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市河湖水质调查报告doc
河湖治理工作调研报告
河湖治理工作调研报告河湖治理工作调研报告一、背景介绍河湖作为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由于长期的不合理开发和利用,河湖环境面临着严重的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开展了一系列的河湖治理工作。
为了了解河湖治理工作的进展和问题,本次调研针对某市的河湖治理工作进行了实地调查和访谈。
二、调研内容及方法本次调研主要内容包括河湖水质监测、生态修复和水生态保护三个方面。
调研方法主要有实地考察和访谈两种方式。
实地考察主要目的是了解河湖的实际情况和治理措施的实施情况,访谈则是为了了解河湖治理工作中的问题和困难。
三、调研结果与分析1. 河湖水质监测经过实地考察和访谈,我们了解到该市对于河湖水质进行监测的工作较为细致和全面。
通过建立监测站点、配备专业设备和人员,对河湖的水质进行定期监测和评估。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由于监测站点的选择和水质监测标准的制定存在一定的争议,导致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存在一定问题。
2. 生态修复针对水生态环境的破坏,该市进行了大量的生态修复工作,主要包括湿地保护、植被恢复和水生生物保护等。
通过实地考察我们发现,生态修复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河湖水质有所改善,部分植被和水生生物得到了恢复。
然而,由于资金投入不足和技术手段的限制,生态修复工作存在进展缓慢、效果有限等问题。
3. 水生态保护针对河湖资源的保护问题,该市采取了多项举措,包括加强宣传教育、规范开发利用和强化执法监管等方面。
通过访谈我们了解到,水生态保护工作在宣传力度和管理措施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由于人员不足和执法力度不够,一些不合规的开发活动仍然存在,对水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四、问题与建议1. 河湖水质监测的问题在河湖水质监测方面,需要加强监测站点的选择和监测标准的制定,以提高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生态修复工作的问题在生态修复工作中,需要增加资金投入,引进更先进的技术手段,加强人员培训,以加快工作进展和提高效果。
有关太湖水污染的调查报告
有关太湖水污染的调查报告近年来,太湖水污染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对此,政府和民间都在积极采取措施,以期排除太湖的水污染。
本文就太湖水污染问题进行了一项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提出了一些解决问题的建议。
一、调查情况我们采用了问卷的形式对太湖水污染情况进行了调查。
在调查中,我们通过对湖水的采样和分析,还了解了太湖周边城市和企业是否对太湖造成了污染。
最后,我们收集了一些公众的看法和建议,以便更好地了解问题的实质和找到解决方案。
二、调查结果1、太湖水质状况我们的调查结果表明,大部分被测样品处于重度和严重污染状态。
其中,磷化合物是太湖主要的污染源之一。
磷化合物是植物和动物生长所必需的,但是过量浓度会进一步导致水体富营养化。
此外,温度、COD(化学需氧量)、BOD(生化需氧量)等指标也超出了国家规定的标准。
2、污染源太湖周边的钢铁、化工厂和污水处理厂都是太湖水质恶化的主要源头。
钢铁和化工工业是重要的污染源,它们的生产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和废气。
此外,太湖流域的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加速进程同时也让太湖水源遭受了极大的压力。
市民、游客等日常生活中的乱丢垃圾和乱排污水对太湖也带来了极大的压力。
3、公众意见我们调查了一些市民对太湖水污染的看法。
他们普遍认为太湖的水质不断恶化,导致周边居民生活和环境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市民们希望政府采取更强有力的措施,以保护太湖的生态环境。
同时,市民们也对太湖的环保工作感到欣慰,并向政府和志愿者表示感谢和支持。
三、解决措施1、政府的角色由于太湖水污染已成为全民关注的话题,并引起了政府的高度关注。
地方政府必须采取实际的措施来防止污染源进一步扩大,促进太湖保护工作的实施。
各级政府应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法规管控,制定严格的环保监管政策,将违反相关规定的企业纳入黑名单。
(2)增加环保投资,提高设备和技术水平,并对各类企业加强监管和考核,强化宣传和教育。
(3)强化环保意识,引导公众理性消费,加强垃圾分类,减少生活垃圾对太湖的污染。
关于水质的调查报告
关于水质的调查报告关于水质的调查报告1一、前言:俗有“东方威尼斯”美誉的苏州河,“五十年代淘米洗菜,六十年代水质变坏,七十年代鱼虾绝代,八十年代洗不净马桶盖”。
水是生命的源泉,没有水,我们的生活将无法继续下去。
水资源的污染及短缺是当今社会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
虽然我市不是一个用水紧张的城市,但水污染却存在,并与每个市民都息息相关。
为此,我对我市水污染进行调查。
二、调查方式:1、查阅书籍、阅读报刊、上网浏览。
2、实地勘察水污染问题。
3、通过各种渠道询问。
三、调查目的:1、通过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更好地了解水污染情况。
2、唤醒人们的环保意识,增强治理污染的紧迫感和危机感从而使人们更好地了解家乡,热爱美丽的大自然,珍惜人们的宝贵生命之源—水。
3、提出相关的应对策略。
四、水污染情况:(一)、水污染新闻报道1、新华网20__年11月1日报道:“自20__年以来,重庆市合川龙市镇飞龙村仅有500号人的6、7两个村民小组,癌症病人突然增多,3年中共查出癌症病人17个,其中14人已经死亡。
癌症病人当中,患肝癌7人、白血病4人、食道癌4人、肺癌1人、直肠癌1人。
而居住较远的飞龙村其他的村民小组却没有这种情况。
20__年至今,7组有7人是患癌症去世,另有2人患脑血栓、1人瘫痪去世,全部是非正常死亡。
两个小组3年中有17人患癌症14人死亡,另有3人非正常死亡。
村里未受工业污染,有村民怀疑与1992年后开始吃地下水有关。
截止记者发稿前,致病原因仍未查明。
”2、《重庆晚报》20__年1月6日报道:“因取水点被污染导致水厂停止供水,重庆綦古南街道桥河片区近3万居民,从3日起已连续两天没自来水喝,綦齿轮厂也因此暂停生产。
经卫生和环保部门勘测,河水是被綦河上游重庆华强化肥有限公司排出的废水所污染。
事发当天,綦县有关部门在綦河水域的桥河段上游和下游开闸放水,加速稀释受污染水体,责成华强化肥有限公司硫酸厂停止生产并整改。
同时,抽调5台供水车辆,为綦齿轮厂及周边群众提供必需的生活用水。
无锡滨湖区环境调研报告
无锡滨湖区环境调研报告无锡滨湖区环境调研报告一、引言本次环境调研报告旨在对无锡滨湖区的环境状况进行评估和分析,提供全面的环境信息,为相关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二、背景介绍无锡滨湖区位于江苏省无锡市,西起太湖滨河银泰北,东至新吴区园林大道和大港路,南至江苏皮革城,北至阳山王家园;总面积约为540.4平方公里,人口约为100余万。
三、自然环境1.地理条件无锡滨湖区地处长江三角洲,横跨长江南北两岸。
滨湖区地势较低,海拔约为4至8米,地势平坦。
区内湖泊众多,太湖和鸿山湖是两大主要湖泊,水域面积占比较大。
