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承的游隙与配合
双列角接触轴承游隙标准
![双列角接触轴承游隙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32c92b4f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9c79a7e.png)
双列角接触轴承游隙标准《双列角接触轴承游隙标准》前言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双列角接触轴承游隙标准这档子事儿。
你说这轴承啊,在各种机械设备里那可太重要啦!它们就像机器的关节一样,要是这关节不灵光,那机器可就没法好好工作咯。
所以呢,咱得搞清楚这双列角接触轴承的游隙标准是咋回事,这样才能让机器顺顺利利地运转呀!适用范围咱这双列角接触轴承游隙标准,那适用的地方可多了去了。
比如说,在汽车制造行业,那些汽车的发动机、变速箱等关键部位都得用到双列角接触轴承,这时候就得按照标准来保证游隙合适。
再比如一些大型的工业设备,像机床啊、风机啊等等,要是轴承游隙不对,那设备运行起来可就没准头啦。
你可以想象一下,要是机床加工零件的时候因为轴承游隙不合适而出现偏差,那得多耽误事儿呀!还有各种电动工具,也都离不开合适的双列角接触轴承游隙呢。
术语定义那咱先来说说啥叫“双列角接触轴承”吧。
说白了,就是有两排滚珠或者滚子的轴承,能承受径向和轴向的负荷。
“游隙”呢,就是轴承里滚动体和内外圈之间的间隙。
这游隙可重要了,大了小了都不行,得刚刚好才行。
1. 游隙的分类- 初始游隙:这就是轴承在没安装、没受力的时候的游隙。
- 工作游隙:当轴承安装到设备上,开始工作了,这时候的游隙就是工作游隙啦。
- 配合游隙:它和轴承安装时与轴和孔的配合有关。
2. 游隙的影响因素- 温度:温度变化会让轴承热胀冷缩,从而影响游隙。
- 转速:转速高了,游隙也得相应调整。
- 负荷:负荷大的时候,游隙可能会变小。
3. 游隙的标准数值- 不同型号的双列角接触轴承有不同的标准游隙范围。
比如说,某型号的轴承初始游隙可能在 0.01 毫米到 0.03 毫米之间。
- 这些标准数值都是经过大量实验和实际应用得出来的,咱得严格按照标准来。
4. 游隙的检查方法- 可以用专门的游隙测量仪来测量。
- 也可以通过感觉和经验来大致判断一下。
5. 常见问题与解决办法- 游隙过小:可能会导致轴承发热、磨损加剧。
轴承装配作业标准
![轴承装配作业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a0915382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10a5303.png)
轴承装配作业标准目的(一)为提高轴承在装配中的品质, 使轴承在机床使用中运动灵活可靠, 顾制定本标准。
在轴承装配中因为轴承本身精度的高低, 并不能直接说明它在机械上旋转精度的高低。
当精密机械的旋转精度要求很高时, 除应选用高精度的轴承外, 轴承的装配精度将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二)滚动轴承的装配要求1、轴承的固定装置必须完好可靠, 紧定层度适中, 防松止退装置可靠。
2、油封等密封装置必须严密, 对采用油脂润滑的轴承, 装配后一般加入1/2空腔容积的符合规定的润滑脂。
3、在轴承装配过程中, 应严格保持清洁, 防止杂物进入轴承内,4、装配后, 轴承应运转灵活, 无噪音, 工作温升一般不超过50º5、轴承内圈端面一般应靠紧轴肩, 其最大间隙对圆锥滚子轴承和向心推力轴承应不大于0.05mm其他轴承应不大于0.1mm6、当采用冷冻或加热装配时冷却温度不低于-80℃;加热温度不超过100℃.7、装配可拆卸的(内外圈可分离的轴承)轴承时, 必须按内外圈对位标记安装, 不得装反或与其它轴承内外圈混装。
8、可调头安装的轴承, 在装配时应将有编号的一端向外, 以便识别。
9、轴承外圈装配后其定位端的轴承盖与外圈火丁维权的接触应均匀。
在轴的两端装配径向间隙不可调的向心轴承, 并且轴向定位是两端端盖限定时, 只能一端轴承靠近端盖, 另一端必须留有轴向间隙C, C值的确定可按公式计算/(式中C轴承外圈端面与端盖的轴向间隙mm;I为两轴承中心距mm;a为轴的材料线性膨胀系数℃;/为最高温度与环境温度之差;0.15为轴热涨后应乘余的间隙mm)具体数值参见下(表)表1- 1表1-3二、滚动轴承的配合和游隙1 .轴承的配合滚动轴承是专一厂家大量生产的标准部件, 其内圈与轴的配合, 取基孔制, 外圈与轴承孔的配合, 取基轴制。
轴承装入轴颈、壳孔时的过盈量将使轴承的径向间隙减小, 其减小量可按下列式计算:当内圈压入轴上时△=(0.55—0.6)H当外圈压入孔中时△= (0.65—0.7)H(上式中△为安装后的径向间隙减小量;H为轴承安装时的过盈量)。
轴承游隙调整
![轴承游隙调整](https://img.taocdn.com/s3/m/fa740a12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b6.png)
轴承游隙调整
轴承游隙调整是机械制造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它直接关系到机械设备的运转效率和寿命。
轴承游隙是指轴承内部的空隙,它是由于轴承内部的零件加工精度和安装误差等因素造成的。
如果轴承游隙过大或过小,都会对机械设备的运转产生不良影响,因此需要进行调整。
轴承游隙调整的方法有很多种,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下常用的几种方法。
1. 调整轴承的安装位置
轴承的安装位置对轴承游隙有很大的影响,如果轴承安装位置不正确,会导致轴承游隙过大或过小。
因此,在安装轴承时,需要根据轴承的要求进行正确的安装位置调整。
2. 调整轴承的预紧力
轴承的预紧力是指轴承在安装时施加的一定的压力,它可以有效地控制轴承的游隙。
如果轴承的预紧力不足,会导致轴承游隙过大;如果预紧力过大,会导致轴承游隙过小。
因此,在调整轴承游隙时,需要根据轴承的要求进行正确的预紧力调整。
3. 调整轴承的内圈和外圈的配合间隙
轴承的内圈和外圈的配合间隙也会影响轴承的游隙。
如果内圈和外
圈的配合间隙过大,会导致轴承游隙过大;如果配合间隙过小,会导致轴承游隙过小。
因此,在调整轴承游隙时,需要根据轴承的要求进行正确的内圈和外圈的配合间隙调整。
4. 调整轴承的加工精度
轴承的加工精度也会影响轴承的游隙。
如果轴承的加工精度不高,会导致轴承游隙过大或过小。
因此,在制造轴承时,需要保证轴承的加工精度,以确保轴承的游隙符合要求。
轴承游隙调整是机械制造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需要根据轴承的要求进行正确的调整。
只有正确地调整轴承游隙,才能保证机械设备的运转效率和寿命。
减速机轴承游隙调整技巧及测量的方法
![减速机轴承游隙调整技巧及测量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6e56e760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3e.png)
减速机轴承游隙调整技巧及测量的方法一、减速机轴承游隙滚动轴承的内、外圈和滚动体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因此内、外圈之间可以有相对位移。
