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出度指导原则001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仿制药:应根据可接受的生物等效性试验用样品的溶出数据,确定溶出度标准。 一般仿制药的溶出度标准应与参比制剂一致。如果仿制药的溶出度与参比制剂存 在本质差异,但证明体内生物等效后,该仿制药也可建立不同于参比制剂的溶出 度标准。建立了药品的溶出度标准后,药品在有效期内均应符合该标准。
溶出度标准的建立
溶出度控制方法:
考察药物制剂的溶出度特征应考虑药物的pH-溶解度曲线及pKa。
应采用关键临床试验和/或生物利用度试验用样品的溶出度数据作为制定溶出度 标准的依据。如果拟上市样品与关键临床试验中所用样品处方存在显著差异,应 比较两种处方的溶出曲线并进行生物等效性试验。 应在适当、温和的试验条件下进行溶出度试验,比如篮法50∼100 转/分钟或桨法 50∼75转/分钟,取样间隔15分钟,获得药品的溶出曲线,并在此基础上制定溶出 度标准。 为了保证放大生产产品以及上市后发生变更的产品持续的批间生物等效性,其溶 出曲线应与获得审批的生物等效批次或关键临床试验批次的溶出曲线一致。
胃排空: 食物由胃排入十二指肠的过程称为胃的排空。
生物等效豁免:采用体外溶出对比研究来替代体内生物等效性的研究。
漏槽条件:是指药物所处释放介质的浓度远小于其饱和浓度,生理学解释为药物 在体内被迅速吸收,制剂的体外包括释放度等测定需要模仿体内生理条件的,满 足药物溶解-吸收的过程,漏槽条件起到了修正作用。
还针对药品在批准后处方工艺发生变更时,如何通过溶出度测试来确认药 品质量和疗效的一致性提出了建议(变更前后的溶出曲线对比)。药典附录A以 摘要形式概述了溶出度试验的方法学、仪器和操作条件。
建立体外溶出度试验方法的作用
固体制剂口服给药后,药物的吸收取决于药物由制剂中的释放、生理条件下 药物的溶出度或溶解作用及药物在胃肠道的生物膜渗透性。于是药物的体外 溶出度有可能预测体内行为。基于这些基本考虑,对于普通口服固体制剂 (如片剂和胶囊)建立体外溶出测试,可用于: (1)评价制剂批间质量的一致性; (2)指导新制剂的开发; (3)在产品发生某些变更后(如处方、生产工艺、生产场所 变更和生产工 艺放大),确认药品质量和疗效的一致性。 (4)在药物批准过程中,确定溶出度试验质量标准时,应考虑到药物的溶解 度、渗透性、溶出行为和药代动力学特性 等。这些考虑还应用于确保药品 批间质量的一致性,发生变更前后以及工艺放大后质量的一致性。
建立体外溶出度试验方法的作用
对于新药申请,体外溶出度数据主要来源于关键的临床研究和/或生物利用度研 究批次产品,以及在其他人体研究中使用的批次产品。 对于仿制药申请,溶出度的质量标准需依据溶出曲线制定。 无论是新药申请还是仿制药申请,溶出度质量标准均应根据可接受的临床批次、 生物利用度批次和/或生物等效性批次的结果制定。
溶出度标准的建立
目的:保证药品批间质量的一致性,并提示可能的体内生物利用度问题。
新药:应根据可接受的临床试验样品、关键生物利用度试验和/或生物等效性试 验用样品的溶出数据以及药品研发过程中的经验,确定溶出度标准。如果稳定性 研究批次、关键临床试验批次及拟上市的样品生物等效,也可根据稳定性研究用 样品的数据制定溶出度标准。
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
根据药物的溶解性和渗透性,推荐以下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BCS) (Amidon 1995): 1类:高溶解性–高渗透性药物 2类:低溶解性–高渗透性药物 3类:高溶解性–低渗透性药物 4类:低溶解性–低渗透性药物
对于高溶解度、高渗透性(1类)药物及某些情况下的高溶解度、低通渗透性(3 类)药物,如其15 min内在0.1N HCI中的溶出度超过85%的前提下,药物的生物 利用度不受溶出行为的限制。即制剂的行为与溶液相似,一般情况下认为该药物 不应存在生物利用度问题。如果药物溶出比胃排空时间慢,建议在多种介质中测 定多个时间点的溶出度曲线。(在0.1N HCI中15分钟内的溶出度不少于85%,可不 进行溶出曲线的研究)
溶出度:是指药物从片剂等固体制剂在规定溶剂中溶出的速度和程
度。溶出度是固体制剂质量控制的一个重要指标。 测定溶出度的目的: 评价药物质量的一个内在指标,是一种模拟口服固体制剂在胃肠道 中崩解和溶出的体外试验法。 评价固体制剂生物利用度的体外方法,作为制剂质量控制的一种手 段,使不同厂家生产的同一品种或同一厂家生产的不同批号的药品 能达到一定程度上的生物等价,该试验能有效的区分同一种药物生 物利用度的差异。 生物利用度:是人或动物服药后通过血或尿中药物浓度的测定来反 映药物制剂在体内可能被吸收利用的程度进而推断疗效,从理论上 讲,药物的体内试验和临床研究才是评价制剂的最根本和最可靠的 依据,因生物利用度实验费时,费钱 费精力,在产品研发阶段即 采用溶出度的实验方法来代替,一般认为仿制药做到体外溶出相似 了,那么生物利用度等效的几率也高。
一般释放介质的体积为药物饱和溶液所需介质体积的3~7倍。 漏槽条件即为溶 出的最佳条件,一般溶出介质的体积为500ml、1000ml和900ml。
概 述
本指导原则适用于普通口服固体制剂,包括以下内容: (1)溶出度试验的一般考虑; (2)结合药物生物药剂学特性建立溶出度质量标准 的方法; (3)比较溶出曲线的统计学方法; (4)体内生物等效试验豁免(即采用体外溶出度测定方法)的一般考虑。
来自百度文库
仿制药溶出度标准的建立
根据参比制剂是否有公开的溶出度试验方法,可考虑以下三种仿制药溶出度标准 建立方法: 1.中国药典或国家药品标准收载溶出度试验方法的品种 采用中国药典或国家药品标准收载的方法。应取受试和参比制剂各12片(粒)按 照15分钟或更短时间间隔取样,进行溶出曲线的比较。必要时,应进行不同溶出 介质或试验条件下的溶出度试验,并根据试验数据确定最终的溶出度标准。复方 制剂的国家药品标准未对所有成分进行溶出度测定时,应对所有成分进行溶出研 究并确定在标准中是否对所有成分进行溶出度检查。
单点检测:可作为常规的质量控制方法,适用于快速溶出的高溶解性药物制剂。
两点或多点检测 (1)可反映制剂的溶出特征。 (2)作为某些类型药物制剂的常规质量控制检验(如卡马西平等水溶性差且缓 慢溶解的药物制剂)。 采用两点或多点溶出度检测法,能更好地反映制剂的特点,有助于质量控制。
新化合物制剂溶出度标准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