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数学上册《一次函数图像的应用》教案
八年级数学上册《6.5 一次函数图象的应用》教学设计(2)
一次函数图象的应用一.内容与分析一、教学内容:利用两个一次函数的图象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二、内容分析:在上节课,学生已经学习了一次函数图象的特点,而且了解到一次函数的应用十分普遍。
在此基础上,通过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探讨一次函数图象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与分析一、教学目标:(1)一次函数图象的应用,从函数图象中正确读取信息。
(2)进一步训练学生的识图能力,能通过函数图象获取信息,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二、目标分析:在前几节课,学生已经别离学习了一次函数,一次函数的图象,一次函数图象的特点,而且了解到一次函数的应用十分普遍。
三.问题诊断分析应用一次函数图象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可能难把握,关键是在课堂上引导学生从函数图象中正确读取信息。
四、教学进程:问题1:一农人带上假设干千克自产的马铃薯进城出售,为了方便,他带了一些零钱备用,按市场价售出一些后,又降价出售,售出的马铃薯千克数与他手中持有的钱数(含备用零钱)的关系,如下图,结合图象回答以下问题.(1)农人自带的零钱是多少?(2)试求降价前y与x之间的关系(3)由表达式你能求出降价前每千克的马铃薯价钱是多少?(4)降价后他按每千克0.4元将剩余马铃薯售完,这时他手中的钱(含备用零钱)是26元,试问他一共带了多少千克马铃薯?设计用意:通过与上一课时相似的问题,回忆旧知,导入新知学习。
师生活动:例1:我边防局接到情报,近海处有一可疑船只A正向公海方向行驶.边防局迅速派出快艇B追赶(如图),以下图中l1,l2别离表示两船相关于海岸的距离s(海里)与追赶时刻t(分)之间的关系.依照图象回答以下问题:(1)哪条线表示B到海岸的距离与时刻之间的关系?解:观看图象,适当t=0时,B距海岸0海里,即S=0,故l1表示B到海岸的距离与追赶时刻之间的关系;(2)A,B哪个速度快?解:从0增加到10时,l2的纵坐标增加了2,而l1的纵坐标增加了5,即10分内,A行驶了2海里,B行驶了5海里,因此B的速度快.(3)15分钟内B可否追上A?解:能够看出,当t=15时,l1上对应点在l2上对应点的下方,(4)若是一直追下去,那么B可否追上A?解:如图l1,l2相交于点P.因此,若是一直追下去,那么B必然能追上A.(5)当A逃到离海岸12海里的公海时,B将无法对其进行检查.照此速度,B可否在A逃到公海前将其拦截?解:从图中能够看出,l1与l1交点P的纵坐标小于12,这说明在A逃入公海前,我边防快艇B能够追上A.用意:培育学生良好的识图能力,进一步体会数与形的关系,成立良好的知识联系.附:随堂检测1.从甲地向乙地打远程,按时刻收费,3分钟内收费2.4元,每加1分钟加收1元,假设时刻t≥3(分)时,费y(元)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是_________.2.中国电信公司最近推出的无线市话小灵通的通话收费标准为:前3分钟(不足3分钟按3分钟)为0.2元;3分钟后每分钟收0.1元,那么一次通话实际那为x 分钟(x >3)与这次通话的费用y (元)之间的函数关系是( )A .y =0.2+0.1xB .y =0.1xC .y =-0.1+0.1xD .y =0.5+0.1x3. 汽车工作时油箱中的燃油量y(升)与汽车工作时刻t(小时)之间的函数图象如下中图所示,汽车开始工作时油箱中有燃油 升,通过 小时耗尽燃油,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 .4. 如下图的折线ABC 为某地出租汽车收费y(元)与乘坐路程x(千米)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图象,当x ≥3千米时,该函数的解析式为 ,乘坐2千米时,车费为 元,乘坐8千米时,车费为 元.5. 一根弹簧的原长为12 cm ,它能挂的重量不能超过15 kg 而且每挂重1kg 就伸长12cm 写出挂重后的弹簧长度y (cm )与挂重x (kg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是( )A. y = 12 x + 12 (0<x ≤15)B. y = 12x + 12 (0≤x <15) C. y = 12 x + 12 (0≤x ≤15) D. y = 12x + 12 (0<x <15) 6.(2020成都)某航空公司规定,旅客伺机所携带行李的质量x (kg)与其运费y (元)由如下图的一次函数图象确信,那么旅客可携带的免费行李的最大质量为(A)20kg (B)25kg (C)28kg (D)30kg 7.某市自来水公司为限制单位用水,每一个月只给某单位打算内用水3000吨,打算内用水每吨收费0.5元,超打算部份每吨按0.8元收费.⑴ 写出该单位水费y(元)与每一个月用水量x(吨)之间的函数关系式:① 当用水量小于或等于3000吨时 ;② 当用水量大于3000吨时 .⑵ 某月该单位用水3200吨,水费是 元;假设用水2800吨,水费 元.⑶ 假设某月该单位缴纳水费1540元,那么该单位用水多少吨?8. 某市的A 县和B 县春天育苗,急需化肥别离为90吨和60吨, 该市的C 县和D 县别离贮存化肥100吨和50吨,全数调配给A 县和B 县.已知C 、D 两县运化肥到A 、B 两县的运费(元/吨)如下表所示:O 3050300900x(kg)y (元)出发地运费C D目的地A3540B3045(1) 设C县运到A县的化肥为x吨,求总费W(元)与x(吨)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2) 求最低总运费,并说明总运费最低时的输送方案.六.课堂小结本节课咱们学习了一次函数图象的应用,在运用一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时,能够直接从函数图象上获取信息解决问题,列关系式解决问题时,一样第一判定关系式的特点,如两个变量之间是不是一次函数关系?确信是,可求出其解析式,并运用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进一步求得咱们所需要的结果。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5《一次函数图象的应用》教案2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5《一次函数图象的应用》教案2一. 教材分析《一次函数图象的应用》是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五章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一次函数图象与实际问题的联系,学会利用一次函数图象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材通过实例引导学生理解一次函数图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一次函数的定义、性质和图象的一般形式。
但他们可能对如何将实际问题抽象成一次函数图象,以及如何利用一次函数图象解决实际问题还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与一次函数图象联系起来,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理解一次函数图象与实际问题的联系,学会利用一次函数图象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2.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数学思维。
四. 教学重难点1.一次函数图象与实际问题的联系。
2.利用一次函数图象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理解一次函数图象与实际问题的联系。
2.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探究,共同解决实际问题。
3.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一次函数图象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的作用,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实际问题,如购物、出行等。
2.准备一次函数图象的示例。
3.准备投影仪、幻灯片等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生活实例,如购物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一次函数图象的应用。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一次函数图象的示例,让学生观察、分析一次函数图象与实际问题的联系。
引导学生发现一次函数图象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的作用。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一系列实际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探究,如何利用一次函数图象解决这些问题。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分享解题过程,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数学思维。
八年级数学上册《一次函数的应用》教案、教学设计
2.如何根据实际问题抽象出一次函数模型。
3.一次函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如购物优惠、快递费用计算等。
讨论过程中,我会巡回指导,关注每个小组的讨论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疑问,引导他们深入思考。
(四)课堂练习
在课堂练习环节,我会设计以下几类题目:
1.基础题:求解一次函数的解析式,分析图像特征等,以巩固学生对一次函数知识的掌握。
2.提高题:解决实际问题,如根据已知数据求解函数模型,进行数据预测等,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3.拓展题:设计具有一定难度的题目,如一次函数的图像变换、复合一次函数等,激发学生的思维。
(五)总结归纳
在总结归纳环节,我会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一次函数知识,强调以下几点:
1.一次函数的定义及其与一次方程的联系与区别。
3.探究题:布置一些需要学生观察、分析、探究的题目,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
例题:
探究一次函数图像的平移、压缩和伸展变换对斜率k和截距b的影响。
4.拓展题:提供一些难度较大的题目,供学有余力的学生挑战,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例题:
已知一次函数的图像经过点A(2, 4)和点B(4, 8),求该一次函数的解析式,并判断其图像与x轴、y轴的交点坐标。
3.教学过程中,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地探究一次函数的性质。例如,从斜率k的正负、截距b的值等方面,让学生观察图像变化,总结性质。
4.分组讨论与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在小组内,学生可以互相解答疑惑,共同解决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5.课后作业与拓展练习相结合,巩固学生对一次函数知识的掌握。布置一定数量的基础题,确保学生对一次函数的基本概念和性质有扎实的掌握;同时,设计一定难度的拓展题,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
北师大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 第六章《一次函数图象的应用》教案
