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一天教学反思
我的一天大班教案反思
![我的一天大班教案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e1a79603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b9.png)
我的一天大班教案反思
一、教学目标
1. 让幼儿分享自己一天的经历和感受。
2. 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观察力。
3. 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时间观念。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鼓励幼儿积极分享自己的一天。
难点:引导幼儿有条理地讲述一天中的事情。
三、教学准备
幼儿日常活动的照片或图片。
四、教学过程
师:小朋友们,我们今天来聊聊你们的一天呀,谁先来说说呀?幼:我来!我早上起来吃了面包。
师:哦,那你接着说呢,然后呢?
幼:然后我就来上幼儿园啦。
师:嗯,那在幼儿园里你做了什么呀?
幼:我和小朋友一起玩游戏啦。
师:真棒,还有吗?
幼:中午吃了好吃的饭菜,还睡了午觉。
师:哇,那下午呢?
幼:下午我们又学了新本领。
师:真不错,那放学回家后呢?
幼:回家后我看了动画片。
师:好呀,那你的一天可真丰富呀。
还有谁想说说自己的一天呀?
……
师:小朋友们都说得很好,那我们以后每天都可以像这样和小伙伴分享自己的一天哦。
五、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大部分幼儿都能积极参与分享,但有些幼儿表述还不够清晰完整。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更加注重引导幼儿有条理地表达,并且可以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幼儿进行交流和分享。
同时,也可以通过一些方式,如绘画等,让幼儿更加生动地展示自己的一天。
大班主题我的一天教案反思
![大班主题我的一天教案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0c9fd748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9f6ec55.png)
大班主题我的一天教案反思1、大班主题我的一天教案反思活动设计背景在大班下学期,为了引导幼儿懂得合理安排时间、利用时间,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以便与小学生活相连接,我在“我要上小学”主题活动中设计、组织了集体数学训练活动“我们的一天”。
活动目标1.熟悉时钟,能区分时针和分针,学会看整点。
2.体会制作时钟的乐趣,提高幼儿动手操作力量。
3.探究、发觉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4.培育幼儿完整、连贯地表达力量和对事物的推断力量。
5.情愿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共享自己的心得。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学会看整点。
难点:制作时钟。
活动预备1.自制种类不同大钟面三个(能拨动时针和分针),真钟一个。
2.幼儿操作材料:1-12数字、纸制空白钟面、时针、分针(数量与幼儿人数一样)。
3.幼儿一日生活活动记录卡:7点钟起床、8点做早操、9点集体教学活动、10点户外活动、11点吃午餐、12点休息、3点起床、4点区域活动、5点放学回家。
活动过程一、猜谜语,引出时钟(谜语:会说没有嘴,会走没有腿,它会告知你,什么时候睡,什么时候起。
)二、制作钟面、沟通阅历、熟识钟面1.教师供应纸制空白钟面、数字1-12、指针等,让幼儿制作一个钟面。
2.幼儿争论:钟面上究竟有什么?有数字,那么数字有几个,怎么排列?有针,那么有几根针,是一样的吗?3.教师引出从钟面而来得词语”顺时针”。
“嬉戏中、日常生活中人们常说的‘按顺时针挨次下棋’就是从钟面的排列挨次引出的。
”4.争论总结:钟面上的隐秘(熟悉钟面)。
三、熟悉整点1.教师出示“早晨7点钟起床”的记录,请三名幼儿尝试拨钟。
提问:毕竟谁拨得对?幼儿充分争论后,教师拿真钟拨到7点钟,让幼儿观看、比拟。
2.教师一一出示幼儿一日生活记录卡,让幼儿播出相应时间。
3.总结:熟悉时钟在生活中的实际意义。
教学反思在熟悉时钟的活动中,以往我们的教学方法往往是这样的:教师拿出一面钟,让幼儿看看上面有什么。
在幼儿答复的根底上,教师小结。
幼儿园大班社会活动教案《我的一天》及教学反思[精选多篇]
![幼儿园大班社会活动教案《我的一天》及教学反思[精选多篇]](https://img.taocdn.com/s3/m/b9b8a013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ed.png)
幼儿园大班社会活动教案《我的一天》及教学反思[精选多篇]第一篇:幼儿园大班社会活动教案《我的一天》及教学反思《大班社会活动教案《我的一天》含反思》这是优秀的大班社会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快来看看大班社会活动教案《我的一天》含反思!教学目标1.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操作认识时钟。
2.能区分时针、分针,会看整点、半点。
3.引导幼儿讲出幼儿园一天的生活。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教学准备1.时钟一个2.道具卡片时钟7个3.幼儿用书4.教学PPT5页教学过程1.小朋友看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什么?2.小钟表非常的神气,到底多神气呢?我们先来听一段音乐(不放PPT中音乐:小闹钟,谢谢你|)3.歌词中唱到:谢谢你,小闹钟。
为什么要谢谢小闹钟呢?4.生活中我们什么时候需要小闹钟?5.所以说:小闹钟是我们的大帮手6.齐读:做个守时的好孩子7.观察钟面上有什么(数字、长针、短针)8.有哪些数字?(1.2.3.4.5.6.7.8.9.10.11.12)9.钟面上有12个数字,有两个指针,两个指针都有自己的名字,短的叫时针,长的叫分针)10.游戏:时针、分针赛跑(都从12开始,看谁跑的快)11.得出结论:长针长,短针短,长针走得快,短针走得慢,长针走一圈,短针走一步12.认识整点、半点13.今天老师也带来了7个小钟面,请大家告诉我你是几点钟起床、刷牙、上学、做游戏、写作业、收拾书包、睡觉的(老师将指针指向幼儿所说的时间)14.幼儿完成幼儿用书作息时间表15.结束教学教学反思此次活动充分体现了纲要精神,体现了幼儿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体现了了“儿童在前,教师在后”的理念。
大班社会活动教案《我的一天》含反思这篇文章共1600字。
第二篇:幼儿园大班社会活动教案《我当小学生》及教学反思《大班社会活动教案《我当小学生》含反思》这是优秀的大班社会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活动目标:1、知道上课时自己应该做的事情。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我的一天教案附教学反思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我的一天教案附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770dbc48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ec.png)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我的一天教案附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大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我的一天》,详细内容包括:认识一天中的不同时间段,了解在不同时间段的日常活动,学习如何合理安排时间,以及通过观察和记录,了解生活中的科学现象。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一天中的不同时间段,并能准确说出各个时间段的名称。
