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力地质作用与沉积岩
普通地质学—外力地质作用与沉积岩
第四章外力地质作用与沉积岩沉积岩占地壳岩石总体积的7、9%,主要分布在地壳表层,在地表出露的三大类岩石中,其面积占75%,是最常见的岩石。
沉积岩中赋存有煤、石油、天然气以及其他许多金属及非金属矿产,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
第一节外力地质作用的一般特征一、引起外力地质作用的因素引起外力地质作用的因素是大气、水和生物。
它们构成了地球系统的三个外部层圈。
1、大气成分主要有氮气、氧气、氩气,还有少量的二氧化碳、稀有气体和水蒸气。
大气圈从下向上依次可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散逸层等。
对流层:顶面高度在10-16km范围,温度从地面由下而上逐渐降低。
对流层大气的热量绝大部分来自地面长波辐射,因此离地面愈高的大气,受热愈少,气温愈低。
平均每上升1km,气温约降6、5℃,其顶面温度约-55℃。
大气中的水汽几乎都集中于此,是展示风云变幻的“大舞台”:刮风、下雨、降雪等天气现象都是发生在对流层内。
对流层最显著的特点是有强烈的对流运动。
对流层是大气层中湍流最多的一层,喷射客机大多会飞越此层顶部(即对流层顶)用以避开影响飞行安全的气流。
平流层:从对流层顶到约50km高度的大气层。
层内温度通常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增。
底部温度随高度变化不大。
这里基本上没有水汽,晴朗无云,很少发生天气变化,适于飞机航行。
在20~30公里高处,氧分子在紫外线作用下,形成臭氧层,像一道屏障保护着地球上的生物免受太阳紫外线及高能粒子的袭击。
中间层:自平流层(50公里)顶到85公里之间的大气层。
在中间层顶层,经常会出现许多有趣的天文现象,如极光、流星等。
大气环流:低纬度地带气温高,高纬度地带气温低。
气温不同,导致空气密度不同。
气温高的密度小,气温低的密度大,使得低纬度地带温度高而密度小的气团上升并向高纬度地带运动,而高纬度地带温度低而密度大的气团下降并沿地面向低纬度方向运动,形成全球性的大气环流。
大气圈的地质意义:①大气成分是许多地质作用得以发生的物质因素氧气—氧化作用,生命的存在;二氧化碳—植物制造有机质、生物成岩,参与化学反应;水—风化作用,流动成风,动力。
东华理工大学 地质学基础复习资料(QY-AX)
地质学基础复习资料第一章绪论1.地质作用:形成和改变地球的物质组成、外部形态特征与内部构造的各种自然作用。
分为内力作用(岩浆作用、构造作用、地震作用、变质作用、地球各层圈相互作用),外力作用(地质体的风化作用、重力滑动作用、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固结成岩作用)第二章矿物1.地壳:指固体地球的最外圈,由岩石组成,岩石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底界为莫霍面。
2.克拉克值:由美国化学家求出的厚16km的地壳内50种元素的平均含量与总质量的比值,也称为地壳元素丰度。
3.矿物:由地质作用形成,在正常情况下呈结晶质的元素或无机化合物,是组成岩石和矿石的基本单元。
4.矿物的物理性质:透明度、光泽、颜色、条痕、硬度、节理、断口、密度、磁性。
5.矿物的分类;自然元素矿物、硫化物及其类似化合物矿物、卤化物矿物、氧化物和氢氧化物矿物、含氧盐矿物。
6.主要造岩矿物:石英、钾长石、斜长石、云母、角闪石、辉石、橄榄石(这些矿物在造岩运动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7.(辨析题):①对比解理与断口:解理是指晶体受到外力打击时能够沿着一定结晶方向裂成平面(即解理面)的能力。
断口是指矿物受到外力打击后不沿固定的结晶方向开裂而形成的的断裂面。
这两者截然相反!②对比晶体与非晶体:晶体是其内部原子或离子在三维空间呈周期性平移重复排列的固态物质。
非晶体是内部原子或离子在三维空间不呈规律性重复排列的固体。
③对比显晶质与隐晶质:显晶质指晶粒大小不一,较粗的用肉眼或放大镜就可以看出来。
隐晶质指晶粒细微,通过显微镜才可加以分辨。
第三章岩浆作用与火成岩1.岩石:火成岩,沉积岩与变质岩。
2.岩浆作用:指岩浆发育、运动、冷凝固结成为火成岩的作用,包括喷出作用与侵入作用。
3.喷出作用:岩浆喷出地表,冷凝固结的作用。
固体(火山灰-----凝灰岩,火山砾、火山渣------火山角砾岩,火山弹,火山块-------集块岩)4.火山喷发方式:(中心式、裂隙式和融透式)或者(宁静式、猛烈式和交替式)5.(填空题)喷出岩类型:按SiO2含量分:<45%超基性岩浆(科马提岩),45%—52%基性岩浆(玄武岩),52%—65%中性岩浆(安山岩),>65%酸性岩浆(流纹岩)。
地质学名词解释 七
地质学名词解释七一、名词解释(30个)地质学:地质学的研究对象是地球,是研究地球的物质组成、结构构造、地球形成与演化历史以及地球表层各种作用、各种现象及其成因的学问。
地质作用:就是形成和改变地球的物质组成、外部形态特征与内部构造的各种自然作用。
(分为内力地质作用与内力地质作用)内力地质作用:作用于整个地壳和岩石圈,能源主要来源于地球本身的称为内力地质作用。
外力地质作用:作用于地球表面,能源来自于地球外部称为外力地质作用。
内力地质作用又分为:构造运动、地震地质作用、岩浆作用、变质作用。
