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信息技术特征 共31页PPT资料
三次工业革命
世界近现代史上的三次科技革命世界现代化的历史证明,科学和创新是现代化的根本动力和知识源泉。
受文艺复兴的影响,16~17世纪欧洲发生科学革命,现代科学诞生。
18世纪下半叶英国发生第一次工业革命,工业现代化启动。
欧洲开始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移。
第二次工业革命,建立在科学基础上的新兴工业产生。
如化学工业、电力工业和内燃机等重大发明。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后,科学技术的作用受到广泛关注。
20世纪70年代以来,以信息技术与知识创新为特征的新的现代化启动,美欧开始从工业时代向知识时代、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转移。
1.三次工业革命(科技革命)的含义(1)第一次工业革命:是工场手工业发展到机器大生产的一个飞跃。
它不仅是一场生产技术上的革命,也是一次深刻的社会革命,引起了生产关系上的重大变革。
(2)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自然科学研究工作取得重大进展,1870年前后,由此产生的各种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并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促进经济的发展。
(3)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人类文明史上继蒸汽技术革命和电力技术革命之后科技领域里的又一次重大飞跃。
不仅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经济、政治、文化领域的变革,而且也影响了人类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使人类社会生活和人的现代化向更高境界发展。
是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为深远的一次科技革命。
2.三次工业革命(科技革命)兴起的条件及其发展特征(1)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前提条件:①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
②圈地运动使大批农民成为雇佣劳动力。
③奴隶贸易和殖民掠夺带来大量资本。
④工场手工业时期积累了生产技术和科学知识。
⑤形成最大殖民国家,国外市场扩大。
发展特征:①从英国一国先开始。
②发生于英国(18世纪中)延续到法、美、德、意、俄、奥、日等国。
③从发明使用机器开始,主要由有实践经验的工人、技师进行。
④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
(2)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前提条件:①19世纪60、70年代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为第二次工业革命进行提供了政治保障。
第三次工业革命
我国未来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关键性选择
首先,可再生能源革命或绿色技术革命应该成 为我国未来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关键性选择。
在过去的十年中,虽然我国工业的信息化水平 不断提高,单位GDP的能源消耗不断下降, 但是能源消耗总量仍然不断上升,能源自给率 大幅度下降,生态环境压力日益增大,特别是 今年1月在我国中东部地区130万平方公里发 生的长时期雾霾天气警告我国:可再生能源革 命已刻不容缓!
能源的新格局
在21世纪到来之际,数以百万计的人们将实现 在家庭、办公区域以及工厂中自助生产绿色能 源的梦想。
此外,正如人们在互联网上可以任意创建属于 个人的信息并分享一样,任何一个能源生产者 都能够将所生产的能源通过一种外部网格式的 智能型分布式电力系统与他人分享。
原有的纵向权力等级结构正向扁平化 方向发展
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支柱:
1、向可再生能源转型; 2、将每一大洲的建筑转化为微型发电厂,以便就地收集可再生
能源; 3、在每一栋建筑物以及基础设施中使用氢和其他存储技术,以
存储间歇式能源; 4、利用互联网技术将每一大洲的电力网转化为能源共享网络,