2. 培养幼儿合理安排时间的能力,懂得在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情。
3. 培养幼儿观察、记录生活中科学现象的能力,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认识一天中的不同时间段,了解在不同时间段的日常活动。
难点:如何让幼儿学会合理安排时间,以及观察、记录生活中的科学现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时钟、图片、视频、记录表等。
学具:画笔、画纸、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个时钟,让幼儿观察时钟的指针,引导幼儿说出时钟的指针分别代表什么。
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在一天中不同时间段的日常活动。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图片和视频,讲解一天中的不同时间段,以及在这些时间段里我们应该做的事情。
教师以生动的语言,讲解如何合理安排时间,让幼儿懂得在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情。
3.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给出几个时间段,让幼儿说出自己在这些时间段里的日常活动。
教师邀请幼儿上台,用时钟模型演示一天中的不同时间段。
4. 观察记录(10分钟)教师发放记录表,让幼儿观察并记录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如太阳升起、日落等。
教师引导幼儿分享自己的观察记录,讨论观察到的科学现象。
教师邀请幼儿谈谈自己在观察记录生活中的科学现象时的感受。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我的一天2. 板书内容:一天中的不同时间段日常活动安排观察记录生活中的科学现象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自己的一天请幼儿用画笔、画纸等工具,画出自己一天中的不同时间段,并在旁边注明每个时间段做的事情。
2. 答案:画面内容应包括一天中的不同时间段,以及在这些时间段里的日常活动。
幼儿园大班优秀主题精品教案《我的一天》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优秀主题精品教案《我的一天》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819faf30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bf.png)
幼儿园大班优秀主题精品教案《我一天》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我一天》是一堂幼儿园大班主题教学活动,其教学内容源自教材第五章《生活习惯》第一节《时间观念》。
详细内容包括通过故事、讨论和实践活动,引导幼儿理解一天中不同时间段,以及在这些时间段内可以进行日常活动,培养幼儿时间观念和规律作息。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一天中不同时间段,并能用钟表认识时刻。
2. 培养幼儿按时作息良好习惯。
3. 增强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学会用钟表认识时刻,理解时间概念。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按时作息习惯,懂得珍惜时间。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故事课件、《我一天》主题挂图、钟表模型、活动记录表。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讲述故事《小熊一天》,让幼儿解一天中不同时间段小熊生活作息,引导幼儿关注时间观念。
2. 例题讲解(10分钟)结合故事内容,讲解一天中时间段,如早晨、上午、中午、下午、晚上等,并让幼儿用钟表模型认识和模仿拨动时钟。
3. 讨论与分享(5分钟)4. 主题活动(10分钟)分组进行“我一天”主题绘画活动,让幼儿在画纸上用彩笔描绘自己一天,培养幼儿语言表达和团队协作能力。
5. 随堂练习(10分钟)每组派代表展示自己作品,并分享“我一天”中有趣经历,其他幼儿认真倾听并学会给予评价。
六、板书设计1. 课题:《我一天》2. 内容:一天中时间段:早晨、上午、中午、下午、晚上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你画一幅《我一天》画,并分享给爸爸妈妈。
2. 答案:要求幼儿根据自己一天生活,用画笔描绘出来,并尝试用语言描述。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在本次活动中,我发现部分幼儿对时间观念理解还有待提高,需要在今后教学中加强引导。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让幼儿学会用钟表认识时刻,理解时间概念。
2.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按时作息习惯,懂得珍惜时间。
大班主题教案我的一天教案及教学反思
![大班主题教案我的一天教案及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19b5d9fd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91.png)
大班主题教案:我的一天教案及教学反思1. 教案概述本教案是针对大班幼儿的一节主题课上课教案,主题为“我的一天”,通过让幼儿学习如何描述一天的活动,掌握时间和顺序概念,培养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1.1 教学目标•让幼儿理解“一天”概念。
•帮助幼儿发展观察力,学会按时间顺序整理个人日常活动。
•提高幼儿口语表达能力。
•培养了解时间的概念。
1.2 教学内容•一天的活动:从起床到晚上睡觉,依次介绍各个活动。
•时间的概念:早上、中午、下午、晚上、半夜等。
•口语表达:幼儿通过描述自己一天的活动,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观察力:幼儿通过观察老师的样例表达,并模仿描述自己一天的活动,培养观察力。
2. 具体教学设计思路2.1 情境营造首先老师将通过课堂布置情境环境,比如可以在教室门口悬挂一面明显的钟表、画一幅日出的图画等,让孩子们通过视觉和肢体语言了解“时间”的概念。
2.2 导入环节老师通过拍摄幼儿各自的日常生活活动照片,展示在课件上,引导幼儿们逐张解答问题,并逐步引导幼儿意识到“时间”的概念,激发幼儿参与积极性。
2.3 活动设计老师将幼儿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依次表演一天的活动,要求幼儿根据时间顺序,依次描述一天的活动。
老师可以适当引导幼儿们巧妙应用一些常用词句,如:早上,吃饭,穿衣服,去幼儿园等。
还可以让孩子们做出一张自己的行程表格,让他们对于时间有更加清晰的体验。
