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31、女娲补天导学案
《女娲补天》教案(11篇)

《女娲补天》教案(11篇)一、什么是教案教案是教师为顺当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依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状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展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有用性教学文书。
教案包括教材简析和学生分析、教学目的、重难点、教学预备、教学过程及练习设计等。
二、《女娲补天》优秀教案(精选11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女娲补天》优秀教案(精选11篇),仅供参考,期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女娲补天》优秀教案1【教学目标】1、培育学生阅读的兴趣和力气,2、指导学生理解故事内容,在阅读的根底上能复述故事,3、培育学生英勇、乐于助人的品德。
【教学重难点】理解故事内容,复述故事。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孩子,想象力丰富,对神话故事感兴趣,学习《女娲补天》是让学生了解我国古代经典的`神话故事,借助多媒体加深学生对这个神话故事的理解,能复述该故事,从中有所得,有所悟。
【教学步骤】一、动画导入1、观看动画《女娲补天》。
2、争辩动画内容。
二、新课教学1、范读课文。
2、师生共同理解课文故事内容:⑴女娲为什么补天?⑵补天需要什么?⑶女娲怎么补天?⑷结果怎么样?3、朗读指导各局部的词语、重点句子。
4、理清文章内容。
5、你想对女娲说什么?6、教师指导学生复述故事。
【板书】女娲补天1、女娲为什么补天?2、补天需要什么?3、女娲怎么补天?4、结果怎么样?《女娲补天》优秀教案2【教学目标】1、能把课文读通顺,读准,会认五个生字,会写五个生字。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对课文的可怕之处和奇异之处能体会深刻。
3、能初步了解神话的特点。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富有才智,他们凭借丰富、大胆的想象,创出了很多瑰丽、多彩、秀丽的神话故事,这是什么故事?(出示五个神话故事的插图)2、这是?(出示文中的图片)对女娲你们知道多少?(传奇中的女娲长着蛇的身子,人的头,她见大地上没有人类,就用黄泥捏成了小人,制造了人类。
梅州市XX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 第八组 31《女娲补天》说课稿 新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八组31女娲

31《女娲补天》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女娲补天》是人教版课标本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中的一篇课文。
这是一篇流传千古的神话故事。
讲的是女娲为了拯救处于水深火热的人们,冒着生命危险补天的故事。
赞扬了女娲的勇敢、善良的品质,不怕危险,甘于奉献的精神。
2、说教学目标基于教材特点,以及中年级学生认知特点,在教学中我拟定了以下几点教学目标:1)、自学生字新词,联系语境理解本课的“|轰隆隆、塌下”等11个词语的意思。
2)、自主学习,积累优美生动的词句,能讲讲女娲补天的故事。
3)、学习女娲为了拯救人类不怕危险、不怕困难,甘于奉献的精神。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说教学重、难点鉴于以上本文的分析,我认为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是引导学生通过对重点词语的理解,了解女娲为了拯救人类,怎样冒着生命危险,克服重重困难把天补好的过程。
四、说教法、学法说教法—-语文教学要遵循“以教师为指导,以学生为主体,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的教学原则。
针对本课的教学目标和三年级学生的特点,我选择以下教学方法:1、朗读品悟法。
“读”是理解课文,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有效手段,“读"也是语文实践的主要途径之一。
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读进去,想开去,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来理解和体会语言。
本课教学我以读为本,采用多种方式朗读,读悟交融,在平等对话中获得启迪,让学生实现与文本的融合,并与自己的阅读实践期待相结合,形成新的感知。
2、角色体验法:感情需要感情去触摸,感情需要用感情去交融,这就需要科学的方法来助读,以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进入深度的学习体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本课教学中,我把学生当作女娲来对话,在不断的角色体验过程中,理解课文,获得情感,使学生的生命活力得以外化,同时也能更好地体会人物身上所蕴涵的情感因素.说学法——在教学中,我积极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通过读读、划划、议议,鼓励学生选择合适自己的学习方法,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尊重学生个性差异,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
《女娲补天》说课稿11篇

