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对我国的启示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对我国外贸发展的启示
1/5
最好仔细阅读后下载,感谢您的使用!
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绩。2007 年中国贸易总额突破 2 万亿美元, 达到 21738 亿美元,进出口规模比 2001 年翻了两番多,为仅次于德国之后的世界第二 贸易大国。中国的贸易量大大增加,出口以 25%左右的速度增长。另外,中国很多行 业和产品国际竞争能力越来越强。加入 WTO,我国为扩大出口和引进外资,引进先进 设备、技术与管理经验提供便利,这将有助于促进我国产业升级,产品质量提高,从 而增强国际竞争力。同时,我国面对更为直接和激烈的竞争,“优胜劣汰”将成为市场规 则,这将为各行业带来挑战,增加压力。
同时,在主观上,人们的竞争、创新意识增强;政府正在进行资产重组,调整经 济结构;企业正进行各种兼并、收购,以扩大规模,实行资源共享,分工协作,获得 规模经济效益;积极创新,加强科研和生产部门的结合,推动科技快速转化为生产力 等,这些都为我国推行竞争优势理论提供了条件。
(二)我国外贸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进出口产品存在结构性矛盾。长期以来,我国基本是以劳动生产率和资源禀赋差 异形成的比较优势来进行国际分工和开展国际贸易的。具体而言,就是进口资本与技 术密集型产品、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我国出口产品在全球产业分工中处于低端,主 要为附加值低的初级产品。从事的加工贸易,大多是附加价值较低、技术含量较低的 生产环节。尽管近年来制成品比重有所上升,但我国基本上处于全球供应链末端,企 业缺乏自己的核心技术、核心产品,严重依赖外国的技术,赢利能力受到限制和挤压。 2000 年以来,我国出口增长速度几乎每年都在 30%左右。但是,这种增长主要表现为 粗放式的数量型增长,尽管出口数量大量增加,但出口企业利润的整体增长却相对有 限。 2.自主品牌出口占全国出口总额的比重很低。据商务部统计,我国拥有自主品牌的 进出口企业占全部进出口企业的比重还不到 20%,自主品牌出口额占出口总额比重不 足 10%,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知名品牌更是寥寥无几。即使部分企业出口自主品牌商品, 但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特别是核心技术,品牌附加值偏低。没有品牌企业就没有核心 竞争力,在市场上只能给别人做“嫁衣”,许多企业进行贴牌(OEM)生产,尤其是服装、 家电行业。“贴牌生产”企业付出的是实物成本,而品牌持有者付出的是无形资产,相比 之下,生产企业承担更多的市场风险,品牌持有者却占有更大的利润。DVD 出口大省 —广东省,每出口一台 DVD 仅售 39 美元,却要向外国公司支付 19.7 美元的专利使用 费,占成本 70%的机芯等部件均依赖进口。
国家竞争优势读后感
国家竞争优势读后感-读后感大全两年前我从软件技术相关的岗位转到云计算行业做售前,售前这份工作使得我有机会接触到国内各种各样的公司,工作内容虽仍然以技术为主,却大大拓展了我的意识边界,我能够近距离地看到各种不同业务形态:跨境电商、社交、新能源汽车、新零售等等。
这份经历,让我有机会从更宏大的视角去想象和看待一些问题,最近读完了迈克尔波特这本《国家竞争优势》,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我也一直联系自己这两年的工作经历,发现这本书的理论完全可以验证中国在国家竞争优势上为什么会越来越强。
这篇文章是我的读后感,也算是读完书后的一份读书笔记。
钻石理论波特钻石理论模型(MichaelondModel)又称钻石理论、菱形理论及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波特的钻石模型用于分析一个国家某种产业为什么会在国际上有较强的竞争力。
波特认为,决定一个国家的某种产业竞争力的有四个因素:生产要素――包括人力资源、天然资源、知识资源、资本资源、基础设施。
需求条件――主要是本国市场的需求。
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的表现――这些产业和相关上游产业是否有国际竞争力。
企业的战略、结构、竞争对手的表现。
钻石理论联系实际根据波特教授这个钻石理论模型,我们就能清晰地明白近来政府为什么大力鼓励生育。
人力资源是生产要素当中非常重要的因素,各个产业都需要具备一定技能的人来进行工作、创新,这样才能维持产业的竞争优势。
中国过去的人口红利及高等教育的改革创造出了大量高质量的人力资源,这些资源是过去中国经济腾飞的重要因素。
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问题逐渐显现,人力资源这一重要的生产要素正面临严重的挑战。
实际上,年轻的一代根本不需要担心未来的工作问题,只要掌握一定的技能一定能找到一个比较好的工作。
政府也预计到了这一点,所以才对畸形的教培行业痛下决心进行管制。
一群不需要担心未来工作的人,却被卷到天天拼命学习一些只为应试的东西,全国的家长,甚至一家三代都被裹挟在这个里面,于是老百姓就不敢生了。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对我国外贸发展的启示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对我国外贸发展的启示作者:张效梅来源:《商业时代》2010年第02期中图分类号:F740 文献标识码:A内容摘要:本文在阐述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当前外贸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我国应及时调整对外贸易战略、将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的建议。
关键词:国家竞争优势外贸随着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贸易的迅猛发展,世界贸易格局和各国贸易政策不断调整,一些后进国迅速取得一个又一个产业的国际竞争优势。
原本落后于世界的中国外贸,保持了高速增长的态势,年均增长速度高达30%以上。
但是现在的外贸增长依然是量的增长,在世界经济日新月异的今天,这种外贸增长方式日益呈现出不可持续性。
种种迹象表明,传统的以规模报酬不变和完全竞争为前提的贸易理论已不适用于当今国际贸易的发展,国家竞争优势理论以其优越性及现实性,在众多理论中脱颖而出。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的主要内容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著名经济学教授迈克尔•波特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了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波特认为,一个国家的竞争优势,就是企业、行业的竞争优势,也就是生产力发展水平上的优势。
一个国家的兴衰源泉在于企业是否具有创新机制。
从宏观角度看,一个国家的竞争优势来源于四个基本因素和两个辅助因素。