2.4 总结任务回顾本节课的内容,让幼儿们进行总结,提高幼儿对时间和顺序的理解,同时展现出每个孩子对于时间和活动的表达。
3. 教学反思3.1 优点•通过情境营造、图像印象等多种方式,使幼儿对时间概念有了直观感受。
•激励了幼儿参与,让他们逐渐熟悉“时间”概念。
•引导幼儿用语言表达,提高了幼儿口语表达能力。
•通过总结任务,让老师更好地了解每个孩子的思维过程,以便更好地指导他们。
3.2 不足•整个课程时间稍微有点紧,需要控制在45分钟左右。
•有些幼儿在时间和顺序上理解不够清晰,需要耐心引导。
2024年大班科学教案我的一天教案反思
![2024年大班科学教案我的一天教案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2e53ac82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fb.png)
2024年大班科学教案我的一天教案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指导手册》第四章“时间的秘密”,详细内容为“我的一天”。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孩子们了解时间的重要性,学会珍惜时间,合理安排自己的一天。
二、教学目标1. 让孩子们认识到时间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珍惜时间的观念。
2. 帮助孩子们学会合理安排自己的一天,提高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
3. 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表达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孩子们学会珍惜时间,合理安排自己的一天。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时钟、时间表、挂图等。
学具:画纸、画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组织孩子们讨论:“你们的一天是如何度过的?”引导孩子们关注自己的日常生活,初步感知时间。
2. 讲解时间的重要性(5分钟)通过故事、挂图等形式,让孩子们了解时间的重要性,认识到要珍惜时间。
3. 例题讲解(10分钟)结合时钟,讲解如何合理安排自己的一天,让孩子们学会制定时间表。
4.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讨论,让孩子们自己制定一天的时间表,并在小组内分享、交流。
对孩子们的时间表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引导他们学会改进。
6. 互动环节(5分钟)邀请孩子们分享自己制定的时间表,并谈谈如何按照时间表度过自己的一天。
7. 情景模拟(10分钟)组织孩子们进行情景模拟,按照自己制定的时间表度过一天,观察他们是否能够按时完成任务。
六、板书设计1. 时间的重要性2. 如何制定时间表3. 按照时间表度过一天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制定自己的一天时间表,并按照时间表度过一天。
早晨:7:008:00起床、洗漱吃早餐上午:8:0012:00上课课间休息下午:12:0018:00午餐午休上课课间休息晚上:18:0022:00晚餐课外活动完成作业亲子活动睡觉:22:00洗漱、睡觉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观察孩子们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在时间观念上的掌握情况,针对不足之处进行改进。
我的一天教学反思(通用5篇)
![我的一天教学反思(通用5篇)](https://img.taocdn.com/s3/m/1e1a6dfe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f4.png)
我的一天教学反思我的一天教学反思(通用5篇)身为一名到岗不久的老师,课堂教学是我们的任务之一,写教学反思能总结教学过程中的很多讲课技巧,怎样写教学反思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我的一天教学反思(通用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我的一天教学反思1一、成功之处本活动我们首先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水平选取,活动准备充分,层次清楚。
幼儿通过观察、操作,认识了时钟,能区分时针、分针,学会了看整点、半点。
在本活动的导入部分,我所选的音乐《小闹钟》富有感染力且贴近活动内容,把孩子立刻吸引了过来,接下来的提问又把幼儿的思路引发到钟表上,很自然的就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
通过充分的学具让幼儿很轻松的认识了时针、分针。
又通过演示时针、分针赛跑,引导幼儿感知了时针、分针的运转规律,并在此基础上认识整点、半点。
二、缺失之处1、问题缺少变幻性在活动中,我都采用了拨好时间点然后提问幼儿:“这时几点?”幼儿的积极是蛮高的,但我发现这样的形式在幼儿操作的环节中碰到了困难,有的幼儿只知道几点但不知道在钟上怎么拨。
在课后我想了想如果在课堂中先采取我的方法提问幼儿“这是几点钟?”等幼儿掌握后,再以另一种形式提问:“那8点钟应该怎么拨呢?分针、时针走到那个数字上呢?”这样变换形式相信会达到更好的效果!2、教师的高控制本活动的重点在于认识整点及半点,认识半点是活动的难点。
在备课时,我认为整点和半点是一样的,认识了整点,半点理所应当也是很容易的。
而真正在活动中我才发现事实并不是这样,对于整点,孩子们能很快地理解、学会,但到了学习半点的环节,好多幼儿都搞不清了,这时怎么回事呢?活动后我思考了,我认为还是我自身的问题,作为一个新教师,对幼儿的了解不够,教学经验也不足,活动大多都是在我的高控制下进行的,因为有时会觉得自己不说,孩子会不会说不出?会不会不顺着我的思路回答?当孩子说出奇思怪想时,我应该怎么去应答,所以总是忍不住说出问题的答案?在半点这个环节中,总结下来,没有让幼儿去探索,而只是我一味的讲,这个效果是远远小于幼儿自己探索获得的。
大班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我的一天》
![大班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我的一天》](https://img.taocdn.com/s3/m/1df7a5d4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e1.png)
大班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我的一天》一、教学目标本次数学教学的主题为《我的一天》,旨在通过教学让大班学生通过所学的知识,了解一天的时间,掌握时间的表示方法和时间的名称,以及学习规划一天的时间。
本次教学的具体目标如下:1.掌握时间的表示方法,包括数字、时针和分针等;2.掌握时间的名称,如整点、半点、一刻钟等;3.学会绘制简单的时间表,规划自己的一天;4.培养学生关注时间和时间管理意识。
二、教学内容2.1 时间的表示方法1.数字时间表示法:介绍数字时间的表示方法,包括小时和分钟的数字表示。
2.时钟时间表示法:介绍时钟表和时针、分针的指向,让学生学习用时钟表表示时间。
2.2 时间的名称1.整点时间:学习整点时间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2.半点时间:学习半点时间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3.一刻钟时间:学习一刻钟时间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2.3 时间的计算通过简单的时间计算活动,让学生在实际中学习掌握时间的计算方法。
