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
宁波大学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
宁波大学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培养方案及教案计划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数学素养,掌握信息科学和计算科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受到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能运用所学知识和熟练的计算机技能解决实际问题,能适应新世纪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能在科技、教育、信息产业和经济部门从事研究、教案、应用开发和管理工作的高级人才。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信息科学和计算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打好数学基础,受到较扎实的计算机训练,初步具备在信息科学与计算科学领域从事科学研究、解决实际问题及设计开发有关软件的能力。
二、培养基本规格与要求1. 具有扎实的数学基础,掌握信息科学、计算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2. 能熟练使用计算机,包括常用语言、工具及一些专用软件,具有基本的算法分析、设计能力和较强的编程能力;3. 了解某个应用领域,能运用所学的理论、方法和技能解决某些科研或生产中的实际课题;4. 对信息科学与计算科学理论、技术及应用的新发展有所了解;5. 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软件开发能力。
三、核心课程1、学位课程:信息科学基础、离散数学、数值计算方法2、主要课程: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读几何、常微分方程、复变函数、概率论、数理统计、数学建模、大学物理、离散数学、数据结构、运筹学、信息科学基础、数值计算方法、以及根据应用方向选择的基本课程。
四、学制与毕业要求1、学制:四年,最长学习年限为六年。
2、毕业最低学分:164学分五、授予学位及要求符合宁波大学学士学位授予有关规定,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六、各类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要求1、各类课程结构的设置说明课程设置采用"平台+模块"的结构体系。
课程按春季、秋季、短学期安排。
本专业课程包括以下几大类:通识教育类<42学分);其中必修32学分,选修10学分;基础知识类课程<33学分):数学分析、高等代数、常微分方程、概率论、复变函数、解读几何、实变函数、大学物理等;信息基础类课程<22学分):信息科学基础、组合数学、计算机网络、高级语言程序设计、离散数学、数值计算方法、数学应用软件、数据结构等;应用技术类课程<28学分):数学建模、现代控制论基础、信息论与编码学、图论及其应用、计算机图形学、现代密码学、计算机辅助几何设计、图形图象处理、数值并行算法等。
大学计算机科学专业教学计划
大学计算机科学专业教学计划一、教学主题计算机科学专业是大学中备受学生关注的热门专业之一。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应用领域的扩大,对计算机科学专业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因此,如何制定一个合理的教学计划,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计算机科学人才,成为了大学计算机科学专业面临的重要问题。
二、活动安排1. 基础课程培养:大学计算机科学教学计划应包含一系列基础课程,如计算机科学导论、数据结构与算法、操作系统等。
通过这些课程的系统学习,学生能够掌握计算机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为学生的专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 专业方向培养:计算机科学是一个广泛而有深度的领域,教学计划中应设置不同的专业方向,如人工智能、网络与信息安全、大数据技术等。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职业发展目标选择相应的专业方向,并在该方向上进行深入学习和研究。
3. 实践项目培养:计算机科学专业的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教学计划中应包含一定比例的实践项目,如软件开发项目、创新项目等。
通过参与实践项目,学生可以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解决中,培养自己的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
三、教材使用计算机科学教学计划中的教材选择至关重要,它直接影响到学生对计算机科学知识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
因此,教学计划中应注重选用具有权威性和适应性的教材,使学生能够全面而深入地掌握所学的知识。
1. 基础教材:基础课程中的教材应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和教学性。
可以选用国内外著名的教材,如《计算机科学导论》、《数据结构与算法》等。
这些教材涵盖了计算机科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结构清晰,内容丰富,可以帮助学生全面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2. 专业教材:专业方向的教学应选用与该方向相关的教材。
这些教材可以是领域内的经典教材,如人工智能方向可以选用《人工智能导论》等;也可以是最新的前沿教材,如网络与信息安全方向可以选用《网络安全技术与实践》等。
这些教材能够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专业领域的最新进展和应用技术,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和创新能力。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教学计划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教学计划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教学计划一、培养目标及规格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重点面向基层的,能从事计算机应用软件、硬件设计开发和应用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在政治思想道德方面,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人民服务,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具有敬业爱岗、艰苦求实、热爱劳动、遵纪守法,团结合作的品质;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在业务知识和能力方面的基本要求是:1.较扎实地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掌握计算机应用软、硬件设计、开发和应用等必须的基本技能。