四个基本要素是要素条件、需求条件、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以及企业战略,两个辅助因素是机遇和政府。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图形解释如图1所示。
由于此图形看起来像一个菱形,所以又把它称为“菱形图形”或“钻石图形”。
目前,我国已经具备了完全的生产要素集聚能力,世界各主要发达国家对我国的直接投资逐渐增多以及世界知名的500强跨国公司有80%以上都在我国进行投资。
虽然我国拥有庞大的市场需求,但由于多种原因,国内的消费需求尚未拉动,我国现在还不具备完全消费能力,对外贸易却发展得比较快。
我国的整体创新能力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创新能力的滞后,影响了国家竞争优势发挥。
实践证明,竞争优势理论相对于比较优势理论而言,在多方面有重大突破,更符合当今国际贸易的实际,而国际环境的新变化,也使得我国需要竞争优势理论的指导。
竞争优势理论对提升我国国防科技工业竞争力的启示
关 键 词 :竞 争优 势 : 国防科 技 工业 ; 争 力提 升 竞
Ke r s o ei o d a tg n t n ld f n ei d sr fs i e h ; o ee c mp o e n y wo d :c mp t in a v n a e; a i a e e s n u t o c . c . c mp tn ei r v me t t o y &t
中图 分 类 号 : g 7 1 R 5 .1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6 4 1 (0 8 0 - 0 5 0 10 - 3 12 0 )1 0 2 — 3
O 引 言
国 防科 技 工 业 作 为 国家 的战 略 性 产 业 .其 发 展 水
业盈利潜力 ) 而产业 的吸引力又主要取决 于该产业 中 . 的五种基本竞 争力量 : 潜在进 入者 、 替代 品的威胁 、 供 方议价 能力 、 买方议价 能力以及 同行业竞争 者。因此 , 企业要建立竞 争优 势 .首先 要通过对特定产业 中五种 基本竞争力量及其相 互关系的分析 .来判断其 长期 盈 利潜力 , 以此 为基础 进行产 业选择 。同时 , 并 还要 善于 利用五种竞争力量之 间的关系 .推动这些力量 向有 利 于 自己的方 向转化 但 波特 理论 的不足之处 在于其过
共 同 关 注 的 问题 竞 争 力 决 定 于 竞 争优 势 。基 于竞 争 优 势的 理 论 研 究 成 果 , 结合 我 国 国 防科 技 工业 建 设 与 发 展 的 实 际情 况 , 分
析 了 对提 升 我 国 国防 科技 工 业 竞 争 力 的启 示 。
A s a t recm eec f e neid s ypasa m otn rl o h onr ’ sfy ad i i u jcn m la bt c:r o p t eo f s n ut ly n i pr to e n tecu t s a t n t cr m aet itr r h n de r a y e s c iy
《国家竞争优势》读后感
《国家竞争优势》读书笔记一.绪论(一)核心理论介绍:1.钻石理论:用由四类要素组成的钻石形象地描绘竞争环境的组成统称为钻石理论,其揭示在某一区域的某一特定领域,影响生产率和生产率增长的各因素,诸如信息、激励、竞争压力、到达支持性公司的途径、制度与协会、基础设施和人力与技能库等。
2.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区别:比较优势理论长期以来在国际竞争分析中处于主流和控制地位,比较优势理论一般认为,一国的竞争力主要来源于劳动力、自然资源、金融资本等物质禀赋的投入,但是作者则认为竞争优势应该是一国财富的源泉以及比较优势理论所认为的那些投入要素在全球化快速发展的今天其作用日益减少。
3.集群与竞争力:集群指的是在某一特定区域下的一个特别领域,存在一群相互关联的公司、供应商,关联产业和专门化的制度和协会。
在现代全球经济下,投入要素可以从许多不同的地区获取,运输成本的降低也使许多公司再没有必要把公司设立在原料来源地或者大的市场所在地。
《国家竞争优势》力图去缩短人们对公司集群现象的认知差距。
本书分析显示,集群不仅仅降低交易成本、提高效率,而且改进激励方式,创造出信息、专业化制度、名声等集体财富。
更重要的是,集群能够改善创新的条件,加速生产率的成长,也更有利于新企业的形成。
地点在复杂竞争情况下所扮演的强有力的角色与全球化趋势是不一致的,因为全球化由于移去人为地贸易和投资壁垒,使传统投入要素的产地变得不再重要,公司因此也没必要设立在原料或者市场附近,而更应该选择有利于公司生产率增长的地域。
4.政府与公司的新角色定位:《国家竞争优势》提倡政府和企业在追求竞争力提升和繁荣时应该扮演新的、具有建设性的和行动性的角色。
政府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尽力去创造一个支撑生产率提升的良好环境,这意味着政府在有些方面应该是尽量不干预,而在另外一些方面(诸如确保强有力的竞争,提供高质量的教育与培训)则要扮演积极的角色。
政府可以用许多方式来改善企业经营环境,但切不可限制竞争或者人为地降低安全和环境标准。
《国家竞争优势》读后感
《国家竞争优势》读书笔记一.绪论(一)核心理论介绍:1.钻石理论:用由四类要素组成的钻石形象地描绘竞争环境的组成统称为钻石理论,其揭示在某一区域的某一特定领域,影响生产率和生产率增长的各因素,诸如信息、激励、竞争压力、到达支持性公司的途径、制度与协会、基础设施和人力与技能库等。
2.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区别:比较优势理论长期以来在国际竞争分析中处于主流和控制地位,比较优势理论一般认为,一国的竞争力主要来源于劳动力、自然资源、金融资本等物质禀赋的投入,但是作者则认为竞争优势应该是一国财富的源泉以及比较优势理论所认为的那些投入要素在全球化快速发展的今天其作用日益减少。
3.集群与竞争力:集群指的是在某一特定区域下的一个特别领域,存在一群相互关联的公司、供应商,关联产业和专门化的制度和协会。
在现代全球经济下,投入要素可以从许多不同的地区获取,运输成本的降低也使许多公司再没有必要把公司设立在原料来源地或者大的市场所在地。
《国家竞争优势》力图去缩短人们对公司集群现象的认知差距。
本书分析显示,集群不仅仅降低交易成本、提高效率,而且改进激励方式,创造出信息、专业化制度、名声等集体财富。
更重要的是,集群能够改善创新的条件,加速生产率的成长,也更有利于新企业的形成。
地点在复杂竞争情况下所扮演的强有力的角色与全球化趋势是不一致的,因为全球化由于移去人为地贸易和投资壁垒,使传统投入要素的产地变得不再重要,公司因此也没必要设立在原料或者市场附近,而更应该选择有利于公司生产率增长的地域。
4.政府与公司的新角色定位:《国家竞争优势》提倡政府和企业在追求竞争力提升和繁荣时应该扮演新的、具有建设性的和行动性的角色。
政府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尽力去创造一个支撑生产率提升的良好环境,这意味着政府在有些方面应该是尽量不干预,而在另外一些方面(诸如确保强有力的竞争,提供高质量的教育与培训)则要扮演积极的角色。
政府可以用许多方式来改善企业经营环境,但切不可限制竞争或者人为地降低安全和环境标准。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对我国的启示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对我国的启示自8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一个重要的现象是经济的一体化和全球化。
