焰色反应实验改进教学教材

合集下载

焰色反应改进

焰色反应改进

实验步骤: 1.将滤纸卷成细纸卷
焰色反应
2.蘸取对应元素的盐溶液 3.将吸收有金属盐溶液的滤纸卷 置于酒精灯上点燃 4.观察火焰颜色
操作更简便,火焰面积更大,无杂 质的干扰,现象更明显。(钾的焰色 现象非常直观,免去了要透过蓝色 钴玻璃观察的麻烦。)
培养学生的探究问题的能力和创新 意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化学的兴趣。
高一学生已经具备某些基本实验操作技 能,具有一定的观察、分析能力,对化学实 验充满期待和向往,且思维活跃,喜欢挖掘 问题本质。对于一些现象不够明显的实验, 有探究的欲望。激发老师去改进实验。
焰色反应
《化学必修1》介绍的 操作步骤: ①洗 ②烧 ③蘸 ④烧
教材中焰色反应的缺点
1、多次蘸盐酸高温灼烧以洗净铂丝,其 操作较为繁琐。 2、铂丝蘸取的金属盐溶液很少,火焰面 积小,强度底,现象不明显。 3、若用一只铂丝做几种金属元素焰色反 应,会有杂质干扰颜色的观察。 为了克服不足,特设计今天的实验, 方便课堂演示和学生实验。
焰色反应改进实验
庐江三中 刘金生
说实验目的
说实验改进 的意义
说实验的过 程
一、教材地位作用
焰色反应是高中化学教材《必修1》中的 一个要的实验,它与生活息息相关,它是 一种有趣而引人入胜的演示实验,学生可以 通过焰色反应的学习感受化学现象的美。可 以大大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积极性。
二、学情分析
同时激发老师的创新意识,不总是拘 泥于书本。

焰色反应实验的改进——反思

焰色反应实验的改进——反思

焰色反应实验的改进——反思第一篇:焰色反应实验的改进——反思《焰色反应实验的改进》教学反思本节实验课是我在化学教学中对实验探究课的初步尝试,得到了领导的肯定,同行的认可,教学的成功之处在于让学生动手参与课堂演示实验的改进,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使学生们获得成功的体验,以促进学生产生好好学习化学的愿望。

在备课过程中有以下几点体会一、实验探究课的教学对教师的要求更高,课前准备过程耗费大量的精力,查阅资料,收集改进方法,归纳改进焦点,准备实验器材和药品。

需要我们做教师的加强自身的业务学习,提高我们的教学水平。

二、学生固有的学习观念和方法,阻碍了探究实验的开展。

任务布置下去之后,只有一小部分同学热情比较高,积极查阅资料;也有一部分成绩好的同学,习惯于“灌输”式教育,对这种探究方式不感兴趣;更大的一部分同学是基础知识差,喜欢上实验课,但是抱着“玩”的心态,没有课前的预习。

需要我们做教师的在平时教学过程中,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学科思想的渗透,让学生学会用化学学科的思维方法处理化学问题。

三、班额过大,开展探究性实验不易管理,因为是公开课,有校领导听课,还有同学科的教师指导身边的学生,如果是普通的实验课,感觉课堂容易失去控制。

如果有可能,尽量将班额过大的班级分开在两个实验室上课,教师倾听和观察得更细致,发现各组的真知灼见,寻找共性问题;及时纠正偏差,引导学生围绕目标进行合作,避免随意性,保证高效性;及时对各组同学的实验进行点拨、引导,促进学生思维深化;关注成绩差的同学的参与情况,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真正的参与者,而不是旁观者。

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遗憾,学生的准备时间不足,还有个别同学课堂上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

教师在课堂上不能对每个小组的实验都照顾到,不能及时的加以指导。

在今后的教学中,尽管有各种各样的困难,我会加强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大胆的进行探究式教学的尝试,真正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使我们的学生从繁重的课业负担重解脱也使我们的教师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

