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劝学篇》的教育思想(优选.)
荀子劝学的思想主张
荀子劝学的思想主张荀子劝学的思想主张荀子(约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
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时人尊称“荀卿”。
荀子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在人性问题上,提倡性恶论,主张人性有恶,否认天赋的道德观念,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
其学说常被后人拿来跟孟子的“性善论”比较,荀子对重新整理儒家典籍也有相当显著的贡献。
如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荀子劝学的思想主张,希望对大家有所作用。
荀子是继孔孟之后的又一儒学大师。
他批判性地继承和发扬了孔孟的礼学仁政思想,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提出与孟子截然相反的“人性恶”论点,一直为后人津津乐道。
或许是其“人性恶”论点过于鲜明而被人众所熟知的缘故,后世普通读者对荀子有关“法”的论述知之不多,甚至认为荀子继承和发扬孔孟礼学仁政思想有余,没有走出“礼”调整社会关系和治理国家的“樊篱”,对法律在规范社会关系和治理国家的作用重视不够。
在法学专家学者们看来,荀子是“礼法”并重的大家。
作为孔子、孟子之后的儒学代表,荀子在批判性地继承和发扬孔孟的礼学思想过程中,固然强调以礼为核心的道德体系建设,但也更加注重道德与法律在调整社会规范中的平衡作用。
由于深受管子学派的影响,又吸收了大量法家思想,与孔孟相比,荀子的礼学思想更多地包容了法治思想。
仔细研读,不难发现,尽管荀子强调“礼”是道德而不是法律,但其礼学思想,却既有“法”的刚性,又包含“法”的内容。
社会规范的调整,需要道德,更需要法律。
道德靠自觉,法律则依靠强制力。
道德的施行因为没有强制力作后盾,难免有失灵的时候。
从这种意义上说,当道德调整社会规范失灵之后,唯有依靠法律。
正是基于这种认识,荀子以“礼”作为“人道之极”(《荀子·礼论》),更强调“礼”也即是道德应该具有“法”的刚性。
这可从荀子有关利益边界规定、社会财富分配的`主张中窥见一斑。
“贵贱之等,长幼之差,知愚、能不能知之……皆使人载其事而各得其宜”(《荀子·荣辱》)。
劝学荀子的观点
劝学荀子的观点
劝学荀子观点:
1. 学习是一种修养。
荀子认为,学习是一种修养,它能够让我们成为更好的人。
学习可以帮助我们开阔眼界、增长见识,提升我们的知识和技能,让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更加得心应手。
2. 学习需有恒心和决心。
学习需要有恒心和决心。
我们不能只在初学时热情高涨,而后丧失兴趣,甚至放弃。
如果我们能够持之以恒,坚定不移地追求知识,就能获得更多的成就和成长。
3. 学习需要与实践相结合。
荀子强调,学习需要与实践相结合。
我们不仅要掌握书本知识,更需要将所学运用于实践中。
只有在实践中,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
4. 学习需要不断反思和反省。
荀子认为,学习需要不断反思和反省。
学习不仅是为了获取知识,更是为了提高自身素质和修养。
通过反思和反省,我们才能了解自己存在的不足,进一步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态度。
5. 学习需要虚心求教。
学习需要虚心求教。
我们不能自以为是,以为自己已经掌握了所有的知识和技能。
我们需要向别人学习,借鉴别人的经验和智慧,不断扩展自己的视野和领域。
总之,荀子主张学习是一种修养,需要恒心和决心,与实践相结合,不断反思和反省,虚心求教。
这些观点对于我们今天的学习和成长,仍有很强的启示和指导意义。
从劝学篇看荀子的教育思想
从劝学篇看荀子的教育思想荀子(公元前512年-公元前439年)是西周末代黄帝后代,是战国七雄之一,博学多才,有“荀子智”之称,他的爱国主义思想引领了一个时代的政治文化思潮。
荀子创造了风格独特的“荀子语”,著有《荀子》、《劝学篇》等,其中《劝学篇》充满着荀子文化的精神,荀子以其独特的教育思想,影响了一个时代文化的发展和传播。
首先,荀子认为,教育的根本就是以智慧引导。
他指出,“仁者,其能为智乎。
”(《荀子劝学篇》)即在古代,“仁”指的是以知识和智慧引导学生进行学习,这样才能够将学习知识纳入心灵,积淀成体系。
荀子强调,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使学生更加注重学习,细心观察,并能充分和正确地理解,也可以帮助学生去除不良的思想。
其次,荀子强调坚持勤奋求学的态度,并以自我修养才能在学习中获得成功。
他指出:“至于学,深谋远虑,切言慎行,省去诸多不良之意,陟山涧,以考论惑,如有损益,审而修之,可以致使一身之完毕”(《荀子劝学篇》)。
这句话告诉我们,学习是一个坚定的态度和一种艰苦的努力,学习者要深入思考,仔细观察,慎重考虑,根据益处与害处的判断,审慎修正,不断努力,才能取得积极的成果。
最后,荀子认为,教育要从生活中获得,无论做什么,都应遵守礼节。
他说:“礼必先行,不合礼则不足以事物运行,故信道不可不尽,恶名尽可恶之”(《荀子劝学篇》)。
荀子指出,道德准则是唯一获得成功和安全的方法,任何行为都应站在道德的角度思考。
总之,道德是人们所关注的、也是人们必须拥有的,是最基本的教育内容。
总之,从《劝学篇》中可以看出,荀子教育思想有其独特的特点,以智慧引导,坚持勤奋求学,以及遵守礼仪等,为当代的教育提供了启发和指导。
他的教育思想强调知识的积累,以智慧和实践去塑造一个更优秀的人。
他认为智慧和道德能给人带来真正的幸福,他的教育思想给当代的教育带来了重要的启示和指导性意义。
荀子的教育思想化恶为善
荀子的教育思想:化恶为善作者:程俊英来源:《职业》2012年第04期教育目的荀子认为,性不可顺,情不可纵,应予以化导。
荀子认为人性恶,因此必须受教育,教育能化恶为善。
所以他说:“涂之人可以为禹者。
”即无论何人,本性虽恶,受教育后,均可变为像禹一样的贤人。
荀子教育的最高目的,在于养成圣人。
