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导体电流与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理科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完整版)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关系实验总结,推荐文档

(完整版)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关系实验总结,推荐文档

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验讲析物理实验六大步骤分析一,清楚实验目标(题目、提出问题):探究理解:1,为什么要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电压时产生电流的原因,可能电压越大电流也越大;电阻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所以电阻越大电流越小。

那么它们之间有怎样的定量关系呢?这是我们学习电学必须研究清楚的问题。

2,探究谁的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是某一定值电阻的,电流、电压、电阻都是对同一导体在同一时间的对应值而言,即I是定值电阻两端电压是U时的电流。

所以我们要测的电流是定值电阻R的电流,电流表要与R串联;要测的电压也是定值电阻的电压,电压表要并联在R两端。

3,实验思维导向:(1)电路中电压变化可能会导致电流的变化,电阻的变化可能会导致电压、电流同时变化,所以,要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定量关系就要保证电阻不变,要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就要保证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

(2)要研究导体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定量关系,我们需要知道导体两端电压数值不会是导体电流的队医数值怎样变化;要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定量关系,我们需要知道在同一电压下导体电阻值变化时导体中对应电流怎样变化。

所以我们需要电流、电压表来测量准确的电流、电压数值,不仅如此,我们还需要同一导体的电压产生变化,也需要同一电压是导体电阻值产生变化,所以,我们需要滑动变阻器和不同阻值的电阻。

二,明了实验原理;1,探究同一导体中电流与电压的关系: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

2,探究同一电压时不同阻值的导体中电流与导体阻值的关系:导体阻值不同对电流阻碍作用不同。

三,合理选择器材:电源、开关、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三个不同阻值的定值电阻、若干导线。

4、科学设计实验步骤,准确收集数据:1,设计电路,并按照电路图连接实物2,分步研究:(1)保持电阻不变,测量电阻两端电压U和电流I,记下数值;改变电阻两端电压,重复三次以上,记下多组数据;(2)保持电压不变,测量电流并记下阻值R和对应的电流值;改变接入电阻的大小,重复三次以上,记下多组数据。

实验报告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

实验报告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

实验报告:探究电流跟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实验目的: 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实验器材:电源、开关、电阻箱(0-9999Ω)、导线(7根)、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
实验电路图:
实验步骤:
一、保持电阻一定,探究电流跟电压的关系
1. 断开开关,按实验电路图连接电路,并把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阻值最大的位置;
2. 检查电路无误后闭合开关,取电源电压为6V,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使电压表示数分别为1V、2V、3V时,将对应的电流表示数记入表中。

3. 将器材整理好放回原处。

4. 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实验数据:
数据图像:
实验结论:当导体的电阻一定时,电路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二、保持电压一定,探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
1. 断开开关,按电路图连接实验电路,并把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电阻值最大的位置;
2. 检查电路无误后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使电压表示数为2V时,将对应的电流表示数记入表中。

3. 断开开关,将定值电阻换成8 Ω、10 Ω,重复上述实验再做两次。

4. 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当导体两端的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实验误差分析与讨论:
1.导体发热带来的阻值变化,从而引起测量误差。