在无负荷作用时,一个套圈固定不动,另一个套圈沿轴承的径向和轴向从一个极限位置到另一个极限位置的移动量,分别称为径向游隙和轴向游隙,如图所示。
按照轴承所处的状态,游隙分为三种。
(1)原始游隙。
指滚动轴承安装前自由状态时的游隙,它是由制造厂加工、装配所确定的。
(2)安装游隙,也叫配合游隙。
是轴承与轴及轴承座安装完毕而尚未工作时的游隙。
由于过盈安装,或是内圈增大,或是外圈缩小,或二者兼有之,均使安装游隙比原始游隙小。
(3)工作游隙。
滚动轴承在工作状态时的游隙,工作时内圈温升最大,热膨胀最大,使轴承游隙减小;同时由于负荷的作用,滚动体与滚道接触处产生弹性变形,使轴承游隙增大,轴承的工作游隙比安装游隙大还是小,取决于这两种因素的综合作用。
二、轴承工作游隙不合适的危害工作游隙是滚动轴承的重要质量指标,也是轴承应用中的重要参数。
在实际使用中,轴承的工作游隙将影响到轴承中的负荷分布、振动、噪声、摩擦力矩和寿命。
轴承的工作游隙不合适会对减速器造成危害。
(1)轴承的工作游隙过小轴承的工作游隙过小,将增大轴承的摩擦力矩,从而产生大量的热,容易导致轴承发热损坏。
这是因为,当轴承的工作游隙过小时,将导致轴承的滚动体与轴承内外圈的润滑不良,因干摩擦产生大量的热,产生磨损、胶结、轴承内外圈胀裂等现象,会造成轴承损坏。
(2)轴承的工作游隙过大轴承的工作游隙过大,主要由轴承的自然游隙选用过大、轴承的压紧力不够引起。
在高速运转的减速机中,当轴承的自然游隙较大时,导致工作游隙也相对较大,这将造成减速机在运行过程中振动较大,降低轴承的使用寿命。
通过对生产中减速机故障分析,认为该减速机轴承损坏是由于轴承的工作游隙过小造成的。
三、轴承游隙的测量轴承游隙测量的方法主要有专用仪器测量法、简单测量法及塞尺测量法。
塞尺测量法在现场使用最广泛,适用于大型和特大型圆柱滚子轴承径向游隙的测量,将轴承立起或平放测量,若有争议时以轴承平放时的测值为准。
轴承座与轴的间隙标准
![轴承座与轴的间隙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743ec1be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2e.png)
轴承座与轴的间隙标准轴承座与轴的间隙是指安装在机械设备中的轴承座与轴之间的间隙大小。
这个间隙的大小直接关系到机械设备的运行效果和寿命,因此在设计和安装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
轴承座与轴的间隙标准一般由相关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来规定,不同类型的机械设备可能有不同的标准要求。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轴承座与轴的间隙标准。
1. 游隙配合:游隙配合是指轴承座与轴之间有一定的间隙,用于保证轴承在运转过程中能够正常工作。
游隙配合一般适用于低速、低精度的机械设备,如农机、传动装置等。
游隙配合的间隙大小一般为0.01mm到0.05mm。
2. 紧配合:紧配合是指轴承座与轴之间没有间隙,两者紧密贴合在一起。
紧配合适用于高速、高精度的机械设备,如汽车发动机、飞机发动机等。
紧配合的间隙大小一般为0mm到0.01mm。
3. 过盈配合:过盈配合是指轴承座的内径略大于轴的外径,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过盈量。
过盈配合适用于需要提高轴承与轴之间的连接强度和刚性的机械设备,如工程机械、重型设备等。
过盈配合的间隙大小一般为0.01mm到0.1mm。
除了以上常见的间隙标准外,还有一些特殊情况下需要特殊处理的间隙标准,如高温环境下的间隙标准、低温环境下的间隙标准等。
这些特殊情况下的间隙标准一般由相关的行业标准或企业标准来规定。
在实际应用中,为了保证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寿命,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轴承座与轴的间隙标准,并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设计和安装。
同时,在使用过程中还需要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及时发现和处理轴承座与轴之间的间隙问题,以保证机械设备的安全和稳定运行。
总之,轴承座与轴的间隙标准是保证机械设备正常运行和寿命的重要因素之一。
不同类型的机械设备有不同的间隙标准要求,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和应用。
同时,在设计、安装和使用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操作,以保证机械设备的安全和稳定运行。
轴承的轴向游隙和径向游隙
![轴承的轴向游隙和径向游隙](https://img.taocdn.com/s3/m/fe123222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cb.png)
轴承的轴向游隙和径向游隙1. 引言在机械设备中,轴承承担着支撑和传递载荷的重要角色。
为了确保轴承的正常运转和寿命,轴向游隙和径向游隙的设定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轴承的轴向游隙和径向游隙的概念、作用、测量方法以及对轴承性能的影响。
2. 轴向游隙轴向游隙是指轴承内、外圈之间沿轴向方向的间隙。
它的存在可以使轴承在工作时能够自由地沿轴向方向进行微小的移动。
轴向游隙的大小对轴承的定位和承载能力有重要影响。
2.1 轴向游隙的作用轴向游隙的存在可以使轴承在受到轴向载荷时能够自由地进行微小的移动,从而适应轴向载荷的变化。
它可以减小由于热胀冷缩引起的内、外圈的相对位移,降低轴承的应力集中,延长轴承的使用寿命。
2.2 轴向游隙的测量方法测量轴向游隙可以使用推力计或测微计等工具。
具体测量方法如下:1.将轴承安装在支架上,并通过螺母将其固定住;2.在轴承的内圈和外圈之间施加一定的轴向载荷;3.使用推力计或测微计测量内、外圈之间的间隙;4.记录测量结果,得到轴向游隙的数值。
2.3 轴向游隙对轴承性能的影响轴向游隙的大小直接影响轴承的定位和承载能力。
如果轴向游隙过大,会导致轴承在受到轴向载荷时发生过大的位移,使得轴承无法正常工作。
而如果轴向游隙过小,会使得轴承在受到轴向载荷时产生过大的应力,降低轴承的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
3. 径向游隙径向游隙是指轴承内、外圈之间沿径向方向的间隙。
它的存在可以使轴承在工作时能够自由地沿径向方向进行微小的移动。
径向游隙的大小对轴承的定位和承载能力同样具有重要影响。
3.1 径向游隙的作用径向游隙的存在可以使轴承在受到径向载荷时能够自由地进行微小的移动,从而适应径向载荷的变化。
它可以减小由于热胀冷缩引起的内、外圈的相对位移,降低轴承的应力集中,延长轴承的使用寿命。
3.2 径向游隙的测量方法测量径向游隙可以使用游隙规或测微计等工具。
具体测量方法如下:1.将轴承安装在支架上,并通过螺母将其固定住;2.在轴承的内圈和外圈之间施加一定的径向载荷;3.使用游隙规或测微计测量内、外圈之间的间隙;4.记录测量结果,得到径向游隙的数值。
轴承游隙到底有多重要?该如何选择!
