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PPT课件
合集下载
周易讲解图文并茂版本PPT课件
![周易讲解图文并茂版本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01b5719da38376bae1fae54.png)
焉」(指卦爻辞),学《易》目的是「非安其用而乐其辞」。「用」
指卜筮吉凶祸福。「乐其辞」本于<系辞>文「所乐而玩者,爻
之辞也。」因为卦爻辞含有义理,可以提高人的道德修养境界。
如其所说:「易,我后其祝卜矣,我观其德义耳也。」关于占筮,
借孔子话说:「赞而不达于数,则其为之巫;数而不达于德,则
其为之史。」……此文认为孔子学,易不同于史巫:「后世之士
一、周易的性质➢Biblioteka 远古,人们对自然、社会缺乏认
识,产生了不少迷信活动,人们想通
过各种方式认识、了解、支配社会与
自然,占卜便是其中最主要的一种。
殷商占卜主要使用甲骨,甲骨文是占
卜情况的记录。周人主要用蓍草(民
间称蚰蜒草或锯齿草,蓍草的根状茎
短。茎直立,全株被柔毛。 )卜卦,
叫占筮,《周易》就是占筮情况的记
第一种说法认为“周”是朝代名,指周朝。 郑玄《易赞》说:“夏曰《连山》,殷曰 《归藏》,周曰《周易》。”唐代孔颖达 《周易正义》说:“又文王作《易》之时, 正在羑(you)里,周德未兴,犹是殷世也, 故题周别于殷,以此文王所演故谓之《周 易》。其犹《周书》《周礼》,题周以别 余代。”朱熹《周易本义》也说:“周, 代名也。”
CHENLI
11
“人更三圣,世历三古”
按照传统的说法,《周易》成书的过程是
“人更三圣,世历三古。”所谓“三古”
也就是上占、中古、近古三个时代,所谓
“三圣”是指伏羲、周文王、孔子这三个
圣人。
伏羲,又名宓羲、包牺、庖牺等,是中国神
话中的人物,又被称为我国的人文初祖。伏
羲的形象在传说中大多是人头蛇身。根据学
易曰:「〔寝〕龙勿用。」孔子曰:「龙寝矣而不阳,时至矣而不,出 可谓寝矣。大人安失(佚)矣而不朝, 猒在廷,亦犹龙之寝也。其淢 而不用也,故曰:寝龙勿用。
【哲学历史】易松云《易经》课件及“以典释经”国学教学法模版课件
![【哲学历史】易松云《易经》课件及“以典释经”国学教学法模版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ebfb5f13968011ca2009157.png)
• 见1:通假字,通“现”。 • 田:陆地。 • 见2:遇见,遇到。 • 大人:有地位的人。从现代人角度讲,就是内行人,贵人。
译文:一个人在刚刚崭露头角的时候,遇到贵人相助是顺利的。
【每一爻都不偏离乾卦内核】 乾卦的中心思想:为高远的理想奋斗。 该句:是刚出道阶段,如果能借助外力,会事半功倍。该句也绝不偏离
想。
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 人尽其才,各得其所 • 文明社会的 “总统制”“主席制” • 贞观盛世:唐太宗让封德彝推荐人才,讲述了一
番用人之道。
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 见:通“现”,出现。 • 首:首领。 • 吉:吉利。
• 译文:群龙并现,没有首领,吉利。
【乾卦内核】 乾卦的中心思想:为高远的理想奋斗。 这是最理想的理想状态。张闻天说:“生活的理想是为了理想的生活。
中心思想。
三爻(y á o) :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 华罗庚自学成才,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 君子:古代指有地位的人,后来指道德高尚的人,从现代人角度讲, 当作“一个人”即可。
• 终日:整个的一天。相似的有终年、终岁。 • 乾1:奋发向上的意思,可以是动词,形容词。 • 乾2:叠词用法, “……的样子”之意。 • 夕:夜间,如“除夕”。 • 惕:警惕。 • 若:“……的样子” • 厉:严峻。 • 咎:责任,错责,犯的错误。难辞其咎。
九六:亢龙有悔
• 画蛇添足 • 李闯王兵退紫禁城
九六:亢龙有悔
• 亢:亢奋,高昂之意。亢这个字是人站在几上,没法再往上够。 • 悔:悔意、悔恨。
• 译文:龙飞得太高,力不从心,就会后悔飞得如此之高。
【每一爻都不偏离乾卦内核】 乾卦的中心思想:为高远的理想奋斗。 为理想而奋斗,也有走入误区的时候,过犹不及。同样,不偏离中心思