外力地质作用又分为:风化作用、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和固结成岩作用。
沉积岩在固结成岩的过程中主要发生下列:压实作用、胶结作用、重结晶作用。
构造运动:地球内部动力引起地壳(或岩石圈)组成物质发生了变形变位的机械运动过程。
构造运动的特点:普遍性和长期性。
构造运动的形式:升降运动(造陆、沿半径)、水平运动(造山、沿球体平面沿切线方向)变质作用:由内力地质作用致使岩石的矿物成分,结构,构造发生变化的作用称变质作用。
影响变质作用的因素:温度、压力和化学活动性流体。
其中压力可分为静压力、流体压力、定向压力。
构造运动:内力引起地壳乃至岩石圈变形、变位的作用称为构造运动。
新构造运动:地壳发展史上最近一个时期的构造运动称为新构造运动。
褶皱:岩层受构造应力作用形成的连续弯曲现象。
断层:岩块沿着破裂面有明显位移的断裂构造称为断层。
褶皱:岩层受构造应力作用形成的连续弯曲现象。
地质构造:指由各种内、外力地质作用形成的岩石的变形产物,具体表现为岩石的弯曲变形(塑性变形产物)和断裂变形(脆性变形产物)等。
断裂构造:指岩石所承受的应力达到或超过其破裂强度时发生破裂变形而形成的构造。
地震:是地壳快速颤动或摆动的现象,是地壳运动的一种表现。
地震四要素:发震时刻、震级、震中、破坏烈度。
震源:地壳内部发生地震的地方称为震源。
震中:震源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称为震中。
工程地质学复习资料
第二章基础知识内力地质作用:构造运动,岩浆作用,地震作用,变质作用。
外力地质作用:风化作用,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
岩浆岩之间的接触关系:整合接触关系,角度不整合接触,平行不整合接触。
沉积岩与岩浆岩的接触关系:侵入接触地质年代单位:代、纪、世;年代地层单位:界、系、统矿物:指在各种地质作用中形成的天然单质元素或化合物。
解理:指矿物受外力后延晶体格架的一定方向开裂的性质。
断口:矿物受外力打击后形成凹凸不平的不规则的断裂面。
岩浆岩成因:高温高压,岩浆冷凝物质成分:硅酸盐,金属硫化物结构:全晶质结构;半晶质结构;玻璃质结构构造:块状构造;流纹构造;气孔构造;杏仁构造。
沉积岩成因:常温常压,岩石风化物质成分:碎屑物质;粘土矿物;化学沉积物;有机物质。
结构:碎屑结构;泥质结构;结晶粒状结构;生物结构构造:层理构造;层面构造变质岩成因:高温高压和新的化学物质。
三类变质原因为接触变质,区域变质,接触变质。
物质成分:变质矿物;一般矿物结构:变余结构;变晶结构;碎裂结构构造:片理构造(片状构造、片麻状构造、板状构造、千枚状构造);块状构造;眼球状构造。
黄土——湿陷性;软土——触变性和流变性;红黏土——干缩、湿胀;冻土——冻胀;膨胀土——膨胀、收缩。
一.名词解释1、解理2、矿物3、断口二.选择题1、地球以地表为界分为外圈和内圈,以下不属于外圈的是()A. 大气圈B.水圈C.生物圈D.地壳2、外力地质作用包括风化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成岩作用和()A. 剥蚀作用B.岩浆作用C.地质作用D.地壳运动3、内力地质作用包括地震作用、地壳运行、岩浆作用和()A. 风化作用B.变质作用C.成岩作用D.沉积运动4、未经构造变动影响的沉积岩,其上下两套岩层的相对新老关系为()A. 无法确定B.上老下新C.上新下老D.同一时代5、沉积岩岩层的接触关系有()、平行不整合接触和角度不整合接触A. 整合接触B.侵入接触C.沉积接触D.完整接触6、下列哪项不是地质年代单位()A. 宙B.代C.纪D.统7、构成地壳物质的基本单元是( )A. 岩石B.土C.矿物D.化学元素8、某矿物呈灰白色,菱面体,三组完全解理,小刀能刻划动,遇稀盐酸强烈起泡。
外动力地质作用与沉积岩沉积岩主要特征及岩石类型
根据风化作用的方式和特点,风化作用可分为物理风化作用、 化学风化作用和生物风化作用
3
第二节 风化作用 2.1 物理风化作用:物理风化作用是指主要由气温、大气、水等因
素的作用引起的矿物、岩石在原地发生机械破碎的过程。在此 过程中,矿物、岩石的物质成分不发生变化,只是从整体或大 块崩解为大小不等的碎块。物理风化常有温差风化、冰冻作用、 层裂或卸载作用三种方式。 2.1.1 温差风化
12
第四节 搬运作用 三)搬运作用 1.定义:自然界中的风化、剥蚀产物除少量残留在原地外,大部分
都要被运动介质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的过程称为搬运 作用。
2.搬运作用的类型: 碎屑物质的搬运主要以推移、跃移、悬移和载移的方式来进行, 又称为机械搬运;溶解物质的搬运以真溶液和胶体溶液的形式 进行,故称为化学搬运。
重结晶作用是指在压力增大、温度升高的情况下,沉积物 中的矿物组分部分发生溶解和再结晶,使非晶质变为结晶质, 细粒晶变为粗粒晶,从而使沉积物固结成岩的过程。
35
第六节 成岩作用
Chapter one Ends
36
第二章 沉积岩特征及主要岩石类型
沉积岩:由外动力地质作用(风化-剥蚀-搬运作用)
及部分火山作用形成的沉积物(沉积作用),经成岩作用 后形成的岩石。
7
第二节 风化作用
2.2.1 氧化作用:是指矿物、岩石与大气或水中的游离氧起化学反 应形成氧化物使岩石破碎的过程,常把在地表能够发生氧化作 用的地带称为氧化带。
如黄铁矿(FeS2)在地表(氧化环境)的条件下很容易氧化成 褐铁矿(Fe2O3·nH2O):
4FeS2+14H2O+13O2→2(Fe2O3·3H2O)+8H2SO4
