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初中物理《第7章-运动和力》基础知识总结

合集下载

第七章《力》基础知识点

第七章《力》基础知识点

2014春季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基础知识点第1节《力》知识点1、力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其中一个物体叫施力物体,另一个物体叫受力物体。

2、力一般用字母F表示,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是No3、力的产生条件:a、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物体b、物体间发生相互作用。

4、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单独存在。

5、物体与物体间的相互作用:a、直接作用(相互接触)b、间接作用(不接触)知识点2、力的作用效果1、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a、速度大小改变,方向不变(变速直线运动)b、速度的大小不变, 方向改变c、速度的大小改变,方向改变2、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知识点3、力的三要素1、力的三要素:a、力的大小b、力的方向c、力的作用点2、力的三要素决定力的作用效果。

知识点4、力的示意图1、为了形象的描述力的三要素,物理学中通常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这就是力的示意图。

2、步骤:a、明确受力物体、力的作用点和力的方向b 、从力的作用点向力的方向画力的作用线。

c 、用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箭头必须画在线段末端)。

d 、在箭头旁边标明表示力的字母(弹力F、重力G摩擦力f),有时候还要标出力的大小e 、同一副图中出现多个力时,线段越长,表示力越大。

知识点5、力的作用是相互的1、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物体间的力同时产生,无先后之分第2节《弹力》知识点1、形变1、弹性:物体受力时会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物体的这种性质叫做弹性。

2、塑性:物体受力时会发生形变,不受力时不能复到原来的形状,物体的这种性质叫做塑性。

3、弹性形变:物体在弹性限度内发生发生的形变叫弹性形变(一切物体都可以发生弹性形变)。

4、塑性形变:物体变形后不能自动恢复原状的形变叫做塑性形变。

知识点2、弹力1、定义: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做弹力。

2、分类:a、宏观:弹簧、橡皮筋一类物体形变产生的力b、微观:推力、拉力、压力、支持力3、产生条件:a、两个物体相互接触、相互挤压b、发生弹性形变4、作用效果:阻碍物体发生弹性形变,是形变物体恢复原状的动力(反抗形变)。

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运动和力- 基础练习(含答案)

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运动和力- 基础练习(含答案)

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运动和力- 基础练习一、单选题1.一物体在足够长的水平面上向右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受力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若在物体上再放置一物体,则物块滑行的距离会减小B. 若物体突然不受重力作用,则物体所受地面对它的摩擦力消失C. 若物体突然不受重力作用,则物体的机械能将会增大D. 若物体突然不受重力作用,则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2.关于质量和重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 10kg=10NB. 10kg=10kg×9.8N/kg=98NC. 质量是10kg的物体在地球表面附近重98ND. 质量为98kg的物体在地球表面附近重10N3.物理课本静止放在水平桌面上,下列各对力中属于平衡力的是()A. 物理课本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物理课本的支持力B. 桌子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物理课本的支持力C. 物理课本受到的重力和物理课本对桌面的压力D. 桌子受到的重力和物理课本对桌面的压力4.以下关于重力方向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重力方向总是垂直向下B. 重力方向总是垂直于地面向下C. 重力方向总是垂直于桌面向下D. 重力方向总是垂直于水平面向下5.实验证明物体运动时受到的阻力与物体运动的速度有关,速度越大,阻力越大,小明将个重为G的小球竖直向上抛出,如图所示,若小球在上升过程中的甲点与下落过程中的乙点运动速度大小相同,小球在甲点受到的合力大小为F1,在乙点受到的合力大小为F2,在最高点丙受到的合力大小为F3,则F1、F2、F3的大小关系为()A. F1=F2>F3B. F1>F2>F3C. F1>F3>F2D. F1=F3>F26.下列做法中,属于减小摩擦的是( )A. 有的水泥路面做成一道道的细槽B. 自行车刹车时,闸皮紧压在钢圈上C. 推动停在圆木棒上的箱子D. 轮胎上印有花纹7.如图所示,木块所受重力为20N,现用30N的水平力垂直于墙壁压住木块,木块静止竖直墙壁受到的压力大小是()A. 10NB. 20NC. 30ND. 50N8.如图,木块竖立在小车上,随小车一起以相同的速度向右作匀速直线运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木块没有受到小车的摩擦力B. 木块受到的重力与小车对木块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C. 木块运动速度越大,惯性也越大D. 当小车受到阻力突然停止运动时,如果木块与小车接触面光滑,木块将向右倾倒9.某同学用一校零弹簧测力计测量拉力时,误将物体挂在了拉环上,如图所示,当指针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5.0N,则该物重( )A. 一定等于5.0NB. 一定大于5.0NC. 一定小于5.0ND. 一定不小于5.0N二、多选题10.在中考体育考试中,小明选考了实心球项目,在抛掷实心球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抛掷出去的实心球相对于地面是运动的B. 抛掷出去的实心球在空中继续飞行中受到小明的推力C. 抛掷出去的实心球在空中继续飞行是利用了实心球的惯性D. 实心球落地后,实心球受到的支持力是由于地面发生形变而产生11.下列物体在运动过程中,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是()A. 篮球从篮筐中落下B. 火箭发射升空C. 月球绕地球转动D. 火车在平直铁轨上匀速行驶12.关于物体的惯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足球射入球门时才具有惯性B. 玩具小赛车能很快停下来,说明赛车没有惯性C. 跳远运动员起跳前要助跑,是为了获得惯性D. 系安全带可以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13.如图表示一个人站在匀速上升的电梯上,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电梯上升过程中,人的重力势能不断增大B. 电梯上升过程中,人的机械能不断增大C. 电梯上升过程中,电梯对人的支持力做功为零D. 人对电梯的压力与电梯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14.(多选)一辆小汽车在牵引力的作用下沿平直高速公路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汽车受到的牵引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B. 汽车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汽车的支持力是相互作用力C. 汽车在匀速直线运动时不受摩擦力D. 行驶中的汽车,如果所受的力全部消失,汽车将会停下来三、填空题15.如图所示,水平桌面的右端固定一定滑轮,轻质小盘通过一根绕过定滑轮的细绳与桌面上质量为0.4kg的木块相连.当小盘内放有重力为0.5N的砝码时,木块未被拉动,这时候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___ N;当小盘内放有重为0.6N的,木块正好作匀速运动,这时候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___ N;当小盘内放上重为0.7N的砝码时,小盘拖动木块运动,这时候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___ N;当小盘落在地面上后,木块继续运动,此时木块所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___ N.如果盘中放0.5N砝码时,在木快上施加水平向左的力使木块向左匀速直线运动,水平拉力大小为________ N.16.今年我市中招体考有投掷实心球这一项目,如图为西大附中初三1班的一位同学正在进行此项考试,请你结合考试场景,提出一个物理问题,并对提出的物理问题进行解答.示例:问题:投出去的实心球会继续向前运动.解答:实心球具有惯性.问题:________解答:________.17.爬杆是一项有益的体育运动,重500N的王力同学匀速向上爬时,杆对手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___N,方向________。

