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的小熊》详案
《孤独的小熊》详案

小班语言《孤独的小熊》活动目标:1.理解故事主要内容,1.体验小熊孤独和快乐的情绪。
3.知道微笑在交往中的很重要。
活动准备:1.Ppt课件。
2.两段音乐(欢快、抒情)。
3.快乐笑脸的贴纸。
活动重点:乐意精读画面,大胆猜想,尝试用语言、表情等来表达自己对故事的理解。
活动难点:感受小熊孤独、快乐的情绪。
活动过程:一、视频导入活动。
今天李老师请你们看一段有趣的视频,视频里的小朋友是你们吗?李老师看到了小朋友开心、快乐的笑脸,也很开心,你们都是快乐宝宝,今天李老师还给你们请来一位特殊的客人,它会不会向你们一样爱笑呢?二、结合ppt课件,分段讲述故事,鼓励幼儿用语言、表情等来表达自己对故事的理解。
(一)孤独的小熊1、分析讲述第一幅图(板着脸的小熊)瞧,它是谁?小熊是什么样的表情?(讲述故事开头到熊妈妈长长的叹了一口气)请幼儿学一学小熊不笑的样子,一起来学一学。
提问:你们喜欢和不爱笑的小熊交朋友吗?那小动物喜欢和不爱笑的小熊交朋友吗?我们一起来看。
2、分析讲述第二幅图(小熊去找小猪)提问:你看到了什么?小熊是什么样的表情?学一学。
小猪又是什么样的表情?学一学。
教师用故事里的语言进行小结。
3、分析讲述第三幅图(小熊去找小猴)提问:你看到了什么?小熊是什么样的表情?学一学。
小猴又是什么样的表情?学一学。
教师用故事里的语言进行小结。
提问:大家都不跟它玩,小熊的心情怎么样?小结:小熊伤心、难过,也很孤独。
你们知道什么叫孤独吗?(播放ppt)瞧,孤独就是一个人,没有朋友。
请幼儿学小熊伤心、难过、孤独的样子。
小朋友表演的可真像,我看到了,这儿有一只孤独的小熊、这儿有一只难过的小熊,这儿有一只伤心的小熊。
哎.....小熊这么伤心难过,你们有什么办法能让小动物们喜欢它,愿意和它交朋友吗?我们看看小熊是怎样做的。
(二)快乐的小熊1、分析讲述第四幅图(小熊去找大河马)讲述故事小熊找到大河马至小熊对着镜子瞧自己。
提问:小熊是怎样问大河马的?大河马是怎样回答的?2、分析讲述第五幅图(小熊照镜子)小熊从来没笑过,谁来笑给小熊看,我们一起笑给小熊看。
幼儿园小班社会活动教案《孤独的小熊》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社会活动教案《孤独的小熊》含反思一、活动目标:1. 让幼儿理解友谊的重要性,学会关心和分享。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表达力和创造力。
3. 提高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 培养幼儿的情感管理能力,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二、活动准备:1. 故事课件:《孤独的小熊》2. 小熊手偶道具3. 画纸、彩笔等绘画材料4. 音乐CD:《好朋友》三、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讲述故事《孤独的小熊》,引导幼儿关注小熊的情绪变化,讨论小熊为什么会感到孤独,以及怎样才能不再孤独。
2. 情景体验:分组进行情景体验,让幼儿扮演故事中的角色,模拟小熊与其他动物交朋友的过程,培养幼儿的换位思考能力和同理心。
3. 绘画表达:请幼儿用彩笔在画纸上绘制自己心目中的好朋友,并分享作品,引导幼儿表达自己对友谊的理解。
4. 音乐活动:播放音乐《好朋友》,让幼儿跟随音乐节奏舞蹈,感受友谊的温暖。
四、活动延伸:1. 家庭作业:请家长协助,让幼儿在家中与家人分享故事《孤独的小熊》,讨论友谊的重要性。
2. 环境创设:在班级环境中布置“友谊角”,让幼儿展示自己与好朋友的合影,营造浓厚的友谊氛围。
3. 课后跟踪:教师关注幼儿在课堂外的友谊行为,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五、活动反思:1. 教师要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情绪变化,及时调整教学方法,使活动更加贴近幼儿的需求。
2. 在情景体验环节,要注意引导幼儿换位思考,培养幼儿的同理心。
3. 在绘画表达环节,尊重幼儿的想象力,鼓励创新,让幼儿充分表达自己对友谊的理解。
4. 在音乐活动环节,注重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和团队协作能力。
六、活动目标:1. 加深幼儿对友谊的认识,理解分享和帮助他人的重要性。
2. 培养幼儿的沟通能力,学会用适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3. 增强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学会在集体中与人合作。
4. 提升幼儿的情感智慧,学会关心他人,培养幼儿的同理心。
七、活动准备:1. 故事课件:《孤独的小熊》动画版。
2024年幼儿园小班孤独的小熊教案

2024年幼儿园小班孤独的小熊教案1.1 设计背景1.1.1 孤独是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的问题,通过故事《孤独的小熊》,引导幼儿理解和关注孤独的感受。
1.1.2 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和同理心,让他们学会主动与他人交流,减少孤独感。
1.1.3 通过故事和活动,帮助幼儿建立自信,提高自我价值感。
二、知识点讲解2.1 故事内容理解2.1.1 讲解故事《孤独的小熊》的情节,引导幼儿关注小熊的感受和行为变化。
2.1.2 讨论小熊为什么会感到孤独,以及如何解决孤独问题。
2.1.3 引导幼儿思考自己在生活中是否也有过孤独的感受,以及如何处理。
三、教学内容3.1 故事分享3.1.1 朗读故事《孤独的小熊》,让幼儿倾听和理解故事情节。
3.1.2 展示故事图片,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故事内容。
3.1.3 通过角色扮演,让幼儿参与故事讲述,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
四、教学目标4.1 培养幼儿对孤独感的认识和理解,提高他们的同理心。
4.1.1 引导幼儿关注和理解他人的情感,培养良好的社交习惯。
4.1.2 帮助幼儿学会主动与他人交流,减少孤独感。
4.1.3 培养幼儿的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提高他们的社交技能。
五、教学难点与重点5.1 教学难点5.1.1 引导幼儿理解和表达孤独感,以及如何处理孤独问题。
5.1.2 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和同理心,让他们学会主动与他人交流。
5.1.3 帮助幼儿建立自信,提高自我价值感。
5.2 教学重点5.2.1 讲解故事《孤独的小熊》,引导幼儿关注小熊的感受和行为变化。
5.2.2 通过讨论和角色扮演,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和同理心。
5.2.3 设计相关活动,帮助幼儿学会主动与他人交流,减少孤独感。
六、教具与学具准备6.1 教具准备6.1.1 故事课件《孤独的小熊》,包含故事图片和动画效果,用于展示和引导幼儿理解故事情节。
6.1.2 角色头饰,用于角色扮演活动,让幼儿更好地参与故事讲述和互动。
6.1.3 社交场景图卡,用于情景模拟活动,帮助幼儿学会主动与他人交流。
2024年幼儿园小班孤独的小熊教案

