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物理:4.3《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教案 鲁科版选修3-1
2024-2025学年高中物理第2章4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教案教科版选修3-1

-组织课堂活动:设计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实验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相关技能。
-解答疑问:针对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疑问,进行及时解答和指导。
学生活动:
-听讲并思考:认真听讲,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参与课堂活动:积极参与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实验等活动,体验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应用。
1.理解电动势的定义和物理意义,培养科学思维和概念理解能力。
2.掌握电源内阻对电路的影响,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3.运用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分析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和电阻关系,锻炼实验探究和问题解决能力。
4.计算并分析电源的效率,培养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能力。
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应该已经掌握了以下知识点:电阻、电流、电压的基本概念;电路的基本连接方式;欧姆定律及其应用。这些知识为本节课的学习提供了基础。
【解析】首先,计算电流I =电动势E /总电阻R = 9V / (3Ω + 0.5Ω)。然后,计算灯泡两端的电压U_灯泡= I *灯泡电阻R_灯泡= I * 3Ω。最后,根据灯泡的亮度与电压的关系,电压越高,灯泡越亮。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关于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以及闭合电路欧姆定律。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深刻反思了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以下是我的几点思考:
(4)小组讨论法:在课堂上,我将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2.设计具体的教学活动
(1)导入新课:以一个有趣的实验现象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的思考。
(2)知识讲授:运用PPT展示电动势、电源内阻、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等概念和理论,结合生动的实例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高考物理第八章实验十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教案鲁科版选修3_1

一、基本原理与操作2.图象法:画出电源的U-I图象,如图所示,(1)图线与纵轴交点为E时作图不准确。
)由于电流表或电压表的分压或分流存在系统误差。
热点一教材原型实验图10.6 A)、开关和导线若干,以及以下器材:B.电压表(0~3 V)) D.滑动变阻器(0~500图2图线在U轴上的截距表示E、斜率的绝对值表示0.83 Ω。
(3)见解析图0.83(0.81~0.85)命题角度)该同学选出合理的实验电路后,把与R0串联的电流表当作量程为的阻值调至Ω。
为该同学利用(1)中选出的合理的实验电路测出的数据绘出的为电流表A2的示数),被测干电池的电动势E位小数)图3A1与电阻箱R0串联并将电阻箱调至某一合适的阻值从而将电流表改装为电压表,由此排除图a、图d所示的电路;对于图b所示的电路,根据闭合电路欧+I1(R g1+R0),对于图c所示的电路,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R0),由于R g2的准确值未知,用图象法处理数据,会使测量结命题角度1I =1E ·R +r E(2)计算法图4)实验测得的电阻箱阻值R 和电流表示数I ,以及计算的1I数据见下表:Ω 8.0 7.0 6.0 5.0 图5方格纸上作出R -1I关系图象。
由图象可计算出该干电池的电动势为图6)在连接电路前,首先要断开开关,电路中串联的电阻箱(或滑动变阻器)阻值要调节到最大,所以操作中存在的不妥之处是:①开关未断开;②电阻箱阻值为零。
)根据电压表的读数规则,题图6中电压表读数U =66 mV U I=0.2 Ω。
对题图4,考虑到电流表内阻,利用闭合电路欧姆),变化成R =E ·1I -(r +R A ),对照作出的命题角度1 U =rE·1R+1E(2)计算法图7)请你根据上述器材,设计出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电路,并按你设计的实验电路进行实物连接,图7甲中已连好了部分电路,要求在不变动已有电路的前提下,正确完)实验中,该同学多次改变电阻箱的阻值R并测得对应的电压U,再根据多组1.某探究小组准备用图8甲所示电路测量某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实验器材如下:图8)图甲中将定值电阻R 1和电流表G 串联,相当于把电流表G )闭合开关,多次调节电阻箱,并记下电阻箱的阻值R 和电流表G 的示数表示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则1I 和1R的关系式为图9的阻值。
高中物理 第4章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和逻辑电路 第3节 测

