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山市二次供水工程技术导则
马鞍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市水利局关于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

马鞍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市水利局关于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马鞍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05.06.28•【字号】•【施行日期】2005.06.2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利其他规定正文马鞍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市水利局关于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当涂县、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直属机构,有关单位:市水利局《关于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
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二〇〇五年六月二十八日关于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实施方案(市水利局二〇〇五年六月)为加强农村供水基础设施建设,保障农村居民饮水安全,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加速实现“两个率先”目标,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总体部署,用3年时间使全市农村人口能够用上安全卫生的饮用水。
现制定我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实施方案。
一、目标和要求目标:从2005年开始,通过3年建设,使全市农村集中居民点自来水供给率达到100%,全面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
治理范围涉及全市除慈湖乡以外的18个乡镇,解决农村36.53万人饮水不安全问题(其中当涂县32.71万人,花山区1.16万人,雨山区2.66万人),改造当涂县25.14万人口的饮水安全隐患。
要求:市政府统一领导,县区政府具体落实,一次性规划到位,3年完成目标任务,饮水安全工程建设采取市场化运作。
二、工程建设标准通过实施饮水安全工程,使供水水质达到国家爱委会和卫生部颁发的《农村实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准则》要求;供水量每人每天不低于40升;供水的水源保证率不低于90%。
三、工程措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重点是解决农村自来水入户问题。
采取的主要措施:一是对市郊和当涂县城关镇等周边农村,采取延伸城区自来水管网供水到户;二是对出厂水质不达标但水源条件基本满足要求并具有一定规模的小型水厂进行改造,完善净化消毒设施,使水质达标;对规模小、水源保证率低、污染严重的水厂,采取从外河取水新建水厂,整合原水厂供水设施,并网运行;三是对有水源条件但未接通自来水的,通过新建水厂或扩大原有水厂供水范围,新铺管网供水到户;四是对当涂县饮水基本安全但存在安全隐患的小水厂进行技术改造;五是对偏远、居住分散的零星农户,就近以沟、塘或打井作水源,进行必要的净化和消毒,确保水质基本达标,有条件的可自建简易自来水入户。
二次供水工程技术规程

二次供水工程技术规程
二次供水工程技术规程是一项旨在保证供水质量和生态安全的规定,
它主要是通过规定施工、监理、检测、验收等工程技术标准,以保证
二次供水建设工程达到规定的要求。
二次供水工程技术规程的具体要求有:
1. 工程施工阶段,应当根据计划设计书的规定,按照有关技术规范进
行施工,遵守操作规程,做好质量控制,保证设施的质量;
2. 在监理阶段,应当制定监理计划,建立健全相应验收记录,以确保
设施质量;
3. 监测阶段,应当依据现场施工情况,按照有关规定,开展对每个阶
段施工质量的抽查及定期检查,以确保设施质量;
4. 验收阶段,应当按照有关的规定开展验收,并建立验收记录,严格
按照质量标准,以确保设施质量。
二次供水工程技术规程对保障供水安全有着重要意义,它确保了供水
建设工程能够满足规定的质量要求,从而确保供水无污染、安全可靠。
同时,通过遵守二次供水工程技术规程,有助于改善社会环境,促进
经济发展,提高社会效益。
总之,二次供水工程技术规程是确保供水质量的重要规定,如果我们
认真遵守它,能够有效地维护供水安全和水环境质量,为人们提供良
好的生活环境。
二次供水工程建设标准 (1)

二次供水系统设计标准一般规定1、二次供水系统的设计应与市政供水管网的供水能力和用户的用水需求相匹配。
2、二次供水系统的设计应满足安全使用和节能、节地、节水、节材的要求,并应符合环境保护、施工安装、操作管理、维修检测等方面的需求。
3、不同用水性质的用户应分别独立计量,住宅供水应计量到户,一户一表,水表出户,宜采用远传水表。
1.2 设计原则1、安全可靠:二次供水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应首先考虑电控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采用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及本标准要求的名牌电气元器件对其控制系统进行模块化、标准化、简单化设计和制作,使控制系统具有高可靠性和低故障率。
同时,也可使控制系统具有维护简单、故障恢复快速等特性。
2、标准化:为了便于二次供水系统的统一管理和维护,在自动化设计时应在硬件结构、设备型号、电气元器件参数、电气接口、设备器件品牌等方面统一标准,进而可以保证各设备之间在机械尺寸、电气特性上具有高度的互换性,提高系统的可维护性。
除此以外,系统还必须针对泵房设备及控制信息进行标准化,统一系统设计参数,统一控制对象及数据采集对象,统一控制软件包括数据结构定义。
为系统的构建提供一个一致化的软硬件环境,便于系统的构建和今后的维护。
3、一控一变频调速:所有增压水泵都必须配置独立的变频控制器,采用一控一变频调速控制,保证泵及泵组能在流量的大动态变化时具有足够宽的调速范围,保证泵组的工作运行特性处于高效区,泵组中的变频调整应考虑整体运行控制,全频同步调速控制泵组的流量增加或减少。
4、PLC 控制:控制系统应以 PLC 为核心进行设计,为保障系统安全运行和维护快捷方便,应对泵房的其它外围设备和单体控制元件进行监控,PLC控制系统应按主控与分区两级设计。
5、节能高效:二次供水系统应充分利用市政供水管网压力。
泵组内各泵并行运行、增压扩流时,不仅应考虑控制单台泵的高效运行状态,同时还要考虑并网后的泵组的高效状态。
系统设计时应充分考虑使泵、电机以及变频器等设备的运行参数相互匹配,保证其运行均处于各自的高效工作运行区域内并能保持稳定工作。
二次供水方案说明

