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工业化发展状况及其评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近现代工业化发展状况及其评论

摘要:1895年—1937年是中国经济近代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中国近代工业虽然处于外国工业与本国传统手工业的夹缝中生存,但仍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文就这一时期中国近代工业化的发展,通过对资本、市场和矿业所造成的影响进行原因分析,得出中国工业发展基础薄弱,市场发展空间相对狭小,外国资本的压抑是造成这种状况的结论。但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下的中国,能在极其艰难的国际竞争形势下发展到这一境况实属不易。 关键字:中国近代 工业业

1840年—1895年是中国近代化的起步阶段。这阶段主要是地主阶级领导的洋务运动,它揭开了中国经济近代化的发展序幕。从1895年起,中国的工业化开始步入发展阶段。

一 1895—1936年,中国近代工业出现三次发展浪潮。

近代中国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高,三次浪潮的时间迄止点为1895年—1914年—1927年—1937年,分别对应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中日甲午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南京国民政府成立—日本侵华战争。

第一次浪潮出现在1895—1913年。中日甲午战争后,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是中国工业的初步发展时期。在这19年间,近代工业发展成马鞍型(如下图)

图中看出,1895—1989年,出现设厂高潮:1899—1904年,呈现低潮,主要原因是外资设厂多,民族工业受到挤压陷入低潮:1905—1908年,由于爱国运动的推动,中国私营资本主义的发展有出现高潮:1909—1911年,中国工业再次跌回低谷;1912—1913年在辛亥革命政治热潮的推动下,民族工业再次呈现高潮。

第二次浪潮出现在1914—1927年,这时期又被称之为私人资本近代工业的‘黄金时期’,是中国自由资本主义发展的时期。

第三次浪潮出现在1928—1936年,南京过明政府成立后,大力发展公家资

本主义,并使之处于垄断地位。清政府的介入,使工业发展再次掀起高潮,称之

为中国近代工业的第二次“黄金时期”。

二三次浪潮取得的成果

1 资本

这一阶段是中国自由资本主义发展最好的时期。1894年前,中国较大的现代工矿交通企业,不是官办,官商合办,就是官监督商办,国家把权限抓的太牢了,因此发展并不良好。1895年后,特别是1901年以后,特别是1901年以后,清政府开始放松办厂,鼓励私人办企业。由此,国家资本大幅度增加,特别是工业资本的增长。

在1985年以后曾出现过的兴办实业的热潮中,1895—1911年,16年间投资总额为1.1亿元。民国成立以后,1912年至1919年,7年时间,投资额已近1.4亿元。从新注册的公司数量看,1903年到1908年,商部注册的为265家。而1912年至1919年,注册的已经达到600家。这些数字,足以说明资本主义企业的发展程度。从行业分析,发展最快的是棉纺织和面粉业,此外,卷因,榨油,火柴,食品加工等轻工业都有很大幅度的发展。由于帝国主义国家忙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来由他们把持的我国重工业也出现了松动,在采煤,冶金,水泥等行业,也是出现了规模比较大的民族企业。由于政府对商业资本放宽了政府,取消了商业资本开办企业的诸多限制,并鼓励商办企业,资本主义商业有了很大的发展,1914年,全国商会联合会在上海召开第一次大会,与会者超过180人,代表22个省的商业资本阶级,他们提出122项议案,俨然是一种议会会议,这标志着资产阶级在经济上已步入成熟。民国成立时的1912年,有商会794所,入会19.66万人。到1915年商会增至1211所,入会已达23.85万人。