2.了解本专业范围内科学技术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具有较强的获取知识的能力和一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掌握一门外国语,能够比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英文技术资料。
在身体素质方面,身体健康,能精力充沛地工作。
二、课程设置及教学管理(一)教学计划中设必修课、限选课、选修课和集中实践环节。
(二)必修课由中央电大统一开设,执行统一教学大纲、统一教材、统一考试、统一评分标准。
(三)限选课为专业必修课程,由中央电大统一课程名称,执行统一教学大纲(或教学要求),并推荐教材,尽可能提供教学服务。
本专业限选课不得少于二门。
(四)选修课供地方电大在制定实施性教学计划时选用。
地方电大亦可根据培养目标及当地的需要自开选修课。
自开课程的教材、教学管理及考试工作由地方电大负责。
(五)有实验和作业的课程,办学单位必须按要求组织完成。
凡没做实验或实验不及格者,不能取得该门课程的学分。
中央电大将对实验(含大作业)及平时作业进行必要的抽查,以确保教学质量。
(六)学生可以从"公共选修课程目录"中选修课程,也允许学生跨科类选修课程,但这部分课程的学分不得超过课程总学分的10%。
(七)集中实践环节由地方电大根据中央电大制定的教学大纲(要求)具体组织实施。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方案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一、培养目标与具体要求培养目标:培养面向21世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能系统地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与方法,有良好的组织管理和交流沟通能力,知识面宽,工程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开拓意识,具备良好的国际交流能力,(毕业后)能适应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科学及交叉学科研究、教学、开发和应用的高素质专业人才。
具体要求: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优良的学风、求实创新精神、敬业精神;主要学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从事应用计算机技术的基本训练,以及研究和开发计算机应用系统的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 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2. 掌握计算机应用系统分析与设计的基本方法;3. 具有熟练地进行程序设计和开发计算机应用系统的基本能力;4. 具有创新意识和精神,以及从事计算机研究的能力;5. 了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动态;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独立获取知识和信息的能力。
二、学期与学制学期:每学年分为秋季、春季和夏季三个学期,夏季学期为选择性学期。
学制:标准学制四年,学习期限为3-6年三、毕业学分与授予学位毕业学分:180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四、专业核心课程主要专业核心课程:离散数学、数据结构、编译原理、操作系统原理、数据库系统概论、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组成原理、软件工程等。
五、主要课程简介1、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108学时)见第1页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54学时)见第2页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36学时)见第2页4、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54学时)见第2页5、大学外语(288学时)见第2页6、体育(72学时)见第2页7、文献检索(18学时)见第2页8、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18学时)见第2页9、高等数学Ⅰ(162学时)本课程是一门基础学科,其有关结论以及处理问题的思想、方法对理工类专业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方案(专升本)正式版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计划(专升本)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工程实践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创业能力;具有计算机应用、软件开发和网络管理等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能从事软件研发及应用、软件项目管理、能进行网络组建、网络管理及维护等的高级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要求本专业是一个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方面的宽口径专业。
本专业学生重点学习计算机软件、硬件及网络技术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应用知识。
因此本专业毕业生应具备如下能力:1.具备较好的基本个人素质;2.具备较强的人际协调和团队合作开发能力;3.具有较强的语言(英语和汉语)应用能力和实用文档写作能力;4.具备较扎实的计算机理论基础和较强的计算机逻辑理论思维能力;5.具备在网络环境下进行不同层次、不同行业数据库软件设计的能力;6.掌握软件工程基本概念,项目管理基本知识,具有一般软件项目分析、分解、模型构建能力;7.熟练掌握一门可视化开发工具,对数据库开发技术中涉及到的关键技术有深刻的认识,具备较强的开发及应用能力;8.具备一定的软件企业运作与管理能力;9.掌握网络技术的基本知识,具有较强的组网能力,较强的网络管理及维护能力,能进行网络软件开发,网络安全管理;10.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创业意识,了解本专业领域的新技术应用的前沿和发展动态。
三、主干学科、主要课程和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主干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软件工程主要课程:离散数学、操作系统、数据结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数据库原理及应用、SQL SERVER数据库管理、软件工程、基于.NET的开发技术、基于三层架构系统开发、计算机网络技术、网络交换及路由技术、网络安全与管理、网络工程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1.软件开发方向:小型数据库开发、.net程序开发、产品级软件系统开发、生产实习、毕业设计等。
2.网络数据库方向:小型数据库开发、.net程序开发、网络工程实训、生产实习、毕业设计等。
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培养方案
