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构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1.14条文说明: 影响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构件抗弯能力的因素较多,如无粘结预 应力筋有效预应力的大小、无粘结预应力筋与钢筋的配筋率、受弯构 件的跨高比、荷载种类、无粘结预应力筋与管壁之间的摩擦力、束的 形状和材料性能等。因此,受弯破坏状态下无粘结预应力筋的极限应 力必须通过实验来求得。。 本次修订采用了现行行业标准《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技术 规程》JGJ 92的相关表达式,其以综合配筋指标 p 为主要参数,考 虑了跨高比变化影响。为反映在连续多跨梁板中应用的情况,增加了 考虑连续跨影响的设计应力折减系数。在设计框架梁时,无粘结预应 力筋外形布置宜与弯矩包络图相接近,以防灾框架梁顶部反弯点附近 出现裂缝。
注:2 当计算次内力时,公式(10.1.7-3)、(10.1.7-4)中的l5和l5可近似取零。
10.1.8 对允许出现裂缝的后张法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梁及连续 梁,在重力荷载作用下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时,可考虑内力重 分布,并应满足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要求。当截面相对受压区高 度不小于0.1 且不大于0.3 时,其任一跨内的支座截面最大负弯矩 设计值可按下列公式确定:
1 按弹性分析计算时,次弯矩M2 宜按下列公式计算:
M 2 M r M1 M 1 N p e pn
N p——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预加力,按本规范公式 式中: (10.1.7-3)计算;
范公式(10.1.7-4)计算;
e pn ——净截Biblioteka Baidu重心至预加力作用点的距离,按本规
M 1——预加力N p对净截面重心偏心引起的弯矩值; M r ——由预加力N p的等效荷载在结构构件截面上产生的弯矩值。
W0 ——验算边缘的换算截面弹性抵抗矩。
Nk、M k
注:1,2无变化,增加注3 3 当有可靠的工程经验时,叠合式受弯构件预拉区的混凝土法向拉
应力可按 ct 2 ftk' 控制。
10.1.12 施工阶段预拉区允许出现拉应力的构件,预拉区纵向钢筋的 ' ' 配筋率( As' Ap ) / A 不宜小于0.15%,对后张法构件不应计入 Ap ,其中, A 为构件截面面积。预拉区纵向钢筋的直径不宜大于14mm,并应 沿构件预拉区的外边缘均匀配置。
注:施工阶段预拉区不允许出现裂缝的板类构件,预拉区纵向钢筋的配筋可根据 具体情况按实践经验确定。
10.1.11~ 10.1.12条文说明:
为确保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在施工阶段的安全,明确规定了在施工 阶段应进行承载能力极限状态验算。对截面边缘的混凝土法向应 力的限值条件,是根据国内外相关规范校准并吸取国内的工程设 计经验而得的。其中,对混凝土法向应力的限值,均按与各施工 阶段混凝土抗压强度 相应的抗力强度及抗压强度标准值表示。
10.1.4 施加预应力时,所需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应经计算确 定,但不宜低于设计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值的75%。
注:当张拉预应力筋是为防止混凝土早期出现的收缩裂缝时,可不受上述限制, 但应符合局部受压承载力的规定。
10.1.5 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超静定结构,由预应力引起的内力 和变形可采用弹性理论分析,并宜符合下列规定:
对预拉区纵向钢筋的配筋率取值,原则上与本规范第8.5.1条 的最小配筋率相一致。
10.1.13 先张法和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构件,在承载力和裂
缝宽度计算中,所用的混凝土法向预应力等于零时的预加力 及其作用点的偏心距 e p 0,均应按本规范公式(10.1.7-1)及(10.1.7-
2)计算,此时,先张法和后张法构件预应力筋的应力 p0、 'p0 均
10.1.15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的受拉区,纵向普通钢筋的 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单向板纵向普通钢筋的截面面积 As 应符合下式规定:
