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电影的崛起与战前发展概况

合集下载

日本电影总结

日本电影总结

日本电影总结日本电影是世界电影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其作品以其特别的风格和独特的主题吸引了全球观众。

本文将对日本电影进行总结,并从其发展历程、特点和代表作品等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日本电影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

在这个时期,日本的电影工业开始起步,并在1920年代达到了鼎盛时期。

然而,二战后,由于日本的战争失败和美国的占领,日本电影的制作遭受了一定的打击。

然而,在战后的几十年里,日本电影重新崛起,并成为了国际电影舞台上的重要一员。

其次,日本电影的特点之一是其强调情感和人物内心的刻画。

与西方电影相比,日本电影更加注重细腻的情感表达和人物性格的深入剖析。

这种特色在日本电影的各个类型中都有所体现,无论是剧情片、动画片还是恐怖片,都充满了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深入探索。

日本电影的主题也多样化,涵盖了社会问题、历史事件、人际关系以及个人成长等多个方面。

其中,对于战争与和平的探讨是日本电影中的另一个独特主题。

由于日本在二战中的经历,战争对于日本社会和个人来说一直是一个极其敏感和重要的话题。

因此,许多日本电影通过对战争的反思、和平的呼吁和战争后遗症的揭示,展现了对和平的追求和对战争的忏悔。

此外,日本电影的美学也是其独特之处。

日本电影以其精致的画面、细腻的色彩运用和恰到好处的镜头运动而著名。

这种美学风格与日本传统文化中的审美观念有着密切的联系。

例如,“禅意”和“和谐”。

禅意体现在日本电影的极简审美和镜头的沉静,而和谐则表现在画面中物体和人物的平衡和谐。

这种美学风格使得日本电影在视觉上更具有冲击力和诗意。

在代表作品方面,日本电影中有众多影响深远的经典之作。

例如,黑泽明的《七武士》和《罗生门》,是对人性和道德困境的反思;宫崎骏的《千与千寻》和《龙猫》,是对童年和想象力的表达;是枝裕和的《无人知晓》和《小偷家族》,是对家庭和社会问题的剖析。

总而言之,日本电影以其独特的风格和独特的主题而备受观众青睐。

其以强调情感和内心世界的刻画,多样化的主题以及精美的美学风格而吸引了观众的眼球,并在国际电影舞台上赢得了声誉。

日本电影产业的发展趋势

日本电影产业的发展趋势

日本电影产业的发展趋势日本电影产业的发展趋势:从制作到全球化引言日本电影产业是亚洲最有影响力的电影产业之一,在国际上享有盛誉。

自上个世纪开始,日本电影产业经历了多个阶段的发展,从制作水平的提高到全球化,这些趋势对整个产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日本电影产业的发展趋势,包括创作源头、市场开拓、技术创新、商业模式以及国际合作等方面的变化。

一、从后映画到新浪潮:日本电影制作的历史演变1. 后映画时期:20世纪初至1945年20世纪初的日本电影是在后映画时期开始的,此时的电影多以默片形式呈现,剧情多为忍者、侠客等传统题材。

1931年导演黑田崇瑞的《现代忍者血斗记》是日本第一部有声电影,引领了日本电影走向声音时代。

2. 战后时期:1945年至1959年二战结束后,日本进入了战后时期。

此时,电影对于战争的描绘变得更加真实,深受观众喜爱。

为了应对美国电影的竞争,日本电影开始探索新的创作手法和故事情节。

1950年代,出现了一股新的艺术运动,被称为"珍贵的日本",主要包括黑泽明、小津安二郎、今村昌平等导演的作品。

这一时期的电影注重现实主义和内省,为日本电影制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3. 新浪潮时期:1960年至1970年新浪潮时期是日本电影史上的重要时期,标志着日本电影的国际化和电影艺术的多样化发展。

1960年代至1970年代是日本电影的黄金时代,也是日本电影在国际上崭露头角的时期。

与此同时,导演如今敏、北野武等人的作品开始受到国际观众的关注。

新浪潮时期的电影作品对日本电影未来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市场开拓:日本电影产业的商业模式创新1. 彩色电影的崛起20世纪60年代,电影进入了彩色时代。

彩色电影的推出使电影的视觉效果更加生动,吸引了更多的观众。

同时,在技术方面也有了更多的发展,音效与特效的应用使得电影体验更加真实。

2. 音乐电影的流行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音乐电影的兴起,将音乐和电影结合成为一种全新的艺术形式。

日本电影简史及代表作PPT课件

日本电影简史及代表作PPT课件
1、直到20年代中期,日本电影中还没有出现真正的女性。 影片中所有的女性都由男性来扮演。这在日本被称为 “女形”,原指在歌舞伎等舞台戏剧中男扮女装的人。
2、日本无声时期出现的“弃士”(解说员)。
日本电影传统手法的创作特点是:结构松散、节奏缓 慢、注重风景、情调悲观,新一代电影导演一反传统 的过去,赋予作品强烈的时代感,从自然风景的描绘 深入到人物内心的剖析,简洁明快,标新立异。
《罗生门》
黑泽明在片子中,明显地展示了他的主题兴趣和独特的电 影观念。这部影片的名气在于,黑泽明完全运用纯电影化 的手法揭示了真理的相对性和主观性。
在《罗生门》丰富的电影语言与技法的运用中,最引人注 目的是移动摄影的表现。
黑泽明在《罗生门》的叙事时空中,还以不同的风格形式 去塑造人物,突出人物的心理状态。
到了50年代,日本电影的生产速度明显加快。最突出的是 1951年黑泽明导演的《罗生门》获威尼斯电影节大奖。日 本一跃成为名符其实的世界电影大国。
日本电影的崛起与战前发展概况:
1951年,黑泽明的《罗生门》问世,一飞冲天征服了 西方,轰动了世界,使得日本电影在国际影坛上骤然提到 了显著的地位。在以后的几年中,日本电影无论在任何地 方的国际电影节上都能够得以获奖:1952年,沟口健二拍 摄的《西鹤一代女》在威尼斯电影节上获导演奖;1953年, 沟口健二拍摄的《雨月物语》和五所乎之助拍摄的《烟囱 林立的地方》,分别在威尼斯和柏林电影节上获奖。
有些导演,由始至终只 会拍一种电影;但也有 些导演,他们在拍摄过 程不断寻求创新与突破, 甚至不断改造自己,随 着年月与人生经验的改 造,很顺理成章的,黑 泽明就是这样的一位导 演。
世界最著名的导演之一。1951年他导演的《罗生门》 在威尼斯电影节上获大奖之后,使日本电影进入一个 新的世纪。日本电影被看成“东方的启示”在世界影 坛上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日本电影