课题:第六章第五节一次函数图像的应用(第二课时)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进一步训练学生的识图能力,能通过函数图象获取信息,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重点).2.从函数图象中正确“读”取信息(难点).3.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数学应用意识,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一次函数图象的应用.教学难点从函数图象中正确读取信息.教法与学法指导:在前几节课,学生已经分别学习了一次函数,一次函数的图象,一次函数图象的特征,并且了解到一次函数的应用十分广泛.在此基础上,通过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探讨一次函数图象的应用.本节课为第2课时,采用“自主探究,合作训练”的教学模式,解决生活中涉及两个一次函数之间关系的有关问题,关注问题之间的递进与联系.教学中应注意体会.和前一课时一样,注重从函数图象中获取信息从而解决具体问题,关注数形结合思想的揭示,关注形象思维能力的发展,同时,这为今后学习用图象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打下基础.老师应多要求学生从图中“读”出结果,因此不应要求学生的结果与参考答案完全一致. 课前准备:制作课件,学生准备铅笔,直尺.教学过程:一、前情回顾师:请你看合作探究一(多媒体展示课件):一农民带上若干千克自产的土豆进城出售,为了方便,他带了一些零钱备用,按市场价售出一些后,又降价出售,售出的土豆千克数与他手中持有的钱数(含备用零钱)的关系,如图所示,结合图象回答下列问题.师:(1)农民自带的零钱是多少?生:5元.师:(2)试求降价前y与x之间的关系生:20-5=1515÷30=0.5y=0.5x+5师:(3)由表达式你能求出降价前每千克的土豆价格是多少?生:每千克0.5元.师:(4)降价后他按每千克0.4元将剩余土豆售完,这时他手中的钱(含备用零钱)是26元,试问他一共带了多少千克土豆? 生:6÷0.4=15(千克) 15+30=45(千克)师:很好,同学们做的很快也很正确,同上一节课一样,这也是解决一些生活中涉及一个一次函数关系的有关问题.继续学习,一些生活中涉及两个一次函数之间关系的有关问题,如何解决呢?这就是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师写出课题)【设计意图】:通过与上一课时相似的问题,回顾旧知,导入新知学习.二、创境导入师:请你看合作探究二(多媒体展示课件):小聪和小慧去某风景区游览,约好在“飞瀑”见面,上午7:00小聪乘电动汽车从“古刹”出发,沿景区公路去“飞瀑”,车速为36km/h ,小慧也于上午7:00从“塔林”出发,骑电动自行车沿景区公路去“飞瀑”,车速为26km/h .(1)当小聪追上小慧时,他们是否已经过了“草甸”?(2)当小聪到达“飞瀑”时,小慧离“飞瀑”还有多少km ?师:当小聪追上小慧时,说明他们两个人的什么量是相同的?是否已经过了“草甸”该用什么量来表示?你会选择用哪种方式来解决?图象法?还是解析法?你是怎么想的?与同伴交流.生:设经过t 时,小聪与小慧离“古刹”的路程分别为S 1、S 2, 由题意得:S 1=36t , S 2=26t+10将这两个函数解析式画在同一个直角坐标系上,观察图象,得 ⑴两条直线S 1=36t , S 2=26t+10的交点坐标为(1,36)这说明当小聪追上小慧时,S 1=S 2=36 km ,即离“古刹”36km ,已超过35km ,也就是说,他们已经过了“草甸” ⑵当小聪到达“飞瀑”时,即S 1=45km ,此时S 2=42.5km .所以小慧离“飞瀑”还有45-42.5=2.5(km ) 师:用解析法如何求得这两个问题的结果?小聪、小慧运行时间与路程之间的关系式分别是什么?生:小聪的解析式为S 1=36t ,小慧的解析式为S 2=26t+10【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和探究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意识.通过问题串的精心设计,引导学生根据实际问题建立适当的函数模型,利用该函数图象的特征解决这个问题.在此过程中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说明:在这个环节的学习过程中,如果学生入手感到困难,可用以下问题串引导学生进行分析.⑴两个人是否同时起步? ⑵在两个人到达之前所用时间是否相同?所行驶的路程是否相同?出发地点是否相同?两个人的速度各是多少?⑶这个问题中的两个变量是什么?它们之间是什么函数关系?⑷如果用S 表示路程,t 表示时间,那么他们的函数解析式是一样?他们各自的解析式分别是什么? 深入探究师:请你看合作探究三(多媒体展示课件):我海 岸公 AB边防局接到情报,近海处有一可疑船只A正向公海方向行驶.边防局迅速派出快艇B追赶(如图),下图中l1,l2分别表示两船相对于海岸的距离s(海里)与追赶时间t(分)之间的关系.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师:(1)哪条线表示B到海岸的距离与时间之间的关系?生:观察图象,得当t=0时,B距海岸0海里,即S=0,故l1表示B到海岸的距离与追赶时间之间的关系;师:(2)A,B哪个速度快?生:从0增加到10时,l2的纵坐标增加了2,而l1的纵坐标增加了5,即10分内,A行驶了2海里,B行驶了5海里,所以B的速度快.师:(3)15分钟内B能否追上A?生:可以看出,当t=15时,l1上对应点在l2上对应点的下方,师:(4)如果一直追下去,那么B能否追上A?生:如图l1,l2相交于点P.因此,如果一直追下去,那么B一定能追上A.师:(5)当A逃到离海岸12海里的公海时,B将无法对其进行检查.照此速度,B能否在A逃到公海前将其拦截?生:从图中可以看出,l1与l1交点P的纵坐标小于12,这说明在A逃入公海前,我边防快艇B能够追上A.师:大家兴趣都很高,如果咱们先来探究下面的问题,增强我们的技能后,相信都能完美的解答此问题.【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良好的识图能力,进一步体会数与形的关系,建立良好的知识联系.三、情境问题师:请你看合作探究四(多媒体展示课件):观察甲、乙两图,解答下列问题师:1.填空:两图中的( )图比较符合传统寓言故事《龟免赛跑》中所描述的情节. 生:甲图生1:300÷40=760 (红线 ) 乌龟 35 760 760生2: 200÷5=40 300÷40=7.5(绿线) 兔子 40 40 7.5师:3.根据1中所填答案的图象求:乌龟经过多长时间追上了免子,追及地距起点有多远的路程? 生:23分钟.有200米的路程.师:4.请你根据另一幅图表,充分发挥你的想象,自编一则新的“龟免赛跑”的寓言故事,要求如下:(1)用简洁明快的语言概括大意,不能超过200字;(2)图表中能确定的数值,在故事叙述中不得少于3个,且要分别涉及时间、路和速度这三个量. 生:(很高兴的发挥想象,找一个回答)乌龟和兔子同时起跑,兔子很快5分钟跑了150米处.回头遥望,乌龟不跑了,正歇着喘气呢.赶快回去,问乌龟怎么回事?乌龟说:这几年,水质不好,食物也少,身体大不如以前啦,得歇会再跑. 兔子说:那就歇会吧.5分钟后,乌龟还是跑不动,兔子干脆驮着乌龟跑起来.这样经过25分钟一起跑到终点. 师:很好,回答的很好,掌声在哪里?没有提到的好多同学构思的也很巧妙,老师佩服这些同学的文采,提出表扬.【设计意图】:旨在检测学生的识图能力,可根据学生情况和上课情况适当调整.练习注意了问题的梯度,由浅入深,一步步引导学生从不同的图象中获取信息,对同学的回答,教师给予点评,对回答问题暂时有困难的同学,教师应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四、巩固提高师:请你看合作探究四(多媒体展示课件):如右图,l 1反映了某公司产品的销售收入与销售量的关系,l 2反映了该公司产品的销售成本与销售量的关系.根据图象填空 师:1. 横轴表示_______,纵轴表示________ 生:销售量(吨) 销售收入(元)师:2. 当销售量为2吨时,销售成本=______元 生:3000师:3.观察图象还有没有其它关键信息? 交点(4.4000)有什么实际含义? 生:能看出没有销售量时,成本是2000元. 生:当销售量大4吨时,该公司就会盈利.师:4.当销量_______时该公司盈利,当销量_______时该公司亏本. 生:大于4吨小于4吨时【设计意图】 (1)能通过函数图像获取信息,发展形象思维.(2)能利用函数图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五、达标检测师:比一比,赛一赛,看谁做得对又快(多媒体展示课件):1.某医药研究所开发了一种新药,在实验药效时发现,如果成人按规定剂量服用,那么每毫升血液中含药量y (微克)随时间x (时)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当成人按规定剂量服药后, (1)服药后 时,血液中含药量最高,达每毫升微克,接着逐步衰减;(2)服药5时,血液中含药量为每毫升 微克;(3)当x ≤2时,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是 ; (4)当x ≥2时,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是 ;(5)如果每毫升血液中含药量3微克或3微克以上时,治疗疾病最有效,那么这个有效时间范围是 .2.如图,OB ,AB 分别表示甲、乙两人的运动图象,请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用t 表示时间,s 表示路程,那么甲、乙两人各自的路程与时间的函数关系式是甲: ,乙: ;(2)甲的运动速度是 千米/时;(3)两人同时出发相遇时,甲比乙多走 千米. 学生:独立完成,并认真检查反思.教师:巡视指导,对提前完成的学生进行当堂批阅,予以鼓励表扬.师:展示优秀学生的答案,规范学生的结果.点拨:第一题答案:(1)2 (2)3 (3)y=3x(4)y=-x+8 (5)1≤x≤5第二题答案:(1)甲:y=4x 乙:y=3x+5(2)4 (3)5【设计意图】本检测题主要是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考查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情况,了解学生存在的问题,针对出现的问题,查缺补漏,共同提高.知识拓展(学有余力的同学课下完成)个体车主或一个出租车公司其中的一家签定月租车合同,设汽车每月行驶x千米,应付给个体车主的月费用是y1元,应付给出公司的月租费用是y2元,y1,y2分别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图象如图,观察图象回答下列问题:(1)每月行驶路程在什么范围内时,租出租车公司的车合算?(2)每月行驶的路程等于多少时,租两家的费用相同?(3)如果这个单位估计每月行驶的路程为2300千米,那么这个单位租哪一家的车合算?知识拓展答案:解:(1)0千米≤x<1500千米(2)1500千米(3)租出租车公司的车合算.六、总结归纳(师生合作总结)师: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你有什么收获呢?生1: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一次函数图象的应用,在运用一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时,可以直接从函数图象上获取信息解决问题.生2:也可以设法得出各自对应的函数关系式,然后借助关系式完全通过计算解决问题.生3:通过列出关系式解决问题时,一般首先判断关系式的特征,如两个变量之间是不是一次函数关系?当确定是一次函数关系时,可求出函数解析式,并运用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进一步求得我们所需要的结果.生4:........【设计意图】让学生畅所欲言,相互进行补充,尽量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归纳总结.引导学生自己归纳总结运用一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的主要方法,使学生进一步明确本课所学知识,同时使学生对本课的知识形成体系,便于学生掌握和应用.七、作业布置作业:习题6.7板书设计:教学反思:1.教学中的成功体验: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有关性质的基础上,对有关知识进行应用和拓展.在教学过程中,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注意通过有层次的问题串的精心设计,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活动.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探究活动中,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需进一步探讨的地方:如何处理好课堂时间与教学计划之间的关系,也是我适时思考的问题.新课程要求让学生自主地去探究新知,如果探究的时间过长,那相应的教学计划就可能被打乱,甚至有些内容来不及完成.本节课在多要求学生从图中“读”出结果方面,比如考虑到学生的兴趣问题,在新编龟兔赛跑寓言时探究时间过长,以至有些内容来不及完成. 因此,这一问题还有待改进一下,进一步商榷.3.需进一步提高的能力:学生方面:在课堂上应学会如何与同学进行合作学习及社会知识的广阔性方面.教师方面:多关注学困生,进一步提高课堂应变机制.。
八年级数学一次函数图象的应用(3)教案 北师大版 八年级数学一次函数图象的应用教案[整理三套]北师大