八年级物理第七章力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物理第七章力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物理第七章力知识点总结在八年级物理的学习过程中,力的概念及其相关知识点是核心内容之一。

下面我们就来对第七章关于力的知识点进行详细总结,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这一部分内容。

一、力的概念与分类1.力的定义: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它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或形状。

2.力的分类:- 按性质分:重力、弹力、摩擦力、电磁力等。

- 按效果分:动力、阻力、压力、张力等。

二、力的测量与单位1.测量力的工具:弹簧测力计、天平等。

2.力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N)。

三、力的作用效果1.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使物体开始运动、停止运动、改变运动方向或速度。

2.改变物体的形状:使物体发生形变,如拉伸、压缩、弯曲等。

四、力的合成与分解1.力的合成:两个或多个力共同作用于一个物体时,可以看作是一个力的效果,这个力称为合力。

2.力的分解:一个力可以分解为两个或多个力的效果,这些力称为分力。

五、摩擦力1.摩擦力的定义: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在相对运动或准备发生相对运动时,在接触面上产生的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

2.摩擦力的分类: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滚动摩擦力。

3.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接触面积、物体的压力等。

六、牛顿三定律1.第一定律(惯性定律):一个物体若不受外力作用,它将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第二定律(动力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它受到的合外力成正比,与它的质量成反比,即F=ma。

3.第三定律(作用与反作用定律):两个物体相互作用的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通过以上对八年级物理第七章力知识点的总结,相信同学们对力的概念、分类、测量、作用效果、合成与分解以及摩擦力和牛顿三定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初中物理第七章力知识点归纳

初中物理第七章力知识点归纳

第七章知识点归纳第1节力1、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符号F2、单位:N 托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有1N3、条件:①至少要有两个物体②物体间要有相互作用③接触和不接触的物体之间都可能有力的作用4、作用效果:①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②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运动状态改变指:①速度大小的改变②运动方向的改变运动状态不变是指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5、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受力物体上),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6、特点: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同一个物体既是施力物体又是受力物体,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

相互作用力特点:同时产生,同时消失。

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

第2节弹力1、弹性和塑性物体受力时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原来的形状的特性叫做弹性。