日本电影

1921年 由村田实执导摄制了《路上的灵魂》,这部影片被认为是日本电影史上的里程碑。 松竹还在蒲田建立了制片厂,并采用了好莱坞的制片方式,建立了以导演为中心 的拍片制度。 1923年
日活公司急起直追,拍出了由铃木谦作导演的《人间苦》和这种革沟口健二的 《雾码头》。从此,“旧剧”影片改称“时代剧”影片,“新派剧”影片改称 “现代剧”影片。 9月1日,以东京为中心的关东地区发生强烈大地震,在东京的 拍片基地濒于崩溃,不得不转移到京都。由于震灾后社会的动荡和经济萧条,一 种逃避现实的所谓“剑戟虚无主义”的历史题材影片应运而生。这时苏联的电影 蒙太奇理论以及德国的表现主义电影在日本已有一定影响,日本也拍出了一些强 调视觉感的先锋派性质的电影。
“倾向电影”的昙花一现
在这一时期,以佐佐元十和岩崎昶为代表的倾向进步的电影工作者,成立了日本 无产阶级电影同盟,拍摄了一批反对帝国主义和资本主义剥削的短纪录片,如 《无产阶级新闻简报》、《孩子们》、《偶田川》、《五一节》、《野田工潮》 等。影响所及,一些制片厂推出了有进步倾向的故事片,被称为“倾向电影”, 如伊藤大辅的《仆人》(1927)、《斩人斩马剑》(1929),内田吐梦的《活的 玩偶》(1929)、《复仇选手》(1930)等。由于政府对电影加强检查,倾向电 影只持续了两三年便被扼杀了。
第三阶段(1931~1945)有声电影
起源时间:日本的有声电影始于1931年,而银幕的全部有声化则到1935年才完成。 第一部真正的有声片:1931年五所平之助导演的《太太和妻子》 有声电影初期代表作:田具隆的《春天和少女》、稻垣浩的《青空旅行》、岛津 保次郎的《暴风雨中的处女》和衣笠贞之助的《忠臣谱》。
1914
第二阶段(1918~1931)默片、倾向电影

第八章 民族电影兴起中的日本电影

第八章 民族电影兴起中的日本电影

黑泽明其他主要作品



1. 1993 一代鲜师 2. 1991 八月狂想曲 3. 1990 梦 4. 1985 乱 5. 1980 影武者 6. 1961 大镖客 7.1954 七武士 8.1950 罗生门 9.1946 无悔的青春 10. 姿三四郎续集 11.1943 姿三四郎
黑泽明的影史成就

一生导演了31部电影;此外,黑泽明编写的剧本拍成了68部电影。 1982年,威尼斯电影节颁发他终身成就奖; 1990年,80岁高龄的黑泽明在奥斯卡颁奖礼上获得终身成就奖。 1999年12月被的《亚洲周刊》誉为20世纪对亚洲进步贡献最大的一位文化艺术 人士。 《时代》TIMES周刊大篇幅地推出了20世纪亚洲最有影响力的人物,艺术界的代 表为黑泽明、泰戈尔和时装大师三宅一生。 在半个多世纪的电影生涯中,黑泽明制作的电影曾创造过持续20年的票房奇迹。 很多电影人都受到他的影响,张艺谋:“黑泽明使我明白,当走向外面世界时, 要保持中国人自己的性格和风格”,“这是他给亚洲电影人上的很重要的一课。”
三、小津安二郎

Yasujiro Ozu 1903年12月12日-1963年12月12日


东京之宿 (1997) 父亲在世时 (1982) 早春 (1974) 东京暮色 (1972) 早安 (1962) 秋刀鱼之味 1962 小早川家之秋 (1961) 秋日和 1960) 浮草 1959) 彼岸花 (1958) 东京物语 (1953) 茶泡饭的味道 (1952) 麦秋 (1951) 宗方姐妹 (1950) 晚春 (1949) 风中的母鸡 (1948)
导 演 作 品
长屋绅士录 (1947) 户田家兄妹 (1941) 淑女忘记了什么 (1937) 独生子 (1936) 我们要爱母亲 (1934) 浮草物语 (1934) 心血来潮 (1933) 非常线之女 (1933) 东京之女 (1933) 淑女与髯 (1932) 青春之梦今何在 (1932) 我出生了,但... (1932) 东京合唱 (1931) 年轻的日子 (1929)

日本动画电影发展所反映的日本社会空间变迁

日本动画电影发展所反映的日本社会空间变迁

日本动画电影发展所反映的日本社会空间变迁作者:于苗来源:《电影评介》2015年第03期一、日本动画电影的发展历史日本动画电影按照历史发展阶段主要分为战前萌芽期、战后恢复期、风格形成期、技术突破期、成熟壮大期、风格创新期。

具体如下:(一)战前萌芽期:战前萌芽期指的是日本最早出现动画的1917年至日本二战战败的1945年这个时期。

这段时期的早期,日本动画主要是选取世界各国的名著为题材,展现了很好的国际视野。

(二)战后恢复期:战后恢复期指的是1945年日本二战战败到1974年为止。

(三)风格形成期:风格形成期以上映于1974年的动画电影《宇宙战舰》为开始标志,而结束于1982年。

这个时期,日本动画界经过将近30年的探索期,厘清了动画和卡通的区别,从此动画电影真正走上了繁荣发展的道路。

(四)技术突破期:日本动画电影技术突破期始自1982年上映的《超时空要塞》,结束于日本动画电影进入成熟期的1987年。

该时期由于日本观众追求视觉上的享受,因此动画界不得不在画技上力求有所突破。

(五)成熟壮大期:成熟壮大期指的是自1987年到1993年。

当日本动画发展这一阶段后,对动画年龄层次的反思使得日本动画电影开始由成人观众向低龄观众集中,低龄化的趋势一步一步得到强化。

(六)风格创新期:风格创新期指的是自1993年到现在。

这一时期,日本动画电影在制作技术、剧本、画技、设计等方面都更加成熟,并逐渐开始追求风格上的创新,试图对原有的思路和框架进行创新。

二、日本动画电影的总体特征综观日本动画电影的概况,可以发现日本动画电影主要有如下特征:(一)题材上注重精神层面的呈现和民族情怀的表达从日本动画的发展历史来看,其最大的成功之处在于恰到好处地发挥了动画的优势,这也体现了日本人良好的借鉴能力和在别人的成果上进行发挥的天赋。

