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数学《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第八单元 用数对确定位置(教案)四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

第八单元 用数对确定位置(教案)四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

教案:第八单元用数对确定位置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数对的概念,能够用数对表示位置。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对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数对的概念2. 数对的表示方法3. 数对的运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数对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2. 教学难点:数对的运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学生熟悉的场景,如教室、电影院等,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自己在场景中的位置。

2. 新课导入(1)讲解数对的概念引导学生发现,要确定一个位置,需要两个数据:列和行。

这两个数据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就构成了一个数对。

(2)讲解数对的表示方法以教室座位为例,讲解数对的表示方法。

例如,第一列第三行的位置可以表示为(1,3)。

3. 实践操作(1)让学生在纸上画出教室座位图,并用数对表示自己的位置。

(2)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数对,并互相检查是否正确。

4. 巩固练习(1)出示一些场景图,让学生用数对表示其中的位置。

(2)让学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找出某个位置的数对,或根据数对找出位置等。

5. 总结让学生总结数对的概念、表示方法和运用,并举例说明。

五、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

2. 观察生活中的场景,用数对表示其中的位置,并与同学交流分享。

六、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对数对概念的理解,及时纠正错误。

2. 在实践操作环节,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3. 在巩固练习环节,教师要关注学生的解答过程,及时给予指导。

七、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完成情况。

2. 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参与度、发言情况等。

3. 学生对数对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在实践操作环节,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在实践操作环节,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参与程度和动手能力的培养。

这个环节是学生对数对概念理解和应用的重要过程,通过实践操作,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数对的概念和表示方法,并能够将其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8.3 用数对确定位置 丨苏教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8.3 用数对确定位置 丨苏教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8.3 用数对确定位置丨苏教版
一、教学目标
1.掌握数对的概念;
2.学会用数对确定位置;
3.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二、教学内容
用数对确定位置
三、教学重、难点
1.熟练掌握数对的概念;
2.学会将图形通过数对确定位置。

四、教学过程
1.引入
教师将两个坐标轴上的数对贴在黑板上,让学生猜测。

2.概念讲解
教师出示已经画好的图形,介绍数对在确定位置上的作用。

3.数对练习
让学生尝试画出图形来,老师在黑板上列出不同的数对,学生根据数对画图。

老师可逐步加大难度,例如给出不同的起点,让学生自己确定下一步该怎么走。

4.巩固练习
老师出示一幅简单的图形,让学生用数对来确定它的位置。

5.拓展练习
老师出示另外一些图形,让学生画出来并用数对来确定它的位置。

五、教学反思
这堂课的教学效果很好,学生们都能够理解数对的概念,并能够用数对来确定图形的位置。

教师也注意到一些学生在画图的时候出现了偏差,需要在后续的课程中增加练习。

同时,可以通过训练学生的计算速度来提高他们的空间想象力能力。

四年级下册《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设计

四年级下册《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设计

四年级下册《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设计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列、行的含义,知道*定第几列、第几行的规则,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会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的位置。

(2)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定位置。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由具体的座位图到抽象成用列、行表示平面图的过程,提高抽象思维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增强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

难点:能用数对在方格纸上*定物体位置。

教学准备:ppt教学过程:一、设境置疑,产生需要1、同学们,今天谢老师和你们一起来学习。

首先我想认识下你们,我们班一共有几组几排呢?2、有谁想和我交朋友吗?你叫什么名字呢?你的位置在第几组第几排?3、揭题:今天这节课我们要学习一种新的方法来*定位置。

你们愿意跟着我来吗?(板书:*定位置)二、逐步抽象,掌握方法1、列、行的含义和*定第几列、第几行的规则(1)认识场景图中的列和行①观察这幅座位图,竖里面有几排?以讲台为准,一般从左往右数,这是第1竖排,这是第2竖排……这是第6竖排。

