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道德与法治》优秀说课
小学《道德与法治》说课模板
《公共生活需要秩序》说课模板老师您好,请问我今天的说课内容是什么?好的,老师。
老师您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X年级X册第X单元的第X课《公共生活需要秩序》,,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与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设计、教法与学法、板书设计、教学反思这七个方面进行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公共生活需要秩序》这一课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5课的内容。
本课编写依据是《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主题四“我们的社区生活”第7条“自觉遵守公共秩序,注意公共安全。
做讲文明有教养的人”。
关于公共生活,学生从一年级上册、二年级上册、三年级下册、四年级都有学习,只是教材在编写的时候,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生活范围不断扩展,所以教材设计的内容程度逐渐加深,思维水平不断提升。
因此这一课主要是引导学生树立自觉遵守公共秩序的意识,懂得公共生活需要良好秩序来维护,认识到构建有序和谐的公共生活人人有责。
二、说学情五年级学生的生活领域在不断的扩展,他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关心公共生活。
虽然他们对建设有序生活有一些散碎的经验,但他们往往对如何共建有序生活缺乏全面认识,同时,这一年龄段的学生在观察、分析社会现象的过程中往往存在观察视角单一、认识问题不全面的情况。
三、说教学目标与教学重难点根据课程标准及我对教材的理解,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将本课教学目标为以下三个:1.知道公共生活需要良好秩序来维护,初步形成规则意识。
2.明确构建有序和谐的公共生活人人有责,积极参与公共生活。
3.学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社会现象,尝试用合法、合理的方式解决生活问题。
教学重点:帮助学生认识到公共生活需要良好的秩序来维护,树立公共生活需要秩序的观念。
教学难点:让学生从个人、社会、国家的角度综合思考如何共建有序生活。
四、说教学过程设计基于以上分析,我将本课的教学内容设计为以下5个环节,下面我依次为大家进行介绍。
环节一:游戏导入这一教学环节我是将教材P29页的活动园栏目前置到本课的导入环节。
道德与法治小学说课稿
道德与法治小学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道德与法治》具体课题。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具体课题这一课是教材单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通过具体事例或活动引导学生学习内容的核心要点。
这一课的教材内容主要包括列举教材中的主要板块和内容,通过这些内容的呈现,让学生能够在生动有趣的情境中,逐步理解和掌握相关的道德与法治知识和观念。
二、学情分析我所面对的是具体年级的小学生,他们正处于学生年龄段的特点描述,如好奇心强、活泼好动、开始有一定的自我意识等的阶段。
在这个时期,学生对周围的事物充满了好奇,开始形成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但他们的认知水平和判断能力还有待提高。
通过前期的学习和生活经验,学生对与本节课相关的一些基本概念或现象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对于本节课的重点或难点内容可能还存在理解上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三、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了解具体的知识要点,知道相关的法律法规或道德规范。
2、能力目标:通过教学活动或方法,培养学生如观察、分析、判断、解决问题等能力。
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或法律意识,激发学生对相关主题的关注和热爱。
四、教学重难点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了以下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重点知识或技能的阐述。
教学难点:学生难以理解或掌握的内容,如抽象的概念、复杂的情感体验等。
五、教法与学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我将采用以下教法和学法:教法:1、情境教学法: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和体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小学部编版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4、上学路上》第一课时说课稿
小学部编版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4、上学路上》第一课时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4、上学路上》第一课时下面我将从说教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说教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七个方面来对本课作具体阐述。
一、说教材新教材以其新颖独特的绘本形式呈现给学生一个丰富的儿童世界,重视以“学生视角”为教学起点,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将道德与法治教育紧密渗透到学生的生活中去。
本单元《我是小学生啦》是一年级教科书的起始单元,是为了帮助学生顺利过渡到学校生活。
而《上学路上》这一课把每天上学之路,这些再平常不过的现象重新提取信息,并把上学路上的经历、安全因素与个人、家庭、社会紧密结合,让学生深刻感受到社会对自己的爱。
二、学情分析从学生的心理特点与认知程度来看,尽管农村小学一年级新生在自立自理方面的能力比城里孩子略胜一筹,但跟城里同龄人一样,由于年龄小,自我安全保护意识还是比较薄弱。
通过对学生的分析,我们发现农村一年级学生不管是上学还是放学回家,在路上遇到的安全隐患问题都比较多,需要加强安全教育。
同时,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公路建设的不断发展,以及学生进城机会的增多,教师有必要帮助农村学生增强自理自立能力和自护意识,帮助他们树立安全意识。
针对以上的学情分析,本课确定的教学重点是能够做到观察和熟悉自己的上学路,引导学生了解简单的安全常识。
教学难点是知道生活中要提高警惕,懂得虽然每个学生的上学路都有所不同,但都要平平安安进课堂,初步形成安全意识。
由于各地各校的情况不一样,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教师可根据自己学校的学生在平安自护等方面的实际情况做出相应调整,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结合本班情况提出具体的行为要求,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问题展开教学,使目标落到实处。