朝辉豪庭二次供水工程施工方案安徽省诚信消防工程有限公司朝辉豪庭二次供水工程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2、编制依据和标准:《二次供水设施卫生规范》GB17051-1997《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6-1998《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生活饮用输配水设施及防护材料的安全性评估标准》GB/T17219-1998《建筑给水金属管道安装—薄壁不锈钢管》GJBT-7693、创优目标:本工程要求达到质量标准:合格二、施工人员的组织及管理网络1、现场管理组织机构、管理组织为了更好、更快地保质按期完成工程,经公司研究决定,由古宏雨同志任项目经理,其项目部管理人员如下:施工员:王永节安全员:汪华质检员:池明杰材料员:戴何霞针对本工程的施工地点分散特点,公司组建了一套管理精干和具有施工经验的项目管理班子,在工程施工中,我们将一如既往,加快施工进度,缩短施工周期,创标化,树精品,优质高效地完成施工任务,项目部人员全部持证上岗。
2、劳动力组织本工程按平行流水作业方式和网络管理作业方式相结合组织施工,劳动力组织的特点:劳动力分布面大,劳动力工种多,专业队伍之间的配合施工的要求高、难度高,各个施工阶段穿插进行。
针对上述特点,我公司将发挥安装配备齐全的优势,抽调技术水平高、作业能力强,拖管施工有经验的施工作业队伍,并进行相关工种的培训,以满足本工程劳动力组织的需求。
根据各阶段所需工种人数不同,合理调度,确保各阶段施工计划工期目标的实现,从而保证工期按期完成。
三、施工方案及要则1、管道安装A、结合现场条件,合理安排顺序。
先大管,后小管;先干管后支管;先装进水后装出水。
B、不锈钢管采用焊接或法兰连接,水泵进出口与管道应在自然状态下连接,轴线一致,不得强行对口连接。
C、管道安装前,根据管道的走向统一合理的安排布置支、吊架,支、吊架应根据要求或管径确定。
安徽省二次供水技术标准

安徽省二次供水技术标准1 总则1.0.1为保障社会公众利益,规范我省二次供水工程的建设和运行维护,保证二次供水的水量、水质、水压和供水安全,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居住建筑、公共建筑二次供水工程的设计、施工安装、验收、设施维护和运行管理,不适用于工业企业、消防供水和其它需要加压供水的建筑。
1.0.3二次供水工程所采用的管道、管件、设备和辅助材料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卫生性能应符合《生活饮用水输配水设备及防护材料的安全性评价标准》(GB 17219)、《二次供水设施卫生规范》(GB 17051)的规定。
1.0.4二次供水工程的设计、施工安装、验收、设施维护和运行管理除应执行本标准外,还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2 术语2.1二次供水 secondary water supply城市给水管网在入户之前经再度贮存、消毒、加压或经容器通过管道输送给用户的供水方式。
2.2 二次供水设施 secondary water supplyinstallation用于保障二次供水水质、水压而设置的设备、管线,包括贮水池(箱)(含高位、中位、低位水箱)、泵房、水泵机组及附属设施(含水泵、电机、配电控制柜)、压力罐、消毒设备、相关管道及各类阀门等。
2.3变频调速供水设备 water supply equipment of VFD由变频器改变电机供电频率、运转速度,实现恒压变量供水的设备。
2.4管网叠压供水 pipenet pressure-add water supply由管网叠压供水设备叠加市政给水管网水压,直接从市政给水管网中取水增压的供水方式。
2.5生活饮用水 drinking water水质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的用于日常饮用、洗涤的水。
2.6小时变化系数 hourly variation coefficient最高日最大时用水量与平均时用水量的比值。
2.7最大时用水量 maximum hourly water consumption最高日用水时间内,最大一小时的用水量。
sjg 79-2020 二次供水设施技术规程

sjg 79-2020 二次供水设施技术规程摘要:一、二次供水设施技术规程概述1.规程背景及意义2.规程适用范围3.规程主要内容二、二次供水设施的设计与施工1.设计原则与要求2.施工要求与质量控制3.安全防护与环保措施三、二次供水设施的运行与维护1.运行管理2.维护保养3.水质检测与处理四、二次供水设施的监管与评价1.监管体系建设2.评价方法与指标3.持续改进与优化正文:一、二次供水设施技术规程概述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经济社会的发展,二次供水设施在保障居民用水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为规范二次供水设施的设计、施工、运行和维护,确保供水质量和安全,我国制定了《二次供水设施技术规程》(以下简称“规程”)。
本规程适用于二次供水设施的设计、施工、运行、维护及监管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规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规程背景及意义:分析了二次供水设施的发展现状和面临的问题,阐述了制定规程的必要性和意义。
2.规程适用范围:明确了规程适用的二次供水设施范围,包括各类居民小区、企事业单位等。
3.规程主要内容:详细阐述了二次供水设施的设计、施工、运行、维护及监管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二、二次供水设施的设计与施工1.设计原则与要求:规程强调了二次供水设施设计应遵循的安全、卫生、节能、环保等原则,并提出了具体的设计要求。
2.施工要求与质量控制:规程对二次供水设施的施工过程进行了详细规定,包括施工准备、施工方法、质量检查等环节,并要求施工单位按照相关质量标准进行质量控制。
3.安全防护与环保措施:规程要求二次供水设施施工过程中应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确保施工安全;同时,应注重环保,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三、二次供水设施的运行与维护1.运行管理:规程对二次供水设施的运行管理进行了详细规定,包括设备操作、巡查检查、设备维护等方面。
2.维护保养:规程要求二次供水设施的维护保养应按照设备使用情况和维护保养计划进行,确保设施正常运行。
3.水质检测与处理:规程对二次供水设施的水质检测和处理进行了规定,要求定期进行水质检测,对不合格水质进行处理。
马鞍山市二次供水工程技术导则