这一共享网络的工作原理类似于互联网(成千上万的建筑物能够 就地生产出少量的能源,这些能源多余的部分既可以被电网回收, 也可以被各大洲之间通过联网而共享); 5、将运输工具转向插电式以及燃料电池动力车,这种电动车所 需要的电可以通过洲与洲之间共享的电网平台进行买卖。
中国的能源潜力应用方向
中国蕴藏了丰富的煤炭和天然气资源,这一诱 惑使中国倾向于更加依赖日渐式微的传统能源。
然而,煤炭和天然气固然令人兴奋,但是相比 于巨量的可再生能源而言,却是如此的苍白无 力。
可以说,中国在可再生能源方面的地位正如沙 特在石油产业中的地位一样,中国每平方米的 可再生能源潜力要远高于世界上大多数其他国 家。
第三次工业革命PPT课件
年);史蒂芬孙 发明:电话、电 开始进入信息化时代)
-火车机车(英、报等
生物工程(生物工程的
1814年)
核心是基因工程,克隆 技术尤为引人注目)
交通工具的变迁:
1、第一次工业革命后 火车、轮船等 2、第二次科技革命后 汽车、飞机等 3、第三次科技革命后 高速列车、磁悬浮列车、
宇宙飞船和航天飞机等
课堂训练
化反映了(C )
A.科技的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
B.手机的应用普及
C.科技创新的速度越来越快
D.人们的生活质量原来越高
6、下列哪一项成果最能体现中国古代“秀才不
出门,便知天下事”的说法变成了现实(D )
A.书本 B.电视 C.报纸 D.计 算机网络
7、许多职业的出现与科技发明密切相关,因
第三次科技革命而出现的职业是(B )
C.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气时代”
D.把人类带入“电
4、20世纪90年代美国发展最为迅速和产业是:
(C )
A.钢铁制造业
B.汽车制造业
C.信息产业
D.飞机制造业
5、1973年,第一部手机在美国诞生,经过30 余年的发展,手机的功能和性能有了突飞猛 进的发展。目前我国已经进入手机3G时代, 实现了手机通话到手机视频的飞跃。这种变
1、于1945年在美国制成,成为人类智力解放
里程碑的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明是( C )
A.手机 B.克隆羊 C.电子计算机 D.核电站
2、信息社会到来的主要标志是( C )
A.航天技术 B.原子能技术 C.计算机网 络技术 D.生物工程技术
3、人类历史上发生的三次科技革命的共同影响
不包括( D )
A.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B.改变了人们的生 活方式
三次工业革命的特点以及影响
三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及其影响1.第一次工业革命,发生于18世纪60年代的英国中部地区,英国人瓦特改良蒸汽机之后,由一系列技术革命引起了从手工劳动向动力机器生产转变的重大飞跃。
随后自英格兰扩散到整个欧洲大陆,19世纪传播到北美地区。
这不仅是一次技术改革,更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
1.1第一次工业革命发生的原因17世纪中期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英国的封建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和土地贵族联盟为基础的君主立宪制度。
为工业革命的发生奠定了政治基础。
随后的百年时间内,资产阶级通过海外贸易、奴隶贸易和殖民掠夺以及国内实行的国债制度和消费税政策,积累了巨额财富,为工业革命提供了所必须的货币资金。
英国资产阶级取得决定性胜利之后,城市工业进一步发展,城市人口急剧增加。
因此,对农产品的需求日益增加。
地主贵族为了生产肉类和商品粮以供应城市的需要,扩大投资,改善土地的生产能力,同时加速进行圈地。
资产阶级则大力鼓励圈地。
政府通过议会立法使圈地合法化。
地主贵族依靠国家机器,强迫农民服从圈地法案。
农民无力负担圈地费用,或因失去公有地使用权而无法维持生产和生活,被迫出卖土地。
圈地运动配合工业革命,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和工业原材料,以及能供养更多的非农业人口,虽然产生了许多不公,客观上确实是工业革命的一个必要前提。
此外,工厂手工业的蓬勃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生产技术知识。
从15世纪发现新航路起,许多欧洲国家在亚、非、美三洲各自建立殖民地。
至18世纪,这些殖民地不仅为它们提供原料和商品出口市场,还推动了世界贸易的发展。
为了满足因世界贸易所引致的庞大需求,人们便开始采用机器和其他方法来提高产量。
综合以上种种原因,从而引发了工业革命。