2024年幼儿园小班孤独的小熊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通过故事理解孤独的含义,培养幼儿与人分享和交流的能力。
2. 培养幼儿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3. 通过故事情节,提高幼儿的想象力、表达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理解孤独的含义,学会与人分享和交流。
难点:培养幼儿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提高幼儿的想象力、表达力和创造力。
三、教学准备:1. 故事课件:《孤独的小熊》2. 小熊手偶3. 画纸、画笔、彩泥等创作材料4. 音乐CD:《好朋友》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出示小熊手偶,引起幼儿兴趣,引导幼儿观察小熊的外貌特征。
2. 讲述故事《孤独的小熊》:教师通过课件和手偶,讲述小熊因为找不到朋友而感到孤独,后来如何结识新朋友的故事。
3. 讨论:教师引导幼儿讨论故事中小熊的心情变化,以及它是如何克服孤独的。
让幼儿认识到与人分享、交流的重要性。
4. 创作活动:教师引导幼儿运用画笔、彩泥等材料,创作一个属于自己的好朋友。
鼓励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好朋友的特点和相互之间的关系。
5. 音乐活动:教师播放音乐《好朋友》,引导幼儿跟着音乐一起舞蹈,感受友谊的美好。
五、作业与延伸:1. 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分享故事《孤独的小熊》,并向家长讲述自己创作的好朋友。
2. 延伸活动:教师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扮演,模拟故事中小熊与新朋友相处的场景,培养幼儿的交际能力。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创作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故事的理解和情感投入。
2. 评估幼儿在音乐活动中的表现,观察他们是否能够跟随节奏舞蹈,感受友谊的美好。
3. 通过家庭作业,了解幼儿是否能够将所学内容与家长分享,并能够在家庭环境中应用。
4. 在角色扮演活动中,观察幼儿的交际能力,以及他们是否能够主动与人分享和交流。
七、教学反馈:1. 教师将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以及家长对教学活动的反馈。
2. 根据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教师将给予积极的反馈和鼓励,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小班教案孤独的小熊

小班优秀教案《孤独的小熊》一、教学目标:1.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关爱他人,主动与人交往的良好情感。
2. 认知目标: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知道小熊感受孤独的原因。
3. 行为目标:引导幼儿学会用语言、动作表达自己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通过故事,体会关爱他人,主动与人交往的重要性。
难点:让幼儿学会用语言、动作表达自己的情感。
三、教学准备:1. 物质准备:故事课件、小熊手偶、相关图片。
2. 经验准备:幼儿有与人交往的经历。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出示小熊手偶,引起幼儿兴趣,引导幼儿说出与小熊相关的词语,如“小熊交朋友”、“小熊的快乐生活”等。
2. 故事讲述:教师讲述故事《孤独的小熊》,引导幼儿关注小熊的情感变化,以及周围朋友对小熊的态度。
3. 故事讨论:教师引导幼儿讨论故事中,小熊为什么会感到孤独?小朋友们应该如何帮助小熊?4. 情景模拟: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情景模拟,让幼儿扮演故事中的角色,体验与人交往的快乐。
5. 总结:教师总结故事主题,强调关爱他人,主动与人交往的重要性。
五、作业设计:1. 家庭作业:家长协助幼儿,用绘画、手工等形式,制作“我的好朋友”作品,了解幼儿在园的朋友。
2. 课后反思:教师反思教学过程,针对幼儿表现,调整教学策略。
六、教学延伸:1. 区域活动:设置“友好相处”角,提供各种社交道具,如手偶、角色扮演服装等,让幼儿在自由活动时间自主选择进行社交互动。
2. 家园共育:通过家长园地、家长座谈会等形式,向家长宣传关爱他人,主动与人交往的重要性,鼓励家长在家中也创造机会培养幼儿的社交技能。
七、教学评价:1. 过程评价:观察幼儿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情感表达和与人交往的能力。
2. 成果评价:评估幼儿家庭作业的完成情况,了解幼儿对故事的理解和内化程度。
八、教学反思:1. 教师应反思教学内容是否适合小班幼儿的理解水平,确保故事和活动设计对幼儿具有吸引力和教育意义。
2. 考虑教学方法是否能够激发幼儿的兴趣,促进他们的参与和互动。
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孤独的小熊》

