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电流及小电阻接地方式问题分析

合集下载

10kV小电阻接地系统配电网的接地故障分析

10kV小电阻接地系统配电网的接地故障分析

10kV小电阻接地系统配电网的接地故障分析摘要:以电缆为主体的10kV城市电网,由于电缆线路的对地电容较大,随着线路长度的增加,单相接地电容电流也会增大。

现行经消弧线圈接地的配电网中,为补偿越来越大的接地电容电流,消弧线圈增容改造成本逐渐增大,加上消弧线圈小电流选线困难、过电压水平高等缺点,为保障人身和设备安全,供电局城市配电网开始逐步推广使用小电阻接地系统,其相比于消弧线圈接地系统更加适用。

关键词:小电阻;接地系统;运行方式1中性点接地方式对比分析1.1经消弧线圈接地变电站主变压器10kV侧多为三角形接线方式,当10kV配电网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由于不构成回路,流过故障点的是线路对地电容形成的容性电流,每相对中性点电压及相间的线电压保持不变,整个系统带故障维持运行2h。

系统中性点消弧线圈通过产生电感电流补偿对地的电容电流的方式,使流经故障点的电流保持在10A以下,起到消除接地点电弧的作用,有效提高瞬时接地故障时的供电可靠性。

1.2经小电阻接地系统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中性点接地电阻与对地电容会构成并联回路,流经故障线路零序电流很大,通过线路自身零序保护就能快速动作切除故障,不存在选线问题。

由于能快速隔离故障,故障线路相电压升高的时间很短,减少了人身触电风险,绝缘要求也有所下降。

小电阻接地方式中,10kV出线的零序电流互感器只需接入自身线路保护,依靠线路保护自身配置的零序过流或限时速断保护就对线路接地故障有较好的灵敏度,不用配置额外的选线控制器及连接回路。

同时电阻为耗能元件,也是电容电荷释放元件和谐振的阻压元件,可有效消除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谐振过电压和间歇性接地电弧过电压。

但需要注意的是,中性点采用小电阻接地方式时,故障点的接地电流十分大,故障点附近的跨步电压高达几千伏,如果保护装置没有快速切除故障,容易击穿接地点附近设备的绝缘,引起相间故障或人身事故。

同时,对于瞬时性或永久性的单相接地故障,线路保护均会动作跳闸,跳闸次数会增多,从而影响用户的正常供电。

小电阻小电流接地糸统

小电阻小电流接地糸统

小电阻小电流接地糸统的区别1、应用不同场合:电力接地系统按接地处理方式可分为大电流接地系统和小电流接地系统,大电流接地系统包括直接接地、电抗接地、和低阻接地,小电流接地系统包括不接地、经高阻接地、经消弧线圈接地、和经配电变压器接地。

在以架空线为主体的配电网中,外力或雷电造成的瞬时单相接地故障占很大比例,因此,在这类配电网中采用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的优越性是明显的;在城市中心区,配电网以电缆线路为主,为解决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出现的诸多问题,配电系统中性点采用小电阻接地方式。

一般对于郊区变电站10kV侧带出线的变电站采用的是消弧线圈接地方式,对于核心城区变电站采用的是小电阻的接地方式,小电阻接地方式在某些方面弥补了消弧线圈运行方式带来的不足。

我国3~66kV中低压配电网大多数采用中性点非有效接地运行方式,接地系统的单相接地故障是常见的故障形式,占全网故障的80%以上。

2、运行的各自优缺点随着我国城市电网的发展,城市居民的增多,10kV出线中电缆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运行方式的缺点日渐暴露,主要原因为:(1)消弧线圈各分接头的标称电流和实际电流误差较大,有些甚至可达15%,运行中就发生过由于实际电流值与铭牌数据差别而导致谐振的现象。

(2)计算电容电流和实际电容电流误差较大,对于电缆和架空线混合的出线,单位长度的电容电流也不尽相同,消弧线圈补偿的正确性难以保证。

(3)出线电缆的单相接地故障多为永久性故障。

由于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的系统为小电流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永久性故障后,在接地故障点的检出过程中,这对城市中人口密集的现状而言,事故的后果会非常严重。

(4)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仅能降低弧光接地过电压发生的概率,并不能降低弧光接地过电压的幅值,将使系统设备长时间承受过电压作用,对设备绝缘造成威胁。

然而在中性点接入消弧线圈接地后,发生单相接地时,非故障线路电容电流的大小和方向与中性点不接地系统是一样的。

小电流接地系统分析探讨

小电流接地系统分析探讨

小电流接地系统分析探讨发布时间:2022-01-18T06:52:14.069Z 来源:《当代电力文化》2021年30期作者:覃伟聪[导读] :配电网采用小电流接地系统可以使可靠性及安全性得到提高,为了能及时发现隔离单相接地故障的线路,保证非故障线路安覃伟聪清远供电局 511500摘要:配电网采用小电流接地系统可以使可靠性及安全性得到提高,为了能及时发现隔离单相接地故障的线路,保证非故障线路安全、正常运行通常加装接地自动选线装置。

如何根据电网各用发展阶段合理选取接地装置具有较大意义。

关键词:小电流接地系统;消弧线圈接地系统;并联电阻一、引言电力系统故障主要分两大类:横向故障和纵向故障。

横向故障是指各种类型的短路。

纵向故障主要是指各种类型的断线故障。

电力系统各种故障中,接地故障占大多数,约为总故障数的80%,其中单相接地短路又占大多数,约为总短路故障数的75%,三相短路只占5~10%,但危害最大,故障产生的后果最为严重。

而接地方式的不同又决定了电网在相同数量保护元件下的保护的选择性及切除元件工作方式,根据不同要求,选取接地方式对故障切除的选择性,有效减少因支路故障造成整条线路迫停也就在减少非故障区域停电,对安全、可靠供电具有较大意义。

二、接地系统划分定义我国电力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主要有两种:1、中性点直接接地方式(包括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方式)。

