00年 2 2 月 7日, 进入“ 两 会” 召开的倒计时阶段 , 在众多百姓迫切的关注与
希冀 中,温家宝总理接受 了中国政府 网与新华网 的联合专访 , 通过互联 网与网民在线交流 , 提前为
“ 两会” 预热 , 这场专访源自被公众称为“ 两会前夕一场 情, 都需要广泛听取人 民群众 的意见 , 集中人 民群
、
网络参政 的内涵
要 了解网络参政 的内涵 ,首先必须了解政治 参与的含义。杨光斌认为 , 政治参与是指“ 普通公 民通过一定方式去直接或间接影响政府的决定或 与政府活动相关的公共政治生活的政治行为。它 是政治权利得以实现的重要方式 ,反映着公 民在
理 论探讨
当代社科视野 21年第 5 01 期
浅议互联网对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双重影响
、
互联 网对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积极作 用
由于我国传统的政治参与渠道狭窄、 成本高昂等诸 多局限性 , 更是因为现代互联网具有的诸多鲜明的技术
特征, 才使得互联网极大地促进 了当代我国公民政治参
l l
I
响。 摘要: 政治参与是现代民 主政治的重要内 容之一。互联网 时代, 政治参与也深受互 联网的影
l 当 前, 互联网 凭借鲜明的 技术 特陛, 对我国 公民的 政治 参与产生了 积极和消 极的双重影响。 关键词: 互联网; 政治 参与; 双重影响
李 作者及单位 : 杨超 ,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 2 0 1 0 级硕 士研 究生。研究方向: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例如网络投票和网络信访公民可以已经建立的制度化的政治参与渠道主要有人民代表大会利用互联网进行投票进行信访活动这样不仅节省时间制度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信成本而且省去了交通住宿餐饮等一大笔开支相比现访制度等这些制度为我国的政治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场投票和传统信访来说成本更为低廉效果更为显著
此而更加愿意参与到普通的政治生活中来。
( 二) 互联 网拓宽了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渠道
信息的获取更为方便快捷 , 实现对政治生活的知情权。
其次 , 互联网降低了公民政治参与的活动成本。传统的 政治参与往往囿于时间、 地点、 精力、 物力、 财力等 因素的 限制 , 参与成本居高不下 , 互联网则突破 7B - , / 空的限制 , 节省了公众参与的物力财力等成本。人们利用互联网足 不出户便可以参与政治 , 原本高昂的参与费用最小化, 参
一
治的, 因素。政治参与意识受到公民对 自身政治参与 效能评估的影Ⅱ 向 , 即如果公民认为自身政治参与能够发 挥出应有的作用, 则参与意识就会提升 : 如果认为没有发 挥出应有的作用 , 则参与意识就会下降。参与意识高涨 , 公民就倾向采取积极主动的政治参与行为; 反之 , 参与意
公民网络政治参与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当前存在的五类问题当前互联网已经成为中国公民传递信息、表达意见、评论时政、释放情绪的一个主要渠道,网络政治参与对政府行为的影响越来越显著。
网络参与作为一把双刃剑,在提升政治参与质量、促进政治参与发展的同时,也有可能给政治参与在未来的发展带来许多消极影响。
因此在肯定其积极的作用的同时,也应看到其暴露出的问题。
一是互联网本身具有的局限性决定了其在政治参与中的无序性的特征,存在着公民非理性政治参与的可能性。
互联网本身就具有虚拟性与隐蔽性的特点,使"网络政治参与"具有非正式性、渗透性特征,这极有可能导致公民网络参与的欺骗化与非法化。
匿名性和隐蔽性被有效地结合起来,使得网民能以"隐形人"的身份在网上自由操作,大大减少了其政治参与的不安全感,进而容易摆脱现实社会的规范,放纵自己的行为。
二是互联网带来了网络话语权的巨大差距,没有能充分反映社会各阶层的声音造成政治参与的不均衡。
现代信息技术的使用与占有通常使年龄偏大、家庭收入和受教育程度低的人在互联网的使用上都处于弱势地位。
据有关资料显示,在我国网络参与的主体80%以上都是年龄35岁以下的中青年,而且主要聚集在发达城市。
农村与城镇在互联网使用上的差距较大,目前74.9%的网民都居住在城镇,城镇居民的互联网普及率是27.3%,农村仅为7.1%。
理论上平等的网络政治参与权利和机会在实际上呈现出严重的不平等状态。
此外,网络还创造了一个僵硬的阶级壁垒,使受到良好教育和未受到良好教育者阵线分明,从而造成社会断裂,危害社会稳定。
三是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情绪化和网络参与的"多数人暴政"问题。
网络空间是个体自由表达的舞台,有些人可能会把自己一些情绪化的见解发布到博客或论坛中,有些是非常具有煽动性的,很容易感染大量读者,从而形成一种网络主体的"集体癫狂",给正常的政治行为与决策带来很大压力。
