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期中语文试卷及答案

合集下载

初一语文试卷真题期中答案

初一语文试卷真题期中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璀璨(cuǐ càn)残羹冷炙(gēng zhì)B. 妙不可言(miào bù kě yán)欣喜若狂(xīn xǐ ruò kuáng)C. 震耳欲聋(zhèn ěr yù lóng)雕梁画栋(diāo liáng huà dòng)D. 雅俗共赏(yǎ sú gòng shǎng)纵横交错(zòng héng jiāo cuò)答案:D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学校的运动会即将举行,同学们都摩拳擦掌,准备一展身手。

B. 由于他的刻苦努力,这次考试他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C. 他的成绩一直很好,深受老师和同学们的喜爱。

D. 我们班上的同学们都非常聪明,尤其是数学成绩,在全国竞赛中屡次获奖。

答案:B3. 下列词语中,不属于成语的一项是:A. 一丝不苟B. 畏首畏尾C. 破釜沉舟D. 红红火火答案:D4. 下列句子中,使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小明跑得像兔子一样快。

B. 这本书的内容很丰富。

C. 这座山真高啊,仿佛插到了天空中。

D. 这个苹果很甜,就像蜜一样。

答案:A5. 下列句子中,用词不当的一项是:A. 他的声音宏亮,就像打雷一样。

B. 这篇文章的文笔优美,读起来让人如痴如醉。

C. 他的脸色苍白,好像大病初愈。

D. 这道数学题太难了,我一点头绪都没有。

答案:A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6. 《春》一文中,作者用“草长莺飞二月天”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其中“莺”指的是______。

答案:黄鹂7. 《出塞》一诗中,“秦时明月汉时关”中的“明月”指的是______。

答案:月亮8. 《月光曲》一文中,作者通过描写月光下的景象,表达了______。

初一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

初一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是()A. 潇洒(xiāo sǎ)B. 琳琅满目(lín láng mǎn mù)C. 漫不经心(màn bù jīn xīn)D. 瞒天过海(mán tiān guò hǎi)答案:A解析:A选项“潇洒”字形、字音都正确;B选项“琳琅满目”应为“lín láng mǎn mù”;C选项“漫不经心”应为“màn bù jīn xīn”;D选项“瞒天过海”应为“mán tiān guò hǎi”。

2. 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不正确的是()A. 他的演讲博得了大家的喝彩,真可谓是“满堂彩”。

B. 她做事总是拖拖拉拉,让人看了“心生厌烦”。

C.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让我“受益匪浅”。

D. 他办事雷厉风行,让人感到“如虎添翼”。

答案:D解析:D选项“如虎添翼”表示得到帮助变得更加强大,与句子中的“办事雷厉风行”不符。

3.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使用不正确的是()A. 那棵大树就像一位慈祥的老人,默默地守护着这片土地。

B. 星星点点,犹如夜空中撒满了无数明珠。

C. 春风拂面,如同温柔的母亲抚摸着大地。

D. 这条河如一条巨龙蜿蜒在山间。

答案:A解析:A选项中“那棵大树就像一位慈祥的老人”使用了比喻手法,但将“大树”比作“老人”不够恰当。

4. 下列诗句中,表达情感最强烈的是()A.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B.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C.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D.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答案:D解析:D选项“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情感最为强烈。

5. 下列词语中,属于近义词的是()A. 稀疏密集B. 精美优雅C. 诚恳谦虚D. 美丽好看答案:C解析:C选项中的“诚恳”和“谦虚”都表示一个人的品质,属于近义词。

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第Ⅰ卷阅读(55分)(一)阅读下面的实用类文本,完成1-3题。