②揭示:其实每一竖排在数学上我们都把它叫做列。

(板书:竖排列)*定第几列我们一般都是从左往右数的。

(板书:从左往右数)③在这幅图中,横里面又有几排呢?还是以讲台为准,一般从前往后数,这是第1横排,这是第2横排……这是第5横排。

④刚才我们已经知道,在数学上,每一竖排都叫做列,而每一个横排我们把它叫做行。

(板书:横排行)*定第几行一般是从前往后数的。

(板书:从前往后数)(2)认识圆圈图①为了清楚地表示每个同学坐的位置,现在我们把他们坐的位置都用圆圈表示出来。

(课件出示)②为了突出小军坐的位置,我们把小军坐的位置用红色圆圈来表示。

(课件出示)③想一想,这一列应是第几列?这一列又是第几列?这幅图上一共有几列?(课件依次出示第1列到第6列)在这幅图上一共有几行呢?(课件依次出示第1行到第5行)2、数对的含义和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1)学习用第几列第几行表示位置现在你能用第几列第几行来描述小军的位置吗?(2)学习用数对表示位置①揭示:用汉字表示小军的位置太麻烦了,因此数学家们研究了一种既简洁又准*的方法来表示他的位置,请看我怎样书写的。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8.2《用数对确定位置》苏教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8.2《用数对确定位置》苏教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8.2《用数对确定位置》苏教版一、教学背景本节课是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材中的第二单元第八课。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是数学基本概念如数字、加减、数字排列等方面的学习。

同时,本单元也会围绕数字的个位数、十位数和百位数展开相关教学。

本节课主要教授学生如何通过数对来确定位置。

二、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数对;2.掌握用数对表达的方法确定位置;3.能够掌握检验位置的方法。

三、教学重难点1.掌握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2.能够灵活运用数对表达方法。

四、教学过程及方法A. 回顾教师让学生复习一下数对的概念。

先让学生成小组,一起商量数对的概念和应用。

然后请几位同学分别发言,大家一起进行讨论。

B. 教学新知1.教师以PPT形式介绍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并先让学生理解数对表达方法。

2.以概念图的方式介绍确定位置的方法和方式。

3.以实物或图片的方式给学生呈现其他数学概念如高度,宽度,长度等,让学生练习用数对表达位置。

C. 上机练习教师布置互动练习题目。

让学生上机或者板书练习,进行互动比赛。

每个小组可以派一名同学上讲台解答问题,其他小组给出评分。

D. 总结在掌握了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和应用后,教师让学生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并将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进行归纳。

同时,让学生试着自己运用数对表达方法来确定位置,以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五、巩固延伸1.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自主应用数对表达方法来确认各个方向上的位置。

2.鼓励学生总结复习本节课内容,或者参加数学竞赛,来提高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教学,我发现学生有较强的理解能力和学习兴趣。

同时,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多角度、多方面的练习和思考,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加深认识,提高运用能力。

本节课教学效果良好,学生积极性高,课堂氛围活跃地参与了教学中的各个环节。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 《用数对确定位置》 ︳西师大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 《用数对确定位置》 ︳西师大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 《用数对确定位置》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数对的概念,理解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对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数对的概念2. 数对的表示方法3. 数对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数对的概念,数对的表示方法。

2. 教学难点:数对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讲授新课(1)数对的概念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理解数对是由两个数按一定顺序排列组成的。

(2)数对的表示方法讲解数对的表示方法,如(3,4)表示第3列第4行的位置。

(3)数对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学会运用数对解决实际问题,如确定物体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

3. 练习巩固设计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4.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5. 总结反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反馈,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

五、课后作业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借鉴。

七、板书设计1. 数对的概念2. 数对的表示方法3. 数对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八、教学延伸引导学生思考数对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九、教学评价通过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了解教学效果,为后续教学提供依据。

十、教学建议1. 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为学生深入学习打下基础。

2. 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3. 加强师生互动,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4.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采取个性化教学方法。

5.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本节课通过讲解数对的概念、表示方法和实际应用,让学生掌握了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8.1 用数对确定位置丨苏教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8.1 用数对确定位置丨苏教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8.1 用数对确定位置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掌握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对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数对的概念2. 数对的表示方法3. 数对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1. 数对的概念和表示方法2. 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四、教学难点1. 数对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2. 用数对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回顾以前学过的有关位置的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新课学习1. 认识数对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数对的概念,明确数对是由两个数组成的有序对。

2. 数对的表示方法引导学生观察数对的表示方法,强调数对中的两个数是有顺序的,不能颠倒。

3. 用数对确定位置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数对在确定位置方面的应用,学会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

3. 巩固练习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数对的知识,提高运用数对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小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数对的概念、表示方法和应用。