2023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旳本专业按社会发展需要培养适应计算机学科发展,德、智、体全面发展,基础理论扎实、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旳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毕业生具有较高旳思想素质和强烈旳社会责任感,胸怀强国之志;具有良好旳科学素养,系统地掌握计算机学科旳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与措施,纯熟掌握所学方向旳知识与能力,富有创新精神和开拓进取旳勇气,具有实际工作能力和较强旳适应能力;有较高旳文化素养,有健康旳体魄和良好旳心理素质,能在社会上发挥积极作用。
毕业生合适从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旳理论研究、技术研究和开发应用。
本专业下分软件工程方向和网络工程方向。
软件工程方向旳学生要纯熟掌握多种常用旳软件设计开发工具;获得软件设计、开发和项目管理措施旳良好训练,具有良好旳规范化旳软件工程设计开发素养,具有较强旳计算机软件系统开发和应用能力。
网络工程方向旳学生要熟悉计算机网络旳软、硬件技术,具有扎实旳计算机网络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具有较强旳计算机网络软硬件开发能力。
二、业务培养规定(一)德育和体育方面热爱社会主义,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
具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旳志向和责任感;热爱科学事业;具有求实、合作和勇于创新旳科学精神;具有良好旳思想品德和心理素质,遵纪遵法,重视职业道德修养;具有诚信意识和团体精神;具有健康旳身体和心理,到达国家规定旳大学生体育合格原则。
(二)业务方面1、受到良好旳科学思想、科学试验旳基本训练和文化教育,掌握科学思维措施和工程设计措施。
具有一定旳文化修养,具有良好语言体现、交流、沟通能力和现代意识。
2、掌握计算机系统与软件旳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理解学科旳知识构造、基本形态、经典技术、关键概念和基本流程;并初步理解学科发展现实状况和未来旳发展趋势。
3、软件工程方向旳学生要纯熟掌握多种常用旳软件设计开发工具;获得软件设计、开发和项目管理措施旳良好训练,良好旳规范化旳软件工程设计开发素养,具有较强旳计算机系统和软件系统开发及应用旳能力。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培养方案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培养方案一、学制四年二、授予学位工学学士三、专业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社会公德,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初步具有独立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及开拓创新的精神。
掌握与信息技术相关的自然科学和数学知识,并具有将这些知识应用于信息系统的构建及应用的潜力;熟悉计算机学科的基本理论和信息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熟悉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的应用知识,具有对信息技术的效用和发展趋势有一定的理解和评估能力;有一定的组织管理和交流沟通能力,能适应技术进步和社会需求变化的计算机专业高级人才。
四、人才基本规格1. 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责任心和社会责任感;具有法律意识,自觉遵纪守法;热爱本专业、注重职业道德修养;具有诚信意识和团队精神。
2. 主要学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掌握科学思维方法和科学研究方法;具备求实创新意识和严谨的科学素养;具有一定的工程意识和效益意识。
初步具备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从事科学研究、软件研发的能力。
具有一定的文学艺术修养、人际沟通能力和现代意识。
3. 具有较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了解体育运动的基本知识,通过《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
五、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1. 知识结构要求工具性知识:外语、文献检索、科技写作等。
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文学、哲学、政治学、社会学、法学、心理学、思想道德、职业道德、艺术等。
自然科学知识:数学、物理学等。
专业技术基础知识:数字电子技术、离散数学、程序设计基础等。
专业知识:数据结构、算法设计与分析、计算机组成基础、计算机体系结构、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原理、计算机网络、计算机图形学、编译原理、软件工程、人工智能等。
经济管理知识:经济学、管理学等。
2. 能力结构要求获取知识的能力:自学能力、信息获取与表达能力等。
应用知识能力:系统级的认知能力和理论与实践能力,掌握自底向上和自顶向下的问题分析方法,既能把握系统各层次的细节,又能认识系统总体;既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又能利用理论指导实践。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先进计算)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先进计算)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先进计算)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当今的信息时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先进计算)专业人才的培养方案变得日益重要。
这个领域无疑是一个充满无限可能性、快速发展的领域。
人才培养方案不仅需要关注基础知识的传授,更需要注重学生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培养。
接下来,我将深入探讨这一主题,探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先进计算)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深度和广度。
1. 前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先进计算)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指根据行业需求和技术发展趋势,系统设计和实施相关课程和实践环节,旨在培养具备扎实的计算机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和全面发展的个性品质,具备创新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国际竞争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2. 基础知识的传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先进计算)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需要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
这包括计算机原理、数据结构、算法、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等基础课程的教学。
