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特性
2-3交通特性分析

vs 1
1
n
1
n i1 vi
vs
1 n
l
n
i 1
ti
l —行驶路段的长度 ti —第i辆车行驶 l 距离所用的时间
2
3.时间平均车速与空间平均车速的关系
由时间平均车速推算空间平均车速
vs
vt
t2
vt
t ——时间平均车速观测值的均方差
t
(vi vt )2 n
由空间平均车速推算时间平均车速
1.驾驶员对车速的影响 2.车辆对车速的影响 3.道路对车速的影响
(1)街道类型及等级 (2)平面线型 (3)纵断面 (4)车道数及车道位置 (5)视距 (6)侧向净空 (7)路面
4.交通条件对车速的影响 (1)交通量 (2)交通组成 (3)超车条件 (4)交通管理 (5)交通环境
13
第二章 交通流特性
几个特征量 自由流速度 (Free-flow Speed)vf 阻塞密度 (Jam Density) Kj 临界密度 (Critical Density)Km 临界速度 (Critical Speed)vm 最大流量Qm 0流量
二、速度-密度关系
1、格林希尔茨(Greenshields)模型—线性模型 在通常的交通流密度条件下
图 2-15 京哈路速度分布概率曲线
10
高速公路交通流分布特性
三、行车速度的统计分布特性
表征车速统计分布特性的特征车速*常用: 1.中位车速
也称50%位车速,是指在该路段上在该速度以下行驶的车辆数与在该速度 以上行驶的车辆数相等。在正态分布的情况下,50%位车速等于平均车速。 2.85%位车速
在该路段行驶的所有车辆中,有85%的车辆行驶速度在此速度以下,只有 15%的车辆行驶速度高于此值,交通管理部门常以此速度作为某些路段的限制 车速。 3.15%位车速与速率波动幅度
车辆交通特性总结汇报稿

车辆交通特性总结汇报稿车辆交通特性总结车辆交通作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
在道路上行驶的车辆有着独特的特性,对于实现高效、安全的交通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车辆交通特性进行总结,希望能够为大家对车辆交通有更深入的了解。
首先,车辆交通特性之一是速度特性。
车辆的速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道路状况、限速规定、车辆技术等。
不同类型的车辆具有不同的最高速度限制,而驾驶员也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速度过快容易引发交通事故,速度过慢则会造成交通拥堵。
因此,合理控制车辆的速度是确保交通畅通和安全的重要措施。
其次,车辆交通特性之二是密度特性。
密度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道路某一断面的车辆数量。
车辆密度高时,道路容易发生交通拥堵,影响交通效率;而密度低时,道路利用率较低,会造成资源浪费。
因此,在交通管理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车辆流量调控和道路规划,以保证交通的高效运行。
第三,车辆交通特性之三是车辆流量特性。
车辆流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道路的车辆数量。
车辆流量的大小直接影响着道路的通行能力。
在高峰时段,车辆流量通常较大,交通拥堵现象普遍存在;而在低峰时段,车辆流量较小,道路畅通。
因此,合理调控车辆流量,制定相应的交通措施是提高道路通行能力的关键。
同时,车辆交通还有其它一些特性,如车辆的尺寸特性、车辆组织特性和车辆行驶行为特性等。
尺寸特性包括车辆的长度、宽度和高度等参数,不同尺寸的车辆对道路空间的占用有所差异。
车辆组织特性主要指车辆的组织形式,包括单行道、双行道和环形道等。
车辆行驶行为特性则指车辆在道路上行驶时的动态变化,包括起步、加速、减速和停车等行为。
综上所述,车辆交通特性对于保障交通的高效运行和安全至关重要。
通过合理控制车辆速度、调控车辆密度、控制车辆流量以及理解车辆的尺寸特性、组织特性和行驶行为特性等,可以有效改善交通状况,提高道路通行能力,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率。
