聋校数学第十二册教(学)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日制聋校教材数学第十二册教学计划
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容:长方体和正方体,数的整除,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在数和数的计算方面,是在数的整除的基础上教学整数的一些性质,其中包括能被2、5、3整除的数的特征,质数和合数,分解质因数,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在第九册分数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教学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在量的计量方面,教学常用的体积、容积单位。
在几何初步知识方面,教学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
教学目的:
1、结合本册容进一步提高学生整数、小数四则运算的熟练程度。
2、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及体积的含义,会计算它们的表面积和体积。
3、使学生认识常用的体积和容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升、毫升),能够进行简单的名数的改写。
4、使学生掌握约数和倍数、质数和合数等概念,理解能被2、
5、3整除的数的特征,会分解质因数,会求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
5、使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基本特征,会比较分数的大小,会进行假分数与带分数、整数的互化,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关于它们的一些计算;数的整除;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2、概念的教学。
3、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难点:1、语言的理解和应用。
2、分数的意义。
课时安排(总86课时):
一、长方体和正方体(26课时)
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3课时左右
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5课时左右
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15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3课时左右
二、数的整除(26课时)
1、约数和倍数…………………………………3课时左右
2、能被2、5、3整除的数……………………4课时左右
3、质数和合数、分解质因数…………………5课时左右
4、最大公约数…………………………………4课时左右
5、最小公倍数…………………………………7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3课时左右
三、分数的意义和性质(29课时)
1、分数的意义…………………………………10课时左右
2、真分数和假分数……………………………6课时左右
3、分数的基本性质……………………………3课时左右
4、约分和通分……………………………………7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3课时左右
四、总复习(5课时)
一、长方体和正方体
教学要求:
1、使学生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知道表面积和体积(容积)的含义。
2、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和容积单位(升、毫升),掌握这些单位间的进率和名数的改写。
3、使学生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学会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1、重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
2、难点:表面积的概念及计算方法,体积单位间的进率,体积单位名数的改写。教学课时数(24课时)
1、长方体和正方体
第1课时
教学容:
教材第1——3页例1、例2,完成相应的“做一做”和练习一的第1——3题。
教学目的:
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长方体,掌握长方体的特征,培养学生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教具准备:
长方体物体2——3个。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以前我们学过哪些几何图形?
指名学生回答,教师将学生说的图形写在黑板上。
2、观察、分析。
教师出示不同形状的物体,让学生识别,说一说这些物体是什么形状的。
3、归纳。
二、新课。
1、教学例1。
让学生拿出一个长方体的纸盒来观察。
(1)认识长方体的面:长方体有几个面?每个面是什么形状?哪些面是完全相同的?(2)认识长方体的棱。
让学生拿出长方体的盒子或实物,用手摸一摸长方体的每两个面相交的地方。
教师:在长方体上,两个面相交的边叫做长方体的棱。一个长方体一共有多少条棱?
教师指出:可以把这些棱分成3组,每组4条。(教师用彩色粉笔画上标志)棱是直的,是线段,可以度量。
小结:长方体有12条棱,可以分成3组,每组的棱互相平行,互相平行的4条棱长度相等。
(3)认识长方体的顶点。
长方体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一个有几个顶点?过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和高。长、宽和高决定了长方体的形状和大小。
(4)揭示长方体的特征。
有6个长方体(特殊情况下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相对的面完全相同;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2、教学例2。
(1)出示例2,齐读。
(2)观察12条棱可以怎样分组。
(3)观察长方体中相交于同一点的棱有几条,(3条)这3条棱的长度相等吗?(不相等)
(4)归纳。
三、练习:
做教材上第3页的“做一做”中的题目。
四、指导看书。
五、课堂总结。
六、作业:
练习一的第1、2、3题。
第2课时
教学容:
教学教科书第3——4页的正方体的认识及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比较,完成相应的“做一做”和练习一的第4——7题。
教学目的:
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正方体,掌握正方体的特征,培养学生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教具准备:
正方体物体2——3个。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教师指名学生复述长方体的特征,然后教师小结。
2、引入新课:正方体的认识。
二、新课:
让学生拿出一个正方体的物体来观察。
1、认识正方体:它的各个面有什么特点?它所有的棱有什么特点?它有多少个顶点?
学生观察后,教师引导总结:正方体有6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正方体也有12条棱,它们的长度都相等。
2、长方体和正方体比较:
教师引导学生找出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正方体和长方体的面、棱和顶点的数目都一样;只是正方体的棱长都相等。
它们的关系可以用下面的图表示:(图略)
三、练习:
做教材P4的“做一做”。
师生一起完成。
四、指导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