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乡土中国看儒家道德思想
儒家文化与中国农村基层治理
儒家文化与中国农村基层治理儒家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财富,对中国的社会发展和基层治理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特别是在中国农村的基层治理中,儒家文化所蕴含的价值观和原则为解决农村社会问题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首先,儒家文化注重的人伦关系为基层治理提供了合理的秩序和规范。
儒家思想中,强调家庭、社会和国家的关系,主张以孝道、爱路、忠诚等伦理道德准则来规范个体和群体的行为。
在农村社会中,儒家文化的核心价值观积极影响着农民的行为,促使他们尊重上级领导、关心他人的利益以及积极参与社会事务。
这种基于人伦关系的治理模式,有助于形成和谐的社会氛围,增强基层统治的合法性和效果。
其次,儒家文化强调的仁爱精神为基层治理提供了积极的能量。
儒家思想中,强调个人的仁爱精神,主张广泛关心社会弱势群体,提倡互助合作、共同发展。
在中国农村基层治理中,借鉴儒家文化的价值观,可以促进邻里之间的相互帮助,共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此外,儒家文化中的“以德治国”思想也为农村基层治理提供了有益的理念。
通过弘扬仁爱精神,加强社区服务,提倡正当的契约精神和维护公共秩序,可以推动农村社会的稳定和共同发展。
再次,儒家文化强调的先行示范为基层治理提供了良好的榜样。
儒家思想中,强调个人的修身养性,提倡为人的先行示范。
在中国农村中,政府官员和社区领导者可以通过自身的道德修养和言行举止,成为农民群众的榜样和引领者。
在实践中,这种示范效应可以激发农民的积极性,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参与意识,进而推动基层治理的改善。
最后,儒家文化注重的教育和学问为基层治理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智力资源。
儒家思想中,强调个体的修养和学问的积累,主张通过教育和培养来改变人的行为和境遇。
在农村基层治理中,通过加强基层干部和农民的教育培训,提升他们的学识水平和管理能力,可以有效地提高基层治理的质量和效率。
此外,儒家文化对于社会公正和法治的重视也为基层治理提供了有益的指引。
通过普及和弘扬儒家文化中对于公正和法治的理念,可以推动基层治理的法制化进程,维护农民的权益,减少治理中的不公和腐败现象。
《乡土中国》读后感(精选10篇)
《乡土中国》读后感(精选10篇)《乡土中国》读后感(精选10篇)《乡土中国》是费孝通著述的一部研究中国农村的作品。
全书由14篇文章组成,涉及乡土社会人文环境、传统社会结构、权力分配、道德体系、法礼、血缘地缘等各方面。
下面给大家分享《乡土中国》读后感(精选10篇),一起来看看吧!《乡土中国》1如果我们说文字有四个层级,本能,情感,哲学,审美,越往后越高级,但受众面也会越窄,我倒想从情感的层面去说说,大概我也就是这个级别,入不了俗,也深刻不了,更达不到审美层面的高级。
从“乡土性”来说,其社会结构是倾向于稳定的,而感情的淡漠是稳定的社会关系的一种表示,中国传统的感情是偏向于同性去发展。
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在乡下,夫妇间感情的淡漠是日常,一早起来各忙各的,各人做好各人的事,除了工作和生育事务上,夫妇间大多是“没什么话可说的”,这是因为中国传统的婚姻把生育之外的其他功能比如经济、政治、宗教等纳入到了这个社群所引起的结果,这更像是一份事业,而一切事业都不能脱离效率的考虑,效率是要讲纪律,排斥私情的,所以中国自古讲的是“三从四德”,“相敬如宾”,是负责,是服从,两性间的矜持和冷漠就是自然而然的了。
从“现代性”来说,其实中国的“现代性”是从“乡土性”这基层上长出来的,自然也就带着“乡土”的烙印,这是文化所影响的。
真正“现代性”的感情是浮士德式的,在相异的基础上去求充分了解,是需要不断的在创造中求统一,是把感情的激动,不断的变,作为生命的主脉。
恋爱是一项探险,是对未知的摸索,是不停止的,是追求,是向对方寻求心理上的契洽。
在中国现有的文化环境下,浮士德式的感情追求是让人撕裂的,是充满与环境对抗的,但生命力也会因之越强。
我很高兴的能看到在现在的中国,有这么一小群人有着对爱情美好的追寻,他们能够跳出传统婚姻中承载着的经济等功能,把夫妇发展为家庭关系中的主轴,让两性之间的感情作为家庭凝合的力量。
当然,无论“阿波罗式”的还是“浮士德式”的文化模式,没有对错好坏,全看个人追求和需要,但我还是希望看到越来越多的人因为爱情而结婚,并在恋爱的持续中,不断的去克服阻碍,不以实用为目的,而是去创造生命的意义。
从乡土中国看儒家道德思想
从乡土中国看儒家道德思想从乡土中国看儒家思想儒家道德思想:孔子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
他第一个把整体的道德规范集于一体形成了以“仁”为核心的伦理思想结构它包括“仁义礼智信忠孝悌节恕勇让”等等儒家道德思想规范,仁的是儒家思想的核心。
后世的儒家思想在孔孟的基础上增加了其为维护封建礼制所提出的“三纲”,“三从”“存天理灭人欲”。
等所谓得道德思想道德思想:道德,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与规范。
不同时代与不同阶级,其道德观念都会有所变化。
儒家道德思想发源于先秦时期,又经历代大儒阐释,千百年来一直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主干。
仁:中国古代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
本指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
孔子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
他第一个把整体的道德规范集于一体,形成了以“仁”为核心的伦理思想结构,它包括孝、弟(悌)、忠、恕、礼、知、勇、恭、宽、信、敏、惠等内容。
其中孝悌是仁的基础,是仁学思想体系的基本支柱之一。
孔子在论语中109次提到了仁但是每次的解答都因时间,地点,人物的不同而各有差异。