2.气候条件滨湖区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四季分明,夏季炎热潮湿,冬季寒冷干燥。
年平均气温约为15℃,降水集中在夏季,年降水量为1000至1300毫米。
四、环境问题1.空气质量通过对滨湖区的空气质量进行监测和数据分析,发现空气质量总体比较好,但在高温季节和雨天时,可能出现轻度污染的情况。
这主要是由工业排放、交通运输和城市建设等因素导致的。
应重点关注工业企业和机动车排放的治理工作。
2.水质状况滨湖区的水质状况相对较好,太湖作为重要水源地,水质需得到有效保护。
目前,水环境治理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水面上漂浮物的清理、废水排放的管控等。
3.垃圾处理滨湖区的垃圾处理工作相对滞后,垃圾分类和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仍需加强。
尤其是在城乡结合部和居民小区附近,垃圾处理工作存在较大的压力。
建议加大对垃圾分类的宣传力度,加强对垃圾处理的投入和管理。
五、环境保护措施1.加强环保宣传针对市民群众,特别是学校和居民小区,加强环保知识和意识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大家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
2.推行垃圾分类加大对垃圾分类的投入和宣传力度,推行垃圾分类制度,加强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和管理。
3.加强工业排放管控对工业企业的排放情况进行监测和管理,加大对污染企业的处罚力度,推动工业企业实现绿色化发展。
4.加强水资源保护太湖作为重要水源地,需要加强水质监测和保护,严禁乱倒垃圾和废水等行为,加强太湖周边的环境修复和保护工作。
河湖管护情况调研报告
河湖管护情况调研报告河湖管护情况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及背景近年来,我国水资源状况日益严峻,河湖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和威胁。
为了了解我国河湖管护情况,促进河湖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恢复,我团队进行了一次河湖管护情况调研。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问卷调查主要针对相关政府部门、水利工作人员和民众群体,通过问卷收集各方对河湖管理和保护的看法和建议。
实地考察主要前往几个典型的河湖进行实地观察,并与当地的相关人士进行交流。
三、调研结果1. 河湖管理情况根据调查结果,大多数调查对象认为当前河湖管理存在一些问题。
其中,管理机构不够专业化、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力量不足是比较突出的问题。
同时,还有一部分人认为在河湖管理过程中存在着腐败问题,多次发生利用职务之便谋取个人利益的现象。
2. 河湖保护情况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人对河湖保护的认识已经提高,但是在实际行动上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一方面,部分地方的治水设施老化严重,存在一些隐患,需要及时进行修复和升级;另一方面,一些人对河湖保护意识薄弱,乱倒垃圾、无序开垦湿地等现象仍然存在。
3. 河湖生态环境实地考察发现,一些河湖的生态环境已经受到了严重的破坏,水质污染、湿地消失、水生态系统退化等问题较为普遍。
在一些被污染的河湖中,水生物几乎绝迹,人们无法正常捕鱼或者饮用河水。
四、问题分析通过对调研结果的分析,我们认为以下问题是导致河湖管护不到位的原因:1.管理机构不够专业化、管理制度不健全:河湖管理机构需要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和规章制度。
2.管理力量不足:由于河湖数量众多,管理难度大,管理力量不足是导致河湖保护不到位的关键问题。
3.腐败问题:河湖管理中的腐败问题是导致管理不力的重要原因之一,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4.公众参与意识不高:部分公众对河湖保护意识薄弱,需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和责任意识。
五、建议和对策1. 加强河湖管理机构建设:引进和培养专业人才,完善管理制度和规章制度,并加大对河湖管理机构的支持力度。
无锡市河湖水质调查报告doc
无锡市河湖水质现状及发展调查报告——以太湖为重点实例目录关键词:太湖水环境.....................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章基本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自然概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1 地理位置.....................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2 气候条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3 水文环境.....................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社会经济状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1 行政区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2 经济发展及生产情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章调查内容与方法...................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 调查目的..........................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 调查思路..........................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章调研分析和建议....................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 调研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 建议.............................. 错误!未定义书签。
参考文献:[1]秦伯强,胡维平,陈伟民,等.《太湖水环境演化过程与机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97-98.[2]郭振仁.我国湖泊污染控制不佳的根本原因及对策[J].《中国环境管理》,2003.摘要:淡水资源对于人类来说是匮乏的,对水体的保护就显得极为重要。
但我国的水体现状却不尽如人意,许多湖泊污染严重,已严重影响居民的正常饮用,从而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
无锡环境调研报告
无锡环境调研报告无锡市是江苏省的一座重要城市,地处长江三角洲经济区中心地带,是中国五大地级市之一。
无锡市经济发达,工业基础雄厚,各类企业众多。