马鞍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马鞍山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文件马住建〔2012〕222号关于印发《马鞍山市二次供水工程技术导则》(试行)的通知各有关单位:为保障社会公众利益,提高我市二次供水设施的建设和管理水平,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和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制定了《马鞍山市二次供水工程技术导则》(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二〇一二年七月三十日马鞍山市二次供水工程技术导则(试行)马鞍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马鞍山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前言为了配合《安徽省二次供水技术标准》及《马鞍山市二次供水管理办法》的贯彻实施,保障社会公众利益,提高马鞍山市二次供水设施的建设和管理水平,保证使用二次供水设施用户的供水水质、水压和供水安全,特制定本技术导则。
《马鞍山市二次供水工程技术导则(试行)》(以下简称导则)主要技术内容包括:总则、设计要求、施工监理要求、验收要求、术语、附则共6章。
本导则由马鞍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负责管理和解释。
本导则在实施中结合工程实践,认真总结经验,不断完善。
本导则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主编单位:安徽汇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参编单位:马鞍山市城市发展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马鞍山首创水务有限责任公司马鞍山城乡规划设计有限公司主要起草人:周新黄振伟曹金辉吴有兵李伏燕主要审查人:唐世华沈正杨邦华马鞍山市二次供水工程技术导则(试行)1 总则1. 1 内容与适用范围本市新建、改建、扩建住宅小区、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的二次供水设施,其设计、施工、监理、验收和监督管理的建设要求、技术要求、环境要求及验收规则。
适用于本市城区公共供水区域范围内二次供水设施,三县可参照执行。
不适用于工业企业、消防供水和其它需要加压供水的建筑。
1.2 基本要求1.2.1 凡市政给水不能满足用户对水压、水量要求时,都应设计和建设二次供水设施。
1.2.2 二次供水设计应满足马鞍山市供水总体规划的要求。
1.2.3 二次供水设计应到城市公共供水企业进行供水方案咨询。
安徽省地方标准_二次供水工程技术标准

安徽省地方标准《JB-2009》二次供水工程技术标准1 总则1.0.1为保障社会公众利益,规范我省二次供水工程的建设和运行维护,保证二次供水的水量、水质、水压和供水安全,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居住建筑、公共建筑二次供水工程的设计、施工安装、验收、设施维护和运行管理,不适用于工业企业、消防供水和其它需要加压供水的建筑。
1.0.3二次供水工程所采用的管道、管件、设备和辅助材料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卫生性能应符合《生活饮用水输配水设备及防护材料的安全性评价标准》(GB 17219)、《二次供水设施卫生规范》(GB 17051)的规定。
1.0.4二次供水工程的设计、施工安装、验收、设施维护和运行管理除应执行本标准外,还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2 术语2.1二次供水 secondary water supply城市给水管网在入户之前经再度贮存、消毒、加压或经容器通过管道输送给用户的供水方式。
2.2 二次供水设施 secondary water supplyinstallation用于保障二次供水水质、水压而设置的设备、管线,包括贮水池(箱)(含高位、中位、低位水箱)、泵房、水泵机组及附属设施(含水泵、电机、配电控制柜)、压力罐、消毒设备、相关管道及各类阀门等。
2.3变频调速供水设备 water supply equipment of VFD由变频器改变电机供电频率、运转速度,实现恒压变量供水的设备。
2.4管网叠压供水 pipenet pressure-add water supply由管网叠压供水设备叠加市政给水管网水压,直接从市政给水管网中取水增压的供水方式。
2.5生活饮用水 drinking water水质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的用于日常饮用、洗涤的水。
2.6小时变化系数 hourly variation coefficient最高日最大时用水量与平均时用水量的比值。
二次供水技术规程

二次供水技术规程
二次供水技术规程是我国正在推进的水源环境保护与水资源管理的重要手段,它旨在提高水质,减少水污染,确保水质安全。
为了做到这一点,要求二次供水的技术规程必须规定:
1、二次供水供应系统必须符合国家环境保护法规和标准;
2、供水系统必须采用合理的设备,以确保水质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
3、供水系统必须实施有效的消毒措施,以确保水的卫生质量;
4、必须定期检查供水系统的各个设备,以确保它们的正常运行;
5、必须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实施水质监测,定期发布水质报告;
6、供水系统必须定期对有毒有害物质、细菌等进行检测,以确保水质安全。
二次供水技术规程应支持生态环境保护与水资源管理,提高水质,降低水污染,保证水质安全。
各级政府应加强对二次供水技术规程的宣传和实施,落实责任,以确保水质安全。
二次供水工程技术规程cjj140-2018

