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怀古迹其三PPT课件,杜甫
合集下载
《咏怀古迹》(其三)ppt课件
咏怀古迹五首(其三) 杜甫
hè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shuò
zhǒng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xǐng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在这首诗中,你读出了昭君 明妃怎样的心事?
诗眼:“怨恨”:
远嫁异邦,远葬他乡,月魂空归, 思念故乡的幽怨。(“一去紫台连朔漠,
独留青冢向黄昏 环珮空归月夜魂 ” )
对画师的无耻行为的怨恨。 (“画图
省识春风面”)
昭君的 悲剧是 由毛延 寿造成 源自吗?【明确】不是。有人曾为毛延寿 鸣不平,写过这样两句诗:“意 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 寿”。金圣叹也曾对此发表评价, 大意是:毛延寿这班小人之所以 得售其奸,昭君之所以抱恨终身, 难道不是你皇上自己造成的吗? 搜罗那么多良家妇女充斥后宫专 供你皇上一人受用,你连亲自挑 选之劳都不肯费,也未免太过分 了。可见,昭君的悲剧是由元帝 的昏庸糊涂造成的。
一身归朔漠,数代靖兵戎。 若以功名论,几与卫霍同。
——昭君墓碑文 但使边城静,娥眉敢爱身。 千秋青冢在,犹是汉宫春。
——(明)莫止《昭君曲》
边境民族团结友好使者的形象、女 中豪杰
一回望月一回悲,望月月移人不移。 何时得见汉朝使,为妾传书斩画师。
—— 崔国辅《王昭君》 汉使却回凭寄语,黄金何日赎蛾眉? 君王若问妾颜色,莫道不如宫里时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尝自称少陵野 老。举进士不第,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 世称杜工部。是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宋以后被尊为“诗圣”,与李白并称“李 杜”。其诗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盾,对穷苦 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内容深刻。许多优秀作 品,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此 被称为“诗史”。在艺术上,善于运用各种 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而以沉 郁为主;语言精炼,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 存诗1400多首,有《杜工部集》。
咏怀古迹其三(优秀课件)
昭君在汉宫尚未跻身宫妃 之列,不过是后宫中一位待 诏的宫女,而嫁到“朔漠” 却封为阏氏yānzhī (相当于汉 皇后),还有什么不幸和怨 恨可言呢?
不能用现代的眼光看历史。囿于当时民族 观念的局限,当时人对周边少数民族是耻于同 类的,更何况远嫁匈奴呢?据《后汉书》记载: 昭君远嫁匈奴以后,非常思念故乡,然而多次 上书希望回故乡看看,都未能如愿。即使她侍 奉的匈奴王死了,她还要按照当地的习俗再嫁 给匈奴王的儿子,直至最后身死异国。我们姑 且不论这种回乡无望的绝望对她的打击有多大, 就是那种与华夏伦理纲常相悖的习俗使其无法 接受的痛苦,也足以摧折人心!
开篇不写昭君,却描绘了这样一幅 图画,目的何在?
引出歌咏对象昭君。
这是从侧面烘托昭君的形象。这大概是 因为诗人首先想到,一个青年女子远离父母 之邦,嫁到殊方异域,并在那里度过自己的 一生,确实需要巨大的勇气和毅力,而这雄 伟的山川简直就是她那坚强性格的象征!
【讨论】
明代评论家胡震亨认为, 这么气象雄伟的起句,只有用 在生长英雄的地方才适当,用 在昭君村上是不适合、不协调 的。你同意这种看法吗?
昭君出塞
• 而当时从全国各地挑选入宫的美女数以千 计,元帝无法一一见面,便命画师毛延寿 画像。昭君因自恃貌美,不肯贿赂毛延寿, 毛便在她的画像上点了一颗丧父落泪痣。 昭君因此被贬入冷宫3年,无缘面君。公元 前33年,北方匈奴首领呼韩邪单于主动来 汉朝,对汉称臣,并请求和亲,以结永久 之好。汉元帝尽召后宫妃嫔,昭君挺身而 出,慷慨应诏。元帝大惊,不知后宫竟有 如此美貌之人,意欲留之,而难于失信, 便赏给她锦帛二万八千匹,黄金美玉等贵 重物品,并亲自送出长安十余里。
诗人的寄托
诗人在此时深深怀念昭君不是偶然的, 他的遭遇跟昭君太相似了:昭君入宫见妒, 他入朝见妒;昭君‚一去紫台连朔漠‛, 他‚飘泊西南天地间‛(《咏怀古迹· 其 一》);昭君思念故土,魂魄月夜归来; 他思念长安,‚每依北斗望京华‛(《秋 兴· 其二》)。更何况这一年他已有55岁了, ‚美人迟暮‛之感与日俱增,但他不敢怨 君,所以借王昭君之事抒写自己的悲愤。
不能用现代的眼光看历史。囿于当时民族 观念的局限,当时人对周边少数民族是耻于同 类的,更何况远嫁匈奴呢?据《后汉书》记载: 昭君远嫁匈奴以后,非常思念故乡,然而多次 上书希望回故乡看看,都未能如愿。即使她侍 奉的匈奴王死了,她还要按照当地的习俗再嫁 给匈奴王的儿子,直至最后身死异国。我们姑 且不论这种回乡无望的绝望对她的打击有多大, 就是那种与华夏伦理纲常相悖的习俗使其无法 接受的痛苦,也足以摧折人心!