(1)樊迟问仁。
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虽之夷狄,不可弃也。
”(2)子曰:“刚毅、木讷,近仁。
(3)子贡问为仁。
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4)子张问仁于孔子。
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
”请问之。
曰:“恭、宽、信、敏、惠。
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5)仲弓问仁。
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那么儒家的道德思想是否能适应当今社会呢?我们组讨论后一致认为,儒家的大部分道德思想仍适应当今社会,但部分思想不适应当今社会。
(或者说是需要改造。
)我们组是在乡土中国的基础上把儒家的道德思想与中国的社会情况进行比较,以乡土中国中的部分社会体系为出发点,评判儒家道德思想。
乡土中国司马牛问仁阐述的观点
乡土中国司马牛问仁阐述的观点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仁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价值观念。
仁者,爱人之心;仁之义,庄子称“義之过也”。
意思是说,仁是行为的一种境界,是一种对他人关怀和体谅的态度。
仁是中国文化传统中的核心价值之一,它在中国传统的道德哲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同时,仁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断追求的目标。
司马牛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儒家思想家,他在《孟子》中提出了“仁,义也”这一观点,从而对仁这一价值观念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他认为,仁是人类情感中最高尚的一种,是人们所应当追求的最高境界。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仁被奉为圣贤之所以为贤的根本。
首先,司马牛认为仁是人的本性之一。
他认为,人天生就具有善良、仁爱的本性,这是人与生俱来的品德。
他通过对人性的分析,提出了“人性本善”的观点,这也是儒家思想的重要特征之一。
司马牛认为,人天生是具有善良品质的,只因受到了外界环境的影响,才导致了人的行为上的缺陷。
在这一观点下,司马牛强调了人性善良的重要性,我们应当去挖掘和弘扬人性中的仁爱之心。
在这一点上,司马牛对仁的理解是以人性善良为基础的。
其次,司马牛认为仁是一种实践的品质。
他指出,仁不仅是一种美好的情感,更是一种实际行动。
在他看来,仁是一种宽容、体谅、关怀和帮助他人的态度,是一种积极向善的实际行动。
司马牛认为,只有在实际行为中体现出仁的品质,才能真正体现出个体的价值。
因此,他强调了仁不仅在情感上的体现,更要体现在实践行动中。
在这一点上,司马牛认为仁是一种通过实践来体现的品质。
再次,司马牛认为仁是一种内在与外在相统一的品质。
仁是一种内心的情感,同时也是一种外在行为的表现。
司马牛认为,仁是一种内心情感与外在行为的统一,并且内在与外在同时发挥作用。
在他看来,人的内心情感和外在行为是相互补充、相辅相成的。
只有内外相统一,才能真正体现出仁的品质。
在这一点上,司马牛认为仁是一种内外相统一的品质。
最后,司马牛认为仁也是一种“义”的表现。
他曾经说过,“仁义者,仁之过也”。
儒家思想与中国社会影响深远的道德观念
儒家思想与中国社会影响深远的道德观念引言: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远的影响。
作为一种道德伦理学派别,儒家思想推崇人的本性善良、追求和谐社会关系和品德修养。
这种道德观念在中国社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影响着个人的行为准则、社会关系的建立以及国家的治理。
本文将探讨儒家思想的基本理念,以及它在中国社会中对道德观念的塑造所起到的深远影响。
一、儒家思想的基本理念1. 人性善良:儒家思想基于对人性本质的根本认识,认为每个人都具备善良的本性。
这个理念影响了中国人对他人的好意和宽容,倡导着和谐的人际关系。
2. 仁爱道德:儒家思想强调“仁”,即对他人的关爱和同情。
根据儒家的观点,通过培养仁爱之心,个体能够建立正义、忠诚和亲和力的道德品质,从而促进社会和谐。
3. 孝顺家庭:儒家思想非常重视家庭伦理,尊重长辈并注重亲子关系。
孝道在中国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个人被要求对父母尽孝,这也延伸到对祖先和传统文化的敬仰。
4. 礼仪规范:儒家思想强调社会规范和礼节仪式,认为这有助于维持和谐的社会秩序。
通过遵守规范,人们能够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并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二、儒家思想对个人行为的影响1. 道德自觉:儒家思想鼓励个体内化道德准则,即通过自我修养和自我反省来提升人的道德水平。
这种内省的过程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规范。
2. 公德心和社会责任:儒家思想注重个人在社会中的责任和义务。
通过行动来践行公德心和社会责任,个体能够更好地适应和贡献于社会。
3. 谦逊和谨慎:儒家思想强调谦逊和谨慎的品质,倡导个人要虚怀若谷、慎独慎微,以此来建立和维护良好的人际关系。
三、儒家思想对社会关系的影响1. 家庭观念和亲情关系:儒家思想强调家庭伦理,促进了亲情的培养和家庭道德观念的传承。
家庭被视为社会的基本单元,这种观念在中国社会中根深蒂固。
2. 师徒关系和尊师重教:儒家思想重视师徒关系,尊敬和尊重老师是中国文化中的传统美德,也是儒家思想的体现。
乡土中国优秀读后感7篇
