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90 中国旅游地理 考试大纲
自学考试_浙江省2016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旅游地理试题(00190)

00190# 中国旅游地理试题 第3页 (共3页 )
C.京 津 冀 旅 游 区
D.华 南 旅 游 区
00190# 中国旅游地理试题 第1页 (共3页 )
8.有 “海 天 佛 国 ”之 称 的 是
A.九 华 山 风 景 区
B.普 陀 山 风 景 区
C.嵩 山 风 景 区
D.崂 山 风 景 区
9.山 东 泰 山 被 列 为 下 列 哪 种 世 界 遗 产 名 录 ?
5.下 列 河 流 中 是 我 国 南 部 最 大 河 流 的 是
A.珠 江
B.长 江
C.闽 江
D.怒 江
6.歌 墟 是 哪 个 民 族 流 行 的 一 种 集 体 歌 唱 文 艺 形 式
A.藏 族
B.壮 族
C.侗 族
D.纳 西 族
7.外 八 庙 位 于
A.黄 河 中 下 游 旅 游 区
B.青 藏 旅 游 区
五 、简 答 题 (本 大 题 共 5 小 题 ,每 小 题 6 分 ,共 30 分 )
29.简 述 黄 河 中 下 游 旅 游 区 主 要 名 塔 旅 游 资 源 。
30.简 述 博 物 馆 的 类 型 体 系 。
31.简 述 中 国 旅 游 区 划 的 基 本 原 则 。
32.简 述 西 北 、内 蒙 古 旅 游 区 的 主 要 游 览 城 市 。
. D.神农架
阿尔金山
15.下 列 景 区 是 高 山 湖 泊 的 是
A.西 湖
B.日 月 潭
C.东 湖
D.千 岛 湖
E.天 山 天 池
16.下 列 景 区 属 于 江 南 型 园 林 的 是
A.颐 和 园
B.外 八 庙
中国旅游地理 教学大纲

《中国旅游地理》教学大纲一、课程的地位、作用及任务《中国旅游地理》是旅游管理及相关专业的主要专业选修课,是进一步学习专业课及以后从事旅游行业工作的一门选修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明确旅游地理学的学科性质和特点,研究对象和内容,以及以中国特定地域为研究对象的中国旅游地理的研究内容和任务,明确发展旅游业与我国旅游地理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和协调发展的关系以及中国旅游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发展方向,重点掌握中国旅游资源的基本特征和时空分布受其形成的原因。
掌握各分区最具特色的优势旅游资源。
主要旅游区和景点及其旅游价值以及重要旅游线路。
从中等职业教育特点出发,在讲授过程中,以适应“新旅游”时代需要和应用为目的,以必须够用为主,讲清中国旅游资源和各分区旅游资源的分布特点,结合实际强化训练,突出适应件、实用性和针对性,注意课堂讲授和实地考察相结合、尽量采用示范教学和地图教学等手段。
二、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一)旅游资源基本常识1、知识点(1)概念;(2)旅游资源的分类;(3)旅游资源的评价旅游法规的内涵及特点。
2、教学要求本章阐述的是旅游资源与旅游地理的基本概念及其之间的关系,通过讲授的方式使学生掌握旅游资源的概念、分类及其评价方法。
作业以课后思考题为主。
3、能力培养要求(1)掌握旅游资源和旅游地的概念;(2)熟悉旅游资源的分类方法;(3)熟悉旅游资源(旅游地)的一般体验性评价、技术性评价和国家标准评价法。
(二)自然旅游1、知识点(1)地貌旅游资源;(2)水体旅游资源。
2、教学要求本章阐述自然旅游资源的概况,主要余绍了我国地貌与水体旅游资源的概况。
通过案例分析与观看光碟的形式使学生掌握地貌和湖泊、泉水、瀑布旅游资源的特点。
作业以课后思考题为主。
3、能力培养要求(1)熟悉地貌和湖泊、泉水、瀑布的概念;(2)熟悉地貌和湖泊的分类;(3)熟悉我国主要地貌与水体旅游资源。
(三)人文旅游资源1、知识点(1)历史遗迹旅游资源;(2)古建筑旅游资源;(3)古陵墓旅游资源;(4)宗教文化旅游资源;(5)社会风情旅游资源。
00190 中国旅游地理 考试大纲