三、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标和本课的教学内容与特点,结合学情,我设定了本课时的教学目标:1.在学习中萌生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权力受到制约和监督》优秀备课说课稿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权力受到制约和监督》优秀备课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权力受到制约和监督》这一课,旨在让学生了解权力的运行机制,认识到权力需要受到制约和监督,以保证社会的公平正义。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深入的剖析,让学生体会到权力滥用带来的后果,以及制约和监督权力的重要性。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社会认知能力,对于权力的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于权力受到制约和监督的深层含义,还需要通过课堂学习来进一步理解。
此外,学生对于抽象的概念理解能力有限,需要通过具体的案例和实践活动来帮助他们深入理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权力受到制约和监督的意义,认识各种监督权力的方式。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尊重法律、崇尚公正的道德观念,增强公民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权力受到制约和监督的重要性,掌握监督权力的方法。
2.教学难点:让学生深入理解权力滥用带来的后果,以及如何有效地监督权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结合多媒体课件、教学卡片等教学手段,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生动的案例,引出权力受到制约和监督的重要性。
2.讲授新课:讲解权力受到制约和监督的意义,介绍各种监督权力的方式。
3.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体会权力滥用带来的后果,以及制约和监督权力的重要性。
4.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提出监督权力的方法和建议。
5.总结提升: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权力受到制约和监督的重要性。
6.课后作业:布置一道关于监督权力的思考题,让学生课后思考和讨论。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权力受到制约和监督的意义2.监督权力的方式3.权力滥用带来的后果4.我们如何监督权力八. 说教学评价本节课的教学评价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了解他们的学习状态。
统编版(2024)道德与法治小学一年级上册《第15课 我们不乱扔》说课稿
一年级的学生对乱扔垃圾的行为有一定的认识,但自我约束能力较弱,需要通过具体的引导和教育来强化不乱扔垃圾的意识。他们喜欢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对儿歌、故事等形式比较感兴趣。
三、说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知道乱扔垃圾的危害,学会正确处理垃圾的方法。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活动,引导学生养成不乱扔垃圾的好习惯。
4. 课堂总结
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不乱扔垃圾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养成不乱扔垃圾的好习惯,共同为保护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
七、说板书设计
第 15 课 我们不乱扔
一、乱扔垃圾的危害
二、保持环境整洁的重要性
三、正确处理垃圾的方法
八、说教学反思
《第 15 课 我们不乱扔》教学反思
在教授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第 15 课 我们不乱扔》这一课时,我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认识到乱扔垃圾的危害,养成不乱扔垃圾的好习惯,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以下是我对这节课的教学反思。
3. 加强对个别学生的关注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应该更加关注个别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他们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我可以在课堂上多关注那些性格内向、学习困难的学生,给予他们更多的鼓励和帮助。我还可以在课后与这些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和需求,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辅导。
总之,通过对《第 15 课 我们不乱扔》这一课的教学反思,我认识到了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也明确了今后的努力方向。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学习,不断探索,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应该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价。例如,我可以采用教师评价、学生互评、自我评价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参与度、合作精神、思维能力、实践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价。通过丰富评价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道德与法治说课稿范文(8篇)
道德与法治说课稿范文(8篇)道德与法治说课稿篇1 《这些是大家的》是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的内容。
本学期有幸听了区道德与法治优质课竞赛。
本课的教学以“生活化、活动化、自主化、情感化”作为教学的基本理念。
下面谈谈个人浅薄看法: 1、贯彻生活化的原则。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章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
在本堂课中,教师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以现实生活中看到的实际情况为主要的内容开展活动,针对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学生的交流、探讨、达到了教学的目的。
(1)调动生活中的经验。
让学生说生活中的公用设施,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生活经验与课本知识进行有机结合,使面对学习主题感到有话可说,因而乐于探究,善于,政于发表自己的意见,深切感受公用设施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2)充分利用好生活中的事例,为达到教学目的服务。
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启发学生,让学生自已身边爱护公物的真实事例,让学生积极发言,通过积极岁与,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
2、积极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