《女娲补天》说课稿《女娲补天》说课稿11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快来参考说课稿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女娲补天》说课稿,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女娲补天》说课稿1一、说教材1、教材简析《女娲补天》是六年制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中的课文,讲述的是中国著名的神话传说,意在赞颂女娲无私的奉献精神。
这是一个流传千古的神话故事。
讲的是古时候女娲为了拯救处于水深火热中的人们,冒着生命危险补天的故事。
赞扬了女娲勇敢、善良的品质,不怕危险,甘于奉献的精神。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了解神话传说的特点,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丰富的想象力;二是体会女娲拯救受苦受难的人们不怕危险、不怕困难、甘于奉献的精神。
2、教学目标(第二课时)1、读懂女娲补天的过程。
2、复述故事,积累优美生动的词语。
3、学习女娲拯救受苦受难的人们不怕危险、不怕困难、甘于奉献的精神。
4、了解神话故事想象丰富的特点。
3、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女娲冒着生命危险,克服重重困难把天补好的过程。
3. 感受女娲不怕危险、不怕困难、甘于奉献的精神。
教学难点:在阅读中体会女娲勇敢和乐于助人的品质,感受古代劳动人民丰富的想象力。
二、说教法和学法三年级的语文教学正处于由低年级的识字教学向高年级的阅读教学的过渡阶段,在小学语文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其主要任务是进行段的训练,并在段的训练中培养学生理解词语、运用词语的能力。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以新课标为指导,以学生为中心,根据三年级学生阅读实际情况,以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语文素养以及,创新精神,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
因为本文是一篇内容较简单,易理解的神话故事,因而教学时我以“读”为主,讲读结合,通过多样的读来让学生在了解这个神话故事的同时,也捕捉到课文的优美之处。
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女娲补天教案和板书设计优秀教案

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女娲补天》教案和板书设计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3)了解女娲补天的故事,感受女娲的勇敢和智慧。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视频等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运用讨论、分享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3)通过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尊敬长辈的美好品质。
(2)培养学生面对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3)感受女娲的勇敢和智慧。
2.教学难点:(1)理解女娲补天的过程。
(2)体会女娲补天的重要性。
三、教学步骤1.导入新课(1)展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引发兴趣。
(2)简介女娲,导入新课。
2.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感知故事内容。
(2)教师辅导,纠正发音,理解生字词。
3.分析课文(1)分段讲述,引导学生理解故事情节。
(2)讨论女娲补天的过程,感受女娲的勇敢和智慧。
4.课堂练习(1)完成课后练习题。
(2)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
(2)引导学生体会女娲补天的重要性。
6.作业布置(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课外阅读《山海经》中的其他神话故事。
四、板书设计课题:女娲补天1.生字词:女娲、熔岩、五彩石、龟足、洪水、大火、生物、死亡2.故事梗概:天空破裂,女娲炼五彩石补天,斩龟足立四极,杀黑龙救苍生,积灰止洪水。
3.女娲形象:勇敢、智慧、无私、善良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生动的故事情节,引导学生理解女娲补天的过程,感受女娲的勇敢和智慧。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朗读、讨论、分享等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通过板书设计,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更直观的了解。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但在课堂练习环节,部分学生表现不够积极,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引导和鼓励。
女娲补天导学案

课题:31、女娲补天2、复述故事,积累优美生动的词语。
3、学习女娲为了拯救人类不怕危险、不怕困难、甘于奉献的精神1、利用工具书、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生字新词。
学法指导2、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读、思、议、说相结合。
学习要求方法指导学习流程一、我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朗读时注意读准以下词语轰隆隆、塌下、露岀、燃烧、熊熊大火、围困、挣扎、熄灭、喷火、缺少、冶炼、液体、大盆、金光四射、云霞我能正确书写本课生字。
我能用自己的方法把生字记住,另外有几个生字我想提醒大反复朗读,读准字音,不明白的想办法弄懂,小组长可以督促一下,并设想一下本小组展示的方法自主学习4---我可以与小组成),可是有一天()于是女娲决定时候要注意什么,要和哪个字区分…...我知道写的'二、我能通过查工具书弄明白“娲”的意思,娲:一我能根据老师的提示概括课文主要内容:自从女娲创造了人类,大地到处是(11 _ J _ .11111■1"1""11■11■ ■■■豕(),她()终于(三、我能提岀不懂的问题或值得探究的问题:)。
员交流流,试着解答一下设计人:鹿娟审核人: 审核时间使用人学习流程学习内容方法指导我能逐条读懂学习目标1、会认5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轰隆隆、塌下、火、围困、挣扎、熄灭、喷火、缺少、冶炼、液体、金光学习目标燃烧、熊熊大学习重难点1、理解课文,了解女娲是怎样补天的;2、引导学生通过文中作者运用的生动语言和丰富奇丽的想像,体会人们的愿望和寄托。
1、找到有关描写“女娲为什么要补天?”的自然段,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下,并试着用“我抓住一一词语句子一一想象到--------- —画面一一体会到------ ”的五步法谈一下对本段的理解自主探究我要有感情的读一读,、多抓几个关键词,好好体会一下,并在课本上做好好批注别人说的时候我要1认真倾听,大胆的说岀自己的看法,认真动脑看谁提的问题小组合作学习“怎样补天”的自然段?小组合作交流探究用小组喜欢的方式读一下2、3、4自然段小组内试着用上“女娲首先……接着……然后.….最后..…说一说当天塌了以后女娲是怎么做的。
《女娲补天》教案(3篇)