焰色反应实验改进

焰色反应实验改进

焰色反应实验的改进教材必修Ⅰ的第三章中有“焰色反应”实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生对焰色反应的认识和加深对某些元素的焰色反应的印象,通常会将焰色反应作为演示实验将此实验演示给学生观看,而用教材中传统的方法做焰色反应时常有以下不足:1、实验操作繁琐,如需要经过盐酸洗—烧—水洗—烧—蘸—烧,按传统的方法操作过的教师肯定更有体会:要烧到无色往往是洗烧数次才能接近无色。

2、要使用酒精喷灯或煤气喷灯,煤气喷灯一般实验室没有,而酒精喷灯的使用比酒精灯复杂,且燃烧“呼呼”的响声让学生有一种紧张感,且酒精喷灯在实验时不如酒精灯常用,使用时常常会因为因仪器不常使用出现火苗不稳定或自动熄灭等情况发生。

3、实验过程中对铂丝损耗较大。

4、由于铂丝较细,绕成的环较小,实验时蘸取的待测物无论是液体还是固体的量都较少,所以造成焰色反应的色斑较小,持续时间较短,实验的可见度和观赏性都较差。

5、钾的紫色即使透过蓝色钴玻璃也不明显。

如对实验稍做改进,则以上总总不足都可以得到改变。

改进如下:其它准备工作不变,只需将待测液装在小喷雾瓶做里(塑料香水瓶,在市场上很常见,价格在1元或1.5元),且实验时不需要酒精喷灯而直接使用酒精灯,为了增强雾化效果,配制待测液时可加适当比例的乙醇或甲醇(甲醇效果最好,但有毒,所以须慎用,比例控制在30%~50%即可)操作时将待测液轻轻喷向酒精灯的外焰,也可同时喷两种或两种以上待测液(两种以上时需要有学生合作)做此改进的原理如下:焰色反应的原理是由于金属元素的原子在接受火焰提供的能量时,其外层电子将会被激发到能量较高的激发态,而处于能量较高的激发态的外层电子不稳定,又要跃回到能量较低的基态,在这一过程中电子要释放能量,能量就会产生不同的波长的电磁波,即以光的形式放出,而放出的光的波长在可见光范围内(波长为400nm~760nm),因而能使火焰呈现颜色。

所以,实验时越容易使待测元素获得能量,越容易发生电子的跃迁,焰色反应则越容易。

【B1-3-6】焰色反应总结与改进

【B1-3-6】焰色反应总结与改进

钠离子钠的焰色反应本应不难做,但实际做起来最麻烦。

因为钠的焰色为黄色,而酒精灯的火焰因灯头灯芯不干净、酒精不纯而使火焰大多呈黄色。

即使是近乎无色(浅淡蓝色)的火焰,一根新的铁丝(或镍丝、铂丝)放在外焰上灼烧,开始时火焰也是黄色的,很难说明焰色是钠离子的还是原来酒精灯的焰色。

要明显看到钠的黄色火焰,可用如下方法。

⑴方法一(镊子-棉花-酒精法):用镊子取一小团棉花(脱脂棉,下同)吸少许酒精(95%乙醇,下同),把棉花上的酒精挤干,用该棉花沾一些氯化钠或无水碳酸钠粉末(研细),点燃。

⑵方法二(铁丝法):①取一条细铁丝,一端用砂纸擦净,再在酒精灯外焰上灼烧至无黄色火焰,②用该端铁丝沾一下水,再沾一些氯化钠或无水碳酸钠粉末,③点燃一盏新的酒精灯(灯头灯芯干净、酒精纯),④把沾有钠盐粉末的铁丝放在外焰尖上灼烧,这时外焰尖上有一个小的黄色火焰,那就是钠焰。

以上做法教师演示实验较易做到,但学生实验因大多数酒精灯都不干净而很难看到焰尖,可改为以下做法:沾有钠盐的铁丝放在外焰中任一有蓝色火焰的部位灼烧,黄色火焰覆盖蓝色火焰,就可认为黄色火焰就是钠焰。