1.2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特点第一次工业革命以蒸汽机的广泛应用为显著特点,技术革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重要方面:一是蒸汽机的使用,改变了以往的生产只能依赖人力和畜力的局限,为工业生产、交通运输提供了廉价而充足的动力。
探析第三次工业革命
生 产 方 式 的重 大 变 革 。 以其 中 关键 的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具浇注而成或直接使用可打印的材料
规模 生产 模 式逐 步 向大 规模 定 制转 变 。
是 肇 始 于 上 世 纪 末信 息 网络 技 术 应 用 的 延伸 ,其 实 质就 是 以数 字制 造 技术 、 互 联 网技 术 和 再 生性 能源 技 术 的重 大
更 加 个性 化 的 生产 模 式。基 于 虚 拟 制 造 技术 的 附加 制 造 技 术 广 泛用 于 产 品 的个性 化生 产 ,由 3 D 打 印机 制 造的模
命 是信 息 技术 与工 业 技术 的高 度融 合 ,
资源投入,就能达到规模化经济效果。
特 别是 能源 互联 网与再 生性 能源结 合 , 将 彻 底 改 变 传统 化石 能 源 对 制 造 业 的
特 征 之 三 :制 造 业技 术要 素和 市 场要 素 配置 方式 发生 了 革 命 性 的 变化 。 制造 业 企 业 可 以通 过 在 线 获取 各 类 协
一
中生 产 ,全球 分销 ” 转 向 “ 分散 生产 ,
就地销售” 。 当前传统的生产组织方式 ,
般 是 先 盖 厂 房 ,从 全 球 采 集 原 料 ,
生产后再运送到各地 销售 ,运输成本
期越来越短 。新的资源配置方式将为
中小 企 业创 造 更 多便 利条 件 ,使 其 推 出 新 品 变 得 更 加容 易 ,并 且 制 造 和 销
售成 本更 低 。
特征 之 四:生 产组 织方 式将 由 “ 集
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三个明显技术特征
2dz0f6c7a 工业电器工业电气、电气论坛
去了。也是因为这里长久没有多少食物,小脑袋的猫。低压电器凉了
“摇篮”。在第三次工业革命中,复合材料和纳
米材料使得材料的强度、质量、性能和耐用性均
优于传统材料,能有效提高产品性能,且更易于 加工。
生产系统数字化、智能化。生产系统的效率
除了受到材料技术和生产工艺的影响外,还与信
息流、物流等生产辅佐技术的成熟度相关。在第 三次工业革命中,生产系统借助网络信息技术全
生产制造快速成型。第三次工业革命中以 3D
打印技术为பைடு நூலகம்表的新型生产设备,将制造业带入
数字化时代。在现代 CAD/CAM 技术、激光技术、 计算机数控技术、精密伺服驱动技术以及新材料
技术的支持下,3D 打印设备通过“分层制造、逐
层叠加”实现生产制造的快速成型,不同于传统
制造业需要先加工零部件再组装的制造方式。在 3D 打印设备为代表的快速成型设备的推动下,设
去了。也是因为这里长久没有多少食物,小脑袋的猫。低压电器凉了
面趋向数字化和智能化,互联网成为贸易、信息
交流的关键性渠道,同时也构成整个经济社会发
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典型如物联网技术,不仅融 入制造业生产,通过工业控制技术实现生产自动
化,还会融入产品、生产管理、设计等环节,实
现智能化、精细化管理。用户与企业、企业与企
去了。也是因为这里长久没有多少食物,小脑袋的猫。低压电器凉了
计与制造的一体化程度提高,大大简化复杂产品
的制造流程,降低生产制造成本,使得企业生产
周期大为缩短,而且随着智能机器人应用的完善, 未来企业开展无人值守式生产和连续作业也会
三次技术革命PPT
我知道~~~~~~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我知道布鲁诺 为坚持真理而 献身。
我们开个故事 会吧!
爱因斯坦和 玻尔为了追 求真理互不 相让。
名人名言
• 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 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 辉的顶点。 -------马克思
蒸汽时代
电气时代
• 18世纪60年代人类开始了第一次工业革命, 并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人类进入"蒸汽时 代"。100多年后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又有 一次重大飞跃。人们把这次变革叫做"第二 次工业革命",今天所使用的电灯、电话都 是在这次变革中被发明出来的,人类由此 进入"电气时代"。
你知道哪些科学 家的故事?