第3节 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一、实验目的用伏安法测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
二、实验原理原理图如图4-3-1所示。
图4-3-1改变滑动变阻器的阻值,测出两组I 、U 的数据,代入方程 E =U +Ir ,可得到方程组⎩⎪⎨⎪⎧E =U 1+I 1r E =U 2+I 2r解此方程组可求得: 电动势E =I 2U 1-I 1U 2I 2-I 1,内阻r =U 1-U 2I 2-I 1。
三、实验器材待测电池一节、滑动变阻器、电流表、电压表、开关、导线、坐标纸、直尺。
四、实验步骤(1)确定电流表、电压表的量程,按电路图把器材连接好。
(2)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一端,使接入电路部分的电阻值最大。
(3)闭合开关,调节变阻器,使电流表有明显读数,记录一组电流表和电压表的读数。
(4)用同样方法,再次测量并记录几组U 、I 值。
(5)断开开关,整理好器材。
(6)根据测量的数据描绘U I 图线,所得图线的延长线与纵轴U 的交点即为电源的电动势E ,图线斜率的绝对值即为电源的内阻r 。
五、数据处理 1.代数法 运用方程组⎩⎪⎨⎪⎧E =U 1+I 1r E =U 2+I 2r求解E 和r 。
为了减小实验的偶然误差,应该利用U 、I 值多求几组E 和r 的值,算出它们的平均值。
2.图像法对于E 、r 一定的电源,路端电压U 与通过干路的电流I 的U I 图线应该是一条直线(如图4-3-2),这条直线与纵轴U 的交点表示电源的电动势E ,与横轴I的交点表示短路电流I 0,图线的斜率的绝对值表示电源的内电阻r 。
图4-3-2六、注意事项(1)使用内阻大些(用过一段时间)的干电池,在实验中不要将I 调得过大,每次读完U 、I 读数立即断电,以免干电池在大电流放电时极化现象过重,E 、r 明显变化。
(2)在画U I 图线时,要使较多的点落在这条直线上或使各点均匀分布在直线的两侧,而不要顾及个别离开较远的点以减小偶然误差。
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教案

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优质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电动势和内阻的概念,知道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是描述电源特性的两个重要参数。
2. 让学生掌握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并能够运用该定律分析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和电阻关系。
3. 培养学生运用实验方法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动手能力。
4.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思维方法,分析实验数据,提高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电动势和内阻的概念介绍。
2.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内容及应用。
3. 实验原理及实验步骤。
4. 实验数据处理方法。
5. 实验结果分析。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电动势和内阻的概念,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应用,实验原理及实验步骤。
2. 难点:实验数据处理方法,实验结果分析。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电动势和内阻的概念,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内容。
2. 采用实验法,指导学生进行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测量实验。
3. 采用讨论法,分析实验数据,引导学生运用科学思维方法。
4. 采用提问法,激发学生思考,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电源、电压、电流等基本概念,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讲解:讲解电动势和内阻的概念,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内容及应用。
3. 实验:指导学生进行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测量实验,强调实验操作注意事项。
4. 数据分析:引导学生运用科学思维方法,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5. 总结: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点,布置课后作业。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电动势和内阻概念的理解程度。
2. 评价学生对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应用能力。
3. 评价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动手能力。
4. 评价学生对实验数据的分析能力及科学思维方法的运用。
七、教学反馈1. 课后收集学生作业,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2. 在实验报告中,评价学生的实验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
3. 在课堂上,鼓励学生提问和发表观点,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
鲁科版选修3-1 4.3 测量电源的电势和内电阻测 (共23张PPT) (1)