乡土中国优秀读后感7篇通过写读后感,我们可以更好地总结和归纳书中的知识点,提升学习效果,通过写读后感,我们能够提升自身的写作水平和思维条理性,本店铺今天就为您带来了乡土中国优秀读后感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乡土中国优秀读后感篇1这是一本研究中国农村的作品,共有14篇文章构成,涉及乡土社会、人文环境、传统的社会结构、道德体系、礼法、乡村权力的分配、血缘地缘等各方面,各篇之间相互联系递进,费孝通先生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对于当时中国基层社会进行了分析与概述,并由此提出了一些具有创造性的想法与观点。
读完这本书,我认为作者的核心观点是表达了中国的乡土社会受传统儒家观念的影响,是一个追求稳定的、变化漫长的熟人社会。
但在这种社会中也在不断孕育出新的概念,权力的不断发展,社会发展产生的变化,对于乡土社会的冲击等等,但我们并不能否认,作为中国社会基层的乡土社会仍然是当今社会存在和发展的部分。
无论我们的社会如何发展,都离不开对这个最基本的问题的研究与探索。
该书主要描绘的是四十年代后期中国基层社会的现状,以及费孝通先生对于乡土社会的一种展望。
随着时代的变迁与社会的进步,中国的基层社会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变化,对于这本书的学习,不仅仅是透过费孝通先通俗易懂的语言来了解社会学的知识,更加是通过这些文章的阅读,结合现在发展的现状,感悟出新的观点和主张,同时要做到温故而知新。
受到地理环境、文化作用的影响,乡土文化是一种我国独特的文化状态,几千年来文化形态的培养造就了我们独特的国民性和文化性格。
至今,我们还是一个熟人社会,人情社会,我们并不能否认儒家思想的价值体系至今还在直接影响着我们。
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我们的乡土社会也在不断地打怪升级,赋予了它一些新的内涵,乡土社会也意识到了思想解放与学习的必要性。
经济的发展也不仅仅单纯的依靠土地,现代工业的下乡提升了农民的效率,农产品深加工提升效益,新经济形式的出现和快递产业的发展,拓宽了交易的范围等等,乡土社会保留下来的精华我们仍在继承,同时乡土社会为适应现代新社会的发展也在不断的努力。
儒学对土家族传统伦理道德的影响
儒学对土家族传统伦理道德的影响
土家族是中国特有的一个少数民族,传统伦理道德对于土家族社会而言至关重要,其来源于先祖的传统文化和宗教信仰。
随着中国中央的建立,它不仅引入了儒家文化,而且也被融入到这个少数民族的伦理道德中。
儒家文化通过伦理行为的教化和道德思想的抛砖引玉的方式,在土家族伦理传统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儒家文化一直强调要尊重长辈,婚后要尊敬内人,要尊重长辈,要尊重他人,不可有欺诈行为,等等。
这些道德规范在鼓励社会和谐的同时,也维护了社会尊严和尊重人权的原则。
另一方面,儒家文化中的“尊师重道”的文化也影响了土家族传统伦理道德。
儒家文化中有“节俭,守正不阿”和“尊师重道”等众多精神,这些精神使土家族能够更加重视各种表现形式的教育,尊重老师,尊重古师,以及尊重学习前代所传承的道德等方面。
总而言之,儒家文化以其伦理行为的教化和要求、尊师重道的文化和节俭守正的精神,对土家族传统伦理道德影响很大,并且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土家族的伦理道德得到了更加充实的发展,社会更加团结,也有助于促进和谐的社会进步。
乡土中国的道德概念
乡土中国的道德概念道德是人类社会共同遵循的行为准则和原则,是社会稳定和个人成长的基石。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道德观念深植于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中,乡土中国的道德概念具有独特的特点和价值。
本文将探讨乡土中国的道德概念在社会中的重要性和影响。
尊敬和孝顺在乡土中国的道德观念中,尊敬和孝顺是其中最核心的价值观。
乡土中国重视家庭观念,强调子女对父母的敬重和孝顺。
尊敬长辈、敬重父母被视为一种美德,这一观念源自于古代中国儒家思想的影响。
孝顺父母被视为一种必须履行的道德责任,通过孝顺父母,人们能够体现出对传统社会价值观的尊重和遵循。
诚实和正直在乡土中国的道德概念中,诚实和正直也是非常重要的价值观。
诚实被视为一种道德原则,强调言行一致,坦诚相待。
在传统乡村社会中,人们相互依靠,信任在人际关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保持诚实和正直的行为不仅体现了个人的品行,也促进了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谦虚和宽容谦虚和宽容也是乡土中国道德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国文化中,强调谦虚是一种美德。
人们被鼓励保持谦虚的态度,不骄傲自满。
同时,宽容也是乡土中国道德观念中的重要价值。
宽容体现了对他人不同观点和行为的尊重,推进了社会的和谐与发展。
勤俭节约勤俭节约被视为乡土中国的主要道德准则之一。
在中国古代的社会中,人们被教导要勤奋工作,省俭持家。
勤劳和节约的品质被认为是个人成功和家庭幸福的基础。
勤俭节约的价值观也反映了对资源的珍惜和对浪费的抵制,为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公平和正义在乡土中国的道德观念中,公平和正义有着重要的地位。
公平强调对待他人平等,不偏袒、不歧视。
正义强调人们应当勇于维护正义和公正,能够正确对待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促进社会公平和法治的实施。
总结而言,乡土中国的道德概念体现了尊敬和孝顺、诚实和正直、谦虚和宽容、勤俭节约以及公平和正义的价值观。
这些道德观念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塑造了中国社会的行为准则和伦理道德。
它们不仅指导个人的行为,也造就了和谐、稳定以及可持续发展的社会。
乡土中国的法理社会概念
乡土中国的法理社会概念乡土中国是一个充满着丰富多样文化传统的国家。
其中,法理社会概念在乡土中国的社会形成和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乡土中国的法理社会概念进行探讨,以期揭示其对社会习俗、规范和价值观念的塑造与影响。
一、乡土中国的法理社会概念源于古代文化传统在乡土中国,法理社会概念源于古代文化传统,深深植根于人们的思维和生活方式中。