![轴承游隙到底有多重要?该如何选择!](https://img.taocdn.com/s3/m/dc827b54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39.png)
轴承游隙到底有多重要?该如何选择!视频资料,建议WiFi观看什么是轴承游隙?简单来说,轴承游隙就是单个轴承内部、或者⼏个轴承组成的系统内部的间隙(或⼲涉)。
游隙可分为轴向游隙和径向游隙,这取决于轴承类型及测量⽅法。
为什么要调整轴承游隙?打个⽐⽅,煮饭的时候⽔过多或过少,都会影响⽶饭的⼝感。
同理,轴承游隙过⼤或过⼩,轴承的⼯作寿命乃⾄整个设备运⾏的稳定性都会降低。
轴承结构及其轴承游隙的那点事!(附轴承游隙表格)适⽤不同调整⽅法的轴承种类游隙调整的⽅法由轴承类型决定,⼀般可以分为游隙不可调轴承和可调轴承。
游隙不可调轴承是指轴承出⼚后,轴承的游隙就确定了,我们熟知的深沟球轴承、调⼼轴承、圆柱轴承都属于这⼀类。
▲圆柱滚⼦轴承▲调⼼滚⼦轴承▲深沟球轴承游隙可调轴承是指可以移动轴承滚道的相对轴向位置来获得所需要的游隙,属于这类的有圆锥轴承和⾓接触球轴承及⼀些⽌推轴承。
▲圆锥滚⼦轴承▲⾓接触轴承轴承游隙调整分类对于不可调轴承的游隙,⾏业有相应的标准值(CN, C3,C4等等),也可以定制特定的游隙范围。
当轴、轴承座尺⼨已知,相应的内、外圈配合量就确定了,安装后的游隙就不能改变。
由于在设计阶段配合量是⼀个范围,最后的游隙也存在⼀个范围,在对游隙精度有要求的应⽤就不适⽤。
可调轴承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通过改变滚道的相对轴向位置,我们可以得到⼀个确定的游隙值。
如下图,当移动内圈的位置,我们⼤致可以得到正、负两种游隙。
影响轴承游隙的因素最佳⼯作游隙的选择是由应⽤⼯况(载荷、速度、设计参数)和期望得到的⼯作状态(最⼤寿命、最好的刚度、低的热量产⽣、维护的便利等等)决定的。
然⽽,在⼤多数应⽤中,我们⽆法直接调整⼯作游隙,这就需要我们根据对应⽤的分析和经验,计算出相应的安装后游隙值。
轴承游隙标准查询C3——向⼼轴承径向游隙,⽐标准游隙⼤;MC3——⼩型、微型球轴承径向游隙标准游隙。
详细如下:C1——向⼼轴承径向游隙,⽐C2游隙⼩。
轴承游隙选择说明及游隙对照表
![轴承游隙选择说明及游隙对照表](https://img.taocdn.com/s3/m/36426a8b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da.png)
轴承游隙选择说明及游隙对照表滚动轴承的游隙分为径向游隙ur和轴向游隙ua。
它们分别表示一个套圈固定时,另一套圈沿径向和轴向由一个极限位置到另一个极限位置的移动量。
各类轴承的径向游隙ur和轴向游隙ua之间有一定的对应关系,如图1 所示。
径向游隙又分为原始游隙、安装游隙和工作游隙。
原始游隙指未安装前的游隙。
各种轴承的原始游隙分组数值见表1〜表7.合理的轴承游隙的选择,应在原始游隙的基础上,考虑因配合、内外圈温度差以及载荷等因素所引起的游戏变化,以使工作游隙接近于最佳状态。
由于过盈配合和温度的影响,轴承的工作游隙小于原始游隙。
0组径向游隙值适用于一般的运转条件、常规温度及常用的过盈配合,即对球轴承不得超过j5、k5(轴)和J6 (座孔);对滚子轴承不得超过k5、m5 (轴)和 K6 (座孔)。
当采用轴较紧配合、内外圈温差较大、需要降低摩擦力矩及深沟球轴承承受较大轴向载荷或需改善调心性能的场合,宜采用3、4、5组游隙值;当旋转精度要求较高或需严格限制轴向位移时,宜采用2组游隙值。
对于球轴承,最适宜的工作游隙是趋于0。
对于滚子轴承,可保持少量的工作游隙。
在要求支撑刚性良好的部件中(例如机床主轴),轴承应有一定的预紧。
角接触球轴承、圆锥滚子轴承以及内圈带锥孔的轴承等,由于结构特点可以在安装或使用过程中调整游隙。
表1 深沟球轴承的径向游隙(GB/T4604-1993)(口 m)Rm表2圆柱孔调心球轴承的径向游隙(08/14604-1993)Rm表3圆锥孔调心球轴承的径向游隙(08/14604-1993)um表4圆柱孔圆柱滚子轴承的径向游隙(08/14604-1993)注:滚针轴承的径向间隙:除冲压外圈滚针轴承和重系列滚针轴承外,有内、外圈和保持架的滚针轴承采用本表中给出的圆柱滚子轴承的径向游隙值。
有内、外圈的重系列滚针轴承和内圈作为一个分离零件交货的有保持架滚针轴承,其径向游隙由内圈滚道直径和滚针组件内径决定。
在一般情况下,滚动轴承径向配合游隙小于( ),工作游隙大于配合游隙
![在一般情况下,滚动轴承径向配合游隙小于( ),工作游隙大于配合游隙](https://img.taocdn.com/s3/m/6a950cdc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8eaa070.png)
在一般情况下,滚动轴承径向配合游隙小于设计公称值的一半,即配合游隙的设计公称值的一半为工作游隙。
例如,若滚动轴承的设计公称配合游隙为0.02mm,那么该滚动轴承的工作游隙为0.01mm。
滚动轴承的径向配合游隙和工作游隙是为了维持滚珠、滚子与环槽之间的良好配合关系,并确保轴承正常运转和寿命的标准。
在实际应用中,滚动轴承的配合游隙需要根据具体的工况和使用要求进行选择和调整。
在确定滚动轴承的径向配合游隙和工作游隙时,通常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轴承类型:不同类型的滚动轴承对径向配合游隙和工作游隙的要求也有所不同。
常见的滚动轴承类型包括深沟球轴承、圆锥滚子轴承、调心球轴承等。
2.工作条件:工作条件对滚动轴承的径向配合游隙和工作游隙也有重要影响。
例如,如果工作条件要求高速运转,通常需要选择较小的径向配合游隙和工作游隙,以减少滚动阻力和摩擦,提高转速和运转稳定性。
3.负荷:负荷是确定滚动轴承工作游隙的重要因素之一。
负荷越大,通常需要选择较大的工作游隙,以确保轴承能够承受负荷并提供足够的运转空间。
4.环境温度:环境温度对滚动轴承的径向配合游隙和工作游隙也会产生影响。
在高温环境下,轴承可能会由于热胀冷缩而产生过量的游隙,导致轴承运转不稳定。
因此,在高温环境下,需要适当减小径向配合游隙和工作游隙。