5.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与数对相关的作业,让学生回家后进行练习。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教师还应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掌握数对的概念、表示方法和应用,培养运用数对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

同时,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教学过程。

以下是对这一重点细节的详细补充和说明:在“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具体的生活实例,引导学生理解数对在确定位置方面的应用,并学会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

这一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创设情境:教师可以通过图片、视频或实际场景,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实例,如地图上的坐标点、电影院的座位号等,让学生初步感知数对在确定位置方面的应用。

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设计

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设计

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铜山区大许实验小学况畅一、教材分析用数对确定位置是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1课时的内容,它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一方面,这是在学习了上下、前后、左右以及第几排第几个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是第一学段学习内容的深入和拓展。

让学生用抽象的数对来表示位置,进一步发展学生空间观念,提高抽象思维能力,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图形与坐标”打下重要基础。

因此,我认为,本节课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1、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列、行的含义,知道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规则,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会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

2、学生经历由具体的座位图抽象成用列、行表示的平面图的过程,提高抽象思维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3,、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增强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掌握用数对描述物体位置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数对表示的物体的对应位置。

四、教学过程:一、创境导入师课件出示:1.谈话: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位新同学--小军,这是和他坐在同一横排的学生,你能描述一下小军的位置吗?这是和他坐在同一竖排的学生,你能描述小军的位置吗?2.这是小军的全班学生,你能描述小军的位置吗?3.小军的位置没有变,为什么同学们的说法不一样呢?4.师揭题:由于同学们看的方法和角度不同,所以在描述小军位置时,产生了不同的说法。

因此在确定位置的时候要有统一的标准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进一步学习确定位置。

(板书课题:确定位置)二、逐步抽象,掌握方法1.教学列、行⑴教学列、行指出:数学规定:竖排叫做列,从左往右数,第1列。

横排叫做行,从前往后数,第1行,第2行。

师:你能重新用列和行描述小军的位置吗?,生1:第4列第3行,生2:第3行第4列。

师:在数学上,我们习惯先说列再说行。

所以小军的位置是第4列第3行。

⑵师:为了便于观察和思考,我们可以把这里的每一个人都看做一个小圆圈,你还能找到第一列吗?第一行呢?现在你还能找到小军的位置吗?(用红色的圆圈表示,找生指一指)用行和列表示小芳和小刚这两位学生的位置。

用数对确定位置案例数学教案设计

用数对确定位置案例数学教案设计

用数对确定位置案例數學教案設計
标题:用数对确定位置案例數學教案設計
一、教学目标:
1.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数对的概念,知道数对的表示方法。

2. 学生能够运用数对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准确地确定和描述一个点的位置。

3.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
1. 介绍数对的概念
2. 数对的表示方法
3. 利用数对确定位置的实际应用
三、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一张教室座位表,让学生找到自己的座位。

然后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简洁明了地描述自己座位的位置,从而引入数对的概念。

(二) 新课讲授
1. 教师讲解数对的概念,并举例说明,例如(3,5)表示第三行第五列。

2. 教师演示如何利用数对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确定一个点的位置。

(三) 实践操作
1. 教师给出一些数对,让学生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标出这些点的位置。

2. 让学生互相检查,看是否标对了位置。

(四) 巩固练习
教师设计一些习题,让学生进行练习,以巩固所学的知识。

四、教学评估:
通过课堂练习和作业,检查学生对数对概念的理解以及他们在实际问题中使用数对的能力。

五、课后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如何?学生对数对的理解程度如何?有没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六、家庭作业:
布置一些与数对相关的习题,让学生在家中进行练习,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总结:本节数学课旨在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对的概念,并学会用数对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确定一个点的位置,培养他们的空间观念和思维能力。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用数对确定位置》二次教学设计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用数对确定位置》二次教学设计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用数对确定位置》二次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用数对确定位置》这一章节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利用数对来确定物体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

通过这一章节的学习,学生能理解数对的含义,掌握数对的表示方法,并能运用数对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概念可能已经有所了解。

但是,对于如何利用数对来确定位置,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出发,理解数对的含义,掌握数对的表示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数对的含义,掌握数对的表示方法,能够利用数对确定物体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数对的含义,数对的表示方法,利用数对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对的概念,如何运用数对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实际问题,引导学生理解数对的含义,掌握数对的表示方法。