三次技术革命
刘伊柠
从18世纪蒸汽机的发明开始,短短200年, 人类经历了三次技术革命,跨越了蒸汽 时代、电气时代,进入到信息技术时代。 三次技术革命大大促进了社会的进步, 改善了人类的生活。
你了解三次技术革命吗?
蒸汽时代
• 工业革命于18世纪60年代首先从英国开始, 大量向外扩展则在19世纪初。因此,从宏观 的角度分析,世界近代史的第二个时期-蒸汽时代起于19世纪初,止于19世纪70年代 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在这个时期,资本主 义的机器大革命开始出现,资本主义的世 界体系开始初步确立。一种新的动力机器: 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将人类带入了蒸汽 时代。
三次工业革命ppt
三次科技革命的积极影响
❖a、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丰富了 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
❖b、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 式。
❖c、提高了人们的工作效率。 ❖d、方便了人们的出行,加强了人与
人之间的联系。
三次科技革命的消极影响
❖a、战争问题:一战中的飞艇、飞机、 毒气弹、坦克、远程大炮;二战中的原 子弹。
a、德:西门子→发电机、有 轨电车;卡尔本茨→内燃机、 汽车。b、美:爱迪生→电灯 泡;贝尔→有线电话;莱特兄 弟→飞机;c、意:马可尼→ 无线电报
名 称 交通工具 新兴的部门 动力能源
第一次汽船(轮
科技革 船)、火
命
车
改良的蒸汽机 (蒸汽、煤炭)
第二次 电车、汽 石油化工、汽 发电机和电动机
科技革 车、飞艇、车制造、电力 (电力)、内燃
❖b、环境问题:环境污染、废气、汽车 尾气、太空废料、核废料等。
❖c、高科技犯罪:网络“黑客”、冰毒 等。
❖d、其他问题:克隆人、青少年沉迷网 络游戏等。
三次科技革命对我们的启示: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科技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 素。因此,必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3)进行现代化建设应改革不适应生 产力发展的环节,坚持实行对外开放的 基本国策 (4)我们青少年要崇尚科学、热爱科 学,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掌握适应 现代化需要的专业技能,肩负起时代赋 予我们的重任。
电子计算
机等
爱因斯坦 的相对论
名称
第一次 (工业革 命) 第二次 (科技 革命)
第三次 (新的 科技革 命)
对生产方 进入的 式的影响 时代
实现了生 蒸汽时 产方式的 代 机械化
实现了生 电气时 产方式的 代 电气化
工业革命的发展历程+课件--2025届高三历史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一轮复习
1983年, 我国第一台每秒向量运算1亿次的银河-I巨型计算机在 国防科大研制成功,标志着我国进入世界研制巨型机的行列。
“银河-Ⅱ” 十亿次巨型机
“银河-Ⅲ” 百亿次巨型机
1970年“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
2003年10月“神五”升空
首位进入太空的中国人杨利伟 2005年10月12日“神六”发射
时间
1957 年
1958年
空
间
1959年
技
1961年
术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969年
1981年4月12日
1945年
原
1949年
子
能
1952年
技 1953年~1964年
术
1954年6月
1957年
电
40年代后期
子
1959年
计
算
1964年
机
1978年
国家
成绩
苏联
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开创了空间技术发展的新纪元
美国
标志工业革命的开始 推动了机器的普及和推广
蒸汽轮船 蒸汽机车
交通运输进入以蒸汽为动力的时代
影响
对世界: 第一次工业革命加强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改变了世
界的面貌,19世纪中后期,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的英国,很快成为世界霸主。 使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
影响
对中国: 政治:西方国家侵略中国:两次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
成就
成就领域
国家 发明家
主要成就
影响
电力的广泛应 用
德国 美国
西门子 爱迪生
发电机、电灯、电车、电影 放映机
进入“电气时代”