(弹性有一定的限度,超过这个限度就不能完全复原。

)物体受力时发生形变,不受力时不能自动恢复原来形状的特性叫做塑性。

2、弹力:(施力)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

3、产生的条件:①两物体相互接触②(挤压)并发生弹性形变4、弹力的大小:与弹性形变的程度有关方向:与弹性形变的方向相反作用点:受力物体的接触面上5、常见的弹力:压力、支持力、拉力、推力等。

6、弹簧测力计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所受拉力成正比。

7、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答:(1)“三看清”:看清测力计的量程、分度值以及指针是否对准零刻线,若不是,应调零。

(2)被测力的大小不能超出量程。

(3)使用前,用手轻轻地来回拉动几次,避免指针、弹簧和外壳之间的摩擦而影响测量的准确性。

(4)使用时,要使弹簧测力计的受力方向与弹簧的轴线方向一致。

(5)读数时,应保持测力计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视线必须与刻度面垂直。

第3节重力1、万有引力:宇宙间任何两个物体之间都存在相互吸引的力。

2、重力定义: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符号G施力物体:地球受力物体:地球附近的所有物体3、重量:重力的大小。

初中物理力与运动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力与运动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力与运动知识点总结物理力与运动知识点总结物理学是研究物质运动和物质相互作用的科学,其中力与运动是物理学中非常重要的知识点。

在初中物理学习中,我们需要理解力的概念,了解不同力的性质和作用,掌握运动的基本规律。

接下来,我将为你总结初中物理力与运动的知识点。

一、力的概念和性质力是物体相互作用的表现,是使物体发生形变、改变速度或改变方向的原因。

以下是力的一些重要概念和性质:1. 力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N)。

2. 力的方向:力是矢量量,具有大小和方向,通常用箭头表示,箭头所指方向即为力的方向。

3. 力的合成:当多个力同时作用于同一个物体时,这些力可按要求进行合成,得到合力,合力的方向和大小可通过向量图解法求得。

4. 力的分解:一个力可以沿不同方向分解为几个力,分解后的力互相垂直,且合力等于分解后各力的矢量和。

5. 力的平衡:当物体上的所有力合成为零时,物体处于力的平衡状态。

二、力的作用和效果力对物体的作用有以下几种效果:1. 给物体以加速度: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当有合外力作用于物体时,物体将加速度与合外力成正比,与物体质量成反比。

即F=ma,其中F是合外力,m是物体质量,a是物体加速度。

2. 改变物体的形状:力可使物体发生形变,如拉伸力可使弹簧伸长。

3. 改变物体的速度:力对物体的运动状态有影响,使物体改变速度或方向,如摩擦力可使物体的速度减小。

4. 作用于物体上的压力:力可通过物体表面进行压力传递,产生压力效果。

三、运动的基本规律物体运动的基本规律包括牛顿三定律和质点运动定律。

1.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一个物体如果没有外力作用或合外力为零,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2. 牛顿第二定律(运动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于物体上的合外力成正比,与物体质量成反比。

即F=ma。

3.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反作用定律):作用在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在不同物体间产生的两个力相互作用。

初中物理《力与运动》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力与运动》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力与运动》知识点总结力与运动是初中物理中的一个重要章节,主要包括力的概念、力的作用效果、力的合成与分解、平衡与不平衡力、牛顿三定律、摩擦力、弹力等内容。

下面对这些知识点进行详细总结。

一、力的概念力是使物体发生状态改变或产生运动的物理量,它是物体间相互作用的结果。

力有大小、方向和作用点三个要素。

力的单位是牛顿(N),1N等于1kg·m/s²。

二、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作用效果有三种:使物体产生运动、使物体停止运动、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速率。

三、力的合成与分解力的合成是指两个或多个力的合力。

合力的大小可以用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或三角形法则来求解。

力的分解是指把一个力分解为两个或多个力。

常用的方法有力的正交分解和力的正交分量法。

四、平衡与不平衡力当物体所受的多个力合力为零时,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此时称为平衡。

如果物体所受的力合力不为零,物体将发生运动或改变运动状态,此时称为不平衡。

五、牛顿三定律牛顿第一定律: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时,合外力为零。

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在物体上的合外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牛顿第三定律:任何力的作用都必然同时伴有一个等大反向的力的作用,且力的作用对象不同。

六、摩擦力摩擦力是由两个物体之间的接触产生的阻碍物体相对滑动的力。

摩擦力分为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

静摩擦力大小与施加于物体上的力的大小相等,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相对运动时所受的力的大小相等。

七、弹力弹力是指弹性物体受到压缩或拉伸后恢复原状时所产生的力。

弹簧的弹力与其伸长量成正比,符合胡克定律。

八、其他知识点1.重力:是地球或其他天体对物体的吸引力,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2.压力:是单位面积上作用的力的大小。

