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词话》十则课件[42张]
合集下载
《人间词话》十则(讲)解析共47页PPT
![《人间词话》十则(讲)解析共47页PPT](https://img.taocdn.com/s3/m/4b2608eaa8114431b80dd81e.png)
44、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 难的遭遇里百折不饶。——贝多芬
45、自己的饭量自己知道。——苏联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60、人民的幸福是至高无个的法。— —西塞 罗
41、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 收都不可耻。——阿卜·日·法拉兹
42、只有在人群中间,才能认识自 己。——德国
43、重复别人所说的话,只需要教育; 而要挑战别人所说的话,则需要头脑。—— 玛丽·佩蒂博恩·普尔
《人间词话》十则(讲)解析
56、极端的法规,就是极端的不公。 ——西 塞罗 57、法律一旦成为人们的需要,人们 就不再 配享受 自由了 。—— 毕达哥 拉斯 58、法律规定的惩罚不是为了私人的 利益, 而是为 了公共 的利益 ;一部 分靠有 害的强 制,一 部分靠 榜样的 效力。 ——格 老秀斯 59、假如没有法律他们会更快乐的话 ,那么 法律作 为一件 无用之 物自己 就会消 灭。— —洛克
45、自己的饭量自己知道。——苏联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60、人民的幸福是至高无个的法。— —西塞 罗
41、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 收都不可耻。——阿卜·日·法拉兹
42、只有在人群中间,才能认识自 己。——德国
43、重复别人所说的话,只需要教育; 而要挑战别人所说的话,则需要头脑。—— 玛丽·佩蒂博恩·普尔
《人间词话》十则(讲)解析
56、极端的法规,就是极端的不公。 ——西 塞罗 57、法律一旦成为人们的需要,人们 就不再 配享受 自由了 。—— 毕达哥 拉斯 58、法律规定的惩罚不是为了私人的 利益, 而是为 了公共 的利益 ;一部 分靠有 害的强 制,一 部分靠 榜样的 效力。 ——格 老秀斯 59、假如没有法律他们会更快乐的话 ,那么 法律作 为一件 无用之 物自己 就会消 灭。— —洛克
人间词话十则ppt课件
![人间词话十则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397c155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fa.png)
第一则为总纲,冠于全书之首, 开宗明义提出“境界”说。第五、六 则从作者感受、作品表现的角度阐释 “境界”。
烧伤病人的治疗通常是取烧伤病人的 健康皮 肤进行 自体移 植,但 对于大 面积烧 伤病人 来讲, 健康皮 肤很有 限,请 同学们 想一想 如何来 治疗该 病人
第二则
这句话什么意思?
2.有造境, 有写境,此理
大师之光
王国维(1877——1927),字静 安,一字伯隅,号观堂,浙江海宁人。 清秀才。中国近代集史学家、文学家、 美学家、考古学家、词学家、金石学 家、翻译理论家和文艺理论家于一身 的学者,国学大师。早年研究哲学、 文学,受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和资产阶 级文艺思想影响。是我国近代美学史 上融中西美学为一体的第一人。著有 《曲录》、《宋元戏曲考》、《人间 词话》等美学作品。生平著有作品62 种,以《观堂集林》最著名。
烧伤病人的治疗通常是取烧伤病人的 健康皮 肤进行 自体移 植,但 对于大 面积烧 伤病人 来讲, 健康皮 肤很有 限,请 同学们 想一想 如何来 治疗该 病人
宋祁 《玉楼春》为什么
“著一‘闹’字而境界全
玉楼春 出”?
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 彀皱波纹迎客棹。 绿杨烟外晓寒轻, 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 肯爱千金轻一笑。 为君持酒劝斜阳, 且向花间留晚照。
1924,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驱逐溥仪出宫。 王国维引为奇耻大辱,愤而与罗振玉等前清遗老相约 投金水河殉清,因阻于家人而未果。
1925年,王国维受聘任清华研究院导师,与梁启 超、陈寅恪、赵元任、李济被称为“五星聚奎”。
1927年6月,国民革命军北上,王国维留下“经此 世变,义无再辱”的遗书,投颐和园昆明湖自尽。在 50岁人生学术鼎盛之际,为国学史留下悲剧色彩的 “谜案”。
烧伤病人的治疗通常是取烧伤病人的 健康皮 肤进行 自体移 植,但 对于大 面积烧 伤病人 来讲, 健康皮 肤很有 限,请 同学们 想一想 如何来 治疗该 病人
第二则
这句话什么意思?
2.有造境, 有写境,此理
大师之光
王国维(1877——1927),字静 安,一字伯隅,号观堂,浙江海宁人。 清秀才。中国近代集史学家、文学家、 美学家、考古学家、词学家、金石学 家、翻译理论家和文艺理论家于一身 的学者,国学大师。早年研究哲学、 文学,受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和资产阶 级文艺思想影响。是我国近代美学史 上融中西美学为一体的第一人。著有 《曲录》、《宋元戏曲考》、《人间 词话》等美学作品。生平著有作品62 种,以《观堂集林》最著名。
烧伤病人的治疗通常是取烧伤病人的 健康皮 肤进行 自体移 植,但 对于大 面积烧 伤病人 来讲, 健康皮 肤很有 限,请 同学们 想一想 如何来 治疗该 病人
宋祁 《玉楼春》为什么
“著一‘闹’字而境界全
玉楼春 出”?