古代文化传统中的儒家思想注重道德、礼仪和人伦关系,对人们的行为规范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这种传统观念在乡土中国的法理社会中被广泛接受和遵守。
二、乡土中国的法理社会概念对社会习俗的塑造与规范乡土中国的法理社会概念对社会习俗的塑造与规范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在乡土中国,人们遵循着一定的社会习俗来进行生活。
这些习俗包括婚姻、葬礼、祭祀等方面,都受到法理社会概念的影响和规范。
例如,在婚姻方面,乡土中国人民注重门当户对、长幼有序等传统观念,这些观念对于婚姻的成败起到了重要的影响作用。
三、乡土中国的法理社会概念对社会规范的塑造乡土中国的法理社会概念对社会规范的制定和遵守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社会规范是一种共同遵循的行为准则,它约束着人们的行为方式和行为态度。
在乡土中国,社会规范的制定和遵守与法理社会概念密不可分。
例如,在道德方面,乡土中国人民注重孝道、尊老爱幼等传统观念,这些观念成为社会规范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乡土中国的法理社会概念对价值观念的塑造与影响乡土中国的法理社会概念对价值观念的塑造和影响也十分显著。
价值观念是人们对于事物评价的准则和标准。
在乡土中国,法理社会概念对于人们的价值观念起到了重要的引导作用。
例如,在乡土中国的农村地区,人们尊重自然、注重团结互助等观念成为了当地居民的普遍认同和传承。
五、乡土中国的法理社会概念的当代启示乡土中国的法理社会概念在当代社会依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在当代社会中,法律规范的制定和遵守是社会秩序和稳定发展的关键。
乡土中国的法理社会概念提醒着我们,要秉持守法意识,遵守法律规定,共同建设和谐文明的社会。
从乡土中国看儒道互补
从乡土中国看儒道互补作者:袁子墨来源:《现代交际》2020年第14期摘要:儒道两家作为中国文化两大重要思想流派,共同影响了中国的文化构成和中国人的民族性格。
费孝通先生认为“中国社会的基层是乡土性的”,乡土社会就是中国社会的一个缩影。
乡土社会在各个方面都受儒和道两家的影响,具体表现为乡间政治中的社会强制性与自觉接受性,社会格局中的地域性与封闭性,以及人生态度上的自强不息与厚德载物。
关键词:乡土中国儒道互补乡间政治社会格局人生态度中图分类号:G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20)14-0064-02许倬云先生在《万古江河——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一书中对中國文化做了这样的一个概括:“北方的黄河文化孕育了循规蹈矩、守分安命的儒家;在南方,出现的却是多思辨,甚至是辨证式的老子和庄子……黄土的中国和长江的中国……终于并和成中国文化的主要地区。
”[1]丁为祥先生也认为,“儒道两家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形成的两大思想流派,因而‘儒道互补’不仅构成了中国文化的一个总体基调,而且也代表着中国人的所谓‘世界’”[2]。
“中国社会的基层是乡土性的”[3],因此,乡土中国很能代表中国社会的一般特点,从中也得以窥见儒道互补在中国社会的基层型表现。
一、乡间政治儒家强调秩序,即要求在整个社会中依礼建立一个“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以血缘为基础,以等级为特征的秩序,依靠这一秩序对社会进行治理。
在儒家的设想中,“礼”可以使个人达到一种圆满的境界,每个人依礼处于天地之间,依礼行使权利并承担相应的义务,达到一种“从心所欲不逾矩”的状态。
同时,当每个人都依礼而行时,天下也会处于一种和谐的状态,即儒家所谓的“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礼又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外在的仪式规定。
在这一层面上,人们需要遵守各式各样的礼仪,即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等级秩序,以及婚丧嫁娶等仪式中的具体礼仪规范;二是内在的心理依归,即孔子所谓的“心安”。
费孝通乡土中国读后感
读费孝通先生《乡土中国》费孝通先生是中国最重要的社会科学家,一生著述丰厚,不仅有在国外闻名的《江村经济》,还有在20世纪40年代成书的《乡土中国》,而后者的影响力似乎更大。
《乡土中国》这本书不是对一个具体社会的描写,而是从具体社会里提炼出一些概念,费孝通先生在其中提出了“乡土本色”和“差序格局”等著名的概念,使其成为一本既反映中国实际情况,又有理论深度的著作,在中国的学术界具有比较大的影响,更是成为许多学者研究中国问题的必读书目。
读罢此书,不仅对先生在社会学方面的深厚造诣感到由衷地钦佩,而且也为他细致敏锐的观察力和生动的文笔所震撼。
一些在我们看来习以为常的平凡小事,经先生的一番分析,便成了“乡土中国”所独一无二的特性,除了中国,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再也没有。
一件再普通稀松的事情,经先生的描述,也便成了活生生的一幅“乡土中国”的画像,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回头再细细琢磨,更是觉得千真万确。
另外,先生在此书中表现出的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熟悉和对儒家经典的恰当运用,也从另外一个方面体现出费孝通先生这位“国学大师”的博学与睿智。
本书共分十四个章节,讨论了十三个问题,这些问题从政治到生活、从国家到个人,几乎涉及了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涵盖了古往今来传统社会的诸多现象。
但很巧妙的是,这些问题几乎都可以用一个字来概括。
第一章,“乡土本色”,就是一个“土”字。
先生在开头就说要从“土头土脑”的乡下人说起,这个“土”字,虽然有些蔑视的意味,但对于乡下人来说,却有着及其重要的意义,因为“土”是他们赖以生存的根本,是农耕社会的基础,作为农耕民族,离开土地就无法生存,即便是到了一处新的天地,也总是要努力种出庄稼来。