3.功:是力沿着运动方向所做的力的大小与移动距离的乘积。

4.功率:是功对时间的速率,即单位时间内做功的大小。

5.能量:是物体由于位置、形状和状态发生变化时具有的做功能力。

北师大版初中物理《第7章-运动和力》基础知识总结

北师大版初中物理《第7章-运动和力》基础知识总结

备课大师网------语、数、外、理、化:在线备课,全站免费!无需注册,天天更新!北师大版初中物理《第七章运动和力》基础知识总结1、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叫力,(压、推、拉、提、吸引、排斥等)。

只有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物体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注意: 1、不直接接触的两个物体之间也能够产生力。

2、两个物体相互接触不一定会产生力。

3、两个物体不相互作用,就一定不会产生力。

2、物理学中力用F表示,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是 N。

在手中两个较小鸡蛋对手的压力约1N。

一名中学生对地面的压力约500N。

3、力的作用效果(一)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二)也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运动状态包括静止到运动,运动到静止,运动的方向、快慢)。

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都会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4、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

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三要素都表示出来的方法,叫力的图示法。

线段的长度表示力的大小;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表示力的作用点。

(力的示意图只表示出力的方向和作用点)。

5、测力计的种类:握力计、牵引拉力计等。

弹簧测力计的结构:弹簧、拉杆、刻度盘、指针、外壳等。

6、测力计的原理:弹簧在不损坏的前提下,受到的拉力或压力越大,弹簧的形变量越大。

(在一定范围内、一定限度内、弹性限度内,都可以。

也可以说成正比)7、测力计的使用:(1)、测量前要观察测力计的指针是否与零刻线对齐,进行校正或记下数值。

(2)、测量时对测力计拉杆施力要沿着弹簧的中心轴线方向。

(3)、记录时要认清每个小格所代表的数值。

8、使用测力计的注意事项:(1)、被测力不能超过最大测量值,否则会损坏测力计。

(2)、使用前先把挂钩拉几下,好处是:防止弹簧被外壳卡住而不能正确使用。

(3)、拉力与弹簧的轴线方向不一致时对测量结果的影响:使测量结果偏小。

9、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

物体所受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做物体的重心,对于一些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备课大师网------语、数、外、理、化:在线备课,全站免费!无需注册,天天更新!则的正方形、球等,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上。

初中物理力与运动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力与运动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力与运动知识点总结物理是一门研究物质、能量以及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科学,而力与运动是物理学的基本概念。

在初中物理学习中,力与运动的相关知识点是我们学习的重点。

下面将对初中物理力与运动的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力的概念与特点力是物体相互作用时产生的物理量,通常用F表示。

力有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可以使用矢量表示。

力的单位为牛顿(N)。

力的特点包括:1. 力的合成:当多个力同时作用于一个物体时,可以通过力的合成求出合力的大小和方向。

2. 力的分解:一个力可以分解为多个力的合力,使力的矢量方向更简单明确。

3. 力的平衡:当物体所受的合力为零时,物体处于力的平衡状态,不会产生加速度。

二、运动的描述与分析1. 位移与路径:物体从一个位置运动到另一个位置的位置变化称为位移。

路径是位移所经过的轨迹。

2. 速度与速度的计算:速度是物体单位时间内位移的大小和方向,通常用v表示。

速度的计算公式为v=Δs/Δt,其中Δs为位移,Δt为时间间隔。

3. 加速度与加速度的计算:加速度是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率,通常用a表示。

加速度的计算公式为a=Δv/Δt,其中Δv为速度变化量,Δt为时间间隔。

4. 匀速直线运动与匀加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是速度大小和方向保持不变的运动,匀加速直线运动是速度在运动过程中发生均匀变化的运动。

5. 自由落体运动:自由落体运动是物体受重力作用下的竖直向下运动,加速度大小为g,取近似值为9.8 m/s²。

三、力对物体的影响1. 力的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状态,包括速度、形状、大小和方向等。

2.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当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3. 牛顿第二定律(运动定律):物体受到的合力等于质量与加速度的乘积,即F=ma。

其中F为合力,m为物体质量,a为物体加速度。

4.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与反作用定律):对于任何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两个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第七章运动和力》知识点归纳

《第七章运动和力》知识点归纳

北师大版物理《第七章运动和力》知识点归纳一、力的定义: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1)力具有物质性: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存在。

说明:①对某一物体而言,可能有一个或多个施力物体。

②并非先有施力物体,后有受力物体(2)力具有相互性:一个力总是关联着两个物体,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说明:①相互作用的物体可以直接接触,也可以不接触。

