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与中医养生

合集下载

中医的养生方法太极拳

中医的养生方法太极拳

中医的养生方法太极拳中医的养生方法:太极拳太极拳是中医的一种养生方法,既可以增强身体素质,又可以调理身体阴阳平衡。

太极拳由于其独特的内外结合,已成为全球流行的健身运动之一。

本文将介绍太极拳的起源、原理以及其在中医养生中的重要作用。

一、太极拳的起源太极拳起源于中国古代的武术,可以追溯到16世纪末明代的张三丰。

张三丰将自己精通的武术与道家哲学相结合,创造出了太极拳这一独特的拳法。

太极拳注重心静、气活、身法柔和、意守圆整的动作,通过慢、柔、缓的方式来锻炼身体和意念。

因其动作舒展、缓慢夺目,被视为一种优雅的艺术表演。

二、太极拳的原理太极拳的原理基于中医的阴阳学说和经络理论。

中医认为,人体的健康取决于阴阳的平衡以及气的畅通。

太极拳通过练习舒张和收缩的动作,调节气血运行,促进气的流通,达到身心健康的目的。

在太极拳的练习中,人体按照重心的变化来调节身体的平衡,通过扩展呼吸和舒张的动作,增加体内气的循环和供应。

此外,太极拳注重意念的集中和放松,使人体的内外环境达到和谐统一的状态。

三、太极拳的益处1. 提升身体素质:太极拳的动作柔和流畅,可以增强身体的灵活性、协调性和平衡性。

经常练习太极拳可以改善身体姿势,增强肌肉力量,预防骨质疏松和肌肉萎缩。

2. 放松压力:太极拳的练习注重心境的稳定和专注。

通过集中注意力,舒展身体,放松神经,可以有效缓解压力和焦虑,提升心理健康。

3. 调理内脏功能:太极拳的运动方式有利于经络的通畅,促进气血的流动。

太极拳的动作可以自我按摩腹部和脏腑器官,促进内脏的活力和功能。

4. 增强免疫力:太极拳的练习可以提高身体的免疫力,通过增加血液循环来促进免疫细胞的运动和传导。

5. 增进心肺功能:太极拳的呼吸方式是一种深度和自然的呼吸方式,可以增强心肺功能,提高氧气的吸收和利用。

四、太极拳的练习方法太极拳的练习可以分为基础功和套路练习。

1. 基础功:包括站桩、站立、云手、单鞭等动作,这些动作注重身体的放松和站立的稳定。

太极拳与养生

太极拳与养生

太极拳与养生太极拳是我国传统武术三大内家拳之一,其始源于技击,讲求以柔克刚;作为养生的太极拳是我国传统医学中别具一格的重要分支,强调未病先防,追求健康长寿。

20世纪下半叶,太极拳在传统套路的基础上向简化方向发展,从50年代中的三十四式简化太极拳,70年代末的四十八式太极拳,80年代的四十二式竞赛套路到90年代的八式、十六式太极拳等,一个简化太极拳系列逐步形成。

它与各流派的传统太极拳共同构成有利于当代全民健身的运动体系。

养生,即调养健康,养护生命之意。

太极拳根植于传统文化,其理论经后人的不断丰富,与养生愈加息息相关。

太极十三势中的八法:拥、捋、挤、按、采、列、肘、靠与五行相对应。

拥,五行属水,对应肾经;捋,五行属火,对应心经;挤,五行属木,对应肝经;按,五行属金,对应肺经;采,五行属金,对应大肠经;列,五行属土,对应脾经;肘,五行属土,对应胃经;靠,五行属木,对应胆经。

除此之外,中国医学的养生观,还在于阴阳平衡、气血调和与经络通畅。

太极拳与阴阳《素问·生气通天论》中记载:“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中医讲究阴阳平衡方能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在打太极的过程中,人身即为太极,身体各个部位的运动即为阴阳的相互作用。

太极拳的养生之道在于阴阳平衡,这点与中医的养生之理是相通的。

太极拳的“开”“阖”中包含“阴中有阳,阳中存阴”之意,故有“拳起于易,现成于医”,“拳名太极,实无极自然之运行,阴阳自然之开合命名也”。

太极拳与气血中医认为,“气”为生命之本源,是构成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气为血帅,血为气母。

气为阳,血为阴,气与血有阴阳相随、互为资生、互为依存。

太极拳技法要求头似顶悬、气沉丹田、沉肩坠肘、尾闾中正、虚实分明、上下相随、内外兼练。

久习太极拳可以打通任脉、督脉、带脉,由此而使气血畅通无阻,令血液黏滞性降低,避免出现气滞、瘀血现象。

太极拳与经络经络是人体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的通路。

中医养生太极养生提升身心平衡

中医养生太极养生提升身心平衡

中医养生太极养生提升身心平衡中医养生和太极养生是两种古老而有效的养生方法。

它们旨在通过保持身体的健康和平衡,促进身心的和谐。

本文将讨论中医养生和太极养生在提升身心平衡方面的作用,并介绍一些常用的方法和技巧。

一、中医养生中医养生是中国传统医学的一部分。

它强调个体的整体健康,并将身体视为一个复杂的系统。

中医养生的目标是通过调整和平衡身体的阴阳、气血、五脏六腑等要素,达到身心平衡的状态。

1. 调理阴阳中医认为阴阳是宇宙的两个对立面,也是人体内部存在的两种力量。

阴阳之间的失衡可以导致身体不适和健康问题。

因此,中医养生强调调理阴阳平衡,通过草药、饮食和运动等方法来达到这个目标。

2. 气的调节气是中医理论中的重要概念,它对身体的运行和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中医养生通过针灸、按摩、气功等方法来调节和增强气的循环和流动,以达到身心健康的目的。

3. 饮食养生中医饮食养生非常注重对食物的选择和烹饪方法。

根据个体的身体特质和需要,中医师会推荐特定的食物和调理方案。

例如,平衡五味,适当搭配食物,以及避免过食辛辣和油腻的食物等。

二、太极养生太极养生是中国传统的武术和健身方法之一。

它以缓慢连贯的动作、深入的呼吸和专注的意识为特征。

太极养生通过练习太极拳和太极功以提升身心平衡。

1. 调整身体姿势太极动作要求身体的各个部分都保持松散、自然和均衡。

通过调整身体姿势和身体的重心,可以改善身体的平衡感和稳定性。

2. 慢而连贯的动作太极的动作都是慢而连贯的。

这种慢速的动作有助于放慢呼吸和心率,同时也可以提高注意力、专注力和身体的柔韧性。

3. 专注的意识太极强调身心的专注和意识的集中。

练习太极的过程需要保持专注的状态,这样可以使身体和思维达到一种平衡的状态。

三、提升身心平衡的方法与技巧除了中医养生和太极养生,还有一些其他方法和技巧可以帮助提升身心平衡。

1. 呼吸调节深呼吸可以帮助放松身心、缓解压力。

可以练习腹式呼吸,慢慢地吸入空气,然后慢慢地吐出。

中医养生与太极养生

中医养生与太极养生

中医养生与太极养生中医养生和太极养生是中国传统医学和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中医养生强调通过调整人体内外的阴阳平衡,以及五行相生相克的原则来达到养生的效果。