湖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课程名称:中国旅游地理课程代码:00190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目标一、课程性质与特点中国旅游地理是旅游地理学的分支学科,属区域旅游地理学范畴,它侧重研究中国旅游地理环境特征、各类旅游资源类型及分布状况、各旅游区布局等问题。
对中国旅游地理的学习和研究,不仅对旅游从业人员专业知识水平与文化素养的提高有帮助,而且有利于旅游地理知识的普及与旅游者欣赏水平的提高。
“中国旅游地理”课程主要是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旅游管理、饭店管理专业自学考试设置的一门必修课程,同时也兼顾相关旅游专业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开设中国旅游地理课程的需要。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本课程为旅游管理专业必修课,是涵盖一定的基础理论、以知识性内容为主的专业理论课程。
它本着力求真实反映中国及各旅游分区的旅游要素及旅游地理环境的空间特征的出发点,从旅游地理学的角度来研究中国各类旅游资源,研究中国发展旅游的地理环境和地理特征,研究中国旅游地理分区的理论知识和各大旅游区的景观等问题。
设置本课程来满足旅游产业发展的现实需求和旅游专业教学的需要。
使攻读旅游管理专业的自学应考者,熟悉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的类型、特征及中国各类旅游资源的典型风景名胜状况,认识中国旅游地理区划的原则,掌握中国九个一级旅游区的地理概况和它们各自的旅游亚区资源特色,熟悉中国各省市主要旅游资源的分布与特色,从整体上对我国及其各旅游区发展旅游业的优势条件、旅游业现状特征、未来发展趋势及其主要的景区景点特色有一个初步又比较正确的认识。
三、与本专业及其他课程的关系中国旅游地理所涉及的知识面非常广,但各门相关知识又不可能在书本中系统介绍,对于其中的一些内容必须采用溯源阅读拓展知识领域的方法,才能领会的更深更透,以解除死记硬背、一知半解的烦恼。
如学到园林旅游资源,可阅读《中国园林史话》、《中国园林美学》之类参考书;学到建筑旅游资源,可阅读《中国建筑史》之类参考书;学到各旅游区介绍的地域特色文化,可阅读《中国文化史纲》、《中华文化史》一类的书籍,这样做不仅能将课本知识理解更深更透彻,更重要的是可使学习者在知识素养方面获得一个大的提高。
中国旅游地理考纲

“中国旅游地理”考试纲要一、考试的基本要求要求考生掌握中国旅游地理学科基础知识,理解教材中的基本概念,掌握学习方法,了解中国八大旅游区的区域概况,理解各旅游区的旅游资源特征,掌握各旅游区的典型景观。
要求考生具有一定的综合判断能力,联系实际利用所学知识准确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了解,要求考生知道有关内容;理解,要求考生能解释会判断;掌握,要求考生能灵活运用相关知识解决问题。
二、具体考试内容、考试要求第一模块基础知识考试内容:中国旅游地理研究的内容、实用价值,学习中国旅游地理的目的及方法,旅游资源的概念,中国自然旅游资源,中国人文旅游资源。
考试要求:项目一解读中国旅游地理1.掌握中国旅游地理研究的主要内容。
2.理解中国旅游地理的实用价值。
3.了解学习中国旅游地理的学习方法。
项目二中国的旅游资源1.掌握旅游资源的概念,自然旅游资源分类。
2.掌握中国花岗岩地貌、丹霞地貌、岩溶地貌、石英砂岩地貌、火山熔岩地貌、风成地貌、冰川地貌、海岸地貌的分布及代表景观。
3.了解我国长江、黄河的概况。
4.掌握五大历史名泉、三大瀑布、海滨旅游资源“4S”的含义。
5.理解雾凇、雨凇、佛光、极光、蜃景的概念及代表景观。
6.了解肉眼观看日食的安全方法。
7.了解我国著名的古树名木和特有的“化石植物”。
8.掌握人文旅游资源分类。
9.掌握中国“九大古都”“三大宫殿建筑群”“三大名楼”“四大石桥”“四大佛教名山”“四大道教名山”“四大石窟”的涵义。
10.了解我国著名的古代军事防御工程——长城的筑城历史及主要组成部分。
11.理解驰道、驿道、栈道的涵义。
12.掌握园林的概念及园林的代表景观。
第二模块中国的八大旅游区考试内容:我国八大旅游区区域概况、旅游资源特征、主要游览地及景区。
考试要求:项目三华北旅游区1.了解华北旅游区区域概况。
2.理解华北旅游资源特征。
3.掌握华北旅游区主要游览地及景区旅游资源概况和特点:(1)北京市:概况、天安门广场、故宫博物院、天坛公园、颐和园。
地理7《旅游地理》复习提纲