这种"多数人暴政"即舆论暴力会严重侵犯个体权利和个体利益。
网络背景下公民参与权的行使
1-2 内容:
⑴ 公民参政权:国民参加国家政治的权利,包含政治权利和政治自由。 ⑵ 公民司法参与权:公民以个体或者其形成的相关组织直接的参与司法活动,从而对人民 法院和人民检察院在审理案件及检查监督等诉讼过程中的行为产生影响与制约的权利。
⑶ 公民行政参与权:公民通过合法途径参加社会公共决策和行政管理活动以及参与行政程 序的权利。
1、存在代表性结构失衡。目前我国的网络民意还只是代表了小部分人的意见,不能代表全 部的民意。 ①年龄结构上,老龄人口比例过低
3-5 网络背景下公民参与权行使的困境
③城乡结构上,网民中农业人口比例偏低
②职业结构上,网民中学生群体占比最高
3-5 网络背景下公民行使参与权的困境
2、滋生无序政治参与。无序的网络政治参与使得网络可能成为“历史上存在的最接近真 正的无政府主义状态的东西。
网络背景下公民参与权的行使
公民参与权 概述 公民参与权的必要性和 理论基础 网络环境下公民参与权 的行使 概述 公民网络参与权的优化 公民网络参与权的法律 保障
一、公民参与权
1-1 概念:
所谓“参与权”,主要是指公民依法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 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的权利。
3-3 网络背景下公民行使参与权的现状 - 国外现状
国外学者对于公民网络参与的研究是基于网络政治研究的理论框架之下: 1、网络政治的基本理论 - 简单的说网络政治的研究对象是互联网与政治的关系,包括网络对种种政治行为 的影响和发生在网络空间的政治问题。 2、网络政治参与 - 互联网在促进在线社区的成员参与政治讨论,表达个人权利和利益方面的作用是巨大的, 但这种在线社区的讨论更多的是以问题为导向的,而不是以政党忠诚为导向的。 3、网络民主 - 西方学者围绕网络民主(电子民主)对实现直接民主的和普遍的政治参与的可能性进行探讨。 而对于互联网对民主起到了积极还是消极作用,西方学者存在争议。 4、电子政府 - 是指应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向公民提供政府信息和服务。 5、网络公共领域 - 学者争论的焦点在于网络能否实现哈贝马斯所建构的公共领域,热点问题主要围绕网络 公共领域的存在及其作用展幵。
网络公民参与的发展研究
图 1中 国网 民规模 与 普 及 率
网 络信 息技 术 的 不 断 发 展 大 大 地 提 供 了 公 民新 行 为 的 可 能性 . 种 论 坛 、 客 、 博 、 时 通 信 软 件 等 新 手 段 为 我 各 博 微 即 国公 民参 与 打 开 了新 的 路径 。 出于 各 种 现 实性 因素 的 考 虑 , 需 要 加 大 对 我 国 网络 公 民 参与 展 开 研 究 的 力度 , 重新 打量 现
会 , 也 是推 进 我 国政 治 文 明 建设 发 展 的题 中之 义 。 这
关键词: 网络 ; 公民参 与; 民主
中 图分 类号 : 9 3 C 1 文 献 标 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8 7 4 (0 2 _ 4 1 0 0 1 0 — 5 0 2 1 )o - 0 - 3 0
相 比 . 在 的上 网用 户 人 数 是 当初 的 8 8 , 联 网普 及 率 现 2倍 互 达 到 3 - 中 国 网 民规 模 和 互 联 网普 及 率 都 保 持着 快 速 增 8 %. 3 长之 势 ( 1① 巨大 的 网 民规 模 和 较 高 的 网络 普及 率 为 网 图 )。 络 公 民参 与 提供 了 良好 的 基 础 。
网 用 户人 数 等 都呈 现 爆 炸 式 发展 。 截至 21 年 l 01 2月 3 1日.根 据 中 国互 联 网信 息 中 心 发 布的《 2 第 9次 中 国互 联 网 络 发 展 状 况 统 计 报 告 》 我 国 Iv , P4
互 联 网 本 身 具 有 开 放 、 等 、 效 、 享 和虚 拟 等 特 性 , 平 高 共 这 就使 得 与 传 统 的公 民参 与相 比 。 网络 公 民参 与在 方 法 、 载 体 、 度 、 效 和 范 围等 方 面上 均 有 所 不 同 。 有 自己 鲜 明 的 频 时 具
公共政策制定中公民网络参与研究
公共政策制定中公民网络参与研究公共政策制定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环节,其决策过程需要充分考虑公民的利益和意见。
在信息化时代,公民网络参与成为一种重要的参与方式,通过互联网平台,公民可以就公共政策提出建议、表达意见,从而促进政府更加民主、透明的决策过程。
本文旨在探讨公民网络参与在公共政策制定中的作用,分析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1. 提供更广泛的参与渠道传统的公共政策制定往往只能通过公开听证会、问卷调查等方式进行公民参与,但这些方式受到时空限制和参与门槛较高等问题。