2、中性点不直接接地方式(包括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

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接地短路电流很大,这种系统称为大接地电流系统。

中性点不接地或经消弧线圈接地的系统。

当某—相发生接地故障时,由于不能构成短路回路、接地故障电流往往比负荷电流小的多,所以这种系统称为小电流接地系统。

大电流接地系统与小电流接地系统的划分标准是依据系统的零序电抗X0与正序电抗X1的比值X0/X1。

我国规定:凡是X0/X1≤4~5的系统属于大接地电流系统,X0/X1>4~5的系统则属于小接地电流系统。

浅析小电流接地系统接地的原因分析及处理

浅析小电流接地系统接地的原因分析及处理
一 一
地时 比 a由此, 根据绝缘监察系统所接各种表 计指示即可得知系统接地 隋况。 4 2系统高压侧缺相运行时。 当系统高压侧某一相( 或两相) 断线或母线电 压互感器某一相 ( 或两相 ) 高压保险熔断时 , 有如 下具体J 睛况: 4 .若绝缘监察系统采用单相 电 . 2 1 压互感器组 成的 Y /0 0 接线时, Y 假设 T 一次 A相熔断造成 V 缺相运行 , 二次 a 相无感应 电压, 按说中 V 应无 a 图3 指示 。 但从 v b 压表串过 b , a电 相 结果使电压表 3误发接地信号的情况 V bV 形成一串联分压回路,使得 V 表计有一 a、a a 导致误发接地信号的情况一般有 以 下四种 定指示, 其值与表计内阳成 正比。 () 1电压互感器一次熔断件熔断或接触不 良。 42 . 若绝缘监察系统采用三相五柱式电压互 2 发生此种睛况时 , x母线接地”‘ 回路断线” 感器时, “ x 、 W 由于磁路系统互相联通 , 当高压侧 A相保 光字牌亮, 故障相的电压降低 , 非故障相的电压不 险熔断造成 帽 运行时, 二次 a 相能感应电 , a 压 V
科 技论 坛 llI
魏 连 坡

浅析小 电流接地系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接地 的原因分析及处理
( 国电北安热 电有限公 司, 黑龙 江 北安 14 0 ) 6 0 0
摘 要: 对小电流接地 系统接地 的原 因进行分析, 出相应 的处理措施。 提 关键 词 : 电流接 地 系统 ; 地 ; 因 ; 理 小 接 原 处 1系统接地的特 会 升高 。 小电流接地电力系统中, 单相接地是一种常 () 2直流两点接地。 1 J 2 ) 当 ) J ⅪJ (( 继电器静触 见的临时陛故障 , 发生单相接地后 , 故障相对地电 点至 1 J2 J 电器之 间或 1 J2 J 电器静 X (X ) 继 X (X ) 继 压降低, 非故障两相的相电压升高 , 系统相电压由 触点至 2 P 3 P光字牌之间发生接地时 , G (G ) 再发生 见图 4 , ‘X母线接 )则‘ X 对称变成不对称 ( 见图 1, ) 而线电压却依然对称 直流系统正极接地的情况( 、直流接地” 光字牌亮 , 此时电压表计所指示 ( 因负序电压等于零 , 见图 2, )因而, 对用户的供电 地”“ 不构成影响 , 但升高的非故障相电压, 可能在绝缘 的三相电压皆正常。 图5 薄弱处引起击穿, 继而造成短路; 可能使电压互感 ()继电器触点粘连。当 1 J、 J、 J 3 X J X J1 和 2 X 器铁芯严重饱和,导致电压互感器严重过负荷而 2 J 电 X 继 器触点抖动粘连时( 见图 4 , x母线接 与 V b比 )x “ a 上述分析结果高些。缺两相的分析与缺 分析类同。 总之, 系统发生缺相运行时, 故障 烧毁。所以, 发生单相接地后 , 系统仍能继续运行 地 ” 光字牌亮 , 此时电压表计所指示的三相 电 皆 压 相的 正常 。 相的表计有一定指示, 非故障相的表计指 示不变。 定时间, 但不允许长期对外供电。 C 4 当系统发生谐振时发生铁磁谐振的一个 - 3 I●■■ 显著特征就是产生过电压 , B 我们可以从表计变化 囊●■ 观察到系统发生谐振的情况。 ■■ 4. 3I 一相( 或两相 ) 表计指示降低( 不为零 ) , ● ■■ ● 囊 ■■ 其余相表计指示升高 , 超过系统电压; 或电压表计 ■■ 指示过头 , 从图 2 或图 3中测出 或 Y 线圈电 J I ●■ 0 压可知中. 陛点电压已位移至电压三角形外。 ■■ 图 1 图 2 4 2三相表计指示依相序次序轮流升高, . 3 并 -●i l 在 1  ̄4倍相电压之间作低频摆动, l1 2 约每秒一次。 2系统接地监视装置的工作原理 ■■ 4 _图 2 V 、bV 三相表计指示远远高 . 3 3 中 aV 、c 系统接地监视装置 回 路图见图 3 。系统正常 运行时 ,电压互感器开口三角绕组两端没有电压 于线电压。 或只有很小的不对称电压 , 它不足以启动电压继 图 4 4 . 2中 V 、 、 34图 aVbVc及 V bV cV a表 a 、 b 、c 电器 ; 、2V V1V 、3电压表所指示的相电压也正常。 () 4铁磁偕振。发生铁磁谐振时 , 电压将 计指示同时大大超过额定值。 系统 总之,铁磁谐振的—个显著特征是产生过电 当系统一相金属性接地时( A ) V 电压表 高达 n 如 相 , 1 则 倍甚至几十倍额定电压 ,当系统电压严重 我们可从系统采集到的数据来进行判断。 至于 指示为零 , 2V 电压表指示为线电压; V 、3 电压互感 不平衡、开口三角绕组两端电压达到电压继电器 压 , 保护动作发出 接地报警信号。 此种情况 对高压设备摇测绝缘或雷电时接地信号误发的情 器开 口 三角绕组两端出现 10 压 , 0 V电 它启动电 压 启动值时, 继电器发出接地报警信号。当 A 相经高电阻或电 下, 至少有一相的电压顶表 、 电压互感器出现较高 况 ,电网值班人员可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进行简 单地判别处理。 弧接地时,则 V1电压表 的指示低于相电压, 2 的“ V、 哼哼” 声。 5接地故障时的处理措施 v 电压表的指示高于相电压 , 3 即平常所说的接地 4易引起误判的 4 系统一相接地或两相不完全接地。 . 1 5 在三相表计指示平衡而又发出接地信号 . 1 相电压降低、 非接地相电 压升高; 电压互感器开口 此时, 其相应相对地电压降低 , 非接地相电压 时 , 应首先考虑是否电压互感器检修f 舌 极性接反 ; 三角绕组两端出现—个不高的电压 , 当这电压达 5 2通知有关厂、 所检查; 到电压继电器启动值时, 保护才动作发出接地报 升高 , 电压表计指示视 晴 况不同而异。 5 试拉空载线路 ; . 3 . 警信号。 当一相完全接地时, 故障相对地电压为零, 中 5 用探测仪测定哪—条线路有接地电 ; 4 流 性 位移电压为相电压 , 非故障相对地电压升高 倍, 变为系统线电压。 若故障相不完全接地, 则故障 5 把 电网分成几个在 电气上互不相连的部 . 5 相对地电压大于零而小于相电压, 非故障相对地电 分( 应避免大部分网络失去消弧线圈的补偿 ) ; 5 用重合闸拉线路 ,或用手动操作开关试 _ 6 压值大于相电压而小于线 电 接地电流比完全接 压,