钾离子⑴方法一(烧杯-酒精法):取一小药匙无水碳酸钾粉末(充分研细)放在一倒置的小烧杯上,滴加5~6滴酒精,点燃,可看到明显的浅紫色火焰,如果隔一钴玻璃片观察,则更明显看到紫色火焰。

⑵方法二(蒸发皿-•酒精法):取一药匙无水碳酸钾粉末放在一个小发皿内,加入1毫升酒精,点燃,燃烧时用玻棒不断搅动,可看到紫色火焰,透过钴玻璃片观察效果更好,到酒精快烧完时现象更明显。

⑶方法三(铁丝-棉花-水法):取少许碳酸钾粉末放在一小蒸发皿内,加一两滴水调成糊状;再取一条小铁丝,一端擦净,弯一个小圈,圈内夹一小团棉花,棉花沾一点水,又把水挤干,把棉花沾满上述糊状碳酸钾,放在酒精灯外焰上灼烧,透过钴玻璃片可看到明显的紫色火焰。

⑷方法四(铁丝法):同钠的方法二中的学生实验方法。

该法效果不如方法一、二、三,但接近课本的做法。

【doc】焰色反应的实验改进

【doc】焰色反应的实验改进

【doc】焰色反应的实验改进焰色反应的实验改进 2009年第5期SHIYANJIAOXUEYUYlQ 焰色反应的实验改李生国甘肃省白银市教学仪器站(730900) 一,问题的提出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第38页安排了焰色反应实验,该实验采用铂丝蘸取含金属元素的溶液在酒精灯上灼烧,以观察金属或金属离子的焰色反应的颜色.在实际操作中,该实验存在以下弊端: 1.铂丝的价格昂贵,绝大多数学校没有配备. 2.每检验一次后,需要清洗和灼烧,费时费力. 3.铂丝经反复灼烧容易折断,使用寿命短. 4.铂丝附着面小,蘸取溶液少,实验现象不明显. S.当酒精纯度不高时,酒精灯火焰对钠的焰色有干扰.6.钾的焰色反应的焰色不易观察,需借助蓝色钻玻璃才能看到,且面小可见度低.针对上述弊端,我对焰色反应实验进行了探索和改进.二,改进思路教材中采用铂丝,主要基于两方面考虑:一是铂元素没有明显的焰色反应;二是用铂丝作载体,用于附着被检物.既然采用铂丝进行焰色反应存在诸多弊端,那么究竟有没有其他可以替代铂丝的物品呢? 经反复探索和试验之后,我发现用浸湿的棉花团完全可以替代铂丝,棉花团既没有明显的焰色反应,又易于附着被检物,而且在代价,操作,耗时,现象等方面都优于铂丝.(上接第15页)实验.第二,用教师的教具替代仪器. 如利用投影仪做手影游戏来说明光沿直线传播;利用红,黄,蓝3种颜色粉笔的混合来研究颜料的三原色.第三,用学生的学习用品替代仪器.如用笔套做发声,惯性,静电等实验;用塑料尺振动探究音调和频率的关系.第四,组织师生自制仪器.例如.利用烧杯装水替代三棱镜做色散实验;用熟鸡蛋(或空牙膏管)和盛有部分水的大量筒做物体的浮沉条件实验: 罐装可乐瓶可用来做小孔成像实验:等等.第五,用学生的玩具替代仪器.例如.一辆玩具电动车拆开后, ?22?三,实验器材和药品小棉花团,火柴,三脚架,石棉网,铁质坩埚,坩埚钳,烧杯,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蒸馏水;CuC1, NaC1,KC1,CaC12,BaC12粉末..四,操作过程1.分别取少量CuC12,NaC1,KC1,CaC12,BaC12粉末放入小烧杯中.2.将铁质坩埚置于放有石棉网的三脚架上,倒人酒精并点燃.3.将用蒸馏水浸湿过的棉花团在火焰上灼烧, 棉花团周围火焰颜色不变色(对比说明用水浸湿的棉花不能使火焰变色).4.分别用浸湿的棉花团蘸取CuC1,NaC1,KCI, CaC1,BaC1:等粉末在火焰上灼烧,可明显观察到棉花团周围火焰颜色变为:绿色(铜),黄色(钠),淡紫色(钾),砖红色(钙),黄绿色(钡).五,改进后的优点1.取材容易,成本低,便于学校开展此实验.2.操作简单,不需清洗,省时省力.3.火焰的焰色变化特别明显,优于用铂丝做的实验.4.因酒精直接燃烧,故对钠的焰色反应干扰较小.5.不用蓝色钴玻璃.就可明显观察到钾的焰色反应的颜色.它的电动小马达可用来完成随堂实验"电流做功"; 它的车轮可用来做"滚动摩擦"的随堂实验;它的电池盒更可以直接用到电学实验中.这样,我们可以将 "玩"与"学"有机地统一起来,达到愉快学习,轻松学习的效果.第六,向其他学科借仪器.常见的理,化, 生通用的仪器有酒精灯,烧杯,试管,量筒,铁架台, 天平等等.第七,改进过时器材.例如,在玻璃棒的一端安装橡胶棒,使1根橡胶棒具有2种实验功能,实验方便易行;把闲置的量热器加以改进,做探究电流的热效应实验.。