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 彀皱波纹迎客棹。 绿杨烟外晓寒轻, 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 肯爱千金轻一笑。 为君持酒劝斜阳, 且向花间留晚照。
1924,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驱逐溥仪出宫。 王国维引为奇耻大辱,愤而与罗振玉等前清遗老相约 投金水河殉清,因阻于家人而未果。
1925年,王国维受聘任清华研究院导师,与梁启 超、陈寅恪、赵元任、李济被称为“五星聚奎”。
1927年6月,国民革命军北上,王国维留下“经此 世变,义无再辱”的遗书,投颐和园昆明湖自尽。在 50岁人生学术鼎盛之际,为国学史留下悲剧色彩的 “谜案”。
10.1《人间词话》十则 课件(31张PPT)—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第十单元
![10.1《人间词话》十则 课件(31张PPT)—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第十单元](https://img.taocdn.com/s3/m/9220dadd87c24028905fc388.png)
拓展延伸
谈谈你对王国维所说的”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 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的理解。
1.在创业治学的开始阶段,必须高瞻远瞩,视野开阔,耐得住寂寞 孤独,而有所追求,有目标。同时认清前要走过的道路,理清前人 已有的成果。 2.创业治学的过程中,要坚忍不拔,坚定执著,具有不怕艰难险阻, 不惜殚精竭虑无怨无悔的献身精神。 3.经过艰辛的探索和追求,终于获得事业成功,学业有成,理想实 现的无比喜悦和快慰。
第二则从什么角度谈“造境”“写境”的?二者 有何区别与联系?
从创作方法角度: “造境”是“虚构之境”,“写境”是写实之境,二者相互
渗透,艺术境界既要描写自然又要表现理想,是理想与写实 (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统一。
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 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有 我之境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 白鸟悠悠下”,无我之境也。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 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 何者为物。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为多。然未始不能写 无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
谢谢欣赏
第三则阐述了几层意思?
三层: 1.例举什么是”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 2.二者的观物方式 3.二者的创造有难易之别
无我之境,人惟于静中得之。有我之境,于由动之静时 得之。故一优美,一宏壮也。
第三、四则谈论什么问题? 从主客体关系角度谈“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
什么是“有我之境”“无我之境”?
作者怎样才能写出有境界的作品呢?
“大家”之作
开阔的胸襟和卓越的见识 沁人心脾——情深而动人 写景豁人耳目——景物特征分明,生动 形象,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其辞脱口而出——言语的自然真切
《人间词话》十则ppt
![《人间词话》十则ppt](https://img.taocdn.com/s3/m/17f45e2a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a7.png)
《人间词话》十则
一本关于中国古代词牌的著作,包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厚的语言特点, 让人回味无穷。
作品介绍
《人间词话》是明代俞樾创作的一本词学著作,深入探讨了词牌的韵脚、表达技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和创作模式,为后世 的词人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和启示。
作者简介
俞樾是明代末年的文学家和词学家,他对于词牌的研究和创作极具影响力,被尊称为“南浔词派”的创始 人之一。
文言文选文
《人间词话》精选了许多经典的文言文词作品,包括苏轼、辛弃疾等名家的 作品,展示了古代词人的才华和情感表达的艺术。
解读一:语言特点
《人间词话》中的词作品语言优美、形象生动,充满了音韵和押韵的美感,是古代词牌独特的语言特点 的体现。
解读二:文化内涵
《人间词话》所选取的词牌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反映了古代文人的情感、 思想和价值观念,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解读三:价值观念
《人间词话》中的词作品体现了古代文人的价值观念,包括对爱情、友谊、家国情怀等方面的思考和表 达,具有深刻的人生哲理。
解读四:当代意义
《人间词话》对于现代词人和文化学者来说仍然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它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传承古 代词牌的艺术精髓。
一本关于中国古代词牌的著作,包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厚的语言特点, 让人回味无穷。
作品介绍
《人间词话》是明代俞樾创作的一本词学著作,深入探讨了词牌的韵脚、表达技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和创作模式,为后世 的词人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和启示。
作者简介
俞樾是明代末年的文学家和词学家,他对于词牌的研究和创作极具影响力,被尊称为“南浔词派”的创始 人之一。
文言文选文
《人间词话》精选了许多经典的文言文词作品,包括苏轼、辛弃疾等名家的 作品,展示了古代词人的才华和情感表达的艺术。
解读一:语言特点
《人间词话》中的词作品语言优美、形象生动,充满了音韵和押韵的美感,是古代词牌独特的语言特点 的体现。
解读二:文化内涵
《人间词话》所选取的词牌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反映了古代文人的情感、 思想和价值观念,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解读三:价值观念