译文:一个人在刚刚崭露头角的时候,遇到贵人相助是顺利的。
【每一爻都不偏离乾卦内核】 乾卦的中心思想:为高远的理想奋斗。 该句:是刚出道阶段,如果能借助外力,会事半功倍。该句也绝不偏离
想。
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 人尽其才,各得其所 • 文明社会的 “总统制”“主席制” • 贞观盛世:唐太宗让封德彝推荐人才,讲述了一
番用人之道。
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 见:通“现”,出现。 • 首:首领。 • 吉:吉利。
• 译文:群龙并现,没有首领,吉利。
【乾卦内核】 乾卦的中心思想:为高远的理想奋斗。 这是最理想的理想状态。张闻天说:“生活的理想是为了理想的生活。
中心思想。
三爻(y á o) :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 华罗庚自学成才,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 君子:古代指有地位的人,后来指道德高尚的人,从现代人角度讲, 当作“一个人”即可。
• 终日:整个的一天。相似的有终年、终岁。 • 乾1:奋发向上的意思,可以是动词,形容词。 • 乾2:叠词用法, “……的样子”之意。 • 夕:夜间,如“除夕”。 • 惕:警惕。 • 若:“……的样子” • 厉:严峻。 • 咎:责任,错责,犯的错误。难辞其咎。
九六:亢龙有悔
• 画蛇添足 • 李闯王兵退紫禁城
九六:亢龙有悔
• 亢:亢奋,高昂之意。亢这个字是人站在几上,没法再往上够。 • 悔:悔意、悔恨。
• 译文:龙飞得太高,力不从心,就会后悔飞得如此之高。
【每一爻都不偏离乾卦内核】 乾卦的中心思想:为高远的理想奋斗。 为理想而奋斗,也有走入误区的时候,过犹不及。同样,不偏离中心思
经典易经与风水学46页PPT
![经典易经与风水学46页PPT](https://img.taocdn.com/s3/m/e874c68fcc17552706220810.png)
一. 导论
伏羲一画开天创八卦(距今约7000年) 伏羲自甘肃天水迁至河南淮阳
一画开天:—阳爻;- -阴爻(阳为奇;阴为偶) 定义天地昼夜,创造历法
伏羲创立八卦(伏羲八卦,亦称先天八卦)
一. 导论
伏羲八卦寓意的自然现象与中国地形图
乾卦—天(南向阳热) 坤卦—地(北冲阴冷) 离卦—火、日(东日出) 坎卦—水、月(西水源) 震卦—雷(东北雷) 巽卦—风(西南风) 艮卦—山(西北山) 兑卦—泽(东南海)
一. 导论
《易经》---中华科技、文化、哲学之源 “《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 “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原始反终,故
知死生之说。” 先知天地之道,而后知人之道,得天地人之道也
春秋诸子百家之说皆源于《易经》 “三易”---伏羲《连山易》;黄帝《归藏易》;周文王《易经》
清华大学校训来自《易》之《易传》十翼---“象”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一. 导论
风水之感悟及思维 风水之微著,言其气脉也。气乃无形者,属乎 阳;脉乃有形者,属乎阴;阳清阴浊,故气微 而脉著。然气不自成,必以脉而立;脉不自为, 必因气而成。气乘风散,脉遇水止。善观气脉 者,以有形察无形,无形只在有形之内。四水 交流则有脉,八风不动则有气。
一. 导论
《易经》风水在建筑中的科学使用
(火克金,红克白;水克火,黑克红)
水---黑;蓝
一. 导论
北京故宫之风水
始建于明朝永乐年间(公元1403~1425年) 占地面积:0.72平方公里(72公顷) 建筑面积:0.15平方公里(15万平方米) 房屋间数:9999间
* 阴阳与计算机科学(莱布尼兹受启) * 阴阳与正反合的辩证逻辑(黑格尔受启)
易经ppt课件
![易经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b81fc93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10a5360.png)
02
易经的八卦
八卦的构成和象征意义
总结词
八卦是易经的基本构成单位,每个卦都有其特殊的象征意义。
详细描写