外力地质作用与沉积岩
33
1)下蚀作用(底蚀作用):湍急的河水以其动能冲刷谷 底岩石或河水挟带的砂石磨损和撞击谷底岩石, 使河床加深的作用。
溶蚀作 用
水力活动:流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水使基岩碎片 磨蚀作
松动并且移动 用
20碎21/3屑/2 和砾石
34
2021/3/2
金沙江的“V”形河谷
35
瀑布向上游方向退移现象,称为向源侵蚀。更为 普遍的向源侵蚀现象出现在河流源头及冲沟头。
钾长石
高龄石
A14[Si4O8](OH)8+nH2O → 2Al2O3.nH2O+4SiO2+4H2O
高龄石
铝土矿
2021/3/2
25
– (3)生物风化作用:由生物的生命活动引 起的岩石的破坏过程,分生物物理风化作 用和生物化学风化作用。
植物根的生
长对岩石进
行的生物物
理风化作用
2021/3/2
26
2021/3/2
36
2)河流的侧蚀作用:河水以自身动力及挟带的砂石对 河床两侧或谷坡进行破坏的过程。侧蚀作用的结果 使河床弯曲,谷坡后退,河谷加宽。
2021/3/2
河流中水流的流速分布在河 谷平直段,最大速度的水流 基本位于河流中央;
在河谷弯曲段,最大速度的 水流总是位于凹岸一侧,这 是引起凹岸侧向侵蚀的根本 原因。
直接因素;
•
对固体地球而言,大气、水和生物是促使地
球表层岩石,土壤发生变化的环境介质;
•
对人类及各种建筑(构)物而言,大气、水
、生物及地球表层的岩土,是影响人类生活质量及建
筑(构〕物使用寿命的环境介质。
2021/3/2
4
2·1·1·1 大气圈的重要地质意义
地质学基础
地质学基础地质学是研究地球,主要是研究地壳的科学。
具体地讲,它是研究地壳的构造、物质组成、发展变化以及矿产的形成和分布规律等内容的科学。
Ⅰ. 重力:地球对物体的引力和物体因地球自转产生的离心力的合力称为重力。
通过高程及地形校正后,再减去该地区的理论重力值,得出的值如为正值,称正异常,表明地下有密度较大的物质分布;如为负值,称负异常。
地壳上每加深100米,温度升高3℃左右。
地质作用:所有引起矿物、岩石的产生和破坏,从而使地壳面貌发生变化的自然作用。
可分为内力地质作用和外力地质作用。
(一) 内力地质作用:由地球转动能、重力能和放射性元素蜕变的热能产生的地质动力所引起的地质作用。
其表现方式有地壳运动、岩浆作用、变质作用和地震等。
地壳运动:组成地壳的物质(岩体)不断运动,改变他们的相对位置和内部构造。
岩浆运动:在地壳运动的影响下,由于外部压力的变化,岩浆向压力减小的方向移动,上升到地壳上部或喷出地表冷却凝固成为岩石的全过程。
岩浆作用有喷出作用和侵入作用两种。
(1)喷出作用:喷出作用是指岩浆直接喷出地表。
(2)侵入作用:灼热熔融的岩浆并不一定能上升到达地面,往往由于热力和上升力量的不足,在上升过程就会把热传给与它相接触的岩石,而逐渐在地下冷却凝固。
变质作用:由于地壳运动及岩浆活动,使已形成的矿物和岩石受到高温、高压及化学成分的形象,在基本保持固态的状态下,发生物质成分与结构。
构造的变化,形成新的矿物和岩石,这一过程称变质作用。
变质作用可分为接触变质作用、动力变质作用、区域变质作用三种。
(1)接触变质作用。
(2)动力变质作用。
(3)区域变质作用。
地震:地震是地壳快速颤动或摆动的现象,是由于地震波在地下传播引起的。
(二)外力地质作用:外力地质作用是由地球范围以外的能量所产生的地质作用。
它的能源主要来自太阳辐射能以及太阳和月亮的引力、地球的重力能等,其作用方式有风化、剥蚀、搬运、沉积和成岩作用。
风化作用:在常温常压下,由于温度、H2O、O2、CO2和生物等因素的影响,使组成地壳表层的岩石发生崩裂、分解等变化,以适应新环境的作用。
普通地质学第八章 外力地质作用与沉积岩
描述岩石的颜色,常用复合名称描述,有时加以深浅
字样,如紫红色、蓝灰色、深紫色、浅灰色等。凡是复合 颜色,前面的是次要颜色,后面的是主要颜色。
现在油田上描述颜色时用数字代替:
0
1
2 紫 色
3 褐 色
4 黄 色
5 绿 色
6 蓝 色
7 灰 色
8 黑 色
9 10 棕 色 杂 色
白 红 色 色
+和-代表深和浅。 如:-57就是浅绿灰色。
沉积方式及沉积物: 1、机械沉积-碎屑沉积物:受重力的影响。重的物质搬运 距离近并先沉积,反之。 2、化学沉积(物):受化学反应的控制。在真溶液中,难 溶的物质先沉淀,反之;胶体质点沉积是通过中和作用或水 蒸发作用。 3、生物沉积(物):生物有机体直接发生堆积。
5、固结(成岩)作用 ——自然界的各种松散沉积物变为坚固岩石的作用。 1)影响成岩作用的因素主要有: 1.内因:沉积物的原始成分和结构。 2.外因:压力、温度、水和水溶液中的物质以及微
四、沉积岩的构造
构造是指碎屑岩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分布和排列方式, 它是沉积物在沉积期或沉积后通过物理作用、化学作用和生物 作用形成的。
(一)层理构造
层理构造——是由沉积物的成分、颜色、结构沿垂直 于沉积物表面(层面)方向变化而显示出来的一种层状 构造。是与岩浆岩、变质岩区别的重要标志。
层没有限定的厚度,其厚度变化范围很大,可自 数毫米至数十米,但通常是数厘米至数十厘米。按厚 度可划分为: 块状层(>lm)、 厚层(1.0~0.5m)、 中层(0.5~0.1m)、 薄层(0.1~0.01m)、 微细层或页状层(<0.01m)。 说明:层可以根据它在成分和结构上的不连续性 与上下邻层区分开。
常见的层理构造:
煤矿地质学
