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机械运动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第3节 运动的快慢 (共24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第3节 运动的快慢 (共24张PPT)

【理解与运用】
1. 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由速度公式
VS t
可知,物体的( )
A.速度大小恒定不变 B.速度与路程成正比 C.速度与时间成反比 D.以上说法都对 (点拨:隐含了v一定)
2. 一个物体沿平直的高速公路运动,在10s 内通过 60m的路程,通过前一半路程用了4s,那么该物体在 前、后半程内的平均速度分别是( )
运动的快慢
情景创设
如图所示是“森林动物”运动会中龟兔赛跑的情景:比赛开始 前一阶段,“观众”认为跑在前面的兔子快。判断依据是什么? 由于兔子麻痹轻敌,中途睡了一觉,“裁判员”判定最先到达 终点的乌龟运动得快,你同意“裁判员”的观点吗?
一、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课件展示】:下图是甲伦敦奥运会男子100米决赛起跑6秒后的 情景,谁运动的快?你是依据什么判断的?下图乙是决赛成绩表, 谁运动的快?依据又是什么的?
➢常见的运动都是变速运动。
物体做变速运动时,速度有时快, 有时慢,怎样描述它的运动情况呢?
➢变速运动比较复杂,如果只是做粗略研究,
也可以用公式
来计算它的速
度。这样算出来的速度叫平均速度。
说到某一物 体的平均速度, 一定要指明是在 哪段路程内的平 均速度。
自行车运动员做 变速运动
【强调】
1.对于匀速直线运动,掌握其不变性,理解并牢 记匀速直线运动概念。
v/(m/s)
t/s
• 【拓展】-----生活中的物理 • 例:交通标志牌的意义 • (以小轿车的限速为例) • 表示该路段允许通过的最大速度是
120Km/h; • 从该标志牌处到徐州还有 100Km
• 【活学活用】
• 在不违反交通的情况下,上图中的轿车从 此刻到达徐州至少需要多少min?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

第一章机械运动
第一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1、长度单位:米m,(成人两步约1,5m)
2、1km=1000m=10³m
1dm=0.1m=10﹣¹m
1cm=0.01m=10﹣²m
1mm=0.001m=10﹣³m
1um=0.000 001m=10﹣m
1nm=0.000 000 001m=10﹣m
3、长度测量:刻度尺(量程、分度值、单位)
4、刻度尺使用:a零刻度对准被测物体一端、b与被测边保持平行,不歪斜、c 视线正对刻度线、d记录时不要忘单位
5、时间测量:秒s,小时h,分min
多次测量求平均
6、误差:不能消除,但可减小使用精密测量工具
改进测量方法
7、误差不是错误,错误:不遵守仪器使用规则、读数时粗心
第二节运动的描述
1、机械运动:物体位置的变化
2、参照物:判断物体运动和静止(物体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通常选地面为参照物
第三节运动的快慢
1、速度:路程与时间之比(v=s/t),单位:米每秒(m/s、km/h,1m/s=3.6km/h)
2、速度表示物体运动快慢,数值上等于物体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数值越大,运动越快
3、匀速直线运动(物体沿直线且速度不变)、变速直线运动
第四节测量平均速度
刻度尺,秒表,v=s/t。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重点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重点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机械运动1.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另一个物体位置改变2.参照物:描述物体运动还是静止时选定的标准物体,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选不同的参照物,对运动的描述可能不同3.运动的分类匀速直线运动:沿直线运动,速度大小保持不变;变速直线运动:沿直线运动,速度大小改变。

4.比较快慢方法:时间相同看路程,路程长的快;路程相同看时间,时间短的快5.速度(常考点)物理意义: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定义: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公式:v=s/t单位:m/s、 km/h;关系:1 m/s=3.6 km/h ; 1 km/h=1/3.6m/s6.匀速直线运动特点:任意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都相等公式:v=s/t 速度与时间路程变化无关7.平均速度: v=s/t 平均速度等于总路程除以总时间8平均速度的测量原理: v=s/t 工具:刻度尺、秒表,需测物理量:路程s;时间t 注意:一定说明是哪一段路程(或哪一段时间)9.匀速直线运动路程时间图像速度时间图象第二章声现象一、声音的发生与传播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用手按住发音的音叉,发音也停止,该现象说明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振动的物体叫声源。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真空不能传声,月球上没有空气,所以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们即使相距很近也要靠无线电话交谈。

3、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简称声速。

一般情况下,v固>v液>v气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4、回声是由于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而形成的。

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s以上人耳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来,此时障碍物到听者的距离至少为17m。

在屋子里谈话比在旷野里听起来响亮,原因是屋子空间比较小造成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不足0.1s 最终回声和原声混合在一起使原声加强。

利用:利用回声可以测定海底深度、冰山距离、敌方潜水艇的远近测量中要先知道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测量方法是:测出发出声音到受到反射回来的声音讯号的时间t,查出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v,则发声点距物体S=vt/2。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1章机械运动知识点全面总结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1章机械运动知识点全面总结

1机械运动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知识点一、测量的意义及其单位(1)测量的意义:如图甲所示,帽檐直径AB与帽子高度CD那个较长?如图乙,中心的两个圆那个面积较大?先目测,在用刻度尺测量,通过测量我们会发现AB和CD一样长,中心两个圆的面积一样大,由此说明仅凭感觉判断一个物体的大小、长短,有时并不准确,所以要对物体的某些外观特征进行定量的描述,必须用专门的仪器和工具来进行准确的测量。

(2)国际单位制:测量实际上就是一个比较过程,就是将一个待测的量与一个公认的测量标准进行比较。

测量某个物理量时用来进行比较的标准量叫做单位。

由于世界上不同地区选定的标准各不相同,交流就会很不方便。

鉴于这种认识,国际计量组织制定了一套国际统一的单位,叫国际单位制(简称SI)。

知识点二、长度的单位(1)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符号m。

(2)常用的长度单位及换算关系。

物理量单位符号换算关系长度千米km1km=1000m=103m米m----分米dm1dm=0.1m=10-1m厘米cm1cm=0.01m=10-2m毫米mm1mm=0.001m=10-3m微米μm1μm=0.000001m=10-6m纳米nm1nm=0.000000001m=10-9注意:在进行单位换算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单位之间的换算,不仅仅是数值参与运算,且单位也同时参与运算;(2)换算过程中,不要再写上原单位,只写目标单位;(3)明确原单位与目标单位之间的进率。