2市场

工业化简单的说就是用及其体系取代手工劳动的过程。社会经济在工业化阶段的基本任务就是生产手段的彻底改造。

我国原有非常发达的手工业,并以技艺精湛闻名于世,除自给外还有剩余可以用于出口。鸦片战争后,洋货入侵,约有8个传统手工行业受到摧残,但除手纺纱外都非重要行业。从1920年,绝大部分手工行业都是发展的,手工业总产值也是增长的;并且机制工业发展最快的时候,也是手工业发展最快的时候,乃至在同一行业中也有这种情况。1920年,制造业总产值中,手工业占82.8%,机制工业占17.2%。这以后,情况略变。机制工业加速取代手工业,但手工业产值仍有增长,到1936年,制造业总产值中,手工业占69.4%,机制工业占30.6%。作为封建经济中的资本主义萌芽的工场手工业,原甚微弱。鸦片战争后,则发展甚快。我们估计,1920年工场手工业的产值约占手工业总产值的25%,比当时全部机制工业的产值还稍微大些。这以后,工场手工业仍有发展,但因电力比较普及,部分工场手工业向机制工业过度。到1936年,工场手工业的产值约占手工业总产值的30.6%,与制工业的产值比则只有后者的69.25了。

机器大工业取代手工业史历史的必然。在1920年以前,两者的矛盾不是很突出,同时两者又有互补性。当时最大的两项民族机制工业是棉纺和面粉。棉纺业是先以纺粗纱供应手工织布为主,到1920年它已占有52%的纱市场;然后转向织布,到1936年也占有57%的布市场。至此,它已杜绝了洋纱进口,洋布的进口也不多了。

传统手工业市场和工业市场共同存在,加之西方国家近代工业的压抑,导致本国民族资本没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3矿业

我国是资源大国,在这一阶段,矿产资源大规模开发利用,本国制造业欣欣向荣国侵略势力也占据着我国资源丰富的通商口岸。

材料来源;根据汪敬虞编《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2 册第869-920业材料计算(仅包含部分)

从表中可以看出,1895年起,华资的制造业数量,像外资企业一样,有了增加按绝对数字说,中国这一早期工业化时期工业部门的总的增长是微不足到的,而与1918—1922年时期开始生产的新企业相对的大量涌现的情况相比也不算多。

三三次浪潮产生的原因分析

促进工业化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1)西方列强的侵略,在给中华民族带来沉重灾难的同时,也不断地冲击着中国社会的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瓦解着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客观上为民族工业的兴起和发展提供了某些条件和可能。(2)由于时代潮流的冲击和巩固统治的需要,清末至民国历届政府都鼓励兴办实业。(3)中国人民反帝爱国热情不断高涨,使实业救国具有日益广泛的社会基础,特别是抵制洋货,提倡国货运动不断兴起,有力地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发展。(4)实业家们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是支撑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动力和力量的源泉。

近代工业化最终落后于世界发展步伐的原因;(1)先天不足。与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相比,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缺乏资本,人才,技术,市场和思想观念的准备。(2)办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和束缚,这是阻碍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3)后天畸形。由于先天不足,使民族工业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因而投资方向和发展主要在轻工业领域,重工业基础薄弱,而且主要分布在沿海和通商口岸,这种工业结构和地区分布的失衡使民族工业呈畸形发展,未能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4)近代中国政局长期动荡,使民族工业的发展缺乏稳定的社会环境。

四总结

通过上面资本,市场,矿业的分析以及发展和落后的原因得出,在近代中国,不清除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和封建主义的束缚,要实现工业化只能是个幻想。但不是说,就应当否定当时人们的任何工业化得努力。因为,在当时如此残酷的内外环境中,中国近代工业能够曲折发展实属不易。如果没有一定的尝试,没有中国的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就不会有成功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并且,新中国的建设,也仍然要利用前人遗留的物质基础和经验。所以我认为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主要取决于在外部冲击下的市场运行机制是否还健全。市场机制本身具有自我修复功能, 政府即使缺位, 但只要不过分越位, 在资本主义经济的自由发展阶段, 经济还是能够起飞的。

参考文献全。

(1)赵德馨主编《中国近现代经济史》第207页

(2)王春雷,王梅春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8年3月第29卷第2期《中国近代工业化发展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