一次函数图象的应用(3)●教学目标(一)教学知识点(1)函数的概念.(2)一次函数的概念.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的关系.(3)一次函数的不同表示方式.(4)一次函数,正比例函数的图象各有什么特征.(5)确定一次函数表达式.(6)一次函数图象的应用.(二)能力训练要求2.经历函数、一次函数等概念的抽象概括过程,体会函数的模型思想,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3.经历一次函数的图象及其性质的探索过程,在合作与交流中发展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4.经历利用一次函数及其图象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经历函数图象信息的识别与应用过程,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5.能根据所给信息确定一次函数表达式,会作一次函数的图象,并利用它们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通过本章内容的回顾与思考,培养学生的归纳,整理等能力,建立自信心,养成敢于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培养良好的学习品质.●教学重点本章知识的网络结构.一次函数图象的特征.一次函数图象的应用.●教学难点一次函数图象的应用.●教学方法归纳教学法.●教具准备投影片四X:第一X:知识网络结构(记作§6.6 A);第二X:例题(记作§6.6 B);第三X:例题(记作§6.6 C);第四X:例题(记作§6.6 D).●教学过程Ⅰ.导入[师]本章的内容已全部学完,请大家先回忆一下,本章学了哪些内容?[生]函数,一次函数的概念;一次函数图象的概念及特征;确定一次函数表达式;一次函数图象的应用.[师]本节将对这些内容进行系统的归纳、总结.Ⅱ.讲授新课[师]1.请看本章知识网络结构图.投影片(§6.6 A)[师]下面我们根据网络结构图,把主要知识点再回顾一下.(1)函数的概念及举例.[生]一般地,在某个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和y,如果给定一个x值,相应地就确定了一个y值,那么我们称y是x的函数,其中x是自变量,y是因变量.如某人骑自行车的速度为v,则他在t小时内走过的路程S就是t的函数,表达式为S=vt,其中t是自变量,S是因变量.(2)一次函数,正比例函数的概念及联系[生]若两个变量x、y间的关系式可以表示成y=kx+b(k,b为常数,k≠0)的形式,则称y是x的一次函数.x为自变量,y为因变量.当b=0时,即y=kx时,称y是x的正比例函数.如y=3x+2是一次函数,y=3x是正比例函数.它们的联系是:正比例函数是特殊的一次函数.(3)函数图象的概念,一次函数图象的特征,怎样作一次函数的图象.把一个函数的自变量x与对应的因变量y的值分别作为点的横坐标和纵坐标,在直角坐标系内描出它的对应点,所有这些点组成的图形叫该函数的图象.b.一次函数图象的特征(y=kx+b,b≠0)①一次函数的图象不过原点,和两坐标轴相交,它是一条直线.②一次函数图象中当k >0时,y 的值随x 值的增大而增大. 当k <0时,y 的值随x 值的增大而减小.③在一次函数y =kx +b 中,若k >0时k 的值越大,函数图象与x 轴正半轴所成的锐角越大. 正比例函数图象的特征(y =kx )①正比例函数的图象都过原点是一条直线.②在正比例函数y =kx 图象中,当k >0时,y 的值随x 值的增大而增大;当k <0时,y 的值随x 值的增大而减小.③在正比例函数y =kx 图象中,当k >0时,k 的值越大,函数图象与x 轴正方向所成的锐角越大. c.如何作一次函数的图象. 作一次函数图象的步骤有: ①列表;②描点;③连线但因为一次函数的图象是一条直线,由直线的公理可知: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因此只找两点即可,作y =kx +b 的图象时,找图象与两坐标轴的交点,即(0,b ),(-kby =kx 的图象时,因为它一定过(0,0)点,所以再找(1,k )点即可.(4)①满足函数表达式的x ,y 所对应的点(x ,y )与函数图象的关系.[生]函数y =-2x +5满足y =-2x +5的x ,y 所对应的点(x 、y )都在一次函数y =-2x +5的图象上. 一次函数y =-2x +5的图象上的点(x ,y )都满足y =-2x +5. ②函数y =x ,y =x +6,y =x -3的图象都是直线,且它们互相平行. (5)确定一次函数表达式.[生]①通过观察图象,确定其是正比例函数还是一次函数,然后设表达式为y =kx +b 或y =kx . ②把已知点的坐标代入,若是正比例函数,则需要一个点;若是一次函数,则需要两个点,组成关于k ,b 的一个或两个方程.③从方程中求出k ,b 的值. ④把k ,b 的值代回到表达式中. (6)一次函数图象的应用.[师]函数是研究现实世界变化规律的一个重要模型,一次函数是最简单的函数,一次函数的应用十分广泛,它的表示方式有三种,即表、图、式,表指列表,图是图象,式是代数表达式,而且它们之间可以互相转化,一次函数图象的应用和我们现实生活联系紧密,在前两节课里我们已研究过许多例子,但这只是一部分而已.刚才我们把主要知识点都作了回顾,下面看大家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三、例题讲解投影片(§6.6 B)1.下面有三个关系式和三个图象,哪一个关系式与哪一个图象能够表示同一个一次函数?(1)y=1-x2;(2)a+b=3;(3)s=2t[生]解:(2)符合要求投影片(§6.6 C)y是x的一次函数(1)根据下表写出函数表达式;(2)补全下表x 1 3 4 9 31y 1 5y=1-x的图象,并回答下列问题.(1)随着x值的增加,y值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__;(2)图象与y轴的交点坐标有_________,与x轴的交点坐标是_________;(3)当x_________时,y≥0.[生]2.解:根据题意,设y=kx+b把(1,1),(3,5)代入上式,得1=k+b①5=3k+b②由①得,b=1-k由②得,b=5-3k∴1-k=5-3k∴k=2把k=2代入①,得b=-1∴y=2x-1当x=4时,y=7当x=9时,y=17当x=31时,y=613.解:函数图象如下图所示:(1)∵k<0∴随着x的增加,y的值逐渐减小;(2)图象与y轴的交点坐标是(0,1),与x轴的交点坐标是(1,0);(3)当x≤1时,y≥0.投影片(§6.6 D)4.为了保护学生的视力,课桌椅的高度都是按一定的关系配套设计的,研究表明:假设课桌的高度为y cm,椅子面的高度为x cm,则y是x的一次函数.下表列出两套符合条件的课桌椅的高度.1 第一套第二套x/cm 40 37y/cm 75 70(1)请确定y与x的函数关系式.(2)现有一把高35 cm的椅子和一X高67.1 cm的课桌,把它们配套是否符合条件?请通过计算说明理由.l1,l2分别表示两人的路程与小明追赶时间的关系.(1)哪条线表示小明的路程与时间的关系?(2)小明让小亮先跑了多少米?(3)谁将赢得这场比赛?[生]4.解:(1)∵y=kx+b根据题意,得75=40k+b①70=37k+b②由①得b=75-40k由②得b=70-37k∴75-40k =70-37k ∴k =35 把k =35代入(1),得b =325 ∴y =35x +325 (2)当x =35时, y =35×35+325=3200 ∵3200≠ ∴高35 cm 的椅子和高67.1 cm 的课桌不配套,即不符合条件.5.解:(1)因为小明后跑,小亮先跑,所以当x =0时,小明跑的路程为0,故l 2 表示小明的路程与时间的关系.(2)观察图象可知,小明让小亮先跑了10米. (3)小明将赢得这场比赛. Ⅲ.课堂练习复习题A 组 第1、2、3、4、5题 Ⅳ.课时小结本节课系统归纳了本章所学内容,并作了相应的练习. Ⅴ.课后作业复习题A 组第6题,B 组第1、2题. Ⅵ.活动与探究一家小型放映厅的盈利额y (元)同售票数x 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其中保险部门规定:超过150人时,要缴纳公安消防保险费50元.试根据关系图回答下列问题:(1)当售票数x满足0≤x≤150元,盈利额y(元)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是________________.(2)当售票数x满足150<x≤200元,盈利额y(元)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是_________.(3)当售票数x为_________时,不赔不赚;当售票数x满足_________时,放影厅要赔本;若放影厅要获得最大利润200元,此时售票数x应为_________;(4)当售票数x满足_________时,此时利润比x=150时多.(将结果直接写在题中横线上,不要求写解答过程)解:观察图象可知(1)当0≤x≤150元时,y与x间的关系式为:y=2x-200;(2)当150<x≤200元时,y与x间的关系式为:y=3x-400;(3)当x=100时,不赔不赚;当0<x<100时,放映厅要赔本;当y=200时,x=200;(4)当167≤x≤200时,此时利润比x=150时多.●板书设计。
有关八年级数学一次函数的应用教案4篇
有关八年级数学一次函数的应用教案4篇【学情分析】本节课主要是复习巩固一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是在学完一次函数之后,并初步了解了如何研究一个具体函数的图象与性质的基础上进行的。
原有知识与经验对本节课的学习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复习巩固的过程中,学生进一步理解知识,促进认知结构的完善,进一步体验研究函数的基本思路,而这些目标的达成要求教学必须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给予学生足够的活动、探究、交流、反思的时间与空间,不以老师的讲演代替学生的探索。
【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进一步理解一次函数和正比例函数的意义;2、会画一次函数的图象,并能结合图象进一步研究相关的性质;3、巩固一次函数的性质,并会应用。
过程与方法:1、通过先基础在提升的过程,使学生巩固一次函数图象和性质,并能进一步提升自己应用的能力;2、通过习题,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形结合”、“方城思想”、“分类思想”以及“待定系数法”。
情感态度:1、通过画函数图象并借助图象研究函数的性质,体验数与形的内在联系,感受函数图象的简洁美;2、在探究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的活动中,通过一系列富有探究性的问题,渗透与他人交流、合作的意识和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复习巩固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并能简单应用。
教学难点:在理解的基础上结合数学思想分析、解决问题。
【教法学法】1、教学方法依据当前素质教育的要求: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让教最大限度的服务与学。
因此我选用了以下教学方法:1、自学体验法——让学生通过作图经历体验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进一步解决问题。
目的:通过这种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
2、直观教学法——利用多媒体现代教学手段。
目的:通过几何画板动画演示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把抽象的知识直观的展现在学生面前,逐步将他们的感性认识引领到理性的思考。
2、学法指导做为一名合格的老师,不止局限于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学会如何去学。
最新八年级数学上册‘一次函数图像应用’教学说教课程教案设计.docx