地理7《旅游地理》复习提纲一、旅游地理:概念建构
(一)旅游地理概念
1.定义
2.构成要素
3.特征
(二)旅游地理学之发展
1.发展背景
2.发展历史
3.发展机遇
二、旅游地理:理论基础
(一)旅游活动与旅游环境的相互作用
1.旅游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2.旅游环境对旅游活动的作用
3.空间构建中的经济、文化、社会等融合
(二)旅游行为与旅游地理的相互关系
1.旅游行为的影响
2.旅游地理对旅游行为的作用
3.行为构建中的文化、心理、技术等融合
三、旅游地理:研究内容
(一)自然旅游地理
1.自然旅游地格局
2.自然旅游资源与功能
3.自然旅游地开发利用
(二)人文旅游地理
1.人文旅游地格局
2.人文旅游资源与功能
3.人文旅游地开发利用
(三)旅游度量与评价
1.旅游空间格局分析
2.旅游功能分析
3.旅游产业评价
四、旅游地理:实践应用
(一)旅游地理信息技术
1.旅游信息系统
2.旅游空间数据管理
3.旅游空间数据分析
(二)旅游地理规划技术
1.旅游地理规划策略2.旅游地理规划对象3.旅游地理规划技术(三)旅游管理技术1.旅游空间管理。
中国旅游地理大纲

《旅游地理》教学大纲旅游地理是旅游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所用教材为庞规荃编著的《中国旅游地理》(旅游教育出版社)。
本课程以中国特定地域为研究对象,全面研究了我国旅游资源形成的环境、特点、分布及其开发利用和发展规律,阐述了旅游活动与我国旅游地理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和相互协调发展的关系。
旅游地理课内学时为54学时,3学分,由省电大负责组织教学和考试。
本课程期末考试由省电大统一命题,采用闭卷考试,考试时间90分钟。
考试题型:单项选择(10分)、多项选择(10分)、名词解释(20分)、简答(60分)。
第一编旅游地理概论第l章年轻的综合性边缘科学——旅游地理学问题:1、中国旅游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第2章旅游资源名词:旅游资源;自然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
问题:1、旅游资源是如何分类的?主要特点是什么?2、对旅游资源保护的意义何在?第3章旅游开发名词:旅游开发问题:1、旅游开发应考虑哪些方面的条件?2、旅游开发的基本原则是什么?3、旅游开发有哪些主要类型?第4章旅游业规划问题:1、旅游规划的特点主要有哪些?2、旅游规划的步骤大体分为哪几方面?第二编中国旅游地理总论第l章中国的自然旅游资源名词:自然旅游资源;旅游地理位置;地貌;风景名山;海岸带;海岸带旅游;康乐气候;风景名胜区问题:1、我国风景名山的主要类型和代表名山是什么?2、熔岩地貌和丹霞地貌是如何形成的?3、我国各类名泉风景区有哪些?4、我国如何利用气候环境开发旅游项目?我国主要的天气景观有哪些?5、我国风景名胜可分为几大类?举出代表景区。
6、我国自然保护区有哪些类型?第2章中国的人文旅游资源名词:文物;丝绸之路;京杭大运河;园林;红色旅游;风土民情;民俗旅游;博物馆。
问题:1、人文旅游资源的特点有哪些?2、我国古代主要水利工程有哪些?3、说明我国园林的三大类型和代表园林。
4、我国有哪些民族民俗旅游资源?5、我国博物馆大致可分为哪些类型?第3章交通与旅游名词:旅游线路问题:1、说明发展交通运输与旅游大众化的关系。
2020年10月浙江自考试题及答案解析中国旅游地理