2.实验用的电流表和电压表本身精度不高引起的测量误差。

3.两表没有并排正放,导致读数时视线歪斜引起的读数误差。

实验专题: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实验专题: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实验专题 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 电压 电阻的关系
1.小 在做 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 电压 电阻的关系 实验
(1)在研究电压的变化对电流的影响时
利用电流表和电压表分别测 电阻 的电流和电压,记录数据如 表 在测
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 这时的电流值为
I/A
请在图中方格纸中画出导体中的电流随电压变化的图象
0.5
3 排除故障后,调节滑动变阻器,测出通过电阻 R 的电流和对应的电压值,如 表所示,分
析数据后发现表格中电流值 电压值
②/三 0.5 1.0 1.5 2.0 2.5 3.0
成 比,检查两电表均无故障,你认为 I/A 0.14 0.24 0.34 0.44 0.54 0.64
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4 现将图乙中的电阻 R 换成一个额定电压为 3.8三 阻值约为 10Ω 的小灯泡后,若要测出该
小灯泡的额定 率, 原实验器材中必须改动的是_______________
5 检查无误后, 合开关,调节变阻器的滑片使小灯泡 常发 ,电流表示数如图丙所示,
时流过灯泡的电流是_________A,灯泡的额定 率是___________上 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0.30 10.0 0.90
_______Ω
5. 小红按图 所示的电路探究电阻 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
1 根据图 ,将图乙中的实物电路连接好,要求变阻器滑片向右移动时,电流表的示数变小
2 连接好电路后, 合开关,发现无论怎样移动滑乙片 P,电流表示数始终为丙0,电压表示数
约为 3三, 电路中出现的故障可能是_______________
改变电阻箱 R1 的阻值,测得相应的电流值,如表 2 所示
1 分析表 1 中的数据可知

实验:探究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

实验:探究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

1(09金华)小明同学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电路图与实物图如图所示。

已知电源电压和电阻R1的阻值均恒定,电流表A的量程为0~0.6安,电压表V1的量程为0~3伏,电压裘V2的量程为0~15伏,滑动变阻器R2上标有“50Ω 1A”的字样。

(1)小明按电路图将实物连接起来,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放在右端(填“左”或“右”)。

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A与电压表V1的示数为零,电压表V2的示数不为零,若是电路中的电阻R1或滑动变阻器R2发生故障.则故障是滑动变阻器R2断路。

(2)排除故障后,继续进行实验,记录电流表A与电压表V1的示数,得到一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分析表中实验数据可得结论:当导体的阻值不变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压成正比。

(3)实验中,记录电流表A与电压表V2的示数,得到一组实验数据,根据实验数据作出U-I图线(实线部分),如图所示。

则该实验中,在保证实验器材安全的前提下,电路中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0.3 安。

2(09潍坊)(4分)小明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探究保持电压不变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得到的数据如下表。

电阻R/Ω 5 6 10 15 20 30电流I/A 0.6 0.5 0.3 0.2 0.15 0.1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电压不变时,导体中的电流与电阻成反比。

(2)滑动变阻器R′在此实验中的主要作用是:调整R′的阻值,使R两端电压保持不变。

3(09安顺)(6分)刘阳同学想利用图8 所给实验器材,探究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1)在电压表尚未接入电路之前,已存在两处明显的连接错误,请你指出。

(2)假如错误已纠正,且原电流方向不变,则电压表将接在电路中a、b、c、d 四点中的哪两点才能测量R1两端的电压。

(3)上表是刘阳同学用R1实验得出的几组实验数据,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到什么结论?写出简要的分析过程。

(4)本实验操作完成后,如果将电阻R1换成一只小灯泡,还能测量小灯泡的什么物理量?答案:(1)电流表正负接线错误,滑动变阻器接线错误(2)bc(或bd)(3)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与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7.1探究电阻上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实验报告1

7.1探究电阻上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实验报告1

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
班级:姓名:
【提出问题】:
【猜想或假设】:
【设计实验】:
1. 实验方法:想探究电路中导体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时,要保持不变,只改变,观察的变化。

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

2.有哪些方法可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它的电流?哪一种方法在实验中更好?
3.确定实验方案及实验器材画出电路图和实验数据记录表
(1)实验电路图(2)数据记录表
【进行实验】实验注意事项:
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状态,电流表应于被测电阻,电压表应于被测电阻,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移到
2.每次测量通电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导体发热影响数据的准确性
3.实验时,通过移动滑动变阻器尽量使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成倍数的变化(并及时记录所对应的电流值),以便分析数据,如:0.4V,0.8V,1.2V….
4.按照电路图摆好实验所用元件,然后连接电路,进行实验,并记录实验数据
【分析和论证】
1、分析实验表格中的数据,当电压成倍数的
变化时,电流是怎样变化的?
2、绘制U I
关系图像,结合你绘制的图像,
你能得出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有什么关系?
得出结论:。