在这一浪潮中,国际生产要素的流动日益频繁,每个国家都逐渐被纳入到以国际分工为基础的全球网络中,这使得国际竞争日益激烈和直接。
在这种竞争中,任何一个国家不再可能依靠基于禀赋条件的比较优势,而只能通过竞争优势的创造,才能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增进本国人民的福利。
因此,国际竞争力已成为几乎所有国家共同关注的问题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关于国家竞争优势来源的论述,关于取得和保持国家竞争优势途径的探讨,对于所有国家特别是落后国家具有重要的启发性意义。
一个国家要想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必须重视科技发展和人力资本,重视国内需求,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大力提倡企业的创新。
这一理论对我国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用该理论分析我国现状可清楚看到我国的竞争优势与存在问题。
第一,在要素条件方面我国有基本要素的优势,自然资源丰富,劳动力便宜。
但在推进要素和专门要素方面,我国却比较薄弱。
以技工人才培养为例,意大利有学徒制,德国有实力雄厚的技术学校,日本许多企业有专门的研究所。
这些国家特别注重创造高级要素和专门要素。
而我国长期以来对教育重视不够,对专门教育更是忽视,高等院校同企业联系松懈,研究同现实不挂钩;企业自已很少从事研究开发工作,有的有自己的研究机构,也是名存实亡。
因此,要改善我国的要素条件,推进要素和专门要素的创造机制如何建立并具有成效是当务之急。
第二,在国内需求方面我国市场大,需求增长迅速,需求层次多。
但由于我国消费水平还很低,总体上缺乏讲究、挑剔的买主,从而未能对企业形成强大的创新压力,这是我国产品长期缺乏竞争力的原因之一。
因此,有意识地培养挑剔、讲究的买主,维护消费者的利益,提高消费者的比较鉴别能力,是我国增强产品、产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第三,在支持性和相关产业方面,我国也比较薄弱。
国外有竞争力的产业都有庞大的产业簇群的支持,而我国大多数产业缺乏这种支持。
浅析《国家竞争优势》对我国国家竞争力提高的启示
波特 教 授综合 讨 论 了企 业 战 略 和 政 府 战 略 , 并 依 据 钻石 模 型 的优 劣 分 析 和 经 济 发 展 阶 段 评 估 方 法, 给 出了 1 O个 国家 的 行 动 指 南 。 2 该 书 的理论 核心 —— “ 钻石模 型 ” 分 析方 法 波特 教授认 为 , 国 家 或 者 地 区 竞 争 环 境 如 何 与 其 生 产率 的增长 密切 相关 , 并且 , 我 们 可 以 用 由 4类 要 素组 成 的钻石来 形 象地 描 绘 竞 争 环 境 的组 成 , 这 统 称 为 钻 石 理 论 。 钻 石 理 论 揭 示 了 在 某 一一 区 域 的 某 特 定领 域 , 影 响生产 率 和生产 率增 长 的各 个 因素 , 渚如 信息 、 激励 、 竞 争压 力 、 到达 支持 性公 司的途 径 、 制 度 与协 会 、 基 础 设 施 和 人 力 与技 能 库 等 。 作为 一种 理 解 国 家 或 地 区 ( 包 括省 、 市 级 别 区 域 的) 全球 竞 争地 位 的 全新 方法 , “ 钻 石 理 论 ”的 中 心 思想 是 : 一 国兴 衰 的根 本 在 于 国 际 竞 争 l 1 I 是 否 赢 得 优 势 。 它 不 仅 强 调 一 国 的所 有 行 业 和 产 品 参 与 国 际 竞争 , 而 且 认 为 更 重 要 的 是 要 形 成 国 家 整 体 的 竞
毕 明
( 1 『 J 圜人【 毛大学 劳 动 人 事 学 院 , 北京 1 0 0 8 7 2 )
摘 要 : 对 《国 家 竞争 优 势 》 的 主要 内 容 和 脉 络 作 出 了 简要 分 析 , 着重 介绍 了“ 钻 石 模 型 ”, 并 且 归 纳
出 本 书 蚶 提 高 我 国 国 家 竞 争 力 的 5点 启 示 。 关键 词 : 国家 竞争优 势; 钻 石模 型 ; 产 业 竞 争 力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引言:国家竞争优势理论是指研究国家之间在全球经济竞争中获得竞争优势的理论。
这一理论源于经济学家迈克尔·波特(Michael Porter)的经典著作《国家竞争优势》(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在理论和实践中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第一部分:国家竞争优势的定义和重要性在全球化的今天,国家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通过深入分析国家经济体系的各个要素,帮助我们理解为什么有些国家能够在全球市场中取得成功,而其他国家则相对较弱。
这一理论对国家的经济政策制定和战略选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第二部分:国家竞争优势的要素国家竞争优势理论认为,国家经济发展的竞争优势取决于多个要素的相互作用。
这些要素包括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和支持性产业以及企业战略和结构。
在这些要素中,生产要素是国家竞争优势的基础,需求条件则是国家市场规模和需求结构的体现,相关和支持性产业则构成了国家产业体系的核心,而企业战略和结构则决定了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第三部分:国家竞争优势的形成机制国家竞争优势的形成机制主要包括竞争力的源头、产业集聚和创新能力。
竞争力的源头是指相对于其他国家的供给、生产和销售等方面的优势。
产业集聚是指相关和支持性产业在某一地域内集中发展,形成竞争优势。
创新能力则是指国家在科技创新和创新体系建设方面的能力。
第四部分:国家竞争优势的影响因素国家竞争优势的影响因素包括政府政策、人力资源、社会文化以及国际环境等方面的因素。
政府政策在国家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而人力资源是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支撑。
社会文化则塑造了国家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影响着国家经济发展的方向。
国际环境则是国家竞争优势形成与发展的重要外部条件。
第五部分:国家竞争优势的实践案例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已经在许多国家的经济发展中得到了应用。
例如,日本通过发展先进制造业和创新能力,取得了全球竞争优势。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及其意义
宏观经济理论《当代财经》 1997年第5期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及其意义□ 曾忠禄●内容提要:一个国家的竞争优势是由什么决定的?这是过去的国际贸易理论一直未能很好解答的一个问题。