(10分)二手时间①朋友阿朱热爱旅行,近几年却似乎少了兴致。

事前攻略准备得越充分,游玩就越顺畅。

然而,到了旅行地,阿朱突然发现失去了最重要的体验——新鲜感。

②不仅是旅行,信息时代,模仿成为新的生活状态。

人也好,物也好,前面都有一面鲜红的旗帜,逗引着人们热切地追随。

短视频层出不穷,网络上各种体验笔记,稍微有点创意的,大家马上就跟风。

我们正在进行的,其实都是别人的“二手时间”。

③流行田园美学时,一到风和日丽的周末,朋友圈全是格子布、竹编提篮、莫兰迪色的气球,渲染出相同风格的郊外野餐。

新开发的古镇都标配统一的牛轧糖、手工酸奶、东北大板、煎饼果子、糖葫芦、银器、背景音乐,南北千里时尚的潮汐一线牵。

④张爱玲曾经感慨,生活在都市文化中的人,总是先看见海的图画,后看见海;先读到爱情小说,后知道爱。

我们对于生活的体验往往是第二轮的。

阿列克谢耶维奇也说:“今天的所有想法和所有语言全都来自别人,仿佛是昨天被人穿过的衣服。

”⑤信息时代,我们更容易把追随当成特立独行,在模仿中人云亦云。

看电影之前先去查看网络评分;外出吃饭,先打开点评App;旅行更不用说,要么跟着微信朋友圈的九宫格一拥而上,要么下载一份详细的攻略按图索骥。

年轻父母痴迷育儿专家的科学理念,老年人跟着各种偏方去养生。

海拔8848米的珠峰人潮汹涌,大家都在拥堵中获得征服的虚荣心和成就感。

中产阶级的“广场舞”是跑过不同城市的马拉松,不用牙齿咬住奖牌,就觉得不是积极上进的人生。

⑥微博和朋友圈成为人们卖力摇旗的舞台,名牌、潮流、热点是这条路上醒目的路牌。

短视频的火爆使得人们的某些行为呈病毒式扩散,不论是话语、食物,还是行为、姿势。

潮流借助科技的力量,正在呼啸而来,它席卷过普通人的生命,把他们变成空无的海滩。

我们以为的新鲜与奇特,不过是别人走过的风景,流利畅达中失去的恰是自己的探索和发现。

湖南省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含答案)

湖南省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含答案)

湖南省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题号一二三总分评分一、积累与运用(共20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分歧.(qí)发髻.(jì)搓捻花枝召展B.静谧.(mì)黄晕.(yùn)衣裳截然不同C.祷.告(dǎo)确凿.(zuó)憔悴迫不及待D.菡萏..(hàn dàn)贮.蓄(zhù)搏学各得其所2.下面是一位同学分享自己进入新学期的感受,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符合语境的一项是()初秋,在一个晴朗的午后,美丽的校园张开双臂,迎接我们的①。

映入眼帘的是古朴的建筑、郁郁葱葱的大树和波光粼粼的湖水。

原本还担心初中学习环境不如人意,眼前的景象却是让人②。

“③”,当清晨的光温柔地向我们问好,我们便回应以琅琅书声。

在这里,我们④,各展其长,一起为文明班级的创建和书香校园的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A.莅临喜出望外一年之计在于春各得其所B.到来沾沾自喜一年之计在于春各取所需C.莅临沾沾自喜一日之计在于晨各取所需D.到来喜出望外一日之计在于晨各得其所3.【病句诊断】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千百年来,先贤哲人给我们留下了辉煌灿烂的许多文化遗产。

B.据报道,截至2020年底,全国约有1亿左右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脱贫攻坚战取得了伟大的胜利。

C.广泛阅读文学名著,仔细观察多彩生活,适时记录生活点滴,是提高写作水平的有效途径。

D.在这次考试中,他之所以能取得第一名的好成绩,是因为平时能勤奋刻苦学习造成的。

4.依次填入下面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由于江河流域不同,它们的气息也是不同的,每个作家都有属于自己的江河。

对我而言,黑龙江、呼玛河、额尔古纳河是我的生命之河,感染它们的气息也就浓厚些。

初一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

初一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

【导语】在学习上爱动脑筋,这使你更加聪明。

保持你的好奇⼼,这将是你创造的源泉。

你若能把⾃⼰的的聪颖与睿智⽤于创造,那么你的前程将是⼀⽚光明!⽆忧考搜集的《初⼀期中语⽂试卷含答案》,希望对同学们有帮助。

【篇⼀】 ⼀、基础知识及其运⽤(30分) 1、下⾯加点的字注⾳完全正确的⼀项是()(3分)A、消遣(qiǎn)苦⼼孤诣(yì)B、不辍劳作(zhuì)戏谑(xuè)C、销声匿迹(nì)哽咽(yàn)D、绚丽(xùn)可汗(hán) 2、请⽤楷书写出下列词语所缺的字:(3分) (1)⾔简意()(2)()露头⾓(3)()费苦⼼ (4)()然⼤悟(5)含⾟()苦(6)任劳任() 3、古今诗⽂积累(10分) (1),却话巴⼭夜⾬时 (2)海内存知⼰,。