《劝学篇》说:“学不可以己。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如能努力不懈地学习,结果必胜过教师;最低限度,也能变成一个出于治、合于善的成人。
教育方法一、积久。
从恶性到为士,从士成圣人,这种功夫,不是能一步达到,需要每日学习,渐积而成。
荀子用许多譬喻来讲积渐功夫,他说:“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通过日积月累的训练与学习,才能成为士与圣人。
二、专一。
荀子既重视“学”,又极注意学者是否专心致志。
他说:“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他认为,不专心什么也干不成。
三、实行。
荀子最恶空谈,而主张知行合一。
他说:“君子之学也,入乎耳,著乎心,布乎四体,行乎动静。
”“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
口耳之间,则四寸耳。
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古之学者为己,今人学者为人;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
”“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已矣。
”荀子认为,教育与学习不是口耳记诵,必须入脑入心,变化个人的气质,改善自己的行为与生活,这才算真的学问。
学习途径荀子对学生训练的方法,是亲师、择友。
他说:“求贤师而事之,择良友而友之。
得贤师而事之,则所闻者尧舜之道也;得良友而友之,则所见者,忠信敬让之行也。
”他以为人的知识性格,多得之于交游,所以贤师良友十分重要。
渐染之法,莫善于师友:首先要亲师。
荀子重教,而执教者是老师,要具备尊严、耆艾、诵说、知微四种条件,才配做人师。
意思是,老师要有高尚的人格、丰富的阅历、明确的表达、深邃的分析等四种素质,他不仅主张读诗、诵礼,还主张人格感化。
《荀子》的教育观:劝学原文与译文
《荀子》的教育观:劝学原文与译文荀子的教育观:劝学原文与译文荀子是中国战国时期的一位伟大的哲学家,他的教育观被广泛认为是儒家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荀子强调了劝学的重要性,并提出了一系列的教育原则和方法。
以下是《荀子·劝学》的原文及其译文:原文:> 吾欲使人之学也,为己之学也,必须自明其意,自见其情,自知其性,自定其位。
自明其意,则无物不知;自见其情,则无物不信;自知其性,则无物不用;自定其位,则无物不达。
凡学之道,寓乎其内,表乎其外。
其寓乎内者,谓之性;其表乎外者,谓之义。
性也者,内也;义也者,外也。
知者,性之达也;仁者,义之达也。
知者,不可已也;仁者,不可不养也。
性之达也,可以道人;义之达也,可以义人。
凡人之情,莫不有是两者。
是故人道有两经焉,曰道我者,知德之者也;曰德我者,仁义之者也。
知德者,性之达也;仁义者,义之达也。
译文:> 我想让人们研究,为的是让他们研究自己的知识。
要实现这一点,必须使人们明确自己的意图,看清自己的情况,了解自己的本性,确定自己的位置。
如果能明确自己的意图,就没有什么不知道的;如果能看清自己的情况,就没有什么不相信的;如果能了解自己的本性,就没有什么不能应用的;如果能确定自己的位置,就没有什么达不到的目标。
研究的道路,既存在于内心,又表现于外在。
存在于内心的,称之为本性;表现于外在的,称之为义。
本性是指内在的品性;义是指外在的道德准则。
了解本性的人,能够达到道德的境界;具备仁义之德的人,能够实现道义的境界。
了解本性的人,不能停止研究;具备仁义之德的人,不能不修养。
了解本性,可以教化他人;实践道义,可以影响他人。
因此,每个人都存在着这两个方面,所以人的修养有两个方面,一是道德修养,一是仁义修养。
了解本性的人,能够达到道德的境界;具备仁义之德的人,能够实现道义的境界。
荀子的教育观强调了个体的自我修养和道德准则的重要性。
他认为研究应该从内心开始,通过了解自己的本性,实现自我的提升和道德境界的达到。
荀子劝学篇心得体会
荀子劝学篇心得体会荀子劝学篇是一篇关于教育和学习的文章,通过荀子的思考和呼吁,向人们传递了一种认真、努力和追求完美的学习态度。
阅读这篇文章,我深感受益匪浅。
下面是我对荀子劝学篇的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在荀子看来,学习是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
无论贫富,无论才智,每个人都应该努力学习,追求知识的完美。
他告诫人们不要只看重外表,而要注重内涵,强调道德修养和智慧的培养。
这与现代的教育观念是一致的,我们也正在强调全面发展和素质教育,注重学生的品德和知识的培养。
因此,我们应该时刻提醒自己,不仅要关心成绩和能力,更要注重人格和修养的培养。
其次,荀子强调学习的重要性和长远价值。
他提到“入家门而随舅氏者,父母之敬也。
退而为乡黎者,兄弟之敬也。
”荀子要告诉我们,父母养育我们不易,我们应该用学习来回报他们的养育之恩;兄弟之间也应该互相尊重和学习,以共同进步。
这让我想起了现实生活中,许多人为了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而努力学习,将来为社会和家庭做出贡献。
这也让我明白,学习不仅仅是为了自己,更是为了他人和社会。
再次,荀子强调了学习的艰难性和长期性。
他说:“读书百子,其事必古、今、人物、言行。
”读书如此之多,其中所需的时间、精力和毅力是十分庞大的。
他用“百里之堤溃于蚁穴”这个比喻来说明学习的艰难和需要长时间的坚持。
这让我深感学习的困难,但也告诉我学习需要长期坚持和努力,不可懈怠。
同时,荀子还说:“……学之道山难以穷也。
”山高难以攀登,学习之道亦然。
这告诉我们学习没有最终的结局,道路没有尽头,我们要有不断探索和努力的精神,不断在学习中成长,并以宽广的视野和深厚的学识面对世界。
最后,我想谈谈荀子对于“疑”,“问”,“问学”的看法。
荀子认为,学习应该有质疑和探索的精神,不懒于思考,不轻易接受他人的观点。
他提倡提出问题,反复追问,通过质疑和思辨,来寻求真理和提高自己。
这也是现代教育所提倡的一种批判性思维。
在学习中,我们应该敢于质疑,勇于探究,不断追问,不断追求真理。
《荀子劝学篇》的教育思想(优选.)