浙江省2018年10月自考试题中国旅游地理课程代码:00190A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按照1979年国家统计局对国际旅游者的规定,不属于我国入境旅游者的是( )A.台湾同胞B.香港同胞C.澳门同胞D.常驻我国一年以上的留学生2.计算我国旅游客流的季节性强度指数R,1990年R=0.90,1997年R=0.72,比较1990年与1997年的R值说明( )A.1990年旅游客流季节性变动更大,旅游客流全年分布更均匀B.1997年旅游客流季节性变动更大,旅游客流全年分布更均匀C.1990年旅游客流季节性变动更大,旅游客流全年分布更不均匀D.1997年旅游客流季节性变动更大,旅游客流全年分布更不均匀3.按岩性,华山属于哪一类山地景观旅游资源?( )A.花岗岩地貌景观B.丹霞地貌景观C.流纹岩地貌景观D.喀斯特地貌景观4.1987年,上海园林学会等单位举办的“中国传统十大名花评选”结果,什么花得票最多?( )A.芍药B.牡丹C.梅花D.月季5.松花江畔“江城”吉林市的什么云雾雨露气象景观全国出名?( )A.佛光B.海市蜃楼1C.霞光D.雾凇6.在我国陵寝古墓旅游资源中,唐代帝陵大多采用哪种形式?( )A.土墩墓B.土坑墓C.山陵式墓葬D.“宝城宝顶”式墓葬7.下列对水上旅游交通特点叙述错误的是( )A.安全性能好B.乘坐舒适C.票价较高D.是一种旅行和游览相互调剂的旅游交通方式8.双面绣《小猫》为我国哪一种刺绣的代表作品?( )A.苏绣B.粤绣C.湘绣D.蜀绣9.黄酒是我国特有的饮料酒,下列是绍兴著名黄酒品种的是( )A.龙岩沉缸酒B.加饭酒C.连江元红酒D.即墨老酒10.旅游信息技术应用中的CRS指( )A.计算机预订系统B.全球销售系统C.旅游信息系统D.旅游目的地信息系统11.下列哪一类旅游地图的内容要素要求最齐全?( )A.导游图类B.旅游交通图类C.旅游宣传图类D.旅游管理图类12.广东四座著名的旅游名山是( )A.西樵山、罗浮山、丹霞山、鼎湖山B.西樵山、五指山、丹霞山、鼎湖山C.西樵山、罗浮山、丹霞山、阿里山D.西樵山、罗浮山、天目山、鼎湖山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2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中国旅游地理》考试考核教学大纲

《中国旅游地理》考试考核教学大纲一、课时分配总学课时:72 学时理论课时:60 学时实践课时:8 学时机动课时: 2 学时考核课时: 2 学时二、命题原则(一)理论课命题原则考核命题在本课程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中国旅游地理》教材范围之内。
按照重分析推理和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既能考查对基本知识的识记能力,又考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试卷将尽可能兼顾各个能力层次。
在一份试卷中,各层次题目所占分数比例按教学大纲要求的了解、熟悉和掌握的内容分别大致为:5%、20%和75%左右。
2.试卷要合理安排题目的难易程度。
题目的难易程度分为:易、较易、较难、难四个等级。
在一份试卷中,各个等级所占的分数比例大致为:易20%,较易40%,较难30%,难10%。
3.试题的能力层次和难易程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在各个能力层次中,都可以含有难易程度不同的题目。
命题时要两者兼顾,在一份试卷中保持合理结构。
4.试题类型及其结构(1)终结性考核(期末考试)题型:①填空题:考核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知识的理解和记忆程度。
占全部试题的20%左右。
②判断题:要求对基本理论、基本概念的记忆与理解中容易出错和易引起似是而非的问题做出是对还是错的准确判断,这类题目将占全部试题的15%左右。
③单项选择及多项选择题:前者是在列出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后者是在给出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答案。
这部分内容包括对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运行规律的了解和掌握程度。
此类题目占全部试题的30%。
④简答题:考核学生对基本概念、理论、作用、原则、规律的识记与掌握程度。
此类题目占全部试题的35%左右。
(2)考核形式形成性考核形式为平时作业和期中考试,期末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
(二)实践课命题原则考核命题在本课程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中国旅游地理》教材范围之内。
按照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着重考核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中国旅游地理自学考试大纲(已过)