2.4 时间表的绘制通过绘制时间表的活动,让学生规划自己的一天时间,培养学生时间管理能力。
三、教学过程安排3.1 教学步骤与方法1.上课前:准备数学教具,包括时钟表、十字绣等;2.热身活动:唤醒学生的兴趣,可以让学生彼此介绍自己喜欢做什么、喜欢的动画片等内容;3.主要教学环节:讲解时间的表示方法、时间的名称、时间计算等内容,进行一些小活动,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操作掌握表示方法,学习时间的计算方法;4.时间表绘制:通过教师和学生共同规划一天的活动,设计时间表,让学生体会一天的时间有多少,并认识到时间的珍贵。
3.2 教学流程课前准备:1.准备教具:时钟表、十字绣;2.准备教案,制定教学计划。
教学具体步骤:1.热身环节:唤起学生兴趣,让学生轮流介绍自己;2.介绍时间:讲解时间的表示方法、时间的名称、时间计算等知识点;3.执行活动:分配小组进行时间计算与时间表的绘制;4.讲解结果:教师与学生共同制定一个时间表,介绍规划其间各项活动的目的,达到时间管理的目的。
2024年大班科学教案我的一天教案反思
![2024年大班科学教案我的一天教案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c0d2ce64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82.png)
2024年大班科学教案我的一天教案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大班科学教材第四章《我的一天》,详细内容主要包括:认识时间单位(时、分),学会看时钟,了解自己的一日生活作息时间,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幼儿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意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时间单位时和分,能够看懂时钟,并说出当前时间。
2. 培养幼儿按照时间顺序描述自己一天的生活作息,增强时间观念。
3. 培养幼儿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学会看时钟,并能准确描述当前时间。
教学重点:认识时间单位时和分,了解自己的一日生活作息,培养时间观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时钟模型、挂图、教学PPT、时间表。
学具:幼儿用时钟、时间记录表、画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时钟,引导幼儿观察时钟的指针,让幼儿尝试说出当前时间。
邀请幼儿分享自己一天的生活作息,初步感知时间的重要性。
2. 教学新课(10分钟)讲解时钟的构成,引导幼儿认识时间单位时和分。
通过PPT展示,让幼儿学会看时钟,并描述当前时间。
介绍一日生活作息时间表,让幼儿了解自己一天的时间安排。
3. 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出示一个时钟,让幼儿说出指针所表示的时间。
针对幼儿的回答,给予指导和纠正。
4.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分成小组,用幼儿用时钟进行练习,互相描述时间。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的疑问。
5. 小结与作业布置(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强调珍惜时间和合理安排时间的重要性。
布置作业:完成时间记录表,记录自己一天的生活作息。
六、板书设计1. 时间单位:时、分2. 我的一天作息时间表3. 作业:时间记录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完成时间记录表,记录自己一天的生活作息。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活动,让幼儿认识时钟和时间单位,了解自己的一日生活作息,培养时间观念。
大班科学教案我的一天教案及教学反思
![大班科学教案我的一天教案及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4dd03be0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9d70944.png)
大班科学教案我的一天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大班科学教材第四章《时间与我们》的第三节《我的一天》。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一天中的不同时间点,了解日常生活的规律,学习如何合理安排时间,以及通过观察与实践,了解时间的流逝。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认识一天中的主要时间点,如早晨、上午、中午、下午和晚上。
2. 培养幼儿有规律的生活习惯,学会根据自己的需求合理安排时间。
3.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表达及合作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时间的概念,学会合理安排时间。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钟表、挂图、日常生活场景图片、时间卡片。
学具:画纸、画笔、彩色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个日常生活场景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图片中的时间点。
2. 教学内容讲解(10分钟)(1)教师通过挂图和钟表,讲解一天中的主要时间点。
(2)教师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一天是如何度过的,引导幼儿学会合理安排时间。
3.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出示时间卡片,让幼儿判断卡片上的时间点,并说出自己在这个时间通常会做什么。
4.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两人一组,互相交换时间卡片,进行时间判断和场景描述。
5. 小组讨论(5分钟)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小组讨论,让幼儿谈谈如何合理安排一天的时间。
六、板书设计1. 一天的主要时间点:早晨、上午、中午、下午、晚上。
2. 时间合理安排示例:早晨:起床、洗漱、吃早餐上午:学习、游戏、户外活动中午:午餐、午休下午:学习、游戏、户外活动晚上:晚餐、洗漱、睡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自己的一天,标出每个时间点所做的事情。
2. 答案示例: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多种教学手段,让幼儿对时间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学会了如何合理安排一天的时间。
但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幼儿对时间概念的理解仍有一定困难,需要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大班社会活动教案及教学反思《我的一天》
![大班社会活动教案及教学反思《我的一天》](https://img.taocdn.com/s3/m/faafca69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d9.png)
