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性学习
幼儿的创造性学习与培养
![幼儿的创造性学习与培养](https://img.taocdn.com/s3/m/164bf069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e1.png)
社会应营造尊重创新、鼓励创造的氛围,为幼儿的创造性学习提供更多的机会和 资源,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成为未来的创新者。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工作负担。
促进家校合作
通过新技术加强家校之间的沟通 和合作,共同促进幼儿的成长和
发展。
激发幼儿潜能
通过新技术的运用,激发幼儿的 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其成为具
有创新精神的人才。
06
结论:培养幼儿的创造性 学习是未来的关键
对未来的影响和展望
创新驱动
创造性学习能够激发幼儿的创新思维,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未来的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创新动力。
社区资源利用
利用社区资源,如图书馆、博物馆、艺术中心等,为孩子提供丰富的创造素材和机会。
鼓励孩子参与社区活动
鼓励孩子参与社区组织的创意活动和比赛,提高其创造力和自信心。
05
创造性学习与科技的发展
新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互动式学习软件
利用平板电脑和手机应用程序, 为幼儿提供互动式学习内容,如 数学游戏、语言故事等。
幼儿教育课程应注重培养孩子的 创造力,通过设计富有想象力和 探索性的课程,激发孩子的创造
潜能。
跨学科整合
将不同学科的知识进行整合,引导 孩子发现不同事物之间的联系,培 养其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鼓励孩子表达
创造机会让孩子表达自己的想法和 感受,培养其独立思考和表达能力。
在游戏中的应用
01
02
03
适应性
幼儿能够适应不同的环境和情境,调整自己的行为和思维方 式。
创新性
幼儿在面对挑战时能够提出新颖的想法和解决方案,具有创 新精神。
03
创造性学习任务
![创造性学习任务](https://img.taocdn.com/s3/m/06e2faf3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90.png)
创造性学习任务创造性学习任务是一种教育教学方法,旨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设计具有挑战性和启发性的任务,教师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主动性,促使他们积极参与学习过程并发展创新思维。
本文将探讨创造性学习任务的设计原则和实施策略,并分析其带来的教育效果。
一、创造性学习任务的设计原则创造性学习任务的设计需要遵循以下原则:1. 挑战性:任务应该具有一定的难度,超出学生当前的知识水平和技能范围,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和求知欲。
2. 启发性:任务应该能够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3. 多样性:任务的形式和内容应该多样,涵盖不同领域的知识和技能,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4. 合作性:任务设计应该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与协作,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社交技巧。
5. 贴近实际:任务应该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相联系,使学习内容与实际问题解决能力相结合。
二、创造性学习任务的实施策略在实施创造性学习任务时,教师可以采用以下策略:1. 问题导向:教师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通过思考和探索来解决问题。
教师的角色是提问者和引导者,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兴趣。
2. 自主学习:教师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主性和选择权,鼓励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来选择学习内容和任务形式。
3. 资源丰富:教师提供多样的学习资源,包括书籍、互联网资料、实验设备等,为学生的学习和创造提供支持和帮助。
4. 反馈评价:教师及时地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反馈和评价,鼓励他们不断改进和提高自己的创造性学习能力。
5. 实践应用:教师鼓励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三、创造性学习任务带来的教育效果创造性学习任务的实施对学生的教育发展产生积极影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培养创造力和创新意识:创造性学习任务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创业精神。
2. 提高学习动力和主动性:由于任务的挑战性和启发性,学生在任务中表现出更高的学习动力和主动性,积极参与学习过程。
创造性学习如何培养孩子的创造力
![创造性学习如何培养孩子的创造力](https://img.taocdn.com/s3/m/4a34d28e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0869372.png)
创造性学习如何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创造力是孩子成长中十分重要的素质之一,它对于未来的成功起着关键作用。
而创造性学习是一种能够激发孩子创造力的教育方法。
本文将探讨如何通过创造性学习来培养孩子的创造力。
一、了解创造性学习创造性学习是一种以培养学生创造力为目标的教育模式。
