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理工大学机械工程课程描述

合集下载

大连理工大学机械工程课程描述

大连理工大学机械工程课程描述
Objectives:
At the end of this course, the students should
• be familiar with regular mechanical engineering materials and their application;
•understandthe structure of the materials, the crystalline polymer and process of metal, and the plastic deformation and recrystallization of metal
Name:
****
ApplicationID:******
Degree:
Bachelor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University: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ubject Title:
Mechanical Engineering Materials
Topics include:elastic and plastic materials; stress and strain analysis: principal stresses, principal stresses, plane stress, plane strain, 2-dimensional stress and strain analysis; tensile curve of girder equation; 4 classical strength theories; Mohr’s circle; fatigue.
Semester:

教学大纲-大连理工大学教务处

教学大纲-大连理工大学教务处

目录《机械设计基础A》 (1)《机械设计基础B》 (8)《**模型设计概论》 (15)阅后删除:请以学部下设学院为单位将全部课程编辑在同一个文档内《机械设计基础A》教学大纲(学分4 学时64)一、课程说明(200字以内,简单说明本课程的地位及教学内容等,阅后删除红色字体)本课程是工科近机械类(包括机械类某些专业)和非机械类专业大类课程之一,是工科学生学习和掌握各种类型的机械中常用机构和通用机械零件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设计方法的技术基础课。

该课程也是工科学生将来学习专业机械设备课程的理论基础。

本课程在教学内容方面着重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设计方法的讲解;在培养实践能力方面着重设计构思和基本设计技能的基本训练。

二、课程目标(对应毕业要求:1-○1、1-○2、1-○3)1. 学习机械工程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知识,掌握常用机构的结构、特性等基本知识,了解各种机械的传动原理,具有分析、选用和设计机械设备中基本机构的能力(对应毕业要求:1-○1);2. 通用机械零件的设计原理、方法和机械设计等的一般规律,具有设计机械传动装置和简单机械的能力(对应毕业要求:1-○1);3. 掌握基本的机械设计创新方法,培养学生追求创新的态度和意识(对应毕业要求:1-○1);4. 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了解机械设计过程中国家有关的经济、环境、法律、安全、健康、伦理等政策和制约因素(对应毕业要求:1-○1);5. 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学习能力,使学生掌握典型零件的实验方法,获得实验技能的基本训练,具有运用标准、规范、手册、图册和查阅有关技术资料的能力(对应毕业要求:1-○1);6. 了解机械设计的前沿和新发展动向(对应毕业要求:1-○1)。

三、教学内容、基本要求与学时分配序号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学时教学方式对应课程目标1 一、基本概念1. 研究的对象、内容;2. 机械设计的基本要求和一般设计过程。

1. 了解本课程研究的对象、内容2. 了解机械设计的基本要求、一般设计过程。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大连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大连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若将动力源与执行件、各执行件之间的运动及传动关系同时表示 出来,就是传动原理图
传动原理图的主要符号: 定比传动 变速传动 合成机构
合成机构将形成母线的工件旋转 运动与附加的工件旋转运动合成 为一个运动
大连理工大学 机械工程学院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
运动功能分配设计
运动功能分配解决的是哪些运动由刀具一侧完成,哪些运动由工 件一侧完成
W /X f Y f Z f C p /T
大连理工大学 机械工程学院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
运动功能描述部分总结
学习内容总结:
大连理工大学 机械工程学院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
作业(P129 14): 分析图2-4所示各种机床的运动 原理图,说明各个运动所属类型、作用及工件表面 的形成方法。
大连理工大学 机械工程学院
按运动的功能分: ◆成形运动 非成形运动
按运动之间的关系分: 独立运动 复合运动
大连理工大学 机械工程学院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
2.2.5 机床运动功能描述方法
机床 运动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描述
1.坐标系 2.机床运动功能式 3.机床运动功能图
4.运动功能分配设计
5.机床传动原理图 准确把握不同描述方式的联系与区别
整体掌握机床运动功能描述方法
规定:
运动 对象
W —— 工件 T —— 刀具
运动 X,Y,Z —— 直线运动
形式 A,B,C —— 回转运动
运动 功能
p f a
—— 主运动 —— 进给运动 —— 非成形运动
主运动是区别不同类型机床
W / CpZ f X f / T
的关键
大连理工大学 机械工程学院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