《女娲补天》教案(3篇)《女娲补天》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了解课文内容,弄清女娲补天的艰辛,从中受到教育。
2指导复述故事。
教学重点:了解课文内容,弄清女娲补天的艰辛,从中受到教育。
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一、导入。
1检查生字。
2回忆上节课提出的问题。
(为什么补天,怎样补天,补天后的情形)二、初步合作学习。
1出示合作学习的要求,默读课文,然后进行小组交流。
2全班交流。
(一)解决“为什么补天?”1归纳得出“天崩地裂”。
2出示图片和录像,学生补充:“到处是的情景。
”3引导学生找出文中表现情景可怕的句子,并找出关键词句进行体会。
4指导朗读。
(二)解决“怎样补天?”1引导学生用精炼的词语归纳出补天救人的过程。
2出示提示,引导学生简单复述补天救人的过程。
(三)解决“补天后的情形”。
交流归纳。
三、在次进行合作学习,深入理解女娲身上的精神品质。
1出示问题:女娲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要求学生再次默读课文,找到相关句子进行说明,然后在小组中进行讨论。
2全班交流。
(1)女娲善良的特点。
引导学生找到有关句子,如“女娲难过极了……好救出挣扎在洪水中的人们。
”然后,找出关键词句进行体会,并指导朗读,评价。
(2)女娲勇敢的特点。
如“可是,天上的大窟窿……把天补上。
”,“女娲把它……立刻被补好了。
”指导朗读。
(3)女娲不怕困难的特点。
引导学生抓住句子,并找出自己认为特别关键的词。
体会后指导朗读和进行评价。
“她跑到山上……泉水中找到了。
”,“五彩石找齐了……很稠的液体。
”(4)女娲的力量神奇。
女娲能请雨神,能造船救人,能炼石补天等。
四、朗读最后一段,把女娲给自己留下的印象转化为对她的赞叹。
那天边的五彩云霞是女娲冒着生命危险,不怕艰辛换来的,所以显得格外美,那么你认为该怎样读好最后一段?齐读。
复述故事。
五、谈启发。
读完这篇优美的神话故事,你有什么启发?六、联系实际,拓展思维。
1女娲补天是个神话故事,在现实生活中,会不会因为人类的行为,而使天破了呢?(例举破坏大气层的例子)2如果天真的破了,我们人类可以运用什么科学方法来补救?3与其到时想尽办法去补,倒不如从现在开始,从我做起,去保护地球。
《女娲补天》教案及反思(精选13篇)

《女娲补天》教案及反思(精选13篇)《女娲补天》教案及反思篇1一、导入:我们已经读了很多神话故事,今天老师要来考考大家,知道这些故事吗?出示课件:盘古开天哪吒闹海八仙过海我们要来认识一位女神:出示女娲:知道她是谁吗?女娲是一位女神,盘古开天地后,女娲认为盘古的创造还算不上完整,她要创造出比任何生命之物都要卓越的生灵。
于是,当女娲低头看见了自己美丽的影子时,就决定用河床上的泥按照自己的形貌来捏泥人。
女娲心灵手巧,不一会儿就捏好了许多的泥人。
女娲朝着那些小泥人吹口气,那些小泥人便“活了起,变成了一群能直立行走、能言会语、聪明灵巧的小东西,女娲称他们为“人”。
女娲想做出更多的人,于是她把一根绳子放进河底的淤泥里转动着,然后提起向地面上一挥,泥点落下来就变成了一个个小人。
女娲就这样创造了布满大地的人们,给大地带来了生机。
女娲创造了人类,因而被人们称为人类始祖——女娲娘娘。
她为了人类的生存,不顾辛劳,不怕凶险,不停地工作,为人类造福,创造出一个个动人的故事。
《女娲补天》就是其中的一个。
(板书:补天女娲补天)二、整文感知课文(自读课文)1.出示自学提纲:①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②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2.检查初读情况②出示词语认读。
轰隆隆露出燃烧熊熊大火围困挣扎熄灭喷火缺少冶炼液体大盆金光四射云霞①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二、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天破了是什么情景?请大家默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划出有关句子。
交流,出示句子:天哪,太可怕了!远远的天空塌下一大块,露出一个黑黑的大窟窿。
地被震裂了,出现了一道道深沟。
山冈上燃烧着熊熊大火,田野里到处是洪水。
许多人被火围困在山顶上,许多人在水里挣扎。
指名读:这段话写出了什么?(这段话写出了天塌下来后大地上的悲惨情景。
)这幅画面,没有夸张和想象是难以描画的。
我们也夸张着来读一读。
引读:天哪,太可怕了!远远的天空……地被……山冈上田野里……许多人……闭上眼睛,听老师读,你的眼前出现了什么?大树被洪水淹没;看见房子被冲毁;听见人们的喊叫,看见孩子的眼泪…三、学习第二自然段1.看到这一切,女娲心情是怎样的?1女娲难过极了。
女娲补天

