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诗歌鉴赏之“诗眼”ppt(共26张)
合集下载
高考诗歌鉴赏之“诗眼” ppt课件
![高考诗歌鉴赏之“诗眼”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fe6f3a550e2524de4187e72.png)
南浦别
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看,在诗中指回望。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 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肠寸断。此字让我们仿佛 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只一 “看”字,就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
ppt课件
11
(六)抓典型词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陆游)
1.对关键词语的品味(含义及表达作用)。
2.对关键诗句的理解(含意、色彩、情味、效果等) 。
3.品评某一字眼的艺术效果,即分析诗眼或炼字。
ppt课件
2
近年高考诗歌鉴赏主观题中与诗眼、炼字有关题目统计:
03全国 04全国二 04江苏
对句中诗眼“咽”“呜”的判断分析 炼字(诗眼)“闹”的分析 关系全篇的字(诗眼)“怨”的分析
高考诗歌鉴赏之“诗眼”
ppt课件
1
《考试说明》是对诗歌语言鉴赏的要求:
诗的语言是高度凝练和形象化的语言,读者通过语 言媒介才能获得对作品塑造的艺术形象或意境的具体感 受和体验,引起思想情感上的强烈反响,从而领略作品 所包含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鉴赏古典诗歌的语言, 是考查的重要内容之一。 高考中对诗歌语言的考查方向主要有:
寻找诗眼的方法: (三)抓诗中巧妙的修辞 (四)抓词类活用 (五)抓典型词
ppt课件
13
诗眼、炼字类题如何设问(命题角度)?
1、诗中的某个词用得好不好?为什么? 或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 里?(直接鉴赏关键词)
2、诗中的“诗眼” “关键字”是哪一 个?为什么?(找出关键词并鉴赏)
3、这个词与另一个词比较哪个更好?为
灵之窗口;诗之眼,则是洞察诗词旨趣 的窗口。可见,诗眼就是一首诗或某联、 某句中最精炼传神的一个字、词,或是 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情感态度,体现 主旨的字词句。
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看,在诗中指回望。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 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肠寸断。此字让我们仿佛 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只一 “看”字,就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
ppt课件
11
(六)抓典型词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陆游)
1.对关键词语的品味(含义及表达作用)。
2.对关键诗句的理解(含意、色彩、情味、效果等) 。
3.品评某一字眼的艺术效果,即分析诗眼或炼字。
ppt课件
2
近年高考诗歌鉴赏主观题中与诗眼、炼字有关题目统计:
03全国 04全国二 04江苏
对句中诗眼“咽”“呜”的判断分析 炼字(诗眼)“闹”的分析 关系全篇的字(诗眼)“怨”的分析
高考诗歌鉴赏之“诗眼”
ppt课件
1
《考试说明》是对诗歌语言鉴赏的要求:
诗的语言是高度凝练和形象化的语言,读者通过语 言媒介才能获得对作品塑造的艺术形象或意境的具体感 受和体验,引起思想情感上的强烈反响,从而领略作品 所包含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鉴赏古典诗歌的语言, 是考查的重要内容之一。 高考中对诗歌语言的考查方向主要有:
寻找诗眼的方法: (三)抓诗中巧妙的修辞 (四)抓词类活用 (五)抓典型词
ppt课件
13
诗眼、炼字类题如何设问(命题角度)?
1、诗中的某个词用得好不好?为什么? 或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 里?(直接鉴赏关键词)
2、诗中的“诗眼” “关键字”是哪一 个?为什么?(找出关键词并鉴赏)
3、这个词与另一个词比较哪个更好?为
灵之窗口;诗之眼,则是洞察诗词旨趣 的窗口。可见,诗眼就是一首诗或某联、 某句中最精炼传神的一个字、词,或是 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情感态度,体现 主旨的字词句。
高考诗歌鉴赏考点2 赏析诗眼ppt课件
![高考诗歌鉴赏考点2 赏析诗眼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cf92258a0116c175f0e48fd.png)
面积表达最大的思想的动词往往是“诗眼”,临时改变词性的形容词往往是“诗眼”。
4.结构上:最能统领全篇的字(词),全诗都是或明或暗地围绕该字(词)来写,只
是各有侧重,此类字(词)以形容词或动词为主。
5.位置上:五言诗一般是句子第三个字,七言诗一般是句子第五个字。
精品ppt
5
• 请找出这首诗的诗眼,并分析在这首诗中诗人是如何表现诗眼的?