波特提出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弥补了这一缺陷。
一个国家的竞争优势是由六种因素决定的。
它们是要素条件、需求条件、市场结构与公司战略、相关产业与支持性产业、政府以及机遇。
这些因素结成一个系统,共同决定一国竞争优势的实力、构成和持久性。
波特的主要贡献是提出了一个确认国家竞争优势的决定因素以及这些因素相互作用方式的分析工具。
●关键词:国家竞争优势 要素条件 需求条件 市场结构与公司战略 相关产业与支持性产业●作者简介:南开大学国际经济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一、以往国际贸易理论的缺陷翻开世界各国的贸易记录就可以看到,体现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优势,各国差异很大。
一些国家有众多的产业在世界领先,另一些国家则很少甚至没有。
一些国家的公司长期保持竞争优势,经几十年上百年不衰,另一些国家的公司则始终在低水平徘徊。
造成这巨大差距的根源是什么?长期以来经济学家提出了各种解释。
李嘉图、赫克歇尔和俄林等提出了比较利益论,克鲁格曼等提出了规模经济论,戈斯钦克伦和维农等分别提出了技术差距论和产品周期论,等等。
这些理论都从某些方面说明了各国差距的原因,但它们的解释不能完全令人满意。
李嘉图、赫克歇尔和俄林等的比较利益论认为,各国劳动生产的差异和要素禀赋的差异是国家竞争优势的源泉。
比较利益论解释了许多产业的贸易模式,但以生产要素为基础的比较利益论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
比如它不能解释为什么在朝鲜战争后严重缺乏资本的韩国却在许多资本密集产业取得了成功,如钢铁、造船、汽车。
此外,二战后要素禀赋日益相似的工业化国家彼此之间的贸易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大量增加,特别是行业内贸易:彼此交换同行业的相似产品,这也与其预期的不符。
近几十年来,随着高科技的迅猛发展,要素成本的重要性日益减少,比较利益论的缺陷更是日益突出。
国贸理论政策论文《从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看中国的国际竞争力》
从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看中国的国际竞争力近十年来,我国外贸出口大幅增长,开始在世界经济舞台上显示出国际竞争力。
Made in China(中国制造)的产品遍及全球,其中玩具占世界市场的70%、自行车占60%、鞋占50%,微波炉占50%、个人电脑占2/5、电视机和空调占1/3及冰箱占20%。
我国正在重演亚洲发达国家和地区曾经走过的发展之路,即凭借低成本优势承接世界制造业的产业转移,如日本、韩国的电子产品、重型装备、汽车、造船等产业都曾在世界上获得了很大的竞争优势。
本文从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分析我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优势。
一、中国制造业的竞争优势分析迈克尔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是从多层次和多构面的角度,分析一个国家赢得某些产业竞争优势的原因,在层次上,它包括国际、国家、产业和企业;在构面上,历史、文化、经济、科技、信息、管理等等无不涉及,其核心是所谓的“钻石体系”理论。
波特认为,一产业在某一国家内产生优势地位的原因来自下列四组关键因素:生产因素;需求状况;相关和支持产业;企业战略组织和竞争。
波特同时也认为,一国特定产业的发展及其竞争优势又受“机遇”与“政府”因素影响,“政府”因素所带给产业的影响可正可负,此点对于政府产业政策制定应有重要涵义。
下面就根据“钻石体系”理论来分析我国能在制造产业上获得的国际竞争优势。
1.生产因素优势从生产因素方面来看,我国具备低成本制造的要素。
首先,人力资源充足,人力成本低。
农村大量富余劳动力可以源源不断地为城市提供低成本的低技术产业工人。
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工人的平均收入等于美国工人的1%。
经过20多年的发展,到2002年和2003年的时候,美国制造业工人的平均时薪为21.11美元,而中国只有64美分。
这跟我国长期的贫穷,特别是城乡隔绝造成大量农村劳动力滞留在农业是分不开的。
这一项是发达国家制造业难以逾越的。
同时,近几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迅速,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的数量连年大幅增长,这对我国制造业的未来发展尤为重要,因为我国制造业不仅有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还要有高附加值的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业。
应用国家竞争优势理论提高中国产业竞争力
应用国家竞争优势理论提高中国产业竞争力中国是发展中国家,许多优势产业或潜在优势产业在国际竞争中却处于劣势,如何提高中国优势或潜在优势产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本文结合中国实际并借鉴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进行了探讨。
标签:国家竞争优势产业国际竞争力对于国家的产业竞争力,各国差异很大。
美国等发达国家有众多的产业在世界领先,而像中国等一些国家则较少。
20世纪90年代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的著名教授M·波特提出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较好研究了这一内容,给各国产业提高国际竞争力指明了方向。
一、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是指一个国家使其公司或产业在一定的领域创造和保持竞争优势的能力。
波特认为,一个国家的产业能否在国际上具有竞争力,取决于该国的国家竞争优势,而国家竞争优势又是由四组因素决定的。
它们是要素条件、需求条件、支持性产业与相关产业、公司的策略、结构和竞争。
这四组因素的每一组都可单独发生作用,但又同时对其他因素产生影响。
这四大要素是:1.要素禀赋要素禀赋即一个国家在生产要素方面所处的地位。
它包括基础要素和高级要素。
基础要素是自然赋予的存在于每个国家的自然资源、气候、地理位置、人口等;高级要素则是投资结果形成的通信设施、熟练劳力、科研设施、技术诀窍等。
理论提出的高级要素,改变了过去相关经贸理论所阐述的产业竞争优势只在于国家基础要素禀赋的认识,解释了向日本、瑞士等基础要素相对缺乏国家经济发展的原因。
2.需求状况需求状况即国内市场对该行业的产品或服务的需求特点。
理论对此不仅重视探讨了以往经济理论所重视的需求分析,指出国内市场的需求状况是一个产业发展的基础。
还非常注重对国内市场的需求特点进行分析,指出讲究、挑剔、具有前瞻性的国内买主往往会给国内公司施加压力,使它们在产品质量、性能和服务方面都建立起高标准。
这样的产业自然在国际上具有竞争力。
