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班音乐亲子活动教案
精编版幼儿园托班亲子音乐游戏方案【三套】
![精编版幼儿园托班亲子音乐游戏方案【三套】](https://img.taocdn.com/s3/m/1f57ac01f61fb7360a4c6580.png)
精编版幼儿园托班亲子音乐游戏方案【三套】【导语】亲子游戏不仅有益于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情感交流,密切亲子关系,还有意于儿童各方面的发展。
由于现在生活节奏的紧张,家长跟孩子的交流越来越少。
我们应该多和孩子做一些亲子游戏。
为大家精心准备了幼儿园托班亲子音乐游戏方案,欢迎大家前来阅读。
托班亲子音乐游戏一:《小铃唱歌》活动目标:了解小铃的音色,并学习按节拍敲打。
培养幼儿的注意力、记忆力。
玩法:1、老师念谜语,请幼儿猜,激发兴趣:一对好朋友—,每天爱唱歌—,叮叮叮叮叮—,声音顶呱呱—。
2、出示小玲:以小铃的口吻自我介绍:我教名字叫小玲,唱歌声音叮叮叮,我有两个小喇叭,声音好听顶呱呱。
3、老师用小铃敲出声音:“谁能把我好听的声音学出来。
”边引导幼儿倾听边按节拍敲打,并同时发出声音××××叮叮叮叮4、启发幼儿学着用高音的音色,按节奏说出相应的语言节奏:老师边按节拍敲小铃,边用高音的音色说出四个字的语言节奏。
如:××××︱××××︱××××︱××××︱××××︱××××︱我会唱歌声音好听叮叮叮叮啦啦啦啦我真高兴我真快乐引导幼儿用高音的音色(尖细声)按节奏说出语言。
5、启发幼儿学着节拍敲小铃。
教幼儿正确的拿小铃的方法:两手拿住木柄,小喇叭向上,小喇叭轻轻地碰一碰,就发出了声音。
托班亲子音乐游戏二:《小兔和狼》教学目标:1、知道狼来了小兔要快快地藏起来;2、初步学习跟着音乐有节奏地做小兔跳的动作;3、通过小兔和狼的游戏,体验游戏带来的乐趣。
教学准备:场景布置(草地、萝卜地)。
经验准备:有学习小兔子跳的经验材料准备:兔妈妈头饰,兔宝宝胸饰。
教学过程一、情境设置教师以兔妈妈的角色出现。
幼儿园托班亲子音乐舞蹈教案
![幼儿园托班亲子音乐舞蹈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f1ad19c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28.png)
幼儿园托班亲子音乐舞蹈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音乐舞蹈的基本元素,如节奏、旋律、动作等。
2. 通过亲子互动,增进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情感交流。
3. 培养孩子的音乐舞蹈兴趣,提高孩子的艺术素养。
4. 培养孩子的团队协作能力,提升孩子的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1. 音乐舞蹈基础知识:介绍节奏、旋律、动作等基本元素。
2. 亲子舞蹈动作:学习简单的舞蹈动作,家长与孩子共同完成。
3. 音乐游戏:通过音乐游戏,培养孩子的音乐节奏感。
4. 舞蹈表演:孩子与家长共同编排一段舞蹈进行表演。
三、教学方法1. 示范法:教师或家长示范舞蹈动作,孩子跟随学习。
2. 互动法:家长与孩子进行亲子舞蹈互动,增进情感交流。
3. 游戏法:通过音乐游戏,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习音乐舞蹈知识。
4. 表演法:孩子与家长共同编排舞蹈进行表演,提升自信心。
四、教学准备1. 音乐设备:音响、音乐光盘、音乐播放器等。
2. 舞蹈道具:花环、纱巾、气球等。
3. 教学场地:宽敞的教室或舞蹈房。
4. 教学资料:教案、舞蹈动作图示等。
五、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家长与孩子共同进行简单的舞蹈动作,如摇摆、转圈等,活动身体。
2. 音乐舞蹈知识讲解:介绍节奏、旋律、动作等基本元素。
3. 亲子舞蹈动作学习:教师或家长示范舞蹈动作,孩子跟随学习。
4. 音乐游戏:通过音乐游戏,培养孩子的音乐节奏感。
5. 舞蹈表演:孩子与家长共同编排一段舞蹈进行表演。
6. 总结与反思:回顾教学内容,家长与孩子分享学习心得。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孩子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音乐舞蹈的兴趣。
2. 评价孩子在舞蹈动作的掌握程度,以及他们在团队协作中的表现。
3. 通过家长反馈,了解孩子在家庭中的音乐舞蹈表现,以及家长与孩子之间的互动情况。
4. 定期组织舞蹈表演活动,让孩子在舞台上展示自己的才艺,以此评价他们的进步。
七、教学拓展1. 组织亲子音乐舞蹈比赛,提高孩子的竞争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2. 邀请专业音乐舞蹈教师进行课堂教学,丰富孩子的艺术体验。
亲子互动幼儿园歌曲教案
![亲子互动幼儿园歌曲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83986f9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df.png)
本文主要介绍亲子互动幼儿园的歌曲教案,从歌曲选择、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学生反馈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歌曲选择亲子互动幼儿园的歌曲教案主要是根据幼儿的喜好和年龄特点进行选曲。
教案中选取的歌曲既要符合幼儿的语言、认知和情感发展需要,又要包含多种形式和体裁的歌曲,如童谣、歌谣、民谣、流行歌曲等。
同时,教案中的歌曲要符合国家教育要求,并考虑家长和幼儿可接受程度。
二、教学目标亲子互动幼儿园歌曲教案的教学目标主要是鼓励幼儿自主学习、探索、发现和表达能力的培养。
具体的教学目标包括:1、通过歌曲的引导,让幼儿了解自己的情感和需求,促进情感的表达和交流。
2、开发幼儿的语言、听力、音乐、思维能力,在乐趣中感受语言和音乐的美。
3、启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思考能力,培养创造性和批判性思维。
4、促进家长与幼儿的亲子互动,增进家庭和谐。
三、教学方法亲子互动幼儿园的歌曲教案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其中包括:1、游戏教学法:将歌曲融入游戏中,提高幼儿的兴趣和参与度,实现学习和娱乐的有机结合。
比如,通过“口飞镖”的游戏形式来学习歌曲的歌词。
2、手指玩具法:幼儿在跟唱歌曲的时候,可以用手指配合动作,一方面可以增加听觉、视觉和肢体感官的刺激,另一方面也可以培养幼儿的协调性和动手能力。
3、TBL教学法:TBL(Team-based learning)是指基于团队合作的学习模式,可以让幼儿在小组互动中共同探讨、发现和解决问题,促进知识的共享和互助。
比如,将幼儿分为几个小组,让他们一起排练和表演一首歌曲,从而通过互相学习和观察,提高歌曲的理解和演唱能力。
四、学生反馈教学过程中,教师会不断地观察和记录幼儿的表现,及时进行反馈和调整,以保证教学过程的有效性和幼儿的积极性。
同时,也要引导家长积极参与幼儿的学习和讨论,及时反馈幼儿的表现,以便教师进行及时调整。
亲子互动幼儿园的歌曲教案是一个以幼儿为中心的、有机结合游戏、创造和团队学习的全面教学方案,在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和家庭和谐方面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托班亲子音乐小游戏
![托班亲子音乐小游戏](https://img.taocdn.com/s3/m/5528929d9b6648d7c0c746f7.png)
托班亲子音乐小游戏托班亲子音乐小游戏:小小的船活动目标:1、让幼儿对三拍子有初步的了解,体验三拍子舒缓、优美的旋律。
2、让幼儿初步学会唱儿歌《小小的船》。
课前准备:电子琴一台、图片两张。
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1、师生问好。