【注】 本诗作于诗人因有志改革反被诬告而获罪被贬谪到商州任团练副使时。仲咸,
指冯伉,与王禹偁是同年进士,在商州时屡与王禹偁唱和。简,书信,这里是寄的
意思。
精品ppt
8
古人评诗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
你认为第二句的“诗眼”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成理,亦可)
精品ppt
12
作业: 完成课时作业本P325 第4题、P326第9题。
精品ppt
13
三江小渡 杨万里
溪水将桥不复回,小舟犹倚短篙开。 交情得似山溪渡,不管风波去又来。 【注】将:行,流过。 (1)本诗的“诗眼”是什么?
答案:交情(交情得似山溪渡),全诗围绕“交情”展开描写,诗人采用
对比、比喻以及象征等手法,用“溪水将桥不复回”与“不管风波去又
精品ppt
15
【答案一】(步骤一)全诗以“夕”字统领全篇,是全诗的“诗 眼”。(步骤二)首联写海天茫茫,山川阔长,都是“夕”中之 景;颔联写“灯火”“星河”,颈联写风吹古木,月照平沙,这 些景物都笼罩在“夕”字之中。正因为身处“夕”中之江楼,能 够消暑,故尾联向朋友发出邀请,回应题中的“招客”。
【答案二】(步骤一)全诗以“望”字统领全篇,是全诗的“诗 眼”。(步骤二)首联写眺望的远景,壮阔而又高远;颔联写近 景,万家灯火,映在水中的星河闪烁,都是俯瞰所见;颈联由上 而下写风吹古木,月照平沙;而尾联则是“东望”所感,向朋友 发出邀请。
4.结构上:最能统领全篇的字(词),全诗都是或明或暗地围绕该字(词)来写,只
是各有侧重,此类字(词)以形容词或动词为主。
5.位置上:五言诗一般是句子第三个字,七言诗一般是句子第五个字。
精品ppt
5
• 请找出这首诗的诗眼,并分析在这首诗中诗人是如何表现诗眼的?
【注】 本诗作于诗人因有志改革反被诬告而获罪被贬谪到商州任团练副使时。仲咸,
指冯伉,与王禹偁是同年进士,在商州时屡与王禹偁唱和。简,书信,这里是寄的
意思。
精品ppt
8
古人评诗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
你认为第二句的“诗眼”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成理,亦可)
精品ppt
12
作业: 完成课时作业本P325 第4题、P326第9题。
精品ppt
13
三江小渡 杨万里
溪水将桥不复回,小舟犹倚短篙开。 交情得似山溪渡,不管风波去又来。 【注】将:行,流过。 (1)本诗的“诗眼”是什么?