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无锡市的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
本文将从空气质量、水质情况及垃圾处理三方面进行调研分析。
首先是空气质量问题。
根据无锡市环保部门提供的数据,无锡市的大气污染情况较为严重。
2019年,无锡市空气质量指数(AQI)在全国城市中排名较低。
主要污染物有PM2.5和PM10,这些细颗粒物容易附着在呼吸道,对人体健康造成重大威胁。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工业污染和汽车尾气排放。
无锡市主要工业集中在滨湖区,很多企业的排放标准没有达到国家要求,导致大量粉尘、废气排放。
此外,无锡市汽车拥有量逐年递增,交通拥堵问题严重,尾气排放量也越来越大,对空气质量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其次是水质情况问题。
无锡市地处太湖流域,太湖是我国第三大淡水湖,对无锡市的水资源具有极大的重要性。
然而,由于长时间以来的水污染和乱捕滥捞等问题,太湖水质已经受到了严重的破坏。
尤其是化工企业的排放和农业面源污染,直接导致了太湖富营养化现象的加剧,水中富含大量的蓝藻和水华,对水体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此外,太湖水质问题也间接影响了无锡市的饮水安全,给人民群众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最后是垃圾处理问题。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无锡市的垃圾量也随之增加。
然而,无锡市的垃圾处理设施相对滞后,导致垃圾无法有效处理。
无锡市大部分垃圾填埋场已经达到饱和状态,且填埋场周围的环境污染严重。
此外,由于市民对垃圾分类意识的缺乏,无锡市的垃圾分类工作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这些垃圾问题严重影响了无锡市的环境卫生状况,对居民的生活质量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综上所述,无锡市的环境问题比较突出,特别是空气质量、水质情况和垃圾处理等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
为了改善无锡市的环境状况,需要加强环境保护工作,加大对污染企业的监管力度,同时提高居民的环境意识,加强环保教育和宣传工作。
河湖生态调查评估报告
河湖生态调查评估报告河湖生态调查评估报告是对特定河湖生态环境进行全面调查和评估的文件,主要用于了解和评估该河湖的生态状况、问题和发展趋势,为保护和恢复该河湖的生态功能提供科学依据和措施建议。
根据调查评估的内容和目的的不同,报告的长度也会有所差异。
下面是一个长度超过1200字的示例回答。
河湖生态调查评估报告一、引言河湖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对生态系统维护和水资源调配有着重要作用。
为了解和评估某一具体河湖的生态状况,本次调查评估报告对XX河湖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和分析,并提出保护和恢复生态功能的建议。
二、调查方法与结果1. 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多种科学的方法与技术,包括实地考察、水质采样与测试、生物样本采集、植被调查等。
通过这些方法,我们可以全面了解该河湖的水质、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等指标。
2. 调查结果通过对XX河湖的调查与分析,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水质状况:XX河湖水质整体较好,但发现了个别区域的水质超标现象,主要是由于附近农业和工业活动的污染排放导致的。
建议加强对这些区域的污染源管控和治理。
(2)生物多样性:XX河湖生物多样性较为丰富,多种湖泊生物如鱼类、浮游生物和底栖动物等都有较好的分布和繁殖情况。
但也发现了某些物种数量锐减或濒危的情况,可能是由于栖息地破坏和捕捞过度造成的。
建议加强对重要物种的保护和栖息地的恢复与监测。
(3)植被状况:XX河湖植被覆盖率较低,湖泊周边植被的退化和河床的淤积对湖泊的水质和生态健康有一定影响。
建议进行湖泊河床的清淤和湖泊周边植被的恢复与保护。
三、问题与挑战根据调查结果,我们对XX河湖的生态状况进行了问题和挑战的总结:1. 水质污染问题:农业和工业活动的污染排放对部分区域的水质造成了一定影响,需要加强源头治理和污染物排放的监管与减排。
2. 物种数量锐减与濒危问题:部分物种数量锐减或濒危,主要原因是栖息地破坏和过度捕捞,需要加强对物种的保护和重要湖泊栖息地的恢复与监测。
无锡梁溪区河流水质年度变化研究
无锡梁溪区河流水质年度变化研究王海江1*,倪鑫炯2(1.江苏环科检测有限公司,江苏无锡214000;2.江苏瑞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江苏无锡214000) [摘要]对无锡市梁溪区河流水质进行为期一年的跟踪监测,从溶解氧、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总磷等水质指标出发,研究梁溪区水系的主要污染因素和重点整治对象。
结果表明:梁溪区水系整体水质处于Ⅳ类及以下,主要污染物为总磷和氨氮,对氨氮治理的关键时期为四、六和十二月,而对总磷的治理应全年保持高度重视。
[关键词]梁溪区;水质;氨氮;总磷[中图分类号]TQ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865(2020)24-0092-03Annually Research on Variation of Water Quality in Liangxi of WuxiWang Haijiang1*, Ni Xinjiong2(1. Jiangsu Huanke Test Co., Ltd., Wuxi 214001;2. Rayting Biotechnology Co., Ltd., Wuxi 214000, China)Abstract: The water quality of rivers in Liangxi District of Wuxi city was monitored for a whole year. Dissolved oxygen, chemical oxygen demand, permanganate index, ammonia nitrogen, and total phosphorus were measured to figure out the main pollution factors and key remediation elements of the rivers in Liangxi District. The results shown that the water quality of Liangxi District were all bellowed Ⅳclass, the key pollutants are total phosphorus and ammonia nitrogen. The most important treatment time of ammonia nitrogen is in April, June and December. And the treatment of total phosphorus should be highly focused throughout the year.Keywords: Liangxi;water quality;ammonia nitrogen;total phosphorus无锡市梁溪区共有大小河道152条,河道总长约168.79公里,河网密度为2.36公里/平方公里。
望虞河干(支)流水质监测动态情况调查的汇报(水文局针对TN偏高而进行)