一、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面,其中2个最主要的不连续界面是莫霍面和古腾堡面,并以此将地球的内部圈层划分为地壳、地幔、地核。
20.内力地质作用可分为地震作用、岩浆作用、变质作用和地壳运动;外力地质作用包括风化作用、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与固结作用。
21.肉眼鉴定矿物时主要依据矿物的晶体形态和物理性质,其中矿物的物理性质主要有颜色、条痕、解理/断口、光泽、硬度等。
22.按岩浆岩中SiO2的含量,可将岩浆岩分为酸性岩、中性岩、基性岩和超基性岩等四种基本类型。
其中,花岗岩属于酸性岩大类,玄武岩属于基性岩大类。
23.成煤的必要条件有植物条件、气候条件、地理条件和地壳运动条件。
24.宏观煤岩组分包括丝炭、镜煤、亮煤和暗煤。
25.煤厚变化的原因可分为原生变化和后生变化,其中原生变化包括地壳不均衡沉降、泥潭沼泽古地形影响、河流同生冲蚀和海水同生冲蚀四种原因。
26.煤矿中常见的地质图件有地形地质图、水平切面图、煤层底板等高线图、没岩层对比图、地质剖面图。
27.石榴子石属于变质矿物28.中生代可以划分为泥盆纪、石炭纪、二叠纪、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
29.组成砂岩的主要碎屑组分是石英、长石、岩屑。
30.潜水应属于第一个稳定隔水层之上具有自由表面的重力水。
31.工业储量指A+B+C级储量。
32.寻找煤炭资源并对工作区有无进一步工作价值作出评价的煤田地质勘探阶段是找煤。
33.褶曲弯曲度最大的点连成枢纽。
34.地形地质图上地层界线基本平直不受地层影响的岩层属直立岩层。
35.在垂直断面走向的剖面上,同一岩层面与断面交点的高程差称为落差断距。
36.煤及油页岩在分类上属于沉积岩的内源沉积岩大类。
37.地温梯度是深度每增加100米时地温升高的度数,地温分带分为变温层、恒温层和增温层。
38.砾岩、砂岩、粉砂岩和泥岩是按照粒度来划分的,具体的划分标准分别是大于2mm、2—0.05mm、0.05—0.005mm、小于0.005mm。
采煤概论答案
第一章煤矿地质基本知识1.熟悉地质作用、内力地质作用、外力地质作用及矿物、岩石的概念。
地质作用:由自然力促使地球物质组成、内部构造和外部形态发生变化与发展的过程称为地质作用内力地质作用:作用于整个地壳或者岩石圈,力量主要来自地球内部的地质作用称为内力地质作用外力地质作用:作用于地壳表层,力量主要来自地球以外的地质作用称为外力地质作用矿物:是地壳中的一种或者多种元素在各种地质作用下形成的自然产物岩石:是一些矿物颗粒的集合体2.内力地质作用可分为哪几项运动或作用?起主导作用的是哪一项?内力地质作用包括地壳运动、地震作用、岩浆作用、变质作用等。
最活跃、起主导作用的是地壳运动。
3.按作用方式,外力地质作用可分为哪几类?外力地质作用包括风化作用、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固结成岩作用等。
4.风化作用主要类型?风化作用产生原因?根据风化作用的因素和性质可将其分为三种类型:物理风化作用、化学风化作用、生物风化作用。
原因:岩石在地表或接近地表的环境中,由于受到气温的变化、水和氧气及二氧化碳的作用和生物的活动等,使岩石在原地受到机械破碎和化学分解的作用,称为风化作用。
5.简述沉积岩、岩浆岩与变质岩的形成过程;沉积岩具有什么特征?沉积岩:是有暴露在地表的岩石经受外力地质作用,即先经风化和剥蚀,被粉碎或分解成碎屑物质和可溶性物质等,又经过搬运,在适当的条件下沉积下来,形成各种沉积物,再经受紧压、脱水、胶结,变成坚硬的岩石。
岩浆岩:岩浆沿岩石裂缝或薄弱带上升,侵入到地壳表层或喷出地表,便冷凝固结成坚硬的岩浆岩。
变质岩:由各种不同的原有岩石收到温度、压力及化学活性流体的作用,使原岩改变其成分、结构和构造而变成新的岩石。
沉积岩特征:含矿物成分多以及化学成分多,覆盖广,易开采。
6.简述煤的形成过程,并分析要形成具有开采价值的煤层,必须具备哪些条件?煤是由植物经过漫长的及其复杂的生物化学、物理化学作用转变而成的。
条件:1、植物条件2、气候条件3、地理条件4、地壳运动条件7.根据开采技术特点,煤层按厚度或倾角分为哪几类?煤层按厚度分类:薄煤层,中厚煤层,厚煤层。
外力地质作用
外力地质作用外力地质作用是指地球表面和地下的地理成因过程,由于外力的作用而导致的地质变化。
它主要包括风力、水力和冰力等作用。
风力是指风对地球表面的侵蚀和沉积作用。
风力对地球表面的作用主要有风蚀作用和风沉积作用。
在干旱地区,风力通过吹动沙粒,产生风蚀现象,形成沙丘和沙尘暴。
而在沙漠地区,风力通过吹动沙粒,逐渐形成移动的沙丘和沙漠化现象。
风力还可以将风沙沉积在河流、湖泊和海洋的沉积物上,形成风积沉积层。
水力是指水对地球表面的侵蚀和沉积作用。
水力对地球表面的作用主要有流水侵蚀作用和水沉积作用。
流水侵蚀作用主要是由于河流、湖泊和海洋的流动,搬运、冲刷和溶解岩石和土壤,改变地貌。
流水侵蚀作用还可以形成峡谷、洼地和瀑布等地貌现象。
水沉积作用主要是由于河流、湖泊和海洋的水流减速,悬浮物质沉积下来,形成地层和沉积岩。
冰力是指冰对地球表面的侵蚀和沉积作用。
冰力对地球表面的作用主要有冰蚀作用和冰沉积作用。
在寒冷地区,冰雪覆盖的地区,冰雪融化后形成的冰川运动,会带动被冰雪覆盖的岩石和土壤,形成冰蚀作用。
冰蚀作用会形成U型山谷和冰碛石等地貌现象。
冰沉积作用主要是由于冰川融化后搬运的碎石、砂石和黏土沉积下来,形成冰碛层和冰碛岩。
外力地质作用是地球表面和地下的重要地理力量,对地球的演化和地貌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