与传统的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教育方法不同,创造性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核心理念是通过提供各种开放式的学习环境和机会,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力。
二、创造性学习的实施1. 提供开放的学习环境创造性学习需要提供一个开放、自由的学习环境,让孩子能够自主探索和发现。
教师不应过于指导和束缚学生,而是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开展独立思考。
2. 引导学生设定目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有明确的目标来驱动自己的思考和创造。
教师应当引导学生设定自己的学习目标,并帮助他们制定相应的计划和策略。
3. 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创造性学习需要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包括书籍、工具、技术设备等。
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拓宽他们的知识领域和视野。
4. 鼓励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创造性学习强调学生主动参与和合作学习的重要性。
教师应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让他们能够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交换自己的思路,并从中得到启发。
5. 鼓励试错和反思学习中的错误和失败是成长的机会。
创造性学习鼓励学生勇于尝试、宽容失败,并帮助他们从中吸取经验教训。
教师应该指导学生进行反思和总结,以便更好地改进和提升创造力。
三、创造性学习的效果创造性学习对孩子的创造力发展有着显著的影响。
通过创造性学习,孩子的创造思维能力得到了锻炼和培养,他们能够更加敏锐地察觉问题,更加勇于尝试和创新,能够提出独特的见解和解决方案。
在解决问题的能力上,他们能够更加灵活地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创造出更有创意和创新性的解决方法。
四、结语创造性学习是培养孩子创造力的重要方法。
通过提供开放的学习环境、设定学习目标、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鼓励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鼓励试错和反思等方式,可以有效地培养孩子的创造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幼儿创造性学习与教育
![幼儿创造性学习与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08445427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86.png)
二·创造性的影响因素
(一)知识在创造性中的作用 1.创造性与知识之间存在正相关 知识有时可以促进创造性的发生,一般而言知识越是丰富,发生高水平创造的可能性也越 大。 2.创造性与知识之间也存在负相关 当人们用现成的方法解决问题时,很少动脑筋想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3.创造性与知识之间的矛盾关系 一方面,一个人过去获得的知识越多,他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越有可能对新问题有创见, 即创造力越高。另一方面,一个人过去获得的知识越多,也可能会限制创造性的发挥。 (二)智力在创造性中的作用 1.高创造性者必有中上的智力2.高智力却不能保证就有高创造性 3.低智力者创造性必低 (三)人格在创造性中的作用 儿童有一些重要的人格特质与其创造性有较高的相关: 1.冒险性;2.面对障碍时的坚持:3.对含糊不定的容忍;4.接受新经验;5.对自己有信心
三·幼儿创造性发展及其影响因素
创造的层次性 根据泰勒(1.A.Taylor)的观点,创造性具有五个层次。 (一)表现性创造 (二)技术性创造 (三)发明性创造 (四)首创性创造 (五)杰出性创造
四·幼儿创造性的表现创造性表现体现 4个方面:
(一)幼儿的创造性是一种了解和接触新事物的“心向” (二)幼儿的创造就是善于组织自己的“材料” (三)幼儿的创造性突出表现在想象力上 (四)幼儿的创造性常常体现于游戏活动中
(三)环境与教育的作用 1.社会文化与幼儿创造性发展 (1)幼儿创造性发展受到历史发展水平的影响。 (2)文化背景深刻影响着幼儿的创造性水平。 (3)当今社会文化广泛影响着幼儿的创造性发展。
2.学校教育与幼儿创造性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展 (1)教师的类型。 (2)教师的教学风格。
幼儿教育心理学:幼儿的创造性学习与测量
![幼儿教育心理学:幼儿的创造性学习与测量](https://img.taocdn.com/s3/m/2c4d8921ba0d4a7303763a7c.png)
幼儿的创造性学习与测量一、幼儿创造性学习的特征幼儿创造性学习是指幼儿在学习活动中所具有的创造性人格特征与创造性思维过程。
它强调幼儿在学习中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强调自我建构、自我发现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这里,创造性构成了学习品质之一,即学会创造。
创造性对幼儿未来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当教师不在身边时,创造性学习有助于幼儿自主解决问题;创造性学习为解决非常规问题提供了可能性;创造性学习可以引起生活中意想不到的变化,能产生强烈的成就感和愉悦感。
那么,幼儿的创造性学习有哪些特征呢?1.创造性学习强调学习的主动性幼儿的创造性学习不仅仅是被动地获得教师传授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对教师所传授的内容进行思考和质疑。
幼儿学习的积极性是成功学习的基础,当幼儿主动学习、主动认知、主动获取教育内容时,他们就能更好地认识世界,促进自我发展。
从一定意义上说,主动学习是创造性学习的基础。
教师的教相对幼儿的学是外因,而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
幼儿是创造性学习的主人,创造性学习只有在幼儿主动学习的过程中才能实现,因此是创造性学习最重要的特点。
2.创造性学习离不开学习动机幼儿对于学习的钻研和创造往往来源于对知识的兴趣和学习动机。