3.相关和辅助产业即国内是否有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供货行业和相关产业。
论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在我国的运用
一个国家的竞争优势是由什么决定的?这是过去的国际贸易理论一直未能很好解答的一个问题。
1990年,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Michael E. Porter),出版了《国家竞争优势》一书,提出了国家竞争优势理论,较好地回答了这一理论问题。
该理论突破了传统比较优势理论的分析方法,为我们研究国际贸易理论提供了新的思路,对我国制定外贸发展战略和发展对外贸易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本文就波特国家竞争优势理论进行介绍,并就其理论在我国的实际运用进行研究和探讨。
一、国家竞争优势理论波特认为,一个国家的竞争优势是由一组决定因素及其辅助因素决定的。
它们是:1、生产因素。
它包括:(1)人力资源。
人力资源的质量、数量、熟练程度、人力成本;(2)自然资源。
土地的肥沃程度、数量、可耕地、气候、区位和地理规模大小;(3)知识资源。
科技的硬件和软件、政府和私人研究机构、图书馆、统计机构、各种科学协会;(4)资本资源。
资本供应量和成本、资本收益、资本市场的全球化、各国资本之间的流量;(5)基础设施。
邮电通讯系统、支付手段、健康保健、社会福利、文化机构。
生产因素又分为初级要素和高级要素两类。
初级要素是指一个国家先天拥有的自然资源和地理位置等。
高级要素则是指社会和个人通过投资和发展而创造的因素。
一个国家若要取得竞争优势,高级要素远比初级要素重要。
2、需求因素。
本国市场的需求状况对一个国家的竞争优势具有很大作用。
国内需求对竞争优势的影响主要是通过三个方面进行的:一是本国市场上有关产业的产品需求若大于海外市场,则拥有规模经济,有利于该国建立该产业的国际竞争优势。
二是若本国市场消费者需求层次高,则对相关产业取得国际竞争优势有利。
因为老练、挑剔的消费者会对本国公司产生一种促进改进产品质量、性能和服务等方面的压力。
三是如果本国需求具有超前性,那么为它服务的本国厂商也就相应地走在了世界其他厂商的前面。
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在本国市场上发展起来的一套生产工艺、营销策略就成为企业今后开拓国际市场的一大竞争优势。
波特四要素模型对我国的指导意义
波特四要素模型对我国的指导意义一、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的说明迈克尔·波特认为,一个国家不可能使其所有企业和行业在国际上都具有竞争优势,国家竞争优势的比较应当从行业(产业)的角度来考察才有意义。
他把决定一国竞争优势的因素归结为生产要素、需求要素、相关扶持产业以及企业战略、结构与竞争、政府作用、机遇等,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国家竞争优势的“钻石模型”。
在《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波特不仅论述了该理论对制造业的适用性,也论述了其对服务业的适用性。
既然如此,笔者认为,该理论亦可用于作为服务业重要分支的咨询业,特别是生产要素、相关扶持产业、政府作用及机遇四要素对提高咨询业的竞争优势尤为重要:(1)一个国家若要取得竞争优势,高级要素远比初级要素重要。
作为高级要素的咨询人才是咨询业取得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美国具有强大的国际会计业、管理咨询业,主要依赖为数可观的MBA毕业生,这样大规模研究生院水平的商业培训在其他国家则很少见。
(2)一个国家的某一产业要想获得持久的竞争优势,就必须在国内获得在国际上有竞争力的相关产业的支持。
正是因为信息技术和高科技产业的快速发展,美国的咨询业在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中期得到迅猛发展,年增长率达到33%左右。
(3)政府可通过政策调控来创造竞争优势。
美国政府将咨询程序作为决策过程的法定程序,要求重大决策和大型工程必须经过咨询论证;英国以各种方式帮助咨询企业开拓海外业务。
得益于政策的扶持,英、美两国咨询业均具有各自显明的竞争优势。
(4)抓住机遇对发展一国咨询业很重要。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抓住二战后重建的机遇,促进了咨询业的迅速发展。
二、我国咨询业竞争优势的现状分析1、从贸易竞争指数分析贸易竞争指数是指一国某产品进出口贸易的差额占该产品进出口贸易总额的比重,即贸易竞争指数=(出口—进口)/(出口十进口)。
根据历年中国统计年鉴整理并计算,得1997年至2001年我国的咨询服务出口、咨询服务进口和贸易竞争指数如表1所示。
国家竞争优势读后感
国家竞争优势读后感《国家竞争优势》是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迈克尔·波特的经典著作,该书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作者通过对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竞争优势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国家竞争力的理论和观点,为我们深入了解国家竞争优势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启示。
在《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波特提出了“钻石模型”理论,他认为一个国家的竞争优势源自于四个基本要素,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和支持产业以及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
这四个要素相互作用,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条,决定了一个国家在特定产业领域的竞争优势。
通过对这四个要素的深入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一个国家的产业结构和竞争地位,为国家制定产业政策和发展战略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在阅读《国家竞争优势》一书时,我深刻体会到了一个国家的竞争优势不仅仅取决于其自然资源和生产要素,更重要的是取决于其产业结构和企业竞争力。
一个国家的产业结构和企业竞争力决定了其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和影响力,而这些要素又受到国家政府政策和制度环境的影响。
因此,要想提升一个国家的竞争优势,就必须从多个方面入手,包括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企业竞争力、改善政府政策和制度环境等方面。
另外,我也从《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学到了一个国家的竞争优势是动态变化的,它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国际市场的需求变化、技术创新的推动、国家政策的调整等。