八年级数学上册‘一次函数图像应用’教学说教课程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会画出一次函数的图象,并了解一次函数的性质.2.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一次函数图象的过程,发展抽象的数学思维.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和与人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体会函数的应用价值.重、难点与关键1.重点:通过图象理解一次函数的性质.2.难点:对一次函数增减性的认识.3.关键:充分利用数与形结合的思想,认清一次函数的内在本质.教学方法采用“问题解决”的方法,让学生通过例题,领会一次函数的内涵.教学过程一、范例点击,实践操作【例2】画出函数y=-6x,y=-6x+5,y=-6x-5的图象(在同一坐标系内).【问题牵引】1.请你比较上面三个函数的图象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填出你的观察结果:这三个函数的图象形状都是直线,并且倾斜程度一致;函数y=-6x的图象经过(0,0);函数y=-6x+5的图象与y轴交于点(0,5);函数y=-6x-5的图象与y轴交点是(0,-5),•它们分别是由直线y=-6x分别平移而得到;比较三个函数解析式,试解释这是为什么?2.猜想:联系上面例2,考虑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是什么形状,它与直线y=kx有什么关系?【学生活动】观察所画的三个函数图象,得出上述问题1,2的结论,•并归纳出平移法则如下: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是一条直线,我们称它为直线y=kx+b,它可以看作由直线y=kx平移│b│个单位长度而得到(当b>0时,向上平移;当b<0时,向下平移).【例3】画出函数y=2x-1,当y=-0.5x+1的图象.【学生活动】动手操作,画出例3所要求的函数图象.二、合作学习,操作观察【问题探究】画出函数y=x+1,y=-x+1,y=2x+1,y=-2x+1的图象,•由它们联想:一次函数解析式y=kx+b (k ,b 是常数,k ≠0)中,k 的正负对函数图象有什么影响?【规则】当k>0时,直线y=kx+b 由左至右上升;当k<0时,直线y=kx+b 由左至右下降.由此得出:一次函数y=kx+b (k ,b 是常数,k ≠0)具有的性质.【性质】当k>0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当k<0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三、随堂练习,巩固深化课本P1xxxx 、课堂总结,发展潜能1.一次函数y=kx+b 图象的画法:在y 轴上取(0,b )在x 轴上取点(-,0),过这两点的直线即所求图象.2.一次函数y=kx+b 的性质.(由学生自行归纳)五、布置作业,专题突破课本P120习题xxxx 板书设计xxxx(3)——确定一次函数解析式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会用待定系数法求解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体会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实际应用.2.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求一次函数解析式的过程,感悟数学中的数与形的结合.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抽象的数学思维和与人合作的学习习惯,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重、难点与关键1.重点: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2.难点:解决抽象的函数问题.3.关键:熟练应用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代入法、•加减法解一次函数中的待定系数.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解决”的方法,让学生在问题解决中感受一次函数的内涵.教学过程b k一、范例点击,获取新知【例4】已知一次函数的图象过点(3,5)与(-4,-9),求这个一次函数的解析式.【思路点拨】求一次函数y=kx+b 的解析式,关键是求出k 、b 的值,从已知条件可以列出关于k 、b 的二元一次方程组,并求出k 、b .【教师活动】分析例题,讲解方法.【学生活动】联系已学习的二元一次方程组,以此为工具,解决问题,参与教师讲例,主动思考.解:设这个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kx+b .依题意得: 这个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2x-1.【方法流程】【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归纳总结知识的流程图,提高认识.二、随堂练习,巩固深化课本P1xxxx 、课堂总结,发展潜能根据已知的自变量与函数的对应值,可以利用待定系数法确定一次函数解析式,具体步骤如下:1.写出函数解析式的一般形式,其中包括未知的系数(需要确定这些系数,•因此叫做待定系数).2.•把自变量与函数的对应值(可能是以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的形式给出)代入函数解析式中,得到关于待定系数的方程或方程组.(有几个待定系数,就要有几个方程)3.解方程或方程组,求出待定系数的值,从而写出所求函数的解析式.四、布置作业,专题突破课本P121习题xxxx .板书设计352491k b k k b b +==⎧⎧⎨⎨-+=-=-⎩⎩解得xxxx(4)——一次函数的图象应用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应用所学的函数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会建构函数“模型”.2.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一次函数的应用问题,发展抽象思维.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变量与对应的思想,形成良好的函数观点,体会一次函数的应用价值. 重、难点与关键1.重点:一次函数的应用.2.难点:一次函数的应用.3.关键:从数形结合分析思路入手,提升应用思维.教学方法采用“讲练结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逐步地熟悉一次函数的应用.教学过程一、范例点击,应用所学【例5】小芳以200米/分的速度起跑后,先匀加速跑5分,每分提高速度20米/分,又匀速跑10分,试写出这段时间里她的跑步速度y (单位:米/分)随跑步时间x (单位:•分)变化的函数关系式,并画出函数图象.y= 【例6】A 城有肥料200吨,B 城有肥料300吨,现要把这些肥料全部运往C 、D 两乡.从A 城往C 、D 两乡运肥料的费用分别为每吨20元和25元;从B 城往C 、D•两乡运肥料的费用分别为每吨xxxx 需要肥料240吨,D 乡需要肥料260吨,•怎样调运总运费最少?解:设总运费为y 元,A 城往运C 乡的肥料量为x 吨,则运往D 乡的肥料量为(200-x )20200(05)300(515)x x x +≤<⎧⎨≤≤⎩拓展:若A城有肥料300吨,B城有肥料200吨,其他条件不变,又应怎样调运?二、随堂练习,巩固深化课本P119练习.三、课堂总结,发展潜能由学生自我评价本节课的表现.四、布置作业,专题突破课本P120习题xxxx1题.板书设计。
北师版八年级上册 第四章 42 一次函数的应用 教案
4.4.2一次函数的应用(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通过一次函数图象获取信息,进一步训练学生的识图能力.2.能利用一次函数图象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过程与方法:能利用一次函数图象获取信息,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意识,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一次函数图象来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初步认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及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从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进而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重难点【重点】一次函数图象的应用.【难点】从函数图象中正确获取信息.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教材投影图片.【学生准备】预习教材内容.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导入一:李老师开车从甲地到相距260千米的乙地,如果油箱剩余油量y(L)与行驶里程x(km)之间是一次函数关系,其图象如图所示,那么到达乙地时油箱剩余油量是多少?导入二:某人从家走20分钟到一个离家900米的报亭看10分钟报纸后,又用15分钟返回家里,下面图象中表示此人离家距离y(米)与所用时间x(分)之间的关系的是哪幅图?二、新知构建[过渡语]在前几节课中,我们分别学习了一次函数的定义,一次函数的图象及一次函数的性质,并且了解到一次函数的应用十分广泛,与我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因此本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一次函数图象的应用.(1)、引例出示教材图4 - 7及问题.由于持续高温和连日无雨,某水库的蓄水量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减少.蓄水量V(万m3)与干旱持续时间t(天)的关系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1)水库干旱前的蓄水量是多少?(2)干旱持续10天,蓄水量是多少?干旱持续23天呢?(3)蓄水量小于400万 m3时,将发出严重干旱警报.干旱持续多少天后将发出严重干旱警报?(4)按照这个规律,预计干旱持续多少天水库将干涸?【分析】(1)原蓄水量就是图象与纵轴交点的纵坐标.(2)求干旱持续10天时的蓄水量,也就是求t等于10时所对应的V的值.当t=10时,V约为1000.同理可知当t为23时,V约为750.(3)当蓄水量小于400万 m3时,即V小于400,所对应的t值约为40.(4)水库干涸也就是V为0,函数图象与横轴交点的横坐标即为所求.当V为0时,所对应的t的值约为60.(2)、例题讲解(教材例2)某种摩托车的油箱加满油后,油箱中的剩余油量y(L)与摩托车行驶路程x(km)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1)油箱最多可储油多少升?(2)一箱汽油可供摩托车行驶多少千米?(3)摩托车每行驶100 km消耗多少升汽油?(4)油箱中的剩余油量小于1 L时,摩托车将自动报警,行驶多少千米后,摩托车将自动报警?〔解析〕①函数图象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即为摩托车行驶的最长路程,与y轴交点的纵坐标即为最多储油量.②x从0增加到100时,y 从10开始减少,减少的数量即为行驶100 km消耗的油量.③当y<1时,摩托车将自动报警.解:观察图象,得:(1)当x=0时,y=10.因此,油箱最多可储油10 L.(2)当y=0时,x=500.因此,一箱汽油可供摩托车行驶500 km.(3)x从0增加到100时,y从10减少到8,减少了2,因此摩托车每行驶100 km消耗2 L汽油.(4)当y=1时,x=450.因此,行驶450 km后,摩托车将自动报警.[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会利用数学语言、数学符号来表示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用数学知识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体验成功解决问题后的快乐,及数学在自然学科中的魅力,从而使学生更加喜欢数学、更乐于钻研数学.(3)、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如图所示的是某一次函数的图象,根据图象填空:(1)当y=0时,x=;(2)这个函数的表达式是.【师生活动】学生分组讨论,小组简单交流,师生共同归纳结论.【教师小结】一般地,当一次函数y=kx+b的函数值为0时,相应的自变量的值就是方程kx+b=0的解.从图象上看,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就是方程kx+b=0的解.[设计意图]使学生明确一次函数还有其他方面的应用,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知道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之间的关系,掌握知识间的密切联系.三、课堂总结一次函数图象的应用:(1)准确读图,找到图象与x轴、y轴的交点,根据这些关键点解题.(2)在实际问题中,注意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在画图和读图时也要注意.四、课堂练习1.如图所示.(1)当x=0时,y=;(2)当y=0时,x=;(3)y随x的增大而;(4)直线对应的函数表达式为.答案:(1)2(2)-2(3)增大(4)y=x+22.汽车由天津驶往相距120 km的北京,s(km)表示汽车离天津的距离,t(h)表示汽车行驶的时间,其关系如图所示.(1)汽车经过h从天津到北京,速度是;(2)当汽车行驶了1 h时,离开天津km.答案:(1)430 km/h(2)303.小明骑自行车到学校去上学,学校离家20千米,他离家的距离s(千米)和时间t(分)的关系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1)小明到达学校需用多长时间?(2)小明10分钟骑自行车行驶的路程是多少?(3)小明骑车行驶15千米需用多长时间?(4)小明骑车的速度是多少?解:(1)由图象可知小明到达学校需用40分钟.(2)由图象知小明10分钟骑车行驶5千米.(3)由图象可知小明行驶15千米需用30分钟.(4)小明骑车40分钟,行驶20千米,所以他骑车的速度为=0.5(千米/分).五、板书设计4.4.2一次函数的应用1.引例.2.例题讲解.3.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六、布置作业(1)、教材作业【必做题】教材习题4.6第1,2题.