幼儿的学习活动是由各种不同的动力因素组成的整个动机系统所激发的。
有研究表明,幼儿的创造学习与其兴趣、动机密切相关1。
创造性学习来自创造活动的学习动机,所以创造型幼儿的学习动机系统有其独特的地方。
在学习兴趣上,创造型幼儿有强烈的好奇心,旺盛的求知欲,对智力活动有广泛的兴趣;在学习动机上,创造型幼儿对事物的变化机制有深究的动机,渴求找到疑难问题的答案,在探索问题答案的过程中表现出出众的意志品质,能排除外界干扰而长期专注于某个感兴趣的问题上;在学习态度上,创造型幼儿对感兴趣的事物愿花大量的时间去探究,并在探究的范围和领域上,往往不为教师所左右。
3.幼儿创造性主要体现为类创造在本章第一节中讨论过,按照创造性的价值意义,创造性主要分为真创造和类创造两个层次。
创造性学习如何培养创新思维
![创造性学习如何培养创新思维](https://img.taocdn.com/s3/m/7e91d517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66be15a.png)
创造性学习如何培养创新思维创新思维作为人们在面对问题、解决难题、寻找改进办法时的核心能力,对于个人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如何培养创新思维一直是人们关注的话题。
本文将探讨创造性学习对于培养创新思维的重要性,并提供一些有效的方法。
一、创造性学习的定义和特点创造性学习是指一种基于充分思考、探索和实践的学习方式,通过激发思维的活跃性和创造性,在知识学习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造性学习强调学生在知识获取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并提倡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
创造性学习具有以下特点:1. 注重问题意识:创造性学习强调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主动思考和质疑的能力。
2. 强调探索和实践:创造性学习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和探索过程,鼓励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创新。
3. 培养思维能力:创造性学习重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包括观察、分析、总结、归纳、判断和创造等。
二、创造性学习对培养创新思维的重要性创造性学习对于培养创新思维具有重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激发兴趣和动力:创造性学习可以激发学生对知识和问题的兴趣,增加学习的动力和积极性,从而更有利于培养创新思维。
2. 培养思维习惯:创造性学习注重培养学生主动思考和质疑的习惯,让学生养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
3. 增强学习能力:创造性学习强调学生的实践操作和探索过程,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应用能力,使学生具备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创造性学习的方法和策略为了培养创新思维,我们可以采取以下一些创造性学习的方法和策略:1. 提供自主学习环境:创造性学习要求学生主动参与和自主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和自主学习环境,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和实践。
2. 引导问题思考: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深入思考,激发学生的思维活跃性和创造性思维。
3. 进行项目学习:通过项目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创造性学习的教学活动设计
![创造性学习的教学活动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b6a8c3c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8e8ed46.png)
创造性学习的教学活动设计创造性学习是一种鼓励学生发展创造力和创新思维的教学方法。
它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下面我将设计一个创造性学习的教学活动,以帮助学生培养创造力和创新思维。
活动名称:设计未来城市目标: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思维,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适用年级:初中或高中活动步骤:1. 引入活动: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一些未来城市的图片或视频来引起学生的兴趣,并提出问题:“你们对未来城市有什么想法?你们认为未来城市应该是什么样子的?”2.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自由讨论并记录下他们对未来城市的想法和设想。
鼓励学生提出各种创新的想法,可以涉及城市规划、交通、能源、环境等方面。
3. 创意展示:每个小组选择一位代表,向全班展示他们的创意和设想。
可以使用图片、模型、演示文稿等形式展示。
其他小组成员可以提出问题或提供建议。
4. 小组合作:将学生重新分组,每个新组合包含来自不同小组的学生。
让他们分享彼此的创意和设想,并合作设计一个综合的未来城市方案。
鼓励学生充分发挥创造力,结合各自的想法,提出创新的解决方案。
5. 方案展示:每个新组合选择一位代表,向全班展示他们的综合方案。
其他学生可以提出问题或提供建议。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评价各个方案的优缺点,并鼓励学生提出改进意见。
6. 实施计划:让学生选择一个他们认为最具可行性和创新性的方案,并制定一个实施计划。
学生可以考虑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环境保护、能源利用等方面的问题。
鼓励学生进行深入研究和调查,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
7. 展示和评价:学生将他们的实施计划展示给全班,并进行评价。