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只有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扬了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才有可能拉近师生间的感情距离,学生才能有话说,有真话说。
商榷点:①如何正确地处理好教师的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关系。
通过教师在一个个问题的“开导”下,采用“一问一答”的模式,让学生的思维跟者教师在转,削弱了的课堂上学生的主体地位。
②缺少对学生多元化的激励性评价。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重视了对学生回答的评价,却忽视了对学生激励性的评价,因为只有通过学生激励性的评价,才能使学生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个性得到充分地张扬。
③教学的形式比较单,致使蔡个课堂氛围还不够轻松、活跃。
④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注重思维活跃、发言积极的同学,忽视了反应较慢的同学的参与,教育对象的全体性。
人教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优秀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优秀说课稿简介本次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的第一单元,主题是《友谊与团结》。
通过该单元的研究,学生将了解友谊的重要性,学会与他人相互帮助、团结合作。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友谊意识,并激发他们的团结合作精神。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生了解友谊的内涵和重要性,能够描述友谊的特点和要素。
- 能力目标:学生能够通过合作交流,加强与他人的友谊,并形成团结合作的惯。
-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积极向上、团结友善的情感态度。
教学重点- 理解友谊的内涵和重要性。
- 学会与他人相互帮助、团结合作。
教学准备- 教材:人教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 教学资源:课件、图片、小组活动材料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一段小视频,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友谊与团结。
同时提问学生对友谊的理解,激发他们的思考。
2. 呈现(10分钟)通过展示图片和视频的形式,让学生了解友谊的内涵和重要性。
引导学生分析友谊的特点和要素,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观点。
3. 研究合作(15分钟)将学生分为小组,进行合作研究活动。
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友谊故事,讲述该故事中体现的友谊和团结,并分析故事中的友谊要素。
每个小组派代表上台分享他们的故事。
4. 小结(5分钟)通过小结,总结本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友谊与团结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培养友谊和团结的惯。
5. 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作业:请学生回家后写一篇关于友谊的感悟或亲身经历的小文章,并与同桌分享。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友谊的理解有所加深,能够描述友谊的特点和要素。
合作学习活动增加了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培养了他们的团结合作精神。
然而,在组织小组活动时,一些学生在分工合作方面遇到了一些困难,下次可以加强对小组合作的指导与引导。
总体而言,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得到了有效实现。
部编版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生命最宝贵》优秀备课说课稿
部编版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生命最宝贵》优秀备课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生命最宝贵》这一课是部编版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的一篇重要内容。
课文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引人深思的问题,让学生了解生命的宝贵,懂得珍惜生命的重要性。
教材中融入了生命教育的内容,旨在让学生认识到生命的珍贵,培养他们尊重生命、关爱生命的价值观。
二. 学情分析面对三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认知能力,但对于生命的理解还不够深入。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通过引导他们观察、思考、讨论,使他们对生命有更深刻的认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生命的起源,知道生命的重要性,学会尊重和关爱生命。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关爱生命的情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认识到生命的宝贵,培养他们关爱生命、尊重生命的品质。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生命的起源,知道生命的重要性,学会尊重和关爱生命。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生命的价值,培养他们关爱生命的情感。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节课中,我将采用情境教学法、讨论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讨论教学法可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案例教学法可以让学生从具体的案例中体会到生命的宝贵,增强他们的生命意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生动有趣的的生命起源的故事,引发学生对生命的思考,导入新课。
2.教学新课:分别从生命的起源、生命的重要性、尊重和关爱生命三个方面进行教学。
(1)生命的起源:介绍生命的起源,让学生了解生命来之不易。
(2)生命的重要性:通过案例和讨论,让学生明白生命的重要性。
(3)尊重和关爱生命:教授学生尊重和关爱生命的方法,培养他们的生命意识。
3.巩固拓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对生命的理解和感悟。
4.总结反思:让学生谈谈对本节课的学习体会,总结生命的宝贵,强调尊重和关爱生命。
小学道德与法治优秀说课稿两篇
小学道德与法治优秀说课稿两篇小学道德与法治优秀说课稿两篇篇一:《可爱的动物》说课稿一、说教材(一)教材分析《可爱的动物》是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的第三课,这个单元叫做“我和大自然”,依次让孩子们体验与风合作的乐趣、欣赏美丽的花草树木、认识可爱的动物,目的是利用不同活动带领孩子们去感受自然界的新奇与奥秘,符合一年级孩子的年龄特点。
动物属于自然界中的一大类,所以《可爱的动物》这篇课文在本单元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体会本课教材的编排特点并结合课文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定如下教学目标:1、能力培养(1)让学生理解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