2.直观教学法:利用图形和实物,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数对的概念。

3.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包括相关的图形、实物和实际问题。

2.练习题:准备一些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如“小明在教室里的位置是第4列第3行,请用数对表示小明的位置。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数对来表示物体的位置。

2.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用数对来表示物体的位置。

每组讨论一个问题,并将答案写在黑板上。

3. 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并用数对来表示物体的位置。

《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设计

《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设计

《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设计《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98页例1和练一练,练习十五第1-3题。

教学目标:1.让学生结合具体情境认识列与行的含义,知道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规则,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会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

2.让学生经历由具体的生活场景抽象乘用列和行表示的平面图的过程,初步感悟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培养初步的抽象思维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3.让学生初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的意识。

教学重点:掌握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数对表示的物体的对应位置。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提问:小军坐在哪里?追问:小军的位置已经定了,为什么大家的说法会不一样呢?引导:观察角度不一样,数的顺序不一样,表达方法也不一样。

这样交流位置方便吗?怎样统一说法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如何确定位置。

二、揭示列、行,明确规则,认识数对。

学生座位场景图演化成圆圈图(课件演示)。

在表述小军的位置时同学们都提到了两个关键词列(组)和行(排),哪边是第一列,哪边是第一行呢?介绍:一般我们把竖排叫做列(板书——竖列),横排为行,我们还要知道哪是第一列,习惯上从观察者的左边数起,(板书——左)最左边的这一竖排是第1列,横排叫做行(板书——横行),指一指哪边是第一行?从前往后数,这是第1行,这是(课件演示行),数学上我们通常先说列再说行。

提问:现在能用列和行来描述小军的位置了吗?出示不同国家语言来表示“第4列,第3行”。

怎样让全世界人看懂?明确:数学上通常列数在前,行数在后,中间用逗号隔开,为了表示一个整体,在外面套一个小括号,像这样用列数和行数所组成的一个数对来确定位置,就是我们今天一起研究的内容。

(4,3)读作:数对四三,也可以读作:四三。

提问:你觉得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有什么好处?三、巩固练习,深化对数对的认识。

1、练一练第1题。

在点子图中找出第2列第4行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在点子图中找出第4列第2行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2、练一练第2题。

四年级苏教版数学下册《用数对确定位置》教案

四年级苏教版数学下册《用数对确定位置》教案

四年级苏教版数学下册《用数对确定位置》教案一. 教材分析《用数对确定位置》是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的一章节,主要让学生理解数对的概念,并学会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这一章节在教材中占据重要地位,为后续学习坐标系和函数等知识打下基础。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掌握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提高空间想象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平面图形有一定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在表示位置时,可能仍然存在抽象思维困难,需要通过具体实例和实践活动来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理解数对的概念,学会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提高空间想象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数对的概念及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

2.难点:理解数对表示位置的原理,能够灵活运用数对表示不同位置。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理解数对的概念。

2.实践活动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用数对表示位置。

3.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课件。

2.学具:学生分组,每组准备一张白纸、若干个棋子。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平面图形的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例如:“你们还记得我们之前学过的平面图形吗?它们有什么特点?”然后,教师课件展示一个教室的平面图,提问:“如果要用数学方法表示图中一个学生的位置,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呈现(10分钟)教师讲解数对的概念,并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数对表示位置的实例。

例如,用数对表示教室中不同学生的位置。

教师讲解数对的组成:第一个数表示列,第二个数表示行。

同时,教师在黑板上板书数对表示位置的规则。

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

每组发放一张白纸和若干个棋子。

学生需要在白纸上用数对表示棋子的位置。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用数对确定位置》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用数对确定位置》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用数对确定位置》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用数对确定位置》这一章节,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平面图形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数对来确定物体的位置,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和思考事物的位置关系,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教材通过具体的实例和丰富的练习,使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平面图形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用数对来表示物体的位置,他们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引导学生从实际出发,通过观察和操作,理解并掌握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并能够用数对来确定物体的位置。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和思考事物的位置关系,提高空间想象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并能够用数对来确定物体的位置。

2.难点: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并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和理解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

2.动手操作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和思考事物的位置关系。

3.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引导学生自己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准备一些小卡片,上面标有数对,用于让学生练习确定位置。