且纵向普通钢筋直径不应小于8mm,间距不应大于200mm。 2 梁中受拉区配置的纵向普通钢筋的最小截面面积As应取下列两式 计算结果的较大值:
上述要求的纵向普通钢筋直径不宜小于14mm,且应均匀分布在梁 的受拉边缘区。 3 对一级裂缝控制等级的梁,当无粘结预应力筋承担75%以上弯矩 设计值时,纵向普通钢筋面积应满足承载力计算和公式(10.1.15-3) 的要求。
此条为02规范6.1.9,未作修订。
10.1.11 对制作、运输及安装等施工阶段预拉区允许出现拉应力的 构件,或预压时全截面受压的构件,在预加力、自重及施工荷载作 用(必要时应考虑动力系数)截面边缘的混凝土法向应力宜符合下 列规定(图10.1.11):
1.2 ftk' ftk' ,但 简支构件的端截面预拉区边缘纤维的混凝土拉应力允许大于 不应大于 。
次剪力可根据构件次弯矩的分布分析计算,次轴力宜根据结 构的约束条件进行计算。 2 在设计中宜采取措施,避免或减少支座、柱、墙等约束构件对 梁、板预加力效应的不利影响。 10.1.5条文说明:
通常对预应力筋由于布置上几何偏心引起的内弯矩Npepn以 M1表示, 由该弯矩对连续梁引起的支座反力称为次反力,由次反力对梁引 起的弯矩称为次弯矩 M2。在预应力混凝土超静定梁中,由预加力 对任一截面引起的总弯矩 Mr 为内弯矩 M1 与次弯矩 M2 之和,即 Mr=M1+M2。次剪力可根据结构构件各截面次弯矩分布按力学分析 方法计算。此外,在后张法梁、板构件中,当预加力引起的结构 变形受到柱、墙等侧向构件约束时,在梁、板中将产生与预加力 反向的次轴力,为求次轴力也需要应用力学分析方法。
10.1.15条文说明:在无粘结预应力受弯构件的预压受拉区,配置 一定数量的钢筋,可以避免该类构件在极限状态下呈双折线型的 脆性破坏现象,并改善开裂状态下构件的裂缝和延性性能。
1 单向板的钢筋最小面积。本规范对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规定最 小配筋率为0.20%和 45 ft / f y 中的较大值。美国通过试验认为,在 无粘结预应力受弯构件的受拉区至少应配置从受拉边缘至毛截面 重心之间面积0.4%的钢筋。综合上述两方面的规定和研究成果, 并结合以往的设计经验,作出了本规范对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板 受拉区普通钢筋最小配筋率的限制。 2 梁在正弯矩区钢筋的最小面积。无粘结预应力梁的试验表明, 为了改善构件在正常使用下的变形性能,应采用预应力筋及钢筋 混合配筋方案。在全部配筋中,钢筋的拉力占到承载力设计值 产生总拉力的25%或更多时,可更有效地改善无粘结预应力梁的 性能,如裂缝分布、间距和宽度,以及变形性能,从而接近有粘 结预应力梁的性能。所以,对无粘结预应力梁,本规范考虑适当 增加钢筋的用量。
截面边缘的混凝土法向应力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式中: ct ——相应施工阶段计算截面预拉区边缘纤维的混凝土拉 应力; cc ——相应施工阶段计算截面预压区边缘纤维的混凝土压 应力; ' ' ' ftk 、fck f ——与各施工阶段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 cu相应的抗拉 强度标准值、抗压强度标准值,按本规范表4.1.3 以线性内插法确 定; ——构件自重及施工荷载的标准组合在计算截面产生 的轴向力值、弯矩值;
10.1.9 先张法构件预应力筋的预应力传递长度ltr 应按下列 公式计算:
此条为02规范6.1.9,未作修订。
10.1.10 计算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端部锚固区的正截 面和斜截面受弯承载力时,锚固长度范围内的预应力筋 抗拉强度设计值在锚固起点处应取为零,在锚固终点处 应取为 f py,两点之间可按线性内插法确定。预应力筋的 锚固长度 la 应按本规范第8.3.1 条确定。
1)要求提高构件在施工阶段的抗裂性能而在使用阶段受压区内设 置的预应力筋; 2)要求部分抵消由于应力松弛、摩擦、钢筋分批张拉以及预应力 筋与张拉台座之间的温差等因素产生的预应力损失。 10.1.3条文说明: 本条基本未做修改,除将表(02规范)6.3.1改成文字描述,删掉 了热处理钢筋。此外,增加了中强度预应力钢丝及预应力螺纹钢 筋的张拉控制应力限值。
10.1.6 由预加力产生的混凝土法向应力及相应阶段预应力筋的应力, 可分别按下列公式计算: …… 此条未作修订。只是将02规范6.1.5条中注:2“设计中宜采取措施 避免或减少柱和墙等约束构件对梁、板预应力效果的不利影响。” 删掉了。 10.1.7 预加力及其作用点的偏心距(图10.1.7)宜按下列公式计算: 02规范是预应力钢筋及非预应力钢筋的合力