5.轴承精度:滚动轴承的精度也会影响到径向配合游隙和工作游隙的选择。
精度越高的轴承通常要求较小的游隙,以保证轴承的运转精度和稳定性。
综上所述,滚动轴承的径向配合游隙应小于设计公称值的一半,工作游隙应大于配合游隙。
具体的选择和调整需要根据滚动轴承的类型、工作条件、负荷、环境温度和轴承精度等因素综合考虑。
及时检测和调整滚动轴承的游隙,可以确保轴承正常运转、延长使用寿命。
轴承游隙计算
![轴承游隙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108ba483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aa.png)
轴承游隙的计算公式:(1): 配合的影响1、轴承内圈与钢质实心轴:△j = △dy * d/h2、轴承内圈与钢质空心轴:△j = △dy * F(d)F(d) = d/h * [(d/d1)2 -1]/[(d/d1)2 - (d/h)2]3、轴承外圈与钢质实体外壳:△A = △Dy * H/D4、轴承外圈与钢质薄壁外壳:△A = △Dy * F(D)F(D) = H/D * [(F/D)2 - 1]/[(F/D)2 - (H/D)2]5、轴承外圈与灰铸铁外壳:△A = △Dy * [F(D) –0.15 ]6、轴承外圈与轻金属外壳:△A = △Dy * [F(D) –0.25 ]注:△j -- 内圈滚道挡边直径的扩张量(um)。
△dy —轴颈有效过盈量(um)。
d -- 轴承内径公称尺寸(mm)。
h -- 内圈滚道挡边直径(mm)。
B -- 轴承宽度(mm)。
d1 -- 空心轴内径(mm)。
△A -- 外圈滚道挡边直径的收缩量(mm)。
△Dy -- 外壳孔直径实际有效过盈量(um)。
H -- 外圈滚道挡边直径(mm)。
D -- 轴承外圈和外壳孔的公称直径(mm)。
F -- 轴承座外壳外径(mm)。
(2): 温度的影响△T = Гb * [De * ( T0 – Ta ) – di * ( Ti – Ta)] 其中Гb 为线膨胀系数,轴承钢为11.7 *10-6 mm/mm/ 0CDe 为轴承外圈滚道直径,di 为轴承内圈滚道直径。
Ta 为环境温度。
T0 为轴承外圈温度,Ti 轴承内圈温度。
四、轴向游隙与径向游隙的关系:Ua = [4(fe + fi – 1) * Dw * Ur – Ur2 ] 1/2因径向游隙Ur很小、故Ur2 很小,忽略不记。
故 Ua = 2 * [(fe + fi –1) * Dw * Ur ] 1/2其中 fe 为外圈沟曲率系数,fi 为内圈沟曲率系数,Dw 为钢球直径。
轴承与轴的配合公差标准[参考]
![轴承与轴的配合公差标准[参考]](https://img.taocdn.com/s3/m/6300bf1d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e3.png)
轴承与轴的配合公差标准[参考]1. 前言轴承与轴的配合公差,是实现精度传递和旋转过程中的摩擦力矩的重要因素。
一般来讲,轴承制造商和轴制造商都会遵循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以确保轴承和轴的配合公差的正确性和稳定性。
本文将介绍轴承与轴的配合公差标准,以便工程师更好地了解相应标准,并更好的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2. 轴公差轴公差是指轴的几何尺寸的允许偏差。
轴公差一般包括基础公差、形状公差和位置公差等。
基础公差是按照三级允许差的等级进行设计。
形状公差是指轴的轮廓曲线与轴线之间的偏差。
位置公差是指轴的中心轴线在空间位置上的偏差。
轴公差应与轴承的公差相匹配,以确保轴承的准确安装和稳定运行。
国内常用的轴公差标准有:ISO 286-1、GB/T 1800、GB/T 1184、GB/T 1801、JB/T 8877等。
ISO 286-1是国际标准。
其基础公差分为三等级:IT、JS和UM。
其中IT为标准等级,JS为普通等级,UM为优质等级。
轴公差要求按照不同等级制定,并且在标准中规定了相应的容差带和容差等级。
JB/T 8877是轴的四组公差制定的标准,分别为:h组(纵向尺寸)、d组(径向尺寸)、c组(圆柱度)和e组(圆心距离)。
该标准中规定了常用的轴的公差等级,包括IT1、IT2等。
轴承公差是指轴承几何尺寸的允许偏差。
轴承公差一般包括孔径尺寸公差、外径尺寸公差、宽度公差和中心偏差等。
轴承公差要求与轴公差相匹配,以确保精确的弹性配合。
ISO 492是国际标准,规定了轴承的公差系列大小、允许偏差范围、基础公差和判定方法。
GB/T 307是我国几何标准公差制定的标准,包括孔径尺寸公差、外径尺寸公差和宽度公差。
GB/T 307.2规定了轴承孔径与螺纹的轴向距离公差。
GB/T 307.3为重丝锥规定的轴承孔径偏差标准,GB/T 307.4则为大端面倒角标准,GB/T 307.7为中心偏差标准。
GB/T3039是轴承标准中的一项质量检验标准。
轴承游隙调整
![轴承游隙调整](https://img.taocdn.com/s3/m/28066e725acfa1c7aa00cc50.png)
预紧:就是轴承在装配时,给轴承的内圈或 外圈一个轴向力,以消除轴承游隙,并使滚动 体与内、外圈接触处产生初变形。
一般对于高速、重载或旋转精度要求较高 的轴承会有调整轴承游隙或预紧的要求,反 之,则会保持轴承游隙,装配时仅作轴向固定 即可。
定压预紧:利用弹簧的压紧力使轴承承受 一定的轴向负荷并产生预变形而预紧。
2.如果是单个轴承使用,由于这个轴承是可分离 的,所以此时的的安装后的轴向游隙需要自己控 制。可以通过千分表测轴的轴向极限位置来测量 (推和拉的极限位置的位移量)。
一般如果是高精度且不怎么发热的场合,可以用 负游隙,测量的时候推不动就是负游隙的,但注 意是一个慢慢变小到变负的过程,如果一下弄太 紧了,可能会抱轴烧死;如果你精度要求不是特别 高,建议安装的时候轴向游隙控制在100~300个 um之间。
滚动轴承的游隙:是将一个套圈固定,另 一套圈沿径向或轴向的最大活动量。
沿径向的最大活动量叫径向游隙,沿轴向 的最大活动量叫轴向游隙。或者,无外载 荷作用时,在不同的角度方向,一个套圈 从一个径向偏心极限位置移向相反极限位 置的径向距离的算术平均值。