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孤独的小熊》课程主题情感教育:情感认知和情感表达教学目标1.让幼儿了解孤独的感受2.培养幼儿的情感认知能力,能够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3.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教学准备1.《孤独的小熊》绘本2.每位幼儿一份纸和彩笔3.班级大屏幕或投影仪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新知引入问题:小熊因为失去家人而感到孤独,你们有没有过像小熊一样感到孤独的时候呢?你们当时是什么感觉?教师提示:引导幼儿谈论自己的感受时需要提问观察到的行为和状态,例如:“当你感到孤独时,你是怎么做的?”、“你发现自己的脸有什么变化了吗?”等等。
第二步:阅读绘本《孤独的小熊》教师方法:先给幼儿展示插图,让他们自由谈论,看看他们有什么感想;然后朗读整本书,注意读出让人强烈感到小熊孤独的句子。
第三步:情感认知课程活动一:让幼儿用标签作画,把孤独和不孤独画出来。
教师提示:在活动开始前,我们需要再次跟幼儿复习一遍上一步,提醒他们注意孤独的表现形式,并给他们一些例子,如哭、不说话、蜷缩、跑开等等。
活动二:小组谈论,分享自己的故事,背景音乐是安静的小提琴。
教师提示:在小组活动中,每个人都需要有机会让自己说话。
总体来说,教师不应该干涉太多,如果幼儿们似乎没话讲,可以根据上面的提示鼓励他们继续谈论。
如果有某个幼儿需要更多关注,可以让讲故事的幼儿坐在一旁,慢慢发掘他们的感想和感受。
第四步:情感表达活动活动一:幼儿们可以绘制自己的感受,或者画一幅能让小熊感到不那么孤独的画。
活动二:幼儿们可以回忆自己玩过的有趣游戏,然后画一幅能让小熊也加入游戏的画。
教师提示:提醒幼儿们谈论自己的绘画时,说一说自己的绘画是画了什么,为什么要画,等等。
教学扩展1.情感认知教育:在日常班级活动中,成年人可以多关注幼儿的情绪变化,回应和解决他们的问题。
2.情感表达教育:教师可以经常给幼儿们提供各种表达感受和情感的方式,如绘画、玩偶剧、套索游戏、接力游戏等等。
3.团队游戏:在日常的游戏中,教师应该鼓励幼儿团队合作,让他们感受到团队的价值和重要性。
幼儿园小班社会活动教案《孤独的小熊》含反思

一、活动目标:1. 了解故事内容,感知小熊在故事中的情绪变化。
2. 学会关心他人,培养幼儿与人分享、合作的能力。
3. 能够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学会与他人交流。
4.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及创造力。
二、活动准备:1. 故事课件:《孤独的小熊》2. 小熊手偶3. 贴纸、画纸、彩笔等绘画材料4. 音乐CD:《好朋友》三、活动过程:1. 引入:教师出示小熊手偶,引起幼儿兴趣。
“小朋友们,你们看看这是谁啊?它叫小熊,今天它有一个故事要和大家分享。
”2. 讲述故事《孤独的小熊》:1. 教师运用课件和手偶讲述故事,引导幼儿关注小熊的情绪变化。
2. 故事结束后,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小熊为什么会感到孤独?它是如何找到朋友的?3. 情景体验:1. 教师组织幼儿分组进行情景体验,模拟故事中小熊与朋友们相处的场景。
2. 引导幼儿用语言、动作表现小熊与朋友们之间的互动。
四、活动延伸:1. 绘画活动:教师发放画纸、彩笔,引导幼儿画出自己心中的好朋友。
2. 音乐活动:教师播放音乐《好朋友》,组织幼儿跟随音乐一起舞蹈。
3. 家园共育:教师邀请家长参与活动,共同引导幼儿学会关心他人。
五、活动反思:1. 教师总结本次活动,回顾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
2. 针对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提出改进措施,为下次活动做好准备。
3. 针对活动中的亮点,加以保持和发扬,使幼儿在今后的活动中更加积极参与。
六、活动目标:1. 加深理解友谊的重要性,明白有朋友的感觉。
2. 发展幼儿的社交技能,如分享、轮流和合作。
3. 培养幼儿的自我表达能力,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感受。
4. 通过角色扮演,提高幼儿的情感理解和同情心。
七、活动准备:1. 故事课件:《孤独的小熊》的续集2. 小熊、小鸟、小兔等动物手偶3. 角色扮演服装和道具4. 音乐CD:《我们是一家人》5. 心情卡片(快乐、悲伤、孤独等)八、活动过程:1. 复习上节课的内容,通过提问方式让幼儿回顾《孤独的小熊》的故事。
幼儿园小班社会活动教案《孤独的小熊》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社会活动教案《孤独的小熊》含反思一、活动目标:1. 让幼儿理解友谊的重要性,学会关心和分享。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表达力和想象力。
3. 提高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活动准备:1. 故事课件:《孤独的小熊》2. 小熊手偶道具3. 画纸、彩笔等绘画材料三、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讲述故事《孤独的小熊》,引导幼儿观察故事图片,吸引幼儿注意力。
2. 情景体验:教师扮演小熊,进行情景体验,让幼儿感受小熊的孤独。
3. 讨论:引导幼儿讨论小熊为什么会感到孤独,如何解决孤独问题。
4. 绘画表达:让幼儿画出自己心中的好朋友,分享好朋友的优点和快乐时光。
四、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活动内容,鼓励家长参与幼儿的交友活动。
2. 区域活动:设置“好朋友角”,让幼儿在自由活动时间交流分享,培养合作意识。
3. 主题班会:定期开展“友谊主题班会”,让幼儿进一步体会友谊的珍贵。
五、活动反思:1. 教师要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引导幼儿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
2. 在绘画环节,教师应尊重幼儿的想象力,鼓励幼儿画出自己心中的好朋友。
4. 针对不同幼儿的表现,教师应给予个别化的指导,帮助幼儿建立自信心。
六、活动准备:1. 故事课件:《孤独的小熊》2. 小熊手偶道具3. 画纸、彩笔等绘画材料4. 角色扮演服装5. 音乐CD《好朋友》七、活动过程:1. 复习故事:回顾上节课讲述的故事《孤独的小熊》,引导幼儿分享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2. 角色扮演:教师和幼儿一起穿上角色扮演服装,重新演绎故事中的情节,让幼儿更深刻地体验故事情感。
3. 音乐舞蹈:播放音乐CD《好朋友》,教师带领幼儿跳起欢快的舞蹈,感受友谊的温暖。
4. 小组讨论:将幼儿分成小组,讨论如何成为一个好朋友,以及好朋友之间的互相帮助和支持。
5. 情景剧:每个小组创作一个关于好朋友的故事,并表演出来,分享给大家。
八、活动延伸:1. 家园联系:通过群、家访等形式,与家长交流活动进展,鼓励家长在家中也营造友好氛围。
幼儿园小班社会活动教案《孤独的小熊》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社会活动教案《孤独的小熊》含反思一、活动目标:1. 让幼儿通过故事理解友谊的重要性,培养幼儿与人交往的能力。
2. 帮助幼儿学会表达自己的情感,关心他人。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
二、活动准备:1. 故事课件:《孤独的小熊》2. 小熊手偶两个3. 画纸、画笔、彩泥等绘画材料三、活动过程:1. 引入:教师讲述故事《孤独的小熊》,引导幼儿观察课件中的小熊,引发幼儿对故事主题的兴趣。
2. 讲述故事:教师通过手偶表演故事,引导幼儿关注小熊的情感变化,讨论小熊为什么会感到孤独,以及友谊对小熊的影响。
3. 讨论:教师引导幼儿分享自己与朋友相处的美好时光,讨论如何表达对朋友的关爱。
4. 创作环节:教师发放绘画材料,引导幼儿为自己和朋友创作一幅画,表达友谊之情。
5. 总结:教师引导幼儿分享自己的作品,总结友谊的重要性,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多关心他人。
四、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活动内容,鼓励家长在家中引导幼儿关心家人和朋友。
2. 环境创设:教师将幼儿的作品布置在教室公共区域,让其他幼儿欣赏和交流。
3. 区域活动:教师在角色区设置“小熊之家”,让幼儿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进行情景表演。
五、教学反思:1. 教师反思活动过程是否符合幼儿的认知发展水平,是否激发了幼儿的兴趣。
2. 反思活动中的讨论环节是否有助于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是否让幼儿学会了关爱他人。
3. 考虑如何在未来的教学中,更好地将社会教育活动与幼儿的日常生活相结合,提高幼儿的社会素养。
4. 探讨如何加强与家长的沟通,让家长更好地理解并支持幼儿园的社会教育理念。
六、活动准备:1. 故事课件:《孤独的小熊》2. 小熊手偶两个3. 画纸、画笔、彩泥等绘画材料4. 音乐CD:《好朋友》5. friendship card(友谊卡)七、活动过程:1. 复习故事:教师通过手偶表演故事《孤独的小熊》,引导幼儿回顾故事内容,让幼儿讲述小熊在获得朋友后的变化。
小班社会活动教案《孤独的小熊》4篇