而公民网络参与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允许更多的人参与到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中,提供更广泛的参与渠道,真正做到了“人人参与”。
2. 促进政府决策的民主化和透明化公民网络参与能够促进政府决策的民主化和透明化,使政府在决策过程中能够更多地听取民意,采纳更多的建议和意见。
在互联网上,公民可以直接向政府提交建议、意见,政府也可以通过互联网发布相关政策文件和决策理由,向公众公开政策制定的过程和结果,使政策制定更加民主和透明。
3. 提高政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通过互联网平台,公民可以更便捷地获取政策信息,进行研究和讨论。
在政策制定的过程中,政府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向公民提供相关数据和政策论证,公民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对政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进行评价和研究,从而提高政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二、公民网络参与在公共政策制定中的现状与问题1. 网络参与的公众认知与参与意愿不足虽然互联网在中国得到了快速发展,但在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参与却仍然是一个小众行为。
很多公民对于互联网参与政策制定的方式和途径并不了解,也没有意识到自己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参与政策制定。
2. 公民网络参与的平台建设和治理存在问题目前,虽然政府搭建了一些公民网络参与的平台,但存在着平台功能单一、用户交互机制不够完善等问题。
很多公民觉得这些平台并不方便,对他们的合理意见和建议得不到及时和有效的反馈。
新时期我国网络公民参与的发展探析
新 B 期 我 国 网 络公 民 参 与 的 发 展 探 析 寸
燕 小 录
一 一 一
摘 要 :网络时代 的来临让互联 网逐渐成为公民参 与的重要渠道,当前我 国网络公 民参与发展迅速 ,完善 网络条件 下
的公 民参 与具 有 极 其 重 要 的意 义 。然 而 ,公 民参 与 在 网 络 条 件 下 继 续 发 展 的 同 时 , 仍 存 在 群 体 极 化 、 数 字 鸿 沟 、 自 由 主 义和 无政 府 主 义 等 一 些 问题 。 为 此 , 需要 加 强 对 网络 公 民 参 与 的 完 善 和 思 考 ,为 公 民 提供 更 多的 参 与机 会 ,这 也 是 推 进
公 民 即 时 参 政 议 政 是 网络 公 民 参 与 的 一 个 最 突 出 的特 点 。 由于 受 人 口 、交 通 、通 讯 等 因 素 的 制 约 ,无 法 实 现 国
年的 6 2万 上 网用 户 人 数 相 比 ,现 在 的 上 网用 户 人 数 是 当初 的 8 8倍 ,互 联 网普 及 率 达 到 3 . % , 中 国 网 民规 模 和 互 2 83
上 网用 户 人 数 等 都 呈 现爆 炸 式 发 展 。 根 据 中国 互 联 网信 息 中心 发 布 的 《 2 第 9次 中 国 互 联 网
530 4 1 1 0%
3 % s
∞ % 2 % 5 2 % 0
1 % 5
1 0%
5 %
0%
2 04 0
2 5 00
20 6 0
2 oo7
2 08 0
20 9 0
2 0 01
20 l l
_
网民效
公民参与:新媒体视阈下城市治理路径的民主化创新
公民参与:新媒体视阈下城市治理路径的民主化创新【摘要】公民参与城市治理的广度和深度是衡量城市政府治理民主化的重要指标。
在城市治理的过程中,公民参与的主体主要是指城市企业、居民个人和城市民间组织。
而是否充分发扬民主是城市治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有利于城市治理的科学化、合法化。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网络成为参与城市治理的重要路径。
但作为“理性经济人”,尤其是城市居民个体和企业,其行为选择是为了实现其利益的最大化或“熟人”团体利益的最大化。
由于新媒体时代的特殊性,如何既实现高效的公民参与,又能尽可能地发挥“新媒体”的正确的舆论导向作用,扩大城市治理的主体并提高治理能力,发挥“参与效用”,避免“参与危机”,是城市治理主体需要进一步深入思考的重要课题。
【关键字】公民参与;新媒体;城市治理;民主化一、问题的提出公民参与城市治理的广度和深度是衡量城市政府治理民主化的重要指标。
而是否充分发扬民主是城市治理的重要内容之一。
1762年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又译《民约论》或政治权利原理),就提出主权在民的思想,即“国家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