三、知能整合
电路 图 适合 条件 误差 分析 作图 参量
小内阻
E测<E U-I r测<r
U U R
大内阻
E测=E r测=r+RA IR-I
U-I
四、实验操作 (一)电路设计 1.粗测手机电池内阻的方法: r 2.根据要求,设计测量电路图。 (1)伏安法测手机满电时的E和r; (2)安阻法测手机没电00) 0.0000 0.0200 0.0400 0.0600 0.0800 0.1000 0.1200
I/A
实验结论:
没电时:E=3.55V r=2.37Ω 已知安培表内阻时,内接法或 安阻法测量都是准确的。
【拓展】
1 如果安阻法作 R 图,截距和斜率各表示 I
什么物理意义?
1 1 如果伏阻法作 图,截距和斜率各表示 U R
什么物理意义?
0.0000
0.1500
电流I/A
实验结论:满电量时 E=4.20V r=0.65Ω
(二)实验记录和数据处理 2.安阻法测没电时的实验记录和数据处理。
电阻R/Ω 90.0 80.0 70.0 60.0 50.0 40.0 30.0
电流I/A 0.0382 0.0428 0.0487 0.0564 0.0670 0.0828 0.1079
RV
r
r 1 RV
r
2.内接伏安法:
E 测 U 1 I 1r测 E 测 U 2 I 2 r 测
E=U1+I1(r+RA)
E=U2+I2(r+RA)
E测=E
r测=r+RA
等于 真实值,内阻的 结论:电动势的测量值________ 大于 真实值。当电源的内阻很____ 大 时, 测量值________ 选此电路误差很小.
高二物理选修3-1学案 4.3测量电源电动势和内电阻

第四章第3节 测量电源电动势和内电阻【学习目标】1.了解测量电源电动势和内电阻的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和实验步骤,会推导电源电动势和内电阻的表达式。
2.实验数据处理通常用图像法,试说出在U —I 图像中,怎样从图像中得到电源电动势和内电阻。
3.实验都是有误差的,分析这个实验的误差来自于什么方面。
【要点简析】一、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原理:方法1:利用如图所示电路,只要改变外电路R 的阻值,测出两组I 、U 的数值,代入方程组: ⎭⎬⎫⎩⎨⎧+=+=222111U r I E U r I E 就可以求出电动势E 和内阻r .或多测几组I 、U 数据,求出几组E 、r 值,最后分别算出它们的平均值.方法2:此外还可以用作图法来处理实验数据,求出E 、r 的值.在标坐纸上,I 为横坐标,U 为纵坐标,测出几组U 、I 值,画出U —I 图像,根据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U =E -Ir ,可知U 是I 的一次函数,这个图像应该是一条直线.如图所示,这条直线跟纵轴的交点表示电源电动势,这条直线的斜率的绝对值,即为内阻r 的值。
二、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的技巧1、在电键S 闭合前,变阻器滑片应使变阻器连入的阻值最大;要测出不少于6组I 、U 数据,且变化范围大些,用方程组求解时,1与4、2与5、3与6为一组,分别求出E 、r 的值再求平均值.2、为了使电池的路端电压变化明显,电池的内阻宜大些.3、画U —I 图线时纵轴刻度可以不从零开始,此时图线和横轴交点不再是短路电流.4、实验中不要将I 调得过大,不宜超过0.3A 。
读表要快,读完立即断电。
【典例精析】例、电流表和电压表测定电池的电动势E 和内电阻r ,所用的电路如图所示,一位同学测得六组数据如下表中所示。
(1)试根据这些数据在方格图中作出U —I 图线。
(2)根据图线得出电池的电动势E =____V ,电池的内电阻r = ________ Ώ。
(3)若不作出图线,只选用其中两组U 和I 数据, 可利用公式E =U 1+I 1r ,E =U 2+I 2r 算出E 和r ,这样做可能得出误差很大的结果,选用第______组和第 ______组的数据,求得E 和r 误差最大。
鲁科版高中物理选修3-1课件4.3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1