通过扎实的基础课程学习,学生可以建立起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整体认识和理解,为后续的学习和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3. 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除了基础知识的传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先进计算)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还需要注重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课程设置上,可以增加一些创新课程,如计算机科学前沿技术、人工智能应用等,鼓励学生思考和探索新的领域。
实践环节的设置也至关重要,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实习和参赛等活动,让他们在实际中学以致用,提升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国际化竞争力的培养在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先进计算)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国际竞争力。
可以通过增加国际课程、引进外国名师、组织海外交流等方式,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提升他们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5. 个人观点和总结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先进计算)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应该以全面、深化和创新为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国际化竞争力,培养学生成为具备全面发展个性品质和国际竞争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方案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方案
摘要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是一门重要的科学技术学科,它贯穿于社会信
息的重要支撑,其发展在不断走向深入中。
针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
特殊性,本文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为背景,论述了加强师资和就业培养,针对性地改进教学方法,构建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突出的科研研究,以及提高学生就业能力等方面,构建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培养方案。
文章最后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师资培养;就业培养;教学方法;科研
研究
Abstract
一、师资培养
1、招聘和培养高水平师资力量。
积极引进具有深厚学术造诣的、具
有良好专业素养的优秀师资力量,既让师资团队素质更优,也能满足企业
实习和毕业实践的需求。
2、定期举办专业讲座,邀请行业大咖或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来校开讲,为本专业的师资培养提供了更加全面的视野,也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专业师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机会。
3、强化继续教育,不断更新教师学术视野,增强教师专业能力和教
学水平。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课程设置培养计划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课程设置培养计划一、前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课程设置培养计划旨在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生提供全面、系统的学习内容,以适应现代计算机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
本培养计划旨在培养学生掌握计算机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将来的科研、开发、教学等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设置1. 公共基础课程:大学英语、大学语文、体育等。
2. 专业基础课程: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数据结构与算法、计算机网络等。
3. 核心课程:程序设计基础(C/C++)、数据库原理与SQL语言、软件工程、数字图像处理、人工智能基础、机器学习等。
4. 选修课程:Web开发技术、算法设计与分析、移动计算与物联网、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等。
三、培养目标本培养计划旨在培养具备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才,能够从事计算机软件、硬件、网络等领域的研究、开发、教学和管理等工作。
学生应掌握计算机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具备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创新意识和国际化视野。
四、教学方法与考核方式1. 教学方法:采用理论讲授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鼓励学生参加科研活动、实践项目和学术交流,提高综合素质。
2. 考核方式:课程考核包括平时作业、实验报告、期末考试等多种形式。
期末考试采用闭卷笔试方式,注重考查学生对于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
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学术活动和竞赛,以展示自己的能力和水平。
五、实践教学环节1. 实验课程:安排实验课时,让学生动手实践操作,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2. 实践项目:鼓励学生参加各类科技竞赛和创新创业项目,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 企业实习:安排学生到相关企业进行实习,了解企业的实际需求和运作方式,增强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实践经验。