10kV小电阻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分析及应对措施

10kV小电阻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分析及应对措施

Telecom Power Technology设计应用小电阻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分析及应对措施郝会锋(广东电网汕头濠江供电局,广东汕头随着我国配电网自动化水平不断提高,配电网故障的快速预防和处理技术应用变得越来越普遍。

由于我国的配电网覆盖面广,所以配电网故障率也相应较高,其中80%以上都为单相接地故障。

随着城市电缆配网规模的日益扩大,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方式因其可以有效抑制过电压而变得越来越普遍。

但在这种接地方式下,金属性接地短路可能将产生较大的零序电流,从而会导致断路器跳闸,这严重影响了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为研究小电阻接地系统电缆线路发生单相金属性接地短路的基本规律,介绍了某供电企业电缆小电阻接地方式下的两起金属性单相接地故障,分析了故障发生后的处理过程和可能导致故障产生的原因,最后给出预防性建议,从而加强了配电电缆线路;配电网;短路故障分析;单相短路;金属性接地Analysis of Single Phase Ground Fault in 10 kV Low-resistance GroundingSystem and CountermeasuresHAO Hui-fengShantou Haojiang Power Supply Bureau of Guangdong Power GridTelecom Power Technology经小电阻接地,此举的目的是保证中性点电压不发生偏移,所以当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非故障相电压不倍相电压,从而降低了系统的绝缘设备而对于电缆线路而言,由于电缆线路的电抗小于架空线路,所以其载流容量较大,且电缆线路的最,因此,电倍额定电压的情况下稳定可靠工作。

因此,为了保证电缆线路的安全性,我国部分10 kV 配电网电缆线路也会采用大电流接地的方式。

本文所电缆线路对应母线在中性点不接地系统方式下,单相接地故障的后各电气分量变化情况。

具体分析如下。

图意图。

健全线路的三相对地分布电容;障线路的三相对地分布电容;为母线。

10kV小电流接地系统接地故障处理及分析

10kV小电流接地系统接地故障处理及分析

率 。
接入电容器组 电流 回路 ,导致 消弧 装置不 能选 出故 障电容 器
2 事故 发 生 情 况 及 分 析
组 ,无法正确发出跳 闸信号 ,导致消弧装置不断在补偿 10 kV#
2.1 事故发 生情况
2电容 器 组 间隔 接 地 时 产 生 的 容 性 电 流 ,当 超 过 补 偿 时 间 10s
结 合 以往 运 行 经 验 ,以下 原 因 可 能 导致 “消 弧 装 置 异 常 ”告 安全稳定有着重要 的意义 。本次事故中 ,是 因为 消弧 装置没有
警 :①装 置本 身发生 故障 。②信 号 回路 缺陷 ,导致误 发信 。③ 接入 电容器 回路 ,导致 10 kV#1电容器组间隔接地 时消弧装置
技术研 发
TECHN0L0GY AND MARKET
1 0 kV小 电流 接 地 系统 接 地 故 障 处 理 及 分 析
周鹛威
(广 东电网有 限责任 公 司 东l莞供 电局 ,广 东 东莞 523000)
摘 要 :我局 10 kV系统 目前采用的 中性点接地 方式主要有经消弧线圈接地和经 小电阻接地两种 方式。选择 中性点接地 方式应考虑的主要 因素有 :供 电可靠性与故障范 围;绝缘水平 与绝缘配合 ;对 系统稳 定的影响 ;对继 电保护 的影 响;对通 信 与 信 号 系统 的 干扰 。 总体 上 我 局 lO kV接 地 系统 的 匹配 原 则 主要 是 全 电缆 系统 匹配 小 电 阻接 地 ,架 空 线 系统 匹配 消 弧 线 圈接地的方式 ,以满足供 电可靠性及保护速动性的要求。 以一起 10 kV小 电流接地 系统接地故障 实例 ,探讨 1O kV小 电流 接 地 系统接 地 故 障 处理 及 分 析 方 法 。 关 键 词 :地 接 系统 ;消弧 线 圈 ;小 电流 接 地 doi:10.3969/j.issn.1006—8554.2014.12.123

小电流接地系统接地故障原因分析及对策

小电流接地系统接地故障原因分析及对策

小电流接地系统接地故障原因分析及对策引言小电流接地系统是一种用于隔离和保护电气设备的重要电气系统。

然而,在使用过程中,我们可能会遇到接地故障问题,导致系统性能下降甚至无法正常工作。

本文将对小电流接地系统的接地故障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

1. 小电流接地系统接地故障原因分析1.1 接地电阻过大接地电阻过大是导致小电流接地系统接地故障的常见原因之一。

当接地电阻过大时,接地系统无法良好地将电流引入地下,导致接地电流不稳定或无法正常流动。

1.2 地线损坏地线作为小电流接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旦损坏将导致接地系统无法正常工作。

地线损坏的原因可能包括线路老化、外力破坏等。

1.3 地线与其他金属部件发生短路当地线与其他金属部件发生短路时,会导致接地系统接地电流异常增大,进而影响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

1.4 接地装置安装不当接地装置的安装位置、方式等因素将直接影响接地系统的性能。

如果接地装置安装不当,可能导致接地电阻过大、接地电流不稳定等故障。

2. 小电流接地系统接地故障对策2.1 定期检测接地电阻为了确保小电流接地系统正常工作,应定期对接地电阻进行检测。

一旦发现接地电阻过大,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修复。

2.2 防止地线损坏为了减少地线损坏的风险,可以采用以下措施:定期检查地线状况,及时更换老化或损坏的地线;保护地线免受外力破坏,例如增加防护罩等。

2.3 隔离地线与其他金属部件为了防止地线与其他金属部件发生短路,可以采取隔离措施,例如增加隔离层,确保地线与其他金属部件之间的绝缘性。

2.4 正确安装接地装置在安装接地装置时,应遵循相关的安装规范。

确保接地装置的位置合理,接地电阻适当,以及接地装置与其他电气设备之间的连接牢固可靠。

结论小电流接地系统接地故障的原因可能包括接地电阻过大、地线损坏、地线与其他金属部件发生短路、接地装置安装不当等。

为了防止接地故障的发生,我们应定期检测接地电阻、防止地线损坏、隔离地线与其他金属部件,以及正确安装接地装置。

小电流接地系统接地故障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小电流接地系统接地故障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小电流接地系统接地故障的原因分析及对策引言小电流接地系统是一种有效预防设备接地故障的保护措施,能够降低电气事故的发生率,提高电网的可靠性。