(3会当凌绝顶,。

(4)不畏浮云遮望眼,。

(5)《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诗中的颈联(第五、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6)《〈论语〉六则》中阐明学习与思考应紧密结合的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成语“扑朔迷离”出⾃《⽊兰诗》,其原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名著阅读(6分) 冰⼼在《忆读书》中写⾃⼰从⼩就着迷于《西游记》、《⽔浒传》、《三国演义》三部名著中那些栩栩如⽣的⼈物形象。

相信你也有同感,不知你最欣赏的是哪⼀个呢?(8分) ○1我最欣赏中的(2分)。

○2⼀句话写出与这个⼈物有关的⼀个故事梗概(2分) ○3推荐理由(4分): 5、⼝语交际:4⽉23⽇是“世界读书⽇”。

某班准备在这天下午三点,在教室开展关于读书的主题班会活动。

假如你参与这项活动,请按要求完成以下任务。

(6分) (1)为营造活动氛围,教室需要张贴名⼈语录,请你推荐⼀则有关读书的名⼈名⾔(包括出处)(2分) (2)4⽉22⽇下午,你代表全班去邀请语⽂张⽼师参加这次主题班会,你会对他怎么说?请你把要对张⽼师说的话写下来。

2024年全新初一语文下册期中试卷及答案(人教版)

2024年全新初一语文下册期中试卷及答案(人教版)

2024年全新初一语文下册期中试卷及答案(人教版)一、选择题1. 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纤维(xiān)拥挤(jǐ)矫健(jiǎo)颤栗(lì)B. 炽热(chì)咀嚼(jué)恬静(tián)骨髓(suǐ)C. 脚踝(huái)稚嫩(zhì)沉湎(miǎn)狡黠(xiá)D. 聚拢(lǒng)嘹亮(liáo)憧憬(chōng)翩跹(xiān)2.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隽永恬谧风雨飘摇呼天抢地B. 铺垫琢磨脍炙人口一劳永逸C. 偶尔留连忍俊不禁丢三落四D. 领略瞩目世外桃园倾盆大雨3. 下列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倾盆大雨:形容雨势极大,好像盆里的水直往下倒。

B. 风雨飘摇:形容在风雨中飘荡不定,比喻局势动荡不安,很不稳定。

C. 留连:形容留恋不舍,舍不得离去。

D. 憧憬:向往,理想。

二、填空题4. 《木兰诗》中,“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表现了木兰()的品质。

5. 《桃花源记》中,“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中的“要”的意思是()。

6. 《济南的冬天》中,“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一句中“秀气”的意思是()。

7. 《植树的牧羊人》中,“1920年,他在普罗旺斯高原买下了一片荒地,一住就是30多年,直到1945年去世”一语中运用的说明方法是()。

8. 《太空一日》中,“过了两三天,我听不到那奇怪的声音了,失重的感觉也慢慢习惯了”一语中运用的说明方法是()。

9. 《河中石兽》中,作者在第一段就提出了“石兽为何没于沙中,久不能出”的问题,这叫()。

10. 《老王》中,作者写老王送香油和鸡蛋,表现了老王()。

三、阅读题(一)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①一只狼径直向前走,另一只狗坐在路边露出牙齿,发出挑衅的咆哮。

②“你太自不量力了,你这是在浪费你的时间和精力,你真的想打架吗?”狼说。

2023-2024学年全国初一上语文人教版期中试卷(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全国初一上语文人教版期中试卷(含答案解析)

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5道(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春》这篇文章的主题?A. 春天的美好B. 祖国河山的壮丽C. 人与人之间的情感D. 劳动人民的辛勤2. 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济南的冬天》这篇文章的特点?A. 语言优美B. 情感真挚C. 描述细致D. 故事性强3. 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背影》这篇文章的写作手法?A. 描写B. 叙述C. 抒情D. 议论4. 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文章的主题?A. 童年的快乐B. 对知识的渴望C. 对生活的热爱D. 对教育的反思5. 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秋天的怀念》这篇文章的情感?A. 悲伤B. 思念C. 感激D. 愤怒二、判断题5道(每题1分,共5分)1. 《春》这篇文章的作者是朱自清。