开篇不写昭君,却描绘了这样一幅 图画,目的何在?
引出歌咏对象昭君。
这是从侧面烘托昭君的形象。这大概是 因为诗人首先想到,一个青年女子远离父母 之邦,嫁到殊方异域,并在那里度过自己的 一生,确实需要巨大的勇气和毅力,而这雄 伟的山川简直就是她那坚强性格的象征!
【讨论】
明代评论家胡震亨认为, 这么气象雄伟的起句,只有用 在生长英雄的地方才适当,用 在昭君村上是不适合、不协调 的。你同意这种看法吗?
昭君出塞
• 而当时从全国各地挑选入宫的美女数以千 计,元帝无法一一见面,便命画师毛延寿 画像。昭君因自恃貌美,不肯贿赂毛延寿, 毛便在她的画像上点了一颗丧父落泪痣。 昭君因此被贬入冷宫3年,无缘面君。公元 前33年,北方匈奴首领呼韩邪单于主动来 汉朝,对汉称臣,并请求和亲,以结永久 之好。汉元帝尽召后宫妃嫔,昭君挺身而 出,慷慨应诏。元帝大惊,不知后宫竟有 如此美貌之人,意欲留之,而难于失信, 便赏给她锦帛二万八千匹,黄金美玉等贵 重物品,并亲自送出长安十余里。
诗人的寄托
诗人在此时深深怀念昭君不是偶然的, 他的遭遇跟昭君太相似了:昭君入宫见妒, 他入朝见妒;昭君‚一去紫台连朔漠‛, 他‚飘泊西南天地间‛(《咏怀古迹· 其 一》);昭君思念故土,魂魄月夜归来; 他思念长安,‚每依北斗望京华‛(《秋 兴· 其二》)。更何况这一年他已有55岁了, ‚美人迟暮‛之感与日俱增,但他不敢怨 君,所以借王昭君之事抒写自己的悲愤。
杜甫《咏怀古迹》其三
昭君 人 绝代佳人,入宫见妒 画图省识,远离汉宫 身死异国,环珮空归 (千载之怨)
诗
才华横溢,入朝见妒 不分忠佞,无辜遭贬
漂泊西南,有家难归 (深沉怨恨)
昭君不幸
诗人不幸
咏明妃,为千古负才不偶 者十分痛惜—金圣叹
昭有国色,而入宫见妒;公亦 国士,而入朝见嫉正相似也, 悲昭以自悲也—王嗣奭[shì]
也许在广阔无边的草原上,我可以不再以青灯为伴,不 再与孤独为伍,不再面对伪善,不再独忍忧伤。在那里,辽 阔的天地可以任我驰骋,淳朴的民风可以给我慰藉。我有豪 爽的单于丈夫,还会有可爱的儿女,天伦之乐难道不是最大 的幸福吗?远处,似乎传来了牧人粗犷的牧歌。
我笑了,是由心底涌出的喜悦。 天边的晚霞一片绚烂,长安城早已没有了踪影。风,
: 结构特征 临古地-思古人-忆其事-抒己志
再读领略大意
千山万壑逶迤不断奔赴荆门;此地还遗留生长明妃的山村。 一别汉宫她嫁到北方的荒漠;只留下青冢一座面向着黄昏。 凭看图汉元帝岂识月貌花容?昭君佩带玉饰徒然月夜归魂。 千载流传她作的胡音琵琶曲;曲中倾诉的分明是满腔悲愤。
找出其中点明感情的词语
临古地-思古人-忆其事
怀古主题: 关照自我 :失遇无路,才不得用
小结:
诗歌的主旨虽写的是昭君的“怨恨”,但 一开始并未直接写,而是从咏江山之奇绝 引出咏佳人之奇美,接着写昭君的悲剧及 其根源,为点明“怨恨”做铺垫,最后才明
确点出昭君之怨,将感情推向高潮。
诗人漂泊异地,远离故乡,处境和昭 君相似,寄寓思乡之情,也借昭君遗恨绝 域,曲折表达自己失遇无路,才不得用的 感慨。
•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夜月/魂。 •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咏怀古迹(其三)课件.ppt
•
沉赏 感 郁析 受 顿名 诗 挫句 歌 的, 主 诗体 旨 风会 思 。杜 想 甫。
•
情。借了 ,感古解 领受伤怀 会诗己古 诗歌的诗 歌的风借 主深格古 旨沉特伤 。感点今
•
教 学 目 的
教学重点: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 把握诗歌的意境。
教学难点:引导 学生进入意境, 体会诗人情感。
二、熟悉语词,诵读并背诵诗歌
(一) 操 作 五、归纳寓意 方 法
【点拨归纳】《咏怀古迹(其三)》题为咏怀,可里 面只写了昭君的怨恨,并无作者个人情怀的抒发,这 是不是与标题“咏怀”二字不符?(本课难点)
这是杜甫经过昭君村时所作的咏史诗。诗歌的主旨实 际上是咏古迹以感己怀。虽表面写昭君的“怨恨”,写昭 君生于长江美域,殁于塞外荒漠,去国之怨,难以言表。 但联系写作背景就可知道,在抒写昭君的怨情中,寄寓自 己的身世之慨。杜甫一生,济世之志甚高,但终其身,也 未得一展抱负。肃宗朝虽任职京师,也只不过是一左拾遗 。就这,还因忧国惜才,疏救房琯,而触怒肃宗,差点获 刑。虽然获救,却终被疏远,终于郁郁辞官,漂泊西南。 而昭君也是因汉元帝昏庸,不辨美丑而远嫁异乡,流离而 不得归,身死而遗长恨。二人的遭遇、经历、处境,无处 不相似。显然作者在怀古伤己,在咏叹昭君不幸的同时也 在感慨自己的不幸,在表达昭君千载之怨的同时也在暗中 表达自己的深沉怨恨。
对
昭君