二次供水工程技术规程cjj140-2018
二次供水工程技术规程(CJJ 140-2018),是国家标准规定的二次供水工程施工技术要求。
规范要求供水投入二次设施的水源要求、设备安装及性能要求、施工工艺要求、检测、测试及验收规范等,并要求做到水质满足国家标准和地区性技术规程的要求,施工过程做
到严格的安全管理。
一、水源要求
1、水源的质量要求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国家标准、行业技术规范规定要求;
2、水源可以来自泥河、山涧、地下水及水库等;
3、水源地要规划选取干净、安全、饱和度高的水域;
4、有配套的调节、处理设施,保证水质符合要求;
二、二次设施的设计及安装
1、依据质量标准,设计安装一级供水咨询管网,按照管网技术标准规定,采用硬料
支护管道,保证施工质量;
2、设置消毒、过滤、调节、检测设备,确保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3、根据容量和输送要求,合理安装管道、调节设施,以确保供水质量;
4、考虑水泵系统安全可靠操作,在施工现场安装水泵设备时,应安装电源检测设备。
三、二次供水工程施工
1、采用高级施工设备和新型材料,保证施工质量;
2、施工过程应做到有序统筹,严格把控工期;
3、施工过程中,对工程安全负责人、监理人员、技术人员考核,确保工程质量;
4、严格检查施工过程中的安装工序及支护结构,确保符合要求;
四、检测、测试及验收
1、施工完工后,进行检测和调试,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2、安装完毕施工人员应完成各设备及阀门的润滑,对所有关键部件应进行试验;
3、进行投运前的水压检测和水质检测,确保系统能满足使用要求,并应符合国家、地方规定;
4、安装及调试后,需按规定完成安全性能验收,确保工程和机电设备的安全运行。
马鞍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城乡饮用水源保护确保水质安全的通知

马鞍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城乡饮用水源保护确保水质安全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马鞍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12.01.19•【字号】马政办〔2012〕5号•【施行日期】2012.01.1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资源正文马鞍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城乡饮用水源保护确保水质安全的通知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直属机构,有关单位: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城乡居民饮水安全工作,严格划定了一批饮用水源保护区,建立了饮用水水源水、水厂供水水质监控制度,不断加强水源地环境监管,制定并完善市区供水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当涂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率先在全省完成建设任务,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
但是,在城乡居民饮水安全保障方面,还存在水源地监管不严、边远地区和高层建筑供水水质不稳定、农村居民水质安全缺乏保障、供水管网普遍老化等问题。
为进一步保障城乡居民饮用水安全,现就进一步加强城乡饮用水源保护,确保水质安全通知如下:一、发挥城乡供水规划的龙头作用以“量力而行、尽力而为、解决问题”为原则,全面推??以上城区集中式备用水源地建设。
平原地区以城带乡,形成城乡一体化的供水方式;中心村镇推广“联村办厂,扩大规模”的供水方式;山区农村因地制宜,采取集中供水与分散供水相结合的供水方式。
到2015年,全市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8%以上。
在已编制《马鞍山市城市供水专项规划(2008-2020)》、《农村安全饮水“十二五”规划》基础上,进一步调整充实含山、和县、当涂、博望新区、示范园区供水规划内容。
二、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一是严格划定全市域饮用水源保护区。
2012年6月底前完成含山、和县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定和调整工作,以及一级和二级保护区界限标志的设置工作。
开展农村饮用水水源基础环境调查,加强农村饮用水水源的污染防治。
二是加大饮用水源保护区内违法项目整治力度。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554号――关于发布行业标准《二次供水工程技术规程》的公告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554号――关于发布行业标准《二次供水工程技术规程》的公告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公布日期】2010.04.17
•【文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554号
•【施行日期】2010.10.01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标准定额
正文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
(第554号)
关于发布行业标准《二次供水工程技术规程》的公告现批准《二次供水工程技术规程》为行业标准,编号为CJJ140-2010,自2010年10月1日起实施。
其中,第3.0.2、3.0.8、4.0.1、6.4.4、10.1.11、11.3.6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程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二○一○年四月十七日。
新建高层住宅二次供水设施技术标准导则

新建高层住宅二次供水设施技术标准导则为规范新建高层住宅二次供水设施的建设与管理,提高供水设施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特制定本技术标准导则。
二、适用范围本技术标准适用于新建高层住宅的二次供水设施,包括供水管网、水泵、水箱、管道支路等。
三、基本要求1. 供水设施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建设过程中应遵循工程质量和安全规范。
2. 供水设施应具备稳定、安全、高效的供水能力,确保用户用水需求。
3. 供水设施应具备一定的节能、环保特性,减少能源消耗和水资源浪费。
四、设计规范1. 设计应充分考虑住宅的用水需求,合理确定设备类型、规格和数量。
2. 考虑供水管网的压力和流量要求,合理设置水泵的数量和参数。
3. 水箱的设计容量应符合日常用水和消防用水的需求,并采用防渗漏设计。
4. 管道支路应合理布局,确保供水平衡和管网运行畅通。
五、材料选择1. 供水管道应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不锈钢管材,具有抗腐蚀、耐高温、无二次污染等特性。
2. 水泵和水箱应选择品牌可靠、性能稳定的产品,具有节能、安全的特点。
3. 管道支路及配件应选用符合标准的高强度材料,具备抗压、防漏等功能。
六、安装施工1. 供水设施的安装应由具备相应水利工程资质的施工单位承担,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
2. 管道连接应采用焊接或者紧固技术,保证连接牢固、无渗漏。
3. 水泵和水箱的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具备检修和维护的便利条件。
4. 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安全规范进行操作,确保施工人员安全和设施完整。
七、运行维护1. 供水设施的运行维护应由专业的运维人员负责,定期进行设施检查和维护保养。
2. 水泵的运行参数应定期检测,确保运行状态良好,避免故障发生。
3. 水箱的水质应定期进行检测,确保水质符合相关卫生标准。
4. 管道支路的阀门、管道等设施应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通畅和安全。
八、技术改造供水设施使用一段时间后,应定期进行技术改造,更新设备,提高设施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二次供水工程技术导则