外力地质作用会改变地质形态和地貌特征,形成各种各样的地貌景观和地质现象。
同时,外力地质作用还可以改变地球的气候和生态环境,影响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生活。
总的来说,外力地质作用是指风力、水力和冰力等外力对地球表面和地下的侵蚀和沉积作用。
它们通过改变岩石和土壤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形成不同的地貌现象和地质结构。
外力地质作用对地球的演化和地貌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生活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我们应该重视这些外力地质作用,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外力地质作用与沉积岩
五、几种常见沉积岩
硅质砂岩
(3) 重结晶作用-非晶质或结晶微细的沉积物因环境的 改变而重新结晶或晶粒长大、加粗 ,从而使矿物紧密嵌 合。主要发生于化学沉积物或生物化学沉积物中。
(4) 新矿物的生长-沉积物中不稳定矿物溶解或发生化
学变化,导致若干化学成分重新组合或结合成新矿物,从
而使沉积物变硬。
固结时间、固结程度差别很大,有的易固结(如温泉 中沉淀的CaCO3),有的难(如某些粘土,几千万年后仍 又进入新一轮的风化作用、剥蚀作用。
砾岩
砾岩
含砾砂岩
含砾砂岩
砂岩
(二)、泥质岩(泥岩,页岩)
粒度 <0.01mm颗粒称为泥,泥 >50% 的岩石具泥状结构,
叫泥岩。若页理发育,可剥开成薄片者叫页岩。
页岩
泥岩
泥岩
(三)、碳酸盐岩(灰岩,白云岩)
1. 碳酸盐矿物含量>50%。方解石[ CaCO3 ]为主,形成
灰岩;白云岩主要成分为白云石[ CaMg(CO3)2 ]。
有的矿物。具有适应温度变化的能力且化学性质较稳定,
在地表条件下就能够作为碎屑物稳定存在。
2.粘土矿物,方解石,白云石,石膏,硬石膏。沉积岩
中相当普遍,但火成岩中难以出现地表条件下形成的特征 性矿物。 3.赤铁矿,褐铁矿,玉髓,蛋白石,胶结物等。
4. 火成岩中常见的橄榄石,辉石,黑云母,角闪石,
中性及基性斜长石在沉积岩中很少出现。只能形成于高温 条件下的矿物,在外力地质作用下 (常温,常压),不能生
变硬。
(2) 胶结作用-碎屑沉积物的粒间孔隙之中有水溶液,
它在成岩过程中会发生化学沉淀,这些物质使碎屑胶结变 CaCO3等。 粘土及细粉砂等细碎屑物也可起胶结作用,它们称为杂
各种地质作用形成的地貌归纳
2.侵蚀作用:风力,流水,冰川,海浪等对地表岩石及其风化产物的破坏作用。
风蚀:风蚀洼地,风蚀柱,风蚀蘑菇
流水侵蚀:沟谷,V形河谷,喀斯特地貌
冰川侵蚀:冰斗,角峰,U性谷(冰蚀谷)
海浪侵蚀:海蚀穴,海蚀柱,海蚀崖。
3.搬运作用:风,流水,冰川和海浪等,将风化及侵蚀的形成物转移离开原位置的作用。包括推移、跃移、悬移
开发与治理:旅游,绿洲,植树种草。
5.黄土地貌:在黄土地区经流水长期侵蚀和切割而形成的地貌,主要分布在中纬度的半干旱地带
(1)形成过程:风力堆积——黄土高原——流水侵蚀——塬粱峁。
塬:范围较广顶部较平坦的残留黄土高原面
粱:长条形的黄土高原
峁:孤立的黄土丘。
(2)开发利用
利:土层深厚,质地疏松,持水性好,富含多种矿物有利于作物生长。
流水搬运:主要取决于流速,流速大挟带的物质较粗,流速小挟带的物质较细。泥石流
风力搬运:搬运物质的大小与风速成正比,与距离成反比。浮尘,扬沙,沙尘暴,强沙尘暴
冰川搬运:搬运物质随冰川缓慢悬移或推移。冰川消融后的沉积物:漂砾、飞来石
海浪搬运:波浪搬运较粗的沙砾,潮流和其他海流搬运粉沙和淤泥。
4.沉积作用:岩石风化和侵蚀产物,在外力搬运过程中,随着风速、流速降低,冰川融化以及地形变化等原因,被搬运物质逐渐发生沉淀堆积的作用。
(1)分类:地表喀斯特:石芽,溶蚀洼地,溶蚀盆地,落水洞,峰林,孤峰
地下喀斯特:溶洞(石钟乳,石笋,石柱,地下河,地下湖)
(2)发育过程:石芽、溶蚀洼地、落水洞——溶洞、地下河——溶蚀盆地、峰林——孤峰
(3)开发与保护:旅游价值高,但是溶洞易漏水,易坍塌,地表崎岖,交通不便,石灰岩不保水,肥力差,农业发展困难,经济落后。
外力地质作用与沉积岩
外力地质作用与沉积岩第一节外力地质作用的一般特征一、引起外力地质作用的因素1.大气地球上一切物体的运动,包括水的运动,同样会受到自转的影响而发生偏转,其偏转方向在北半球者向右,在南半球者向左,这种作用称为科里奥利效应。
2.水水圈中的各部分水体是相互联系和转化的。
水是一种溶剂。
水是构成生命的物质。
3.生物二、引起外力地质作用的能源太阳能重力能日月引力能三、外力地质作用的类型1.风力作用2.剥蚀作用3.搬运作用4.沉积作用第二节沉积岩的特征由沉积物骨节变硬而成的岩石就是沉积岩。
是否经过固结是沉积岩与沉积物的根本区别。
一、沉积岩中的矿物石英、白云母、粘土矿物、钾长石、钠长石、方解石、白云石、石膏、硬石膏、赤铁矿、褐铁矿、玉髓、蛋白石等。
二、沉积岩的结构1.碎屑结构砾状结构r>2mm砂状结构0.05mm<r<2mm分砂状结构0.005mm <r<0.05mm泥状结构r<0.005mm碎屑颗粒粗细的均匀程度称为分选性。
大小均匀者,分选性良好;大小混杂者,分选性差。
2.非碎屑结构岩石中的颗粒由化学沉积作用或生物化学沉积作用形成。
其中大多数为晶质的或隐晶质的。
三、沉积构造沉积构造是指沉积岩形成时所产生的岩石的各个组成部分的空间分布和排列形式。