可简记为:数不变,单位换,乘进率,进行算。

知识点3、长度的测量(1)测量工具①刻度尺:指各种有刻度的尺子,如直尺、卷尺、三角尺、皮尺等,通常在日常生活、生产中测量长度时使用。

①精密测量工具:如需对物体进行更精确的测量,就要选用精确度比较高的测量工具进行测量,如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等常用于机械加工的精密测量,而激光测距仪通常用于远距离精确测量中。

(2)测量长度最常用的基本工具是刻度尺,如图所示,在使用刻度尺前,应观察下表中的内容。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精品教学课件 第一章 机械运动 运动的快慢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精品教学课件 第一章 机械运动 运动的快慢

2.有些公路旁每隔1km就立着一个里程碑。如何利用里程 碑估测自行车的速度?
答案:可以从一个里程碑处开始计时并骑着自行车往 前行,到另一个里程碑处停止计时,算出经过两个里程碑 所用的时间t,再用速度公式 算出自行车在两个里程 碑之间行驶的平均速度。
3.小明在跑百米时前50 m用时6 s,后50 m用时7 s,小明 前、后50 m及百米全程的平均速度各是多少?
答:刘翔的平均速度为8.52m/s.
计算题解题规范
①写明已知条件,写明必要文字描述,写好解。 ②写明使用的公式,计算过程中需要带有单位。 ③进行总结,写好答。
小练笔
下列哪一个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 B )
A.正在启动的汽车
B.在平直的轨道上匀速行驶的列车
C.被抛出去的石块
D.在高处自由落下的石块
归纳总结
解析:前50 m的平均速度: 后50 m的平均速度: 全程的平均速度:
答案:前50 m的平均速度为8.33 m/s;后50 m的平均 速度为7.14 m/s;全程的平均速度为7.69 m/s。
4.北京南站到上海虹桥站的G11次高速列车运行时刻表 (2011)如下表所示。
站次 1 2 3 4
站名 北京南 济南西 南京南 上海虹桥
那么这些速度之王的速度是 如何判断的呢?
知识点1 速度
判断速度的实验方法有两种: ①通过比较两个物体在相同时间内,谁经过的路程长,谁就速度快。
②通过比较两个物体经过的路程相同,谁花的时间越短,谁速度快。
物理学规定,路程与时间之比叫做速度 通常用字母v表示速度,s表示路程,t表示时间
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即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 程越大,速度就越大;或单位路程内时间越少,速度就越小。

八年级物理第一章_机械运动》知识点梳理(含答案)

八年级物理第一章_机械运动》知识点梳理(含答案)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知识点梳理第一章机械运动(共4节)参考答案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长度的测量:(1)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米,用符号表示为m。

另外还有7个单位,设法记住他们的符号及换算倍率。

1k m=1000m,1m=10dm=100cm=1000mm=106um=109nm,。

还有英尺、码、光年等也是长度的单位。

(2)测长度的基本工具是刻度尺,还有卷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也是测长度的工具;2、刻度尺的正确使用:(1)测量前首先要观察刻度尺的量程、分度值和零刻线是否磨损;(2)测量时的方法:“0”刻线与被测物体对齐,且尺要沿着或平行于被测物体,读数时视线与刻度面垂直,厚刻度尺有刻度的面要紧贴被测物体,计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测量结果由数值和单位组成。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

这样可减少误差。

3、一个中学生的身高为1.58m,一本书的厚度为10mm,一张纸的厚度为100um 。

4、小组同学用刻度尺测同一本物理课本的宽度,你的结果是18.41cm 。

结果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准确值、估计值、单位,你的结果的准确值是18.4cm ,估计值是0.01cm ,单位是厘米。

5、正确估读:如图1,图中物体的长度为 2.31 cm,其中的估读值为 0.01 cm。

(2)如图2,图中物体的长度为 1.70 cm。

图3中物体的长度记为 2.00 cm。

(图1)(图2)(图3)6、长度的一些特殊测量:累积法测一张纸的厚度、测细铜丝直径;细线重合法测曲线的长度;滚动法:轮子滚动法测曲线的长度;配合法:三角板与刻度尺配合测立体物体的长度:右图圆的直径为 1.90 cm。

测得200页书纸的厚度为1cm,则一张书纸的厚度为0.1 mm。

把细铜丝紧密排绕在铅笔上,测得30圈的总宽度如图,则细铜丝的直径为 1.7 mm。

7、时间的测量:(1)、时间的单位有秒、分、时。

其中国际制单位是秒。

测量时间的工具是钟表。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完整第一章机械运动-(共56张)ppt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完整第一章机械运动-(共56张)ppt课件

0
1
2
3
4 (cm)
该物体的长度为_3_._2_6_c_m__, 准确值为__3_._2_c_m__,
估计值为_0_._0_6_c_m
可编辑ppt
8
0 cm
1
物体的长度是 1.10cm
可编辑ppt
9
2.70cm
3.55cm
可编辑ppt
10
• 下图中,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1cm ,
• 物体的长是 3.2cm
34
【刨根问底】:
时间相同通过比较路程的长短来比较快慢;路程相 同通过比较时间的长短来判断快慢,那么如果时间 和路程都不一样,我们该如何比较他们运动的快慢 呢? 【课本想想议议3】 小明跑100m用时17秒,小明跑50m用时8s,又该如 何比较他们谁跑得快呢?
能否计算出一秒钟他们各自能跑多少路程? 这种比较的方法实际上是上述中的哪一种方法?
可编辑ppt
44
S1
金属挡板
s3t3 t1
S2
t2
斜面保持很小的坡度便于测量时间
金属挡板的作用:便于测量时间
可编辑ppt
45
实验数据表格:
路程
运动时间 平均速度
S1=0.6 m S2=0.3m
t1=4s t2=2.5s
V1= 0.15 m/s V2= 0.12 m/s
S3=S1-S2=0.3m t3= t1- t2=1.5s V3= 0.2 m/s
常用单位: km /h或 km h1读作“千米每时”
换算关系: 1 米/秒 = 3.6 千米/时
汽车的速度是15m/s,它表示
___汽__车__每__秒__通__过__的__路__程__是__1_5_m____。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运动的描述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运动的描述