其他学生可以提出问题或提供改进建议。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评价各个方案的可行性和创新性,并鼓励学生提出改进意见。
8. 反思和总结:让学生反思整个活动的过程,分享他们的学习收获和体会。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他们在活动中发挥创造力和创新思维的经验,并鼓励他们将这些能力应用到其他学科和生活中。
幼儿教育心理学第09章-幼儿创造性学习与教育
![幼儿教育心理学第09章-幼儿创造性学习与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3e37536f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39.png)
幼儿创造性学习具有自主性、探 究性、开放性和实践性等特点, 强调幼儿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参 与和亲身体验。
幼儿创造性学习的意义
培养创新思维
促进全面发展
幼儿创造性学习有助于培养幼儿的创 新思维,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为未来的创新发展奠定基础。
幼儿创造性学习有助于促进幼儿的全 面发展,包括知识、技能、情感、态 度和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
通过评价幼儿的作品,如绘画、手工制作 、写作等,了解幼儿创造力的表现和发展 水平。
标准化测试
教师评价
利用标准化测试对幼儿的创造力进行评估 ,如托伦斯创造力测试、吉尔福德创造力 测试等。
教师根据自己对幼儿创造力的了解和观察 ,对幼儿的创造性学习进行评价。
幼儿创造性学习的反思与改进
反思教育观念
教师需反思自己的教育观念是 否符合创造性学习的要求,是 否能够支持幼儿发挥创造力。
案例研究法
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分析和研究,深 入了解幼儿创造性学习的过程和成 果。
02
幼儿创造性学习的理论基 础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皮亚杰认为,幼儿通过与环境的 相互作用,不断获得新的知识和
技能,形成自己的认知结构。
他强调幼儿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认为幼儿应该通过探索、发现和
创造来学习。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为幼儿创 造性学习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
社会参与和实践
未来幼儿创造性学习将更加注重社会参与和实践,引导幼 儿关注社会问题,通过实践和参与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幼 儿的创造力和社会责任感。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
维果茨基认为,幼儿的学习是在社会文化环境中进行的,通过与他人的互动和交流, 逐渐掌握知识和技能。
创造性学习的教学活动设计
![创造性学习的教学活动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dee5bba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da.png)
创造性学习的教学活动设计引言:创造性学习是一种以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为核心的教育方式,旨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意识。
创造性学习强调学生在知识积累的基础上,通过创造性思维和实践活动,提出新的创意和解决方案。
本文将介绍一些设计创造性学习的教学活动的方法和步骤,以帮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一、设定具体目标在设计创造性学习的教学活动之前,首先需要设定具体的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应该与学科知识和能力的培养紧密相关,同时要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并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
例如,设定一个目标可以是:“通过设计并制作一个可实际应用的产品,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设定活动形式创造性学习的教学活动可以采用多种形式,例如小组合作、个人探究、问题解决等。
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特点,选择最适合的活动形式。
例如,在目标设定的例子中,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合作设计并制作一个产品原型。
每个小组可以选择不同的主题和材料,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并锻炼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提供资源和支持创造性学习需要教师提供足够的资源和支持,以便学生能够在活动中发挥创造力。
这包括提供相关的学习材料、参考案例、实践工具等。
例如,在设计产品原型的活动中,教师可以提供各种材料和工具,如纸张、剪刀、胶水等。
同时,还可以提供一些相关的案例和示范,激发学生的灵感,帮助他们更好地设计和制作产品原型。
四、开展探究活动创造性学习注重学生的主动探究和发现,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帮助他们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在产品原型设计的活动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提出一些关键性问题,如产品功能、材料选择、可行性等。
同时,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调查和讨论,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解决问题。
五、展示和评价为了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教师应该给予学生展示和分享的机会,并进行适当的评价和反馈。