绝代佳人,入宫见妒 画图省识,远离汉宫 身死异国,环珮空归 (千载之怨)
比
诗人
才华横溢,入朝见妒 不分忠佞,无辜遭贬 漂泊西南,有家难归 (深沉怨恨)
杜甫是“悲昭君以自悲也”
(一) 操 作 方 法
《咏怀古迹》是唐代伟大 诗人杜甫于大历元年(七 六六年)在夔州写成的一 组诗,共五首。夔州和三 峡一带有宋玉、王昭君、 刘备、诸葛亮等人留下的 古迹,杜甫因古迹怀古人 并自我伤感而作,一气贯 成,为一组诗,亦可分首 独咏,而本文选自第三首。
6 杜甫诗三首 咏怀古迹五首(其三)1教学PPT课件(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课文悟读
《咏怀古迹(其三)》题为咏怀,可里面好像只写了王昭君的怨 恨,并无作者个人的咏怀。但联系写作背景就可以知道,作者曾 在十年前因上疏救宰相房触怒唐肃宗而受排挤,被贬为华州司功。 所以作者在咏叹王昭君不幸的同时也在感慨自己的不幸,在表达 王昭君千载之怨的同时也在暗中表达自己的深沉怨恨。
题解
这是杜甫经过昭君村时所作的咏史诗。想到昭君生于名邦, 殁于塞外,去国之怨,难以言表。因此,主题落在“怨恨” 二字,“一去”二字,是怨的开始,“独留”两字,是怨 的终结。作者既同情昭君,也感慨自身。沈德潜说:“咏 昭君诗此为绝唱。”信然。
咏怀古迹·其三
群山万杜壑赴甫荆门,• 千山万壑逶迤不断奔赴荆门; 生长明妃尚有村。• 此地还遗留生长明妃的山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 一别汉宫她嫁到北方的荒漠; 独留青冢向黄昏,• 只留下青冢一座面向着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 凭看图汉元帝岂识月貌花容? 环佩空归月夜魂。• 昭君佩带玉饰徒然月夜归魂
这是杜甫经过昭君村时所作的咏史诗。想到昭君生于名邦, 殁于塞外,去国之怨,难以言表。沈德潜说:“咏昭君诗此为 绝唱。”信然。
《咏怀古迹》是一篇结构周密的组 诗,五首各咏一古迹,依次是庾信 故居、宋玉故居、昭君村、先主庙、 武侯庙,都是借古迹抒发诗人的身 世之感。关于它的整体结构,明人 王嗣奭在《杜臆》中有很好的解释: “怀庾信、宋玉,以斯文为己任也; 怀先主、武侯,叹君臣际会之难逢 也;中间昭君一章,盖入宫见妒, 与入朝见妒者,千古有同感焉。”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炼字)
红豆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 (倒装)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巨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咏怀古迹(其三)》教学课件
教学效果
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参与度、学习效果、教师教 学方法的合理性等。
不足之处
总结本节课的不足之处,包括学生的反应、教师教学方法的不足 等。
改进措施
提出改进措施,包括调整教学方法、增加互动环节、加强学生预 习等。
04
相关资料链接
教案示例
教案示例1
详细教案,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步骤等详细内容。
教案示例2
精简教案,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设计简洁的《咏怀古迹(其三)》相关的图片、音频和视频素材,包括古迹、文学作品等相 关内容。
课件2
针对《咏怀古迹(其三)》中的知识点进行讲解的PPT演示文稿。
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1
《咏怀古迹(其三)》的作者及背景介绍,包括生 平事迹、文学风格和创作背景等。
03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导入
图片导入
展示三峡的壮丽景色,引导学生进入本课的主题 。
视频导入
播放一段有关三峡的短片,让学生感受到三峡的 神奇和壮美。
直接导入
直接介绍本课的主题和内容,让学生明确学习目 标。
课堂内容
背景介绍
朗诵指导
内容解读
艺术特色
课堂互动
介绍《咏怀古迹(其三)》 的背景,包括作者和创 作背景等。
参考资料2
《咏怀古迹(其三)》的赏析和解读,包括文学赏 析、思想内涵和艺术特点等内容。
参考资料3
与《咏怀古迹(其三)》相关的文献和资料,包括 相关的文学作品、学术论文和研究资料等。
THANK YOU.