()2. 《济南的冬天》这篇文章的作者是老舍。

()3. 《背影》这篇文章的作者是鲁迅。

()4.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文章的作者是冰心。

()5. 《秋天的怀念》这篇文章的作者是巴金。

()三、填空题5道(每题1分,共5分)1. 《春》这篇文章的作者是______。

2. 《济南的冬天》这篇文章的作者是______。

3. 《背影》这篇文章的作者是______。

4.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文章的作者是______。

5. 《秋天的怀念》这篇文章的作者是______。

四、简答题5道(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春》这篇文章的主题。

2. 简述《济南的冬天》这篇文章的特点。

3. 简述《背影》这篇文章的写作手法。

4. 简述《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文章的主题。

5. 简述《秋天的怀念》这篇文章的情感。

五、应用题:5道(每题2分,共10分)1. 请结合《春》这篇文章,谈谈你对春天的感受。

2. 请结合《济南的冬天》这篇文章,谈谈你对冬天的感受。

3. 请结合《背影》这篇文章,谈谈你对父爱的理解。

4. 请结合《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文章,谈谈你对知识的渴望。

七年级语文期中试卷(含答案)

七年级语文期中试卷(含答案)

七年级语文期中试卷(含答案)一、文言文阅读(28分)(一)默写(10分)1. ,弹琴复长啸。

(王维《竹里馆》)2. 谁家玉笛暗飞声,。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3. ,凭君传语报平安。

(岑参《逢入京使》)4. 草树知春不久归,。

(韩愈《晚春》)5.《木兰诗》中运用对偶写边塞夜景和军营寒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内文言文阅读(10分)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6.本文选自,这是(朝代)的(人名)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

(3分)7.解释下列文言字词的含义(2分)(1)但当涉猎,见往事耳见:(2)及鲁肃过寻阳及: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9.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 本文记叙了吕蒙在孙权劝说下开始学习,进步巨大,鲁肃叹服并与之结友的故事。

B. 吕蒙的故事说明了人应当好学、只要肯学习就会有进步的道理,体现了学习的重要性。

C. 文章善于刻画人物,主要用了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生动地塑造出了鲜明的人物形象。

D. 吕蒙读书的功效主要通过鲁肃从侧面展现,他的惊叹衬托出吕蒙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三)课外文言文阅读(8分)琴有杀心蔡中郎赴邻人酌①。

至门,有客鼓琴,中郎潜②听之,曰:“以乐召我,而有杀心,何也?”遂返。

主人知,自起追之。

中郎具以告。

客曰:“我适③鼓琴,见螳螂方捕蝉,惟恐失之,此岂杀心现于指下乎?”中郎笑曰:“此足以当之矣。

”【注】①酌:酒宴。

②潜:暗中。

③适:刚才。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2分)①中郎具以告()②见螳螂方捕蝉()11.对文中画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2分)A.(他)用琴音来招请我,而(琴音中)有杀机,这是什么人?B.(他)用琴音来招请我,可(琴音中)有杀机,这是为什么?C.(他)用琴音来招请我,而(琴音中)有杀机,这是为什么?D.(他)用琴音来招请我,可(琴音中)有杀机,这是什么人?12.宾客听到琴音中的“杀心”源自何处?(请用原文回答)(2分)13.从宾客的话中,我们发现音乐有时可以;同时,宾客的话也印证了蔡中郎是一个的人。

期中试卷初一语文带答案

期中试卷初一语文带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漫步(màn bù)招呼(zhāo hū)挑剔(tiāo tī)B. 炯炯有神(jǐng jǐng yǒu shén)毕恭毕敬(bì gōng bì jìng)鸡鸣狗吠(jī míng gǒu fèi)C. 雕梁画栋(diāo liáng huà dòng)蹑手蹑脚(niè shǒu niè jiǎo)雪中送炭(xuě zhōng sòng tàn)D. 水滴石穿(shuǐ dī shí chuān)捐躯赴国(juān qū fù guó)莫等闲白了少年头(mò děng xián bái le shào nián tóu)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的成绩一直在全班名列前茅,这与他平时努力学习是分不开的。