但在使用过程中,也常常会出现一些接地故障,对设备和人员的安全造成威胁。

本文将对小电流接地系统接地故障的原因及对策进行分析探讨。

小电流接地系统接地故障的定义与分类小电流接地系统是指在系统中引入一个小电流,使电流在接地时,因为电阻的存在而形成一定的电压,以达到快速检测和定位接地点的目的。

小电流接地系统的接地故障通常分为以下两种类型:1.接地电压高:指小电流接地系统的接地电压比正常水平高,严重时可致使设备和人员受到电击,甚至导致火灾等重大事故;2.接地电压低:指小电流接地系统的接地电压比正常水平低,无法检测和定位接地点,从而导致接地故障处理不及时,加重事故后果。

小电流接地系统接地故障的原因分析系统参数错误小电流接地系统的参数设置直接影响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系统参数错误则容易导致接地故障的发生。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系统压力设置不当,导致接地电压高于正常值; 2. 接地电流仪设置不当,导致误差过大; 3. 接地电流阈值设置不当,导致检测不灵敏或过于灵敏。

接地电阻不当小电流接地系统的接地电阻决定了其的电流流过的大小和接地电压的高低,接地电阻不当则会导致接地故障的发生。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接地电阻过大或过小,导致小电流无法在接地时形成足够的电压差; 2. 接地电阻变化引起接地电压波动,导致无法定位接地点。

负载电流异常小电流接地系统的负载电流异常也是导致接地故障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负载电流突变,导致小电流接地系统的电压、电流波动太大; 2. 负载电流缺失,引起小电流接地系统检测不准确。

小电流接地系统接地故障的对策正确设置系统参数正确设置小电流接地系统的参数,包括系统压力、接地电流仪、接地电流阈值等,可以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10kV小电阻接地系统中小电流接地选线装置的运用与探讨

10kV小电阻接地系统中小电流接地选线装置的运用与探讨

Application and Discussion of Small Current Grounding Line Selection Device in 10 kV Small Resistance Grounding System
Li Gang,Zhou Li-li,Fu Chang-qi
[Abstract]In the new substation, the proportion of 10 kV cable line is increasing, and the system capacitance current is greatly improved. Therefore, in the 10 kV power system, the neutral point small resistance grounding method is widely used, and the small current grounding line selection device is also important for the 10 kV system. As part of the specification, the small current grounding line selection device is mainly used in the neutral point ungrounded, grounded by the arc suppression coil or through the high resistance grounding system, in order to effectively cooperate with the neutral point through the low resistance grounding system, improve the system Safety and reliability, this paper proposes a new type of grounding resistance, which meets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current specifications, and at the same time enables the small current grounding line selection device to fully play its role, effectively improving the reliability of the system.

小电流接地系统接地故障特征分析

小电流接地系统接地故障特征分析

小电流接地系统接地故障特征分析小电流接地系统接地故障特征分析小电流接地系统是现代输电系统中一种重要的保护措施,用于限制电网发生接地故障时对系统和用户的影响和损失,提高电网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但是,在小电流接地系统运行中,难免会发生接地故障,给系统带来不良影响。

因此,对小电流接地系统接地故障特征进行分析,有助于及时发现和处理故障,保证系统的可靠运行和用户的安全用电。

一、小电流接地系统的基本原理小电流接地系统是通过一定的电路装置和保护措施,将接地故障电流限制在很小的范围内,从而保证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小电流接地系统通过引入中性点电感器,将出现故障时的接地电流转化为电压信号,经过灵敏地电流互感器和控制器的监测和控制,控制开关从母线中间引出接地电流,并将接地故障电流限制在安全范围内。

二、小电流接地系统接地故障的类型小电流接地系统的故障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1. 单相接地故障: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系统将出现高电压跳闸和过电压;2. 两相接地故障:发生两相接地故障时,电网将出现三相短路电流,电网振荡频率将增大;3. 地间故障:地间故障是指通过地面传递的两相接地故障,会导致电网起伏不定,电网波动,对系统的影响很大;4. 跨越接地故障:跨越接地故障是指线路跨越水域时,水中的导体发生故障导致故障电流通过地面传递时,会对系统带来很大影响。

三、小电流接地系统接地故障特征分析小电流接地系统的接地故障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接地电流的突变:当系统发生接地故障时,接地电流会突然增大,从而引起系统保护动作,产生抢扫现象;2. 中性点电压变化:接地故障会导致中性点电压的变化,如果系统存在悬垂中性点,则可能会引起电压失调;3. 接地微短暂:接地故障微短暂,持续时间一般在毫秒到几十毫秒,往往会被系统快速检测器检测出来;4. 接地电流的波形:接地故障电流一般呈现半波周期,且在接触器和断路器开关时间内,电流的周期变化很明显;5. 接地电阻阻值特征:接地故障电阻的阻值变化会对接地电流的大小产生影响,因此对变化的电阻阻值进行监测有助于快速发现故障。

小电流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的判断与处理

小电流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的判断与处理

小电流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的判断与处理一、概述小电流接地系统是指电力系统中采用特殊的接地方式,将系统接地电流限制在很小的范围内(小于1A),以减小绝缘击穿发生的可能性,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但是,在小电流接地系统中,由于接地电流很小,一旦发生单相接地故障,会很难被及时发现和定位,给系统运行带来极大的风险。

因此,本文将探讨小电流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的判断与处理方法。

二、小电流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的原因小电流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1. 电缆终端缺陷:当电缆终端出现绝缘缺陷时,会导致单相接地故障。

2. 外界短路电流影响:电力系统中,当出现接地故障时,会产生一定的短路电流,使得系统的地电位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到小电流接地系统的正常运行。

3. 土壤湿度不足:小电流接地系统是通过地下金属接地网与土壤接触实现接地的,如果土壤湿度不足,将会产生一定的接地电阻,从而影响系统的接地效果,导致单相接地故障的出现。

三、小电流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的判断方法小电流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的判断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 就地巡检:一些单相接地故障可以通过就地巡检来进行判断,例如观察接地网是否存在绝缘A故障、接地电阻是否增大等。

2. 压缩信号分析法:通过对小电流接地系统压缩信号进行分析,可以判断出故障点的位置,从而快速定位单相接地故障。

3. 采用低频模拟故障信号:通过向小电流接地系统注入低频模拟故障信号,可以判断出故障点的位置,即可由故障点所在的位置判断出单相接地故障的具体位置。

四、小电流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的处理方法小电流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的处理方法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但一般可以采用以下方法:1. 找到故障点所在的位置:通过采用上述的判断方法,可以找到单相接地故障的具体位置。