这种世世代代的小农经营,使得乡土社会成了一个相对封闭、孤立的熟人社会,这也正是塑造中国人性格特点的独特环境。
在这章里,作者还用很独到的角度分析、解释了美国乡下和中国乡下的不同之处。
美国人在乡下往往是一户人家自成单位,原因在于美国在早期拓殖时代人少地多;而中国的乡下人却通常是聚居,这不仅是因为中国农民大多是小农经营,并且还有水利合作和安全保卫的需要,另外中国传统的土地平等继承制也是导致中国乡下人聚族而居的一个重要因素。
2023年《乡土中国》读后感9篇
2023年《乡土中国》读后感9篇《乡土中国》读后感1中国,飞速发育中的古老国度,传统与现代在交融,青铜与碳纤在碰撞,道德这个东道主也在与远道而来的制度相互切磋。
中国的文化源远流长,不断推陈出新,但骨子里还是有永远不会褪去的东西——乡土。
中央电视台有一部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创造了中国电视剧都难以企及的收视狂潮,其中除了美食的诱惑,更多的,是庞大的外出人口对家的味道的怀念,家在舌尖上,家在被褥间,家在笔墨里,正如费孝通老先生在《乡土中国》一书的前言中写道:“乡土中国,并不是具体的中国社会里提炼出的一些概念,而是包含在具体的中国基层传统社会里的一种特具的体系,支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据费孝通先生所言,中国国家结构的基层便是乡土,构成这个国家的最下一层维系纽带,正是乡土性,乡既不是特指乡下,土也非土头土脑,而是一种情感,一种牵连,是人与土地有着关于生死存亡的不可分割的联系,重土思安,故土难离。
中国在传统上是一个漫长历史的农业国家,几千年来,家乡的土地对中国人来说就是饭碗,就是生存,游子在外,飘零无根,终归要站在家的土地上,挥起锄把,才算务了本业。
长久下来,土地对人的影响越来越深入,越来越全面,渐渐地流入到中国人的血液中和骨髓中,成为一种思维方式,一种文化,于是,中国人开始离不开故乡的泥土,所有中国人的心都被牢牢留置在屋外的土地上,因而,中华民族的性格中加入了深厚的安稳情节,中庸的处世之道,渊远的文明流传,安定的人生追求,中国人于是有了深深的乡土气息。
自然条件与家族观念决定了中国的基本聚落形式——农村,是一个内向的,封闭性的完整聚居环境,其中的每一户人家存在实际或理论上,或多或少的某种关系,这是亲密而纯粹的,邻里之间保持着基于善意的密切关系,这种人际关系的味道是乡土的;而现今更多人迁入城市,特别是超大型城市的高层建筑居住,一个个水泥的方格分割了人与人之间空间上的距离,也分割了心理的联系,按费孝通先生的说法,现在的人更类似于村与村之间的关系,相互隔绝并且相互孤立,带有天然的排斥性,在外孤独,在内又缺乏相互支持,最常见的聚居单位是一家三口,自我中心和人际冷漠也就不难解释了,这种人际关系的味道是钢铁的。
文化自觉:理解《乡土中国》的三个维度
文化自觉:理解《乡土中国》的三个维度《乡土中国》并非严恭静正的学术论著,从它的产生方式、发表样态和行文风格来看,称之为“学术性著作”也许更为合适。
尽管费孝通创制的很多概念一直沿用至今,而且依然充满活力,但在本书中,作者并未就概念及其关系做出更周密的阐释,而他的判断也多依托于他的生活感受或田野经验,而非理性的论证。
这是一本像“乡土”一样朴素的学术著作,得益于作者敏锐的文化感知力与深刻的文化洞察力,朴素之中又散发出理性思辨的通透。
以学术求真知,以思辨求真理,这大概就是学术的本质内涵吧。
正因为如此,理解《乡土中国》,局限于文本是远远不够的。
我们还应将眼光投射到历史的纵深处,投射到现实的大空间,在不同的维度去发掘它的内涵、价值与意义。
一、在晚近“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中,理解《乡土中国》的写作主旨《乡土中国》从“乡土”入手,揭示了乡土社会的“超稳定”特征。
小农经济将广大的农民束缚在土地上,一生一世,祖祖辈辈,这样的生产方式造就了乡土社会的人际关系,那就是“熟人社会”。
历史一页一页地翻过,但并未随着时间的推进而产生新的内容,增加新的要素。
有历史学家称这种“超稳定”的历史是“没有时间的历史”,千年如同一年,一年遮蔽千年。
考虑到几千年来,传统中国的生产方式、价值理念与社会形态的延续性与同质性,用“超稳定”来形容这个漫长的历史时段,不算夸张。
这个田园牧歌式的历史终结于1840年,鸦片战争让中国社会发生了断崖式的变革。
晚清重臣李鸿章提出了一个命题,叫“数千年未有之变局”。
李鸿章是从边患与国防的角度界定这个“变局”的,但此命题却被人们广泛接受,其所指也远远超出了国防的范畴,政治、经济、文化、社会风尚、生活习气,无不涵盖其中。
传统中国的迷梦在洋枪洋炮的硝烟中惊醒。
鲁迅说,人生最苦痛的是梦醒了之后无路可走。
那几代中国人,大概都曾经历过这样的震惊与迷茫。
近代中国人的“突围”从两个方向展开,一个是“开眼看世界”,另一个我姑且称之为“反身看自己”,二者难解难分,互为动因,彼此纠结,深刻地影响了几代人的精神与心态。
2023年《乡土中国》读后感12篇
2023年《乡土中国》读后感12篇《乡土中国》读后感1在现代化的大潮下,乡村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在一些发达国家已经无传统意义上的乡村了。
然而我们在中国,农村依然占有绝大比例。
因此,要彻底了解中国社会,乡村便是不可规避的问题了。
费孝通先生以其渊博的学识和敏锐的观察力为我们展现了他眼中的中国乡土社会。
土,是历来那些所谓的城市人对农村人略带鄙夷的一个评价,当然,一定程度上这个词是客观的,因为农村人的眼里缺乏所谓的“大世面”。
费孝通先生认为,这个字形容中国乡村也是再贴切不过的了。
因为那是农村人的衣食父母,农民靠种地为生,世世代代扎根于土里,他们对土有着特殊的感情。
生于斯,死于斯便是最好的见证。
农业不同于其他经济形式,农民们靠着水土完全可以自给自足,于是,土便使他们囿于一个相对孤立隔绝的环境之中,但这种孤立绝不是一家一户,而是一个以村落为单位。
聚村而居是因为农田需要水利,一定的合作是必须的,且人多也更安全些,家庭世代的绵延也会造就此种情况。
在村里,范围的局限性导致了彼此的熟悉,试想我们和自己比较熟悉的一个人一起生活是个什么样的情形:我们不会产生陌生带来的拘束,在很大程度上从心所欲;我们因为了解而彼此信任;我们相互体谅而摩擦甚微……看起来是个不错的世外桃源。
我们现在的农村,以家族姓氏来命名村子的屡见不鲜,如杨家湾、岳家寨等等。
尽管村子里并不是每家都是这个姓,但这个姓大都占有绝大比例。
这是中国氏族社会的一个传承,而农村相对的“与世隔绝”把它保存得更好。