八卦是由阳爻和阴爻两种符号,依照不同的排列组合方式构成的八个卦象。每个卦象都有对应的象征意义,如乾 卦代表天,坤卦代表地,离卦代表火等。这些象征意义在易经中具有深远的影响,被用来解释自然现象、社会现 象和人类行为。
源。
易经中的天人合一思想
天人合一理念
易经认为人与自然是一个整体,应当顺应自然规律,与自然和谐 共处。
道德伦理观念
易经提倡孝顺、虔诚、信义等道德伦理观念,认为人应当遵循天道 ,以德行为本。
天人合一的实现途径
通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途径,实现个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到 达天人合一的境域。
易经中的中庸之道和人生智慧
在占卜方面,易经是中国传统占 卜术中最为重要的一种,被广泛 应用于猜测未来和决策支持。
在医学方面,易经与中医理论相 互融会,形成了特殊的中医哲学 体系,对中医的发展和应用产生 了重要影响。
易经的应用范围广泛,涵盖了哲 学、占卜、医学、军事等领域。
在军事方面,易经的思想和原则 被广泛应用于战略和战术的制定 ,对中国古代的军事思想和实践 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03
易经的六十四卦
六十四卦的构成和象征意义
构成
易经由六十四卦组成,每个卦由卦名 、卦符、卦辞和爻辞组成。
象征意义
六十四卦代表了天地万物和人类社会 中的各种现象和规律,每个卦都有特 殊的象征意义,反应了自然和人类世 界的多样性和变化。
六十四卦的相互关系和变化
相互关系
六十四卦之间存在错综复杂的关 系,包括阴阳对峙、互根、消长 和转化等,体现了事物之间的相 互联系和影响。
《易经入门篇》课件
![《易经入门篇》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7b93873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c3.png)
易经基本概念
1
阴阳五行的概念和作用
探索阴阳和五行理论,以及它们在易
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
2
经中的重要性。
了解易经涉及的天人合一理念,并了
解其深远影响。
3
八卦和64卦的意义及应用
揭示八卦和64卦的神秘之处,以及它 们在占卜和人生指导中的作用。
易经应用
பைடு நூலகம்卜筮和占卜
探索易经在预测未来和寻求指 引方面的应用。
易经与人生哲学
发现易经与人生意义、道德和 哲学观念的关联。
易经在商业和管理中的 应用
了解易经与商业策略、领导力 发展和决策制定的关系。
结束语
易经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性
探讨易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
鼓励学习和应用易经的重要性
强调学习和应用易经对个人和社会的价值。
有关易经的资源和进阶学习建议
分享易经学习资源,以及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建议。
《易经入门篇》PPT课件
本课程旨在介绍易经的基本知识和入门级应用,深入浅出地解释中国古老的 智慧。通过令人着迷的介绍和精美的图片,带您走进易经的世界。
易经概述
起源和历史背景
探索易经的起源和与中国古代文化的密切联系。
内容分类介绍
了解易经的不同部分和其独特的功能。
整体框架概述
深入了解易经的整体结构和组成要素。
易经建筑风水精品PPT课件
![易经建筑风水精品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4e4786c7f1922791788e8b1.png)
❖ 仰观天象、俯察地理、近取诸身、远取诸物 (穷山恶水 or 适合居住)
❖ 《易经》≠ 占筮书 = 哲学+数学
伏羲作
文王演 孔子传(春秋)
❖ 命名与三易
关于周易的“易”字,本义为锡为赐,引申义为易, 即变 易,具体取象如下: 释:“易”为日月,象征阴阳变化。东汉哲学家魏 伯 阳曰:“日月为易”。 “易”的上半部是“日” 字, 下半部是“月”字,意取其阴阳交变。
➢ 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Nhomakorabea《易经》---五行的相生相克
五行: 即 金、木、水、火、土
五行相生的秩序是:
火生土, 土生金, 金生水, 水生木, 木生火;