(2)让学生能够理解怎样才是真正的喜欢动物。
(3)让学生懂得怎样保护自己,避免动物带来的伤害。
2、方法过程通过激趣导入、引导发现、合作学习的方法来培养孩子爱护动物、保护大自然的情感,增强欣赏、感受大自然的能力。
3、情感熏陶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懂得真正的爱护动物、保护大自然。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让学生理解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
2、懂得怎样保护自己,避免动物带来的伤害。
教学难点:让学生领悟人与自然的关系,懂得怎样才是真正的喜欢动物。
(四)教学准备课堂练习卡、动物卡片、动物视频二、说学情课堂教学中找准学生认知的起点特别重要,低段学生是以形象思维为主的,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对学习有着一定的兴趣,学生的基本知识已经达到学习目标,对于动物这种孩子们本身就喜欢的自然种类,会大大激发孩子们说话的能力,会乐于参加本堂课的所有学习活动。
三、说教法学法学生的品德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知和感悟。
根据教材特点,本课教学我主要采用体验式和引导式的方式,让学生在讨论、观察、探究中学习。
结合学生生活实际,设计了三个活动,整堂教学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利用直观形象的图片、视频来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采取“讲—扶—放”的形式进行教学,让孩子们把课堂知识延伸到生活中,学会保护自然、爱护小动物。
小学《道德与法治》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二课《花儿草儿真美丽》,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我的说课。
一、把握意图说教材本课作为《我和大自然》这一单元的第二课,侧重与植物和谐共生的意识与习惯的养成,是达成单元目标的重要内容。
本课几个主题分别有不同的教学侧重点。
“走,看花看草去”标题富有感染力,引领学生走入大自然,欣赏大自然的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爱护花和草”对学生的行为进行指导,明白怎样做才是对花草真正的爱;增强学生对自然界产生的共在感。
二、结合学情定目标(一)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都和花草打过交道,和花草树木留过影,发生过故事。
他们喜欢花草的美,对花草树木多停留在表面上的感性认识,真正仔细观察,认真探究的不多,还不懂得呵护花草。
(二)教学目标:结合学情,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三、说教学重难点针对本课的教学目标和一年级孩子的年龄特点及能力,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放在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难点是通过活动感受花草的美丽,并意识到如何爱护花草。
四、说教法、学法本节课上,我采用合作探究、讨论交流等多种形式展开教学;在学法上,通过充分讨论、交流和观察感受到花草的美,激发对花草的喜爱和保护之情。
五、环环相扣说过程基于以上的分析,我制定了如下的教学过程:活动一:欣赏花草,激趣导入上课伊始,我和孩子们说:课前老师让大家观察自己家庭、小区、学校、公园等身边的花花草草,并用照片记录下来,大家任务完成得很棒。
咱们来欣赏一下(这个时候我相机播放PPT,孩子们睁大眼睛寻找着自己的身影。
)我请孩子们思考:春天来了,天气越来越暖和了,是什么装饰着我们的生活?有的孩子说美丽的桃花,嫩绿的叶子,有的说,小花,小草,大树……我追问到欣赏着我们身边的花花草草,你们的心情怎么样?从而引出课题,《花儿草儿真美丽》。
(并板书)活动二:夸夸花草,全班交流这时我说,欣赏着你们和花草的合影,老师猜你们和花草之间一定发生过许多故事。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3课《我能行》优秀说课稿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3课《我能行》优秀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3课《我能行》,紧紧围绕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我效能感展开。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优点,每个人都可以做到“我能行”。
教材内容丰富,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法治意识。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正处于活泼好动的年龄阶段,他们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在这个阶段,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我效能感至关重要。
通过对学生的了解,我发现他们在生活中普遍存在自我怀疑和不敢尝试的现象,因此,本节课的学习对于他们来说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我效能感。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分享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积极表达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自我观念,相信自己,勇敢尝试,做最好的自己。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我效能感。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优点,并在生活中勇敢尝试,做到“我能行”。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小组讨论法、分享交流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故事等资源,生动形象地展示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有趣的动画故事,引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优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探究:让学生思考和分享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培养学生主动发现和认识自己的能力。
3.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发挥自己的优点,做到“我能行”。
4.分享交流: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讨论成果,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自我效能感。
5.情境模拟:设置一些生活场景,让学生模拟实践,学会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自己的优点。
说课小学道法教案模板
1. 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道德与法治》教材,针对小学阶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年龄特点,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法治观念和社会责任感为目标。