B. 由于天气突变,原计划的活动被迫取消。

C. 她的微笑如同春天的阳光,温暖了我冰冷的心。

D. 为了实现我们的梦想,我们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和时间。

3. 下列词语中,不属于近义词的一项是()A. 欣慰欣喜B. 热闹热烈C. 高兴高兴D. 坚强坚定4. 下列句子中,运用了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这座大桥像一条巨龙,飞跨在江面上。

B. 他跑得很快,像一阵风一样。

C. 她的歌声如天籁之音,令人陶醉。

D. 这本书很有趣,读起来让人停不下来。

5. 下列成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风和日丽(fēng hé rì lì)一帆风顺(yī fān fēng shùn)画蛇添足(huà shé tiān zú)B. 画龙点睛(huà lóng diǎn jīng)狐假虎威(hú jiǎ hǔ wēi)雕虫小技(diāo chóng xiǎo jì)C. 水滴石穿(shuǐ dī shí chuān)鸡鸣狗吠(jī míng gǒu fèi)雪中送炭(xuě zhōng sòng tàn)D. 滴水穿石(dī shuǐ chuān shí)风和日丽(fēng hé rì lì)鸡鸣狗吠(jī míng gǒu fèi)6. 下列句子中,用词不当的一项是()A. 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仿佛能穿透人心。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2023-2024学年度七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语文试卷答案Ⅰ现代文阅读(55分)一、阅读下面实用类文本,完成1-3题(共10分)杜甫的生平与创作萧涤非①为了使我们能够比较容易、比较清楚地看出杜甫创作的发展过程,以及他的创作和他的生活的密切联系,我们把杜甫的诗,大体上分成了四个时期。

②第一时期,是读书游历时期,包括他三十四岁以前的作品。

尽管这期作品遗留的是这样少,但我们认为仍然应该把它作为一个独立的时期来处理。

因为在这一时期,杜甫写过好几百首诗,毕竟是一个客观存在,不容抹杀;同时,即从这些诗来看,由于时代和生活的不同,在思想性和艺术性上也都自成一个段落,如果和第二期混淆起来,合并起来,便不易看清杜甫创作的转变和发展的迹象。

③第二时期,包括杜甫三十五岁到四十四岁的十年间的作品。

这十年,杜甫差不多一直是住在长安,这些作品也差不多全是在长安作的。

④杜甫来到长安,在他的生活史上是值得大书特书的,因为这对于他能够成为一个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有着重大的意义。

我们可以这样说:他的来到长安,一方面固然结束了他的游历生活,但另一方面却又正是一个新的富有社会内容和政治内容的游历生活的开始。

尽管这种游历生活是痛苦的,是违反他的主观愿望的,然而对于诗人的成长却是必要的。

⑤第三时期,包括杜甫四十五岁到四十八岁的四年间的作品。

我们称这一期为陷安史叛军中、为官时期,只是一个大体上的说法。

这一期,虽只四年,但在杜甫的创作史上却是一个最重要的四年。

从作品数量来看,这一期比之长安十年,要多到一倍以上,他一共写了二百四十九首诗。

从作品的质量来看,内容也非常充实,并达到了思想性与艺术性的高度统一,在他全部创作中形成一个顶峰。

⑥不仅如此,由于“负恩殊禽兽”的安禄山的倒行逆施,激化了当时的民族矛盾,而杜甫,因为陷身叛军中的关系,又曾亲自尝到国破家亡的痛苦,亲眼看到胡兵的屠杀,所以,这一时期作品中最突出最显著的特征的,便是杜甫的爱国精神。

他的一喜一忧,是那样敏感地和当时一战的一胜一败、一地的一得一失相适应着。

期中考试试卷答案初一语文

期中考试试卷答案初一语文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字音正确的一项是:A. 瞬息(shùn xī)B. 蜿蜒(wān yán)C. 窥视(kuī shì)D. 惊愕(jīng è)答案:C2. 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A. 花团锦簇(huā tuán jǐn cù)B. 豁然开朗(huò rán kāi lǎng)C. 漫不经心(màn bù jīn xīn)D. 呆若木鸡(dāi ruò mù jī)答案:A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这个公园里的花草非常美丽,吸引了许多游客。