【选做题】教材习题4.6第3题.(2)、课后作业【基础巩固】1.小明早晨从家骑车到学校,先上坡后下坡,行程情况如图所示.若返回时上坡、下坡的速度仍保持不变,那么小明从学校骑车回家用的时间是 ()A.37.2分钟B.48分钟C.30分钟D.33分钟2.小车沿一个斜坡下滑,它的速度v(m/s)与时间t(s)的关系如图所示,v与t之间的关系式是,下滑3 s时小车的速度是.3.如图所示的折线ABC为某地出租车收费y(元)与乘坐路程x(千米)之间的函数关系图象,当x≥3时,该函数的解析式为,乘坐2千米时,车费为元,乘坐8千米时,车费为元.4.一元一次方程0.5x+1=0的解是一次函数y=0.5x+1的图象与的横坐标.5.画出函数y=x+6的图象,利用图象回答下列问题:(1)求方程x+6=0的解;(2)求不等式x+6>0的解;(3)若0≤y≤6,求x的取值范围.【能力提升】6.某公司市场营销部营销人员的个人收入与其每月的销量成一次函数关系,其图象如下图所示,由图中所给的信息可知营销人员没有销售时的收入是()A.310元B.300元C.290元D.280元7.已知摩托车油箱中的余油量与其行驶的路程成一次函数关系,如图所示的为一辆摩托车余油量与行驶路程的关系,观察图象回答下列问题:(1)开始时,油箱中共有油升,摩托车最多能行驶千米;(2)这辆摩托车每百千米的耗油量是升;(3)该车余油量y(升)与行驶的路程x(千米)的函数关系式应为;(4)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拓展探究】8.有一个附有进、出水管的水池,每单位时间内进、出水管的进、出水量都是一定的,设从某时刻开始,4小时内只进水不出水,在随后的时间内不进水只出水,得到时间x(时)与池内水量y(米3)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进水管4小时共进多少米3水?每小时进水多少米3?(2)当0≤x≤4时,y与x有何关系?(3)当x=9时,水池中的水量是多少?(4)4小时后,只放水不进水,那么又经过多少小时可将水池中的水放完?【答案与解析】1.A (解析:由图可知去学校时,上坡路的路程为36百米,所用时间为18分,∴上坡速度=36÷18=2(百米/分),下坡路的路程是96-36=60(百米),所用时间为30-18=12(分),∴下坡速度=60÷12=5(百米/分).∵去学校时的上坡回家时变为下坡,去学校时的下坡回家时变为上坡,∴小明从学校骑车回家用的时间是60÷2+36÷5=30+7.2=37.2(分).故选A.)2.v=2.5t 7.5 m/s3.y=x 384.x轴交点5.解析: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及一元一次方程的关系,属于基础题,关健是正确根据图象解题.解:函数y=x+6的图象如下图所示.(1)由图象知方程x+6=0的解为x=-6. (2)由图象知不等式x+6>0的解为x>-6. (3)由图象知若0≤y≤6,则x的取值范围是-6≤x≤0.6.B本文由一线教师精心整理/word可编辑7.(1)12400(2)3(3)y=-0.03x+12(4)0≤x≤4008.解:(1)由图象可知,4小时共进水20米3,所以每小时进水20÷4=5(米3). (2) y是x的正比例函数,设y=kx,由于其图象过点(4,20),∴20=4k,k=5,即y=5x(0≤x≤4). (3)由图象可知当x=9时,y=10,即水池中的水量为10米3. (4)由于x≥4时,y是x的一次函数,故可设y=kx+b(k≠0).由图象可知,该直线过点(4,20),(9,10),所以有20=4k+b①,10=9k+b②.由①得b=20-4k,由②得b=10-9k,∴20-4k=10-9k,∴k=-2,将k=-2代入①中得b=28,∴y=-2x+28.令y=0,则-2x+28=0,∴x=14,14-4=10(小时),所以4小时后,只放水不进水,10小时就可以把水池里的水放完.11 / 11。
八年级上册数学 一次函数的应用(1) 教案
课题:一次函数的应用(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能通过函数图象获取信息,发展形象思维。
2、能利用函数图象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3、初步体会方程与函数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方程与函数关系的研究,建立良好的知识联系。
情感与态度目标通过函数图象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环保意识和热爱生活的意识。
重点:一次函数图象的应用●难点:学会解较为复杂的一次函数的应用题.●教学流程:一、课前回顾1. 什么是一次函数?若两个变量x,y间的关系式可以表示成y=kx+b (k,b为常数,k≠0)的形式,则称y 是x的一次函数.2. 一次函数的图象是什么?一条直线常数项b决定一次函数图象与y轴交点的位置.二、情境引入探究1:某物体沿一个斜坡下滑,它的速度v (米/秒)与其下滑时间t(秒)的关系如右图所示:(1)请写出 v 与t的关系式;(2)下滑3秒时物体的速度是多少(1)请写出 v 与t的关系式;设V=kt;∵(2,5)在图象上∴由5=2k得,k=2.5∴V=2.5t(2)下滑3秒时物体的速度是多少?将3s代入V=2.5t,得V=7.5总结:确定正比例函数的表达式需要1个条件确定一次函数的表达式需要2个条件.探究1: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长度 y(厘米)是所挂物体质量 x(千克)的一次函数。
一根弹簧不挂物体时长14.5厘米;当所挂物体的质量为3千克时,弹簧长16厘米。
请写出 y 与x之间的关系式,并求当所挂物体的质量为4千克时弹簧的长度。
解:设y=kx+b,根据题意,得14.5=b ①16=3k+b ②将b=14.5代入②,得k=0.5所以在弹性限度内,y=0.5x+14.5当x=4时,y=0.5×4+14.5=16.5即物体的质量为4千克时,弹簧长度为16.5厘米.总结:怎样求一次函数的表达式?这种求函数解析式的方法叫做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的表达式的详细步骤1.设——一次函数表达式 y=kx+b或者y=kx;2.代——将点的坐标代入y=kx+b中,列出关于K、b的方程3.解——解方程求出K、b值;4.定——把求出的k、b值代回到表达式中即可.练习1:1.如图,直线l是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求它的表达式.解:设正比例函数y=kx将点(-1,3)代入其中3=-1×k,得k=-3∴y=-3x2. 已知直线l与直线y=-2x平行,且与y轴交于点(0,2),求直线l的解析式。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4.4《一次函数的应用》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四节《一次函数的应用》。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利用一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结合实际问题,让学生掌握如何根据问题情境列出一次函数关系式,并运用这一关系式解决实际问题,如行程问题、价格问题等。
2.一次函数的性质及其图像:复习一次函数的性质,如斜率、截距等,并让学生通过画图工具(如直尺、计算器等)绘制一次函数的图像,理解一次函数图像与实际问题之间的联系。同时,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一次函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3.增加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一次函数的应用。
4.加强小组讨论的引导,提高学生问题分析能力。
希望通过这些努力,能够使学生们在一次函数的应用方面取得更好的学习成果。同时,我也将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与同事们交流经验,共同提高教学水平。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பைடு நூலகம்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一次函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在实践活动方面,学生们对实验操作表现出很高的兴趣,但在操作过程中,有些学生对于如何利用一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还显得有些迷茫。针对这个问题,我计划在今后的教学中,多安排一些类似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们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1.加强一次函数性质的讲解,让学生深入理解一次函数的内涵。
2.设计更多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和练习,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4.4 一次函数的应用 第1课时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第四章一次函数4. 4 一次函数的应用第 1 课时《一次函数图象的应用》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北师大版实验教科书数学八年级(上)第四章《一次函数》的第4节.本节内容安排了3个课时完成,本节为第1课时.教学任务主要是利用一次函数图象解决有关现实问题.本节课注重学生图象信息的识别与分析,提高学生的识图能力和阅读能力,通过读取的信息回答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具体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能力和数学阅读能力,发展形象思维.1.能通过函数图象获取信息,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初步体会方程与函数的关系,建立各种知识的联系.2.通过对函数图象的观察与分析,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意识和数学阅读能力,发展形象思维;通过具体问题的解决,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引导学生从事观察、操作、交流、归纳等探索活动,使学生初步形成多样的学习方式.3.在解决实际问题中,使学生认识到数学与生活是密不可分的,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进而更好的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重点】一次函数图象的应用.【教学难点】从函数图象正确读取信息,解决实际问题.学生每人准备好草稿纸、铅笔、直尺;教师准备课件,图片.一、提出问题,思考引入前面,我们学习了一次函数及其图象和性质,你能写出两个具体的一次函数解析式吗?如何画出它们的图象?y = 3x-1y = -2x+3思考:反过来,已知一个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两个具体的点,你能求出它的解析式吗?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一)确定正比例函数的表达式内容1:展示实际情境提供两个问题情境,供老师选用.实际情境一:某物体沿一个斜坡下滑,它的速度v (米/秒)与其下滑时间t (秒 )的关系如图所示.(1)写出v 与t 之间的关系式;(2)下滑3秒时物体的速度是多少?分析:要求v 与t 之间的关系式,首先应观察图象,确定函数的类型,然后根据函数的类型设它对应的解析式,再把已知点的坐标代入解析式求出待定系数即可.内容2:求正比例函数 y =(m -4)x m 2-15的表达式.解:由正比例函数的定义知m 2-15=1且 m -4 ≠ 0,∴m =-4∴y =-8x方法总结:利用正比例函数的定义确定表达式:自变量的指数为1,系数不为0目的:利用函数图象提供的信息可以确定正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一方面让学生初步掌握确定函数表达式的方法,即待定系数法,另一方面让学生通过实践感受到确定正比例函数只需一个条件.情景一、二可根据学生情况进行选取.想一想:确定正比例函数的表达式需要几个条件?确定一次函数的表达式呢?目的:在实践的基础上学生加以归纳总结.这个问题涉及到数学对象的一个本质概念——基本量.由于一次函数有两个基本量、,所以需要两个条件来确定.(二)确定一次函数的表达式已知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0,5)、(2,-5)两点,求一次函数的表达式.解:设一次函数的表达式为y=kx+b根据题意得,∴-5=2k+b,5=b,解得b=5,k=-5∴一次函数的表达式为y=-5x+5做一做某种拖拉机的油箱可储油40 L,加满油并开始工作后,油箱中的剩余油量y(L)与工作时间x(h)之间为一次函数关系,函数图象如图所示.(1)求y 关于x 的函数表达式;(2)一箱油可供拖拉机工作几小时?归纳总结根据图象确定一次函数的表达式的方法:从图象上选取两个已知点的坐标,然后运用待定系数法将两点的横、纵坐标代入所设表达式中求出待定系数,从而求出函数的表达式.