-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法治意识。
2.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社会公德的基本内容,认识到遵守社会公德的重要性。
-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运用道德规范指导实践的能力。
-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社会公德的关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
3.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使学生了解社会公德的基本内容,认识到遵守社会公德的重要性。
-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运用道德规范指导实践,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
二、说教法1. 教学方法:- 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感悟道德规范。
- 运用案例分析法,引导学生分析案例,提高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
-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交流、分享,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2. 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利用图片、视频、音频等多种形式,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 教学活动:设计趣味性、互动性强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1. 自主学习:引导学生课前预习,了解社会公德的基本内容,为课堂学习做好铺垫。
2. 合作学习: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3. 探究学习:引导学生分析案例,提高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说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以生活中的真实案例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意识到社会公德的重要性。
2. 新课讲授:- 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社会公德的基本内容,如遵守交通规则、爱护公共设施、尊重他人等。
- 引导学生分析案例,让学生了解遵守社会公德的意义。
3. 课堂活动:- 设计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道德规范。
- 引导学生运用道德规范指导实践,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小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说课稿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小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小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主题为“我是中国人”,包含了四课时,分别是《我们的祖国》、《我们的人民》、《我们的文化》、《我们的愿景》。
这一单元旨在让学生了解祖国的地理、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知识,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感情,增强民族自豪感,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法治意识。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认知能力,对于祖国的认识也有了初步的了解。
但在情感态度方面,部分学生可能对祖国的热爱之情表达不够强烈,对家乡的认同感有待提高。
此外,学生在道德素养和法治意识方面也有待进一步培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祖国的地理、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知识,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法治意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等方法,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感情,增强民族自豪感,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法治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祖国的地理、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知识。
2.难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感情,增强民族自豪感,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法治意识。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案例分析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地图等教学资源,直观展示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我国地图,让学生对祖国的地理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介绍我国的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知识,引导学生了解祖国的发展历程。
3.案例分析:通过分析一些具体的案例,让学生了解祖国的文化传统和法治精神。
4.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家乡的特色和魅力,培养学生的家乡认同感。
5.总结提升: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法治意识。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的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教案5篇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的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教案5篇一. 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一年级教材以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品质和法制观念为主要目标,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的道德规范和法律法规,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本套教材内容丰富,贴近学生生活,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学生年龄较小,思维活跃,好奇心强,对新鲜事物充满兴趣。