2、基本音阶练习:小兔跳、大象走。
(模仿)3、幼儿练声歌——模仿小动物的叫声。
二、基本部分1、复习旧歌曲《小雨沙沙》2、引出主题3、看图说话,引导思考:弯弯的月亮像什么?4、新歌教学:A、让幼儿视听,熟悉音乐。
(老师示范演奏)B、老师示范演唱。
C、老师演奏生试唱(要求幼儿音准、咬字清晰)5、分组活动:各小组跟着老师唱,鼓励幼儿大胆唱、大声唱,进一步达到教师的要求。
三、结束部分1、鼓励幼儿会唱的唱给大家听,唱给家长听。
2、鼓励幼儿课后自己继续练习。
托班亲子音乐小游戏:有趣的积木娃娃活动目标:1、学习用水彩笔勾画积木的轮廓线,并能用各色线条装饰积木娃娃。
2、鼓励幼儿大胆想象,给积木娃娃添画手、脚和五官。
活动准备:1、新村背景图一张,各种形状的贴绒积木娃娃。
2、水彩笔、作画用纸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一、引出课题,激发兴趣。
美丽的佳佳新村里,来了几位特殊的小客人,它们是谁呀?(积木娃娃)它们在干什么呢?让我来问一问!(教师把耳朵贴近黑板,作倾听状)原来它们在找自己的小伙伴呢!二、教师示范。
逐一示范圆形积木、方形积木和不规则积木这三种有代表性的积木,给积木娃娃添上手、脚,并用各种线条装饰积木。
三、幼儿作画。
1、鼓励幼儿展开想象,把所见过、所玩过的积木形状大胆地画出来。
2、鼓励幼儿用不同的线条来装饰积木,提醒幼儿运用各种颜色。
四、找朋友。
(播放音乐)请已完成的幼儿把作品送到积木娃娃跟前。
积木娃娃真高兴,它找到了这么多朋友,它还谢谢我们呢!大班音乐艺术欣赏:渔舟唱晚活动目标:1、通过多种途径,感受音乐的美。
2、感受和理解速度变化与乐曲性质的关系,提高音乐欣赏能力。
3、能创造性地表现音乐的美。
活动准备:1、多媒体课件《渔舟唱晚》。
妈妈亲亲我托班音乐教案的教学方法
![妈妈亲亲我托班音乐教案的教学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bec125fd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33.png)
妈妈亲亲我托班音乐教案的教学方法一、教学目标:1. 通过音乐教育活动,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2. 培养幼儿的听觉、节奏感和协作能力。
3. 培养幼儿的亲子感情,增进家庭亲子关系的和谐。
二、教学内容:1. 教学歌曲:《妈妈亲亲我》2. 音乐游戏:亲子互动游戏三、教学方法:1. 示范法:教师或家长以生动形象的方式进行歌曲演唱和游戏示范,引导幼儿模仿和学习。
2. 互动法:通过教师与幼儿、家长与幼儿的互动,激发幼儿的参与兴趣和积极性。
3. 情境教学法:创设温馨的亲子氛围,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感受音乐和亲子互动的乐趣。
四、教学准备:1. 教学歌曲音频、视频资料。
2. 亲子互动游戏道具:如小熊玩具、毛巾等。
3. 教学场地:宽敞的教室或活动室。
五、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做简单的身体运动,如拍手、跺脚等,让幼儿充分活跃起来。
2. 教学歌曲(5分钟):教师播放《妈妈亲亲我》歌曲,引导幼儿跟唱,讲解歌曲中的亲子情感。
3. 音乐游戏(10分钟):教师组织亲子互动游戏,如模仿动物跳舞、亲子传球等,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音乐的魅力。
4. 总结与反思(5分钟):教师引导幼儿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和感受,家长也与幼儿交流亲子互动的心得。
注意: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每个幼儿的情感波动,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
家长要积极参与,与幼儿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包括唱歌、跳舞和游戏互动的表现。
2. 关注幼儿在亲子互动环节中的沟通和合作能力。
3. 收集家长对活动的反馈,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音乐启蒙情况。
七、教学拓展:1. 组织亲子音乐会,让家长和幼儿共同展示音乐才能。
2. 开展音乐主题的亲子活动,如音乐绘画、音乐手工等。
3. 推荐优秀的音乐教育资源,帮助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幼儿的音乐兴趣。
八、教学注意事项:1. 确保教学环境安全、舒适,让幼儿能够放松心情参与活动。
2. 注意调整教学节奏,避免幼儿过度疲劳。
托班《娃娃家》亲子教案
![托班《娃娃家》亲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167dd76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c3.png)
托班《娃娃家》亲子教案一、教学目标1. 帮助幼儿认识家庭角色,如爸爸妈妈、孩子等。
2. 培养幼儿的社交技能,如分享、合作等。
3. 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如描述、提问等。
4. 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如制作、装饰等。
二、教学内容1. 家庭角色介绍:爸爸妈妈、孩子等。
2. 亲子游戏:娃娃家。
3. 手工制作:制作家庭角色卡片。
三、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唱儿歌《娃娃家》,引导幼儿进入主题。
2. 介绍家庭角色,让幼儿扮演不同角色,进行互动。
3. 亲子游戏:娃娃家,让幼儿与家长一起参与。
4. 制作家庭角色卡片,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评价其社交技能。
2. 评价幼儿在制作卡片过程中的动手能力。
3. 收集幼儿的提问和描述,评价其语言表达能力。
五、教学资源1. 家庭角色卡片模板。
2. 彩纸、彩笔等手工制作材料。
3. 儿歌《娃娃家》音频。
六、教学建议1. 针对不同家庭的特殊情况,可以适当调整游戏规则,让每个幼儿都能参与并享受游戏乐趣。
2. 在制作家庭角色卡片时,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创作独特的角色形象。
3. 在游戏过程中,引导幼儿主动与他人交流,培养其社交能力。
六、教学准备1. 准备家庭角色卡片模板,以及足够数量的彩纸、彩笔、剪刀、胶水等手工制作材料。
2. 准备儿歌《娃娃家》的音频文件,以及播放设备的准备。
3. 教师需提前熟悉游戏规则和教学内容,确保教学过程顺利进行。
七、教学步骤1. 热身活动:教师带领幼儿唱儿歌《娃娃家》,激发幼儿对家庭主题的兴趣。
2. 角色介绍:教师向幼儿介绍不同的家庭角色,如爸爸妈妈、孩子等,并引导幼儿进行角色扮演。
3. 游戏时间:教师组织亲子游戏“娃娃家”,让幼儿与家长一起参与,体验家庭生活的乐趣。
4. 制作家庭角色卡片:教师指导幼儿和家长一起制作家庭角色卡片,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八、教学拓展1. 家庭主题故事分享:教师可以选择一个关于家庭的故事,通过图片和简短文字向幼儿讲述,引导幼儿关注家庭的重要性。
托班亲子课教案《快乐的球宝宝》
![托班亲子课教案《快乐的球宝宝》](https://img.taocdn.com/s3/m/7d49e8f5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d6.png)
托班亲子课优秀教案《快乐的球宝宝》一、教学目标:1. 帮助宝宝认识球宝宝的形状、颜色和大小。
2. 培养宝宝对色彩的敏感性和观察能力。
3. 通过亲子游戏,增进亲子间的默契和感情。
4. 培养宝宝的手眼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宝宝认识球宝宝的形状、颜色和大小。