历史教案:第三次工业革命与信息社会
历史教案:第三次工业革命与信息社会第一节:第三次工业革命的背景与特点第三次工业革命是指自20世纪末以来,全球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一系列发展进程,主要以信息和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为核心。
本文将从其背景与特点两个方面展开,深入探讨第三次工业革命对社会的影响。
一、背景第三次工业革命的背景包括科技进步、全球化与经济转型。
先进的技术和科学知识的迅速发展,为第三次工业革命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信息和通信技术的突破,尤其是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的普及应用,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和效率的提升。
全球化的进程也为工业革命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推动了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
同时,经济转型的需求也催生了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到来,传统产业的衰退引发了对创新和新兴行业的需求。
二、特点第三次工业革命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信息和通信技术的蓬勃发展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标志之一是信息和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
计算机和互联网的普及,使得信息的获取和传播变得更加迅捷和便捷。
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取各种信息和知识,实现无缝连接和沟通。
这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了新的动力和机遇。
2. 新技术的涌现与应用第三次工业革命带来了一系列新技术的涌现与应用,如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
这些新技术的广泛应用,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
例如,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推动了自动化产业的发展,大数据分析为企业决策提供了更加精准的依据,物联网连接无数设备和物品,实现了智能化管理和控制。
3. 生产方式的转型第三次工业革命引起了生产方式的根本变革。
传统的工业模式逐渐向数字化、智能化、柔性化方向发展。
新的生产方式强调信息技术的应用,重视网络化和协同化的生产组织模式。
企业通过数字化和自动化技术提高效率,实现生产模式的转型和升级。
第二节:信息社会的定义与特征一、定义信息社会是指在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基础上,信息资源与知识成为社会经济活动的核心和主要生产要素,并且信息的获取、传播和利用成为社会成员的基本需求和行为。
三次工业革命
最根本的原因:是18世纪时英国的手工业的生产已经不能满足市场 的需要,这就对工场手工业提出了技术改革的要求。 政治前提:资产阶级在英国的统治确立(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
工业革命是由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所决定的: ⑴资产阶级革命废除了封建制度,消除了不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 种种束缚,为工业革命创造了重要的政治前提; ⑵消除农业中的封建制度和小农经济,为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发展 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和一定的国内市场;(英国圈地运动)
社会影响 1.生产力迅猛提高,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 政治制度,形成比较健全的以代议制民主、政党政治和公民 自由为特征资本主义政治模式。 对外政策,列强加紧对外侵略扩张,瓜分世界,殖民体系最 终形成;侵略方式的变化(商品输出为主——资本输出为主)。 国际关系,英国丧失了世界工厂的地位。世界各地联系更加 密切,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 以欧美资本主义列强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起来; 第一次世界大战。 促进了新型的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