轴向游隙:无外载荷作用时,一个套圈或 垫圈相对于另一个套圈或垫圈从一个轴向 极限位置移向相反的极限位置的轴向距离 的算术平均值。
2 23 40:调心滚子轴承内径200,外径420,厚度138, 动载荷:2000000,静载荷:2990000;
2 22 32:调心滚子轴承,内径:160 mm,外径:290 mm,厚度:80 mm,动载荷:910000静载荷: 1320000
注解:左边第一个数字代表轴承类型。3—单列圆锥 滚子轴承;2—调心轴承。左数第二组22(23)依次 代表尺寸系列中的直径系列2和宽度系列2(3);最 后一组数字代表内径,36*5=180mm; 40*5=200mm。
轴承应用技术第二章游隙和预紧
![轴承应用技术第二章游隙和预紧](https://img.taocdn.com/s3/m/a20e6a78cc22bcd127ff0cde.png)
解
• 心算:由于径向游隙值要求“紧一道三”,故可与内圈“松一 道三”相抵消。因外圈“紧一道”,故要求钢球应“松一道”, 即2ΔDw应等于-0.01mm,此时,即可用“松半道”(ΔDw=-
0.005mm)左右的钢球进行配套。
(2)圆柱滚子轴承的配套
滚动轴承应用技术
第二章 滚动轴承的游隙和预紧
Gr=De-di-2Dw 用套圈滚道直径与滚子的偏差来进行径向游隙 的配套计算: Gr=△De-△di-2△Dw
= =
−0.004mm −0.021mm
滚动轴承应用技术
第二章 滚动轴承的游隙和预紧
※为简化计算过程,用径向游隙平均直径进行计算, 所得配套的零件偏差可在值的范围内作一定的上下浮 动。
例2 如果例1中,内圈沟道直径偏差△di值为-5μm ,外圈沟道直径偏差△De值为-10μm ,求与之配 套的钢球直径偏差△Dw值应为多少?
选择轴承的一般原则: (1)普通条件使用的轴承,可从游隙表中选用基本游隙组
游隙,此时,轴承有效游隙的下限大致在轴承的最大使用寿命 附近;
(2)要求防止轴承的轴向窜动或发生振动时,可选取比基 本组稍小的游隙,以提高定位精度、回转精度和运转平稳性;
(3)载荷很大,内圈配合要求特可靠的场合;内外圈同时 采用静配合;运转时内、外圈温差特别大:可采用比基本组更 大的轴承游隙。具体选择时,将有游隙的下限选在相对于最大 寿命值稍后一侧。对于制造精良的轴承,可选基本组;
"选择轴承游隙时应该考虑的因素:
(1)工作条件:载荷、转速、温度;对轴承的使用要求: 摩擦力矩、振动和噪声、旋转精度、支承刚度;
(2)轴承安装时游隙的减小量; (3)轴承工作时,温度导致零件热膨胀引起的游隙变化 量; (4)轴与外壳材料由于温度变化引起的膨胀。
电机用深沟球轴承径向游隙及配合的选择与分析_薛正堂
![电机用深沟球轴承径向游隙及配合的选择与分析_薛正堂](https://img.taocdn.com/s3/m/19dafc39453610661fd9f415.png)
析如图 1 所示 。
图 1 轴承受力示意图
根据图 1 , 有
Fr1 =l +l mFb +xl Wfw
=ml Fb
-
y l
Wfw
式中 :Fr1为作用于轴承 1 的载荷 , N ;Fr2为作用于
轴承 2 的载荷 , N ;Fb 为作用于轴上的径向力 , N ;
W 为转子重 力 , N ;fw 为电磁吸引力 及转子不平
10 期 .10
10
-12
电机用深沟球轴承径向游隙及配合的选择与分析
薛正堂
(阜 阳轴承股份有限公司 , 安徽 阜阳 236023)
摘要 :电机用深沟球轴承在装配及工作过程中 , 由于受配合 、温度等的影响 , 其原始游隙将发生较大变化 , 通过 实例计算 , 剖析了电机用深沟球轴承的游隙及其 影响因素 , 并考虑了减振降噪 , 提出了合理的原始游隙及配合 的选择方法 。 关键词 :深沟球轴承 ;径向游隙 ;配合 ;分析 ;计算 中图分类号 :TH133.3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0-3762(2005)10-0010-03
ΔdF =0 .08 ×10-3
d B
Fr
(mm)
式中 :Fr 为轴承所受径向载荷 ,N 。
轴承所受径向载荷要进行受力分析 , 本例中 ,
如 6306 轴承装于 Y112M -2 型电机 , 其传递动力
为 4 .0 kW , n =2 890 r/min , 假设其通过皮带轮传
递动力 , 经验取皮带轮半径 r =50 mm , 其受力分
代入有关数值 , 计算得 m Δf ≈0 .000 5 mm , σΔf ≈0 .002 mm , RΔf =-0 .005 5 ~ +0 .006 5 mm 。
关节轴承游隙标准
![关节轴承游隙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87b2e0fc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e8.png)
关节轴承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轴承,其设计目的是在高速、重载、高温等极端环境下提供可靠的关节运动。
在这些条件下,轴承的间隙大小变得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关节轴承的游隙标准。
一、游隙的定义游隙是关节轴承的一个重要参数,它是指关节轴承相对于其配合轴的径向游动量。
简单来说,游隙就是关节轴承与配合轴之间的间隙。
这种间隙的存在使得关节轴承能够在轴向和径向自由移动,从而适应各种复杂的运动需求。
二、游隙的重要性游隙的大小对关节轴承的性能和使用寿命有重要影响。
过小的游隙可能导致关节轴承卡死,而过大的游隙则可能导致关节轴承的过早磨损或疲劳失效。
因此,合理的游隙选择是保证关节轴承正常运行的关键。
三、游隙的标准化为了确保关节轴承的互换性和兼容性,国际标准组织(ISO)制定了一系列关于关节轴承的游隙标准。
这些标准规定了不同类型和尺寸的关节轴承的游隙范围。
根据这些标准,制造厂家在生产关节轴承时会将其游隙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从而确保其在使用过程中的正常运行。
