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精性精神和行为障碍详解演示文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流行病学
危险性饮酒:一次性大量饮酒会造成急 源自文库酒中毒;长期饮酒,平均饮酒量超过 公认的安全界限,尽管饮酒者目前并无 任何疾患,却肯定增加了出现有害性后 果的危险性,我们称为“危险性饮酒”, 这种饮酒者被称为“重度饮酒者”。
有害性饮酒:如果过度饮酒已造成了躯 体或精神的损害,并带来了不良的社会 后果,被称为“有害性饮酒”,这种饮 酒者称为“问题饮酒者”。
1、家系研究 :酒依赖者一级亲属患酒依 赖的危险性比对照组高4~7倍。
2、寄养子研究 :生身父母患酒依赖的寄 养子中,有18%符合酒依赖的诊断标准; 而生身父母不是酒依赖的对照组只有5% 符合诊断标准;患酒依赖的父母自己抚 养的子女与寄养出去的子女相比,酒依 赖的患病率类似。
➢ 1994年在对8098名调查对象中,酒依赖 的患病率为7.2%。
日本 、韩国
❖ 1998年人均酒精消费达6.6升,估计有240 万人可以被诊断为酒依赖,约占成年人 口的2%。
❖ 韩国男性中,符合DSM-3-R诊断标准的 酒滥用与酒精依赖的发病率高达42.8%。
中国
❖ 1982年我国进行的12地区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 查结果显示,15岁以上人口中,仅有7例符合
乙醇的代谢产物乙醛在体内与多巴胺缩合成阿 片样物质,直接或间接作用于脑内阿片受体, 使患者先处于兴奋状态,逐渐转入抑制状态, 继之皮层下中枢、小脑、延脑血管运动中枢和 呼吸中枢相继受抑制,严重急性中毒可发生呼 吸、循环衰竭。
酒精通过兴奋内源性阿片受体;对多巴 胺受体系统的兴奋作用,兴奋愉快中枢, 增强愉悦体验,而强化饮酒行为;
酒精直接作用于5-羟色胺受体,影响优 核多巴胺释放;使中枢神经系统中主要 抑制神经递质γ—氨基丁酸减少;
乙醛与儿茶酚胺相结合,形成与吗啡相 似的四氢异喹啉,直接兴奋阿片受体, 产生吗啡样效应。使患者无法摆脱酒的 纠缠,对酒形成心理及(或)躯体依赖。
病因和发病机理
➢ 一)乙醇代谢基因对酒精滥用和酒精依 赖的影响
各地区患病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吉安12.35‰, 赣州11.35‰,上饶6.31‰,南昌5.57‰,九江 5.46‰,宜春5.32‰,萍乡4.69‰,景德镇 4.17‰,鹰潭4.06‰,新余3.65‰及抚州2.15‰。 患病率一般人口学分布: 男性、在业者、离婚 者患病率高(P﹤0.01),文化程度以小学者最 高,其次为高中、初中者(P﹤0.05),城市高 于农村,在业者明显高于不在业者。明显高于 1993年(7地区)的0.68‰。
酒精性精神和行为障碍详解演 示文稿
优选酒精性精神和行为障碍
酒精所致精神障碍
酒精即乙醇。各种酒类饮料中均含有不 同浓度的酒精,其中白酒中酒精的含量 可 达 50%~60% , 而 啤 酒 中 的 酒 精 含 量 仅 2%~5%。
成人一次口服最低致死量约为纯酒精 250~5OO ml。
近年来,我国饮酒人数逐年增加,嗜酒 者日益增多,
酒精依赖:饮酒的时间和量达到了一定的 程度,使饮酒者无法控制自己的饮酒行为, 并且出现了躯体耐受或戒断的症状,称为 “酒精依赖” 。 通常在一般成年人中,一生中滴酒不沾者 占5%,只在特定场合才会饮酒的人,即 所谓社交饮酒者,占80%;问题饮酒者10%; 而真正的酒依赖者只占5%。
美国
➢ 1995年全美国入户调查结果显示:一生 中 曾 饮 过 酒 的 人 为 80% ; 符 合 危 险 性 饮 酒标准的人占53%。
江西省
2002年3月1日零时至4月15日24时,我们对江西 省一省范围的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对酒精依 赖患病率流行病学调查。随机在全省11个地市抽 样。共调查样本5506户,15939人,其中城市 3794人,农村12145人;男8008人,女7931人。 对居民进行入户调查,填写社会人口学调查表, 进行CIDI评分,以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 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临床描述与诊断要点为诊断 标准。共查到酒依赖108例,患病率6.78‰。
酒精依赖患者的人口学特征可以归纳为:
①男性为主;
②重体力劳动者高,科技人员最低;
③少数民族多:(时点患病率):东北的 鄂伦春族:43.09‰;云南傣族:35‰; 白族:30‰。
二、病因和发病机理
酒精的毒作用机制 病因和发病机理
毒作用机制
酒精摄入后,约80%由十二指肠及空肠吸收, 其余部分在胃内吸收。
ICD— 9酒精依赖的诊断标准,时点患病率为0.184‰; ❖ 1993年,在原来的7个地区进行调查,确认了 13例酒依赖患者,时点患病率为0.68‰; ❖ 郝伟(1998)在全国6个地区对23513人调查显 示,84%的男性和30%的女性有过饮酒行为,其中 16%的男性和2.5%的女性每日饮酒,酒精依赖的 时点患病率为3.43%。
50%的中国人和日本人属于无活性ALDH2基因型, 韩国也相同;
Nakavtase等(1993)对居住在南加利福尼亚日裔 美国人的大学生和普通职员进行了“快速脸红反 应”和饮酒行为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普通职员 中仅14.5%快速脸红反应者曾经发生过大量饮酒 而大学生中则高达53.7%;
二)、遗传因素
空腹饮酒时,约在1. 5小时内,95%以上的酒 精被吸收,2. 5小时全部吸收。
胃肠道吸收的酒精约90%~ 98%由门静脉入血循 环,在肝脏内被乙醇脱氢酶和过氧化氢酶氧化 成乙醛,再由乙醛脱氢酶进一步氧化,最后通 过三羧酸循环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约2%的酒精 不经过氧化,缓慢由肺、肾排出。
过量酒精进入体内蓄积,并进入大脑。下丘脑 释放因子促使垂体前叶释放内源性阿片样物质 (opium like substances) ,其中作用最强的 是α-内啡肽( (3-EP );
➢ 二)遗传因素 ➢ 三)酒依赖的神经电生理改变 ➢ 四)社会文化心理因素 ➢ 五)酒精对人体的影响
一)、乙醇代谢基因对酒精滥用和酒 精依赖的影响
➢ 乙醇主要在肝脏中由两种活性酶代谢。 乙醇脱氢酶(ADH)将乙醇转换为乙醛; 乙醛脱氢酶(ALDH)将乙醛转换为乙酸。
➢ “脸红反应”:与ALDH的失活变异有关, 血液和组织中乙醛蓄积而产生脸红、头痛、心 悸、眩晕、恶心等不适反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