2.学具准备:学生每人准备一张白纸,一支笔,用于记录和操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创设情境,比如在教室里,让学生找到自己的位置,引出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

让学生思考,如何用数学的方法来表示自己的位置。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示范,向学生介绍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8.2《用数对确定位置》苏教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8.2《用数对确定位置》苏教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8.2《用数对确定位置》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数对的含义,掌握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对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空间观念。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数对的含义2. 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3. 数对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数对的含义,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

2. 教学难点:理解数对中每个数字所表示的意义,灵活运用数对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有很多需要确定位置的情况,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用数对确定位置。

2. 探究新知(1)认识数对a. 请学生观察自己的座位,思考如何用两个数字表示自己的位置。

b. 学生汇报自己的想法,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数对的含义:第一个数字表示列,第二个数字表示行。

(2)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a. 请学生用数对表示自己的座位位置。

b. 请学生用数对表示教室里其他物体的位置,如黑板、窗户等。

c.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点评并总结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

3. 实践应用(1)游戏:找位置a. 教师给出数对,学生快速找到对应的位置。

b. 学生给出数对,教师或其他学生找到对应的位置。

(2)实际应用a. 请学生用数对表示自己家所在的位置。

b. 请学生用数对表示学校里某个地方的位置。

4. 总结延伸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数对的含义和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

五、课后作业1. 请学生用数对表示自己家所在的位置,并写一段话描述从学校到自己家的路线。

2. 请学生用数对表示学校里某个地方的位置,并写一段话描述从教室到该地方的路线。

六、教学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在探究新知过程中的表现,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2. 在实践应用环节,教师应引导学生充分运用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 课后作业的设计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感受数学的价值。

《用数对确定位置》(教案)四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

《用数对确定位置》(教案)四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

教案:《用数对确定位置》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数对的概念,掌握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抽象和概括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数对的概念。

2. 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

3. 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数对的概念和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

2. 教学难点:理解数对中每个数字所表示的意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学生:“同学们,你们知道自己在教室里的位置吗?”引导学生回顾用“第几排第几个”的方法来确定位置。

2. 探究新知(1)教师出示一个座位图,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来描述图中一个同学的位置。

(2)教师引导学生发现用“第几排第几个”的方法来描述位置的不便,引出数对的概念。

(3)教师讲解数对的定义,让学生举例说明数对在生活中的应用。

(4)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数对的特点,发现数对中每个数字所表示的意义。

3. 实践操作(1)教师让学生在座位图中找出几个同学的位置,用数对表示出来。

(2)教师出示一个数对,让学生找出对应的位置。

4. 巩固练习教师出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用数对表示位置,并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5. 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数对的概念和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

6. 作业布置教师布置一些与数对相关的作业,让学生回家后进行巩固练习。

五、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究。

2.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3.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六、板书设计1. 数对的概念2. 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3. 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七、课后评价1. 学生对数对的概念和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合作交流的意识。

3. 学生对实际生活中数对应用的了解程度。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

西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 《用数对确定位置 (一)》(一等奖创新教案)

西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 《用数对确定位置 (一)》(一等奖创新教案)

西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用数对确定位置(一)》(一等奖创新教案)用数对确定位置(一)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景,理解用数对表示位置的必要性和数对的意义。

2.掌握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并能根据数对确定位置。

3.经历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抽象过程,发展空间观念和符号意识。

教学重点掌握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

教学难点:学会用“数对”确定位置,能正确用数对表示方格图的位置。

教学准备:方格图一、情景引入1.同学们,,四年级一班要开家长会,这是小红班级的座位图,如果你是小小自愿者,你能准确帮家长们找到同学们的位置吗?2.这是小红、小强、小娟的位置,你能准确向家长描述他们在班级里的位置吗?生:小红就坐在第三组第二排,小强坐在第一组第三排,小娟坐在第五组第四排。

二、探索新知活动一:认识组和排在生活中,我们一般是把竖排叫组,横排叫排。

活动二:认识行和列在数学中,我们通常把竖排叫做列,横排叫做行,第一组叫第一列,以此类推,第一排叫第一行再以此类推。

活动三:即时练习你能用行和列来说一说小强、小红、小娟的位置吗?生:小强坐在第1列第3行,小红坐在第3列第2行,小娟坐在第5列第4行。

)真不错,看来大家认识了列和行。

活动四:行、列的表示方法下面,请以第4列第5行为例,用简洁的方法表示刘元位置。

请仔细观察,同学们的表示方法都是数字4,5而且一般情况下列写在前面,对比几种方法,你觉得哪一种更简单呢?3.是的,数学家也是用括号加数字的方法表示位置,比如第3列,第5行数学家用(4,5)表示,第4列,第2行也这样表示,第4列,第2行也这样表示,像这样的表示方法,在数学里叫做数对。

