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药剂学课件第十四章制剂的配伍变化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混合的顺序:有些药物配合时出现沉淀可用 改变混合顺序的方法来克服。如1g氨茶碱与 300mg烟酸配合,先将氨茶碱用输液稀释, 再慢慢加入烟酸,可得到澄明的液体。若先 将两种药液混合再稀释则会析出沉淀。所以 在药物配伍时应坚持:先稀释后混合,逐步 提高浓度的原则。
9.反应时间:许多药物在溶液中出现沉淀 的反应很慢,在短时间内使用是可以的。
㈢代谢过程中的药物相互作用:药物在体 内的代谢主要依靠药酶的作用。
1.酶促作用:某一药物能使另一药物代谢 酶活性增加,致使该药消除加快,药效 降低。如巴比妥类药物能降低口服抗凝 剂的作用,这是由于酶的作用,使抗凝 剂的代谢加强。
2.酶抑作用:与酶促作用情况相反,该类 药物能使有些药物作用增强或毒性增加。 如氯霉素能促使苯妥因钠活性增强。
㈠吸收过程中的药物相互作用
1.吸收部位药物间的物理化学反应:药物在 胃肠道、机体内相互间或与内源性物质、 食物可形成配合物、螯合物和复合物而影 响吸收。如四环素类在胃肠道中与二价、 三价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影响四环素的 吸收。
2.胃肠道pH的变化:某些药物口服后能改变 胃肠道的pH,影响其它药物的吸收。如 NaHCO3能显著降低四环素的吸收。胃蛋白 酶在pH1.5-2.5时活性最强, pH5以上全部 失活。
药物吸收进入机体后,多数可与血浆 和组织中的蛋白质结合而暂时失去活性。 机体内只有游离的药物发挥药理作用。 药物与蛋白结合常可发生竞争性作用而 导致分布容积、半衰期、肾清除率、受 体结合率等一系列变化,以致发生药效 与毒副作用的改变。如华法林与蛋白结 合率在98%以上,分布容积很小,若与 保泰松合并用药,会发生出血危象。
㈤受体部位的药物相互作用
1.增加对受体的作用:如乙醇、酚噻嗪、 麻醉性镇痛药与巴比妥类配伍,能增强 镇痛作用。
2.减弱对受体的作用:如利血平与左旋多 巴合用减弱左旋多巴作用。
四、注射剂的配伍变化
由于心血管、抗生素、激素、 抗肿瘤等药物的发展,注射药物联 合应用的机会越来越多。
㈠有些输液由于其特殊性质,不适于与某 些注射剂配伍:
㈣排泄过程的药物相互作用
药物以原形药物或代谢物通过肾脏、肝 胆系统、呼吸系统及皮肤汗腺分泌等途径排 出体外,其中以肾脏排出为主。当多剂量给 药时会影响稳态平均血药浓度。一些在肾小 管主动分泌的药物之间可相互竞争。许多药 物服用后会改变尿液pH,如大剂量维生素C 易使尿液酸化。食物也可影响尿液pH,从 而影响药物的排泄。又如异烟肼与维生素B6 合用可加速维生素B6在尿中的排泄,造成维 生素B6缺乏症。
3.胃排空速率与肠蠕动:能促进或抑制胃 排空速率与肠蠕动的药物能影响另一药 物的吸收。
4.胃肠道酶系统:合并用药常影响胃肠道 粘膜内外酶系统,从而影响吸收,如秋 水仙碱可使VB12吸收减少,甚至引起巨 幼细胞型贫血。
5.食物:食物中的氨基酸能与左旋多巴起 竞争性抑制作用而降低左旋多巴的吸收。
㈡分布过程中的药物相互作用
1.血液:血液本身不透明,在产生沉淀时 不易观察,并且血液成分复杂,与药物 注射液混合后会引起溶血、血球凝聚等 现象。
2.甘露醇:甘露醇注射液含有20%甘露醇, 为一过饱和溶液,如加入氯化钾、氯化 钠等溶液能引起甘露醇结晶析出。
3.静脉注射用脂肪乳剂:加入药物往往能 破坏乳剂的稳定性。
㈡产生注射剂配伍变化的因素
5.直接反应:某些药物可直接与注射剂中 的某一成分发生反应。
6.盐析作用:如两性霉素B在水中不溶,在 强酸或强碱溶液中能溶解,制成注射剂 所用注射用水为胶体分散体系,只百度文库加 在5%葡萄糖注射液中静滴,若存在大量 电解质,则导致两性霉素B析出。
7.配合量:配合量的多少影响到浓度,药物在 一定浓度下才出现沉淀。