英国圈地运动 15世纪末16世纪初,欧洲直通印度新航线的开通和美洲大陆 的发现,以及环球航行的成功,使英国的对外贸易迅速增长,进 一步刺激了英国羊毛出口业和毛织业的发展。羊毛价格不断上涨。 养羊业成为获利丰厚的事业。养羊需要大片的土地。贵族们纷纷 把原来租种他们土地的农民赶走,甚至把他们的房屋拆除,把可 以养羊的土地圈占起来,变成私有的大牧场、大农场。被赶出家 园的农民,则变成了无家可归的流浪者。这就是圈地运动。 当时著名的作家托马斯· 莫尔在一本叫作《乌托邦》的书中写 道:“绵羊本来是很驯服的,所欲无多,现在它们却变得很贪婪 和凶狠,甚至要把人吃掉,它们要踏平我们的田野、住宅和城 市”。 圈地运动为英国的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这种 “羊吃人”的圈地运动,为它准备了大量的资本原始积累和自由 的雇佣劳动力以及一定的国内市场。 新贵族(资产阶级化的贵族):新贵族有两种人:第一是原来的 封建贵族,但是他们实行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第二种是资本 家,在发展起来后,后期被国王封为贵族。
第三次科技革命(即第三次工业革命)
第三次科技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即第三次工业革命),是人类文明史上继蒸汽技术革命和电力技术革命之后科技领域里的又一次重大飞跃。
它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空间技术和生物工程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涉及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等诸多领域的一场信息控制技术革命。
这次科技革命不仅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经济、政治、文化领域的变革,而且也影响了人类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使人类社会生活和人的现代化向更高境界发展。
80年代以来,国内史学工作者对第三次科技革命史的研究日益深入,相关研究成果不断问世。
历次科技革命第一次科技革命18世纪60年代,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海外贸易、奴隶贸易和殖民掠夺积累了大量资本圈地运动的进一步推行造成了大批雇佣劳动力工场手工业的发展积累了一定的生产技术 18世纪中叶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资本主义殖民国家,国外市场急剧扩大.棉纺织:一系列纺织机器的发明动力:瓦特改良蒸汽机(1785年(乙巳年) )交通运输:富尔顿-轮船(美、1807年);史蒂芬孙-蒸汽机车(英、1814年)。
1、首先发生在英国,并以英国为主体;2、以轻工业为主导;3、以蒸汽动力为主要标志;4、技术发明主要源于工人和技师的实践经验。
第二次科技革命19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资本积累和对殖民的肆意掠夺积累了大量资金自然科学取得突破性进展世界市场的出现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进一步扩大了对商品的需求.1、电力的广泛应用(西门子-发电机、格拉姆-电动机);2、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卡尔〃本茨-内燃机驱动的汽车、莱特兄弟-飞机);3、新通讯手段的发明(贝尔-电话、马可尼-无线电报)。
第二次科技革命中:1、科学同技术开始密切结合;2、新技术发明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国家;3、一些国家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
第三次科技革命是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科技领域的重大革命,空间技术的利用和发展是这次技术革命的一大成果。
三次工业革命的特点以及影响
三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及其影响1.第一次工业革命,发生于18世纪60年代的英国中部地区,英国人瓦特改良蒸汽机之后,由一系列技术革命引起了从手工劳动向动力机器生产转变的重大飞跃。
随后自英格兰扩散到整个欧洲大陆,19世纪传播到北美地区。
这不仅是一次技术改革,更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