数对里的第一个数表示列,第二个数表示行。

4.你能用数对表示出张芳,李华的位置吗?并说一说这两个数对表示什么意思。

生:张芳的位置用数对(2,5)表示表示第2列,第5行,李华的位置用数对(5,2)表示第5列,第2行。

是的虽然小括号里的数都是一样的,但是顺序不一样,表示的意思不一样。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8.3 用数对确定位置丨苏教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8.3 用数对确定位置丨苏教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8.3 用数对确定位置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在具体情境中,根据行、列正确地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用数对表示位置的能力,发展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主动探索数学知识的态度。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正确地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理解数对中每个数字所表示的意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多媒体呈现教材中的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提问:你能找到小军坐在哪里吗?你是怎样找到的?学生可能会回答:小军坐在第 4 列,第 3 行,我是从左边数到第 4 列,从前面数到第 3 行找到的。

教师引导:同学们,小军的位置用数对怎样表示?学生可能会回答:小军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4,3)。

教师追问:在数对(4,3)中,4 表示什么?3 表示什么?学生可能会回答:4 表示列,3 表示行。

教师总结:数对中第一个数字表示列,第二个数字表示行。

2. 新课讲授(1)教师出示例 1,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小松坐在哪里?怎样用数对表示他的位置?学生观察后可能会回答:小松坐在第 2 列,第 3 行,所以他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2,3)。

教师追问:在数对(2,3)中,2 表示什么?3 表示什么?学生可能会回答:2 表示列,3 表示行。

(2)教师出示例 2,提问:小芳坐在哪里?怎样用数对表示她的位置?学生观察后可能会回答:小芳坐在第 5 列,第 1 行,所以她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5,1)。

教师追问:在数对(5,1)中,5 表示什么?1 表示什么?学生可能会回答:5 表示列,1 表示行。

(3)教师出示“试一试”,引导学生独立完成,并提问:小强坐在哪里?怎样用数对表示他的位置?学生完成后可能会回答:小强坐在第 1 列,第 4 行,所以他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1,4)。

教师追问:在数对(1,4)中,1 表示什么?4 表示什么?学生可能会回答:1 表示列,4 表示行。

《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案例(精选6篇)

《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案例(精选6篇)

《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案例(精选6篇)《用数对确定位置》篇1(一)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情境,使学生体验用数对确定位置的必要性和简洁性。

2.在具体情境中,能用数对表示位置,根据数对确定位置,并能在方格图中根据数对确定位置。

3.引导学生经历由实物图到点子图最后到方格图的数学化抽象过程,渗透坐标的思想,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4.体验确定物体位置与生活的联系。

(二)学生和内容分析:在第一学段中,学生已经学习了前后、上下、左右表示物体具体位置的知识,也学习了简单的方向等知识,这些知识为学生进一步认识物体在空间的具体位置打下基础。

这节“确定位置” 不仅是第一学段学习内容的发展和第三学段内容的铺垫,对提高学生的空间概念,认识周围环境有很大的作用。

教材中呈现确定多媒体教室中学生的座位这个情景,通过让学生找出哪个是张亮,明确“列”“行”的含义及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一般规则。

接着给出用数对表示张亮同学位置的方法后,要让学生讨论用了几个数据,每个数字分别表示什么含义,体会可以用有顺序的两个数组成数对表示出一个确定的位置,并明确书写的格式。