“焰色反应”的实验改进

“焰色反应”的实验改进

“焰色反应”的实验改进
“焰色反应”的实验改进
作者:姚志江;丰忆贫;
作者机构:湖北省黄冈市罗田县第一中学;;
来源:新课程学习:下
年:2010
卷:000
期:010
页码:P.106-106
页数:1
中图分类:G633.8
正文语种:CHI
关键词:焰色反应;实验改进;实验方法;高中化学教材;金属元素;课堂教学效率;实验步骤;反应实验;人教版;可见度
摘要:一、教材中实验的不足对于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中焰色反应的实验,经多年多次实验,笔者以为存在以下不足:1.实验步骤多。

完成一次实验,即进行一种金属元素的焰色反应实验,必须经过"洗、烧、蘸、烧、洗、烧"等多个环节,耗时长,一定程度上影响课堂教学的容量。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一《3.2焰色反应改进实验》课件ppt(18张PPT)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一《3.2焰色反应改进实验》课件ppt(18张PPT)

六、 说教学过程:
焰色反应的实验原理
焰色反应的实验原理
谱线
波长 670 589 404 612 587 553 524
nm
教材焰色反应实验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①酒精灯火焰颜色干扰大 ②铂丝蘸取量少,焰色强度低,现象不明显 ③金属铂贵重不易得
实验改进与探究
探究目的:改进焰色反应实验
活动形式:每4人为一组,进行合作探究
过程与方法: ①、培养实验操作的技能和实验创新的能力 ②、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进一步激发化学学习的兴趣 ②、体悟科学及化学学科的现象之美
四、 说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改进实验中的优缺点。
2、教学难点:观看教材中焰色反应的实验视频, 分析实验的优缺点。
五、说教法:
实验法、合作探究法
二、说学情
高一学生已经具备一些基本实验技能,具有一 定的观察、分析能力,对化学实验充满期待和 向往,且思维活跃,喜欢挖掘问题本质。对于 实验现象不够明显的实验,学生具有探究的欲 望,进而激发教师引领学生改进本实验。
三、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①、深化对焰色反应的理解 ②、初步了解和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缺点 1、酒精灯或乙醇燃烧的火焰颜色仍然干扰很大 2、Ca元素的焰色反应现象不是很明显
作业布置
查阅资料,烟花制作过程中加入的化学 物质通常有哪些?
七、说板书设计
焰色反应 1.实验原理: 2.实验步骤:洗→烧→蘸→烧→洗→烧→蘸→ 烧→ 洗 3.常考内容:Na→黄色
K→紫色(需透过蓝色钴玻璃)
八、说实验教学效果评价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人民教育出版社
化学必修1
说课题目:焰色反应实验