(完整word版)大连理工大学-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完整word版)大连理工大学-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2011-01-05星期三
1、产品简介...........................................3
2、工作原理.............................................3
3、机器的运动方案的分析与选择
3.1、设计基本要求........................................4
本设计题目是蜂窝煤成型机构,设计的最初想法来源于自己以往的亲身经历。小时候家里虽然没有蜂窝煤机,但是却有那种人力的像打气筒似的人力蜂窝煤成型机,不过所造蜂窝煤形状都不太理想。即时是长大后产生的大型电动蜂窝煤成型机的机构,制造出的煤块也或多或少存在着许多避之不及的缺陷,即有些机构制造出的煤块不够敦实,放干后有一些裂纹;有些机构造出的煤块经常出现孔内坍塌现象;有些机构在工作是会出现许多不能及时清理的煤屑,造成工作环境的相对恶劣,等等。本设计的诞生不仅克服了许多造煤块机构难以克服的缺陷,还在机械传动的能耗以及电动机选择上做了优化,很大程度上做到了美化环境及节约有限能源。本设计考虑到各组成机构的可行性与合理性,选择了两种运动方案:一是机构拥有了带传动结构简单、传动平稳、具有过载保护作用,槽轮机构结构简单,工作可靠等特性,二是有了齿轮传动结构紧密,寿命长,效率高等优点。本设计的许多地方牵涉到了机械传动以及齿轮传动的知识,进一步验证和细化了专业理论知识,是我们对本专业的发展方向有了更清楚的认识。
较小,又考虑到机器的整体高度,一般
取:
则两杆长度:
考虑到机器的整体高度,取 ,
如图1-10所示为传动角最小时的机构位置简
图,由此校核最小传动角,所以:
满足传力性能要求。
4.3、扫煤机构的运动尺寸设计

机械工程基础课程综述

机械工程基础课程综述

《机械工程基础》课程综述-----机电工程系刘小兰一、课程基本情况《机械工程基础》课程是在课改改过程中将《工程力学》和《机械设计》进行高度浓缩与提炼而整合的结果。

该课程是机械工程学科的基础,是机械类及近机类各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它主要研究常用机构和传动装置以及通用零件的工作原理、运动特性、承载能力、结构特点、材料选择、标准和规范等方面的内容。

以《机械制图》为前导,利用《机械制图》中的识图和绘图能力,最终把设计对象用图样表示出来。

本课程还为后续《机械制造工艺》、《机械设备修理工艺》《模具设计与制造》等课程提供一般性的机械常识和机械设计方法。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1、坚持以高职教育培养目标为依据,遵循“结合理论联系实际,以应知、应会”的原则,以培养锻炼职业技能为重点。

2、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思维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

3、把创新素质的培养贯穿于教学中。

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注重发展学生专业思维和专业应用能力。

4、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得正确分析、使用和维护机械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及基本技能,初步具备运用手册设计简单机械的能力,为学习有关专业机械设备课程以及参与技术改造奠定必要的基础。

1、知识目标:(1)掌握应用平衡方程对实际结构进行外力分析和计算,掌握构件内力、应力和变形的计算方法和规律。

(2)熟悉和掌握机械传动、常用机构及轴系零件的基本知识、工作原理和应用特点。

(3)具备机械零件和简单部件(如减速器)的设计能力。

2、能力目标:(1) 逐步增强学生参与工程实践的基本技能。

(2) 逐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在生活中的观察能力。

将课本知识和生活、生产实践结合起来。

(4) 养成踏实、严谨、进取的品质及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

3、素质目标:(1)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人民在机械历史上的巨大贡献,激发学生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形成对国家、民族的责任感,进而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课程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课程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课程篇一: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课程简介第一部分: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课程简介课程名称:工程图学学分数:7 总学时数:112 课程内容:正投影原理和基础知识;点、直线、平面的投影特性和相对位置;立体表面交线(截交线、相贯线)的投影;绘制和阅读组合体视图;形体构型设计基本方法;机件的各种表达方法;机件的尺寸标注;标准件与常用件;计算机交互绘图;零件图和装配图的绘制和阅读。

教材: 1.大连理工大学工程画教研室.画法几何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7月第6版;2.大连理工大学工程画教研室. 机械制图.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7 月第 5 版。

前修课程:平面几何,立体几何。

课程名称:电工技术学分数: 3 总学时数:48 课程内容:本课程是高等工科院校机械工程及其自动化、医学影像专业的一门专业技术基础课程,是研究基本电路、基本磁路的应用科学,是该专业高新技术发展的基础学科。

它的主要内容包括:电路的基本概念及分析方法;电路的暂态分析;单相和三相交流电路的计算和分析;磁路与铁心线圈电路的基本定律和应用;交直流电机及其特性的研究;工业企业供电与安全用电;继电接触器控制系统的研究。