《人间词话》中的词作品体现了古代文人的价值观念,包括对爱情、友谊、家国情怀等方面的思考和表 达,具有深刻的人生哲理。
解读四:当代意义
《人间词话》对于现代词人和文化学者来说仍然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它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传承古 代词牌的艺术精髓。
10.1《人间词话》十则PPT课件人教版
![10.1《人间词话》十则PPT课件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0866caa4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e7.png)
外物呈现出孤独凄婉的色彩。可见,当主体带着强烈的主观感情色
彩视察外物,并把这种感情投射到外物之上时所营造出来的境域,
是“有我之境”。
-21-
10
《人间词话》十则
句段点评
多维探究
首 页
走进新课
一起读文
阅读鉴赏
一起思考
审美鉴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都描画出
一种心境完全融化在客观静穆的景物之中的浑然物化之境。可见,
-12-
10
《人间词话》十则
凝听作家故事
了解作品背景
首 页
积累语言知识
走进新课
一起读文
阅读鉴赏
一起思考
把握文脉主旨
故不知何者为我(所以,因此)
亦必邻于理想故也(原因,缘故)
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事,事故)
(2)故 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旧,与“新”相对)
君安与项伯有故(老朋友,引申为交情)
故遣将守关者(故意,特意)
凝听作家故事
了解作品背景
首 页
积累语言知识
走进新课
一起读文
阅读鉴赏
一起思考
把握文脉主旨
2.解多义
其辞脱口而出(文辞)
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言词,言语)
动以朝廷为辞(借口)
(1)辞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推辞)
我从去年辞帝京(告别,辞别)
归去来兮辞(古代的一种文体)
大礼不辞小让(讲究,计较)
近者奉辞伐罪(命令)
10
《人间词话》十则
句段点评
多维探究
首 页
走进新课
一起读文
阅读鉴赏
一起思考
审美鉴赏
点评:作者在此从创作方法的角度阐述“造境”与“写境”之间的关
彩视察外物,并把这种感情投射到外物之上时所营造出来的境域,
是“有我之境”。
-21-
10
《人间词话》十则
句段点评
多维探究
首 页
走进新课
一起读文
阅读鉴赏
一起思考
审美鉴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都描画出
一种心境完全融化在客观静穆的景物之中的浑然物化之境。可见,
-12-
10
《人间词话》十则
凝听作家故事
了解作品背景
首 页
积累语言知识
走进新课
一起读文
阅读鉴赏
一起思考
把握文脉主旨
故不知何者为我(所以,因此)
亦必邻于理想故也(原因,缘故)
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事,事故)
(2)故 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旧,与“新”相对)
君安与项伯有故(老朋友,引申为交情)
故遣将守关者(故意,特意)
凝听作家故事
了解作品背景
首 页
积累语言知识
走进新课
一起读文
阅读鉴赏
一起思考
把握文脉主旨
2.解多义
其辞脱口而出(文辞)
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言词,言语)
动以朝廷为辞(借口)
(1)辞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推辞)
我从去年辞帝京(告别,辞别)
归去来兮辞(古代的一种文体)
大礼不辞小让(讲究,计较)
近者奉辞伐罪(命令)
10
《人间词话》十则
句段点评
多维探究
首 页
走进新课
一起读文
阅读鉴赏
一起思考
审美鉴赏
点评:作者在此从创作方法的角度阐述“造境”与“写境”之间的关
人间词话十则正式版课件
![人间词话十则正式版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c04132d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2c.png)
《人间词话》不同于当时有影响的词话,它提出了“境界 说”。“境界说”是《人间词话》的核心,统领其他论点,又是 全书的脉络,沟通全部主张。
自主学习
1.易误读字
澹澹.( dàn ) 著.一“闹”字(zhuó ) 蓦.然( mò ) 遽.以此( jù ) 豁.人耳目(huò )
憔.悴.(qiáo cuì) 矫.揉(jiǎo )
第一,“境界”是情与景的统一。王国维说:“境非独谓景 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在《文学小言》中也说: “文学中有二原质焉:曰景,曰情。前者以描写自然及人生之事 实为主,后者则吾人对此种事实之精神的态度也。故前者客观的 也,后者主观的也。前者知识的也,后者感情的也。……要之, 文学者不外知识与感情交代之结果而已。”两处都道出,优秀的 文学作品,必须具备“情”和“景”,且要“意一境浑”。
雪飘落着,雪花在为你叹惜!是呵,如果活的不被死的掐住 了咽喉,如果前进的不被守旧的拖住了脚跟,如果春的萌芽不被 冬末的残雪征服,那么,活着的,前进的,萌芽的,该会散发出 多少更加浓郁的生命的芬芳。
知识卡片
1.作家作品 王 国 维 (1877—1927) , 初 名 德 桢 , 后 改 名国维,字伯隅、静安,号观堂、永观,浙 江海宁人。中国近现代之交杰出的古文字、 古器物、古史地学家,诗人,文艺理论学家, 哲学家,新兴学科甲骨文、敦煌学的奠基人 之一。曾任清华研究院教授,与梁启超、陈 寅恪、赵元任并称清华四大导师,是享有国 际声誉的著名学者。
词话则是诗话的一个分支,指的是评论词、词人、词派,以 及有关词的本事和考订的著述。始于宋代,最早的词话专著是宋 代杨绘的《时贤本事曲子集》,今佚。著名者有清代陈廷焯的 《白雨斋词话》和王国维的《人间词话》等。
(2)《人间词话》 《人间词话》是国学大师王国维的力作,也是中国近代最负 盛名的一部词话著作,在中国诗话、词话发展史上堪称一部划时 代的作品。是王国维关于文学批评的著述中最为人们所重视的一 部作品,是王国维接受了西方美学思想洗礼后,以崭新的眼光对 中国旧文学所作的评论,但他又脱弃西方理论之局限,力求运用 自己的思想见解,尝试将某些西方思想中之重要概念,融入中国 固有的传统批评中,所以,从表面上看,《人间词话》与中国相 袭已久的诗话、词话一类作品在体例和格式上,并无显著的差别, 实际上,它已初具理论体系,在旧日诗词论著中,称得上一部屈 指可数的作品,甚至在以往词论界里,许多人把它奉为圭臬,把 它的论点作为词学、美学的根据,影响很是深远。王国维的《人 间词话》是晚清以来最有影响的著作之一。