难点:培养宝宝的手眼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三、教学准备:1. 教具:不同颜色、形状和大小的球宝宝。
2. 场地:宽敞的教室或户外场地。
3. 音乐:《快乐的小球》歌曲。
四、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教师带领宝宝做简单的身体运动,如拍手、跺脚等,让宝宝充分活动身体,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2. 认识球宝宝(5分钟):教师展示不同颜色、形状和大小的球宝宝,引导宝宝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称。
3. 亲子游戏(10分钟):游戏1:球宝宝传递教师将宝宝和家长分成若干小组,家长抱起宝宝,按照规定的路线将球宝宝传递给另一组的家长。
要求宝宝眼睛闭上,家长用嘴巴吹球宝宝,感受球宝宝的移动。
游戏2:球宝宝射门教师设置一个简易的射门场地,家长抱着宝宝,用球宝宝击中目标。
宝宝需要用手控制球宝宝的方向。
4. 总结与反思(5分钟):教师邀请宝宝和家长分享他们在游戏中的感受,引导他们说出球宝宝的名称、颜色和大小。
教师总结本次活动的收获,鼓励宝宝在下次活动中继续努力。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宝宝在认识球宝宝环节的积极参与程度。
2. 评价宝宝在亲子游戏中的手眼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3. 收集家长对本次活动的反馈意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六、教学内容:1. 复习球宝宝的形状、颜色和大小。
2. 学习球宝宝的基本动作,如滚动、弹跳等。
3. 通过亲子游戏,培养宝宝的手眼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复习球宝宝的形状、颜色和大小,学习球宝宝的基本动作。
难点:培养宝宝的手眼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八、教学准备:1. 教具:不同颜色、形状和大小的球宝宝。
幼儿园托班音乐教案妈妈,亲亲我
![幼儿园托班音乐教案妈妈,亲亲我](https://img.taocdn.com/s3/m/d5e64991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0e.png)
幼儿园托班音乐教案妈妈,亲亲我教案内容: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用的是幼儿园音乐教材《妈妈,亲亲我》。
歌曲的歌词温馨,旋律优美,适合托班的小朋友。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让孩子们表达对母亲的感恩之情,同时培养他们的音乐节奏感和集体合作意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孩子们学会歌曲《妈妈,亲亲我》,并能用动作表现歌曲内容。
2. 培养孩子们对音乐的兴趣,提高他们的音乐节奏感。
3. 教育孩子们学会感恩,增进亲子关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学会歌曲《妈妈,亲亲我》,并能用动作表现歌曲内容。
难点:掌握歌曲的节奏,学会表达对母亲的感恩之情。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录音机、音响、课件、小礼物等。
2. 学具:小手拍、小脚印贴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带领孩子们做热身运动,如拍手、跺脚等,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
2. 学习歌曲:教师播放歌曲《妈妈,亲亲我》,让孩子们聆听并跟唱。
过程中,教师指导孩子们掌握歌曲的节奏和音准。
3. 动作编排:教师根据歌曲内容,教孩子们用动作表现歌曲。
如:亲亲我、抱抱我等。
4. 集体表演:孩子们分成小组,进行集体表演,展示所学动作。
5. 游戏环节:教师组织孩子们玩“小脚印”游戏,增强他们对音乐的感知和节奏感。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妈妈,亲亲我》亲亲我,抱抱我,我是妈妈的小宝贝。
妈妈的爱,像阳光,温暖我的心,照亮我的人生。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孩子们回家后,向妈妈表达自己的爱意,并用动作表现出来。
2. 答案:孩子们可以给妈妈一个拥抱,亲亲妈妈的脸颊,或者为妈妈做一些小事,如倒杯水、拿鞋子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孩子们学会了歌曲《妈妈,亲亲我》,并能用动作表现出来。
他们在游戏中积极参与,表现出对音乐的热爱。
但在动作的整齐程度上还有待提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集体合作的训练。
拓展延伸:教师可以组织孩子们进行亲子活动,让家长参与进来,增进亲子关系。
同时,可以教授其他表达母爱的歌曲,让孩子们学会感恩,培养他们的情感素养。
幼儿教案-幼儿园托班亲子韵律《鳄鱼与猴子》音乐活动设计
![幼儿教案-幼儿园托班亲子韵律《鳄鱼与猴子》音乐活动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b496727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99.png)
幼儿园托班亲子韵律《鳄鱼与猴子》音乐活动设计活动目标:1.感受歌曲旋律,能跟随音乐边唱边做简单的手指律动。
2.在游戏中感受歌曲第四句(第七小节)的第一拍重音,并能在此重音处做出“抓和闪躲”的动作。
3.乐意参与游戏,在亲子游戏中享受亲子互动的愉悦。
遵守游戏规则,听到歌曲第四句(第七小节)的第一拍重音时马上跳进呼啦圈。
活动准备:物质准备1地垫21张(分两种颜色间隔摆放)幼儿10名与家长10名国坐半圆,幼儿坐在家长的右手边。
2.钢琴、音频播放器、音频《三只猴子》。
3.小猴子和大鳄鱼手偶各1、大树造型1个、大呼啦圈10个。
经验准备:熟悉《鳄鱼与猴子)的歌词内容,理解什么叫做“嘲笑”。
活动过程:一、进场猴子妈妈拉着小猴子一个跟一个走进活动室,围成半圆而坐。
二、感受歌曲旋律,随乐演唱1.教师出示鳄鱼和小猴子手偶,边演示手偶边随乐讲故事。
2.教师在钢琴伴奏下边演示手偶边有节奏地进行歌词读白,幼儿和家长跟随教师有节奏地朗读歌词。
3.教师边演示手偶边范唱歌曲,幼儿与家长倾听。
4.教师边做手指律动边唱歌,幼儿与家长跟唱。
三、教师与幼儿、家长分角色玩手指游戏“鳄鱼与猴子”,感受歌曲第四句第一拍重音1.全体幼儿和家长扮演猴子,教师扮演鳄鱼,在听到教师唱“啊呜”时,幼儿和家长要把手指藏到背后。
2.数师与幼儿、家长交换角色再次游戏,在听到教师唱“啊呜”时,幼儿与家长做“咬”的动作。
四、亲子分角色玩手指游戏“鳄鱼与猴子”,进一步感受歌曲第四句第一拍重音1.幼儿和家长商量分配鳄鱼和猴子的角色,进行亲子手指游戏。
2.交换角色再次进行亲子手指游戏。
五、亲子游戏“鳄鱼岛”1.出示道具(10个呼啦圈散点摆放),邀请配班老师示范游戏玩法。
2.全体幼儿和家长扮演猴子,配班老师扮演鳄鱼,跟随音乐游戏,猴子要在唱到“啊呜”时跳进“安全岛”(呼啦圈)躲避鳄鱼。
3.增加游戏难度,减少两个“安全岛”(呼啦圈)再次进行游戏。
4.家长3或4人为一组拉手围圈蹲下,搭成“安全岛”,幼儿跟随教师扮演小猴子进行游戏在“啊呜”时进家长们搭好的“安全岛”躲避鳄鱼。
幼儿园托班亲子音乐舞蹈教案
![幼儿园托班亲子音乐舞蹈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61c9215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6283472.png)
幼儿园托班亲子音乐舞蹈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认识和了解简单的音乐舞蹈动作和节奏,培养幼儿的音乐舞蹈兴趣。