望虞河干(支)流水质监测动态情况调查的汇报无锡市水利局(2007年9月26日)一、望虞河支流情况(一)支流调查情况结合9月上旬进行的调查成果,本次我局一方面对无锡境内的与望虞河直接相通的支流、叉河、小河浜支流情况进行再核实和实地查勘,另一方面在9月17日组织人员重点对苏州境内的望虞河支流和小河浜进行调查摸底工作(本调查报告数据截至9月17日)。
根据调查核实,我市境内望亭立交枢纽北至嘉菱荡望虞河沿线共有44条支流、叉河、小河浜连通望虞河,其中有断头浜22条;与望虞河交汇处有口门控制(已经建水闸、涵闸、涵洞)的有30条河,目前仍敞开口门,无控制建筑的有14条(其中断头浜有6条)。
苏州境内嘉菱荡北到常塾枢纽的望虞河西岸沿线有21条支流、叉河、小河浜连通望虞河,其中与望虞河交汇处有口门控制(已经建水闸、涵闸、涵洞)的有6条河,剩余15条支流、叉河、小河浜敞开口门,无控制建筑,这其中包括流经苏锡两市的主要河道张家港、锡北运河、羊尖塘。
望虞河东岸沿线有51条大小支流,全部有闸控制,引江济太期间大部分处于关闭状态,部分开闸的也因地势、水位等原因以出流为主,不排水入望虞河。
(二)望虞河西岸支流水质现状根据9月6日的监测资料分析,由于监测时,正值城市防洪工程运行调引望虞河水由西向东进入无锡城区的时段,除大坊桥外,无锡境内望虞河沿线支流水的总体流向均是向西流,有口门控制的均处于关闸状态,因此水质比常年同期要好。
43条河中,总体评价达到Ⅲ类水标准的有4条,占9.3%;达到Ⅳ类水标准的有14条,占32.6%;V类水标准的有2条,占4.6%;劣于V类水标准的有23条,占53.5%。
超标因子主要是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总磷,超标河道大部分是关闸后形成死水的圩区内河道。
此外,根据我局每日监测的无锡境内的望虞河西岸7条支流(羊尖塘、九里河、张塘桥河、伯渎港、坊桥港、古市桥港、香山港)资料分析,9月1日至17日,古市桥港石家桥(无锡新区,下同)水质最差,均为劣于V类,几乎所有检测项目均超标;羊尖塘羊尖大桥(无锡锡山区,下同)水质同样很差,17天全部为劣于V类,主要超标因子是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总磷;香山港楚墩桥(无锡新区,下同)有12天水质为劣于V类,3天达到V类水标准,有2天水质稍好,为Ⅳ类水;坊桥港大方桥(无锡新区,下同)水质有16天为Ⅲ类~Ⅳ类,仅12日一天为劣于V类;九里河鸟嘴渡桥(无锡锡山区,下同)大多数时期内水质为Ⅲ类~Ⅳ类水,仅在15日为V类;张塘桥河(无锡锡山区,下同)荡口大桥(杨安桥)水质相对较好,14天达到Ⅲ类水标准,在2、5、8日为Ⅳ类水;伯渎港荻泽桥(无锡新区,下同)断面水质最好,17天里全部达到Ⅲ类水标准。
40-50周太湖流域7处水质分析(1)
September 26 - December 112011年40-50周内无锡沙渚断面水质分析湖体周期pH*DO(mg/l)CODMn(mg/l)NH3-N(mg/l)本周水质上周水质408.248.97 4.20.16ⅢⅢ41810.5 3.80.22ⅡⅢ428.158.56 4.10.26ⅢⅡ437.929.3140.18ⅡⅢ447.759.6740.21ⅡⅡ457.489.86 3.30.17ⅡⅡ467.6810.4 3.60.21ⅡⅡ477.939.91 3.80.2ⅡⅡ487.9910.6 4.10.2ⅢⅡ497.6911.1 3.70.17ⅡⅢ507.8311.6 3.40.26ⅡⅡ2011年40-50周内宜兴兰山嘴断面水质分析湖体周期pH*DO(mg/l)CODMn(mg/l)NH3-N(mg/l)本周水质上周水质407.74 5.5840.99ⅢⅢ417.747.52 2.10.96ⅢⅢ427.86 6.26 2.7 1.1ⅣⅢ437.97.16 3.1 1.17ⅣⅣ447.877.77 2.7 1.18ⅣⅣ457.877.02 3.6 1.19ⅣⅣ467.87.79 4.5 1.17ⅣⅣ477.637.61 3.7 1.02ⅣⅣ487.478.82 2.10.9ⅢⅣ498.068.82 2.90.72ⅢⅢ508.299.66 3.30.37ⅡⅢ2011年40-50周内苏州西山断面水质分析湖体周期pH*DO(mg/l)CODMn(mg/l)NH3-N(mg/l)本周水质上周水质407.33 5.51 3.20.23ⅢⅡ417.15 6.02 2.70.14ⅡⅢ42 6.93 5.49 3.30.17ⅢⅡ43 6.95 5.9930.13ⅢⅢ44 6.82 6.14 4.10.16ⅢⅢ457.18 6.18 2.80.12ⅡⅢ467.35 6.55 3.70.09ⅡⅡ477.63 6.7930.16ⅡⅡ487.288.56 2.60.24ⅡⅡ497.287.47 4.20.28ⅢⅡ507.238.37 3.60.23ⅡⅢ2011年40-50周内湖州新塘港断面水质分析浙-苏省界周期pH*DO(mg/l)CODMn(mg/l)NH3-N(mg/l)本周水质上周水质408.597.06 4.80.54ⅢⅢ418.737.53 2.70.59ⅢⅢ428.877.87 5.40.49ⅢⅢ438.37.8370.38ⅣⅢ447.798.3 4.60.59ⅢⅣ457.447.76 4.90.43ⅢⅢ467.387.960.43ⅢⅢ477.468.02 4.80.41ⅢⅢ487.599.35 4.40.55ⅢⅢ497.647.83 4.40.58ⅢⅢ507.589.07 5.40.7ⅢⅢ2011年40-50周内青浦急水港断面水质分析苏-沪省界周期pH*DO(mg/l)CODMn(mg/l)NH3-N(mg/l)本周水质上周水质407.16 5.494 1.16ⅣⅣ417.28 5.53 4.8 1.45ⅣⅣ427.14 4.36 3.40.96ⅣⅣ437.33 4.46 4.6 1.25ⅣⅣ447.35 6.19 4.2 1.29ⅣⅣ457.227.133 1.07ⅣⅣ467.39 6.4 3.3 1.3ⅣⅣ477.5 5.76 3.30.86ⅢⅣ487.49 5.76 4.8 1.73ⅤⅢ497.47 5.92 4.5 1.84ⅤⅤ507.59 5.344 1.71ⅤⅤ2011年40-50周内嘉兴王江泾断面水质分析苏-浙省界周期pH*DO(mg/l)CODMn(mg/l)NH3-N(mg/l)本周水质上周水质407.27 3.1770.77ⅣⅣ417.482 5.90.37ⅤⅣ427.62 1.86 5.4 1.39劣ⅤⅤ43 6.73 3.74 5.6 1.58Ⅴ劣Ⅴ447.15 3.61 5.7 1.96ⅤⅤ457.17 3.63 4.3 1.59ⅤⅤ46 6.98 4.17 3.7 2.17劣ⅤⅤ477.27 3.515 2.12劣Ⅴ劣Ⅴ487.14 3.49 5.4 2.08劣Ⅴ劣Ⅴ49 6.84 3.768 1.31Ⅳ劣Ⅴ507.22 3.83 6.3 2.12劣ⅤⅣ2011年40-50周内嘉兴斜路港断面水质分析苏-浙省界周期pH*DO(mg/l)CODMn(mg/l)NH3-N(mg/l)本周水质上周水质407.37 1.987.90.6劣ⅤⅣ417.46 6.157.90.93Ⅳ劣Ⅴ427.1 3.567.90.97ⅣⅣ437.1128.1 1.04ⅤⅣ44 6.98 3.9480.96ⅣⅤ457.16 3.848.4 1.31ⅣⅣ467.14 5.878.1 1.69ⅤⅣ477.16 5.758.1 1.53ⅤⅤ48 6.91 4.67.9 1.55ⅤⅤ49 6.81 2.938 1.21ⅤⅤ50 6.86 5.458 1.46ⅣⅤ主要污染指标主要污染指标氨氮氨氮氨氮氨氮氨氮氨氮主要污染指标主要污染指标高锰酸盐指数主要污染指标氨氮氨氮溶解氧溶解氧,氨氮氨氮氨氮氨氮氨氮氨氮氨氮主要污染指标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溶解氧溶解氧,氨氮氨氮,溶解氧氨氮,溶解氧氨氮,溶解氧氨氮,溶解氧氨氮,溶解氧氨氮,溶解氧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氨氮,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主要污染指标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高锰酸盐指数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氨氮,高锰酸盐指数氨氮,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氨氮高锰酸盐指数,氨氮。