最新文件---------------- 仅供参考--------------------已改成-----------word文本 --------------------- 方便更改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荀子劝学篇》的教育思想一、教育的重要意义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
人的知识与才能不是先天具备的,而是后天“善假于物”与“教使之然”。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荀子认为道德是社会需要的产物,一切道德都是人制定的,其目的都是为了抑制人性的恶,人要通过后天的学与伪达到知明而行无过的品性,彻底客服人类与生俱来的本性之恶。
二、教育目的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隆礼次之,上不能好其人,下不能隆礼,安特将学杂识志,顺《诗》《书》而已耳,则末世穷年,不免为陋儒而已!在荀子看来,教育目的是培养由士到圣人的各种治术人才,他要求教育培养能推行礼法的“贤能之士”,或者说是具有儒家学者身份且长于治国理政的各级官僚,这是对孔子“学而优则仕”思想的继承。
荀子把人划分为几个层次即俗人、俗儒、雅儒、大儒。
俗人“不学问,无正义,以富利为隆。
”俗儒是最低一等的儒,这类人徒然学得儒者的外表,宽衣博带,但对先王之道仅作教条诵读而已,全然不知其用。
雅儒不懂得法先王,却懂得取法后王,他们虽也在法典所未载和自己所未见的问题面前拙于对策,却能承认无知,显得光明而坦荡。
大儒是最理想的一类人才,他们不仅知识广博,而且能“法后王,统礼义,一制度,以浅持博,以古持今,以一持万。
”以已知推知未知,自如地应付新事物、新问题,治理好国家。
三、教育内容学恶乎始?恶乎终?曰:其数则始乎诵经,终乎读礼;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
真积力久则入,学之乎没而后止也。
故学数有终,若其义则不可须臾舍也。
为之,人也;舍之,禽兽也。
荀子从大儒的培养目标出发,提出了“诵经”“读礼”的教育内容观。
具体说,应当重视《诗》、《书》、《礼》、《乐》、《春秋》等儒家经籍的学习。
从《劝学》中看荀子的教育管理思想
从《劝学》中看荀子的教育管理思想荀子,名况,字卿,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思想家,为儒家代表人物之一。
其思想与儒家传统思想有所不同,与孔孟相比,荀子的思想更具现实主义倾向,他在重视礼义道德教育的同时,也强调了政法制度的惩罚作用。
荀子收有三名学生,其中李斯和韩非子1是其入室弟子。
荀子最为突出的观点是人生来就是可恶的,提倡性恶论,与孟子的性善论想法相反。
在荀子的作品中时常能发现他性恶论的观点。
《劝学》作为《荀子》2一书的首篇就是这样的作品之一。
世人对荀子的《劝学》给予很高的评价,因其优美的文字,简洁的表达,有力的例子,恰当的比喻。
文章开篇突出中心思想“学不可以已”,开门见山,对读者表明自己的观点:“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
其后以“青,取之于蓝,而胜于蓝”、“揉使之然也”来说明教育的重要性。
通篇文章,作者从两大方面阐述自己的观点:一是怎么学,二是学什么。
学者文人为什么如此厉害,并不是因为他们有何异能,而是他们懂得运用外界事物使自己能力变强。
如“顺风而呼”“而闻者彰”。
既然君子是因为“善假于物也”才成为“君子”的,那么我们如何去学呢?接下来荀子就讲述如何学。
首先环境因素。
荀子举出大量例子阐述环境对君子的培养有很大的影响。
“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因此君子应“居必择乡”,与文人雅士相处。
其次学习要谨慎。
树木长成深林了惹来砍伐,长的茂盛了招来从鸟投宿。
所以就算说明也会招来祸害,做事情也会受到侮辱,君子处世要保持谨慎。
再者,学习要专心致志、锲而不舍。
所谓“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若如“蟹六跪而二螯”般学习,则只能寄托他人,毫无成果。
至于学什么的问题,荀子在文章有所提及。
一是学《诗》、《书》、《礼经》等经典著作。
只有一步步学习积少成多才能“终乎为圣人”。
二是向老师学习。
教师拥有丰富的知识,懂得《礼经》、《乐经》等经典的深意,能传授学生更深入更具体的内容。
论《劝学篇》中荀子的学习思想及启示
论《劝学篇》中荀子的学习思想及启示荀子(约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
西汉时因避讳汉宣帝刘询之名,改“荀”为“孙”(“荀”与“孙”古音相同),故又称孙卿。
荀子从小就接受儒家思想的教育,精通《诗》《礼》《易》《春秋》,其批判地接受并创造性地发展了儒家正统的思想和理论,被称为“后圣”。
荀子提出性恶论,重视学习对人的影响,并强调学以致用,其思想集中在《荀子》一书。
《荀子》共三十二篇,最著名的当属《劝学》篇。
据《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记载,荀子游学于齐国,到襄王时代“最为老师”,“三为祭酒”,相当于现在的大学校长。
荀子到齐国首都临淄(今山东淄博)“稷下学宫”去求学。
稷下学宫是齐国一座古老的学校,田氏代齐的第三个君王齐桓公设立,在齐威王、齐宣王时达到鼎盛,历时长达130多年时间。
后来齐国为了招揽各国学者前来齐国讲学,在稷门旁开辟了大道,并给来稷下的学者以“列大夫”的头衔,让他们就国家治乱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供国君参考。
在齐宣王和湣王之世时,先秦各大思想派别的代表人物,如法家的慎到(赵人)、道家的环渊(楚人)、阴阳家的邹衍(齐人),都到过稷下。
儒家的孟子(邹人)还见过齐宣王,向其宣传过他的“王道”。
不同派别的思想家在稷下学宫各抒己见,相互辩论,以宣扬自己的主张。
荀子劝学论的思想光辉战国时期,奴隶制度进一步崩溃,封建制度逐步形成,历史经历着划时代的变革。
许多思想家从不同的立场和角度出发,对当时的社会变革发表各自的主张,逐渐形成了墨家、儒家、道家和法家等不同的派别,历史上称之为“诸子百家”。
诸子百家纷纷著书立说,宣传自己的主张,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荀子是战国后期儒家的代表人物。
他认为自然界的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人们可以用主观努力去认识它,顺应它,运用它。