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实 验 报 告 单

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实 验 报 告 单
实验次数
电阻R=10Ω
电压=3V
电压(V)
电流(A)
电阻(Ω)
电流(A)
1
2
3
实验现象:
结论:
教师评价:
学生实验报告单
实验名称
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班级
科目
物理
指导教师
实验小组
实验时间
实验目的
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实验器材
电源、开关、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三个不同阻值的路,并按照电路图连接实物
2.分步研究:(1)保持电阻不变,测量电阻两端电压U和电流I,记下数值;改变电阻两端电压,重复三次以上,记下多组数据;(2)保持电压不变,测量电流并记下阻值R和对应的电流值;改变接入电阻的大小,重复三次以上,记下多组数据。

电流电压与电阻的关系实验研究

电流电压与电阻的关系实验研究

电流电压与电阻的关系实验研究电流、电压和电阻是电学中重要的基本概念。

电流指电荷在电路中移动的情况,电压则是描述电荷移动的动力,而电阻则会对电流和电压产生影响。

本文将探讨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实验来验证这一关系。

一、实验器材与方法1. 实验器材:- 电流表- 电压表- 变阻器- 导线- 电源2. 实验方法:- 将电流表和电压表依次接入电路中;- 设置变阻器的阻值,并记录电流表和电压表所示数值;- 多次测量,得出一组数据。

二、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多组实验数据的记录与计算,我们可以绘制出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图。

以下为实验结果的示意图:(插入实验结果图)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电流和电压之间的关系是线性的关系,且与电阻成反比。

即当电阻增加时,电流会减小;当电阻减小时,电流会增加。

根据欧姆定律,电流与电压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为:I = V/R其中,I代表电流,V代表电压,R代表电阻。

三、实验误差分析在实验中,由于仪器的误差以及操作的不准确性,可能会导致实验结果的误差产生。

为了减小误差,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选择精准可靠的仪器进行实验,以减少仪器误差;2. 多次重复测量并求取平均值,以减小操作误差;3. 尽量保持实验环境的稳定,避免温度、湿度等因素对实验结果造成干扰。

四、实验应用与意义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是电学中最基础的概念之一,对于理解和应用电学知识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根据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设计和优化电路,保证电器设备的正常运行。

此外,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也为我们解释和理解电路中其他现象和规律提供了基础。

五、总结本文通过实验研究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并通过欧姆定律进行验证。

实验结果表明,电流与电压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

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可由欧姆定律表示,即I = V/R。

实验误差的分析与减小对于实验结果的准确性与可靠性起到重要的作用。

通过本实验,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了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并且明白了这一关系在日常生活和工程应用中的重要性。

《电流与电压和电阻关系》实验报告单

《电流与电压和电阻关系》实验报告单

日期 日 期:提出问题3、实验电路图:(如右图)表1 R= Ω表2 U = V 实验序号U /V I /A 实验序号R /ΩI /A112233猜想2:电路中的电流大小与 有关, 越大,电流越 。

《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验报告单2、所需实验器材:干电池,导线,开关,定值电阻(5欧、10欧、15欧),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

4、实验步骤:(1)检查实验器材并按电路图连接实物电路;(2)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需控制 不变(可以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实现),改变 。

实验评估通过这次探究活动,你有哪些收获?存在哪些问题?根据以前老师演示过的“尝试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实验现象合理猜想:班 级:姓名(同组人):(4)整理实验器材。

(3)探究电流和电阻的关系:分别将5欧、10欧、15欧的定值电阻接入电路,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保持其两端电压不变(如:保持2V不变),测出相应的电流并把相关数据记录在表2中;假设与猜想1、当电流大小受到多个因素影响时,我们需用 法研究各个因素对电流的影响。

(1)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需控制 不变,改变 (可以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实现)。