2. 技能目标:通过亲子互动,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协调性和创造力。
3. 情感目标:增进亲子间的情感交流,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认识音乐舞蹈a. 学习简单的舞蹈动作:如模仿动物、植物等。
b. 学习基本的节奏:如拍手、跺脚等。
2. 第二课时:亲子互动舞蹈a. 学习简单的亲子舞蹈动作:如拉手、拥抱等。
b. 学习基本的节奏:如一起拍手、一起跺脚等。
3. 第三课时:音乐游戏a. 学习音乐游戏:如捉迷藏、老鹰捉小鸡等。
b. 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和协调性。
4. 第四课时:创意舞蹈a. 学习自主创作舞蹈:如用废旧物品制作舞蹈道具,自编舞蹈动作等。
b. 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5. 第五课时:亲子音乐会a. 展示亲子舞蹈:邀请家长参与,展示幼儿学习成果。
b.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自信心。
三、教学方法1. 示范法:教师或家长示范舞蹈动作,引导幼儿模仿。
2. 互动法:教师或家长与幼儿进行亲子舞蹈互动,增进亲子情感。
3. 游戏法:通过音乐游戏,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和协调性。
4. 创作法:鼓励幼儿自主创作舞蹈,培养其创造力和想象力。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学习态度和进步情况。
2. 家长反馈:了解家长对亲子音乐舞蹈教案的看法和建议。
3. 幼儿作品:观察幼儿在创意舞蹈环节的作品,评价其创造力和想象力。
五、教学资源1. 音乐设备:音响、音乐CD、音乐播放器等。
2. 舞蹈道具:废旧物品、舞蹈服装等。
3. 教学资料:教案、舞蹈动作图示、音乐游戏道具等。
六、教学准备1. 教室环境布置:确保教室宽敞,布置温馨,有利于幼儿活动。
2. 教学材料准备:教案、舞蹈动作图示、音乐CD、舞蹈道具等。
3. 家长沟通:提前与家长沟通,告知教学目标和内容,鼓励家长积极参与。
七、教学步骤1. 热身活动:带领幼儿做简单的舞蹈动作,如模仿动物、植物等,让幼儿熟悉舞蹈动作。
妈妈亲亲我托班音乐教案教给孩子些什么
![妈妈亲亲我托班音乐教案教给孩子些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9b167b39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bd.png)
妈妈亲亲我托班音乐教案教给孩子些什么一、教学目标1. 情感目标:通过歌曲《妈妈亲亲我》,培养孩子对妈妈的感激之情,增强亲子关系。
2. 技能目标:帮助孩子学会用简单的动作表现歌曲内容,培养孩子的音乐节奏感。
3. 认知目标:让孩子了解歌曲的主题,懂得妈妈对自己的关爱。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学会歌曲《妈妈亲亲我》,用动作表现歌曲内容。
2. 教学难点:理解歌曲主题,体会妈妈对自己的关爱。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歌曲《妈妈亲亲我》音频文件、图片、动作示范道具。
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音乐教室,有利于孩子专注听讲和活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歌曲《妈妈亲亲我》,让孩子初步感受歌曲的温馨氛围。
2. 新歌教学:教师讲解歌曲的歌词含义,示范动作,引导学生跟唱。
3. 动作练习:教师带领学生练习歌曲中的动作,注意动作的规范和协调。
4. 情感交流:教师引导孩子分享歌曲中最让自己感动的部分,让孩子体会妈妈的关爱。
5. 总结:教师总结课程内容,强调妈妈的爱,鼓励孩子在日常生活中表达对妈妈的爱。
五、作业布置1. 回家后,跟家长一起唱《妈妈亲亲我》,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学习成果。
2. 家长协助孩子用家庭日常生活中的小事,体会妈妈对自己的关爱,并在课堂上分享。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动作表现力和情感表达。
2. 作业完成评价:检查学生回家后与家长共同完成作业的情况,包括歌曲演唱和家庭实践。
3. 学生自我评价:鼓励学生自我反思在课堂上的学习表现,以及如何在生活中体现对妈妈的爱。
七、教学延伸活动1. 开展“妈妈我爱你”主题活动,让学生通过绘画、手工制作等方式表达对妈妈的爱。
2. 组织亲子活动,邀请家长来校,孩子们为妈妈准备节目,增进亲子间的情感交流。
3. 开展家庭访问,了解学生在家庭中与妈妈互动的情况,鼓励更多家庭活动。
八、教学反馈与调整1. 根据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小班亲子音乐节奏欢快教案
![小班亲子音乐节奏欢快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9c7063b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1666550.png)
小班亲子音乐节奏欢快教案一、教学目标。
1. 让幼儿了解音乐节奏,培养他们的音乐感知能力;2. 让幼儿感受音乐的节奏,培养他们的音乐表达能力;3.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准备。
1. 音乐播放设备;2. 适合幼儿的欢快音乐;3. 小鼓、小铃铛等简单的打击乐器。
三、教学过程。
1. 创设情境。
教师在教室里播放欢快的音乐,邀请幼儿一起跟着音乐的节奏摆动身体,感受音乐的魅力。
2. 引导讨论。
教师引导幼儿讨论,询问他们对音乐的感受,引导他们用简单的语言描述音乐的节奏和旋律。
3. 感知音乐节奏。
教师给幼儿展示一些简单的打击乐器,如小鼓、小铃铛等,让幼儿用手拍打或摇动打击乐器,感受音乐的节奏。
4. 合作表演。
教师将幼儿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配备一些打击乐器,让他们一起合作,根据音乐的节奏进行表演。
教师可以在一旁引导幼儿,让他们在表演中体会合作的乐趣。
5. 创作音乐。
教师鼓励幼儿自由发挥,让他们用自己的身体或声音来表达音乐的节奏,可以让幼儿自由舞动,或者发出欢快的口哨声、手拍声等。
6. 总结反思。
教师和幼儿一起总结今天的活动,让幼儿分享自己的体会和感受,引导他们对音乐节奏的理解和表达进行反思。
四、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幼儿在欢快的音乐中感受到了音乐的节奏,培养了他们的音乐感知能力和表达能力。
在合作表演和创作音乐的过程中,幼儿也体会到了合作的重要性,培养了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在未来的教学中,可以通过更多的音乐活动来培养幼儿的音乐素养,让他们在欢乐的音乐中健康成长。
托小班音乐亲子游戏教研(3篇)
![托小班音乐亲子游戏教研(3篇)](https://img.taocdn.com/s3/m/a105f68e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21.png)
第1篇一、活动背景音乐是幼儿表达情感、认知世界的重要途径。
在托小班阶段,幼儿的听觉、节奏感和音乐感知能力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通过音乐亲子游戏,不仅能够增进亲子关系,还能有效促进幼儿的音乐素养和社交能力。
本教研活动旨在探讨如何通过音乐亲子游戏,激发幼儿的音乐兴趣,提升幼儿的音乐感知能力和创造力。
二、活动目标1. 了解音乐亲子游戏在托小班教育中的作用。
2. 探索适合托小班幼儿的音乐亲子游戏类型。
3. 学习音乐亲子游戏的实施策略和注意事项。
4. 提升教师音乐教学能力和亲子互动能力。