五行相克的秩序是:
火克金, 金克木, 木克土, 土克水, 水克火;
五行相生相克图
─> 代表相生 ---> 代表相克
五行相生相克对中医学的影响力
无行理论是中医学中的藏象学说和辨证施治的依据;
天 泽 火 雷风水 山 地
天 乾 履 同人 无妄
退否
泽
兑 革 随 大过 困 咸 萃
火 大有 睽 离
雷
风
水
山
地泰临
谦坤
成语 : 否极泰来
《乾卦》篇解析
“乾”,(六爻全阳), 元、亨、利、贞。 ➢ 初九,潜龙,勿用。 ➢ 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 九四,或跃,在渊,无咎。 ➢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 上九,亢龙有悔。
.风水.建筑
一 二三
易 风建
经 古 解
水 今 用
筑 风 水 实
例
讲
解
前言
《易经》是古代圣人用来解释宇宙的起源、 现实世界的存在变化和未来时空的发展趋
❖ 《易经》≠ 占筮书 = 哲学+数学
伏羲作
文王演 孔子传(春秋)
❖ 命名与三易
关于周易的“易”字,本义为锡为赐,引申义为易, 即变 易,具体取象如下: 释:“易”为日月,象征阴阳变化。东汉哲学家魏 伯 阳曰:“日月为易”。 “易”的上半部是“日” 字, 下半部是“月”字,意取其阴阳交变。
➢ 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Nhomakorabea《易经》---五行的相生相克
五行: 即 金、木、水、火、土
五行相生的秩序是:
火生土, 土生金, 金生水, 水生木, 木生火;
五行相克的秩序是:
火克金, 金克木, 木克土, 土克水, 水克火;
五行相生相克图
─> 代表相生 ---> 代表相克
五行相生相克对中医学的影响力
无行理论是中医学中的藏象学说和辨证施治的依据;
天 泽 火 雷风水 山 地
天 乾 履 同人 无妄
退否
泽
兑 革 随 大过 困 咸 萃
火 大有 睽 离
雷
风
水
山
地泰临
谦坤
成语 : 否极泰来
《乾卦》篇解析
“乾”,(六爻全阳), 元、亨、利、贞。 ➢ 初九,潜龙,勿用。 ➢ 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 九四,或跃,在渊,无咎。 ➢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 上九,亢龙有悔。
.风水.建筑
一 二三
易 风建
经 古 解
水 今 用
筑 风 水 实
例
讲
解
前言
《易经》是古代圣人用来解释宇宙的起源、 现实世界的存在变化和未来时空的发展趋
《易经的解读》PPT课件
![《易经的解读》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e3a77e928ea81c758f578fe.png)
一. 导论
北京圆明园之风水(占地3.5平方公里,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
一. 导论
圆明园---隐形神龟(身长1200多米,宽700多米) 龟首---“大宫门影壁”至“正大光明殿” 龟尾---“水木明瑟殿”,“澹泊宁静殿” 龟身---“九州清晏”,“杏花春馆” 龟前足---“长春仙馆”,“前垂天脱” 龟后足---“万方安和”,“曲院风荷” 园内山脉---起于西北(艮卦)的香山(太行山脉/昆仑山系) 园内地势---西北高峻,东南平缓,上风上水 园内山水---西北为首,东南为尾,九州四海 中西合璧(阴阳之配)---西洋建筑/香妃之“方外观”
观水法
一. 导论
方外观(香妃,容妃)
方壶胜境
一. 导论
鸿慈永诂
一. 导论
北京天坛 始建于明朝永乐18年(公元1420年)
“祈年殿” 圆顶天---四柱/四象四季---十二柱/十二节---十二柱/十二气
“圜丘坛” 由内至外(九重天)
9*1石环 9*2石环
. . 9*9石环
一. 导论
祈年殿(高9丈9尺---九重天)
龙脉---山之磅礴逶迤,则有龙脉之号 南龙:长江以南之祖山 中龙:长江与黄河之间之祖山 北龙:黄河与鸭绿江之间之祖山
昆仑山脉为三龙之起点
一. 导论
四种龙态:进龙;退龙;福龙;病龙 平地龙脉之确定---依水之流向
关于“砂”---小的山岭 “砂”乃护卫区穴的小山岭,辅从龙脉
“龙”与“砂”---主与仆
一. 导论
• 风水之道:生命之美;和谐之美;创造之美;气势之美
• 风水之谓:堪舆;图宅;青囊;山水之术
人---建筑---自然环境---时间---空间的吉利布局