2. 对故障线路进行隔离:为了避免故障扩大,需要对故障线路进行隔离,防止故障扩散。

3. 更换有关部件:更换故障件是解决单相接地故障的最终方法,一旦故障件被更换,接地系统将重新正常运行。

中性点小电阻接地系统方案分析

中性点小电阻接地系统方案分析

中性点小电阻接地系统方案分析摘要:小电阻接地系统是一种有效的防止设备损坏和保障人身安全的系统。

本文主要是对小电阻接地系统进行分析和研究,探讨了不同方案的优缺点,并且提出了一种中性点小电阻接地系统的方案。

关键词:小电阻接地系统;中性点;方案分析正文:背景介绍:小电阻接地系统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设备的电路中,可以有效地保护设备和人员的安全。

在小电阻接地系统中,中性点是一个很重要的元件,它连接了供电系统的相线和地线,并且通过小电阻的连接,使得任何故障电流都能够迅速地流回地线中,从而保护了设备和人员的安全。

方案分析:在传统的小电阻接地系统中,中性点一般是直接连接到地线上的,这种方案虽然简单易行,但是存在一些缺点。

首先,由于地线的电阻非常大,所以在发生故障时,故障电流流回地线的速度很慢,容易造成设备受损和人员受伤。

其次,在较长的电路中,由于电阻和电感的作用,中性点的电压会出现较大的偏差,这会对设备的工作造成影响。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种中性点小电阻接地系统的方案,其主要特点是在中性点处设置一个小电阻,使得故障电流能够快速地流回中性点,而不是从地线中流回。

这种方案的优点在于:首先,由于小电阻的存在,故障电流能够迅速地流回中性点,从而保护了设备和人员的安全;其次,小电阻对电压的影响较小,可以有效地维护设备的正常工作。

实际应用中,中性点小电阻接地系统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比如小电阻的阻值和选材、系统的耐压等,都需要经过系统的计算和测试。

但总的来说,这种系统的方案具有很大的优势,可以有效地提高设备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结论:小电阻接地系统是一种重要的电气安全装置,其方案的选择和优化对于设备的安全和稳定运行至关重要。

中性点小电阻接地系统是一种有效的方案,可以提供更好的电气保护,对于中小型的电气设备应用具有很好的适用性。

无论是什么规模的电气设备,其安全性和稳定性都是非常重要的。

而在电气设备中,小电阻接地系统是最常用的电气安全装置之一。

提高小电流接地选线准确性措施及分析

提高小电流接地选线准确性措施及分析

提高小电流接地选线准确性措施及分析发布时间:2023-03-06T06:05:27.501Z 来源:《中国科技信息》2022年19期10月作者:孟旭[导读] 在 10~35kV 电网中,普遍采用中性点不接地或经消弧线圈接地的方式,这两种方式统称为小电流接地系统孟旭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超高压变电分公司山西太原 030032摘要:在 10~35kV 电网中,普遍采用中性点不接地或经消弧线圈接地的方式,这两种方式统称为小电流接地系统。

小电流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是电网最常见的故障之一,线路接地故障占总故障的 70%以上。

在实际运行中存在准确性不高的问题,尤其是在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中动作正确率很低,对可靠供电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电力公司对线路跳闸率考核要求提高,如何减少线路不必要的停电次数已成为当前思考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小电流接地;单相接地;解决措施引言当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应及时找出接地故障线路以便迅速处理。

对于单相接地故障的检测,传统的方法是采用副二次绕组接成开口三角形的三相电压互感进行检测。

为了寻找故障线路,值班员通常采取轮流拉闸的办法来确定具体的故障线路。

这种方法,会给安全运行及用户的生产造成一定的影响,降低了用户的供电可靠性。

及时准确地判定接地回路是快速排除单相接地故障的基础,实现判定接地故障回路的保护装置通常被称为小电流接地选线装置,但选线装置发生误选和漏选几率较大,效果不能令人满意,因此研究小电流接地选线准确性这一课题对提高供电可靠性有很强的实践性意义。

1.小电流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时产生的问题在系统正常运行的过程中,三相对地的电容电流通常相似度很高,因为三相电容中性点负责接地,因此电位数值呈现 0,而在电势方面,电网电源和电容的中性点电势相同,因而此时的电源中性点电势是 0.倘若遇到单相接地的情况时,整个电网的接地单相电压会直接下降到 0 值,同时零序电压 V0 也会在电网中呈现出来。

此时的相电压值和平常的电压值相同,但是电流的电压量却是同接地相故障前不一致。

小电流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分析判断与处理

小电流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分析判断与处理

小电流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分析判断与处理电力系统按接地处理方式可分为大电流接地系统(包括直接接地,电抗接地和低阻接地)、小电流接地系统(包括高阻接地,消弧线圈接地和不接地)。

我国3~66kV电力系统大多数采用中性点不接地或经消弧线圈接地的运行方式,即为小电流接地系统。

在小电流接地系统中,单相接地是一种常见的临时性故障,在该系统中,如发生单相接地时,由于线电压的大小和相位不变(仍对称),且系统绝缘又是按线电压设计的,所以允许短时运行而不切断故障设备,系统可运行1~2h,从而提高了供电可靠性,这也是小电流接地系统的最大优点。

但是,若一相发生接地,则其它两相对地电压升高为相电压的1.732倍,特别是发生间歇性电弧接地时,接地相对地电压可能升高到相电压的2.5~3。

0倍。

①警铃响,“xx千伏母线接地"光字牌亮,个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的系统,常常还有“消弧线圈动作”的光字牌亮.②绝缘监察电压表三相指示值不同,接地相电压降低或等于零,其它两相电压升高为线电压,此时为稳定性接地.如果绝缘监察电压表指针不停地来回摆动,出现这种现象即为间歇性接地.③当发生弧光接地产生过电压时,非故障相电压很高,表针打到头,常伴有电压互感器高压一次侧熔体熔断,甚至严重烧坏电压互感器。

④完全接地。

如果发生A相完全接地,则故障相的电压降到零,非故障相的电压升高到线电压,此时电压互感器开口三角处出现100V电压,电压继电器动作,发出接地信号。

⑤不完全接地.当发生一相(如A相)不完全接地时,即通过高电阻或电弧接地,中性点电位偏移,这时故障相的电压降低,但不为零。

非故障相的电压升高,它们大于相电压,但达不到线电压.电压互感器开口三角处的电压达到整定值,电压继电器动作,发出接地信号。

⑥电弧接地.如果发生A相完全接地,则故障相的电压降低,但不为零,非故障相的电压升高到线电压。

此时电压互感器开口三角处出现100V电压,电压继电器动作,发出接地信号。

小电流接地系统接地故障的原因分析及对策(最新版)