康德也指出,“人是万物的尺度”,强调了人类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对于结果的取得至关重要。
公民参与的过程就是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过程。
在民主政治发展的任何时期,一个共同的核心内容,就是公民参与。
在城市治理中,公民参与的主体主要是城市企业、居民个人和城市民间组织,甚至包括“新市民”。
在城市治理的过程中,“市民资格”的确认、“公共行政精神”的充分发扬关系到城市治理的科学化、民主化、合法化的实现。
伴随着“以人为本”、“多元治理”、“为民执政”理念的形成和应用,公民参与城市治理不仅重要,而且具备实践意义。
通过自下而上的信息反馈,城市企业、居民个人和城市民间组织可以参与城市社会资源和价值的再分配,从而实现其在城市治理中的“主体性价值”。
“治理”(governance)问题于1991年发源于英国,之后在国际社会广泛开始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公司治理运动。
论网络环境下的公民政治参与权的开题报告
论网络环境下的公民政治参与权的开题报告摘要: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同时,网络环境下的公民政治参与权也备受关注。
本文拟从互联网信息传播的特点、网络空间下的公民政治参与权、网络时代公民政治参与权的剖析等方面入手,详细阐述网络环境下的公民政治参与权现状、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法等。
通过研究探讨,提高公民网络素养和网络保障设施建设,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行之有效的参与渠道等措施可以进一步激发人们的公民政治参与热情。
关键词:公民政治参与权;互联网;网络空间;网络保障Abstract:With the popularization of the Internet, the network has become an indispensable part of people's daily life. At the same time, the citizens'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rights in the network environment have also attracted much attention. This paper intends to start from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nternet information dissemination, citizen's politicalparticipation rights in the network space, analysis of the citizen’s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rights in the network era, etc., to elaborate the current situation, problems, and solutions of the citizen’s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rights in the network environment. Through research and exploration, measures such as improving citizens' network literacy and network security facilities, improving relevant laws and regulations, and establishing effective participation channels can further stimulate people's enthusiasm for political participation.Keywords: citizen's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rights; internet; network space; network security正文:一、引言网络的普及使得公民政治参与的形式多样化,形成了网上舆论场。
网络环境中公民参与的时代价值及路径选择
到影响或 改变某 一政治力量 的决策制定或执行 目的的一种政治行为 ,简称为网络公民参 与。与
[ 收稿 日 期 ]2 0 1 3 ~ 0 9 — 2 6
公 民参 与实 质 上就 是 公 民通 过 一 定 的参 与 渠 道 ,参 与 或 影 响政 府 公 共 政 策 或 公 共 事 务 的行 为