而太极养生则侧重于通过太极拳等运动来锻炼身体,达到身心和谐的目标。

本文将分别从中医养生和太极养生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中医养生中医养生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人的传统养生方式。

中医理论认为,人体的健康与阴阳平衡息息相关。

阴阳是宇宙最基本的二元对立,中医认为,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疾病都是由阴阳的协调与失调引起的。

因此,中医养生在调理身体的过程中,非常注重阴阳平衡的调控。

中医养生的基本原则是以“四季养生”为核心,即根据不同的季节来调节身体的阴阳平衡。

春天养生强调活血化痰,夏天养生则注重清凉解暑,秋天养生提倡润燥养肺,冬天养生则强调保暖驱寒。

此外,中医还注重调理饮食,通过养生食品和药膳来滋补身体,增强体质。

二、太极养生太极养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太极拳等运动方式来达到养生目的。

太极养生注重的是身心和谐,通过运动的方式来调整个体的阴阳平衡。

太极拳是太极养生的代表,它是一种慢速、连贯、柔和的拳术,具有调理身体、增强体质、平衡情绪的作用。

太极拳的练习能够促进气血循环,增强肌肉骨骼的灵活性,提高身体的协调性和柔韧性。

同时,太极拳的练习过程中还注重呼吸调整和意念集中,有助于舒缓压力、提升人的精神状态。

三、中医养生与太极养生的结合中医养生和太极养生是可以相互结合的,彼此共同促进人体的健康。

中医养生通过调整阴阳平衡来维护人体的稳定,而太极养生则通过运动来促进身体的协调与柔韧。

结合传统中医理论和太极拳的实践,可以获得更好的养生效果。

通过中医养生的调理,可以使体内的阴阳平衡更为稳定,为太极拳的练习提供更好的基础。

而太极拳的运动对于中医养生有很好的补充作用,通过太极拳的锻炼,可以促进气血的流通,增强身体的协调性和柔韧性。

综上所述,中医养生和太极养生是中国传统医学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太极拳与中医养生

太极拳与中医养生

太极拳与中医养生1.太极拳养生的原理中医养生要求“法于阴阳,和于术数”。

但阴阳术数之理在道家阐述更为清楚。

老子所说,“归根曰静,静曰复命”“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是在说明一个道理,即物极必反,阳极阴生,阴极阳生,静极复动,动极而静。

“复命”为动,生于清静;婴儿为静,为生命之初,人必反之而后才能生机最旺,生命力最强。

所以历代的神仙家都遵循与生道相反的原则,反其道而行之,返回到生命之初的状态。

即人若能总是保持在成长期,就不会衰老和死亡,这样也就能达到神仙家长生不死的目的。

人的生成是因为阴阳二气交感达到了最为中正灵秀的状态,人与五行之气相感,又生出善恶与分别,所以万事化生无穷。

所以说,在天地间立身处世,必须按照阴阳(动静)、刚柔、仁义的道理去做。

人的死生问题,要通过回归事物最初的本始状态,反过来察求最终的结果才能知晓,这就是太极之理,也是养生和人性命转化最关键的道理。

2.太极拳的养生境界太极拳架、内功心法、太极道统融而为一,有化归于无,万法归一法,把握动静之机,知至至之,实现无拳架、无内功心法、无意之中有真意。

如何达到这种无为境界呢?必须是修炼具有无为智慧的太极拳,这样的太极拳,体现了用自身本具的重量和地心吸引力,舍己从人的思维和实证,柔软可变之流体、风体,进退往来之点、线、面、体和超立体等八门五步之“软十三不敢粘”的精髄。

这样的太极拳,研修起来,在开始阶段,好像是不可入,无门可进,不可思议,难以理解,但是,一旦进入,则无所不得,无为而无不为。

修炼太极拳的过程也是对自身进修的过程,太极拳要求心静体松,可缓解精神压力,修复病灶。

3.太极拳养生的适宜性太极拳是集道、易、武、医、艺于一体的中华绝学与养生之术,适合男女老幼各个年龄段和各类人群习炼,适宜性十分广泛,所以可以作为延年益寿和养生保健的首选方法。

太极拳基本内容包括太极理论、拳术套路、太极推手以及太极枪、棍、剑等器械套路和辅助训练方法。

经过数百年的流传与衍变,太极拳已有多个流派,目前以陈式、杨式、武式、吴式、孙式、和式、赵式等比较著名。

太极拳合乎中医道理

太极拳合乎中医道理

太极拳合乎中医道理同养精气神祖国医学养生认为,精气神乃人体“三宝”,精气神即人体正常生理活动所需的各种精微物质(即精气)、生理活动的动能及其表现于外在的身心现象,是人的生命现象产生及其生理变化的根本。

“寿命修短,全系精气神之盈亏”。

因此古今练功家及养生家同样无不重视精气神的练养。

太极拳与中医养生所日之精乃指人体五脏六腑广义之精。

古代祖国医学理论日:“夫精者,身之本也”,“养生之道,以精为宝”,“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生……”,“人含气而生,精尽而死”。

可见,精是生命的本源。

因此,练功家与养生家均以“守精”为本。

太极拳运动的主要特点,是处处以腰部为主的全身内外统一的活动。

在练拳过程中,“时刻留意在腰间”,“主宰于腰”,“以腰为轴”,左旋右转,意气贯注,使腰部活动加强,带动全身各部肌肉、关节、内脏各器官的搞笑签名运动,并起到自动按摩的作用,进一步促进气血流通,促进人体内精微物质(即精气)的运化效果。