小班社会活动教案《孤独的小熊》小班社会活动教案《孤独的小熊》精选4篇(一)活动名称:《孤独的小熊》活动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孤独的感受并培养同理心;2. 促进小班之间的合作和互助意识;3. 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倾听能力;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活动准备:1. 教师准备故事书《孤独的小熊》;2. 准备一个小熊玩具或图片;3. 准备一张班级合影。
活动步骤:1. 听故事:教师向学生讲述故事《孤独的小熊》,并与学生一起欣赏插图。
2. 讨论问题:引导学生讨论故事中小熊感到孤独的原因以及他的感受,学生可以自由发表意见。
3. 分组分享: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派一名代表分享小组的讨论成果,其他组员可以补充或提问。
4. 角色扮演:选择几位学生扮演小熊和其他动物角色,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故事中的情感。
5. 小熊的朋友:将小熊玩具或图片放在班级中一个随机的位置,学生需要合作,通过询问、倾听等方式找到小熊,学生可以提出建议和策略。
6. 团队拼图:教师准备班级合影的拼图,将拼图分成若干份,每组分配一份,学生通过合作拼凑出完整的拼图。
7. 分享心得:学生分享在找小熊和拼图过程中的感受和团队合作的经验。
8. 总结讨论: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活动中学到的内容,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例如:如何帮助一个孩子感到不再孤独?如何提高团队的合作效果?活动延伸:1. 可以组织学生写一篇《我和小熊的故事》,表达自己在活动中的感受和体会。
2. 可以继续开展其他关于同理心、合作等主题的活动和讨论。
活动评估:1. 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表达能力;2. 收集学生对活动的反馈和心得。
3. 检查学生的合作和互助意识的表现。
小班社会活动教案《孤独的小熊》精选4篇(二)教案标题:学习穿袜子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独立穿袜子。
2. 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和自主性。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准备:1. 袜子:每人准备一双较宽松的袜子。
2. 视频资源:准备一段穿袜子的视频,展示给学生观看。
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教案《孤独的小熊》

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教案《孤独的小熊》一、活动目标:1. 培养幼儿对故事内容的兴趣和理解能力。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3. 培养幼儿的社交技能,让幼儿学会关心和帮助他人。
二、活动准备:1. 故事课件:《孤独的小熊》2. 小熊手偶3. 画纸、画笔、彩泥等创作材料三、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出示小熊手偶,引起幼儿兴趣,引导幼儿观察小熊的外貌特征。
2. 讲述故事:教师用课件展示故事《孤独的小熊》,引导幼儿关注故事情节,引导幼儿思考小熊为什么会感到孤独。
3. 讨论:教师引导幼儿讨论故事中其他动物是如何帮助小熊找到朋友的,让幼儿学会关心和帮助他人。
4. 创作环节:教师分发创作材料,引导幼儿根据故事情节,画出自己喜欢的小动物或场景。
也可以让幼儿用彩泥捏出故事中的角色。
5. 展示作品:教师组织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引导幼儿分享创作过程中的趣事。
四、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鼓励幼儿将故事带回家,与家长一起分享,让家长了解幼儿在园的学习内容。
2. 环境创设:教师将幼儿的作品装饰在教室环境中,让全体幼儿共同欣赏。
五、活动反思:1. 教师要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引导幼儿积极发言,提高幼儿的表达能力。
2. 在创作环节,教师要关注幼儿的个别差异,给予每个幼儿充分的指导和鼓励,提高幼儿的想象力。
3. 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幼儿的社交技能,让幼儿学会关心和帮助他人。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包括倾听故事、回答问题和创作作品的积极性。
2. 评价幼儿在创作环节中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通过作品来观察幼儿对故事的理解。
3. 观察幼儿在讨论环节中是否能够主动关心和帮助他人,评价幼儿的社交技能。
七、教学内容:1. 故事情节:小熊因为身材巨大而感到孤独,无法与其他动物成为朋友。
2. 小熊在森林里遇到了各种动物,每个动物都有一项特长,它们帮助小熊找到了自信。
3. 小熊学会了欣赏他人的优点,不再感到孤独,并与其他动物成为了好朋友。
幼儿园孤独的小熊教案(通用5篇)