教材:秦曾煌主编.电工学(第6版)(上册).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前修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

课程名称:工程材料及机械制造基础学分数: 5 总学时数:80课程内容:工程材料及机械制造基础是研究机器零件常用材料和加工方法,即从选择材料,制造毛坯,直到加工出零件的综合性课程。

它是高等学校工科机械类专业必修的技术基础课。

学生在金工实习的基础上,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获得常用工程材料及零件加工工艺的知识,培养工艺分析的初步能力,并为学习其他有关课程及以后从事机械设计和加工制造工作奠定必要的基础。

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将掌握常用工程材料的种类、成分、组织、性能和改性方法,具有选用工程材料的初步能力。

掌握主要加工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工艺特点,具有选择毛坯、零件加工方法及工艺分析的初步能力。

大连理工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本科实验教学大纲2017年9月目录《工程训练A1》教学大纲 (1)《工程训练A2》教学大纲 (8)《工程训练A1(国际班)》教学大纲 (14)《工程训练A2(国际班)》教学大纲 (17)《机械产品设计实践》教学大纲 (20)《机械专业大类实验A1》教学大纲 (22)《机械专业大类实验A2》教学大纲 (26)《专业实验1》教学大纲 (30)《专业实验2》教学大纲 (32)《专业实验3》教学大纲 (34)《专业实验4》教学大纲 (37)《机械设计1实验》教学大纲 (40)《机械设计2实验》教学大纲 (43)《测控基础实验1》教学大纲 (46)《测控基础实验2》教学大纲 (50)《毕业设计(论文)(机械工程学院)》教学大纲 (55)《工程训练A1》教学大纲(学分2,学时80)一、课程说明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的技术基础课,其具有通识性基础工程实践教学特征,给大学生以工程实践的教育,工业制造的了解,工业文化的体验,是现代高等工程教育本科阶段必修的实践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工程素质和创新能力的重要必修课。

本课程主要针对机械大类专业(机械、材料、能动、化机等)开设,实训时间为2周,必须在《工程训练A2》课程之前开课。

二、课程目标(对应毕业要求:1-3、3-4、8-3、9-2)本课程以学习工艺知识,训练实践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培养创新意识为教学目标。

1. 了解机械制造的一般过程,基本掌握机械设计制造的基础知识,初步具有将其应用于解决综合性机械工程问题的能力(对应毕业要求:1-3);2. 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能够主动与团队成员合作,完成团队分配的任务,承担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初步建立安全、质量、环保、管理、成本等工程意识(对应毕业要求:9-2);3. 在实训课程中能够用图纸、报告或实物等形式,呈现解决简单工程实际问题的方案(对应毕业要求:3-4);4. 在实训课程中了解机械工程师的职业性质和责任,能够在机械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对应毕业要求:8-3)。

大连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机械电子学第一章 概述

大连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机械电子学第一章 概述

1.3
典型的机电一体化产品
数控机床
机器人
FANUC伺服电机生产线机器人 Honda发布的ASIMO
工 业 机 器 人
服 务 和 娱 乐 机 器 人
水 下 机 器 人
军 事 机 器 人
iRobot生产的PackBot,投 入美国对伊朗及阿富汗战争
日本研制的鱿鱼 状水下机器人
第一章
概述
1 简介
机械电子(亦称机电一体化)一词最早 由日本安川(YASKAWA)公司的工程师于 1969年首次使用。
Mechatronics mechanical electronic
The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for the Theory of Machines and Mechanism (IFToMM):
“Mechatronics is the synergistic combination of precision mechanical engineering, electronic control, and systems thinking in design of products and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机电一体化是指在设计机械产品和生产过程的初 始化阶段就考虑将精密机械技术和电子控制系统有机 地结合。
1.1
机电一体化系统的主要构成
动力源
传感部件
计算机
பைடு நூலகம்执行部件
机械本体
1.2
机电一体化的关键技术 现代设计及制造技术 检测与传感技术 自动控制技术 伺服驱动技术 计算机及信息处理技术

大连理工研究生机械非全日制课程

大连理工研究生机械非全日制课程

大连理工研究生机械非全日制课程是大连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开设的研究生教育项目,是一种非全日制在职教育形式。

该课程旨在为工程技术人员提供进一步深造、研究和培养高水平工程技术人才的机会。

该课程采用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模式,分为核心课程、选修课程和论文等环节。

核心课程包括机械设计原理、机械制造工艺、机械系统动力学等基础课程;选修课程则可根据学生的个人兴趣和所在行业进行选择。

此外,该课程在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也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