因此,一个国家要保持竞争优势,就必须不断进行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同时要灵活调整政策和制度环境,以适应国际市场的变化和发展趋势。
总的来说,通过阅读《国家竞争优势》一书,我对国家竞争优势的形成和影响因素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同时也明白了一个国家要想在全球经济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不断提升自身的产业竞争力和企业创新能力,同时要不断改善政府政策和制度环境,以创造更有利于产业发展和企业竞争的国家环境。
希望我们能够从《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汲取宝贵的经验和教训,为我国的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对我国的启示
1.请谈一谈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对我国的启示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是指一个国家使其公司或产业在同一产业领域创造和保持竞争优势的能力。
而这一理论对我国在加强国家竞争优势方面带来很多启示。
波特理论从动态的角度回答了一国的特定产业为何能在国际竞争中获得成功。
他以为,先进产业及其环节的核心是质量、特色和新产品创新。
我国目前具有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的比较优势,但这些比较优势在国际竞争中不具有竞争优势。
在由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的转换过程中,关键是将高新技术(包括从国外引进的高新技术)与丰富的劳动力资源结合,而这都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动力作用。
因此,我国要想提高国际竞争能力,由一个贸易大国成为一个贸易强国,必须使产业革新升级。
我国大国的经济特点,使我国不能过度依赖出口替代,而要同时发挥国内市场广阔的优势,重视进口替代,不过进口替代也是为了培养出口替代的能力。
所以,我国应实行出口替代和进口替代相结合的战略。
我国发展外向型经济的目标是提升自己的产业结构和国际竞争力,其立足点是培植优势产业。
具体而言,有以下几点:实施进口替代的产业部门一般应是关键的幼稚产业部门,并对其保护的期限有明确的规定,促使其发展成熟,具备出口能力。
通过利用外资,同外商合资、合作或独资发展现代创造的产业部门,有效地实现进口替代与出口替代的结合。
国家应选准战略产业,实行战略性政策,对其加以强有力的扶持和保护。
波特认为竞争实际上不是在国家之间,而是在公司之间进行的。
可见,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是国家竞争的基石。
我国必须以市场化为导向,加大我国企业制度改革与创新,严格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对企业实行规范化的公司制改造;按照专业化分工和发展规模经济的要求,以现有骨干企业为核心,以产权为纽带,以名牌产品为龙头,培育一批跨国、跨地区、跨部分、跨行业、跨所有制的大型企业团体,进步我国企业经营规模效益及国际竞争能力。
一般而言,加工贸易的生产环节多处于国际价值链的低端,对经济增长率的带动作用不高,出口的产品多为低附加值的产品,对国民经济的产业中像研发、设计、科技创新、改良生产等关键环节的贡献率很小。
从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看中国制造业
从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看中国制造业
中国拥有庞大的劳动力资源和丰富的自然资源,这为制造业提供了低成本的生产要素。
此外,近年来政府大力推动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也为制造业提供了更多的人才和技术支持。
需求状况优势: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市场,这为制造业提供了巨大的需求基础。
此外,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品质和品牌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为制造业提供了更多的发展空间。
相关和支持产业优势:中国拥有完整的产业链,从原材料到制造再到销售,每个环节都有相关的产业支持。
此外,政府也在积极推动制造业升级,提高产业链的附加值和技术含量。
企业战略组织和竞争优势:中国制造业企业数量众多,竞争激烈,这促使企业不断提高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同时,政府也在积极推动企业走向国际市场,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促进产业升级的对策
为了更好地发挥我国制造业的竞争优势,促进产业升级,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1.加强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提高制造业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
2.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制造业向高端制造和服务型制造转型。
3.加强企业间的合作和协同,提高整个产业链的效率和附加值。
4.加强政府的产业政策引导,促进制造业的升级和转型。
总之,我国制造业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只有通过不断的创新和升级,才能更好地发挥制造业的优势,提高国际竞争力。
论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在我国的运用
论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在我国的运用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在中国的运用一、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简介二、中国国家竞争优势分析三、中国国家竞争优势的构成要素四、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在我国现代化经济建设中的应用五、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在我国外贸发展中的应用六、国家竞争优势实例分析七、总结一、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简介基于经济学和产业经济学的思路,波特提出了“竞争优势”的概念,其基本思想是企业或国家在某个领域或产业上占据的市场地位和生产效率。
在这种理论的基础上,波特提出了“国家竞争优势”的概念,它描述了国家相对于其他国家所具有的竞争优势。