因此,我们应当充分了解和掌握车辆交通特性,以便更好地规划和管理交通系统,从而为人们提供更为便捷、安全的交通出行环境。
交通特性

• 表示: 日变图 日变化系数K周日
3.时变化
• 定义:一天24小时中,每个小时的交通量的不断 变化。
• 表示: 时变图 以某一小时或某一时段交通量占全日交通量之
比表示交通量的时变规律。
时变化
时变化
• 高峰小时交通量
在城市道路上,交通量时变图一般呈马鞍形,上 下午各有一个高峰,在交通量呈现高峰的那个小 时,称为高峰小时,高峰小时内的交通量称为高 峰小时交通量。 高峰小时交通量占全天交通量之比称为高峰小时 流量比(以%表示) 。
三、行人交通特性
1. 行人交通流特性
2.行人交通特征及相关因素
行人交通特征表现在行人的速度、对个人 空间的要求、步行时的注意力等方面。 这些与行人的年龄、性别、教养、心境、 体质及出行目的等因素有关,也与行人所 处的区域、周围的环境、街景、交通状况 等有关
行人交通的解决方法
四、车辆交通特性
地区特征。沿海和内地、城市和乡村、工业区与 生活区、市中心区与郊区等不同地域,交通量特 性也都不同。
时间特征。节日与平日、周末与周日、白天与夜 晚、高峰与平峰,交通量变化也是很大的。
二.交通量的时间分布
• 1.月变化 定义:一年内各月交通量的变化称为月变化 表示: 月变图 月变化系数K月
2.周变化
交通特性
目录
1.交通三要素特性 2.交通量特性 3.行车速度特性 4.交通密度特性
2.1交通三要素特性
2.1人−车−路基本特性
一.人的交通特性
道路交通系统中的人包括
驾驶员,乘客和行人。人是交
人
通系统中的主要部分,贯穿交
通工程学的各个方面。
道路交通三要素特性

街景
交通 状况 生活 的 区域
行人速度 成年人正常的步行速度为 1.0~1.3m/s之间,儿童的步 行速度随机性较大,老年 人较慢 男性比女生快
工作、事务性出行,步行 速度较快,生活性出行较 慢
心情闲遐时速度正常,心 情紧张、烦恼时速度较快
街景丰富时速度放慢,单 调时速度加快
个人空间
成年人步行时个人空间为 0.9~2.5m2/ 人 , 儿 童 个 人 空 间 要 求 比较小,老年人则要求比较大
制动距离:
S V 2 u2
254( )
另外,车辆制动性能的好坏,还表现在制动效能的稳定性和方向稳定性上。
4、通过性
(1)轮廓通过性 相应指标:最小离地间距、接近角和离去角、纵向通过性、横向通过性、最大横坡。
(2)支撑通过性
汽车行驶的附着条件: Pt G
车轮接地比压(车轮对地面的单位压力)
5、机动性
受教育程度高的人一般对空间 要求高,也比较注意文明走路 和交通安全
心情闲遐时注意力容易分散, 紧张时比较集中
街景丰富时注意力分散,单调 时集中
拥挤时,速度放慢
拥挤时,个人空间变小
拥挤时,注意力集中
城市人生活节奏快,步行 速度高;乡村人生活节奏 慢,步行速度慢
城里人步行时注意力比较集中, 乡村人比较分散
一、机动车特性
1、车辆的主要技术参数
(1)尺寸参数:外轮廓、轴距、前悬、后悬
(2)质量参数:整车整备质量、载客量(装载质量)、自身质量利用系 数、轴荷分配。
(3)性能参数:动力性、制动性、燃油经济性、最小转弯半径、操纵稳 定性、舒适性等
2、动力性能
汽车行驶方程: P t Pf P iPjPw
令: DP tP w(fi)aa
交通工程学-第2章-交通特性

1第二章交通特性2第二章交通特性■内容介绍一、主要内容2.1 人-车-路基本特性2.2 交通量特性2.3 行车速度特性2.4 交通密度特性二、基本要求1.熟悉交通系统三个基本要素的交通特性2.掌握交通流三参数的基本概念、基本特性三、重点与难点1.驾驶员的交通特性2.交通流三参数的基本概念与特性32.4 交通密度特性2.3 行车速度特性2.2 交通量特性2.1 人-车-路基本特性本章主要内容第二章交通特性42.1 人-车-路基本特性环境小汽车、大客车、公共汽车、卡车、摩托车、人力车(自行车、三轮车)出行者、规划设计和管理者等5一、人的交通特性对人的交通特性的研究是以交通心理学为理论基础,研究驾驶员及行人在交通环境中的心理、生理和行为特征。
2.1 人-车-路基本特性(一)驾驶员(Drivers)的交通特性1.驾驶员的职责和要求社会责任感、职业道德、身体素质、心理素养、驾驶技术。
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安全意识、遵纪守法良好的职业道德——爱岗敬业、踏实工作良好的身体素质——体质、视力、判断力良好的心理素质——心平气和、文明礼貌熟练的驾驶技术——得心应手62.1 人-车-路基本特性•2004年5月31日起,国家《车辆驾驶人员血液、呼气酒精含量阈值与检验》(GB19522-2004)标准正式出台。