《焰色反应创新实验设计》说课课件(全国化学实验说课大赛获奖案例)

《焰色反应创新实验设计》说课课件(全国化学实验说课大赛获奖案例)

02教学背景 ①②③④
②原方法不足
1.焰色不持久, 无法同时比较不同金属元素 的焰色 2.焰色不稳定,焰色时有时无,易受原火焰焰 色干扰 3.焰色反应呈现出的颜色可能是混合光,不能 体现焰色反应的实质,使焰色反应原理成为教 学的难点和盲点
02教学背景 ①②③④
③创新实验装置
原子发射光谱观察及拍摄装置 镜头(手机)
04教学过程
①②③④⑤⑥
①创新实验推动了教学内容的转变
创新一:制作了一个能持续产生稳定 焰色的反应装置
创新二:制作了一个低成本高分辨率的 分光镜
植入概念
05教学反思 ①②
1、证据推理的能力 2、宏观、微观相结合解决
实际问题的能力
②教学活动具有STEM教育属性
1、整合了科学、技术、工程、数学等学科。 2、学生体验了从装置设计、制作、使用、实验
01
设计思路
05
教学反思
说课内容
02
教学背景
04
教学过程
03
教学目标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指导
思想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 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 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
01设计思路
实验创新
重要 载体
①现行教材 高中化学 必修1
02教学背景 ①②
高中化学 选修3
②新课程标准
构建模型的完整过程。
05教学反
THANKS!
03教学目标
①②
①质疑与猜想
制作分光镜
色彩混合原理
猜想:一种火焰焰色可能是单色光,也可能是多种颜色的复色光
04教学过程
①②③④⑤⑥
②构建认知过程
不同元素的焰色 相同元素的焰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焰色反应实验改进
焰色反应实验改进
课程名称:中学化学实验教学论
小组成员:陈焱焱蔡燕洁李美玲
阙如文高吕彬
指导老师:实验时间:2017年4月28日
焰色反应实验选自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二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第三小节盐。

该节根据将蘸有某种金属盐溶液的铂丝在酒精灯外焰燃烧会出现特殊的火焰颜色,并且不同的金属盐溶液燃烧所呈现的火焰颜色不同,由此得出一种新的检验金属元素的方法。

但是,在实际的操作中按照教材的实验操作很难得到良好的演示效果,主要的问题有:
1.现象观察问题
教材中的实验在实际操作中很难得到明显的现象。

一来酒精灯的火焰本身带有黄色,会给实验现象观察带来干扰;二来铂丝上蘸取的金属盐溶液量极少,金属的焰色出现的时间较短,增加现象观察的难度。

2.趣味性问题
教材中的实验采取将蘸有金属盐溶液的铂丝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燃烧,然后观察现象。

实验单调,缺乏趣味性,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学生主动学习。

3.成本问题
铂丝价格昂贵,实验成本高,不适合资源较为匮乏的学校开展实验。

另外,铂丝也不是该实验中必不可少的,完全可以被其他经济适用的材料或实验方法代替。

二、问题解决设想(思路)
基于以上存在的三方面的问题,我们实验小组提出以下解决方案:
1.解决现象观察问题
实验中的火焰原色对于焰色的观察造成很大影响而且消除干扰的方式不多。