小电流接地系统接地故障的原因分析及对策(最新版)

( 安全技术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小电流接地系统接地故障的原因分析及对策(最新版)Technical safety means that the pursuit of technology should also include ensuring that peoplemake mistakes小电流接地系统接地故障的原因分析及对策(最新版)1.问题提出目前,小电流接地系统特别是35KV及以下的小接地系统,由于其线路分支多,走向复杂,电压等级较低,在设计施工中线路质量不易保证,运行中发生接地故障的几率是很高的。

从我市地方电网历年来的运行统计资料来看,在小电流接地系统的接地故障中,35KV 电网占8.2%,10KV电网占91.8%。

本文通过笔者在实践中对电网运行工况的了解以及运行经验的总结,分析了小电流接地系统在实际运行中易引起误判的几类接地故障,在给出其原因分析的基础上着重阐述了接地故障的判别方法、处理措施及对策。

相信对同行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2.易引起误判的几类接地故障及其原因分析为了便于展开下文,我们有必要首先对电网发生接地的原因作一个简单的分析。

如图1,当中性点电压Uo不为0且Uo大于绝缘监察系统定值时,便有接地信号发出,而Uo反映的是零序电压,其计算公式为:Uo=(ÙaÙbÙc)/3从上式可以看出,当电网各相电压Ùa、Ùb、Ùc不平衡时,便有中性点电压Uo产生,而电网电压的不平衡度是接地信号发生与否的关键,本文下面的论述将紧紧围绕接地故障发生的原因作具体分析。

根据兴义市地方电网历年来的运行资料,我们统计了如下几类经常发生接地的情况:2.1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或两相不完全接地此时,系统各相对地电压Ùa、Ùb、Ùc不平衡,其相量和不为零,产生中性点位移致使TV二次的开口三角绕组出现零序电压而发出接地信号。

小电流接地故障现象及原因分析

小电流接地故障现象及原因分析

小电流接地故障现象及原因分析
小电流接地故障是一类电力系统故障,特点是接地电流较小(一般小于0.5A),但故障存在时间长,容易造成继电保护误动作或无法检测等问题,对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产生较大危害。

本文将介绍小电流接地故障的现象及原因分析。

一、小电流接地故障的现象
1. 电压波动:当小电流接地故障发生时,故障地点与系统其他部位之间形成一条电阻,形成了一个形如“Y”字形的电路;电路总分流电流很小,所以故障一段时间内无法形成过载,很难被普通的保护装置所检测;而在故障地点,接地电阻比较小,因此形成了一个电泄露回路,回路中通入了大量非对称复合波,造成电压波动。

2. 电流不平衡:小电流接地故障会导致系统电流不平衡,表现为三相电流不相等,且不等于零;此时三相电流大小与相位角都会发生变化。

3. 干扰噪声增强:小电流接地故障还会导致系统噪声增强。

由于故障地点接地电阻的存在,使得群发现场、天线、避雷器等设备间出现振荡,噪声增强。

二、小电流接地故障的原因分析
1. 绝缘老化:系统中的设备绝缘老化容易导致小电流接地故障的发生。

由于绝缘老化,使得设备的绝缘阻值降低,导致设备绝缘性能下降,存在隐患。

2. 接地电阻增高:系统接地电阻增高可以使得小电流接地故障的发生率增加。

由于接地电阻增高,使得接地电流较小,故障难以被检测到,存在安全隐患。

3. 静电击穿:静电击穿也是导致小电流接地故障的常见原因。

由于系统中存在较高的静电电压,往往会引起静电击穿,导致小电流接地故障的发生。

小电流接地故障虽然接地电流较小,但仍然对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造成了不小的威胁,因此应该采取措施进行及时检测和隔离,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小电流接地系统接地故障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小电流接地系统接地故障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小电流接地系统接地故障的原因分析及对策小电流接地系统是一种有效的绝缘监测手段,可检测接地电流及其变化情况,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

但是,由于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的影响,小电流接地系统也会出现接地故障,导致设备失去保护,甚至引发事故。

因此,分析小电流接地系统接地故障的原因,采取相应的对策,对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

一、小电流接地系统接地故障的原因1.设备老化:小电流接地系统内的各种设备长期运行产生磨损和老化,导致接地电阻增大,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

2.绝缘损坏:由于设备异常、压力变化、温湿度等条件的影响,导致小电流接地系统的绝缘损坏,从而引发接地故障。

3.接地点故障:小电流接地系统中的接地点对于系统的正常运行非常重要,但由于物理和环境原因(如潮湿、腐蚀),接地点容易受到影响,从而导致接地故障。

4.外来干扰:小电流接地系统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例如雷击、浪涌等,可能导致接地故障发生。

二、小电流接地系统接地故障的对策1.设备维护:定期检查小电流接地系统的设备状态,发现异常及时更换或修理,保证系统正常运行。

2.保障绝缘完好:定期检查小电流接地系统的绝缘状态,如发现损坏及时修复或更换,避免绝缘损坏引发接地故障。

3.严格管理接地点:对小电流接地系统的接地点进行管理,保证接地点周围环境的干燥和不受腐蚀,定期清洗和维护接地点,确保接地导体与设备接触压力适当。

4.防雷接地:加强小电流接地系统的防雷措施,如在接地线上设置避雷器,在系统设备周围设置接地网,并定期进行检查和更新。

总之,小电流接地系统接地故障的发生可能会给设备带来严重的损害,因此需要重视其运行状态,定期检查设备和接地点的状况,及时采取相应的对策,确保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

小电流接地系统接地方式的比较分析

小电流接地系统接地方式的比较分析

小电流接地系统接地方式的比较分析摘要:文章简要分析了目前小电流接地系统几种接地方式的优缺点,在综合考虑供电可靠性和人身安全等因素后,得出采用消弧线圈并联小电阻的接地方式可以较快速准确找出接地故障相,以减少调度运行人员的操作压力、提高电网的供电可靠性。

关键词:小电流接地系统,不接地,经消弧线圈接地,经小电阻接地,消弧线圈并联小电阻接地引言在电力系统中,根据发生单相接地故障(约占65%)时的接地故障电流的大小,将中性点接地方式分为两类:小电流接地系统,包括中性点不接地和经消弧线圈接地;大电流接地系统,包括直接接地和经电阻接地。

我公司目前的10kV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主要包括:中性点不接地、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以及经消弧线圈并联小电阻接地方式。