•新标准对车辆驾驶人员血液酒精含量临界值作了调整,饮酒驾车由原来的≥30mg/100ml 调整为≥20mg/100ml ,醉酒驾车由原来的100mg/100ml 调整为≥80mg/100ml ,新国家标准的出台无疑加大了处罚的力度。
•据专家估算:20mg/100ml 大致相当于一杯啤酒;80mg/100ml 则相当于3两低度白酒或者两瓶啤酒;而100mg/100ml 就大致相当于半斤低度白酒或者3瓶啤酒。
72.1 人-车-路基本特性2.驾驶员的反应操作过程感官(接受外界信息)→感觉(大脑)→知觉(判断)→操作。
82.1 人-车-路基本特性3.驾驶员的生理、心理特性(1)视觉特性(Visual Acuity)根据统计分析,各种感觉器官给驾驶员提供交通信息数的比例是:视觉是驾驶员信息输入最重要的感觉器官。
第二章 交通特性分析

一般来说动视力比静视力低10%~20%, 特殊情况下比静视力低30%~40%。例如,以 60km/h的速度行驶的车辆,驾驶员可看清前 方240m处的交通标志;可是当车速提高到 80km/h时,则连160m处的交通标志都看不清 楚。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静视力好是动视力 好的前提,但是静视力好的人不一定就会 有好的动视力。
自动传感器
自动控制器
显示
驾驶员能力、态度、经验、暂时损伤
道路 行人 自行车 其它车
驾驶员 感觉系 统
驾驶员感 知、注意 能力
驾驶员决 策、反应 选择
驾驶员反 应能力
车辆状态 控制
图1 驾驶员功能反馈图
3、驾驶员的生理、心理特性
驾驶员视觉特性
驾驶员反应特性
驾驶员心理特点和个性特点
• 1)视觉特性 眼睛是驾驶员在行车过程中最重要的生 理器官。因此,驾驶员的视觉机能直接影响 到信息获取,行车安全。
二、乘客交通特性
• 1.乘客的交通需求心理
• 2.乘车反应
• 3.社会影响
• 1.乘客的交通需求心理
•
人们总是抱着某种目的(如上班、上学、购物、 公务、社交、娱乐等)才去乘车的,为乘车而乘车的 旅客几乎是没有的。乘车过程本身意味着时间、体 力、金钱的消耗。因此,人们在乘车过程中总是希望 省时、省钱、省力,同时希望安全、方便、舒适。道 路设计、车辆制造、汽车驾驶、交通管理等都应考 虑到乘客的这些交通心理要求。
本部分从以下两个部分讲解:
•
• 1.行人交通流特性 • 2.行人交通特征及相关因素
• 1.行人交通流特性
• 相对于汽车交通来说,对行人交通特征的研究是很少的。不 过前人已经做了不少工作。
交通特性-PPT课件精选全文

✓ 选择30HV为设计小时交通量的理由 : 30HV较稳定,且30HV/AADT稳定 在0.11—0.15之间;交通量超过30HV的数量为29个,所占比例仅为0.33%, 很小;若选择向左移动,交通量急剧增大,道路建设的规模加大,但交通 拥挤的时间却减少不多;若选择向右移动,那么交通量减少不多,即道路 建设的规模减少不多,但交通拥挤的时间却大大增加了。
❖运行速度:运行速度是指车辆行驶某一路程与全部运行时间(包括行驶时间, 装卸货、上下客等有效时间)之比。
❖临界速度:又称作是最佳速度,是指道路的理论通行能力达到最大时的车速。 ❖设计速度:设计速度是指气候正常,交通密度小的情况下,具有中等驾驶水平 的驾驶员所能维持的最高安全速度 。
§2.5 行车速度特性
§2.1 人的交通特性
道路交通系统中的人包括行人、乘客和驾驶员,其中最主要的是驾驶员。
驾驶员的交通特性 ❖驾驶员的职责和要求 ❖驾驶员的反应操作过程 ❖驾驶员视觉特性 ➢视力 ➢视野 ➢色彩感觉 ❖驾驶员反应特性 (简单反应、复杂反应) ❖驾驶员的个体特性(年龄、性别、气质差异) ❖驾驶员的疲劳特性
➢心境
➢街景
§2.2 车辆的交通特性
不同的车辆占用的道路空间不同,不同的车辆对道路上其它车辆的 影响也不一样。
❖车辆的外观尺寸(标准车为小客车) ❖汽车的动力性能
➢最高速度:在良好的水平路段上,汽车所能达到的最高行驶速度 ➢加速时间:原地起步加速时间、超车加速时间 ➢最大爬坡能力:用最大爬坡度来表示
§2.1 人的交通特性
乘客的交通特性
❖乘客的交通需求心理
❖乘客的秘密心理空间
《人车路交通特性》课件

# 人车路交通特性 可以通过研究人、车和路的交互作用来理解交通系统的特性和运行规律,进 而为城市交通发展提供科学的指导和决策。
概述
1
人车路交通特性的定义