为了揭示后天学习的重要意义,他创作了《劝学》一文,鼓励人们通过学习改变不良的思想和行为。
从《劝学》看荀子的教育观
从《劝学》看荀子的教育观作者:武国屏来源:《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14年第04期荀子处在我国封建制取代奴隶制、全国大统一的局面即将形成的时代,是战国后期的一位儒学大师。
《劝学》作为《荀子》的开篇之作,系统地阐述了学习的意义、作用,学习应有的态度以及学习的内容、途径和方法等,勉励人们努力学习。
文章以朴素的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础,反映了先秦儒家在教育方面的某些正确观点,也体现了荀子文章的艺术风格。
因原文较长,一直以来入选中学课本的只是其部分内容,为了统观全貌而无断章取义之嫌、肢解割裂之弊,笔者对《劝学》全篇的观点加以梳理,并在条分缕析的基础上力求作出理性概括,使荀子在为学这一重要问题上的教育思想得以彰显,并在新的历史时期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一、提出“学不可以已”的论断,体现了荀子与时俱进、终身学习的教育理念《劝学》开篇即亮明观点:“学不可以已。
”学习不能中断,学习不可停止,这样的观点反映了荀子要随着时代前进,不断获取新的知识,不断提高认识事物能力的一种迫切要求。
先秦时代生产力还不够发达,科学技术水平也谈不上先进,荀子能有这样的理念,能提出这样的观点是很不容易的。
这首先基于荀子对学习意义的深刻认识。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可以有所发展,有所提高。
直木“以为轮,其曲中规”;木材经墨线量过,就能取直(“木受绳则直”);金属刀具在磨刀石上磨过,就会变得锋利(“金就砺则利”),这些事例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
根据同样的道理推论,人经过“博学”以及“日参省乎己”的修养,就可以增长知识,培养品德,锻炼才干,成为一个有道德有学问的人,成为一个“知明而行无过”的君子。
可见学习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学习对改造人的品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这里还有一点不可忽视。
荀子说:“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
《荀子》的教育观:劝学原文与译文
《荀子》的教育观:劝学原文与译文《荀子》是中国古代儒家学派的重要经典之一,其作者荀子(约前313年-前238年)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
本文档旨在详细解析《荀子》中“劝学”篇的教育观,并附上原文与译文,以供参考和研究。
原文劝学篇开篇即提出:“学不可以已”。
荀子认为,研究是一个永恒的过程,人应该不断研究,直至生命终结。
他主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意在说明,学生可以通过研究超越老师,知识是可以通过传承而不断发展的。
荀子进一步阐述了研究的目的:“君子之学也,入乎耳,存乎心,察乎言,明乎道。
”研究应该从听入手,存于心中,通过言语来观察,最终理解其中的道理。
研究的过程是“闻见知行”的统一,即听、见、知、行四个方面缺一不可。
荀子还强调了实践在研究中的重要性:“知之而不行,等于不知。
”他认为,知识如果不能付诸实践,那就等于没有掌握。
因此,研究不仅要有理论知识,更要有实际行动。
最后,荀子提出了“劝学”的方法:“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即要广泛研究,坚定信念,恳切提问,深入思考。
译文研究永无止境。
荀子强调,无论是谁,都应该不断地研究。
他比喻说,蓝色是从青色中提取出来的,但它的颜色比青色更深。
这意味着,学生可以通过研究超越老师,知识是可以通过一代代传承而不断进步的。
荀子解释了研究的真正目的:研究应该从听觉开始,然后存入心中,通过语言来观察,最终理解其中的真理。
研究的过程包括听、见、知、行四个方面,这四个方面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
他还指出,实践在研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只是知道,而不去实践,那就等于不知道。
”他认为,知识如果不能应用到实际生活中,那就没有真正掌握。
荀子提出了有效的研究方法:“广泛研究,坚定信念,恳切提问,深入思考。
”这是他对于如何劝诱人们研究的建议。
结论《荀子》中的“劝学”篇,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都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荀子的教育观强调研究的持续性、实践性、方法性,这些都是我们在当今社会中仍然需要坚持和发扬光大的。
荀子《劝学篇》教育思想的当代启示
荀子《劝学篇》教育思想的当代启示
荀子认为,教育是社会正常运转的根基,他致力于发展一种理论和实际上的重视教育的新社会伦理。
他提出,“学习的根本得力于勤奋,习惯的根本是学习”。
他提倡以“知行合一”为原则,即把学习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学以致用,使之成为一种习惯。
让学习者根植于真理和正义,重视仁、义、礼、智、信这五个道德准则,从而传承出一种新的文明信念,服务于社会和民族的发展。
荀子《劝学篇》对当代教育提出了多重启示。
首先,有效的教育应以激励学习、遵守恒心、爱学习及向上追求为理念,从而打造学习优势和终身发展能力。
其次,因材施教也是一项重要的教育原则,要公平对待孩子们,尊重孩子的爱好,关注孩子的需要,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同时给予充足的精神引导。
此外,重视孩子探究智力潜能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促进孩子培养素养和家政素养,增强孩子面对挫折和磨炼的能力,从而培养孩子的品格,为孩子的美好未来打下良好的基础;