B. 因为天气原因,原定于昨天的活动推迟到了今天。

C. 我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了这次科学实验。

D. 他虽然很努力,但是成绩依然没有提高。

答案:C4. 下列诗句中,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是:A.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B.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C.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D.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答案:D5. 下列成语中,形容时间过得很快的一项是:A. 时光荏苒B. 桃李满天下C. 日理万机D. 指日可待答案:A6. 下列词语中,与“秋高气爽”意思相近的一项是:A. 春暖花开B. 风和日丽C. 天高云淡D. 雨过天晴答案:C7. 下列句子中,用词不当的一项是:A. 他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B. 她的演讲非常精彩,赢得了大家的热烈掌声。

C. 这个问题非常复杂,一时难以解决。

D. 他虽然年纪小,但已经很懂得关心他人。

答案:B8. 下列词语中,含有比喻意义的一项是:A. 风驰电掣B. 翻天覆地C. 鸟语花香D. 风和日丽答案:A9.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这朵花真美,好像在微笑。

B. 天上的星星一闪一闪的,好像在眨眼睛。

C. 海水波涛汹涌,仿佛在呼唤着远方的亲人。

初一期中语文试卷及答案

初一期中语文试卷及答案

初一期中语文试卷及答案(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咄咄逼人(duō)B.气冲斗牛(dǒu)C.心有灵犀(xī)D.精神抖擞(sǒu)答案:A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狙击B.喝彩C.保姆D.拾级答案:B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B.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C.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D.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答案:D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这个故事已经流传了千百年,依然脍炙人口。

B.他这个人很随和,从不拘小节。

C.这部电影场面宏大,气势磅礴,让人叹为观止。

D.这位老人虽然年事已高,但依然精神矍铄。

答案:C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手机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B.他穿着一件灰色上衣,戴着一副黑色眼镜。

C.这本书的作者是著名作家鲁迅。

D.这个问题很复杂,需要我们认真分析。

答案:A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20分)6.《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

()答案:√7.“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是唐代诗人杜甫的名句。

()答案:×8.《水浒传》讲述了宋江等一百零八位好汉的故事。

()答案:√9.“临危不惧”这个成语出自《史记》。

()答案:×10.《三国演义》中,曹操是蜀国的丞相。

()答案:×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1.《西游记》的作者是______。

()答案:吴承恩12.“不耻下问”这个成语出自______。

()答案:《论语》13.“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这句诗的作者是______。

()答案:王安石14.“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句话的作者是______。

()答案:刘彝1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句话出自______。

初一期中语文考试试卷答案

初一期中语文考试试卷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字义完全正确的是:A. 精彩绝伦(jīng cǎi jué lún)B. 落落大方(luò luò dà fāng)C. 碧波荡漾(bì bō dàng yàng)D. 蹉跎岁月(cuō tuó suì yuè)答案:C2.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是:A. 这座楼真高,仿佛插上了天际。

B. 他聪明得像个小大人。

C. 天上的月亮像银盘。

D. 那个孩子跑得快,像离弦的箭。

答案:C3. 下列词语中,属于近义词的是:A. 聪明—机敏B. 欢快—喜悦C. 美丽—漂亮D. 诚实—老实答案:B4. 下列句子中,语序不当的是:A. 他跑得快,像离弦的箭。

B. 我昨天买了一本书,很厚的。

C. 他把书放在桌子上,就走了。

D. 我们班有30个学生,男女生各一半。

答案:B5. 下列词语中,属于成语的是:A. 青出于蓝B. 眼疾手快C. 举世闻名D. 一丝不苟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6. 《三国演义》中,被称为“卧龙”的是______。

答案:诸葛亮7. 《红楼梦》中,贾宝玉的妹妹是______。

答案:林黛玉8. 《鲁滨逊漂流记》中,鲁滨逊在荒岛上遇到了一个土著人,他的名字是______。

答案:星期五9. 《哈利·波特》中,哈利·波特的魔法学院是______。

答案:霍格沃茨魔法学校10. 《水浒传》中,梁山好汉有一百零八位,其中“及时雨”是______。

答案:宋江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5分)11. 请简要概括《愚公移山》的故事情节。

答案:《愚公移山》讲述了愚公为了打通家门口的山路,带领家人和邻居们努力挖山的故事。

他们历经艰辛,坚持不懈,最终感动了天帝,天帝派神仙帮助他们移山。

12. 请简述《卖油翁》中的“卖油翁”形象特点。

2024年最新人教版初一语文(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各版本)