精神层面的呈现,一方面体现为动画工作者通过动画作品对人们情感生活的关注;另一方面则体现为日本动画工作者对动画电影的主题思想方面的深度挖掘。

日本电影史概述

日本电影史概述

性欲是其作品的主题元素,着眼于人的本 能欲望,还加入了动物作为其隐喻。 晚年作品《鳗鱼》,《日本昆虫记》之后 的《赤色杀意》(入选日本优秀电影一百 部前十位) 《人类学入门》、《人间蒸发》,想半伪 纪录片。
铃木清顺
他的电影叙事方式前卫, 充满一种幻灭感。、 《杀手烙印》(1993年) 王家卫的《堕落天使》 深受《杀》的影响。 铃木清顺成为那个年代 反文化的偶像。另一方 面也致使被所有大制片 厂拒之门外
《七武士》(1954年)表现了一种人道主 义精神。 黑泽明电影充满活力的剪辑和多机拍摄的 方法。影响了香港的武侠片导演及新好莱 坞导演。 好莱坞大片《星球大战》(导演乔治· 卢卡 斯就直接受其《战国英豪》的影响。
1980年推出史诗大片《影子武士》 1990年在华纳的帮助下拍摄《梦》,是其 最后一部影片。 被称为“电影界的莎士比亚”。获奥斯卡 终身成就奖。 1998年过世。
黑泽明
发展于日本电影第二黄金时期。 处女作《姿三四郎》(1943年) 典型的技巧派导演。
1950年的《罗生门》获威尼斯最佳影片奖 和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从此世界开始关 注日本电影,日本也开始拍摄大量古装时 代剧。
紧接着拍摄的《白痴》根据 俄国大文豪基耶斯妥耶夫斯 基的同名小说《白痴》改编。 《乱》(1985年,在法国的 资助下)根据莎士比亚的 《李尔王》改编;莎士比亚 的《麦克白》被改编成了 《蜘蛛巢城》(1957年) 1952年的《生之欲》被誉为 他的代表作,但是说教成分 很明显,是斯皮尔伯格最喜 欢的一部作品。
1952年拍出代表作《西鹤一代 女》“神女形象” 1956年去世,期间拍摄了《雨 月物语》、《山椒大夫》、 和《杨贵妃》(和香港合作, 由《罗生门》的主演京町子 主演) 倾向将人放在自然环境中去 观察,着力于意境的营造, 追求意外之象、景外之景的 传达。

日本电影简史

日本电影简史

由黑泽明导演的影片《无愧于我们的青春》描写了在战争中一个教授的女儿,她和一个革命者结了婚,并在她的丈夫遇害死后毅然抛弃安逸的城市生活,到了农村他丈夫的父母身边,在那里从事着艰苦的劳动。并在周围的人以冷眼和辱骂,把她视为“非国民”的时候,她仍旧坚定着自己的信念。片尾战争结束,女主人公幸技(原节子饰)回首往事感到无愧于青春。这部影片在日本电影中是第一次表现了具有独立思考的不同一般传统女性形象。幸枝是一个理想化的人物,这也是吸引黑泽明去拍摄这部影片的主要原因。我们在黑泽明以后的一系列作品中曾反复地看到了他所描写的这类理想主义的人物。《无愧于我们的青春》在拍摄方法上,黑泽明开始使用移动摄影和节奏急促的连续闪回。为了反映幸校艰辛的劳动,影片在四分钟里用了65个镜头来反复表现。应该说,在这部影片中黑泽明的观念已经基本形成。在日本国内,由于黑绎明的这部影片和当时已很有名望的木下惠介的影片《大曾根家的早晨》并驾齐驱,而使得他的名声大振。
黑泽明是日本电影的关键人物之一,《罗生门》在威尼斯电影节上获大奖之后,使日本电影进入一个新的世纪,极大地振奋了日本民族电影的发展。与沟口健二不同,黑泽明是一位充溢着强烈阳刚之气的导演。黑泽明影片的一个重要表现对象是日本的武士阶层:武士阶层的历史,武士的道德风尚,武士阶层的社会作用及演变等。武士的那种忠诚、正直、勇敢、献身,以及粗犷彪悍的气质,是武士的品格,也是日本民族的品格。因而,黑泽明的影片在某种程度是是日本文化和日本精神的象征。黑泽明的影片激情充溢、动作强烈,其风格也是粗犷奔放、孔武有力,洋溢着阳刚壮烈之美,与沟口健二和小津安二郎的影片中的那种含蓄、清淡、质朴、哀伤的气质形成鲜明对比。
黑泽明的影片具有十分强烈而又深刻的道德观念与人生哲理,他喜欢由某一哲理观念出发进行构思创作。他首先对生活、社会、人生有某一特定的观念,然后去收集素材,构想人物和情节。例如《罗生门》情节简单精炼,人物只有八个,通过片人物一串串谎言展开情节。但其内涵却是深刻而复杂的。片中的每个人都在撒谎,都是各自从利己主义的立场,说对自己有利的一面,不利的一面或者不说,或者用谎言掩盖。正如黑泽明所说,《罗生门》里描写了人性可悲的一个侧面,是人性丑陋的部分,人有勇气使自己丑陋,但很难有勇气承认丑陋。影片如锋利的解剖刀割开了人性最深层的部位而公之于众,使人们震惊于人性深层丑陋的阴影。《罗生门》中大量运用的移动摄影,取得了惊人的效果。移动拍摄用不同的节奏,突出了当事人叙述故事的内心世界。拍摄多襄丸、真砂和武士三个人的三种说法时,摄影机都突出叙述者的运用语言表现自己的运动——因为每个人都片面从自我出发。因而,摄影机都是主观的、谨慎地确立了虚构的情调。第四种樵夫的说法是客观直实的,因而摄影机造成拉开距离的印象,如实地反映真相,并对以上三人的谎言作了讽刺性的评论。《罗生门》也显现出黑泽明粗犷有力的艺术风格,影片充满了激情和冲突。

日本电影简史

日本电影简史

从1896年迄今﹐日本电影历史基本分为6个时期。

第一期(1896~1918) 1896年﹐爱迪生﹐T.A.发明的“电影镜”传入日本﹐而真正的电影是从1897年由稻胜太郎及荒井三郎等人先后引进了爱迪生的“维太放映机”和卢米埃尔兄弟的“活动电影机”开始的﹐其时﹐小西六兵卫也购入摄影机。