2.化学的配伍变化:应该是由氧化、还原、分 解、水解、缩合、聚合等反应所造成的。我 们从观察到的结果及观察不到的情况予以讨 论。
①变色:如烟酰胺与维生素C即使干燥粉末混 合也会产生橙红色,含酚基化合物与铁盐相 遇颜色加深。
②混浊和沉淀:液体制剂配伍时,由于PH的 改变、水解以及药物之间的相互反应等原因 都将导致沉淀的产生。
10.空气的影响:主要是氧和二氧化碳。氧 能使药物氧化;溶液吸收二氧化碳使溶 液的pH值下降,导致沉淀析出。
中山大学药剂学课件第十四章制剂的配伍
②潮解、液化和结块:若含有吸湿性很强 的药物,则易发生潮解和液化现象,这 是由于混合物的临界相对湿度下降而产 生吸湿,并且易形成低共溶混合物。吸 湿干燥后便结块,说明制剂已变质。
③分散状态或粒径变化:两种不相混溶 (油与水)的液体需要配伍时,可考虑 制成乳剂,水中不溶的药物需要制成液 体制剂时,可加助悬剂制成混悬剂。
三、药物相互作用
药物相互作用是指药物的药效受配 伍应用或先后应用的其它药物、内源性 物质、附加剂、食物等影响而发生变化 的现象(包括对疗效的作用性质、强度、 持续时间、副作用、毒性的改变,也包 括对临床化验、体液药物浓度测定的干 扰)。
配伍合用药物的激增,导致临床上 药物相互作用的发生率也越高。研究药 物相互作用的目的就是为了掌握药物相 互作用的机理和规律,预见其后果,正 确指导临床用药,保证其安全与有效。
③产气:如铵类化合物与强碱配伍时,可分 解产生氨气;乌洛托品与酸性药物配伍能 分解产生甲醛;另有某些药物能产生CO2。
④分解破坏、效价下降:如VB12与VC混合 制成溶液时, VB12的效价显著降低;VB1 与VB12配伍时,VB12也易被破坏。
⑤发生爆炸:大多是由于强氧化剂与强还原 剂配伍而引起的。如氯化钾与硫、高锰酸 钾与甘油研磨混合时,可引发爆炸。
1.溶剂组成的改变:某些非水溶剂的制剂 与输液配伍可导致药物析出。
2.pH值的改变:不适当的pH下会产生沉淀 或加速分解,还有可能引起变色。
3.缓冲容量:药液混合后的pH是受注射液 中所含成分的缓冲能力决定的,缓冲剂 抵抗pH变化的能力的大小称缓冲容量。 如乳酸根、醋酸根都有一定的缓冲容量。
4.离子作用:有些离子能加速某些药物的 水解反应。
9.反应时间:许多药物在溶液中出现沉淀 的反应很慢,在短时间内使用是可以的。
㈢代谢过程中的药物相互作用:药物在体 内的代谢主要依靠药酶的作用。
1.酶促作用:某一药物能使另一药物代谢 酶活性增加,致使该药消除加快,药效 降低。如巴比妥类药物能降低口服抗凝 剂的作用,这是由于酶的作用,使抗凝 剂的代谢加强。
2.酶抑作用:与酶促作用情况相反,该类 药物能使有些药物作用增强或毒性增加。 如氯霉素能促使苯妥因钠活性增强。
㈠吸收过程中的药物相互作用
1.吸收部位药物间的物理化学反应:药物在 胃肠道、机体内相互间或与内源性物质、 食物可形成配合物、螯合物和复合物而影 响吸收。如四环素类在胃肠道中与二价、 三价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影响四环素的 吸收。
2.胃肠道pH的变化:某些药物口服后能改变 胃肠道的pH,影响其它药物的吸收。如 NaHCO3能显著降低四环素的吸收。胃蛋白 酶在pH1.5-2.5时活性最强, pH5以上全部 失活。
药物吸收进入机体后,多数可与血浆 和组织中的蛋白质结合而暂时失去活性。 机体内只有游离的药物发挥药理作用。 药物与蛋白结合常可发生竞争性作用而 导致分布容积、半衰期、肾清除率、受 体结合率等一系列变化,以致发生药效 与毒副作用的改变。如华法林与蛋白结 合率在98%以上,分布容积很小,若与 保泰松合并用药,会发生出血危象。
㈤受体部位的药物相互作用
1.增加对受体的作用:如乙醇、酚噻嗪、 麻醉性镇痛药与巴比妥类配伍,能增强 镇痛作用。
2.减弱对受体的作用:如利血平与左旋多 巴合用减弱左旋多巴作用。
四、注射剂的配伍变化
由于心血管、抗生素、激素、 抗肿瘤等药物的发展,注射药物联 合应用的机会越来越多。