大班社会活动教案及教学反思《我的一天》一、教学背景针对大班幼儿的认知发展阶段和情感态度的特点,我们进行了本次社会活动《我的一天》的教学设计。
该活动旨在通过情境化情感体验与亲子互动,帮助幼儿了解自己一天中的活动和有序的生活习惯,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自理能力。
同时,该活动也有利于幼儿的语言发展、社交技能和交往能力。
二、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能说出自己一天中的活动和顺序;•能用简单的图画和语言表述自己一天中的活动和顺序;•能够自主制定并完成简单的日常活动计划。
2.情感目标•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增强幼儿的团队意识;•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和独立性;•培养幼儿的积极参与意识和实践探索精神。
3.语言目标•能够通过口头和简单的书面表达,让他人了解自己一天中所做的事情;•增加幼儿的词汇量以及口头表达能力。
三、教学活动1.前期准备在教学前几天,幼儿园老师可以结合幼儿的生活实际,了解幼儿日常生活中所涉及到的事物和活动,并为幼儿搜集有关图画,例如吃饭、睡觉、玩耍、洗漱等。
同时,老师也可以在家长的帮助下,引导幼儿了解自己每天的活动顺序,了解自己的生活习惯和行为规范。
2.活动设计•思维导图展示:在活动开始前,老师可以通过电子幻灯片演示或实物展示的方式让幼儿了解自己一天中的活动项(如晚饭、洗澡、睡觉等)和时间顺序。
这样既调动了小朋友们的积极性,增加了他们的兴趣,又让他们快速了解活动的主题和基本流程。
•活动启动:活动开始,老师向幼儿解释要进行的活动主题和目的,并要求他们在家长和老师的帮助下画出自己一天中的活动图画,其中包括起床、吃早饭、上学、放学、回家、吃晚饭、洗澡、睡觉等,这些内容既是幼儿熟知的日常活动,也具有循序渐进的逻辑性和清晰性,易于幼儿理解。
•图画分享:幼儿在完成图画作业后,老师要求幼儿将自己画的图画相互分享,并结合图画的内容来交流自己一天中的具体活动,逐步理清活动顺序的逻辑关系,培养他们的语言能力和交流能力,增强幼儿的互动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大班社会活动教案及教学反思《我的一天》
![大班社会活动教案及教学反思《我的一天》](https://img.taocdn.com/s3/m/fe516726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82.png)
大班社会活动教案及教学反思《我的一天》教学目标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能够:1.听懂并能简单描述《我的一天》的内容;2.掌握一些时间概念,如“早上、中午、晚上”等;3.认识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活动,并能说出活动的时间及顺序。
教学准备1.《我的一天》绘本;2.现代多媒体设备;3.笔记本电脑,PPT软件;4.大黑板和记号笔;5.有关日常活动的图片。
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播放一段有关孩子们的日常生活的视频,如刷牙洗脸、吃饭、上学等,引导学生从细节中认识日常生活活动。
2.配合视频播放,通过提问学生协助老师一起复述视频画面,呈现学生对日常生活活动的认知。
二、教材呈现1.教师播放《我的一天》绘本的PPT,根据绘本内容讲解其中的生词和时间概念。
2.在每个活动点上做解释,并强调每个活动点的时间及顺序。
3.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活动点上的图片和简单的互动口令让学生根据时间和顺序练习描述日常生活活动。
三、小组活动1.教师根据学生的能力水平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要求每个小组描述一天中某个学生的活动情况,并在描述时写下时间及顺序。
2.每个小组在作业完成后要求口头同步展示,互相检查并及时纠正。
四、教学反思在本次教学中,教师使用了多媒体设备、绘本、图片等丰富教学资源,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配合PPT的讲解,使学生能够更加准确地把握时间概念和活动的顺序。
同时,在小组活动中,教师使用分组的方式使学生更好地沉浸于课堂中,实现了教学目标。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问题:1.在教学过程中既要让学生关注日常活动中的时间和顺序,也要关注交流语言的准确性和语言表达技巧的培养;2.在不同的学生能力水平下,分组时要有针对性,避免出现拖沓和智力差异过于悬殊的问题。
课堂作业完成《我的一天》相关练习,并手写一份有关自己日常活动的小日记,描述当天自己的活动情况。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反思《我的一天》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反思《我的一天》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ca4d38a7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dc.png)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反思《我的一天》含反思1. 教案简介本教案是针对幼儿园大班儿童的数学教学,选取的课题是《我的一天》,旨在通过让孩子们描述自己的一天中所做的事情,巩固时间、顺序和数量等数学概念。
以下是教案设计的内容:1.1 教学目标1.1.1 知识目标:•能够用自然流露、语言简单呈现的方式表达自己的一天中所做的事情;•能够根据教师所给的生活场景用手指模拟9小时制时间的序列;•能够使用形状、线段、图形等符号简洁地表达自己的一天中所做的事情,并将其分配在时间轴上。
1.1.2 能力目标:•能够听懂他人的描述并主动向他们提问;•能够自制物品(如钟表、数字卡片等)帮助自己表达自己的想法;•能够使用手指指示时间轴上的时间顺序。
1.1.3 情感态度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思维逻辑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幼儿的交际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培养幼儿对时间的敬畏和规律性认识。
1.2 教学重点帮助幼儿熟悉时间顺序,并能够使用符号表达自己的想法。
1.3 教学难点构建时间轴,并将幼儿所描述的活动分配在时间轴上。
1.4 教学准备•钟表和数字卡片;•备有丰富的生活场景照片和图片。
2. 教学过程2.1 情境创设老师向幼儿们展示几张图片,比如上学、吃饭、午睡、游戏、玩具等等。
然后老师问幼儿们:“你们每天会做哪些事情?”2.2 知识讲解和演示老师通过演示和讲解,向幼儿们介绍一个新概念——时间。
老师将时间轴画在黑板上,并用钟表演示9小时制时间的顺序。
2.3 活动和练习老师提供纸和笔,让孩子们分组,设计自己的一天,并利用卡片模拟9小时制时间的顺序,然后将活动填写在时间轴上。
2.4 温故知新幼儿们互相分享自己的一天,并向老师提问,共同回顾和巩固知识。