无锡环境监测调查报告模板
无锡环境监测调查报告模板调查目的和背景本次调查旨在了解无锡市的环境状况,从而为相关部门制定环境保护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无锡市作为江苏省的重要城市之一,其环境质量对于居民健康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因此,深入调查无锡市的环境状况,尤为重要。
调查范围和方法调查范围本次调查涵盖无锡市的空气质量、水质状况和土壤污染情况。
调查方法1. 空气质量:采集无锡市各区县的空气质量数据,包括PM2.5、PM10、臭氧等参数,以了解空气质量指数。
2. 水质状况:对无锡市的主要江河湖泊进行水质采样分析,以了解水质的理化指标。
3. 土壤污染:选取无锡市的不同区域进行土壤采样,对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等进行检测,以了解土壤污染状况。
调查结果与分析空气质量根据采集的空气质量数据统计,无锡市的空气质量普遍较好。
其中,市区的空气质量指数平均值为XX,属于良好水平。
但是在部分工业区和交通枢纽区,PM2.5和PM10的浓度略高于国家标准,可能会对居民健康产生一定影响。
水质状况通过对江河湖泊的水质采样分析,发现无锡市的主要水体水质较好。
水质监测指标中,总溶解固体、五日生化需氧量等指标均在国家标准范围内,符合生活用水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
然而,由于近年来的城市化进程以及工业排放等因素,少数江河湖泊的水质较差,需要加强相关治理。
土壤污染对不同区域的土壤进行采样后的检测结果显示,无锡市存在一定程度的土壤污染问题。
主要表现为部分地区的镉、铅等重金属超标,以及农田土壤中的有机污染物超标。
这些污染物的存在可能对农作物生长、土壤肥力和地下水质量产生潜在风险,需要加强土壤修复工作以及加强对近邻区域的防控。
建议和措施根据调查结果,我们提出以下建议和措施:1. 加强空气污染防治,特别是工业区和交通枢纽区。
完善治理设施,控制废气排放和扬尘污染,减少PM2.5和PM10的浓度。
2. 加大水环境保护力度,对存在问题的江河湖泊加强治理,减少污染物的输入,改善水质状况。
太湖水质调查报告
太湖水质调查报告太湖水质调查报告太湖,位于中国江苏省苏州市、无锡市和湖州市之间,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泊之一。
它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生态资源而闻名。
然而,近年来,太湖的水质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
本报告将对太湖水质进行调查和分析,以期了解其现状和可能的解决方案。
1. 调查目的和方法本次调查的目的是评估太湖的水质状况,并分析导致水质问题的主要原因。
调查采用了多种方法,包括采集水样、测量水质指标、分析水样中的污染物等。
同时,我们还进行了实地考察,与相关专家和当地居民进行了访谈,以获取更多信息和意见。
2. 水质状况根据我们的调查结果,太湖的水质存在一定的问题。
首先,太湖的富营养化现象比较严重,水体中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含量过高。
这主要是由于农业、工业和城市污水的排放导致的。
其次,太湖水体中存在大量的有机物和重金属物质,这些物质对水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都具有一定的危害。
此外,太湖的水体还受到了一些外来物种的入侵,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压力。
3. 主要原因分析太湖水质问题的主要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农业活动是太湖水质恶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农田施用化肥和农药,使大量的氮、磷等营养物质进入太湖,引发富营养化现象。
其次,工业活动也是太湖水质问题的重要因素。
工厂排放的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和重金属,对太湖的水质造成了严重污染。
此外,城市污水的排放和土地开发也对太湖的水质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4. 解决方案针对太湖水质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几点解决方案。
首先,加强农业环境管理,控制农田的化肥和农药使用量,减少农业活动对太湖水质的影响。
其次,严格控制工业废水的排放,加强工厂的环保设施建设和运营管理,减少有机物和重金属物质的排放。
此外,加强城市污水处理工程的建设和管理,确保城市污水得到有效处理。
最后,加强太湖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恢复,控制外来物种的入侵,维护太湖的生态平衡。
5. 建议和展望为了解决太湖水质问题,除了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努力外,公众的参与也是至关重要的。
关于水质的调查报告3篇
关于水质的调查报告3篇河流水质综合评价是水环境治理的重要基础工作,只有通过对水质监测数据的合理评价,才能制定科学的整治规划,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
本文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水质的调查报告,仅供参考。
关于西湖水质的调查报告篇一:一、问题的提出水的质量决定了生命的质量。
我国非常重视环境保护,然而,水则与此息息相关。
为此,我们梦痕假日小队开展了一次关于西湖景区各水源质量的调查实验活动。
1、西湖的水文特征西湖的底质是由含有机质特别高的湖沼沉积而成,属于粉砂质粘土及粉砂质亚粘土,最上层为藻骸腐泥层(黑色有机质粘土),中层为泥炭层及沼泽土层,最下层为基底粉石砂层。
西湖湖面南北长3.3公里,东西宽2.8公里,水面原面积5.64k㎡,湖中岛屿面积6.3k㎡,湖岸周长15公里。
平均深度1.21米,最大深度6.52米,最浅处不到1米,泥泞最深处有5米,所以在西湖水面游玩要穿着救生衣物。
如今伴随着“西湖西进”扩大了6.5k㎡,基本达到了300年前西湖的面积。
西湖与钱塘沟通后,每天引入钱塘水约30万,西湖水由原来的一年一换变成每月一换,透明度由原来的不足60厘米提升到120厘米。
二、调查方法1、调查法实地调查太子湾公园的珠帘壁瀑布、花港观鱼、曲院风荷和游船码头,用医疗检验瓶采集水样。
2、实验法用PH试纸实验西湖水质是否达标3、资料收集法从网络、书刊、杂志等渠道调查污水给人体、动物带来的危害。
三、对西湖水质的调查结果1、珠帘壁瀑布我们发现,珠帘壁瀑布的水遇到PH试纸后,试纸变成了青绿色的,青绿色代表碱性,说明珠帘壁瀑布的水含碱量高于标准水源,但没有高太多。
2、花港观鱼花港观鱼的水在遇到PH试纸后,试纸呈黄色状态,与原来并无不同。
3、曲院风荷曲院风荷中荷花池中的水也保持着良好的状态,PH试纸颜色无变化。
4、游船码头游船码头的水或许是因为游客在里面吐痰、洗手,还乱丢垃圾,导致这儿的水含碱量高于标准水源,试纸呈绿色。
可见,这儿的水质量不太可观。
南湖水质分析及治理建议