四、游隙的测量与调整对于已经装配好的关节轴承,可以通过测量其与配合轴之间的间隙来判断其游隙是否符合要求。
常用的测量方法包括千分尺测量法和间隙测量仪等。
如果发现游隙不符合要求,可以通过调整配合轴的位置或更换合适的关节轴承来达到要求的游隙。
五、游隙的未来发展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工业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对关节轴承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
未来,随着新材料和新工艺的应用,关节轴承的游隙可能会进一步减小,从而提高其性能和使用寿命。
同时,随着智能制造技术的发展,可能会开发出更加精确和高效的游隙测量与调整方法,以进一步优化关节轴承的性能。
总之,关节轴承的游隙是其性能和使用寿命的重要影响因素。
了解和掌握有关游隙的知识对于正确使用和维护关节轴承至关重要。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我们期待着更加高效和精确的游隙测量与调整方法的发展,以进一步推动工业自动化水平的提升。
轴承和轴间隙配合
![轴承和轴间隙配合](https://img.taocdn.com/s3/m/eb5046b5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36.png)
轴承和轴间隙配合
轴承和轴间隙配合指的是轴承与轴之间的间隙大小。
轴承的内径与轴的外径有一定的差距,这个差距就是轴承和轴的配合间隙。
轴承和轴的配合间隙一般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 游隙配合:轴承的内径略大于轴的外径,轴能够在轴承内部自由运动,适用于要求较高的精度和转速的情况,如精密仪器等。
2. 过渡配合:轴承的内径与轴的外径相差不大,需要在安装时施加一定的压力使轴承与轴配合紧密,适用于要求中等精度和转速的情况,如一般机械设备。
3. 紧配合:轴承的内径略小于轴的外径,需要通过加热或冷却等方法来安装轴承,使其紧密配合在轴上,适用于要求较高的紧固性和转速的情况,如高速机械设备。
轴承和轴的配合方式需要根据具体的使用要求和设备的性能来确定,不同的配合方式会影响到轴承的使用寿命、转速和运行稳定性等方面。
在选择轴承和轴的配合间隙时,需要考虑到轴的材料、表面处理、加工精度和装配工艺等因素,以确保轴承和轴的配合效果达到预期的要求。
9滚动轴承的配合和游隙
![9滚动轴承的配合和游隙](https://img.taocdn.com/s3/m/42ba17b60508763231121280.png)
d F =0.25
d B
Fr
x10-3
............{kgf}
载荷方向
表9.1 载荷的性质和配合
轴承的旋转
内圈
外圈
载荷条件
配 合
内圈
外圈
负重 静止 负重 旋转
旋转 静止
静止 旋转
内圈旋转载荷 外圈静止载荷
过盈配合
间隙配合
负重 静止
负重 旋转 载荷方向变动,或不平衡载荷等载荷方向 不定的场合。
(9.2) 求出所需最小过盈量。
d d
} 0.02
Fr B
X 10-3
...( N )
......( 9 . 2 )
0.2
Fr B
X 10-3 .......{kgf}
式中, d Fr B
所需有效过盈量(mm) 轴承承受的径向载荷(N) {kgf} 内圈公称宽度(mm)
(5)由于配合而产生的应力及套圈的膨胀、收缩 过盈配合时,将轴承安装到轴或轴承座上,
1 8  ̄100 100 ̄ 200
-
内圈旋转 载荷
或
方向不定 载荷
一般轴承部分
中大型电动机
普通载荷
涡轮机、泵、
发动机主轴
( ) 0.06 ̄0.13Cr 承、齿轮传动
( 1)的载荷
装置、木工机
械
铁道车辆
( ) 重载荷
超过0.13Cr (1)
产业车辆
的载荷
9 滚动轴承的配合和游隙
9.1 配合
9.1.1 配合的重要性
若滚动轴承与轴之间的过盈量过小,且内圈 在承载状态下旋转时,内圈与轴之间会产生圆周 方向的有害滑动。 被称做蠕变(creep)的套圈的滑动现象,是在 配合面过盈量不足的情况下,由于承载点向圆周 方向移动,使套圈相对轴或轴承座,沿圆周方向 移动的现象。 蠕变一旦产生,配合面明显磨损,损伤轴或轴 承座,而且,磨损粉末会侵入轴承内部,导致异常 发热、振动。 因此,一般在轴承的配合上,重要的是给予承 受负荷旋转的套圈适合的过盈量。将套圈固定在 轴或轴承座上,以防止运转中的蠕变。但仅靠在 轴向方向上紧固轴承的端面还不足以防止其蠕 变的发生。此外,根据使甲条件及轴承安装、拆卸 的难易,内、外圈不设过盈量的场合很多。这些情 况下会因蠕变面损伤配合面,所以有必要考虑润 滑和其它措施。
轴承常用配合
![轴承常用配合](https://img.taocdn.com/s3/m/6714e7f9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34.png)
轴承常用配合
轴承常用配合主要有以下几种:
1. 游隙配合:轴承与轴或孔的配合间隙存在一定的游隙。
它适用于低速、低精度和可接受轻微相对移动的轴承。
2. 过盈配合:轴承外圈与座孔的配合过盈,使轴承与座孔之间形成紧密配合,不允许相对移动。
这种配合适用于高速、高精度和要求稳定性较高的轴承。
3. 间隙配合:轴承与轴或孔的配合间隙较小,但不产生过盈。
这种配合适用于需要一定的稳定性,但又要允许一定的相对移动的轴承。
4. 强制过盈配合:为了增加轴承与座孔之间的紧密配合,通过加热或压装等方法,使轴承与座孔的配合达到一定的过盈。
这种配合适用于高速、高负载和要求高精度的轴承。
以上是常见的轴承配合方式,具体的选择应根据轴承使用条件、工作环境以及轴承的技术要求等因素来确定。
轴承游隙标准
![轴承游隙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1bf74d7127284b73f24250ef.png)
轴承游隙的选择原则一、游隙的选择原则:1、采用较紧配合,内外圈温差较大、需要降低摩擦力矩及深沟球轴承承受较大轴向负荷或需改善调心性能的场合,宜采用大游隙组。