因此,长期坚持太极拳运动对于养精蓄锐和人体的健康大有好处。

气在中医养生中十分重要,“人含气而生”,“人之有生,全赖此气”。

中医学认为,人体之气有多种,其最根本的是元气(真气),元气是由肾气、肺气和“水谷精微”相合而成。

太极拳运动对人体元气的练养也具有良好的功效。

太极拳习练时,要求“以意调息”、“以意导气”,并有各种练气的方法。

太极拳运动既重视“意、气、力”的合一,也重视练气、养生和运气。

太极拳的呼吸细、匀、深、长而有力,这一方面可加大肺活量,促进吐故纳新,“以意行气”,“以气运身,循环全身”,“气为血帅,血随气行”。

因此,可加强新陈代谢,提高气化功能。

另一方面,太极拳的腹式呼吸,使腹肌一张一弛。

膈肌不断起伏,可以有规律地“按摩”内脏,加强内脏与消化道的qq空间签名档血液循环和津液的搞笑签名分泌,对体内消化吸收很有利,从而也就有效地增强了“水谷精微”的提炼。

练功及养生所言之神。

现代医学认为,是大脑的心理活动功能,是人的精神意志。

中医养生法宝太极拳练习舒缓身心

中医养生法宝太极拳练习舒缓身心

中医养生法宝太极拳练习舒缓身心中医养生法宝:太极拳练习舒缓身心太极拳是中国传统的拳术之一,也是一种兼具保健、养生和武术特点的运动方式。

作为中医养生法宝之一,太极拳以其独特的气质和养生效果,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这项运动中。

一、太极拳的起源和基本概念太极拳起源于中国古代的武术文化,于明朝时期达到鼎盛。

它的基本理念来自于道家哲学中的“太极”概念,即万物存在于相对的两个极端之间。

太极拳的核心思想是“动中有静,静中有动”,通过起伏流畅的动作表达相对的两个极端之间的相互转化和平衡。

二、太极拳的养生功效1.促进气血循环:太极拳的动作缓慢而流畅,配合深呼吸,可以促进气血在体内的循环,增加血液的氧气含量,改善身体机能。

2.调和阴阳五行:中医理论认为,人体的健康与阴阳五行的平衡息息相关。

太极拳通过动静结合的方式,调和人体内部的阴阳五行,增强人体免疫力。

3.强健筋骨:太极拳的动作注重身体的柔韧性和协调性,在长期的锻炼中可以增强肌肉和骨骼的力量,改善姿势,预防和缓解骨关节疾病。

4.增强精神力量:太极拳注重心身合一的状态,在运动中培养专注力、自觉性和耐心,可以增强精神力量,提高心理素质。

三、太极拳的基本要素和练习方法1.松柔:太极拳的动作要求松柔,通过放松肌肉来保持身体的柔韧性和灵活性。

2.气沉丹田:太极拳强调气的运行和调节,练习时要将呼吸与动作配合,将意识集中在丹田,促进气的沉淀。

3.意守中正:太极拳强调身体的平衡和稳定,要保持正直而不偏倚,意识集中在自己的中心位置。

4.舒展周身:太极拳动作需舒展周身,注重整个身体各部分的协调运动,使血液畅通,气血流通。

四、太极拳的注意事项1.选择合适的场地:太极拳的练习需要一个安静、空旷的场地,最好是在自然环境中进行练习。

2.穿着宽松舒适的服装:太极拳的动作要求身体的柔韧性和舒适感,所以穿着宽松透气的运动服装,可以有助于身体的伸展和舒展。

3.持之以恒:太极拳的养生效果需要长期坚持才能显现,因此要有持之以恒的毅力和耐心,每天坚持一定的练习时间。

祖国传统医学与太极拳养生的关系

祖国传统医学与太极拳养生的关系

祖国传统医学与太极拳养生的关系太极拳的本质是武术,随着时代的发展,太极拳的养生功效被证实,当今人们习练太极拳的好处是缓解压力,修身养性,修复身体病灶。

那么,祖国传统医学与太极拳的关系有哪些呢?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祖国传统医学与太极拳养生的关系。

欢迎阅读!祖国传统医学与太极拳养生的关系太极拳在中华武术史上仅有几百年的时间,但是太极拳养生却不可小觑,中医原理是太极拳的理论依据,练太极拳能延年益寿。

在时间的长河中,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生产实践当中不断摸索和积累,形成了属于我们自己的传统文化。

而在祖国传统文化中,中医学与太极拳则是其孕育的两颗璀璨的明珠。

而今天,许多经验性的自然科学由于自身的局限性,相继被实验科学淘汰,而中医学和太极拳随着时间的推移却备受推崇。

究其原因,这是由于自身理论的科学性和本身优势所决定的。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健康观念也在不断的转变,中医学所具有的整体观念、恒动观念,辩证论治的思想与太极拳体系中阴阳转换、刚柔相济,动静相随的理念不仅符合现代人对于医疗、保健的要求,而且相较西医和国外拳术更显示出其本身的特点和价值。

太极拳的运动特点符合人体构造,练习太极拳能打通身体经络,使血液循环更顺畅,血液畅通则减少疾病。

倒不是说孰优孰劣。

实验性科学固然看得见摸得着,经验性科学却有着丰富的实践基础。

在实验性科学的发展的同时,肯定还存在着很多不全面的地方,而经验性科学往往没有具体标准,概念模糊,认识不够全面。

我们唯有兼收并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才能更好的丰富和完善自己的认识。

祖国传统医学和太极拳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产物,深受古代阴阳五行学说等古典哲学的影响,而太极拳更是结合易学阴阳五行的变化及中医经络学说、吐纳、导引等为一体的具有技击、养生、修心等功能的内家拳术。