该理论最大的贡献是突出了国家在全球化浪潮下如何在全球范围内竞争的问题,为分析国家经济贸易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二、中国国家竞争优势分析近年来,中国日益崛起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主要得益于其在一些领域的竞争优势。
以制造业为例,中国已成为全球制造业中心,其制造业的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人工成本、设备资源、技术优势和完整的产业链上。
此外,中国在城市化进程、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也存在竞争优势。
三、中国国家竞争优势的构成要素中国国家竞争优势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劳动力成本低;2.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3.市场规模大;4.政府扶持政策;5.完整产业链。
其中,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是中国国家竞争优势的核心,一直以来,中国的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都得到了重视和扶持,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的政策和计划,以大力推进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
四、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在我国现代化经济建设中的应用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在我国现代化经济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国家竞争优势这一要素。
从宏观上,应大力推进技术创新和升级,在某些领域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品和产业。
此外,政府还应建立健全的法律和制度体系,为国家的产业升级和发展提供保障。
另外,还应加大对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培养一批能够开拓市场、创新研发和管理企业的中高级人才。
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三、国家竞争优势理论主要内容
生产要素
一个国家在特定产业竞争中有关生产方面的表现,包括土地、自然资源、 人力资源、资本资源、知识资源和基础设施等
需求要素
本国市场对该项产业所提供产品或服务的需求如何
相关和支持 产业
这些产业的相关产业和上游产业是否具有国际竞争力
7
三、国家竞争优势理论主要内容
公司战略、 结构和竞争
9
谢谢
10
5
三、国家竞争优势理论主要内容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提出:一国兴衰的根本在于能否在国际竞争中赢得优势,而取得国家竞争 优势的关键在于国家是否有合适的创新机制和充分的创新能力。如何评价和提升产业乃至国 家竞争力的方法和工具便是“钻石模型”。 “钻石模型”四大要素包括: 生产要素, 需求 要素,相关和支持产业,公司战略、结构和竞争。“钻石模型”辅助要素包括:机会,政府。
迈克尔·波特获得的崇高地位缘于他所提出的“五种竞争力量”和“三种 竞争战略”的理论观点。迈克尔·波特的三部经典著作《竞争战略》、 《竞争优势》、《国家竞争优势》被称为竞争三部曲。
3
二、国家竞争优势理论产生的背景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是以美国国际经济地位的变化为背景的。 20世纪80年代,世界经济贸易竞争进一步加剧,美国对外 贸易逆差和国际收支赤字有不断增大之势。美国不断乞求 于贸易保护主义。
改善要素条件,提升人力资本,促进技术进步,推行科教兴国战略, 建立有效的高级要素和专门要素的创造机制,促进竞争力持续发展
大力发展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加强我国高科技的商品化、产业化和国 际化进程,重视对国内需求的开发从而带动产业的革新升级,以提高 我国产业国际竞争优势 以市场为导向,加大我国企业制度改革与创新;按照专业化分工和发 展规模经济的要求,培育一批跨国、跨地区、跨行业的大型企业,提 高我国企业规模效益及国际竞争能力;提高我国企业创新能力,通过 强化管理、研究开发、提高质量、降低成本不断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 我国政府应更好地发挥市场机制对经济活动的调节作用,确立企业的 市场主体地位,规范政府经济职能,提供完备的经济信息和采取鼓励 性的产业政策,完善宏观调控体制,建立健全为市场主体服务的市场 体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对我国的启示
自8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一个重要的现象是经济的一体化和全球化。
在这一浪潮中,国际生产要素的流动日益频繁,每个国家都逐渐被纳入到以国际分工为基础的全球网络中,这使得国际竞争日益激烈和直接。
在这种竞争中,任何一个国家不再可能依靠基于禀赋条件的比较优势,而只能通过竞争优势的创造,才能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增进本国人民的福利。
因此,国际竞争力已成为几乎所有国家共同关注的问题
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关于国家竞争优势来源的论述,关于取得和保持国家竞争优势途径的探讨,对于所有国家特别是落后国家具有重要的启发性意义。
一个国家要想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必须重视科技发展和人力资本,重视国内需求,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大力提倡企业的创新。
这一理论对我国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用该理论分析我国现状可清楚看到我国的竞争优势与存在问题。
第一,在要素条件方面
我国有基本要素的优势,自然资源丰富,劳动力便宜。
但在推进要素和专门要素方面,我国却比较薄弱。
以技工人才培养为例,意大利有学徒制,德国有实力雄厚的技术学校,日本许多企业有专门的研究所。
这些国家特别注重创造高级要素和专门要素。
而我国长期以来对教育重视不够,对专门教育更是忽视,高等院校同企业联系松懈,研究同现实不挂钩;企业自已很少从事研究开发工作,有的有自己的研究机构,也是名存实亡。
因此,要改善我国的要素条件,推进要素和专门要素的创造机制如何建立并具有成效是当务之急。
第二,在国内需求方面
我国市场大,需求增长迅速,需求层次多。
但由于我国消费水平还很低,总体上缺乏讲究、挑剔的买主,从而未能对企业形成强大的创新压力,这是我国产品长期缺乏竞争力的原因之一。
因此,有意识地培养挑剔、讲究的买主,维护消费者的利益,提高消费者的比较鉴别能力,是我国增强产品、产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第三,在支持性和相关产业方面,我国也比较薄弱。