㈠有些输液由于其特殊性质,不适于与某 些注射剂配伍:
㈣排泄过程的药物相互作用
药物以原形药物或代谢物通过肾脏、肝 胆系统、呼吸系统及皮肤汗腺分泌等途径排 出体外,其中以肾脏排出为主。当多剂量给 药时会影响稳态平均血药浓度。一些在肾小 管主动分泌的药物之间可相互竞争。许多药 物服用后会改变尿液pH,如大剂量维生素C 易使尿液酸化。食物也可影响尿液pH,从 而影响药物的排泄。又如异烟肼与维生素B6 合用可加速维生素B6在尿中的排泄,造成维 生素B6缺乏症。
3.胃排空速率与肠蠕动:能促进或抑制胃 排空速率与肠蠕动的药物能影响另一药 物的吸收。
4.胃肠道酶系统:合并用药常影响胃肠道 粘膜内外酶系统,从而影响吸收,如秋 水仙碱可使VB12吸收减少,甚至引起巨 幼细胞型贫血。
5.食物:食物中的氨基酸能与左旋多巴起 竞争性抑制作用而降低左旋多巴的吸收。
㈡分布过程中的药物相互作用
1.血液:血液本身不透明,在产生沉淀时 不易观察,并且血液成分复杂,与药物 注射液混合后会引起溶血、血球凝聚等 现象。
2.甘露醇:甘露醇注射液含有20%甘露醇, 为一过饱和溶液,如加入氯化钾、氯化 钠等溶液能引起甘露醇结晶析出。
3.静脉注射用脂肪乳剂:加入药物往往能 破坏乳剂的稳定性。
㈡产生注射剂配伍变化的因素
5.直接反应:某些药物可直接与注射剂中 的某一成分发生反应。
6.盐析作用:如两性霉素B在水中不溶,在 强酸或强碱溶液中能溶解,制成注射剂 所用注射用水为胶体分散体系,只百度文库加 在5%葡萄糖注射液中静滴,若存在大量 电解质,则导致两性霉素B析出。
7.配合量:配合量的多少影响到浓度,药物在 一定浓度下才出现沉淀。
2.化学的配伍变化:应该是由氧化、还原、分 解、水解、缩合、聚合等反应所造成的。我 们从观察到的结果及观察不到的情况予以讨 论。
①变色:如烟酰胺与维生素C即使干燥粉末混 合也会产生橙红色,含酚基化合物与铁盐相 遇颜色加深。
②混浊和沉淀:液体制剂配伍时,由于PH的 改变、水解以及药物之间的相互反应等原因 都将导致沉淀的产生。
10.空气的影响:主要是氧和二氧化碳。氧 能使药物氧化;溶液吸收二氧化碳使溶 液的pH值下降,导致沉淀析出。
中山大学药剂学课件第十四章制剂的配伍
②潮解、液化和结块:若含有吸湿性很强 的药物,则易发生潮解和液化现象,这 是由于混合物的临界相对湿度下降而产 生吸湿,并且易形成低共溶混合物。吸 湿干燥后便结块,说明制剂已变质。
③分散状态或粒径变化:两种不相混溶 (油与水)的液体需要配伍时,可考虑 制成乳剂,水中不溶的药物需要制成液 体制剂时,可加助悬剂制成混悬剂。
三、药物相互作用
药物相互作用是指药物的药效受配 伍应用或先后应用的其它药物、内源性 物质、附加剂、食物等影响而发生变化 的现象(包括对疗效的作用性质、强度、 持续时间、副作用、毒性的改变,也包 括对临床化验、体液药物浓度测定的干 扰)。
配伍合用药物的激增,导致临床上 药物相互作用的发生率也越高。研究药 物相互作用的目的就是为了掌握药物相 互作用的机理和规律,预见其后果,正 确指导临床用药,保证其安全与有效。
③产气:如铵类化合物与强碱配伍时,可分 解产生氨气;乌洛托品与酸性药物配伍能 分解产生甲醛;另有某些药物能产生CO2。
④分解破坏、效价下降:如VB12与VC混合 制成溶液时, VB12的效价显著降低;VB1 与VB12配伍时,VB12也易被破坏。
⑤发生爆炸:大多是由于强氧化剂与强还原 剂配伍而引起的。如氯化钾与硫、高锰酸 钾与甘油研磨混合时,可引发爆炸。
1.溶剂组成的改变:某些非水溶剂的制剂 与输液配伍可导致药物析出。
2.pH值的改变:不适当的pH下会产生沉淀 或加速分解,还有可能引起变色。
3.缓冲容量:药液混合后的pH是受注射液 中所含成分的缓冲能力决定的,缓冲剂 抵抗pH变化的能力的大小称缓冲容量。 如乳酸根、醋酸根都有一定的缓冲容量。
4.离子作用:有些离子能加速某些药物的 水解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