在这一两年间输入了放映机和影片﹐并在全国巡回放映﹐称为活动照相﹐并沿用这一名称至1918年。

从1899年开始﹐日本自己摄制影片﹐以纪实短片为主。

《闪电强盗》将当时社会上流传广泛的新闻话题搬上银幕﹐被认为是最早迎合时尚的故事片。

主要演员横山运平遂成为日本第一个电影演员。

日本最早的正式影院是1903年建立的东京浅草的电气馆。

最早的制片厂是1908年由吉泽商行在东京目黑创建的。

《本能寺会战》(1908﹐牧野省三执导)为日本第一部由解说员站在银幕旁用舞台腔叙述剧情的无声影片。

牧野省三因此被称为“日本电影之父”﹐但这类影片只是连环画式的电影。

1912年日本活动写真株式会社(简称日活公司)成立﹐拍摄了尾上松之助主演的一系列“旧剧”电影。

松之助原是巡回演出的歌舞伎演员﹐1909年被牧野省三发现﹐他的第一部作品《棋盘忠信》问世后﹐使他成为最受观众欢迎的武打演员﹐有“宝贝阿松”之称。

1914年﹐天然色活动照相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天活)成立﹐最初以摄制彩色电影为目的﹐但因仅有两种颜色﹐只能改拍普通的黑白电影﹐并且仍以拍摄“旧剧”影片与日活相抗衡。

当时日活的向岛制片厂已在拍摄现代题材的“新派剧”。

第二期(1918~1931) 1918年﹐由归山教正主持的电影艺术协会发起纯电影剧运动。

归山在1919年摄制的《生之光辉》﹑《深山的少女》﹐为纯电影剧运动的试验性作品。

这两部影片几乎全部利用外景拍摄﹐让演员在自然环境中表演﹐从而使电影从不自然的狭隘的空间解放出来。

该协会主张启用女演员﹐以废除男扮女的传统做法﹔在影片中插入最低限度的字幕说明故事情节﹐废除解说员﹔采用特写﹑场面转换等电影技巧﹔通过剪辑使影片形成完整的堪称电影的作品。

第八章 日本电影(1)

第八章 日本电影(1)
本片获1951年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金狮奖;获第23届奥斯 卡最佳外语片奖。
12
第三节 50年代日本电影的黄金时期
一、黑泽明的《罗生门》及其电影观念
本片故事发生在战乱、天灾、疾病连绵不断的平安 朝代。故事由三人在罗生门边躲雨而展开。此三人是 云游和尚、砍柴人和乞丐,讲述一件凶杀案。
影片中间部分为法庭调查。被控杀人的盗贼多襄丸、 武弘之妻真砂、目击证人云游和尚及发现尸体的砍柴 人以四个不同的时间,不同的方式各自说出供词。
7
第二节 战时与战后日本电影的形势和主题
战后
在美国占领军按波兹坦公告在日本推行的民主化的背景 下,日本电影首先废除了“电影法”,并作出了“制作 电影的方针性指示”。其主要内容是要日本电影工作者 废除军国主义的影片,表现日本自由主义倾向的运动, 以及创造各种条件保证日本不再威胁世界和平与安全。
主题上可以表现复员军人,体现尊重人权,促进自由讨 论政治问题等。但这种由美国人强加给日本电影人的概 念性的主题并没有得到日本电影人真正的响应。
小津安二郎的作品,通常是以现代日本家庭生活作为题 材,描写父母和子女之间的亲情和夫妻之间的摩擦与和 解等等。
小津影片中遵循民族文化、心理的处理方式,在画面构 图的视觉形式上形成了极富民族性的特征。
16
第四节 日本当代电影的发展
60年代日本电影史上的第二次独立制片运动。
受法国“新浪潮”及“左岸派”的影响 受新的媒介形式——电视普及的影响
9
第三节 50年代日本电影的黄金时期
50年代日本电影在创作上的特点主要有以下三 个方面: 其一,富有实力的创作队伍的变化。 其二,题材与样式的多样化。 其三,产品数量上的增强。
10
第三节 50年代日本电影的黄金时期

日本电影

日本电影

《入殓师》影片鉴赏
导演: 泷田洋二郎 编剧: 小山薰堂 主演: 本木雅弘 、广末凉子、 山崎努等 配乐:久石让 制片国家: 日本 上映日期: 2008-09-13 片长: 130 分钟
《入殓师》简介
入殓师又称葬仪师,是 专门为死去的人化妆整仪、 纳入棺中的职业,主要出现 在日本。在中国尸体美容类 似该职业。本片讲述了日本 入殓师的生活,影片以一名 入殓师新手的视角,去观察 各种各样的死亡,凝视围绕 在逝者周围的充满爱意的人 们。本片曾获第32届加拿大 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最高大 奖、第81届奥斯卡金像奖最 佳外语片奖等奖项。
(四)新时代背景下的日本电影
新世纪里,日本影片的主题完全打破传 统,呈现多极化趋势。这一时期主要作 品有:2003年的惊悚片《咒怨》、《坠 天使》、《茶之味》等;2004年《渴望 深呼吸》、《哈尔的移动城堡》等; 2006年的《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 《名侦探柯南》等;2007年《武士的一 分》、《多罗罗》等;2008年《悬崖上 的金鱼姬》、《入殓师》等,2009年 《不沉的太阳》、《失去的太阳》等, 2010年《告白》、2011年《第八日的蝉》 等。
• 4、民族文化积淀。 • 重视仪式感,精致、婉约、细腻,这是日 本文化的一个重要特性。 • 珍惜上苍赐予的一切,讲究享受精致的物 品、精致的生活,更加深知人生、世事、生死无 常,因之悲观、悲凉在先,对于临头的一切,都 坦然相向、自然相向。 • 自觉体味死亡与严肃预演死亡的文化心理 与国民性格。
• 二、影片分析:
代表人物一:沟口健二
1952年,沟口推出了名噪一 时的《西鹤一代女》,以画 卷和史诗的形式在银幕上呈 现出了日本的历史事件,获 得第十七届威尼斯电影节的 最佳导演奖。
代表人物一:沟口健二

日本电影简史及代表作

日本电影简史及代表作

日本电影受国外电影的影响:

首先,日本的电影企业,是世界上唯一的一个按照美 国的电影企业组织起来的另外一个电影企业,即围绕着制 片厂系统的电影企业。(他们的不同之处,首先体现在制 片公司的制度上。日本的制片厂系统是围绕着导演,而不 是好莱坞围绕着制片人和明星。日本的制片人,也只相当 于好莱坞的第一导演助理,他不做任何决定。日本电影用 来招揽观众的也不是演员,而是靠导演。 )