范围要大一些.
势E,图线的斜率的绝对值仍为内阻r.
典例分析
例1、在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电池的 电动势和内电阻的实验中,所用电流 表和电压表的内阻分别为0.1Ω和 1kΩ.下面分别为实验原理图及所需 的器件注图意. 事项: (1)试①在先下干图路中、画后出支连路线,将器件
②导线不相交 按原理③图+连、接-正成确实验电路.
电路器材选择
2、器材选择: 滑动变阻器:阻值较小的,最大阻值10~20Ω
伏特表:0~3V
安培表:0~0.6A 电键和导线
被测干电池:内阻较大
实验步骤
三、实验步骤 1、按原理图连接实物图
R
A V S 甲
实验步骤
2、把变阻器的滑片移到一端使 其阻值最大
3、闭合电键,调节变阻器,使电流 表的读数有明显示数,记录一组电 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用同样的方
一、测定电池电动势实验原理
2、I-R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E=IR+Ir
电流表
电阻箱
3、U-R法:E=U+ 电阻箱
电 压 表
电路器材选择
二、电路器材选择 1、电路选择及误差分析
R
A V
甲S
甲图:误差来源于电压表 的分流作用
适宜测小内阻电源
R
V 乙S A
乙图:误差来源于电流 表的分压作用 适宜测大内阻电源
一般采用甲图电路误差较小
可能多的点,并使不在直线上的点 均匀分布在直线的两侧,个别偏离 直线太远的点可舍去.
实验中不要将电流调得太大,每 5、画U-I图线时,纵轴的刻度可以不从
次读完数后立即断电,以免使电 零开始,而是根据测得的数据从某一恰
动势和内阻发生变化.
物理选修3-1鲁科版4.3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课件(精)

甲
乙
图 4-3-8
28
A.电池电动势的测量值是1.40 V B.电池内阻的测量值是3.50 Ω C.外电路发生短路时的电流为0.40 A D.电压表的示数为1.20 V时电流表的示数I′ =0.20 A
解析 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U=E-Ir 知当 I=0 时,U=E. U-I 直线的斜率表示电源的内阻, 则 r=ΔΔUI =1.04.04-0-1.000 Ω=1 Ω.
21
【典例2】 在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的实 验中,由于所用的电压表(视为理想电压表)的量 程较小,某同学设计了如图4-3-6所示的实物 电路.
图 4-3-6
22
(1)实验时,应先将电阻箱的电阻调到 ________.(选填“最大值”、“最小值”或 “任意值”)
(2)改变电阻箱的阻值R,分别测出阻值R0= 10 Ω的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U,在下列两组R的
11
2.图象法 可以用作图法来处理实验数据,求出E、r的 值. 在坐标纸上,I为横坐标,U为纵坐标,将测 出的U、I值对应在坐标中,画出U-I图象,根据 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U=E-Ir,可知U是I的一次 函数,这个图象应该是一条直线.如图4-3-4 所示,这条直线跟纵轴的交点表示电源电动势, 这条直线的斜率的绝对值______.(填
“1”或方“案2”编) 号
电阻箱的阻值R/Ω
1
400. 350. 300. 250. 200. 00 0 0 0
2 80.0 70.0 60.0 50.0 40.0
23
(3)根据实验数据描点,绘出U1 -R 的图象是一条直线.若直 线的斜率为 k,在U1 坐标轴上的截距为 b,则该电源的电动势 E= ________,内阻 r=________(用 k、b 和 R0 表示).
新课标鲁科版3-1 选修三4.3《测量电源的电功势和内电阻》 1

(1)电路如图所示
(2)主要步骤 改变电阻箱阻值R,测出对应的电压U 由 , 求出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
.
----------------
.
.
.
I
U
.
.
.
.
I
U
4、实验数据处理
把所测量的数据代入U = E−Ir, 计算出 ,
同理,把其它几组 r2、r3、E2、E3算出来, 用公式, 即为所测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① 平均值法
② 图象法
0
I/A
乙
0.5
1.0
1.5
U/V
0.2
0.3
0.4
0.5
0
0.1
二、电源电动势与内阻测量的基本情景变式
变式一.实验中除了待测电池和电键导线外只有电阻箱和电流表, 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如何测?
(1)电路如图所示:
(2)主要步骤 改变电阻箱阻值R,测出对应的电流I 由(E=I1R1+I1r, E=I2R2+I2r) 得:
若能测出多组I、R值,以R为纵坐标, 为横坐标,作出 图象,由于 , 可知这条图线是直线,直线在纵轴的截距—r,图线的斜率E=tanα。
变式三.今有一个阻值为5Ω的定值电阻,一个理想电压表(量程大于电源电动势),开关及导线若干,能否测电源电动势和 内阻?
(2)主要步骤:
(3)电源电动势和内阻:
闭合K1 、 K2 , 记下电压表读数U2
(1)电路如图所示:
断开K2、闭合K1, 记下电压表读数U1
E=U1
变式四.今有一个阻值为10Ω的定值电阻,一个电压表,开关和导线若干,电压表表盘上有刻度但无刻度值。请设计一个能测定某电源内阻的实验方案(已知电压表内阻很大,电压表量程大于电动势,电源内阻约为几欧)。 要求:① 画出实验电路图 ② 简要写出完成接线后的实验步骤 ③ 写出需测量的量,计算电源内阻的表达式
鲁科版高中物理选修3-1课件高二:4.3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