六、师资力量与教学资源1. 师资力量:本专业拥有一支教学经验丰富、科研能力强的教师队伍,具备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掌握数学与自然科学基础知识以及计算机、网络与信息系统相关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良好的综合素质、团队协作能力、可持续的发展能力和一定的国际视野,能胜任计算机科学研究、计算机系统设计、开发与应用等工作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具体而言,本专业学生培养工作所应达到的目标(毕业后5年左右预期)包括:(1)具备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和工程职业道德,了解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相关的职业和行业的信息化需求;(2)具有运用数学、自然科学以及经济、管理知识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精通计算机软、硬件及系统的研究、设计、开发及综合应用,成为项目开发核心骨干;(3)具有创新能力,能够在综合考虑经济、环境、法律等因素的情况下进行计算机系统的设计与开发;(4)具有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具备一定的组织能力,并在团队中发挥作用;(5)具有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能力并具有终生学习的能力,能进行跨文化的交流与合作。
二、毕业要求本专业主要学习计算机软、硬件的基础理论、计算机工程技术及综合应用方法,对毕业生提出以下12项毕业要求:1、工程知识: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计算机相关的复杂工程问题。
2、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计算机相关的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设计针对计算机相关的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系统、单元(部件)或工艺流程,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4、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计算机相关的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5、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计算机相关的复杂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复杂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才兼备、爱岗敬业,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具备计算机有关应用技术、网络技术与信息技术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在现代IT行业从事计算机软件和硬件设计、测试、维护以及信息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二、培养规格要求(一)知识结构1、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主要包括: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物理学等;2、掌握本专业领域所需的技术理论基础知识,主要包括:离散数学、数据结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操作系统原理、计算机网络原理、数据库系统概论、计算机组成原理等方面的基础知识;3、具有本专业领域内某个专业方向必要的专业知识并了解其前沿技术及发展趋势。
(二)能力结构1、具有良好的英语水平;2、具有计算机基本操作和初步编程能力;3、具有一般的软件设计与开发能力;4、具有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开发综合应用方面的知识与技能;5、具有硬件设计基本能力;6、具有一定的信息管理能力和数据库设计能力。
(三)素质结构1、品德素质:热爱祖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具有良好的辨别是非、善恶、美丑等能力。
2、身心素质:具有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具有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环境适应与生存能力;有较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具有健康的身体,良好的体魄。
3、人文素质:具有正确运用本国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具有初步的文学、艺术鉴赏力;具有较好的社会科学基础。
4、专业素质:具有一定的程序开发、调试能力以及硬件开发、维护能力;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组织能力和创新意识;有较强的竞争意识和自我发展能力。
三、主干学科主干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四、专业主要课程本专业主要课程:高等数学、离散数学、数据结构、数字逻辑、计算机组成原理、微机原理与接口、数据库系统概论、操作系统原理、计算机网络原理等。
五、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本专业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计算应用技术基础实训、金工实习、电子电工实习、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汇编语言课程设计、数据库系统课程设计、软件综合课程设计、选修方向课程设计、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方案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方案(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一、专业代码及专业名称专业代码:080901专业名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二、培养目标及规格(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系统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与方法,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能从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及其相关领域的教学、科研、开发和应用的专业技术人才。
(二)培养规格1.德育方面热爱祖国,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有爱心和社会责任感;具有全局观念、法治观念和吃苦精神、奉献精神、团队精神,具有良好的意志品质。
2.智育方面系统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从事计算机研究与应用的基本训练,具有研究和开发计算机应用系统的能力;掌握计算机应用系统的分析和设计的基本方法;了解与计算机有关的法规;了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动态;具有从事计算机教学与教学研究的能力;掌握一门外国语;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获取知识和信息的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具有本专业领域的基础知识及基本软硬件操作技术和软件开发能力;(2)具有本专业必需的文献检索能力和外语应用能力;(3)具有本专业领域内某个专业方向所必需的专业知识,了解学科前沿及发展趋势;(4)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创新意识和较高的综合素质;(5)具有良好的教师职业素养,具有从事计算机教学及教学研究的能力,熟悉教育法规,能够初步运用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具有善于与人合作共事的能力。