3.人物的拟态式布局。 当两个以上的人物出现在同一画面内时,多数情况下,他们都是 采用同一姿态,向着同一方向;尤其是坐在榻榻米上的人物,甚至连 他们身体前倾的角度都几乎完全相同。
4.禁止大幅度动作。 避免画面中出现人物的激烈动作。 5.人物说话时总要面对观众。 不让人物从画面前景中穿过这一做法本身,就说明要尽量避 免从侧面拍摄人物面部。小津常喜欢让人物侧身或斜侧身坐在摄 影机前形成拟态式的排列。 6.稳定的景别。 小津作品中, 除了最早期的影片外,从未使用过特写镜头。 7.镜头的组接。 小津在处理镜头与镜头的组接方法上,几乎未使用过叠影。
日本电影简介

日本电影从1899年拍摄第一部影片开始,已有100多年的 历史了。最早的进步电影创始人是佐佐元十。岩崎昶和佐 佐元十根据德文转译的《苏联蒙太奇》一书对日本电影的 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岩崎昶写的《日本电影史》也在 1969年译成中文。

1920年到1930年期间,日本掀起“倾向文学”和“倾向电 影”,在日本电影史上占有重要一页。第二次世界大战期 间,日本侵略者把电影完全当作战争宣传的工具。二次大 战后日本电影的主要创作力量,也正是那些与“无产阶级 电影同盟”有关系的一批艺术家。有些是与“倾向电影” 相结合的佳作。战后日本电影中小津安二郎的《麦秋》等 都起了揭露军国主义侵略、封建主义专制的积极作用。

日本电影简介

日本电影简介

日本电影日本电影历史悠久,发展至今已有近120年的历史。

自1899年,西川广人导演的《兔子和蜗牛》开创了日本电影的先河以来,日本电影经历了多个时期的发展和变革,逐渐形成了独特的电影风格和文化特色。

一、早期电影早期日本电影主要以传统的歌舞伎和木偶戏为基础,呈现了浓郁的戏剧和舞蹈元素。

在1910年代和1920年代,日本电影进入了默片时代,创作了一批经典的默片作品。

其中,黑白电影《狂浪》和《幸福の黄色いハンカチ》是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

这些早期电影作品在技术和艺术上都相对简单,但也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精神内涵。

二、战争时期1930年代至1940年代是日本电影的战争时期。

在此期间,大量宣传片和军事题材电影被制作出来,以煽动国内的爱国主义情绪和战争热情。

其中最有名的作品是黑白电影《残酷的天国》和《铁道员》。

这些电影充满了军国主义色彩,为战争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战争结束后,日本电影经历了短暂的停滞期,但随着日本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影工业也得以复兴和发展。

三、新浪潮20世纪60年代,日本电影经历了一次文化革命和新浪潮。

在这个时期,一批年轻的导演和演员开始探索电影的新形式和表现手法,创作出了一批充满现代主义和反传统思潮的电影作品。

其中最著名的代表作是黑白电影《不求上进的人们》和《蜘蛛巣城》。

这些电影作品展示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和批判,是日本电影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四、现代电影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变迁,日本电影进入了现代化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电影作品的主题和表现手法更加多样化和国际化,许多优秀的电影导演和演员也涌现出来。

其中最著名的代表是黑泽明和小津安二郎。

黑泽明是日本电影的大师之一,作品涵盖了多个不同的风格和题材,包括历史传记、战争电影、动画电影等等。

他的代表作有《七武士》、《罗生门》、《乱》等。

小津安二郎则被誉为日本电影的细腻派大师,他的电影作品以温暖的情感和细腻的描写著称,代表作有《东京物语》、《秋刀鱼之味》等。

日本电影

日本电影

岛国招牌
• 工作节奏和生活压力 • 日本经济衰退的期间,色情行业则呈现逆市发展 • 据日本卫生部的调查统计,经常接触成人影视作品的人群 中自杀率远低于有“性压抑”问题的人群 • 美军带来开放的思想外也包括电影、刊物等成人色情产物 • 日本政府无权干涉美统区的内政,以至于成人产品借此为 起点逐渐向整个日本蔓延开来 • 成人影视及刊物制品一定程度上安抚了深受战败打击的军 国主义残余思想, • 跟随美国的电影分级制动重新修改了《电影法》,成人电 影才正式登上日本银幕。 • 很多专业日本电影人会将成人电影视为后路,《入殓师》 的导演泷田洋二郎就是靠成人电影起家
今村昌平
• ·对日本民族的“劣根性”以及传统文化提
出了明显的异议。有意将自己的作品着眼于 人的原始性 • ·反对那种社会是通过间接的或自然的来观 察的观点,而是以出乎意料的曲折镜头内容 带来的强烈艺术感染力剖析了社会和人的价 值 • ·时而运用纪录手法,时而运用超现实主义 手法,时而画面出现定格,时而又出现字幕。 近景较多,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紧紧抓住 观众,让他们体会到创作者的激情 • ◇《无止境的欲望》1958(第一部,被用 “挖洞”来形容其揭露风格)《日本昆虫记》 1963《诸神们的欲望》1968 《楢山节考》 1983 1997《鳗鱼》
黑泽明
• 被日本电影圈成为“天皇” • 传统价值的态度“西化”,社会与个 人矛盾中他永远为个人说话 • 剪辑风格快速 • 善于使用声音(《七武士》雨战) • 1960年代中期后,两部票房失败,无 人投资,被认为思想老套,产量减少。
黑泽明的《罗生门》及其电影 观念
• ★最先被西方人发现,也最为 西方人所喜爱的日本电影导演 • ★日本文化与西方文化的混合, 使过去的题材充满现代感 • 主要作品:《罗生门》1950 《活着》1952 《七武士》 1954 《乱》1985