正是这亲密的血缘关系造就了社群的团结性,而维持团结的也正是中国人所讲究的人情。
礼尚往来,自古以来为中国人所重视的美德,但这礼尚往来的人情却限制着社会若干活动,最主要的就是冲突和竞争。
根据某些冲突论学者的观点,冲突是维持和保障社会进步的主要动力,缺乏冲突,农村在某种程度上也便落后了。
但同时,缺乏冲突,自然便缺乏法律调整的基础了。
在费孝通先生的眼里,维持着乡村秩序靠的不是法治,而是礼。
《乡土中国》:差序格局与系维着私人的道德
教学目的
1 理清每章的逻辑关系。 ——学术著作。
2 搞清关键概念和问题。 ——中西对比。
3 建立四章之间的联系。 ——融会贯通。
课前复习
第一章《乡土本色》 开宗明义,点名中国社会的乡土性。 1.中国的乡土社会有哪些特点?
(1)附着在土地上,与泥土分不开,主要靠农业谋生。 (2)世代定居,很少迁移流动,语言及其他很稳定,很少变化。 (3)以住处为单位,聚村而居,相对孤立和隔膜,生活富于地方性。
关(键4词)是熟人社会,周围人生而与具,是礼俗社会,靠规矩、礼俗来约
束。 土地附着、孤立隔膜、世代定居、熟人社会、礼俗约束
第四章 差序格局
一.本章的逻辑关系【基础工作 读书之法】
乡下人最大的毛病是“私”——其实城里人也是如此—— 苏州的例子可以证明——因此“私”的毛病在中国最普遍—— 但这不是个能力问题(中国人有能力)——得从社会的格局来 考虑——对比看,西洋社会的是团体格局——例如家庭,西方 是界限分明——而中国的“家”的范围可以伸缩自如——因为 我们的亲属关系就是同心圆的波纹一样的性质——其中最重要 的特征是自己是中心——
二.思考题
1.什么是差序格局? ①是指一种以自己为中心,并像波纹一样向
外推出的,和自己发生亲属、地缘等社会关系的 那种有亲疏、远近之别的,并能够伸放收缩的中 国社会结构的格局。
2.什么是团体格局?
②是指一种由若干人组成一个个界限分明的团体,并在团体中讲究人人平等和宪法观念(即团体 不能抹杀个人)的西洋社会结构的格局。
—神必须是无私的。以确保每个人人格的平等,每个分子和团体的关系是 相等的。
④在执行团体的意志时,需要有代理者,如政府。代理者要保障个人
乡土中国道德观念的解释
乡土中国道德观念的解释
在乡土中国,道德观念是社会和文化的核心价值观。
它涵盖了人们对于正确与
错误、善与恶的认识和判断,以及行为准则的制定和遵循。
乡土中国的道德观念深植于中国古老的哲学思想和传统文化中。
其中,儒家思
想对道德观念的形成和传承起到了重要作用。
儒家强调人伦关系、孝道、忠诚和义务等一系列道德价值,在乡土中国得到了广泛的认同。
孝道作为乡土中国道德观念的核心,强调尊敬和关怀长辈,亲情和家庭的重要性。
除了儒家思想,乡土中国的道德观念还受到了其他各种文化和宗教的影响。
例如,佛教强调仁慈、慈悲和无私的行为,道教注重自然和谐,伦理观念也在乡土中国道德观念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乡土中国的道德观念也与社区和家庭的生活方式紧密相连。
在乡村社区中,人
们注重互助和合作,相互之间建立起了密切的信任关系。
这种道德观念体现了乡土中国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家庭是道德观念的基石,家庭中的父母是孩子道德教育的重要来源。
乡土中国强调家庭和睦、孝顺和亲情,这也是道德观念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乡土中国的道德观念还包括对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的理解。
在乡土中国的传统
观念中,人被视为自然的一部分,与自然环境相互依存、和谐共处。
这种观念反映在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和对生态平衡的追求上。
乡土中国道德观念的解释是一个复杂而多维的主题,它是中国社会和文化多元
性的体现。
这种道德观念的传承与继承是乡土中国社会和国家发展的重要基础。
通过理解和尊重乡土中国的道德观念,我们能更好地认识中国的文化传统和社会发展,从而促进国内外的交流与理解。
乡土中国高二读后感800字
乡土中国高二读后感800字“礼”向来是文质彬彬的内涵,像《镜花缘》所描绘的君子国一般的社会.我们所小就被教导要懂礼、知礼,读《三字经》、《千字文》,要“尊老爱幼”等等。
汉代察举制的基础便是“举孝廉”。
圣人孔子也曾经说过“不学礼,无以立”,礼是一切的根本。
然而凡事多有两面性,礼也不例外。
礼,规范我们的行为,和谐我们的家庭,稳定我们的社会。
自古以来,礼是约束自己的手段,古仁人志士强调“克己复礼”,今人强调“传家风、承家训”。
孔子曾经说过:“导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
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孔子的儒家与法家有很大不同,儒家思想强调,以德治国,反对严刑峻法,以礼服人,而法家思想则推崇酷吏,以法治国。
孔子在这句话中就指出,以法治国能使国家稳定,但民众“无耻”,没有羞耻心,只是碍于法律效力,并非主观愿意;而以礼治国,民众“有耻且格”,人们有羞耻心能自我约束。
人服礼是主动的,可为人所好,即所谓的“富而有礼”。
鲁迅先生也在他的《二十四孝图》中,批判了封建社会下国人谋人性命,教人自虐的丑恶祸心。
“卖身葬父”、“埋儿奉母”、“哭竹生笋”这样的字眼让人感到冷酷无情。
孝是应该的,但愚昧、迷茫就是愚蠢的,可悲的,甚至可恨的。
郭巨挖窟窿时,他的儿子还玩着“摇咕咚”,抱在母亲臂膀上,高高兴兴地笑着。
读到这,我不禁为这小孩子叹息,焉有如此愚父“礼”可以救人,也可能杀人,不仅中国如此,其它国家也存在此类现象。
在印度,丈夫的葬礼上妻子要被活活地烧死,这也是“礼”;在缅甸,孩子成年礼时要杀死几个人,这也是“礼”。
在诸多事例中,“礼”对人性的禁锢,对生命的漠视显露出来。
由此看来,儒家所推行的礼制并不是完美的,或者说,在后人的传承下变得扭曲,变得野蛮,不合时宜。
综上,对于礼,我们应该理性面对,“仁、义、礼、智、信”要有,但我们不能愚礼,错误地盲从礼,这样就会导致你做出一些荒唐的事,这种礼在现代社会看来是残忍的。
因此,礼要达到治,要能适应现代生活。
探讨《乡土中国》的主题思想
探讨《乡土中国》的主题思想引言《乡土中国》是费孝通先生的一部经典著作,对中国农村社会进行了深刻的剖析。
本文试图从多个角度探讨《乡土中国》的主题思想,以期对这部作品有更深入的理解。