三、活动内容(一)音乐亲子游戏的理论基础1. 音乐对幼儿发展的作用。
2. 亲子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
3. 音乐亲子游戏的设计原则。
(二)音乐亲子游戏类型1. 节奏模仿游戏:如拍手、跺脚、拍腿等。
2. 歌曲演唱游戏:如《小星星》、《两只老虎》等。
3. 音乐表演游戏:如角色扮演、舞蹈等。
4. 音乐探索游戏:如乐器探索、声音收集等。
(三)音乐亲子游戏的实施策略1. 游戏准备:选择合适的音乐、场地和道具。
2. 游戏引导:通过示范、鼓励、互动等方式引导幼儿参与。
3. 游戏延伸:将音乐游戏与日常生活相结合,拓展幼儿的体验。
4. 游戏评价:关注幼儿的参与度、兴趣和收获。
(四)音乐亲子游戏的注意事项1. 确保游戏安全,避免使用尖锐或易碎物品。
2. 尊重幼儿的兴趣和选择,避免强迫。
3. 注重亲子互动,营造温馨和谐的游戏氛围。
4. 鼓励幼儿创造,培养幼儿的音乐想象力。
四、活动流程(一)准备阶段1. 教师收集相关音乐亲子游戏资料。
2. 准备游戏所需的音乐、场地和道具。
3. 确定参与活动的家长和幼儿。
(二)实施阶段1. 开场介绍:介绍音乐亲子游戏的意义和活动流程。
2. 理论学习:讲解音乐亲子游戏的理论基础和实施策略。
3. 游戏实践:分组进行音乐亲子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4. 经验分享:各小组分享游戏过程中的经验和感悟。
5. 总结提升:总结活动收获,提出改进建议。
亲子共学:妈妈亲亲我托班音乐教案
![亲子共学:妈妈亲亲我托班音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a806a3f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35.png)
亲子共学:妈妈亲亲我托班音乐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亲子共学的重要性,增进亲子关系。
2. 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发展幼儿的音乐素养。
3. 通过音乐活动,锻炼幼儿的口腔肌肉,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4.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提升幼儿的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1. 歌曲:《妈妈亲亲我》2. 亲子互动游戏:妈妈模仿秀3. 音乐游戏:小小音乐家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学会歌曲《妈妈亲亲我》,参与亲子互动游戏和音乐游戏。
2. 难点:歌词的记忆,音乐节奏的掌握。
四、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歌曲乐谱,音响设备,乐器等。
五、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做简单的身体运动,如拍手、跺脚等,让幼儿充分活动身体,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2. 歌曲学习(10分钟)教师教唱歌曲《妈妈亲亲我》,引导幼儿跟唱。
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针对歌词中的内容进行讲解,让幼儿更好地理解歌曲的意义。
3. 亲子互动游戏(10分钟)教师组织家长和幼儿进行亲子互动游戏,如妈妈模仿秀。
通过游戏,让幼儿感受亲子共学的乐趣,锻炼他们的观察力和模仿力。
4. 音乐游戏(10分钟)教师带领幼儿进行音乐游戏,如小小音乐家。
游戏中,幼儿可以尝试不同的乐器,感受音乐的魅力。
5. 总结与反思(5分钟)教师邀请家长分享他们的感受,并针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
鼓励幼儿在家中多与家长进行亲子共学活动,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注意事项:1.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观察每个幼儿的学习情况,适时给予个别指导。
3. 教学中,注重幼儿的安全,避免发生意外。
六、教学评价1. 幼儿对歌曲《妈妈亲亲我》的掌握程度。
2. 幼儿在亲子互动游戏和音乐游戏中的表现。
3. 家长对亲子共学活动的反馈。
七、教学延伸1. 家庭作业:让幼儿在家中与家长一起进行音乐活动,如唱歌曲、模仿乐器等。
2. 组织亲子游活动,让幼儿在自然环境中感受音乐的魅力。
八、教学反思1. 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兴趣和需求,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妈妈亲亲我托班音乐教案适合几岁宝宝
![妈妈亲亲我托班音乐教案适合几岁宝宝](https://img.taocdn.com/s3/m/56b45761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424c849.png)
妈妈亲亲我托班音乐教案适合2-3岁宝宝一、教学目标:1. 情感目标:培养宝宝对妈妈的感恩之情,增进亲子关系。
2. 技能目标:宝宝能够跟随音乐节奏进行舞蹈动作,提升节奏感。
3. 认知目标:宝宝能够理解歌词的含义,认识家庭亲人。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宝宝能够跟随音乐进行舞蹈动作,感受音乐的快乐。
难点:宝宝能够理解歌词含义,认识家庭亲人。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音乐播放设备、图片卡片、玩具乐器等。
2. 环境准备:宽敞的教室,舒适的座椅,适当的装饰,营造温馨的氛围。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部分(3分钟):a. 教师与宝宝互动,欢迎宝宝们来到音乐课堂。
b. 引导宝宝们进行简单的身体热身活动,如拍手、转圈等。
2. 教学部分(7分钟):a. 教师播放歌曲《妈妈亲亲我》,让宝宝们跟随音乐节奏进行舞蹈动作。
b. 教师引导宝宝们一起唱歌曲,教宝宝们认识家庭亲人。
c. 教师通过图片卡片,让宝宝们认识家庭亲人,并解释歌词的含义。
3. 巩固部分(5分钟):a. 教师组织宝宝们进行亲子游戏,如“妈妈亲亲我”、“爸爸抱抱我”等。
b. 教师邀请宝宝们分享自己与家人的温馨时刻。
4. 总结部分(2分钟):a. 教师对宝宝们的表现进行点评,给予鼓励。
b. 教师宣布下节课的内容,引发宝宝们的期待。
五、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观察宝宝们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的学习需求,以便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
教师还应关注宝宝们在课堂上的情感变化,营造一个温馨、快乐的学习氛围。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宝宝们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包括跟随音乐舞蹈的动作、歌唱的积极性等。
2. 关注宝宝们对家庭亲人的认识程度,是否能正确指出图片卡片上的家人。
3. 收集宝宝们和家长的反馈意见,了解教学内容的适切性和教学方式的满意度。
七、教学拓展:1. 邀请家长参与课堂,进行亲子互动活动,加强家庭与学校的联系。
2. 组织宝宝们进行小演出,展示他们在课堂上的学习成果。
托班《妈咪宝贝》教案