《女娲补天》教案设计一、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中学2.学科:语文人教三年级年级下学期3.课时:14.学生课前准备:(1)预习课文,了解故事大意。
(2)通过百度搜索引擎【】查找与本课相关的资料。
二、教学课题本课是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学期第31课。
本文是一篇寓言故事,主要讲述了这则寓言讲述了古时候女娲为了拯救处于水深火热的人类,冒着生命危险补天的故事。
古时候女娲为了拯救处于水深火热中的人们,冒着生命危险补天的故事。
赞扬了女娲的勇敢、善良的品质,不怕危险、甘于奉献的精神。
学习本课需要达成以下的目标:1、会认5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轰隆隆、塌下、露出、燃烧、熊熊大火、围困、挣扎、熄灭、喷火、缺少、冶炼、液体、金光四射、云霞”等词语。
2、复述故事,积累优美生动的词语。
3、学习女娲为了拯救人类不怕危险、不怕困难、甘于奉献的精神。
4 、感受神话故事的神奇,引发丰富的想象。
三、教材分析这是一个流传千古的神话故事。
讲的是古时候女娲为了拯救处于水深火热中的人们,冒着生命危险补天的故事。
赞扬了女娲的勇敢、善良的品质,不怕危险、甘于奉献的精神。
教学重点与难点:课文的学习重点是了解女娲为拯救人类,怎样冒着生命危险、克服重重困难把天补好的过程;难点是在阅读中感受神话故事的神奇。
教学之前用百度搜索引擎[]在网上搜索《女娲补天》的相关教学材料,找了很多教案和材料作参考,了解到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确定课堂教学形式和方法。
然后根据课堂教学需要,用百度网()上搜索下载《女娲补天》动画视频,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内容,感受文中人物的现实意义,培养学生分析理解能力。
通过百度()在网上搜索一些关于《女娲补天》的文字资料和图片资料,做成PPT课堂给同学们演示,便于学生直观形象感受文本,理解文章内容及文中人物的现实意义。
教学过程:一、神话导入,激发兴趣1.上学期,我们学过哪些神话故事吗?你愿意把自己知道的神话故事概括地说给大家听吗?2.在我们悠久灿烂的文化历史长河中,神话故事是一朵美丽的浪花。
三年级下册女娲补天教案设计: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精神

三年级下册女娲补天教案设计: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精神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女娲补天的故事情节;(3)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能力;(2)通过分角色朗读,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3)通过讨论,培养学生对故事情节的分析和评价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我国古代神话传说的兴趣;(2)培养学生积极进取、勇于担当的精神品质;(3)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珍惜生命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1. 课文内容的理解与掌握;2. 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3. 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1. 课文情节的分析和评价;2. 生字词的理解和运用。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2. 生字词卡片;3. 相关神话传说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复习相关生字词;(2)提问:同学们,你们听说过女娲补天的故事吗?女娲是什么样的人物呢?2. 自主学习:(1)让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不懂的地方可以做标记;(2)学生分享自学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3. 合作学习:(1)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表情和动作的配合;(2)讨论:女娲补天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她是如何克服的?4. 课堂讲解:(1)讲解课文内容,解答学生的疑问;(2)讲解生字词的含义和用法;(3)分析女娲补天故事的意义,引导学生树立积极进取的精神。
5. 练习巩固:(1)让学生抄写生字词,加强记忆;(2)设计相关练习题,检测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3)组织学生进行小组竞赛,激发学习兴趣。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女娲补天故事中的积极进取精神。
7. 作业布置:(1)背诵课文;(2)完成练习题;(3)搜集其他关于女娲的神话传说,下节课分享。
8.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反思,总结优点和不足,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31课《女娲补天》