《黄帝内经》中说“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太极拳论》云“阴阳相济,方为懂劲。

”二者都在追求着阴阳平衡的状态,在矛盾中寻求统一。

太极拳的中医养生原理

太极拳的中医养生原理

太极拳的中医养生原理咱先说说太极拳对气血的影响。

人就像一棵大树,气血就如同树的汁水,得通畅地流动才行。

打太极拳的时候,动作慢悠悠的,看似简单,实则在这一伸一缩之间,就像给气血做了一场按摩。

你看那抬手,就像是把气血往上引,让它们能更好地滋养脑袋这些高高在上的器官;再看那落脚,又像是把气血往下引,让它们能到达脚丫子这些离心脏远的地方。

这气血就这么在身体里循环往复,畅通无阻,人就不容易生病,脸色也会红扑扑的,精气神倍儿足。

再说这太极拳对筋骨的好处。

人上了年纪,筋骨就像用久了的机器零件,容易生锈不灵活。

可太极拳就像是一把神奇的润滑油。

打拳的时候,全身的关节都在活动,就像每个小零件都被精心照料到了。

那些扭转的动作,能把关节里的“小缝隙”都给撑开,让关节液能更好地滋润关节。

而且啊,长期练太极拳的人,筋骨会变得很有韧性,就像柳枝一样,不容易折断。

这可比那些天天在健身房里猛练肌肉的人要健康得多呢,肌肉练得太死了反而不好,而太极拳练的是一种柔软又有力量的感觉。

从中医的精气神角度来看,太极拳也是一绝。

打太极拳的时候,人得全神贯注,心无旁骛。

这就相当于把散落在外的神给收回来了。

现在的人啊,一天到晚心思都不知道飘到哪里去了,神散了,人就容易疲惫。

而打太极拳就像给神找了个家,让它安安稳稳地住在身体里。

同时,在打拳的过程中,人的气息也是平稳而悠长的,这就是在养气。

气足了,精神自然就好了,看东西都觉得明亮,听声音也更加清晰。

而且啊,太极拳一般都是在户外打,在公园啊、树林里啊这些地方。

一边打着拳,一边还能呼吸新鲜空气,感受大自然的气息。

这在中医里可也是很重要的呢,大自然的清气进入身体,把身体里的浊气给替换出来,就像给身体来了一场大扫除。

这时候的人啊,就像是一棵茁壮成长的小树苗,扎根在大地里,吸收着天地间的精华。

所以说啊,太极拳在中医养生里真的是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

不管是年轻人想强身健体,还是老年人想延年益寿,都可以去学学太极拳,感受一下它的魅力。

浅谈太极拳与国内传统医学的关系

浅谈太极拳与国内传统医学的关系

浅谈太极拳与中国传统医学的关系①前言:太极拳是中华武术文化中独具特色的有较大影响的一大拳系,是将意、气、身融为一体的运动形式。

太极一词最初见于周易一书,至宋朝周敦颐以其所画太极图解释宇宙、自然界发展规律及其变化。

由于其具有静心用意、呼吸自然、中正安舒和动作缓慢柔和、连贯均匀、圆活自然、协调完整、虚实分明、轻灵沉着、刚柔相济的特点,因此,太极拳虽类归武术,却体现了中国传统医学养生思想,在中国传统的医学养生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②然而太极拳与中医的关系不仅于此。

此文中,我们会从太极拳与中医学的养生之道、太极拳与中医的阴阳虚实、中医理论在太极拳中的应用、中医经络学在太极拳中的应用四个方面浅谈一下太极拳于中国传统医学的关系。

太极拳与中医学的养生之道:③太极拳是中华传统武术中的主要拳种之一, 是我国优秀的文化瑰宝。

它吸收了古代哲学、医学、武术、导引术、吐纳术等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 形成了一套符合中医医理的独特健身方法。

因太极拳运动的特征淋漓尽致的体现了中医养生之道, 从而使其在诸多的养生方法中脱颖而出, 成为倍受欢迎的运动项目。

1 太极拳运动道法自然, 平衡阴阳中医养生学作为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阴阳学说作为理论基础, 又以平衡阴阳为养生的核心内容。

《素问·生气通天论》谓: “凡阴阳之要, 阳秘乃固, 两者不和, 若春无秋, 若冬无夏。

因而和之, 是谓圣度⋯.阴平阳秘, 精神乃治。

”经文强调“保持阴阳平衡”是人体健康无疾的关键, 又是养生论的主旨。

太极拳理论法于古代哲学中的阴阳学说, 所以阴阳之道乃太极拳运动的基础, 是太极拳运动的规律所在。

因此, 有太极拳家按阴阳特点将太极拳运动平分阴阳, 将柔、吸、引、化、收、蓄、入、来、退、屈、虚、合等列为阴, 将刚、呼、击、打、放、发、出、往、进、伸、实、开等列为阳。

这样的划分使阴阳概念、阴阳平衡理念在太极拳运动中更具体化, 更富指导作用。

2 太极拳运动动静结合, 形神兼修中医养生提倡动静结合、形神兼修的养生方式。

动静结合:中医推荐的运动养生

动静结合:中医推荐的运动养生

动静结合:中医推荐的运动养生运动是保持健康的重要手段之一,而中医养生则是中国古老而独特的健康保养方法。

动静结合,即通过运动的方式来促进人体的健康和养生效果,是中医推荐的一种理念和方法。

本文将介绍中医推荐的几种运动养生方法,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如何将运动与中医养生相结合。

1. 太极拳太极拳是一种融合了动态与静态的传统武术,被广泛应用于中医养生中。

太极拳注重修身养性,以柔和缓慢的动作和深呼吸为特点,能够有效锻炼人体的协调性、柔韧性和心肺功能。

此外,太极拳还能调节血液循环、增强内脏功能、促进新陈代谢等,对于提高身体免疫力和抵抗力有显著效果。

2. 气功气功,又称为“内养法”,是一种通过调节呼吸和运动来调整体内气血运行的方法。

气功练习通常包括静坐冥想和各种特定动作的配合。

通过练习气功,可以调整人体阳气和阴气的平衡,达到保健治病、延年益寿的目的。

中医认为,气功可以在调整生理机能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并且可以改善情绪、增加精力、提高免疫力等。

3. 散步散步是最简单、最便捷的运动方式之一。

中医认为散步可以活血化瘀、通经活络,并且不会对关节造成过大的压力。

散步时可以选择适量的时间和速度,并注重呼吸与步伐的协调。

这样有助于提高肺活量、增强心肺功能,并促进全身血液循环。

此外,在自然环境下散步还可以使视觉得到放松、心情愉悦,对缓解压力和焦虑有积极作用。

4. 拉伸拉伸运动可以增加肌肉柔韧性,并且对缓解肌肉酸痛和预防运动损伤具有积极作用。

中医认为,人体内部经络存在着气血流通的通道,而通过拉伸运动可以活络经络、疏通气血,在平衡阴阳之间起到促进身体健康的作用。

因此,在进行其他运动或者长时间久坐后,适当进行拉伸运动非常重要。

5. 静心冥想静心冥想是一种通过专注于内心思维或者外界事物而达到内心深度静谧状态的方法。

冥想可以帮助我们平息思绪,舒缓紧张情绪,并且提高注意力和思考能力。

根据中医理论,冥想可以平衡五脏六腑之间的阴阳关系,恢复人体自然节律,并且对于改善睡眠质量、减轻压力具有显著效果。

中医养生太极拳修身养性的功夫

中医养生太极拳修身养性的功夫

中医养生太极拳修身养性的功夫在当代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压力也越来越大。

为了追求健康和幸福,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中医养生和太极拳这两个古老的传统健身方式。