2024年最新人教版初一语文(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各版本)

2024年最新人教版初一语文(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各版本)(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喧嚣(xiāo)B. 拥戴(dài)C. 摩挲(mā)D. 颠簸(bō)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恣意B. 炽热C. 颠簸D. 纤细3.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我要去图书馆借书。

”他说。

B. “我要去图书馆借书”,他说。

C. “我要去图书馆借书。

”,他说。

D. “我要去图书馆借书”,他说。

4. 下列词语中,与“骄傲”意思相近的一项是()。

A. 骄纵B. 骄傲C. 骄傲D. 骄傲5.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我们学校有很多学生。

B. 我们学校的学生很多。

C. 我们学校的学生多。

D. 我们学校的学生,很多。

6. 下列词语中,表示“形容人”的一项是()。

A. 风度翩翩B. 落落大方C. 倾国倾城D. 风华正茂7.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 他的眼睛像星星一样明亮。

B. 他的眼睛很明亮。

C. 他的眼睛像灯一样亮。

D. 他的眼睛像太阳一样亮。

8.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 风儿轻轻地吹过。

B. 风儿轻轻地吹。

C. 风轻轻地吹过。

D. 风轻轻地吹。

9.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 他喜欢看书,喜欢画画,喜欢唱歌。

B. 他喜欢看书,画画,唱歌。

C. 他喜欢看书,画画,唱歌。

D. 他喜欢看书,画画,唱歌。

10.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夸张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 他的眼睛像星星一样明亮。

B. 他的眼睛很明亮。

C. 他的眼睛像灯一样亮。

D. 他的眼睛像太阳一样亮。

二、填空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朝霞”的“霞”字笔画数是__________。

2. “朝霞”的部首是__________。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

七年级语文期中考试试卷2023.11一、积累运用徜徉于龙川大地,最让我们流连的是邵伯湖。

每当黄昏薄暮,落日西沉,天上静mì_____的暮云为余晖所炙,呈一片深紫;那一霎时,摇船人泊船近岸,悠然唱起中嘹亮的催橹歌声,回荡在薄雾渐起的湖面……这样缓缓流淌的生动景致让人感动,心中似乎再无渣滓,透明烛照,贮蓄着万事万物。

因为心有了着落,片片苇花,点点秋色,一切都那么可爱而让人温暖,于是心中不再干sè ,而是多了一种不可言说的润湿。

此时,应有一首散文诗由天上跌落,犹如涓涓细水,流入龙川人的心田,泛起层层涟漪。

这首散文诗应该还描绘了人们泛舟于湖上。

如果你是感情细腻、心境宁静淡泊的雅客,那么秋天的邵伯湖一定会与你惺惺相惜,相见恨晚吧!一座湖尚且如此,。

1.读上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4分)静mì()干sè ( ) 霎时()着落()(2)修改语段中画线的病句。

(写出修改意见即可)(2分)(3)横线处填入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秋天的龙川大地怎能不叫人流连忘返呢?B.秋天的龙川大地真是个好地方啊!C.龙川大地的秋天怎能不叫人流连忘返呢!D.龙川大地的秋天哪里还不是个好时节呢?2.选出下面加点词语运用正确的句子()(2分)A.父亲的演出现场人声鼎沸,大家都屏住了呼吸,好像是怕打扰到他。

B.我的父亲勤学好问,遇到难题总是不求甚解,非搞清楚不可。

C.几日前便已获知今日父亲会回家,今天他的到来真令我喜出望外。

D.这几位专业人才各得其所,在可以发挥他们才能的岗位上努力工作着。

3.下列句子说法错误的一项是()(2 分)A.铁公鸡,指吝啬钱财的人;保护伞,指庇护坏人的人;变色龙,指见风使舵的人。

(这几个词用了比喻义)B.“鄙人才疏学浅,奉上拙著一本。

”(句中加点词都是谦词)C.我到了自家的户外,我的母亲早已迎着出来了,接着便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

2023-2024学年全国初一上语文人教版期中考卷(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全国初一上语文人教版期中考卷(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全国初一上语文人教版期中考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翘首(qiáo shǒu)B. 稚嫩(zhì nèn)C. 悠然(yōu yán)D. 悲怆(bēi chuàng)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瑰丽B. 倾轧C. 沉浸D. 哀愁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这本书的内容丰富,深受广大读者的欢迎。