人车路交通特性指的是人、车和路之间相互作用和影响的交通行为和运行规律。
2
影响人车路交通特性的因素
人、车和路的交通特性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人口密度、道路状况、交通设施、交通 控制等。
不同的调控措施对交通特性产生不同的影 响,需要综合考虑效果和成本。
结束语
人车路交通特性的重要性
理解人车路交通特性对于城市交通发展具有重要 的指导意义和决策价值。
对未来城市交通发展的启示
在解决人车路交通特性中的矛盾和挑战中,需要 思考可持续、智能和绿色的交通发展模式。
路的交通特性
道路类型对交通特性的影响
城市道路的交通特性受到道路等级、车道宽度和道路标线等因素的影响。
交通设施对交通特性的影响
交通设施如红绿灯、斑马线和非机动车道等直接影响交通流量和交通事故发生率。
道路通行能力
道路通行能力是指道路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容纳的车辆数量,影响交通的畅通程度。
人车路交通特性的矛盾和协调关系
3
人车路交通特性的互动关系
人、车和路之间存在相互适应、相互制约的关系,这种关系决定了交通系统的运行效 率和效果。
人的交通特性
步行特性
步行是最基本的出行方式, 受到人口密度、道路条件 和行人设施的影响。
骑行特性
骑行可以提高出行效率和 环境友好程度,但受到车 辆类型和道路条件的限制。
公共交通特性
公共交通的特性包括车辆 运行频率、票价、舒适度 等,它是城市交通系统的 重要组成部分。
2 交通工程 第二讲 交通特性 [兼容模式]
![2 交通工程 第二讲 交通特性 [兼容模式]](https://img.taocdn.com/s3/m/76c3fbcc0508763231121273.png)
交通工程学Traffic Traffic Engineering Engineering同济大学博士交通工程系上海市曹安公路4800号Tel: (021) 6958-4674-801Fax: (021) 6598-9475E-mail: mawanjing@TONGJI UNIVERSITY •交通运输工程学院•智能交通系统(ITS)研究中心上海2010年3月11日交通隐含于社会、经济、文化之中;交通恶化不象没有空气水环境恶化等令人交通恶化不象没有空气、水,环境恶化等令人关注;交通问题简单——谁都可以说;交通问题复交通问题城市问题社会问题还是经济问题杂——谁都可以说TONGJI UNIVERSITY 2010-3-15Tongji University Page 2交通问题?城市问题?社会问题?还是经济问题?第二章第章交通特性Traffic CharacteristicsTraffic Characteristics1.为什么要研究交通特性?2.一般包括哪些特性?3.这些特性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TONGJI UNIVERSITY交通特性分析是交通工程学的一个基本部分,是进行合理的、科学的交通规划、设计、运营、管理的前提和基础。
@各要素的自身特性;@各要素间相关特性。
TONGJI UNIVERSITY内容提要交通系统各要素特性及要素之间相关特性2.1 三要素(人、车、路)基本特性•21三要素(人车路)基本特性交通量基本特性•2.2 交通量基本特性•2.3 行车速度特性•2.4 密度特征TONGJI UNIVERSITY道路交通三要素 2.1 道路交通三要素特性•人:出行者、规划设计和管理者等;•车:小汽车、公共汽车、卡车、摩托车、人力车(自行车、三轮车);•路:道路网(密度、等级、布局),道路路道路网(密度等级布局)道路线形、道路结构等。
TONGJI UNIVERSITY交通系统中人的组成 2.1.1人的交通特性•出行者:驾驶人、骑车人、乘车人及步行者等,交通需求的产生本源;交通规划设计与管理者•交通规划、设计与管理者:决定着交通系统的科学性与适应性受到念知识与统的科学性与适应性,受到理念、知识与科技水平的影响;•交通系统的决策者:影响着交通的政策与法规以及系统的走向TONGJI UNIVERSITY驾驶人基本特征2.1.1人的交通特性•主要通过视觉特性、反映特性与选择特性加以表现。
交通工程学 第2章 交通特性

• •
•
•
彩色路面
发热电缆融雪系统
小结
• 人、车、路及环境交通特性(了解)
• 人、车、路及环境的协调(了解)
§2-2 交通量特性
本节内容