10.1.2条文说明: 在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预应力作用分项系数应按预加力作 用的有利或不利分别取1.0或1.2。当不利时,如后张法预应力混凝 土构件锚头局压区的张拉控制力,预应力作用分项系数 应取1.2。 在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预应力作用分项系数 通常取1.0 。当按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时,预应力筋超出有效预应力值达到强度 设计值之间的应力增量仍为结构抗力部分。 次弯矩、次剪力和次轴力均为预应力荷载效应,也应当参与 荷载效应组合和设计计算,为避免出现冗长的公式,在本规范诸 多计算公式中并没有列出相关次内力。因此,当应用本规范公式 进行正截面受弯、受压及受拉承载力计算,斜截面受剪及受扭截 面承载力计算,以及裂缝控制验算时,均应计入相关次内力。预 应力筋的强度设计值在有关章节计算公式中给出。
10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构件
由02规范 6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构件计算要求修订而成
10.1 一般规定
10.1.1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构件,除应根据设计状况进行承载力计算
及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外,尚应对施工阶段进行验算。
10.1.2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应计入预应力作用效应;对超静定 结构,相应的次弯矩、次剪力及次轴力应参与组合计算。 对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当预应力作用效应对结构有利时,预 应力作用分项系应取1.0,不利时应取1.2;对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预应力作用分项系数 应取1.0。 对参与组合的预应力作用效应项,当预应力作用效应对承载 力有利时,结构重要性系数应取1.0;当预应力效应对承载力不利 时,结构重要性系数应按本规范第3.3.2 条确定。
10.1.14 无粘结预应力矩形截面受弯构件,在进行正截面承载力计 pu 宜按下列公式计算: 算时,无粘结预应力筋的应力设计值
p 取值不 对于不少于3 跨的连续梁、连续单向板及连续双向板, 应小于50N/mm2。
此时,应力设计值 pu尚应符合下列条件
翼缘位于受压区的T 形、I 形截面受弯构件,当受压区高度大 于翼缘高度时,综合配筋指标 p可按下式计算:
且调幅幅度不宜超过重力荷载下弯矩设计值的20%。 式中:M ——支座控制截面弯矩设计值; M GQ ——控制截面按弹性分析计算的重力荷载弯矩设计值;
——截面相对受压区高度,应按本规范第6 章的规定计算; b ——弯矩调幅系数。
10.1.8条文说明: 弯矩重分布规律可描述为: (1 b )M d M 2 M u ,其中, 为次弯矩消失系数。直接 弯矩的调幅系数定义为: b 1 M a / M d ,此处, M a 为调 整后的弯矩值, M d 为按弹性分析算得的荷载弯矩值;它的变化 幅度是: 0 b bmax , 此处,bmax 为最大调幅系数。 本次修订采用次弯矩参与重分布的方案,即内力重分布所考虑的最 大弯矩除了荷载弯矩设计值外,还包括预应力次弯矩在内,本规范 参考美国ACI 规范、欧洲规范EN1992-2等,规定对预应力混凝土 框架梁及连续梁在重力荷载作用下,当受压区高度 x 0.30h0 时,可 允许有限量的弯矩重分布,并考虑次弯矩变化对截面内力的影响, 但总调幅值不宜超过25%。 02规范是20%
应按本规范第10.1.6 条的规定计算。 10.1.13条文说明: 对先张法及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受剪承载力、受扭承载 力及裂缝宽度计算,均需用到混凝土法向预应力为零时的预应 力筋合力 N p0 ,故此做了规定。 此条为02规范6.1.14,未作修订。
10.1.14~10.1.16 为新增加的关于无粘结预应力构件的设计规定
10.1.3 预应力筋的张拉控制应力应符合下列规定,且不宜小于0.4fptk :
con 0.75 f ptk con 0.85 f pyk 2 预应力螺纹钢筋
1 钢丝、钢绞线 注:当符合下列情况之一时,上述张拉控制应力限值可相应提高
0.05 f ptk 或 0.05 f py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