《女娲补天》教学设计济南市天桥区实验小学张琳【教材分析】《女娲补天》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本组课文是围绕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这一主题编排的,将再次把学生带回儿时倾听大人们讲故事的快乐中去。
其中《女娲补天》是一个流传千古的神话故事,讲的是古时候女娲为了拯救处于水深火热中的人们,冒着生命危险补天的故事。
赞扬了女娲的勇敢、善良的品质;不怕危险、甘于奉献的精神。
学习这篇课文一是了解神话传说的特点,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丰富的想象力;二是体会女娲为了拯救受苦受难的人们不怕危险、不怕困难、甘于奉献的精神。
课文的学习重点是了解女娲为拯救人类,怎样冒着生命危险、克服重重困难把天补好的过程;难点是在阅读中感受神话故事的神奇。
【学习目标】1.借助汉语拼音认识“”5个生字,规范书写“”等13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轰隆隆、塌下、露出、燃烧、熊熊大火、围困、挣扎、熄灭、喷火、缺少、冶炼、液体、金光四射、云霞”等词语。
重点指导学习“炼”这个生字,引导学生发现“炼”的横折钩最容易写错,不要写成竖钩。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借助图片想象故事中灾难的可怕性并练习读出可怕。
采用想象补白的形式揣摩人物心理,并尝试借助句式练习说话。
积累优美生动的词语。
3.借助抓关键动词的形式体会女娲补天的神奇法力,通过朗读故事灾难画面的句子感知灾难的可怕,感悟神话故事的神奇魅力。
4.借助抓关键词的方法感知人物美好品质,通过抓住“零零星星、几天几夜、终于”等词语体会女娲为了拯救人类奋不顾身,感受女娲为了拯救人类不怕危险、不怕困难、甘于奉献的精神。
【评价方案】1.通过小老师领读词语和老师教授重点字词的方式,落实评价目标1;2.通过指名读、齐读、分角色读等多种方式的朗读,落实评价目标2;3.通过师生合作朗读,想象补白,谈感受,落实评价目标3;4.通过抓住关键词语谈感受,落实评价目标4;【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习女娲为了拯救人类不怕危险困难甘于奉献的精神。
《女娲补天》教学设计

《女娲补天》教学设计《女娲补天》教学设计1教学内容: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31 、女娲补天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并掌握词语“轰隆隆,塌下,燃烧,熊熊大火,挣扎,冶炼,金光四射,五彩云霞。
”2、过程与方法:了解女娲为了拯救处于水深炽热的人类冒着生命危险补天的过程。
能够复述故事积累优美生动的词句,在阅读中感受故事的神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女娲勇敢、善良的品质及不怕危险、不怕困难、甘于奉献的精神。
教学重点:了解女娲为了拯救人类怎样冒着生命危险克服重重困难把天补好的过程。
教学难点:在阅读中感受故事的神奇。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课前谈话:师:瞧,大家多精神,老师相信,这节课大家一定会表现的很出色,一定会给在座的的各位老师留下深刻的印象,大家有信心吗?二、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你们最近看电视了吗?你们知道最近哪个地方发生灾难了吗?谁愿意给大家讲讲?生:讲述自己了解的信息。
师:你们知道的可真多,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远古时候也曾发生过这样另人震撼的灾难!那又是谁伸出了援助之手呢?生:女娲。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一个流传千古的神话故事―――31、《女娲补天》〔板书课题〕。
三、深入学习课文,体会故事的神奇。
1、师:请大家把书翻到130页,老师非常想把这个故事再一次读给大家,你们欢送吗?生:欢送。
师:在老师读的时候,大家要一边听一边思考,这篇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你认为女娲是一个怎样的人呢?〔教师配乐朗读〕师:课文读完了,谁来说一说,这篇课文讲的是一个什么故事?师:那你觉得女娲是一个怎样的人呢?〔板书:女娲补天〕生:女娲是一个善良的人,勇敢的人,女娲是一个甘于奉献的人,女娲很神奇,女娲很了不起。
师:说的真好,女娲确实很神奇,也很了不起。
2、学习3、4自然段,体会女娲补天过程的艰难、危险能及女娲的神奇力量。
再找一找哪些词或句子能看出女娲的神奇和了不起。
拿出笔来画一画,先在小组内交流,然后汇报给大家。
女娲补天课教案超详细

女娲补天优质课教案超详细教学目标:1. 了解女娲补天的神话故事,理解故事内容,把握人物形象。
2. 学习并运用相关的语文知识,提升阅读理解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1. 掌握女娲补天的故事情节,理解故事背后的寓意。
2. 运用语文知识,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特点。
教学难点:1. 理解并把握女娲补天的神话背景和文化内涵。
2. 运用想象力,创造性地描绘故事中的场景和情节。
教学准备:1. 教材或相关故事文本。
2. 教学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激发学生对神话故事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神话故事的特点和魅力。
2. 引入女娲补天的故事,提出学习目标和要求。
二、阅读理解(10分钟)1. 学生自主阅读教材或相关文本,理解故事内容,把握人物形象。
2.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阅读理解情况,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故事背后的寓意。
三、人物分析(10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特点。
2. 各小组汇报讨论结果,教师点评并总结人物形象的特点。
四、创意描绘(10分钟)1. 学生运用想象力,创造性地描绘故事中的场景和情节。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描绘,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 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提出问题和建议。
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进一步研究女娲补天神话的起源和文化内涵。
2. 学生可以尝试创作自己的神话故事,提升创作能力。
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故事内容和人物形象,以及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是否得到提升。
根据反思结果,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质量。
六、课堂互动(10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选取故事中的经典片段进行表演。
2. 其他学生作为观众,欣赏并给出评价。
3. 教师引导学生从表演中深入理解人物性格和故事主题。
七、拓展阅读(10分钟)1. 教师推荐与女娲补天相关的其他神话故事,供学生课后阅读。
《女娲补天》导学案