在产品原型设计活动结束后,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展示,并邀请其他同学和家长参观和评价。
创造性学习的方法
![创造性学习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22b991c7da38376baf1faee1.png)
创造性学习的方法一、辨异求同要善于比较,从比较中打开思路。
不谋求唯一正确的答案,要“逼迫”自己通过不同的思路达到同一目标。
从比较中,发现新问题、新情况,发现老问题的不同解决办法,发现已知情况的新变化,使自己的创造欲在执着的追求中受到激发,培养自己创造性解题的习惯,创造性发挥自己的思路是创作中的精华,从小培养非常重要。
二、探源索隐学习中,从事物的联系中思考。
追索偶然发现的起因,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探源索隐,追寻导致前人发现与发明定律、定理和公式的思路;从寻找事物的各种原因中,探索创新的思维方式,激发自己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智商高的同学,对探源索隐的方法是有浓厚兴趣的。
三、纲要浓缩努力编制学习提纲,浓缩学习内容,使“点的记忆”变成“线的记忆”,构成网络。
学习提纲要突出自己的见解,跳出书本和老师的讲授,延伸发展,所发现问题和创造联系在一起。
纲要浓缩,博约相宜,形象直观,重点突出,拟制简便,应用广泛,便于复习,有利创造。
浓缩学科中的精华结穴之处,颇显个人的功力,是一种事半功倍的好方法。
四、类比模拟在学习中,要善于从自然界或者已有成果中,寻找与创造对象相类似的东西,加以模拟,创造出新的东西来。
从个体成长过程看,模仿是创造的先导,但我们追求的是在模仿中进行创新,比如仿生学就不单单是模仿。
大学生在学习中,要培养自己动脑动手的能力,从类比模拟中求创造。
类比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有拟人类比法、直接类比法、象证类比法、因果类比法、对称类比法、综合类比法等。
任伺发明创造都是动脑动手的结果,培养这两种能力是必须的。
五、智力激励“智力激励法”是世界上得到普遍推广的一种创造技法。
它是以专题讨论会的形式,通过充分的扩散思维过程,进行信息催化,激发大量的创造设想,形成综合创造力。
运用该法,讨论的主题必须明确,旨在克服通常讨论会中自我评价系统和相互评价系统对萌发创新思路的抑制作用,达到集思广益,激发创造的目的。
“智力激励法”能促使信息催化,产生连锁反应,形成综合的创造力。
创造性学习心得
![创造性学习心得](https://img.taocdn.com/s3/m/e4a9345bcc22bcd127ff0c12.png)
创造性学习心得读了《创造性人才·创造性教育·创造性学习》这篇文章给我感受颇深,修正了许多我自己对于教育方法错误的理解,深刻的感觉到作为一位教师的责任感。
创造性教育是在创造型的管理和学校环境中由创造型教师通过创造型教育方法培养出创造型学生的过程。
创造性学习是创造性教育的一种形式。
它强调学习者的主体性:倡导学会学习,重视学习策略。
创造性学习者擅长新奇、灵活而高效的学习方法,具有创造性活动的学习动机,追求创造性学习目标。
林崇德所说明的创造性教育让我受益匪浅,教育的创造性不仅仅体现在单一的方面,它更是大环境和小环境、教师和学生、学校和家庭等等教育方式的结合,如果可以在小学语文的教育中灵活的运用创造性教育,我相信教学效果将会更加的高效,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也会大大的提高。
创造性人才的培养和造就,要靠创造性教育。
创造性的培养必须从小开始。
创造性教育应贯穿在日常教育之中,它不是另起炉灶的一种新的教育体制,而是教育改革的一项内容。
所谓创造性教育,意指在创造型的管理和学校环境中由创造型教师通过创造型教育方法培养出创造型学生的过程。
林老师书中所说的创造性人才的培养给我耳目一新的体验。
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而我作为小学教师,有责任和义务为祖国的未来养成学习的好习惯,创造性思维是人类思维的最高级形态,如果从小培养孩子的创造性思维,孩子的未来无可限量。
创造性教育是在创造性理论的推动下,由创造力的训练发展起来的这种训练包括两个方面:其一,心理学家为了发展人类的创造才能,推荐了源于各种不同创造力的训练程序。
通过这一条,我学习到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更好的运用这种训练,学生会逐渐的熟练运用创造性思维,会形成习惯,为将来的学习打好基础。
其二,教育措施除了对持续和成功的创造力必不可少外,其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归于其组织化因素。
它的目的是保证主体的高效率,以及维持其高度创造力的心理状态。
通过学习,我了解了大脑风暴法,可以在教学中以小组的形式,将问题抛出后,让大家发挥头脑风暴,更好的激发大家的学习兴趣以及解决问题的多维思考。
创造性学习的方法
![创造性学习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21cc01bb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37.png)
创造性学习的方法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
有些问题可能会令我们困惑不已,让我们感到无所适从。
而创造性学习的方法,就是帮助我们解决这些问题,培养创造力并提高我们的学习效果。
本文将介绍几种创造性学习的方法,帮助读者在学习中更加高效。
一、反思与自省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时常进行反思与自省。
通过回顾已经学习过的知识,我们可以发现其中的不足之处,找到可以改进的方法。
同时,我们也可以思考自己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
反思和自省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二、提问和探究在学习中,我们应该勇于提出问题并主动探究。
通过提问,我们可以激发自己的思维,挖掘问题的本质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探究可以帮助我们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学习的深度和广度。
同时,通过探究,我们也可以培养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创造性学习的方法中,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我们可以尝试不同的学习方式,比如通过讨论、实践、合作等方式来学习。