答案:交情(交情得似山溪渡),全诗围绕“交情”展开描写,诗人采用
对比、比喻以及象征等手法,用“溪水将桥不复回”与“不管风波去又
精品ppt
15
【答案一】(步骤一)全诗以“夕”字统领全篇,是全诗的“诗 眼”。(步骤二)首联写海天茫茫,山川阔长,都是“夕”中之 景;颔联写“灯火”“星河”,颈联写风吹古木,月照平沙,这 些景物都笼罩在“夕”字之中。正因为身处“夕”中之江楼,能 够消暑,故尾联向朋友发出邀请,回应题中的“招客”。
【答案二】(步骤一)全诗以“望”字统领全篇,是全诗的“诗 眼”。(步骤二)首联写眺望的远景,壮阔而又高远;颔联写近 景,万家灯火,映在水中的星河闪烁,都是俯瞰所见;颈联由上 而下写风吹古木,月照平沙;而尾联则是“东望”所感,向朋友 发出邀请。
高考诗歌鉴赏之“诗眼”知识讲解28页PPT
![高考诗歌鉴赏之“诗眼”知识讲解28页PPT](https://img.taocdn.com/s3/m/d627a5165022aaea988f0f64.png)
43、重复别人所说的话,只需要教育; 而要挑战别人所说的话,Leabharlann 需要头脑。—— 玛丽·佩蒂博恩·普尔
44、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 难的遭遇里百折不饶。——贝多芬
45、自己的饭量自己知道。——苏联
39、没有不老的誓言,没有不变的承 诺,踏 上旅途 ,义无 反顾。 40、对时间的价值没有没有深切认识 的人, 决不会 坚韧勤 勉。
41、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 收都不可耻。——阿卜·日·法拉兹
42、只有在人群中间,才能认识自 己。——德国
高考诗歌鉴赏之“诗眼”知识讲解
36、“不可能”这个字(法语是一个字 ),只 在愚人 的字典 中找得 到。--拿 破仑。 37、不要生气要争气,不要看破要突 破,不 要嫉妒 要欣赏 ,不要 托延要 积极, 不要心 动要行 动。 38、勤奋,机会,乐观是成功的三要 素。(注 意:传 统观念 认为勤 奋和机 会是成 功的要 素,但 是经过 统计学 和成功 人士的 分析得 出,乐 观是成 功的第 三要素 。
44、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 难的遭遇里百折不饶。——贝多芬
45、自己的饭量自己知道。——苏联
39、没有不老的誓言,没有不变的承 诺,踏 上旅途 ,义无 反顾。 40、对时间的价值没有没有深切认识 的人, 决不会 坚韧勤 勉。
41、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 收都不可耻。——阿卜·日·法拉兹
42、只有在人群中间,才能认识自 己。——德国
高考诗歌鉴赏之“诗眼”知识讲解
36、“不可能”这个字(法语是一个字 ),只 在愚人 的字典 中找得 到。--拿 破仑。 37、不要生气要争气,不要看破要突 破,不 要嫉妒 要欣赏 ,不要 托延要 积极, 不要心 动要行 动。 38、勤奋,机会,乐观是成功的三要 素。(注 意:传 统观念 认为勤 奋和机 会是成 功的要 素,但 是经过 统计学 和成功 人士的 分析得 出,乐 观是成 功的第 三要素 。
高考诗歌鉴赏之“诗眼”共28页
![高考诗歌鉴赏之“诗眼”共28页](https://img.taocdn.com/s3/m/fcefd3207c1cfad6195fa7db.png)
高考诗歌鉴赏之“诗眼”
21、静念园林好,人间良可辞。 22、步步寻往迹,有处特依依。 23、望云惭高鸟,临木愧游鱼。 24、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 何能尔 ?心远 地自偏 。 25、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
▪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谢谢!
28
21、静念园林好,人间良可辞。 22、步步寻往迹,有处特依依。 23、望云惭高鸟,临木愧游鱼。 24、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 何能尔 ?心远 地自偏 。 25、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
▪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谢谢!