艺术手法
总结词
多样、独特
详细描述
本诗采用了多种艺术手法,如对比、反衬、象征等。其中最独特的是诗人运用了 大量的比喻和拟人,将自然景物和昭君的美貌相互映衬,使读者更加深刻地感受 到昭君的情感和内心。
咏怀古迹其三课件ppt(共34张PPT)
诗
群山万壑赴荆门
2、借代
运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用 画图:指汉元帝;环佩:王昭君
了 3、用典
哪 些
画图省识春风面
汉元帝与毛延寿画图选妃召幸之事 4、烘托
艺 首联,借群山万壑来烘托昭君之貌美
术 5、对比
技 颔联、颈联,有“去、留”对比,有“生 巧 、死”对比。
小结:
诗歌的主旨虽写的是昭君的“怨恨”, 但一开始并未直接写,而是从咏江山之奇绝 引出咏佳人之奇美,接着写昭君的悲剧及其 根源,为点明“怨恨”做铺垫,最后才明确点
1、两首诗都针对“红颜祸水”这一 传统的历史观念,为西施反案,但立 意有深浅之别。请作简要分析。
2、两首诗的作者在表达自己的观点态 度时,所用的手法各有特色,请结合两 首诗的三、四句作简要赏析。
1.两首诗都针对“红颜祸水”这一传 统的历史观念,为西施反案,但立意 有深浅之别。请作简要分析
崔道融的诗同情西施,为西施个人 鸣不平,立意较浅。
壑写活了,既有飞动之势,又有变幻之 姿。
开篇不写昭君,却描绘了这样 一幅图画,目的何在?
• 引出歌咏对象,地灵人杰,好山好 水好姑娘,衬托昭君美好形象。
• 咏江山之奇绝引出咏佳人之奇美。
一去紫台连朔漠, 独留青冢向黄昏。
上句写她生前的不幸与 孤苦,下句写她死后的 凄凉与冷落,一句话写
尽了昭君一生的悲剧。
罗隐的诗写出了“家国兴亡自有时” 的自然规律,立意较深。
2.两首诗的作者在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时, 所用的手法各有特色,请结合两首诗的三、 四句作简要赏析。
崔诗“浣纱春水急, 似有不平声。”
刘诗“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
借景抒情、比 喻
对比、反问
咏怀古迹(其三)ppt实用课件3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 译: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灾难、祸事……),就不要把它强加到别人身上去。
8.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 译:遇到应该做的好事,不能犹豫不决,即使老师在一旁,也应该抢着去做。后发展为成语“当仁不让”。
9.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 译:君子不会夸夸其谈,做起事来却敏捷灵巧。
1、昭君的身世正暗佞小人从中作梗,
得不到皇帝的宠幸,远嫁塞外,死后也没有 归葬故里;
3、杜甫因为忠贞于朝廷而遭到排挤,加上时 局的动荡不安,以至于漂泊在外,不能回到 故乡,处境和昭君极为相似。
思考:诗人咏叹王昭君其人其事,寄 寓了怎样的情感?
明确:寄寓了对王昭君的深 厚的同情,也暗含了对自己怀 才不遇、抱负不得施展的怅惘 之情。
四、概括王昭君的形象特点
画图省识春风面————美 丽
独留青冢向黄昏————孤 独
环佩空归夜月魂————思 乡
五、研讨与练习:
中间两联主要运用什么表现手法? 中间两联: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
中间两联主要运用什么表 现手法?
明确:
中间两联主要运用了对比和反衬的修辞 手法来写王昭君的悲剧。
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论语》 译:君子总是从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发,全心全意促使别人实现良好的意愿和正当的要求,不会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或是唯恐天下不乱,不会在别人有失败、错误或痛苦时推波助澜。小人却相反,总是“成人之恶,不成人之美”。
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 译:见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过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就虚心请教,认真学习,想办法赶上他,和他达到同一水平;见有人存在某种缺点或不足,就要冷静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样的缺点或不足。
8.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 译:遇到应该做的好事,不能犹豫不决,即使老师在一旁,也应该抢着去做。后发展为成语“当仁不让”。
9.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 译:君子不会夸夸其谈,做起事来却敏捷灵巧。
1、昭君的身世正暗佞小人从中作梗,
得不到皇帝的宠幸,远嫁塞外,死后也没有 归葬故里;
3、杜甫因为忠贞于朝廷而遭到排挤,加上时 局的动荡不安,以至于漂泊在外,不能回到 故乡,处境和昭君极为相似。
思考:诗人咏叹王昭君其人其事,寄 寓了怎样的情感?
明确:寄寓了对王昭君的深 厚的同情,也暗含了对自己怀 才不遇、抱负不得施展的怅惘 之情。
四、概括王昭君的形象特点
画图省识春风面————美 丽
独留青冢向黄昏————孤 独
环佩空归夜月魂————思 乡
五、研讨与练习:
中间两联主要运用什么表现手法? 中间两联: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
中间两联主要运用什么表 现手法?
