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语文课程标准》学习心得《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现行的语文课程在体系上过于强调学科本位,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承,注重考试分数,忽视语文实践,特别是忽视联系现实生活的语文实践活动,把自己封闭起来;过于强调统一、集中,一个区域的学生同时学习同一个教学内容,使课程变得凝固、僵化,缺少弹性。

要克服上述弊端,就必须在课程标准的视野下理解语文,搭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教育平台。

首先,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语文课程是学习母语的课程。学习母语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即满耳皆汉语,满眼皆汉字,我们生活于汉语、汉字和民族文化的海洋之中。这就使得学习语文,既有无与伦比的语言环境,又有丰厚的语言和文化资源。语文课程是与现实生活有着天然联系的课程。比如,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的重要事件,学生的日常生活以及各种活动比如团队活动、六一活动等等……凡现实生活中有且适合语文课程的,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也就是说,语文的教育学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

其次,要积极地开发和利用。可开发的语文课程资源无处不有,

无时不有。校内的,如校园景观、图书室、校园广播;当地的,如自然的(本地景观)、社会的(当今政治形势,扫黑除恶)、人文的(敖汉是世界小米的发源地)课程资源;当时的,如节日、纪念日、刚刚发生的鲜活的重要事件和有价值的社会现实。把它们有计划地、及时地引进到语文教育、教学之中,可以大大加强语文课程和时代的联系,和现实生活的联系,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的能力。

追求作文教学生活化。就作文教学来说,就更要注意校内外的沟通,避免闭门造车的现象.就拿主题性作文教学来说,如:“写小动物”,无论是生活在哪里的孩子,都有机会接触和了解身边的小动物,而且我发现孩子们非常喜欢小动物,并乐意和小动物交朋友,于是,我在进行教学前几个星期留了观察任务,孩子们兴味盎然,有的甚至饲养了小动物,还给自己的小动物起了“爱称”,通过他们深入细致的观察,他们认识了动物们的外形特征,通过和动物们的亲密接触,了解了动物的生活习性,通过和动物们的交流,和动物建立的深厚感情,写出了真实、生动的文章,也让孩子们更加热爱大自然,热爱小动物。写作是生活的反映,只有热爱生活、深入生活,才会有深刻的感受、真实的感悟,才会体验到生活的情趣,作文时,才会有话可说,有话可写,有感而发,在加上教师的激励性评价,这样才会使学生体验到写作之快乐、写作之情趣。

引导学生养成阅读习惯。众所周知,如果我们的学生学习语文仅仅阅读教材上的课文肯定是远远不够的,根本无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

养。“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就需要教师正确的引导。一是通过对课堂教学的拓展与延伸,指导学生有选择、多方式、高质量地阅读和使用书籍,踏踏实实地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例如学习了《我和祖父的园子》,推荐阅读作者萧红的《呼兰河传》,教完《海伦.凯勒》,拓展阅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二是教师还应引导学生精读教材及与之配套的读物,积极向学生推荐一些好书报,鼓励学生至少订阅1份合适的报刊杂志,倡导学生收听收看有益的广播影视节目以及网上相关内容等,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上学期,我班利用晨读时间开展诵读经典课文和优秀篇目的活动,就是对课程资源的积极开发和利用,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也突出体现了学校的办学理念。真正为学生的发展着想,只有读得多,才会积累得多,才会感悟得多。学生在阅读中一方面享受快乐,一方面丰富课外知识,一方面提高写作技能。

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必须克服单一倾向,注重适当综合;解除自我封闭,注重拓展沟通;避免教师主宰,注重教学对话。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以上几点是我对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的粗浅体会,还请各位同仁批评斧正,谢谢大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