1.层理沉积岩的成层性2.递变原理3.波痕4.泥裂5.缝合线6.结核7.印模第三节常见的沉积岩砾岩、角砾岩碎屑为圆形或此圆形者为砾岩,碎屑为棱角形或半棱角形者为角砾岩。
砂岩具有砂状结构的岩石。
碎屑成分常为石英、长石、白云母、岩屑及生物碎屑。
粉砂岩具有粉砂状结构的岩石。
粘土岩由粘土矿物组成并常具有泥状结构的岩石。
硅质岩化学成分为SiO2,组成矿物为微粒石英或玉髓,少数情况下为蛋白石。
石灰岩由方解石组成,遇稀盐酸剧烈起泡。
白云岩由白云石组成,遇冷的稀盐酸不起泡。
普通地质学复习资料精简版
普通地质学名词解释:1.内力地质作用:以地球内热为能源并主要发生在固体地球内部,包括岩浆作用、构造作用、地震作用、变质作用、地球各层圈互相作用。
2.外力地质作用:以太阳能及日月引力能为能源并通过大气、谁、生物因素引起,包括地质体的风化作用、重力滑动作用以及各种地壳表层载体的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固结成岩作用。
3.克拉克值:各种元素在地壳中的平均含量之百分数。
4.解理:指晶体受到外力打击时能够沿着一定结晶方向分裂成为平面(即解理面)的能力。
5.岩浆:地下高温熔融物质。
6.侵入作用:深部岩浆向上运移,侵入周围岩石,在地下冷凝、结晶、固结成岩的过程。
7.科里奥利效应:地球上一切物体的运动,包括水的运动,同样都会受到地球自转的影响而发生偏转,其偏转方向在北半球者向右,在南半球者向左。
8.波痕:波痕是由风、水流或波浪等介质的运动在沉积物表面所形成的一种波状起伏的层面构造。
按成因可分为浪成、流水成因和风成波痕三种类型。
9.搬运作用:指风化、剥蚀的产物被搬运到他处的作用。
10.沉积作用:指搬运物在条件适宜的地方发生沉积的作用。
11.变质作用:岩石基本处于固体状态下,受到温度、压力和化学活动性流体的作用,发生矿物成分、化学成分、岩石结构构造的变化,形成新的结构、构造或新的矿物与岩石的地质作用。
12.接触交代变质作用:从岩浆中分泌的挥发性物质,对围岩进行作用,导致围岩化学成分发生显著变化,产生大量新矿物,形成新的岩石和结构构造。
13.标准化石:对于确定地质年代有决定意义的化石,应该是在地质历史中具有演化快、延续时间短、特征显著、数量多、分布广等特点,这种化石称为标准化石。
14.地质年代表:按年代先后把地质历史进行系统性编年列表。
15.震源:引发地震、释放深部能量的源区。
16.震中:震源在地面的垂直投影点,是接受震动最早的部位。
17.地震烈度:地震对地面的破坏程度。
18.莫霍面:地壳同地幔间的分界面,位于地表以下数千米到30-40千米深度。
普通地质学名词解释
普通地质学概念汇总第一章绪论1.地质作用:就是形成和改变地球的物质组成、外部形态特征与内部构造的各种自然作用。
它分为内力地质作用与外力地质作用两类。
22.内力地质作用:主要以地球内热为能源并主要发生在地球内部,包括岩浆作用、地壳运动、地震、变质作用3.外力地质作用:主要以太阳能以及日月引力能作为能源并通过大气、水、生物因素引起,包括风化作用、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固结成岩作用。
2第二章矿物1.元素:有同种原子组成的物质称为元素。
52.同位素:具有不同原子量的同种元素的变种。
53.放射性同位素:有的同位素其原子核不稳定,会自行放射出能量,即具有放射性,成为放射性同位素。
54.稳定同位素:不具有放射性的同位素。
55.克拉克值:元素在地壳中平均质量分数%,称为克拉克值。
克拉克值又称地壳元素的丰度。
56.矿物:是自然产出且内部质点(原子、离子)排列有序的均匀固体。
其化学成分一定并可用化学式表达。
67.晶体:是内部质点(原子、离子)在三维空间周期性重复排列(即有序排列)的固体。
68.化学键:晶体中各质点间的结合力就是化学键,包括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和分子间作用力。
69.同质多像:相同化学成分的物质在不同的地质条件(如温度、压力等)下可以形成不同的晶体结构从而形成不同的矿物,这种现象成为同质多像。
610.类质同像:矿物晶体结构中某种原子或离子可以部分的被性质相似的它种原子或离子替代而不破坏其晶体结构,这种现象成为类质同像。
611.矿物集合体:矿物晶粒的聚集体成为集合体。
矿物集合体往往具有某种习惯性的形态。
712.矿物的光学性质①透明度:矿物透过可见光的能力。
7②光泽:矿物对可见光的反射能力。
7③颜色:是矿物吸收了白光中某种波长的色光后所变现出来的互补色。
7④条痕:是矿物粉末的颜色。
713.硬度:矿物抵抗外力机械作用的强度。
通常用摩氏硬度计作为标准进行测量。
714.解理:晶体受到外力打击时能够沿着一定结晶方向分裂成平面(即解理面)的能力。
地质学简答题
一、绪论二、矿物1、简述矿物鉴定的主要依据有哪些?答:由于矿物的化学成分不同,晶体构造不同,从而表现出不同的物理性质。
其中有些必须借助仪器测定(如折光率、膨胀系数等),有些则可凭借感官即能识别,后者是肉眼鉴定矿物的重要依据。
其包括:(1)颜色:矿物具有各种颜色,如赤铁矿、黄铁矿、孔雀石、蓝铜矿、黑云母等都是根据颜色命名的。
(2)条痕:矿物粉末的颜色称为条痕。
(3)光泽:矿物表面的总光量或者矿物表面对于光线的反射形成光泽。
(4)透明度:指光线透过矿物多少的程度。
(5)硬度:指矿物抵抗外力刻划、压入、研磨的程度。
(6)解理:在力的作用下,矿物晶体按一定方向破裂并产生光滑平面的性质叫做解理。
(7)断口:矿物受力破裂后所出现的没有一定方向的不规则的断开面叫做断口。