中国旅游地理自学考试大纲《中国旅游地理》I.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要求《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是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旅游专业的基础课程。
本课程以中国的旅游资源为核心,主要阐述中国的自然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的特点及其分布,阐述各旅游地理区内部的自然与地理环境、旅游资源及其特点,是兼容基础性和应用性为一体的课程。
《中国旅游地理》教材共分绪言、上篇、下篇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绪言,主要阐述旅游、旅游地理、旅游资源、旅游开发与保护等基本问题;第二部分为上篇,阐述中国自然旅游资源和中国人文旅游资源;第三部分为下篇,讲述中国旅游地理区划及各旅游区的地理环境和旅游资源。
教材每章都设有导读,概要介绍了每章的主要内容和知识要点。
课程设置目的:《中国旅游地理》的设置是为了满足旅游产业发展和旅游教学的双重需要,旨在使自学考试者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对中国旅游地理有较为系统的认识,掌握中国旅游资源的总体特征,了解中国主要的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能够正确地认识、评价我国的旅游资源,增强旅游管理、服务人员的业务素质,以适应我国旅游业发展的需要。
课程要求:自考学习者应该紧密联系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全面掌握中国旅游地理的系统知识,熟悉中国旅游资源的类型、特征,认识中国旅游地理区划的基本原则,掌握各旅游区的地理概况和旅游资源特色,熟悉各旅游区主要旅游资源的分布及特色,能够正确评估中国旅游资源,提高从事旅游业相关工作的基本知识储备。
II.考核目标绪言一、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节的学习,了解国内外旅游和旅游地理的发展,旅游地理学的学科地位、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掌握旅游资源的概念、类别及其特点,客观认识旅游开发和旅游资源的保护相关问题。
二、考核知识点1. 旅游和旅游地理学2. 旅游资源及其特点3. 旅游开发与保护三、考核要求1. 旅游和旅游地理学识记:旅游地理学的学科性质、研究对象、研究内容;中国旅游地理的研究内容。
理解:中国旅游地理与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内容是不同的。
二、系统委托开考的专业

刑事诉讼原理与实务(一)
《刑事诉讼原理与实务(一)》(附自学考试大纲)
王国枢
北京大学
2010年
00923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一)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附自学考试大纲)
姜明安
高等教育
2002年
05677
法理学
《法理学》(附自学考试大纲)
周旺生
北京大学
2007年
05679
宪法学
《宪法学》(附自学考试大纲)
00315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附自学考试大纲)
包玉娥
《国家税收》(附自学考试大纲)
郝如玉
中国财政经济
2000年
00062
税收管理
《税收管理》(附自学考试大纲)
李大明
武汉大学
2000年
00999
政府预算管理
《政府预算管理》(附自学考试大纲)
李燕
中国财政经济
2004年
020105
金融
00041
基础会计学
《基础会计学》(附自学考试大纲)
李相志
中国财政经济
2009年
冯晓霞
北京师范大学
2000年
00396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附自学考试大纲)
屠美如
东北师范大学
2003年
040103
小学教育
00405
教育原理
《教育原理》(附自学考试大纲)
柳海民
中国人民大学
1999年
00406
小学教育科学研究
《小学教育科学研究》(附自学考试大纲)
杨小微
北京师范大学
1999年
浙江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旅游地理试题及答案解析

浙江省2018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旅游地理试题课程代码:00190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12分)1.根据心理学家罗伯特·麦金什的分类方式,下列哪种旅游活动属于生理动机?( )A.高尔夫球运动B.宗教旅游C.民俗旅游D.公务旅游2.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分别具有下列哪些特色?( )A.雄、幽、秀B.雄、幽、险C.险、雄、秀D.险、幽、雄3.有“清凉世界”之称的是( )A.庐山B.黄山C.峨眉山D.莫干山4.杭州市的市花为( )A.月季B.菊花C.桂花D.杜鹃5.峨眉山金顶是观赏下列哪种气象景观的胜地?( )A.蜃景B.云雾景C.雾凇D.佛光6.昭陵的陵墓形式是( )A.土墩墓B.土坑墓C.山陵式墓葬D.宝城宝顶式墓葬7.下列建筑物的屋顶式样中,级别最高的是( )A.庑殿B.歇山C.悬山D.圆攒尖8.在下列区域的开发建设中,哪类土地开发强度最低?( )A.城市B.风景名胜区C.人造景区D.度假区9.下列关于陶瓷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景德镇被誉为“瓷都”B.琉璃瓦属于陶制品C.紫砂茶壶是瓷器中的佼佼者D.龙泉瓷属于青瓷10.内容要素最齐全的是下列哪种旅游地图?( )A.导游图B.旅游交通图C.旅游宣传图D.旅游管理图11.下列关于承德游览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承德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B.避暑山庄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C.避暑山庄是明王朝避暑消夏和从事政治活动的地方D.外八庙环列于避暑山庄东部和北部12.云冈石窟位于( )A.洛阳B.大同C.成都D.敦煌二、双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每小题2分,共10分)1.我国高山和极高山的旅游价值主要体现在()A.开展观光旅游B.开展滑雪旅游C.开展登山探险旅游D.开展休养旅游E.开展疗养旅游2.旅游资源评价内容中,下列哪两个要素属于旅游资源自身的评价?()A.旅游资源特色B.旅游资源区位条件C.旅游资源开发序列D.旅游资源功能E.旅游资源开发现状3.下列关于中国园林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比欧式园林更讲究与大自然的和谐B.中国园林依其归属,可分为岭南园林、江南园林和北方园林C.中国园林内的建筑形式以亭榭轩厅、堂楼阁廊为主D.皇家园林一般面积比较大,并保持自然景色E.岭南园林的特征主要受江南园林的影响4.旅游交通灵活性原则的确定主要与旅游交通的下列哪两个特性有关?()A.不可贮存性B.不可转移性C.系统性D.易波动性E.观赏性5.下列哪两个景点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自然、文化双重遗产?()A.庐山B.九寨沟C.泰山D.苏州古典园林E.大足石刻三、填空题(每空格1分,共15分)1.旅游地理学是研究人类旅行游览、________、康乐消遣同________及社会经济发展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
《中国旅游地理》考试大纲