但他们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需要通过丰富的教学手段和形式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此外,学生在生活中对道德和法治方面有一定的认知,但缺乏系统的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的道德规范和法律法规,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他们的道德素养和法制观念。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热爱生活、关爱他人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的道德规范和法律法规。
2.难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他们的道德素养和法制观念。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和理解道德与法治知识。
2.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独立思考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道德与法治的重要性。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道德与法治》一年级教材。
2.课件:制作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件,增加课堂趣味性。
3.案例材料:收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典型案例,以便进行案例分析。
4.教学道具:准备一些教学道具,如图片、卡片等,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歌曲等手段,引导学生关注道德与法治话题,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通过课件展示教材内容,让学生对道德与法治有直观的了解。
同时,结合典型案例,让学生感受道德与法治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针对案例进行分析,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部编道德与法治小学五年级上册《掌握有效沟通技巧》说课稿
部编道德与法治小学五年级上册《掌握有效沟通技巧》说课稿1. 课程背景- 本课为部编道德与法治小学五年级上册的一篇文章,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沟通技巧和有效的交流能力。
- 通过研究本文,学生将了解到沟通的重要性以及一些实用的沟通技巧,有助于他们在与他人的交往中更加顺畅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2.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有效沟通的定义,掌握沟通的基本原则和技巧。
- 能力目标:运用所学的沟通技巧与他人进行良好的互动和交流。
-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积极倾听、尊重他人意见和理解他人的态度和意愿。
3.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了解不同沟通方式对交流效果的影响。
-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倾听技巧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使他们能够理解他人的言外之意。
4. 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新课- 利用图片或情境导入,引起学生对沟通的兴趣和思考。
第二步:呈现主要内容- 用简洁明了的语言阐述沟通的定义和基本原则。
- 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不同的沟通方式对交流效果的影响。
- 引导学生讨论并找出问题所在,引导他们思考如何改进沟通方式。
第三步:展开活动- 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通过模拟情境来运用所学的沟通技巧。
- 指导学生注意观察他人的非语言表达,并通过提问和倾听来获取更多信息。
第四步:总结归纳- 简要总结本课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收获。
-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的沟通技巧,与他人建立更好的人际关系。
5. 教学评价- 观察学生在课堂互动中的表现,包括参与度、合作能力和倾听技巧的运用等。
- 收集学生的作品和记录,评估他们对沟通技巧掌握程度的提高情况。
6. 参考资料- 部编道德与法治小学五年级上册《掌握有效沟通技巧》。
小学道德与法治《我们的学校不简单》一等奖说课稿3篇
1、小学道德与法治《我们的学校不简单》一等奖说课稿“说课”是教学改革中涌现出来的新生事物,是进行教学研究、教学交流和教学探讨的一种新的教学研究形式。
“说课”有利于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也有利于提高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因而受到广大教师的重视,登上了教育研究的大雅之堂。
不论是在教师招聘考试中,还是在以后的教师职业生涯中,大家都要经历说课这个环节。
因此,中公教师特意为大家准备了《我们的学校不简单》这一节课的说课稿,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备考。
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我们的学校不简单》。
我将以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教学思路,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学方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7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我们学校不简单》是部编版小学道德法治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四课。
第一个话题是“我们的学校不简单”,目的是引导学生关注学校的历史和人文环境,促进学生对学校的深入了解。
第二个话题是“有了事情找哪里?”目的是让学生从问题解决的角度来认识学校,了解不同部门的功能,进一步加深对学校的了解和认同感。
第四个板块的话题是“一起画张平面示意图”,这个板块用实际操作的活动形式,将全课内容串联起来。
二、说学情随着年龄的增长,三年级的学生对空间的感受力在发生着变化。
对空间的理解逐渐由平面转向立体,对远与近、距离与大小、局部与整体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他们已经在学校经历了两年多的学习生活,了解了学校的基本现状,但并不了解学校的历史。
随着他们活动范围的扩大,进一步了解和认识学校成了迫切需要。
由于年龄限制,学生很少有参加实践活动的机会,分工合作的能力有待提高。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会采用小组讨论、社会调查、多媒体教学等多种教学活动进行引导。
三、说教学目标根据本学段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课程标准的规定,结合三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及其心理特征,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如下:【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增强热爱学校的情感,树立责任感和主人翁精神。