荀子教育思想为当代教育指出了明确的方向,将知行合一理念奠定为当代教育理论的基础,让孩子重视学习融入到日常生活中,以体会比记忆更重要,提倡知行统一。
同时教育要引导孩子,以正确的价值观指导孩子,尊重他人。
谈旬子《劝学篇》的教育理念
谈旬子《劝学篇》的教育理念作者:夏增田夏福英来源:《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0年第12期摘要:本文从“学习改造人的品性;后天学习的重要性;学习要理念联系实际;学习要持之以恒”四方面谈荀子的教育理念。
关键词:教育理念;注意积累;持之以恒中图分类号:K20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0)24-0067-02儒家文化对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有着巨大的影响,以语文教育为主体的我国古代教育,主要传授《四书》、《五经》,传统的忠孝思想、责任感思想和节制思想。
儒家文化不仅直接呈现在语文课程中许多文言文的教学篇目里,而且渗透于多数现代文的篇目中,可以说,它是如今语文教学的大背景。
儒家文化以孔子、孟子和荀子等人的思想为主要代表。
荀子是先秦儒家最后一位大师,他从人性本恶出发,研究知与行的关系、积与善的关系、环境与行为养成的关系,从而引导我们要知行合一、积善成德、注重个人修养。
他的思想和社会实践对战国社会政治和思想学术的发展,以及对中国古文化的传承,产生过重大影响。
他的著作《劝学篇》里的教育理念对后世的影响深远,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等等,都被人们当作指导学习的格言来称引。
下面就几个方面来谈谈荀子《劝学篇》的教育理念。
一、学习对改造人的品性起决定作用“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虽有槁曝,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说的是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
根据同样的道理推论,人只有经过不懈地学习,才能增长知识,培养品德,锻炼才干,成为一个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学习对改造人的品性起决定作用。
有一组题目为“我家有三个90后”的电视栏目,说的就是学习对改造一个人的品性有重大作用。
一位来自北京的母亲在演播室声泪俱下地谈起中国传统文化救了她们的全家,颇有感触。
这位妈妈说起来很激动:我们家生意做得大,收入可观,有钱人家孩子有的坏毛病,我家的孩子全有,钱在他们眼里就成了纸。
《劝学》中心思想与段落大意
《劝学》中心思想与段落大意《劝学》是战国时期思想家、文学家荀子创作的一篇论说文,是《荀子》一书的首篇。
这篇文章分别从学习的重要性、学习的态度以及学习的内容和方法等方面,全面而深刻地论说了有关学习的问题,较为系统地体现了荀子的教育思想。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劝学》中心思想与段落大意,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劝学》中心思想与段落大意《劝学》的主题思想是通过论述学习的意义、作用、方法和态度,来勉励人们努力学习。
1、学不可以已;2、用心一也;3、学也者,固学一之也。
意思是学习首先需要修养品德气质,保持专一的品质,专门学习一门技术才能速成(学一速成),然后保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是正确的学习方向;要善始善终,切忌半途而废,以期达到完全而纯粹的精神境界。
《劝学》内容分析全文共分四段:第1段,提出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
这句话包含两方面的意思:一方面是说学习的意义非常重要,所以不能停止;另一方面是说对待学习应该采取的正确态度和方法,那就是不能停止。
第2段,论述学习的意义。
作者用了五个比喻,论证了学习的意义在于能够提高自己,改变自己。
“青出于蓝”“冰寒于水”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过程,可以有所发展、有所提高。
直木“以为轮”,“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
根据同样的道理推论,人只有经过“博学”(广泛地学习)才能增长知识,培养品德,锻炼才干,成为一个有道德有学问的人。
学习对改造人的品性也起着决定作用。
荀子认为人的知识、道德、才能都不是先天生成的,而是后天不断学习改造获得的。
木要改造成为“中规”的轮,就要“”;金要利,就要“就砺”,人要成为“知明而行无过”的君子,就要“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学习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
第3段,论述学习的作用。
作者用了五个比喻,论证了学习能够弥补不足。
先用“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来说明学习的作用。
荀子《劝学》的中心思想
荀子《劝学》的中心思想《劝学》是《荀子》一书的首篇,较系统地论述了学习的目的、意义、态度和方法。
中学语文课本中节选了文中的四段,着重论述了学习的重要意义和学习应持的态度。
劝,是劝勉、鼓励的意义。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荀子《劝学》的中心思想,欢迎阅读。
荀子《劝学》的中心思想《劝学》的这三段,论述了学习的重要性,指出了学习应该采取的态度和方法。
虽然荀子论学的基础是唯心主义的“性恶论”,但是对批判孟子的“先天道德论”起了积极作用。
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荀子不可能懂得人的阶级性,他把礼义当成人人应该具备的道德,并且把符合封建伦理规范的行为叫做“善”,把不符合的.叫做“恶”。
他劝学的目的,实际上是要培养合乎封建统治阶级道德规范的人才,这与我们今天的学习目的有本质的区别。