日本电影史概述ppt课件

日本电影史概述ppt课件

代表导演包括黑泽明、小林正树、大岛渚等,他们的 作品如《七武士》、《生之欲》、《青春残暴物语》 等,至今仍被视为日本电影的经典之作。
80-90年代的电影产业变革
01
80-90年代,随着日本经济的飞速发展,电影产业也产生了巨大的变革。更多 的资金和技术投入到电影制作中,使得日本电影在技术和艺术上取得了巨大的 突破。
这些导演的作品主题多样,涉及社会问题、人性探索 、文化冲突等方面,重视刻画人物内心世界,运用非 线性叙事结构和实验性拍摄手法,给观众带来了全新 的观影体验。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一一二三四五 六七八九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文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最 终显现发布的良好效果单击此4*25}
日本电影史概述
汇报人:
202X-12-30
目录
CONTENTS
• 日本电影的起源与早期发展 • 日本电影的崛起与战后复苏 • 日本电影的现代化与国际影响 • 日本电影的主要类型与风格 • 日本电影的代表人物与作品
01 日本电影的起源与早期发展
CHAPTER
起源与背景
19世纪末,随着西方文化的传入,电影开始进入 日本。
极高的票房和口碑。
默片时期的日本电影在技术和 艺术上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为 后来的有声电影打下了坚实的
基础。
早期电影制作人与作品
01
小津安二郎
以拍摄家庭题材的影片著称,代 表作品有《晚春》和《东京物语 》等。
02
03
沟口健二
黑泽明
善于拍摄女性题材的影片,代表 作品有《雨夜物语》和《青楼血 泪》等。
被誉为日本电影史上最伟大的导 演之一,代表作品有《七武士》 和《罗生门》等。

第十二章:日本电影解读

第十二章:日本电影解读

• 2、“东宝”的建立与创作 • 前身是创办于1932年的“照相化学研究所 ”(简称PCL.Photo Chemical Laboratory ) • 创立了预算制度、制片人体系、实施自由 而现代的管理策略,制作的影片风格多样 。 • 代表导演作品:成濑已喜男《愿妻如蔷薇 》(1935)
• • • • • • • • • • •
• 3、衣笠电影联盟 • 衣笠贞之助 • 《疯狂的一页》(1926),日本第一部先 锋电影 • 《十字路》(1928)
• • • • •
(三)“倾向电影” 左翼倾向电影 伊藤大辅的《斩人斩马剑》(1929) 沟口健二的《东京进行曲》(1929) 铃木重吉的《她何以如此》(1930)
三、有声电影(1931—1945) (一)有声电影改革 1、有声电影的试制 1925年,皆川芳造买下有声电影专利权。 1927年,皆川创办昭和电影公司拍摄有声片。 东条政生自制“伊斯特风”唱盘录音技术。 1930年,日本第一部发声片《故乡》(沟口健二) 1931年,日本第一部百分百有声片《太太和妻子》(五所 平之助)运用土桥录音机。 • 1932年,《春天和少年》(田坂具隆),提高了有声技术 的运用。 • 1932年,《忠臣谱》(衣笠贞之助)成功采用声画对位法 。 • • • • • • • •
第一节:前期日本电影的发展
一、电影传入日本(1896—1918) (一)电影放映 1896年11月,神户,日本首次放映电影 “辩士”:职业旁白人 (二)自制电影的尝试 1899年,三越百货公司摄影部,柴田常吉,《赏 红叶》,歌舞伎舞台纪录片,日本第一部电影 • 1899年,驹田好洋,《闪电大盗》,日本第一部 故事片 • • • • • •
• • • • •
2、纯电影运动对日本电影的突破 (1)用字幕代替辩士 (2)采用女演员 (3)运用特写、场面转换等电影技巧 (4)通过剪辑形成完整的堪称“电影”的 作品。

日本电影史概述ppt课件

日本电影史概述ppt课件
社会变革反映
转折期的日本电影开始反映社会变革和现实问题,如学生运 动、经济萧条等,引起观众共鸣。
04
当代日本电影:20世纪80年代至今
新浪潮运动及代表人物作品分析
新浪潮运动
20世纪80年代,日本电影界掀起了一场以年轻导演为主体的新浪潮运动,他们追求电影艺术性和思想性,打破了 传统电影的叙事方式和影像风格,为日本电影注入了新的活力。代表人物包括北野武、岩井俊二、是枝裕和等。
国际化影响下,艺术风格逐渐成熟
国际化影响
20世纪20年代,日本电影开始受到国际化影响,一些电影人开始学习和借鉴西方 电影的制作技术和艺术风格。
艺术风格逐渐成熟
在国际化影响下,日本电影的艺术风格逐渐成熟,形成了独特的日本电影美学。 同时,一些电影人开始关注社会现实和人性问题,使日本电影在深度和广度上都 有了很大的提升。
代表作
《七武士》、《罗生门》、《用心棒》等作 品,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主题赢得了广 泛的赞誉和关注。
宫崎骏
独特风格
宫崎骏的动画作品风格独特,画面细腻,色 彩丰富,注重细节表现。他的作品常常融入 自然、和平、环保等主题,深受观众喜爱。
代表作
《千与千寻》、《天空之城》、《龙猫》等 作品,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刻的主题成为了
发展阶段
日本电影史经历了默片时代、战 后恢复期、新浪潮等多个阶段, 逐渐发展成为世界电影产业中不
可或缺的一部分。
类型演变
日本电影在类型上不断创新和演变 ,包括武士片、黑帮片、家庭剧、 动画片等多样化类型,满足不同观 众需求。
美学特征
日本电影在美学上追求自然与写实 ,注重情感表达和人性探讨,形成 独特的东方审美韵味。
02
早期日本电影发展(1895-1930s)

第八章 民族电影兴起中的日本电影

第八章 民族电影兴起中的日本电影

黑泽明其他主要作品



1. 1993 一代鲜师 2. 1991 八月狂想曲 3. 1990 梦 4. 1985 乱 5. 1980 影武者 6. 1961 大镖客 7.1954 七武士 8.1950 罗生门 9.1946 无悔的青春 10. 姿三四郎续集 11.1943 姿三四郎
Kenji Mizoguchi, 1898.3.16 1956.8.24
沟口健二的长镜头及其他

1.沟口的长镜头在联结这些画面时,却总是
和人物同距离、同速度的横向或纵向移动,
绝不会让特写镜头出现。

故事取材于小说《蛇性之淫》, 2.就长镜头的观念而言,巴赞的理论强调的
是:长镜头严守叙事空间的统一;而沟口的
1958年,稻垣浩拍摄的《不守法的阿松的一生》在威尼斯电影节上获奖。
一、日本电影受国外电影的影响
1、美国的影响 栗原从美国带回来“分镜头剧本”的方式 小谷从派拉蒙回来的又带来了摄影和剪辑技术 2、具体体现 A、日本的电影企业是世界上唯一的一个按照美国的电影企 业组织起来的另外一个电影企业,即围绕着制片厂系统的电影企 业。 B、影片的题材和样式,同样受到了美国电影的影响。 a、家庭剧 b、喜剧片 c、剑戟片
第八章 民族电影兴起中的日本电影
第一节
日本电影的崛起与战前发展概况
惊人的纪录,世界电影便从此记载了走在民族电影最前列的日本电影。
1951年,黑泽明的《罗生门》问世,“一飞冲天”征服了西方,轰动了世界; 1952年,沟口健二拍摄的《西鹤一代女》在威尼斯电影节上获导演奖; 1953年,沟口健二拍摄的《雨月物语》;威尼斯电影节上获奖;
导 演 作 品
长屋绅士录 (1947) 户田家兄妹 (1941) 淑女忘记了什么 (1937) 独生子 (1936) 我们要爱母亲 (1934) 浮草物语 (1934) 心血来潮 (1933) 非常线之女 (1933) 东京之女 (1933) 淑女与髯 (1932) 青春之梦今何在 (1932) 我出生了,但... (1932) 东京合唱 (1931) 年轻的日子 (1929)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51年,黑泽明的《罗生门》问世,“——飞冲天”征服了西方,轰动了世界,使得日本电影在国际影坛上骤然提到了显著的地位。