《人间词话》十则详解课件
![《人间词话》十则详解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b99b864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f47e241.png)
该作品对于推动中国古典诗词的传承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影响了众多后来的学者和诗人。
《人间词话》被誉为中国古典诗词研究领域的经典之作,被广泛引用和传颂。
《人间词》诗文作品分析
02
总结词
表达了作者对逝去时光的感慨和无奈。
详细描述
这首诗通过描绘杜鹃鸟在春天晚景中的啼鸣,表达了作者对逝去时光的感慨和无奈。诗中运用了“杜鹃千里啼春晚”这一形象生动的比喻,将杜鹃鸟的啼鸣比作离人的悲啼,抒发了作者对逝去时光的无力和无奈。
《人间词话》十则详解课件
《人间词话》简介《人间词》诗文作品分析《人间词话》十则详解
contents
目录
《人间词话》简介
叶嘉莹出生于1924年,毕业于北京辅仁大学,师从著名学者顾随。
她致力于中国古典诗词研究,在诗词创作、鉴赏和评析方面有深厚的造诣。
叶嘉莹: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专家,南开大学教授,中华诗词学会名誉会长。
总结词
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和眷恋。
要点一
要点二
详细描述
这首诗通过描绘女贞花白草迷离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和眷恋。诗中运用了“女贞花白草迷离”这一形象生动的描绘,将女贞花白草迷离的景象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诗中还通过“故园何处是,忘了除非醉”等细节描写,进一步丰富了画面感,使读者能够更好地感受到作者的思乡之情和眷恋之意。
THANK YOU
感谢观看
造境是指通过想象和创造来构造一个理想的境界,而写境则是通过观察和描写现实来呈现一个真实的境界。虽然这两者有明显的区别,但是优秀的诗人能够将它们结合起来,创造出既符合自然规律又充满理想的境界。
这一则强调了诗人创造力和观察力的结合,只有将想象和现实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才能创造出真正优秀的作品。
《人间词话》被誉为中国古典诗词研究领域的经典之作,被广泛引用和传颂。
《人间词》诗文作品分析
02
总结词
表达了作者对逝去时光的感慨和无奈。
详细描述
这首诗通过描绘杜鹃鸟在春天晚景中的啼鸣,表达了作者对逝去时光的感慨和无奈。诗中运用了“杜鹃千里啼春晚”这一形象生动的比喻,将杜鹃鸟的啼鸣比作离人的悲啼,抒发了作者对逝去时光的无力和无奈。
《人间词话》十则详解课件
《人间词话》简介《人间词》诗文作品分析《人间词话》十则详解
contents
目录
《人间词话》简介
叶嘉莹出生于1924年,毕业于北京辅仁大学,师从著名学者顾随。
她致力于中国古典诗词研究,在诗词创作、鉴赏和评析方面有深厚的造诣。
叶嘉莹: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专家,南开大学教授,中华诗词学会名誉会长。
总结词
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和眷恋。
要点一
要点二
详细描述
这首诗通过描绘女贞花白草迷离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和眷恋。诗中运用了“女贞花白草迷离”这一形象生动的描绘,将女贞花白草迷离的景象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诗中还通过“故园何处是,忘了除非醉”等细节描写,进一步丰富了画面感,使读者能够更好地感受到作者的思乡之情和眷恋之意。
THANK YOU
感谢观看
造境是指通过想象和创造来构造一个理想的境界,而写境则是通过观察和描写现实来呈现一个真实的境界。虽然这两者有明显的区别,但是优秀的诗人能够将它们结合起来,创造出既符合自然规律又充满理想的境界。
这一则强调了诗人创造力和观察力的结合,只有将想象和现实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才能创造出真正优秀的作品。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第十单元⑩《人间词话》十则 经典课件(46张)(共46张PPT)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第十单元⑩《人间词话》十则 经典课件(46张)(共46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687efd49fad6195f312ba6db.png)
《雨霖铃》 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 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 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4、研读第三、四则,谈谈你是怎 样理解“有我之境”和“无我之 境”的?
"以物观物"
北宋邵雍的哲学用语,“圣人所以能一 万物之情者,谓其能反观也,所以谓之反观者, 不以我观物也。不以我观物者,以物观物之 谓也。”
整体把握
• 本单元所选十则《人间词话》,可分为三方面 内容:
• 1、第一则为总纲, • 冠于全书之首,作者开宗明义提出“境界”说
,并高度概括境界的意义。 • 2、第二至六则, • 从不同角度论述“境界”问题。 • 3、第七至十则, • 谈论诗人的思想和艺术修养。
研读第一则
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
事 后
晚 镜
春 春
醉 醒
水 调
先
天
期,去来》 仙
应人密花池 空伤几愁数 子
满初遮弄上 记流时未声
径静灯影暝 省景回醒持
。,,。, 。,?。酒
听
,
“弄”字,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传神地表现出云开月出、花
影婆娑之景,意外欣慰之情。
研读第五则内容理解
1.什么样的诗词是“有境界”的诗词? 写出真实的景物、真实的感情,这样的诗词就可以被称为有境
《人间词话》十则 ----之境界观
执教者:岳云中学 旷晓辉
王国维,字静安,号观堂,浙 江海宁人。国学大师,被鲁迅 誉为“研究国学的人物”,与 梁启超、陈寅恪、赵元任并称 清华四大导师、“教授的教 授”。
其学术研究涉猎广泛,成就
甚高。著有《红楼梦评论》 《宋元戏曲史》《人间词话》 其中《人间词话》共六十四则, 是其最有影响的著作,融中国 传统文学批评和西方美学思想 于一体。行文流畅自然,见解 独特,精辟阐释了“境界说”。 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是晚清 以来最有影响的著作之一。
4、研读第三、四则,谈谈你是怎 样理解“有我之境”和“无我之 境”的?