国外有竞争力的产业都有庞大的产业簇群的支持,而我国大多数产业缺乏这种支持。
如我国服装业虽然大,号称服装生产大国,每年出口量也相当高。
但由于我国面料、辅料、服
装配饰、服装设计等产业相当落后,结果服装的档次始终难以提高,在国外只能占领中低档市场。
一些中、高档服装,面料、配件要么进口,要么是来料加工,表面上看来是我国出口的最终产品,实际上在分工中处于极低的地位。
再如,我国的汽车业、电脑等行业均存在这种现象。
因此,要提高我国产业的竞争力,不能光靠引进一些外资,引进一些设备,关键是要建立起目标产业高效率的产业簇群→自主发展。
第四,在公司、竞争方面
我国的很多国有企业尚没有成为真正独立的经营主体,现代企业制度流于形式,企业缺乏长远的战略眼光;条块分割使全国统一大市场难以形成,国内竞争难以充分展开→竞争机制的健全刻不容缓
通过研究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给予我们的借鉴意义,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提高国家竞争优势。
(一)大力提升人力资本。
促进我国技术进步。
波特认为,一个国家想要由生产要素建立起产业强大又持久的竞争力,则必须从事要素创造;要着力发展高级生产要素和专业性生产要素,这两类要素的可获得性决定了竞争优势的质量及其可持续性。
在波特看来,竞争是不均衡的;竞争呈现的是一幅不断变化的图像:新的产品、新的营销方式、新的生产加工以及全新的市场细分。
某一时空点的静态效率会被迅速发展的新技术所改变。
因此,波特认为,“技术进步”和“创新”在产业竞争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而以上两类要素的获得主要取决于一国人力资本的现状及发展态势。
因此,我国必须改善要素条件,提升人力资本,促进技术进步,建立有效的高级要素和专门要素的创造机制;必须推行科教兴国战略,着力开发及提升人力资本,促进竞争力持续发展。
当前,必须大幅度增加科技和教育投入,把“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落实在行动上,提高资金投入的使用效率;要加速教育体制改革,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转变教育观念,实施终身教育;要完善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通过市场机制的确立,保证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在市场导向作用下形成最佳契合点;在全社会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风气,为人才脱颖而出、发挥才干创造良好的舆论、政策、制度和公平竞争环境。
(二)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提高我国产业国际竞争优势。
波特国家竞争优势理论从动态的角度(如更关注的是知识与技术创新、规模经济等)回答了一国的特定产业为何能在国
际竞争中获得成功。
他认为,先进产业及其环节的核心是质量、特色和新产品创新。
因此,我国必须及时把握世界高新技术产业迅猛发展的历史机遇,大力发展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加强我国高科技的商品化、产业化和国际化进程,加快高新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使我国高技术产业成为国民经济上台阶的一支新兴产业,并用高新技术装备我国的传统产业,以提高我国产业国际竞争优势。
我国产业应重视对国内需求的开发,通过对细分市场需求开发,以国内市场为依托,取得国际市场上的局部竞争优势,逐步过渡升级到国家竞争优势,有意识地培养老练的、苛求的购买者,倡导新的消费观念、培养现代消费意识,促使购买者提高需求层次,提高对产品的鉴赏能力,从而带动产业的革新升级,增强我国产业的竞争优势。
(三)辩证地看待产业政策。
波特在国家竞争优势中对产业政策说了“不”。
波特认为产业政策是建立在一个高度简化而又有问题的竞争力假设之上的,这些假设认为规模和开支对竞争力起决定作用。
当前产业政策是我国宏观调控的重要内容,同时,我国一些国际竞争力较弱的产业也不断地向政府施压,请求政府在产业上进行保护和支持,然而许多保护与支持政策的实际后果可能会与他们的愿望刚好相反。
这些政策短期内可能会起一定的作用,但从长远来看,这样的政策和作用永远造就不了一个国家的真正竞争优势。
我国应该采取全新的视野和工具来分析和研究国际成功经验,而不是一直停留在传统的思想上停滞不前。
在产业政策盛行的国家,比如法国、日本和韩国,目前已出现许多问题。
因此,在制定产业政策上,我国应采取审慎态度,更多的产业发展问题让位于市场解决可能效率更高。
(四)建立健全市场化的竞争机制。
提高我国企业国际竞争力。
波特指出:“竞争实际上不是在国家之间,而是在公司之间进行的。
”“迄今为止,我还不曾看到哪个国家不拥有强大的公司却能在全球经济中进行竞争。
”“任何国家在其宏观经济方面的成功,实际上是其各个企业所获成就的综合体现。
”可见,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优势是国家竞争优势的基石。
我国必须以市场化为导向,加大我国企业制度改革与创新,严格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对企业实行规范化的公司制改造;要按照专业化分工和发展规模经济的要求,以现有骨干企业为核心,以产权为纽带,以名牌产品为龙头,培育一批跨国、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跨所有制的大型企业集团,提高我国企业经营规模效益及国际竞争能力;要提高我国企业创新能力,通过强化管理、研究开发、提高质量、降低成本不断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
(五)重塑我国政府的角色和作用。
波特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的综合逻辑是:以企业竞争力为核心,把企业竞争战略转化成为企业竞争优势,再将此优势转化成为国家竞争优势,它们之间通过“价值链”相连接,一端连着市场需求,一端向产业领域伸展,国家则起着辅助作用。
因此,我国政府应重点在优化市场竞争环境加强市场机制建设中扮演关键角色和发挥作用,创造一个有利于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的高效市场环境。
另外,必须坚持以市场化为导向,尽量减少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总量中的比重以及政府投资在社会总投资中的比重,尽量减少政府的经济职能,政府投资必须尽量避开竞争性领域,不与民争利。
要将市场机制运用到投资、融资、退出、建设、运营、管理等各个环节,从而形成全社会资源有效配置。
政府应更好地发挥市场机制对经济活动的调节作用,确立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规范政府经济职能。
这就决定我国必须大力发展非国有经济,建立市场主体的激励与风险约束机制,完善宏观调控体制,建立健全为市场主体服务的市场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