学生在课程学习期间需要参与学术交流、科研项目研究、企业实践等多种活动,以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该课程的优势在于其灵活性和学习时间的合理利用。

对于已经从事工程技术工作的学生而言,可以在工作之余进行课程学习,不会影响正常工作和收入来源。

此外,该课程还为学生提供了与多个行业企业合作的机会,为学生未来在职业发展上提供有力支持。

需要注意的是,该课程对于学生的基础知识要求较高,需要具备相关专业的本科学历或同等学历,并通过考核。

此外,由于学习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学生需具备一定的时间管理和组织能力,以确保学业和
工作之间的平衡。

综上所述,大连理工研究生机械非全日制课程为工程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灵活、高效的进修形式,旨在培养高素质的工程技术人才。

对于有志于深造和提升专业素质的工程技术人员而言,这是一个值得选择的优秀教育项目。

大连理工大学考研机械制造专业课

大连理工大学考研机械制造专业课
其他装置
排屑装置,自动测量装置等。
2、机床的运动 表面成形运动
机床的基本运动(工作运动),包括主运动 和进给运动。
表面成形运动与不同形状刀具组合,实现各 种不同的加工方法(轨迹法、成形法、展成 法等),构成不同类型的机床。
旋转运动和直线运动组合。
辅助运动 除表面成形运动以外的其他运动,实现各种辅
与工件和刀具安装调整有关的部件或装置。 自动上下料装置、自动换刀装置、砂轮修整 器等。
与上述部件或装置有关的分度、转位、定位 机构和操纵机构等。
旋转运动:轴承。直线运动:导轨。
传动系统
传递动力和运动,把动力源的动力传递给执行机 构,或把一个执行机构的运动传递给另一个执 行机构。主传动系统、进给传动系统和其他运 动的传动系统,如变速箱(主轴箱)、进给箱 等。
动力参数:机床电动机的功率。

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
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是指在正常工艺条件下, 机床上加工的零件所能达到的尺寸、形状和相 互位置精度,以及所能控制的表面粗糙度。
生产率
机床的生产率通常是指在单位时间内机床所能加 工的工件数量,它直接影响生产效率和生产成 本。
自动化程度
机床自动化程度可以用机床自动工作的时间与全 部工作时间的比值来表示。自动化程度高,有 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减轻工人劳动强度。
GB/T15375-1994《金属切削机床型号 编制方法》。
机床的分类 按加工方式分: 车、铣、刨(插)、磨、钻、镗、拉、锯、
螺纹、齿轮、特种加工、其他机床等12种。 按机床重量和尺寸分: 仪表、中型(一般机床)、大型(>10t)、重
型(>30t)、超重型机床(>100t)。 按适用范围分:通用、专门化、专用机床。 按加工精度分:普通、精密、高精密机床。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大连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大连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A型定位键的宽度,按 统一尺寸B(h6或h8) 制作,适用于夹具定 向精度要求不高的场 合。
大连理工大学 机械工程学院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
• 与B型定位键 • 相配件尺寸 • 与圆柱形定 • 位键
大连理工大学 机械工程学院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
• 图5-41 b)、c)
大连理工大学 机械工程学院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
大连理工大学 机械工程学院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
2.定位键或定向键 为确定夹具与机床工作台的相对位置,在夹具体的底面上应设置定
位键或定向键。 ◇铣床夹具通过两个定位键与机床工作台上的T形槽配合,确定夹具
在机床上的正确位置。 ◇定位键有矩形和圆柱形两种,如图所示。常用的是矩形定位键,其
结构尺寸已标准化,可参阅“夹具零部件标准”(GB/T2206-91)。 矩形定位键有A型和B型两种结构型式。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 5.5.1 孔加工刀具的导向装置
1.镗孔的导向
(2)回转式镗套 这种镗套与镗杆之间的磨损很小,能避免它们之间发热咬死的现
象,但对回转部分的润滑要充分保证。 根据回转部分安装位置的不同,回转镗套可分为“内滚式”和
“外滚式”。这两种镗套又按使用的轴承不同,分为滑动回转镗套和 滚动回转镗套。
大连理工大学 机械工程学院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 5.5.1 孔加工刀具的导向装置
4.对定装置
对定装置的作用: 保证夹具相对于机床主轴或刀具、机床运动轨道有准确的位置
和方向。
大连理工大学 机械工程学院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
3.3.4 对定装置 对定: 即夹具在机床上的定位,使夹具相对于机床主轴(或刀具) 及机床成形运动具有准确的位置和方向。
(3)钻套下端面与加工表面间空隙值 h=(0.7-1.5)d