3. 效果与反思3.1 效果分析通过这堂数学课,幼儿们深入了解了时间的概念,熟悉了9小时制时间的表达方式,并学会了将自己的一天画在时间轴上。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不仅巩固了数学知识,还发挥了想象力和创造力,锻炼了语言表达、交流和合作的能力。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我的一天》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我的一天》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5d0a9120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2e.png)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我的一天》含反思I. 教学目标1. 学问目标:通过探究“我的一天”主题,让幼儿了解一天中的时间次序及与时间相关的活动,把握简单的时间概念。
2. 技能目标:通过课堂学习和体验,学会仅仅有自我意识也能有时间意识,体会意识到本身的行为与时间的关系。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日常生活的酷爱和古怪心,加强幼儿学习的自动性和探究精神,促进幼儿进展全面的人格品质。
II. 教学内容及步骤1.开始活动幼儿园大班的同学们上午好,我们今日的主题是“我的一天”。
认真想想,你们在一天中会做些什么呢?通过今日的学习,你们会学会关于时间的学问,更了解本身在一天中的活动,你们准备好了吗?2. 学习活动(1)时间学问学习:小班班已经学了星期几,星期几轮换吗?今日,我们来学习时间的一些概念。
通过老师搭积木分成时间点,教育幼儿“早上”“中午”“下午”“晚上”的区分和时间点的大约意义。
(2)艺术活动:请班上幼儿每人准备一张作品,画上本身在一个时间点里的活动。
(3)游戏活动:请班上幼儿园游戏区内运动员们,按时间次序布置每个运动项目。
(4)三点钟活动:引导孩子们把本身短时间的活动当做一天内某一个时间点的活动次序来表达。
3. 结束活动课堂结束前,让每位小伙伴说说今日学了些什么,有什么好玩的活动。
最后,班长宣布今日的测验结果,恭喜每位同学都通过了考试,哪位同学觉得本身学得最好呢?III. 教学反思科学教学应当是以探究为主,以学术发掘为导向的,上述《我的一天》教学中,以幼儿为主导,利用多种形式来实现科学教育与游戏的平衡性。
幼儿在游戏中确定能学到更多,而不会觉得学习是枯燥的。
通过老师与幼儿的交流,幼儿在快乐游戏中学到了相应的学问,更加深了他们对学习的酷爱。
大班科学优质教案我的一天优质教案及教学反思
![大班科学优质教案我的一天优质教案及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bf81253e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fa.png)
大班科学优质教案我一天优质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在《幼儿科学探索》第四册第四章“时间与我们生活”中,深入探讨“我一天”。
具体内容包括:认识钟表,解时间与日常生活关系,学会规划自己一天。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钟表读法,理解时间基本概念。
2. 培养学生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日常生活意识。
3. 提高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时间与生活关系,学会规划自己一天。
教学重点:掌握钟表读法,培养学生珍惜时间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钟表模型、挂图、课件。
学具:每人一张钟表图纸、彩笔、剪刀、胶棒。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讲述一个小朋友一天故事,引导学生思考时间在我们生活中重要性。
2. 教学内容讲解(10分钟)(1)展示钟表模型,教学生认识钟表读法。
(2)讲解时间与日常生活关系,引导学生学会珍惜时间。
3. 例题讲解(10分钟)出示一张钟表图,让学生读出时间,并结合生活实例,讨论在这个时间可以做事情。
4.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动手操作,绘制自己钟表,并在相应时间位置上写下自己在这个时间做事情。
5. 小组讨论与分享(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珍惜时间、合理安排生活重要性。
六、板书设计1. 钟表认识:时针、分针、秒针读法。
2. 时间与生活关系:合理安排时间,做时间主人。
3. 我一天:动手绘制时间表,学会规划生活。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你结合今天所学,回家后绘制一张属于自己“我一天”时间表。
2. 答案:学生根据自己生活实际,合理安排一天时间,绘制时间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学习,发现部分学生在理解时间与生活关系上还存在一定难度,需要在今后教学中加强引导和练习。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家里尝试按照自己绘制时间表生活,提高时间管理能力。
同时,开展“我是时间小主人”主题活动,让学生在实际行动中学会珍惜时间。
大班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我的一天》
![大班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我的一天》](https://img.taocdn.com/s3/m/bf363c85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d3.png)
大班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我的一天》教案:《我的一天》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科学教材《科学探索》单元的第一章节《我的一天》。
该章节主要围绕幼儿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科学现象,如时间的认识、天气的变化、饮食的均衡等,引导幼儿发现生活中的科学,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探究精神。
二、教学目标1. 帮助幼儿认识时间,了解一天的基本生活规律。
2. 培养幼儿观察天气变化的能力,增强对自然环境的感知。
3. 通过讲解和实践活动,让幼儿了解饮食的均衡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让幼儿理解饮食均衡的含义,并能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教学卡片、钟表模型、食物模型。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自己的生活照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照片中的时间、地点和活动。
让幼儿思考:一天中我们还做了哪些事情?这些事情是按照什么顺序发生的?2. 知识讲解(10分钟)教师利用PPT讲解一天的基本生活规律,如早晨起床、洗漱、早餐、上午活动、午餐、午睡、下午活动、晚餐、睡觉等。
同时,让幼儿讨论自己的一天是如何度过的,引导幼儿认识时间的重要性。
3. 例题讲解(5分钟)4. 随堂练习(5分钟)教师分发钟表模型,让幼儿动手操作,练习认识和表达时间。
如:现在是几点钟?今天是什么日期?5. 小组讨论(5分钟)教师将幼儿分成小组,让幼儿讨论天气变化对日常生活的影响。
如:晴天我们做什么?雨天我们做什么?6. 饮食均衡讲解(5分钟)教师利用食物模型,讲解饮食均衡的重要性。
让幼儿知道:早餐要吃好,午餐要吃饱,晚餐要吃少。
同时,让幼儿思考如何做到饮食均衡。