1.1第一次工业革命发生的原因17世纪中期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英国的封建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和土地贵族联盟为基础的君主立宪制度。
为工业革命的发生奠定了政治基础。
随后的百年时间内,资产阶级通过海外贸易、奴隶贸易和殖民掠夺以及国内实行的国债制度和消费税政策,积累了巨额财富,为工业革命提供了所必须的货币资金。
英国资产阶级取得决定性胜利之后,城市工业进一步发展,城市人口急剧增加。
因此,对农产品的需求日益增加。
地主贵族为了生产肉类和商品粮以供应城市的需要,扩大投资,改善土地的生产能力,同时加速进行圈地。
资产阶级则大力鼓励圈地。
政府通过议会立法使圈地合法化。
地主贵族依靠国家机器,强迫农民服从圈地法案。
农民无力负担圈地费用,或因失去公有地使用权而无法维持生产和生活,被迫出卖土地。
圈地运动配合工业革命,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和工业原材料,以及能供养更多的非农业人口,虽然产生了许多不公,客观上确实是工业革命的一个必要前提。
此外,工厂手工业的蓬勃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生产技术知识。
从15世纪发现新航路起,许多欧洲国家在亚、非、美三洲各自建立殖民地。
至18世纪,这些殖民地不仅为它们提供原料和商品出口市场,还推动了世界贸易的发展。
为了满足因世界贸易所引致的庞大需求,人们便开始采用机器和其他方法来提高产量。
综合以上种种原因,从而引发了工业革命。
1.2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特点第一次工业革命以蒸汽机的广泛应用为显著特点,技术革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重要方面:一是蒸汽机的使用,改变了以往的生产只能依赖人力和畜力的局限,为工业生产、交通运输提供了廉价而充足的动力。
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信息技术特征 共31页PPT资料
2、需要强调的几点看法
(1)当前的经济发展趋势是否称为“第三次 工业革命”并不重要。对一个时代的命名 是否合适往往要到它过去后才清楚。
三、我们的看法
1、国内学者的主要看法
高度肯定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提法,强调不能 “错过”这一次工业革命。
都肯定生产的小型化、分散化是“第三次工 业革命”一大特征,应鼓励民众积极参与, 处理好大中型国有企业与大量小微型企业的 关系。
强调生产组织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革。现在 的是“集中生产,全球分销”;而新的是
(3)还有许多技术上的难题
分散的能量的储存或输送,即各个家庭或住 宅小区多余的太阳能、风能、地热等的储存问 题。因为太阳或风能是间歇性的,必须把多余 的储存起来,以备没有太阳或风时使用。里夫 金设想以氢的方式来储存,其依据是50年来 宇航员在太空中绕地球飞行用的就是氢燃料。 生物能源的加工,如中国农民到处焚烧麦或 水稻的桔杆,皆与加工技术或成本等问题有关。 沼气在农村的推广,也存在许多技术问题。
这种生物圈模型注重不同区域之间的连接性,将周围 的农业地区同商业区以及历史核心区和住宅区恰到好 处地连接起来;当地居民利用可再生能源发电,然后 通过便捷的电网输送到各个地区。市中心将进行整修, 以保证空间的开放性和道路的畅通无阻,使行人重新 享受街道的便利和历史建筑的韵味。还将分阶段改善 公共交通,修建自行车道和步行街道。
强调政府支持和政府转换角色。提出 “在新工业革命中,政府不转型,企 业难转型。”特别是担心政府有可能 帮助那些落后的国有企业和近期内能 提供很多税收的旧行业,人为阻碍企 业的更新和社会的进步。新一轮的工 业革命将会淘汰一大批传统的企业、 传统行业,有死才有生,政府应该在 这方面有所作用,不能只追求增长速 度、热衷于上规模和粗放式的生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从1994年开始研究3D打印,北 京隆源公司于2019年成功研发了一台 AFS激光快速成型机。当前杭州下沙工业 区的杭州先临三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号称 国内综合实力最强的3D打印公司。
先临三维的一款代表作是2019年为西 安世园文化创意有限公司制作的《大汉十 六品》 。先临三维对《大汉十六品》原型 的局部数据采集精度达到了0.01毫米,模 具精度达到0.2~0.4毫米,是有史以来最 逼真的文物作品复制。材料是琉璃。
卧 马
2、三D打印技术面临的问题
1、材料。目前,3D打印的耗材一般为石膏、无 机粉料、光敏树脂、塑料等,这些材料不可能 “打印”房屋或汽车,或金属构件。
2、价格。打印某个飞机零部件的金属粉末耗材 一斤就要卖4万元,打印这个零件至少需要2万; 但用传统的工艺开模打样,几千元就够了。