三、运用新知例1 正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图象如图所示,它们的交点为A (4,3),B 为一次函数的图象与y 轴的交点,且OA=2OB.求正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表达式.例2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长度y(厘米)是所挂物体质量x(千克)的一次函数.一根弹簧不挂物体时长14.5 厘米;当所挂物体的质量为 3 千克时,弹簧长16 厘米.请写出y 与x 之间的关系式,并求当所挂物体的质量为 4 千克时弹簧的长度.解:设,根据题意,得14.5=,①16=3+,②将代入②,得.所以在弹性限度内,.当时,(厘米).即物体的质量为千克时,弹簧长度为厘米.归纳总结解此类题要根据所给的条件建立数学模型,得出变化关系,并求出函数的表达式,根据函数的表达式作答.目的:引例中设置的是利用函数图象求函数表达式,这个例子选取的是弹簧的一个物理现象,目的在于让学生从不同的情景中获取信息求一次函数表达式,进一步体会函数表达式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个很好的数学模型.这道例题关键在于求一次函数表达式,在求出一般情况后,第二个问题就是求函数值的问题可迎刃而解.教学注意事项:学生除了从函数的观点来考虑这个问题之外,还有学生是用推理的方式:挂3千克伸长了1.5厘米,则每千克伸长了0.5厘米,同样可以得到与间的关系式.对此,教师应给予肯定,并指出两种方法考虑的角度和采用的方法有所不同.内容2:想一想:大家思考一下,在上面的两个题中,有哪些步骤是相同的,你能否总结出求一次函数表达式的步骤.求函数表达式的步骤有:1.设一次函数表达式.2.根据已知条件列出有关方程.3.解方程.4.把求出的k,b值代回到表达式中即可.目的:对求一次函数表达式方法的归纳和提升.在此基础上,教师可指出这种先将表达式中未知系数用字母表示出来,再根据条件求出这个未知系数,这种方法称为待定系数法.四、巩固新知1. 一次函数y = kx + b (k ≠ 0) 的图象如图,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k=2 B.k=3 C.b=2 D.b=32. 如图,直线l 是一次函数y = kx+b的图象,填空:(1)b=______,k=______(2)当x=30时,y=______(3)当y=30时,x=______3. 某商店售货时,在进价的基础上加一定利润,其数量x 与售价y 的关系如下表所示,请你根据表中所提供的信息,列出售价y (元)与数量x (千克)的函数关系式,并求出当数量是 2.5 千克时的售价.4. 已知一次函数的图象过点(0,2),且与两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为 2,求此一次函数的表达式.五、归纳小结1. 本节课主要学习了怎样确定一次函数的表达式,在确定一次函数的表达式时可以用待定系数法,即先设出解析式,再根据题目条件(根据图象、表格或具体问题)求出,的值,从而确定函数解析式.其步骤如下:(1)设函数表达式;(2)根据已知条件列出有关k ,b 的方程;(3)解方程,求k ,b ;4.把k ,b 代回表达式中,写出表达式.2. 本节课用到的主要的数学思想方法:数形结合、方程的思想.目的:引导学生小结本课的知识及数学方法,使知识系统化.略.。
八年级数学上册4.4一次函数的应用第3课时两个一次函数图象的应用教案 新版北师大版
八年级数学上册4.4一次函数的应用第3课时两个一次函数图象的应用教案新版北师大版一. 教材分析本次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4.4一次函数的应用第3课时,主要讲述了两个一次函数图象的应用。
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学习一次函数的进一步延伸,通过分析两个一次函数图象的交点、斜率等特征,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了八年级数学上册前几章的内容后,对一次函数的基本概念、性质和图象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还需要进一步引导他们运用一次函数的知识进行分析。
此外,学生可能对两个一次函数图象的交点、斜率等特征的理解不够深入,需要通过实例进行讲解和练习。
三. 教学目标1.理解两个一次函数图象的交点、斜率等特征,并能够运用这些特征解决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水平。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两个一次函数图象的交点、斜率等特征,并能够运用这些特征解决实际问题。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一次函数的知识分析实际问题,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法。
通过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运用一次函数的知识进行分析;通过案例讲解,让学生了解两个一次函数图象的交点、斜率等特征;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案例和问题,以便在课堂上进行讲解和练习。
2.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以便进行图象展示和讲解。
3.准备练习题,以便在课堂上进行巩固和拓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设置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一次函数的知识进行分析。
例如:某商店进行促销活动,商品的原价一次函数为y=2x+1,促销价一次函数为y=x+3。
问:当商品原价等于促销价时,商品的价格是多少?2.呈现(15分钟)通过多媒体展示两个一次函数图象,让学生观察并分析图象的交点、斜率等特征。
八年级数学上册《6.5 一次函数图象的应用》教学设计(1)
一次函数图象的应用一、内容及分析一、教学内容:利用一次函数图象解决有关现实问题。
二、内容分析:学生已学习了一次函数及其图象,熟悉了一次函数的性质,通过一些具体问题,列出了代数表达式,学生直接利用图像信息解决问题的意识还薄弱,本节通过图像的形式呈现日常生活的几个问题,学生通过图像的观看与分析获取有利的信息,并慢慢回答有关问题,进一步培育学生的数学结合的思想和数学应用能力。
二、教学目标及分析一、教学目标:一次函数图象的应用,正确地依照图象获取信息,并解决现实生活中的有关问题.二、目标分析:借助材料让学生在具体操作中获取一次函数图象的有关信息,从而回答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具体问题。
三、问题诊断分析正确地依照图象获取信息学生可能有困难,比如:结合一次函数的图像解它对应的方程的解、不等式的解集。
通过学生解方程、解不等式,再与一次函数及其图像联系,引导学生发觉并归纳。
四、教学进程问题1:一次函数具有什么性质?设计用意:在前面的学习中咱们已取得一次函数的图象是一条直线,而且讨论了k、b的正负对图象的阻碍.通过对上节课学习内容的回忆,为进一步研究一次函数图象和性质的应用做好铺垫.师生活动:由于持续高温和连日无雨,某水库的蓄水量随着时刻的增加而减少。
干旱持续时刻t(天)与蓄水量V(万米3)的关系如以下图所示,回答以下问题:(1)干旱持续10天后,蓄水量为多少?持续干旱23天后呢?(2)蓄水量小于400万米3时,将发生严峻干旱警报.干旱多少天后将发出严峻干旱警报?· 201020 tS 0(3)依照那个规律,估量持续干旱多少天水库将干枯?变式练习:一、当得知周边地域的干旱情形后,育才学校的小明意识到节约用水的重要性.当天在班上建议节约用水,得到全班同窗乃至全校师生的踊跃响应.从宣传活动开始,假设天天参加该活动的家庭数增加数量相同,最后全校师生都参加了活动,而且参加该活动的家庭数S (户)与宣传时刻t (天)的函数关系如下图.依照图象回答以下问题:(1)活动开始当天,全校有多少户家庭参加了该活动?(2)全校师生共有多少户?该活动持续了几天?(3)你明白平均天天增加了多少户?(4)活动第几天时,参加该活动的家庭数达到800户?(5)写出参加活动的家庭数S 与活动时刻t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6)假设每户天天节约用水0.1吨,那么活动第20天可节约多少吨水?(7)写出活动开展的第t 天节约的水量Y 与天数t 的函数关系.设计用意: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进一步熟悉到一次函数图象的应用,提倡节约用水.同时,通过练习以查验学生对已学内容是不是把握。
八年级数学《一次函数图象的应用》教案
《一次函数图象的应用》教学设计一、主题阐述:本节课内容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京师范大学版的数学教材八年级上册的第六章第五节,课题为《一次函数图象的应用》。
本节课为第一课时。
其主要内容是学生已经学习掌握了一次函数的意义、一次函数的图象及其性质、确定一次函数的表达式的基础之上,通过开展经历体验探究活动,进行应用一次函数的图象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并发现一元一次方程与一次函数之间关系的过程。
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学习过程中“数形结合”思想的重要性。
体会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增强数学学习的应用意识。
二、学情状况分析:(以本校学生为分析对象)1、学生现状:针对自己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了解情况,特别是在第六章《一次函数》前四节课内容的学习情况,分析当前学生现状如下:⑴学生们整体性的学习目的较为明确,在学习上有强烈的求知欲望。
⑵学生整体上知识功底较好,在数学问题的解决上已初步形成了一定的方法。
⑶学生们具有探索精神和实践的意识,在学习活动中有主动质疑的意识,有批判意识。
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⑷善于在亲身的经历体验中去获取数学的新知识,但在数学说理和数学证明上尚不规范,欠缺相应的经验。
2、知识情况:本节课的核心任务是组织学生通过开展经历体验探究活动,进行应用一次函数的图象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并发现一元一次方程与一次函数之间关系的过程。
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学习过程中“数形结合”思想的重要性。
3、预期效果学生在利用一次函数图象解决简单的问题上不会有太大的困难,因为在第五章《位置的确定》中有关平面直角坐标系及第六章前四节的学习中,学生在知识储备上已完全具备。
而在相关经验上他们在七年级下学期第六章《变量之间的关系》一章中也早有所获得。
但在“数形结合”、“数形转化”以及用数学语言规范答题甚至包括探索一元一次方程与一次函数之间关系方面会有一些困难。
另外,本节课的教学时间会十分紧张,自己在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中将适时把握,恰当处理,以期达到最佳效果。
北师大初中八年级数学上册《一次函数图象的应用》教案
一次函数图象的应用一、教学目标1、进一步训练学生的识图能力2、能利用函数图象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一次函数图象的应用。
三、教学过程1、新课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次函数在水库蓄水量与干旱持续时间方面的应用,还有一次函数在摩托车油箱中的剩余油量与行驶路程方面的应用,一次函数的应用不仅仅是在这两个方面,本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它的应用。
2、讲授新课(一)例题讲解如上图,L1反映了某公司产品的销售收入与销售量的关系, L 2反映了该公司产品的销售量的关系,根据图象填空。
①当销售量为2吨时,销售收入=_______元,销售成本=_____元;②当销售量为6吨时,销售收入=________元,销售成本=_____元;③当销售量等于______时,销售收入等于销售成本;④当销售量________时,该公司赢利(收入大于成本);当销售量_______时,该公亏损(收入小于成本);⑤L1对应的函数表达式是_______;L2对应的函数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__。
例2:我边防局接到情报,近海外有一可疑船只A正向公海方向行驶,边防局迅速派出快艇B追赶,如下图:在下图中,L1,L2分别表示两船相对于海岸的距离S(海里)与追赶时间t(分)之间的关系。
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1)哪条线表示B到海岸的距离与追赶时间之间的关系?(2)A、B哪个速度快?(3)15分内B能否追上A?(4)如果一直追下去,那么B能否追上A?(5)当A逃到离海岸12海里的公海时,B将无法对其进行检查。