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可以帮助我们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知识,激发我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四、协作与交流在学习的过程中,和他人进行协作和交流是非常有益的。
通过和他人分享自己的思考和观点,我们可以借鉴他人的经验和见解,拓宽自己的思维和视野。
同时,与他人进行协作也可以帮助我们培养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提高学习效果。
五、培养创造思维创造性学习的方法还包括培养创造思维。
创造思维可以帮助我们独立思考问题,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案,发散思维并提出新颖的观点。
我们可以通过阅读、思考、写作等方式来培养创造思维,进而提高学习的创造性和创新性。
总结起来,创造性学习的方法包括反思与自省、提问和探究、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协作与交流以及培养创造思维等。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学习中的问题,提高学习效果,培养创造力和创新力。
希望读者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灵活运用这些方法,取得更好的学习成果。
学前教育心理学第八章幼儿创造性学习与教育
![学前教育心理学第八章幼儿创造性学习与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e36e7f094431b90d6c85c788.png)
三、影响幼儿创造性发展的主要因素
(一)生理和遗传的作用 (二)认知的作用 认知风格是指个体不同的理解、记忆和思维方式。 1、场依存性-场独立性认知风格与儿童创造性的发展 2、思考型-冲动型认知风格与儿童创造力的发展
(三)环境与教育的作用 1、社会文化与幼儿的创造性发展 (1)幼儿创造性发展受到历史发展水平的限制。 (2)文化背景深刻影响着幼儿的创造性水平。 (3)当今社会文化广泛影响着幼儿的创造性发展。 2、学校教育与幼儿创造性发展 (1)教师的类型 (2)教师的教学风格 3、家庭教育与儿童创造性发展 (1)家庭教育方式 (2)家庭亲子关系和出生顺序
(三)人格在创造性中的作用
儿童有一些重要的人格特质与其创造性有较高的相关: 冒险性;面对障碍时的坚持;对含糊不定的容忍;接受新经Fra bibliotek验;对自己有信心。
第二节 幼儿创造性发展及其影响因素
(一)创造性的层次
1、表现性创造:这种创造不考虑产品的社会价值,仅以个人 的自由和兴趣为基础,随兴趣而感发,因情境而产生。 2、技术性创造:这一层次以熟练精巧为特色,与独创和新颖 的关系不甚密切。 3、发明性创造:发明反映新颖设计或新的组合,或以新的方 法解决旧问题。 4、首创性创造:这种创造具有较高的新颖独特性和社会价值, 表现为对已有理论、产品的创新和添加新内容、新意义。 5、杰出的创造:这是标志着最高境界的创造。极为复杂、深 奥,只有少数该领域的专家才能了解。它要求具有处理复杂资 料的能力,并能形成崭新的原理、原则或有系统的新学说。
三、幼儿创造性学习的影响因素
(一)幼儿园的环境特征:提供一个安全自 由和富有刺激的教育活动环境。 (二)教师的态度 (三)教师的教育方式 (四)创造性游戏
创造性游戏是幼儿在想象的基础上,有创造性 地反映周围现实的学习活动方式。
创造性人才·创造性教育·创造性学习
![创造性人才·创造性教育·创造性学习](https://img.taocdn.com/s3/m/cdf918ea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b1.png)
创造性人才·创造性教育·创造性学习创造力是一个人的头脑在面对问题和挑战时创造新的思考、创新的思路和解决方法的能力。
在当今的快速变化的社会中,创造力被认为是培养人才和推动社会进步的关键能力。
而创造性人才的培养,则离不开创造性教育和创造性学习的实施。
创造性教育是指利用多元化的教育方式和方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传统的教育方式往往侧重于知识的灌输和机械的应用,而缺乏对学生创新思维和能力的培养。
创造性教育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创新意识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分析能力和创造性表达能力。
为了实施创造性教育,教育者需要重视学生个体的差异发展和兴趣,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学校应该提供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和观点,并给予肯定和鼓励。
教师则需要成为引导者和启发者,提供问题解决的支持和激发学生的潜能。
此外,学校还应该开设创新实验室、创客空间等创新性学习场所,提供丰富的创新资源和培训机会,让学生能够在自由探索和实践中培养创造力。
创造性学习是创造性教育的基础和手段。
创造性学习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探索式学习。
学生通过实际问题的研究和解决,培养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创造性学习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更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思考能力的培养。
学生在创造性学习中,不仅需要接受知识和信息,还需要提问、思考、探索和进一步创造。
为了实现创造性学习,我们需要在教学中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例如,启发式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和创造能力,让学生在主动探索和思考中学习。
问题解决式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运用所学知识。
合作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交流能力,促使学生在集体智慧中创造出更好的解决方案。
此外,创造性学习还需要鼓励学生的创造性表达和展示。
学生可以通过写作、绘画、设计等形式来表达自己的创造力和创新思维。