![托班《妈咪宝贝》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63f60c1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83.png)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妈咪宝贝》适用年级:托班课时安排:每课时25 分钟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和理解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增强家庭观念。
2. 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3. 通过活动,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表达力和合作精神。
教学内容:1. 认识家庭成员,如妈妈、爸爸、宝宝等。
2. 学习歌曲《妈咪宝贝》。
3. 通过游戏和活动,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表达力和合作精神。
教学资源:1. 歌曲《妈咪宝贝》音频。
2. 家庭成员的图片或卡片。
3. 画笔、画纸等绘画材料。
二、教学过程1. 导入:a. 教师向幼儿展示家庭成员的图片或卡片,引导幼儿认识和说出家庭成员的名字,如妈妈、爸爸、宝宝等。
b. 通过提问,引导幼儿思考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如“宝宝为什么叫妈妈?”“妈妈为什么照顾宝宝?”等。
2. 学习歌曲《妈咪宝贝》:a. 教师播放歌曲《妈咪宝贝》,让幼儿倾听并感受歌曲的韵律和情感。
b. 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唱歌曲,引导幼儿正确发音和节奏。
c. 通过多次演唱,让幼儿熟悉歌曲,并能够独立唱出来。
3. 活动:家庭角色扮演a. 教师准备家庭成员的服装或头饰,如妈妈、爸爸、宝宝等。
b.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扮演,让幼儿体验家庭成员的角色,如照顾宝宝、做饭等。
c. 通过角色扮演,让幼儿理解和感受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爱和合作。
三、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如是否积极参与讨论、演唱和活动等。
2. 观察幼儿对家庭成员的认识和理解程度,如能否正确说出家庭成员的名字和关系。
3. 观察幼儿在角色扮演中的表现,如能否适应角色、能否与同伴合作等。
四、教学延伸1. 家庭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人一起演唱《妈咪宝贝》,并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
2. 课后活动:组织家长座谈会,让家长了解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并分享家庭教育的心得。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应对本次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如是否达到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是否合适等,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进行改进。
幼儿园托班亲子音乐舞蹈教案
![幼儿园托班亲子音乐舞蹈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25b6c86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cf.png)
幼儿园托班亲子音乐舞蹈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音乐舞蹈活动,感受到音乐的韵律和美感,培养音乐兴趣。
2. 通过亲子互动,增强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情感交流,促进亲子关系。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协调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音乐舞蹈基本知识和技巧。
2. 亲子互动游戏。
3. 团队合作的舞蹈编排。
三、教学准备:1. 音乐播放设备。
2. 舞蹈道具。
3. 教学场地。
四、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引导学生做简单的舞蹈动作,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韵律和节奏。
2. 基本知识学习:讲解音乐舞蹈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3. 亲子互动游戏:家长和孩子一起参与游戏,增强亲子间的情感交流。
4. 团队合作舞蹈编排:引导学生分组,编排简单的团队舞蹈。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音乐舞蹈的兴趣和参与度。
2. 家长对亲子互动的满意度和对教学活动的评价。
3. 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协调能力的提升情况。
六、教学活动设计:1. 热身活动:通过简单的舞蹈动作,让学生和家长们共同感受音乐的韵律和节奏,时间为5分钟。
2. 音乐舞蹈基本技巧学习:介绍基本的音乐舞蹈技巧,如步伐、手势等,时间为10分钟。
3. 亲子互动游戏:设计有趣的亲子互动游戏,如“模仿小动物”、“快乐家庭舞”等,时间为15分钟。
4. 团队合作舞蹈编排:分组进行简单的舞蹈编排,让学生们在团队中协作,时间为10分钟。
七、教学策略:1. 采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如游戏、模仿等,激发学生对音乐舞蹈的兴趣。
2. 注重亲子间的互动,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增进亲子关系。
3. 分组进行舞蹈编排,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协调能力。
4. 适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八、教学注意事项:1.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安全,避免发生意外。
2. 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和家长,调整教学内容和难度。
3. 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活动中得到锻炼和提升。
九、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加音乐舞蹈比赛或演出,展示学习成果。
小班教学亲子音乐游戏教案
![小班教学亲子音乐游戏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9f88268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27.png)
小班教学亲子音乐游戏教案一、教学目标。
1. 让孩子通过音乐游戏的方式感受音乐的魅力,培养孩子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2. 培养孩子的音乐感知能力和表达能力,提高孩子的音乐素养。
3. 增进亲子间的情感交流,促进亲子关系的和谐发展。
二、教学内容。
1. 音乐游戏,通过一些简单有趣的音乐游戏,让孩子在游戏中感受音乐的魅力,培养孩子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2. 亲子互动,在音乐游戏中,鼓励家长和孩子一起参与游戏,增进亲子间的情感交流,促进亲子关系的和谐发展。
三、教学准备。
1. 音乐播放设备,准备一台音乐播放设备,并准备好适合小班教学的音乐曲目。