照此速度,B能否在A逃入公海前将其拦截?(二)课堂练习如图,AC、BC分别表示甲、乙两人的运动图象,请根据图像回答下列问题:(1)谁先出发?先出发者提前几小时?(2)甲出发多长时间后,后出发的人追上提前出发的人?此时,他们距离乙出发地点多少千米?(3)甲、乙两人各自的运动速度是多少?分析:(1)乙先出发,先出发1小时;(2)甲出发4小时后,追上乙,此时,他们距离乙出发地点15千米;(3)速度:甲20÷4=5千米/小时,乙15÷5=3千米/小时。
4.4第2课时单个一次函数图象的应用1-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册初二数学(教案)(北师大版)
4.结合坐标系,分析一次函数图象与坐标轴的交点、斜率等特性;
5.探索一次函数图象在生活中的实际案例,如温度变化、距离与速度关系等。
二、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运用一次函数图象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数学应用意识;
2.培养学生观察、猜想、验证、归纳等逻辑思维能力,提升数学抽象和推理素养;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一次函数图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总之,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针对今天课堂上发现的问题进行改进,努力提高教学效果。同时,我也会继续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让同学们在一次函数图象的学习过程中,能够更好地掌握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反思
今天我们在课堂上学习了单个一次函数图象的应用,整体来看,同学们对一次函数图象的概念和应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但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首先,我发现有些同学在绘制一次函数图象时,对于斜率和截距的理解还不够透彻。这可能是因为我在讲解这一部分内容时,举例不够具体,没有让学生充分体会到斜率和截距在实际问题中的意义。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加强这一点,多举一些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些概念。
其次,在小组讨论环节,部分小组的讨论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我觉得这可能是因为我在引导讨论时,问题的设置不够明确,导致学生们在讨论过程中产生了困惑。为了改善这一现象,我计划在下次的教学中,提前设计好更具针对性和启发性的问题,并在讨论过程中给予学生更多的指导和帮助。
初二数学八年级上册《4.4.1 一次函数图象的应用(一)》教案
§4.4 一次函数图象的应用(一)一、教学目标1、能通过函数图象获取信息,发展形象思维。
2、能利用函数图象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3、初步体会方程与函数的关系。
二、能力目标1、通过函数图象获取信息,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意识。
2、根据函数图象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学生的教学应用能力。
3、通过方程与函数关系的研究,建立良好的知识联系。
三、情感目标通过函数图象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环保意识和热爱生活的意识。
四、教学重点一次函数图象的应用五、教学过程1、新课导入在前几节课里,我们分别学习了一次函数,一次函数的图象,一次函数图象的特征,并且了解到一次函数的应用十分广泛,和我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因此本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一次函数图象的应用。
2、讲授新课(1)由于持续高温和连日无雨,某水库的蓄水量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减少,干旱持续时间t(天)与蓄水量V(万米3)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①干旱持续10天,蓄水量为多少?连续干旱23天呢?②蓄水量小于400万米3时,将发生严重干旱警报。
干旱多少天后将发出严重干旱警报?③按照这个规律,预计持续干旱多少天水库将干涸?请大家根据图象回答问题,有困难的同学,请与同伴互相交流。
分析:(1)求干旱持续10天时的蓄水量,也就是求t等于10时所对应的V的值。
当t=10时,V约为1000万米3。
同理可知当t为23天时,V约为750万米3。
(2)当蓄水量小于400万米3时,将发出严重干旱警报,也就是当V等于400万米3时,求所对应的t值。
t约为40天。
(3)水库干涸也就是V为0,所以求函数图象与横轴交点的横坐标即为所求。
当V 为0时,所对应的t的值约为60天。
练一练某种摩托车的油箱最多可储油10升,加满油后,油箱中的剩余油量y(升)与摩托车行驶路程x (千米)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1)一箱汽油可供摩托车行驶多少千米?(2)摩托车每行驶100千米消耗多少升汽油?(3)油箱中的剩余油量小于1升时,摩托车将自动报警,行驶多少千米后,摩托车将自动报警?分析:(1)函数图象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即为摩托车行驶的最长路程。
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一次函数图象的应用》教案-13页文档资料
第六章第五节一次函数图象的应用(一)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能通过函数图象获取信息,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重点)2.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初步体会方程与函数的关系,建立各种知识的联系.(难点)3.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环保意识和热爱生活的意识.教法与学法指导:创设情景法、合作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小组讨论—组内互评—全班展示—教师点拨.根据学生的认知特征和建构主义的数学教学理论,将学法定为自主探究学习法、小组合作教学法.课前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三角板;学生:直尺,讲学案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目标展示情境导入师:水是生命之源,生活中我们处处离不开水!这里有一段有关水资源的资料,请一位同学读一下.生:今年3月22日是第20个世界水日,今年世界水日的主题是“水与粮食安全”.水是生命之源.虽然地球70.8%的面积被水覆盖,但97.5%的水是海水,既不能直接饮用也不能灌溉.在余下的2.5%的淡水中,人类真正能够利用的不足世界淡水总量的1%.师:由此可见,节约用水对我们的生活有多重要.请同学们观察下面这四幅图来反映了怎样的自然现象?生1:土地在龟裂;生2:水在减少导致干旱;生3:干涸,水资源在减少,土地都裂了.师:这几位同学说得很好.造成干旱的原因既有人为因素,也有自然因素.水在枯竭,如果我们还不珍惜,最后一滴水将与血液等价.今天我们就一起针对节约用水的问题,从数学知识的角度来进行全面的分析,首先大家先来仔细研究一个图像.从图象中你可以得到那些信息?这个图像里反映了一个怎样的问题?生: 反映了蓄水量随着干旱持续时间增加而减少的函数关系,是我们学过的一次函数的图像.师:回答的很好,这节课我们来共同学习如何用一次函数的图象来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板书课题,出示学习目标)设计意图:通过水资源的资料和生活中的图片引入新课比较贴近生活,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生的社会使命感,调动了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探究活动1 :师:多媒体展示:由于持续高温和连日无雨,某水库的蓄水量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减少.干旱持续时间t(天)与蓄水量V(万米3)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上图反映的是和的函数图像.(2)干旱持续10天后,蓄水量为多少?连续干旱23天后呢?(3)蓄水量小于400万米3时,将发生严重干旱警报.干旱多少天后将发出严重干旱警报?(4)按照这个规律,预计持续干旱多少天水库将干涸?师:同学们,这个问题先小组内交流一下,交流完成以后,找几名同学展示一下你的学习成果.(生小组内讨论交流3分钟.)师:哪位同学愿意展示你的学习成果.生1:蓄水量和干旱持续时间的函数图象.师:这位同学回答的很好,第二题呢?生1:1000.师:你是怎么得到的答案的呢?生2:先找到10天,然后做垂线,交图象与一点,再做垂线,可以找到1000.师:(通过多媒体演示)先在横轴上找到10天,并过这一点作横轴的垂线,与图像交于一点,过这一点作纵轴的垂线,得到蓄水量为1000万立方米.师:23天呢?生:700万米3师:(通过多媒体演示)先在横轴上找到23天,并过这一点作横轴的垂线,与图象交于一点,过这一点作纵轴的垂线,得到蓄水量为700万立方米.师:第三问呢?生:40.师:你能演示一下吗?生{用实物展台演示}:先在纵轴上找到400天,并过这一点作纵轴的垂线,与图像交于一点,过这一点作横轴的垂线,得到40天.师:最后一问呢?生:60.师:你是怎么得到的?生:先求解析式为V=-20t+1200,并让V=0时,求出t=60,即为60天干涸.师:还有其他方法吗?生:延长直线交横轴与一点,交点的横坐标即为所求.师:我们用了图象法和解析式法两种方法解决了这个问题,你能对比一下这两种方法的优缺点吗?生1:解析式法比较准确但是不直观.生2:图象法比较直观但是不够准确.师:这两个同学回答的非常好,掌声鼓励.(生响起一阵掌声.)设计意图:通过生动的现实情景引入一次函数图象的应用,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分析、合作,初步感受到数形结合的解题方法,同时对比掌握图形观察法与表达式计算法两种方法的优点及缺点,培养学生灵活应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师:当得知周边地区的干旱情况后,滕南学校的小明意识到节约用水的重要性.当天在8.9班上倡议节约用水,得到全班同学乃至全校师生的积极响应.从宣传活动开始,假设每天参加该活动的家庭数增加数量相同,最后全校师生都参加了活动,并且参加该活动的家庭数S(户)与宣传时间t(天)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师:这个环节采用抢答的方式,回答最踊跃的两名同学老师有物质奖励.圣诞节就要到了,每人奖励一个苹果.(展示奖品)现在结合你的讲学案,准备一下,时间30秒.同学们知道答案可以直接站起来回答,看哪位同学最踊跃.师:(30秒后)(1)活动开始当天,全校有多少户家庭参加了该活动?生:200户.师:回答的很好.师:第二个问题该活动持续了几天?生1:30天.师:错了.生2:20天.师:对了,下一个问题:全校师生共有多少户参加?生:1000户.师:对了,第四个问题你知道平均每天增加了多少户?生:40户.师:正确,活动第几天时,参加该活动的家庭数达到800户?生:800户.师:正确,写出参加活动的家庭数S与活动时间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生:40200=+S t师:通过这一环节抢答,田志广同学和王闯同学抢答的次数最多,都是2次,请这两个同学上台领奖.生:展示奖品.(全班响起热烈的掌声.)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进一步学习运用一次函数图象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倡导节约用水.同时,通过练习检验学生对已学内容是否掌握.抢答环节的设计也培养了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及语言表达的能力.探究活动21.看图填空(1)当0y=时,x=;______(2)直线对应的函数表达式是_2.议一议一元一次方程0.510x +=与一次函数0.51y x =+有什么联系?(请大家根据刚做的练习来进行解答.)师:下面我们对一次函数的图像的运用进行深入的探究,同学们我们来看一下讲学案中的探究活动2.在这个环节里,我们先分组讨论,讨论完以后找几名同学来讲解一下.(生分组讨论.)师:同学们讨论的很热烈,哪一位同学能上台来讲解一下第一个问题. 生1:第一个答案是-2,第二个答案是 y=0.5x+1.师:哪个同学还能讲一下吗?能用实物展台板演一下吗?