7. 作业布置(5分钟)教师布置作业:画一画自己的一天,并写上时间、地点和活动。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我的一天早晨上午中午下午傍晚晚上活动:起床、洗漱、早餐、上午活动、午餐、午睡、下午活动、晚餐、睡觉七、作业设计1. 请幼儿画一画自己的一天,并写上时间、地点和活动。
《我的一天》教学反思(精选3篇)
![《我的一天》教学反思(精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b71191a9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7d.png)
《我的一天》教学反思(精选3篇)《我的一天》篇1教学反思一:幼儿园是幼儿学习社会的学校。
为了适应社会生活,幼儿必须逐步了解生活知识,掌握行为规范,这些技能往往可以在社会交往中得以实现。
今天我上了《我的一天》这节社会课。
这节课是要让幼儿了解早上、中午、晚上的含义,并能正确的区分,并了解一天的时间顺序,初步建立时间观念。
我觉得很多的幼儿都没有时间的观念,但是他们在幼儿园里带就了,有时候不用老师说他们也知道接下来要做什么事情。
比如早上来到幼儿园第一件事情是做什么,接下来要做什么,他们都很清楚,在上这节课前我还不了解我们班的幼儿对早中晚的认识够不够。
我有时候也会问小朋友你们是几点钟睡觉的,有些小朋友会说晚上八点或九点,但是有些小朋友就乱说了,说自己三点睡觉,五点睡觉的都有,其实他们对时间的观念都不是很清楚。
我想通过这节课让幼儿了解各个时间段的含义,了解一天中所做的事情的顺序。
这节课我先是让幼儿来说说自己的一天是怎么过的。
但我问小朋友一天是怎么过的时候,我发现没有小朋友能回答的上来。
我就立马改了自己的问题,问小朋友每天的第一件事是做什么?接下来又要做什么?让有把小朋友一天中要做的事情画在纸上。
让小朋友了解到自己在什么时候做什么事情。
这个过程我觉得是比较浪费时间的,一天中要做的事情真的很多。
我觉得我应该先把一天中要做的事情举例出来,弄成图片。
再让小朋友来说说先做什么事,再做什么事会比较的好,这样也不会很浪费时间。
接下来我出示每天中要做的事情的图片,让小朋友来排一排顺序,要先做什么事情,再做什么事情。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觉得基本上能达到这次上课的目标,但是我觉得还是有几个小朋友不能够理解,社会课本是是有点枯燥的,它没有生动的故事,也没有有趣的游戏。
我觉得我上课的语言还应该更加的生动一点,用语言的魅力去吸引每一个小朋友。
教学反思二:本课的活动目标是:1、体验时间的行程,培养幼儿遵守时间的良好习惯。
2、引导幼儿认识时钟,学会看整点。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我的一天》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活动教学反思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我的一天》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活动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1372c862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bb.png)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我的一天》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活动教学反思本次数学教学活动的主题是《我的一天》,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和体验,让幼儿理解和认识一天中的时间概念,同时培养幼儿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本文将分别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效果等几个方面进行反思与总结。
一、教学目标本次数学教学活动的目标是:1.能够理解、认识一天中的时间概念;2.形成良好的时间观念,认识到时间的宝贵性;3.能够掌握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时间划分方法;4.能够通过游戏体验、活动操作等方法,加深孩子对时间的认知。
二、教学内容1.时间概念的认识;2.一天中各个时间段的划分及命名;3.日常生活中时间集合的应用;4.时间宝贵、珍惜时间的意义。
三、教学方法1.儿歌歌唱法幼儿喜爱歌曲,容易引起他们的共鸣,有助于加深孩子对时间概念的认识。
设计了数个儿歌,帮助孩子学会记忆用手指表示时间的方法。
2.活动游戏法通过活动游戏,使孩子的学习变得更加有趣。
例如闹钟追逐游戏、动手DIY钟表等游戏,可以让孩子在活动中轻松地学习时间概念。
四、教学过程1.引入老师播放了一段视频,介绍了时间的概念以及人们在生活中如何利用时间。
引导幼儿思考,了解时间的重要性和意义。
2.探究时间概念教师通过儿歌和图片,引导幼儿记忆用手指表示时间的方法,并在实际操作中帮助孩子理解时间的概念和大小。
3.活动游戏老师设计了多种游戏,比如闹钟追逐游戏、动手DIY钟表等,让幼儿参与其中,从游戏中学习时间的划分方法和标准,提高了孩子的学习兴趣,增强了他们记忆的深度。
4.结束在教学结束时,老师与孩子回顾了本次数学活动的内容和学习收获,强调了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五、教学效果通过此次数学教学活动,老师成功地引导了孩子了解了时间概念,掌握了日常生活中的时间划分方法,并且在活动游戏中积极参与,加深了对时间的认知和理解。
尤其是,让孩子形成了一种珍惜时间的好习惯,促进了孩子全面发展和成长。
总体来说,本次数学教学活动设计得很好,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教学过程生动有趣,教学效果显著。
大班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我的一天》
![大班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我的一天》](https://img.taocdn.com/s3/m/84d4108c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4365802.png)
大班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我的一天》教案:《我的一天》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方式采用情境教学法,以幼儿日常生活为背景,将数学知识融入其中,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认识数字110,了解日常生活中的时间概念。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认识数字110,了解时间概念。
难点:将数学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数字卡片、钟表模型、日历牌、画纸、彩笔等。
2. 学具:每个幼儿准备一张画纸、一支彩笔。
五、活动过程1. 引入:以故事《小猪的一天》为主线,引导幼儿观察故事中主人公小猪的日常活动,如起床、吃饭、玩耍、睡觉等,让幼儿初步感知时间概念。
2. 讲解:向幼儿介绍数字110,让他们观察故事中的画面,找出对应的数字。
同时,讲解时间概念,如早上、下午、晚上等。
3. 操作:让幼儿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时间点,如早上8点,用数字卡片摆出这个时间点。
然后,让幼儿根据时间点,画出自己在这个时间做的事情。
4. 展示:邀请每组幼儿展示他们的作品,让大家一起分享他们画的内容。
5. 练习:发放日历牌,让幼儿找出今天的日期,并用数字卡片表示出来。
六、活动重难点1. 重点:认识数字110,了解时间概念。