中国旅游地理?考试大纲一、本课程的目的与要求目的:本大纲是依据教育部制定的培育目标,依据我省高等院校本、专科同学培育方案而制定。
中国旅游地理是旅游管理专业的一门根底课,也是学习其它专业课的必要学问预备。
本课程将地理学方法与理论引入旅游学讨论中,是从旅游地理学的角度讨论中国各类旅游资源,中国开展旅游的地理环境和地理特征以及中国旅游地理分区和各大旅游区的景观,对旅游管理专业同学建立专业根底,拓宽专业视野,初步把握分析问题的方法等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目的是使同学对中国旅游地理有较系统的了解,从而正确地熟悉、评价我国的旅游资源,增加旅游管理、效劳人员的业务素养,以适应我国旅游业开展的需要。
要求:全面把握旅游地理学的有关根本理论,能运用地理学的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旅游业中消失的相关实际问题。
二、各章的要求及考核要点第一章绪论【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考生应能把握旅游与地理的关系、旅游地理学的讨论对象与学科性质、旅游地理学讨论的根本内容、旅游地理学根本学问体系。
【考核要点】1、地理环境的构成2、旅游地理学的学科性质3、旅游与地理的关系4、旅游地理学的根本讨论内容5、西方旅游地理学开展的根本趋势6、中国旅游地理学的根本学问体系7、学习和讨论旅游地理的目的和方法其次章中国旅游资源地理概述【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考生应能把握旅游资源的概念与分类、旅游资源的根本性质、中国旅游资源的地理背景与特征。
【考核要点】1、旅游资源的概念与分类2、旅游资源的根本性质3、自然旅游资源的性质与旅游价值4、人文旅游资源的范畴及特性5、中国旅游资源形成的地理背景与根本特征第三章中国自然旅游资源【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考生应能把握中国自然旅游资源的主要类别与代表性景区景点;把握中国主要自然旅游资源的根本特征、旅游价值,了解其分布状况;了解中国主要自然旅游资源的形成缘由及其构造特性。
【考核要点】1、地质地貌旅游资源的意义2、五种根本地貌类型的旅游价值3、地貌景观的成因类型4、我国地质地貌旅游资源的类型、花岗岩地貌的景观特征、流纹岩地貌的景观特征、丹霞地貌的景观特征、海岸地貌景观的主要类型5、我国山地旅游资源的主要价值、分类6、我国的名山〔五岳、四镇、佛教名山、名山〕7、水体旅游资源的价值8、河流的旅游价值9、湖泊的旅游价值、我国湖泊分布大势、成因类型10、温泉的概念、涌泉的美学特征11、海洋旅游资源的康乐功能、我国主要海滨度假地的分布12、气象、气候对旅游活动的影响;我国各类气象气候旅游资源举例13、动植物的旅游功能、我国闻名的野生动物栖息地14、我国风景名胜区的主要类型、我国自然爱护区的主要类型、自然爱护区旅游利用与爱护之间的关系第四章中国人文旅游资源【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考生应能把握中国人文旅游资源的主要类型及代表性景区景点、中国主要人文旅游资源的根本特征、旅游价值与分布概况;了解中国主要人文旅游资源形成的历史、文化背景与类型结构。
旅游地理考试大纲