(8)脆性和延展性:矿物受力极易破碎,不能弯曲,称为脆性。
(9)弹性和挠性:矿物受力变形、作用力失去后又恢复原状的性质,称为弹性。
(10)比重:矿物重量与4℃时同体积水的重量比,称为矿物的比重。
(11)磁性:少数矿物(如磁铁矿、钛磁铁矿等)具有被磁铁吸引或本身能吸引铁屑的性质。
三、岩浆作用1、简述鲍温反应系列及共生组合规律?答:从高温到低温岩浆结晶过程包括两个并行的演化系列:一方面为属于浅色矿物(硅铝矿物)的斜长石的连续固溶体反应系列,即从富钙斜长石向富钠斜长石演化(也就是从基性斜长石向酸性斜长演化);在这个系列的演变过程中,矿物晶体格架没有很大改变,只是矿物成分发生连续的变化,实际上是连续的类质同像过程。
另一方面为暗色矿物(铁镁矿物)的不连续反应系列,即按橄榄石、辉石、角闪石、黑云母的顺序结晶;在这个系列演变过程中,前后相邻矿物之间不是成分上的连续过渡,而是岩浆同早期矿物发生反应产生新矿物,相邻矿物的结晶格架也发生显著变化。
随着温度下降,在岩浆晚期此二系列合成单一的不连续反应系列,依次结晶出钾长石、白云母,最后析出石英。
鲍温反应系列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岩浆中矿物结晶顺序和共生组合规律,提供了简易掌握火成岩分类的方法。
普通地质学课后答案
第二章矿物本章小结1、放射性同位素通过蜕变就转变成稳定同位素。
1种放射性元素蜕变到它原由数量一般所需的时间称为半衰期。
半衰期是常数。
P52、克拉克值是地壳元素的丰度。
即元素在地壳中平均质量分数%。
P53、地壳含量最多的元素是O、Si、Al、Fe、Ca、Na、K、Mg、Ti、H。
它们总含量站地壳重量的99.98%。
P54、矿物的基本性质包括:天然产出、具有有序结构及固体等三方面。
5、晶体是具有有序结构的固体,矿物都属于晶体。
晶体生长良好时具有多面体外形。
P66、成分相同而内部不同的矿物称为同质多像矿物;成分不同而内部结构相同的矿物称为类质同像矿物。
P67、矿物单体和集合体都可以形成特征性的形态。
根据形态可以识别矿物。
P78、按透过光线的能力矿物可以分为透明的与不透明的;金属矿物都是不透明的,非金属矿物都是透明的。
P89、按矿物对可见光的反射能力,可分为金属光泽、半金属光泽及非金属光泽三类。
前两类是不透明矿物的特征,后一个是透明矿物的特征。
P810、矿物的颜色是鉴定矿物的重要特征。
P811、条痕是矿物粉末的颜色。
对鉴定不透明矿物具有重要意义。
P812、硬度计由10种矿物组成,利用硬度计可以测定矿物的硬度大小。
P8-913、解理面是矿物受打击后沿一定的结晶方向分裂而成的光滑平面。
断口是矿物受打击后所形成的不沿固定的结晶方向的破裂面,它总是不光滑的。
P9-1014、硅氧四面体是一切硅酸盐矿物都具有的基本结构单位。
其特点是每一个硅的周围由四个氧。
P1215、石英、钾长石、斜长石、云母、角闪石、辉石、橄榄石是其中最主要的硅酸盐矿物,在造岩矿物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P12重要术语稳定同位素、放射性同位素、克拉克值、矿物、晶体、非晶体、晶面、同质多像、类质同像、矿物集合体、透明度、光泽、颜色、条痕、硬度、摩氏硬度计、解理、断口、硅氧四面体、硅酸盐矿物。
复习思考题1、组成地壳的主要元素由哪些?什么叫克拉克值?2、解释:晶质矿物、非晶质矿物。
地质学-第17章 外力地质作用与沉积岩
第十四章 外力地质作用与沉积岩
第一节 外力地质作用的一般特征 第二节 沉积岩的特征 第三节 常见的沉积岩
第一节 外力地质作用的一般特征
• 搬运作用: 指风化和剥蚀作用产生的碎屑、胶体、分子或离 子等不同形态的物质,被陆地流水、风、湖水、 海水和生物搬离原地而迁移到别处的过程。
• 沉积作用:
指被搬运的物质,当其搬运介质动能减小和介质 的物理化学条件发生改变或由于生物的活动,在 新的适宜的环境中有规律地沉淀、堆积起来的过 程。
• 成岩作用:
砾岩(conglomerate )与火山角砾岩
硅质岩(siliceous rock)
泥岩(mudstone)
粘土岩(clay rock)
碳酸盐岩(carbonate rock)
天津蓟县九山顶 石英砂岩
三、外力地质作用的类型
1.风化作用(weathering) 2.剥蚀作用(denudation) 3.搬运作用(transportation) 4.沉积作用(sedimentation) 5.固结作用(consolidation)
• 风化作用: 在地表环境下,由于温度变化、大气、水和生物 等作用,使岩石和矿物在原地发生分解和破坏的 过程。 • 剥蚀作用: 地表岩石和土壤受大气、陆地流水、湖水、海水 和生物在运动过程中产生的营力作用发生破坏, 并且其破坏产物同时被剥离原地的过程。
二、沉积岩的结构
沉积岩的结构指沉积岩颗粒的性质、大小、形态及 其相互关系。主要有以下两类结构: 1.碎屑结构(clastical texture):岩石中的颗粒是 机械沉积的碎屑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 外力地质作用的一般特征
2·1·1 引起外力地质作用的因素 2·1·2 引起外力地质作用的能源 2·1·3 外力地质作用的类型
2·2·沉积岩的特征
2·2·1 沉积岩的矿物 2·2·2 沉积岩的结构 2·2·3 沉积岩的构造
2·3 常见沉积岩
2·3·1 碎屑岩 2·3·2 化学岩 2·3·3 生物岩
• 对人类及各种建筑(构)物而言,大气、水、生物 及地球表层的岩土,是影响人类生活质量及建筑( 构〕物使用寿命的环境介质。
2·1·1·1 大气圈的重要地质意义