南湖水质分析及治理建议南湖是位于中国江苏省无锡市的一片湖泊,它是无锡市内最大的淡水湖泊,也是无锡市重要的水资源之一。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南湖的水质逐渐受到污染,给湖泊生态环境和周边居民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本文将对南湖的水质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治理建议。
我们需要对南湖的水质进行分析。
目前的水质状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富营养化现象严重。
南湖水体富含无机氮、无机磷等营养物质,导致湖水中的藻类过度繁殖,引起藻华现象,严重影响了水生态环境。
2. 化学污染物含量高。
南湖周边的工业污水、农业废水以及城市生活污水的排放,导致湖水中的重金属、有机物等化学污染物含量上升,严重损害了湖泊生物多样性。
3. 水污染源多样化。
南湖周边城市和农村的污水处理设施不完善,导致了污水直接进入湖体,同时农业中的农药、化肥的使用也对湖泊水质造成了影响。
针对南湖的水质问题,我们提出以下治理建议:1. 加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
应加大对南湖周边城市和农村的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力度,确保污水得到有效处理,不直接进入湖泊。
需要加强污水处理厂的管理,加大对污水处理过程中重金属、有机物等污染物的监测和治理。
2. 减少农业污染。
应加强对农村地区农药、化肥的合理使用和管理,推广绿色农业技术,减少农业对湖泊水质的负面影响。
3. 加强环境监测和治理。
应建立健全的水质监测体系,定期对南湖的水质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加大治理力度。
要加大环境治理力度,对南湖周边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进行有效的治理,减少化学污染物的排放。
4. 加强宣传教育。
通过开展水资源保护宣传教育活动,加强对居民的环保意识,提高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意识,形成全社会共同治理水质的合力。
南湖的水质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共同治理。
通过加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减少农业污染,加强环境监测和治理,以及加强宣传教育,可以有效地改善南湖的水质状况,保护南湖的生态环境。
这需要政府、企业、居民等各个方面的积极参与和努力,形成共同治理的合力,实现南湖水质的持续改善。
城市湖泊水质变化趋势调查报告
城市湖泊水质变化趋势调查报告一、引言城市湖泊是城市发展中重要的自然资源,但近年来,由于城市化、工业化和人类活动的增加,城市湖泊水质逐渐受到威胁。
本报告旨在调查城市湖泊水质的变化趋势,并提出改善水质的建议,以保护城市湖泊的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
二、调查方法为了准确了解城市湖泊水质变化趋势,我们选择了位于城市A和城市B的两座湖泊进行调查,并采用以下方法:1. 水样采集:每月从湖泊中随机选取5个采样点,使用专业水样采集器具采集表层和底层水样,并进行标识。
2. 水质分析:将采集的水样送至实验室进行水质分析,包括pH值、溶解氧、总氮、总磷等指标的测定。
3. 数据分析:对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绘制水质变化趋势图。
三、水质变化趋势分析基于采集到的水质数据,我们对城市A和城市B的湖泊水质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
以下是我们的调查结果:1. pH值变化:城市A湖泊pH值维持在6.5-7.5之间,变化较为平稳;而城市B湖泊pH值呈现下降趋势,可能受到城市排放废水的影响。
2. 溶解氧含量变化:城市A湖泊溶解氧含量维持在8-10mg/L,偏低但保持稳定;城市B湖泊溶解氧含量呈下降趋势,下降至6mg/L以下,表明湖泊生态系统已受到破坏。
3. 总氮和总磷含量变化:城市A和城市B湖泊的总氮和总磷含量持续上升,表明城市化进程中农业和工业活动排放的污染物对湖泊水质产生了显著影响。
四、水质变化原因分析根据调查结果,我们分析了导致城市湖泊水质变化的主要原因:1. 城市化进程:城市的快速发展导致了人口增加和工业活动的膨胀,使湖泊受到了更多的污染物输入。
2. 农业活动:农业化肥和农药的使用不当,使得养分过量进入湖泊,引发富营养化现象。
3. 工业废水排放:一些工业企业的废水排放未经处理或处理不彻底,含有高浓度的有机物和重金属,对湖泊的生态环境产生了严重破坏。
五、改善城市湖泊水质的建议为了改善城市湖泊的水质,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 强化环保意识:加强居民和企业的环保宣传教育,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太湖水质调查的调研报告_调研报告.doc
太湖水质调查的调研报告_调研报告直接固定大气中的氮,以提高土壤肥力,使作物增产。
还有的蓝藻为人们的食品,如著名的发菜和普通念珠藻(地木耳)、螺旋藻等。
因此,从蓝藻本身来看,其与世界上所有的生物一样,只不过是大千世界的一个物种。
2007年4月以来,太湖流域高温少雨,太湖水位比往年偏低,梅梁湖等湖湾出现大规模蓝藻现象,在太湖的水面形成一层蓝绿色而有腥臭味的浮沫,即为“水华”。
大规模的蓝藻爆发,使得太湖水质严重恶化,水源恶臭,水质发黑,溶解氧下降到0mg/L,氨氮指标上升到5mg/L,部分鱼类因缺氧而死亡。
特别是无锡市太湖饮用水水源地受到严重威胁,5月16日梅梁湖水质变黑,22日小湾里水厂停止供水,28日贡湖水厂水源地水质恶化,居民自来水臭味严重,引起社会普遍关注。
更为严重的是,蓝藻中有些种类还会产生藻毒素(简称MC),大约50%的水华中含有大量MC。
MC是一种环状肽类物质,性质稳定,MC 耐热,不易被沸水分解,不仅直接对鱼类、牲畜产生毒害之外,还是人类肝癌的重要诱因。
因此,蓝藻爆发已不仅仅是一个生态问题,它已影响到人类的生活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1、太湖蓝藻爆发的成因我国面积1km2以上的湖泊2759个,总面积达91019km2 ,其中只有约1/3的湖泊是淡水湖泊,并且绝大部分是富营养化浅水湖泊,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和东部沿海地区,太湖就是这众多浅水富营养化湖泊的典型代表。
太湖富营养化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每隔10年湖泊富营养化上升一个等级,而水质则下降一个等级,目前全湖处于富营养到重富营养状态,而湖泊水质则属于劣五类。
而此次太湖蓝藻爆发是太湖水体富营养化的集中体现。
水体富营养化是指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生物所需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大量进入湖泊、河口、海湾等缓流水体,引起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迅速繁殖,水体溶解氧量下降,水质恶化,鱼类及其他生物大量死亡的现象。
在自然条件下,湖泊也会从贫营养状态过渡到富营养状态,不过这种自然过程非常缓慢。
无锡水质污染调研报告 水质污染调研报告 精品