生2(借助实物展台):当y=O 时就是直线也x 轴的交点的横坐标为-2:第二个问题设函数表达式为y=kx+b ,图象过(-2,0),(0,1)两点,所以表达式为y=0.5x+1.师:回答的好不好.生:好(掌声一片).师:哪个同学能说一下议一议.生1:函数0.51y x =+与x 轴交点的横坐标即为方程0.510x +=的解. 生2: 当一次函数0.51y x =+的函数值为0时,相应的自变量的值即为方程0.510x +=的解.师:这两个同学的答案你不同的方面说明了他们之间的关系,综合起来就更全面了,即:从“数”的方面看,当一次函数y=0.5x+1的函数值y=0时,相应的自变量的值即为方程0.5x+1=0解;从“形”的方面看,函数y=0.5x+1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即为方程0.5x+1=0的解.设计意图:通过本题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让学生认识到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的联系,从“数”的角度看,当一次函数0.51y x=+的函数值为0时,相应的自变量的值即为方程0.510x+=的解;从“形”的角度看,函数0.51=+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即为方程0.510y xx+=的解.师:通过上面的学习,我们对一次函数的运用有了进一步的理解,我们来巩固一下学习成果, 请同学们完成探究活动3的1至5题,请同学独立完成.多媒体展示:探究活动3某种摩托车的油箱最多可储油10升,加满油后,油箱中的剩余油量y(升)与摩托车行驶路程x (千米)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1)横轴表示纵轴表示 .2)X=0时,y= ,此时表示:摩托车的油箱最多可储油升.3)y=0时,x= ,此时表示:一箱汽油最多可供摩托车行使千米.4)摩托车行使100千米后,剩余油量升,即耗油升.5)摩托车的剩余油量小于1升时,摩托车将自动报警.行驶千米后,摩托车将自动报警?师巡视,生独立完成.师:同学们都完成了,下面先小组内进行评议,纠错.师巡视,找出4个小组的代表的讲学案利用实物展台展示.边展示,边评价,得出等级.点拨答案:(1)摩托车行驶路程x;油箱中的剩余油量y(2)10:10(3)500;500(4)8;2(5)450.设计意图:通过摩托车的油箱的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让学生能从图象中获取信息,进一步巩固用函数图像的思想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三、归纳总结、拓展提高归纳总结:你的收获:你的困惑: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我们只有不断地归纳总结才能精益求精.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我们先小组内互相说一下,然后再找几名同学来总结一下.生1:通过函数图象获取信息.生2:利用函数图象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生3:初步体会方程与函数的关系.师(小结):我们从实际问题转化为坐标,由坐标找到了点,由点找到了对应的坐标,由找到的坐标来解决实际问题.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自己小结本节课的知识要点及数学方法,使这节课知识系统化,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当堂达标:1.某植物t 天后的高度为y 厘米,图中反映了y 与t 之间的关系.根据图像回答下列问题:(1)3天后该植物高度为多少?(2)预测该植物12天后的高度;(3)几天后该植物的高度为10厘米?点拨:(1)3天后该植物高度为5厘米.(2)预测该植物12天后的高度为11.4厘米.(3)天后该植物的高度为10厘米.2.全国每年都有大量土地被沙漠吞没,改造沙漠,保护土地资源已经成为一实际生活 坐标 点项十分紧迫的任务,某地区现有土地面积100万千米2,沙漠面积200万千米2,土地沙漠化的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1)如果不采取任何措施,那么到第5年底,该地区沙漠面积将增加多少万千米2?(2)如果该地区沙漠的面积继续按此趋势扩大,那么从现在开始,第几年底后,该地区将丧失(3)如果从现在开始采取植树造林措施,每年改造4万千米2沙漠,那么到第几年底,该地区的沙漠面积能减少到1点拨:(1)如果不采取任何措施,那么到第5年底,该地区沙漠面积将新增加10万千米2.(2)从图象可知,每年的土地面积减少2万千米2,现有土地面积100万千米2,100÷2=50,故从现在开始,第50年底后,该地区将丧失土地资源.(3)如果从现在开始采取植树造林等措施,每年改造4万千米2沙漠,每年沙化2万千米2,实际每年改造面积2万千米2,由于-÷=,故到第12年底,该地区的沙漠面积能减少到176万千(200176)212米2.教学方式:当堂达标,对做完的学生进行当堂批阅并点评.设计意图:巩固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让学生掌握用一次函数图像来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板书设计:教后反思:通过函数图象获取信息,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及数学应用能力,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环保意识和热爱生活的意识及利用函数图象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通过方程与函数关系的研究,建立良好的知识联系.第一个教学环节我们有水资源的的资料引人,贴近生活,展示4幅图片,让学生说出体现了什么自然现象,比较形象直观,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个问题用数学知识的角度应该怎么分析,可以通过一个图像来解决.来引出新课,板书课题.第二个环节主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探究活动1先有学生小组内讨论学习,教师适当点拨,完成探究活动1,再利用抢答的形式巩固新知,对优秀的同学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如苹果);对于探究活动2,我采用小组讨论,然后找4名学生上台进行讲授,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实现“兵教兵”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成为学生的主体,探究活动3采用学生独立完成,然后由小组互评,最后找几个小组的优秀代表进行展评.第三个环节中的总结采用先小组内互相说自己的收获,然后再让学生代表来说明,最后由教师点拨的方式进行,总结完以后当堂达标,对做完的学生进行当堂批阅.但在教学中要适当分组,力求每一个小组都有优秀代表,达到“兵教兵”的目的,同时要把握好时间和节奏,不要让时间过紧或者过松.希望以上资料对你有所帮助,附励志名言3条:1、理想的路总是为有信心的人预备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一次函数
总课时:7课时执笔人:刘丽娟使用人:
备课时间:第八周上课时间:第十一周
第7课时:6、5一次函数图像的应用(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进一步训练学生的识图能力,能通过函数图象获取信息,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目标:在函数图象信息获取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意识,发展形象思维;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数学应用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现实问题的解决中,使学生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一次函数图象的应用
教学难点:从函数图象中正确读取信息
教学准备:教具:教材,课件,电脑学具:教材,练习本,铅笔,直尺
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情境引入(5分钟,学生观察图形,获取信息,全班交流)
内容:一农民带上若干千克自产的土豆进城出售,为了方便,他带了一些零钱备用,按市场价售出一些后,又降价出售,售出的土豆千克数与他手中持有的钱数(含备用
零钱)的关系,如图所示,结合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1)农民自带的零钱是多少?
(2)试求降价前y与x之间的关系
(3)由表达式你能求出降价前每千克的土豆价格是多少?
(4)降价后他按每千克0.4元将剩余土豆售完,这时他手中的钱
(含备用零钱)是26元,试问他一共带了多少千克土豆?
第二环节:问题解决(15分钟,学生理解题意,小组探究,
全班交流)
内容1:例1
小聪和小慧去某风景区游览,约好在“飞瀑”见面,上午7:00小聪乘电动汽车从“古刹”出发,沿景区公路去“飞瀑”,车速为36km/h,小慧也于上午7:00从“塔林”出发,骑电动自行车沿景区公路去“飞瀑”,车速为
26km/h.
(1)当小聪追上小慧时,他们是否已经过了“草甸”?
(2)当小聪到达“飞瀑”时,小慧离“飞瀑”还有多少km?
分析:当小聪追上小慧时,说明他们两个人的什么量是相同的?是否已经过了“草甸”该用什么量来表示?你会选择用哪种方式来解决?图象法?还是解析法?
解:设经过t时,小聪与小慧离“古刹”的路程分别为S1、S2,
由题意得:S1=36t,S2=26t+10
将这两个函数解析式画在同一个直角坐标系上,观察图象,得
⑴两条直线S 1=36t , S 2=26t+10的交点坐标为(1,36)这说明当小聪追上小慧时,S 1=S 2=36 km ,即离“古刹”36km ,已超过35km ,也就是说,他们已经过了“草甸” ⑵当小聪到达“飞瀑”时,即S 1=45km ,此时S 2=42.5km . 所以小慧离“飞瀑”还有45-42.5=2.5(km ) 内容2:深入探究
例2 我边防局接到情报,近海处有一可疑
船只A 正向公海方向行驶.边防局迅速派出快艇B
追赶(如图),下图中l 1,l 2分别表示两船相对于海岸的距
离s (海里)与追赶时间t (分)之间的关系. 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1)哪条线表示B 到海岸的距离与时间之间的关
系?
解:观察图象,得当t =0时,B 距海岸0海里,即 S =0,故l 1表示B 到海岸的距离与追赶时间之间的关系;
(2)A ,B 哪个速度快?
解:从0增加到10时,l 2的纵坐标增加了2,而l 1的纵坐标增加了5,即10分内,A 行驶了2海里,B 行驶了5海里,所以B
的速度快.
(3)15分钟内B 能否追上A ?
解:可以看出,当t =15时,l 1上对应点在l 2 上对应点的下方,
(4)如果一直追下去,那么B 能否追上A ?
解:如图l 1 ,l 2相交于点P .因此,如果一直追下去,那么B
一定能追上A .
(5)当A 逃到离海岸12海里的公海时,B 将无法对其进行检查.照此速度,B 能否在A 逃到公海前将其拦截? 解:从图中可以看出,l 1与l 1交点P 的纵坐标小于12,这说明在A 逃入公海前,我边防快艇B 能够追上A .
第三环节:反馈练习(15分钟,学生独立解决,全班交流)
内容:观察甲、乙两图,解答下列问题
海
岸
公 海
A
B
1.填空:两图中的()图比较符合传统寓言故事《龟免赛跑》中所描述的情节.2.根据1中所填答案的图象填写下表:
项目主人公
(龟或兔)到达时间
(分)
最快速度(米/分)平均速度
(米/分)
红线
绿线
3.根据1中所填答案的图象求:
(1)龟免赛跑过程中的函数关系式(要注明各函数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2)乌龟经过多长时间追上了免子,追及地距起点有多远的路程?
4.请你根据另一幅图表,充分发挥你的想象,自编一则新的“龟免赛跑”的寓言故事,要求如下:(1)用简洁明快的语言概括大意,不能超过200字;
(2)图表中能确定的数值,在故事叙述中不得少于3个,且要分别涉及时间、路和速度这三个量.第四环节:课时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学生理解内化构建知识框架)
内容: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一次函数图象的应用,在运用一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时,可以直接从函数图象上获取信息解决问题,当然也可以设法得出各自对应的函数关系式,然后借助关系式完全通过计算解决问题。
通过列出关系式解决问题时,一般首先判断关系式的特征,如两个变量之间是不是一次函数关系?当确定是一次函数关系时,可求出函数解析式,并运用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进一步求得我们所需要的结果.
第五环节:作业布置
作业:习题6.7
A组(优等生)1、2
B组(中等生)1、2
C组(后三分之一生)1
教学反思
线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