在以后的几年中,日本电影无论在任何地方的国际电影节上都能够得以获奖:1952年,沟口健二拍摄的《西鹤一代女》在威尼斯电影节上获导演奖;1953年,沟口健二拍摄的《雨月物语》和五所乎之助拍摄的《烟囱林立的地方》,分别在威尼斯和柏林电影节上获奖;1954年,衣笼贞之助拍摄的《地狱门》获戛纳电影节大奖;同年,黑泽明拍摄的《活着》获柏林电影大奖;黑泽明拍摄的《七武士》、沟口健二拍摄的《山极大夫》同时获威尼斯电影节大奖;1956年,市川昆拍摄的《缅甸的竖琴》在威尼斯电影节上获奖;1957年,今并正拍摄的《暗无天日》在莫斯科电影节上获奖;1958年,稻垣浩拍摄的《不守法的阿松的一生》在威尼斯电影节上获奖。

这的确是一个惊人的纪录,世界电影便从此记载了走在民族电影最前列的日本电影。

无可争辩的是,战后日本电影无论在西方人或是在东方人面前,都独树一帜地展示出了它那奇特、神秘的艺术空间。

日本电影大师们在他们的作品中,对于民族传统及文化特别的“关照”意识,给予了人们以全新的、强烈的视听感受。

然而,纵观日本电影的发展我们却可以看到,它经历了一条极为曲折和艰难的道路。

在我们对战后的日本电影产生浓厚的兴趣,并将进行深入探讨的时候,我们应该清楚地意识到,日本电影从爱迪生发明的“电影视镜”在神户与观众见面时起,到50年代日本电影取得的辉煌成就时止,它已经走过整整的半个世纪。

在过去人们一提起日本这个民族,一般会说这是一个贯于抄袭的民族。

然而,笔者却认为,这并非是日本民族的真正性格。

他们固然有抄袭的一面,但同时也没有忘记使之变为自己本民族所能够接受的东西。

而这后一点才是真正地体现了这个民族的性格特征。

从历史上看,日本的第一位天皇——圣德太子,面对强大的中国文化所采取的就不是囫囵吞枣的态度。

他建立了自己的所谓圣德太子的模式,实际上放弃了独裁的欲望。

他提出了君主立宪制、民主制和官僚制。

认为天皇应该在政治上保持中立,其结果使天皇免受了一切历史变革的危害,而把自己塑造成为一种人性化了的神。

德川时代末期,曾展开的那场“开国”与“锁国”的争论,导致了明治维新的出现。

而明治维新所提出的口号是:“和魂洋才”(即大和民族的精神和西方的科学技术),这个口号所体现的是保留自己的文化和拒绝西方的精神观念,而同时还要建立一个可以和西方相匹敌的近代国家。

从宗教上看,日本人把我们儒学中的“仁”(人道主义的),改变为他们的儒教中的“忠”(民族主义的);把我们强调尘世、安静、隐居和长寿的道教,改变为他们激励爱国主—义相对天皇崇拜的神道教;把我们的佛教(虽是印度教,但从中国传人口本)变为一种慈善和福利事业。

从文字上看更具特征,日本有汉字(中国象形文字的演变);平假名(日本本士文字);片假名(多译西方外来语)三种文字的结合。

在生活上的例子就更多了,比如:日本人原来是在“蹋蹋眯”上放个坐垫坐在上面,当他们发现了沙发,并想把它搬进低矮的鸽子笼式的房间时,他们将两个扶手和四条腿锯掉了,然而这个怪东西放在“蹋蹋眯”上,看上去却是那样的协调和相称。

正是这样,日本人对于外来的信息所采取的不仅是“拿来主义”,而是以接受、拒绝和改造过程接受过来。

我们在这里所要说明的是电影也不例外,它同样采取了这样一种方式,同样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

一、日本电影受国外电影的影响日本民族电影发展的最初阶段,虽也有衣笠贞之助拜访苏联蒙太奇大师,也有沟口健二模仿德国表现主义,但日本电影还是更多地接受了美国电影的影响。

10年代末,曾在托马斯?哈伯?英斯的指导下当过演员的栗原(改名为:栗原?托马斯)从美国带回来“分镜头剧本”的方式,从源拉蒙回来的小谷(改名为:小谷?亨利)又带来了摄影和剪辑技术等,这些使日本人逐渐地懂得了如何去制作好一部影片。

20年代初,美国电影企业:联艺、派拉蒙、环球和福斯公司等,开始在日本设立了分公司,这便更加剧了他们对于日本电影的影响。

首先,日本的电影企业,是世界上唯一的一个按照美国的电影企业组织起来的另外一个电影企业,即围绕着制片厂系统的电影企业。

在其他的国家,制片厂或私人公司,要么是所租用的建筑空间,要么是由国家所占有的制片公司。

而日本的电影企业则是由几个相互竞争的公司组成,他们各自拥有在合同下工作的作家、导演和技术人员,以及自己的创作基地。

我们较为熟悉的有这样几家公司:始建于无声时代“日活”、“松竹”两个最老的公司,“东宝”创建于30年代,“大映”创建于战争期间。

这种制片公司的体系最明显的标志之—,就是成批量的生产。

日本在20年代末和30年代初,每年固定生产400部以上的影片,仅次于好莱坞黄金时代。

而且,在五、六十年代,当好莱坞的产品数量下降的时候,日本电影以每年五、六百部的数量居然成为世界的首位。

然而,日本电影企业虽然模仿了好莱坞,但却形成了一套对自己有力的实践方法和传统。

他们的不同之处,首先体现在制片公司的制度上。

日本的制片厂系统是围绕着导演,而不是好莱坞围绕着制片人和明星。

日本的制片人,也只相当于好莱坞的第一导演助理,他不做任何决定。

日本电影用来招揽观众的也不是演员,而是靠导演。

我们从日本的片头宇幕上是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一点的,他们所突出的是“监督”两个宇(ap导演;有时他们也用“演出”两个宇,同样是导演的意思,可以看作指导演员表演)。