28
古诗鉴赏之“诗眼”39页PPT
![古诗鉴赏之“诗眼”39页PPT](https://img.taocdn.com/s3/m/6d7798715f0e7cd1842536c8.png)
古诗鉴赏之“诗眼”
•
26、我们像鹰一样,生来就是自由的 ,但是 为了生 存,我 们不得 不为自 己编织 一个笼 子,然 后把自 己关在 里面。 ——博 莱索
•
27科 克
•
28、好法律是由坏风俗创造出来的。 ——马 克罗维 乌斯
•
29、在一切能够接受法律支配的人类 的状态 中,哪 里没有 法律, 那里就 没有自 由。— —洛克
•
30、风俗可以造就法律,也可以废除 法律。 ——塞·约翰逊
谢谢你的阅读
❖ 知识就是财富 ❖ 丰富你的人生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
高考诗歌鉴赏之“诗眼”ppt1
![高考诗歌鉴赏之“诗眼”ppt1](https://img.taocdn.com/s3/m/9d65953590c69ec3d4bb750d.png)
再见
题目类型 分析句意型
请看诗歌 过故人庄 (唐)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 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一联是 千古名句,请自选一个角度,作一简短赏 析。
提问方式 ①这句诗好在哪里? ②这句诗有什么含义和作用?表达上有什么 特点?
答题步骤
①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②结合诗句阐释怎样使用了这种手法。(归 纳时要善于摘录诗中词语组合) ③该句的作用(包括主旨情感、结构作用)
过故人庄 (唐)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 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 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答案示例
•最后一句的意思是只是靠着老朋友帮助才能维持生计,对世 事也不再有何追求了。(步骤一) •本诗前三联渲染出一派恬静幽雅的田园景象,诗人闲适地享 受着妻子儿女的家室之乐。经历长期离乱后,重获家室儿女 之乐,诗人怎能不感到欣喜满足。(步骤二) •但最后一联表面仍是喜幸之词,实则包藏了多少悲苦与无奈。 眼前的闲适生活是建立在“故人供禄米”的基础上的。此刻 寄人篱下,艰难辛酸溢于言表。(步骤三)因此不同旨的凝聚点
巧用辞格的其他词语 诗眼或为一字,或为一词,或为一句。其位置 并不固定,可以在题目中,也可以在诗中。
某 一 句
传神的动词 富有情韵形容词
炼 字
诗 眼 类 题 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的“诗眼”是什么? 为什么? 提问变体: 1,有人认为此诗的“诗眼”是某字或某词,你同意吗?为 什么? 2,某词是全诗(或某句)的关键,为什么? 3,某词统领全诗的理由是什么?
答题步骤:
高考复习诗歌鉴赏之诗眼ppt(共25张)
![高考复习诗歌鉴赏之诗眼ppt(共25张)](https://img.taocdn.com/s3/m/89d1cbdb89eb172dec63b712.png)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渡 河
为 官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八月的湖水涨满,几乎与四岸齐平, 无崖无端,似将万里长天包容。
水气蒸蒸,笼罩了这古老的大泽云梦; 波光粼粼,雄浑的气势撼动了岳阳古
诗眼何在?
城。(前四句写景,后四句叙事)
❖ 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秋娘 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蒋捷 《一剪梅》)
❖ 春风又绿江南岸。(王安石 《泊船瓜洲》)
(五)抓虚词●诗中的数字
齐己《早梅》:“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叶绍翁《游园不值》: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练习一 陶渊明《饮酒》之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练习二
2016·江苏 征人怨 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 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 万里黄河绕黑山。
有人说,本诗诗眼是标题中的“怨”字,你同 意这个说法吗?为什么?请结合诗歌内容分析。
举例:陆游《书愤》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愤”字
空有报国热忱而报国无门、 壮志难酬的怅惘和悲愤。
(一)抓能体现作者强烈感情的字词
赵嘏 《江楼旧感》