形---理---悟(应之于目,晓之于理,会之于心)---天地人合
易经八卦 课件40页PPT
![易经八卦 课件40页PPT](https://img.taocdn.com/s3/m/23ca8bd3192e45361166f5da.png)
58
47
45
31
39
15
62
坤为地 地雷复 地泽临 地天泰 雷天大壮 泽天夬 水天需
54
水地比
2
24
19Leabharlann 113443
5
8
易经六十四卦
乾 坤 屯 蒙 需 讼 师,比 小畜 兮 履 泰 否;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同人 大有 谦 豫 随,蛊 临 观 兮 噬嗑 贲;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占筮方法
1.针对所占问之事,本卦代表当前的处境,之卦(之,往也)代 表未来的趋势。要配合心中的疑惑,详细思考两卦的卦辞含 义,以求得到启发。这是最重要的一步。
2.六爻皆不变者,只有本卦而无之卦,则参考本卦卦辞。 3.一爻变者,则参考本卦变爻的爻辞。 4.二爻变者,则参考本卦二个变爻的爻辞,但以上爻为主。 5.三爻变者,则参考本卦及之卦的卦辞,但以本卦为主。 6.四爻变者,则参考之卦中二不变之爻的爻辞,但以下爻为主。 7.五爻变者,则参考之卦中不变之爻的爻辞。 8.六爻变者,则参考乾坤二卦的用(九、六)辞,并参考之卦卦
10
61
53
水风井 泽风大过 泽雷随
51
16
40
32
46
48
28
巽为风 风天小畜 风火家人 风雷益 天雷无妄 火雷噬嗑 山雷颐
17
山风蛊
57
9
37
42
25
离为火 火山旅 火风鼎 火水未济 山水蒙
21
27
风水涣 天水讼
18
天火同人
易经PPT课件
![易经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635335851e79b8969022601.png)
癸酉 癸未 癸巳 癸卯 癸丑 癸亥
乾宫八卦(属金)
乾为天 父母 - 世 壬戌 兄弟 - 壬申 官鬼 - 壬午 父母 - 应 甲辰 妻财 - 甲寅 子孙 - 甲子
乾者健也,乾宫之 首卦,名曰八纯, 财官父兄子俱全, 为本官下七卦之伏 神也。
天风姤
父母 - 壬戌 兄弟 - 壬申 官鬼 -应 壬午(卦身) 兄弟 - 辛酉 子孙 - 辛亥(伏寅楼财) 父母 --世 辛丑
官鬼 --世 丙午(伏妻财寅木)飞卦,子名水为子泄孙气伏;于以本乾卦
父母 -- 丙辰(伏子孙子水)初爻辰土之下,水墓
在辰,谓之伏神入目
于飞爻也。
天地否
父母 -应 壬戌 兄弟 - 壬申(卦身) 官鬼 - 壬午 妻财 --世 乙卯 官鬼 -- 乙巳
否者塞也,卦缺子 孙,以乾卦初爻子 水子孙伏于本卦初 爻未土之上,未土 是飞神,子水是伏 神,土克水,谓之 飞来克伏。
晋者进也,乃乾 宫之第七卦,名 曰游魂。卦内缺
兄弟 -世 乙酉 妻财 -- 乙卯(卦身)
子孙,以乾卦初 爻子水子孙伏于 卦爻未土之下,
官鬼 -- 乙巳
未土是飞神,子 水是伏神,土克
父母 --应 乙未(伏子孙子水) 水,谓之飞来克
伏。
火天大有
官鬼 - 应 乙巳 父母 -- 乙未 兄弟 - 乙酉 父母 -世 甲辰 妻财 - 甲寅(卦身) 子孙 - 甲子
庚子
气。
水火既济
兄弟 --应 戊子(卦身)
既济者合也,
官鬼 父母 --
戊戌 戊申
卦中缺妻财, 以坎卦第三爻 午火伏于本卦
兄弟 -世 乙亥(伏妻财午火) 官鬼 -- 乙丑
第三爻亥水之 下,亥水是飞 神,午火是伏
子孙 -
乙卯(伏卦身:子孙寅木)
《易经》PPT课件
![《易经》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6bddb6accbff121dd36836c.png)
易之名。道藏云:日月为易,象阴阳也。参同契曰:
日月为易,刚柔相推。这些注释,都是取象于日月
往来、寒暑更迭的作用,以阐明阴阳絪缊、盈虚消
息的道理。
.
13
佛学
❖ 佛学说:世事无常,成住坏空。总之,天道、地道 的演化,直接间接,无形有形,都影响着人道的精 神、思想、修养、学问、事业、家庭、婚姻、寿夭、 得失、成败。是错综复杂,变幻莫测的。换言之, 天道、地道、人道,在生生不息、周而复始之下, 随时随地都在变化。不过天理无或有,大道本自然。
易理的主张和解释,或各有所宗,或各从其绪,
虽是见仁见智,各抒己见,但对易学本身的价值
与意义并无影响。限于篇幅,不做考据,仅就前
贤所述,略志如下: .