大连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大连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料斗式上料装置
6.2.3 料斗式上料装置
(三)送料槽 送料槽要求工件能 顺利流畅稳速移动, 不能发生阻塞或滞 留现象,因此要认 真考虑其倾斜角度 和弯曲的大小。
基本形式:矩形、 槽形、V形、圆形、 双轨式、单轨式、 直立的笼形、滚到 式
6.2.3
(四)减速器 作用:防止工件 移动速度过大造 成机件或工件因 碰撞而损坏。
6.2 机床上下料装置设计
一、机床上下料装置的设计原则 二、料仓式上料装置 三、料斗式上料装置 四、上下料机械手
6.2.1 机床上下料的设计原则
机床的上下料是指将毛坯送到正确的加工位置及将加 工好的工件从机床上取下的过程。 按自动化程度:人工上下料装置(单件小批生产或
大型的或外形复杂的工件) 自动上下料装置(大批大量生产,如 料仓式、料斗式、上下料机械手或机 器人等) (1)上下料时间要符合生产节拍的要求; (2)上下料工作平稳,尽量减少冲击,避免使工件产 生变形或损坏; (3)上下料装置结构简单,工作可靠,维护方便; (4)有一定的适用范围,尽可能满足多种需求。
(三)隔料器 作用:把待加工的毛坯从料仓中的许多毛
坯 中隔离出来,使其自动进入上料器;或由
隔 料器直接将其送到加工位置。 由上料器兼作隔料器、杆式隔料器、鼓轮
式 隔料器
6.2.2 料仓式上料装置
(四)上料器 作用:把毛坯从料仓送到机床加工位置
料仓兼作上料器、槽式上料器、圆盘式上料 器、由机床的部件和专门的接收器来充当上料器
6.3.2 随行夹具
随行夹具:用于结构复杂或较软的有色金属工件。 返回方式:上方返回、下方返回、水平返回三种。
6.3.3 传送装备
传送装备不仅起到将各物流站、加工单元、装配单元衔接起来 的作用,而且具有物料的暂存和缓冲功能。 常见的传送装备有滚到式、链式、悬挂式等。 (一)滚道式传送机

大连理工机械课程设计

大连理工机械课程设计

大连理工机械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并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包括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等基础知识;2. 学生能够运用CAD软件进行简单的机械零件设计与绘制,并掌握基本的三维建模技能;3. 学生能了解并描述常见的机械传动系统、机械结构和机械加工工艺。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完成一个简单的机械设计项目,包括设计方案、图纸绘制和加工制造;2. 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掌握机械设备的调试、检测和维护的基本技能;3. 学生能够运用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对机械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改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机械工程,增强对我国机械制造业的自豪感和责任感;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沟通与协调能力,使其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3.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注重实践与创新,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本课程针对大连理工机械专业的学生,结合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明确以上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不仅能够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还能够在实际操作中锻炼自己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为未来从事机械工程领域的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机械设计基本原理:讲解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等基础知识,以教材相关章节为基础,帮助学生建立扎实的理论基础。

2. CAD软件应用:教授CAD软件的基本操作,重点讲解机械零件设计与绘制方法,以及三维建模技能。

结合教材实例,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技能。

3. 机械传动系统与结构:介绍常见的机械传动系统、机械结构和加工工艺,分析其优缺点及适用场合,以教材相关章节为参考,拓展学生知识面。

4. 机械设计项目实践:安排一个简单的机械设计项目,要求学生独立完成设计方案、图纸绘制和加工制造。

项目内容与教材实例相结合,确保科学性和系统性。

5. 设备调试与维护:教授机械设备的调试、检测和维护方法,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掌握实际操作技能。

教学内容基本要求与学时分配-大连理工大学教务处

教学内容基本要求与学时分配-大连理工大学教务处

《机械设计基础A》教学大纲(学分4 学时64)一、课程说明本课程是工科近机械类(包括机械类某些专业)和非机械类专业大类课程之一,是工科学生学习和掌握各种类型的机械中常用机构和通用机械零件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设计方法的技术基础课。

该课程也是工科学生将来学习专业机械设备课程的理论基础。

本课程在教学内容方面着重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设计方法的讲解;在培养实践能力方面着重设计构思和基本设计技能的基本训练。