• 交通量定义及时空分布 • 设计小时交通量 • 红线、绿线、蓝线和紫线的概念(补充)
2.2.1 交通量的定义
• 交通量(traffic volume)是指在选定时间段内,通过道
• 行人交通特性基本参数 • 行人过街行为特征
–距离短、速度慢; –绿色、占用交通资源少; –通达性强; –依个人意志选择路线与位置; –群体效应。
2.1.3. 车辆的交通特性
• 机动车的分类
–汽车(Motor Vehicle)
由动力驱动,具有四个或四个以上车轮的 非轨道承载的车辆,主要可用于:载运人员和/ 或货物;牵引载运人员和/或货物的车辆;其它 特殊用途,如急救、殡仪等。
是乘客、行人、道理维护管理人员等 ;
车:大、中、小型客、货车、常规公交车、BRT车辆以及轨 道车辆等; 路:人与车的载体,空间网状结构; 环境:外界影响与力量总和。
2.1.1 驾驶员交通特性
图2-1 驾驶员驾驶反应行为模式
• 驾驶员交通特性
–驾驶员驾驶反应模式 –驾驶员生理基础
• 人眼在驾驶中的作用
• 道路的功能
–道路功能是指道路能为道路使用者提供交通服务的特 性,它包括通过功能和通达功能。
• 道路的功能 • 道路的分类与分级
–公路的分类与分级 国道
按其重要性 和使用性质
省道
高速 一级
按技术标准
县道
专用公路
二级 三级 四级
• 道路的功能 • 道路的分类与分级
道路交通三要素特性

本章讲述道路交通三要素:人、车、路的交通特性
第一节
一、驾驶员的交通特性
1、驾驶员的任务 (1)沿选定的路线驾驶车辆; (2)遵守交通法规; (3)遇到各种情况调整车辆。 2、信息处理过程 3、视觉特性 (1)视力
人的交通特性
信息感知
分析判断
操作反应
信息的感知80%来自视觉 是眼睛判别物体大小的能力。分静视力、动视力、夜间视力
分五级:高速公路、一、二、三、四级公路 分四类、三级
2、城市道路
四类: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
三级:Ⅰ、Ⅱ、Ⅲ级
二、路网密度(量)
区域内道路总长度与区域面积的比值(km/km2)。反应道路数量的多少。
三、道路结构(质)
指路基、路面、边沟、边坡、桥涵、挡墙等部分应具有一定的强度、抗滑 性、耐久性。
Pt Pw W ( f i )
D 称为动力因数
Pt Pw ( f i) a a W g g
W a g
D ~ v 关系曲线,称为动力特性图。
(1)汽车的最高行驶速度
汽车最高档位上的 Vmax 即为汽车的最高行驶速度。 各种车型的最大速度是确定道路设计车速的依据。
不同的颜色对人产生不同的生理、心理作用。红色刺激性强、有危险感、易见性 高,多用于禁令标志;黄色明亮度最高,易引起人的注意,多用于警告类标志;绿色、 蓝色使人产生宁静和平、舒适感,多用于指路、指示标志。
(7)视差(错觉) 错觉容易引发交通事故,但也可以利用错觉产生机理,来进行交通管理, 提高交通安全性。
(5)爬坡性能
由于动力递减,一般不能爬长坡、大坡,更不宜爬陡坡。因此,陡坡不 宜大于5%,长坡不宜大于3%。对3%、4%、5%的坡长限制分别为:500m、
公路交通和运输的安全基本特性

公路交通运输基本安全特性1.公路交通的基本特征道路交通的基本要素是人(包括驾驶员、行人、乘客及居民)、车(包括客车、货车、非机动车等)、路(包括公路、城市道路、出入口道路及其相关设施)。
本节介绍了这三个基本要素的交通特征和相互关系。
1)驾驶员交通特性驾驶员在驾驶车辆过程中,首先通过自己的感官(主要是眼、耳)从外界环境接受信息,产生感觉(视觉和听觉),然后通过大脑的一系列综合反应,产生感知。
知觉是对事物的综合认识。
在知觉的基础上,形成所谓“深度知觉”,如目测距离、估计车速和时间等。
最后,驾驶员凭借这种“深度知觉”形成判断,从而指挥操作。
在这个过程中,起控制作用的是驾驶员的生理、心理素质和反应特性。
2)车辆交通特性汽车在一定条件下的工作能力就是汽车的性能,和交通安全相关的主要包括动力性、制动性、操控稳定性等,此外还有燃油经济性、可靠性、舒适性等,不在本文讨论范围。
3)道路性质道路分类。
道路,它是提供各种车辆和行人的工程设施。
按其使用特点分为公路、城市道路、厂矿道路、林区道路等。
2.运输的基本特征1)公路等级我国公路分为两类五级,即:汽车专用公路和一般公路两大类;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五个等级。
每个等级又根据不同地形(如平原微丘区、重丘区、山岭区以及山岭重丘区等)根据不同的设计速度分为14个技术指标等级,参见《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J001—1997)。