● 3、判断参照物的方法 ● (1)要明确研究对象 ● (2)明确物体的运动情况 ● (3)如果说研究对象是运动的,哪个物体相对于它的位置产生了变化,那个
物体就是参照物;如果说研究对象是静止的,哪个物体相对于它的位置没有 改变,那个物体就是参照物。 ● 4、参照物选择的“四性” ● (1)标准性:选作参照物的物体都假定不动,被研究的物体都以参照物为标准; ● (2)任意性:参照物的选择是任意的,但通常以地面为参照物,不能选被研究 的对象为参照物; ● (3)同一性:比较不同物体的运动必须选择同一参照物; ● (4)差异性:对同一物体,选择的参照物不同,运动状况一般不同。 ● 5、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 (1)宇宙中一切物体都在运动,绝对静止的物体是不存在的。 ● (2)同一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
● 3.小强乘坐从县城开往株洲的汽车,当汽车进入株洲市汽车站时他感慨地说:“株洲终于来到了我的身边!”他 说出这种话时所选择的参照物
● A.株洲市汽车站
B.小强所乘坐的客车
C.马路旁边的树木
D.停在汽车站里的客车
● 4.一跳伞运动员在下落过程中,看到身旁的直升飞机在向上运动,则直升飞机相对于地面的运动情况是
(研究对象不能做参照物) ( 2)所选参照物假定是静止不动的。 (3)研究地面上的物体的运动,常选地面或
固定在地面上的物体为参照物。 (4)选择参照物不一样,运动状态一般不同
【小结】
●说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要看以哪个物体作 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描述物体的运动时,选谁为参照物,就假定 它是不动的
● 1.B 2.C 3.C ● 4.船 地面 ● 5.丙 ● 6.船 大地 ● 7.动车组 运动 ● 8. 甲:匀速上升,乙:匀速上升,丙:匀速降落、静止不动或以比甲、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课件精选全文完整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课件精选全文完整版
动和静止情况是不同的。
总之:不事先选定参照物,就无法确定一个物体 的运动和静止。我们平常说的运动和静止都是以地 面为参照物的,这时一般不说明其参照物是什么。
观看动画并思考
这位飞行员为什么能抓住 子弹呢?
因为子弹相对于飞机的飞行 速度很小或两者的速度大小 一样,它们之间可以认为是 相对静止。
思考
1.分析下列物体相对于什么物体是运动的?相对于什么 物体是静止的?
思考
图示中用厚刻 度尺测量物体 长度,哪个是 正确的?
3.读:即读数,视线与刻度尺尺面垂直(如图丙所
示);要估读出分度值的下一位数值,图中铅笔长度 为69.5mm,其中69mm是准确值,0.5mm是估计值。
0 cm 1
2
3
4
5
6
7
8
9
10

4.记:指记录,记录测量结果应包括数字
和单位。丁图中木块长度为2.78cm。
2.78cm
总结为四个 字:选、放、
读、记
分度值不同,读数也不同 分度值 1mm ; 物体长度为 2.78cm 。
分度值 1cm ; 物体长度2.7cm。
练一练
如图所示,用薄刻度尺测量某物体的长度,刻度尺的分 度值是 1mm ;所测物体的长度是 2.12cm 。
测量长度的特殊方法 想一想:如何测量铁丝的直径,一张纸的厚度?
文具盒
选定参照物
课桌
判断位置 是否变化
运动
课本
静止
物体的运动和 静止是相对的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选择的参照物不同,描述同一物体的运动时,结论一般不 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两个物体运动的快慢相同,运动的方向相同,这两个物体 相对静止。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课件第一章__机械运动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课件第一章__机械运动

•例:关于误差,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D )
A 误差是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B 无论用什么精密的测量仪器,都不可 能没有误差。 C 选用精密的仪器,改进测量方法,可 减少误差。 D 误差是难免的,所以减少误差是不可 能的。
三、时间的单位及测量
1、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单位是秒(s)
常用的单位还有分(min)和小时(h)
知识巩固
3.图中物体A的长度是 3.05cm _____ (3.02cm-3.08cm都正确)
4.如图所示,用A、B两把刻 度尺测同一物体长度,放置 A 正确的是 刻度尺,其分度值 1mm 2.20cm 是 , 该物体的长度为
测量长度的特殊方法
配合法
辅助工具法
适于测圆、圆柱体的直径和圆锥体的高
替代法
1、下列哪个长度最接近于18cm( D ) A.一般墨水瓶的高度 B.圆珠笔芯的直经 C.课桌桌面的宽度 D.物理课本宽度 2、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下列要求中错误 的是( B ) A. 测量时,刻度尺不能歪斜。 B. 测量时,必须从刻度尺的左端量起。 C. 读数时,视线应垂直于刻度尺。 D. 记录测量结果时,必须在数字后注明单位。
5
6
7
8
9
10
会看
看对: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 垂直,不要斜视或俯视。
×

×
5 6 7 8 9 10
0 cm
1
2
3
4
④ 读对:必须估读到最小刻度的下 一位。(读数包含两部分:准确值和一位
估计值)
⑤ 记对:数字加单位。 ⑥算对: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会读
会记 分度值1cm ; 物体长度 2.7cm .
2cm+ 1.00cm 2.70cm 准确值 0.7cm 估读值(分度 值的下一位)

第一章 机械运动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课件(共30张PPT)

第一章  机械运动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课件(共30张PPT)