二、课程目标(需对应于本专业2013级培养方案中的毕业生能力进行细化分解)1.学习机械工程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知识,掌握常用机构的结构、特性等基本知识,了解各种机械的传动原理,具有分析、选用和设计机械设备中基本机构的能力;2.通用机械零件的设计原理、方法和机械设计等的一般规律,具有设计机械传动装置和简单机械的能力;3.掌握基本的机械设计创新方法,培养学生追求创新的态度和意识;4.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了解机械设计过程中国家有关的经济、环境、法律、安全、健康、伦理等政策和制约因素;5.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学习能力,使学生掌握典型零件的实验方法,获得实验技能的基本训练,具有运用标准、规范、手册、图册和查阅有关技术资料的能力;6.了解机械设计的前沿和新发展动向。

三、教学内容、基本要求与学时分配序号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学时教学方式对应能力1 一、基本概念1.研究的对象、内容;2.机械设计的基本要求和一般设计过程。

1.了解本课程研究的对象、内容2.了解机械设计的基本要求、一般设计过程。

2 讲授2、42 二、平面机构的自由度和速度分析1.机构运动简图2.平面机构自由度3.速度瞬心1.了解平面机构运动简图的绘制。

2.掌握平面机构自由度的计算以及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

3.掌握速度瞬心的求解方法以及在平面机构运动分析上的应用。

3讲授、上机1、53 三、平面连杆机构及其设计1.平面四杆机构2.平面四杆机构的设计方法1.了解平面四杆机构的特点、应用、基本型式及其演化。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 大连理工大学教学成果网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 大连理工大学教学成果网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教学大纲一、课程说明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是机械原理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通过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进一步巩固、掌握机械原理的基本知识和理论,使学生受到机构运动方案创新设计和机械系统运动方案设计的初步训练,掌握机构运动方案创新设计、机构尺度设计和运动性能分析的思路和方法,树立工程设计的观点,培养学生对机械产品的创新意识和理论联系实际进行创新实践的综合能力。

二、课程目标1.掌握机械原理的基本知识与基本理论在实际设计中的应用,为专业课程奠定基础(对应毕业要求:2-②);2.掌握资料检索、查新等获取和利用技术资料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与获取知识的能力(对应毕业要求:2-②、5-①、5-③、9-②、10-①);3.掌握机械系统创新设计方法,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对应毕业要求:3-②、3-③、3-④、9-②、10-①);4.掌握机构运动设计与分析的数学建模方法,培养综合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应毕业要求:2-②、3-①、3-②、3-③、3-④);5.掌握运用现代技术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工程方法,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对应毕业要求:3-①、3-②、3-③、3-④、5-①、5-③);6.掌握资料整理和设计报告的撰写方法,培养学生表达能力(对应毕业要求:9-②、10-①)。

三、教学内容、基本要求与学时分配采用集中与分散组合的教学模式,部分设计内容融入平时的课程作业。

课程设计总体要求:A.学生以团队形式完成,自行选择设计题目;B.学生完成案例设计内容后,以书面形式写出案例机构分析与设计报告,经指导审查合格后方可申请答辩;C 案例机构设计答辩采用演讲PPT,分组参加,机械原理教学组答辩。

四、其他教学环节无五、授课说明1.开课学期:秋季。

2.授课单位:机械工程学院。

3.适用专业:适用于机械类大类各专业。

4.先修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机械制图》、《理论力学》、《计算机应用基础》、《机械原理》。

大连理工大学研究生专业介绍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大连理工大学研究生专业介绍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大连理工大学研究生专业介绍: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学科介绍本方向主要学习现代制造理论与技术,包括特种加工、CAD/CAM、自动化制造系统、制造装备设计和精密加工、精密模具设计、塑料成型技术等课程,并进行相应的实践教学环节,为培养从事先进制造技术及自动化方向的人才奠定基础。

本专业有权授予硕士和博士学位,并设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领先意识的高素质机电一体化拔尖人才。

以机械为基础,与计算机、自动化、传感测试等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培养具有机械工程技术基础、掌握市场经济和工业管理方面的知识,能够从事有关机电一体化设备的研究、设计和制造,重大机械装备系统的研究与制造,掌握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主要支持的设计理论和方法,具有进行高新技术研究、开发和管理能力的高级人才。