2)路面和安全3)道路等级和安全4)安全设施交通安全和道路安全设施的设置有很大的关系,交通安全设施包括安全护栏、安全警示标志、车流分隔设施、机非隔离设施、安全岛等,交通控制设备也具有交通安全方面的功能。
一方面,安全设施可以有效地引导和约束驾驶员和其他旅行者,使驾驶员对车辆的操纵安全而规范,使其他出行者与机动车流保持合理的隔离,从而降低事故的发生几率;另一方面能够在车辆出现操控异常后,有效地对车辆进行缓冲和防护,尽可能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驾驶员的交通特性

驾驶员的交通特性在我们日常的交通出行中,驾驶员是至关重要的角色。
他们的行为和特性直接影响着道路交通的安全与效率。
那么,驾驶员都有哪些交通特性呢?首先,驾驶员的视觉特性对驾驶安全有着显著的影响。
人的眼睛在观察事物时,存在一定的视觉范围和视觉适应能力。
在驾驶过程中,驾驶员需要及时准确地获取道路上的各种信息,包括交通标志、标线、其他车辆和行人等。
然而,人的视力并不是无限的,存在着视野盲区。
比如车辆的 A 柱可能会遮挡驾驶员的部分视线,在转弯时就容易形成危险。
而且,夜间驾驶时,由于光线较暗,驾驶员的视力会明显下降,对物体的分辨能力也会减弱。
此外,在强光照射下,如对面车辆开着远光灯,也会导致驾驶员短暂的视觉障碍,增加发生事故的风险。
驾驶员的反应特性也是交通特性中的重要一环。
当遇到突发情况时,驾驶员从感知到危险到做出反应并采取行动,这一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
反应时间的长短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比如驾驶员的年龄、身体状况、驾驶经验以及当时的精神状态等。
一般来说,年轻且经验丰富、精神集中的驾驶员反应速度会相对较快。
但无论如何,都存在一个最小的反应时间。
如果在这个时间内无法做出有效的应对,就很可能导致事故的发生。
驾驶过程中的判断特性同样不容忽视。
驾驶员需要不断地对道路状况、交通流量、其他车辆的行驶意图等进行判断。
判断的准确性直接关系到驾驶的安全性和流畅性。
然而,判断往往会受到驾驶员的经验、知识水平、性格等因素的影响。
一些新手驾驶员可能由于经验不足,对复杂的交通状况判断不准确,从而做出错误的决策。
而有些驾驶员可能过于自信或急躁,在判断时不够谨慎,也容易引发危险。
注意力特性在驾驶中起着关键作用。
驾驶是一项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的活动,驾驶员需要时刻关注道路前方、两侧以及后方的情况。
但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长时间保持高度集中容易导致疲劳,从而使注意力分散。
此外,车内的环境,如嘈杂的音乐、乘客的交谈,以及车外的各种干扰因素,如路边的美景、广告等,都可能分散驾驶员的注意力。
《城市交通特性》课件

城市交通安全
交通事故:城市交通事故的发生率较高 交通拥堵:城市交通拥堵现象严重 交通设施:城市交通设施不完善,存在安全隐患 交通管理:城市交通管理存在不足,需要加强监管
城市交通环境
城市规模:城市 规模越大,交通 流量越大
城市布局:城市 布局影响交通流 量和流向
城市人口:城市 人口越多,交通 需求越大
城市交通是城市环 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城市环境、空 气质量、噪音污染 等有重要影响
城市交通是城市安 全的重要保障,对 城市交通安全、交 通秩序、交通管理 等有重要影响通
公交车:方便 快捷,覆盖面 广,价格低廉
地铁:快速高 效,不受地面 交通影响,但
建设成本高
轻轨:介于公 交车和地铁之 间,适合中等
城市
出租车:灵活 方便,但价格 较高,高峰期
拥堵
私人交通
私家车:方便快捷,但容易造成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 摩托车:灵活机动,但安全性较低,容易造成交通事故 自行车:环保健康,但速度较慢,受天气影响较大 电动车:节能环保,但续航里程有限,充电设施不足
非机动交通
步行:最环保、最健康的交通方式 自行车:便捷、经济、环保的交通方式 滑板车:灵活、轻便、时尚的交通方式 平衡车:智能、便捷、时尚的交通方式