明确:
中间两联主要运用了对比和反衬的修辞 手法来写王昭君的悲剧。
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论语》 译:君子总是从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发,全心全意促使别人实现良好的意愿和正当的要求,不会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或是唯恐天下不乱,不会在别人有失败、错误或痛苦时推波助澜。小人却相反,总是“成人之恶,不成人之美”。
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 译:见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过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就虚心请教,认真学习,想办法赶上他,和他达到同一水平;见有人存在某种缺点或不足,就要冷静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样的缺点或不足。
咏怀古迹(其三)ppt42
昭君其人其事? 意探究
王昭君的故事是非常感人的。她自恃美貌, 高标自持,不肯贿赂画工,最后远嫁匈奴,身 葬异域,令人悲慨。 女人貌美入宫被冷落,和男人怀才入朝不得 志一样,都是让人感叹悲哀的事。杜甫咏王昭 君,也不过是借昭君之事,浇自己胸中的块垒。
昭君
美不得宠 生离汉宫
关于它的整体结构,古人有很好 的解释:“怀庾信、宋玉,以斯文为 己任也;怀先主、武侯,叹君臣际会 之难逢也;中间昭君一章,盖入宫见 妒,与入朝见妒者,千古有同感焉。”
一、饱含感情地朗读这首 诗歌,找出其中点明昭君 情感的词语。
怨 恨
咏怀古迹(其三)
群山/万壑/赴/荆门, 生长/明妃/尚/有村。 shuò 一去/紫台/连/朔漠, zhǒng 独留/青冢/向/黄昏。 xǐng 画图/省识/春风/面, 环珮/空归/夜月/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
紫台 青冢 富丽繁华;荒凉冷落
对 比
死 葬 异 域
孤 寂 、 冷 落
连
向
对 比
朔漠
黄昏
无边无际的大漠;笼罩四野的昏黄
颈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 联
典故,指出昭君悲剧的根源
一个“空”字,将诗人的同情之 意、悲愤之情传达得淋漓尽致。 对故土深沉的爱
昭君很不幸,她的不幸究竟是怎样造成 的?那么美的昭君,元帝怎舍得让她远嫁匈 奴?
思考: 1、这首咏史诗吟咏的对象是谁? 2、诗人在诗中寄托了怎样的情感? 3、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
1.诸葛亮 2.诗人在诗中歌颂了诸葛亮的过人才智 和丰功伟绩,惋惜他的壮志未酬,抒发 了自己功业未成的深沉感慨。 3. 全诗运用了寓情于景、用典、衬托 的表现手法。
8、有些事,不可避免地发生,阴晴圆缺皆有规律,我们只能坦然地接受;有些事,只要你愿意努力,矢志不渝地付出,就能慢慢改变它的轨迹。
王昭君的故事是非常感人的。她自恃美貌, 高标自持,不肯贿赂画工,最后远嫁匈奴,身 葬异域,令人悲慨。 女人貌美入宫被冷落,和男人怀才入朝不得 志一样,都是让人感叹悲哀的事。杜甫咏王昭 君,也不过是借昭君之事,浇自己胸中的块垒。
昭君
美不得宠 生离汉宫
关于它的整体结构,古人有很好 的解释:“怀庾信、宋玉,以斯文为 己任也;怀先主、武侯,叹君臣际会 之难逢也;中间昭君一章,盖入宫见 妒,与入朝见妒者,千古有同感焉。”
一、饱含感情地朗读这首 诗歌,找出其中点明昭君 情感的词语。
怨 恨
咏怀古迹(其三)
群山/万壑/赴/荆门, 生长/明妃/尚/有村。 shuò 一去/紫台/连/朔漠, zhǒng 独留/青冢/向/黄昏。 xǐng 画图/省识/春风/面, 环珮/空归/夜月/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
紫台 青冢 富丽繁华;荒凉冷落
对 比
死 葬 异 域
孤 寂 、 冷 落
连
向
对 比
朔漠
黄昏
无边无际的大漠;笼罩四野的昏黄
颈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 联
典故,指出昭君悲剧的根源
一个“空”字,将诗人的同情之 意、悲愤之情传达得淋漓尽致。 对故土深沉的爱
昭君很不幸,她的不幸究竟是怎样造成 的?那么美的昭君,元帝怎舍得让她远嫁匈 奴?
思考: 1、这首咏史诗吟咏的对象是谁? 2、诗人在诗中寄托了怎样的情感? 3、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
1.诸葛亮 2.诗人在诗中歌颂了诸葛亮的过人才智 和丰功伟绩,惋惜他的壮志未酬,抒发 了自己功业未成的深沉感慨。 3. 全诗运用了寓情于景、用典、衬托 的表现手法。
8、有些事,不可避免地发生,阴晴圆缺皆有规律,我们只能坦然地接受;有些事,只要你愿意努力,矢志不渝地付出,就能慢慢改变它的轨迹。
咏怀古迹其三上课课件
有“诗圣”美誉的杜甫,因其生活在唐由盛 而衰的动乱年代(安史之乱),又饱受动乱带 来的离乱之苦,杜诗像一面镜子,照射出安史 之乱前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使他成为中国 现实主义诗人的伟大代表。
▪
▪
“
君“
沉
落
鱼
雁”Βιβλιοθήκη ”————
西
王
施
昭
▪
▪
“ 闭 月 ”
“ 羞 花 ”
——
——
貂 婵
杨 贵
妃
昭君出塞、身死异国的悲剧是历代文人常 常咏叹的题材。从西晋的石崇开始,到南北朝 的鲍照、庾信再到唐代的李白、杜甫、白居易, 都写过咏昭君的诗,其中杜甫的《咏怀古迹 (其三)》最为深刻感人,并被誉为咏昭君诗 之绝唱。尽管柔柔弱弱的王昭君,没有叱咤风 云,没有威风凛凛,然而诗歌那苍凉悲壮的意 境,仍能使我们强烈地感受到那段凄婉哀怨的 历史。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追溯历史,走进 杜甫的《咏怀古迹》,感受王昭君这一形象永 恒的艺术魅力。
恨之情。
五、研讨与练习: 1、首句哪个字最生动传神?