幼儿园孤独的小熊教案(通用5篇)幼儿园孤独的小熊教案篇1活动目标1.理解故事主要内容,尝试用语言、表情等来表达自己对故事的理解。
2.体验小熊不快乐到快乐的情绪。
3.知道微笑在交往中的很重要。
4.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5.大胆地参与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想法,发展求异思维。
活动准备1.(快乐、悲伤、哭泣)的图片。
2.两段音乐(欢快、抒情)。
3.操作教具(小熊、小猪、猴子、河马)、背景图。
4.两只小熊、两张小朋友的照片、2张表情图(快乐、不快乐)。
5.快乐笑脸的贴纸。
活动过程一、以游戏的形式,引出活动主题。
1.游戏:变脸。
师:今天,老师要和你们来玩一个变脸的游戏,(分别出示高兴、生气、哭泣的图片)看这是什么表情呢?你从哪里看出来它是高兴?(眉毛、嘴巴的变化)我们一起来学学。
2.讲故事《不快乐的小熊》出示小熊图片。
师:你们都是快乐宝宝,请你们来看看这只小熊怎么了?(不快乐、不高兴、板着脸)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呢?今天我们来听一个故事《不快乐的小熊》。
二、操作教具,分段讲述故事回答问题,帮助幼儿进行理解与体验。
1.(出示图片小猪、小猴,同时播放抒情的背景音乐)听老师讲述故事第一部分:不快乐的小熊。
从开始到“小熊孤零零的,谁也不跟它玩,它一点也不快乐”。
进行以下提问。
(1)小熊长得怎么样?(漂亮,有圆圆的鼻子,红色的蝴蝶结)(2)小熊找小猪,发生了什么事?(3)小熊找小猴,发生了什么事?(4)大家都不跟它玩,它的心情会怎么样呢?(不快乐)(5)有什么好办法可以帮助它呢?2.(出示图片河马)教师继续讲述故事第二部分:小熊找河马。
从“小熊找到大河马,难过地问”到“不信,你照着镜子瞧瞧”。
进行以下提问。
(1)小熊怎么问河马的?(2)河马是怎么回答的?3.(出示图片同时播放快乐的背景音乐)教师讲述故事第三部分:小熊找河马。
从“小熊心里想”到结束,并进行以下提问。
(1)听了河马的'话,小熊是怎么想,怎么做的呢?(2)小熊一笑,发生了什么事情?4.利用图示法进行对比,进行情感梳理。
小班故事教案《孤独的小熊》

小班故事教案《孤独的小熊》第一章:教学目标1.1 认知目标:让学生了解故事的主要角色和情节。
让学生理解故事中传递的友谊和分享的重要性。
1.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的倾听和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1.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同理心,让他们能够体会角色的情感。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学会分享和帮助他人。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故事简介:讲述一只小熊因为外表的不同而感到孤独,最终在朋友的帮助下找到了快乐的故事。
2.2 故事主要角色:小熊:故事的主人公,外表与其它熊不同,感到孤独。
小鸟、小兔、小松鼠:小熊的朋友,帮助小熊走出孤独。
2.3 故事重点:友谊和分享的重要性。
团队合作和帮助他人的意义。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述故事,引导学生理解故事情节和角色。
3.2 互动讨论法: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故事中的情节和角色,激发学生的思考。
3.3 角色扮演法:学生分组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进行情景再现,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第四章:教学步骤4.1 导入: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你们有没有感到过孤独?你们是如何应对的?4.2 新课讲授:教师讲述故事《孤独的小熊》,引导学生关注故事情节和角色。
4.3 互动讨论: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故事中的情节和角色,引导学生理解友谊和分享的重要性。
4.4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进行情景再现,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互动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
5.2 角色扮演表现:评估学生在角色扮演中的表现,包括表达能力、团队合作精神等。
5.3 课后作业: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绘制自己心中的“友谊树”,以此评估学生对故事的理解和感悟。
第六章:教学拓展6.1 故事延伸: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想象,如果小熊没有遇到朋友,它会怎么办?鼓励学生创造新的情节。
6.2 亲子活动:鼓励学生与家长一起,根据故事内容,创作一个家庭版的故事,增进亲子关系。
小班社会活动优秀教案《孤独的小熊》含课件