目录1. 乡土中国的社会结构2. 乡土中国的文化传统3. 乡土中国的社会变迁4. 乡土中国的现代化进程5. 结论1. 乡土中国的社会结构《乡土中国》描绘了中国农村社会的面貌,展现了其独特的乡土文化。
在这一部分,我们将从家庭、宗族、乡村三个层面来分析乡土中国的社会结构。
1.1 家庭在乡土中国,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
费孝通先生认为,中国家庭具有浓厚的伦理色彩,强调父权制度和长幼尊卑。
这种家庭结构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家庭的稳定和和谐,但也导致了家庭的僵化和对个体的压迫。
1.2 宗族宗族是乡土中国社会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将族人紧密联系在一起。
在宗族内部,有着严格的等级制度和封建礼教,对成员的行为和思想产生深远影响。
1.3 乡村乡村是乡土中国的基本单元,乡村社会呈现出一种封闭、保守、自给自足的特点。
乡村内部的权力结构复杂,既有官方的保甲制度,也有民间的乡约、宗族等组织。
这些组织共同维护着乡村的秩序。
2. 乡土中国的文化传统乡土中国的文化传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一部分,我们将从儒家文化、民间、乡村教育三个方面来探讨乡土中国的文化传统。
2.1 儒家文化儒家文化在乡土中国具有深远的影响。
费孝通先生认为,儒家文化强调人伦关系,注重道德教化,使乡土中国形成了重视礼仪、尊重长辈、和睦相处的社会氛围。
2.2 民间民间是乡土中国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乡土中国的民间多样,有、、儒家等宗教,也有祖先崇拜、神灵祭祀等俗。
这些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的精神需求,维护了乡村的和谐稳定。
2.3 乡村教育乡村教育在乡土中国具有重要的地位。
费孝通先生认为,乡村教育旨在培养具有道德品质、掌握一定文化知识、能够胜任乡村社会事务的人才。
《乡土中国》对《论语》的诠释
《乡土中国》对《论语》的诠释
《乡土中国》是著名的历史学家陈寅恪的著作,其中有一章是对《论语》的诠释。
在《乡土中国》中,陈寅恪对《论语》的诠释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论语》是中国儒家传统文化的经典著作:陈寅恪在《乡土中国》中指出,《论语》是中国儒家传统文化的经典著作,其中记录了孔子的言论和行为,对后人有着深远的影响。
《论语》中记录了孔子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陈寅恪在《乡土中国》中指出,《论语》中记录了孔子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孔子认为道德是人生的最高价值,强调仁、礼、义、智四种美德的重要性。
《论语》的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陈寅恪在《乡土中国》中指出,《论语》的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蕴含着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道德的崇高追求。
总的来看,陈寅恪在《乡土中国》中对《论语》的诠释主要集中在介绍《论语》作为中国儒家传统文化的经典著作,记录了孔子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并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几个方面。
通过对《论语》的诠释,陈寅恪希望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论语》的思想内涵,并启发人们对人生和道德的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乡土中国看儒家思想
儒家道德思想:孔子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
他第一个把整体的道德规范集于一体形成了以“仁”为核心的伦理思想结构它包括“仁义礼智信忠孝悌节恕勇让”等等儒家道德思想规范,仁的是儒家思想的核心。
后世的儒家思想在孔孟的基础上增加了其为维护封建礼制所提出的“三纲”,“三从”“存天理灭人欲”。
等所谓得道德思想
道德思想:道德,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与规范。
不同时代与不同阶级,其道德观念都会有所变化。
儒家道德思想发源于先秦时期,又经历代大儒阐释,千百年来一直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主干。
仁:中国古代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
本指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
孔子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
他第一个把整体的道德规范集于一体,形成了以“仁”为核心的伦理思想结构,它包括孝、弟(悌)、忠、恕、礼、知、勇、恭、宽、信、敏、惠等内容。
其中孝悌是仁的基础,是仁学思想体系的基本支柱之一。
孔子在论语中109次提到了仁但是每次的解答都因时间,地点,人物的不同而各有差异。
(1)樊迟问仁。
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虽之夷狄,不可弃也。
”
(2)子曰:“刚毅、木讷,近仁。
(3)子贡问为仁。
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
(4)子张问仁于孔子。
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
”请问之。
曰:“恭、宽、信、敏、惠。
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
(5)仲弓问仁。
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那么儒家的道德思想是否能适应当今社会呢?