4
10.下列数据中符合生活实际情况的是( D )。 A.一个中学生的重力约50N; B.立式空调正常工作电流大约为0.2A; C.此时你所在考场内的温度约40°C; D.我国高铁正常运行的时速可达350km/h
能力提升
11.(2019·深圳)甲、乙两物体,同时从同 一地点沿直线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的s-t图 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 2~4s 内乙做匀速直线运动 B. 4s 时甲、乙两物体的速度相等 C. 0~4s 内乙的平均速度为2m/s D. 3s 时甲在乙的前方
4
3.如图甲所示,木块的长度是_2__.4__5_cm。
4
知识点二:运动的描述
4.(2019·河北)卫星是通过 电磁波 传递信息的,它从图中所
示位置向近地点运行时势能 减小(选填“增大”“减小”或“
不变”);站在地面上的人观察到同步卫星静止不动,选取的参
照物是
地球或地。面
4
5.春暖花开,我县净心谷景区甲定山头映山红漫山遍野, 吸引了很多游客驱车前往,进入景区,远处的花海扑面而 来,这是以 运动的汽车 作为参照物。
(1)通过分析上表数据可知:物块通过的路程
与 所用时间的平方 成正比,表达式为:s=
0.3m/s2×t2
.
(2)根据表格中的数据,物块自O点开始计时
的5s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为 7.5m .
(3)小明通过查阅资料知道,满足上述路程表
达式的运动是一种由静止开始的匀加速运动
(即在相同的时间内速度的增加量总是相同的
8.古隆中距襄阳市区某中学16km,该中学在游古隆中研学活动 中,有学生能用指南针辨别方向,是因为地球周围存在着 地磁场 ,同学们的步行速度大约4km/h,则同学们从学校出发到达古隆 中需要的时间大约是 4 h。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第1章《机械运动》复习与提高答案详解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第1章《机械运动》复习与提高答案详解

⑩ 某同学家住在21楼。乘坐电梯回家时,他用手表测出:电梯从1楼一直运行到5楼用时8s;在5楼时有人出电梯, 电梯停了10s;接着电梯一直运行到21楼,又用时30s。已知每层楼的高度为3m,则电梯从1楼到5楼、从1楼到 21楼运行的平均速度分别是多少?
⑦ 某老师从家步行去学校,用时25min.他手机上的运动应用程序记录的数据如图所示.他的步幅(一步的距离)约为 多少米?他步行的速度是多少?
⑧ 如图是高速公路上的区间测速提示牌。其中“100”的含义是什么?在遵守交通规 则的前提下,汽车通过该区间的时间不能少于多少分钟?
⑨ 某同学自制了一个每秒滴下2滴水的“滴水计时器”他把滴水计时器固定在玩具车上,并把玩具车放置在水平木 板上,用来测量玩具车运动的速度,如图1-4甲所示。释放玩具车后,水滴在木板上的位置如图1-4乙所示。如果 他要测量玩具车在A、D间的速度,他还需要知道什么物理量?玩具车在A、D间的速度是多少?
③ 篮球场的规格一般为28 mx15 m,边界线的宽度为5cm。要想知道自己学校篮球场的实际尺寸和 边界线的宽度是否符合标准,你应该从50m长的卷尺(分度值为1cm)、1m长的直尺(分度值为1mm) 以及三角尺中分别选择哪一个测量工具?说说你的理由。
解:要想测量学校篮球场的实际尺寸,精确到厘米即可,并且测量 工具的测量范围要尽量大一些,所以选用50m长的卷尺(分度值为 1cm).要想测量边界线的宽度,应精确到毫米,所以选用三角尺。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第1章《机械运动》
复习与提高·答案详解 (PPT讲解版)
① 如何用刻度尺比较准确地测量出一张纸的厚度和一根铜丝的 直径?请写出你的方法。
解:一张纸厚度的测量方法;用刻度尺先测出100张纸的厚度,然后 除以100。 铜丝直径的测量方法:如图所示,测出多匝紧密排绕的铜丝线圈的长 度,除以匝数,就是铜丝的直径。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课件:第1章机械运动(共65张)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课件:第1章机械运动(共65张)

平均速度:如果只做粗略的研究时,可以利用v=s/t来计 算,这样算出来的速度叫做平均速度。
注:讲平均速度时,必须指明是某段时间或某段路程 内的平均速度。
匀速直线运动
1、特点:是快慢不变和运动路线是直线即方向不变;
运动的快慢不变即在任何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 程都相等。
2、公式:V=s/t
3.v=s/t的物理意义: (1)对于同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V是不变 的,是一个常量,所以,S与 t成正比。 (2)匀速直线运动中,v与s、t无关,但可以用s/t来计 算
V1 V2 2
一人沿一平直马路步行,前五秒钟走了 十米,后二十秒走了五米,求该人的平 均速度是多少?
汽车在出厂前要进行测试,某次测试中,先让汽 车在模拟山路上以8m/s的速度行驶500s,紧接着 在模拟公路上以20m/s的速度行驶100m。求:
(1)该汽车在模拟山路上行驶的路程。 (2)汽车在这次整个测试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平均速度的计算
讨论:利用公式
v=
s
t
计算出来
的速度,能够精确地描述匀速直线运 动的快慢。它也能精确地描述变速直 线运动的快慢吗?
在能变够速计运算动物中体,在利一用段公时式间内v或= 一s段t
路程上运动的平均速度
注意:求平均速度时一定要 记住:公式只有一个:
v 总路程 全 总时间
而绝对不能用:
v全
(2)单位必须统一;
(3)符合计算题解题格式——已知、求、 解、答四步必须明确。
了解一些常见物体的速度:
人步行:1m/s –1.5 m/s 3.6km/h --5.4km/h
骑自行车:5m/s 18km/h 汽车: 30m/s 108km/h 声速: 3光40速m: /s3×108m/s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1章机械运动知识点全面总结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1章机械运动知识点全面总结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1章机械运动知识点全面总结一、位移、速度、加速度1. 位移:一个物体从一个位置移动到另一个位置的距离,有正负之分。