1、中性点不接地方式中性点不接地方式结构简单、投资少,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故障相电压降为零,非故障相电压升高为原来的√3倍,而线电压保持不变,可继续运行1~2小时,优点: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由于线电压的幅值相位均为发生改变,故可以允许在单相接地情况下暂时继续运行1~2小时;当接地故障电流小于10A时,电弧自行熄灭,适用于纯架空线路且电容电流小于10A的配网系统。

缺点:系统单相接地后,非故障相电压升高为线电压,由于过电压持续时间比较长,对设备的绝缘水平要求较高,设备的耐压水平必须按照线电压选择。

2、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消弧线圈补偿电网中容性电流,在设计安装时采用过补偿方式,补偿后电网中仅有很少的感性电流,使电弧不能继续维持而自动熄灭,可以起到抑制电弧重燃的作用。

优点: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消弧线圈产生的感性电流补偿了电网产生的容性电流,可以使故障点的电流接近于零,允许带故障运行2小时,提高了供电可靠性。

运行人员可以及时告知重要用户做好停电准备,调度运行人员有相对充裕的时间查找故障。

缺点:由于消弧线圈安装时是按照过补偿原理设计的,但当运行方式发生改变时可能会因为补偿不当而引起谐振过电压,同时也不能消除弧光接地过电压,单相接地过渡阶段的高频振荡电流电弧效应往往会引起相间短路;对系统设备及线路的绝缘水平要求较高;单相接地故障点附近如有人员接触或经过,易发生人身伤亡的风险;经过消弧线圈补偿单相接地故障电流后,由于电流过小,小电流接地选线装置的选线准确率会更低。

小电流接地系统接地故障分析

小电流接地系统接地故障分析

小电流接地系统接地故障分析接地故障是指电气设备或电力系统中的一些导电部分与地之间发生了不正常的电流流动,造成电流接地,导致系统工作异常甚至损坏。

小电流接地系统接地故障是指电流接地的情况较为隐蔽,电流通常不会造成任何不良后果,只有在故障检测和保护装置的作用下才能发现和保护。

本文将从小电流接地系统的原理、故障类型、故障分析以及排除方法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小电流接地系统是一种对电力系统中的电气设备的接地方式,它在电力系统中广泛应用。

它的原理是通过将电气设备的接地电阻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使得设备发生故障时的接地电流保持在较小的范围内。

一般情况下,小电流接地系统的接地电阻应在2欧姆以下,接地电流应在数十毫安以下。

小电流接地系统的故障类型较多,包括短路接地、过电压接地、外部接地等。

其中短路接地是最常见的一种故障类型,指电气设备的线圈或绝缘体出现缺陷,使电流通过绝缘体的路径形成接地路径。

过电压接地则是指电气设备遭受电压冲击,导致设备绝缘体击穿而发生的接地故障。

外部接地指电气设备绝缘体与外界的导电部分发生接触,形成接地故障。

对小电流接地系统进行故障分析时,首先要进行故障检测,及时发现故障并进行保护。

故障检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定期巡视和检测:通过定期对电气设备的巡视和检测,观察设备表面是否有异常情况出现,如异常放热、异响等,以及设备绝缘电阻是否有下降等现象。

2.使用故障诊断仪器:可使用绝缘电阻测试仪、振动测试仪、红外热像仪等对设备进行全面的故障检测和分析。

3.预防性维护:对关键设备定期进行维护,如清洁、润滑等,以保证设备的工作正常运行。

一旦发现接地故障,需要及时进行排除和修复。

排除小电流接地系统的故障时,应首先确定具体故障原因,然后采取相应的修复方法。

针对短路接地故障,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更换故障线圈或绝缘体。

2.加强绝缘保护,提高绝缘电阻。

3.增加设备的绝缘层厚度,提高设备的耐电压能力。

对于过电压接地故障,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安装过电压保护装置,及时将过电压引流至地。

小电流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分析及选线研究

小电流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分析及选线研究

小电流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分析及选线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小电流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是电力系统运行中常见的故障之一,其产生的影响不容忽视。

为了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对小电流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在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单相接地故障可能导致设备损坏、停电甚至火灾等严重后果,因此如何及早发现和有效处理单相接地故障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

本文将对小电流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进行详细分析,并探讨故障分析方法及选线研究,从而为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

通过对该问题的深入研究,可以为电力系统的故障处理和维护工作提供参考,并为今后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

【研究背景】中的内容将为后续章节的展开奠定基础,为读者提供清晰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对小电流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进行深入分析,探讨故障发生的原因和机理,为接地系统的设计和运行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通过研究不同故障类型下的电流特性和接地系统的响应情况,提出相应的故障诊断方法和处理措施,以减少故障发生对系统安全稳定运行造成的影响。

通过选线研究,优化接地系统的工程设计,提高系统性能和效率,降低运行成本。

通过对数据的处理与分析,为后续相关研究和工程应用提供参考,推动小电流接地系统技术的发展。

通过本研究,旨在为小电流接地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促进电力系统接地技术的进步和提高。

1.3 研究意义小电流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是电力系统中常见的故障类型之一,其对系统运行稳定性和安全性都具有一定的影响。

对小电流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研究小电流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可以帮助我们深入了解系统中可能出现的故障原因和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预防措施的制定和改进。

这对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小电流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的故障分析和选线研究,可以为电力系统的设计和运行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电流及小电阻接地方式问题分析
摘要:通过阐述10kV系统小电流接地及小电阻接地方式的特点,针对生产运行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解决方案。

关键词:中性点;小电流;小电阻;接地
在电力系统的安全问题上,必须避免的灾害性事故是重大设备损坏,因补偿不足产生谐振过电压,造成设备损坏现象时有发生。

电力中性点的运行方式对电网经济性、安全可靠性影响重大
1中性点的运行方式
中性点的运行方式主要分两类:直接接地和不接地。

1.1 直接接地
变压器中性点直接接地,地网接地电阻小于0.5欧姆或更小。

其特点是供电可靠性低,因系统中某相接地时,出现了除中性点外的另一个接地点,构成了一个短路回路,其它两相对地电压基本不变,接地点的电流很大,甚至会超过三相短路电流,因此又称大电流接地系统。

为了防止损坏设备,必须迅速切除接地相甚至三相。

1.2 不接地系统
不接地系统包括中性点不接地和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两种方式,地网接地电阻小于10欧姆。

其特点是供电可靠性高,因这种系统中某相接地时,不构成短路回路,接地相电流也不大,因此又称小电流接地系统,不必迅速切除接地相,但这时接地相对地电压降低,金属性接地时对地电压降至零,非接地相的对地电压升高,最高达到线相电压,对绝缘水平要求高。