中医养生和太极拳的结合,可以帮助人们修身养性,达到身心健康的目标。

一、中医养生的理念中医养生注重人体的整体平衡,追求阴阳平衡、气血调和。

中医认为,人的健康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饮食调养、适当锻炼等因素密切相关。

同时,中医养生强调预防为主,注重个体的自然康复能力。

通过调整心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可以达到延年益寿、预防和治疗疾病的效果。

二、太极拳与中医养生的结合太极拳是一种传统的中国拳术,强调“以柔克刚”,通过身体灵活的动作来锻炼身体和内在的能量。

太极拳与中医养生的结合,既能增强身体素质,又能促进温养身体的正气和调和阴阳。

1. 身体锻炼太极拳的动作柔和缓慢,有助于改善人体的柔韧性和协调性。

通过练习太极拳,可以增强肌肉和关节的灵活性,改善人体的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提高心肺功能。

这些效果与中医养生追求身体的阴阳平衡和气血调和是一致的。

2. 内在调养太极拳注重内在的能量调节,强调心静、气和、意安。

通过练习太极拳,可以调整呼吸,提高气血流通,以提升身体的免疫力和自愈能力。

同时,太极拳能够帮助放松身心,减轻压力,提高睡眠质量,有助于调节情绪,改善心理健康。

三、典型的太极养生功法太极拳有许多养生功法,下面将介绍一些典型的太极养生功法。

1. 起势太极拳练习的第一步是起势。

双脚分开与肩同宽,双手沿身体自然示意线上提起至胸前,手心朝上,两掌间保持适量的距离。

两手以虚握为起势,呼吸以顺气为主。

2. 手推手推是太极拳练习中非常重要的动作。

练习手推可以增强上肢肌肉力量,并且能够锻炼腰腹部的柔韧性。

练习时,双手呈握拳状,前臂保持平直,呼气时,双手向前推出,用力均匀,力量从脚底发出。

3. 蹲马蹲马是太极拳的基本功之一。

蹲马练习能够锻炼下肢的力量和柔韧性。

练习时,双脚与肩同宽,膝盖微微弯曲,呼吸平稳。

中医养生气功修炼调理气血的功法

中医养生气功修炼调理气血的功法

中医养生气功修炼调理气血的功法引言:中医养生气功是一种古老而有效的修炼方法,通过特定的姿势和呼吸方法来调整气血循环,增强体内能量,达到促进健康和延缓衰老的效果。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中医养生气功修炼的功法,可供大家参考和实践。

一、气功:太极拳太极拳作为一种传统的中医养生气功,被广泛认可和推崇。

太极拳注重身体和内气的调和,通过慢而柔的动作,配合深呼吸和专注意念,使气血在体内畅通无阻,从而促进气血循环。

太极拳的修炼需要始终保持放松和平静的状态,慢慢地沉浸其中,才能获得最佳的效益。

二、气功:八段锦八段锦是一种古老而受欢迎的中医养生气功,也被称为八宝功。

它包含了八个动作,涵盖了整个身体的各个部位。

通过慢而流畅的动作和深呼吸,八段锦可以调整呼吸和姿势,促进全身经络的畅通和气血的循环。

每天坚持练习八段锦,可以增强身体的灵活性和抵抗力。

三、气功:五禽戏五禽戏是一种中医养生气功,模仿了鹿、虎、熊、猿和鸟这五种动物的动作。

每种动作都有特定的呼吸方法和节奏,通过模仿动物的姿势和呼吸来调整气血的循环。

五禽戏适合各个年龄段的人练习,不仅可以锻炼身体,还可以提高身体的协调性和稳定性。

四、气功:小周天小周天是一种高级中医养生气功,它主要通过修炼脑髓和脊髓两个重要的经脉来调整气血的循环。

小周天的修炼需要配合深呼吸和专注意念,通过特定的动作来引导体内的能量,使其沿着经脉循环。

小周天的修炼需要耐心和恒心,初学者应该在有经验的老师的指导下进行。

五、气功:气功养生音乐气功养生音乐是一种结合了气功修炼和音乐的特殊方式。

通过听着柔和舒缓的音乐,跟随着音乐的节奏和韵律来呼吸和运动。

气功养生音乐可以帮助人们放松身心,调整呼吸和能量的流动,从而达到调理气血的效果。

它适合那些喜欢音乐和希望在放松中修炼气功的人。

结论:中医养生气功是一种传统而有效的修炼方法,通过调整气血循环来促进健康和延缓衰老。

本文介绍了几种常见的中医养生气功修炼的功法,包括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小周天和气功养生音乐。

中医养生学第十一章传统运动 养生

中医养生学第十一章传统运动 养生

中医养生学第十一章传统运动养生
中医养生学中的传统运动,是指通过特定的体育活动和运动方式来促进健康和养生的方法。

传统运动一直是中医养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帮助调节气血流通,增强体质,改善心理状态,提高免疫力等。

以下是中医养生学第十一章传统运动的一些内容:
1. 太极拳:太极拳是一种古老的中国武术,也是一种养生运动。

太极拳通过舒展柔和的动作和呼吸方法,可以调节气血,增强身体灵活性和平衡力,改善心理健康。

2. 气功:气功是中医养生学中的重要内容,通过调节呼吸和运动,以达到调理身心健康的目的。

常见的气功有八段锦、五禽戏等,可以促进气血流通,增强体质,调理内脏功能等。

3. 步行和慢跑:步行和慢跑是简单而有效的中医养生运动方式。

步行和慢跑可以提高心肺功能,促进新陈代谢,增强免疫力,同时也有助于缓解压力和改善睡眠质量。

4. 多种传统民间体育活动:如踢毽子、打陀螺、跳绳等,这些活动都可以锻炼身体的灵活性和协调性,同时也能够享受运动的乐趣。

通过进行适量的传统运动,可以有效地预防疾病,提高身体的免疫力,降低患病的风险。

但是需要根据个体的身体状况和年龄进行调整,避免过度运动或者不适合的运动方式。

同时,正确的运动姿势和呼吸方法也是保障养生效果的重要因素。

中医推崇太极拳可以提升气血流动

中医推崇太极拳可以提升气血流动

中医推崇太极拳可以提升气血流动太极拳,作为中国传统的武术之一,自古以来一直受到中医的推崇。

太极拳不仅是一种优秀的武术形式,更是一种养生保健的方法。

中医认为,太极拳的练习可以帮助提升气血流动,进而促进身体健康。

本文将从中医的角度来探讨太极拳对气血的影响。

太极拳作为传统的身体锻炼方式,强调身体的柔软和协调。

它的动作缓慢而流畅,呼吸均匀而深长。

这种练习方式有助于调节人体的脏腑,改善气血循环。

根据中医的理论,气血是构成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物质基础,只有当气血运行顺畅时,人体才能保持健康。