与路径无关,只与起点和终点的位置有关。

2. 速度: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有正负之分,也可以用向量来描述。

常用的速度单位有米/秒,千米/小时等。

3. 加速度:物体速度变化的快慢程度,物理量的单位是米/秒²。

常用的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即9.8米/秒²。

二、匀速直线运动、非匀速直线运动1. 匀速直线运动:指物体在相同时间内运动的路程相等,速度不变。

常见的有自由落体运动、平抛运动等。

2. 非匀速直线运动:指物体在相同时间内运动路程不同,速度也不同。

常见的有抛体运动、圆周运动等。

三、距离、时间、速度的计算关系1. 距离和速度与时间的关系:S=V×t。

其中,S表示路程,V 表示速度,t表示时间。

2. 时间和速度与路程的关系:V=S/t。

其中,S表示路程,V 表示速度,t表示时间。

3. 时间和路程与速度的关系:t=S/V。

其中,S表示路程,V 表示速度,t表示时间。

四、加速度、时间、速度、位移的计算关系1. 速度和加速度与时间的关系:V=V0+at。

其中,V表示末速度,V0表示初速度,a表示加速度,t表示时间。

2. 距离、初速度、加速度和时间的关系:S=V0t+1/2at²。

其中,S表示路程,V0表示初速度,a表示加速度,t表示时间。

3. 末速度、初速度、加速度和时间的关系:V²=V0²+2aS。

其中,V表示末速度,V0表示初速度,a表示加速度,S表示路程。

4. 末速度和位移、初速度、加速度的关系:V²-V0²=2aS。

其中,V表示末速度,V0表示初速度,a表示加速度,S表示路程。

五、力和牛顿定律1. 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是产生或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2. 牛顿第一定律:质点在静止状态下会保持静止,质点在匀速直线运动时会保持其速度和方向不变。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 第1章 机械运动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 第1章 机械运动