3、成型精度和质量问题。目前快速成型零件的 精度及表面质量大多不能满足工程直接使用。另 外,Stratasys公司的3D打印车能否在路上顺 利奔跑,寿命如何,还不确定。因为层层叠加的 增材制造工艺,层和层之间的粘结度无法和传统 模具整体浇铸而成的零件相媲美,可能会散架 。
可见,不管是国外还是国内,对第三 次工业革命的认识,总是与当时人们所 认可的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或最重要 的发展现象相联系。
2、里夫金的“第三次工业革命”:五大支柱——
(1)向可再生能源转型; (2)将每一大洲的建筑转化为微型发电厂,以便就地
收集可再生能源; (3)在每一栋建筑物以及基础设施中使用氢和其他存
3、欧洲使用绿色能源的成就
(1)2019年传统能源为德国提供26万个就业机会; 2019年,可再生能源为德国提供249300个就业机会。 而在主要能源消费中,可再生能源所占比重不到10%; 也就是“消耗不到10%的可再生能源创造的就业机会 几乎相当于消耗其他所有能源提供的就业机会。
(2)在西班牙的阿拉贡,通用公司的生产装备顶端装有 一个10兆瓦太阳能发电机,产生的电量可供4600个 家庭使用。其最初的7800万美元投资将在10年收回 成本,此后的发电成本几乎为零。
二、“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成就 和面临的问题
1、数字化制造的最新成就:三D打印技术
1986年首先在美国出现。工作原理:通 过将材料层层电解沉积的方法来生产产品, 而不是像以前那样对材料锻打、弯曲、压 切,所以被称作“添加型制造”(additive manufacturing)。
其实是一片一片地打印,然后叠加到一 起,成为一个立体物体。说得简单点,就 是由点堆积成面,再由面堆积成实体 。
上世纪90年代中期,里夫金曾预言:在信 息科技所支撑的第三次工业革命中,蓝领 阶层将逐渐被高科技取代,到2020年“蓝 领工作”将成历史名词(实际并非如此)。
1988年,国内刊物发表的文章对“第三次 工业革命”的定义: “信息技术的提高与广 泛的应用,及其对第三世界的渗透。” 2019年8月,《中国工商时报》一篇短文的 名称是《第三次工业革命汹涌而来,技术和 知识将成为财富的主要来源》。
另一种表达方法: (1)变燃烧碳基化石燃料的结构为使用可再生新能 源的结构; (2)重新认识构成世界的一砖一瓦,将每一处建筑 转变成能就地收集可再生能源的迷你能量采集器; (3)将氢和其他可储存能源储存在建筑里,利用社 会全部的基础设施来储藏间歇性可再生能源,并保 证有持久可依赖的环保能源供应; (4)利用网络通信科技把电网转变为智能通用网络, 人们可以把建筑产生的电能输送到电网中去,在开 放的环境中实现与他人的资源共享,其工作原理就 像信息在网络上产生和传播一样; (5)使各种交通工具变为插电式和燃料电池型为动
(3)政府应该做好公共产品的提供,如 提高教育质量、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
4、小结
《经济学家》与里夫金的理论有共同之处, 都强调新技术、工业生产的个体化、小型 化和高素质劳动力培养的重要性;但前者 更重视数字化,而里夫金更重视可再生能 源。我们可以从这两个角度来理解“第三 次工业革命”。
西方人强调这是他们的新发展阶段。他们 走过来的道路是:“工业化”——“去工业 化”——“再工业化”。即实体经济——服 务经济——实体经济回归。回归的本质是 服务经济真正服务实体经济的发展战略。
“第三次工业革命 ”
的信息技术特征
浙江师范大学 王 加 丰 教授
我们怎么看“第三次工业革命”
一、什么是“第三次工业革命”? 二、“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成就和面
临的问题 三、我们的一些看法
一、什么是“第三次工业革命”?
1、一个早已流行的概念
一位美国人1975年就写了《第三次工 业革命》一书,预测其后的50年内发生第 三次工业革命,基本内容是使地球环境回 到原初状态,成为“花园行星”;
不久前西方一个博览会上一家美国公司用3D 打印机当场“印制”了一把锤子,锤子有整洁 的仿木手柄和金属锤头。这种生产的好处:如 果你想生产一把你自己设计的锤子,你无需做 一个模具、浇铸锤头、磨平锤头、车削出木质 手柄,而是直接“打印”出来。
做模具的方法必须大量生产,否则无法降低成 本;但对3D打印机而言,规模经济效应将无 足轻重。所以这是一种个性化和分散化或小型 化的生产技术。
力的运输工具,人们可以在充电站买卖电能。
3、英国《经济学家》编辑的看法
2019年4月21日,英国《经济学家》 发表《第三次工业革命》一文,认为这次 革命的核心内容是数字化(三D打印):
(1)第三次工业革命正在展开,制造业 正向数字化发展;
(2)劳动力成本将降低,制造商会将部 分制造业迁回发达国家;
储技术,以存储间歇式能源;
(4)利用互联网技术将每一大洲的电力网转化为能源 共享网络,这一共享网络的工作原理类似于互联网 (成千上万的建筑物能够就地生产出少量的能源这 些能源多余的部分既可以被电网回收,也可以被各 大洲之间通过联网而共享);
(5)将运输工具转向插电式以及燃料电池动力车,这 种电动车所需要的电可以通过洲与洲之间共享的电 网平台进行买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