"以物观物"
北宋邵雍的哲学用语,“圣人所以能一 万物之情者,谓其能反观也,所以谓之反观者, 不以我观物也。不以我观物者,以物观物之 谓也。”
整体把握
• 本单元所选十则《人间词话》,可分为三方面 内容:
• 1、第一则为总纲, • 冠于全书之首,作者开宗明义提出“境界”说
,并高度概括境界的意义。 • 2、第二至六则, • 从不同角度论述“境界”问题。 • 3、第七至十则, • 谈论诗人的思想和艺术修养。
研读第一则
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
事 后
晚 镜
春 春
醉 醒
水 调
先
天
期,去来》 仙
应人密花池 空伤几愁数 子
满初遮弄上 记流时未声
径静灯影暝 省景回醒持
。,,。, 。,?。酒
听
,
“弄”字,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传神地表现出云开月出、花
影婆娑之景,意外欣慰之情。
研读第五则内容理解
1.什么样的诗词是“有境界”的诗词? 写出真实的景物、真实的感情,这样的诗词就可以被称为有境
《人间词话》十则 ----之境界观
执教者:岳云中学 旷晓辉
王国维,字静安,号观堂,浙 江海宁人。国学大师,被鲁迅 誉为“研究国学的人物”,与 梁启超、陈寅恪、赵元任并称 清华四大导师、“教授的教 授”。
其学术研究涉猎广泛,成就
甚高。著有《红楼梦评论》 《宋元戏曲史》《人间词话》 其中《人间词话》共六十四则, 是其最有影响的著作,融中国 传统文学批评和西方美学思想 于一体。行文流畅自然,见解 独特,精辟阐释了“境界说”。 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是晚清 以来最有影响的著作之一。
《人间词话》十则PPT课件
![《人间词话》十则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acc9827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ad.png)
3
启迪未来
文学作品要具有启迪性和引导性,为后人留下宝贵的思想和文化的财富。
XII. 总结和展望
通过学习《人间词话》十则,我们深入了解了文学的意义与价值,拓宽了对文学的认识,也为文学创作与传承 指明了方向。
审美享受
文学作品让人们享受美的沉浸 与升华,提升审美品味和艺术 修养。
思想启迪
文学作品引导人们深入思考人 生与社会问题,拓展思维视野 和智慧境界。
情感疗愈
文学作品提供情感寄托和宣泄, 帮助人们排解压力和调节情绪。
IX. 第八则:文学的时代感
文学作品反映了时代的特征与变迁,承载了每一个时代的文化与思潮,并深 刻影响了人们的价值观与生活方式。
2 生活与体验
文学承载着人们的生活经验与共识,是人类 对世界的感知与认知的记录。
III. 第二则:文艺创作与人生观
主观认识
文艺创作是艺术家主观认识的 体现,反映了他们对人生、社 会和自身的看法。
批判思考
通过文艺创作,人们能够对现 实进行深入思考和批判,突破 主观偏见与社会束缚。
追求真实
文艺创作追求真实,通过艺术 手法将人性、社会现象以及人 类精神境界展现得淋漓尽致。
VI. 第五则:文学家的个性特征
1 创意与想象
文学家具有丰富的创意和 想象力,能够从平凡生活 中提炼出独特的文化符号 和情感表达。
2 敏感与洞察
文学家敏锐感知社会与人 性,善于洞察人们的内心 世界,把握人类情感的微 妙变化。
3 思辨与拓展
文学家善于思辨和探索, 通过文字将思维的边界推 向更广阔的领域。
《人间词话》十则
一部开创性的文学经典,《人间词话》详细论述了文学的价值与意义,本课 件将介绍其中的十则,带您领略这部伟大著作的魅力。
《人间词话》十则课件[42张]
![《人间词话》十则课件[42张]](https://img.taocdn.com/s3/m/6665dd07b52acfc789ebc9af.png)
具体分析
• 第一则,作者以“境界”来论词的格调之 高下,指出有“境界”则有“高格”,才 能产生名句,并论及五代、北宋词高标独 绝的缘由。可见在王国维心中,“境界” 高于一切,在艺术创作中起决定作用。
第二则从创作方法角度谈“造境” 与“写境”。包含两层含义:
• 一是指出“造境”与“写境”之分主要是由不同的 艺术创作方法所造成的。造境主要是由理想家按其 主观“理想”虚构而成,离现实较远;“写境”则 是由写实家按其客观“自然”描写而成,贴近于现 实。“造境”即是“虚构之境”,“写境”即是写 实之境 • 二是进一步分析了两派的联系和渗透。指出“造境” 并非是胡编乱造,而必须遵循自然规律,植根于客 观世界;“写境”并非是照搬自然,而必须用审美 理想对生活加以提炼、改造。实质上强调了艺术境 界既要描写自然又要表现理想,是理想与现实的统 一
在当时,是一部极具新意、极有价值的 著作。
《人间词话》诞生近百年来,受到 了学术界的极大重视。人们对《人间词 话》的理解和领悟越是深入,就越认识 到它的卓越价值和不朽成就。
文章主张
《人间词话》不同于当时有影响的词话, 它提出了"境界"说."境界"说是《人间词话》 的核心,统领其他论点,又是全书的脉络,沟通 全部主张. 王国维不仅把它视为创作原则,也把它 当作批评标准,论断诗词的演变,评价词人的 得失,作品的优劣,词品的高低,均从"境界"出 发.因此,"境界"说既是王国维文艺批评的出 发点,又是其文艺思想的总归宿.