1)大气中的成分是许多地质作用发生的物质基础 氮是组成有机质和生命体的物质基础;氧是各种氧化作用的物
质基础和生命存在的必要条件;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制 造有机质的物质基础,并且直接参与了生物成岩作用。
2. 剥蚀作用:各种地质营力(如风、水、冰川等)在运动过程中对 地表岩石产生破坏并将破坏物剥离原地的过程
3. 搬运作用:经风化作用和剥蚀作用下来的产物随运动介质从一地 搬运到另一地的过程。
4. 沉积作用:各种营力搬运的物质在介质动能减小或物化条件发生 改变以及生物作用下,在新场所堆积下来的过程。
5. 固结成岩作用:使松散沉积物固结形成沉积岩的过程。
来源于太阳与月球对地球的引力,产生全球海水大 规模的潮汐运动。潮汐加上风引起的波浪不断地塑 造海岸地貌,并搬运和沉积物质。
2·1·3 外力地质作用的类型
根据外力地质作用的具体形式及其作用结果的不同, 对外力地质作用进行分类:
1. 风化作用:在地表或近地表环境下,由于气温、大气、水及生物 等因素作用,使地壳或岩石圈的岩石、矿物在原地遭受分解和破 坏的过程。
– 1) 物理风化 – 2) 化学风化 – 3) 生物风化。
– 1) 物理风化作用
主要由气温、大气、水等因素的作用引起的矿物、 岩石在原地发生机械破碎的过程。
特点:矿物、岩石的物质成分不发生变化,只是 碎裂成为大小不等的碎块。 砾石:粒径 >2mm;砂:粒径 0.5~2mm ; 粉砂:粒径 0.005~0.05mm;泥质:粒径 <0.005mm
4)有了大气才有各种气候现象,才会引发各种外动力地质作用。
2·1·1·2 水的重要地质作用
1)水是地球上生命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有水才有生命;才有水 的循环。 2)水是重要的溶剂,溶蚀地表的物质,通过结冰和融化的胀缩破 坏地表物质,并进行搬运,在动能减弱、过饱和或酸碱中和、电解 中和等条件下发生沉积。
水结成冰时其体积可 增大9.2%。冰体将对 裂缝壁产生2000kg/ cm2的巨大压力。
③其它物理风化作用:
盐类的结晶与潮解:充填于岩石孔隙、裂隙中 含盐分的溶液,因水溶液浓度的变化,盐类出现 结晶与溶解使岩石破碎的过程(类似于冰劈作用)。
层裂或卸载作用:岩石因卸载而产生向上或向 外的膨胀作用,从而形成一系列平行或垂直地表 的裂隙,促使岩石层层剥落和裂解的过程。
1)太阳热能 太阳热能是地球外部能量的源泉,太阳能给地球表层带来 热量,使大气和水发生循环,使生命得以生存和繁衍
2)重力能 重力能来源于地球引力。
大气的对流、下雨、降雪等气象活动,水、冰川 由高处向低处的流动,风、河流、湖水、海水、 冰川运动过程中的侵蚀作用、搬的排序实际上就是沉积岩的形成过程。
(一) 风化作用
1.定义
在地表或近地表条件下,由于气温、大气、 水及生物等因素的影响,使地壳或岩石圈的矿 物、岩石在原地发生分解和破坏的过程—风化 作用。
风化作用的重要特征:岩石或矿物在原地遭受 分解和破坏,风化的产物仍保留在原地。
2.风化作用的类型(据方式和特点)
例如黄铁矿氧化为褐铁矿: 2FeS2﹢7O2﹢2H2O→2FeSO4﹢2H2SO4 4FeSO4﹢2H2SO4﹢O2→2Fe2 (SO4)3﹢2H2O Fe2 (SO4) 3﹢6H2O→2Fe(OH) 3﹢3H2SO4
②碳酸化作用:是指当CO2溶解于水中时,形成 CO32-和HCO31-离子,它们与矿物中的阳离子结合 形成易溶于水的碳酸盐或碳酸氢盐的过程。
2·1 外力地质作用的一般特征
2·1·1 引起外力地质作用的因素
定义:以固体地球之外的太阳能及日月引力能为主要 能源,并通过大气、水和生物的活动,不断地 改变地球的形态、构造和物质组成的作用。
直接因素:大气、水和生物,即地球表层系统的大气 圈、水圈和生物圈是促使外力地质作用发生的 直接因素;
• 对固体地球而言,大气、水和生物是促使地球表层 岩石,土壤发生变化的环境介质;
碎屑沉积
机械破碎 化学沉积
化学溶蚀
2·1·1·3 生物圈的重要地质意义
(1) 生物不断消耗地球上的资源,不断破坏地球的形态、物 质成分和内部构造,是十分重要的外动力地质作用;
(2) 人类的破坏作用不可估量。
2·1·2 外力地质作用的能源 引起外力地质作用的能源主要是太阳能、重力能 和日月引力能。
类型:①温差风化 ②冰劈作用 ③其它物理风化作用:盐类的结晶与潮解、
层裂或卸载作用。
①温差风化:
由于温差变化,岩石 在热胀冷缩过程中逐 渐破碎的过程; 常发生在温差较大的 干旱气候地区。
沙漠气候条件下砂岩的温差风化
温差风化
左图:由于温差风化引起的层状脱落; 右图:球状风化
② 冰劈作用:
充填于岩石裂隙中的水 结冰体积膨胀而使岩石 裂解的过程。
2)大气圈是生命的保护层 平流层上部的臭氧层能强烈吸收紫外线,使进入地面的紫外线
大大减少,从而使地球上的生命系统免受紫外线过份照射的伤害。
3)大气圈为地球表层创造了适宜的温度。 太阳热能进入大气圈后有1/3的能量被消耗或反射回太空,2/3
被大气吸收后传给地面,大气圈起了相对保温作用,使昼夜温差不 太大,才适于人类生存。
– (2)化学风化作用:是指在大气、水和水 溶液的作用下岩石发生的化学分解过程。
特点:不仅发生岩石破碎,而且岩石的物 质成分也将发生变化。
可分为氧化作用、碳酸化作用、溶解作用和 水解等次级方式。
纪念碑被酸雨化学风化前后
① 氧化作用:矿物、岩石与大气或水中的游离氧起 化学反应形成氧化物使岩石破碎的过程,常使多价 态元素从低价向高价态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