“赴”,奔赴,这本是一个普通的字眼,但在此 作者用拟人的手法把迤逦不绝的千山万壑陡然 间写活了,既有飞动之势,又有变幻之姿。
“群山万壑赴荆门”,多么雄伟的图景!山是群 山起伏,连绵不绝;水是万壑争流,奔腾不息, 直赴荆门山。
2、中间两联主要运用什么表现手法? 中间两联: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
shuò
zhǒng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xǐng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夜月/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1.试用自己的话复述诗歌
人教版语文必修3第5课《杜甫诗三首-咏怀古迹(其三)》课件(共25张PPT)
咏怀古迹(其三)
杜甫
《咏怀古迹》
《咏怀古迹》是一组结构周密的七言律诗,共 五首,每首各咏一古迹,依次是庾信故居、宋玉故 居、昭君村、先主庙、武侯庙,都是借古迹抒发诗 人的身世之感。关于它的整体结构,明人王嗣奭在 《杜臆》中有很好的解释:“怀庾信、宋玉,以斯 文为己任也;怀先主、武侯,叹君臣际会之难逢也; 中间昭君一章,盖入宫见妒,与入朝见妒者,千古 有同感焉。”
课外扩大
同样,关于其思念汉室,王安石并不就事论事, 作一般的悲悯之语,而是展开视野,由明妃联想到 更多的女子,由在北的失意联想到在南的失意,而 言外之意,则又由美女的失宠联系到才士的不遇, 以对昭君个人的强为宽解翻转出广阔的人生主题, 揭示了封建时代“人生失意”的普遍性与无可奈何。
课外扩大
王安石这一立论易犯胡汉不分、内外无别之 嫌,尤其是第二首中的“汉恩自浅胡自深,人生 乐在相知心”,更容易给人丧失民族立场之感。 自南宋以来,王安石这两首诗就不断招致非议。 其实批评者都误解了王诗本意。王诗旨在推陈出 新,这里面既有作为大政治家对人生独立思考的 深度,有个人好为异论的性情作用,又有为文宜 奇不宜平的创作通则。
课外扩大
有关王昭君的故事既载史籍,流传也广,自汉 代以来以此为题材的作品颇多,但主旨不是悲王昭 君之流落塞外,就是责毛延寿之贪赃弄奸。王安石 却不取此想法。他认为杀毛延寿实属冤枉,因为像 明妃这样的绝代佳人其美好意态是画不出的。这一 观点并不是简单地为毛延寿开脱罪恶,而是含蓄地 揭示明妃的不幸实际上是由于皇帝的昏庸造成的。
主旨分析
所以作者在咏叹王昭君不幸的同时 也在感慨自己的不幸,在表达王昭君千 载之怨的同时也在暗中表达自己的深沉 怨恨。
主旨分析
所以作者在咏叹王昭君不幸的同时也在 感慨自己的不幸,在表达王昭君千载之怨的 同时也在暗中表达自己的深沉怨恨。
杜甫
《咏怀古迹》
《咏怀古迹》是一组结构周密的七言律诗,共 五首,每首各咏一古迹,依次是庾信故居、宋玉故 居、昭君村、先主庙、武侯庙,都是借古迹抒发诗 人的身世之感。关于它的整体结构,明人王嗣奭在 《杜臆》中有很好的解释:“怀庾信、宋玉,以斯 文为己任也;怀先主、武侯,叹君臣际会之难逢也; 中间昭君一章,盖入宫见妒,与入朝见妒者,千古 有同感焉。”
课外扩大
同样,关于其思念汉室,王安石并不就事论事, 作一般的悲悯之语,而是展开视野,由明妃联想到 更多的女子,由在北的失意联想到在南的失意,而 言外之意,则又由美女的失宠联系到才士的不遇, 以对昭君个人的强为宽解翻转出广阔的人生主题, 揭示了封建时代“人生失意”的普遍性与无可奈何。
课外扩大
王安石这一立论易犯胡汉不分、内外无别之 嫌,尤其是第二首中的“汉恩自浅胡自深,人生 乐在相知心”,更容易给人丧失民族立场之感。 自南宋以来,王安石这两首诗就不断招致非议。 其实批评者都误解了王诗本意。王诗旨在推陈出 新,这里面既有作为大政治家对人生独立思考的 深度,有个人好为异论的性情作用,又有为文宜 奇不宜平的创作通则。
课外扩大
有关王昭君的故事既载史籍,流传也广,自汉 代以来以此为题材的作品颇多,但主旨不是悲王昭 君之流落塞外,就是责毛延寿之贪赃弄奸。王安石 却不取此想法。他认为杀毛延寿实属冤枉,因为像 明妃这样的绝代佳人其美好意态是画不出的。这一 观点并不是简单地为毛延寿开脱罪恶,而是含蓄地 揭示明妃的不幸实际上是由于皇帝的昏庸造成的。
主旨分析
所以作者在咏叹王昭君不幸的同时 也在感慨自己的不幸,在表达王昭君千 载之怨的同时也在暗中表达自己的深沉 怨恨。
主旨分析
所以作者在咏叹王昭君不幸的同时也在 感慨自己的不幸,在表达王昭君千载之怨的 同时也在暗中表达自己的深沉怨恨。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漂泊西南,有家难归
(深沉怨恨)
所以作者在咏叹王昭君不幸的同 时也在感慨自己的不幸,在表达王昭 君千载之怨的同时也在暗中表达自己 的深沉怨恨。
前人评此诗时说杜甫 是“悲昭君以自悲也”
这首诗写的是昭君 的怨恨,但首联一开 始并没有写她的怨恨, 那写的是什么?