3.体育、美育及其他方面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掌握体育运动的基础知识和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方法,具有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生活习惯,具有健康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具备一定的艺术审美修养。
新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新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习目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应培养具有良好的行业资质和素质的高级人才,具有较强的科学素养和系统的计算机专业知识,能够在科学研究和工程实
践中的应用计算机科学技术的能力。
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计划
1.基础课程:该专业学生应学习基础的理论课程,包括程序设计语言、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原理、操作系统、计算机系统结构、软件
工程、计算机图形学等。
2.实践课程:学生需要学习现实世界中的应用计算机技术的实践,比
如软件开发、数据挖掘、云计算、信息安全等。
3.专业实习:学生需要参加专业实习,在实践中进一步加强自身的专
业技能,培养专业素质,为未来的就业做准备。
4.综合课程:学生应学习综合课程,包括管理学、经济学、法律知识等,使学生具备复杂社会环境下应用计算机技术的能力。
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施方案
1.教学方式:讲授教学、研讨讨论、实验辅导、教学设计,要求计算
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能把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有机结合,更好地达到培养目标。
2.实施计划: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计划应。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培养方案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培养方案引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是一个快速发展的领域,逐渐渗透到社会的各个方面。
为培养具有扎实的计算机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才,制定一套科学的培养方案至关重要。
本文将提出一个全面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培养方案,以确保学生能够在毕业后胜任各种计算机相关的职业。
一、培养目标1.提供扎实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理论基础,包括计算机科学原理、数据结构、算法和计算机网络等。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提供广泛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实践经验,包括软件开发、系统设计和项目管理等。
4.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跨学科的综合素养。
二、培养方案1.基础课程在前两年的学习中,学生应完成一系列基础课程,包括计算机科学导论、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等。
这些基础课程将提供学生所需的核心知识,并为后续的专业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2.专业课程在基础课程的基础上,学生将进一步学习专业课程,包括算法与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系统等。
这些课程将进一步扩展学生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知识,并为学生提供更深入的理论和实践经验。
3.实践经验除了理论课程,学生还需要完成一些实践项目,以获得实际操作和解决问题的经验。
这些实践项目可以是独立开发一个软件应用,也可以是参与一个团队项目。
通过这些项目,学生将学习如何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并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和项目管理能力。
4.实习或实训学生在大学期间还应参与实习或实训项目,在实际工作环境中应用他们所学的知识。
这将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工作的实际情况,并为他们毕业后找到理想的工作做准备。
5.综合素养培养作为一个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才,除了专业知识外,学生还应具备跨学科的综合素养。
因此,学生还应学习一些跨学科的选修课程,如创新与创业、经济学基础等,以培养他们的广泛知识和综合素养。
6.毕业设计学生在大四的最后一学期要完成毕业设计,为期约一学期。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一、理论及实践素养
1、理论基础素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教育的基础理论、科学思维方法以及计算机前沿技术、安全技术、网络技术、软件工程技术、计算机硬件技术、并行及分布式计算技术、程序设计语言、数据结构与算法分析、计算机系统原理等方面的知识。
2、实践能力的培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教育要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的计算机理论和实践能力,需要学习的内容有有关数据库的操作、实验室管理技能、网络系统支持技术、计算机软硬件维护维修技术、网络安全管理技术、软件工程应用技术、程序设计及软件开发等,以及掌握与计算机相关的多媒体技术、信息系统安全技术、人工智能、网络空间法、量子计算机、软件定义网络、智能系统、物联网、大数据与机器学习、以及云计算等新兴技术。
二、思想道德素养
1、思想道德培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教育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理想信念,严格要求学生的应义其责,加强形势政策、社会文化以及计算机科学和技术有关法律法规的学习,以及注重学生思想道德责任的培养,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宁波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包括计算机硬件、软件与应用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能在科研部门、教育单位、企业、事业、技术和行政管理部门等单位从事计算机教学、科学研究和应用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高级专业科学技术人才。