创造性学习如何通过创新学习方法提升学习效果
![创造性学习如何通过创新学习方法提升学习效果](https://img.taocdn.com/s3/m/3aa1de5d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c7.png)
创造性学习如何通过创新学习方法提升学习效果创造性学习是指创新思维和创造性问题解决的过程。
换言之,通过创新的学习方法来提高学习效果。
在传统的学习方法中,学生主要通过死记硬背来获取知识,而创新的学习方法则突破了传统学习模式的限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创新学习方法的应用可以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更好的体验,并提高学习效果。
下面将介绍一些有效的创新学习方法。
首先,启发式学习是一种通过提问和探索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的方法。
启发式学习强调学生自主思考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提出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研究。
例如,教师可以提出一个问题,要求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实践来解决,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探索欲望,提升学习效果。
其次,项目学习是一种将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学习方法。
在项目学习中,学生需要通过团队协作、实践操作等方式,解决一个真实世界中的问题。
这种学习方法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学生可以通过设计一个实际产品或解决一个实际问题来学习相关知识,从而提升学习效果。
此外,反转课堂是一种创新的学习方法,它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颠倒过来。
在反转课堂中,学生会在课前通过自学的方式获取基础知识,然后在课堂上进行深度讨论和实践操作。
这种学习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提高学习效果。
例如,学生可以在课前通过在线视频或教材进行自主学习,然后在课堂上与老师和同学进行互动交流,深入学习和理解知识。
此外,使用科技工具也是一种创新的学习方法。
通过使用各种科技工具,学生可以更加方便地获取知识,并进行个性化学习。
例如,学生可以使用在线教育平台、电子书籍、学习软件等进行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科技工具的使用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和学习方式,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
综上所述,创造性学习是通过创新的学习方法来提升学习效果的。
启发式学习、项目学习、反转课堂和使用科技工具等创新学习方法都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学习的创造性与创新性
![学习的创造性与创新性](https://img.taocdn.com/s3/m/7e6c38ee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ea.png)
学习的创造性与创新性学习是人类获取知识、提升技能和培养智慧的过程。
创造性和创新性是学习的重要表现形式,它们在学习中起到了推动力的作用。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学习的创造性和创新性,并探讨如何培养和促进学习中的创造和创新。
一、学习中的创造性创造性是指能够独立产生新的观点、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学习中,创造性可以表现为学生在理解和掌握知识的基础上,能够有所拓展、有所发挥,赋予知识新的内涵。
例如,学生可以通过思考、思辨和探索,将所学的知识与生活经验相结合,形成个人独特的见解和理解。
创造性学习的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造力。
教师可以通过提供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和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此外,鼓励学生进行交流、合作和分享,可以促进学生在学习中的创造性发展。
二、学习中的创新性创新性是指能够在学习过程中生成新的方法、策略和解决方案的能力。
与创造性不同,创新性更注重解决问题和应用知识的实际效果。
学习中的创新性主要体现在学生对知识的应用和转化上。
创新性学习需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通过实践活动、项目学习和实践性任务等,学生可以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并提出新的解决方案。
同时,教师还可以将学习场景与真实情境相结合,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体验学习过程,激发他们进行创新性思考和行动。
三、培养学习中的创造性和创新性为了培养学习中的创造性和创新性,有以下几点建议:1. 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学生可以通过自主学习来培养创造性和创新性。
教师可以提供学习资源和引导,同时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发展空间,让他们能够在学习中展现个性和创造力。
2. 激发兴趣和好奇心:学习的创造性和创新性与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密切相关。
教师可以通过设计趣味性和挑战性的学习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 培养批判性思维:创造性和创新性需要学生具备辩证思维和批判思维的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的多个角度和对观点的质疑,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小学生创造力 的发展与培养