“群山万壑赴荆门”
山是群山起伏,连绵不绝;水是万壑 争流,奔腾不息,直赴荆门山。其中 的“赴”字用了拟人的手法,把迤逦 不绝的千山万壑陡然间写活了,既有 飞动之势,又有变幻之姿。
从侧面烘托昭君的形象。一 个青年女子远离父母之邦,嫁到 异域,并在那里度过一生,确实 需要巨大的勇气和毅力,而这雄 伟的山川简直就是她那坚强的性 格的象征。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试分析该联中“独”的表达效果。 “独”实写青冢,虚写昭君远离故土的 境遇,更写出了昭君远离故土后心灵的 孤独之情。
相同点:同是写“昭君出塞”的事迹。
不同点:《咏怀古迹》(其三),杜甫笔下的
昭君是一个把“出塞”引为一生憾事、 满腹“怨恨”的昭君。 《王昭君》、《昭君曲》这两首诗 中,却是赞扬昭君出塞的功效的。昭君 成了一个为了祖国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 而义无反顾、欣然前往的巾帼英雄。
八、当堂训练:
1、“群山万壑赴荆门”这句运用了什么 修辞手法?这句在诗中起到什么作用?
咏怀古迹 (其三)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这首诗给我们塑造了一个 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试用自己的话复述诗歌
群山万壑随着险急的江流,奔赴荆门山, 这里有生长明妃(王昭君)的村子。一旦离 开汉宫,(命运)便与北方少数民族相连, 独留下青冢向着黄昏。凭着画工画的画像只 能约略认识昭君美丽的面容,空有她那怀念 故国的魂魄月夜归来。即使千年过后,琵琶 弹奏的胡地乐曲,还分明诉说着她内心的怨 恨之情。
前人评此诗时说杜甫是“悲昭君以自悲 也”
新学网 很全的语文教学资料网站 包括了中小学的绝大多数课文讲解
一、三维学习目标
1、背诵全诗。 2、把ຫໍສະໝຸດ 王昭君的形象。 3、掌握本诗的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 4、体会作者的情感。
二、朗读:
咏怀古迹(其三) 杜甫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咏怀古迹(其三)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其先代由原籍襄阳(今属 湖北)迁居巩县(今属河南),为初唐诗人杜审言之 孙。因诗中常自称少陵野老,又做过检校工部员外 郎,故世称杜少陵、杜工部,其诗善于选择具有普 遍意义的社会题材,反映出当时政治的腐败,在一 定程度上表达了人民的愿望,他的许多优秀作品, 显示了唐代由开元盛世转向分裂衰微的历史过程, 因被称为“诗史”。诗风沉郁顿挫,语言精炼传神, 对后世诗人影响极大。
明确:这句运用了拟人修辞手法。为下句写王昭君 作好铺垫。 2、下列诗句没有运用对仗修辞手法的一项。
A、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B、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C、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D、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答案:D(“割据”与“云霄”,“纡筹策”与“一 羽毛”不对仗。)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环珮空归月夜魂 远嫁异邦,远葬他乡,月魂空归, 思念故乡的幽怨。
画图省识春风面
对画师的无耻行为怨恨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 恨曲中论。”
“怨恨”两字点明全篇主旨。千 百年来,琵琶所演奏的总是从匈奴传 来的撩人愁思的胡乐,正是昭君在诉 说着她的怨恨!这两句从侧面烘托昭 君的形象,既有对她的赞扬,又有对 她的同情。读到这里,我们的耳边好 像又响起了那深沉、幽怨的琵琶声!
“环珮空归月夜魂”中的 “空”如何理解?
从字面上看,作者认为,既然葬于 塞外,不能归汉,你的魂灵归来也 是徒然的。深入一想,昭君虽骨留 青冢,但魂灵早已在月明之夜回到 生她养她的故乡,可见其怀念故土 之心是多么强烈啊!一个“空”字, 将诗人的悲愤之情、伤悼之意传达 得淋漓尽致。
昭君怨恨什么?
新学网 很全的语文教学资料网站 包括了中小学的绝大多数课文讲解
“环珮空归月夜魂”中的 “空”如何理解?