千次苦苦追求,在那灯火冷落之处,终于见到朝思暮想的意中 人,不禁大喜,极度幸福、欢欣。比喻经过艰辛的探索和追求, 终于获得事业成功,学业有成,理想实现的无比喜悦和快慰, 这是第三阶段。
《人间词话》十则ppt
![《人间词话》十则ppt](https://img.taocdn.com/s3/m/1b89d1d46f1aff00bed51eaf.png)
辜鸿铭
王国维
《人间词话》十则
1—
6则
“境界”说
7—10则
诗人思想和艺术素养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 无言,惟有泪千行。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到那时,你收获的,将不 仅是一篇篇动人的作品,还可 能是更为丰盈多彩、充满了大 大小小感动的人生。
什么叫有我之境?什么叫无我之 境?结合文中的一个例子谈一谈。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
举。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 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真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湖上数峰清寂愁
不真 苦,黄昏时分,正酝酿着一番雨意。 )
数峰著雨,相对青无语。 池塘生春草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点绛唇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 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 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人生若只如初见,得泼茶香,当
时只道是寻常。
——纳兰性德
境界之美源于真,真景物真情感,源于对 生活、对自然的爱。宋祁用包含喜爱的心去 看红杏,营造出一个热闹、生机勃勃的境界; 周邦彦用饱含热爱的心去看雨后的荷花,营 造出一个清灵明丽的境界,那么我们,能不 能用饱含热爱的心去看一朵花盛开,看一棵 草萌芽,看家里父母日渐松弛的皮肤„„也 许我们也能营造出或柔婉深情或清新静美的、 独属于你自己的境界。
王国维
《人间词话》十则
1—
6则
“境界”说
7—10则
诗人思想和艺术素养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 无言,惟有泪千行。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到那时,你收获的,将不 仅是一篇篇动人的作品,还可 能是更为丰盈多彩、充满了大 大小小感动的人生。
什么叫有我之境?什么叫无我之 境?结合文中的一个例子谈一谈。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
举。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 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真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湖上数峰清寂愁
不真 苦,黄昏时分,正酝酿着一番雨意。 )
数峰著雨,相对青无语。 池塘生春草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点绛唇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 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 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人生若只如初见,得泼茶香,当
时只道是寻常。
——纳兰性德
境界之美源于真,真景物真情感,源于对 生活、对自然的爱。宋祁用包含喜爱的心去 看红杏,营造出一个热闹、生机勃勃的境界; 周邦彦用饱含热爱的心去看雨后的荷花,营 造出一个清灵明丽的境界,那么我们,能不 能用饱含热爱的心去看一朵花盛开,看一棵 草萌芽,看家里父母日渐松弛的皮肤„„也 许我们也能营造出或柔婉深情或清新静美的、 独属于你自己的境界。
高中语文《人间词话十则》教学课件 (共48张PPT)
![高中语文《人间词话十则》教学课件 (共48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ceebbf8bd1f34693daef3e23.png)
沙 上 并 禽 池 上 暝 ,
往 事 后 期 空 记 省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临 晚 镜 , 伤 流 景 ,
送 春 春 去 几 时 回 ?
午 醉 醒 来 愁 未 醒 。
水张 调先 天 数 仙 声 持 子 酒 听 ,
能在学过的诗词《苏 幕 遮》中找出一例“著一字而 境界全出”的例子吗?