二次供水工程技术导则前言二次供水工程是指在城市建设和城市化进程中,为了满足城市居民用水、市政消防、工业生产等需要而建设的、采用二次供水方式的配套工程。
本文旨在为二次供水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技术参考。
设计原则一、安全性二次供水工程的设计必须满足安全可靠的要求。
在设计过程中,应考虑水源水质和数量、设备配备、管道规格等因素,保证水的供应稳定,不受外界干扰。
二、经济性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要尽可能地降低成本和节约能源。
通过优化设计方案、选择设备及材料等方式,尽可能地提高工程的整体效益。
三、可持续性二次供水工程应具备可持续性,要充分考虑未来水资源的变化,合理规划水源、确保可靠供水,并尽可能地减少运营成本和对环境的影响。
设计内容一、水源系统水源系统是二次供水工程的基础设施。
根据水质和水量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水源,保证水的供应质量和安全。
水源的选取和布置应考虑到管网的布置、水源保护与治理、水质监控等因素。
二、供水和循环设备供水和循环设备是二次供水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根据需要选取合适的水泵、水处理设备和管道系统等,保证二次供水的稳定和可靠供应。
同时,还需要注意节能、耐用和易于维护的特点。
三、管道系统管道系统是二次供水工程的主要部分。
其设计应考虑到排水、冲洗、防火和改装等各方面的因素,以适应建筑物不同部位的水压、流量、水质等要求。
管道材料、施工方法和管道取水口的位置及数量等也都需要在设计中得到详细考虑。
四、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是指对整个二次供水工程进行监控和管理的计算机程序。
它负责管理水源的启停、水泵的启停、水的循环等过程。
为保证控制系统的可靠性,需要采用高质量的计算机设备,以确保二次供水工程的正常运行。
施工原则一、合理布局在施工过程中,应根据设计图纸,合理地规划管道、设备布局、控制系统等。
避免管道交叉和设备配置不合理等问题,以减少设备运行故障和容易出现的维修问题。
二、材料选择在施工过程中,要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材料。
二次供水工程技术规程

二次供水工程技术规程1 总则1.0.1为保障城镇供水安全、卫生和社会公众利益,提高二次供水工程的建设质量和管理水平,制定本规程。
1.0.2本规程适用于城镇新建、扩建和改建的民用与工业建筑生活饮用水二次供水工程的设计、施工、安装调试、验收、设施维护与安全运行管理。
1.0.3 二次供水工程的建设和管理除应符合本规程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2.0.1 二次供水 secondary water supply当民用与工业建筑生活饮用水对水压、水量的要求超过城镇公共供水或自建设施供水管网能力时,通过储存、加压等设施经管道供给用户或自用的供水方式。
2.0.2 二次供水设施 secondary water supply installation为二次供水设置的泵房、水池(箱)、水泵、阀门、电控装置、消毒设备、压力水容器、供水管道等设施。
2.0.3 叠压供水 additive pressure water supply利用城镇供水管网压力直接增压的二次供水方式。
2.0.4 引入管 service pipe, inlet pipe由城镇供水管网引入二次供水设施的管段。
3基本规定3.0.1当民用与工业建筑生活饮用水用户对水压、水量要求超过供水管网的供水能力时,必须建设二次供水设施。
3.0.2 二次供水应遵循安全、卫生、节能、环保的原则。
3.0.3 二次供水不得影响城镇供水管网正常供水。
3.0.4 新建二次供水设施应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3.0.5 二次供水工程的设计、施工应由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承担。
3.0.6 二次供水设施中的涉水产品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生活饮用水输配水设备及防护材料的安全性评价标准》GB/T17219的规定。
3.0.7 二次供水设施应设有防污染措施。
3.0.8 二次供水设施应具备下列安全防范措施:1 二次供水设施应独立设置,并应有建筑围护结构,围护结构的出入口应设置入侵报警系统。
马鞍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马鞍山市城镇供水管理办法的通知

马鞍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马鞍山市城镇供水管理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马鞍山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3.03.09•【字号】马政〔2023〕13号•【施行日期】2023.03.0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供用电、水、气、热力合同正文马鞍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马鞍山市城镇供水管理办法的通知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直属机构,有关单位:现将《马鞍山市城镇供水管理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马鞍山市人民政府2023年3月9日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城镇供水水源保护和水质管理第三章城镇供水工程规划和建设第四章城镇供水经营第五章城镇供水设施管理与维护第六章附则马鞍山市城镇供水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供水管理,发展城镇供水事业,保障城镇生活、生产用水和其他各项建设用水,根据《城市供水条例》《安徽省城镇供水条例》等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市(含县)行政区域内从事城镇供水工作和使用城镇供水,均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城镇供水,是指城镇公共供水和自建设施供水。
本办法所称城镇公共供水,是指城镇自来水供水企业以公共供水管道及其附属设施向单位和居民的生活、生产和其他各项建设提供用水。
本办法所称自建设施供水,是指城镇的用水单位以其自行建设的供水管道及其附属设施主要向本单位的生活、生产和其他各项建设提供用水。
本办法所称的供水企业,是指城镇公共供水企业和自建设施对外供水的企业。
第四条实行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
城镇供水应当严格控制用水总量,提高用水效率,实行开发水源和计划用水、节约用水相结合的原则,优先保障城镇居民生活用水,统筹兼顾生产用水和其他各项建设用水,确保城镇供水用水安全。
第五条城镇供水事业的发展,应当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统筹安排专项资金,加强水源保护和城镇供水设施建设,保障城镇生活、生产和其他各项建设用水的需要。
第六条住房城乡建设部门是供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城镇供水工作。
《二次供水工程技术规程》(无负压)