但是,在那新兴地主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全国走向统一的历史时期,是有进步意义的。
至于文中阐述的要重视学习以及学习必须“善假于物”、逐渐积累、持之以恒等见解,就是在今天,对我们来说,也还有一定的启发作用和借鉴意义。
作者简介: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名况,时人尊而号为“卿”,西汉时为避汉宣帝刘询讳,因“荀”与“孙”二字古音相通,故又称孙卿。
汉族,战国末期赵国猗氏(今山西安泽县)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先秦儒家的最后代表人物。
曾两次到当时齐国的文化中心稷下(今山东临淄)游学,担任过列大夫的祭酒(学宫领袖)。
还到过秦国,拜见了秦昭王。
后来到楚国,任兰陵(今山东兰陵)令。
荀子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提倡“性恶论”,其学说常被后人拿来跟孟子的“性善说”比较。
荀子对重新整理儒家典籍也有相当显著的贡献。
与其弟子撰成《荀子》一书。
第一篇 劝学篇
第一篇劝学篇本篇是荀子学习理论和教育思想的集中体现,旨在劝勉学习,在我国教育史上具有久远的影响,至今仍不失其借鉴价值。
概括地说,荀子的学习理论和教育思想中有这样几点特别值得我们关注:一是强调学习的重要性,认为人必须终生学习,这是君子与小人的分水岭;二是把知识和道德视为同等重要的学习内容,认为学习的目标应当是德业并进、以德为主;三是在学习方法上主张日积月累、循序渐进,同时还要专心致志、持之以恒;四是提出必须慎重选择良好的学习环境,亲近良师益友。
【品评】学,不可以已学海无涯,学无止境。
狭义的学习是求知,即荀子所谓“习其句读者”,广义的学习则是对真理的求索,它是对世界、对人生的好奇,是探过未知的欲望,是一种永不满足的执著,也是人对完美的一种追求。
山东大学校训“气有浩然,学无止境”,以其恢宏和大气营造着催人奋发向上的精神境界,堪为“学不可以已”的注解。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本是以此比喻人通过学习可以增长才干,后用来比喻学生可以胜过老师或后人可以胜过前人。
这两个人方面至今对我们依然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一是每个人都要勇于超越自我,同时要善于在前人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有所进步。
二是要不遗余力地提携晚辈。
孔子说:“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论语·子罕》]长江后浪推前浪,后来者居上,这是历史发展的规律。
历史上有许多人以伯乐的敏锐发现人才、以宽广的胸襟主动让贤。
耻食周粟、逃隐于首阳山的伯夷、叔齐即以“夷齐让贤”这佳话,赢得了后人的敬仰,孔子称伯夷为“古之贤人也”。
[《论语·述而篇》]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把“博学”与“自行”结合起来,作为进益智慧的途径。
《中庸》概括了学习依次递进的五个层次,博学为基础:“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孙中山先生为中山大学亲笔题写了“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的校训。
诸葛亮告诫子孙“夫学须志也,才须学也。
荀子劝学思想浅析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荀子劝学思想浅析河南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苏 磊摘 要:荀子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其教育学习思想在中国古代文化教育思想中占据重要地位。
他的 学习思想主要集中于《劝学》这篇论说文,内容丰富而深刻,其中不乏唯物主义思想的火花。
本文以马克 思主义哲学的角度,从学习的态度、方法分析看待《劝学》,以求重新学习、了解荀子的学习思想。
关键词:荀子 学习思想 学习态度 学习方法 学习境界文章编号:ISSN2095-6711/Z01-2014-09-0058荀子名况,字卿,也称孙卿,是位博学多才的伟大教育家。
荀子穷其毕生的心血为教育著书立说,授徒传道。
教学是他从事的主要活动。
他的著作中包含着十分丰富的教育思想,而其中有些思想闪动着唯物主义思想的火花。
荀子的教育思想主要集中于《荀子》的第一篇《劝学篇》。
《劝学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篇全面系统论述教育的文章。
一、学习态度荀子在《劝学篇》中,开篇即讲“学不可以已”。
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这是荀子所倡导的学习态度。
荀子认为人性本恶,而学习是改造人的恶劣本性唯一有效的工具。
他清醒地看到改造性恶之人到礼义之善的难度,所以他在《劝学》里的第一句话就是告诫人们,作为一个学习者,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事,而是不可以停止的人生头等大事。
这句话在今天仍然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并不是说人性在今天改造起来更难,而是现在的社会已经进入了高速发展的时期,知识的更新换代如此之快是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无法比拟的,走出校门之后的再教育、再学习已经成为人们一生要从事的活动。
荀子写作《劝学篇》就是规劝人们改造人之天生的恶劣本性的自觉的内省修养式学习,希望人们通过对先王圣贤的礼义规范的学习养成合乎礼义的思想行为,达到内省、知明而行无过的人生境界。
这样一个目的也就决定了“学不可以已”的必要性。
在对待学习主体的主观努力与客观环境的关系问题上,荀子更是认为学习态度问题是第一位的。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荀子的教学实践思想(2篇)