扩大化 ,不再 仅仅局限于重 大政治事件 的决策和 意见 表 达 ,而且 对 社 会 生 活 中 出现 的细 微 的 突 出
性事件 也 会进行 关 注 。
和 现 实 意义 。
[ 关 键词]网络环境 ;公 民参与 ;时代价值 ; 路径
[ 中图分类号]D 6 3 — 3 [ 文献标识 码]A [ 文章编号] 1 0 0 9 — 6 5 6 6 ( 2 叭4 ) 0 1 — 0 0 7 1 — 0 5
公 民是社会 中最基本的元素 。从古希腊 民主社会到现代 民主社会 ,公 民居于社会 的中心 。 在 民主 国家 中政治 权 力 的合 法 性 取决 于 公 民的参 与 程 度 ,公 民参 与 是现 代 民主 政治 的重 要 组 成
部分 ,是现代政治的重要表现形式 。现代 民主政治强调主权在 民,公 民社会是民主政治 的载体 , 政治权力出现 由传统 的政治精英 向普通公 民的位移 。公 民参与不仅意味着承认和保 障普通公民
的政治权利 ,同时还表现为公 民参与是用来制约和监督公共权力 的手段 ,使之成为服务于社会 大 众 的 驯服 工具 。互 联 网的迅 速 扩 张将 对 人类 的 民主 政治 生 活 产 生 深刻 的影 响 ,及 时地 去认 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一、概念界定 二、网络时代我国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兴起与 发展 三、网络时代西方国家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经 验 四、网络时代我国网上政治参与典型案例分析 五、网络时代我国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存在的问 题 六、网络时代我国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对策建 议
一、概念界定
格林斯坦的《政治学手册精选》一书中,H· 尼和西德尼· 维巴对政治参 与进行了界定:政治参与“即旨在影响政府决策的行为”或“企图影 响社会价值的权威性分配”。 塞缪尔· P· 亨廷顿则认为政治参与“是指平民试图影响政府决策的活 动。” 戴维· 米勒所编的《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中,政治参与的定义 是“参与制定、通过或贯彻公共政策的行动。这一定义是用于从事这 类行动的任何人,无论他是当选的政治家、政府官员或者普通公民, 只要他是在政治制度内以任何方式参加政策的形成过程”。 《中国大百科全书》政治卷中,对政治参与的界定是指“公民自愿通 过各种合法方式参与政治生活的行为。它反映公民在政治系统中政治 活动的地位、作用和选择范围”。 北京大学王浦劬教授系统地界定了政治参与这一概念,即“普通公民 通过各种合法方式参与政治生活,并影响政治体系的构成、运行方式、 运行规则和政策过程的行为。从政治参与的外延来看,政治参与只局 限于以合法手段影响政府的活动,而不包括非法的行为”。
(三)制度方面存在的问题
六、网络时代我国公民有序政治 参与的对策建议
@政府层面
(一)完善我国公民政治参与制度 1、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 3、创新和完善信访制度 (二)提高地方政府治理能力 1、提升政府公务人员的服务意识 2、推进“电子政府”建设 3、大力推进政务公开
三、网络时代西方国家公民有 序政治参与的经验
1994 年,加拿大政府发表了一份《运用信 息科技改造政府服务之蓝图》,首先提出 了网络在政治参与中的运用问题。 美国则在哥伦比亚市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 “电子市政厅”,方便居民随时对地区政 策进行投票、参与讨论、发表演说。此后, 网络在欧美各国政治参与领域的使用越来 越普遍,对西方国家的民主政治进程起到 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特点:
第一,在兴起阶段中,公民政治参与的积 极性并未受到影响,公民的政治参与活动 仍然很活跃。 第二,政府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措施 大多集中在民主参与制度中,很少从网络 这一重要载体入手。 第三,公民的有序参与意识仍然缺乏。
(二)、网络时代我国公民有序政 治参与的发展阶段(2011年至今)
网络总统——奥巴马
四、网络时代我国网上政治参与 典型案例分析
昆明反对 PX 项目事件
2013 年 1 月,国家核准了中石油云南石化 1000 万吨炼油项目,计划年产 65万吨对二甲 苯(PX)和 100 万吨对苯二甲酸(PTA),该 项目厂址所在处距离昆明市中心仅有 45 公里, 昆明民众担心化工厂建成后会危害民众健康, 因此在网络上发表了反对声音。 该项目的最大争议在于化工污染项目位于昆明 市的正上风口,有毒废气有可能会直接被风吹 到昆明市。因此民众开始抗议,希望工厂可以 改址。