现象1:改变电池的数量时,电流发生改变。

猜想1:电路中的电流大小与 有关, 越大,电流越 。

现象2:改变连入电路中的导体时电流也发生变化。

处理数据得出结论进行实验收集数据设计实验方案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3、综合考虑以上两个方面的因素,你能得到什么结论?(2)探究电流和电压的关系:闭合开关,保持定值电阻阻值不变,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使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分别为1V、2V、3V(成倍增加),测出对应的电流值,并把相关数据记录在表1中;1、分析表1的实验数据,你能得到什么结论?2、分析表2的实验数据,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关系的实验

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关系的实验

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关系的实验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是一项基础的电学实验,也是理解欧姆定律的基础。

通过这个实验,学生们可以深入了解电流、电压和电阻这三个电学基本量之间的关系。

1、实验目的验证欧姆定律,即电流与电压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

学习使用控制变量法,即在实验中保持其他变量不变,只改变一个变量以观察其对电流的影响。

2、实验设备电源电流表电压表电阻箱导线实验电路板3、实验步骤与记录步骤一:设定变量我们设定电阻为变量,通过电阻箱调整电阻值。

保持电源电压恒定,观察电流的变化。

步骤二:实验操作将电源、电流表、电压表、电阻箱和实验电路板连接起来。

设定初始的电阻值,例如5欧姆。

记录此时的电流和电压值。

逐渐增加电阻值,每次增加5欧姆,并记录相应的电流和电压值。

重复步骤3,直到电阻值增加到预设的最大值。

将所有数据记录在数据表中。

步骤三:数据分析将实验数据整理成表格,并画出电流与电压、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图。

根据这些数据,验证欧姆定律是否成立。

步骤四:实验结论根据实验数据和分析,得出结论:在电压恒定的条件下,电流与电阻成反比;在电阻恒定的条件下,电流与电压成正比。

这验证了欧姆定律的正确性。

4、注意事项在实验过程中要保持电源电压稳定。

在调整电阻时,要确保连接良好,避免出现接触不良引起的误差。

在记录数据时,要保证准确无误。

实验拓展与改进可以尝试使用不同的电源电压进行实验,观察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可以使用更精确的测量设备,以提高数据的准确性。

可以考虑在实验中引入其他变量,例如温度,以探究其对电流的影响。

通过这个实验,学生们不仅能够加深对欧姆定律的理解,还能够提高他们的实验技能和数据分析能力。

这对于他们进一步学习电学和其他科学领域都是非常有益的。

同时,教师们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对这个实验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改进,以更好地满足教学要求。

探究导体电流与电压、电阻之间关系理科实验报告

探究导体电流与电压、电阻之间关系理科实验报告

理科实验报告1、研究导体电流与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实验序号01实验项目名称2、证明导体电阻与长度、横截面积的关系初三1106学号12姓名吴雨非年级、班级实验地址1106班指导教师王军辉时间一、实验目的及要求1、研究经过导体的电流与电阻之间的关系;2、研究经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头的电压之间的关系;3、证明横截面积必定,资料同样时,长度越短,导体电阻越小;4、证明长度必定,资料同样时,横截面积越大,导体电阻越小。

二、实验设施(环境)及要求两节干电池,开关一个,导线若干(此中有两根附有金属夹子),四根横截面积不一样的铜丝,电流表一个,电压表一个,阻值分别为 5 欧姆、 10 欧姆、 20 欧姆、30欧姆的定值电阻各一个,滑动变阻器一个。

三、实验内容与步骤(一)研究导体电流与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1、接好电路,将开关、滑动变阻器与 5 欧姆的定值电阻串连,将电流表接入电路,将电压表与定值电阻并联,将滑动变阻器阻值调至最大。