一片片紧贴水面的圆 苏幕遮 荷,在微风的吹拂下,缓 周邦彦 缓地升起,绿罗裙一般地 摇曳,叶的柔媚,茎的修 叶上初阳干宿 长挺拔,亭亭玉立表现的 雨,水面清圆, 淋漓尽致,也把词人由郁 一一风荷举。 闷、烦躁转为欢快喜悦的 心情表现出来。
整体把握
• 本单元所选十则《人间词话》,可分为三方面内 容: • 1、第一则为总纲, • 冠于全书之首,作者开宗明义提出“境界”说, 并高度概括境界的意义。 • 2、第二至六则, • 从不同角度论述“境界”问题。 • 3、第七至十则, • 谈论诗人的思想和艺术修养。
说境 第一则,作者以“境界”来论词的格调之 界 高下,指出有“境界”则有“高格”,才
1、境界是情与景的统一; 2、要有“真景物、真感情”;
研读第六则 “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云破月来花 弄影”著一“弄”字,而境界全出矣。
3、“真景物、真感情”应得到鲜明真切的表达。
笑肯少浮 闹红轻绿棹縠好东 宋玉 。爱,生 。杏,杨。皱,城 祁楼 长 枝 波 渐 春 千 烟 恨 头 纹 觉 金 外 欢 春 迎 风 轻 晓 娱 意 客 光 一 寒 “闹”字,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以动 写静写出了红杏繁花争艳的蓬勃春意的 “真切景物”,又传达出诗人喜迎春色 欢愉的心灵情绪和意趣这样的“真挚感 情”。
小结
第一则为总纲,冠于全书之首,开宗明义提出 “境界”说。 第五、六则从作者感受、作品表现的角度 阐释“境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五 义此只十 无世欠之 再变一年 辱死
• 集史学家、文学家、美学家、考古学家、词学家、 金石学家和翻译理论家于一身的学者,生平著述 62种,批校的古籍逾200种。(收入其《遗书》的 有42种,以《观堂集林》最为著名。被誉为“中 国近三百年来学术的结束人,最近八十年来学术 的开创者”。梁启超赞其“不独为中国所有而为 全世界之所有之学人”,而郭沫若先生则评价他 “留给我们的是他知识的产物,那好像一座崔嵬 的楼阁,在几千年的旧学城垒上,灿然放出了一 段异样的光辉”。
王国维不仅把它视为创作原则,也把它 当作批评标准,论断诗词的演变,评价词人的 得失,作品的优劣,词品的高低,均从"境界"出 发.因此,"境界"说既是王国维文艺批评的出 发点,又是其文艺思想的总归宿.
落实以下字词释义
• (1)有境界则自成高格 崇高的格调
• (2)五代、北宋之词所以独绝者在此
… …的原因 独一无二、绝无仅有
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③ ,伤流景④ ,
往事后期空记省⑤ 。
沙上并禽⑥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⑦影。
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
明日落红⑧应满径。
注释: ①时为嘉禾小倅(cuì):作者写这首词的时候任嘉禾(今
浙江省嘉兴市)判官。嘉州,宋代郡名,即秀州。倅:副职。 这里指判官。②水调:曲牌名,相传为隋炀帝杨广所制,流 行于唐。③临晚镜:就镜自照而感伤衰老。④流景:似水年 华。⑤后期:瞻望未来。记:思念。省(xǐng):反思,省悟。 ⑥并禽:双栖的鸟类。⑦弄:摆弄。⑧落红:落花。
驿寄梅花, 鱼传尺素,
诗人自我形象。移谪居之恨到 凄厉之景上。)一切外物都渗 透着孤独、寂寞、无限凄婉之
砌成此恨无重数。 意。这些是“有我之境”。
郴江幸自绕郴山,
为谁流下潇湘去?
物本无意,实乃诗人主观情绪的浸染(亦可 提“移情”)。你还读过哪些这样的句子。
•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在当时,是一部极具新意、极有价值的 著作。
《人间词话》诞生近百年来,受到 了学术界的极大重视。人们对《人间词 话》的理解和领悟越是深入,就越认识 到它的卓越价值和不朽成就。
文章主张
《人间词话》不同于当时有影响的词话, 它提出了"境界"说."境界"说是《人间词话》 的核心,统领其他论点,又是全书的脉络,沟通 全部主张.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陶渊明《饮酒》你如何理解“无我”
结庐在人境,
之说?这里明明有
而无车马喧。
个悠然的诗人吗?
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 王国维所谓的“无我 采菊东篱下, 之境”并不是指一般 悠然见南山。 意义上的“无我”, 山气日夕佳, 而是指诗中景物不带 飞鸟相与还。 作者任何的主观感情 此中有真意, 及个性特征
1.写真景、真情:景真,写出自然神韵, 不只求形似;情真,发自肺腑,诚挚深切, 而非虚情假意,无病呻吟。 2.出境界需情景交融。 3.除了以上内容,形式两方面之外,还需 炼字的技巧。
宋祁 《玉楼春》
东城渐觉风光好,彀皱①波纹迎客棹。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②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 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第三、四则从主客体关系角度谈“有我 之境”与“无我之境”。
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 乱红飞过秋千去。”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 声里斜阳暮。”有我之境也。“采菊东篱下,悠 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无 我之境也。
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 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 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为多,然未始不能写无 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
欲辨已忘言。
元好问《颖亭留别》
诗人以寒波白鸟的悠闲 反衬人事之仓猝。“寒
故人重分携,临流驻归驾。波向”往二之句情寄,托他了希诗望人自的己 乾坤展清眺,万景若相借。也化作寒波、白马,融 北风三日雪,太素秉元化。入那画面中去。这意境 九山郁峥嵘,了不受陵跨。中因也为有自诗己人思自归我的的心个急性切。, 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就特别灵敏地感到“寒 怀归人自急,物态本闲暇。波澹澹”、“白鸟悠悠” 壶觞负吟啸,尘土足悲咤。了的。“元无好我问”又呢何?尝只是是真 回首亭中人,平林淡如画。“我”没有直露而已。
• 二是推崇“大家”之作,揭示了境界各构成元 素的特征 。沁人心脾,指所抒之情应情深而 动人;写景必豁人耳目,指所写之景应特征分 明,生动形象,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其辞脱口 而出,则指言语的自然真切。
王国维认为这两种境界那种更高明? 为什么? (为什么创作“无我之境”更难?)