小班社会活动优秀教案《孤独的小熊》含课件小班社会活动优秀教案《孤独的小熊》含课件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班社会活动优秀教案《孤独的小熊》含课件,欢迎阅读与收藏。
活动目标:1.体验小熊孤独和快乐的情绪,2.知道微笑在交往中的重要作用3.积极参与活动,体验微笑所带来的快乐。
重点:体验小熊孤独和快乐的情绪。
难点:知道微笑在交往中的重要作用。
活动准备:物质准备:故事课件、小熊手偶、镜子、人手一份制作微笑卡片的材料、音乐经验准备:引导幼儿在生活中体验各种情绪活动过程:一、出示孤独的小熊和快乐的小熊图片,通过对比引导幼儿感受孤独的情绪。
1.幼儿观察两只小熊,说出它们不同的表情。
2.通过对比,感受小熊没有朋友的孤独的情绪。
二、播放课件,幼儿分段理解故事内容,感受小熊从孤独到快乐的情绪。
1.幼儿观看课件,教师讲故事的前半段提问:为什么小猪和小猴不和小熊玩?没有朋友的小熊它有什么感受?小朋友,你们什么时候也感到孤独?我们帮帮小熊,它怎样做就会交到朋友了?为什么?鼓励幼儿来想各种各样的方法帮助小熊找到朋友。
结合自己的生活中找朋友的方法,与小熊产生互动,将幼儿想出的好方法告诉小熊,引导幼儿发现“微笑”的交往作用。
2.幼儿观看课件,教师讲故事的后半段提问:看到会笑的小熊,小猪和小猴怎样做了?为什么?教师小结:原来小动物们喜欢的不是小熊圆圆的鼻头,也不是小熊红色的领结,小动物们最喜欢的是小熊的微笑。
三、通过照镜子、和同伴舞蹈,感受快乐的情绪。
1.幼儿一起照镜子,感受自己的微笑和同伴的微笑。
2.播放歌曲,幼儿和同伴一起快乐的舞蹈,感受微笑所带来的快乐。
教师小结:小朋友笑的时候真漂亮!微笑不仅能使别人喜欢我们,还有利于身体健康呢!如果经常微笑,我们就很少生病,而且越长越漂亮!交到更多的好朋友。
四、播放课件,幼儿观察生活中的微笑,进一步发现“微笑”的作用。
幼儿园小班语言公开课教案《孤独的小熊》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语言公开课教案《孤独的小熊》含反思一、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倾听故事,理解故事内容,感知孤独的小熊的情感变化。
2.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3.教育幼儿学会关爱他人,乐于分享。
二、活动重难点1.活动重点:引导幼儿倾听故事,理解故事内容,感知孤独的小熊的情感变化。
2.活动难点: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三、活动准备1.故事课件:《孤独的小熊》2.画纸、画笔3.小熊玩偶四、活动过程(一)导入部分1.邀请幼儿自由发言,谈谈自己最喜欢的动物,为什么?2.引出小熊,请幼儿说说对小熊的印象。
(二)基本部分1.教师播放故事课件《孤独的小熊》,引导幼儿倾听故事。
2.故事结束后,教师与幼儿讨论故事内容,帮助幼儿理解故事情节。
3.教师提问:小熊为什么感到孤独?它是怎样解决孤独问题的?4.邀请幼儿谈谈自己遇到孤独时的心情,以及如何解决问题。
5.教师引导幼儿观察故事课件中的画面,发现小熊的心情变化。
(三)拓展部分1.教师分发画纸、画笔,邀请幼儿画出自己心中的小熊。
2.邀请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自己的创作思路。
2.教师邀请幼儿谈谈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
五、活动反思1.故事课件制作精良,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有利于幼儿倾听故事。
2.教师在活动中引导幼儿积极参与讨论,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观点,培养了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3.拓展部分让幼儿通过绘画表达自己对故事的理解,激发了幼儿的想象力。
不足之处:1.活动时间安排不够紧凑,导致部分环节时间较长。
2.在讨论环节,部分幼儿表现出较强的表达欲望,但教师未能充分满足每个幼儿的需求。
改进措施:1.优化活动时间安排,确保每个环节有序进行。
2.在讨论环节,教师应关注每个幼儿的表达需求,引导幼儿轮流发言,使每个幼儿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观点。
重难点补充:活动重点补充:1.教师通过富有表情的语言和生动的动作讲故事,例如:“小熊独自坐在大树下,它看起来有点难过,谁能告诉老师,小熊为什么会难过呢?”2.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小熊的表情和动作,提问:“小熊的眼睛里有没有泪水?它的小手是不是紧紧地抱住了自己?你们觉得小熊这时候心里会想什么呢?”3.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中的关键情节,比如:“小熊是怎么找到朋友的?它做了什么让朋友们愿意和它一起玩呢?”活动难点补充:1.教师设计角色扮演环节,让幼儿扮演故事中的角色,例如:“现在,我们一起来扮演小熊和它的朋友们,你们可以模仿小熊找到朋友时的高兴样子,也可以模仿朋友们欢迎小熊的场景。
2024年幼儿园小班孤独的小熊教案

2024年幼儿园小班孤独的小熊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通过故事理解孤独的含义,培养幼儿与人分享、交流的情感。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3. 教育幼儿学会关爱他人,懂得友谊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1. 让幼儿理解孤独的含义,懂得与人分享、交流的重要性。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1. 教育幼儿学会关爱他人,懂得友谊的重要性。
2. 引导幼儿积极参与活动,提高自信心。
四、教学准备:1. 故事课件:《孤独的小熊》2. 彩纸、画笔、贴纸等手工材料3. 音乐播放设备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轻松愉快的音乐,引导幼儿跟随音乐一起舞蹈,激发幼儿的兴趣。
2. 故事讲解:教师讲述故事《孤独的小熊》,引导幼儿关注故事情节,引导幼儿思考小熊为什么孤独,以及小熊是如何解决孤独的问题的。
3. 手工制作:教师分发手工材料,引导幼儿动手制作小熊手工作品,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4. 小组讨论:教师组织幼儿分组讨论,引导幼儿分享自己是如何与朋友相处的,教育幼儿学会关爱他人,懂得友谊的重要性。
六、教学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鼓励家长参与幼儿的日常生活,关注幼儿的情感需求。
2. 环境创设:教师在班级环境中布置“友谊角”,展示幼儿与朋友互动的照片、画作等,营造友好氛围。
七、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评价幼儿对孤独的理解及与人分享、交流的能力。
2. 关注幼儿在手工制作过程中的动手能力及创造力。
3. 评估幼儿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了解幼儿对友谊的认识。
八、教学反思:2. 针对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思考如何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引导。
3. 探索更多富有教育意义的教学活动,提高幼儿的综合素质。
九、教学拓展:1. 开展“友谊日”活动,邀请幼儿带上自己的朋友,共同参与游戏、分享美食,培养幼儿的友谊观念。
2. 组织幼儿参观社区、养老院等,让幼儿学会关爱他人,培养幼儿的社会责任感。
幼儿园小班社会活动教案《孤独的小熊》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社会活动教案:《孤独的小熊》活动目的通过《孤独的小熊》这个故事情节,让孩子们能够体验到被忽略和孤立的感受,并且学会关注和帮助他人。
同时,也能促进幼儿的情感发展和社交能力的培养,增强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
活动内容一、活动准备•准备故事书籍《孤独的小熊》。
•准备小游戏:熊熊找朋友。
•准备道具:小卡纸、毛笔、颜料等。
二、活动过程第一步:引导幼儿思考孤独的感受•讲述故事《孤独的小熊》,让幼儿了解小熊因为长得比其他小熊大,在其他小熊中被孤立的情况。
•引导幼儿思考:有没有和小熊一样的感受?是否曾经有过被孤立和忽略的经验?如何感觉?第二步:培养幼儿关注和帮助他人的意识•联系幼儿个人经验,在分组的前提下,让幼儿与并不熟悉的孩子玩游戏:熊熊找朋友。
游戏方式为:每位幼儿的背后都会贴一个小卡纸,上面写有动物击败信息,要求幼儿通过相互询问的方式,找到与自己卡纸上动物一样的朋友。
•游戏后,引导每位幼儿发表自己在游戏中的经验感受。
•让幼儿用毛笔和颜料制作一份小卡片,并找到自己和别人卡纸上相同的内容,向舞台贴上来,以此表达对于找到朋友的喜悦之情。
三、活动总结教师可以邀请孩子们介绍他们的卡片内容,借此引导幼儿互动沟通,感受到属于集体的温暖,促进幼儿的情感发展和社交能力的培养。
教师对幼儿关注和帮助他人的能力进行总结,鼓励幼儿将这种关注和帮助他人的意识延续到日常生活中。
同时,也要引导幼儿珍惜并维护自己的友谊。
活动反思这次活动能够让幼儿深度感受到孤立和被忽略的感受,同时也提醒幼儿,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不应该忽视他人的需要。
通过小游戏和手工制作,进一步促进了幼儿社会情感和沟通技能的培养。
在教育活动过程中,教师也应该引导幼儿更多的学习如何关注和帮助他人、如何要珍惜并维护自己的友谊。
小班故事教案《孤独的小熊》