旅游地理考试大纲《旅游地理学》考试大纲一、本课程的目的与要求(一)课程目的中国旅游地理是旅游管理专业的一门基础课,也是学习其它专业课的必要知识准备。
本课程将地理学方法与理论引入旅游学研究中,是从旅游地理学的角度研究中国各类旅游资源,中国发展旅游的地理环境和地理特征以及中国旅游地理分区和各大旅游区的景观,对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建立专业基础,拓宽专业视野,初步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等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目的是使学生对中国旅游地理有较系统的了解,从而正确地认识、评价我国的旅游资源,增强旅游管理、服务人员的业务素质,以适应我国旅游业发展的需要。
(二)课程教学要求全面掌握旅游地理学的有关基本理论,能运用地理学的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旅游业中出现的相关实际问题。
二、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上篇旅游地理概述第一章绪论【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考生应能掌握旅游与地理的关系、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学科性质、旅游地理学研究的基本内容、旅游地理学基本知识体系。
【考核要点】第一节旅游地理学简介一、旅游地理学概念二、中国旅游业的发展概况三、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第二节中国旅游地理简介一、中国旅游地理与旅游地理学的异同二、中国旅游地理学的学习办法第二章旅游资源【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考生应能掌握旅游资源的概念与分类、旅游资源的基本性质、中国旅游资源的地理背景与特征。
【考核要点】第一节旅游资源的概念及其分类一、旅游资源的概念二、旅游资源的分类第二节中国旅游资源的总体特征一、中国旅游资源所处的地理环境二、中国旅游资源的总体特征第三章旅游规划与开发【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考生应能掌握旅游规划与旅游开发的相关概念;掌握旅游规划与开发的目的,评价旅游规划与开发的质量高低。
【考核要点】第一节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基本内容一、旅游规划的基本内容二、旅游开发的基本内容第二节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原则及评价一、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原则二、旅游规划与开发的评价第四章旅游交通【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考生应能掌握了解旅游交通和通用交通的联系与区别以及旅游交通的特征;了解中国主要交通方式及其发展趋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
课程名称:中国旅游地理课程代码:00190
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目标
一、课程性质与特点
中国旅游地理是旅游地理学的分支学科,属区域旅游地理学范畴,它侧重研究中国旅游地理环境特征、各类旅游资源类型及分布状况、各旅游区布局等问题。
对中国旅游地理的学习和研究,不仅对旅游从业人员专业知识水平与文化素养的提高有帮助,而且有利于旅游地理知识的普及与旅游者欣赏水平的提高。
“中国旅游地理”课程主要是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旅游管理、饭店管理专业自学考试设置的一门必修课程,同时也兼顾相关旅游专业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开设中国旅游地理课程的需要。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
本课程为旅游管理专业必修课,是涵盖一定的基础理论、以知识性内容为主的专业理论课程。
它本着力求真实反映中国及各旅游分区的旅游要素及旅游地理环境的空间特征的出发点,从旅游地理学的角度来研究中国各类旅游资源,研究中国发展旅游的地理环境和地理特征,研究中国旅游地理分区的理论知识和各大旅游区的景观等问题。
设置本课程来满足旅游产业发展的现实需求和旅游专业教学的需要。
使攻读旅游管理专业的自学应考者,熟悉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的类型、特征及中国各类旅游资源的典型风景名胜状况,认识中国旅游地理区划的原则,掌握中国九个一级旅游区的地理概况和它们各自的旅游亚区资源特色,熟悉中国各省市主要旅游资源的分布与特色,从整体上对我国及其各旅游区发展旅游业的优势条件、旅游业现状特征、未来发展趋势及其主要的景区景点特色有一个初步又比较正确的认识。
三、与本专业及其他课程的关系
中国旅游地理所涉及的知识面非常广,但各门相关知识又不可能在书本中系统介绍,对于其中的一些内容必须采用溯源阅读拓展知识领域的方法,才能领会的更深更透,以解除死记硬背、一知半解的烦恼。
如学到园林旅游资源,可阅读《中国园林史话》、《中国园林美学》之类参考书;学到建筑旅游资源,可阅读《中国建筑史》之类参考书;学到各旅游区介绍的地域特色文化,可阅读《中国文化史纲》、《中华文化史》一类的书籍,这样做不仅能将课本知识理解更深更透彻,更重要的是可使学习者在知识素养方面获得一个大的提高。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