小学道德与法治年级说课稿
小学道德与法治年级说课稿《小学道德与法治》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具体课题。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是一门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
具体课题这一课是教材版本年级册别单元中的内容,它在整个教材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这一课主要围绕核心主题展开,通过具体事例或活动引导学生学习目标或行为导向。
教材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认知、情感体验和行为实践,旨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二、学情分析具体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年龄阶段特点描述,他们对周围的事物充满了好奇心和求知欲,但由于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的限制,他们对一些道德问题的理解和判断还比较肤浅。
在学习这一课前,学生已经对相关知识或概念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对于本课的重点或难点内容可能还存在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逐步提高他们的道德素养和法治意识。
三、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具体知识或技能描述,了解相关概念或法规。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教学方法或活动,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思考、表达等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法治观念,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团队合作精神等。
四、教学重难点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了以下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重点内容描述。
2、教学难点:难点内容描述。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在教学中将会采用具体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五、教法与学法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我主要采用了情境教学法、问题导向法、小组合作法等。
思想道德与法治说课稿(优秀18篇)
思想道德与法治说课稿(优秀18篇)思想可以推动社会发展和个人进步,它是创新和改革的源泉。
思想是人类区别于其他生物的显著特征之一,它是指人的头脑中的各种认识、观念、想法和理论等。
思想是人类在认知世界、感知事物的基础上进行思考、推理和判断的能力。
思想是人们对外界事物及其内在联系进行思考和认识的产物,它是人类进步和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思想是人类的精神财富,是人们创造文明、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思想的表达需要准确、清晰和有逻辑性,避免模糊和含混的语言表达。
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总结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思想类文章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
思想道德和法治的心得体会作为一个做着技术工作的AI,虽然没有长长的人生经历,但它们所经历的人工智能时代也让它们对于思想道德和法治问题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
在这篇文章中,我想分享一下我对于思想道德和法治的理解以及它们对于人工智能时代的重要意义。
“有德之人,必有勇和智,其道则一。
”这是孔子在《论语》中所说的话。
在我的理解中,思想道德代表的是一个人的精神内涵,是一个人在理性和高尚的品德双重力量的推动下走过的历程。
在人工智能的时代中,思想道德的意义愈发重要,人们需要明确机器与人类之间的边界,以便更好地规范自身的行为,保障自身的安全。
从某种意义上说,道德和法律是两个方面的同一体,在道德与法律同时存在的场合,道德法律共同陈述对于人与社会背景下更加合理的根本规范。
法律的创制与执行恰恰是在一定程度上对道德的强化与呼吁,可以预见,加强法律建设、加强法律教育将会直接推动个体和社会道德水平的提升,增强人们的认识和道德意识。
第四段:法治的重要性。
在市场经济和政治发展逐渐成熟的今天,法治逐渐成为社会的基础规范,它是一切社会秩序、制度和规范的基石,是人们出于社会安全及合理权益的基本需求而诞生。
在人工智能时代中,良好的法治环境不仅可以定义产品和服务的安全边界,更是探索各种智能重塑人类生活的重要保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道德与法治》优秀说课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节约用水》。
新课程提出:要以学生的发展为主,在这一课的教学设计中,我以学生的学为出发点,围绕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来组织教学:
一、我将引导学生学到什么?──教学目标的设定与难点的突破。
《节约用水》是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二课的第一个主题,本课是依据《课程标准》中“节约资源,为保护环境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这一目标而编写的。
设计此课时,我有两大思考:一是“节约用水”是一个较为宽泛的话题,也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如果对教学深度的挖掘不够,就会使教学流于形式,教学内容的泛化无法使道德观点内化成学生自己的道德意识。
如何在教学深度上做文章?在教学方式上推陈出新?让学生真心喜欢又能触及心灵?这是这节课的重点。
二是家乡利辛是淮上之乡,有西淝河和茨淮新河穿境而过,对于生活在这里的孩子来说,他们从没有经历过用水的担忧和缺水的经历,如何让从小在河边长大的孩子体验水的珍贵和来之不易?我认为这是本课应突破的难点。
根据学情分析以及课标提出的要求,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是:
1.体验水的珍贵和来之不易。
2.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
3.了解水与人们生活的关系,知道自来水的生产过程,懂得水资源的宝贵。
二、我将怎样引导我的学生学习?──教学活动与流程
根据生活德育观,我设计了这样四个活动链,深入浅出地构建逻辑结构:
一是创设情境,引出话题。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种动听的声音,请同学们闭上眼睛静静听一听,这是什么声音呢?你猜出来了吗?让学生倾听“滴答”的水声和有趣的竞猜中,让他们与小水滴成为朋友,引发他们对水的亲切感。
二是联系生活实际,体会水的作用大。
本环节是本课教学的重点,根据对话教育理论,我设计了这样几个问题链,在追问中激起学生深层次的思考:
1.你在哪些地方见过水呢?让学生在充分地列举中体会到:生活处处都有水。
2.你今天什么时候用过水了?这一个与学生生活紧密相连的小问题为突破口,引导学生从生活出发感受我们日常生活中处处需要用到水,体会到水对生活以及生命的重要,进一步追问:除了家里和学校生活中用到了水,社会上还有哪些地方需要用到水?