第1篇摘要:荀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旨在探讨荀子的教学实践思想,分析其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和教育目标,以期为现代教育提供借鉴。
一、引言荀子,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
他的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荀子》一书中,对后世的教育实践产生了重要影响。
本文将从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和教育目标三个方面,对荀子的教学实践思想进行探讨。
二、荀子的教育理念1. 重视教育的重要性荀子认为,教育是国家兴衰、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
在《荀子·劝学》中,他明确提出:“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国将衰,必贱师而轻傅。
”强调教育对于国家和社会的重要性。
2. 强调教育的普及性荀子主张教育的普及,认为教育不应局限于贵族阶层,而应惠及全民。
在《荀子·劝学》中,他说:“古之王者,有务而拘于其事者,有务而拘于其心者,有务而拘于其道者。
其务而拘于其道者,其民之材,无不教也。
”主张将教育普及到全民,使每个人都有机会接受教育。
3. 倡导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荀子主张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认为教育应该培养具有实际能力的人才。
在《荀子·劝学》中,他说:“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强调学习应该注重实践,通过实践来提高自己的能力。
三、荀子的教学方法1. 注重启发式教学荀子主张启发式教学,认为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荀子·劝学》中,他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
学至于行之而止矣。
”强调教师应该通过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实践。
2. 强调因材施教荀子主张因材施教,认为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
在《荀子·劝学》中,他说:“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强调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帮助学生发挥自己的优势,弥补不足。
3. 注重教学相长荀子主张教学相长,认为教师和学生应该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劝学》中荀子的教育观
《劝学》中荀子的教育观荀子处在我国封建制取代奴隶制、全国大统一的局面即将形成的时代,是战国后期的一位儒学大师。
一、提出“学不可以已”的论断,体现了荀子与时俱进、终身学习的教育理念《劝学》开篇即亮明观点:“学不可以已。
”学习不能中断,学习不可停止,这样的观点反映了荀子要随着时代前进,不断获取新的知识,不断提高认识事物能力的一种迫切要求。
先秦时代生产力还不够发达,科学技术水平也谈不上先进,荀子能有这样的理念,能提出这样的观点是很不容易的。
这首先基于荀子对学习意义的深刻认识。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可以有所发展,有所提高。
直木“以为轮,其曲中规”;木材经墨线量过,就能取直(“木受绳则直”);金属刀具在磨刀石上磨过,就会变得锋利(“金就砺则利”),这些事例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
根据同样的道理推论,人经过“博学”以及“日参省乎己”的修养,就可以增长知识,培养品德,锻炼才干,成为一个有道德有学问的人,成为一个“知明而行无过”的君子。
可见学习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学习对改造人的品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这里还有一点不可忽视。
荀子说:“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
”荀子还说:“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
”这就说明,通过学习、教育,不仅可以提升人的精神境界,而且可以改变人的社会习俗。
教化的意义于此可见。
其次,荀子能提出这样的观点,还取决于他对学习作用的深切领悟。
作者先用“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吾尝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的比喻来说明学习的作用。
接着用日常生活中习见习闻的情况组成四组比喻(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说明在人的固有条件并无变化的情况下,借助外力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根据同理推论君子的天赋本性跟其他人并没有什么不同,而君子之所以能成为君子,是因为君子善于利用学习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从而使自己发生质的变化。
荀子劝学中心思想精选
荀子劝学中心思想是什么?荀子劝学是我们需要学习的课文,下面一起来理解文章吧!荀子劝学中心思想中心思想:?劝学?的这三段,论述了学习的重要性,指出了学习应该采取的态度和方法。
虽然荀子论学的根底是唯心主义的“性恶论〞,但是对批判孟子的“先天道德论〞起了积极作用。
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荀子不可能懂得人的阶级性,他把礼义当成人人应该具备的道德,并且把符合封建伦理标准的行为叫做“善〞,把不符合的叫做“恶〞。