②力的大小用测力计测量。

(3)力具有矢量性:力不仅有大小,也有方向。

(4)力的作用效果: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

(5)力的种类:①根据力的性质命名:如重力、弹力、摩擦力、分子力、电磁力、核力等。

②根据效果命名:如压力、拉力、动力、阻力、向心力、回复力等。

说明:根据效果命名的,不同名称的力,性质可以相同;同一名称的力,性质可以不同。

二、重力定义:由于受到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

说明:①地球附近的物体都受到重力作用。

②重力是由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但不能说重力就是地球的吸引力。

③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④在两极时重力等于物体所受的万有引力,在其它位置时不相等。

(1)重力的大小:G=mg说明:①在地球表面上不同的地方同一物体的重力大小不同的,纬度越高,同一物体的重力越大,因而同一物体在两极比在赤道重力大。

②一个物体的重力不受运动状态的影响,与是否还受其它力也无关系。

③在处理物理问题时,一般认为在地球附近的任何地方重力的大小不变。

(2)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即垂直于水平面)说明:①在两极与在赤道上的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指向地心。

②重力的方向不受其它作用力的影响,与运动状态也没有关系。

(3)重心:物体所受重力的作用点。

重心的确定:①质量分布均匀。

物体的重心只与物体的形状有关。

形状规则的均匀物体,它的重心就在几何中心上。

②质量分布不均匀的物体的重心与物体的形状、质量分布有关。

③薄板形物体的重心,可用悬挂法确定。

说明:①物体的重心可在物体上,也可在物体外。

八年级物理 第七章 力与运动 知识梳理总结

八年级物理 第七章 力与运动 知识梳理总结

第七章力与运动知识点1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1.伽利略斜面实验:在水平面上运动时,物体受到的阻力越小,运动的物体的速度就减小的越,若物体受到的阻力为零,它的速度将,这时物体将以恒定不变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

2.牛顿第一定律:牛顿根据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在大量的基础上,通过而抽象概括著名的牛顿牛顿定律,内容是: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状态或状态。

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到底是保持静止状态还是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要根据物体原来的运动状态去判断。

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原来静止的物体将永远保持状态,原来运动的物体将永远做运动。

3.意义:牛顿第一定律揭示了力与运动的关系,力不是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反之,如果物体的发生了改变,则物体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

4.惯性:物体保持原来的或状态的性质,叫做惯性,因此,牛顿第一定律也称定律5.对惯性的理解:惯性是一切物体所固有的一种,惯性的大小与物体的有关,与是否受力,是否运动,怎样运动无关。

惯性不是力。

知识点2:力的合成1.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的两个力的合力:大小等于这两个力的大小,方向跟的方向相同,用字母表示2.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反的两个力的合力:大小等于这两个力的大小,方向跟的方向相同,用字母表示知识点3:力的平衡1.二力平衡: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如果保持或状态,我们就说物体处于平衡状态,这两个力互称为。

2.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物体上,大小,方向,作用在直线上。

3.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的辨析:平衡力:大小,方向,作用在直线上,作用在物体上;相互作用力:大小,方向,作用在直线上,作用在物体上;重要实验实验一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小明利用下面装置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每次让小车在相同斜面顶端由静止释放沿斜面下滑,到达底端,然后分别在水平的毛巾面、棉布面和木板面上向前运动一段距离分别停在如图所示的位置(1)小车在相同斜面顶端由静止释放,是为了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相同,用到的研究方法是(2)让小车从斜面上滑下后沿水平面运动,目的是为了使小车在竖直方向受到的力和力相平衡,其作用效果相互抵消,相当于小车只受水平方向的摩擦力的作用(3)分析三幅图可得:水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这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速度减小的越(4)推理:若水平面阻力为零,小车将做运动,这种研究方法称为法,以前学过的探究实验时也运到运用到此方法(5)在此基础上,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概括出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选填“能”或“不能”)直接由实验得出(6)下列关于牛顿第一定律的说法,正确的是①牛顿第一定律是实验定律②牛顿第一定律说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③实际上不存在不受外力作用的物体,所以牛顿第一定律没有意义④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7)小车在斜面上下滑时, 能转化为能,在水平面上滑动时,能转化为能实验二二力平衡条件的探究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的实验中,小明采用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1)图中定滑轮的作用是,实验时小明在左盘中放入质量大的砝码,在右盘中放入质量小的砝码,发现木块处于静止状态,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于是他把木块换成小车,并选择较(选填“光滑”或“粗糙”)的实验桌面,继续完成实验。