2. 难点:将数学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通过本次活动,我发现幼儿对数字的认识和时间概念的理解有所提高。
但在操作环节,部分幼儿对数字的排序和摆放还有待加强。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关注这部分幼儿的学习进度,给予他们更多的指导和鼓励。
2. 拓展延伸:可以让幼儿回家后,观察家人的一天,用数字和时间描述家人的日常生活,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和运用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的一天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一:
幼儿园是幼儿学习社会的学校。
为了适应社会生活,幼儿必须逐步了解生活知识,掌
握行为规范,这些技能往往可以在社会交往中得以实现。
今天我上了《我的一天》这节社会课。
这节课是要让幼儿了解早上、中午、晚上的含义,并能正确的区分,并了解一天的时间顺序,初步建立时间观念。
贯彻铁规。
对待低段的孩子,要把教师的要求和他们讲清楚,而且要用儿童化的语言,押韵顺口的儿歌便是一个最好用的工具,让学生能够自己说出规矩比什么都好。
除此之外,课堂的规矩需要老师用行动去维护,要盯住违反课堂常规的学生,当他们打破规矩时,一
定要给予惩罚,直到他们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是要付出代价的。
邓爷爷来啦!他带着慈祥的微笑向我走来。
我连忙敬了个队礼,说:“邓爷爷,您好!”邓爷爷高兴地点点头,紧紧握住了我的手。
看着邓爷爷和蔼可亲的样子,我紧张的心情一
下子就平静了下来。
我觉得很多的幼儿都没有时间的观念,但是他们在幼儿园里带就了,有时候不用老师
说他们也知道接下来要做什么事情。
比如早上来到幼儿园第一件事情是做什么,接下来要
做什么,他们都很清楚,在上这节课前我还不了解我们班的幼儿对早中晚的认识够不够。
我有时候也会问小朋友你们是几点钟睡觉的,有些小朋友会说晚上八点或九点,但是有些
小朋友就乱说了,说自己三点睡觉,五点睡觉的都有,其实他们对时间的观念都不是很清楚。
我想通过这节课让幼儿了解各个时间段的含义,了解一天中所做的事情的顺序。
这节课我先是让幼儿来说说自己的一天是怎么过的。
但我问小朋友一天是怎么过的时候,我发现没有小朋友能回答的上来。
我就立马改了自己的问题,问小朋友每天的第一件
事是做什么?接下来又要做什么?让有把小朋友一天中要做的事情画在纸上。
让小朋友了解
到自己在什么时候做什么事情。
这个过程我觉得是比较浪费时间的,一天中要做的事情真
的很多。
我觉得我应该先把一天中要做的事情举例出来,弄成图片。
再让小朋友来说说先
做什么事,再做什么事会比较的好,这样也不会很浪费时间。
接下来我出示每天中要做的事情的图片,让小朋友来排一排顺序,要先做什么事情,
再做什么事情。
首先,全班53名学生只有25人带着语文课本。
走读生说,课本落在了家里;住校生说,课本忘在了宿舍;还有学生说,找不到了。
我想,后者是最诚实的学生,因为双册课
本是高一第二学期发的,隔了一学期,那些马虎的同学可能一时找不到了。
但毕竟这是新
学期的开端,有一个长长的寒假做准备;但毕竟在今天清早的开学典礼上校长说过,“第
一节课很重要,老师学生都要做好准备,还要定个小计划。
”我想我的准备工作是充分的,
虽然是直播课,但我唯恐本部班出问题,我还另准备了一节课,并且做了课件。
现在回过
头来反思,我只能说我只备了自己,没有备学生,或者说是自作多情吧。
如果用歇后语说
的话,那就是剃头匠的担子——一头热。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觉得基本上能达到这次上课的目标,但是我觉得还是有几个小
朋友不能够理解,社会课本是是有点枯燥的,它没有生动的故事,也没有有趣的游戏。
我
觉得我上课的语言还应该更加的生动一点,用语言的魅力去吸引每一个小朋友。
本单元要求学生“不但要从课文中识字,还要在自己的生活环境中识字,并开展一些
语文活动。
”因此我对此课作了如下设计:先由本单元“语文天地”中“金钥匙”的内容——丁丁幸福的一家人,引入到冬冬的家,观察冬冬家后练习说话;接着在学生熟读课文
的基础上认读文中的词语及句子,在此基础上认读本课的二类字,并以多种形式巩固生字,拓展识字空间;然后以“摘果子,做拼盘”的游戏进行一句完整的话及变句的训练;接下来,让学生和同座进行“爸爸妈妈是怎样爱我的”交流,将课前准备好的和家人在一起的温馨
时刻相片与周围的同学交流分享,加深对家的情感体验,并有感情地朗读全文;最后进行
写字的训练。
教学反思二:
本课的活动目标是:1、体验时间的行程,培养幼儿遵守时间的良好习惯。
2、引导幼
儿认识时钟,学会看整点。
3、引导幼儿讲出幼儿园一天的生活。
我班是新中班升上来的,我把目标定底了,这次认识时钟的时间为先取整点来观察,使幼儿容易辨认。
最后,要充分发挥班级尖子生的作用,带动中下生,互帮互助,教师在解答好问同学
的问题的同时,别忘了教室里还有许多不那么积极主动解决问题的学生,要积极给予他们
帮助。
教学是一门艺术,它还需要我不断地探索.
在活动过程中我首先为小朋友们介绍了一个和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关系的好朋友——
时钟,他有什么作用和特点呢?由此引起小朋友们的注意,使幼儿能有较高的兴趣同老师
一起来认识时钟。
在导课部分能够充分调动了小朋友们的积极性使幼儿注意倾听。
第三,高三教学应注意避免课堂教学模式化。
变化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才能吸引学生的
眼球,激发学生上课的热情和斗志。
如:作业、试卷的讲评可充分发挥学习小组的作用,
学生通过积极参与讨论解决各自存在的问题,并在实践中不断挑战自我,享受学习成功的
快乐。
学习小组讨论的最大好处是帮助学生解决了个人的问题,集中了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
此外,教师应做个有心人。
平时注意收集一些课堂上用得着的材料,如幽默、笑话、
最新英文歌曲电影。
之后选择恰当时机借助多媒体展示给学生,这些都能大大活跃课堂复
习气氛。
认识时钟后,引导小朋友们说说说幼儿园的一天。
几点钟做什么事情,然后正确地拨
钟表,看谁拨得又对又快。
在此部分通过提问的方式使幼儿充分理解时间的重要,能够大
胆来表述。
在这里对小朋友们的理解能力、表达能力、认知能力进行煅炼。
只是在授课过程中,没能更好的、全面的使幼儿的表达能力进行训练,如果在活动中将此部分进一步深化、扩大,幼儿的能力将更好的得到培养。
培养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很重要。
从一年级开始,老师就应该有意识地安排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复习和预习,让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游戏“小闹钟”环节,让小朋友们听一遍,教师敲小铃数下,幼儿拨出钟点,敲2下幼儿拨到2点钟。
另外,老师拨出钟点,幼儿用肢体表现相应的生活情景,如教师拨到晚上12,幼儿做睡觉的动作。
拨到早上6点,幼儿做起床动作。
在这里进行这样的处理是为了加深小朋友们对时钟的认识,训练小朋友们的认知能力。
让小朋友们进一步了解时间对人们的重要性。
最后,在活动延伸的部分我将这一部分放到区域里,让小朋友们在区域操作里充分发挥,对《我的一天》进行活动延伸,这将是对幼儿认知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又一提高。
严进宽出。
一定要做好规矩再上课,有时候为了教学进度而赶课,忽视了课堂常规,这样的新教师的做法后患无穷,万万不可以。
今天开学第一天,我根据学校本学期教学教育专题方向—自住探究型课堂教学模式的要求开设尝试课堂教学中使用英语学案上课。
在上课过程中不断优新的想法和感悟。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