16
伏羲画卦
伏羲氏,是古代传说中的部落酋长,姓风,又名太 昊氏。昊就是日月光明的意思。一说他生于距今约 六千四百多年,建都于陈,古称陈国。即今河南省 开封东部地区。一说伏羲氏出生于我国大西北之文 化古城天水,古称成纪,即今甘肃省天水市(在其 附近之麦积山石窟中,仍有早期之石碑、雕塑古物, 此类史迹仍待考据)。为中华文化之始祖,秉承天 纵之智,仰则观象于天,俯则察法于地,观鸟兽之 文,与天地之宜,如是一画开天,始作八卦,“以 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是易经之创始者。
❖乾、坎、艮、震、巽、离、坤、兑。
.
3
八卦符号
.
4
六十四卦图片
.
5
先天六十四卦之组成次序
❖ 乾顺行:乾、夬(guai)、大有、大壮、小畜、 需、大畜、泰;
❖ 兑顺行:履、兑、睽(kui)、归妹、中孚、节、 损、临;
❖ 离顺行:同人、革、离、丰、家人、既济、贲 (bi)、明夷;
❖ 震顺行:无妄、随、噬嗑(shi、he)、震、益、 屯(zhun)、颐、复;
全面精讲《易经》知识培训课件(内容完整 可编辑使用)
![全面精讲《易经》知识培训课件(内容完整 可编辑使用)](https://img.taocdn.com/s3/m/9b3a31d6b8f67c1cfbd6b80a.png)
所以,中国的史学特点是:写“史”也是论“经”;说“事”也是说“理”。 因而我们能够看到,《史记》里有“太史公曰”,《资治通鉴》里有“臣光曰”, 这都是史书的作者在讲述史实之后、又在论述其中的得失道理。而史学家在论理层 面所依据的思想理论,就是儒家文化。因此我们也能够看到,很多大史学家,本身 就是大儒学家,譬如这《史记》里的“太史公”司马迁、《资治通鉴》里的“臣光” 司马光。
易经:儒家供奉为“群经之首”,道家推祟为“三玄之一”。
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 三玄:老子、庄子、易经 《易经》“为群经之始”、“大道之源”“百学之宗”, 是中华文化的总源头,是诸子百家的开始。仁者见之谓之 仁,智者见之谓之智,堪称千古之绝 贲 》 《 彖 》 曰 : “ 刚 柔 交 错 天 文 也 ; 文 明 以 止 , 人 文 也 。 观 乎 天 文 , 以 察 时 变 ; 观 乎 人 文化成天下。”这句话富有哲理,是中国“文化”一词的原形。
唐代宰相虞世南(558 -638)政治家,书法 家、文学家
10
《易经》是一座神秘的殿堂
瑞士心理学家荣格 (1875~1961)分析心 理学的创立者
“谈到世界人类惟一的智慧宝 典,首推中国的《易经》,在 科学方面,我们所得出的定律 常常是短命的,或被后来的事 实所推翻,惟独中国的《易经》 亘古常新,相距六千年之久, 依然具有价值,而与最新的原 子物理学颇多相同的地方。”
我们学习中国文化,也常像初次走进一座大厦的人,最先喜欢 的,可能都是建筑里多姿多彩的内饰,是爱上了这儿的一张画、 那儿的一幅字,是迷上了这一只青花瓷瓶、那一个红木圈 椅……就如同我们对国学感兴趣,往往是从喜爱集部里的内容 开始的,是最先着迷唐诗宋词、是最初邂逅 的京剧昆曲…… 但是,要全面了解国学、要深入理解中国文化,就必须去解读 这座文化大厦的整体解构、必须从对集部的热爱,发展为对经、 史、子各部分的研读。 是经史子集四个部分,全面支撑起中国文化这座恢弘的殿堂。 因此,历史,是了解中国文化的必要结构,是继承中国智慧的 重要内容。
易经:儒家供奉为“群经之首”,道家推祟为“三玄之一”。
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 三玄:老子、庄子、易经 《易经》“为群经之始”、“大道之源”“百学之宗”, 是中华文化的总源头,是诸子百家的开始。仁者见之谓之 仁,智者见之谓之智,堪称千古之绝 贲 》 《 彖 》 曰 : “ 刚 柔 交 错 天 文 也 ; 文 明 以 止 , 人 文 也 。 观 乎 天 文 , 以 察 时 变 ; 观 乎 人 文化成天下。”这句话富有哲理,是中国“文化”一词的原形。