2、闭合开关,挪动滑片改变定值电阻的电流和电压,并记录电流表、电压表相应数据。

断开开关,换用不一样阻值的定值电阻,再挪动滑片,记录相应数据,直到准备的全部规格的定值电阻都试验完成。

3、上述操作完成后,再将滑片进行挪动至必定地点,使电压表示数为2V,记录此时采用的定值电阻阻值和电流表示数。

断开开关,换用不一样阻值的定值电阻,挪动滑片使电压表示数回到2V,记录相应数据,直到准备的全部规格的定值电阻都试验完成。

(二)证明导体电阻与长度、横截面积的关系1、接好电路。

将一个定值电阻、开关、电流表、一根铜丝(两头用导线上的金属夹子夹住)串连。

2、闭合开关,挪动铜丝右端的金属夹子,记录左端夹子与右端夹子之间的铜丝长度(铜丝接入电路的长度)以及对应的电流表示数。

3、上述操作完成后,将右端金属夹子挪动至必定地点,使铜丝接入电路长度为 5cm,记录电流表示数。

4、断开开关,换用横截面积不一样的的铜丝,且接入电路长度为5cm,记录电流表示数。

实验报告:导体中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实验报告:导体中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实验报告:导体中电流与电压的关系一、实验目的1. 探究导体中电流与电压之间的关系;2. 验证欧姆定律的正确性;3. 了解电阻对电流和电压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根据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I与两端电压V成正比,与电阻R成反比,即:I = V / R三、实验器材1. 电源;2. 电压表;3. 电流表;4. 电阻箱;5. 导线若干。

四、实验步骤1. 将电源、电压表、电流表、电阻箱依次连接成电路,确保连接正确;2. 调节电阻箱的阻值,记录下不同电阻值下的电流表和电压表的读数;3. 分别测量多组电阻值、电流和电压的数据,确保数据准确;4. 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电流与电压之间的关系;5. 总结实验结论。

五、实验数据及分析1. 电阻值(Ω):10、20、30、40、50;2. 电流(A):0.4、0.2、0.15、0.12、0.1;3. 电压(V):4、8、12、16、20。

根据实验数据,可以绘制电流-电压曲线,并得出以下结论:1. 在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与两端电压成正比;2. 在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与电阻成反比;3. 欧姆定律在实验范围内得到验证。

六、实验结论通过实验探究,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导体中的电流与两端电压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2. 欧姆定律正确描述了导体中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3. 电阻对电流和电压有显著影响。

七、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要确保电路连接正确,避免出现短路现象;2. 测量电阻值、电流和电压时,要确保数据准确,可多测量几组数据;3. 实验过程中,要遵循安全操作规程,防止触电事故的发生。

八、实验拓展1. 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在不同温度下的变化;2. 研究非线性电阻中电流与电压的关系;3. 探讨欧姆定律在实际应用中的局限性。

九、实验报告总结本实验通过测量不同电阻值下的电流和电压数据,验证了导体中电流与电压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的规律,证实了欧姆定律的正确性。

同时,实验还揭示了电阻对电流和电压的影响。

探究电流与电压 电阻的关系的实验报告

探究电流与电压 电阻的关系的实验报告
倍,电流变成原来的倍.
实验结论:
1.导体的电阻是导体的性质,与它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它的电流.
2.当导体一定时,通过导体的与导体两端的成比.
实验结论:
1.当导体两端一定时,通过导体的与导体的成比.
评估与交流:
4.断开开关,将定值电阻换为5 ,此时观察到电压表的示数2V,应该向调节滑动变阻器,直到.再记下电流表的示数.
数据分析:
1.横向分析数据,对同一电阻,无论电压和电流如何变化,电压和电流的比都是的.
2.纵向分析数据,对同一电阻,电压变成原来的倍,电流也变成原来的倍.
数据分析:
1.纵向分析数据,当电压一定时,导体电阻变成原来的
实验记录数据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格:
R=
U/V
I/A
1
2
3
实验记录数据表格:
U=V
R/
I/A
1
2
3
实验步骤:
1,按照电路图连接实物图,注意连接电路时,开关要,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要位于.
2.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阻R两端的电压成整数倍数变化,使其分别为1V,2V,3V.读出在各种不同电压下电流表的示数,并填入表中.
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实验目的:探究电流,电压,电阻三者的定量关系.
设计实验:
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
实验电路图:
实物连接图:
1,保持R不变,研究电流I与电压U的关系
2.保持U不变,研究电流I与电阻R的关系
实验器材:已知阻值的定值电阻1个,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电源,开关各一个,导线根
实验器材:已知阻值的定值电阻3个,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电源,开关各一个,导线根
实验步骤:

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学生实验报告

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学生实验报告

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学生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通过对电流与电压以及电阻之间的关系进行实验探究,加深对电流与电压电阻的理解,掌握相关实验操作技能。

二、实验原理电流是电荷在单位时间内流过的电量,用I表示,单位是安培(A)。

电压是单位电荷所具有的能量,用U表示,单位是伏特(V)。

电阻是物质对电流通过时阻碍的程度,用R表示,单位是欧姆(Ω)。

根据欧姆定律可以得出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I=U/R三、实验器材电池组、电流表、电压表、电阻箱、导线等。

四、实验步骤1.将电流表连接到电路中,测量电路中的电流值,并记录下来。

2.将电压表连接到电路中,测量电路中的电压值,并记录下来。

3.在电路中加入一个电阻,重新测量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值,并记录下来。

4.根据实测的数据,计算出电阻的大小,并进行比较。

五、实验数据记录与处理实验一电流:0.5A电压:1.5V电阻:不加入电阻箱实验二电流:1A电压:3V电阻:不加入电阻箱实验三电流:0.5A电压:2.5V电阻:100欧姆根据欧姆定律可以得到:R=U/I 实验一:R=1.5V/0.5A=3Ω实验二:R=3V/1A=3Ω实验三:R=2.5V/0.5A=5Ω比较可以发现,实验一和实验二的电阻值相同,而实验三的电阻值略大于实验一和实验二,这是因为在实验三中我们加入了一个电阻箱,增加了电路中的总电阻。

六、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深入理解了电流与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并成功掌握了相关实验操作技能。

实验中,我们通过测量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值,计算了电路中的电阻大小,并进行了比较。

实验结果表明,在不同电压和电流条件下,电阻值的大小是不变的,这符合欧姆定律。

此外,通过实验三我们还验证了加入电阻箱可以增加电路的总电阻,从而影响电流和电压的数值。

值得注意的是,在实验操作中要保证安全,避免触电等意外事故发生。

另外,实验数据的准确性也需要重视,对仪器进行校准是非常重要的,可以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度。

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初中物理实验

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初中物理实验

Hale Waihona Puke 结论:在电阻一定的情况下,导体 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 电压成正比。
电压一定,改变电阻以研究 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设计电路:
A V
M R NA P
B
步骤:
按电路图连接电路,换用不同 的定值电阻,使电阻成整倍数变 化。调节滑动变阻器,保持每次 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把对 应于不同阻值的电流值记录在下 面的表格里。 电压一定,U=3V
验证欧姆定律
——控制变量法
电阻一定,改变该电阻两端 电压以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设计电路:
A V
R
A
S P
B
步骤:
按电路图连接电路,闭合开关S后, 调节滑动变阻器。根据电压表和电 流表的示数,读出每次加在R上的 电压值和通过R的电流值,并记录 在下面的表格里。 R一定
电压 U/V
电流 I/A
数据分析:
电学部分——欧姆定律
实验五 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 系(学生实验) (1)实验关键——探究实验的过程体验和思维、 综合能力的提高。 (2)具体方法:指导分别控制电阻和电压,测 量数据,进一步探究定量关系,总结规律 。
研究电压一定时电流跟电阻关系注意事项 (1)电阻要用电阻温度系数比较小的材料 制成的。且阻值不宜太小,这样可以减少电池 内阻及电表内阻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2)所用电阻的阻值最好成整数比关系,这 样可简化计算,且便于得出结论。 (3)电源的内阻要尽可能小,所以这里用蓄 电池组作电源。如果用稳压电源也可。
电阻R/Ω
电流I/A