在电压等级较高的系统中,绝缘费用在设备总价格中占很大比例,降低绝缘水平带来的经济效益很显著,一般采用中性点直接接地方式,因此在我国110kV及以上系统,中性点采用直接接地,60kV及以下系统采用中性点不接地。

2 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
根据《电力部部颁规程交流绝缘DL-T620-1997》在3~60KV网络,容性电流超过下列数值时,中性点应装设消弧线圈:3~10KV网络10A;35~60KV 网络10A;单相接地残流不大于10A。

由于导线对地有电容,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中某相接地时,接地点接地相电流属容性电流,而且随网络延伸,电流也越大以至完全有可能使接地点电弧不能熄灭并引起弧光接地过电压,甚至发展成严重系统事故,由于装了消弧线圈,构成了另一个回路,接地点接地相电流中增加了一个感性电流分量和装消弧线圈前的容性电流分量相抵消,减小了接地点电流,使电弧易于自行熄灭,提高了供电可靠性。

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时又分过补偿和欠补偿。

过补偿:指感性电流IL大于容性电流IC时的补偿方式;欠补偿:指感性电流IL小于容性电流IC时的补偿方式。

2.1 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为适应城市规划和市政建设的需要,城市电网已逐步实现电缆网供电。

在负荷密集、供电半径短,以电缆线路为主且多数用户具备双电源或已形成环网的中性点不接地方式暴露出许多问题:
A、对地电容电流增大,造成消弧设备增加,增加了投资并多占了空间。

B、消弧线圈的分接头必须随运行方式而调整补偿度,操作繁琐,变电站运行人员操作量增大。

C、10kV配电系统为中性点不接地或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绝缘标准较高,根据规程规定,这种方式在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可继续运行2小时。

这种接地方式的过电压高,包括工频过电压、弧光接地过电压、各种谐振过电压,且持续时间长,特别是10kV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在一定的条件下,极度易引起铁磁谐振过电压事故,导致电压互感器烧毁或熔丝熔断,避雷器爆炸等危害,它们对设备绝缘和氧化锌避雷器的安全运行是一种较严重的威胁。

D、当发生单相接故障时,寻找接地点很麻烦。

E、不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故障可运行2小时,因电压升高,不利于氧化锌避雷器的应用。

2.2 解决措施
A、产生谐振条件是ZL=ZC,其原因是脱谐度不够,PC不配合。

下列激发条件可造成谐振:电压互感器的突然投入;线路发生单相接地(包括弧光接地);系统运行方式突然改变或某些电气设备投切;系统负荷发生较大的波动;电网频率波动;负荷的不平衡变化等。

发生铁磁谐振过电压主要是在外界激发条件作用下,使压变饱和,中性点产生位移电压而发生的,同时要符合以下四个条件:电源变压器为三角形接线或中性点不接地的星形接线,以及中性点不接地的电网;单台或多台电压互感器的中性点直接接地,同时零序电压线圈接近开路状态;母线或电网各相的对地电容与电压互感器各相的对地电感相接近,且初始感抗必须大于容抗;因电压或励磁涌流的冲击,使电压互感器的铁芯三相发生不同程度的饱和,当电源投入或单相接地故障清除时,以及瞬间的传递过电压发生时,均可激发铁磁谐振过电压。

B、消除谐振要及时改变网络参数。

发空母线时,因三相对地电压不平衡产生谐振,谐振激化原因是电压高、负荷重,采取发出消弧线圈或一条线路、一条电缆、电容器即可消除。

当合母联时发生谐振应拉开母联,退回原操作;母线带特定长度的线路,如拉合线路间某油闸出现谐振,退回原操作。

或采取移油闸躲开谐振。

C、接地、PT保险断与谐振区别:发生接地时接地相电压降降,可降至零,其他两相电压升高,无弧光产生;PT保险断时断相电压为零,其他相电压保持不变,PT保险断时经常发生在突然接地或雷击情况下;而发生谐振时母线发出“咝咝”声。

3 小电阻接地系统
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的系统称为小电阻接地系统。

其特点是:
A、降低单相接地工频过电压,消除了PT谐振过电压和大部分断线谐振过电压。

发生单项接地时,接地相对地电压很低,金属性接地时对地电压降至零,其它两相对地电压略有升高。

B、避免了行人触电事故的发生。

由于接地点对地电压很低,接地点周围的跨步电压也很低,减小了对接地点周围的行人产生的危害。

C、中性点经电阻接地方式为10kV电网中使用残压最低的氧化锌避雷器创造了条件。

D、在北京地区采用中性点经10欧姆电阻接地,零序电流接地相的电流根据接地点的电阻和中性点电阻之和而变化,在金属性接地时对地电流不超过600A。

3.1 存在的问题
A、变电站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改为经小电阻接地方式后,用户内部接地方式没有改造或零序保护没有投入,用户内部单相接地故障引起上级保护动作。

B、架空线路、电缆线路保护整定值不同,如果线路资料不齐全,易造成定值误整定。

C、在保证人身安全的前提下,零序保护配置存在线路零序保护定值误整定或开关拒动情况下,接地变保护动作跳闸,造成变电站母线失电现象。

D、电缆接地线的穿入零序CT方法不正确,造成保护动作不正确。

E、当线路出线为双电缆时,CT二次接线不正确,易造成保护拒动。

3.2 解决措施
A、当出线为双电缆时,两只CT二次应并联接线,为确保保护正确动作,不能漏接线。

B、由于小电阻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时故障点电流可能很小,保护定值较小,采用合成法形成零序电流比较困难,一般出线采用电缆外套装可拆卸CT。

当套装CT时,应注意电缆接地线的穿入方法并检查CT二次连片是否安装牢固。

C、接地变的零序CT装于接地变与小电阻之间的引线处,接地变本身无专用断路器时,其零序保护一段时间吊母联,二段时间吊主开关,三段时间切除主变,接地变本身不再装设其他保护,当变压器所代负荷为架空和电缆混合线路时,接地变零序保护的电流定值应以作为架空线路后备为原则,在线路零序保护定值误整定或开关拒动情况下,接地变保护动作跳闸,造成变电站母线失电现象。

D、架空线路故障时故障电流可能很小,但故障点跨步电压较低,对人身危害较小,采用低定值;电缆线路故障时故障电流较大,定值较高;对已改造为小电阻接地方式,用户的接地方式需同步改造,并要求投入零序保护。

结论
在以架空线为主体的配电网中,外力或雷电造成的瞬时单相接地故障占很大比例,因此,在这类配电网中采用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的优越性是明显的;在城市中心区,配电网以电缆线路为主,为解决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出现的诸多问题,配电系统中性点采用小电阻接地方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