2、当旋转精度要求较高或需严格限制轴向位移时,宜采用小游隙组。
二、与游隙有关的因素:1、轴承内圈与轴的配合。
2、轴承外圈与外壳孔的配合。
3、温度的影响。
注:径向游隙减少量与配合零件的实际有效过盈量大小、相配轴径大小、外壳孔的壁厚有关。
1、实际有效过盈量(内圈)应为:△dy = 2/3△d–G* △d为名义过盈量,G*为过盈配合的压平尺寸。
2、实际有效过盈量(外圈)应为:△Dy = 2/3△D–G* △D为名义过盈量,G*为过盈配合的压平尺寸。
3、产生的热量将导致轴承内部温度升高,继而引起轴、轴承座和轴承零件的膨胀。
游隙可以增大或减小,这取决于轴和轴承座的材料,以及轴承和轴承支承部件之间的温度剃度。
三、游隙的计算公式:(1):配合的影响1、轴承内圈与钢质实心轴:△j =△dy * d/h2、轴承内圈与钢质空心轴:△j =△dy * F(d)F(d) = d/h * [(d/d1)2 -1]/[(d/d1)2 - (d/h)2]3、轴承外圈与钢质实体外壳:△A =△Dy * H/D4、轴承外圈与钢质薄壁外壳:△A =△Dy * F(D)F(D) = H/D * [(F/D)2 - 1]/[(F/D)2 - (H/D)2]5、轴承外圈与灰铸铁外壳:△A =△Dy * [F(D)–0.15 ]6、轴承外圈与轻金属外壳:△A =△Dy * [F(D)–0.25 ]注:△j --内圈滚道挡边直径的扩张量(um)。
△dy—轴颈有效过盈量(um)。
d --轴承内径公称尺寸(mm)。
h --内圈滚道挡边直径(mm)。
B --轴承宽度(mm)。
d1 --空心轴内径(mm)。
△A --外圈滚道挡边直径的收缩量(mm)。
△Dy --外壳孔直径实际有效过盈量(u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轴承的游隙轴承游隙是内圈、外圈、滚动体之间的间隙量。
即是将内圈或外圈一方固定,另一方上下或左右方向移动的移动量。
将径向方向、轴向方向的移动量,分别称为径向游隙、轴向游隙。
轴承游隙的选择,对机械运转精度、轴承寿命、摩擦阻力、温升、振动和噪声等都有很大的影响。
轴承安装前的游隙与安装后在工作温度下的游隙(工作游隙)是有所不同的,为使轴向定位准确,应使工作游隙尽可能小。
选择轴承游隙时,必须充分考虑下列几种主要因素:1) 轴承与轴和外壳孔配合的松紧会导致轴承游隙值的变化。
一般情况下,轴承内圈滚道的扩张量可近似取为其配合过盈量的80%,而外圈的收缩量可大致定为其过盈量的70%(先决条件:实心钢轴,正常的钢制轴承座壁厚)。
2) 轴承在机构运转过程中,由于轴与外壳的散热条件和膨胀系数不同,也会导致游隙值的变化。
由温度的变化Δt[K]引起的径向游隙的减少量ΔGrt可用如下公式近似计算:ΔGrt = Δt * α * ( d + D )/ 2 [ mm ]其中α–钢的线膨胀系数,α = 0.000011 K-1d - 轴承内径 [ mm ]D - 轴承外径 [ mm ]深沟球轴承径向游隙μm2、轴承的配合在机械的支承部位,为了防止轴承内圈与轴、外圈与外壳孔在机器运转时发生相对滑动,必须选择正确的安装配合。
过小的过盈量,将引起配合面上产生滑动、导致磨损、损伤轴或外壳,磨损粉末侵入轴承内部,会造成振动和发热,并引起失效。
过大的过盈量,将导致轴承的工作游隙大大减小或完全消失,从而影响轴承的正常运转或提前失效。
深沟球轴承与轴的推荐配合一、用听诊法对滚动轴承进行监测用听诊法对滚动轴承工作状态进行监测的常用工具是木柄长螺钉旋具,也可以使用外径为φ20mm左右的硬塑料管。
相对而言,使用电子听诊器进行监测,更有利于提高监测的可靠性。
1.滚动轴承正常工作状态的声响特点滚动轴承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时,运转平稳、轻快、无停滞现象,发出的声响和谐而无杂音,可听到均匀而连续的“哗哗”声,或者较低的“轰轰”声。
噪声的强度不大。
2.异常声响所反映的轴承故障(1)轴承发出均匀而连续的“咝咝”声。
这种声音由滚动体在内外圈中旋转而产生,包含有与转速无关的不规则的金属振动声响。
一般表现为轴承内加脂量不够,应进行补充。
若设备停机时间过长,特别是在冬季的低温情况下,轴承运转中有时会发出“咝咝沙沙”的声音,这与轴承径向间隙变小,润滑脂工作锥入度变小有关。
应适当调整轴承间隙,更换工作锥入度大一点的新润滑脂。
(2)轴承在连续的“哗哗”声中发出均匀的周期性的“嗬罗”声。
这种声音是由于滚动体和内外圈滚道出现伤痕、沟槽、锈蚀斑而引起的。
声响的周期与轴承的转速成正比。
应对轴承进行更换。
(3)轴承发出不连续的“梗梗”声。
这种声音是由于保持架或者内外圈破裂而引起的。
必须立即停机更换轴承。
(4)轴承发出不规律、不均匀“嚓嚓”声。
这种声音是由于轴承内落入铁屑、砂粒等杂质而引起的。
声响强度较小,与转速没有联系。
应对轴承进行清洗,重新加脂或换油。
(5)轴承发出连续而不规则的“沙沙”声。
这种声音一般与轴承的内圈与轴配合过松或者外圈与轴承孔配合过松有关系,声响强度较大。
应对轴承的配合关系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修理。
(6)轴承发出连续刺耳啸叫声。
这种声音是由于轴承润滑不良,缺油造成了干摩擦,或者滚动体局部接触过紧,如内外圈滚道偏斜,轴承内外圈配合过紧等情况而引起的。
应及时对轴承进行检查找出问题,对症处理。
3.使用电子听诊器进行监测的要求。
(1)监听过程中,尽可能选用用同类监测点,或者工作状况接近的监测点进行声响对比,发现异常都应作为有缺陷看待,必须进行深入检查。
对于单台设备,为了克服无可比性的缺点,可以将监测点在正常状态下的声响录音,作为以后监测的对比依据。
(2)要正确选择监测点的部位,待测的振动方向应与传感器的敏感方向一致,使测量方向为振动强度最大的方向。
传感器同被测面应成直角,误差要求控制在10°以内。
(3)测量面要求干净平整,做到无锈迹、无油漆,并应将下凹部分打磨平光。
(4)压向探针的测量力以10~20N为宜。
二、用磁塞法对滚动轴承进行监测1.使用磁塞对滚动轴承进行监测的要求(1)磁塞只适用于对用油润滑,并且通过专用管道回油的关键性的主轴承进行监测。
(2)磁塞要尽量安装在被监测的主轴承附近,处于回油的主通道上,中间没有过滤网、油泵及其它液压件的阻隔。