实验中避免使用玻璃仪器可防止其中的微量钠干扰火焰颜色。

有实验者使用甲醇作为燃料。

甲醇在燃烧时火焰颜色可接近无色,是较乙醇更为理想的焰色反应燃料[1]。

然而甲醇易挥发且对人体有一定的毒性,所以一般实验中还是更倾向于使用乙醇作为燃料,甲醇需酌情添加。

此外,铂丝蘸取剂量小,所以燃料与待测金属离子溶液燃烧产生焰色的观察时间十分短。

可以使用承装容器承载燃料与待测金属离子的混合溶液用作燃烧。

所以像瓷坩埚和蒸发皿这类的大口径容器可以用来承装较多试剂,使燃烧持续时间更长,更好地进行观察。

2.解决趣味性问题
趣味性方面,前辈们曾想过许多方法改进实验的所用仪器和表现方式,使得实验更有趣味性和观赏性。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使用喷雾瓶包装的产品,它有一定的容量而且可以人工控制喷出液体的剂量。

焰色反应中可使用喷雾瓶盛装待测金属离子溶液,向燃烧的火焰喷射。

这样产生的有色火焰体积大而且会很明显,利于观察。

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能被喷雾产生各色火焰的操作吸引,从而提升了实验趣味性。

在《具有观赏性的焰色反应演示实验》[2]一文中提出用喷壶盛装金属盐的甲醇溶液进行颜色反应的演示实验。

当喷向酒精灯火焰时,可产生壮观的彩色火球,在报告厅这种远距离观赏的情况下仍然十分清晰明显。

这种极具表演性的改进使得焰色反应趣味性得到提升,而且也强烈吸引观众的注意,具有良好的展示效果和教育作用。

不过由于试剂是喷洒出的而且实验中有火焰,实际教学中应当谨慎操作,并且远离可燃易爆物品,与学生们也必须保持安全距离。

3.解决成本问题
铂丝成本较高,故而需要价格相对低廉的材料作为替代品。

到目前为止,已有许多专家学者在这方面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系列的改进方案。

李湘苏在《对焰色反应实验的改进》[3]一文中提出,用焦炭代替铂丝作为基体,利用焦炭的吸附特性,吸附燃料乙醇以及待测金属离子溶液进行实验。

这样可以重复利用,并将大大缩减所需成本。

此外也有使用滤纸、石棉线、喷雾瓶等替代铂丝的,从成本上看这些都是不错的替代方式。

三、实验设计方案
【实验原理】
金属焰色反应是金属离子定性鉴定方法之一,其生色原理是现代光谱分析的基础。

现行的普通化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甚至中学化学实验教材中,都有金属焰色反应的内容。

使用乙醇燃烧法改进焰色反应不仅实验器材和药品容易获取、操作上简易可行,而且效果明显。

但是无水乙醇和饱和盐溶液的配比不同将影响实验效果。

当无水乙醇和饱和盐溶液的配比太低时将无法点燃,而比例过高是无水乙醇的燃烧火焰又会对金属焰色产生干扰。

因此,在实验开始前,探究无水乙醇和饱和盐溶液的最佳配比将对探究不对呈现方式对火焰效果的影响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最佳配比下,以乙醇燃烧法为基础的焰色反应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呈现,如直接在反应容器中点燃、将溶液转化为喷雾的形式点燃或将溶液转移到易燃载体上点燃。

不同的呈现反应,火焰的颜色、大小和时间均不相同。

因此,本实验将在前人的基础上,继续探究不同的呈现方式对焰色反应火焰的影响,从而发现一种最佳的呈现方式。

【仪器及药品】
仪器:坩埚、蒸发皿、喷雾器、灯壶、石棉、石棉绳、普通滤纸、250mL、100mL和50mL烧杯、镊子、火柴
药品:饱和CaCl
2溶液、饱和KCl溶液、饱和CuCl
2
溶液、无水乙醇、浓硝酸、
浓硫酸
【实验装置】(略)
【实验内容及步骤】
1.探究无水乙醇和饱和盐溶液的比例对火焰效果的影响[4]
设置无水乙醇:饱和盐溶液的比例为1:9、2:8、3:7、4:6、5:5、6:4、7:3、8:2、9:1。