八年级物理§7-7运动和力 及本章知识总结北师大版知识精讲

八年级物理§7-7运动和力 及本章知识总结北师大版知识精讲

初二物理§7-7运动和力 及本章知识总结北师大版【同步教育信息】一. 本周教学内容:§7-7运动和力 及本章知识总结知识结构:1.力定义: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单位:牛()作用效果:形变运动状态改变速度大小改变运动方向改变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力的测量弹簧测力计及原理正确使用力的表示方法力的图示法起点(或终点)作用点长度大小箭头方向力的示意图N ⎧⎨⎪⎩⎪⎧⎨⎪⎪⎩⎪⎪⎧⎨⎪⎩⎪→→→⎧⎨⎪⎪⎩⎪⎪⎧⎨⎪⎪⎪⎩⎪⎪⎪⎧⎨⎪⎪⎪⎪⎪⎪⎪⎪⎪⎪⎪⎪⎩⎪⎪⎪⎪⎪⎪⎪⎪⎪⎪⎪⎪ 2. 力的种类弹力:拉力和支持力重力概念:由于地球的吸引作用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

重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总是竖直向下作用点:重力的作用点叫做物体的重心找重心的方法:()支撑法,()悬挂法G mg =⎧⎨⎪⎪⎪⎪⎪⎪⎧⎨⎪⎪⎪⎪⎪⎪⎪⎪12力的合成合力(合力与分力的关系是等效替代的关系)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同向或反向两种情况)⎧⎨⎩⎪二力平衡平衡态: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条件:同体、等值、反向、共线应用⎧⎨⎪⎩⎪惯性及牛顿惯性: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

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惯性是一切物体固有的属性。

惯性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这个规律叫做牛顿第一定律,通常也称惯性定律第一定律⎧⎨⎪⎪⎪⎪⎩⎪⎪⎪⎪力和运动的关系: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基础知识的理解与重点、难点知识分析:(一)惯性及惯性现象:1. 惯性: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称为惯性。

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惯性是一切物体固有的属性。

(物体的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质量越大惯性也越大)请看如下实例:①当用铅笔猛击纸条时,纸条离开桌面,而钢笔帽依然竖在桌上未倒;②将瓷碗内盛满水,放在小车上如图(a)所示,如果突然拉动小车,则原来静止的水,会向小车运动相反方向泼去。

北师大版初二物理重点知识归纳(下册)

北师大版初二物理重点知识归纳(下册)

第六章:常见的光学仪器一.基本知识点归纳:1.凸透镜:有两个虚焦点。

1)外观:表面是球面的一部分,中间厚,边缘薄,由透明材料制成。

2)光学特点: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①正确看待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光线经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相对于入射光线原来的传播方向,更靠近主轴。

②凸透镜越厚,它表面的弯曲程度越大,折光能力越强,其焦距越短。

3)成像规律及应用:①U>2f: f<V<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照相机②U=2f: V=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应用:——③2f>U>f:V>2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幻灯机,投影仪④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放大镜规律简化总结:①一倍焦距分虚实,两倍焦距分大小。

②成实像时:物远像近,物近像远,像近像小,像远像大。

③成虚像时:物远像远,物近像近,像近像小,像远像大。

④成实像时,像与物比较:上下,左右均相反;而成虚像时,像与物上下,左右均相同。

这点与平面镜有所区别!2.光学仪器的操作1)照相机的操作:①若要扩大照相范围,就要让像变小,具体操作方法是:增大照相机与被拍照物体的距离以增大物距,同时缩短暗箱长度以减小相距.②照相机镜头上沾有少量灰尘对成像效果影响不大, 灰尘由于距离镜头太近,故它不会通过凸透镜成实像呈现在底片上。

但它会遮挡住部分射到镜头上的光,使像的亮度受到一定的影响。

2)幻灯机的操作:①由于物体通过幻灯机的镜头成的是倒立的像,故幻灯片要倒插。

②若觉得屏幕上的图像太小,则应该减小幻灯片到镜头的距离,同时增大镜头到屏幕的距离。

3)放大镜的操作:①要利用放大镜看到物体正立放大的虚像,必须保证物体到放大镜的距离小于一倍焦距。

若物体到放大镜的距离大于一倍焦距,则我们看到的就是倒立的实像了。

②如果要想将物体的像放大得更多一些,则应该稍稍增大物体到放大镜的距离,但要保证这个距离不能超过一倍焦距。

3.眼睛1)原理: 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与照相机相同)眼睛的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瞳孔相当于照相机的光圈,眼睑相当于照相机的快门,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的底片。

第7章 运动和力资料

第7章 运动和力资料

第七章 运动和力一、参照物1、定义: 叫做参照物。

2、任何物体都可做参照物,通常选择参照物以研究问题的方便而定。

如研究地面上的物体的运动,常选地面或固定于地面上的物体为参照物。

3、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

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 ,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 。

4、不能选择所研究的对象本身作为参照物那样研究对象总是 。

例1 诗句“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其中“看山恰似走来迎”和“是船行”所选的参照物分别是 和 。