►课程设置课程编号课程名学分2050130043 切削力学 2.0 2050130063 现代控制工程 2.0 2050130081 现代测控技术 2.0 2050130091 现代光学技术 2.0 2050140033 复合材料制备与加工技术 2.0 2050140043 高等机构学 2.0 2050140053 高等切削理论 2.0 2050140083 机械创新设计理论与技术 2.0 2050140093 机械加工摩擦学 2.0 2050140103 机械强度(双语授课) 2.0 2050140113 机械优化设计 2.0 2050140123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 2.0 2050140133 精密齿轮工艺与测试 2.0 2050140153 精密模具设计与制造 2.0 2050140163 聚合物材料成型理论与工艺 2.02050140173 模式识别与图像处理 2.0 2050140183 磨削原理与技术(双语授课) 2.0 2050140193 纳米技术基础(双语授课) 2.0 2050140203 全生命周期分析方法 2.0 2050140213 生产过程信息管理与分析 2.0 2050140233 时间序列与系统动态分析 2.0 2050140241 视觉检测技术及应用 2.0 2050140263 微机电系统工艺实验 2.0 2050140273 微机控制技术 2.0 2050140283 微纳米测量技术 2.0 2050140303 微器件与微系统设计方法 2.0 2050140313 微装配技术与系统 2.0 2050140321 现场总线技术与应用 2.0 2050140333 现代集成制造系统 2.0 2050140343 现代生产管理 2.0 2050140353 现代制造系统智能监控与故障预测 2.0 2050140363 虚拟仪器与智能化测试技术 2.0 2050140373 液压控制系统分析与设计 2.0 2050140381 仪表设计 2.0 2050140393 质量工程学 2.0 2050140403 智能仪器原理及设计 2.0 2050140411 嵌入式系统接口 2.0 2050140423 微传感器与微执行器技术 2.0 3050130010 现代机械工程 2.0 3050130020 特种加工与微细加工 2.0 3050130030 测试技术与精密机械 2.0 3050130040 微机电系统 2.0凯程教育:凯程考研成立于2005年,国内首家全日制集训机构考研,一直从事高端全日制辅导,由李海洋教授、张鑫教授、卢营教授、王洋教授、杨武金教授、张释然教授、索玉柱教授、方浩教授等一批高级考研教研队伍组成,为学员全程高质量授课、答疑、测试、督导、报考指导、方法指导、联系导师、复试等全方位的考研服务。

大连理工机械实习报告

大连理工机械实习报告

标题:大连理工大学机械实习报告一、实习概况作为一名大连理工大学的机械专业学生,我有幸参加了学校组织的金工实习。

实习期间,我在工程训练中心的指导下,学习了各种机械加工方法和操作技能,对现代机械制造工业的生产方式和工艺过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通过这次实习,我不仅提高了自己的工程实践能力,还培养了自己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二、实习内容和收获1. 实习内容实习期间,我们学习了金属的切割、焊接、铸造、锻造、车削、铣削、磨削等各种加工方法,并熟悉了这些加工方法所用设备的工作原理和典型结构。

此外,我们还学习了工夹量具的使用和安全操作技术,了解了机械制造工艺知识和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

2. 实习收获(1)提高了操作技能:通过实习,我掌握了各种机械加工方法的基本操作技能,能够独立完成一些简单的机械加工任务。

(2)培养了工程实践能力:实习过程中,我亲自操作设备,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了自己的工程实践能力。

(3)增强了创新意识:实习期间,我了解了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认识到创新的重要性,培养了自己的创新意识。

(4)锻炼了思想和品质:实习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遵守劳动纪律、安全技术规则和爱护国家财产的重要性,培养了良好的思想和品质。

三、实习体会1.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通过实习,我深刻认识到理论知识需要与实践相结合,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2. 培养创新能力至关重要:在现代社会,创新能力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竞争力的重要标志。

作为一名机械专业学生,我们要时刻保持创新意识,为我国机械制造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3. 团队合作至关重要:在实习过程中,我意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只有团结协作,才能更好地完成任务,实现共同目标。

四、展望未来通过这次金工实习,我对机械制造行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奠定了基础。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为实现我国机械制造业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大工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大工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大工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概念,理解机械结构的设计方法。

2. 使学生了解并熟悉机械设计中常用的材料、零部件及其特性。

3. 培养学生对机械设计过程中涉及到的力学、材料力学等基础学科知识的运用能力。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CAD软件进行机械零件设计和绘制工程图纸的能力。

2. 提高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机械设计问题的能力,包括分析、计算和优化机械结构。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表达能力,能在项目中进行有效的分工与合作。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机械设计学科的兴趣,激发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2.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工程伦理观念,关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3.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其认识到机械设计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本课程针对大工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结合学生年级特点,注重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的结合,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学科基础和较高的实践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机械设计项目,为将来的工程师职业生涯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机械设计基本原理:包括机械设计概述、设计过程与方法、设计规范与标准等内容,对应课本第一章。