太极拳的练习可以通过调整呼吸和动作来达到调和气血的目的。

在太极拳的练习中,强调腹式呼吸,即以腹部为中心,通过放松深呼吸来调节气息。

这种呼吸方式可以增加体内的氧气供应,促进新陈代谢,有助于气血的流动。

另外,太极拳的动作要求身体的柔软和协调,通过循序渐进的练习,可以增强身体的灵活性和协调性。

这种灵活性和协调性的提升,对于改善气血循环非常重要。

在太极拳的练习过程中,身体的各个部位都会得到充分的伸展和活动,促进气血的运行和循环。

除此之外,太极拳的练习可以通过锻炼身体的内外协调来促进气血的流动。

中医认为,人体的脉络系统是气血流动的通道,而太极拳的动作可以通过内外相应的方式来刺激和调节脉络系统。

比如,在太极拳中,通过舒展脊柱和四肢的动作,可以帮助打通经络,促进气血的流动。

而且,太极拳的架势和步伐变化繁多,可以通过扩大运动范围和增加身体的力度来增强气血的运行。

此外,太极拳的练习还强调身心的和谐统一。

在太极拳的练习过程中,要求练习者保持专注,放松心态,以达到身心的平衡。

中医认为,情绪的波动和压力过大都会导致气血的紊乱。

太极拳的练习可以通过调整情绪和心态,帮助缓解压力和消除负面情绪,从而促进气血的顺畅流动。

综上所述,太极拳作为一种传统的身体锻炼方法,可以帮助提升气血的流动。

太极拳的练习方式具有独特的呼吸、动作和心态要求,通过调和气息、增强身体的柔软和协调性,活动脉络系统,以及平衡身心,可以促进气血的流动。

中医太极养生柔和身心

中医太极养生柔和身心

中医太极养生柔和身心中医太极养生的理念始于古代中国,它将中医理论与太极拳相结合,以达到调和身心、促进健康的目的。

太极养生融合了中医的五行思想、阴阳观念以及经络学说,通过特定的动作、呼吸和心态调节,有效地提升了身体的免疫力,改善了体质,达到身心和谐的状态。

中医太极养生的核心理念是以“柔和”的方式来调节身心。

传统中医注重平衡阴阳,通过草药和针灸等方式来调理人体的气血,而太极养生则通过特定的运动方式来实现这一目标。

太极拳被誉为“行走的阴阳”,它的运动特点是缓慢、优雅而有力,通过肢体的舒展、舒张,调节体内的气血流动。

这种柔和的运动方式,有助于舒缓压力,缓解心理紧张,促进身心的放松与平衡。

运动是中医太极养生的重要组成部分。

太极拳作为中医太极养生的核心运动形式,具有慢而有序的动作、流畅的呼吸和稳定的心理状态。

太极拳的练习不仅可以改善体力,增强肌肉的柔韧性和协调性,还可以增加心肺功能,调节血压,提高免疫力。

通过太极拳的练习,人体可以达到身心的统一,增强自我调节的能力,从而达到养生的效果。

除了运动,中医太极养生还注重调整饮食和日常生活习惯。

根据中医的理论,饮食是养生的关键。

中医食疗强调根据个体体质和季节变化来调整饮食,通过注意饮食的色、香、味、形、气等方面的平衡,来滋补人体的阴阳,达到养生的效果。

此外,中医太极养生也倡导均衡的饮食结构,少食多餐,适度饮水,避免过度饮食或暴饮暴食。

在日常生活中,中医太极养生强调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助于身体健康和恢复。

此外,中医太极养生也提倡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保持心情愉悦,保持心理的平衡和稳定。

中医太极养生的目的是通过柔和的方式,调和人体的阴阳,达到身心和谐。

它是一种综合性的养生方法,注重运动、饮食、心理调节和生活习惯的综合保健。

中医太极养生运用了古代中医的智慧,结合了太极拳的韵律和动作,是一种适合各个年龄阶段的养生方式。

中医太极养生的目标不仅是保持身体的健康,还希望通过调和身心的方法,提升生命的质量,达到长寿和幸福的境界。

中医养生太极拳修身养性的功法

中医养生太极拳修身养性的功法

中医养生太极拳修身养性的功法太极拳是一种源远流长的中华武术,既有独特的拳术技艺,又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作为中医养生的一种重要方式,太极拳以其独特的气质和独特的功法,对于身体健康和心灵修养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本文将从身体层面和心灵层面两个方面介绍太极拳修身养性的功法。

一、身体层面:锻炼肌肉,增强体质太极拳以其缓慢舒展的动作和独特的呼吸方式,对身体各部位的肌肉进行锻炼,提高肌肉的灵活性和力量。

太极拳动作的缓慢性要求身体各个部位的肌肉要保持连贯的协调动作,从而增强身体的协调性和柔韧性。

经常练习太极拳可以起到舒筋活络、增强体质的作用,能够减少身体的僵硬和肌肉的萎缩。

太极拳的呼吸方式也十分独特,注重腹式呼吸和自然呼吸的结合。

通过深呼吸,让气息达到丹田,激发丹田的能量,并将气息顺畅地引导到全身各个部位。

通过这种呼吸方式,太极拳可以调理呼吸系统,增加肺活量,有助于身体的氧气摄取和血液循环的顺畅,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