例2 坐在向东行使的甲汽车里的乘客,看到路旁的树木向后退去,同时又看到乙汽车也从甲汽车旁向后退去,试说明乙汽车的运动情况。

分三种情况:① ② ③ 。

二、机械运动1、 定义: 叫做机械运动。

2、 特点: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

3、 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⑴ 比较同时启程的步行人和骑车人的快慢采用: ⑵ 比较百米运动员快慢采用:⑶ 百米赛跑运动员同万米运动员比较快慢,采用: 。

练习:体育课上,甲、乙、丙三位同学进行百米赛跑,他们的成绩分别是14.2S, 13.7S,13.9S,则获得第一名的是 同学,这里比较三人赛跑快慢最简便的方法是 。

4、 分类:(根据运动路线)⑴曲线运动 ⑵直线运动Ⅰ 匀速直线运动:A 、 定义: 叫匀速直线运动。

速度定义: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 。

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 的物理量计算公式: , 变形 ,B 、速度 单位:国际单位制中 运输中单位 两单位中m/s 单位大。

换算:1m/s=3.6km/h 1km/h=5/18m/s 。

人步行速度约1.1m/s 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速度图象:Ⅱ 变速运动:A 、 定义: 叫变速运动。

B 、 平均速度:= 总路程总时间 (求某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必须找出该路程及对应的时间)C 、 物理意义:D 、 平均速度的测量:原理 方法:用刻度尺测路程,用停表测时间。

2019-2020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七章 运动和力单元总结(解析版)(新版)北师大版

2019-2020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七章 运动和力单元总结(解析版)(新版)北师大版

第七章运动和力单元总结一、力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1)力的性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上)。

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2)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一般指:物体的运动快慢是否改变(速度大小的改变)和物体的运动方向是否改变。

(3)力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用N表示。

2.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叫力的三要素。

3.力的图示法: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表示出来。

二、弹力、力的测量1.弹力(1)弹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失去力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的性质叫弹性。

(2)塑性:物体受力时发生形变,失去力后不能恢复原来形状的性质叫塑性。

(3)弹力: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受到的力叫弹力;弹力的大小与弹性形变的大小有关;在弹性限度内,弹性形变越大,弹力越大。

2.弹力的基本特征(1)弹力产生于直接接触的物体之间,任何物体只要发生弹性形变,就一定会产生弹力,不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不会发生弹力作用。

(2)弹力通常分为两类,一类是拉力(如橡皮筋、弹簧等),另一类是压力和支持力(如桌面对书本的支持力和书本对桌面的压力)。

3.弹力的方向:弹力与物体形变方向相反。

4.弹簧测力计(1)用途:测量力的大小。

(2)构造:弹簧、指针、刻度盘等。

每个弹簧测力计都有一定的测量范围,拉力过大,弹簧测力计会被拉坏,使弹簧不能回复到原来的长度,因此在测量之前,先要估计所测力的大小,选择合适的弹簧测力计来测量。

(3)弹簧测力计的使用进行测量时,应做到:1)观察量程、分度值(便于读数)。

2)观察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调零)。

3)轻轻来回拉动挂钩几次,防止弹簧卡壳。

4)测力时,要使弹簧中心的轴线方向跟所测力的方向一致,使指针和外壳无摩擦,弹簧不要靠在刻度板上。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七章 力”必背知识点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七章 力”必背知识点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力”必背知识点一、力的基本概念1. 力的定义:力是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即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

2. 力的表示:力通常用字母F表示,其单位是国际单位制中的牛顿(简称牛),符号为N。

3. 力的性质: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单独存在,必须涉及至少两个物体: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反之亦然。

二、力的作用效果1. 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包括物体的形状和体积的改变,这种改变可以是明显的,也可以是微小的。

2. 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速度大小的改变和运动方向的改变。

三、力的三要素力的三要素包括:力的大小、力的方向和力的作用点。

这三个要素共同决定了力的作用效果。

四、力的示意图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箭头的方向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长度 (按一定比例)表示力的大小,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

五、弹力1. 弹性的定义:物体受力时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到原来形状的性质称为弹性。

2. 塑性的定义:物体受力发生形变后,不能自动恢复到原来形状的性质称为塑性。

3. 弹力的定义: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受到的力称为弹力。

弹力的大小与弹性形变的大小有关。

4. 常见弹力:拉力、压力、支持力、推力等。

5. 弹簧测力计:用于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其原理是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六、重力1. 重力的定义: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称为重力。

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2. 重力的大小:物体所受的重力与其质量成正比,公式为G=mg,其中g为重力加速度,约为9.8N/kg(在要求不很精确的情况下可取10N/kg)。