Ω。
答案:(1)ABEHI (2)1.40
1 .0
29
基础知识
随堂练习
12345
5.某学生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时,所用滑动变阻器 的阻值范围为 0~ 20 Ω,连接电路的实物图如图所示。
(1)该学生接线中错误的和不规范的做法是( A.滑动变阻器不起变阻作用 B.电流表接线有错 C.电压表量程选用不当 D.电压表接线不妥
20
基础知识
随堂练习
解析:由于电压表的分流,流过伏特表的电流 I V= (RV 为伏特表的内 阻),当路端电压 U 越大时,伏特表分流得到的电流 I V 也越大,因而电流的测 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偏差会越大,短路时,路端电压等于零,可以认为测量值 与真实值相等,如图乙中两图线所示。可见,电动势和内阻的真实值 E 0 >E 、 r0= 0>r。即测量值均小于真实值。 答案:见解析
9
基础知识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随堂练习
七、典例分析
(一)实验器材的选择 【例题 1】 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供选 用的器材有 : A.电流表(量程 0~ 0.6 A,RA=1 Ω) B.电流表( 量程 0~5 A,RA=0.6 Ω) C.电压表( 量程 0~3 V,RV=5 kΩ) D.电压表(量程 0~ 15 V,RV=10 kΩ) E.滑动变阻器(0~10 Ω,额定电流 1.5 A) F.滑动变阻器(0~ 2 kΩ,额定电流 0.2 A) G.待测电源(一节一号干电池)、开关、导线若干
32
基础知识
随堂练习
12345
答案:(1)AD
(2) 这个实验正确的电路图应该如图所示。
33
10
鲁科版高中物理选修3-1:《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导学案-新版