唐代宰相虞世南(558 -638)政治家,书法 家、文学家
10
《易经》是一座神秘的殿堂
瑞士心理学家荣格 (1875~1961)分析心 理学的创立者
“谈到世界人类惟一的智慧宝 典,首推中国的《易经》,在 科学方面,我们所得出的定律 常常是短命的,或被后来的事 实所推翻,惟独中国的《易经》 亘古常新,相距六千年之久, 依然具有价值,而与最新的原 子物理学颇多相同的地方。”
我们学习中国文化,也常像初次走进一座大厦的人,最先喜欢 的,可能都是建筑里多姿多彩的内饰,是爱上了这儿的一张画、 那儿的一幅字,是迷上了这一只青花瓷瓶、那一个红木圈 椅……就如同我们对国学感兴趣,往往是从喜爱集部里的内容 开始的,是最先着迷唐诗宋词、是最初邂逅 的京剧昆曲…… 但是,要全面了解国学、要深入理解中国文化,就必须去解读 这座文化大厦的整体解构、必须从对集部的热爱,发展为对经、 史、子各部分的研读。 是经史子集四个部分,全面支撑起中国文化这座恢弘的殿堂。 因此,历史,是了解中国文化的必要结构,是继承中国智慧的 重要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易之名。道藏云:日月为易,象阴阳也。参同契曰:
日月为易,刚柔相推。这些注释,都是取象于日月
往来、寒暑更迭的作用,以阐明阴阳絪缊、盈虚消
息的道理。
.
13
佛学
❖ 佛学说:世事无常,成住坏空。总之,天道、地道 的演化,直接间接,无形有形,都影响着人道的精 神、思想、修养、学问、事业、家庭、婚姻、寿夭、 得失、成败。是错综复杂,变幻莫测的。换言之, 天道、地道、人道,在生生不息、周而复始之下, 随时随地都在变化。不过天理无或有,大道本自然。
.
14
学易的目的
❖ 所有的一切事事物物,虽然在万千变化之中,然 而有其不变的法则,以支持其变。故易之为易, 除“变易”意外,尚有“不易”之易,及“简易” 之易。变易是现象,不易是法则,学易在探求变 易的现象,寻求不易的法则,以确定人类做人处 事的方针,指导应变的方法。易之主旨在此,学 易的目的也在于此。
.
15
第二节 易学的渊源——三圣治易
汉书艺羲、文王、孔子三位圣人的集
礼创作(孟康注曰:伏羲为上古,文王为中古,
孔子曰下古),乃中华文化之,是学术思想的根
源。是从旧石器时代开始,到现在传说已经有六
千四百多年了。在时间上来说,是历史悠久,事
历三古。轮其传承系统与派别,也极为复杂,对
.
10
❖ 自东周以来,再经过孔子的研究和传述,同时又散 为诸子百家学术思想的源泉,这是无可否认的事实 。因此,如要研究中国文化,无论是春秋、战国时 期的儒、道、墨和诸子百家,乃至唐、宋以后的儒 、佛、道等诸家之学,不从《易经》探研,便有数 典忘祖之概了。
.
11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易”的认识
❖ 易系辞传曰:“生生之谓易。”又曰:“天地之大德曰 生。”以上说明了天地生化万物,它的本能就是“ 生生”,就是“变化”。所以易就是指更换与变化。 根据东西方学说的的论证,宇宙的创始源于气化 ,本乎自然。
.
17
文王作卦
文王姬姓名昌,乃周代始祖后稷十五世之后,相 传生于涿州,即今陕西省以西地区,殷商时代为 西伯侯,因勤政爱民,尊老爱贤,为商纣所忌, 被囚于羑(you)里达七年之久,感于时艰,由于 忧患意识,乃专心一志,钻研羲皇所画之卦象, 并系之以辞,以阐明每一卦象之意义。
.
18
孔子赞十翼
孔子,名丘,字仲尼,生于鲁国昌平乡之陬(zou) 邑,即今山东省曲阜县附近。为春秋末期思想家、 政治家、教育家。精通六艺,注重礼文,敏而好学 ,有教无类,乃儒家学派之创始人。孔子晚而习易 ,孜孜不倦,竟至韦编三绝,足见其精研之深。孔 子钻研伏羲八卦之卦象及文王所系之卦辞,认为意 境高深,弥纶万千,惟文字古奥,艰涩难懂,乃立 志撰述十翼(后译),阐释易理,以辅助后之学者 。本诸象数,根据义理,探晦索隐,深入浅出。中 华文化之辉煌,易学之昌. 明,实赖于孔氏之弘扬。19
.