3. 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近似指向地心),应用有重垂线、水平仪等。

4. 重力的作用点:称为重心,是重力在物体上的等效作用点。

对于形状规则、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其重心在其几何中心上。

七、牛顿第一定律与惯性1. 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备课大师网------语、数、外、理、化:在线备课,全站免费!无需注册,天天更新!
北师大版初中物理《第七章运动和力》基础知识总结
1、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叫力,(压、推、拉、提、吸引、排斥等)。


有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物体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注意: 1、不直接接触的两个物体之间也能够产生力。

2、两个物体相互接触不一定会产生力。

3、两个物体不相互作用,就一定不会产生力。

2、物理学中力用F表示,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是 N。

在手中两个较小鸡蛋对
手的压力约1N。

一名中学生对地面的压力约500N。

3、力的作用效果(一)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二)也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
改变。

(运动状态包括静止到运动,运动到静止,运动的方向、快慢)。

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都会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4、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

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三要素
都表示出来的方法,叫力的图示法。

线段的长度表示力的大小;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表示力的作用点。

(力的示意图只表示出力的方向和作用点)。

5、测力计的种类:握力计、牵引拉力计等。

弹簧测力计的结构:弹簧、拉杆、刻度
盘、指针、外壳等。

6、测力计的原理:弹簧在不损坏的前提下,受到的拉力或压力越大,弹簧的形变量
越大。

(在一定范围内、一定限度内、弹性限度内,都可以。

也可以说成正比)7、测力计的使用:
(1)、测量前要观察测力计的指针是否与零刻线对齐,进行校正或记下数值。

(2)、测量时对测力计拉杆施力要沿着弹簧的中心轴线方向。

(3)、记录时要认清每个小格所代表的数值。

8、使用测力计的注意事项:
(1)、被测力不能超过最大测量值,否则会损坏测力计。

(2)、使用前先把挂钩拉几下,好处是:防止弹簧被外壳卡住而不能正确使用。

(3)、拉力与弹簧的轴线方向不一致时对测量结果的影响:使测量结果偏小。

9、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

物体所受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
球。

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做物体的重心,对于一些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
备课大师网------语、数、外、理、化:在线备课,全站免费!无需注册,天天更新!
则的正方形、球等,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上。

10、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根据重力方向的特殊性,我们把与重力方向一致的
线叫做重垂线。

11、物体受到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同一地点物体受到的重力与它质量的比值
是一个定值,一般取9.8N/kg,用g表示,即 g=9.8N/kg,它的含义是:1kg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9.8N。

12、重力的计算公式:G=mg
13、几个力共同作用在一个物体上时,它们的作用效果可以用一个力来代替,这个
力叫做那几个力的合力。

如果已知几个力的大小和方向,求合力的大小和方向称为力的合成。

(求合力时,一定要注意力的方向)
14、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的合成:
如果两个力的方向相同,合力方向不变,大小为二力之和。

如果方向相反,合力方向与较大的力方向相同,大小为二力之差。

15、注意: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方向相同时,合力必大于其中的任何一个力。

方向相反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时,合力为0;大小不等时,合力一定小于较大
的力,可能大于较小的力,也可能小于较小的力。

16、平衡: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叫做平衡。

平衡力:平衡的物体所受到的力叫做平衡力。

二力平衡:如果物体只受两个力而处于平衡的情况叫做二力平衡。

17、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
在同一直线上,即合力为零。

(一物、二力、等大、反向、同直线)
18、滑动摩擦力:是指在滑动摩擦过程中产生的力。

其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

(影响滑动摩擦的因素见实验探究)
滚动摩擦: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上滚动时所产生的摩擦。

与滚动方向相反。

19、静摩擦:两个相对静止的物体间产生的摩擦。

静摩擦产生的条件是:相互接触,且有相对运动的趋势。

静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20、增大摩擦的方法:(1)使接触面更加粗糙
(2)增大压力
备课大师网------语、数、外、理、化:在线备课,全站免费!无需注册,天天更新!
21、减小摩擦的方法:(1)把滑动摩擦转变为滚动摩擦可以大大减小摩擦
(2)加润滑油使接触面变光滑也可以减小摩擦
22、惯性:我们把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做惯性。

23、惯性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这个规律叫做牛顿第一定律,也成为惯性定律。

力是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变化的原因。

24、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固有属性,一切物体都有惯性,
惯性的大小是由物体的质量决定的,与物体的运动状态、运动快慢、物体的形状、所处的空间、是否受力无关,物体的质量越大惯性越大。

惯性的大小可以通过改变物体的质量来加以改变。

25、惯性和惯性定律的区别:惯性定律是描述物体运动规律的,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惯性定律是有条件的,惯性是任何物体都具有的。

26、力和惯性的区别:力不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力也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维持物体运动状态不变的是惯性,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