第1章机械运动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时间和长度.2.知道测量有误差,误差和错误有区别.3.体验通过日常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计时间和长度的方法.4.认识计量时间和长度的工具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培养学生对科学技术的热爱.一、长度的测量【自主预习】阅读课本第10、11、12页,认识长度的单位和单位换算及认识常用的长度测量工具,完成下列问题:1.人的直觉有时不可靠,要对某些情况进行定量的描述,必须使用测量工具.2.长度测量是物理学最基本的测量,常用测长度的工具有刻度尺、卷尺、三角尺、游标卡尺,学生常用的测量长度的工具是刻度尺,测时间的工具有停表.3.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主单位是米,符号是m;时间的主单位是秒,符号是s.4.1 km=1000 m 1 m=10 dm 1 dm=10 cm1 cm=10 mm 1 mm=1000 μm 1 μm=1000 nm5.刻度尺的使用规则:A.“选”:根据测量长度选择适当的刻度尺.B.“观”:使用刻度尺前要观察它的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C.“放”:用刻度尺测长度时,尺要平行所测直线(紧贴物体且不歪斜).D.“看”: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E.“读”: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F.“记”: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也可表达为:测量结果由准确值、估读值和单位组成).【小组讨论】探究一①如何使用刻度尺使用刻度尺和使用其他测量工具一样,首先认清零刻度线、量程和分度值.(如果零刻度磨损了怎么办?)②请各小组用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的长、宽、厚,并交流测量方法,将测量结果填入下表.长(cm) 宽(cm) 厚(cm)探究二如何较准确地测出一元硬币的直径、一页纸的厚度、细铜丝的直径?【教师】1.测物体的长度时要注意:一贴二平三读,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2.零刻度磨损的刻度尺,可任选一整数刻度线为“测量零点”.3.长度测量结果要估读一位且只能估读一位,若被测长度的终端恰好对准某一刻度线,应估读“0”.【跟踪训练】1.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中,人眼所在位置正确的是B(填“A”或“B”),刻度尺的分度值是0.1 cm,该物体的长度是2.50 cm.2.将粗细均匀的金属丝在笔杆上密绕30圈,如图所示,线圈长度是5.10 cm,金属丝直径是0.17 cm.二、时间的测量误差【自主预习】阅读课本第13、14页,完成下列填空:1.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单位是s,常用的单位还有min和h.2.1 min=60 s 1 h=60 min=3600 s3.为了较方便地测量时间间隔,我们经常用停表测量时间.【小组讨论】完成下面的操作和问题:1.练习如何使用停表?2.古代人和现代人如何测时间?你还有其他粗略测时间的方法吗?3.在测量中,为什么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总会有差别?如何减小测量误差?(1)定义: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2)产生原因:不同人读数、测量工具、测量方法.(3)减小误差的方法: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4)误差只能减小而不能清除,而错误是由于不遵守仪器的使用规则和读数时粗心造成的,是能够避免的.【教师】1.错误与误差不同:错误是指不按实验操作的有关规定的做法,是不正确的测量方法产生的,所以只要严格按要求去做,错误是可以避免的,而误差是不可避免的.2.减小误差的方法:多次测量的平均值会更接近真实值,误差较小. 【跟踪训练】1.如图所示,机械停表的示数是( C )A.5 min 7.5 sB.37.5 sC.337.5 sD.6 min 37.5 s2.下列关于误差的理解,正确的是 ( B )A.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B.误差只可能尽量减小,但不能避免C.随着科技的进步,测量仪器将进一步改进,测量误差最终将被消除D.长度测量中,为了减小误差,可以采用分度值后多估读几位的方法3.小敏、小颖和小青在玩荡秋千时,感到秋千往返摆动时间有规律.于是对“哪些因素决定秋千往返摆动的时间”提出下列猜想,小敏猜想:可能由秋千的绳长决定;小颖猜想:可能由人与秋千坐垫的总质量决定;小青猜想:可能由秋千摆动幅度(摆动中人离开中心的最大距离)决定.于是进行了如图所示实验,细绳一端拴一小球,另一端固定,让小球自由往返摆动,并记录数据如下表.实验序号小球到固定点距离l(摆长)/米小球质量/克摆动幅度/米小球往返摆动20次的时间/秒小球往返摆动一次时间/秒1 0.7 20 0.05 33.2 1.72 1.0 20 0.08 39.7 2.03 1.0 30 0.05 39.8 2.04 1.0 30 0.08 39.7 2.05 1.3 20 0.05 45.3 2.3请回答下列问题:(1)要完成上述实验,除如图所示器材外,还必需的实验器材是:天平、停表、刻度尺;(2)小明采用测量小球来回摆动多次的时间取平均值的方法,而不是测量小球来回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目的是为了减小误差;(3)从本次实验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小球往返摆动一次的时间由小球到固定点距离决定;(4)实验发现,小球只能摆动一段时间,你认为造成小球停下来的原因可能是空气阻力;(5)摆钟是利用本实验的原理制成的,某一摆钟变慢了,要调准它,应将摆钟的摆长调短(填“长”或“短”).第2节运动的描述1.知道参照物的概念.2.知道物体的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3.认识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建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一、机械运动与参照物【自主预习】阅读课本第16、17、18页内容,认识物体运动形式的判断,完成下列问题:1.宇宙中一切物体都在运动,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2.一位同学从自己的座位走到黑板前,他的位置发生了变化,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3.你们肯定见到过许多静止的和运动的物体,请各举3例.静止的物体:地面上的建筑物、桥梁、树木.运动的物体:空中飞行的小鸟、疾驰的汽车、河道中的流水.【小组讨论】1.如果你的一位同学和你一起并肩向前走,你认为他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站在路边的人又认为他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2.人们判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总要选取某一物体作为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可见描述同一物体的运动情况,选择的参照物不同,结论一般不同.3.试着描述图1.2-3和图1.2-4各种情形中物体的运动状况,总结一下选择参照物的方法技巧.【教师】1.不要用物体本身作为参照物,参照物理论上可以任意选,但不是乱选,参照物选得恰当更容易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2.没提到参照物时,一般是以地面或地面上静止不动的物体为参照物,如桥梁、路边的树木、建筑物等.3.运用参照物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具体方法如下:①确定研究对象,即明确要判断哪个物体是否运动;②选定参照物,即假定一个物体不动;③看被研究的对象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是否变化,若位置有变化,则被研究的物体是运动的;若位置无变化,则被研究的物体是静止的.【跟踪训练】1.下列说法中各是以什么作参照物的.(1)坐在船上的乘客是静止的.乘客是静止的——参照物是船.(2)“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竹排在江中游——以江岸(青山)作参照物;青山在走——以竹排为参照物.(3)月亮从云中钻了出来.月亮钻了出来——参照物是云.2.坐在汽车里的乘客、司机和路旁的孩子们有如图所示的对话,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C )A.孩子们认为汽车前进得快,是以汽车为参照物的B.不论选什么作为参照物,乘客都是不动的C.司机说乘客没动,是以汽车为参照物的D.图中的人物都是以地面为参照物来判断运动与否的二、物体的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自主预习】1.判断一个物体的运动,能选择的参照物不止一个,但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物体的运动状态不一定相同,所以物体的运动和静止具有相对性.2.航天飞机在太空与宇宙空间站对接时,两者在空中飞行的速度大小和方向必须相同,此时两物体间彼此处于相对静止状态.【小组讨论】1.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空战中,一名飞行员发现自己的机舱有一只“小虫”在飞,于是一把抓住,一看才发现是一粒正在飞行的子弹!我们知道徒手抓住正在飞行的子弹一般是不可能的,那么这位飞行员为什么能抓住呢?答:这颗子弹飞行的速度大小、方向与飞机(飞行员)飞行的速度大小、方向相同,子弹与飞机(飞行员)保持相对静止,所以飞行员能抓住这颗子弹.2.观察图中的烟和小旗,分析甲、乙两车相对于房子的运动情况:甲车相对于房子的运动情况:向左运动,且运动速度大于风速.乙车相对于房子的运动情况:①可能静止;②可能向右运动;③可能向左运动,但运动速度小于风速.【教师】对第1小题,运动具有速度和方向,围绕子弹和飞机运动的速度和方向进行分析.【跟踪训练】1.12月17日,嫦娥五号返回器携月球样品在预定区域安全着陆,探月工程嫦娥五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在返回器打开降落伞后落地阶段,月球样品是被固定在返回器内的.在这一阶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C )A.以返回器为参照物,月球样品是运动的B.以地面为参照物,月球样品是静止的C.以返回器为参照物,月球样品是静止的D.以地面为参照物,返回器是静止的2.“刻舟求剑”是人人皆知的典故.郑人之所以没有通过“刻舟”而求得剑,是由于他不懂得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物理知识所致.3.空中有甲、乙两架直升机,甲机中的飞行员看到乙机向上运动;乙机中飞行员看到甲机向下运动,同时看到地面向上运动.则相对地面,甲直升机向下运动,乙直升机向下运动,甲直升机运动得快.4.在我国古典小说《镜花缘》中有这样一句话:“去岁一阵大风,把我院一口井忽然吹到篱笆外去.”说这句话的人和相信这句话的人,在刮大风前是以地面为参照物的,在刮大风后又是以篱笆为参照物的.一般人不相信一口井会被大风刮到篱笆外去,因为他们是以地面为参照物的.第3节 运动的快慢1.知道速度的概念.2.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3.认识匀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一、速度的认识 【自主预习】观察下面表格,有四个物体沿平直道路行驶初始位置(m)经过时间(s) 末了位置(m) A.自行车 0 20 100 B.自行车 0 10 100 C.火车 500 30 1250 D.飞机500102500如何比较A 和B 、B 和D 、B 和C 的运动快慢? 【小组讨论】阅读课本第19、20页,认识速度、速度公式及速度单位,完成下列问题:小组讨论一1.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有哪几种方法?时间相同,通过路程越大,运动越快;通过路程相同,时间越短,运动越快;通过路程不同,时间也不同,运动快慢如何比较?答:比较单位时间内物体运动的路程大小.小组讨论二2.在物理学上,我们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来比较物体运动快慢.速度的计算公式是v=st,速度的国际单位是米每秒,符号是m/s,在交通运输上通常用千米每小时做速度单位,符号是km/h.3.单位换算:1 m/s=11000km1 3600h(换算过程)=3.6 km/h.【教师】1.速度的计算公式中符号的意义及单位,速度单位的读法.2.速度的意义可以按照速度定义格式叙述.【跟踪训练】下列四个成语中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最明确的是( B )A.离弦之箭B.一日千里C.姗姗来迟D.风驰电掣二、速度的计算【自主预习】阅读下面数据,完成下面问题:水中游得最快的旗鱼,速度可达到108 km/h,陆地上奔跑得最快的猎豹,1 s可跑40 m;空中飞行得最快的褐海燕,1 min能飞5 km;把它们的速度大小从大到小排列是褐海燕>猎豹>旗鱼.【小组讨论】1.如图所示为某交通标志牌,(1)请你说出这两个数据的含义,甲“80”的含义:此路段允许的最高速度为80 km/h,乙“南京市60 km”的含义:此地距离南京60 km.(2)按这样的速度到南京需要多少小时?解:t=sv =60km80km/h=0.75 h.2.你见过速度表没有?给大家说说你的认识.3.工程上常用爆破的方法开山劈岭,设用一条96 cm长的引火线来点燃炸药,引火线燃烧速度是0.8 cm/s,点燃引火线后,人以5 m/s的速度跑开,他能不能在炸药爆炸前跑到离点火处500 m远的安全地带?(要求用三种方法解)解:方法一:t1=s1v1=96 cm÷0.8cm/s=120 s,t2=s2v2=500 m÷5m/s=100 s,因为t1>t2,所以点火人能跑到安全地带;方法二:t1=s1v1=96 cm÷0.8 cm/s=120 s,s=v2t1=5 m/s×120 s=600 m, 因为s>s2,所以点火人能够跑到安全地带;方法三:t1=s1v1=96 cm÷0.8 cm/s=120 s,v=s2t1=500cm120s=4.17 m/s,因为v<v2,所以点火人能够跑到安全地带.【教师】1.解题过程要规范,弄清题意.2.正确换算单位,熟练掌握公式变形.【跟踪训练】在课外实践活动中,用闪光照相机探究纸锥竖直下落的运动情况,照相机每隔0.2 s曝光一次.小芳所在的兴趣小组拍下的照片如图所示,由此可以判断纸锥下落的速度变化情况是先变大后不变(填“不变”“先变大后不变”或“一直变大”).若测得纸锥在A、B两位置间的实际距离为6.40 cm,则此过程中,纸锥的速度为0.16 m/s.三、匀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自主预习】阅读课本第20、21、22页,完成下列填空:1.物体做机械运动时,按照运动路线的曲直可以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2.在直线运动中,按照速度是否变化,又可分为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3.物体沿着直线且速度不变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4.物体做直线运动时,其速度的大小常常是变化的,即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这种运动叫变速直线运动.在粗略研究时,可以用v=s来描述运动的快慢.t【小组讨论】小组探究一:观察比较下面甲、乙两图中的小汽车在相同的时间内所通过的路程有什么特点?能否由此总结出匀速直线运动的定义?小组探究二:一位同学从家里出发到学校,在前一半路程内速度为v1,后一半路程内速度为v2,求其在全程的平均速度.一位同学从家里出发到学校,在前一半时间内速度为v1,后一半时间内速度为v2,求其在全程的平均速度.【教师】1.匀速直线运动有两个特点:①运动的路线是直线;②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是相同的;2.计算平均速度时,一定要用某段路程除以对应的时间进行计算. 【跟踪训练】某学习小组对一辆平直公路上做直线运动的小车进行观察研究.他们记录了小车在某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并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了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根据图像可知,2~5 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0 m/s.第4节测量平均速度1.学会用刻度尺和秒表正确测量时间、距离,并计算出运动物体的平均速度.2.了解用位移传感器测物体的即时速度,了解超声波测距.一、用刻度尺和秒表测运动物体的平均速度【自主预习】阅读课本第23页,回答下列问题:1.小车从斜面上滑下,做的是什么运动?2.在物理学中,用什么描述变速运动物体的快慢程度?3.如何计算一个做变速运动的物体在时间t内的平均速度?【小组讨论】小组同学讨论以下问题:(1)使用刻度尺时应注意什么?(2)使用秒表前应观察什么?(3)小组同学间如何分工合作,才能使时间的测量比较准确?小组同学完成下述实验:有一斜面长1.6米,用秒表测出小车从斜面顶端滑到底端所用的时间t1;再将金属片装在斜面的中点,如图所示,用秒表测出小车从斜面顶端滑到中点的时间t2;根据测出的时间,在下表填出小车通过斜面全程的平均速度v1、通过上半段的平均速度v2、通过下半段的平均速度v3.平均速度(米/路程(米) 运动时间(秒)秒)s1=1.6 t1= v1=s2=0.8 t2= v2=s3=s1-s2= t3=t1-t2= v3=【教师】1.观察刻度尺的分度值、量程和零刻线,使用时要放对、读对、记对.2.观察秒表的分度值、量程和零刻线.秒表的最小刻度是0.1秒,读数时准确到十分位即可.3.将一小车放于斜面顶端,将金属片置于斜面底端,并开始读秒:“5、4、3、2、1、0”;读到“0”时释放小车,学生启动秒表计时,当听到小车撞击金属片的声音时,学生立即按下停表.这种操作方法使学生分工协作的准确性更高.4.做变速运动的同一物体,在各段路程的平均速度并不相等,平均速度描述的是做变速运动的物体,在s这段路程或在t这段时间内的平均快慢程度.严格地讲离开某段路程或某段时间,平均速度是没有意义的.因此,求解物体通过某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时,一定要用物体通过的这段路程除以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跟踪训练】1.(多选)某小组同学要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他们用一个长方体的小木块将长木板的一端垫起,形成一个斜面,如图所示,他们要测量小车从A滑到C的过程中,小车通过AB、BC、AC段的平均速度,图中方框内的数字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D )A.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保持较大的坡度C.根据图中的信息可知小车从B点到C点所用的时间t BC=1 sD.如果小车过了C点才停止计时,则测得的平均速度v AC会偏小2.如图所示,在“测平均速度”的实验中:(1)斜面的作用是使小车获得运动的动力;(2)金属片的作用是使小车在同一位置停下;(3)下表是重复三次实验获得的数据,请根据这些数据把表格填完整.路程运动时间平均速度1 s1=75 cm t1=2.6 s v1=28.85 cm/s2 s2=75 cm t2=2.5 s v2=30.00 cm/s3 s3=75 cm t3=2.4 s v3=31.25 cm/s二、用位移传感器测物体的即时速度超声波测距【自主预习】阅读课本第24页,完成下列填空:1.位移传感器利用超声波可以测出不同时刻小车与它的距离,这样计算机就可以计算出运动的小车在不同位置的速度;2.计算机屏幕上显示的图像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速度.3.超声波发射器向某一方向发射超声波,在发射的同时开始计时,超声波传播时碰到障碍物会被反射.接收器收到反射波就停止计时,根据计时器记录的时间,仪器自动算出发射点与障碍物之间的距离.4.如果障碍物是运动的物体,超声波测量仪可以根据算出的障碍物移动的距离,再根据两次自动发射超声波的时间,算出物体移动的速度. 【小组讨论】用位移传感器和计算机完成下列实验:(1)测量小车在斜面上运动的速度;(2)测量实验者步行时的速度.【教师】位移传感器与超声波测距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在测量运动物体的速度时,都是依靠计算出一段时间内运动物体移动的距离来算出的.【跟踪训练】如图a所示,在高速公路上用超声测速仪测量车速的示意图,测速仪发出并接收超声波脉冲信号.根据发出和接收到的信号间的时间差,测出被测物体的速度,图b中P1、P2是测速仪发出的超声波信号,n1、n2分别是P1、P2由汽车反射回来的信号,设测速仪匀速扫描,P1、P2之间的时间间隔Δt=1.0 s,超声波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v=340 m/s,若汽车是匀速行驶的,则据图可知,汽车在接收到P1、P2两个信号之间的时间内前进的距离是17 m,汽车的速度是17.9 m/s.。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 复习课件优秀课件PPT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 复习课件优秀课件PPT
D.洒在水里的糖使水变甜