• 人莫不有七情六欲,观景赏物莫不带有主 观上的一些色彩,形成文字,多表现为 “有我之境”;相对而言,灭绝掉主观情 思,超然物外,达到物我浑然的境地,写 出“无我之境”就比较难了。
第五、六则从作者感受、作品表现的 角度谈“境界”。包含三层含义:
无计留春住。
狂、落花飘零的“外物”而
泪眼问花花不语,产生的一种无可台,
月迷津渡,
“孤馆”“闭”,春寒袭人,
桃源望断无寻处。
杜鹃啼血,夕阳西下,无限凄 婉——因了饱受羁旅漂泊的我
可堪孤馆闭春寒, (贬谪之后,逢春寒,感孤独,
杜鹃声里斜阳暮。
听杜鹃悲鸣,见夕阳西下。凄 厉的气氛,“可堪”二字刻画
“著一‘弄’字而境界全出矣。”
其妙处在于词人抓住大自然瞬间变化的现 象,摄入词中。一个“弄”字,既展示了 一幅“动”的图画,又表达了主人公“借 酒消愁愁更愁”的孤寂的“静”的心情。
• 迁移:王安石《泊船瓜州》
•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绿”字王安石曾用过“入”“过”“满”等十 几个字,最后才定为绿,结果“绿” 成全诗诗眼, 说说“绿”字怎么好? 形容词用如动词,和煦春风吹拂下,千里江岸, 一片新绿,诗人就把看不见的春风转化成鲜明的 视觉形象,写出了春风的精神。
第七则以形象化的比喻描述艺术创作或学术研 究的历程,把“境界说”与人生体验结合起来
• 第一步,要志存高远,广泛涉猎,吸取前人 的经验,独辟蹊径;
• 第二步,要苦思苦想,孜孜以求,无怨无悔; • 第三步,才是在上下求索中顿悟,犹如在人
海中突然找到朝思暮想的心上人般豁然开朗, 在艺术上或学术上做出独有的贡献。
• 柳宗元《江雪》 •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 王维《鸟鸣涧》 •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 • 王维《鹿柴》 •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
复照青苔上。
下面诗句属“有我之境”的是: A(D ) 属“无我之境”的是: B(C )
A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B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C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D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什么是“以物观物”?
以物观物,用万事万 物共同的理来观物。
“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的根本区别是 什么?
根本区别:
前者以一己之主观情感观物之境界;后者将 一己之情融于万物之理观物之境界。
“有我之境”偏重情感的外显,主观性强; “无我之境”偏重理性的描述,客观性较 强。
我们读过的诗句中有写“无我之境”的吗?
《人间词话》十则
王国维 第一课时
关于《人间词话》和王国维
《人间词话》,青年们 读得懂的太少了;肚里要 不是先有上百首诗,几十 首词,读此书也就无 用。……我个人认为中国 有史以来,《人间词话》 是最好的文学批评。开发 性灵,此书等于一把金钥 匙。一个人没有性灵,光 谈理论,其不成为现代学 究、当世腐儒、八股专家 也鲜矣!
• 第七至十则,谈论诗人的思想和艺术修养。
具体分析
• 第一则,作者以“境界”来论词的格调之 高下,指出有“境界”则有“高格”,才 能产生名句,并论及五代、北宋词高标独 绝的缘由。可见在王国维心中,“境界” 高于一切,在艺术创作中起决定作用。
第二则从创作方法角度谈“造境” 与“写境”。包含两层含义:
• 其实这三种境界还远不止在那些成 大事业、大学问者身上,同学们能 不能联系或历史的,或现实的,或 自己的,或他人的经历谈谈呢?
第八、九则把“境界说”与作家本身的内 在修养结合起来,强调诗人应该有开阔的
胸襟和卓越的见识,修身而成“大家”
• 一是以苏东坡、辛稼轩为例,肯定创作者内在 的胸襟气度决定了词的境界 。
——《傅雷家书》
王国维
王国维(1877——1927),字静安, 号观堂。幼年接爱传统的封建文化教育, 15岁考中秀才。青年时代在进步思潮影响 下,努力学习西方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 学。把西方美学和文艺思想与中国古代美 学和文艺思想融合起来,成就了他主要的 美学文艺理论著作《人间词话》。辛亥革 命后,他以清朝遗老自居。1927年由于长 期思想上的苦闷,生活上的困顿,长子去 世,挚友绝交,对北伐战争胜利的恐惧, 自沉颐和园昆明湖。他的才华和卓识并没 有得到充分的发展,令人惋惜。
①縠皱:即皱纱,喻水的波纹。 ②浮生:指飘浮无定的短暂人生
“闹”字好在准确、鲜明、生动,带有 动态地刻画春天的蓬勃生机,并把作 者对春天这样一个万物萌发,生机盎 然的季节的到来的欣喜用一个“闹” 字表达了出来。作者的感情态度尽含 于一个闹字之中。
张先① 《天仙子》
水调②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
• 一是指出“造境”与“写境”之分主要是由不同的 艺术创作方法所造成的。造境主要是由理想家按其 主观“理想”虚构而成,离现实较远;“写境”则 是由写实家按其客观“自然”描写而成,贴近于现 实。“造境”即是“虚构之境”,“写境”即是写 实之境
• 二是进一步分析了两派的联系和渗透。指出“造境” 并非是胡编乱造,而必须遵循自然规律,植根于客 观世界;“写境”并非是照搬自然,而必须用审美 理想对生活加以提炼、改造。实质上强调了艺术境 界既要描写自然又要表现理想,是理想与现实的统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