他劝学的目的,实际上是要培养符合封建统治阶级道德标准的人才,这与我们今天的学习目的有本质的区别。
但是,在那新兴地主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全国走向统一的历史时期,是有进步意义的。
至于文中阐述的要重视学习以及学习必须“善假于物〞、逐渐积累、持之以恒等见解,就是在今天,对我们来说,也还有一定的启发作用和借鉴意义。
劝学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那么直,金就砺那么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那么知明而行无过矣。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 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
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
诗曰:“嗟尔君子,无恒安息。
靖共尔位,好是正直。
神之听之,介尔景福。
〞神莫大于化道,福莫长于无祸。
(此段教材无)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苇苕,风至苕折,卵破子死。
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
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茎长四寸,生于高山之上,而临百仞之渊,木茎非能长也,所立者然也。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 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文件---------------- 仅供参考--------------------已改成-----------word文本 --------------------- 方便更改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荀子劝学篇》的教育思想
一、教育的重要意义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
人的知识与才能不是先天具备的,而是后天“善假于物”与“教使之然”。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荀子认为道德是社会需要的产物,一切道德都是人制定的,其目的都是为了抑制人性的恶,人要通过后天的学与伪达到知明而行无过的品性,彻底客服人类与生俱来的本性之恶。
二、教育目的
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隆礼次之,上不能好其人,下不能隆礼,安特将学杂识志,顺《诗》《书》而已耳,则末世穷年,不免为陋儒而已!
在荀子看来,教育目的是培养由士到圣人的各种治术人才,他要求教育培养能推行礼法的“贤能之士”,或者说是具有儒家学者身份且长于治国理政的各级官僚,这是对孔子“学而优则仕”思想的继承。
荀子把人划分为几个层次即俗人、俗儒、雅儒、大儒。
俗人“不学问,无正义,以富利为隆。
”俗儒是最低一等的儒,这类人徒然学得儒者的外表,宽衣博带,但对先王之道仅作教条诵读而已,全然不知其用。
雅儒不懂得法先王,却懂得取法后王,他们虽也在法典所未载和自己所未见的问题面前拙于对策,却能承认无知,显得光明而坦荡。
大儒是最理想的一类人才,他们不仅知识广博,而且能“法后王,统礼义,一制度,以浅持博,以古持今,以一持万。
”以已知推知未知,自如地应付新事物、新问题,治理好国家。
三、教育内容
学恶乎始?恶乎终?曰:其数则始乎诵经,终乎读礼;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
真积力久则入,学之乎没而后止也。
故学数有终,若其义则不可须臾舍也。
为之,人也;舍之,禽兽也。
荀子从大儒的培养目标出发,提出了“诵经”“读礼”的教育内容观。
具体说,应当重视《诗》、《书》、《礼》、《乐》、《春秋》等儒家经籍的学习。
他对五经的教育作用都做了分析。
他认为礼是自然与社会的最高法则,所以说“学至乎《礼》
而止矣。
”《乐》则是表现情感的重要方式,其教育作用很大。
礼使上下有别,乐使上下和谐,礼乐并施就能“移风易俗,天下皆宁,善美相乐。
”
四、教学原则与方法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强调“外铄”,在学与思的关系上,更侧重于“学”。
君子之学也,入乎耳,著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
闻见知行的教学认识过程,由学、思获得的知识还带有假设的成分,是否切实可靠,唯有通过“行”才能得到验证,只有这样,“知”才能称得上“明”。
这是“君子之学”与“小人之学”的最大区别。
故礼恭,而后可与言道之方;辞顺,而后可与言道之理;色从,而后可与言道之致。
故未可与言而言谓之傲,可与言而不言谓之隐,不观气色而言谓之瞽。
故君子不傲、不隐、不瞽,谨顺其身。
适时施教、适度施教、因材施教。
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态度努力进行教学。
螾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学习要专注,全力以赴,不一心二用,不浮躁。
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学习需要日积月累。
渊博的学识就同江海的形成一样是由点点滴滴的知识日积月累而成的。
微小积累到一定的量就会发生质变,成为宏大而显著的东西。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学习要做到持之以恒、锲而不舍、坚持不懈。
贵在坚持,不能半途而废。
最新文件---------------- 仅供参考--------------------已改成-----------word文本 --------------------- 方便更改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