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于参照物来说的。 (1).找出要判断的是哪个物体。 (2).选择参照物。
(3).看物体和参照物之间位置的变化。 一位跳伞运动员从直升飞机上跳下时,看到地面
向他扑来,他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A、地面 B、直升飞机 C、自己 D、
无法判断
●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①相同时间, 比较路程;②相同路程,比较时间。
刻度尺的使用
长度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最常用的工具 是刻度尺,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时做到一
看、二放、三读、四记。 一看:看零刻度线的位置、看刻度尺是否
磨损,看量程和分度值。 二放:刻度尺要放正,有刻度值的一侧要 紧貼被测物体,不要利用已磨损的零刻线。
三读:读数时视线与尺面垂直。 四记:记录时,既要记录准确值,又要记 录估计值,还应注明测量单位。(结果由
●1mm=1000μm 1μm=1000nm
例题
某次列车19:20出发,次日凌 晨6:35到达目的地。历时多
少小时,多少分?
组合单位
1m/s=3.6km/h 1g/cm3=1*103kg/m3
例1 建在公路边的速度标志牌写 着60km/h,它表示经过这一路程 的车速不允许超过这个速度,这 个速度合多少m/s?
数字和单位组成)
刻度尺的使用
如下图是用厚刻尺测量木块的长度, 其中正确的测量图是:( )
刻度尺的使用
如下图所示,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测量一个 圆柱体直径,其中测量方法最佳的是( )
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某同学以刻度不同的直尺测量同一支铅笔 的长度,测量结果如图所示,则哪一次测
量结果的记录是正确的?
误差: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最前面的小车是________.