通过表示王艳(3,4)、赵强(4,3)的位置,比较有什么不同,强调有序数对中两个数顺序的重要性。

后面的例2是把具体环境中的物体的位置关系,在方格纸上表示出来,也就是在方格纸上画出物体的平面示意图,这时物体用一个点代替。

(三)课时安排:一课时(四)教学方法:谈话、讨论。

(五)教学手段:多媒体(六)教学重点难点:能用数对表示位置,根据数对确定位置,并能在方格图中根据数对确定位置。

九、教学过程:(一)、课件出示座位图,用自己的话描述“小军”的位置。

1、学生回答。

2、质疑:我们描述的同一个人的位置,但为什么说法都不一样呢?(二)、利用班级座位图认识列和行。

1、为方便大家的交流,在数学上我们通常会用列和行来描述某人的具体位置(板书:列行),那么什么是列?什么是行呢?请你上来指一指。

2、第一列和第一行又在什么地方呢?(在一般情况下,第一列是在观察者的最左边,第一行是从观察者的最前面开始数起)3、学生跟着课件一边用手指一边数列和行。

《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设计

《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设计

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教材分析:《用数对确定位置》是《数学课程标准》“空间与图形”领域中的重要内容,安排在第二学段,既是认识图形的继续,又是后面学习坐标、一次函数等知识的基础;既是第一学段内容的延续和发展,也是第三学段学习的铺垫,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对提高学生的空间观念,认识周围环境,都有较大的作用。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接触和认识了生活中的位置现象和位置问题,具备了初步的观察、操作等活动经验。

他们已经在第一学段学习了用前后、左右、上下等表示物体位置和东、西、南、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八个方向,也学习了简单的路线图等知识。

学生已经建立了一定的空间观念,对具体位置有所感受。

应该说这些知识的学习为学生进一步认识物体在空间的具体位置打下了基础。

这节课《用数对确定位置》要求学生能在具体情境中用数对来表示位置,并能在方格纸上确定位置。

因此在教学中,我借助学生已有的经验,从具体位置中逐步抽象出数对的表示方法,以符合学生由具体到抽象,有特殊到一般的认知规律,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数对在确定位置中的作用。

(2)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对于位置都有自己一定的理解,并能根据自己的理解描述一个物体的位置。

他们在几年的学校生活中,对于生活中的一些涉及确定位置的例子也有一些初步了解。

如:电影票的位置安排,集合站队时的队列安排等。

学生究竟能达到什么水平,通过课前与学生的交流谈话我了解到:约60%的学生能利用前后、左右和上下来描述情景中物体的位置;约32%的学生能用“第几排第几个”来描述位置;只有约8%左右的学生了解一点行和列的知识,但了解不具体,概念模糊,不准确。

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学生们学会用数对表示位置不是太困难,难的是能否根据需要自己探究出有价值的表示方法,以及很好的理解由实物图---点子图---方格图的抽象过程及抽象意义。

为此我创设了学生熟悉的现实情境,增加学生参与体验的机会,让其在实践中加深理解,在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用数对确定位置》是小学数学课程中的一部分,主要让学生掌握利用数对来表示物体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的方法。

通过这一章节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数对与坐标系之间的关系,并能够运用数对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平面图形的认识和坐标系的概念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如何利用数对来表示物体在坐标系中的位置,以及如何通过数对来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对与坐标系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实际操作来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数对与坐标系之间的关系,掌握利用数对表示物体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数对与坐标系之间的关系2.如何利用数对表示物体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3.如何通过数对解决实际问题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实际情境,让学生理解数对与坐标系之间的关系,并能够运用数对解决实际问题。

2.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

3.操作活动: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相关的教学课件,用于引导学生进行学习。

2.坐标纸:准备坐标纸,供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使用。

3.练习题:准备相关的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实际情境,如在一个教室中,如何用数对表示一个学生的位置。

通过情境展示,引导学生思考数对与坐标系之间的关系。

2.呈现(10分钟)讲解数对的定义和表示方法,如数对(3,4)表示在横轴上第3个单位,纵轴上第4个单位的位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下册数学《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设计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四年级下册数学《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
设计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的平面图中认识列和行的含义,知道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规则。

能在比较中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同时能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

2.掌握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提高学生在方格纸上用数对正确地表示出物体位置的能力。

3.使学生经历由具体的座位图抽象成用列、行表示的平面图的过程,提高抽象思维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使学生经历确定位置的全过程,从而掌握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

教学难点: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教学准备:教学挂图
学情分析:
确定位置的发学生并不陌生,生活中经常用第几排第几个确定位置但用数对确定位置学生还是第一次接触,列、行的含义是数学规定,学生理解起来难度不大,难点是有具体的座位图抽象成平面图的过程,这个过程有助于提高学生抽象思维的水平,初步建立行、列与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纵轴与横轴的联系,为以后学习坐标几何打下基础。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课件出示教材第 98 页例题 1 情境图。