二、心灵层面:平衡情绪,陶冶情操太极拳不仅仅是一种身体的锻炼,更是一种心灵修养的方式。

太极拳注重心静、神定,通过放松身心,达到身心合一的状态。

在太极拳的练习过程中,人们需要调整自己的呼吸和姿势,专注于每个动作的细节,这种专注使人们可以忘却杂念,达到内心的宁静。

太极拳要求行动中的平衡,这种平衡不仅仅是身体上的平衡,更是心灵上的平衡。

通过太极拳的练习,可以调整身心的平衡,缓解压力、消除焦虑,使人心情舒畅。

在练习太极拳的过程中,我们能够感受到自然与谐的美妙,从而使心境平和、情绪稳定。

太极拳的练习过程中,需要不断地调整呼吸和姿势,同时配合运动的节奏和意念的指导,这种调整能够改善我们的专注力和注意力。

随着练习深入,我们的注意力会越来越集中,思维越来越清晰,对外界事物的敏感度也会提高。

通过太极拳的练习,我们可以培养心境的默契,提升自己的情商和智商。

总结起来,太极拳作为中医养生的一种重要方式,不仅能够增强身体的健康,还能够提高心灵的修养。

和式太极拳与中医养生的关系

和式太极拳与中医养生的关系

和式太极拳与中医养生的关系太极养生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每个拳派的养生功效都是不同的,下面就和店铺一起来看看和式太极拳与中医养生的关系吧!和式太极拳与中医养生的关系和式太极拳的养生之道与中医紧密相关,练和式太极拳能保持容颜不老,可以恢复内脏功能。

医易文:人生之理,以阴阳之气长养百骸,医者,意也,合阴阳消长之机;“《黄帝内经》有正气存内、精神内守之旨,张仲景上工治未病之教。

孙思邈大医医未病之病的精神,讲的是,身之病,皆因阴阳失衡所致,病不在治,重在养,保持自身阴阳平衡,自不生病。

华佗: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及尔,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可生,犹如户枢不朽是也。

老年人练和式太极拳能防治高血压、高血脂等疾病,和式太极拳柔和,可以打通堵塞的经络,使血液更畅通。

和式太极拳习练理论和氏太极祖传古拳谱有:《行功十要》、《行功十忌》、《行功十八伤》是提醒了练功者应关注的问题。

和兆元《歌诀六首》:外保君王内保身,全凭太极真精神;惟有五阴并五阳,阴阳无偏是妙手;和兆元《耍拳论》:“耍拳”之用功准则,可使任、督二脉畅通。

和庆喜《耍拳解》:何为“中正平圆”?即在用功时的身法要像太极图中的子午线那样垂直中正,上自百会,下至会阴,形成一条直线,运动时,以手平衡姿势运转,步以走圆,身亦走圆,一举一动,皆以圆为宗。

练习太极拳要掌握太极拳的学习规律。

无论是太极拳的运动规律还是养生功效都是有一定的医学与物理学依据的。

《习拳歌》节节体骸归一元,静分动合臻化境;摇而不及气血畅,延年益寿太极功;由此见太极动作以圆或弧线的形式使周身左右、上下、内外协调运转,阴不离阳,阳不离阴。

使人体各部分脏器功能保持平衡,正是不生病之道。

所以,中医都懂阴阳,且多练太极,以补其对阴阳的理解。

和式太极拳常用技法1、耍和兆元是和式太极拳的创始人,他的拳学自温县赵堡镇的陈清平。

和兆元对太极拳贡献很大,就是他提出耍拳的理念。

平时人最轻松的时候就是玩耍的时候,所以一个耍字就把打拳的心法讲清楚了,而且可以操作。

太极拳是中西合璧的养生运动

太极拳是中西合璧的养生运动

太极拳是中西合璧的养生运动太极拳是中国传统武术,随着科学的发展,太极拳的养生功效被证实,同时太极拳也走向世界。

西方国家在太极拳研究中发现,太极养生能预防心脑血管等多种疾病。

太极拳是中西合璧的养生运动你了解吗?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太极拳是中西合璧的养生运动。

欢迎阅读!太极拳是中西合璧的养生运动太极拳创编的目的是为了养生,当今人们习练太极拳的好处非常多,如缓解压力、调节生活节奏、预防疾病等。

一、太极与太极拳在古汉语中,“太”者大也,“太”有最大、最高之意。

“极”者至也,“极”是最远、最后的界线。

“太极”一词最早出现在三千多年前相传为周文王著的《周易》一书。

认为“太极”是一切变化的起点,是派生万物的本源。

宋代理学家朱熹指出:“总天地万物之理便是太极”。

太极拳的特性是阴阳变化,阴阳鱼表示太极拳,表示圆,表示宇宙无穷无尽,于是万物归阴阳两级。

太极图的阴阳鱼表示阴阳运动的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相互转化,保持动态平衡。

太极阴阳学说在我国哲学、兵学、伦理学、力学、美学、生理学、医学及养生学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但用它命名一种拳法,却是三百多年前的事。

清朝乾隆年间(18世纪后期),民间武术家王宗岳写了篇著名论文《太极拳论》,开篇就曰:“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

”这里用太极阴阳学说来阐释拳理,从此“太极拳”这一名称才正式确定并被沿用下来。

用太极拳命名拳法,表示太极拳的真理与天地万物是相通的,体现了阴阳、刚柔、动静、虚实等转化关系。

太极拳是科学的、广谱的、终身的和中西合璧的运动。

因为她既符合“动中寓静,天人合一”的东方健身哲理,又符合西方运动医学的最新理念。

研究报告指出:“有益于健康的运动是灵活、轻松、强度小、耗能低、持续久的运动。

”太极拳是温和的有氧运动,是通畅的经络运动,符合唐代大医学家孙思邈关于“体欲常劳,劳勿过极”的养生原则,练习太极拳年龄可以从3岁到107岁,年龄跨度超过一个世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太极拳与中医养生
人们不断与侵害肌体的疾患斗争着,经常在抗病中活着,从而积累了大量的养生知识和祛病方法,我国的太极拳就是其中一种。

太极拳虽属于中华武术的范畴,也可以说是中国传统医学的组成部分之一。

通过练习太极拳可以达到祛病、养生、延年的目的。

“太极”出自我国古代哲学论著《易经》的阴阳八卦学说,始见于陈搏、周敦颐的“太极图”,此图表示宇宙及万物都是由对立而又统一的阴阳两个方面的物质组成。

“太极”寓有无限大和无限小的意义,具有圆(浑然一体)和远(辽阔无边)的特点,阴阳二气平衡,互根、消长,不断运动,无休无止。

太极拳正是以这种理论为依据,讲求动静、阴阳。

形体外动,意识内静。

形动于外,则分虚实,运阴阳,拳路整体以浑圆为本,一招一式均由各种圆弧动作组成,按太极图形组成各种动作;意守于内,以静御动,用意识引导气血运于周身,如环无端,周而复始。

可见所谓“太极拳”,就是以“太极”哲理为依据,以太极图形组编动作的一种拳法。

其形在“太极”,意在“太极”,故而得名。

中医学认为,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由经络贯通上下,沟通内外,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