女娲补天导学案简介《女娲补天》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则著名的神话故事。
在这个故事中,女娲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巧手,挽救了人类和自然界的秩序,成为了人们心中的英雄和神话人物。
通过学习《女娲补天》这个故事,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价值观,还能够启发我们在生活中的智慧和勇气。
教学目标1.了解《女娲补天》故事的情节和主要人物。
2.分析女娲成功补天的原因和方法,并掌握其背后的哲学思想。
3.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宇宙观念和人与自然的关系。
4.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内容1.《女娲补天》故事情节简介2.女娲补天的方法和哲学思想3.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宇宙观念和人与自然的关系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1.通过口头介绍或播放视频等方式,介绍《女娲补天》这个故事。
2.引导学生关注故事情节中的关键词和主要人物。
第二步:学习1.分组讨论,让学生就故事情节中的人物和事件进行归纳和总结。
2.让学生学习女娲补天的方法和哲学思想,分析其背后的道理和意义。
3.介绍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宇宙观念和人与自然的关系,帮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和智慧。
第三步:拓展1.让学生通过搜索和阅读相关资料,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其他神话故事和文化符号。
2.鼓励学生以自己的方式创造或表达关于女娲补天故事的内容,例如写作、绘画或演讲等。
第四步:评价1.通过小组展示、个人表述或其他方式,让学生展示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拓展。
2.老师进行点评和评价,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和思考,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
总结通过这个教学案例的学习,我们了解到了《女娲补天》这个中国传统文化中著名的神话故事。
通过分析故事情节、方法和哲学思想,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宇宙观念和人与自然的关系。
通过个人表达和小组展示等方式,我们更好地掌握和运用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通过这次教学活动,我们不仅培养了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还培养了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
女娲补天导学案

女娲补天导学案一、学习目标 (1)二、学习重难点 (1)三、预习检测 (2)四、中心思想 (3)五、段落划分 (4)六、写作手法 (5)七、读文感知 (6)八、经典语句解读 (7)九、预习检测答案 (8)一、学习目标通过学习《女娲补天》这一经典神话传说,我们要深入理解女娲作为中华民族创世女神的伟大形象。
掌握课文中的生字新词,能够流畅地朗读课文,并尝试复述故事内容。
同时,要感悟女娲为了拯救人类而炼石补天、抟土造人的勇敢和无私精神,体会她作为人类母亲的伟大。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还应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尝试编写与女娲相关的小故事,以加深对神话传说的理解和感悟。
通过学习,我们要激发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并努力传承和弘扬这一宝贵的精神财富。
二、学习重难点学习重点是深入理解女娲如何冒着生命危险、克服重重困难补天的过程。
通过细致阅读课文,我们需要把握女娲炼石补天、抟土造人的具体细节,感受她作为人类母亲的伟大形象。
学习难点则在于感受神话故事的神奇之处。
神话故事往往充满了丰富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我们需要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尝试理解并体会其中的神奇元素,从而更好地领悟神话故事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精神价值。
三、预习检测一、填空题1. 《女娲补天》是我国古代__________之一,讲述了女娲为了拯救人类,炼__________补天、抟__________造人的故事。
2. 课文描写了女娲补天的几个主要步骤,包括寻找五彩石、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最终成功补天。
3. 女娲为了补天,不畏__________,克服了重重困难,展现了伟大的__________精神。
二、选择题1. 女娲炼制的五彩石中不包括以下哪种颜色?()A. 红B. 绿C. 黄D. 紫2. 女娲补天的原因是什么?()A. 天塌地陷,洪水猛兽出没B. 人类生活困苦,需要新的领袖C. 五彩石散落人间,需要收集D. 天上出现了裂缝,洪水泛滥三、简答题1. 请简述女娲炼石补天的过程。
三年级下册《女娲补天》教学设计优秀8篇