(3)为了提高监测效率,可以制作一个有回油进出口的回旋式贮油器。
贮油器应作成倒圆锥台形,将磁塞安装在贮油器的底部。
贮油器的进油口要倾斜一定角度,使润滑油能由切向进入其中。
这样有利于磨损磨粒与回旋的润滑油分离,并在底部沉淀,通过小孔进入磁塞之中,吸附在磁钢端头。
2.正常情况下磨损磨粒的形态特征滚动轴承在跑合期和正常运转期内,所产生的磨粒碎片尺寸大小一般为0.01~0.015mm,并混有一些金属粉末。
新轴承在跑合期内产生的磨粒碎片的数量较正常运转期要多,进入正常运转期后磨粒碎片以及金属粉末的数量会显著减少。
磨粒碎片在显微镜下呈现细而短的形状,有着不规则的断面。
3.故障性磨损磨粒的形态特征滚动轴承的主要失效形式是疲劳点蚀。
滚动疲劳、剥落形成的磨粒碎片尺寸大小一般为0.025~0.05mm。
有时还有尺寸更大的碎片,并混有一些金属粉末。
滚珠轴承的钢珠磨粒碎片通常呈现大致为圆形的、沿径向分开的玫瑰花瓣形式;滚道的磨粒碎片呈现大致为圆形的表面破碎的形式;滚子轴承的滚子磨粒碎片通常呈现长度等于2~3倍宽度的卷曲的矩形形式;滚道的磨粒碎片一般呈现不规则的长方形。
三、用测温法对滚动轴承进行监测应注意的问题通过测量轴承运转中的温升情况,一般很难监测滚动轴承所出现的疲劳剥落,裂纹或压痕等局部性损伤,特别是在损伤的初期阶段几乎不可能发现有什么问题。
当轴承在长期正常运转以后,出现温度升高现象时,一般所反映的问题不但已经严重,而且会迅速发展,造成轴承损坏故障。
这时候,间断性的监测往往会造成漏监情况。
监测中若发现轴承的温度超过70~80℃,应立即停机检查。
对于新安装或者重调整的滚动轴承,通过测温法在规定时间内监测其温升情况,可以判断轴承的安装与调整质量,尤其间隙过紧时会出现温升过高的现象。
发现问题及时调整,有利于延长滚动轴承的使用寿命。
7)h:广泛用于无相对转动的零件,作为一般的定位配合。
公差等级多用IT4~IT11级。
(2)在基孔制的过渡配合中,轴的基本偏差具有如下所述的配合特征。
1)js:平均起来为销有间隙的配合。
多用于略有过盈的定位配合,如联轴器、齿圈与钢制轮毂的配合等。
一般可用手或木锺装配。
公差等级多用IT4~IT7级。
2)k:平均起来为没有间隙的配合。
多用于稍有过盈的定位配合。
例如为了消除振动的定位配合。
一般用木锤进行装配。
公差等级多用IT4~IT7级。
3)m:平均起来为过盈不大的配合。
一般用于要求由木锤装配的组件。
公差等级多用IT4~IT7级。
4)n:平均起来过盈稍大的配合。
常用手锤或压力机装配的紧密配合的组件。
公差等级多用IT4~IT7级。
(3)在基孔制的过盈配合中,轴的基本偏差具有如下所述的配合特性。
1)p:与H6或H7的孔配合时是过盈配合。
与H8的孔相配合时为过渡配合。
对非铁类零件,为较轻的压入配合;对钢、铸铁或铜钢组件的装配是标准压入配合。
2)r:对铁类零件为中等打入配合。
对非铁类零件为轻的打入配合。
与H8孔配合,直径在100mm以上时为过盈配合,直径较小时为过渡配合。
3)s:用于钢和铸铁零件的永久性和半永久性装配,过盈充分,可产生相当大的结合力。
常用温差法进行装配。
4)t、u、v、x、y、z:过盈量依次增大。
u轴常见使用。
需用温差法进行装配。
2.配合的优先选择选择配合首先要采用优先公差带及优先配合;其次采用常用公差带及常用配全;然后才采用一般用途的公差带及一般配合。
(1)优先间隙配合:1)基孔制:H11/c11、H9/d9、H8/f7、H7/g6、H7/h6、H8/h7、H9/h9、H11/h11。
2)基轴制:C11/h11、D9/h9、F8/h7、G7/h6、H7/h6、H8/h7、H9/h9、H11/h11。
(2)优先过渡配合;1):基孔制:H7/k6、 H7/n6。
2)基轴制:K6/h6、 N7/h6。
(3)优先过盈配合:1)基孔制:H7/p6、H7/s6、H7/u6。
2)基轴制:P7/h6、S7/h6、U7/h6。
常见形位误差的测量方法一、导轨直线度误差的常用测量法1.平尺研点法2.平尺拉表法3.塞尺测量法4.水平仪测量法二、导轨平行度误差的常用测量法机械设备的基础零件如床身、滑座等,一般都是由两条以上的导轨表面组成。
不仅要使每条导轨应该满足直线度要求,还应满足几条导轨之间的平行度要求。
测量导轨间平行度误差的常用方法有如下三种。
1.拉表测量法2.千分尺测量法3.水平仪借助桥板测量法三、导轨间垂直度误差的常用测量法1.90°角尺拉表测量法2.框式水平仪测量法四、工作台表面平面度误差的常用测量法工作台表面平面度误差测量时,一般都规定为用工作台面的纵、横、对角或者辐射方向上的直线度误差中的最大值,近似代替平面度误差值。
工作台平面度的常见测量位置如图6-9的点划线所示。
1.塞尺测量法2.平尺拉表法五、设备主轴跳动误差常用测量方法设备主轴在回转中的跳动误差主要受自身的加工精度影响外,还在一定程度上受轴承的精度影响。
这样,对于由滚动轴承支承的主轴,测量其跳动误差时,主轴的转动圏数一般应不得少于10圈。
这是因为轴承中的滚珠或滚柱的公转速度与主轴的转速不一致,主轴在前后的高点也不一致。
在一、两转范围内,很难发现跳动的最大值。
测量中,应取千分表在主轴转动10圈过程中的最大读数,与最小读数之差作为跳动的误差值。
1.主轴锥孔中心线径向圆跳动的测量方法2.主轴锥孔径向圆跳动的测量方法3.主轴定心轴颈颈向圆跳动的测量方法4.主轴端面圆跳动和轴向窜动的测量方法。
修理中的尺寸链问题设备维修中,利用尺寸链原理分析问题,有利于解决相互关联的多表面间的位置尺寸精度和位置关系精度问题,有利于选择合适的修理方法。
一、尺寸链的定义机械设备在装配或者零件加工过程中,零件表面或者轴线间的一组尺寸依次排列,构成封闭形式,其中某一尺寸的公差与极限偏差由其他尺寸的公差与极限偏差确定,这样的一组尺寸称为尺寸链。
如果所有尺寸都在同一零件上,叫做零件尺寸链。
如果所有尺寸不在同一个零件上,是由部件中若干个零件的尺寸组成,叫做装配尺寸链。
组成尺寸链的各个尺寸叫做环。
可以独立存在的环叫组成环。
受其他尺寸支配,在加工或者装配中最后自然形成的环叫终结环,或者叫封闭环。
装配尺寸链终结环往往代表装配精度要求的尺寸。
零件尺寸链终结环为精度要求最低的,常常不作标注尺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