公共交通:包括地铁、公交、轻 轨等,具有方便、快捷、环保等 特点。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分类:城市交通可以分为公共交 通和私人交通两大类。
私人交通:包括私家车、摩托车、 自行车等,具有灵活、自由、个 性化等特点。
城市交通的发展历程
古代城市交通: 以步行和畜力 车为主,交通
方式单一
近代城市交通: 随着工业革命 的兴起,出现 了铁路、汽车 等交通工具, 交通方式多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驾驶员的视觉特性
(1)视力:眼睛分辨两物点之间最小距离的能 力。 分为:静视力;动视力;夜间视力。
动视力随着汽车速度的提高,明显下降
车速(km/h): 看清标志的距离(m)
60 80
240 160
2.驾驶员的视觉特性
与驾驶员的年龄等生理条件有关,年龄越大动 视力越差(驾驶员学驾驶年龄限制的依据)
饮酒与驾驶
捷克斯洛伐克的莫斯试验表明: 当血液中酒精的浓度为0.03%-0.09%时, 其事故的发生率比不饮酒者增加7倍,当酒精 浓度为0.1%-0.14%是,事故率为不饮酒的 32倍,当酒精浓度为0.15%时,事故率竟增 加128倍。
饮酒对驾驶机能的影响:
美国Loomis认为:当血中酒精浓度为0.03% 时,驾驶能力就有低落;当为0.1%时,低落 15%,为0.15%时,低落30%。 日本学者研究:当酒精含量达到0.5mg/ml时, 驾驶机能受到影响,辨色力降低,反应时间增 加,错误反应增加46%. 英国Cohen的试验:见P27。
( 1 )夜间视力随 着照度的增大而增 大, 注意夜间行人消 失现象。 ( 2 )黄昏时间对 驾驶员最为不利。
2.驾驶员的视觉特性
(3)明(暗)适应:由暗(明 )处到明(暗)处, 眼睛习惯,视力恢复。
应用举例
2.驾驶员的视觉特性
(4)眩光:视野内有强光照射,颜色不均匀,使 人的眼睛产生不舒适感,形成视觉障碍。
2.驾驶员的视觉特性
色彩感觉:红色刺激性强,易见性高;黄色 有最高的明亮度;绿色温柔、平静,有安全 感(标志、信号设置的依据)
信号
标志
2.驾驶员的视觉特性
错觉:错觉是对外界事物不正确的知觉。
错觉的用处:
视觉减速
3、驾驶员的反应特性
即驾驶员对于一个特定的刺激产生感知并对 它作出反应,是驾驶员最重要的特性之一。 包括4个性质不同的心理活动: (1)感知:对刺激的认识和了解; (2)识别:对刺激的辨别和解释; (3)判断:对刺激作出的反应的决策; (4)反应:由决策引起的肢体反应。
《交通工程学》
人、车、路的交通特性
§2.1人的交通特性
道路系统中的人包括驾驶员、行人和乘客. 人的因素不仅涉及到交通安全,而且贯穿交 通工程学的各方面. 其中驾驶员的特性是本节讨论的重点.
§2.1.1驾驶员的交通特性
迈克尔· 舒马赫
概述
驾驶员是交通系统中最活跃的因素之一, 是影响交通安全与效率的关键要素,主要通 过视觉特性、反映特性与选择特性加以表现。
2.驾驶员的视觉特性
夜间视力:
夜间驾驶员的辨认距离
物体颜色 发现颜色距离 确认某物体距离 白 82.5 42.9 黑 42.5 18.8 红 67.8 47.2 灰 66.3 36.4 绿 67.3 36.4
断定其移动方向
19.0
9.6
24.0
17.0
17.8
2.驾驶员的视觉特性
视力与亮度有关
§2.3道路的交通特性
§2.3道路的交通特性
道路的等级和类型 路网密度:等于该区域道路总长与该区域的 总面积之比。 路网布局(放射环路网、三角路网、树杈路 网、并列路网) 城市道路特征 城市道路的交叉
城市道路人行道
好的 坏的
城市道路中的盲道
最损的盲道 不能走的盲道
渠化良好的交叉口
交通规划、设计与管理及运营者特性
交通规划、设计与管理者的作用:决定交 通系统的合理性、设施建设的科学性及交通 系统的有效利用、运营的效率等
关于交通系统中人的特性及其影响的小结
人是交通系统中的最活跃的因素; 人是交通需求之源; 人是影响交通安全之关键; 人是改善交通系统之主; 交通系统应以人为本
事故次数与反应时间长短的关系
某一月的事故次数 0~1次组 2~3次组 4~7次组 平均制动反应时间(S) 0.57 0.70 0.72
8~9次组
10~12次组
0.86
0.86
13~17次组
0.89
驾驶员的疲劳和兴奋