小班故事教案《孤独的小熊》第一章:教学目标1.1 了解故事内容,培养幼儿的听力理解和表达能力。
1.2 通过故事,培养幼儿的同情心和关爱他人的意识。
1.3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
1.4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他们的社交能力。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1)让幼儿掌握故事的主要情节,理解故事中小熊的情感变化。
(2)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使他们能够描述故事中的场景和人物。
2.2 教学难点:(1)让幼儿理解小熊为什么会感到孤独,以及它是如何克服孤独的。
(2)培养幼儿的同情心和关爱他人的意识,使他们能够关心和帮助身边的人。
第三章:教学准备3.1 教具准备:(1)故事课件:《孤独的小熊》。
(2)小熊玩偶。
(3)画纸、画笔、彩泥等创作材料。
3.2 环境准备:(1)安静、舒适的故事讲述环境。
(2)与故事相关的自然景观图片或实物。
第四章:教学过程4.1 导入:(1)邀请幼儿观察课件中的自然景观,引导他们描述所见所感。
(2)展示小熊玩偶,引起幼儿对故事的好奇心。
4.2 故事讲述:(1)以课件形式呈现故事内容,边讲边演示。
(2)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小熊的情感变化,以及它是如何克服孤独的。
4.3 讨论与分享:(1)让幼儿谈谈自己对故事的理解,以及故事给自己带来的启示。
(2)组织幼儿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分享如何关心和帮助身边的人。
4.4 创作环节:(1)引导幼儿运用画笔、彩泥等材料,创作与故事相关的作品。
(2)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创作思路,与他人分享。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幼儿在故事讲述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包括倾听、表达、互动等方面。
5.2 幼儿在讨论与分享环节的表现,包括观点阐述、团队合作、关爱他人等方面。
5.3 幼儿在创作环节的作品质量,以及他们能够正确表达故事主题和情感的能力。
5.4 家长反馈,了解幼儿在家庭中对于故事内容的理解和应用情况。
第六章:教学延伸活动6.1 角色扮演:让幼儿选择故事中的一个角色,进行角色扮演,模拟故事情节,锻炼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和表演能力。
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教案《孤独的小熊》

一、教学目标:1.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故事内容的兴趣,激发幼儿的同情心,让幼儿学会关心和帮助他人。
2. 认知目标:让幼儿能够理解故事的基本情节,认识小熊、兔子、小鸟等角色。
3.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倾听和表达能力,让幼儿能够复述故事的主要内容。
二、教学内容:1. 故事名称:《孤独的小熊》2. 故事梗概:小熊因为失去了朋友,感到孤独和寂寞。
在他的生活中,他遇到了兔子、小鸟等动物,但他们都有自己的朋友,小熊依然感到孤独。
小熊通过帮助他人,找到了自己的朋友,感受到了友谊的温暖。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理解故事的主题,学会关心和帮助他人。
2. 教学难点:让幼儿能够复述故事的主要内容,运用词汇描述故事情节。
四、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故事课件、小熊、兔子、小鸟等角色手偶。
2. 教学环境:安静、舒适的语言活动室,适当布置场景,营造氛围。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出示小熊手偶,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你们看看这是谁?你们知道小熊的故事吗?”激发幼儿对故事的兴趣。
2. 讲述故事:教师运用课件和手偶,讲述《孤独的小熊》的故事,注意观察幼儿的反应,引导幼儿参与故事情节。
3. 讨论故事:教师引导幼儿讨论故事中的角色和情节,提问:“小熊为什么会感到孤独?他在故事中遇到了哪些动物?他们都有自己的朋友吗?小熊是怎么找到朋友的?”引导幼儿思考和表达。
4. 情景表演: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情景表演,让幼儿扮演故事中的角色,体验故事情节,培养幼儿的倾听和表达能力。
5. 总结与扩展:教师引导幼儿总结故事的主题,学会关心和帮助他人。
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兴趣和需求,进行相关话题的扩展,如:小熊还可以交到其他朋友吗?他们可以一起做什么?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故事讲述过程中的兴趣和参与程度,评估幼儿对故事的理解和兴趣。
2. 评估幼儿在讨论环节中的倾听和表达能力,观察幼儿是否能够运用词汇描述故事情节。
3. 观察幼儿在情景表演中的参与和表现,评估幼儿的角色扮演能力和合作意识。
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教案《孤独的小熊》