无锡水质污染调研报告水质污染调研报告源出会宁县南华家岭.北流经会宁县、清远县入黄河.因流域地层含盐碱较多,水味苦咸,故又称苦水河.河水含沙量较高.1973年以来修建的靖(远)会(宁)提黄(河)电灌工程,已解决了当地部分农业灌溉和人畜饮水问题.因此针对祖厉河流域水质现状,寻根溯源并探讨解决问题的途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关键词:祖厉河三下乡水质现状保护对策1概况1.1祖厉河基本情况南源厉河属淡水,东源祖河是苦水,在会宁县城南汇合后,始称祖厉河,北偏西流,至靖远县城西注入黄河.全长224公里,流域面积1.07万平方公里.靖远站多年平均流量5.08立方米\/秒,年径流量1.51亿立方米,5~10月占80%以上,年输沙量0.62亿吨.会宁以南为上游,属土石中山,年降水量500毫米以上,植被较好.1.2祖厉河水系特征支流上筑有米家峡、新窑、芦岔沟等小型水库8座,灌溉会宁城南、北的农田.会宁至郭城驿间为中游,属黄土梁峁沟壑地形,年降水量450毫米以下,植被差,河流切割至黄土层下的第三纪红层后,矿化度增高.沿途纳入西巩河、甘沟河、土木岘河及关川河等支流,因矿化度大于3克\/升,难以利用.郭城驿以北为下游,地势低平,河床宽浅,年降水量300毫米以下,几无支流汇入,矿化度大于10克\/升,人畜不能饮用,故称苦水河.全流域经济以农、牧业为主,也是\滩羊皮\产地之一.1.3祖厉河流域水质现状从会宁县会师镇境内流过的祖厉河,过去清澈见底,夏季河里青蛙声声,两岸野草茂盛,农民常赶着牛羊到河里饮水,每到旱季河里的泉水曾为群众解决过不少生活用水.可是近年来,由于上游的洋芋淀粉厂、沙料场等排污企业,不重视污水处理,严重违犯了国家有关环保法规,将大量含有有害物质的废水排入河内,还有来自城镇生活污水和工业生产污水,使河水变得又黑又臭又混浊.浓重的臭味在距河几十米远就可以闻到.河内的青蛙绝迹,两岸野草枯死,河水再也无法让牲畜喝.另外,祖厉河水的严重污染,也给它所汇入的黄河造成严重影响.。
《无锡饮用水水质安全状况报告》
《无锡饮用水水质安全状况报告》无锡市饮用水水质安全状况报告(xx年6月)一、饮用水水源的安全状况无锡市现有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7个,均为地表水水源,分别为无锡市区的贡湖沙渚水源地、锡东水源地,江阴市的长江小湾水源地、长江肖山水源地、长江窑港水源地(已于xx年底完成取水口下移300米工程项目建设,取水口迁移至常州西石桥水源地上游100米水域范围,投入运行),宜兴市的横山水库水源地和油车水库水源地,除长江肖山水源地外,均通过省水利厅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达标建设验收。
无锡市(包括江阴、宜兴两县级市)各级供水行政主管部门严格按照《无锡市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办法》、《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水利厅等部门关于开展全省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达标建设意见的通知》(苏政办发〔xx〕153号)、《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切实加强城市供水安全保障工作的通知》(苏政办发〔xx〕55号)、《江苏省城市供水安全保障考核评价办法(试行)》等相关规定要求,督促各供水企业落实我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各项措施,全面提高水源水质预警监测能力和水源突发性污染应急处置能力,采用原水水质24小时在线仪器监测分析、每天人工采样检测分析、太湖饮用水水源地外围水环境及入湖河道水质巡查等监测手段多方位监控饮用水水源状况,同时通过信息共享平台实现环保、水利、气象、市政公用(供水)等职能部门的水质相关信息共享,全面保障我市饮用水源地的安全。
除6月30日因太湖风浪较大,贡湖沙渚水源地一级保护区沿岸以东1.5公里外新港闸站至庙港泵站区域沿岸芦苇荡拦污坝外侧50米纵深范围内出现底泥泛起引发局部水质异常变化(溶氧下降、嗅味严重)外,后经采取曝气增氧、设置拦污带防止污水团向外蔓延等措施,至7月3日该水域水质恢复正常,未对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范围内的水质产生不良影响,目前无锡市(包括江阴、宜兴)各主要饮用水水源地的水源水质总体情况良好,水源地各级保护区安全防护措施落实情况良好,供水设施运行安全保障情况正常。
望虞河干(支)流水质监测动态情况调查的汇报(水文局针对TN偏高而进行)
望虞河干(支)流水质监测动态情况调查的汇报无锡市水利局(2007年9月26日)一、望虞河支流情况(一)支流调查情况结合9月上旬进行的调查成果,本次我局一方面对无锡境内的与望虞河直接相通的支流、叉河、小河浜支流情况进行再核实和实地查勘,另一方面在9月17日组织人员重点对苏州境内的望虞河支流和小河浜进行调查摸底工作(本调查报告数据截至9月17日)。
根据调查核实,我市境内望亭立交枢纽北至嘉菱荡望虞河沿线共有44条支流、叉河、小河浜连通望虞河,其中有断头浜22条;与望虞河交汇处有口门控制(已经建水闸、涵闸、涵洞)的有30条河,目前仍敞开口门,无控制建筑的有14条(其中断头浜有6条)。
苏州境内嘉菱荡北到常塾枢纽的望虞河西岸沿线有21条支流、叉河、小河浜连通望虞河,其中与望虞河交汇处有口门控制(已经建水闸、涵闸、涵洞)的有6条河,剩余15条支流、叉河、小河浜敞开口门,无控制建筑,这其中包括流经苏锡两市的主要河道张家港、锡北运河、羊尖塘。
望虞河东岸沿线有51条大小支流,全部有闸控制,引江济太期间大部分处于关闭状态,部分开闸的也因地势、水位等原因以出流为主,不排水入望虞河。
(二)望虞河西岸支流水质现状根据9月6日的监测资料分析,由于监测时,正值城市防洪工程运行调引望虞河水由西向东进入无锡城区的时段,除大坊桥外,无锡境内望虞河沿线支流水的总体流向均是向西流,有口门控制的均处于关闸状态,因此水质比常年同期要好。
43条河中,总体评价达到Ⅲ类水标准的有4条,占9.3%;达到Ⅳ类水标准的有14条,占32.6%;V类水标准的有2条,占4.6%;劣于V类水标准的有23条,占53.5%。
超标因子主要是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总磷,超标河道大部分是关闸后形成死水的圩区内河道。
此外,根据我局每日监测的无锡境内的望虞河西岸7条支流(羊尖塘、九里河、张塘桥河、伯渎港、坊桥港、古市桥港、香山港)资料分析,9月1日至17日,古市桥港石家桥(无锡新区,下同)水质最差,均为劣于V类,几乎所有检测项目均超标;羊尖塘羊尖大桥(无锡锡山区,下同)水质同样很差,17天全部为劣于V类,主要超标因子是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总磷;香山港楚墩桥(无锡新区,下同)有12天水质为劣于V类,3天达到V类水标准,有2天水质稍好,为Ⅳ类水;坊桥港大方桥(无锡新区,下同)水质有16天为Ⅲ类~Ⅳ类,仅12日一天为劣于V类;九里河鸟嘴渡桥(无锡锡山区,下同)大多数时期内水质为Ⅲ类~Ⅳ类水,仅在15日为V类;张塘桥河(无锡锡山区,下同)荡口大桥(杨安桥)水质相对较好,14天达到Ⅲ类水标准,在2、5、8日为Ⅳ类水;伯渎港荻泽桥(无锡新区,下同)断面水质最好,17天里全部达到Ⅲ类水标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锡市河湖水质现状及发展调查报告
——以太湖为重点实例
目 录
关键词:太湖 水环境 3
第一章 基本概况 3
1.1自然概况 3
1.1.1 地理位置 3
1.1.2 气候条件 3
1.1.3 水文环境 4
1.2社会经济状况 5
1.2.1 行政区划 5
1.2.2 经济发展及生产情况 5
第二章 调查内容与方法 5
2.1 调查目的 5
2.3 调查思路 6
第三章 调研分析和建议 6
3.1 调研分析 6
3.2 建议 7
参考文献:
[1]秦伯强,胡维平,陈伟民,等.《太湖水环境演化过程与机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97-98.
[2]郭振仁.我国湖泊污染控制不佳的根本原因及对策[J].《中国环境管理》,2003.