二、培养基本规格与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计算机硬、软件的基础理论、计算机工程技术及综合应用方法。
毕业学生通过在校学习应获得以下知识能力:
1. 掌握现代计算机系统的组织与体系结构,具有对其的操作技能及基本的逻辑设计能力。
2. 掌握计算机硬、软件开发和综合应用的知识和能力。
3. 系统地接受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训练,具有计算机工程与软件工程、信息技术等应用系统的基本设计和开发能力。
4. 具有计算机科学新理论及新技术方面的研究开发的初步能力。
5. 了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以及计算机产业发展状况。
6. 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技术设计,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三、核心课程
1.学位课程
计算机组成原理与结构、数据结构与算法、操作系统
2.主要课程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离散数学、数字逻辑、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结构、汇编语言与微机接口、操作系统、计算机科学方向系列课程、计算机工程方向、软件工程方向系列课程、信息技术方向系列课程。
四、学制与毕业要求
1. 学制:四年
2. 毕业最低学分
毕业最低学分164学分,其中必修(含通识教育平台、学科大类教育平台、专业教育平台、专业方向模块)学分为109。
学生从计算机科学方向、计算机工程方向、软件工程方向、信息技术方向四个模块方向中选一个方向主修。
每个毕业生要修满55学分的选修学分(其中必须取得短2、短3学期各3学分),包括通识教育平台选修课程10学分、跨学科大类教育平台课程6学分、专业教育平台选修课程10.5学分、专业方向模块选修课程16.5学分、创新创业4学分、任意选修课程8学分。
五、授予学位及要求
工学学士学位。
学生必须满足宁波大学学士学位授予的相关条例。
六、各类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要求
1.各类课程结构的设置说明
课程设置采用“平台+模块”的结构体系。
课程按春季、秋季、短学期安排。
本专业课程包括以下几大类:
通识教育类(42学分);
基础类(30学分):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统计、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大学化学、大学物理、工程技术导论、工程图学基础等;
电子技术类(10学分):电路原理、数字逻辑等;
计算机专业基础类(32学分):离散数学、数据结构与算法、计算机组成原理与结构、编译原理、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软件工程、计算机网络、算法设计与分析、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操作系统等;
计算机专业应用类(30学分):计算机控制、计算机图形学、人工智能、多媒体技术、信息检索技术、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人机交互设计、软件测试技术、游戏制作、电子商务技术、Web系统与技术、信息保障与安全、实时系统软件设计、软件过程管理、计算机安全、数字图像处理、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系统管理与维护、嵌入式系统等。
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20学分):见八(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课程设置一览)。
2.学分分配汇总表
3.实践性教学学分分配一览
七、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设置总表
教育平台
10
7J01X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Object-oriented Programming
3
6
8
3
4
1
7
1
7
3 10
2J01D
离散数学Discrete Mathematics
4
.5
7
6
7
6
3 102J0
7A
◆★数据结构与算法
Data Structures and Algorithms
3
.5
5
9
4
102J0
7X
数据结构与算法实验
Experiments of Data Structures
and Algorithms
1
3
4
1
7
1
7
4
101G
03X
数字逻辑Digital Logic Circuit
3.
5
6
8
5
1
1
7
3 102J0
2E
★计算机组成原理与结构Computer
Organization and Architecture
4
7
6
5
9
1
7
4
10
2J05X
★操作系统Operating Systems4
8
5
5
1
1
7
1
7
5
选
修
10
2J02S
计算机组成与结构课程设计
Course Design of Computer
Organization and Architecture
1
1
周
1
周
短
2
必须
修读10.5
学分,其中
包括短学
期3学分10
2J08S
程序综合实验
Programming Experiments
2
2
周
2
周
短
2 10
7J32X
程序设计实践
Programming Pragmatics
.5
1
7
1
7
3 101G
08X
数值计算与MATLAB语言
Numerical Computations and MATLAB
Program
3
.0
5
9
4
2
1
7
4
计算
机科学10
1G01K
电路原理(一)Principles of
Electrical Circuits(1)
3
5
9
4
2
1
7
4
计算
机工程10
2J03X
汇编语言与微机接口Assembly
Language and Microcomputer
Interface
4
8
5
5
1
1
7
1
7
5全选
10
7J03X
◆JAVA语言与INTERNET程序设计
Programming in JAVA
3
6
8
3
4
1
7
1
7
4
信息
技术
软件
工程
七、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设置总表(续表二)
七、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设置总表(续表三)
八、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课程设置一览
九、辅修课程、辅修专业、双专业、双学位培养计划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辅修课程设置一览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辅修专业课程设置一览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双专业课程设置一览
双学位课程设置:双专业课程+毕业设计(论文),共54学分。
学位课程成绩要求在75分以上。
十、有关说明:
1、课程中所标示的自主学分均为实验17学时,学分数为0.5学分。
2、标注★的是学位课,标注◆的为双语课程。
3、有关毕业设计的说明:
第六学期短学期开始进行选题、文献翻译等工作,第七学期开始进入毕业设计工作,实行“一次设计、两次答辩”,学生可在指导教师同意的基础上,自主选择在第八学期初,或第八学期15周进行答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