2. 机械零件设计:讲解常用机械零件的设计原理、计算方法和选用原则,涵盖齿轮、轴、轴承、联轴器等,对应课本第二章至第四章。

3. 机械结构设计:介绍机械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方法及优化,包括结构强度、刚度、稳定性等方面的内容,对应课本第五章。

4. 材料与加工工艺:分析常用工程材料性能、特点及应用,介绍机械加工工艺及其对设计的影响,对应课本第六章。

5. CAD软件应用:教授CAD软件的基本操作、零件建模、装配体设计和工程图纸绘制,对应课本第七章。

6. 机械设计实例分析:结合实际案例,使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分析、计算和设计能力,对应课本第八章。

教学内容按照教学大纲合理安排,逐步深入,确保学生能够系统掌握机械设计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opics include:Atomic structure and bonding,crystalstructures and defects, elastic andplastic deformation and recrystallization;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materials; iron-carbon alloy and its phase diagram; heat treatment of steal; alloy steel, cast iron, nonferrous metals and their alloy; machine parts selection and operational path analysis; high polymer material, engineering ceramic material, composite material; course experiment.
information;
• Acquire the experiment methods of typical mechanical parts, and get rudimental training of experimental skills;
• Master the experimental operations.
stress and strength condition, deformation and rigidity condition.
• Master the force analysis of girder, draw shearing equation and bending moment equation,shear diagram and
Name:
****
Application ID:******
Course:
Bachelor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University: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ubject Title:
Engineering Mechanics
Semester:
Topics include:elastic and plastic materials; stress and strain analysis: principal stresses, principal stresses, plane stress, plane strain, 2-dimensional stress and strain analysis; tensile curve of girder equation; 4 classical strength theories; Mohr’s circle; fatigue.
machine design;
•Be able to design and check machine parts under different conditions of fatigue and wear;
• Be able to use criteria, standards, handbook, and photo album, and be able to look up relevant technical
Objectives:At the end of this course, the students should
• Establish proper design idea;
• Acquire the design principle and method of general components and parts, andthe general pattern of
bending moment diagram, internal force diagram of plane rigid frame.
•be able to calculate and checkbending stress, bending deflection.
• Master stress state and 4 strength theories
Assessment:10homework(20%); a 100-minute written exam in the exam period (80%)
Prescribed Texts:None
Name:
****
Application ID:******
Course:
Bachelor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 Know how toanalyze and solve the basic combined deformation problems.
• Master thecalculation ofcritical pressurefor pressure bar stability
• Master all course experiments.
Assessment:5 written assignments due at regular intervals during semester (20%), a 100-minute written exam in the exam period (80%)
Prescribed Texts:None
Name:
****
ApplicationID:******
Degree:
Bachelor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University: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ubject Title:
Mechanical Engineering Materials
University: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ubject Title:
Mechanical Design
Semester:
8th
Year:
2013
Overview:Through this course the students will learn the elementary knowledge, theory, and method of machine design, receive fundamental training of their design skills.Be able to designunderdifferentconditions (i.e.fatigue, wear).Andhave a solidfoundation for their further study andwork.
Topics include: Introduction: introduction of machine design; the strength, friction, abrasion, and lubrication of machine parts;Joint: screw joint and screw drive; key; cotter joint; riveting, welding, cementing, and interference joint; Mechanical drive: belt drive, chain drive, gear drive, and worm drivel; Shafting parts: sliding bearing, antifriction bearing; coupler and clutch, axle; Other parts: spring, engine base and box; reducer and transmission; Course experiments and course curriculum design.
Objectives:
At the end of this course, the students should
• be familiar with regular mechanical engineering materials and their application;
•understandthe structure of the materials, the crystalline polymer and process of metecrystallization of metal
• get to know non-metal mechanical engineering materials
• be familiar with the features of iron-carbon alloy metallographic structure under microscope
6
Year:
2012
Overview:students will grasp the regular pattern of materials being broken under external forces, to solve the contradiction of structure design between being safe and reliable.
Semester:
5th
Year:
2011
Overview:TheTheoreticalfundamentals of materials will be introduced.And thecore concept of this course is the relation between structure and performance of materials.Studentsshould learn the basic knowledge of how to properly select and use materials, that is: material selection and technical solution foundation (principle, criteria, method etc.);performanceandapplicationfeatures of regular materials; basic approaches of controlling the material property; and the ability to properly select machine parts and draft manufacturing procedure of them according to the working conditions and performance requirements of the machine part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