第3节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学案导学学习目的(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并掌握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的原理和实验方法。
2、学习用代数法和图象法处理实验数据。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设计电路和选择仪器,开阔思路,激发兴趣。
养成规范操作实验并能科学、合理地处理数据的习惯。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和掌握运用实验手段处理物理问题的基本程序和技能,具备敢于质疑的习惯、严谨求实的态度和不断求索的精神,培养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操作能力,提高对物理学习的动机和兴趣。
学习重点掌握实验原理和方法,学会处理实验数据。
学习难点用图象法处理实验数据。
自主学习1.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内容2.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原来就是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对于一个给定的电池,电动势和内阻是一定的,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以写出电源电动势E、内电阻r与路端电压U、电流I 的关系式,为。
根据这个关系式,你可以利用哪些实验器材来测定电源的电动势E和内电阻r?画出实验电路图。
3.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以写出电源电动势E、内电阻r与电路电流I 、电路外电阻R的关系式,为。
根据这个关系式,你可以利用哪些实验器材来测定电源的电动势E和内电阻r,画出实验电路图。
4. 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以写出电源电动势E、内电阻r与路端电压U 、电路外电阻R的关系式,为。
根据这个关系式,你可以利用哪些实验器材来测定电源的电动势E和内电阻r?画出实验电路图。
同步导学用伏安法测电源电动势和内电阻时应注意:(1)应选用内阻大一些(用过一段时间)的干电池,在本实验中不要把电流调得过大,每次读完示数后立即断电。
(2)在画U-I图象时,要使较多的点落在这条直线上,或使各点均匀分布在直线的两侧。
个别偏离直线太远的点可舍去不予考虑。
这样,就可以使偶然误差得到部分抵消,从而提高精确度。
(3)干电池内阻较小时路端电压U的变化也较小,即不会比电动势小很多。
这时,在画U-I图线时,纵轴的刻度可以不从零开始,而是根据测得的数据从某一恰当值开始(横坐标I必须从零开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七
第四章 第三节 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
【教学目的】
1、学会应用欧姆定律解决实际问题,知道测量电源电动势和内电阻的原理和常用方法。
复习和巩固电压表和电流表的使用。
2、了解实验数据处理的两种常规方法——代数法和图象法;特别是进一步理解和应用图象法处理数据。
【教学重点】
电源电动势和内阻测量的方法和实验数据处理的两种方法
【教学难点】
电源电动势和内阻测量的方法和实验数据处理的两种方法
【教学媒体】
实验器材(分组实验):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干电池,开关,导线若干
【教学安排】
1. 伏安法测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的基本原理:原理如
图四所示。
(1) 由U=E-Ir 可知,测出几组U 、I 值,作出如图五所示的U —I 图象,图线在U 轴上的截距为
E 。
图线的斜率的绝对值为电阻r=
2
12
1I I U U --。
(2) 用伏安法测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的两种变形方法
①用电阻箱、电流表测定?——实验电路如图六所示:
改变电阻箱的阻值,记录R 与I ,应用⎩
⎨⎧+=+=)()
(2211r R I E r R I E ,求
出E 、r 。
为了准确,可多测几组数据,求E 与r 各自的平均值。
②用电阻箱、电压表测定——①实验电路如图七所示
改变电阻箱的阻值,记录R 与U ,应用⎪⎪⎩
⎪⎪⎨⎧
+=+=r R U U E r R U U E 22
21
11,求出
E 、r 。
多测几组数据分别求出几组E 、r 的值,再利用平均法求出
E 、r ,即为测量值。
2. * 用伏安法测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的误差分析
图六
(
(b)
图八
1图
若采用图八(a )或(b )电路,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由两次测量列方程为 E 测=U 1+I 1r 测 E 测=U 2+I 2r 测 解得:E 测=
1
22
112I I U I U I --
r 测=
1
22
1I I U U --
若考虑电流表和电压表的内阻,
对图八(a )电路应用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有 E=U 1+(I 1+
V
R U 1
)r E=U 2+(I 2+
V
R U 2
)r 式中E 、r 为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真实值。
解得:E=
V
R U U I I U I U I 2
1122
112)(--
-->E 测
r=
V
R U U I I U U 2
1122
1)(--
-->r 测
对图八(b )电路应用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有 E=U 1+I 1r+I 1R A
E=U 2+I 2r+I 2R A
解得:E=
1
22
112I I U I U I --=E 测
r=
A R I I U U ---1
22
1<r 测
3. 巩固练习某学生用安培计和伏特计测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时,所用滑动变阻器的取值范围为0→20Ω,连线电路的实物图如图所示。
(95年上海) (1)该学生接线中错误的和不规范的做法是( ) A .滑动变阻器不起变阻作用 B .安培计接线有错 C .伏特计量程选用不当 D .伏特计接线有错
(2)在方框里画出这个实验正确电路图。
4. 分组实验:要求学生自行操作前4项,并在完成实验的基础上思考讨论后面的3个问题。
(1) 观察桌面上所提供的器材,选择合适的电路及接线方式,画出电路图。
(2) 实物连线——注意连线不要交叉,线路要简洁明了。
检查无误后才可闭合开关。
(3) 调节并测量5组数据并记录。
——注意电流不要调得太大,以免烧毁电源。
(4) 用坐标纸描绘U-I 图,从图中的得出电动势与内电阻值。
(5) 你还可以怎么求出电动势和内电阻,请说明步骤。
(6)在绘坐标图时你有什么困难?你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
(7)这个实验主要有哪些因素会导致测量误差,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来尽量减小误差?
随堂导练——书P80/1、2、3
【课后作业】
教材全练:P53-54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