三年级下册《女娲补天》教学设计优秀8篇女娲补天教学设计篇一这是一篇古老优美的神话故事,弘扬了人性的真、善、美。
教学设计以读为本,多读感悟其真情实感,从而感悟人要做什么样的人,也就是故事所表达的主题:人要做善良、勇敢、勤劳、坚强的人。
教学目标1、认识新字生词,正取流利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表达的情感。
3、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教学重点1、学习生字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课前谈话,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观察一下,今天和平时有什么不同?生:师:今天我们预备怎样来学习呢?生:师:很好,同学们都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有想法说明有思考,人只要有思考就会有行动,有行动就会有改变,有改变就会有发展。
希望今天我们都能有所发展,有所收获。
二、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课文插图,师:这幅图就是神话故事中的人类之母女娲,关于女娲的故事有谁听说过?2、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31课:女娲补天。
板书课题。
三、学习生字新词1、课件出示生字新词。
2、指名认读。
① 谁懂读这些字词?② 指名带读。
③ 检查认读情况。
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读了课文,说说女娲给你的印象是什么?2、女娲做了哪些事情?3、及时归纳小结并请学生上台板出词语。
【善良勇敢坚强勤劳】五、深入了解课文内容。
1、从哪些地方你看出女娲的善良?读出来。
2、相机板出:难过求雨神3、指导感情朗读。
抓住“天哪,太可怕了!…”理解女娲的善良。
4、拓展想象女娲求雨神的场面。
课件出示雨神图,让学生发挥想象力,体会文章的情感体验。
5、过渡语:天火被熄灭了,人们被救上来了,但天上的大窟窿还在喷火,看着人们在水深火热之中,女娲难过极了,于是她决定冒着生命危险做一件事情。
6、学习第三自然段。
① 指导朗读第三自然段,找出表现女娲勇敢坚强勤劳的词语或句子。
② 相机板书:补天冒着生命危险勇敢忙了几天几夜找到五彩石坚强勤劳③ 细读品味字里行间表现出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三年级下册女娲补天教案设计:启发学生思考天文知识