10 Ω
15 Ω
数据分析:
结论:
在电压不变的情况下,导体 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 比。

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实验报告

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实验报告

海南临高思源实验学校物理实验报告
班级:姓名:时间:
课题: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实验目的:探究电路中电阻一定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实验器材:定值电阻、电流表、电压表、电源、开关、导线、滑动变阻器
问题与猜想:
1、与电流大小有关的物理量主要是和。

2、要探究电流大小与电压关系,采用控制变量法应控制什么物理量不变?(答:)
3、你认为电阻一定时,电流与电压存在什么关系?
设计实验:
要改变电阻两端电压,可采用什么方法?
设计出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阻两端电压的实验电路图。

并联接实物图。

进行实验:用电阻为10Ω进行测量并记下几组电压和电流值。

R = 10 Ω
电压U/V 2 4 6
电流I/A
用电阻为5Ω进行测量并记下几组电压和电流值。

R = 5 Ω
电压U/V 2 4 6
电流I/A
分析与论证:
把上表中的数据在图象上画出来,分析
表中的数据,电阻一定时,电流与电压存在
什么定量的关系。

实验结论:
在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有什么关系?。

实验四: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

实验四: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

实验: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1、为了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小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电路图。

(1)实验选用的器材如图所示,其中电源为2节干电池,定值电阻为10Ω,滑动变阻器标有“10Ω 2A”字样,则实验时电压表应选用的量程为_________V,电流表应选用的量程为__________A。

(2)请根据电路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中的元件连成电路.要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左移动时,电流表的示数变大。

(3)下表是小华探究电流与电压关系时记录的几组实验数据,通过对表中数据的分析,可得到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10•梧州)在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关系”的实验过程中(1)小刚同学做出了以下猜想:A.电阻一定,电流跟电压成正比。

B.电阻一定,电流跟电压成反比。

C.电流跟电压无关。

你认为合理的猜想是_______(填序号),你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检验猜想是否正确,小刚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图,其中电源电压为3V,电阻R为20Ω,变阻器R'上标有“15Ω1A”字样。

①请你帮他选量程:电压表应选_______V,电流表应选___________A。

②上表是小刚记录的数据,请你替小刚写出结论:电阻一定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小刚在实验中想把电压表的示数调到1V,但无论怎样调节都无法达到要求,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刚还想用这个电路研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并与上表中的第1次实验数据作比较,于是他把20Ω的电阻换成10Ω,闭合开关后,小刚的下一步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记录数据;接着他再把10Ω电阻换成5Ω,重复上述操作。

实验19 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实验(解析版)

实验19 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实验(解析版)

实验十九、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实验目的】探究导体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实验器材】若干节干电池、开关、电压表、电流表、两个不同导体、若干导线等。

【实验电路】【实验步骤】①按图连好电路,注意连接时开关要断开,开关闭合之前要把滑动变阻器调到阻值最大处,实物图如下所示。

②保持电阻R1=5Ω不变,检查电路后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的示数分别为1V、2V、3V,并读出电流表相应的数值、填表。

R1=5Ω次数电压U/V 电流I/A1 1 0.22 2 0.43 3 0.6③改变电阻,使R2=10Ω不变,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的示数分别为1V、2V、3V,并读出电流表相应的数值、填表。

R2=10Ω次数电压U/V 电流I/A1 1 0.1实验剖析④根据数据画出I-U 图像。

【实验结论】1.同一导体,电流与电压成正比。

2.同一导体,电压和电流的比值为定值。

3.不同导体,电压和电流的比值不同。

【考点方向】1、该实验采用的研究方法是:控制变量法。

即:保持电阻不变,改变电压研究电流随电压的变化关系;2、电路在连接过程中,开关要 断开 ,3、实验结论:在电阻一定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4、电路连接注意事项:开关断开,滑动变阻器滑片移至阻值最大处。