(1)观察情境图,说说图中提出了什么问题(小军坐在哪里)
(2)指名学生回答问题。

学生可能有不同的描述,如小军坐在第 4 组第 3 个;小军坐在第 3 排第 4 个
2.揭题。

刚才许多同学都知道小军的位置了,那怎样才能正确、简明地说出小军的位置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确定位置的方法。

(板书课题)
二、交流共享
1.介绍“列”和“行”的知识。

(1)介绍:通常把竖排叫作列,横排叫作行。

一般情况下,确定第几列要从左向右数,确定第几行要从前向后数。

学生可能会提类似“为什么确定第几列要从左向右数”这样的问题。

教师可以告诉学生:这些都是规定,人们在确定位置时才有一致的思考和结论,才会能用数对确定位置避免争议和混乱。

(2)课件出示下图,帮助学生理解“列”和“行”的知识。

第5行第4行第3行第2行第1行第1列第2列第3列第4列第5列第6列教师任意指出图上的,让学生说出它在第几列第几行,并强调要先说列,再说行。

(3)用先说列数、再说行数的方法表示出小军的位置。

学生交流得出:小军坐在第 4 列第 3 行。

2.教学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

(1)教师介绍:小军坐在第 4 列第 3 行,可以用数对(4,3)表示。

(2)小组交流讨论。

提问:从数对(4,3)中你能读出哪些信息
引导学生交流得出:①用数对确定位置有规定的书写格式,要将列数与行数写在括号里,并在列数和行数之间写“,” ,把两个数隔开。

②“数对”指的是两个数,即列数与行数。

③在数对中先表示第几列,再表示第几行。

也就是第一个数表示第几列,第二个数表示第几行。

3.教学例题 2。

(1)认识方格图。

出示教材第 99 页例题2 红山公园平面图。

提问:观察这幅图,说说这幅图与以前见过的示意图有什么不同
指导学生观察图,发现不同之处:一是红山公园的各个场所都画成一个点,只反映各场所的位置,不反映其他内容;二是表示各场所位置的那些点都分散在方格纸竖线和横线的交点上;三是方格纸的竖线从左到右依次标注了0,1,2 ,
, 10 ;横线从下往上依次标注了 0,1,2,
,8,其中的“0”既是列的起始,也是行的起始。

(2)尝试用数对表示图中场所的位置。

提问:你会用数对表示大门和书报亭的位置吗
学生尝试用数对来表示。

教师巡视指导。

(3)组织汇报交流。

指名汇报怎样用数对表示大门和书报亭的位置,并说说是怎么想的。

启发学生认识到:大门在平面图中处于“竖线 3,横线1” 的交叉位置上,所以用数对(3,1)来表示;书报亭在平面图中处于“竖线 2,横线3”的交叉位置上,所以用数对(2,3)来表示。

(4)让学生先用数对表示儿童乐园、盆景园、草坪等其他场所的位置,再与同学交流。

学生观察得出:儿童乐园(2,6),盆景园(5,7),草坪(7,6),饭店(5,2),水池(8,2),假山(9,4)。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 98 页“练一练” 。

(1)在上图中找出第 2 列第 4 行的位置,用数对表示。

学生先在图上找,然后用数对(2,4)来表示。

(2)指名说说(6,5)表示图中第几列第几行的位置。

2.完成教材第 99 页“练一练” 。

这道题练习了用数对表示方格纸上点的位置,又练习了根据数对描出方格纸上的点。

学生独立完成后,指名说一说。

3.完成教材第 100 页“练习十五”第 1 题。

先让学生用数对表示出自己在教室里的位置,然后组织小组交流,最后全班汇报。

四、反思总结
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记忆有技
巧,“死记”之后会“活用”。

不记住那些基础知识,怎么会向高层次进军?尤其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基础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间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

这样,就会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

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功效。

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记忆有技
巧,“死记”之后会“活用”。

不记住那些基础知识,怎么会向高层次进军尤其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基础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间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

这样,就会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

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功效。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用范读,让幼儿学习、模仿。

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读边记;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学边仿;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一边幼儿反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

平面图, 坐标系, 教学, 数学, 空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