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
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
想要渡江河却没有船和桨(暗指想要
出仕当官却没有人引荐),想要修身
高考语文复习-鉴赏古代诗歌语言课件(共27张PPT)
![高考语文复习-鉴赏古代诗歌语言课件(共27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dffa9d2a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12.png)
6
示 例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
“万里”“百年”的数字夸张,描绘出了辽阔无边的画面,极力抒发 分析
了诗人悲怆的感情 ①如实描绘,精练传神,诗意隽永,回味无穷; 效 果 ②虚化烘托,夸张突出特点,增强表现力; ③虚实相生,小大对比,强化情感抒发效果。
✓ 数词的出现往往伴随强调突出的作用。因此鉴赏时要抓住数词强调突出的对 象特点,把握数词的内涵。
✓ 赏析字(词)时不能把该字(词)孤立起来,要注意根据题目要求,把该字(词)放
Hale Waihona Puke 到具体的诗(词)句之中,并结合全诗(词)的结构、意境、情感,特别是主旨
来分析该字(词)的语法特点2或024年表可用达课件技巧。
11
诗 眼
所谓“诗眼”往往指整首诗或某句中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 点、情感态度或诗歌意境的,具有概括性、生动性或情趣性的能 统摄全诗或某句的字词,具体表现为句中“眼”和诗中“眼”两 种形式。
分析 两个动词使用拟人手法,赋予花鸟人的悲喜,生动营造出国家动乱,万物同 悲的深痛哀伤。 ①化静为动,以动写静;
效 果 ②描摹情态,突出特征; ③表达传神,蕴含手法。
2024年可用课件
5
示 例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直”和“圆”两字不仅准确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诗人真切 分析
诗
歌
第三讲 ·鉴赏古代诗歌语言
鉴赏
2024年可用课件
1
TIP
诗歌语言常见考察方向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诗歌丰富的思想感情、优美的意境都是通
过语言来表现的。诗歌的语言与其他文学样式的语言相比更加凝练、
优美,更具抒情性、含蓄性、跳跃性和感染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寻找 “诗眼”
(一)抓能体现作者强烈感情的字词
《பைடு நூலகம்楼感旧》赵嘏
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 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
思的原因是独上江楼
思 思的对象是去年同来的望月人
思的结果是风景依稀似去年
思的环境是月光如水水如天
物 在 人 非
思念 惆怅 落寞 凄清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知识小结:
(一)抓能体现作者强烈感情的字词 (二)抓描写事物生动、形象、准确的字词
寻找诗眼的方法:
(三)抓诗中巧妙的修辞
(四)抓词类活用
实战高考
征人怨 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 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 万里黄河绕黑山。
2014· 江苏
有人说,本诗诗眼是标题中的“怨”字,你同 意这个说法吗?为什么?请结合诗歌内容分析。
什么叫“诗眼”
刘铁冷在《作诗百法》中说:“诗之有 眼,犹人之有目也。” 人之目,乃心 灵之窗口;诗之眼,则是洞察诗词旨趣 的窗口。可见,诗眼就是一首诗或某联、 某句中最精炼传神的一个字、词,或是 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情感态度,体现 主旨的字词句。
抓住“诗眼”,就要结合诗歌、标题、注解、 背景等分析诗的写作意图及作者的观点态度等。
诗眼是? 情感落脚点
愿望,信心 感叹,遗憾
只 要
(二)抓描写事物生动、 形象、准确的字词
南浦别
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看,在诗中指回望。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 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肠寸断。此字让我们仿佛 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只一 “看”字,就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