对于电影观众导演也比明星更具吸引力。

在某种程度上,这也是日本社会的一面镜子。

我们知道日本人有四怕:火灾、台风、地震和家里的父亲。

导演在一部影片中,就如同家长一样。

在日本成为一个真正的导演是很不容易的,是要在制片公司中经过长期的学徒生涯的。

制片公司并不从公司之外输入现成的人才。

这便形成了一套以导演为核心的“家长制”制片制度。

其次,影片的题材和样式,同样受到了美国电影的影响。

A、家庭剧,这一类型吸引了许多的日本电影制作者,而在这一类的影片中,小津安二郎是取得最突出成就的人。

他拍摄的《大学是个好地方》(1929年)和《独生子》(1936年),就是他在早期创作中最具代表意义的影片。

小津安二郎和其他的一些电影作者提倡小市民艺术,家庭剧便是其中的一部分。

B、喜剧片,日本电影接受了美国喜剧片的影响,特别是牛原虚彦还曾于1926年去美国登门拜访了卓别林。

在此以前,人们称牛原虚彦是“感伤的牛原”,而在这之后,他拍摄的《他和东京》(1928年)、《他和人生》(1929年)等影片,以富于幽默感和明朗的风格,改变了自己也改变了人们对他的印象。

日本人还特别喜爱劳埃德的那种带着一副眼镜的滑稽的男人形象,并塑造了一个月薪阶层的职员,这个人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能够努力拼命地工作,从中创造了许多的喜剧效果。

喜剧片中还有少年喜剧,描写了孩子们在游戏中迎接成年等。

C、剑朝片(也称:武打片),这类影片受到西部片的影响,强调运动和节奏,塑造武士或具有现实感的英雄人物。

为了拍好这类影片,除导演外还出现了“武打教练”这种特殊技术的专家参与指导影片的制作。

声音进入电影以后,模仿好莱坞的音乐歌舞片,还曾出现了“小调”电影,等等。

二、日本的传统美学对日本电影的影响日本早期的无声影片,完全从属于舞台剧。

当时的拍摄方法,是将摄影机放在一个固定的位置上,丝毫不差的按照舞台演出的空间和时间的形式拍摄下来。

类似于梅里爱,但又缺少梅里爱的想象力。

所反映在银幕上的基本上是歌舞伎和后来的新派剧的内容。

这种“罐头式戏剧”(片盒式戏剧)的无声影片,很长时间成为日本电影的主流。

至少这样一种原始主义的早期状态在日本电影中的持续,使日本电影大致落后于西方10年之久。

这种迟缓虽然有其日本电影企业组织较晚,以及商业方面的原因,或者机器、胶片的落后等等。

但更主要的原因是受到了传统美学的制约。

日本人在接受电影这个外来艺术形式时,缺少一定的科学观念的基础。

因此,在电影中出现了一些极为奇特的现象。

比如:直到20年代中期,日本电影中还没有出现真正的女性。

影片中所有的女性都由男性来扮演。

这在日本被称为“女形”,原指在歌舞伎等舞台戏剧中男扮女装的人。

日本的著名的电影导演衣签贞之助的事业就是从“女形”开始的。

“女形”在电影中沿袭了舞台戏剧的化妆和表演这是对于电影本身自然与真实性的极大牺牲,失去了电影对于面部的独特表现,影响着人物心理深度的展示。

正当欧洲先锋派电影艺术家们,探索着如何运用电影艺术的视觉影像去揭示事物的本质和人物的心理,去努力创造着视觉语言的独特表现力的时候,日本电影却还没有解决电影最基本的观念问题——照相性、认同感,还没有意识到电影艺术与其他艺术的不同,使电影束缚在戏剧的根源上,这里表明了日本电影对于电影的再现主义的拒绝意识。

再如,日本无声时期出现的“弃士”(解说员)。

这是个口才伶俐的人,他站在银幕的旁边,用舞台腔高声朗诵,有时还让几个人分别为银幕人物解说。

无论情节;人物多么复杂,他们全能说出来。

甚至使得影片离开了这些解说就根本无法看懂。

这里既和日本的“能乐”形式(能乐——演员在舞台上表演,旁边是唱诗班为他伴唱和解说)相同,同时又保留了从江户时代到明治时代所流行的说书传统。

日本观众对于这种“务士”不仅习以为常,简直是喜闻乐见。

他们有时去电影院不是去看电影,而是去听解说员的口才。

日本无声时期的商业价值也似乎体现在这里,人们往往议论的是哪部影片的解说员好。

“奔士”甚至在影片的制作中也有着很重要的发言权,他们看到样片不便于解说便要求剪辑师将片断加长或剪掉,其中他们最反感使用闪回镜头。

对于这些非常有威望的“务士”来说,他们从事电影艺术不是为了一种新艺术的发现和创造,而是为了谋生。

因此,他们强烈地维护着属于他们的艺术意识形态,结果使一种保守主义势力在电影中得到延伸。

“弃士”这种怪现象在日本电影中的出现是令人遗憾的,它不仅取消了宇幕的需要,同时也取消了电影本身对于“语法”、“修辞学”的需要。

这种矩绝电影剪辑的叙事编码,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无声中最无声的影片。

而当这个在世界电影中独一无二的“弃士”,还在极大的程度上主导着日本电影的时候,大洋彼岸的《爵士歌手》轰动了美国。

这时的日本电影无论在思想上、经济上、技术上都是一点准备也没有。

相隔二、三年之后,当他们意识到有声电影是无法拒绝的时候,首先出来迎接挑战的是沟口健二和五所平之助。

然而,他们无法掌握麦克风的性能,录下来的翻书声象打雷,扫地声象火车在奔驰,一个关门的声音往往要录上一天。

至于演员,以前在银幕上都是些哑巴,而这时正如大明星夏川静江所说的那样:“我不会演有声电影,一说话脸上的表情就没有了”。

这时感到最不妙的还要说那些“奔士”们,他们雇来暴徒袭击制片厂,关掉有声片声带,进行了顽强的抵抗,。

甚至出现了流血的斗争。

但随着有声片约不断出现,一无‘声片逐渐的消失,“奔士”也无能为力,直到30年代末他们才从日本电影中真正消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