三年级下册女娲补天教案设计:启发学生思考天文知识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女娲补天的故事,了解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天文知识。
2.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思考能力,激发他们对天文知识的兴趣。
3. 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1. 掌握女娲补天故事的主要内容。
2. 学会分析故事中的天文知识。
教学难点:1. 理解女娲补天故事中的天文现象。
2. 学会运用想象力思考故事中的天文现象。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女娲补天故事的课件或黑板画。
2. 学生准备课本和笔记本。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学过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女娲造人的故事吗?女娲是什么样的人物呢?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讲解女娲补天的故事背景和主要情节。
2. 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天文现象,如“天塌地陷”、“五彩石补天”等。
三、分组讨论(10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故事中的天文现象。
2. 要求每个小组选出一个代表进行汇报。
四、代表汇报(5分钟)1. 各小组代表汇报讨论成果。
2. 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五、课堂小结(5分钟)2. 提醒学生课后复习,准备下一节课的学习。
教学评价:1. 学生对女娲补天故事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对故事中天文现象的分析能力。
3. 学生对天文知识的兴趣和好奇心。
六、深入探讨(10分钟)1. 针对故事中的“五彩石补天”情节,引导学生思考:女娲为什么要用五彩石来补天?五彩石有什么特殊寓意?2. 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教师给予点评和引导。
七、联系实际(10分钟)1. 教师提问:现在我们知道了女娲补天的故事,你们认为古代人民是如何解释天空中的一些现象的呢?2. 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讨论古代人民对天文现象的认知。
八、创意表达(15分钟)1. 请学生发挥想象力,以绘画、写作、表演等形式,表达自己对女娲补天故事中天文现象的理解。
2.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给予评价和鼓励。
三年级下册女娲补天教案设计:启发学生思考天文知识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学生能理解女娲补天的神话故事内容。
(2)学生能通过课文学习,对天文知识有所启发和思考。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女娲补天故事。
(2)通过观察、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我国古代神话传说的兴趣。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优秀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1. 理解女娲补天的神话故事内容。
2. 启发学生思考天文知识,培养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三、教学难点:1. 对女娲补天故事中天文现象的理解。
2. 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思考天文知识,提升思考能力。
四、教学准备:1. 课文文本《女娲补天》。
2. 相关天文知识资料。
3. 多媒体教学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多媒体展示女娲补天神话故事的相关图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简要介绍女娲补天神话故事,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女娲补天》,理解故事内容。
(2)学生通过合作探讨,分析故事中涉及的天文知识。
3. 课堂讲解:(1)讲解女娲补天神话故事,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故事内容。
(2)结合故事,讲解其中涉及的天文知识,如“天崩地裂”、“五色石”等。
4. 观察与思考:(1)引导学生观察天空,了解天空中的天文现象。
(2)学生通过思考,从故事中启发对天文知识的认识。
5. 课堂小结:(2)强调学生通过故事对天文知识的启发和思考。
6. 作业布置:(1)学生课后复述女娲补天神话故事。
(2)学生收集其他古代神话传说,了解其中涉及的天文知识。
7. 板书设计:女娲补天神话故事天崩地裂——天文现象五色石——天文知识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理解女娲补天的神话故事,并能从故事中启发对天文知识的思考。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天空,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要激发学生对我国古代神话传说的兴趣,培养热爱祖国优秀文化的情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堂检测
检测情况分析
辅导措施
板
书
设
计
31.女娲补天
人类——创造——女娲——找、炼——艰难
教
学
反
思
课堂教学改革汇报课导学案
学校
学科
语文
小组修改建议
教学内容
三年级语文下册
课题
31.女娲补天
授课教师
教学时间
教
学
目
标
知识目标
学习女娲为了拯救人类不怕危险,不怕困难,甘于奉献的精神。
技能目标
能够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并把其中优美的词语积累起来。
( )的生活 ( )的大火 ( )的天空
( )的泉水 ( )的云霞 ( )的响声
2、给句子换个说法。(不改变原意)
(1)谁又敢高声说话呢?
(2)哥哥收集了这些珍贵的邮票。
(3)官绅的头子被卫士投进了漳河。
(4)我们把大自然征服了。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过
程
一、复习导入
二、学习新课。
1、女娲为什么补天,女娲补天之前人们的生活情景是怎样的?找出文中有关语句。
1、熟读课文,记住故事情节,板书回忆。
2、教师示范部分或全篇,用自己的话,不背全文。
3、给同桌讲故事,尽量详细,清楚明白。
小结: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我们应该小女娲学习她的勇敢,善良的品质,和不怕危险、甘于奉献的精神。回家后,把这个故事讲给父母听。
小结: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我们应该小女娲学习她的勇敢,善良的品质,和不怕危险、甘于奉献的精神。回家后,把这个故事讲给父母听。
课堂教学改革汇报课导学案
学校
学科
语文
小组修改建议
教学内容
三年级语文下册
课题
31.女娲补天
授课教师
教学时间
教
学
目
标
知识目标
认识本课生字新词。
技能目标
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情感目标
学习女娲为了拯救人类不怕危险、不怕困难、甘于奉献的精神
教
学
重
点
能复述故事,积累优美生动的词语。
教
学
难
点
能复述故事,积累优美生动的词语。
2、找出表现女娲补天的艰难的词语。
三、积累优美生动的词句(勾画、理解、抄写)
1、天塌情景叠词的运用(轰隆隆、一道道、黑黑的、熊熊大火等)。
2、冶炼五彩云石动词的运用(找、挖、放、炼、化、装、端、泼等)。
3、结尾段抒情、流畅、余味深长。
4、从女娲补天的经过可以看出她是一个怎样的人(小组合作)。
四、在熟读基础上进行复述。
( ) ( ) ( ) ( ) ( ) ( ) (
娲 祸 锅 昼 篷 猛
2.比一比,组成词语。
祸( ) 佛( ) 模( ) 熔( )
锅( ) 沸( ) 摸( ) 溶( )
张( ) 炼( ) 歇( ) 恼( )
帐( ) 练( ) 竭( ) 脑( )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过
程
一、激趣导入:
小朋友,我们每天抬头看着蓝蓝的天空,广阔无比,博大的宇宙,深不可测,你们会想到些什么呢?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个流传千古的神话故事——女娲补天。(板书课题)
3、师归纳:课文讲的是古时候女娲为了拯救处于水深火热中的人们,冒着生命危险补天的故事,赞扬了女娲的勇敢,善良的品质,和不怕危险、甘于奉献的精神。
小结:课文讲的是古时候女娲为了拯救处于水深火热中的人们,冒着生命危险补天的故事,赞扬了女娲的勇敢,善良的品质,和不怕危险、甘于奉献的精神。
小组修改建议
达标检测回馈表
二、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读课文,勾画生字词。2、小 Nhomakorabea自学,看谁的方法好?
3、交流汇报(熟字带生字,加减或替换偏旁,字形比较)
冶——治(读音、字形)多音字“挣”课文中读zhēng,不读zhèng,“燃、熄、炼”注意写法、字意。
三、熟读课文、了解故事大意。
1、抽生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2、讨论: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教
学
重
点
能够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并把其中优美的词语积累起来。
教
学
难
点
能够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并把其中优美的词语积累起来。
教学课时
二课时
教法选择
参与式
教具准备
课前
预习
提纲
说说故事大意
合作学习提纲
从女娲补天的经过可以看出她是一个怎样的人
达标检测题
1、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
小组修改建议
达标检测回馈表
检测方式
当堂检测
检测情况分析
辅导措施
板
书
设
计
31.女娲补天
女娲
↓
冒生命危险
↓
补天救人类
教
学
反
思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法选择
参与式
教具准备
课前
预习
提纲
1、我认识它们:
踏( ) 挣( ) 熄( ) 冶( ) 炼( )
2、我会读:
轰隆隆 塌下 露出 燃烧 围困 挣扎 熄灭
喷火 缺少 冶炼 液体 云霞 熊熊大火 金光四射
合作学习提纲
讨论交流,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达标检测题
1.读一读,认一认,给下面的字注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