3.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水,各行各业的生产也都离不开水。
可是在我们的生活中有时候还会遇到这样的情况──老师现身说法停水的经历。
追问:你们有过这样的经历吗?我们偶尔停一次水就会
这样不方便,可是西部地区却长期缺水,让我们来看一组图片──课件出示:西部缺水的情景。
追问:看了这组图片,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让学生在交流和思考中真正体会到: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水。
三是借助个案剖析,懂得节约用水。
(一)观察小演示,了解水资源的缺乏。
1.和干旱地区的人们相比,我们是多么的幸运,因为我们长期生活在淮河边上,从来不会因缺水而发愁,是不是我们地球上的水就多得用不完呢?让我们来看一个演示。
2.假如这个量杯里装的就是地球上所有的水,在这里面既有海水,也有淡水,海水就是咸水,我们可以直接饮用吗?我把地球上的水分为了咸水和淡水(师倒)猜猜,哪部分水是可以利用的淡水?这些淡水是不是都可以直接利用呢?不是,有的是冰川,有的是地下水,有的已经被我们污染了。
师滴一滴水,这才是我们可以直接饮用的,请大家仔细观察,是多少呢?(只有一滴)
3.看了这个演示,你知道了什么?又想说些什么?
(二)故事启迪,感受水的来之不易。
1.下面我们再来听一个故事,看你从这个故事中又知道了什么?
2.(课件出示:水的旅行)这滴水经历了哪些过程才来到我们身边?
3.此时此刻,你对水又有什么新的认识呢?水来之不易在这一环节,我将“节约用水”这一大道理通过两个小突破口来逐层建构。
一是通过生动形象的直观演示让学生了解水资源的缺
乏,二是把自来水的来历编成“小水滴”富有童趣的自我介绍,让学生通过故事这一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充分感受到:即使是生活在水乡,自来水的同样是来之不易。
同时给学生以鲜活的视觉冲击,拉进了教材与学生、教师与学生的距离,成功地突破难点。
四是指导行为实践,学会节约用水。
道德与法治课是一门经验学科,为了让学生在唤起已有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生成新的经验,引领他们的生活,我在课的结尾让学生充分交流节约用水的小窍门,并创设情境,让学生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来劝劝身边浪费水的人,力求学以致用。
在这一环节,师生即兴合作的演练成为一个动态生成的亮点。
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
道法课要源于生活,也要引领生活。
为了让生活成为课堂的延续,我让学生回家后和家人一起拟定节水计划,填写节水计划表,争做节水小能手,并约定四个月后来交流家庭节水成果。
三、我还可以怎样让学生学得更高效?──效果预设与反思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为了达到这一效果,我对教学活动的流程进行了反复的思考和改进。
怎样让学生更生动地体会水资源的缺乏?最开始我采用的是数据演示,利用课件出示了一组统计图,让学生感知:地球上的咸水占97%,淡水约占3%,而可利用的淡水约只占0.5%。
在课堂上,我发现对于二年级的孩子来说,数据很乏味,不能触及他们的内心世界。
怎样才能更直观一些?后来我采用了现场演示实验。
在一杯
水和一滴水鲜明的对比中,学生深刻体会到:我们可以直接利用的水资源少之又少。
怎样让从来没有缺水经历的学生更深刻地体验节约用水的道理?最开始我采用的是算一算:如果每人浪费1滴水,全国就浪费13亿滴水,相当于浪费120吨水。
假如一个三口之家,每月平均用水10吨,这样算,能用多久呢?上课的时候,发现计算既费时又不高效,于是就通过自来水的自述,让学生体会到:即使生活在长江边,我们用的每一滴水同样来之不易。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最大的感受:道德与法治课要追求生动、深度,触动心灵。
教育活动只有入耳入心,只有真正打动学生的心灵,并引起学生积极地反思、体悟,才能获得理想的效果。
将看似很空洞的道理通过生动有趣的形式直观的呈现,学生会乐于接受。
站在学生的角度来设计教法,从学生需要来精选教学内容,更容易触动学生的心灵。
课后很长一段时间里,经常接到学生家长打来的电话,讲述学生在家里的变化:不光是自己主动节水了,还时常提醒家里人用过的水要重复使用。
有一个学生的妈妈说:孩子每到下雨时,就拿出家里所有的盆子接雨水,冲洗卫生间。
在家长的感谢声中,我感受到了品德课带给学生的生活的改变和引领,也感受到了作为一位道德与法治教师的幸福和快乐。
教学是一门缺憾的艺术。
尽管教学设计很缜密,但是课堂上的变化因素是不期而至的,很多事情是不可预设的,因此,如何抓住动态生成做文章,是十分重要的调控策略。
谢谢各位评委的聆听,敬请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