8
《易经》[传统典籍] - 简介
❖ 易是变化的意思,经为方法[或说经典]。即 阐述变化的经书[易之经],易经是一部严谨 的哲学著作,并能在科学的范围内用作术数占 卜。只是非常深奥难懂,才会有众多牵强附会 之说。《易经》是中国文化最古老的典籍。历 代正统派的学者,用许多不同的文字赞扬它, 大致说来,推崇它为“群经之首”,致予无上的敬 意。
.
12
老子的哲学
❖ 老子的自然哲学也提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
道、道法自然。”以天地自然现象来讲,如日升月
恒、朝夕晴雨、春生秋实、沧海桑田;以社会演进
来讲,如国家兴亡、社会盛衰、政治兴革、经济起
伏;以人事际遇来讲,如得失成败、悲欢离合、吉
凶悔吝、否极泰来。这一切事事物物,时时刻刻都
在变化中,所以虞仲翔注曰:易字上日下月,以正
第三节 三易的解释
❖ 一、名称的区分 根据史籍,周礼春官太卜掌三易,一曰“连山”, 二曰“归藏”,三曰“周易”。其出书之名称与 年代虽不相同,但其内容皆以八卦为基础,再由 八卦重而为六十四卦,且其卦象之次序亦各不相 同,兹略举如下:
《易经》文学鉴赏
.
1
先天八卦图片
❖ 乾、兑、离、震、巽、坎、艮、坤。
.
2
后天八卦图片
❖乾、坎、艮、震、巽、离、坤、兑。
.
3
八卦符号
.
4
六十四卦图片
.
5
先天六十四卦之组成次序
❖ 乾顺行:乾、夬(guai)、大有、大壮、小畜、 需、大畜、泰;
❖ 兑顺行:履、兑、睽(kui)、归妹、中孚、节、 损、临;
易理的主张和解释,或各有所宗,或各从其绪,
虽是见仁见智,各抒己见,但对易学本身的价值
与意义并无影响。限于篇幅,不做考据,仅就前
贤所述,略志如下: .
16
伏羲画卦
伏羲氏,是古代传说中的部落酋长,姓风,又名太 昊氏。昊就是日月光明的意思。一说他生于距今约 六千四百多年,建都于陈,古称陈国。即今河南省 开封东部地区。一说伏羲氏出生于我国大西北之文 化古城天水,古称成纪,即今甘肃省天水市(在其 附近之麦积山石窟中,仍有早期之石碑、雕塑古物, 此类史迹仍待考据)。为中华文化之始祖,秉承天 纵之智,仰则观象于天,俯则察法于地,观鸟兽之 文,与天地之宜,如是一画开天,始作八卦,“以 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是易经之创始者。
❖ 离顺行:同人、革、离、丰、家人、既济、贲 (bi)、明夷;
❖ 震顺行:无妄、随、噬嗑(shi、he)、震、益、 屯(zhun)、颐、复;
.
6
❖ 巽逆行:姤(gou)、大过、鼎、恒、巽、井、 蛊、升;
❖ 坎逆行:讼、困、未济、解(xie)、涣、坎、 蒙、师;
❖ 艮逆行:遁(dun)、咸、旅、小过、渐、蹇、 艮、谦;
.
9
❖ 相反的,认为仅是古代的一部卜筮之书,近于巫祝 的诬词,卑不足道。只是经过孔子的传述《周易》 以后,又加上历代许多学者穿凿附会,才有了后世 的盲从和崇敬。甚之,近代以来,还有许多类似轻 薄的讥刺。无可否认的,《易经》原是上古卜筮的 学术,但到了商、周之际,经过文王的整理和注述 ,把它由卜筮的范围,进入[天人之际]的学术领 域,由此《周易》一书,便成为中国人文文化的基 础。
❖ 坤逆行:否、萃、晋、豫、观、比、剥、坤。
.
7
后天六十四卦歌
❖ 乾坤屯蒙需讼师,比小畜兮履泰否, ❖ 同人大有谦豫随,蛊临观兮噬嗑贲, ❖ 剥复无妄大畜颐,大过坎离三十备; ❖ 咸恒遁兮及大壮,晋与明夷家人睽, ❖ 蹇解损益夬姤萃,升困井革鼎震继, ❖ 艮渐归妹丰旅巽,兑涣节兮中孚至, ❖ 小过既济兼未济,是为下经三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