太极拳独特的习练方式可有利于通经活络。

首先,我们知道,突然、强烈而持久的七情刺激,会使人体气机紊乱和脏腑阴阳气血失调,而太极拳却强调全身心的放松,可削弱、转移和克服内伤病的七情刺激,而有利于经络的疏通。

其次,太极拳全身性的轻慢松柔的适当运动,会使周身暖意融融,可加大经络传导速度和强度,有利于脉气在遍上全身上下、内外循环无端的经络系统中运行,有助于经络畅通透达,使气血充盈灌注全身,濡养各脏腑组织器官,营阴阳,维持和保护机体功能,加大抗御病邪和自我修复能力。

第三,太极拳运动中,腰部的旋转,四肢的屈伸所构成的缠绕运动会对全身300 多个穴位产生不同的牵拉、拧挤和压摩作用。

这实际上是一种自我按摩,能起到类似针刺的作用,活跃经络,激发经气,疏通经络和调
整虚实,加强维持并联系各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使其处于协调有序状态。

太极拳以养气、通络为主,也可以说以放松、调整周身气血为主,属于医疗气功行列。

所以病患者为了养病、治病,调整气血的运行,恢复体内的正常循环,以学练太极拳最为适宜。

太极拳是我国民族形式体育项目之一,很早以前就在我国民间有所流传。

几世纪以来,经过实践,证明太极拳是一种重要的健身与预防疾病的手段。

近年来,许多人认为、并且也有人记载过,打太极拳除增强体质外,是辅助治疗高血压、溃疡病、心脏病、肺结核⋯⋯的好方法,而且有一定疗效。

因为过去一直被我们忽略的重要治疗方法--应用体育运动来防治疾病,已经被应用到临床工作中,并且已被公认为治疗过程中必要的环节,所以,太极拳能配合医药来治疗某些疾病,则是应无疑议的了。

练习太极拳除全身各个肌肉群、关节需要活动外,还要配合均匀的深呼吸与横膈运动,并且特别要求人们在打太极拳时,尽量做到"心静",精神贯注。

这样,主要对中枢神经系统起了良好的影响,从而给其他系统与器官机能的活动与改善,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为了证明太极拳的保健作用,北京运动医学研究所曾对五十到八十九岁的老年人进行了较详细的医学检查。

其中三十二名是经常打太极拳的,五十六名是一般正常的老年人,不论在体格方面,还是在心血管系统机能、呼吸机能、骨骼系统及代谢功能等方面,都比一般的老人的状况好。

中医学从《黄帝内经》开始就把养生防病作为主导思想,讲“上医治未病”。

“养生”最早见于《庄子〃内篇》,所谓“生”,生命、生存、生长之意;所谓“养”,保养、调养、补养、护养之意。

“养生”的内涵,一是如何延长生命的时限,二是如何提高生活的质量。

从中国传统医学角度来说,“上盛下衰”是中医术语,指的是中老年人肝肾两亏、阴虚阳浮,而出现的血压升高、心虚失眠、畏寒怕冷、四肢发凉、食滞便秘等候群。

患者看上去往往是红光满面,并无病容。

然而,由于下元虚亏,连脚发软,行动不便,走路时间一长足后跟痛,膝关节发硬,腰酸背疼,浑身乏力。

中医认为,人年过四十,肝肾易亏,犹如根枯而叶黄。

浇水灌肥应从根部着手,滋肝补肾,乃是养生保健的秘诀。

除了服用一些有滋补作用的食品和药品外,重要的是加强人体丹田部位和下肢的运动。

因为人体丹田与命门之间(即小腹部位),正是人体吸收的各种营养转化为精血(及内分泌)的最关键最根本的部位。

所以增强小腹、腰、裆部位及下肢运动正是促进人体消化吸收和气血循环运行的最基本的环节。

腰脊和腿部增强,自然血脉流畅,精神旺盛,长久不衰,从而消除或避免“上盛下衰”诸症。

中医养生当中,最重要的是养心。

“一生淡泊养心机”,这是一个很高的精神境界。

人都有喜、怒、哀、乐、悲、恐、惊,这是人的七种情志,过了头就是七情过激。

“常观天下之人,凡气之温和者寿,质之慈良者寿,量之宽宏者寿,言之简默者寿。

盖四者,仁之端也,故曰仁者寿”。

仁就是要做到温和、善良、宽宏、幽默。

仁心仁德、养心立德是一个人健康的内在要素。

《黄帝内经》强调“恬淡虚无”,说“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简言之,要做到“淡”字。

太极拳不仅强调肢体放松,而且练拳全过程都要求精神放松,使大脑抑制与兴奋相结合,而且它还有利于心态平衡。

所以,针对当今生活方式,练习太极拳是一条非常可靠的健康之路。

只要你每天坚持练拳,它就可以使你持久地保持身心平衡和动态平衡。

太极拳良好的养生保健功效,只有经过长期的锻炼才能发挥出来,首先,太极拳同其他体育项目一样,锻炼效果的出现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具有身体不练则退的规律。

另外,身体的康复和体质的改善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俗话说“得病如山倒,去病如抽丝”,就是这个道理。

太极拳具有健身疗病作用,
但不具“立竿见影”之效。

第二、太极拳是“练身、练气、练意”综合锻炼的结果,能掌握太极拳真谛,本身就一个较为长期的过程,“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正是体现了练拳的不可间断性。

第三、实践证明,太极拳功效的获取,贵在坚持习练。

所谓“功到必成”,是一个战胜自我的过程,也是一个对打太极拳养成习惯的产生兴趣
的过程。

随着这种转变,一种身心健康的充实感、愉悦感、幸福感会油然而生,工作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会不期而至,人生乐趣会得到更大享受,对太极拳健身、疗疾和抗衰老三大功效会有更深刻的认识和感受。

中医学认为,时常打太极拳之所以健身,是因为此项运动能畅通经络,培补正气。

当太极拳练到一定程度后,便产生腹鸣、指麻等体内行气现象,再坚持练习,到一定功夫便可通任、督、带、冲诸脉,同时增加丹田之气,使人精气充足、神旺体健。

综上所述,太极拳是一种合乎生理规律、轻松柔和的健身运动,它对中枢神经系统起着良好的影响,加强了心、血管与呼吸的功能,能减少体内淤血,改善消化作用与新陈代谢过程。

所以,从中医学的观点上来看,它是一种很好的保健体操与病人的医疗体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