2. 教具,准备一些小道具,如小鼓、小铃铛等,用于音乐游戏中的辅助教学。
3. 教室布置,将教室布置成舒适、温馨的环境,营造出适合亲子音乐游戏的氛围。
四、教学过程。
1. 欢迎与热身。
(1)老师与家长和孩子们打招呼,营造出轻松愉快的氛围。
(2)进行简单的热身活动,如做一些简单的体操操,让孩子们放松身心,为接下来的音乐游戏做好准备。
2. 音乐游戏一,跟着音乐走。
(1)播放一段欢快的音乐,让孩子们跟着音乐的节奏起舞,尽情享受音乐的魅力。
(2)鼓励家长和孩子一起跟着音乐的节奏起舞,增进亲子间的情感交流。
3. 音乐游戏二,音乐接力。
(1)将孩子们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站成一排。
(2)每个小组的第一个孩子手持一枚小铃铛,其他孩子手拉手,排成一条直线。
(3)播放音乐,第一个孩子手持的小铃铛传递给下一个孩子,依次传递下去,直到最后一个孩子手中的小铃铛传递到终点。
(4)比赛结束后,可以根据比赛结果给予奖励,增加孩子们的参与积极性。
4. 音乐游戏三,音乐猜猜猜。
(1)播放一段音乐,让孩子们闭上眼睛,用耳朵倾听音乐。
(2)停止音乐后,让孩子们描述刚才听到的音乐,如音乐的节奏、旋律等。
(3)鼓励家长和孩子一起参与,增进亲子间的情感交流。
5. 音乐游戏四,音乐绘画。
(1)播放一段柔和的音乐,让孩子们闭上眼睛,用心感受音乐。
幼儿园音乐游戏亲子活动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
![幼儿园音乐游戏亲子活动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12f7267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a2.png)
幼儿园音乐游戏亲子活动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一、活动简介幼儿园音乐游戏是一项具有创造性和趣味性的教育活动,结合家长参与,旨在通过音乐互动游戏,增进亲子之间的情感交流,培养幼儿的音乐感知和协作能力。
此次优质公开课的教案设计旨在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促进幼儿与家长之间亲密的互动。
二、教学目标1.培养幼儿的音乐感知能力;2.提高幼儿的协作能力;3.促进家长与幼儿的亲子互动。
三、教学内容1. 游戏介绍本次公开课将安排多个音乐游戏环节,包括: - 旋律模仿游戏:通过模仿老师的节奏和旋律,让幼儿感受音乐的魅力。
- 合奏游戏:幼儿们和家长一起进行合奏,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 舞蹈游戏:让幼儿在音乐的节奏中跳舞,锻炼身体协调能力。
2. 活动安排•时间:周六上午10:00-11:30;•地点:幼儿园多功能活动室;•参与人员:幼儿、家长、教师。
四、教学流程1. 活动开场(10分钟) - 欢迎致辞,介绍本次活动安排。
2. 音乐游戏环节(60分钟) - 旋律模仿游戏:老师示范,幼儿跟随模仿。
- 合奏游戏:幼儿与家长一同演奏简单的音乐乐曲。
- 舞蹈游戏:在音乐的节奏中跟随舞蹈动作。
3. 亲子互动环节(20分钟) - 家长与幼儿互动分享音乐游戏的感受,讨论其中的乐趣和收获。
4. 活动总结(10分钟) - 活动总结,鼓励家长和幼儿继续音乐游戏的亲子互动。
五、教学评估通过观察幼儿和家长在活动中的表现,以及他们之间的亲子互动情况,评价本次活动的教学效果。
根据反馈意见,不断改进优化教学设计,提高活动质量。
六、结语本次优质公开课旨在通过音乐游戏,促进幼儿与家长之间的亲子互动,培养幼儿音乐感知和团队合作能力。
希望此次教案设计能够为未来的音乐教学活动提供参考,为幼儿的全面发展和家庭教育提供支持。
妈妈亲亲我托班音乐教案的教学方法
![妈妈亲亲我托班音乐教案的教学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ec7cb6c2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c7.png)
妈妈亲亲我托班音乐教案的教学方法一、教学目标:1. 情感目标: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对妈妈的感恩之情,增进亲子关系。
2. 认知目标:让幼儿能够理解歌词的含义,学会唱歌曲《妈妈亲亲我》。
3.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节奏感,提高音乐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歌曲《妈妈亲亲我》的学习与演唱。
2. 通过歌词内容,让幼儿了解妈妈的爱。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学会歌曲《妈妈亲亲我》,理解歌词含义。
2. 教学难点:歌词的记忆,音乐节奏的掌握。
四、教学方法:1. 游戏法:通过趣味性的游戏,让幼儿在玩耍中学习音乐。
2. 互动法:鼓励幼儿与教师、同伴互动,提高参与度。
3. 情境教学法:创设亲子情境,让幼儿更好地感受妈妈的爱。
五、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歌曲《妈妈亲亲我》的歌谱,音响设备。
2. 教学环境:宽敞的教室,舒适的座椅,氛围温馨。
3. 教学辅助工具:图片、卡片等。
六、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组织幼儿进行简单的身体运动,活跃气氛。
2. 引入主题:通过图片、卡片等展示妈妈的爱,引导幼儿谈论妈妈。
3. 学习歌曲:教唱歌曲《妈妈亲亲我》,讲解歌词含义。
4. 实践演唱:分组演唱,个别表演,鼓励幼儿积极参与。
七、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歌曲的掌握情况。
2. 关注幼儿在演唱过程中的表现,如节奏感、音准等。
3. 搜集家长反馈意见,了解亲子活动的效果。
八、教学拓展:1. 开展亲子活动,让家长参与幼儿的音乐学习。
2. 组织幼儿参观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创作音乐作品。
3. 进行主题延伸活动,如绘画、手工制作等。
九、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幼儿的需求,是否有利于他们的成长。
2. 思考如何提高幼儿的音乐素养,培养他们的音乐兴趣。
3. 探索更多有效的教学手段,丰富音乐教学内容。
十、教学计划:1. 安排定期的音乐课程,保证幼儿有足够的时间学习音乐。
2. 根据幼儿的兴趣和需求,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托班音乐亲子活动教案
艺术类课程的目的是传授知识的同时启发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自主勾勒出各种艺术形象,从真正意义上感知美,理解美,创造美。
下面是5068儿童网橙子整理的关于亲子的活动方案,供大家学习和参阅!
托班音乐亲子活动教案:鸭妈妈和鸡阿姨
目标
让幼儿尝试创作不同的节奏,掌握几种节奏型,培养其节奏感。
准备
鸭子、母鸡、小鸭、河水及鸭子驮母鸡的教具。
舞板、碰钟、三角铁、铝板琴或木琴。
过程
1.教师给幼儿讲“鸭妈妈和鸡阿姨”的故事(故事大意见后)。
请幼儿说一说故事里有谁?学一学小河流水的声音。
2.请幼儿尝试自编节奏来表演这个故事。
①启发幼儿分别编出故事中角色、情节的节奏。
(见附图)
②请幼儿学拍以上节奏型。
学会后,自己选择角色,按故事中出现的角色先后及情节进行表演。
熟练后,角色可互换。
3.让幼儿讨论故事中的角色用那些节奏乐器表现合适。
选择与角色相符的打击乐器表演故事。
4.表演歌曲《鸭妈妈和鸡阿姨》,让幼儿进一步感受歌曲的内容和节奏,有表情地进行演唱。
幼儿可用打击乐器齐奏给歌曲伴奏。
附故事大意:
一天,鸭妈妈带着一群小鸭出门,路上遇到了鸡阿姨,它们一起高高兴兴地走着、说着。
没走多久,遇上了一条小河。
小河水不停地流着。
鸡阿姨不会游水,怎么办呢?她心里非常着急。
鸭妈妈和孩子们一起商量帮助鸡阿姨过河的办法。
最后,鸭妈妈当小船驮着鸡阿姨,由小鸭们护送着游过了小河。
大家上了岸真高兴啊!