《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 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
这首诗主要写了一个“情”字,但是它突 出的却是一个“深”字——诗人与汪伦之间的 深情厚谊,所以“深”是诗眼。这个“深”不 仅概括了诗的内容,而且将“潭水之深”与 “友谊之深”巧妙地联系起来。
《夜宿山寺》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 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诗眼是“高”。危”本来就是高,“百尺” 是描述高;“手可摘星辰”是强调高,“恐惊 天上人”是夸张高。通过多侧面的描摹刻画, 山寺危楼高耸的形象就树立在我们的脑海中了。
(三)抓诗中巧妙的修辞
“红杏枝头春意闹”(宋祁)
“闹用了拟人的手法,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称赞道:“著 一‘闹’字,而境界全出。” “闹”字不仅形容出红杏的众多 和纷繁,而且,它把生机勃勃的大好春光全都点染出来了。 “闹”字不仅有色,而且似乎有声
5.《阿房宫赋》中从人们的主观感受写宫内歌舞盛况。既是 以歌舞之纷繁衬托宫殿之众多,又为下文美女充盈宫室预 作铺垫的句子是: 歌台暖响 ,春光融融 ;舞殿冷袖,风雨凄 凄。 6.《阿房宫赋》中用倒置式的暗喻,以璀璨晶亮的明星来比 喻纷纷打开的妆镜,既贴切又形象的语句是: 明星荧荧 开妆镜也 。 , 7.《阿房宫赋》中既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上引出阿房宫的修建, 又起到了笼盖全篇、暗示主题的作用的句子是: 六王毕 蜀山兀 , 阿房出 。 , 四海一; 8.《阿房宫赋》中从最普遍的民心人性的角度,说明人心没 有区别,都追求幸福快乐、都挂念家小,对秦统治者的残 民以自肥作了有力的抨击的语句是:一人之心,千万人之 秦爱纷奢 心也。 , 人亦念其家 。
怨
怨年年岁岁频繁调动 怨时时刻刻练兵备战 怨气候酷寒 怨山河阻隔,归途遥远,还乡无期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注】乾元二年,李白被流放夜郎,第二年春天行至巫山 时遇赦,回到江陵。在南游岳阳时,写下了这首诗。
诗 眼
整 首 诗
揭示诗的主旨的凝聚点
巧用辞格的其他词语 诗眼或为一字,或为一词,或为一句。其位置 并不固定,可以在题目中,也可以在诗中。
某 一 句
传神的动词 富有情韵形容词
诗 眼 类 题 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的“诗眼”是什么? 为什么? 提问变体: 1,有人认为此诗的“诗眼”是某字或某词,你同意吗?为 什么? 2,某词是全诗(或某句)的关键,为什么? 3,某词统领全诗的理由是什么?
“云破月来花弄影”(张先)
"弄"字而境界全出。风弄花影,词人把云、月、花都拟人化了, 赋予了它们丰富的情感和生命,同时,"弄"字化静为动,使 宁静的画面有了飞动之势,构成了一幅幽美朦胧的画面,充 满生机与情趣。
(四)抓词类活用
风老莺雏,雨肥梅子 (周邦彦) “老”和“肥”,都是形容词用作动 词。可以想作风已老,莺正年轻;也 可以想为雏莺从昂首待哺的娇憨,在 风中慢慢丰羽、展翅离巢、婉转鸣叫 的情景。而一个“肥”字,可以想见 梅子成熟、果肉鲜圆,悬挂枝头,诱 人馋涎欲滴的情况。这两个字,把江 南初夏的景色写得生动迷人。 答案: 雏莺在风中长成了,梅子在雨 中肥大了。既写出了其形态,又见出 其动态
高考诗歌鉴赏之 “诗眼”
高中必背古诗文天天读
《阿房宫赋》
1.杜牧在《阿房宫赋》中最后总结,六国和秦国的灭亡 都是由于不修自身,咎由自取,怨不得别人的语句是: ,非秦也 ;族秦者秦也 ,非天下也 。 灭六国者六国也 2.《阿房宫赋》总括秦的纷奢是建立在对人民的剥削和 掠夺之上的,并且还挥霍无度的语句是: , 奈何取之尽锱铢 ? 用之如泥沙 3.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告诫后人光是感叹是没有用的, 要吸取历史教训,不要让历史重演,否则将重蹈覆辙的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语句是“ , ”。 4.《阿房宫赋》中作者泼墨写意,粗笔勾勒。言阿房宫 占地之广,状其楼阁之高的句子是: , 覆压三百余里 隔离天日 。
答题步骤:
①找出诗眼,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如果有表达技巧要点明) ②展开联想把该字(词)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这个字词写出了什么特征) ③点出该字(词)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 怎样的感情,结构上起到了怎样的作用。(术语+ 分析+情感) 诗眼的作用 ①一个字或一个词就构成全诗的线索; ②点明全诗的感情基调; ③揭示全诗的主旨思想; ④照应上下文,为下文蓄势,做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