从字面上看,作者认为,既然葬于塞外, 不能归汉,你的魂灵归来也是徒然的。 深入一想,昭君虽骨留青冢,但魂灵早 已在月明之夜回到生她养她的故乡,可 见其怀念故土之心是多么强烈啊!一个 “空”字,将诗人的悲愤之情、伤悼之 意传达得淋漓尽致。
所以作者在咏叹王昭君不幸的同 时也在感慨自己的不幸,在表达王昭 君千载之怨的同时也在暗中表达自己 的深沉怨恨。
背景:唐玄宗天宝五年,作者西入长安, 羁留十年,才做了个看管兵甲器杖的小官。 安史之乱爆发后,他前往灵武投奔唐肃宗, 任右拾遗。作者因上疏救宰相房琯触怒唐肃 宗而受排挤,被贬为华州司功。
昭君 诗人
绝代佳人,入宫见妒
画图省识,远离汉宫
才华横溢,入朝见妒
不分忠佞,无辜遭贬
身死异国,环珮空归
(千载之怨)
明确:
寄寓了对王昭君的深厚同 情,也暗含了对自己怀才不遇、 抱负不得施展的怅惘之情。
七、迁移扩展:比较《咏怀古迹》(其三) 与《王昭君》、《昭君曲》的异同。
王昭君
唐•张仲素
“仙娥今下嫁,骄子自同和。 剑戟归田尽,牛羊绕塞多。 昭君曲
明•莫止
但使边城静,娥眉敢爱身。 千秋青冢在,犹是汉宫春。
明确:
律诗,共五首,每首各咏一古迹,依 次是庾信故居、宋玉故居、昭君村、 先主庙、武侯庙,都是借古迹抒发诗 人的身世之感。关于它的整体结构, 明人王嗣奭在《杜臆》中有很好的解 释:“怀庾信、宋玉,以斯文为己任 也;怀先主、武侯,叹君臣际会之难 逢也;中间昭君一章,盖入宫见妒, 与入朝见妒者,千古有同感焉。”
开篇不写昭君,却描 绘了这样一幅图画,目 的何在?
从侧面烘托昭君的形象。一 个青年女子远离父母之邦,嫁到 异域,并在那里度过一生,确实 需要巨大的勇气和毅力,而这雄 伟的山川简直就是她那坚强的性 格的象征。
炼字: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试分析该联中“独”的表达效果。 “独”实写青冢,虚写昭君远离故土的 境遇,更写出了昭君远离故土后心灵的 孤独之情。
如何理解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
明怨恨曲中论。”
“怨恨”两字点明全篇主旨。千 百年来,琵琶所演奏的总是从匈奴传 来的撩人愁思的胡乐,正是昭君在诉 说着她的怨恨!这两句从侧面烘托昭 君的形象,既有对她的赞扬,又有对 她的同情。读到这里,我们的耳边好 像又响起了那深沉、幽怨的琵琶声!
《咏怀古迹(其三)》题 为咏怀,可里面只写了昭君的 怨恨,并无作者个人的情怀, 这是不是与标题“咏怀”二字 不符?
自由朗读、齐声朗读全诗.
三、 找出本诗的诗眼。你是怎样理解的?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诗眼:“怨恨”:
远嫁异邦,远葬他乡,月夜魂归, 思念故乡的怨恨。(“一去紫台连朔 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环空归月夜 魂”)
(这 分种 析态 技度 巧运 )用 什 么 方 法 表 达
态事为 度 什 ? ( 么 诗 体 要 人 悟 写 在 感 这 诗 情 个 中 )表古 人 现这 出段 什往 么
的所 (描 弄写 清的 史古 实人 )、 往 事 是 怎 样
鉴 赏 咏 史 诗 三 步 骤
《咏怀古迹》是一组结构严密的七言
中间两联主要运用什么表现手法? 中间两联: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
中间两联主要运用什么表现法?
明确:
中间两联主要运用了对比和反衬的表现 手法来写王昭君的悲剧。 “去”与“留”对比,离开了不该离开的故 国,留在不该留下的荒漠。 “生”与“死”的对比,生时可以“识”却没 能“识”,死了不能归却魂魄归来。 通过这些对比,反衬出王昭君出塞的悲 惨命运。
齐声背诵全诗.
小结:
诗歌的主旨虽写的是昭君的“怨恨”, 但一开始并未直接写,而是从咏江山之奇 绝引出咏佳人之奇美,接着写昭君的悲剧 及其根源,为点明“怨恨”做铺垫,最后 才明确点出昭君之怨,将感情推向高潮。 诗人漂泊异地,远离故乡,处境和昭 君相似,寄寓思乡之情,也借昭君遗恨绝 域,曲折表达自己失遇无路,才不得用的 感慨。
对画师的无耻行为及汉元帝的昏庸 糊涂的怨恨(“画图省识春风面”)
四、思考、概括
从下面诗句概括出王昭君的形象
画图省识春风面 独留青冢向黄昏 环佩空归夜月魂 分明怨恨曲中论
明确: 王昭君的形象特点
画图省识春风面——美丽 独留青冢向黄昏——孤独 环佩空归夜月魂——思乡 分明怨恨曲中论——怨恨
五、研讨与练习:
找出其中点明感情的词语
新学网 很全的语文教学资料网站 包括了中小学的绝大多数课文讲解
昭君怨恨什么?
远嫁异邦,远葬他乡,月魂 空归, 思念故乡的幽怨。
对画师的无耻行为怨恨
昭君远嫁对她个人来 说,毕竟是一种不幸。 这种不幸又是怎样造成 的呢? 最根本的原因还是统治 者的昏庸造成的
六、自主探究
思考:诗人咏叹王昭君其人其事, 寄寓了怎样的情感?
新学网 很全的语文教学资料网站 包括了中小学的绝大多数课文讲解
所以作者在咏叹王昭君不 幸的同时也在感慨自己的不幸, 在表达王昭君怨恨的同时也在 暗中表达自己的怨恨。
前人评此诗时说,杜甫是“悲昭君以自也”
思考:诗人咏叹王昭君其人其事,寄 寓了怎样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