B. 由于天气的原因,我们不得不取消原定的计划。

C. 他虽然努力学习,但成绩却始终没有提高。

D. 我们必须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素质。

4.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深受广大读者的欢迎。

B.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深受广大读者的欢迎。

C.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深受广大读者的欢迎。

D.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深受广大读者的欢迎。

5. 下列句子中,没有歧义的一项是()A. 他把书放在了桌子上。

B. 他把书放在了桌子上。

C. 他把书放在了桌子上。

D. 他把书放在了桌子上。

6. 下列句子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A. 请你把这本书给我。

B. 请你把这本书给我。

C. 请你把这本书给我。

D. 请你把这本书给我。

7. 下列句子中,没有词语重复的一项是()A.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深受广大读者的欢迎。

B.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深受广大读者的欢迎。

C.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深受广大读者的欢迎。

D.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深受广大读者的欢迎。

8. 下列句子中,没有搭配不当的一项是()A.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深受广大读者的欢迎。

B.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深受广大读者的欢迎。

C.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深受广大读者的欢迎。

D.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深受广大读者的欢迎。

9. 下列句子中,没有成分残缺的一项是()A.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深受广大读者的欢迎。

江苏省邗江重点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江苏省邗江重点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江苏省邗江重点学校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初一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积累运用(30分)少年,当你背起行囊,离开父母,有一个词语就会镌.刻进你的心房。

这个词语就叫故乡。

故乡,是我们年少时想要逃离的地方,是我们年老想回,可能已经回不去的地方;故乡,是清明的那炷香,甲1.根据拼音写汉字。

(2分)静mì(▲) niàng(▲)造2.给加点字注音。

(2分)镌.刻(▲)捎.去(▲)3.根据上下语境,在甲处填写一个恰当的语句。

(3分)▲4.下列解说正确的一项是:(▲)(3分)A.故乡是中国人心中不变的坐标。

这句话运用了明喻的修辞手法。

B.岑参在行军九天之后遥想起故园景象。

这句话的理解没有错误。

C.少年..,当你背起行囊,离开父母,有一个词语就会镌刻..进你的心房。

加点词语依次是名词和动词。

D.诗意中国,流芳千古。

.....句中的加点成语使用正确。

5.在①—⑨处填写相应的名句。

(9分)6.下列关于文学作品的说法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 《论语》为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宋代把它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

B.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借杨花、归雁来表达漂泊在外的孤零之感。

C.知人论世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

知悉了海伦双目失明的人生经历,我们更深地领略到《再塑生命的人》中莎莉文老师高超的教育艺术。

D.以小见大是文学创作中常用的手法,小题材反映大主题。

莫怀戚的《散步》借一家四口一起散步的小事件,反映了尊老爱幼的大主题。

7.语言综合实践。

(8分)班级开展“有朋自远方来”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

(3分)A.刎颈之交B.莫逆之交 C、忘年之交 D.布衣之交【展示自我】本次活动计划邀请校长参加,邀请函中有两处词语不得体,请找出并修改。

(4分)邀请函尊敬的校长:您好!我班将于11月20日上午第一节班会课在小报告厅开展“有朋自远方来”主题活动,期待您能抽出宝贵时间莅临贵班指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注我谢谢你
初一期中语文试卷及答案
一、基础知识(30分)
1.下面加粗字的读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倔强(qiáng)怨恨(yuàn)迸溅(bèng)茏罩(lǒng) B.贮蓄(zhù)澄清(chéng)宛转(wǎn)抖擞(sǒu) C.奥恼(ào)猝然(zú)厄运(è)风韵(yùn)
D.堕落(duò)丰硕(shuò)玲珑(lóng)剔透(tì) 2.下面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A.繁弦急管绝处缝声忍俊不禁蜂围蝶阵
B.小心冀冀头晕目眩返老还童德高望众
C.得失之患花枝召展问心无愧任重道远
D.心旷神怡举世无双多姿多彩具体而微
3.下面加粗的词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可望不可即(靠近、接触)
肃然起敬(形容十分恭敬的样子)
B.擎天撼地(震撼)
获益匪浅(非、不)
C.呼朋引伴(招引)
明察秋毫(毫米)
D.怡然自得(安适、愉快的样子)
瘦骨嶙峋(形容人不精神)
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