八年级物理人教版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总结

八年级物理人教版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总结

第一章 机械运动知识点1.长度的测量1. 长度单位及换算常用的长度单位由大到小排列为km 、m 、dm 、cm 、mm 、µm 、nm .记忆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时,有以下方法:按单位的大小顺序记忆:先记住长度单位大小的排列顺序;再记住相邻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如以下图所示);需实行单位换算时,根据上图便可算出所需换算的两单位之间换算关系:如要知道km 与cm之间的换算关系,则可由图得出:3113+1+151km=101010cm=10cm=10cm ⨯⨯;又如要知道nm与dm 之间的换算关系,则可由图得出:3311331181nm=10101010dm=10dm=10dm ---------⨯⨯⨯.知识点2.准确选择、使用刻度尺、理解长度测量长度的工具是刻度尺。

(1)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前,首先要弄清刻度尺的量程、分度值和零刻线的位置。

(2)选择刻度尺时应根据测量的要求来选择。

(例如:要测量一支钢笔的长度,精确到mm ,则可选用分度值是1mm 、量程是150mm 左右的刻度尺;而在体育课上要测量跳远的长度,则可选用分度值是1cm 的皮卷尺。

)(3)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刻度线要紧贴被测物体,被测长度的一端要与刻度尺的零刻线对齐(若零刻线已磨损,则选择刻度尺上另一完好的刻度线),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且正对刻度线读数。

(4)一本书的厚度为8_mm _; 课桌的高度约为80_cm _;一支粉笔的长度约为8_cm _; 一位学生的身高为160_cm __;双人课桌的长度是120_cm __; 圆珠笔芯塑料管的直径是3_mm__;乒乓球的直径约是40_mm__; 教室门的宽度是0.95_m __。

手指的宽度约为1_cm __; 自行车的高度约为1.1_m __。

一根头发丝的直径约为100_μm __。

一元钱硬币的厚度约为2_mm__; 手掌的宽度约为1_dm__; 一个分子的直径是20_nm __;分析:先把长度的几个单位都写出来,然后代入原题的数字,看一下是否符合常理,就能够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运动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 学完长度测量后,小明同学用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的宽度,下列记录的数据中
正确的是()
A . 184毫米 B. 18.4毫米 C. 1.84分米 D. 184.0毫米
2. 中学生的拇指指甲的面积大约是()
A. 1㎜2
B.1cm2
C. 1dm2
D. 1㎡
3. 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v=s/t可知()
A. 速度与路程成正比
B. 路程增大时,速度也增大
C. 速度与时间成反比
D.速度不变,速度与路程、时间无关
4.下表是国家标准鞋码与脚长对照表,表中“光脚长度”的单位是()
鞋的尺码36 37 38 39 40
光脚长度 230 235 240 245 250
A. m
B. cm C . nm D. mm
5. 测量物体长度时造成的误差原因有()
A. 刻度尺的刻度没贴近被测物体
B. 刻度尺放得不正
C. 读数时,视线跟刻度尺不垂直
D. 刻度尺热胀冷缩
6. 旅客乘观光电梯从一楼上升到十楼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相对于电梯乘客是运动的 B.相对于乘客楼房的窗户是向上运动的
C.以电梯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 D.以电梯为参照物,楼房的窗户是静止的
6题图 7题图
7. 如图所示为 A. B两小车向右运动过程的频闪照片.它表示两个小球在相等的时间间隔所在的位置,则
对A、B两小车的运动情况判断正确的是()
A.小车A做变速运动,小车B做匀速运动 B.小车A做匀速运动,小车B做变速运动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