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教案《孤独的小熊》第一章:活动目标1.1 了解故事内容,理解小熊从孤独到找到朋友的过程。
1.2 培养幼儿倾听和表达的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1.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
1.4 培养幼儿之间的合作和分享精神,学会关爱他人。
第二章:活动准备2.1 准备故事课件或图书《孤独的小熊》。
2.2 准备画纸、彩笔等绘画材料。
2.3 准备音乐播放设备。
2.4 准备小熊玩偶或其他代表小熊的物品。
第三章:活动过程3.1 导入:邀请幼儿观察课件或图书中的小熊,引导他们说出小熊的外貌特征和生活环境。
3.2 讲述故事:为幼儿讲述《孤独的小熊》的故事,引导他们关注小熊的情感变化和与其他动物的互动。
3.3 讨论:提问幼儿关于小熊的孤独感受、找到朋友后的喜悦以及其他动物的特点。
引导幼儿表达自己的想法。
3.4 绘画环节:邀请幼儿用彩笔在画纸上绘制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并分享给大家。
3.5 音乐欣赏:播放轻松愉快的音乐,让幼儿跟随音乐节奏做出相应的动作,感受音乐的快乐。
第四章:活动延伸4.1 角色扮演:分组让幼儿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进行情景再现,培养幼儿的表演能力和合作精神。
4.2 家园共育:邀请家长参与活动,共同制作小动物手工艺品,增进亲子关系。
4.3 环境创设:在班级环境中布置“森林好朋友”主题墙,让幼儿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
第五章:活动评价5.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评价他们的倾听和表达能力。
5.2 评价幼儿在绘画环节的创意和想象力。
5.3 评价幼儿在音乐欣赏环节的节奏感和合作精神。
5.4 收集家长反馈,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以便更好地指导幼儿成长。
第六章:教学重点与难点6.1 教学重点:让幼儿通过故事理解友谊的重要性,学会关爱和分享。
6.2 教学难点:培养幼儿的共情能力,让他们能够站在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
第七章:教学方法7.1 情景教学法:通过故事情景,让幼儿身临其境,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班语言《孤独的小熊》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主要内容,
1.体验小熊孤独和快乐的情绪。
3.知道微笑在交往中的很重要。
活动准备:
1.Ppt课件。
2.两段音乐(欢快、抒情)。
3.快乐笑脸的贴纸。
活动重点:
乐意精读画面,大胆猜想,尝试用语言、表情等来表达自己对故事的理解。
活动难点:
感受小熊孤独、快乐的情绪。
活动过程:
一、视频导入活动。
今天李老师请你们看一段有趣的视频,视频里的小朋友是你们吗?李老师看到了小朋友开心、快乐的笑脸,也很开心,你们都是快乐宝宝,今天李老师还给你们请来一位特殊的客人,它会不会向你们一样爱笑呢?
二、结合ppt课件,分段讲述故事,鼓励幼儿用语言、表情
等来表达自己对故事的理解。
(一)孤独的小熊
1、分析讲述第一幅图(板着脸的小熊)
瞧,它是谁?小熊是什么样的表情?(讲述故事开头到熊妈妈长长的叹了一口气)
请幼儿学一学小熊不笑的样子,一起来学一学。
提问:你们喜欢和不爱笑的小熊交朋友吗?那小动物喜欢和不爱笑的小熊交朋友吗?我们一起来看。
2、分析讲述第二幅图(小熊去找小猪)
提问:你看到了什么?小熊是什么样的表情?学一学。
小猪又是什么样的表情?学一学。
教师用故事里的语言进行小结。
3、分析讲述第三幅图(小熊去找小猴)
提问:你看到了什么?小熊是什么样的表情?学一学。
小猴又是什么样的表情?学一学。
教师用故事里的语言进行小结。
提问:大家都不跟它玩,小熊的心情怎么样?
小结:小熊伤心、难过,也很孤独。
你们知道什么叫孤独吗?(播放ppt)瞧,孤独就是一个人,没有朋友。
请幼儿学小熊伤心、难过、孤独的样子。
小朋友表演的可真像,我看到了,这儿有一只孤独的小熊、这儿有一只难过的小熊,这儿有一只伤心的小熊。
哎.....小熊这么伤心难过,你们有什么办法能让小动物们喜欢它,愿意和它交朋友吗?我们看看小熊是怎样做的。
(二)快乐的小熊
1、分析讲述第四幅图(小熊去找大河马)
讲述故事小熊找到大河马至小熊对着镜子瞧自己。
提问:小熊是怎样问大河马的?
大河马是怎样回答的?
2、分析讲述第五幅图(小熊照镜子)
小熊从来没笑过,谁来笑给小熊看,我们一起笑给小熊看。
小熊终于要开始笑了,它有点紧张,我们一起来给小熊加油,小熊对着镜子瞧自己,呀!它的眉毛弯弯,嘴角咧开,它笑起来了。
3、分析讲述第六幅图(小熊笑了)
讲述故事小熊没想到自己笑起来会那么好看至最后。
提问:大家喜欢什么样的小熊?
小结:大家不是因为小熊圆圆的鼻子和漂亮的蝴蝶结才喜欢它,而是因为它好看的微笑。
三、教师结合视频和背景音乐完整讲述故事。
这个故事的名字叫《孤独的小熊》,我们一起再来听一遍,它是怎样从孤独的小熊变成快乐小熊的。
四、故事经验迁徙。
提问:小熊是怎样变快乐的?
小结:笑可以让我们变快乐,变健康,还能给别人带来快乐呢,我们一起来看。
(ppt课件)
小结:孩子们,我们也要勇敢地笑出来,把你的微笑、你的快乐带给更多的人,让你身边的人都快乐起来。
五、活动延伸
提问:跟朋友问好的时候除了微笑,还可以怎样做呢?
用这些好办法去跟后面的客人老师交朋友吧。
孩子们,老师们,让我们一起开心的微笑吧!把我们的快乐传递给更多的人们,让我们的世界处处充满欢笑,再见!
附故事:《孤独的小熊》
小熊长着圆圆的鼻子,脖子上系着红领结,帅极了。
他每天都昂着头,板着脸,很神气的样子。
只是,脸上从来没有一点笑。
妈妈问他:“小熊,你为什么不笑呀?”
小熊说:“我是最漂亮的小熊,应该别人对我笑,我才不去对别人笑呢。
”“唉——”熊妈妈叹了一口气。
小熊去找小猪。
一看到板着脸的小熊,小猪吓跑了。
小熊去找小猴。
一看到从来不对别人笑的小熊,小猴躲起来了。
小熊每天孤零零的,谁也不跟他玩。
小熊找到大河马,难过地问:“我是漂亮的小熊,为什么谁都不跟我玩呀?”
大河马说:“你得对别人笑,因为大家都喜欢和开心的朋友在一起。
“
小熊说:“我从来没笑过,不知道怎样笑。
”
大河马说:“你心里想着笑,就会笑。
不信,你照着镜子瞧瞧。
”
小熊心里想:“只要笑一笑,就会有朋友和我玩了。
”小熊一边想,一边对着镜子瞧自己。
哟!小熊的眉毛弯弯,嘴角咧开,他笑起来了。
哦!小熊没想到自己笑起来会那么好看,心里一乐,“哈哈哈…”地笑起来。
大河马看到从来不会笑的小熊“哈哈”大笑,也乐得“哈哈哈……”地大笑起来。
大河马笑得那么响,把动物们都引来了。
动物们看到小熊不再板着脸,在那里“哈哈”笑,都过来一起乐,一起笑。
“哈哈哈,哈哈哈……”大家笑得好开心。
这一回,小熊再也不感到孤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