我们组讨论后一致认为,儒家的大部分道德思想仍适应当今社会,但部分思想不适应当今社会。
(或者说是需要改造。
)
我们组是在乡土中国的基础上把儒家的道德思想与中国的社会情况进行比较,以乡土中国中的部分社会体系为出发点,评判儒家道德思想。
1、乡土本色:中国农民借土而生聚居一方,形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现状,在互相熟悉的社会现状下形成了其具有特色的礼俗,信义的为人之道。
礼:
在此节中,解桐,琳倩,杰韵,云芝等均认为儒家道德文化文化中的礼与信与心安之法是适应当今社会的,在农村之中,彼此之间相互熟识,因此再见面时便会礼貌的对村中的长者进行问候和称呼,无论是三叔还是四大爷,然而在当今社会这种称呼逐渐减少,有的人见到老师和长辈面无表情的走过这便是没有礼貌的表现因此我们要恢复这种礼在社会的作用,提倡礼制,现在部分中小学学习《弟子规》便是因为这个吧。
因此孔子之礼是适应当今社会的。
针对礼这个问题
侯明同学提出了她自己的观点。
孔子著作《论语》中八佾一篇中对礼的解释除了本文中的意思之外,更多的是讲述封建等级秩序如: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也!”这种等级制度的存在是不公平地,不能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并且部分的礼制成为了当今社会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存在的根源,这种礼制就必须予以废除,其存在指挥只会对社会的发展产生影响。
信:
孟遥,晓真,符一叶等强调了信在当今社会的重要性,党的十八大提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也强调了诚信,因此诚信是适应当今社会的。
梁静和光睿着重的阐述了当今社会的商业不诚信现象,给人民的生活带来了很大问题因此,诚信是适应当今社会的。
并且要予以大力弘扬,以纠正考试不诚信,政绩不诚信、做人不诚信。
的不信之风
孝:
梁静,杰韵,云芝等讲解了儒家的孝,孝作为儒家仁文化的根基,是儒家道德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孔子论语中也多次提到孝文化,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孔子的孝文化要辩证的看,当今社会部分人被金钱蒙蔽了双眼,只盯着老人的遗产,空巢老人到处都是,本应安享天伦之乐,但又独守空房,说是忙,其实是不孝,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
我们是远游无方,便是不孝。
因此这方面的孝文化是我们当今社会所必须要传承的。
但孔子讲孝时提出的葬之以礼何当今社会的丧葬从简有着冲突。
需要进一步权衡。
2、差序格局引发的私人道德
符一叶和叶梅讲到了中国的人情社会和社会之中的差序格局,在这种格局下形成了一个人为中心的私,和以自己为中心的德儒家的道德思想缺乏全面的公德,而是着重强调了个人的克己复礼,个人的成仁成圣,而缺乏了整体的道德观念,这或许便是国人私的一面的根源了,这种思想不能够适应当今的社会,如果人人皆私,还谈什么伟大复兴,谁还会为人民服务,毕竟圣人是有限的。
3、家族、长老与无讼
家族中的宗祠儒家道德文化,记忆中的乡愁全面的讲述了中国全国各地的宗祠文化,及家族文化,我们从家族文化中看到的家训,祖训,均是以儒家的仁文化为核心,将仁文化与家族文化相融合,便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宗祠文化,宗祠文化在中国社会的社会秩序维护方面,族内孩童教育方面均起到了重要作用,这个宗族文化也是一种长老统治的社会形式,正是由于这种特殊的形式,所以才会在乡土中国中形成无讼的社会格局。
4、儒家思想真正的发展了吗?
儒家思想起源于孔子。
传承至今,大家都再说儒家思想是在不断发展的,但是我认为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他站在为政的角度上,把儒家思想的主流性视为了发展,但在我们看来儒家的道德思想并没有得到发展,相反却不断的在衰退,所谓的大儒们,忘记了先圣的王道思想,一心扑倒了事功的霸道之上。
为了维护统治秩序提出了“三纲”,“三从”“存天理灭人欲”(孔子的饮食男女,《礼记》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
《诗经·关雎》与前者的比较)等等思想,儒学的王道思想发生了改变,走偏了方向,所提出的新道德理论背离了儒家道德思想的根本,这是谁的错呢,这是数代人的错。
因此这些已经不能够继续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大的思想必须要得到废除。
因此对儒教道德文化需要批判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