《二次供水工程技术规程》(无负压)第一篇:《二次供水工程技术规程》(无负压)无负压供水二次加压供水方式条件使用规定可参见《二次供水工程技术规程》(CJJ140—2010)以下有关规范及条文说明:第5.2.4条规范:叠压供水方式应有条件使用。
采用叠压供水方式时,不得造成该地区城镇供水管网的水压低于本地规定的最低供水服务压力。
第5.2.4条规范条文说明:叠压供水是近些年来出现的新的二次加压供水方式,目前,这种叠压供水设备的名称很多,如管网叠压供水设备、无负压给水设备、接力加压供水设备、直接加压供水设备等等,这种供水方式和设备具有两大特征:1、设备吸水管与城镇供水管道直接连接;2、能充分利用城镇供水管道的原有压力,在此基础上叠加尚需的压力供水。
叠压供水具有不影响水质、节能、节材、节地、节水等优点,同时也存在倒流污染、影响城镇供水管网水压、没有储备水量等隐患。
由于叠压供水方式的特殊性,必须综合考虑城镇供水管网供水能力、用户用水性质和叠压供水设备条件,在确保城市整体供水安全的基础上,有条件地推广应用这种叠压供水方式:1用户所在区域的供水管网压力低于当地规定可采用叠压供水方式区域的最低供水压力标准时,不应采用叠压供水方式,以避免对周边地区城镇供水管网直接供水的用户正常稳定供水造成影响;2城镇供水管网压力不稳定、波动过大的地区,不应采用叠压供水方式。
因设备直接从供水管网吸水加压进行二次供水,势必加剧城镇管网压力的不稳定性,同时也会造成叠压供水设备经常停机,有悖于城镇供水管网供水和二次供水持续、稳定供水的原则;3特大型居住小区、宾馆、洗浴中心等用水量大、用水高峰集中的用户,不应采用叠压供水方式。
避免叠压供水设备短时间、大量直接吸水造成对周边地区正常用水及城镇供水管网直接供水系统供水压力产生影响;4叠压供水方式大部分没有储水设施或储水量很小,因此,要求确保不间断供水的用户不应采用叠压供水方式,避免一旦因城镇供水管网维修、故障抢修停水时因为二次供水没有备用储水造成停水,或因城镇供水管网压力降低造成叠压供水设备停机,造成停止供水;5医疗、医药、造纸、印染、化工行业和其他可能对公共供水造成污染危害的相关行业与用户,不应采用叠压供水方式。
马鞍山市城市供水管理办法