摘要:
淡水资源对于人类来说是匮乏的,对水体的保护就显得极为重要。
但我国的水体现状却不尽如人意,许多湖泊污染严重,已严重影响居民的正常饮用,从而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
目前,太湖水污染已极其严重,治理已经显得刻不容缓。
下面就通过查阅文献的方式了解太湖水体污染及其影响,来说明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唤醒人们的环保意识。
太湖水在太湖沿边的城市居民生活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影响着其他河流的发展与治理。
关键词:太湖 水环境
第一章 基本概况
1.1自然概况
1.1.1 地理位置
无锡市位于北纬31°7′至32°2′,东经119°33′至120°38′。
地处长江三角洲江湖间的走廊部分,江苏省的东南部,沪宁铁路中段。
东邻苏州,距上海128km;南濒太湖,与浙江交界,西接常州,距南京183km,北临长江,与泰州市所辖的靖江市隔江相望。
全市总面积为4787.61km2(市区1659 km2,其中建成区面积188.14 km2)。
1.1.2 气候条件
无锡市属北亚热带湿润区,亚热带季风气候,受季风环流影响,形成的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水充沛,日照充足,无霜期长。
1月平均气温在2.8℃左右;7月平均气温在29℃左右。
全年无霜期220天左右。
年平均降水量在1048mm左右。
雨季较长,主要集中在夏季。
全年降水量大于蒸发量,属湿润地区。
日照时数2019.4h左右。
常见的气象灾害有台风、暴风、连阴雨、干旱、寒潮、冰雹和大风等。
由于受太湖水体和宜南丘陵山区复杂地形等的影响,局部地区小气候条件多种多样,具有南北农业皆宜的特点,作物种类繁多。
1.1.3 水文环境
无锡市内河流属太湖流域区水系,河网稠密,湖泊众多,共有大小河道3100多条,总长2480km,水域面积为1277.1km2,河网密度平均每平方公里0.518km里。
全市境内有著名的长江、京杭大运河。
长江位于北部江阴市,由北偏南流向东偏北方向。
京杭大运河横贯市区,锡澄
运河、锡北运河连接长江,梁溪河、洋溪河通向太湖。
太湖为江南水网中心,面积2338.1 km2里,总蓄水量为44.28亿m3,年平均吞吐量约52亿m3。
无锡地表水较丰富,外来水源补给充足。
地下水资源据不完全资料测算,市区储量为6349万m3米,年补给量为6453万m3。
因处苏南典型的河网地区,地势平坦,河流比降小,水流缓慢,整个河网地区的水流情况不仅与季节有关,而且与长江、大运河和河网区其他河流的水位差、流量变化有关,甚至与人为调节(如闸坝运行、引江济太)等因素有关。
河湖水位的变化与降水量年际、年内的变化基本一致,稍有滞后。
根据集水状况,北部江阴可分为三大水系:澄西新沟河水系,为江南大运河常锡段排水入江的主要水道;中部锡澄运河水系,为太湖入江的主要水道;东部张家港水系,为澄、锡、虞地区的入江骨干河道。
西部宜兴境内水系属太湖流域南溪水系和洮渭水系。
宜兴水系可分为5个部分,分别为南北溪水系、洮一涌一太水系、屋淡水系、桃浸水系、湫文水累(也称‘河水系)。
1.2社会经济状况
1.2.1 行政区划
无锡市辖两县(市)(江阴、宜兴),七个区(崇安、南长、北塘、锡山、惠山、新区、滨湖),有街道、乡、镇122个,1325个行政村,495个居委会。
1.2.2 经济发展及生产情况
2012年全市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4499.66亿元,同比增长2.9 %,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056.90亿元,同比增长7.1%。
从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集体企业、股份合作企业、其他
企业增速超过9%,分别达到23.9%、9.0%、9.8%、9.4%,外商和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5.3%,低于全市平均水平1.8个百分点。
从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增长领先。
2012年全年轻工业实现增加值646.90亿元,同比增长9.1%,重工业实现增加值2410.00亿元,同比增长6.6%,轻工业增速快于重工业2.5个百分点。
第二章 调查内容与方法
2.1 调查目的
水是生命之源,无论人还是动植物离开了水都将不会存活多久。
而太湖作为第二大淡水湖,也是上海和苏锡常、杭嘉湖地区最重要的水源,是这些地区生活、生产的主要组成元素。
在地图上看,太湖呈一个近似的圆形,好像是周边这些地区的心脏,那纵横交错的河流则维系着这七座城市的“血液”的循环。
故保护太湖水成了每个热心人士的使命。
作为21世纪的接班人的我们尤其应该在社会上尽我们应尽的义务,为太湖周边居民的生存和发展做出微薄的贡献。
所以,我们以宣传环保知识和实地考察太湖水受污染情况
2.2 调查方法
(1) 实地观察法
1、 利用嗅觉和视觉来观察判断水是否有异味以及清澈程度。
2、太湖不同地段的水质的情况进行比较。
(2) 问卷调查法
将预先设计好并打印好的问卷调查发放给活动现场的群众,
然后回收调查问卷,最后对回收的有效问卷进行统计。
(三)根据实地观察的感想和问卷调查的统计进行总结和反省。
2.3 调查思路
本次调查以太湖水质环境的现状为基础,以此来研究其对城市发展的影响以及对城市发展的重要性。
通过不断的深入调查,发掘并展示出太湖及相关河道的特色。
对居民、行人、管理者等多种社会角色进行走访,并对反馈回来的意见进行分析与总结。
第三章 调研分析和建议
3.1 调研分析
水体污染原因:
1.污染物排放总量超过了环境容量式水质变差的主要原因。
入梅之前,太湖流域遭受多年不遇的持续干。
旱,降水较常年偏少
6-7成,河流水量未能及时得到有效补充,水位长期处于低值,导致水环境容量下降,纳污能力变小;由于河流水位低,水流速度慢,又导致河流自净能力的变差,污染物难以得到有效降解。
2.流域经济发达、人口众多,工业及生活污染排放强度大。
太湖流域经济发达、企业众多,污染无单位面积排放强度大,即使关闭了一批重污染企业,但重污染行业污染排放依然占据较大排放负荷,区域内太湖西岸多是印染、化工、造纸、电镀集中区,工业污染产量大;另一方面,该区域人口密集,外来务工人员较多,由于乡镇生污水同样占有较大污染份额,在某些区域甚至超过工业污染。
3.2 建议
3.2.1
当前,氨氮、总磷、总氮已成为整个太湖流域主要污染因子,改善河流水质的当务之急是要有效削减氨氮入河总量:
1)要加快农村污水管网铺设进度,大幅度提高生活污水处理率;
2)实施氮磷拦截工程,有效降低由农业造成的污染;
3) 要开展畜禽养殖专项整治,控制养殖污染;
4)对不具备或除磷脱氮效果差的污水处理厂进行改造,以提高处理效果。
3.2.2
切实解决尾水出路。
加大引江入湖的力度,尽快建成走马塘、新沟河等重大水利工程,切实解决尾水出路,利用已建成的工程优势,增加流域
水量,促进水体流动,改善内河支流水质,并加速水体循环,提高水体自净能力,避免污染滞留蓄积,改善水环境。
3.2.3
加大环境执法力度。
环境监测部门经常性开展入湖河流专项检查行动,采取铁腕政策治理污水的高压态势,严厉打击偷排直排、超标排污、超总量排污等不法排污行为,把工业污染集中处理设备、小型污水处理厂、对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行有较大影响的污染源作为监管重点对象,提高达标排放率。
4.结论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已遭到严重的破坏,尤为重要的水环境受到的影响更为的大,已经严重影响了我们的身体健康。
随着时间的推移,正逐步显现出来,保护水资源已经刻不容缓。
为了自己与后代的健康,加入到治污行列中,在日常生活中注意环境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