建议
1.教师讲故事时,可边讲边出现图片,帮助幼儿记住角色、情节。
2.用节奏乐器伴奏可以增强节奏感。
如:鸭子选用舞板,母鸡选用碰钟,小鸭选用三角铁,河水则用铝板琴或木琴刮奏从而打出相应的节奏型。
所选的乐器应在让幼儿比较音色,讨论哪种乐器适应故事中的角色后进行确定。
托班音乐亲子活动教案:春天里来
教学目标:
1.知道歌曲名称,基本学会演唱歌曲。
2.能用自然的声音唱歌,练习分句演唱。
3.对唱歌活动感兴趣,情绪愉快,注意力集中。
教学准备:图片。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课题,交待学习任务。
现在是什么季节?(春天)今天,我们学唱一首春天的歌《春天里来》。
二、欣赏歌曲,熟悉、理解歌词。
1.教师有表情地示范演唱。
2.提问歌词。
即时出现图片,理解歌词。
3.教师再次范唱。
引导幼儿按歌词顺序正确排列图片。
三、练习演唱歌曲。
1.看图片完整演唱歌曲。
2.多形式分句合作演唱歌曲。
四、边唱边出活动室,结束。
说课
一、教材价值:
音乐是一种情感的艺术。
我国著名的音乐家冼星海说:“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
”美国著名的音乐教育家齐佩尔说:“人类需要科学表达外界,也需要艺术表现内心的感情,音乐是最能直接表达人类的感情的,它不需要任何媒介,比语言更为直接。
”
纲要中明确指出:艺术领域的目标就在于“幼儿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的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
在实行素质教育的今天,音乐教育不仅要增长幼儿的音乐知识和音乐技能,而且要在音乐活动中发挥它的特殊功能,培养孩子感受美、欣赏美的能力,激发孩子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
教给幼儿一些简单的唱歌技能是音乐教育的任务之一。
我们不能
一味追求单纯的技能技巧。
我们进行唱歌教学的目的是为了给幼儿提供享受美的机会,使幼儿获得快乐的源泉,掌握表达感情的工具,养成良好的唱歌习惯,使幼儿能在快乐的唱歌活动中得到身心全面健康的发展。
二、重点、难点:
《春天里来》这首歌曲旋律轻松、活泼,歌曲形象、生动,词曲结合得比较好,唱起来上口,它十分直观地描述了春天的情景。
幼儿对这些描述既新奇又熟悉,所以很容易理解、掌握,使幼儿在唱歌时感到十分愉快,有利于形成他们乐观、开朗的性格。
《春天里来》的重点在于享受唱歌的乐趣。
歌曲本身使我们仿佛置身于芳香缤纷的春景之中,给幼儿提供了欣赏美、享受美的机会。
图片的使用、多形式的练唱吸引幼儿演唱的兴趣,能比较完整地唱会歌曲,又使幼儿体会到成就感、自豪感,这使幼儿在快乐的唱歌活动中得到身心全面健康的发展。
难点是唱清楚歌词,应该说,这是一首有一定难度的歌曲,要在一个活动中就学会比较完整地演唱歌曲,这就要求幼儿能借助图片进行记忆。
特别在“郎里格郎……”的演唱上,还要学会理解图片的表征含义,分析辨别,着重练习。
三、教法、学法
教歌曲的方法不能公式化,方法要为目标服务,因此根据歌曲的特点及幼儿的具体情况,运用了直观形象法,培养幼儿音乐感受力,音乐想象力,音乐记忆力。
老师通过设置疑问,配以色彩鲜艳的图片,视听的结合,有助于幼儿理解歌曲的内容,记忆歌词。
整体教学法及重点练习法加深了幼儿对歌曲的印象,多形式地练唱方式有利于保持幼儿的兴趣。
四、教学程序
1、导语、引起兴趣
兴趣是人们从事任何活动的强有力的动力之一,尤其是幼儿兴趣可以吸引幼儿去参加各种活动,积极学习各种知识,从而发展各种能力,为了激发幼儿的兴趣,开始部分主要是要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引发他的兴趣,为以下的学习提供良好的基础。
2.欣赏歌曲,熟悉、理解歌词。
视听结合,通过教师的范唱、设问,运用直观形象的图片,能帮助幼儿记住歌词。
3.幼儿练唱歌曲
通过整体教唱法加强幼儿的音乐记忆,又通过师生合作、男女生合作演唱等方式进一步学会唱整首歌曲。
托班音乐亲子活动教案:新疆舞
目标:
1.能创遍舞蹈动作,进一步巩固垫步,学习踏点步及拍手托帽的舞蹈动作,体验和表现新疆舞蹈提拔的姿态。
2.从舞蹈中懂得新疆人民的热情好客的风俗。
3.在舞蹈过程中,体验舞蹈的乐趣及快乐。
准备:新疆帽若干(幼儿人手一顶)、自制幼儿舞蹈用品若干、录音机、磁带,
过程:
1.律动入室,以节奏游戏来带动孩子的积极性。
(并请孩子坐在位置上)
2.教师跳起新疆舞,引起孩子的兴趣。
“小朋友,你们知道吗?我很喜欢唱歌跳舞,今天我是请小朋友来一起唱歌跳舞的,现在我就来为小朋友表演一段新疆舞。
”(歌曲《阿拉目汗》起,,教师跳舞)
3.播放《阿拉目汗》,幼儿听音乐,熟悉新疆音乐的特点,并能跟着音乐打节奏。
“你们喜欢刚刚我跳舞的音乐吗?喜欢这个舞蹈吗?那么我们一起来听一听这首音乐,听完以后请你告诉我你觉得这首音乐怎么样?(欢快的,高兴的)你们说得真好,新疆音乐的最基本的特点是鼓点节奏非常强,我们一起边听边来打节奏,好吗?(教师敲铃鼓、孩子拿铃鼓跟打节奏,并可用身体动作表现节奏)
4.幼儿创遍舞蹈动作,学习踏点步及拍手托帽的舞蹈动作。
1)幼儿创遍新疆动作,并请全体幼儿跟着学习。
①“新疆的音乐多好听啊,我们来为新疆的音乐加上好看的动作,好吗?你想到了什么动作请你试一试,跳给大家看。
”(请个别孩子在集体面前示范,并让其他孩子跟着学西习。
)
②请全体孩子跟着音乐把自己想的动作跳一次。
2)学习新舞蹈动作:踏点步及拍手托帽的动作。
“刚刚你们跳的舞真好看,我也想到了一个漂亮的动作,我们一起来学一学。
”
教师示范踏点步及拍手托帽的舞蹈动作,并分解动作教给幼儿。
(从脚(踏点步)——手(拍手托帽)——整体)。
asdfs)”我们先来学学脚的动作,先一脚往前踏步,然后另外一只脚在后点地,好我们一起来踏——点。
”(孩子练习动作)
b)“做得真好,我们再来学学手的动作。
先拍手然后把手从旁边举高转手腕,手心向外,手要举得高高的才好看。
眼睛要看前面。
”(孩子练习动作,教师指导不正确的动作。
)
c)“做得太美了,我们一起把手和脚的动作连在一起来做,看看哪一个小朋友跳得最美。
”(孩子练习整体动作)
3)听音乐完整地跳舞,教师引导幼儿除了新学的动作外,还可以把刚刚自己编的动作融入到舞蹈里面去。
“好,现在请你们听着音乐跳舞看哪一个小朋友能用上自己编的动作和新学的动作和起来一起跳。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不正确的姿势)
5.全体幼儿跟着音乐完整地跳舞。
1)“我为你们准备了一些小礼物要送给你们,现在请你们去把小礼物带上吧,我们一起围圆圈唱歌、跳舞吧。
”(孩子戴上新疆帽跳舞)
2)拿道具听音乐再跳一次舞蹈,可让幼儿大家合作跳舞。
“我这里还准备了很多漂亮的绸带,我们一起拿着绸带来跳舞吧,
找伙伴一起合作跳吧。
”
6.离场。
“孩子们,今天我们玩得可真高兴,我们把这份喜悦带给其他的小朋友好吗?”(教师与幼儿一起离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