5、在移动滑片时,发现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始终没有任何变化, 其原因是: 在连接滑动变阻器时没有按照一上一下的原则连接 。

6、检查电路时发现电压表、电流表位置互换了,电流表几乎无示数,电压表接近电源电压。

7、电表异常偏转原因:①指针反向偏转,原因是正负接线柱接反;②正向偏转幅度过小,原因是量程选择过大;③正向偏转幅度过大超过最大刻度,原因是量程选择过小。

8、滑动变阻器的作用:①保护电路;②改变电阻两端电压。

9、调节滑动变阻器不能使电压达到指定示数的原因是: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过小。

10、换不同规格的电阻多次测量的目的是:得出普遍规律,避免实验的偶然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实验结果与数据处理
通过保持导体电阻恒定,改变导体两端的电压使电流发生改变,探究出了导体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通过保持导体两端电压恒定,改变导体电阻使电流发生改变,探究出了导体两端的电压一定时,导体电流与导体电阻成反比。
通过保持导体的其他条件不变,只改变导体长度,观察电流的变化,证明了横截面积一定,材料相同时,长度越短,导体电阻越小
理科实验报告
实验序号
01
实验项目名称
1、探究导体电流与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
2、证明导体电阻与长度、横截面积的关系
学 号
12
姓 名
吴雨非
年级、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级
初三1106
实验地点
1106班
指导教师
王军辉
时 间
2013. 11.25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
1、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阻之间的关系;
2、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之间的关系;
通过保持导体的其他条件不变,只改变导体长度,观察电流的变化,证明了长度一定,材料相同时,横截面积越大,导体电阻越小。
五、分析与讨论
1、导体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2、导体两端的电压一定时,导体电流与导体电阻成反比。
3、横截面积一定,材料相同时,长度越短,导体电阻越小
4、长度一定,材料相同时,横截面积越大,导体电阻越小。
三、实验内容与步骤
(一)探究导体电流与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
1、接好电路,将开关、滑动变阻器与5欧姆的定值电阻串联,将电流表接入电路,将电压表与定值电阻并联,将滑动变阻器阻值调至最大。
2、闭合开关,移动滑片改变定值电阻的电流和电压,并记录电流表、电压表相应数据。断开开关,换用不同阻值的定值电阻,再移动滑片,记录相应数据,直到准备的所有规格的定值电阻都试验完毕。
3、证明横截面积一定,材料相同时,长度越短,导体电阻越小;
4、证明长度一定,材料相同时,横截面积越大,导体电阻越小。
二、实验设备(环境)及要求
两节干电池,开关一个,导线若干(其中有两根附有金属夹子),四根横截面积不同的铜丝,电流表一个,电压表一个,阻值分别为5欧姆、10欧姆、20欧姆、30欧姆的定值电阻各一个,滑动变阻器一个。
3、上述操作完毕后,再将滑片进行移动至一定位置,使电压表示数为2V,记录此时选用的定值电阻阻值和电流表示数。断开开关,换用不同阻值的定值电阻,移动滑片使电压表示数回到2V,记录相应数据,直到准备的所有规格的定值电阻都试验完毕。
(二)证明导体电阻与长度、横截面积的关系
1、接好电路。将一个定值电阻、开关、电流表、一根铜丝(两端用导线上的金属夹子夹住)串联。
2、闭合开关,移动铜丝右端的金属夹子,记录左端夹子与右端夹子之间的铜丝长度(铜丝接入电路的长度)以及对应的电流表示数。
3、上述操作完毕后,将右端金属夹子移动至一定位置,使铜丝接入电路长度为5cm,记录电流表示数。
4、断开开关,换用横截面积不同的的铜丝,且接入电路长度为5cm,记录电流表示数。直到准备的所有规格的铜丝都试验完毕。
5、本次实验用到的方法有控制变量法和转化法,并进行了重复实验,使结论更具有普遍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