查子秀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1
“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创 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 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 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 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1999年6月。
2020/5/10
7
(二)儿童创造性想象的发展
❖ 想象萌芽于婴儿期,幼儿期有意想象初步发展, 再造想象占优势,到幼儿后期,开始出现创造性 想象。
❖ 儿童入学后,想象的有意性迅速增长,创造性成 分逐渐增加,想象的现实性、精确性、逻辑性也 有了发展。
❖ 少、青年时期,想象的有意性逐步占主要地位, 创造想象基本上占优势,现实性进一步发展。中 学生的理想:由具体形象性发展到更多的概括性 的理想,由幻想逐步更接近现实。
“新”可理解为三个水平:人类社会前所未 有过的,已有的增加了新的成分,对个人是 前所不知、不会的。
2020/5/10
4
创造力的心理构成
认知能力:想象、思维等
个性:动机、兴趣、情意等
2020/5/10
知识、经验
5
二、创造性想象的发展
(一)创造想象是人进行创造活动的必要条件。 想象是人对脑中过去形成的表象进行加工改 造,从而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根据想象的创造性程度可分为: 再造想象 创造想象
2020/5/10
14
中德比较研究发展的趋势:
❖ 三年追踪测验的结果,:中国和德国的学生 (5-7年级),技术创造力测验的成绩,在总体 上,是随年龄(年级)的增加而上升, 但不同年龄 组,不同测验其发展曲线不完全相同,大多数都 表现了上升趋势。
❖ 综观国内外研究结果:儿童创造性思维的发 展趋势有上升有下降,可能与教育有关。
2020/5/10
6
❖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 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 爱因斯坦依靠思想实验创建了相对论。
❖ “有人认为,只有诗人才需要幻想,这是没有 理由的,这是愚蠢的偏见!甚至在数学上也是 需要幻想的,甚至没有它,就不可能发明微 积分。”列宁对想象的充分肯定。
2020/5/10
2
目录
一、创造力的界定 二、创造性想象的发展 三、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四、创造性个性特征 五、创造的过程 六、创造力的培养
(家庭、学校、社会)
2020/5/10
3
一、创造力的界定:
创造力就是人(儿童)产生新东西的能力。 所谓新东西包括:物质的(新技术、新产品 等),精神的(新思想、观念、理论等)两 大方面。
在任何创造性活动中,都是这两种思维多层次结合,构成 各种水平的创造性思维。
2020/5/10
9
(二)儿童创造思维发展的研究
不同智力和文化条件创造性思维的比较结果: 1、智力高的儿童创造性思维发展高。
包括我国的研究及 对中-德儿童科技创造力 的比较 研究的结果
2020/5/10
10
中-德儿童创造力比较结果:
2020/5/10
8
三、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一)创造性思维是对脑中信息进行加工形成新概念、 判断和推理。
创造性思维是由发散性思维和集中性思维组成。
发散性思维,是对问题能从不同方向、角度思考,具有流 畅性、灵活性、变通性、新颖性等特点。
集中性思维,即逻辑思维,是根据已经获得的信息,按照 事物的本质和相互关系,寻求正确的答案。具有逻辑性、 确定性、客观性等特点。
2020/5/10
16
(二)阻碍创造力发展的个性特征 ❖ 顺从性(从众) ❖ 刻板性(反应迟钝) ❖ 主观性(先入为主) ❖ 偏狭性(偏见)
2020/5/10
17
五、创造的过程
❖ 创造的基本过程是指人从开始进行创造性活动到新 产品(包括物质的和思想的)产生的心理历程。
❖ 创造过程的四个阶段:1、准备:发现问题、确定 选题等;2、孕育:利用各种知识、经验和方法, 对问题进行试探性的解决;3、领悟:经过酝酿, 灵感或顿悟的突然闪现,新构思、观念豁然明朗; 4、检验:通过逻辑推理,实验或调查等方法对新 构思、新观念进行验证。 或准备—顿悟—验证。
2020/5/10
18
六、中小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中小学生创造力的良好发展需要家庭、学 校和社会共同关心和培养。 ❖ (一)家庭教育奠定发展的基础; ❖ (二)学校是创造教育的主要阵地; ❖ (三)社会教育有决定性作用。
2020/5/10
19
学校对儿童创造力的培养
1、创造性思维的训练:这方面教育项目最多, 有发散性思维,类比推理思维,批判性思维, 解决问题思维等,并结合各门学科进行。其 中尤以发散性思维的训练量最大,通过各种 发散性思维训练项目,促进儿童思维的可塑 性、流畅性、独创性及精细性特征的发展。
2020/5/10
15
四、创造性个性特征
(一)国内外研究高创造儿童、青少年的个性特征: ❖ 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 较高的动机和兴趣; ❖ 对倾心的事或活动专心致志; ❖ 自我期望高,很自信; ❖ 较强的独立性和自治力; ❖ 不迷信传统、权威,不怕风险和压力; ❖ 有耐受性和毅力,能坚持把工作进行到底。
2020/5/10
12
我国的研究:
一项对小学3—5年级儿童进行创造性思维潜能 测验,结果:4和5年级平均成绩低于3年级学 生(3年级为105分,4年级为97分,5年级为 102分)。 (张德绣,1983)
2020/5/10
13
❖ 我国另一项对全国14个地区的4—6岁和7— 12岁儿童,总共5000人,创造性思维的研究 结果。除11与12岁外,其他年龄创造性思维 测验的平均成绩,随年龄的增长而上升,各 年龄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
1、总体成绩:
中高于德 89(57.06%)
德高于中 67 (42.95%)
2、具体方面:
德国儿童在应用技术、技术操作、动手能 力高于中国儿童;中国儿童在图形创造性思 维优于德国儿童。
2020/5/10
11
(二)儿童创造性思维发展趋势
外国的一项研究:被试15000多名从幼儿至6 年级的小学儿童创造力的发展趋势。 结果发现:3—5岁创造性随年龄升高,5岁以 后有下降的趋势。9岁或10岁多数儿童失去了 早期那种形式的自发性和好奇心 。(托伦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