疲劳影响因素:复杂环境、单调环境 疲劳后的表现:生理方面,反应迟钝、动作 不准确,动作灵敏度低;心理方面,注意力 不集中、思维迟缓、反应慢、情绪急噪等 (任何疲劳皆同) 兴奋的影响因素:酗酒、争吵、斗殴及外界 的强烈刺激等 兴奋后的表现:脉搏和呼吸加快,血压生高, 注意力不集中等
兰博基尼SUV
汽车的制动性能
制动效能:即制动距离与制动间速度。
V2 L 254 i
制动效能的稳定性:水稳定性和高温稳定性 制动时的方向稳定性
汽车的通过性
轮廓通过性(最小离地间隙、接近角、离去角、 纵向通过半径,横向过半径)和支撑通过性
未来的发展:智能汽车
敬请关注 我们会在ITS中讲到
§2.2汽车的交通特性
§2.2.1汽车的动力性能
空气阻力
地面驱动力 附着系数
坡度阻力
滚动阻力
附着重量
车轮驱动力
地面驱动力 30%
Fk=f(Φ,G,Mk)
§2.2.1汽车的动力性能
动力因数:表征汽车动力性能的指标。
G dV T Rw G ( f i ) g dt
其中:Rw kFV 2
1、感觉、知觉与信息处理
(1)感觉 感觉是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包括视觉, 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动觉和平衡觉。 (2)知觉 知觉是对整个物体的认识。 (3)信息处理 驾驶员通过感觉器官感知车内外的各种行车信 息,并结合自己的经验进行加工,做出相应的判 断和决策,最后通过“反应器”操作车辆。
行人交通的解决方法1
行人交通的解决方法1
设置交通岛,保证过街安全
§2.1.3乘客的交通特性
§2.1.3乘客的交通特性
乘客的交通需求心理:出于某种目的而出行, 希望便捷、省时、省力、舒适、安全等; 乘车反应:道路的条件(平整性、线形等)及 车厢环境(卫生、整洁及人文环境等)会导致 乘客的不同反应;
5、驾驶员的差异
年龄差异 P29 气质差异 P29
§2.1.2行人的交通特性
行人对机动车车交通的影响
§2.1.2行人的交通特性
行人交通特性 -行人交通流特性:步行速度、步行速度与 密度基本关系等; -行人交通特征及其基本影响因素 因素:年龄、性别、出行目的、文化素养、 心境、街景、交通状况、生活区域等; 交通特征:行人速度(1.0~1.3/s)、行人 空间(0.9~2.5m2 /人) 、行人注意力 步行距离:可接受距离(一般越短越好)
酒后开车产生事故的特点:
向静止的物体冲撞; 向停驻的车辆冲撞; 夜间与对向车迎面撞击; 因看错路引起的各种翻车; 重大事故和恶性事故多,致死率高.
酒后驾驶事故悲惨案例:
珍惜生命
4、驾驶员的动态判断:
动态判断主要讨论动态条件下对速度和距离的知 觉,对于正确估计自己,避免事故很有意义。 视线的移动时间:
防治方法
2.驾驶员的视觉特性
视野:眼球注意一点所能看见的空间范围。也有动 视野与静视野之分,动视野比静视野越宽15度。 —与车速大小有关,静止时视野范围最大(设标 志牌等的依据),车速越高视野越小,但前方注意 点越远; —与颜色有关(绿色视野最小,红色较大,兰色更 大,白色最大); —视野与视力密切相关:最佳视力、清晰视力视锥 角10度范围内,标志、信号设在此范围内)
பைடு நூலகம்
D f
最快的车:福特SSCUltimateAero 437km/h
汽车的动力性能
加速时间:常用0-100km用的秒数来衡量。
dV D f dt g
新宝马M5 起动加速时间只需不到4.5秒
汽车的动力性能
爬坡性能:汽车满载时一档在良好路面上的最大爬 坡度.
i D f
0.15-0.23s 视线向左移动: 0.10-0.30s 眼睛在左侧确定目标 0.15-0.23s 视线向右移 0.10-0.30s 眼睛在右侧确定目标 充分观察所用的时间为:0.5-1.06s
5、驾驶员的差异
性别特性:
①开车时男驾驶员多带酒气,强行超车,东张西望,女驾 驶员这种现象很少; ②男驾驶员对超速往往采取不在乎的态度,女驾驶员则很 慎重; ③连续行车时间较短女性肇事率低,若时间较长则相反; ④紧急情况下,男性多想办法摆脱,女性这陷入恐慌; ⑤男性反应时间短,女性长; ⑥达到领驾照标准,女性比男性长26%; ⑦女性在身高、体重,坐高均不如男驾驶员.
G dV T Rw dV T Rw G ( f i ) 即 ( f i) g dt G g dt
T Rw dV D 其中( f i) G g dt
最终:D
dV
g dt
汽车动力特性图
汽车的动力性能
最高车速:指在水平良好的路面上,汽车能达到 的最高行驶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