取干净的坩埚,向其中加入如下表所示的待测金属盐饱和溶液和无水乙
2.探究不同呈现方式对焰色反应的影响
经上述探究,我们可得到无水乙醇和饱和盐溶液的最佳配比,并使用此配比进行如下探究实验。

(1)使用坩埚作为反应容器
取干净的坩埚,向其中加入5mL最佳配比的无水乙醇和饱和盐溶液的混合溶液,用干净的玻璃棒搅拌混匀,点燃。

观察火焰效果(高度、颜色是否明显),并且记录火焰持续的时间。

(2)使用蒸发皿作为反应容器
取干净的蒸发皿,向其中加入5mL最佳配比的无水乙醇和饱和盐溶液的混合溶液,用干净的玻璃棒搅拌混匀,点燃。

观察火焰效果(高度、颜色是否明显),并且记录火焰持续的时间。

(3)喷雾器法
取5mL最佳配比的无水乙醇和饱和盐溶液的混合溶液,充分搅拌后转移到喷雾器中。

把喷雾器的嘴部对准酒精灯火焰上方进行喷射。

观察火焰效果(高度、颜色是否明显),并且记录火焰持续的时间。

注意:不要在进行喷射的时候将喷口对着别人。

(4)酒精灯点燃法
取5mL最佳配比的无水乙醇和饱和盐溶液的混合溶液,充分搅拌后转移到空灯壶中。

在酒精灯后放置黑色背景板,点燃酒精灯,观察火焰效果(高度、颜色是否明显),并且记录火焰持续的时间。

(5)直接滴加法
取一个坩埚,将坩埚盖倒置在坩埚上。

用镊子取一块事先裁剪好的石棉放在坩埚盖上。

加入2.5mL无水乙醇溶液,直至石棉吸满乙醇溶液。

点燃石棉。

在坩埚盖上滴加2.5mL饱和盐溶液。

观察火焰效果(高度、颜色是否明显),并且记录火焰持续的时间。

(6)石棉绳法
取5m L最佳配比的无水乙醇和饱和盐溶液的混合溶液,充分搅拌后转移到50mL小烧杯中,把石棉绳的一端浸入约1cm-2cm,取出,用火柴点燃,观察火焰效果(高度、颜色是否明显),并且记录火焰持续的时间。

(7)焰色试纸法
将过滤用的普通滤纸裁成能放入烧杯中的纸片备用。

配制混酸:向干燥的250mL烧杯中加入50mL浓硝酸,并放入冰水浴中,再沿玻璃棒将50mL浓硫酸慢慢注入浓硝酸中,同时不断搅拌,形成混酸,直到混酸达到室温为止。

将裁好的滤纸分张浸没在混酸中,使每片滤纸保持分离状态,浸泡10-
15min,当滤纸片变成半透明状时即成纤维素硝酸酯。

然后将滤纸片从混酸中转移到成蒸馏水的烧杯中漂洗数次,取出放在两层吸水纸之间挤压至看不到明显的水珠为止。

将5m L最佳配比的无水乙醇和饱和盐溶液的混合溶液盛于烧杯中,把经混酸处理的滤纸放入烧杯中浸泡5min,取出放在两层吸水纸间挤压,然后在空气中自然晾干,即制得“焰色试纸”。

用镊子夹住“焰色试纸”,在普通酒精灯上点燃,观察火焰效果(高度、颜色是否明显),并且记录火焰持续的时间。

四、实验过程记录
1、
2、
五、相关问题探讨
六、写在最后
1、实验结果的自我评定:
2、本次实验的体会
【参考文献】
[1]詹汉英.焰色反应的新方法[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1(8-9):75.
[2]徐惠马宏佳.具有观赏性的焰色反应演示实验[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4(3):38.
[3]李湘苏.对焰色反应实验的改进[J].中等医学教育,2000.04:6.
[4]张蕾刘芳.焰色反应实验改进研究[J].2010(2):49-5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