@社会层面
(一)建立社会政治道德规范 1、要加强公民的道德自律 2、要加强对公民的道德监督 3、要继续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推动我国社会组织的发展
@法律层面
(一)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 1、继续推进科学立法 2、继续推进民主立法 (二)提高政府执法能力 (三)保障司法公正
二、网络时代我国公民有序政治 参与的兴起与发展
(一)网络时代我国公民有序政治 参与的兴起阶段(2008——3 月 1 日, 国家针对全国各大门户网站出台了《关于互联网行为规范 的法律要求》,该《要求》中明确规定了“根据《中华人 民共和国宪法》和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在保护公民合法言 论自由的同时,禁止利用互联网的其他方式从事组织、煽 动、抗拒、破坏宪法和法律实施的行为;捏造或歪曲事实, 散布谣言,妨碍社会管理秩序的行为;组织煽动非法集会、 游行、示威,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的行为;从事其他侵犯国 家、社会、集体利益和其他公民合法权益的行为”。 这一规定表明了我国政府对与网络时代公民有序政治参与 的重视,开始以明确的法律法规约束公民的行为,加快推 动我国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发展。
2、事件特征 第一,从事件发生的层面上看,网络是发 起事件的主要载体。 第二,从事件的发展过程来看,此次事件 组织性较强,有明确的安排与计划。民众 在明确的时间地点,有秩序地进行不言论、 不争执、不堵路、无垃圾的文明抗议活动。 第三,从政府的反应来看,信息不透明成 为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
五、网络时代我国公民有序政治参 与存在的问题
(一)公民方面存在的问题
1.我国公民的信息处理能力较弱 2、我国公民政治参与还存在着较多的不理性参与
3、我国公民参与具有不平衡性 (二)政府方面存在的问题
1、政府对信息的控制存在问题 2、政府的形式主义倾向严重 3、政府回应机制不健全
网络时代的公民参与
政行一班 张旭、张倩、王羿钦、梁瑞财
政治参与是政治学理论中的一个重要研究
领域,同时也是社会政治实践中的重要内 容。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既是我国经济 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衡量我国政治 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准。因此,公民有序政 治参与研究已经成为当前我国政治学研究 中的一个重大课题。
“表哥”:陕西省安监局局长的杨 达才
2012 年 8 月延安市境内 发生重大车祸,时任陕西 省安监局局长的杨达才在 事故现场面露微笑的照片 在网络上曝光后,引发民 众不满。众多网民因此对 其进行搜索,结果从其身 上“搜”出各种名表,引 发社会舆论不满,杨达才 也被戏称为“表哥”。陕 西省纪委因此对杨达才开 展调查,结果发现其存在 严重违纪问题,最终撤销 其省纪委委员、省安监局 党组书记、局长的职务
@公民层面
(一)加强政治教育 1.提高公民受教育水平 2.加强政治知识的宣传教育 (二)增强公民有序参与意识 1.增强公民的权利义务意识 2.增强公民的法治观念 3.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 (三)提升公民政治参与能力 1、鼓励公民通过社会团体进行政治参与 2、鼓励公民通过网络进行政治参与
网吧上网实名制 手机卡实名制
网络谣言管理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加快 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 规范化、程序化,从各个层次各 个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 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制化。”
特点:
第一,政府逐渐重视网络平台中的秩序。 这一阶段,政府整顿网络秩序的力度不断 加大,不仅仅出台了各种规定,对于违反 规定的行为进行了严格地处罚,针对网络 平台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逐一解决. 第二,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意识逐渐增强。从 2011 年至今,我国公民无序参与事件相较 于之前不断减少,公民开始主动维护社会 秩序,对于人民当家做主的认识更加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