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跳和脉搏》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课
《心跳和脉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心跳和脉搏的基本知识,认识心跳快慢和运动之间的规律;
2、技能目标:学会测量脉搏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的能力(根据测量结果归纳出心跳快慢和运动的关系)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乐于探究和善于发现周围事物奥秘的欲望。
教学程序:
一、交流谈话,导入新课
1、你们平时都喜欢玩些什么?在剧烈的游戏、活动时你们的身体有什么感觉?
2、学生自由发言。(累、呼吸急促、心跳加快……)
3、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心跳”(板书)。
二、逐层展开,自主探究
1、了解心跳和脉搏。
①讲述:我们都知道心脏是在不停地跳动,你们有什么办法能证明人体的心脏是在不停地跳动的?
②生答。(在胸口听或医生用听诊器听胸口、摸颈部、摸手腕……)
③颈、手腕处怎么会有心跳呢?
④学生自由发言。
⑤小结:引入“脉搏”,心跳和脉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是一样的,平时我们经常用测量脉搏的方法来测量心跳的。
2、学习用测量脉搏的方法来测量心跳。
①怎样测量脉搏呢?
②生答。(并让学生尝试)
③教师归纳,并示范测量脉搏的方法(关键要找准位置)。
④学生测量自己脉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教师帮助计时)。
⑤汇报测量的结果。
3、研究心跳快慢和运动之间的规律。
①刚才我们各自汇报了自己测量的结果,你发现了什么?
②生答。(不相同……)
③提问:我们发现心跳有快有慢,你认为心跳快慢变化与什么有关系?
④学生回答。(可能与情绪、身体状况、运动……有关)
⑤现在我们就来研究“运动” 是否和“心跳快慢”有关?
⑥小组讨论:你们想用什么方法来证明心跳快慢和运动之间的关系?(交流讨论的结果。)
⑦师生小结:归纳具体的研究方
法和步骤。
(测量平静时和运动时脉搏每分钟
跳动的次数进行比较,可预设静坐时、
轻微运动时和剧烈运动时三种状态)
⑧学生进行研究。(教师帮助记时)
⑨归纳分析:a 、
b ⑩观察各种状态下每分钟心跳次数统计图,你发现了什么?
结论:心跳快慢和运动有关系,运动越剧烈,心跳就越快。
三、延伸探究,课外实践
①心跳快慢是否还与情绪、身体状况等因素有关呢?(机动:说说你想怎样来研究?)请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研究。
②实践作业:a 、利用这节课学习的测量脉搏的方法,回家后测量自己爸爸、妈妈每分钟的心跳次数。b 、收集有关心跳和脉搏的知识。
教学反思:
“人的内心有一个根深蒂固的需要……总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求特别强烈。”在自然教学中如何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研究、探索呢?我认为本片断设计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尝试:
一、让问题具有导向性。学生的学习活动总是在特定的情境下开始的,教师应要求学
生仔细体会教学情境,与原有的认知结构产生矛盾,形成学习的需求,以此作为学习的起点。片断从“我们都知道心脏是在不停地跳动,你们有什么办法能证明人体的心脏是在不停地跳动的?”这一问题出发,学生说出在胸口听或医生用听诊器听胸口、摸颈部、摸手腕……,学生想到“颈部、手腕处怎么会有心跳呢?”这样学生的探究欲望不由自主地被激发了。
二、让方法具有科学性。学生要研究“心跳”这一普普通通的现象来研究,首先要让学生掌握正确的测量脉搏的方法;其次要让学生来尝试测量脉搏(关键要找准位置);再次要让学生在实验报告中作好如实的记录,并作好数字统计。
三、让研究具有丰富性。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教育强调以学生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这些活动应当是学生熟悉的、能直接引起他们兴趣的、精心选择和设计的、具有典型科学教育意义的。本片断中通过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寻找研究方法、自己进行研究,教师只是指导学生正确的方法,并利用多媒体手段帮助学生统计数据,演化成直观的统计图,让学生自主得出结论。在这些多样性活动中进行教学,可以让学生真正意义上去亲身体验一次科学发现、科学探究、科学创造的过程。
四、让评价具有多元性。在片断设计中,学生将参与教学评价,反思自己的学习状况,并对学习活动出现的情况提出自己的看法,教师在评价中仍发挥重要的作用,但不再充当裁判员的角色,而是学生科学学习的伙伴和激励者,同时又是自己科学教学的调控者。并评价始终伴随于整个探究过程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