马鞍山市城市供水管理办法马鞍山市城市供水管理办法加强城市供水管理,发展城市供水事业,保障城市生活、生产用水和其他各项建设用水,根据《城市供水条例》和《安徽省城镇供水管理办法》等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加强城市供水管理,发展城市供水事业,保障城市生活、生产用水和其他各项建设用水,根据《城市供水条例》和《安徽省城镇供水管理办法》等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市行政区域内从事城市供水工作和使用城市供水,均须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城市供水是指城市公共供水和自建设施供水。
本办法所称城市公共供水,是指城市自来水供水企业以公共供水管道及其附属设施向单位和居民的生活、生产和其他各项建设提供用水。
本办法所称自建设施供水,是指城市的用水单位以其自行建设的供水管道及其附属设施主要向本单位的生活、生产和其他各项建设提供用水。
第四条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主管本市行政区域内的城市供水工作。
市水利、卫生、环保、工商、质监等部门应按照各自职责,协同做好城市供水管理工作。
第五条城市供水事业的发展,应当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并应编制城市供水事业发展规划。
第六条城市供水工作实行开发水源与计划用水、节约用水相结合,保障供水与确保水质相结合的原则。
第七条城市供水价格实行政府定价。
制定城市供水价格,实行听证制度和公告制度。
第二章城市供水水源第八条市人民政府组织市建设、水利、环保等部门按下列原则编制本市城市供水水源开发利用规划:(一)符合本市开发利用水资源和防治水害综合规划的要求,并与水长期供求计划相协调;(二)优先利用地表水,控制和合理开发地下水;(三)优先保证生活用水,统筹兼顾工业用水和其他建设用水。
第九条城市供水水源应按规定向市水行政主管部门办理取水许可证,缴纳水资源费。
其中城市规划区内以地下水作为水源的,应经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签署意见。
第十条城市供水水源地应划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保护区内禁止一切污染水质的活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鞍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马鞍山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文件马住建〔2012〕222号关于印发《马鞍山市二次供水工程技术导则》(试行)的通知各有关单位:为保障社会公众利益,提高我市二次供水设施的建设和管理水平,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和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制定了《马鞍山市二次供水工程技术导则》(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二〇一二年七月三十日马鞍山市二次供水工程技术导则(试行)马鞍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马鞍山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前言为了配合《安徽省二次供水技术标准》及《马鞍山市二次供水管理办法》的贯彻实施,保障社会公众利益,提高马鞍山市二次供水设施的建设和管理水平,保证使用二次供水设施用户的供水水质、水压和供水安全,特制定本技术导则。
《马鞍山市二次供水工程技术导则(试行)》(以下简称导则)主要技术内容包括:总则、设计要求、施工监理要求、验收要求、术语、附则共6章。
本导则由马鞍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负责管理和解释。
本导则在实施中结合工程实践,认真总结经验,不断完善。
本导则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主编单位:安徽汇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参编单位:马鞍山市城市发展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马鞍山首创水务有限责任公司马鞍山城乡规划设计有限公司主要起草人:周新黄振伟曹金辉吴有兵李伏燕主要审查人:唐世华沈正杨邦华马鞍山市二次供水工程技术导则(试行)1 总则1. 1 内容与适用范围本市新建、改建、扩建住宅小区、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的二次供水设施,其设计、施工、监理、验收和监督管理的建设要求、技术要求、环境要求及验收规则。
适用于本市城区公共供水区域范围内二次供水设施,三县可参照执行。
不适用于工业企业、消防供水和其它需要加压供水的建筑。
1.2 基本要求1.2.1 凡市政给水不能满足用户对水压、水量要求时,都应设计和建设二次供水设施。
1.2.2 二次供水设计应满足马鞍山市供水总体规划的要求。
1.2.3 二次供水设计应到城市公共供水企业进行供水方案咨询。
1.2.4 二次供水工程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交付使用。
2 设计要求2.1 系统设计要求2.1.1二次供水工程的设计必须由具有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承担。
2.1.2二次供水设施应独立设置。
2.1.3二次供水的设计方案和所选设备须征求城市公共供水企业意见,并得到认可。
2.1.4水泵机组、管道及其附属设施,应采取减震防噪声措施,小区独立设置的水泵房,宜靠近用水大户;水泵机组的运行噪声应符合现行的国家标准《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的要求。
2.1.5二次供水工程应优先采用无负压(管网叠压)节能型供水设备和供水方式。
无负压(管网叠压)供水具有不影响水质、节能、节材、节地、节水等优点。
2.1.6 下列用户严禁采用无负压供水:a) 用水时间过于集中,瞬间用水量过大且无有效调储措施的用户(如学校集体宿舍、洗浴中心、宾馆、监狱等);b)供水保证率要求高,不允许停水的用户;c)对有毒物质、药品等危险化学物质进行制造、加工、储存的工厂、研究单位和仓库等用户(含医院)。
2.1.7新建住宅二次供水设计应按照水表出户,一户一表设计,水表应相对集中设置,新建高层住宅水表应优先采用有集抄功能的智能水表。
已建住宅进行二次供水改造时应水表出户,一户一表设计,有条件的,水表应相对集中设置,高层住宅应选用有集抄功能的智能水表。
2.1.8住宅户水表应安装在公共楼梯道内或其他室内公共建筑空间内,并采取防冻措施。
宜选择避风、向阳、光线较好的地方。
2.1.9通往住宅户的立管应根据对供水压力的不同要求,按照水压低区、水压中区和水压高区等不同分区分别设置(各分区最低卫生器具配水点处的静水压不宜大于0.35 MPa)。
各高、中、低分区管道应在各阀门处和表前立管处以色卡附以汉字区分,原则规定,低区以绿色标示,中区以白色标示,高区以蓝色标示,如有更高分区,以黄色标示。
2.1.10新建住宅设计时应将通往住宅户的立管设置在专用的管廊内,已建住宅在进行水表出户改造时,应设置在住宅公共楼梯道或其他公共场地,必须采取可靠的保暖措施。
采用集抄水表的住宅应考虑通讯线缆的铺设。
2.2 泵房设计要求2.2.1给水泵应选用低噪声水泵,泵房内必须设置独立的备用泵,备用泵应和主泵同型号,同时应设计为自动切换、交替运行。
2.2.2二次供水必须具有稳定可靠的消毒、防倒流等防污染措施。
防倒流措施可采用空气隔断阀或倒流防止器等方式。
采用倒流防止器的,应选择低阻力倒流防止器,倒流防止器应符合《双止回阀倒流防止器》(CJ/T160) 的行业标准。
2.2.3水泵基础设计应高出地面,不得小于0.1 m,并设置减震装置。
2.2.4泵房必须单独设置,宜设置于地面上,并应有建筑围护结构。
不应毗邻起居室或卧室。
泵房门尺寸应考虑设备进出需要;设计时应充分考虑泵房的采光、通风。
泵房主要通道宽度不小于1.2 m。
设备顶端与泵房顶面净高不低于1 m。
2.2.5 泵房内应有不少于10㎡的值班间以及维修和储存备件的空间,在泵房内能存有一定数量的设备备件,以便对二次供水设施的维护和抢修,提高二次供水设施正常运行的保障系数。
2.2.6每台水泵的出水管上,应装设压力表、止回阀和阀门 (符合多功能阀安装条件的出水管, 可用多功能阀取代止回阀和阀门),并应有防水锤压力的措施。
2.2.7二次供水设施应有防冻、防曝晒措施,高位水箱间应设置防雷击装置。
2.2.8二次供水采用变频调速供水设备的水泵应设置自灌式吸水方式。
必须同时具有自动和手动两种方式。
具有自动调节水泵转速和软启动的功能,其电机应有过载、短路、过压、缺相、欠压、过热等保护功能。
2.2.9泵房应设置可靠独立的供电线路和单独计量表。
不允许断水的供水系统应有备用设备和电源。
2.2.10二次供水加压系统应根据水泵扬程和管道走向设置水锤压力消除装置。
管道支吊架和管道穿墙、楼板处应采取防止固体传声措施2.2.11泵房与配电间应作分隔处理;配电设施上方不得有管道、阀门,如必须设,则要有防护措施;供水电控装置设计应符合国家对低压电器的规范要求。
2.2.12 泵房应实现远程监测及视频监控功能。
必须配置浊度仪、余氯仪、远传压力表、流量计(或大口径远传水表)等水质、水量、水压在线监测仪表,实现数据的实时传输。
2.2.13 严禁擅自将水泵与市政给水管道直接连接。
2.3 贮水池(箱)设计要求2.3.1贮水池(箱)总有效容积应符合《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5)的规定。
容积超过用户设计48 h用水量的,应设置二氧化氯或次氯酸钠等消毒装置。
容积大于50 m3的水箱必须分为两格,并能独立工作。
2.3.2 严禁设计和建设地埋或半地埋式储水池(箱),严禁设计和使用消防、生活混用储水池(箱)。
2.3.3贮水池(箱)与建筑之间、贮水池(箱)与贮水池(箱)之间的预留通道,应符合表1规定。
表12.3.4低位贮水池(箱)底部应架空,距地面应不小于0.5 m。
贮水池(箱)上方的房间不应有厕所、污水处理间, 贮水池(箱)上方的房间为浴室、盥洗室、厨房等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贮水池(箱)距放射性污染源的距离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2.3.5水箱高度不应超过3 m。
当超过1.5 m时,水箱内外应设置爬梯。
生活用水水箱内爬梯、支撑件及配件等,必须使用食品级不锈钢材料。
2.3.6水箱应设置进水管、出水管、泄水管、溢流管和人孔、透气孔。
溢流管、透气管应安装微孔过滤器,防止蚊虫、异物进入的装置。
a)水箱进水管底应高于水箱溢流管上沿,距离应不小于0.1 m。
b)水箱溢流管的直径应大于进水管直径;出水管管底距水箱底部应不小于0.1 m;泄水管必须设在水箱底部,不得与排水系统直接连接并应有不小于0.2 m的距离,管径应不小于50 mm。
c)水箱进水管与出水管,必须采取相对方向设置,必要时应设导流装置。
d)水箱必须设置人孔,人孔位置和口径大小应便于对其内部清洗消毒;圆型的人孔直径应不小于0.6 m , 方型的人孔每边长应不小于0.6 m。
人孔位置高出水箱顶面应不小于0.05 m;水箱人孔必须设有带锁的密封盖,保护高度应不小于0.1 m,封盖材质应选不锈钢或铝合金等。
e)水箱间应设水位显示和溢水报警装置。
2.3.7采用气压给水方式的,若气压罐直接从外部补气,补气处必须安装空气净化过滤装置。
2.3.8 贮水池(箱)设计时选用的材质、衬里或内涂层材料应符合《生活饮用水输配水设备及防护材料的安全性评价标准》(GB/T 17219)的规定。
3 施工、监理要求3.1 施工、监理单位要求3.1.1二次供水工程的施工、监理必须由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承担。
3.1.2建设工程监理单位必须按照《建设工程监理规范》(GB 50319)对二次供水工程的设备、材料以及施工质量进行全面控制和管理。
3.2 供水设备安装要求3.2.1供水设备的选型必须质量合格,并有齐全的生产许可证、质量合格证及质量保证文件。
水箱、电控柜、水泵、阀门、消毒设备等应设有规范标牌,并标明下列内容:生产厂家、注册商标、生产日期、出厂编号。
水箱应标明容积和材质。
管道、阀门还应标明口径、材质和埋深。
采用无负压(管网叠压)供水设备的,应具备有资质的产品质量认证机构出具的检测合格报告书。
3.2.2安装供水设施的房间内不得有污染,不得存放易燃、易爆及腐蚀性物品。
3.2.3压力传感器应安装在出水干管的振动小、水压平稳处。
压力表量程选择应为工作压力的1.5~2倍。
3.2.4二次供水设施采用的自动控制系统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自动控制系统规范标准。
凡具有人机对话功能的电控装置,对话界面应汉化,图标应明显、易识别、便于操作。
3.3 贮水池(箱)设置要求3.3.1贮水池(箱)应坚固、光洁,不渗漏。
所用材料对水质无污染。
应优先选用食品级不锈钢箱体。
3.3.2严禁使用混凝土、手糊玻璃钢和普通钢板制作水箱或以其为水箱衬里。
3.4 管道施工要求3.4.1庭院管道应优先选用球墨铸铁管、PE管等管材,入户管道宜优先选用新型绿色环保抗菌管材(如PE管、PPR管或钢塑管等),严禁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管材、水嘴、阀门及配件等。
3.4.2庭院管网不宜埋设在机动车道下,小区内其他任何管网都严禁与庭院供水管网直接连接。
3.4.3小区庭院管网上的阀门宜采用直埋式阀门。
3.4.4通往住宅的生活给水管在安装时,不得直接敷设在建筑物结构层内,应敷设在专用的管廊内,并不应与输送易燃或有害液体、气体的管道敷设在同一个管廊内。
3.4.5引入管穿越承重墙或基础时,因预留洞口或钢套管;穿越地下室外墙处应预埋防水套管。
3.5 水表安装要求3. 5. 1水表应水平安装,安装后的水表应便于读数和检修。
水表前后直管段的长度应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
4 验收要求4.1 验收标准凡本市新建、扩建、改建的二次供水工程竣工验收,均应符合此技术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